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行动随笔(精选12篇)
1、规范行为。“无规不成方圆”,只有规范自己才能规范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所以对自己无论生活习惯还是教学都要严格要求,对学生无论听写,坐立行走都要规范要求。做到为人师表,身正为范。
2、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注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新课标呼吁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应该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究知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成败的关键之一。当然在学生管理上要避免放任不管,又要防止方法简单粗暴,要在学生中及早树立威信。
3、备好每一节课。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乃是教学生学”。首先我会三问,这堂课让学生学什么?我有什么让学生学?学生们应该怎么学?因此正如郭校长告诉我们的每堂课要有工匠精神,精雕细磨每节课,认真研读课标、教参、教材、教法、学法以及最重要一点便是学生特点;同时要利用好一切可利用的教具和资料。
4、用好批语。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哪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所以在课堂评价上或作业批改上要发现孩子们的亮点并进行积极向上的鼓励语言评论。使其变成促进我们师生关系的催化剂,帮助学生振士气增强信心的兴一奋剂和同时成为帮助学生改错进步的方向标。
5、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请教。“志在所趋,无远弗届”。学生的梦想有很多,而教师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一名能教育好学生的优秀教师。我要达成这样的慕白,就要更加加深自己的专业能力,虚心向同行请教经验,发扬我的优点,改善我的缺点。
6、充实自己。“业精于勤,荒于嬉”除了这五点我想我个人还有很多的不足就是知识容量小,视野狭窄,板书不规范。所以在以后的成长中我会读书、读书、再读书,练字、练字、再练字。惟有以勤补拙,付出越多,也必定收获越多。
我将用青春的火光来照亮梦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道阻且长,但只要肯向前走,总有一天我会到达。正如我说过的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2015年11月25日—27日来自教科文组织成员国、非政府组织、联合国相关机构及亚洲发展银行的代表们在泰国曼谷召开了教育2030亚太合作会议。本次大会分小组召开了19个分会场,主要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内涵,会议重点关注新的教育议程(《教育2030议程》)以及关键的政策措施、战略,并提出基础教育优先行动的建议行动框架,以支持执行该议程和实现全球教育目标。
一、“教育2030框架行动”中基础教育两大目标及指示性策略
“教育2030框架行动”计划的内容要素、行动策略主要来自于《仁川宣言》。该计划旨在为各国落实《教育2030议程》提供指导方针。行动计划包括四项原则:提供免费和高质量的义务教育;重申教育是一项公共责任;有必要为成年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将两性平等置于优先位置。我们可以清晰明确地看到四项原则中将基础教育置于优先发展地位。
尽管2000年以来全球基础教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着有相当一部分学龄儿童、初中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女孩占多数)失学现象。更不用说,他们是否能够获得基本的知识和生存技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14全民教育监测报告中提到,全球有将近2.7亿学龄儿童,但只有1.5亿及以上的人接受了至少四年的学校教育,可他们仍然不会读、写、计算,达不到最低的学习标准。
因此,“教育2030行动框架”在基础教育方面着重关注的是人的早期教育以及学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利。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东亚太平洋区域办事处的吉姆·阿克斯(Jim Ackers)说道:“‘教育2030’是令人兴奋的,因为‘教育2030’关注的‘不仅有学习还有学习目的———学习变革’。受教育权必须继续作为一项人权,它也是实现其他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推动力。”[2]“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发布让全球教育的使命扩大至为世界上所有公民提供公平接受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机会。框架清晰明确地勾勒出关于全球教育中基础教育目标的未来蓝图是为了确保所有学龄儿童接受优质的早期教育,从而为初等教育做好准备;并保证所有青少年完成免费、公平及优质的小学和中学教育,获得有效的学习成果。对于此,各国政府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及计划、可持续发展计划和资源可利用性,将全球基础教育目标转化为可实现的国家目标。如表1所示:
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2016年的行动策略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仁川会议上强调,普及优质的各级教育是实现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教育2030议程”以及行动框架目标的关键因素,可持续发展教育将成为今后全球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发展方向,同时也将呈现新的趋势。
当然,各成员国达到普遍共识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4)十分关注终身学习,政府部门应积极参与,并与各个部门加强协调,以不断满足全球公民和各级各类参与者、利益相关者的需要。虽然整体协调机制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尚未定稿,亚太教育会议(APMED2030)参与者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4)反映了这种动态的愿望和多样化的地区性,因此同意在2016年的行动策略中,要求各成员国立即实施。
第一,建立或加强可持续目标国家协调机制。扩大会员,加强交流协商,确定一个适当的可持续目标协调焦点。协调机制的确立是为了重申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找出目前各国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不足,这些问题更多的是共性问题,如环境问题、教育公平化问题、恐怖袭击等问题,只有各国建立健全的协商机制,才能合力继续面对不断出现的各类挑战。
第二,各国应互相磋商,规划现有政策以有助于可持续目标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立足于全球和谐发展提出,最重要的一个立足点在于加强各国的交流、合作,使全球发展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解决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和谐发展问题,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质进展。
