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传统文学总结(推荐5篇)
ωκεαν?? Henry Fielding 菲尔丁 Realist novelist, the founder of English realistic novels; The History of Ton Jones, a Foundling 《弃儿汤姆-琼斯》 Sentimental 伤感主义 novelists
Samuel Richardson 理 查森, Laurence Sterne 劳伦斯-斯特 恩, Oliver Goldsmith 格尔斯密 William Blake Pre-romantic poet;浪漫主义诗人 布莱克 Songs of Innocence 天真之歌》 eg. The 《 : Lamb; Songs of Experience《经验之歌》: eg. The Tiger, London, the Chimney-Sweeper Robert Burns Pre-romantic poet; 彭斯 The national poet of Scotland; 苏格兰 民族诗人 A Red, Red Rose《一朵红红的玫瑰》; Auld Lang Syne《美好的往日》 ; My heart’s in the Highland 我的心在高 《
原》
(五)一、单项选择题
1.同中国诸神比较,希腊诸神最大的特色是(C)。
A.力大无比 B.长生不死 C.人与神同形同性 D.庄重威武
2.《奥德修纪》突出的主题是(B)。
A.和平B.冒险精神 C.宗教 D.来世思想
3.《列那狐传奇》中的列那狐是(A)。
A.市民的典型 B.奴隶主的典型 C.封建贵族的典型 D.神职人员的典型
4.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指的是(C)。
A.《伊利昂纪》 B.《创世记》 C.《埃涅阿斯纪》 D.《罗兰之歌》
5.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句话的出处是(C)。
A.《君主论》 B.《人论》 C.《哈姆莱特》 D.《伪君子》
6.18世纪感伤主义文学流派的发源地是(A)。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7.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正面形象是(B)。
A.格列佛 B.鲁滨逊 C.汤姆.琼斯 D.浮士德
8.英国诗人弥尔顿的代表作《失乐园》中,亚当、夏娃被逐的故事取材于(B)。
A.《旧约.士师记》 B.《旧约.创世记》 C.《新约.路加福音》 D.《旧约.出埃及记》
9.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是(B)。
A.华兹华斯 B.雪莱 C.拜伦 D.约翰.济慈
10.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抒情诗人是(B)。
A.普希金 B.茹科夫斯基 C.雷列耶夫 D.莱蒙托夫
11.梅里美后期极富浪漫色彩的爱情悲剧小说是(C)。
A.《高龙巴》 B.《查理第九时代轶事》 C.《卡门》 D.《情感教育》
12.最能表达简.爱反对以男性为中心的妇女观的话是(B)。
A.我不是贤良淑女,我是我自己 B.我不是天使,我是我自己
C.我不是玩偶,我是我自己 D.我不是附属品,我是我自己
13.美国第一部反蓄奴制的现实主义小说是(A)。
A.《白奴》 B.《汤姆叔叔的小屋》 C.《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D.《汤姆.索亚历险记》
14.狄更斯仅有的一部直接反映劳资矛盾的小说是(D)。
A.《老古玩店》 B.《董贝父子》 C.《大卫.科波菲尔》 D.《艰难时世》
15.被誉为苏联革命英雄史诗的长诗是(C)。
A.《放开喉咙歌唱》 B.《穿裤子的云》 C.《好》 D.《列宁》
16.纪德唯一的长篇小说是(B)。
A.《田园交响曲》 B.《伪币制造者》 C.《岸》 D.《滨河街公寓》
17.《福尔赛世家》三部曲的作者是(C)。
A.巴赞 B.毛姆 C.高尔斯华绥 D.克罗宁
18.托马斯.曼取材于《圣经.旧约》的四部曲是(D)。
A.《布登勃洛克一家》 B.《浮士德博士》 C.《魔山》 D.《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
l9.以下作品中典型的“荒岛小说”是(B)。
A.《穷人》 B.《蝇王》 C.《人性的枷锁》 D.《莫若博士岛》
20.古代印度戏剧《小泥车》的作者是(C)。
A.马呜 B.跋娑 C.首陀罗迦 D.迦梨陀娑
21.古希伯来文学总集《旧约》共有(D)。
A.5卷 B.15卷 C.18卷 D.39卷
22.日本最古老的和歌总集是(B)。
A.《古事记》 B.《万叶集》 C.《日本书纪》 D.《风土记》
23.日本当代作家大江健三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B)。
A.《饲育》 B.《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C.《性的人》 D.《个人的体验》
24.埃及现代作家塔哈.侯赛因的代表作是(B)。
A.《先知》 B.《日子》 C.《故乡》 D.《苦力》
二、多项选择题
25.希腊神话散见于很多作品,保存希腊神话较多的作品有(ABC)。
A.荷马史诗 B.《神谱》 C.古希腊戏剧 D.《堂.吉诃德》 E.《五卷书》
26.中世纪文学的特征有(ABCDE)。
A.寓意色彩 B.象征色彩 C.梦幻色彩 D.神秘色彩 E.民间文学色彩
27.代表18世纪西方文学主要成就的启蒙文学主要包括(ABC)。
A.法国启蒙运动文学 B.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C.德国民族文学 D.浪漫主义文学 E.现代主义文学
28.莫里哀创作的喜剧有(ABCDE)。
A.《可笑的女才子》 B.《太太学堂》 C.《吝啬鬼》 D.《史嘉本的诡计》 E.《伪君子》
29.夏多布里昂和缪塞塑造的“世纪病”形象有(BE)。
A.阿达拉 B.勒内 C.黛尔菲娜 D.柯丽娜 E.阿克达夫
30.下列属于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作家有(BC)。
A.雷马克 B.海明威 C.菲茨杰拉德 D.德莱塞 E.杰克.伦敦
31.下列作品中,由美国作家斯坦贝克创作的作品有(BC)。
A.《大地上的房子》 B.《愤怒的葡萄》 C.《珍珠》 D.《战斗的天使》 E.《老人与海》
32.《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主要来源于(ACE)。
A.印度 B.土耳其 C.埃及 D.以色列 E.伊拉克
三、名词解释题
33.自然派
(1)自然派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2)该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力忠实“自然”即现实,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度和专制制度,同情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呼吁妇女解放。
34.象征主义
(1)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
(2)具有鲜明的特征:创造病态的“美”;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运用象征暗示在 幻觉中构筑意象用音乐来增加冥想效应。)
(3)代表人物有瓦莱里、里尔克、庞德、叶芝、艾略特等。
35.《吉尔伽美什》
(1)代表了古巴比伦文学的最搞成就。
(2)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世界文学中最早的完整史诗。
(3)在表现吉尔伽美什为民建立功勋的英雄行为时,也描绘了他敢于违抗神意的探索精神。
四、简答题
36.简述《伪君子》的主题思想。
(1)通过对答尔丢夫伪装虔诚的揭露与鞭挞,矛头直教会。
(2)批判了宗教伪善的欺骗性与危害性。
(3)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
37.简析《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
(1)从生活的本身出发,把普通的日常生活搬上舞台。(2)使用了“追溯法”。
2(3)把“讨论”带进了戏剧。(4)对女主人公娜拉的心理描写十分出色。
38.简述《母亲》的思想内容。
(1)《母亲》是一部反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作品。
(2)展现了俄国工人运动的整个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小组的成长,人民群众的觉醒。
(3)反映了革命斗争从自发到自觉,从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的过程。
五、论述题
39.试析堂.吉诃德这一艺术形象。
(1)耽于骑士幻想的人文主义者,既有悲剧因素又有喜剧因素的复杂形象。(2)脱离实际,荒诞不精的梦想家。(3)又是道德高尚的人文主义者。(4)这个形象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40.试述《旧约》文学的鲜明特征。
(1)文学与宗教、历史紧密结合。(2)民族心声的倾诉。(3)民间文学的奇芭。(4)简洁、生动的文体和风格。
六、分析题
41.请结合作品分析于连这一艺术形象。
(1)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
(2)他聪明能干有向上爬的野心。他的性格发展是在德.瑞那市长家、贝松神学院和木尔侯爵俯三个典型环境中完成的。
(3)反映了贫民既反抗贵族大资产阶级,又与之相妥协的两重性,他只能成为与整个社会作战的悲剧人物。
文学常识(国外部分)
1、古希腊讽喻故事集《伊索寓言》,相传为奴隶伊索所作。
2、中世纪意大利伟大诗人但丁所写的《神曲》,原名《喜剧》,包括《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
3、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薄迦丘的代表作是《十日谈》。
4、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杰出的作家是塞万提斯,其代表作《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的不朽名著。
5、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大戏剧家和诗人,其代表作有讽刺喜剧《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6、拉伯雷是法国十六世纪最重要的作家,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巨人传》。
7、十七世纪法国著名喜剧作家莫里哀的代表作,有讽刺喜剧《伪君子》。
8、十八世纪英国启蒙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笛福,其代表作为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9、斯威夫特是英国启蒙运动中的讽刺小说家,其代表作是《格列佛游记》。
10、歌德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其代表作有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后者的创作延续了六十年之久。
11、席勒是德国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其代表作有戏剧《强盗》、《阴谋与爱情》。
12、拜伦是英国进步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有诗体小说《唐•璜》。
13、雪莱是与拜伦齐名的英国诗人,《解放的普罗米修斯》是其最优秀的作品。
14、《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是德国诗人海涅的代表作。
15、雨果是法国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其最著名的小说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16、司汤达是法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长篇小说《红与黑》是他的代表作。
17、巴尔扎克是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代表作《人间喜剧》包括96部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其中重要作品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
18、福楼拜是法国现实主义著名作家,《包法利夫人》是其代表作。
19、狄更斯是英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匹克威克外传》,他的第一部自传性质的小说是《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双城记》是其后期创作的代表作。
20、萨克雷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家,其代表作是讽刺小说《名利场》。
21、夏洛蒂•勃朗特和她的妹妹爱米丽•勃朗特,都是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前者写了自传体小说《简爱》,后者写了小说《呼啸山庄》。
22、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末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羊脂球》是他的成名之作,《项链》、《我的叔叔于勒》是他的名篇。
23、罗曼•罗兰是法国后期批判现实主义著名的作家,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其代表作。
24、左拉是法国著名作家,《卢贡——马加尔家族》(包括《娜娜》、《萌芽》、《金钱》等20篇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
25、易卜生是挪威戏剧家,《玩偶之家》是其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
26、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27、斯托夫人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女小说家,其代表作是《汤姆叔叔的小屋》通过老黑奴汤姆的命运,控诉了南部反动的蓄奴制。
28、十九世纪美国著名的民主诗人惠特曼,其诗集《草叶集》,对我国新诗产生过影响.29、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百万英镑》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
