1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共11篇)
金山路小学301班陈安琪
读完这本《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的书让我深受启发。首先它让我们知识古代世界四大文明地区和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明地之一,并且中华文明有超过5000年的历史。从古至今,勤劳勇敢的华夏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而又独特的文化,并且让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绵延至今。同时也让我们要学习我们的祖先勤劳勇敢、宽厚待人、坚强不屈、讲习礼仪等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次通过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句名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也就是一个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健康的体魄,才能担当中国和世界的重任。因此我们不但要从小好好学习,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这样长大后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另外最让我感动的是第10课“天堂里,你还是老师”这篇文章,看完这篇文章我都感动哭了。文章中的老师们太伟大了,他为了救更多的学生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挽救那些可爱的学生。我为有这样好老师感到骄傲和自豪。
程门立雪成就千古美谈
程门立雪的故事我想大家都应该听过。有一年,杨时赴任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孔融让梨得世人称颂
4岁孔融能让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给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黄香温席显中华美德
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那时,农户家里又没有任何取暖的设备,很难入睡。一天,黄香晚上读书时,感到特别冷,捧着书卷的手一会就冰凉冰凉的了。他想,这么冷的天气,爸爸一定很冷,他老人家白天干了一天的活,晚上还不能好好地睡觉。小黄香为让父亲少挨冷受冻,他读完书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床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黄香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暖了父亲的心。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街坊邻居人人夸奖黄香。
记得我小的时候,还不懂得什么是文明,什么是美德,但有一次的事令我很难忘。一天,我和妈妈在出去玩的路上,看见了许多环卫工人,我一开始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我很疑惑,大大的眼睛一眨一眨的。于是,我就去问妈妈。“妈妈,这些叔叔阿姨为什么在扫地呀?”我兴奋地问。妈妈一边看着我,一边摸摸我的头,说:“这些是环卫工人,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城市将会变得很脏,到处都是垃圾。”“原来他们的作用这么大呀!”我激动地说。我和妈妈接着往前走,去游乐园的路上,我看见了道路上有许多垃圾,总感觉扫都扫不完。我还看见了一位叔叔,他把吃完的水果,都扔到了地下,旁边明明有垃圾箱。一个环卫工人,小心翼翼的推着一个装满垃圾的小车,他一边推还一边拣地上的垃圾。我自言自语道:“这位叔叔怎么这么不文明呀!都知道环卫工人这么辛苦,还不自觉点儿。”我真为环卫工人打抱不平,一个声音打破了我正在想的事情,原来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叔叔。只见,他拿着电话,对着电话里的说话的人骂骂咧咧,声音很大,像是怕全世界都听不到,说的脸红脖子粗的手还在比划着什么,真像一只张牙舞爪的大怪兽。只要有人从这经过,就得回头瞧瞧。我生气地对妈妈说:“这个叔叔太不文明了吧。”妈妈瞧了瞧他们,亲切地对我说:“孩子,以后你要讲文明,好好听老师的话,知道了吗?”“嗯。”我使劲的点了点头。
我现在长大了,回忆起这件事,还觉得印象深刻,也暗暗鞭策自己,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讲文明美德呢?遇到认识的人或者亲戚朋友时,应该主动跟他们问候;吃完东西时,应该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和别人讲话时,应该有礼貌,等等。
自古以来,文明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和习俗,一个人的文明程度,就能看出这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文明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时时处处,发生在事情的方方面面,我们只要留心生活中点点滴滴,便自然而然的,能感觉到它。一个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提高的。
其实做一个讲文明的人很简单,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文明也许是一张纸的厚度,也许是一点耐心的等待,也许是一句善良的问候,更也许只是一个微笑。一言一行总关情,在不经意间,我们传播着热情,关爱,友谊和尊重。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美德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美德。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小食品袋,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