第三,分析各国及地区现有的政策计划,明确与“教育2030议程”及“教育2030行动框架”之间的差距,组织协商分析“教育2030议程”的目标和行动框架,并制定计划来实现和监测可持续目标。因此,“教育2030议程”的目标体系是具体和可衡量的,子目标详细阐明了全球未来十四年教育发展的方向,鼓励各国继续优先发展教育。“教育2030行动框架”的行动目标、策略适用于所有国家,在尊重不同国家的政策前提下考虑了不同国家的实际能力和发展水平。
第四,加强政府间合作,促进有利于可持续目标的协同合作和共同学习策略。各国应加强执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计划手段、重振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共同协商并利用先进的发展策略,如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及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确保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等。
为实现全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各国需以教育2030议程及行动框架为基本的操作性指标,并将其转化为可实现的国家目标。通过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等方式,让所有合作伙伴广泛参与,促进国家对所实现目标的责任感并形成共识,在国家主导意识下推动教育2030议程及行动框架的实现。
三、我国基础教育行动目标预测
根据“教育2030行动框架”、“教育2030议程”以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要义及旨向,并结合当前国际趋势与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未来14年里我国基础教育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1. 持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表示,“教育2030行动框架”确立了大胆的基准目标:各国将6%的国内生产总值分配作为教育资金。这个基准无疑为各国发展教育提供了强劲动力,也是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计划的完美诠释。为了迎接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教育作为促进人类实现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最终途径,增加教育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同时我们要切实把发展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投资作为基础性的投资,而非消费性的投资。[3]
2. 进一步保障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
参加“教育2030亚太会议”的韩国教育发展研究院的研究员金珍熙(Jinhee Kim)博士表示:“本次大会的目的是关注区域间合作如何帮助到更多的人。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是如何通过这一全球倡议赋予弱势群体权利。”教育2030议程关注的‘不仅有学习还有学习目的———学习变革’。受教育权必须继续作为一项人权,它也是实现其他所有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真正关注弱势群体,让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也能平等地行使他们的教育权利,通过公平的教育改变其不利的处境,获得自身的发展,根本的出路在于建立健全弱势群体的特殊保障和救助制度。
3. 真正实现基础教育优先发展
重视基础教育是世界各国早已达成的共识。基础教育的基础体现在为提高国民素质打下良好基础、为每个人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础。按照仁川会议要求,到2030年各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将实现进一步增长,由9年义务教育增加到普及12年免费义务教育,实现全球基础教育办学标准化。我国要实现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更应该将基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保障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为初等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做好准备,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
4. 关注学生终身发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仁川宣言》鼓励各个国家提供包容性、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以及全民终身学习机会,以应对全球和国家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挑战。面对挑战,每个人只有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适应职业转换和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的要求。
5. 切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2030行动框架”提到,各国要切实缩小社会、经济发达与不发达之间、城乡之间、校际间的办学条件差距,优化教育生态环境,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让每个学龄儿童都能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这也将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关乎未来的希望工程。
6. 加强品格教育,培养世界公民
仁川会议提出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培养“世界公民”,即有为实现和平、正义的生存环境做贡献的高尚品格,包容、健康的人文精神、强健体魄的现代公民。到2030年,我们衡量人的标准应当是他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因此我们未来教育的努力方向要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进而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自由、和谐发展。[4]
参考文献
[1]EDUCATION.Towards inclusive and equitable quality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pdf[EB/OL].[2016-06-12].http://www.unescobkk.org/news/article/apmed2030-puts-asia-pacific-on-road-to-education-2030.
[2]UNESCO.Transforming our world:the 2030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pdf[EB/OL].[2016-06-12].http://www.unescobkk.org/education/education-2030/apmed2030-outcome-document/.
[3]肖磊,靳玉乐.中国新课程改革的检视:异域学者的观点[J].课程·教材·教法,2013(11).
