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与创意写作心得体会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群文阅读与创意写作心得体会(精选10篇)

群文阅读与创意写作心得体会 篇1

常琳

今天听了孙老师关于群文阅读与创意作文的讲座我收获颇丰,不仅现场见识了名师的风采,而且获得了关于阅读与写作的知识。

首先,听了名师的讲座我明白了不仅要训练学生单篇阅读,更要扩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我们可以在学校的长廊中写一些历史故事,让学生在休息的同时获得精神的陶冶。也可以通过师生、家长与学生共读一本书来促进学生的阅读。而且每天必须要抽出时间来训练学生的读书,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其次,在学生读书之前老师要让学生做好读书准备,如调息。还要训练学生速度的方法,进行视觉训练,如视点上下移动、左右移动、“蛇形”扫视、扩展视野,这样可以使学生眼、心、脑并用,大大提高阅读速度。读书时教师还要对学生提出要求,要有科学的坐姿,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阅读提出时间要求,也就是限时,这样才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读书,选择什么内容很重要。在组文时可以从儿童视角组文,以课堂为线索进行组合,还可以读整本书、读作家文集,接续连读,横、纵相联读、,以主题线索组文等方式组文,这使我明白了群读怎样选阅读内容。而且速度是有方法的,听了孙老师的课使我知道了更多速度的方法。例如浏览法、扫读法、跳读、精读、寻读等,而且通过孙老师讲授自己写的小诗使我明白了这些方法应怎样教给学生,使学生正确运用。

令我感受最深的是如何进行创意写作,通过孙老师的讲座我知道了更多创意写作的方法,如写循环日记,五人每天一个日记,把这些日记连成故事,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意。可以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整体连接,如把孙悟空、周瑜等人放到一起,让学生画概念图,使他们几个人物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可以续写家谱,写出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人。还可以写梦,用日志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梦境,不仅吸引学生,使学生有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通过展示的方式,如把小短文变成歌曲,举行音乐会,先让学生去各班宣讲,吸引学生参加,然后通过对学生表演打分的形式对学生的创意进行评价。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更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

群文阅读与创意写作心得体会 篇2

学校的班主任不太支持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非语文老师在初一、初二时不干涉学生阅读, 初三则极力反对。班上阅读课一般在每月一两次, 同学几乎不对所读书籍进行讨论。老师基本上没有树立课外阅读榜样对学生进行鼓励。

群文阅读, 是在教材的基础上, 补充2 - 4 组形式多样的文章或者更多, 建构以一定议题为依托, 以粗读略读为主法, 以分享感悟为核心, 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教学方法。群文阅读要发展让学生自己读, 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群文阅读与写作实践相互促进的策略研究, 既是解决阅读与写作问题的很好途径, 又是一个新的课题, 如果通过实践与理论研究, 达到 “学生须能读书, 须能作文, 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 最终目的为: 自能读书, 不待老师讲; 自能作文, 不待老师改。老师只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 乃为教学之成功。” ( 叶圣陶语)

一、指导学生默读和浏览。

群文阅读与单文阅读不同的是: 单篇阅读教学侧重于精读, 而群文学习多采用略读、默读、浏览、边读边思考等不同的方式进行。我们提倡在每一单元安排一节群文阅读课, 放弃传统精读课文那样去逐字逐句地肢解文章式的分析、品鉴、大段大段地朗读, 课堂上不单独安排时间扫除生字障碍等方式。旨在一个特定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 培养学生快速浏览阅读、抓取信息、整体理解, 不把过多精力放在体会、咀嚼、品味语言上。

默读、浏览, 是侧重于大量信息处理的有效阅读方式, 是侧重思考的阅读。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方向明确的高质量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阅读, 让学生从多篇文章阅读中获取丰富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整合信息、质疑讨论, 从而积累写作素材。

二、营造读书氛围, 激发学生读写兴趣。

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我们尝试以 “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 为群文阅读教学以及写作实践教学服务。每班每周一节语文阅读课, 通过教师自主设计 “阅读指导学案”有效指导并评价学生的阅读, 鼓励每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读书的收获与感受。定期组织读书沙龙、速读比赛、美文朗读比赛、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等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 将课内课外阅读通过活动平台连为一体, 使学生读写活动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