“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就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同学们随手乱丢的纸屑、塑料包装纸;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推推搡搡,追逐打闹;有的同学故意破坏学校的路牌、花草牌等;有的同学横跨绿化带,破坏花草树木;有的同学为点小事就打架、相骂……这样的不良现象不胜枚举。做为一个在讲文明美德的国度,这些现象应为我们所不耻。我们应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优良的品质,树立高尚的情操。
文明是我们学习和生活的根基,是我们素质的前沿。千真万确学做人,就是说的学习先应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文明校园,文明环境,就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美德伴我们成长。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美德,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它像一阵阵春风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它像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令我们难忘,更像黑夜里一盏盏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美德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善行,但它会带给我们最大的快乐。
尊老爱幼就是一种美德,因为我曾经感受到这种美德带给我的快乐。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乘公共汽车去游玩,我们乘坐的那辆车特别拥挤,人挨人,连站都站不稳,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座位,刚要坐下来,这时我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走了过来,手里还提着一大包东西,看上去很吃力,我忽然想到老师在品德课上曾说过的一句话:“一定要帮助体弱病残和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我下定决心要把座位让给那位可怜的老奶奶,我说:“奶奶,您坐在这吧!”我扶着老奶奶坐下后,她笑着对我说:“谢谢你,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妈妈也给我竖起了大拇指,一路上我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心里美滋滋的,开心极了。我知道是我帮助了别人,才感受到了快乐。
爸爸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他也体会过。有一次,爸爸在一所医院门口运营,一位阿姨推着坐着轮椅的老奶奶打车,许多辆空车驶过,司机视而不见。因为拉坐轮椅的老人,不但要开后背箱放轮椅,还特耽误时间。爸爸毫不犹豫停车,安全的把老人送到家。老奶奶非常感谢爸爸,还给爸爸的公司写了表扬信。爸爸只做了他应该做的,却温暖了一颗老人的心。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文明美德是做人的根本,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关系,它更可以让我们的祖国变得和谐,美好。它的作用实在太多太多。
“善良”就是文明美德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过:“善良的,忠心的,心里充满着爱的人不断地给人间带来幸福。”这句话归纳了善良的一切。
记得有一次,我在乡下爷爷家住,那时有些村里的穷人为了养家糊口有时便会来村子里卖艺,挣钱。我非常讨厌这些人。在我的心中,他们无非就是靠别人生活,“要钱”的人。一天,“要钱”的人又来了,一共两个人,一人推着音响车,手拿一个装钱的盒子。另一个人在唱歌。面对这些人,我可是从来不给钱的,总认为是骗子。但当这两个人直到爷爷家门口时,爷爷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俩五元钱。我很疑惑,爷爷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们虽然不富裕,但是我们可以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穷苦的人。他们如果只是伸手要钱的话,不买艺,我是绝对不会给。但是今天这两个人是靠自己的才艺,自己的努力奋斗来挣钱的,我们不应该嘲笑他们,而是有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他们。”
听了爷爷的话,我不禁惭愧不已。我立马跑了出去,追上那两个人,给了他们三元钱。虽然钱并不多,但是我相信,一定能够给他们生活上小小的帮助,心灵上一丝丝的温暖。
从这件小事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善良”的作用。在生活中,我们就应该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还有一次我走路时,突然有一个人飞快地从我身边跑过,差点把我撞倒。我本想与他好好的辩驳一番,可是经过久久的思考,我很快大小了这个念头,因为我要有颗善良的心,而宽恕别人就是一种“善良“。
随着自己的长大,我也渐渐明白了文明美德在生活中的份量。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文明美德,让文明美德时刻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吧!
文明美德——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我从“你知道吗”栏目里,了解了世界从古至今博大精深的文化,从“故事会”里读到了许多感人、搞笑的故事,从“知识站”里收获了无穷的快乐……让我品尝到了丰盛的“营养大餐”,每一次阅读,我总是恨不得全部读完,很快,这本书被我“啃”完了,而我却似乎百看不厌读了一遍又一遍,不久,我的大脑里便装满了无穷的知识,是大家公认的“小博士”,这个称号,还要感谢《文明美德伴我成长》嘞!