此次活动,由于受日程安排的限制,时间比较紧张。但是短短几天时间里,从几次和刘书记有限的交往中,能深切感受到刘书记的务实与诚恳。从这次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能看出镇委领导组织的精心与细心;从短短几天各个基层领导的办事效率上,能深深体会到镇委领导班子的团结与一致。这一切,我想都应该归功于平氏镇的领头人——刘启群书记,他务实的作风,他勤勉的精神,他诚恳的态度,都给了我们一行人非常良好的印象。
此次活动,也让我时隔多年有机会重返母校,在和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交往中,能深深感受到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这些都是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们辛勤付出的结果。我的好几位老同学如今都已成为学校教育战线上的顶梁柱,有的甚至走上了领导岗位,这是可喜可贺。
此次活动,感谢组织方的精心安排,让我时隔多年又一次见到了恩师胡老师。胡老师如今年事已高,但精神饱满,尤其让我佩服的是,七十多岁高龄的老师,竟然紧跟时尚,掌握微信知识,实乃难能可贵。祝像胡老师这样的好老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在此次活动中,良子深深感到来自家乡父老乡亲那份热情洋溢的好客以及沉甸甸的爱,感动我的同时也感动了我的团队其他成员,他们都被家乡人的好客热情深深打动,也因此有了一次外人真实了解老家平氏人民的机会。
感谢陪同我一起的申老师和龙老师,特别是申老师的激情演讲,每一次都能打动每一个参与者,还要感谢两位在背后默默付出小韩和小张,谢谢你们!
感谢刘书记缜密安排,感谢安镇长的指导配合,感谢谦逊敬业的周副镇长,感谢热情好客的徐主任,感谢所有的镇委领导班子成员,感谢你们!
良子给老师深深鞠一躬,感谢胡老师当年的悉心栽培。
几千人的会场,家长和学生同时参加。
申老师精彩演讲引起学生和家长纷纷互动。
申老师给学生签名留念。
良子给学生签名留念。
当年的老同学,现在都已在社会工作岗位上担任不同的领导角色,良子也以你们为荣。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时光把仲夏深黛的绿色原野,由一个浓妆素抹的妙龄少女,变成了雍容华贵的少妇。在金黄色秋风的吹佛下,舞姿妩媚,撩人欲醉;粉黛飘香,散发诱人的芬芳。这是个收获的季节,它表示着绚丽与成熟。
作者|良子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回答记者的提问。
今天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详细介绍了3月3日经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简称新一轮《行动计划》)实施的基本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这一计划是教育系统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蓝图。为什么要制定新一轮《行动计划》? 周济说,温家宝总理在不久前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用更大的精力、更多的财力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实施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这充分表明,实施新一轮《行动计划》应是各级政府、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做好的一件大事。新一轮《行动计划》,是在――顺利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形成的。实践证明,每五年制定一个行动计划的做法,非常切合教育工作实际,能充分体现新一届政府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上的意图,为教育多办实事。周济说,根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制定和实施新一轮《行动计划》,我们要深刻思考教育与现代化的三个方面重要关系:首先,要深刻思考教育发展与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困难是人多,最大的优势也是人多,这是一个突出矛盾,矛盾转变是有条件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教育。要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关键在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其次,要深刻思考教育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面旗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始终是教育系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再次,要深刻思考教育体制改革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发展教育是现代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要始终摆在公共行政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的突出位置,不断加大政府的教育投入,保障教育公平,履行促进教育发展的职责。怎样实施新一轮《行动计划》? “新一轮《行动计划》是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蓝图,凝聚了重要战略机遇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和行动方向。简要归纳起来,就是坚持一个宗旨、实现三大任务和贯彻八字方针”。坚持一个宗旨,就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三大任务,一是构建体系,就是构建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二是培养人才,就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三是知识贡献,就是促进教育同科技和经济、同文化和社会的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知识贡献。贯彻八字方针,就是“巩固、深化、提高、发展”,这是贯穿于新一轮《行动计划》的一条主线。一是巩固成果。教育界要充分总结第一轮《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教育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巩固我国92%人口所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成果,巩固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成果,巩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已迈进“大众化”门槛的成果,巩固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成果;二是深化改革。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整体配套、重点推进,必须坚持从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化。要大力推动培养模式、管理体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三是提高质量。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教,强化管理。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改进质量评估体系,引导学校公平竞争。四是持续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就是要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没有持续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考虑教育自身的持续协调发展,更要考虑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行动计划》共分为十四部分周济介绍,新一轮《行动计划》共分为十四部分,共有五十条一万三千多字,包括两大战略重点、六项重大工程和六个重要举措。首先,要突出两大战略重点,抓主要矛盾,制定关键措施。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村教育是本届政府特别关心的问题,教育部将继续贯彻去年9月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西部“两基攻坚”、中部“巩固提高”、东部“双高普九”的目标;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健全贫困学生助学制度;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不久前,已经召开了西部“两基”攻坚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其他农村教育重点工作也将全面推进。