30、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代表作是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历史小说《上蔚的女儿》、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31、果戈理是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是五幕喜剧《钦差大臣》、长篇小说《死魂灵》。
32、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一)呈现了资产阶级罪恶的发迹史,以及如何在于贵族的斗争中逐渐占主导地位。例如:《红房子旅馆》、《苏镇舞会》等。
(二)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苏镇舞会》《高老头》《农民》 《古物陈列室》。
(三)《人间喜剧》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主宰一切的特征。《高布赛克》 《夏倍上校》《幻灭》《搅水女人》 《高老头》。
在金钱的作用下,资产阶级文化、艺术、科学都处在奴仆地位。
(四)《人间喜剧》也写了底层人,也写了共和主义者的反抗斗争。《幻灭》
(五)局限性:
1、对贵族覆灭的命运表示同情:在《被遗弃的女人》中,鲍赛昂子爵夫人,后来又遇到了真爱纽埃尔先生,12年后,被遗弃。纽埃尔先生也悲伤而死。
2、对贵族阶级一些“优秀人物”个人高贵品质进行赞美。
3、宣扬天主教能够改造社会,改变人们的信仰,能够使恶人向善,使得善人获福。
4、反对工人、农民执政和他们的暴力反抗斗争,对劳动人们抱有一定的成见,歪曲了他们的形象。
5、对三、四年代蓬勃发展的工人运动和日益尖锐的劳资矛盾反映较少。
人物再现法:
让同一人物在几部作品中出现,每部作品只表现这个人物的某一段或某一侧面的生活,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地形象。巴尔扎克借以将众多的典型连贯起来,以反映广阔的社会风貌,这是一种艺术的独创,这种手法有利于表现人物在特定阶段的思想性格发展,表现时代变迁,使《人间喜剧》具有真实的历史感。
《高老头》思想
1、反映了波旁复辟王朝的社会生活、复杂的阶级关系变化,揭示出资产阶级日益得势、封建贵族没落衰亡的历史。
2、揭示出冷酷的金钱关系。
3、描绘了政治野心家的成长过程。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卑鄙丑恶,抨击了资产阶级的道德原则,尤其是法律道德,从而揭示了人欲横流的社会。
高老头形象解读:
(1)父爱的典型和父爱的化身。
(2)父爱悲剧的原因
A,教育女儿的方式不当。金钱教育。弥留之际,他才意识到这一点:“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的”,“我是一个糊涂蛋,遭了报应了”。
B,作者的观念。他通过拉斯蒂涅认为:“父爱是一切个人利害打不倒地,它的持久不变和广大无边,远过于情人的爱。”巴尔扎克认为:只有人人都有了善良的亲子之情、儿女之情等普遍人性,家庭关系才能维持,人类社会才能存在和发展下去。正如高老头所说:“社会、世界都靠父亲做轴心,做父亲的给踩在脚下,国家不就要忘了吗?”通过高老头,表达了巴尔扎克浓厚的宗法制观念。
C,社会原因:人们生活在金钱社会,相互欺诈。在《人间喜剧》中因金钱而骨肉相弃、夫妻相残
D,高老头的宗法制观念。
E,作者写作用意。有评论者指出:如果作者只着眼于描述父亲的溺爱和女儿的不孝,那么这部小说的趣味便流于平庸了。小说的主人公是拉斯蒂涅,主要写他的成长,通过“人生三课”。他认清了社会,认清了人生。
F,从今天视角看,更多体现了人之为人的天性。今天,我们国家,对待儿女也是经常以金钱为手段的。
“威塞克斯小说”:性格和环境小说是哈代现实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都以英国西南部威塞克斯广大农村地区为背景的,所以,又称为“威塞克斯小说”(威塞克斯,多塞特的古称)。主要反映资本主义入侵英国农村之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引起的变化以及宗法制农村社会逐渐衰亡的命运,抨击资产阶级道德和法律观念的虚伪。
哈代人道主义思想
《茨冈》是到米哈依洛夫斯克村才最后完成的,《茨冈》标志着普希金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也是诗人转向现实主义前的最后一部浪漫主义的叙事诗。
奥涅金:纨绔性——时代性——无作为—— 类:像奥涅金这样的青年,当时俄国很多。赫尔岑说过:“像奥涅金这样的人在俄罗斯每走一步路都会碰见他”,“我们只要不愿意做官或做地主,就多少有点奥涅金的成份”,他们不了解自己,更不了解所处的环境,找不到出路,成了生活的多余人,赫尔岑说,这种人永远不会站在政府方面,也永远不会站在人民方面。他在所处的范围内是一个多余人。别林斯基称这种人为“聪明的废物”。
“多余人”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多余人日记》后广为流传,杜勃罗留波夫指出,“多余人”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民族的典型,所以我们那些严肃的艺术家,没有一个能够避开这种典型的。奥涅金是这类人物的鼻祖。以后莱蒙托夫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的罗亭,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是后续。这一类人物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独特的和最高的成就。
《死魂灵》
这部作品被认为是“自然派的奠基之作”,“俄国文学史无与伦比的作品”,“一幅无情揭露农奴制社会的讽刺画,深刻解剖了地主世界的百丑图”,小说问世后,引起激烈的论争,反动阵营污蔑它是“污秽的”、“愚蠢的漫画”,叫嚷果戈理是“俄国的敌人”,“应当把他戴上镣铐送到西伯利亚去”,乞乞科夫:小说的中心人物。他的经历和活动串联着俄国城乡一幅幅生活图景,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这是一个从贵族地主阶级中滋生出的资产阶级投机家的典型。在他身上既有西欧资产者的冒险性和掠夺性,也有依赖地主官吏求发展的俄国资产者的特点。
人生两条座右铭:捞钱;讨好上级。
上学和工作两个阶段都如此。
列宁称他为诡计多端的“乞乞科夫”。
《死魂灵》通过乞乞科夫的投机经历和活动,串联了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外省城乡中的各色人物,勾画出俄国现实主义生活的广阔画面,作者突出刻画了俄国腐朽势力的代表——地主和官僚,正是在这帮贪官污吏、流氓恶棍、蠢才废物的统治下,才使得俄国社会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的僵死状态,而广大农奴生活在悲惨境遇中。“死魂灵”的买卖本身就是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绝妙讽刺。
安娜
她是一个坚定追求新生活、具有个性解放特点的贵族妇女。
安娜的总体生命轨迹。
安娜悲剧原因
(1)与社会的冲突。丈夫及周围的贵族集团。
(2)沃伦斯基
(3)安娜自身
(4)托尔斯泰。托氏的矛盾性:他一方面认为安娜的追求是合乎自然人性的,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从宗教伦理道德观念来看,安娜又是缺乏理性的,她对爱情的追求有放纵情欲的成分。所以,作家对安娜既同情又谴责。他没有让安娜完全服从“灵魂”准则的要求,去屈从卡列宁和那个上流社会,而是同情安娜的遭遇,不无肯定地描写她的自我意识和生命意识的觉醒以及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但另一方面又让安娜带着犯罪的痛苦走向死亡。
之所以如此,还有从托氏一贯的思想去探讨,作家一生都在探索宗教道德,形成他的“为上帝、为灵魂而活的,爱他人,爱一切人的道德自我完善”原则,安娜的追求尽管有合乎善与人道的一面,但离此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作家对她的态度是矛盾的。
列文:是带有自传性的精神探索者形象,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发展条件下力图保持宗法制关系的开明地主。
艺术成就
(1)双拱桥结构
(2)心理描写
第一,小说注重于描述人物心理活动变化的过程,体现出“心灵辩证法”的主要特点。第二,通过描写人物的外部特征来揭示其内心世界。
第三,通过内心话语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最突出的是安娜自杀前的内心话语——内心独白
《复活》
思想
1、通过法庭审判、玛丝洛娃蒙受不白之冤以及涅赫留朵夫的整个上诉过程,对沙皇的法庭、法律以及整个专制制度、官僚机构进行了批评。
2、小说对官方教会的伪善和欺骗性进行了无情揭露。
3、小说彻底否定地主土地占有制。
4、小说也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评价这些早期作品时,指出心理分析和纯洁的道德感是作家创作的两大特色。并且强调托尔斯泰伯爵最感兴趣的是心理分析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辩证法”。
涅赫留朵夫
是作者笔下具有自传色彩的忏悔贵族和探索主人公的形象。可分为三个阶段:
(1)纯洁、善良、追求理想的阶段.作者这样写,一是为了写以后他的堕落,二是描写他身上所固有的人的美好品质,这种品质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在他整个生活过程中。
(2)放纵情欲、走向堕落
上流社会的教育:受上流社会风气熏染。
自身:放松灵魂的清扫工作。
(3)忏悔并复活阶段。
A 法庭上,与玛丝洛娃重逢后,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沉睡的人性开始苏醒。他认清了自己虚伪可耻的面貌,决定悔过自新。他改变了自己以前那种不正常的生活,背离了自己的阶级,为
玛丝洛娃上诉。读者跟着他的足迹见证了沙皇专制制度的罪恶。
涅赫留朵夫最终由一个对自己以及对整个贵族阶级罪恶的忏悔者变成一个沙皇专制制度罪恶的揭发者、抗议者和宗法制农民的代言人。
B 他的忏悔:首先是人性由失落到复归的过程——改恶从善、道德自我完善的过程,是又注重灵魂清扫工作,“精神的人”战胜了“兽性的人”。
其次,是他本人接触了一系列恶的现实后,认识到“通行的”“习惯的”恶,经过内心的冲突,最后放弃原先的观点和原则,转变贵族立场,走上人民立场。
再次,他的忏悔不仅仅是自己的向玛丝洛娃忏悔,也是代自己所属阶级犯下的罪恶进行忏悔。因为像他那样诱奸玛丝洛娃后再抛弃的人,在他那个阶级很多,屡见不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法庭回家的路上,他想到了名声不好的母亲,粗鲁好色的父亲,柯察金小姐的母亲也是,自己名声好,满脸皱纹,却要拼命掩盖„„说明放纵情欲、道德堕落是那个阶级的共性。涅赫留朵夫的这些思想活动把批判的矛头对准了整个贵族阶级。
第四,作者还对如何摆脱有罪的生活进行了探讨,即,不赞成使用暴力——勿以暴力抗恶;倡导忏悔赎罪,进行道德自我完善。最终,涅赫留朵夫从《福音书》中找到了生命的全部意义,看到了解决社会问题、消除人间罪恶的希望。通过这一形象,宣言了作家的“勿以暴力抗恶”、“宽恕、博爱”“道德自我完善”的理念。
涅赫留朵夫是总结性的形象,不仅仅自己忏悔,也为整个阶级忏悔,同时,还作为宗法制农民的代言人,对沙皇专制制度及整个国家机器以及它赖以存在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官方教会进行空前激烈、尖锐、彻底、深刻地批判。
何为自然派:
19世纪40年代俄国文学中一果戈理为代表的一个派别。果戈理在他的讽刺作品中,揭发了封建农奴制度的腐朽和官僚统治的罪恶,确立了俄国文学中的批判倾向,在他的影响下,40年代出现了一大批“果戈理传统”的作家,他们以真实描写和批判农奴制社会的罪恶为作品的主要内容,以下层人为主人公,反映俄国社会现实,因而遭到反动文人的攻击,说他们的作品只写黑暗,不写光明,是对俄国现实的诽谤,并且轻蔑地称他们为“自然派”。别林斯基接过这一贬称,赋予其新的含义,他充分肯定了果戈理等人的创作,指出自然派的作品正是俄国所需要的的忠实于现实的好作品,后来文学史上就把以果戈理为首的这一派作家称为自然派,这其实是俄国早期批判现实主义流派的别名。
作家还有屠格涅夫、冈察洛夫、涅克拉索夫等。
第一章 古代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荷马史诗”两部作品的篇名是()。A.《伊利昂纪》、《俄底浦斯王》 B.《美狄亚》、《奥德修纪》 C.《伊利昂纪》、《奥德修纪》 D.《俄底浦斯王》、《奥德修纪》 2.《伊利昂纪》中两个主要英雄人物是()。
A.赫克托耳、普里阿摩斯 B.阿喀琉斯、赫克托耳
C.阿喀琉斯、奥德修斯 D.赫克托耳、阿伽门农 3.《伊利昂纪》中希腊联军统帅是(),A.阿喀琉斯 B.赫克托耳 C.帕特洛克罗斯 D.阿伽门农 4.《奥德修纪》描写()在特洛伊战争之后返家的过程。A.阿喀琉斯 B.奥德修斯 C.赫克托耳 D.卡吕普索 5.被柏拉图誉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是()。
A.萨福 B.品达 C.阿纳克瑞翁 D.维吉尔 6.“古希腊悲剧之父”是()。A.埃斯库罗斯 B.欧里庇德斯 C.普劳图斯 D.贺拉斯 7.古希腊有名的文艺理论家是()。
A.柏拉图、亚里土多德 B.柏拉图、贺拉斯 C.亚里士多德、贺拉斯 D.贺拉斯、奥维德 8.第一部“文人史诗”是古罗马的()的()A.维吉尔、《埃涅阿斯纪》 B.维吉尔、《农事诗》 C.荷拉斯、《埃涅阿斯纪》 D.奥维德、《变形记》 9.代表早期基督教文学最高成就的是()。
A.《圣经》 B.《新约全书》 C.《旧约》 D.《路加福音》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古希腊神话中诸神的是()。
A.奥林波斯 B.普罗米修斯 C.耶稣 D.波塞冬
2.下列属于古罗马戏剧家的有()。
A.普劳图斯 B.泰伦斯 C.西塞多 D.维吉尔 3.《新约》中的“福音书”包括()。A.《马太福音》 B.《马可福音》 C.《路加福音》 D.《启示录》 4.古希腊神话英雄传说中的英雄有()。
A.阿波罗 B.雅典娜 C.赫刺克勒斯 D、伊阿宋 5.“荷马史诗”中的主要人物有()。
A.阿喀琉斯 B.赫克托耳 C.普罗米修斯 D.奥德修斯 6.下列作品中属于古希腊悲剧的有()。A.《变形记》 B.《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C.《特洛亚妇女》 D.{俄底浦斯王》
7.下列作品中属于阿里斯托芬的有()。A.《阿卡奈人》 B.《鸟》 C《恨世者》 D.《美狄亚》 8.下列属于古罗马诗人的有()。
A普劳图斯 B维吉尔 C.贺拉斯 D.奥维尔 9.下列属于维吉尔作品的有()。
A.《埃涅阿斯纪》 B.《牧歌》 C.《农事诗》 D.《变形记》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一、填空题
1.中世纪文学主要包括教会文学、骑土文学、和。2.法国的骑土文学有 和 两种。
3.后期英雄史诗最著名的有法国的,西班牙的,德国的,俄罗斯的。