其中,我最喜欢的栏目是“故事会”它让我们了解了世界大事,成为了小小领导人,让我知道了世界上的伟人,如:霍金、李娜、周恩来……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古今中外,有多少仁人志士有着这样一种爱国情怀。虽然他们不在同一个国度,,但是他们都有着这样一颗爱国的心。中国宋代诗人陆游就曾留下这样的诗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可见他那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小时候,我只知道我是一个中国人,我的祖国是中国。长大一些后,我识字了。从阅读中,我了解到我们身处在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从那时候起,我的心中就有了国家的概念。
真正意识到爱国,还是在二零零八年。那年的5.12大地震后,学校立即组织了捐款活动。同学们都很积极,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在那一年的八月八日,北京奥运会开幕了,我心中第一次有对国家的崇拜。
现在,国家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清晰起来。每天我都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每当学校举行捐款活动,我都要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让那些灾区、贫困山区的小伙伴也能够享受幸福的生活。
以前,中国在国际没有一点地位,就是一个受人欺凌、遭人瓜分的国家。而现在中国正在快速的崛起,成为了一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巨人。在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像那些爱国人士一样,爱我们的祖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的力量。
———为心田种一片百合唐潇玥
六月,透蓝如水晶的天空,挂着一轮耀眼的太阳,春随着落花走了,一路上留下了他的足迹。夏的影子悄悄走进,与春混合在一起,初夏已到„„
百合在这个初夏盛开,瓣瓣像鳞片似散发着股股细细的幽香,被中间的一根淡淡的绿色经脉分成两瓣却紧紧连在一起,鳞片根部染着淡黄色,然后逐渐升华为纯白色,不含一丝杂质,到了顶端被绿色经脉分成的两瓣又渐渐融合,六瓣鳞片中间围着几根细细的茎,上面顶着椭圆的金色花粉,一片一片的百合花丛让人误认为进入了天堂,一块与世无争的伊甸园„„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一出生就有一片百合花丛,只不过看不到罢了,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有的人心中的百合枯萎了,有人的百合变成了黑色,而有人的百合却越开越艳,越变越纯,花将陪他自己过完一生„„
我轻轻闭上眼,想知道,我心中的那片百合是什么样子„„ “„„”
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了一片花丛中,丝丝白云飘过天空,浮现着一段画面„„
“那不是我吗!!!”
画面中的那个短发的女孩似乎是去上补习班,背着个蛮漂亮的斜挎包,到附近的店里买了一个冰淇淋,随手一扔,包装纸像羽毛一样,落在了地上,而那个女孩呢?笔直走着,路过了身旁的一个垃圾箱,往前走去,直到她在人群中消失不见„„
我的脸不禁刷地一下变红了,再看看百合花丛,似乎微微有点焉了。另外一段画面还是我,毕竟是在我心里。
“一群小孩子在我的楼下好像很高兴的样子,看样子蛮好奇的。一个女孩从楼下走下来,镜头放大,那群孩子中间围着一只小猫,脖子被绳子勒着,绳子绑在粗壮的树干上,被那群孩子揉过去揉过来,镜头转向,那个女孩的表情由好奇渐渐转变成惊讶,最后变成愤怒,然后像只恐龙愤怒地赶走了那群孩子,拉近镜头,女孩一脸温柔地替小猫解开了绳子,看着小猫走远„„”
“这也是我?”惊讶远远大于高兴,“我有这么生气过?”天空温柔地洒下一束束阳光,百合花怒放着„„
“铃————”预备铃响起,恍然抬起头,是梦啊。
望着窗外初夏的天空,丝丝白云飘过,跟心中的天空是一样的啊。心中的百合一定会开得更艳的!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唐颖岑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美德,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准备退回去给他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这不就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吗?
当然,大家不要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我们则无须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
韩梦蝶,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她几乎跟我们同林,她任班级的英语课代表,是一名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优秀中学生。父母的言传身教,老师们良好的感染和熏陶,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颗健康向上的 种子,使她一天天茁壮成长起来。小学毕业时,她已经抱回家许多证书和奖状:“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文明学生”等。2008年9月,她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中学部,在学习生活中,练就了她不服输的精神,她用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创造了一项项优异的成绩,为师生们所称道,在学生中起到了楷模和表率作用。