按照中央的决策,教育部还将集成各方面资源,努力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以及一批重点学科,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继续实施“985”工程、“211”工程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的同时,新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高校科技创新和高校社科繁荣计划。统筹协调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和国际合作等各方面工作,使重点建设高校和重点学科的水平显著提高,带动全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其次,六项重大工程全面覆盖2007年前教育系统必须做的主要工作。一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深化课程改革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切实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心理素质和艺术素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二是“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发展趋势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办学模式,采取与企业和社会用人单位相联系的“订单式”、“模块式”等培养模式。加快培养大批技能型紧缺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三是“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巩固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发展的全局,我们要狠抓高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评估保障机制等环节,五年一次的普通高校评估已经启动,初步效果很好。四是“促进毕业生就业工程”,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为使这项工作制度化和系统化,教育部要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的领导体制、运行机制、政策框架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建设,面向就业需求,深化教育系统内外的各项改革。五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实现现代化和适度超前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部门将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资源建设、人才培养以及教育系统应用水平作出更大的努力。六是“高素质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工程”,推进教育创新和培育人才,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工作,也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教育部门将以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强学校编制管理,科学设置机构和岗位,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实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任”,继续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最后,六个重要举措是深化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保证。一是“加强制度创新和依法治教”,包括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实施《行政许可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督导评估,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等内容。二是“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要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优势互补、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注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多种形式地发展民办教育。三是“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包括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做好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工作,大力推广对外汉语教学和积极开拓国际教育服务市场等内容。四是“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体制”,包括建立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财政制度,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完善国家和社会助学制度,严格管理和提高效益等内容。五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包括加强和改进学校党建工作、高校“两课”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及行风建设等内容。六是“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包括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形成终身教育体系,支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教育,促进东、中、西部之间的教育协调发展,研究制定《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等内容。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一同出席。记者招待会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主持。
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不是我的初衷,只是退而求次的无奈。如果说当初这个职业曾经让我痛苦和彷徨,那么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并且我一直都在努力地履行教师的职责,关爱每一个学生。我不光做知识的传播者,还做美好心灵的塑造者。
有人说教师的工作不就是今天是昨天的重复,明天又是昨天的翻版吗?这有什么难的?其实不是这么回事的!因为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天真可爱的孩子,而不是工厂里单一而整齐划一的产品!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就像一片片不同的叶子,只有让这些不同的叶子同时长在班级这一棵“大树”上,才能使班级这棵“大树”焕发出勃勃生机。而在担任班主任时所感受到的那份浓浓的师生情,就像一坛陈年老酒,越饮越能体味到那芬芳的酒香,余味无穷。
教育是人的教育。茫茫沙漠,找不到相同的两粒沙子。而百样米养出百样人,面对性格迥异的学生唯有用爱去感化,用情去暖化,用心去培植。才能够让学生认为老师是可以倾诉心声的朋友,是懂得欣赏自己的伯乐,是愿意与自己分享快乐的伙伴。
师生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真情。我希望自己就是那一根根火柴,可以去点燃学生的希望之火、智慧之火,让他们明白:自己就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只要有阳光,我就会灿烂。
我很感叹陶行知老先生说过的话:“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带着一颗赤诚的心在甘苦相伴中体味一个教师的价值,只有懂得付出才会拥有收获,心中才会荡起幸福的涟漪。
对于这一点, 教育体制内的有识之士早已洞悉。2005年, 我们曾以专题报道过北京教育资源的运营模式。时隔十年, 北京市基于大数据技术的2015年中考命题改革以及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的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再次赢得社会广泛关注。尤为关键的是, 在推出这一系列重大教育改革政策的过程中, 信息技术已经完全融入首都教育改革的整个育人链条之中, 并营造了全新的教育生态环境, 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15年底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大会上, 北京市教委李奕委员进一步期望北京市能够在基于大数据的诊断和评价、学生实际获得的资源供给、资源与服务提供的关系等方面取得实效。本期, 我们特邀李奕委员撰文, 详解北京市将在2016年如何通过供给侧改革, 优化对学生个体的精准服务, 并丰富广义教育资源供给, 让每一个孩子能够获得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健康”为主题,以“全民健康,社会和谐”为宗旨,以开展健康知识传播为抓手,采取有效传播方式和干预措施,帮助城乡居民掌握健康知识和有益健康的基本技能树立健康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目标任务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每学期8课时以上),中小学生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5%,健康促进学校创建率达到85以上(除山区个别学校外)。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安全、文明、和谐校园建设,充分发挥中小学生的“小广播”作用,通过中小学生向家长传播健康知识“小手拉大手”一对一传播活动,做到学校健康教育教师、教材、教案、课时、传播“五落实”。实现“健康教育有人教,四病(肝炎、结核、包虫病、菌痢)防治有人包,健康行为有人传,环境卫生有人管”的全民健康教育行动促进总目标。