4.城市文学中讽刺故事诗的代表作是 ___________。
5.《神曲》的作者是____的____。长诗中出现两个导者,他们分别是____ 和_____。6.恩格斯评价说,_____“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7.《神曲》分为三部,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教会文学取材于()。A.《圣经》 B.神话 C.宗教剧 D.《荷马史诗》
2.后期英雄史诗中最杰出的作品是()。A.《贝奥武甫》 B.《埃达》 C.《罗兰之歌》 D.《伊戈尔远征记》 3.但丁献给贝亚特丽齐的抒情诗集是()。A.《飨宴》 B.《神曲》 C,《天堂篇》 D.《新生》 4.《神曲》第一部分篇名为()。
A.《炼狱篇》 B.《地狱篇》 C.《新生》 D.《天堂篇》
三、专用术语解释 1.教会文学 2.骑士文学 3.英雄史诗 4.城市文学
四、理解解答题
1.简述《新生》的内容。
2.简述维吉尔和贝亚特丽齐在《神曲》中的象征意义。3.简述《神曲》的艺术特点。
五、综合论述题
1.论述但丁在《神曲》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上的两重性。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国的小说家。A.英 B.法 C.德 D.西班牙 2.《堂吉诃德》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是()。
A.堂吉诃德、杜尔西内娅 B.堂吉诃德、桑丘潘沙 C.桑丘潘沙、公爵夫人 D.杜尔西内娅、桑丘潘沙 3.下列作品中哪一部不属于莎士比亚的作品()。A.《维纳斯与阿都尼》 B.《李尔王》 C.《羊泉村》 D.《麦克白》 4.()是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A.《亨利四世》 B.《亨利五世》C.《理查三世》 D.《约翰王》
5.有人说,()是“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A.乔叟 B.狄更斯 C.莎士比亚 D.塞万提斯 6.下列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
A.《麦克白》 B.《李尔王》 C《罗密欧与朱丽叶》 D.《奥赛罗》 7.莎士比亚戏剧中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是()。
A.《仲夏夜之梦》 B.《奥赛罗》 C.《雅典的泰门》 D.《罗密欧与朱丽叶》 8.“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段独白出自()之口。A.哈姆雷特 B;克劳迪斯 C.雷欧提斯 D.麦克白
9.“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魂”这段独白出自()。
A.《雅典的泰门》 B.《哈姆雷特》C.《麦克白》 D.《罗密欧与朱丽叶》 10.堂吉诃德的侍从名叫()。
A.巴努日 B.西比翁 C.桑丘 D.福丁布拉斯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塞万提斯作品的有()。
A.《堂吉诃德》 B.《惩恶扬善故事集》 C.《奴曼西亚》 D.《帖木儿》 2.下列属于莎士优亚历史剧的有()。A.《麦克白》 B.《理查三世》 C《亨利四世》 D.《亨利五世》 3.下列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有()。
A.《李尔王》 B.《雅典的泰门》 C.《奥赛罗》 D.《麦克白》
4、下列属于莎士比亚喜剧的作品有〔 〕。A.《暴风雨》 B.《仲夏夜之梦》 C.《皆大欢喜》 D.《第十二夜》 5.下列属于莎士此亚长诗的是《)。
A.《维纳斯与阿都尼》 B.《鲁克丽丝受辱记》 C.《仙后》 D.《失乐园》
6.下列属于《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有()。
A.苔丝德梦娜 B.杰西卡 C.安东尼奥 D,凯西奥 7.下列属于《奥赛罗》中的人物有()。
A.苔丝德梦娜 B.克劳迪斯 C.凯西奥 D.雷欧提斯 8.下列属于《哈姆雷特》中的人物有()。
A.雷欧替斯 B.安东尼奥 C.克劳迪斯 D,凯西奥 第四章 17世纪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17世纪欧洲流行()建筑风格。
A.洛可可 B.包洛克 C.浪漫主义 D.古典式
2.弥尔顿在《失乐园》中塑造了()这个反抗权威的形象 A.亚当 B.夏娃 C.上帝 D.撒旦 3.高乃依的〔)是古典主义的奠基作。A.《熙德》 B.《天路历程》 C.《费得尔》 D.《诗的艺术》 4.布瓦洛《诗的艺术》强调〔 〕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准则。A.“三一律” B.真善美 C、理性 D.古典文学 5.莫里哀的〔)提出了妇女地位、女子教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A.《可笑的女才子》 B.《妇女学堂》 C、《唐璜》 D.《情敌》 6.莫里哀的《吝啬鬼》中塑造了()这一形象。
A、.阿巴贡 B.夏洛克 C。葛朗台 D.泼留希金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拉辛的作品有()。
A.《安德洛玛克》 B.《费德尔》 C.《熙德》 D.《吝啬鬼》 2.下列不属于弥尔顿的作品有()A.《失乐园》 B.《复乐园》 C.《天路历程》 D.《寓言诗》 3.下列属于莫里哀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A.答尔丢夫 B.奥尔贡 C.阿巴贡 D.罗狄克 4.下列属于高乃依《熙德》中人物的有()。
A.费得尔 B.罗狄克 C.施曼娜 D.安德洛玛克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18世纪英国的讽刺作家是〔)。
A.笛福 B.斯威夫特 C.理查生 D.菲尔丁 2.菲尔丁的代表作为()。
A.《克拉丽莎》 B.《格列佛游记》
C.《汤姆琼斯》 D.《摩尔弗兰德斯》 3.下边属于孟德斯鸠的作品有()。A.《波斯人信札》 B.《老实人》 C《拉摩的侄儿》 D.《摩尔弗兰德斯》 4.下边属于伏尔泰作品的是()。
A.《波斯人信札》 B.《老实人》 C.《拉摩的侄儿》 D.《修女》 5.下边属于狄德罗作品的是()。
A.《波斯人信札》 B。《老实人》 C.《拉摩的侄儿》 D.《修女》 6.下边卢梭作品中属于自传体小说的是()。
A,《新爱洛依斯》 B.《论科学与艺术》 C.《忏悔录》 D.《爱弥儿》 7.芦梭有名的教育小说是()。A.《新爱路依斯 B.《论科学与艺术》 C.《社会契约论》 D.《爱弥儿》 8.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是席勒的()A.《阴谋与爱情》 B.《强盗》 C.《堂卡洛斯》 D.《威廉退尔》 9.《浮士德》以()形式写成,共分2部。
A.戏剧 B.诗歌 C.诗剧 D、小说 l0.德国第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品是()。
A.《少年维特之烦恼》 B.《浮士德》 C..阴谋与爱情》 D.《强盗》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的有()。
A.笛福 B.菲尔丁 C.斯威夫特 D.勒萨日
2.下列属于法国哲理小说家的有()。
A.博马舍 B.卢梭 C.盂德斯鸠 D.伏尔泰 3.下列属于法国哲理小说的有,()。A.《波斯人信札》 B,《修女》 C.《老实人》 D.《格列佛游记》 4.下列属于伏尔泰小说的有()。
A.《波斯人信札》 B.《爱弥儿》 C.《老实人》 D.《天真汉》 5.下列属于卢梭的作品有()。A.《拉奥孔》 B.《新爱洛依斯》 C.《爱弥儿》 D.《忏悔录》 6.下列属于歌德作品的有()。
A.《哀格蒙特》 B.《普罗米修斯》 C、《浮士德》 D.《忏悔录》 7.下列属于《浮士德》中的人物是()。A.卡尔 B.维特 C.玛甘泪 D.瓦格纳 8.下列属于席勒作品的有()。
A.《强盗》 B.《阴谋与爱情》 C.《哀格蒙特》 D.《爱弥儿》 9.下列属于席勒文学理论著作的是()。A.《狂飙突进》 B.《审美教育书简》 C.《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D.《强盗》 第六章 19世纪文学
(一)—、填空题
l、___是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____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理论家。
2、海涅在____一书中,对德国浪漫派进行了全面抨击,海涅的早期代表作有_____,后期有政治抒情诗_____。
3、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有华兹华斯、___和_____他们被称为___,其中___的___被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
4、恩格斯称雪莱是_____。雪莱著名的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5、____和____是,19世纪初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缪塞的代表作____造了“世纪病”患者_____的形象。乔治桑的代表作是 _____。
6.莱蒙托夫在普希金死后写下长诗_____,其小说代表作为
______。
7.华盛顿欧文是美国建国后第一个获得国际声誉的作家,被称为_____。爱默生的代表作是_____。霍桑的代表作是 ______。
8.惠特曼的 _____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到顶峰的产物,他创造了______,打破了传统诗歌的格律。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诗人是____,匈牙利最伟大的诗人是____。9.拜伦的第一部诗集是_____,代表作是 _____.
10.雨果著名的 ____,是法国浪漫主义的理论宣言,其浪漫主义剧作 _____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 ____的最后胜利。他写法国大革命的小说是 ____,其代表作是_____。
11.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有____、____,____等,叙事诗有 ____等,最优秀的短篇小说是____,描写了小人物的生活,其代表为诗体小说 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作品中哪一部不属于海涅()。
A.《西里西亚纺织工人》 B.《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 C.《论浪漫派》 D.《古舟子咏》 2.下列不属于拜伦的作品是()。
A.《异教徒》 B、《审判的幻景》 C.《海盗》 D、《茨冈》 3.下列不属于拜伦《东方叙事诗》中的作品是()A.《异教徒》 B、《审判的幻景》 C.《海盗》 D、《莱拉》 4.被称为“抒情史诗”的拜伦的诗作是()。A.《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B.《曼弗雷德》 C.《阿比道斯的新娘》 D.《异教徒》 5.()是俄国文学的奠基人,是“俄国文学之父”。
A.托尔斯泰 B、莱蒙托夫 C.普希金 D.高尔基 6.下列不属于普希金作品的是()。A.《自由颂》 B《茨冈》 C.《致恰达耶夫》 D.《西风颂》 7.雨果在()中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
A.《克伦威尔序言》 B.《悲惨世界》 C.《读书乐》 D.《巴黎圣母院》 8.下列人物不属于《巴黎圣母院》中人物的是()。A.伽西莫多 B.甘果瓦 C.克洛德 D.米里哀 9.下列人物不属于《悲惨世界》中的是()。A.甘果瓦 B.芳汀 C.米里哀 D.沙威
10.惠特曼一生的心血之作是()。A.《抒情歌谣集》 B.《光和影》 C.《草叶集》 D.《自我之歌》 11.下列属于普希金作品中的人物是()。A.奥涅金 B.毕巧林 C.阿克达夫 D.勒内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拜伦作品的是()。、A.《惩罚集》 B.《阿比道斯的新娘》 C.《海盗》 D.《莱拉》 2.下列属于拜伦《东方叙事诗》中的作品为()。A.《异教徒》 B.《阿比道斯的新娘》 C.《孤独的收割者》 D.《海盔》 3.下列属于普希金创作的是()。
A.《茨冈》 B.《西风颂》 C.《乡村》 D.《致大诲》 4.下列普希金作品中属于长篇叙事诗的作品是()。
A.《高加索的俘虏》 B.《青铜骑士》 C.《致大海》 D、《驿站长》 5.下列不属于雨果的作品有()。A.《惩罚集》 B.《九三年》 C《唐璜》 D.《该隐》 6.下列属于雨果长篇小说的有(),A.《九三年》 B.《海上劳功》 C.《欧那尼》 D,《笑面人》 7.下列属于《九三年》中的人物有(),A.郭文 B.朗德纳克 C.西穆尔登 D.甘果瓦 8.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有()。
A.奥涅金 B.毕巧林 C.阿克达夫 D,勒内 9.法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世纪病”形象有()。A.奥涅金 B,毕巧林 C.阿克达夫 D.勒内 10.下列属于“湖畔派”诗人的有()。
A.拜伦 B.华兹华斯 C.柯勒律治 D.济慈
四、专用术语解释
1.浪漫主义文学
2、湖畔派 3.“世纪病”
4、多余人 5.拜伦式英雄
第七章 19世纪文学
(二)一、单项选择题
1.()是法国批判现实上义文学的奠基作。
A.《悲惨世界》 B.《红与黑》 C.《高老头》 D.《包法利夫人》 2.下列作品中不属于斯丹达尔的是()。A.《红与黑》 D.《吕西安娄凡》 C.《群魔》 D.《巴马修道院》 3.《拉辛与莎七比亚》是法国()的第一部理论著作。A.浪漫主义 B.自然主义 C.象征主义 D.批判现实主义 4.下列不属于巴尔扎克作品的是()。A.《小酒店》 B.《舒昂党人》 C.《幻灭》 D.《古物陈列室》 5.下列不属于《高老头》中的人物是()。
A.拉斯蒂涅 B.伏盖太太 C.代尔那 D.但斐纳 6. 《高老头》中在资产阶级围攻下而走向衰落的是贵族典型()。A.鲍赛昂夫人 B.高老头 C.拉斯蒂涅 D.但斐纳
7.下列不属于狄更斯的作品是()。A.《小杜丽》 B.《远大前程》 C.《名利场》 D.《艰难时世》 8.()是狄更斯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小说。
A.《双城记》 B.《艰难时世》 C.《远大前程》 D.《小杜丽》 9.()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A.高尔基 B.果戈理 C.普希金 D.托尔斯泰 10.下列不属于果戈理作品的有()。A.《狂人日记》 D.《外套》 C.《驿站长t)D.《狄康卡近乡夜话》 11.下列不属于《死魂灵》中的人物是()
A.梭巴开维支 B.赫列斯达科夫 C.泼留希金 D.玛尼罗夫 12.《死魂灵》中著名的守财奴的形象是().