三、利用群文阅读中的小组对话和讨论, 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

群文阅读, 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分享对话等读书会形式的学习, 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阅读课中的讨论, 可参与性, 开放, 多面向, 极大的解放了学生的 “生产力”。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有话可说。知识储备、阅读视野、想像推理能力不同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答案, 答案是不尽相同的, 这就很多篇文章放在一起阅读的优势。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选取喜欢的文章内容,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也不应只作简单的对与错的判断, 而是充分鼓励、引导、点拨、启发, 为学生创造一个坦率、自由、富有探索性的氛围。所以我们需要解决的是课堂上学生是否有讨论意识和表达技巧, 因为如果在小组讨论时, 讨论成员消极对待, 重复话语, 拖时间, 甚至互相扯皮, 讨论完全就是浪费时间, 所谓讨论的积极意义只停留在了理论上。只有指导学生有效讨论, 课堂才会产生有效生成, 学生才能通过不断地思想碰撞思考、积累阅读体会。

四、利用群文阅读比较策略, 凸显群文阅读中的亮点

“比较”应该是群文阅读用得最多的阅读策略: 横向章节同类比较、纵向难易比较、大略地比较、细致地比较、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内容方面的、比较表达形式方面等, “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有发现探索并领悟。我们要解决的是帮学生选出合适的一群文章, 指导学生准确找到该群的比较切入点, 然后进行有效阅读。

五、利用群文阅读探究思考策略, 拓宽学生写作选题

群文阅读不仅仅是盲目加大学生阅读量, 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推论、比较、猜测、反思等方法对于文本进行探究性思考。祝新华教授在他的 《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及其在评估与教学领域中的运用》, 他把阅读能力分为六个层次: 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意。我们通过群文阅读促进学生写作实践, 就是希望通过学生在阅读中对文本的理解、感悟, 进行延伸性思考, 从而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写作实践的能力。

六、以展示为策应, 为学生拓宽舞台

为学生创造展示平台, 最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收集学生优秀的作品汇集成册, 在校内传阅交流。积极组稿参加各级各类作文竞赛, 积极帮助学生向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投稿, 并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开展 “读书之星”、“ 写作之星”的评选,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和写作热情。

借助群文阅读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初中群文阅读现状

针对学生课外阅读和写作情况,对我校1500 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的投入学生每天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在10—30 分钟内,且随年级的升级,课程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用于阅读的消费如买书、租书等,每月在3—20 元。学生比较喜欢读文摘类、动漫类、武侠类等休闲或快餐文学; 有空余时间,更喜欢阅读散文、小小说两类文学样式。四大名著中,更喜欢读《三国演义》。读书目的更多的是消遣,少数能部分阅读老师推荐的书,写写读书笔记或札记。

学校的班主任不太支持学生阅读课外书籍,非语文老师在初一、初二时不干涉学生阅讀,初三则极力反对。班上阅读课一般在每月一两次,同学几乎不对所读书籍进行讨论。老师基本上没有树立课外阅读榜样对学生进行鼓励。

群文阅读,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2 - 4 组形式多样的文章或者更多,建构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的教学方法。群文阅读要发展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群文阅读与写作实践相互促进的策略研究,既是解决阅读与写作问题的很好途径,又是一个新的课题,如果通过实践与理论研究,达到“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 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 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只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二、群文阅读与初中生写作能力分析

1、指导学生默读和浏览。

群文阅读与单文阅读不同的是: 单篇阅读教学侧重于精读,而群文学习多采用略读、默读、浏览、边读边思考等不同的方式进行。我们提倡在每一单元安排一节群文阅读课,放弃传统精读课文那样去逐字逐句地肢解文章式的分析、品鉴、大段大段地朗读,课堂上不单独安排时间扫除生字障碍等方式。旨在一个特定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培养学生快速浏览阅读、抓取信息、整体理解,不把过多精力放在体会、咀嚼、品味语言上。默读、浏览,是侧重于大量信息处理的有效阅读方式,是侧重思考的阅读。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方向明确的高质量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从多篇文章阅读中获取丰富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整合信息、质疑讨论,从而积累写作素材。