三、具体措施
1、认真上好卫生课,教育学生并向家长传授基本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做到洗脸洗手一人一巾,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戒烟限酒,低盐饮食,瓜果洗净,不喝生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2、治理校园环境卫生,教育学生帮助家庭治理村庄环境卫生,整治乱倒垃圾、乱堆乱放等不良行为,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并积极与当地卫生院(所)取得联系,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健康知识竞赛、作文征文比赛、手抄报、健康沙龙等活动,深入开展健康知识进校园活动,为学生当好“小广播”员奠定基础。
3、健康全民行动工作将纳入年终考核,望各学区、学校加强领导,周密安排,抓好落实,确保工作质量和效益。
四、组织保障
为使健康全民行动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市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沙坡头区中小学推行健康教育课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各学区、学校也要成立相关的工作小组,结合本学区、学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健康教育的各项措施,确保健康全民行动促进工作任务的完成。
幼儿园“五心教育”教师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好威教发[2013]76号文件精神及发展思路,按照么站教育管理中心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园具体情况,为我园能更广泛地开展“五心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张丽芳
常务副组长:杨娟 王萌 副组长:陈琴 龙娇 成员:本园其他老师
“五心教育”实践活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园教师办公室内,由张丽芳同志任办公室主任。杨 娟、王萌为办公室副主任。
二、指导思想
拓展“五心”教育实践育人工作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和贵州教师誓词为导向,以修炼阳光心态,实施阳光教育,享受成功人生为重心,以培养幼儿的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为落脚点,把“五心”教育实践育人有效纳入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保教保育质量,有力促进家园联系,不断强化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力度,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活动内容
教育全园教师忠心对党、真心为民、清心律己、公心用权、用心干事,达到提精神、强素质、正风气、塑形象的目的,切实营造爱我园、护我园、兴我园的浓厚氛围。
四、活动方法步骤
(一)召开动员大会(11月中旬)
召开一次“五心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全校全部教职工参加。
(二)组织深入学习(11月下旬)
以园为单位,组织安排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党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学习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剖析反面人物和典型案例,加深对“五心”的理解。重点回顾《五心教育》重点章程,参照学习威宁县民族幼儿园编写的《五心教育与弟子规》。
(三)开展专题讨论(12月)
围绕威教发[2013]76号文件精神及发展思路,结合我园当前发展形势,及本园的教师的现实表现开展讨论。重点分析讨论一些损害党、损害教师和幼儿园形象、影响幼儿园发展的典型案例,讨论作为幼儿园教师如何管好自己的口管好自己的手、什么样的言论和行为才有利于地方和幼儿园的形象和发展、如何自觉做到“五心”要求等问题。
教育全校教师自觉把“五心”作为准则,树立起“人人都是发
展对象、人人都是么站和我园形象代言人”的理念,全心热爱学校、建设学校,进而热爱威宁、建设威宁,为“五心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在深入学习“忠心、孝心、诚心、爱心、信心”的基础上,我园教师必将凝心聚力把我们所有的爱心、耐心、关心、细心彻底的倾注在所有幼儿的身上,和幼儿同发展共进步。
(四)撰写一篇心得体会或总结(12月底)
每位教师结合学习、听宣讲、开展讨论等,围绕《进一步拓展‘五心’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工作实施方案》谈认识、谈感想、谈体会、找差距、查问题,写一篇心得体会,不限制字数,但一定要是切身体会。
(五)完善一套内部管理制度(11月中旬)
抓住规范言行、提升素养、树立形象重点,突出“五心”内容,结合党中央纯洁党员干部的要求,以及法律法规和党内相关规章的要求,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园的管理办法,把每项工作纳入教师考核细则对照执行。
(六)总结点评在“五心教育”活动中的表现(2014年1月上旬)
全体教师总结自己从“五心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以来,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便于更好地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
么站镇中心幼儿园
筅河北体育学院赵保丽
筅河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赵巧
体育健康课程的变革, 预示体育教师再也不能照抄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 需要自行开发、选择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仿造, 因此, 经验型和技术型的体育教师, 将难以适应新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体育教师必须立足体育健康课程改革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 才能使体育课程顺利高效地实施, 教师行动研究恰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最好途径。
一、对体育教师行动研究的理解
“行动研究”一词, 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勒温和社会工作者科利尔提出。他们在反思社会科学研究中理论与实践脱节这一现象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条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 即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 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参与, 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 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 改善社会行为的目的, 这就是所谓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实际工作者在研究者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活动, 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行动研究以解决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 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题材, 重视与校外专家的合作伙伴关系, 重视研究过程中教师的观念和行为的变化与改进, 重视反思, 重视研究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 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修正的过程。教师行动研究强调以工作在一线的基层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 针对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 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分析, 找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制定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计划和方案, 并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估。