A.泼留希金 B.梭巴开维支 C.玛尼罗夫 D.科罗潘契加 13.()揭露了专制农奴制这个俄国社会的痼疾。
A.《外套》 B.《狂人日记》 C.《驿站长} D.《死魂灵》 14.下面不属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是()。
A.《穷人》 B.《密尔格拉得》 C.《白痴》 D.《群魔》 15.下面不属于《罪与罚》中人物的是()。
A.伊凡 B.拉斯科尔尼科夫 C.索尼雅 D.马尔美拉陀夫 16.鲁迅先生认为()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A.托尔斯泰 B.果戈理 C.陀思妥耶夫斯基 D。屠格涅夫
二、多项选择题
1.19世纪英国有名的女作家有()。
A.盖斯凯尔夫人 B.史达尔夫人 C.乔治桑 D.勃朗特姐妹 2.19世纪俄国文学中属于多余人形象的是()。
A.勒内 B.奥涅金 C.毕巧林 D.奥勃洛摩夫 3.下列属于屠格涅夫作品的有()。
A.《猎人笔记》 B.《罗亭》 C.《父与子》 D.《彼得堡故事集》 4.下列属于斯丹达尔作品的足()。
A.《舒昂党入》 B.《法尼娜法尼尼》 C.《红与白》 D.《巴马修道院》 5.下列属于《红与黑》中的人物有()。
A.德瑞那市长 B.法尼娜 C.木尔侯爵 D.玛特尔 6.下列属于巴尔扎克创作的有()。A.《舒昂党人 B.《红与白》 C.《幻灭》 D.《驴皮记》 7.下列属于《高老头》中人物的有()。
A.欧也妮 B.鲍赛昂夫人 C.伏脱冷 D.但斐那
8.下列作品属于狄更斯的是()。A.《远大前程》 B.《艰难时世》 C.《名利场》 D.《小杜丽》 9.《双城记》中塑造了两个理想人物,他们是()。
A.卡尔登 B.代尔那 C.梅尼特医生 D.露茜 10.下列作品中属于果戈理的有()。
A.《钦差大臣》 B.《狂人日记》 C.《外套》 D.《穷人》 11.果戈理小说中写“小人物”的名篇是()。A.《死魂灵》 B.《狂人日记》 C.《外套 D.《钦差大臣》 12.下列属于《死魂灵》中人物的是()。
A.乞乞科夫 B.玛尼罗夫 C.赫列斯达科夫 D.梭巴开维支 13.下列属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是()。
A.《穷人》 B.《白痴》 C.《罪与罚》 D.《狄康卡近乡夜话》 14.下列属于《罪与罚》中人物的是(-)。
学习重点: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两个部分,重点是古希腊文学。作为欧洲文化的源头之一,古希腊文学为后世欧洲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财富,他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首创精神,欧洲文学的主要体裁,在古希腊时期都已经发育成型。学习古希腊文学,首先应了解古希腊的文化精神和各阶段文学的发展概况,其次应重点掌握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关于古代罗马文学,我们应知道作为连接古代和近代文学的桥梁,古罗马文学一方面是古希腊文学的直接继承者,另一方面又体现出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关于荷马史诗,应了解荷马史诗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认识史诗的社会价值及其思想特征,掌握史诗所反映的古代的战争观念和道德观念,通过对主要英雄人物形象的剖析来了解古代的英雄观念,把握史诗作为古代的艺术宝库,所具有的巨大的艺术价值。关于古希腊戏剧,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古希腊悲剧和喜剧的形成过程、成就特征、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尤其是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创作是我们掌握的重点。第一节 概述
欧洲古代文学主要是指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巨大的文学内涵使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为欧洲近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古代希腊罗马之所以能够成为欧洲文学、文化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当欧洲其他地区还处在原始的野蛮状态,它们就先行一步,比较早地进入人类文明的初期,相继由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并且在奴隶制的社会条件下产生了高度发展的文化,为欧洲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作为欧洲文学的重要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品种齐全,既有神话、史诗、悲剧、喜剧,又有寓言、抒情诗、散文、小说,这些都为后来的欧洲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古代希腊文学
古代希腊位于地中海东北部,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即希腊半岛)、爱琴海中数百个岛屿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一带。古希腊文明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不同,特定的地理环境使得古希腊人主要靠海上经商、做海盗或到海外开辟殖民地来生存,这种生存方式也培育出了古希腊人自由奔放、富于想象力、充满原始情欲、崇尚个人智慧和力量的民族性格。正是这群“正常的儿童”创造出了活泼明朗、绚烂多姿、气势恢宏的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取之不尽的文学和精神财富。古希腊文学大约从公元前12世纪开始,到公元前2世纪结束,其间大约经历了1000余年的历史。
公元前12世纪末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氏族公社瓦解、向奴隶制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学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神话是古希腊最早的文学样式,是希腊人关于童年的回忆,也是希腊文化的源头和文学的土壤。希腊神话是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的民间口头文学,是一种先民的集体创作,后经几百年的流传,然后在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的《神谱》以及古希腊的诗歌、戏剧、历史、哲学等著作中记录下来,后人根据这些零散的材料整理成为目前通行的希腊神话故事。古希腊神话传说对欧洲及至后世的生活信仰和思想文化都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神的故事包括天地的开辟、神的产生、神的宗谱、神的活动、人类的起源等等。按照赫西俄德的说法:宇宙间最初只是混沌一团,从混沌中先出现了大地,地母叫该亚。大地的下面生出了黑暗,大地的上面生出了黑夜。黑暗和黑夜结合,产生了光明与白昼。地母又生出了天空,天神叫乌拉诺斯。乌拉诺斯与该亚结合而生出十二提坦神(六男六女),提坦众神彼此结合,产生了太阳,月亮、星辰等等。乌拉诺斯对自己的子女十分仇视,一生下来就关在地下,不让他们见光明,地母该亚极为愤恨,鼓动子女们起来斗争,其中只有克洛诺斯起而反抗,打败了乌拉诺斯,救出了被囚的兄弟姐妹,做了天神。后来克洛诺斯娶了妹妹瑞亚为妻,他的父母告诉他,将来他也会被自己的儿子推翻,为了防止子女^造**,他把自己的孩子都吞进肚里。最小的儿子宙斯出生时被母亲瑞亚藏了起来。宙斯长大后,设计让克洛诺斯把他吞下的子女都吐了出来,然后经过十年的提坦之战,他们推翻了克洛诺斯,成为了世界的主宰,在奥林波斯山上建立起了以宙斯为首的庞大家庭,称为奥林波斯神统。这些早期神话反映的是人类处于蒙昧时代的家庭关系,在两性关系和家庭形式上,有着明显的杂交和血缘婚姻的痕迹:母子或兄妹结合,女神在政治斗争和家庭关系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另外还保留着吃人之风的残余,这些都是母权社会形态的一种反映。
后来形成的以宙斯为中心的奥林波斯神统的生活则反映了氏族社会后期即父权制时期的生活和家庭关系。在这一组神话中,希腊诸神按父权制氏族的方式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其中有十二位主神,宙斯是众神之主,是这个大家族的家长,天后是赫拉。他的两个兄弟波塞冬和哈德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冥土,另外还有太阳神阿波罗、农神得墨忒耳、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神和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战神阿瑞斯、美神和爱神阿佛洛狄忒、火神(也是工匠神)赫菲斯托斯、神使赫尔墨斯。关于这些神的神话故事反映了父权制对母权制的胜利,父亲成为家庭的核心和决定力量,母亲成为从属。宙斯一发威,别人只有顺从和畏惧。这些神话也反映出人类已由蒙昧时代向文明社会迈进了一大步,已摆脱了原始的杂交式婚姻而走向一夫一妻制。宙斯虽然好偷情,同许多民间女子发生关系,但他始终只有一个正妻赫拉。
英雄传说起源于祖先崇拜,是氏族社会兴起后的产物。古代希腊人怀念自己部落的领袖和一些英雄人物,便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创造出许多半人半神的英雄形象,流传了许多叙述英雄们光辉业绩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和社会的斗争。英雄传说在世代相传中,形成了许多系统,主要的有:赫拉克勒斯的12件大功、俄狄浦斯的故事、伊阿宋寻找金羊毛的故事、特洛亚战争的故事、七将攻忒拜、忒修斯为人民除害的故事等。
古希腊的神话想象丰富,内容生动,故事优美,它典型地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纯朴、活泼浪漫的特色。神人同形同性是古希腊神话最大的艺术特质。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既不是抽象道德概念的化身,也不是阴森、怪诞令人生畏的偶像,而是高度人格化了的神,他们不仅有人类的形体,而且同人类一样,具备人类的性格和七情六欲,甚至在品德上有些还不如人。古希腊神话是人类根据自身创造神的范例,西方文明的精神核心——以人为本的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伟大主题和传统,都可以说源自古希腊神话。从这个意义上讲,希腊神话更像“人话”。《荷马史诗》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重要作品,它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在荷马史诗之后,出现了著名叙事诗人赫西俄德的教诲诗,《工作与时日》(又译《劝农时》)。这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首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也被视为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首文人作品。诗中反映了当时贵族剥削平民的社会情况,也描写了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勤劳动,描写了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平易简洁。赫西任德的另一首叙事长诗《神谱》,共一千多行,是关于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最早的系统描述,是研究古希腊神话的重要史料。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是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制城邦国家逐渐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古代希腊的抒情诗起源于民间歌谣,是用来歌唱的,唱时有管弦乐器伴泰,诗歌也以伴奏乐器的不同而分为笛歌和琴歌两大类。笛歌以双管笛伴唱,从内容上看,有挽歌、战歌、情歌等,后世把这类诗歌统称为哀歌。琴歌以竖琴伴唱,有独唱和合唱两种,独唱琴歌的著名诗人是萨福和阿那克瑞翁。萨福(公元前612—?)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颇富才情,被柏拉图誉为“第十位文艺女神”。她写诗九卷,但只有两首完整的作品和一些断章残句留传至今。萨福的诗歌以爱情为主要题材,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挚,音乐性强。阿那克瑞翁(公元前570—?)的诗歌以醇酒和爱情为主要歌咏对象,风格清新优美,形式完整。合唱琴歌在斯巴达等地方比较发达。合唱琴歌往往与颂神活动、体育竞技等集体活动相联系,描写社会政治,抒发集体思想和情感,较少抒发个人感情,合唱琴歌朗诵时,往往载歌载舞。古希腊最主要的合唱诗人是品达罗斯(公元前518?—前442?),他一共写诗十七卷,有四卷流传下来。他为奥林匹克运动会优胜者所写的那些颂歌,风格庄重华美,在当时即已脍炙人口,对近代欧洲诗歌也产生了较大影响。这时期的抒情诗形式,除了笛歌和琴歌,还有讽刺诗。讽刺诗既可以用笛伴唱,也可以用琴伴唱,最著名的讽刺诗人是阿尔喀罗科斯(公元前914—676?)。