2、营造读书氛围,激发学生读写兴趣。

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尝试以“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为群文阅读教学以及写作实践教学服务。每班每周一节语文阅读课,通过教师自主设计“阅读指导学案”有效指导并评价学生的阅读,鼓励每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读书的收获与感受。定期组织读书沙龙、速读比赛、美文朗读比赛、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等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将课内课外阅读通过活动平台连为一体,使学生读写活动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

3、利用群文阅读中的小组对话和讨论,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

群 文阅读,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分享对话等读书会形式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阅读课中的讨论,可参与性,开放,多面向,极大的解放了学生的“生产力”。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角度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有话可说。知识储备、阅读视野、想像推理能力不同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答案,答案是不尽相同的,这就很多篇文章放在一起阅读的优势。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选取喜欢的文章内容,老师对学生的回答也不应只作简单的对与错的判断,而是充分鼓励、引导、点拨、启发,为学生创造一个坦率、自由、富有探索性的氛围。所以我们需要解决的是课堂上学生是否有讨论意识和表达技巧,因为如果在小组讨论时,讨论成员消极对待,重复话语,拖时间,甚至互相扯皮,讨论完全就是浪费时间,所谓讨论的积极意义只停留在了理论上。只有指导学生有效讨论,课堂才会产生有效生成,学生才能通过不断地思想碰撞思考、积累阅读体会。

4、利用群文阅读比较策略,凸显群文阅读中的亮点

“比较”应该是群文阅读用得最多的阅读策略: 横向章节同类比较、纵向难易比较、大略地比较、细致地比较、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内容方面的、比较表达形式方面等, “比较”阅读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有发现探索并领悟。我们要解决的是帮学生选出合适的一群文章,指导学生准确找到该群的比较切入点,然后进行有效阅读。

5、利用群文阅读探究思考策略,拓宽学生写作选题

群文阅读不仅仅是盲目加大学生阅读量,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推论、比较、猜测、反思等方法对于文本进行探究性思考。祝新华教授在他的《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及其在评估与教学领域中的运用》,他把阅读能力分为六个层次: 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意。我们通过群文阅读促进学生写作实践,就是希望通过学生在阅读中对文本的理解、感悟,进行延伸性思考,从而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写作实践的能力。

6、以展示为策应,为学生拓宽舞台

为学生创造展示平台,最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收集学生优秀的作品汇集成册,在校内传阅交流。积极组稿参加各级各类作文竞赛,积极帮助学生向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投稿,并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开展“读书之星”、“写作之星”的评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和写作热情。

群文阅读心得体会 篇4

今天学习了著名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的《语文课上更重要的事》一文,我在“群文阅读”教学方面有了一些收获。

2010年,蒋老师上了一节研究课《创世神话》。课上,他让学生读了7篇文章:1篇科普文《关于宇宙大爆炸》和6篇神话《诸神创世》、《淤能棋吕岛》、《盘古开天地》、《始祖大梵天》、《阿胡拉·马兹达》、《巨人伊密尔》。现场听课的一位老师记录下自己的听课感受:这节“冷清”的课,只有教师平静的声音通过话筒传播在会场,孩子们在忙碌地看书、思考、陈述、倾听。的确不够热闹,如果放到公开课评审系统中,估计连入场的“这样的教学”是怎样的教学呢?我把它称之为“群文阅读”资格都没有。但这的的确确是一节阅读课,一节真正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阅读的阅读课

“这样的教学”是怎样的教学呢?我们把它称之为“群文阅读”。所谓“群文”,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现场,较短的单位时间内,要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甚至有日本的一则教学案例,8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学生读了十几篇文章。那么从单篇到“群文”,对阅读教学而言,意义究竟何在?蒋老师谈了三点:意义一:让师生回归到“阅读”的本原。意义二:对真实阅读情状的模拟。意义三:努力改变阅读教学的痼疾。“群文阅读”,如果仅仅是让孩子多读几篇文章,或者让孩子感受真实的阅读情景,又或者是让孩子体验到自主的学习空间,这些远远不够。在我看来,“群文阅读”应该发挥出更大的教学价值。