新世纪进行的体育健康课程改革,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 注重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 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在课程管理方面实行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给予了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和发挥空间, 要求教师根据所在学校的教育特色、各种资源和现实条件, 建设具有特色的校本体育课程。体育健康课程的这些变革, 都要求体育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开展行动研究, 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 与校外体育教学研究专家或校内外同行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并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对研究行动进行纪录, 真正解决体育健康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可以说, 体育教师的行动研究是体育教师立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专家的指导下和同行的合作互助下, 制定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研究, 并最终解决问题的反复循环的过程。
二、提高体育教师行动研究能力的基本途径
1. 转变体育教师的研究观念, 坚定他们进行行动研究的信心
目前, 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中, 对体育教师进行研究工作主要存在着两大错误认识倾向。其中一部分体育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 至于搞研究是教育专家的事, 他们迫于评职称或工作业绩需要, 虽然偶尔也参与课题研究, 但只是处于被动地位, 不会自己去积极思考, 过分地依赖专家, 专家说到哪里就做到那里;还有一部分体育教师认为自己是搞体育的, 在学习方面不如其他学科的教师, 自己的文化功底差, 根本不具备搞研究的能力, 干脆不参与课题研究, 因此形成了一种畏惧科学研究的思维定势。解决体育教师对于科学研究存在的错误认识, 是要促使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彻底转变与更新, 摒弃制约他们积极进行研究的陈腐观念和不当认识, 进一步增强体育教师对教育科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 使他们具有自觉的研究意识和强烈的研究愿望, 并且有敢于研究的勇气。
(1) 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科研单位要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宣传教育研究的意义, 使广大体育教师确实树立“科研兴教”、“教师是教育科研主力军”的观念, 让他们充分认识到, 新时期需要的体育教师的不再是传道授业的“教书匠”, 而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研究型教师, 仅仅会教体育课而不会进行科学研究的体育教师是不能满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要求的, 体育教师应把教育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份内工作来对待, 像重视教学那样重视教师行动研究, 从而使研究成为教师主动的行为, 自觉向研究型教师转化。
(2) 体育教师要树立进行教育行动研究的信心。实践证明, 教师进行行动研究不是一开始就会的, 而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不间断地学习教育及其他学科相关知识, 注重在日常工作中细心观察、主动思考, 善于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发现的问题与教育专家或校内外同行合作, 进行科学研究, 在日积月累的过程中, 逐渐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教师科学研究能力。
2. 全面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和培训, 切实提高教师行动研究的能力
我国教师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教师的职前教育、职后培训与教师的实践工作需要存在严重的脱节, 致使教师教育成效过低。师范生初到学校往往觉得所学非所用, 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多年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因此, 对体育教师只有通过职前教育亦即师范教育和职后教育阶段全面培养和培训工作, 才能更好地适应、建设和发展学校体育工作。
(1) 重视职前教育 (师范教育) ———培养体育教师行动研究的源头。对体育教师的行动研究能力的培养, 不能等到体育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 通过自己几年的摸索, 适应了工作岗位, 再对其进行行动研究能力的培训。对体育教师行动研究能力的培训, 应该从师范教育就开始培养, 也称为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对体育教师行动研究能力的职前培养, 也就是对体育专业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可以分阶段实施。第一阶段, 在大学低年级进行, 主要加强学生学校体育相关理论知识和体育科研方法的学习, 使学生对学校体育教学研究工作有一定的理论认识。第二阶段则是利用学生教育实习和完成毕业的阶段进行, 把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教育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形成一个连续的过程进行。在毕业论文开题阶段, 鼓励学生主动与中小学体育教师联系, 进行沟通, 针对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寻找研究课题, 然后与其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反复讨论, 选择研究方法, 制定研究方案, 最后与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师确定研究方案, 至此, 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工作后, 利用教育实习的机会, 与一线的体育教师一起, 积极开展行动研究, 力求解决研究课题确定的实际问题, 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进行观察记录, 收集研究数据和资料, 为撰写毕业论文, 也为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积累素材。
(2) 加强职后培训———体育教师进行行动研究的保障。多年来, 对体育教师培训模式实际是一种封闭式的灌输式培训, 培训形式主要的是理论讲授, 教师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者, 要使教师培训工作真正开展得有成效, 关键是要变过去的封闭式培训为开放式培训。
首先, 开放式培训要求将体育教师作为培训的主体。培训者与参训的体育教师的关系就像是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 培训者应作为受训教师的引导者、指导者、提供帮助者, 把体育教师视为培训活动的主体, 充分调动教师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 培训方式由讲授灌输式变为参与交流式。培训者以平等的态度面对体育教师, 使培训者与教师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 搭建培训者与教师合作对话的平台, 实现培训者与教师的合作与互动, 在整个培训活动中培训者通过具体的课题研究案例, 引导、组织体育教师在活动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 体验行动研究。
体育教师行动研究能力的提高, 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稳步推进的有力保障。要想提高体育教师行动研究能力, 必须要转变体育教师的研究观念, 使其充分认识到行动研究是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坚定进行行动研究的信心, 加强对体育教师行动研究能力的培养和培训, 真正提高体育教师行动研究能力, 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
[2]冯宇红.论教师行动研究的策略.教育探索, 2005 (5) :111-112.