在抒情诗兴起的同时,希腊民间还广泛地流传着散文诗的动物故事,即寓言。这些作品相传为伊索所作,后人整理成《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包括三、四百个小故事,大部分是动物故事,它是从智者的角度来看社会,采用拟人手法借动物故事来反映人类的现实生活,总结人类的斗争经验,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它总结了下层人民的生活经验,反映了平民的思想感情。比较著名的有:《狼与小羊》、《农夫和他的孩子们》、《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牧人与山羊》、《狼来了》等。《伊索寓言》对后来的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等作家都产生过影响,早在明代,《伊索寓言》就传入中国,为中国读者所熟知。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初,是希腊奴隶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这时,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希腊文学的繁荣,雅典成为这一繁荣的中心。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戏剧代表着这时期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和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是这时期戏剧辉煌的标志。
历史著作、哲学著作、演说辞在这时期也发展起来,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的历史著作有浓厚的文学色彩,是优美的散文。哲学家、演说家苏格拉底和狄摩西尼对后来欧洲演说术影响很大。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5)从他的唯心主义的理念论出发,认为理念世界是一切的根源,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即艺术是影子的影子;现实世界是不真实的,艺术则更不真实。他认为诗人“培养发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残理性的部分”,破坏“正义和其他德性”,因此他对诗人下了逐客令,“除掉颂神的和赞美好人的诗歌以外”,不准一切诗歌闯入他的“理想国”。但柏拉图并不是否定一切文艺,只是要求文艺应为贵族政治服务。另外,他还提出了灵感说,强调文艺创作的源泉是灵感,他的“灵感说”对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乃至现代主义文学都有影响。他一生撰写了40多篇哲学对话,其中最著名的对话是《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是柏拉图的弟子,他继承了柏拉图的模仿说,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模仿自然(在这里,自然就是指的现实世界)。与柏拉图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是真实的,因此艺术也是真实的。他更进一步指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自然律或必然律发生的事。”这就是说文艺要写出事物的本质,写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在这个基础上,他强调文艺具有社会教育作用。他还总结了希腊史诗、抒情诗和悲剧的创作经验,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亚理士多德的文艺思想奠定了西方文艺思想史上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他的主要著作《诗学》历来被认为是西方文艺思想史上的权威作品。
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史称“希腊化时期”。这一时期,马其顿征服希腊使之成为庞大的马其顿帝国的一个部分。希腊文化向外传播并和东方文化相互交流,在马其顿王国的许多地区形成一个文化发展的高潮,但就希腊本土来讲,奴隶制已处衰落阶段,文学上的成就不大,较有影响的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新喜剧”是一种不同于古典时期以阿里斯托芬为代表的“旧喜剧”的新型喜剧。它是一种以现实中的家庭生活和男女爱情为主要内容、以劝善规过为主要特色的世态剧。新喜剧的重要作家是米南德(公元前342—前292?),据说他写过100多部喜剧,但流传下来的只有《恨世者》、《萨摩斯女子》及一些残篇。他的创作在雅典不受重视,但后来通过罗马作家的仿作而对后世欧洲的喜剧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田园诗的代表作家是忒奥克里托斯(公元前310—前245?),他擅长写乡情乡景,风格自然、质朴、清新。
二、古代罗马文学
罗马氏族公社制的解体和奴隶制关系的形成,大约在公元前8至6世纪之间。公元前6世纪末,奴隶制的贵族共和政体建立。其时间稍晚于希腊。公元前4世纪罗马开始向外扩张,公元前2世纪中叶,终于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罗马人接触到先进的希腊文化,约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随着国力的强大和经济的繁荣,并在希腊文学的影响下,罗马文学开始形成。罗马人在政治上征服了希腊,但在文化上,被征服的希腊人反过来又征服了罗马人。如果说欧洲文学以古希腊文学为真正源头的话,那么,罗马文学则是连接古希腊文学和后世欧洲文学的一座桥梁。罗马文学对古希腊文学具有明显的继承性,但在借用的基础上,罗马也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古罗马人崇尚武力,追求社会与国家、法律与集权的强盛与完美,富于牺牲精神和责任观念,这种民族性格使古罗马文学比古希腊文学具有更强的理性精神、集体意识,审美品格上更趋向于庄严和崇高的风格。在形式上,古罗马文学强调均衡、整饬、和谐,重视修辞与句法。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是罗马奴隶主贵族共和国的繁荣时期,是罗马文学的发展阶段。
古罗马文学的奠基者是一位获释的希腊奴隶,他的名字是利维乌斯•安德罗尼库斯(前280?—前204),是他把大量的希腊文学作品译介给缺少书面文学传统的罗马人,为罗马人创立自己的民族文学提供了基础。
早期罗马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罗马原来流行着两种民间戏剧,即阿特拉笑剧和拟剧,后来接受了“希腊化”时期的希腊新喜剧的影响,在公元前3世纪末到2世纪中叶,出现了戏剧的繁荣。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普劳图斯(公元前254?—前184)和泰伦提乌斯(公元前190?—前159)。普劳图斯的作品反映了一些现实社会问题,具有罗马民间戏剧生动活泼的特点。主要作品如《孪生兄弟》《一坛黄金》等分别成为后来莎士比亚的《错误的喜剧》和莫里哀《悭啬人》的题材来源。泰伦提乌斯是一个被释放的奴隶,他的剧作风格严肃文雅,代表作品有《婆母》《两兄弟》等。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是共和国晚期和屋大维统治的“奥古斯都”时期。这二百多年的时间是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散文和诗歌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西塞罗的演说辞、卢克莱修和卡图鲁斯的诗歌代表这一时期文学的成就。
屋大维执政以后,很注重舆论的作用,力图控制文化艺术,对当时的一些著名作家给以一些物质上的帮助,使作家为帝国政治服务。由于政府的支持,这一时期的文学出现了繁荣局面。这一时期,罗马诗歌达到了高峰,文艺理论也取得了新的成就,代表作家是维吉尔、贺拉斯和奥维德。
维吉尔(公元前70年—前19年)是古罗马最重要的作家,主要作品是《牧歌》、《农事诗》和《埃涅阿斯纪》。《埃涅阿斯纪》是维吉尔的代表作,这是欧洲文人史诗的开端,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文人史诗,是维吉尔遵照奥古斯都的旨意完成的“遵命文学”。全诗12卷,约1万余行,歌颂了罗马祖先建国的丰功伟绩、罗马的光荣和伟大的历史人物,在地府之游一章中,诗人直接预言屋大维的功绩,肯定了帝国的扩张政策,这些都说明史诗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表现了作者的奴隶主爱国意识。诗中塑造的埃涅阿斯形象是理想君主的化身:敬神、忠诚、勇敢和仁爱,为了同胞和族人的事业历尽艰险而不屈不挠。在艺术手法上,维吉尔有意学习荷马史诗,前六卷模仿《奥德修纪》,后六卷模仿《伊利昂纪》。在情节安排和形象比喻上也模仿荷马。它风格严肃而哀婉,音律谨严,语言简练,而且注意人物的心理刻画,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成就。
贺拉斯(公元前65年—前8年)是一个杰出的讽刺诗人和抒情诗人,也是一位有重要影响的文艺理论家。《歌集》是他抒情诗的代表作,四卷,共100多首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被人们当作罗马抒情诗的典范。贺拉斯关于文学的论文都是用诗简的形式写成,其中最重要的一篇是写给皮索父子的,后来称之为《诗艺》,在《诗艺》里,贺拉斯继承亚里士多德的传统,认为文艺创作应模仿自然。在文艺的社会功能方面,他提出“寓教于乐”的原则,颇有新意。他还强调文艺创作要合乎“情理”,强调形式的完美,要求作家遵从古典,勤学苦练。这些理论都被后来的古典主义作家视为经典。
奥维德(公元前43年—公元18年)是奥古斯都时代最后一位诗人,主要代表作是诗体神话故事集《变形记》,共15章,包括250多个故事,从开天辟地写到罗马奥古斯都政体的建立,按时间顺序系统地整理了希腊罗马的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整部作品采用故事套故事、人物讲故事的方式,将作品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为后来小说故事中的框架式结构开创了先河。《变形记》形象生动,想象丰富,许多欧洲作家都从这里吸取创作素材。
公元1世纪至公元5世纪是罗马文学的晚期,这一时期的罗马文学明显衰落,比较有成就的是悲剧、讽刺文学和小说。其中,塞内加(公元前4—公元65)的悲剧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对欧洲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时期的悲剧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尤维纳利斯(公元60—127)的讽刺诗语气尖利,棱角分明,阿普列尤斯(公元124?—175?)的小说《金驴记》(又称《变形记》)被看作是最早的长篇小说,为文学史家所重视。第二节 荷马史诗
古代希腊流传至今最早的文学作品是两部史诗《伊利昂纪》(《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奥德赛》),相传这两部史诗都是盲诗人荷马所作,故这两部史诗合称为“荷马史诗”。
一、史诗的形成及内容
由于相隔时代久远,再加上缺乏可靠的文字记载,很多学者对荷马是否确有其人,出生何地,生存于什么时代,史诗的形成等问题,意见分歧,并展开了热烈而持久的争论,产生了欧洲文学史研究上的所谓“荷马问题”。
关于荷马是否存在,希腊人的回答是肯定的。现在一般学者也认为,传记材料的缺乏不能作为否定荷马存在的根据。从史诗布局的统一,人物性格的完整来看,即使远古时期的希腊各种民间口头创作曾经是史诗创作的素材,也应该肯定有一个具有高度艺术才能的诗人最后完成了史诗的创作,这位诗人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盲诗人荷马。荷马及其门徒,对于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关于特洛亚战争的歌谣和传说,进行加工整理,编成了两部完整的长篇作品,这大概是公元前9世纪前后的事,那时的史诗仍然是一种民间的口头创作。到了公元前6世纪中叶,雅典的执政者庇士特拉妥下令用文字来记录史诗,公元前3至公元前2世纪,又由亚历山大城的几位学者最后编订,编订后的版本和现在的《荷马史诗》已基本相似。所以说作为希腊人口头创作的总汇,“荷马史诗”反映了集体创作的智慧和文人的创作才华。
“荷马史诗”两部作品的内容都与特洛亚战争有关。据考证,历史上特洛亚战争确实存在。从历史的角度看,经济掠夺是特洛亚战争的最主要的起因。但在神话传说“不和的金苹果”中,战争的爆发被说成是希腊人为了报复特洛亚王子帕修斯抢走斯巴达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人间最美丽的女子海伦而发动的。战争进行了十年,希腊联军始终未能攻占特洛亚。最后,伊大卡岛国王奥德修斯巧设木马计,一举攻陷特洛亚城。
《伊利昂纪》题名的原意是伊利昂的故事,因为希腊人把特洛亚城又叫做伊利昂。全诗24卷,15693行,这部史诗直接描写特洛亚战争最后51天内发生的故事,史诗一开始就点出“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于是,阿基琉斯的愤怒便成为史诗最主要的线索。在一次战争中,阿伽门农分得了一个女俘,该女俘是太阳神神庙祭司的女儿,祭司请求归还女儿,遭到拒绝后,祭司祈祷阿波罗神给希腊军大降瘟疫。阿基琉斯直言劝谏阿伽门农,阿伽门农虽然放还了女俘,但却与阿基琉斯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并抢走了阿基琉斯心爱的女俘,阿伽门农的这一行为激起了阿基琉斯的愤怒,两人几乎兵刃相见,最后虽然阿基琉斯将女俘交给阿伽门农,但从此退出战场。由于主将不参战,希腊军方面连连失利,特洛亚军乘机进攻,一直打到了希腊军的战船边,情况十分危急。阿伽门农派人来向阿基琉斯求和,但遭到阿基琉斯的拒绝。在紧急关头,阿基琉斯的密友帕特洛克罗斯穿上阿基琉斯的盔甲杀上战扬,很快被特洛亚方面的主将赫克托耳杀死。密友的阵亡再一次引起阿基琉斯的愤怒,这一次愤怒的对象是赫克托耳,为了替好友报仇,阿基琉斯重返战场,所向披靡,一时之间特洛亚方面尸积如山,赫克托耳也在一番激战之后被阿基琉斯杀死。之后,阿基琉斯用战马托着赫克托耳的尸体绕着帕特洛克罗斯的坟墓跑了三圈,并且拒绝交还尸体,以此来祭奠亡友。特洛亚老王普里阿摩斯连夜赶往阿基琉斯营中,乞求归还儿子的尸体,老王花白的头发与爱子之情终于打动了阿基琉斯,终将尸体归还老王。全诗就在赫克托耳的葬仪中结束。