从这篇文章中了解到了:群文阅读意味着“教”的改变。意味着你老师不可能讲太多话,不可能提太多问题,不能发起太多讨论;意味着老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不能有太多苛求,不可能更深、更细、更透地讲析文章了;意味着你也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你不可能面面俱到,你不可能步步扎实;意味着你不能将“朗读”、将“有感情朗读”无限放大„„

群文阅读追求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经历较高水平的探究性阅读,体验发现的乐趣。有人要问了,难道单篇文章的教学中就投有“发现”吗?当然有,不过单篇阅读教学中,发现往往是借助教师的“讲”和“问”,由教师层层递进的环节设置诱导出来。这样的“发现”,现实的模拟性不够强。而群文阅读,通过文章的结构化组合以引发困惑,启动思考,最终导出发现。

教师群文阅读心得体会 篇5

高新区皇台小学 赵瑞娜

2016年5月25日,在高新区皇台小学开展了群文阅读教学研讨活动。我有幸参加了活动。通过学习与研讨,大家对群文阅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更使我受益匪浅。

一、走近群文——打开全新阅读视野

这两年,群文阅读这个概念在我们身边悄悄出现,我们学校语文教研活动也开展了群文阅读课堂模式的初步探索,但事实上,我们对群文阅读还不够真正了解,这次学习,让我近距离走近了群文阅读。所谓“群文”,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现场,较短的单位时间内,要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在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或几个议题教学的方向引导下,倡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推理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是一种全新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它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可以把语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

二、走进群文——探索有效课堂模式

研讨观摩活动中,徐伟歌老师执教的《语言的对称美》,任斗资老师执教的《文章中的反复》,在两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围绕教师的问题细细地、静静地品读。孩子们在忙碌着看书、思考、陈述、倾听;流畅的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倾听他们的意见,补充修正自己的观点。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阅读与儿童阅读的合作与对话,形成了师生学习合作共同体。孩子在课堂中的思考力和阅读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挥,所给出的答案也往往让人耳目一新。

群文阅读理念的提出,让我们看到了儿童阅读的希望之光,用这样一种全新的思想来打造阅读课堂,将是一件特别美妙的事情。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将如何实施呢?要想很好地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就必须弄清“群文阅读”与“主题阅读”、“单元整组教学”的区别,“群文阅读”、“主题阅读”、“单元整组教学”三者有诸多表象相似之处,如:三者都是突破单篇文章的阅读,都关注阅读主题的把握和处理等,都是以“群”的形式出现。但深究之,不难发现,三者源自不尽一致的教学理念。“主题阅读”的文本组合,往往建立在一个十分清晰的阅读主题之上。而“主题”,只是群文阅读的一种结构——在“群文阅读”的语境中,阅读文本以一定的逻辑关联组合在一起,这种逻辑关联可以外现为一定的“主题”,也可以内隐为一个多元的“议题”.主题的“退隐”,可以让学生以儿童的视角,在比较、分析、判断中去提升阅读能力,相对“主题阅读”,“群文阅读”更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单元整组”呈现的文本均出自“教材”,只是把教材中的课文“整组”了。而群文阅读的文本来源却跳出了教材的束缚,它既可以教材为基础进行补充,也可完全出于教学者的精心选择。

群文阅读的出现,赋予了我们普通一线教师“编者”的身份,让我们拥有了“选择”的自由和责任,教师研究群文阅读,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以自己对语文的认识与理解,组合起一定数量的群文,实践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