在知识的海洋中,她是个贪婪的索求者。她不但努力学习教科书上的知识,课余时间还广泛涉猎,不断丰富、充实自己。在此基础上,她读书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爱思考、爱发问,甚至有时把老师问得哑口无言。正是因为这种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善思好问的精神,使她不但具备了广博的知识基础,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在学校的各级考试中,她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被评为班级“好学生”、“文明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韩梦蝶姐姐就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好榜样,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学习看得很重,却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
福楼拜曾说:“一个人如果不具备文明的修养,那么他将一无所有。”事实也是这样,我相信我们大家的身边都充满着这样的例子。愿文明美德伴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妹妹,我的文明老师
王韦臻
我有一个三岁的妹妹,她留着可爱的蘑菇头,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别看她小,她可是我文明礼仪的好榜样
看到长辈,她总体是笑咪咪的打招呼;看到同龄人,她也高兴地向他们挥手;见到老师,她总是恭敬地说‘老师好’;进电梯时,他总是帮别人按着电梯门;吃东西时,他总是把打得分给别人,小的自己吃……
记得有一次,姨妈来我们家玩。当时我和妹妹在客厅看电视,听见‘咚咚’的敲门声,作为姐姐的我并没有主动去开门,反而抱怨起来,心想:是谁呀?!大清早的。而这时,刚刚看得正入迷的妹妹赶紧跑去开门。妹妹一见是姨妈和表哥,连忙向他们问好,还帮他们找了两双拖鞋。我则见到长辈不理不睬,自顾自的看电视。妈妈说几天出去吃饭,只见妹妹换好鞋后很快的冲出了门。我不知她说为何是于是也跟着出来了。这时姨妈、妈妈都陆陆续续的出来了。只见妹妹先按的电梯正好来了,妹妹先冲了进去按住了开按钮,直到人都进来完了才松手。电梯一到,妹妹又赶忙按了开按钮,让大家先出去好自己再出去。
记得还有一次,家里买了许多橘子。这橘子十分可口,刚买来不久,就被我和妹妹一扫而空他。第二天,水果篮里只剩下两个橘子,一个大一个小。我很想吃大的,正琢磨这该如何骗过妹妹让她吃小的时。妹妹却大方的说:‘姐姐,你吃大的,我吃小的。’说着她就把大的橘子递到我手中。
看着妹妹那天真无邪的脸,作为姐姐的我深感惭愧,连比自己小八岁的妹妹都抵不上。我从这件事中开始反醒自己的不足:
1.见到长辈没有主动问好。
2.没有三岁的妹妹想得那么周到,主动先去按电梯 3.没有妹妹大方,懂得把好的给别人分享。
有些人,可能因为言行举止上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却是他的人身少了文明没得着可重要的纽扣。失去了它,你将面临失败。只有紧紧的扣好它,成功的大门才会像你打开。
其实,文明礼貌很简单。它是一个三岁孩子都能做到的,何况是我们呢。用文明去对待每个人,你将得到身边每个人的文明对待。
文明在我心中
李蕊琳
需要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我们。
——题记
如果你失去了自信,你不算失败,因为你可以重新拥有自信。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金钱。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就彻彻底底的失败了,因为你失去了做人的真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看重道德品质、个人修养的文明礼仪之邦。一种执着的追求,一个慰藉他人的笑容,一颗宽容他人的心灵都能融汇成一首首文明颂歌,一个个动人心弦的音符。
文明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是一声问候,一次鞠躬,一次道谢······看似简单的文明,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我们每个人扪心自问:我到底是不是每一天都做到了文明呢?到底有多少能理直气壮地说我做到了呢?那么,文明到底是什么呢?
文明,是自身的修养。它如一棵娇弱的幼苗,需要你每天的细心呵护才能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从此在你心中扎根,发芽成长。虽然微不足道,却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假若有一天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不再拥有文明,那样一个蛮横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不敢想象。不知道同学们还记不记得那一则关于文明的公益广告:
那是一个正直上班高峰期的清晨,夹着公文包的白领们匆匆忙忙地挤进一节拥挤的地铁。不知谁扔了一个易拉罐在这拥挤的车厢里,易拉罐随着地铁的摇晃滚落到一个身着西装的男人脚边,而这个男人厌恶的瞟了一眼易拉罐,然后用脚将易拉罐踢到了另一个打扮靓丽的女孩脚下,这个女孩的表情就如刚刚那个男人一般,又把易拉罐无情的踢开了,就这样,易拉罐在这个拥挤的车厢里,在众多人厌恶的眼神下,在那么多只无情的脚下不停地滚来滚去,没有一个人愿意伸手去把它捡起来。直到易拉罐被人们踢到一个穿着运动衣的男孩脚下,男孩环视一圈周围的人,然后弯下腰,伸出手捡起易拉罐,最后直起腰,扔进垃圾桶。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三个动作,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做到的动作,却没有一个愿意去做。难道这就是我们每天挂在嘴边的文明吗?难道这就是我们信誓旦旦说地所要做到的文明吗?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要创造的文明社会吗?这,简直太可笑了。在文明这个千年不变的话题上,有很多人总拿国外的文明与中国的文明作比较,说国外怎样怎样的好,说中国怎样怎样的差劲,而许多人却说这些作比较的人崇洋媚外,没有一颗爱国情怀。简直就是笑话,如果我们中国的文明做的比国外的文明做得好,那么又有谁会去批判自己的国家呢?