《奥德修纪》题名的原意是“奥德修斯的故事”。全诗也分24卷,12110行。史诗主要写奥德修斯从特洛亚回国途中在海上漂流10年期间发生的故事。伊大卡岛的国王奥德修斯在归国途中,由于无意中刺瞎了海神波塞东的儿子的眼睛,受到海神的报复,在海上漂流了十年,经历了千辛万苦,最后在斯赫里岛国王阿吉诺的帮助下,才得以返回自己的家乡。在他的家乡,由于他多年杳无音信,传言他早已死去。一群觊觎他家财产的贵族子弟纠缠他的妻子珀涅罗帕,逼她改嫁。珀涅罗帕想尽办法拖延,但求婚者常年驻在他的家里大吃大喝,消耗掉大量资财。他的儿子忒勒马科斯于是外出,到希腊各地去寻找父亲。父子俩人碰面后,奥德修斯先试探了他的妻子和仆人,然后与儿子商量好计策,杀死了所有的求婚者,处死所有曾经帮助过求婚者的家仆,最后全家团圆。
二、史诗的思想内容和社会价值 “荷马史诗”的内容丰富,涉及远古希腊人生活的方方面,向来被视为从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希腊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既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风貌。
荷马史诗广泛生动地反映了希腊社会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经济、政治情况。《伊利昂纪》主要反映了军事民主制时代希腊的社会情况:当时社会组织的细胞是父系氏族,由氏族组成胞族、部落、以至部落联盟。攻打特洛亚的希腊军队就是一支部落联盟的联军。部落中的最高权力属于民众大会,一切重大问题都要在民众大会上讨论决定。民众大会以外有长老会议,这是一种决策机构。史诗中的英雄人物都是各部落的首领,并不是统治者,他们的职责在于领导人民打仗,对部落中发生的不和具有审判权力,执行民众大会、长老大会的决议,其权力受到民众大会和长老会议的限制,这些情况说明当时的希腊还保留着氏族公社的基本组织形式。《奥德修纪》反映的是奴隶社会逐步形成时期的社会形态。奥德修斯同求婚者的斗争,实际上是一场为保护私有财产而进行的斗争,诗人肯定了这场斗争的正义性,这说明当时为保护私有财产而采取任何手段都被视为合法,反映了私有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诗中描写了两个国家——斯赫里和伊大卡,都反映了奴隶制萌芽时期的情况。在那里,贵族们过着豪华的生活,终日酒宴不断,但是并不完全脱离劳动,如奥德修斯本人也和别人一样参加劳动,津津有味地和别人比赛割草,自己制造床、船等物并引以为荣。他的妻子珀涅罗帕常年织布,瑙西卡公主也和女仆一起在海边洗衣。奴隶已经出现,但主要是家奴,为贵族们作家务劳动和豢养牲畜。农业中也开始使用奴隶劳动,奴隶的遭遇是悲惨的,奥德修斯杀死求婚者后,又以相当残忍的手段处死大批曾经帮助过求婚者的家仆,说明此时贵族已经操纵了奴隶的生杀之权。
史诗还生动地描写了远古希腊人的宗教习俗、社会道德观念和家庭结构模式。在史诗中存在着大量的关于祭神、占卜等活动的描写,为后世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形态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史诗表现的道德观念,是父权制社会形态下的民众意识与道德规范。古希腊人崇尚战争中英勇机智、不怕牺牲和献身集体的英雄主义精神,视荣誉高于一切,谴责消极怠战的行为。史诗把战争当作既光荣又有利的事业,没有涉及战争的道义问题,无所谓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在家庭关系上,以男性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已开始形成,女性的地位比较低下。贞洁的珀涅罗帕形象体现了那个社会对女性的期待,而男性却可以公开地或秘密地拥有几个女人而不受到谴责。男子的家庭观念增强了,奥德修斯不论卡吕普索女仙如何温柔缱绻,也一时一刻没有忘记归家。
史诗表现了希腊人民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的力量和乐观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在史诗的时代,古希腊人相信命运和神,但是在史诗中,人并不是一种消极的因素,也不是命运的玩物,而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力量。《伊利昂纪》是人神交混的世界,诸神参与人间的争斗,主神宙斯决定战争的命运,每次大的战斗都有神的预兆,但是在战场上,英雄们仍要靠自己的奋战来夺取胜利,即使面对着帮助敌方的神,他们也敢于较量,甚至还战胜了神,好几个神都被英雄刺得鲜血直流,大吃苦头。在自然斗争中也是如此,奥德修斯碰到了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他总是毫不气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了重重的困难。古希腊人也有冥府乐土的观念,但是在史诗中,人们并不把希望寄托在来世。不论是战争,劳动,还是比武斗智,英雄们都抱有莫大的兴趣。《奥德修纪》第十一卷中写到奥德修斯游历地府,见到阿基琉斯的亡魂。奥德修斯对他说:“你是从古至今最幸福的人,活着受人尊敬,死了还统领着鬼魂。”阿基琉斯却回答他说:“我宁愿活在世上做人家的奴隶,侍候一个没有多少财产的主人,那样也比统帅所有的死人的灵魂要好。”这 一段话非常明显地表现了英雄们把幸福寄托在现世人间的思想。正因为对人类、对现实世界抱着这种积极的态度,所以史诗的基调是乐观的、健康的。
三、史诗中的人物形象
史诗塑造了一系列高大伟岸的英雄形象,反映了古希腊人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的崇高理想,因其写英雄栩栩如生,故“荷马史诗”又被称为“英雄史诗”。
阿基琉斯是《伊利昂纪》中最著名的英雄。在古希腊人的观念中他是忘我的战斗精神的象征,而这种精神恰恰是整个史诗的思想基础。阿基琉斯的母亲曾预言,他可能有两种命运,或是过和平生活而长寿,或是在战争中博得荣誉而夭折,他坚决地选择了第二种命运。在特洛亚战争中,他攻城掠地,履建奇功。他酷爱荣誉,竭力维护自己的尊严,同时视友情高于一切,他与帕特罗克洛斯的友情是感人的,尽管其母告诉他赫克托耳之后就是他的厄运,也没有动摇他为友报仇的决心。他生性暴躁而任性,一怒之下便退出战场,而且固执己见,不肯和解,但是他仍能顾全大局,重视集体利益,虽然不情愿,他还是把心爱的女俘交给阿伽门农。阿基琉斯从发怒到息怒,其间的转变并没有什么严重的思想阻力,这说明部落集体的利益最终还是占据他心目中的主要地位。不过阿基琉斯身上那种氏族贵族的个人意识也是很明显的,他过于任性,为了个人的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失,长时间不上战场,不肯息怒,造成了希腊军方面的严重伤亡,史诗对于他的这种行为是给以责备的。阿基琉斯的性格中有野蛮、残暴的一面,他将赫克托耳杀死之后,对其尸体进行百般凌虐,然而同时他身上又表现出善良,甚至是温厚的一面,他在母亲面前嘤嘤啜泣,他对待前来讨要尸体的赫克托耳的老父友善而充满怜悯,他向花白头发的老人伸出双手去的一幕被视为史诗中最感人的场景之一。可以说,野蛮与文明同时并存于阿基琉斯的身上。
赫克托耳是特洛亚方面的主将,也是《伊利昂纪》中仅次于阿基琉斯的大英雄,与阿基琉斯相比,他更富于集体主义精神,是一个自觉保卫集体利益的英雄。他把为部落牺牲看成是一种荣誉。他认识到战争是由于他的弟弟帕里斯的不义行为引起的,多次对帕里斯给他的城乡带的灭族大祸感到非常痛心。他清楚地认识到战争的正义一方是希腊军队,特洛亚是理屈的,然而他又不得不站在理屈的一方为着他的全族人民而战。他预感到特洛亚将要毁灭,自己即将阵亡,对妻小面临的奴隶生活感到难过,但他控制住自己的悲哀,牢记一个战士应尽的义务,毅然地离别妻儿,勇敢地担负起保卫国家的责任。当其他人都躲进城里去的时候,他一个人留在战场上,准备和强敌战斗到最后一刻,无论是父亲的哀告,还是母亲的眼泪,都没能使他动摇。他以自己的行动维护了一个战士应有的尊严。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视死如归的精神,在这个人物身上编织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也使他成为“荷马史诗”中最可歌可泣的悲剧人物。
奥德修斯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个“智多星”的形象。他不但是聪明的领导者、勇敢的战士、生产的能手,还是受人爱戴的奴隶主和好丈夫。他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不畏困难,在十年飘流的过程中,不论是艰险还是诱惑,他都能以自己无穷的智慧和毅力战胜险阻,摆脱诱惑,他的英雄行为的动力来自他对部落集体和故乡的眷恋之情。奥德修斯身上的个人意识比《伊利昂纪》中的英雄更为明显,带有早期奴隶主的鲜明特点,体现了人的个人意识的觉醒。
四、史诗的艺术成就 荷马史诗在艺术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首先,谋篇布局上,精当奇巧,错落有致。《伊利昂纪》一开头就交代说:“阿基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全篇就围绕着阿基琉斯的发怒和息怒这一情节线索来组织材料,这一情节本身又写得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结尾,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同时,十年战争只写最后一年间五十一天的事,具体描写的也只是四、五天的事,以点带面,内容上丰富多彩而结构上高度集中紧凑。
《奥德修纪》的主要情节也是由一个人物一个事件构成。《奥德修纪》的开端,诗人就说他要歌唱的是奥德修斯的历险。十年的历险,又压缩在最后的四十天,具体描写的也只有五天的事,但也是一个有头有尾的完整的故事。全诗结构比《伊利昂纪》稍显复杂。围绕奥德修斯海上漂流这一主线,还有两条辅线:伊大卡岛上求婚者对珀涅罗帕的纠缠和忒勒马科斯外出寻父,这两条辅线对主线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突现了情势的紧急和奥德修斯热爱故土的心情。另外,在叙述情节时,《奥德修纪》采取了倒叙的手法,奥德修斯十年漂流的遭遇由他自己向斯赫里岛国王回叙,听来亲切动人。全诗从忒勒马科斯外出寻父开始,最后以父子合力消灭求婚者结束,前呼后应,结构完整。《奥德修纪》的时空大跨度跳跃或互相交织的特点,比《伊利昂纪》更为突出。
其次,史诗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两部史诗都塑造了众多的人物,但并不显雷同,战场上的英雄虽然个个英勇善战,但个性不同。阿伽门农的傲慢,阿基琉斯的任性,赫克托耳的厚重,奥德修斯的机智,埃阿斯的直率等等,都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在妇女形象方面、贤惠的安德洛马刻,忠贞的珀涅罗帕,天真的瑙西卡公主,痴情的卡吕普索都写得栩栩如生。史诗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把人物放在一定的情势中,以夸张的手法和色彩浓重的诗句,具体地描绘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他的性格,但有时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也很成功。
第三,史诗语言优美动听,成为欧洲文学史上这类作品的典范。史诗语言的优美,首先得益于大量生动的比喻的运用。荷马史诗在描述人物和事件时,使用了约八百个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选取来的比喻,构成“荷马式的比喻”,对于比喻的运用,诗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荷马史诗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创作,最初是由行吟诗人唱出来的,因此,为了便于艺人记忆,使观众加深印象,史诗常常让意思相同的形容词在作品中反反复复地出现,有的甚至整段重复,这些重复的词句象交响乐里一再出现的旋律,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另外,史诗中还常常使用固定的程式化的形容词和称谓,一位神或英雄往往有一个以上,甚至几十个饰词或程式化用语,诗人可以根据格律和音步的需要选用合适的修饰词,这种程式化的用语是适应口头文学的形式而产生的,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增加表达的色彩。
作为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最优秀的文学作品,荷马史诗对后世的欧洲文学产生了难以估计的深远影响。第三节 古希腊戏剧
一、悲剧创作
古希腊戏剧是欧洲戏剧史上的第一座高峰。
古希腊戏剧的文本形式在当时是戏剧诗,主要包括悲剧和喜剧两种体裁。从戏剧发生学来看,无论是悲剧还是喜剧,都起源于当时民间那些祭祀神的歌舞。古希腊戏剧的两大特点是宗教性和娱乐性,特有的美学特征是模仿性、动作性及语言在戏剧中的特殊功能。
古希腊悲剧的出现标志着欧洲戏剧史的开始。古希腊悲剧是民间风俗的产物,它的来源不是单一的,但它确实主要来源于祭祀酒神仪式中的民间歌舞,其他还有对“英雄”生平的悼念,对神灵事迹的模仿,都对悲剧的形成有某种影响。古希腊悲剧并不主要写悲,而是表现其壮烈,演出形式一般包括开场、进场歌、戏剧场面、合唱歌、退场几部分。这样对行动的模仿才显得有头、有躯干、有尾,符合人类和谐、完美的审美要求。
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希腊悲剧进入繁荣时期,涌现了三大著名悲剧家,即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奴隶主民主制发展不同阶段的社会生活,把古希腊悲剧创作发展到了顶峰。