三、展望群文——行进中的思考

中小学阶段的阅读对于人的阅读能力的形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阅读与一个人的精神发育紧密相关,没有阅读就不会有个体心灵的成长,就不会有人精神的发育。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来阅读,我们老师都应该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不止阅读文章,更是阅读生活。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通过阅读可以感受更多人的生命。比如,学生读《秋天的怀念》,可以了解残疾人的生活体验,读《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学会怎么面对别人的错误,他们可以有也应该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当他们面对生活时可以运用阅读时所学到的做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由我们老师、家长来决定他们的想法和行为,甚至代替孩子作出选择,哪怕他们的选择不够完美,可能他会走一段弯路,但他收获了快乐,谁能说弯路上就没有让人期许的风景呢?一直欣赏台湾林文宝教授对阅读的独到诠释:阅读的本质是一种互动,一种休闲和游戏,是一种盲人摸象式的探索与尝试,更是一种终生的本能行为或阅读习惯。细细研磨林教授这段感言,我们不难得出,儿童的阅读,其关键在于有协助能力的大人。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方法的娴熟,阅读时间的把握,要靠“大人”来引领。我们老师在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就要组织多种活动,让学生充分释放自己的阅读积累,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感受到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与快乐,从而形成和谐、合作的课外阅读氛围。

群文阅读研修心得 篇6

团溪小学 徐洪寅

这次课题研究,我们一起分享了“群文阅读的认识和实践基础、“群文阅读”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

节,变化策略,更换教学方案,也完成了教材规定的教学目标,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自己课后想想,总是觉得不够过瘾,总觉得课堂留有遗憾,觉得神话固有的神奇与隐秘孩子们似乎没有真正的感受到,他们对神话的好奇感并非发自内心。遂根据台湾有关专家的阅读理念,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了一组关于神话文章的重新建构,如此一来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而逐步构建了“群文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我在听了几位专家的报告后,想想自己的儿子在课余自主阅读的情况,对此也深有其感。尽管“群文阅读”不像一篇课文教学那样,能让孩子对朗读、字词句练习、文章思想的把握等掌握的那么精细,可孩子通过“群文阅读”可以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多篇优美的文本,而且这些文本或议题相同,或表达方式相同,或情感抒发相同,可以让孩子们在多文本中去发现、去探究、去总结,可以让孩子从中获得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得到海量的知识信息。

可以说,“群文阅读”是对传统课文教学痼疾的一种改变,改变教师单位时间内滔滔不绝的“讲”,将大部分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学会学习,在才符合小学语文的奠基性原则。再者,我以为“群文阅读”的价值还在于对孩子精神的丰盈和海量信息的获取,他提倡读整本的书,原汁原味的书,连续性阅读,不像教材那样是通过专家修整改编的文本,单篇的文本,就像让孩子放回了大自然,自由的感受文化的气息和脚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隔周对孩子“群文阅读”的教学,从鼓励孩子课外阅读开始,从为孩子推荐优秀读物开始。为了我们的共同成长,我将和孩子们一起踏上课外阅读的快车,携手感悟更加多彩的世界。

关于群文阅读的教研心得“ 篇7

衡阳高新区衡州小学 綦佳丽

3月14号上午,我们参加了由学校语文教研室组织的群文阅读课,这使我对“群文阅读”有了初步的认识。所谓群文阅读教学,也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

在教研中,我们一起听了一堂刘悦老师执教的关于古诗群文教学的课——《敕勒歌》。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古诗情感把握,让我觉得她是一名温柔可亲的老师,孩子们也沉浸在那种温馨娱乐的环境中。在听、读、说、感受的环境中真正学到了知识。这节课,刘老 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她则真正做到了引导、总结的角色。首先,让学生找出诗中所见到的景象,并根据景象配上相应的诗句。尤其重点引导同学们想象“风吹草底见牛羊”的画面,围绕这句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让孩子对比,没有这句描写动态的画面,又将是怎样。最后通过朗读整首诗,让孩子们感受以静衬动。在刘老师的引领下反复诵读,在读中感悟诗情,品味诗意。而后教师总结概括,并让学生自学另外三首古诗,引导学生说出场景,并分角色朗读整首诗。自己发现古诗动静结合的规律,体会、感受。最后给出一首不完整的诗,让孩子自己给它添上表示“动的一句”。整堂课紧凑有序,环环相扣,各环节衔接流畅自然,教师总 结言简意赅。此外,教师的板书一目了然,准确地概括出三首古诗的 主要精髓。带领孩子去感受诗歌美丽的魅力,同时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与口语表达能力, 给他们带来了快乐。让孩子们沐浴在诗歌的芳香里, 激励着孩子们去 大量阅读,享受阅读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群文阅读的几点思考和方向探索引导。从各位前辈们身上我看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这次听课获益匪浅。