陈淇六年六班45号
但丁曾说过:“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的确,文明美德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在我们的成长生活中,我们正应该文明行动,健康成长。
文明美德对于个人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以前,我总是认为给别人让座是傻子的行为,认为自己没有义务给别人让座。而有一次,我的想法被彻底改变了。“ 公交车来了!公交车来了!”随着一阵阵的呼喊声,我也迫不及待地从人群中挤过,三下五除二地挤上了公交车。有位置!我飞快地冲到和好朋友一起坐的、最后一个座位面前,并把座位占为己有。人群像潮水一样不断涌上来,挤得水泄不通,身子都挨在了一起。这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正拄着拐杖步履维艰地爬上公交车,站在我的旁边,我想:这种事情我见多了,我还要坐好几站,才不让座呢!车上这么多人,再想找到一个位置很不容易。那个老爷爷越站越累,一次汽车加速时他居然差点摔倒了。车上的喇叭播放道:“请给需要帮助的乘客让座,谢谢合作”。但是,人们都视而不顾,简直是在浪费电。这时,和我一起回家,坐在我旁边的好朋友说道:“大爷,我要下车了,你座我这儿吧!”我奇怪地、小小声地问她:“怎么回事?你不是要跟我一起回家吗?”她说:“不是啦,我想给大爷让座。”我听了这话,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是呀,如果有一天我老了,像这位老爷爷一样,那谁来给我让座呀?于是我不由自主地说:“大爷,您还是坐我这儿吧!”全车人都望着我们,投来敬佩的目光。老爷爷点点头,笑着说:“谢谢。”便坐在了我的位置上。我高兴极了,比我自己坐在位置上还高兴。看来,让座并不是傻子的行为,而是一种乐于助人的文明美德。
沏一杯清茶,让茶香伴着书香溢满书房。静静的坐在椅子上,捧着书,细细体会那四个字——文明美德。——题记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传统的美德是我们整个名族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这个名族的伟大财富,作为一个中学生的我们,是否把这些行为准则落实到自己的身上了呢?是否让千百年来的道德文明继续传承下去了呢?
大家还记得去年10月13日,那个小悦悦事件吗?仅有两岁的小悦悦独自一人跑到了大街上,结果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竟是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但最终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这个年仅两岁的小生命在零时32分离开了人世。小女孩的生命之花,还没有绽放就这样凋零了,而且还是经历了这样一场撕心裂肺的痛苦折磨。这让年仅两岁的小悦悦牵动着亿万人心,为人父母者的感受更是难以名状。
我们不禁设想,如果,第一个路人就向小悦悦伸出了援助之手,那么这个幼小的生命,能否挽留;如果,第二个人呢,又否能挽回这个生命的遗憾。路人的冷漠足以杀人。眼睁睁看着血泊中两岁女孩挥动的小手,十多个路人默默地飘然而过。因此大家把那十八个路人称为“冷漠路人”。那十八名路人之中,可能会有工薪阶层,可能会有百万富翁,可能会有身价过亿的„„总之,都要比那个拾荒的阿姨要富裕吧!可是,在这件事中,他们并没有体现出他们的价值所在;那十八名路人之中,可能会有大学生,可能会有研究生,可能会有博士生„„总之,都要比那个拾荒的阿姨要有学识吧!可是,在这件事中,他们并没有体现出他们学识的渊博,更多的,是他们精神上的贫穷与匮乏。
事后,一些“冷漠路人”已经被记者找到,“后悔、同情、心痛、内疚”——这是一名“冷漠路人”事后的感受。当然,也有坚称“没看到”的。如果“没看到”只是个逃避社会谴责的借口,那么自己是永远也无法欺骗的,良心谴责或许会伴随一生。有网友说:一个人不扶,是道德败坏;一群人不扶,是社会的悲哀。然而,在谴责“见死不救”的18个路人的同时,扪心自问的应该是我们每个人,若自己在现场会救人吗?其实,我们谁都很难保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反省一下。文明,会使世界更加美好;美德,会使我们人类相处更加和谐。这是我对“文明美德”这四个字的理解。其实,文明美德,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英雄事件,当身边的人,遇到了困难时,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也是一种文明美德的行为。
我校六年级有一名患有白血病的小女孩,被病魔困扰的她,面色惨白,骨瘦如柴,这让我们、老师和校领导们都深感同情,他的父母更为心痛,短短的几个月就已经用去了他们一生的积蓄,可是手术还需要40多万元。为此,我校师生,纷纷慷慨解囊,学生们,把自己平时攒的零花钱都捐了出去,老师们捐的更多。虽然,有的可能捐得多一些,有的可能捐的少一些,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我们大家的一份心意,这都是我们对她能战胜病魔的美好祝愿。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我相信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我们伸出温暖的双手,世界将变得美好!变得和谐!变得文明!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更应好好彰显本民族的文化精神,讲文明,有美德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因此今天的我们要让千百年来的文明美德之风继续传承下去。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社会,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让文明之果伴随我们一路成长!