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前456年)是古希腊悲剧的创始人,是有作品传世的第一个希腊悲剧诗人,因而他也被称为“悲剧之父”。他出生在一个贵族家庭里,自幼就受到严格的诗歌、音乐的训练,26岁开始创作活动,但直到40岁才首次获奖。埃斯库罗斯的成功还应该归功于他的时代。他生活在民主精神和爱国热情高涨的时代,时逢雅典奴隶主民主政体建成之时,经历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爱国思想和民主精神在他的剧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诗人的进步思想还表现在他对传统的宗教信仰的态度上,比如,在一些作品里对宙斯和众神的批判态度。他对神的理解接近于泛神论的观点,强调个人意志的作用。埃斯库罗斯一生写过70个剧本(一说90个),生前曾获奖13次。但流传下来的悲剧只有7个。其内容虽然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但都是与现实和政治紧密相连。他的悲剧反对暴政,宣扬民主,反对侵略,洋溢着爱国热情,体现的是奴隶民主派的观点,所以他又被称为“有强烈倾向的诗人”。埃斯库罗斯的作品大都采用四部曲的形式,作品场面宏大,人物大都是意志坚强的神和巨人,作品的风格庄严、雄浑、古朴、大胆创造新词、运用奇特的譬喻等。他传世的7部悲剧按演出的年代先后排列是:《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其中《普罗米修斯》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古希腊悲剧,它取材于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给人类的传说。普罗米修斯在分配供神的祭品时,站在人类一边,欺骗了宙斯,宙斯为了惩罚他,把他钉在高加索的悬崖上,每天派一只凶恶的秃鹰啄食他的肝脏,夜间肝脏长好了,第二天再啄食,这样反复地折磨并未使他屈服。普罗米修斯是悲剧的主角,他一出场就被绑在悬崖上,他的性格主要是通过他的语言表现出来的,他热爱人类,保卫人类并造福于他们,表现了崇高的献身精神。普罗米修斯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伟大英雄形象,他是神界的叛逆者,反抗暴力的英雄,人类理想的化身。
埃斯库罗斯的功绩在于他使悲剧有了完备的形式和丰富的思想内容。在他之前,悲剧还处在雏形阶段,还带着酒神颂歌的很大影响,只有一个演员,很难展开戏剧冲突。他对这种形式加以改造,在悲剧中增加了第二个演员,使悲剧有了真正的戏剧对话和戏剧冲突,为悲剧增强戏剧性开拓了道路。在内容方面,除《波斯人》外,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大都取材于特洛亚系列和忒拜系列。悲剧虽然写的是远古时代,以英雄时代甚至前英雄时代为背景,却与现实有密切联系。他的剧本反映了希腊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原始氏族社会的解体和奴隶制社会的确立,反映了希腊人民反对僭主斗争、反对外来侵略斗争这一段漫长的历史。他的悲剧贯穿着民主精神、爱国思想和时代倾向,但他的悲剧中也表现了一些保守、落后的观念,反映了早期奴隶主民主派力图把先进思想和传统观念调和起来的特点。
索福克勒斯(约公元前496—前406年)是埃斯库罗斯之后又一位著名的悲剧诗人,他被称为“戏剧艺术的荷马”。他自幼就受到过很好的教育,尤其在音乐舞蹈和体育方面都曾受过严格的训练。进入中年以后,正逢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的繁荣时期,他积极热情地投身于社会活动之中,是一位非常活跃和擅长与人交谈的天才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公元前5世纪中叶前后,雅典民主政治全盛时期的时代风貌,大力提倡民主精神,反对僭主专制,鼓吹英雄主义思想,重视人的才能、智慧和力量。作品的宣传性很强,剧中人物丰富多彩,悲剧形式逐渐完善,表现了诗人在悲剧创作中的积极探索精神和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倾向。流传至今的7部完整的悲剧是:《埃阿斯》、《安提戈涅》、《厄勒克特拉》、《特剌喀斯少女》、《菲罗克忒忒斯》、《俄狄浦斯》、《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其中《俄狄浦斯王》是他最出名的作品,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十全十美的悲剧”,是“杀父娶母”主题的典型代表,主要根据希腊神话传说中一段令人胆战心惊的故事写成。俄狄浦斯的父亲忒拜王曾诱奸了佩洛珀斯的孩子克莱西普斯,作为惩罚,阿波罗禁止忒拜王拉伊俄斯有任何子嗣,若违此神谕,其子必将杀父娶母。俄狄浦斯的悲剧命运就是在竭力逃避这个神谕的行动中而逐渐应验了这个神谕的。他在婴儿时因生父拉伊俄斯知道他将杀父娶母而被抛弃,后被邻国国王玻吕玻斯收养。长大后从神谕中知道自己将杀父娶母,所以离开“父母”到忒拜城去。路上因争执将一老者杀死,这个老者正是他的生父。后来他又破解了斯芬克司之谜为忒拜人铲除了这个怪物,被推举为忒拜的新国王,并娶了前王的王后,至此他应验了杀父娶母的神谕。在追查杀害忒拜王拉伊俄斯的过程中逐渐揭开事实的真相,他本人就是真正的凶手。其生母自尽而死,他也刺瞎双眼,自我流放异乡。剧中强烈的悲剧效果,体现在悲剧主人公与命运反抗时所表现出的高尚的精神世界,以及强调人应该与不合理命运安排进行斗争的积极倾向。俄狄浦斯是一个高大感人、道德完善的悲剧英雄,他正直善良、机智勇敢,热爱城邦和人民,并且敢于承担所犯下的罪过。《俄狄浦斯王》因其复杂、严谨、完善的情节和结构历来被称道。悲剧开始时,全城正在闹瘟疫,起因就是杀死先王的凶手没有查出来造成的。此时,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悲剧命运已成事实,戏剧家以追查凶手为契机,采用倒叙的手法,把事情的原委通过两条线索的发展与交叉交代清楚,并逐渐把剧情推向高潮,情节的发展与布局运用了“突转”和“发现”两大因素。
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5—前406年)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中的最后一位,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对后世的影响要比他的两位前辈大得多,他被称为“舞台上的哲学家”。他使希腊悲剧更接近于现实,传世的剧本共18部,其中9部取材于特洛亚神话系列,其余取材于忒拜神话系列等。这18部作品是:《阿尔刻提斯》、《美狄亚》、《赫剌克勒斯的女儿》、《希波吕托斯》、《圆目巨人》、《赫卡柏》、《疯狂的赫剌克勒斯》、《请愿的妇女》、《特洛亚妇女》、《伊翁》、《伊菲革涅亚在陶洛人里》、《海伦》、《安德洛玛刻》、《腓尼基妇女》、《俄瑞斯忒斯》、《酒神的伴侣》和《伊菲革涅亚在奥利斯》。欧里庇得斯在古希腊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创作标志着昔日英雄悲剧的结束,宣告了新型戏剧社会问题剧的诞生。其中,以爱情为主题是欧里庇得斯悲剧的现实性大大增强的一个重要标志。他扩大了戏剧的题材,关心女性、家庭、伦理,反映现实生活,关心人本身。他坚持写实手法,以“现实中本来的样子”来塑造人物。更重要的是,他注重心理描写,被誉为“心理戏剧鼻祖”,开创了后来戏剧心理线索和情节线索二者结合的模式。此外,他的开场白、内心独白、音乐等技巧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悲剧《美狄亚》是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它的情节以阿耳戈的英雄们的神话传说为基础。美狄亚爱上了伊阿宋,帮他取得了金羊毛,并在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后与他一起离开自己的家乡,替伊阿宋报了杀父之仇后二人在科任托斯暂居。《美狄亚》开场的时候,伊阿宋已经变心了,他决定遗弃美狄亚,另娶科任托斯的公主为妻,国王马上要把美狄亚驱逐出境,在她的请求下,国王答应宽限她一天。她处境艰难,痛苦万分,在和伊阿宋大吵一架之后假意与之和解,并让两个儿子把侵沾毒药的礼物送给新娘。为了报复伊阿宋,美狄亚强忍悲痛,亲手杀死了他的两个儿子。美狄亚是悲剧中的中心人物,悲剧的主要冲突是通过美狄亚的内心矛盾痛苦表现出来的,创造了震撼人心的描摹妇女心灵的悲剧。《美狄亚》是被遗弃、受欺压的妇女反抗和复仇的悲剧,是家庭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是诗人面对希腊妇女地位日趋下降的境遇而做出的真实反映。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创作几乎全都取材于神话传说,但是他们借古喻今,用动人心魄的激情表达了自己拥护奴隶主民主政治、主张国泰民安的美好理想。他们的悲剧风格悲壮雄浑,反映了强烈的时代精神,使人们在感情宣泄和陶冶之中,受到教育,获得审美享受。所不同的是他们的剧作表现出浸透时代气息的鲜明的艺术个性。埃斯库罗斯是城邦民主制初创和确立时期的悲剧家。其剧作壮烈、雄奇,主人公自豪而又充满信心。剧中始终洋溢着民主派谴责侵略、痛斥贵族专政的凛然正气,使人坚信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正义与力量,准确生动地反映和表现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上升时期蓬勃昂扬的时代精神。索福克勒斯是城邦民主制开始衰落时期的悲剧家。民主制的危机使他痛心疾首却又无可奈何,因而他的悲剧中充满了悲愤、迷惘之情,表现的是主人公的英雄意志最终不能逃脱桎梏与捉弄的痛苦。他为坚决捍卫城邦民主制而上下求索,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盛极而衰的转折时期,人们对民主制的怀疑与信心的动摇。欧里庇得斯是城邦民主制衰落和濒临崩溃时期的悲剧家。他得心应手地运用悲剧形式,表现那些憎恨现实,寻找反抗的普通人,并以沉重的笔触,描绘了现实的黑暗与不合理,以及人们为了反抗所付出的惨重代价。剧作浸透了强烈的批判精神,体现了奴隶主民主制衰微时期,人民大众仍然渴望自由、迫切要求民主的强烈情绪。
古希腊悲剧被称为“命运悲剧”,是指古希腊悲剧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的悲剧,主要描写悲剧主人公的个人意志和命运的冲突。埃斯库罗斯深信命运的存在与不可抗拒,他认为命运在诸神之上,更在人之上,神或人都要受命运的支配和制约。他往往把命运是为具体的威力无穷的神,但有时也强调人的意志力。他笔下的命运通常都站在正义事业一边,带有惩恶扬善、主持公道的性质。索福克勒斯也相信命运,在他看来命运不再是具体的神了,而是一种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但是他笔下的命运不尽合理,有时甚至是邪恶无理的、故意残酷地捉弄着与之抗争的人。人在与命运的挣扎苦斗之中,最终只能落得在劫难逃的悲剧结局。作者以此对命运提出怀疑,并强调人应该向不合理的命运提出抗议,进行斗争,以表现坚强意志在精神上的胜利。欧里庇得斯不仅对命运的存在表示怀疑,而且也不再相信命运。他认为人的行为本身就是命运,强调普通人应该而且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
埃斯库罗斯的剧中的人物往往被描绘成宏伟高尚的形象。剧中的人语言粗犷独特,非常适合其身份。由于诗人虚构而有效地表现了舞台的情势,致使悲剧场面宏大,演出风格古朴、庄重、分外感人。由于他采用了第二个演员,从而构成了戏剧对话和戏剧冲突,标志着新型戏剧的产生。索福克勒斯悲剧中的人物充满了自信的韧性,给观众以极大的审美快感和崇高的精神享受。他强调戏剧动作,注重戏剧情节的安排,主要依靠戏剧表演来产生强烈的戏剧效果。演出风格朴实无华、庄严流畅、戏剧主题极富悲剧意味。他的主要贡献还在于第一次使用了舞台背景、舞台绘画,扩大了歌队的阵容,为古希腊悲剧树立了一个模式与标准。欧里庇得斯剧中人物语言多于动作,往往鲜明地阐述观点,在剧情发展中产生激烈的辩论。他还注重从细节方面描写人性中的缺陷,人物性格和戏剧情节真实可信。他极善于用戏剧手法刻画人物心理,尤其擅长描写发狂的爱情和妇女问题。
二、喜剧创作 古希腊喜剧同悲剧一样,也起源于祭祀酒神的民间歌舞,主要是祭祀活动中的狂欢歌舞游行。“喜剧”一词在希腊文里是“狂欢歌舞剧”,早在公元前6世纪,有一种描写神话故事和日常生活的滑稽剧,这便是喜剧的前身。
古希腊喜剧和悲剧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戏剧。从内容上看,悲剧以神话为土壤,主要写神,写英雄,写命运,写美好事物的毁灭,引起观众怜悯恐惧的感情;喜剧以现实生活为土壤,主要写人,多半是揭露丑恶的事物,引起观众对他们的憎恶。从风格上看,悲剧是严肃的,崇高的,悲壮的,恐怖的;喜剧是嘲讽的,滑稽的,夸张的,荒诞的,逗笑的,但它也通过嘲讽起教育作用。从形式上看,悲剧有不少是“三部曲”,由情节连贯的三部悲剧组成,而喜剧只有一部。从结构上看,悲剧是闭锁式结构,布局严谨,比较严格地遵守“三一律”;喜剧则是直叙式结构,它的题材往往是观众所陌生的,剧情的时间常常超出24小时,地点常常变幻,有不少穿插内容,布局比较松散。从语言上看,悲剧是高雅的;喜剧是粗俗的。古希腊喜剧和悲剧也有一些相同和相似之处:都起源于酒神祭祀,都用诗体写,因而剧作者都被称为诗人,都有男扮女装,都借用面具和高底靴把脸部、体型夸大,都不分幕,只分场。另外,演员从观众席何处上场,都有规定,剧本都有人物表,并以人物出场先后为序。
阿里斯托芬(约公元前446—前385年),是古希腊杰出的喜剧诗人,被称为“喜剧之父”。他生于雅典库达忒奈翁一个小土地所有者的家庭,他熟悉雅典的城市和农村,对荷马史诗和希腊悲剧知之甚深。他的创作基本上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和雅典国家陷入危机的时代完成的,他的喜剧触及到当时的一切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他一共写了44部喜剧,流传至今的只有11部:《阿卡奈人》、《骑士》、《云》、《马蜂》、《和平》、《鸟》、《吕西斯特剌忒》、《地母节妇女》、《蛙》、《公民大会妇女》、《财神》。其中《鸟》演出于公元前414年,是一部以神话为题材的喜剧,表现的主题是厌弃雅典的城市生活,另行建立理想的城邦,他一方面批判雅典社会的种种恶行败德,一方面提出理想的社会制度。从艺术性来看,《鸟》是诗人最优秀的作品。该剧的结构十分完美,全剧是一首富有神话色彩的美丽的诗。诗人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常常用虚构、离奇、荒诞的情节、夸张的手法、漫画式的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本质,同时还用可笑的模拟和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他的语言来自民间,朴实、自然、诙谐、生动,既有粗俗的插科打诨,也有优美的抒情诗。米南德(约公元前342—前292年)是阿提刻新喜剧的主要代表作家,生于雅典的名门世家,代表作品有6部残剧:《萨摩斯女子》、《公断》、《割发》、《西库翁人》、《农夫》、《海洛依》,一部全本《恨世者》。他的喜剧不再有合唱队,而以欧里庇得斯的开场白为范例,在某些场面用寓意性人物来解释剧情的发展,如《割发》中的“无知”,《恨世者》中的“潘”等等。他广泛地运用了独白的形式,《公断》中的卡里奥斯和《萨摩斯女子》中的得摩阿斯两人的忏悔语言就是这种独白的范例。他的功绩之一是创造了性格喜剧,他十分注意人物的刻画及其内心世界的表现,而不追求表面上的有趣场景和个别的舞台效果。他的喜剧通过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反映社会日常生活,表现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婚姻自由的愿望,多以劝善规过为主题,提倡平等、仁慈、反对狭隘自私。