小学群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策略研究 篇8

【摘要】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很有力地见证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与写作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密切联系。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量、阅读方法,阅读兴趣与自主阅读的习惯的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群文阅读 作文教学 策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01-01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简单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在一节课里,教师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以一定议题为依托,以粗读略读为主法,以分享感悟为核心,以探索发现为乐趣,进行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小学阶段的群文阅读以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主题单元课文为载体,结合单元主题,拟定学习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一节课内针对一篇精讲课文自主探究出该单元课文的学习方法,并运用所学方法阅读本单元其他三四篇课文和相关课外读物。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关于群文阅读的研究

此概念来自日本佐藤学教授倡导的群书阅读,他在其《课程评论――走向公共性的重建》《教师这一难题――走向反思性实践》等著作中提出“群书阅读”观念,倡导学习共同体;其后,台湾香港的教育家将此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称为多文本阅读或群文阅读。而“群文”一词最早由台湾小语会理事长赵镜中教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提出。从现状来看,目前国内对“群文阅读”的理论研究几乎是空白,偶见一些零散的研究(更像经验的交流)和探索(课堂教学的尝试)还是比较浅显的,并没有上升到教育理论的层面,对一种教育理念、教学思想、课堂教学模式来说,仍然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建构。

2.关于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研究

几十年来,我国小学作文教学一直处于改革之中,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实践到理论研究,广大教师进行了广泛的、多角度、多层面的改革与创新。其中丁有宽的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充分体现了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克服了长期存在的读写分离的弊端。但读和写毕竟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把读写结合理解为狭义的“一一对应”关系,或围绕抓对应训练选编阅读教材,不利于学生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现代人的基本素养。但目前的现状是儿童阅读量少,阅读能力普遍不高,阅读内容远离儿童生活,阅读方法不够系统。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对书面语言接触得不够多,文字表达能力差,往往作文时言不从心,词不达意,语不成句。同时,因为学生对文章的章法结构十分生疏,不懂得如何结构文章,如何选材,如何立意行文。作文时想一句,写一句,如挤牙膏,很少能写出好文章。因此,教学生写作文,功夫应下在课外阅读上,扩大阅读量,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把群文阅读和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新模式,能真正让学生增加阅读量,并从阅读中学会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提高写作能力。

二、课题的提出

没有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校的学生,也要博览群书,方能摆脱平庸,演绎精彩的人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的技能就是掌握知识的技能。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越需要阅读。

小学生六年时间,只读十二本教材。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单靠一本语文教材是学不好语文的。单靠课堂40分钟也是学不好语文的。没有课外海量的阅读积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谈作文教学是空中楼阁。每周一次的作文暴露出的语言匮乏,素材缺失,逻辑混乱,词不达意等问题,让学生只能像挤牙膏一样举步维艰。有的干脆抄袭克隆,应付了事。因此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成为解决作文教学难题的不二法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决定把群文阅读和作文教学的结合作为本次研究的主题。

1.研究的理论意义

(1)实现素质教育的理念。群文阅读及作文教学策略实质就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让学生愿意读,学会读。读而有获、读而能用。直至乐读、乐写。迅速提升小学语文素养。为其他学科打下坚实基础。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多读书对写作诗文的重要意义。作文教学要有成就,功夫也不应单在写作技巧写作构思、立意上下功夫。应在课外阅读上扩大阅读量,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为此,我们确立了“群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希望通过研究,探索群文阅读及作文高效模式,为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深化“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课程改革。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根植于生活,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生活,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正如《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那样“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研究的实践意义

(1)通过研究,构建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读写结合的群文阅读教学,让阅读教学目标更明确,方向更精准,更好的服务于写作教学。

(2)以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反复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在初始加以指导,精选读的内容,使之成为语文教学辅助材料。当兴趣被激发后,要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中心,在充分阅读基础上,注意写作训练。

三、研究目标

1.学生层面

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精神,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教育实践活动,在理解、积累、表达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拓宽学生写作思路,会选择素材,会挖掘提炼主题,创新性地写作,讲真话,抒真情,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2.教师层面

群文阅读与创意写作心得体会 篇9

一、教学内容的萃取

(1)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小壁虎借尾巴》:课文记叙了小壁虎被蛇咬断了尾巴,先后向小鱼、老牛和燕子借尾巴,都没借着。回到家才发现自己已经长出了一条新尾巴。(预习思考:小壁虎向哪些动物借尾巴?)