一般看来说,游戏相对来说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带给了良机。例如: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对抗性质的比赛,在比赛中由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取得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团队利益的得失,这就要求身体素质较强的学生和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和团结协作,最终取得良好的成绩。
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要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全面成长!体育课正是学生展示鲜活个性,迅速获取成就感的大好舞台。为此,体育课务必让学生在掌握动作和技能的同时也得到快乐。体育游戏更能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和竞争意识,所以说,一节好的体育课会双方受益,一方面是孩子们喜欢学、愿意学受益,另一方面是老师喜欢教、并且到达教学目的的要求。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身为教师的我们要学会给孩子们多创造机会,以便更好地、更完善的培养学生。
1.小学体育教师教育随笔
2.小学音乐教师教育随笔
3.小学教师的教育随笔
4.小学教师新教育随笔
5.小学美术教育教学随笔
6.小学教师教育教学随笔
7.小学综合实践课教育随笔
8.小学数学教师教育随笔
9.小学数学教育教学随笔
为了进一步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浙江省消防救援总队转发关于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暑期专项行动的通知》(浙教办函〔2019〕217号)的文件精神,深入推进茶院乡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消防安全素质和自防自救能力,茶院乡各中小学、幼儿园按照上级文件安排,充分利用暑假这一有利时机,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暑期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视校园消防安全工作,查死角,除隐患。
各校成立了由校(园)长为组长的校园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园)长带头,组织学校各处室人员对教学楼、办公室、活动室、操场等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消防器材、消防通道、电线、电路及学校库房内的物品摆放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不留死角。
二、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提要求,抓落实。
各校安全处抓住这一契机,深入推进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由学校安全处对全校师生进行了假前“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提升了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杜绝家庭中每个消防安全隐患的发生。利用学校的安全宣教长廊,定期组织学生学习宣教长廊上的消防安全知识,熟悉和掌握消防四个一能力,同时更新教学楼和实验楼的逃生演练路线图,为师生的在校安全架起了安全的桥梁。
三、深入开展“四个一”活动,多举措,显成效。
按照文件要求,茶院中学深入开展“四个一”消防宣传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利用暑期观看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片,进行家庭火灾隐患自查,排除家庭消防安全隐患,制定家庭消防安全紧急逃生预案。秋季开学,以班级为单位,上好消防安全主题班会课,班主任广泛搜集素材,精心制作课件,深入分析典型案例,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
茶院小学开展了以“上一节消防课、开展一次逃生疏散演练、参观一次科普教育基地、完成一次暑期家庭消防作业”为内容的“四个一”活动。学校在学期末及开学初,将“四个一”活动进行具体落实,并与开学初开展一次“开学第一课活动”,将消防安全知识及时送到学生身边。此外,学生家庭消防作业,是反映“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是否得到落实的有效体现,设计了“家庭消防演练活动的记录”、家庭逃生疏散的计划、消防安全自查表等,并督促家庭中落实,效果挺好。暑假期间,学校在家长信中,布置了德育作业,进行一次与消防安全活动相关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以小队为单位,进行校外消防宣传实践活动,形成了有一定范围和影响力的消防推广小队,受到村民认可和好评。
南溪小学开展了“上一节消防课、一次消防逃生演练”、参观一次消防队站或科普基地、完成一次暑期家庭消防作业”为内容的“四个一”活动。今年暑假,学校还布置了一个制作“消防手抄报”的作业。
茶院幼儿园根据幼儿园实际情况,开展了“四个一”活动,从行动上预防火灾发生。通过 “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园内开展一次检查,园外引导家长、孩子一起寻找消防安全隐患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全面提高了家庭消防安全意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三维健康观和体育学科的自身特点, 将体育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健康教育成为学校体育课重要的教学内容[1]。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以及身体健康属于显性的活动性学习领域,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通过一定的教学形式易于达成, 而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属于隐性的体验性学习领域, 教学目标无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进行测量, 造成体育课标中的健康教育难以转变为实践操作。
二、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长春市第一中学、五十三中学和长春市第六中学的全体体育教师和初中一年级的体育课。
2、研究方法
(1) 调查法
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 调查三所学校全体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检查健康行动在各种教学计划中的落实形式和内容。