说到宽容,我不得不说,自古以来,心胸狭窄都是小人气量的表现,而宽容则是君子风范的体现。
大家一定知道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吧!他就是心胸狭窄,容不得诸葛亮的才华胜过自己,百般算计。先是让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后是设计想杀掉刘备。结果,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从曹操那儿得到十万支箭,还用锦囊妙计令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最后被诸葛亮气得吐血而死。除了周瑜,历史上还有很多像他这样的人,例如庞涓。庞涓和军事家孙膑是同学,两人都拜同一位老师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到魏国做了大官,但又怕孙膑胜过自己,在魏王面前诬告孙膑,还令人把孙膑变成残疾,最后落得个拔剑自刎的下场。
这些人都是心里容不了别人,嫉妒心太强,最后都令人唾骂。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心胸狭窄的人,也有心胸宽广的人。
“将相和”中,赵国大将军廉颇非常瞧不起比他职位还要高的上卿蔺相如。渑池之会,劳苦功高的蔺相如理应加官进爵。可廉颇就是不服气,凭什么他蔺相如没有上过战场,没有经历生死,职位竟然比我还高。他还当街拦路,当堂讥笑蔺相如的身份低贱。如此种种,要是别人,肯定咽不下这口气。可是蔺相如呢?廉颇拦路时,他就退让,嘲笑他时,蔺相如不与争辩。也许旁人会认为,蔺相如是个胆小怕事的人,其实并不是。渑池会上,他与秦王辩论得唇枪舌剑,针锋相对,丝毫没有害怕。比起廉颇,蔺相如又怎么会怕他呢?他之所以这样忍让,是因为蔺相如知道,秦王不敢侵犯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啊!如果他们不和,秦王就会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蔺相如的忍让不是胆小,而是顾全大局,深明大义。后来,廉颇知道蔺相如一再忍让他的原因后,便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最终两人成为一对好朋友,这就是附近请罪的故事。
有时候,宽容不是软弱更不是屈服。小不忍则乱大谋。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也许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危,可见宽容何等重要。
说完宽容,接着谈孝顺。大家一定听过孔融四岁让梨,黄香九岁温席的故事吧。孔融才四岁就懂得谦让,让哥哥姐姐拿大的梨。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顺父母。冬天,为了不让父亲睡在冰冷的席子上,就用自己的体温把席子温暖,多么感人哪!
中国人一向以“百善孝为先”为宗旨。父母养育了我们,付出了许多汗水,我们就应该知恩图报,孝顺父母。
记得有一次我得了风疹,妈妈整天为我忙来忙去。清晨,她就顶着寒风去菜市场买鱼、鸡蛋,来炖鱼汤给我补身体。每顿饭都要从四楼送到二楼,再从二楼送回四楼,反反复复。我的眼睛湿润了,妈妈为了我的健康,不辞辛苦。我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我的爱。正如书上所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我也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在生活中体谅父母、关系父母,少惹他们生气,少让他们操心,“孝”不只挂在嘴上,而是融在行动中。
【1文明美德伴我成长】推荐阅读: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作文「高中」10-19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优秀演讲稿12-22
各班召开“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主题班会11-26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的学生精选演讲稿07-25
关于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的学生演讲稿12-19
让中华美德伴我成长01-06
文明美德演讲稿:牵手美德06-17
文明美德活动总结09-27
牵手文明,与美德同行01-31
文明美德在我心中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