(2)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七颗钻石》:课文记叙了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水罐因为小姑娘对妈妈的孝心而装满了水。后来水罐又变成银的、金的,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预习思考: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3)课外阅读文章《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文章记叙了大海边住着一对老夫妻,老头出海打鱼时放生了一条会说话且能满足老头子愿望的金鱼,凶狠的老太婆得知后便三番五次地要求老头子找金鱼满足她的各种愿望,最后老太婆仍衣衫褴褛地坐在门前。(预习思考:老太婆想实现哪些愿望?)

(4)课外阅读文章《犟龟》:文章记叙了狮王二十八世要举行婚礼,乌龟陶陶决定前往,一路上被蜘蛛嘲笑速度慢,遇到蜗牛又被告知方向走反,遇壁虎得知婚礼暂时取消,从乌鸦那儿获悉狮王二十八世已不幸身亡,最终经历重重困难意外地赶上了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预习思考:小乌龟陶陶遇到了哪些困难?)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

(1)借助结构图,发现童话故事中的反复结构。(2)学习比较性阅读,了解反复结构的基本特点。

(3)运用结构图,合作创编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激发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的安排

1.交流阅读感受,发现反复结构

(1)课前阅读四个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交流读后体会。(2)借助结构图,发现规律。

①教师示范,梳理《小壁虎借尾巴》结构图。

②学生自主选择或自创结构图,分组梳理其余三个故事情节,并观察四个故事的结构图,发现童话故事中的反复结构。

2.讨论反复结构,了解基本特点

(1)思考:童话故事中的反复情节能调换顺序吗,)了解童话故事中并列、递进两种反复结构。

(2)思考: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一般会反复几次?可以一直这样反复下去吗?了解童话故事反复的“次数”特点。

3.运用结构图,合作创编故事

(1)读故事开头,讨论:会去干什么呢?

(2)四人小组合作,填结构图,口头创编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4.拓展阅读创作,激发阅读兴趣

(l)联系课内外阅读,找一找:曾经阅读过的哪些故事也是反复结构?

(2)课后作业:画一画:选择几个反复结构的故事,梳理结构图;写一写:将小组内合作创编的童话故事写下来。

四、教学设计的意图

1.帮助学生确立实用的阅读方向 现代人的阅读变得更加快捷,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信息。这是好事,但对于阅读者也提出了挑战。如果有人能看到一篇一篇文章之间的关联,学会整合,学会将散乱无序的信息提升为系统化的知识,那么他的阅读将变得有效。群文阅读就是要帮助身处“碎片化”信息时代中的孩子如何去学习、面对这种阅读的挑战。如何帮助他们呢?就是模拟生活,同时将多篇文章放到学生面前,而且这几篇文章是“结构化”的,是有内在联系的。如在这堂课中所选的四个童话,都是“反复结构”的,两篇课内两篇课外,《小壁虎借尾巴》为并列式反复,《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犟龟》《七颗钻石》为递进式反复,分别体现了欲望越来越大、困难越来越大以及价值越来越大三种规律。这样有内在关联的文章,是适合让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的,是“便于”让学生有所发现的。2.帮助学生学习实用的阅读策略