(2) 实验法
以体育各种教学计划为依据, 对体育课中的健康行动进行统计与测量, 收集健康的知识和行为, 利用调查问卷或知识竞赛, 以及出班级、学校板报或健康知识窗等多种形式, 统计体育课中健康行动的实施效果。
(3) 分析法
对本地区的调查和实验结果, 进行理论分析与探讨, 进一步推广体育课中的健康行动。
三、结果与分析
1、对体育课中的健康行动进行了界定
体育课中的健康行动, 就是在体育课教学计划内, 有目标、有组织地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具体情况, 适合健康教育行动的内容, 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第一, 科学的健康教育的知识;第二, 有助于体育课堂的正常的教学组织;第三, 有助于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理解;第四, 有利于全班 (包括男女学生) 进行集体教学。
2、确立了体育课中健康行动的方法
体育课中健康行动的方法有两种:其一以问题的形式, 在体育课开始时, 提出一、二条健康问题让学生思考, 如高年级学生学习武术对练教学, 提出“稳定的心态是对抗的重要条件”的问题, 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和体验;其二以行为的形式, 在体育课结束时, 实施健康行为活动一分钟, 如低年级学生学习垫上运动, 课后要求学生课后立即洗手, 指导正确的洗手方法, 让学生在日常活动中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健康行动以思考——行动——体验——感悟的身心活动过程, 体现了体育《课程标准》新学习方式的要求。体育教师将生活中的健康知识, 通过收集、整理和创新, 在体育活动中有计划进行健康行动, 将成为学校健康教育一支重要的辅助力量[2]。
3、制订了体育课中健康行动的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健康行动, 必须将健康行动的方案列入体育与健康学年、学期和单元教学计划内, 根据体育教学计划的学习内容和课时学习目标, 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行动, 指导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如下是初一年级火灾自救单元教学计划[3]:初一年级火灾自救单元教学计划 (案例局部) 课次1 2 3 4 5 6学习内容单人或多人搬运各种身体姿势的中跑和爬各种损伤的包扎在包扎状态下的搬运利用身边物品扎制担架损伤的包扎和安全搬运课时学习目标学会单人或双人的搬运方法;学会扎制简单担架;在活动中为同伴提供有效帮助学会利用多种方法, 安全搬运“伤员”;增强基本活动能力健康常规教育一分钟。
4、体育课中健康行动的效果分析
(1) 在健康课中的健康行动, 已在实验学校取得了显著效果。健康行动改善了体育课中的师生关系, 提高了体育课中健康促进作用。经统计, 长春市第一中学等三所学校, 由于开展了手部运动预防和治疗冻疮的健康行动, 2005年初一学生手部冻疮发生率为零 (意外受伤除外) 。为了配合学校的安全教育活动, 三所学校初一年级还成功地举办了火灾自救演习。
(2) 学校教育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这是对学校各学科教育教学的总要求, 由于体育学科的运动特征, 体育学科对学生健康促进的价值更加突出。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 在体育课中实施健康行动, 提高了体育教师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能力, 构建了体育教师健康知识行动能力, 为体育《课程标准》从理论层面走进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2) 在体育课中实施健康行动, 以健康行动实用性、灵活性和趣味性, 实现了体育和健康教育两门课程的有机整合。健康行动既能达到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能力, 又能促进学生体育活动有意义的开展, 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 实现体育和健康教育的双赢。
(3) 在体育课中实施健康行动, 是对实施体育《课程标准》的一个实践探索, 健康行动让体育课中的健康目标从隐性走向显性, 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现增进健康的目找到了最佳突破口。
2、建议
(1) 在体育课中的健康行动, 是为了在体育课中达成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教学目标, 是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所以, 健康行动的内容就必须因地制宜, 组织就必须持之以恒, 管理就必须建章立制, 切不可随心所欲, 以致于流于形式。
(2) 在体育课中的健康行动, 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 健康教育对体育教师是一个比较熟悉的领域, 在体育课中实施健康教育却是一个新的课题。
(3) 在体育课中的健康行动, 行动的时间必须服从质量, 健康行动的内容多样化, 才能使学生加深对体育运动的理解, 能够激发学生体育活动的兴趣,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摘要:通过调查初中一年级学生的体育课教学实验研究, 对在体育课中健康行动的概念、方法、内容进行了分析, 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效果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 健康行动将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领域, 由隐性的教育转变为显性的教学, 成为融入在体育教学之中可操作的方案, 可以进行定量的测量或定性的评价。健康行动增强了体育教师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能力, 增加了体育课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实效性, 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育课,健康行动,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 (1~6年级) 体育与健康 (7~12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89-90。
【体育教育行动随笔】推荐阅读:
小学体育教育随笔06-17
中班体育活动教育随笔10-04
农村小学体育教师教育随笔11-07
幼儿园室内体育小游戏教育随笔06-12
快乐体育教学随笔11-01
中学素质教育行动方案06-14
1教育随笔06-01
教育叙事随笔06-20
教育随笔中班12-10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总结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