近几年,随着PISA、PIRLS阅读测试的引进,大家开始关注“教阅读”和“阅读策略”。我们发现,伴随着质疑与思考,有许多显性的阅读策略需要掌握,如“连接”“重读”“比较”“统整”„„并且这些阅读策略是可教可学的。“群文阅读”可以依凭“多.文本”的优势,教学生一些实用的阅读策略。本节课的阅读策略是:第一,帮助学生学习比较性阅读策略;第二,引导学生如何使用并借助结构图发现反复结构的故事,我们将该阅读策略细化成了具体是哪些结构图、如何使用结构图、有了结构图可以做些什么,将阅读策略现实可行地和教学步骤紧密结合起来,降低了学生掌握阅读策略的难度,提高了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充分发挥了阅读策略指导的优势。

3.帮助学生练习实用的阅读方式

幼儿园创意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10

四月的南京春光明媚、气候宜人,我怀揣着不安的心情踏上了去南京的汽车,一路上,我看着学习的通知,儿童创意戏剧?是什么意思?是戏剧吗?还是我们所说的童话剧?带着这些疑问我参加了为期两天半的学习培训,让我对儿童创意戏剧有了简单的了解。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天我们来到南京市第一幼儿园奥体分园,他们作为江阴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创意戏剧的“孵化”单位,展示了两个创意班本剧《笑翻天的农场》和《白羊村的美容院》,看过之后我颇有感想,我们创设的童话剧都是请这么几个人扮演角色,他们是人人参与。不管你是主角还是配角,哪怕就是做一棵树,一朵花,在舞台上晃悠一下就下来,孩子们也都非常愿意,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那这些创意戏剧都是怎么做成的呢?江阴市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陈晓萍园长极其她们的团队交流了她们的做法,她们这个创意戏剧又叫班本剧,因为是以班级为单位,以一个故事为线索,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幼儿一日活动为依托,以每一个幼儿参与为中心,以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为资源,班本的、低投入的、人人参与的游戏化的剧目。

先说一说剧本的来源,孩子们在阅读时喜欢的一些绘本故事,百读不厌的经典故事都可以作为剧本的创作元素。再说一说角色的分配,完全由孩子们自主推荐、毛遂自荐自己适合什么样的角色,遇到抢角色的问题那所有的孩子都会成为裁判,看谁更胜出一筹,谁更能胜任这样的一个角色。更能体现以孩子为主体,人人参与的原则。其次来说一说舞台服装、道具等都是孩子们和老师家长一起利用一些废旧物品制成的。最后说一说录音,每一个班都有录音的软件孩子们经常都是边表演边录音。不需要刻意的去录音。

在剧本实施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实际性的问题,有的故事比较长,人物较多,有的故事又比较简短,人物少,角色分配不过来,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接受的也不一样,比如小班的孩子,我们就要运用“减法”,剪短故事内容,让故事情节简单易记。减表演上的难度,用贴近幼儿生活的情节替换难表演的情节,减语言上的难度,把书面画的语言变得口语话。减意义上的难度,选其中一个教育意义,让重点更加突出。

对于大班的孩子我们就要运用“加法”,让故事情节更丰满。比如《笑翻天的农场》,故事有着典型的美式幽默:颠覆常理,恶作剧不断,符合大班孩子的逻辑,更激发他们骨子里爱玩的天性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分析剧本有利有弊,利在题材新颖有趣,戏剧冲突简单明显。弊在角色少,矛盾冲突只是书信来往的形式,比较单一,故事的开头没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剧情的基本要素怎样运用加法法则?首先要让剧情更加完整丰富要创编第一幕“咕噜咕噜农场”,让集体活动更加有趣创编第四幕:“动物们和农场主比本领”。幼儿生活体验让剧本创编富有新意,创编第五幕“母鸡智得电热毯”让孩子们快乐参与童话剧。我们老师不能死板教条,有时候也需要我们老师要动一动脑筋,让故事情节变得幽默风趣更有创意。

现在结合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我们也只是在“六一”活动时会想到要排演童话剧,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参与的,我们可以把某一个月定位童话月,从剧本的选材、角色的定位、乃至服装道具,人人参与,看看我们会排出怎样的效果,我们也可以借鉴她们的一些做法,慢慢开始做起来。将我们日常教学中的美工、音乐、建构、阅读、角色表演等多种区角游戏结合起来。把儿童启蒙艺术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上一篇:福建省国家安全厅招聘下一篇:开放是创新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