古希腊戏剧作为西方戏剧的源头,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范围超出了欧洲。它的悲剧观、闭锁式结构、三一律、歌队等,一直影响到近代戏剧。后世的戏剧家梅特林克、奥尼尔、布莱希特等人都一再从中汲取创作的营养。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学习重点:学习本章时,要注意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中世纪文学,不能以简单的一概否定的态度来认识欧洲中古文学,而应以开阔的视野来理解中世纪文学、文化中蕴含的影响后世欧洲文学、文化发展的新质:即尊重理性、群体本位、崇尚自我牺牲和忍让博爱的宗教人本意识。我们还应知道基督教是中世纪意识的核心,了解中世纪文学四种样式的创作情况。在中世纪的作家中,最重要的是意大利诗人但丁,关于但丁,我们应了解其作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两重性特征、代表作品《神曲》的基本思想内容及艺术特征。第一节 概述
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一般指的是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大约12个世纪的历史。这一千多年的历史又可以对应封建制度的形成、繁荣和衰亡分成三个时期。就文学史而言,中世纪文学主要指的是前两个阶段,即从5世纪到14世纪文艺复兴发端前的文学状况。从14世纪到16世纪的文学则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西方学者在19世纪以前对中世纪有一种传统认识,认为中世纪经济停滞、政教合一、社会混乱,是处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和文艺复兴两段灿烂文化之间的一段黑暗时期,而中世纪的整个西方文学也往往被视为是愚昧、落后的文学。20世纪之后这种全面否定的观点才被逐步纠正,开始从多角度多方面重新认识中世纪。事实上,中世纪是一个充满复杂矛盾的文化历程,是欧洲大陆已有文化和文明的聚合、重构,是古典文化、日耳曼精神和基督教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恩格斯曾经说过,欧洲的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这是因为西罗马帝国灭亡于蛮族入侵。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蛮族,原先是生活在北欧和莱茵河流域的部落群,从公元1世纪开始,日耳曼各部落逐渐向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的欧洲中部和东南部迁移,罗马帝国的边境不断受到日耳曼人的侵扰。公元4世纪后半期,由于迫切寻找新的居住地,日耳曼各部落联盟大规模侵入西罗马版图,史称“民族大迁徙”(公元376—568年)。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宣告灭亡之后蛮族正式登上了中世纪欧洲的历史舞台。日耳曼人的野蛮入侵虽然使古希腊和罗马文化遗产受到了毁灭性打击,但同时也为欧洲带来了先进的封建制度和勇敢无畏的骑士精神。而且基督教文化对来自蛮荒之地的日耳曼人产生了深刻影响,特别是日耳曼人先后皈依基督教更是如此。因此,蛮族对待传统文化并非一直采取一概拒绝的态度,而是一步步转向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建设教会文化的渊源基础和思想资料、又同教会文化可以兼容的基督教—罗马文化。在重建封建国家的过程中,蛮族文化与罗马—基督教文化得到进一步的融合。他们利用基督教作为统一和控制欧洲各国思想文化的工具,统一的拉丁文本《圣经》成为维系各国教会之间联系的共同语言和理论基础。而作为中世纪文化主流的基督教文化,本身就具有文化上的兼容并蓄的开放性特征。如果说基督教文化从古代希伯来文化中吸收和继承了信仰传统、忧患意识的话,那么,则可以说它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吸收和继承了理性精神和人文意识。
在整个中世纪文化史上,古希腊罗马文化精神作为一股思想潜流始终存在。一些神学家和学者勤奋不懈地研究古希腊哲学和文学,抄录和整理古希腊的文学作品,并运用他们精通的古希腊、罗马思想来解释基督教教义。欧洲中世纪早期 “拉丁教会神学家”中成就最大的奥古斯丁一生致力于将古典思想和基督教思想融为一体,他巧妙地运用柏拉图的哲学思想解释了基督教中上帝与世界、上帝与人的关系,使基督教抹上了一层浓重的古典哲学的色彩。即使是在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著名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里,也没有排斥和否定古代文化。这不仅表现了基督教对古典文化的继承和保留,也表现出其自身巨大的包容性。而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基督教本身的包容性又决定了欧洲中世纪文学的多元化特征。这种多元化表现在中世纪虽然以教会文化为主流,却又形成了以民间形态存在的边缘化非主流文学现象多元并存、对峙于主流的局面。这种非主流的文学现象主要包括:英雄叙事诗、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英雄叙事诗主要由蛮族从北方带来的、欧洲近代各民族在形成过程中涌现的英雄谣曲组成,渗透着个人英雄主义、世俗英雄业绩和质朴的生活气息;骑士文学具有相当特殊性,在抒情诗和叙事诗中都已经确立了个人中心、爱情至上、女性崇拜、渴望幸福、面向世俗生活的基本主题;而市民文学以中古市民人生价值作为基本导向,肯定生活、积极入世、注重写实、大胆讽刺,充分体现了世俗特色。中世纪文学的多元化还突出表现在有新世纪的第一个诗人之称的中世纪最后一位天才诗人但丁和他的作品中。《神曲》之所以能够成为新旧世纪之交的一部具有纪念碑意义的不朽著作,正在于它将其生命历程和宗教热情、人文思想和民族意识、历史传统和现实精神、古典遗产和基督教文化和谐地铸成一体。
一、教会文学
教会文学的灵魂是《圣经》。作为基督教经典,《圣经》一直统霸中世纪文坛。《圣经》原意为“文章”,后衍意为“经”,由《旧约》、《新约》两部分组成。“约”意指上帝与人类所立之约。“旧约”是上帝与挪亚和摩西的约定,标志是彩虹和摩西十诫。“新约”是上帝为了拯救人类,派耶稣为人类赎罪和所有人所立的赐福人类之约。《旧约》原是犹太教经典,用希伯来文写成,收入了古代希伯来39卷文献,内容主要包括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之间民间流传的历史传说、先知言行录、法律、宗教教条和戒规,以及神话、民间故事、诗歌、格言等希伯来民族早期的文学作品。《新约》则是基督教兴起之后的产物,大约形成于公元2世纪,用希腊文写成,全书27卷,内容包括有关耶稣的传说、耶稣使徒传和书信。《圣经》的基本观念是神创论、唯一神论、三位一体说、原罪论、救赎论和天堂地狱观。教会文学就是以这些观念作为依据,歌颂上帝的全能、圣母的奇迹和圣徒的布道和苦修,把人们的世俗生活说成是罪恶的来源,要求人们禁欲绝望,以赎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食禁果的“原罪”,以求来世进入天堂。教会文学名目繁多,主要体裁包括圣经故事、圣徒传、祈祷文、赞美诗、宗教叙事诗和宗教戏剧。形式上由于在神学文化氛围的包围之下,常用寓意性或象征性手法假借梦境展开故事,使中世纪文学染上梦幻和神秘色彩。
基督教作为一个比较严密的文化体系,在其统治之下的教会文学首要的目的即是用超世俗的手段起到统治世俗的作用。因此有一部分教会文学是被笼罩在强大的原罪主义和禁欲主义之中的说教文学,从而失去了自身的审美价值。教会文学中有许多文学作品,以圣徒行传为主,宣扬的都是奉行禁欲教规、终身苦修的宗教思想。如法国教会文学中,《圣徒列瑞行传》、《圣徒尼古拉行传》、《圣徒阿列克西斯行传》都是此类作品,要么以身殉道,要么是割裂与世间一切物质、情感、伦理的自然联系,对人体和自然人性进行摧残。但是,由于基督教本身的巨大包容性和人的自然本性的顽强生命力,在中世纪的教会文学中也不乏隐藏在宗教外壳之下的人学因素。教会文学中宗教性和人学因素的对峙关系也恰好契合了中世纪文化范式的多元化特征。例如,根据圣经故事而来的英国的《凯特蒙组诗》,是教会诗歌的第一个代表人物凯特蒙用盎格鲁•撒克逊语改写的,在圣经素材里加入了很多本民族生活的许多因素。尤其是根据《创世纪》改编的第二首诗歌里,以魔鬼撒旦的失败作为线索,借撒旦之口表达了农民的抗议之声。英国行吟诗人琴涅武甫创作的《基督》、《裘力安那》、《使徒们的命运》和《爱伦娜》虽然是惯用的宗教主题,但也有一部分是取自现实生活。13世纪意大利教会诗人的代表人物圣•方济各用方言写成的《万物颂》采用自由体,语言通俗具有音乐性,带有民间文学特色。另一位意大利诗人雅科波尼创作的《圣母的痛苦》和《圣母的哀歌》都带有明显的人化成分,在描写圣母和耶稣诀别的场景时,把圣母的精神活动描写地与人间的母亲无异。此外,以中世纪教会文学中影响较大的宗教剧为例。最早的宗教剧只演耶稣的诞生与复活,充满受难精神。后来几乎全部的《圣经》内容都进入戏剧,因而越来越多地杂入了世俗生活。继宗教剧之后又出现了神秘剧和奇迹剧,内容上渗透了更多的人性内容,形式上也逐渐以民族语代替拉丁语,最终因于教堂的庄严有碍而被逐出教堂在广场表演。到了中世纪后期,宗教剧已经成为世俗性很强的大众娱乐项目,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也是在这些戏剧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英雄史诗
在民间传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英雄史诗是中世纪文学的突出成就,一般分为早期英雄史诗和后期英雄史诗。早期史诗是氏族社会末期各族人民口头创作和集体智慧的结合,这些作品大多产生在民族大迁徙前后,塑造的是氏族、部落的英雄,写他们为氏族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和自然做斗争的英雄业绩,体现一种群体意识。因为产生较早因此都带有很强的神话因素,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盎格鲁•萨克逊的《贝奥武甫》、日尔曼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芬兰的《英雄国》(又称《卡列瓦拉》)、冰岛的“埃达”(诗歌的汇集)和“萨迦”(叙事文学的总称)。冰岛的叙事文学称为“萨迦”,意为“话语”。这类作品数量很多,包括历史、英雄传说、王朝史话、家族史话,大都反映氏族社会生活。
《贝奥武甫》是流传到现在的前期英雄史诗里最完整的一部,用古英语写成的,一共3182行,分上下两篇。上篇《鹿厅》写的是丹麦王贺罗斯加受到妖魔困扰,勇士贝奥武甫率领着十四个武士渡海到丹麦帮助丹麦王杀死妖魔格兰代尔和其母亲,大获全胜。下篇《屠龙》写的是贝奥武甫回国后继承王位统治高特族50年之后,不顾自己年迈体弱,率领民众迎战火龙,在杀死火龙之后自己也身受重伤,临终前把火龙洞的宝物分给人民。史诗中把现实成分和神话成分结合在一起,贝奥武甫作为一个理想的英雄形象与自然力量做斗争,体现英雄特征。
后期史诗产生于中世纪中期,这些史诗是封建制度发展以后的产物,中心主题是爱国主义,一般通过人与人的斗争中的英雄行为进行描写,有一定的历史事件作为依据。主人公大多都是封建社会的典型英雄,具有忠君爱国的特点,神话因素大大减少,英雄的业绩也往往与宗教因素结合在一起,甚至有些英雄的事迹是表现为与异教的斗争。最主要的作品是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罗兰之歌》是中世纪影响最大的英雄史诗。全诗长4003行,成诗年代大概是1080年。故事原型是一个历史事件。史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查理大帝出征西班牙七年,征服了萨拉戈萨以外的所有国家,萨拉戈萨的国王为了让查理大帝退兵,就假装归依基督教,还让人给查理大帝送去礼物和人质。罗兰向查理大帝建议,让他的继父加纳隆出使萨拉戈萨谈判。但是加纳隆认为这是罗兰在害自己想要报复。他故意向敌人泄露军机,而且挑唆敌人攻击查理大帝的后卫部队。第二部分:罗兰率领的后卫部队遭到伏击,罗兰因为骄傲一直不肯向大部队求援,所以导致全军覆没,临死前,罗兰才吹响了号角通知查理大帝。查理大帝歼灭敌人厚葬殉难将士。第三部分是加纳隆受审被四马分尸受到应有惩罚。史诗成功塑造了忠君爱国的罗兰形象。他英武刚毅,把保卫“可爱的法兰西”当作自己的天职。在战场上更是沉着果断、身先士卒。尽管作品中也表现了他过于自信的缺点,但也正因为此,这个形象才更加栩栩入生,真实可信。《熙德之歌》(约1140年):这部史诗是根据西班牙的真实的民族英雄的故事而写的,反映的是西班牙反抗并战胜侵略者的史诗。全诗长3730行。德国的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约1200年)共9516行,分为上下两部,上部名《西格夫里特之死》,下部名《克里姆希尔特的复仇》。俄罗斯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1185—1187)是中古时期另一部出色的史诗。全诗是根据1185年罗斯王公伊戈尔一次失败的远征的史实写成的,除序诗外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伊戈尔出征和被俘。第二部分,基辅大公号召各王公团结起来捍卫祖国。第三部分,俄罗斯大地响应人民的呼吁,帮助伊戈尔逃出囚禁,重返祖国,象征罗斯的复兴。
三、骑士文学
所谓骑士就是封建领主的武装侍从,在封建制度形成的过程中,封建领主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土地就养了很多的武士,他们为主人打仗,得到一些奖赏从而成为小封建主,成为骑士阶级。开始的时候骑士的地位比较低,后来由于战争的需要,骑士的地位大大提高了,形成了“忠君、护教、行侠”的“骑士精神”。骑士文学当中反映了大量的骑士与自己所保护的贵夫人之间的爱情和对幸福的追求,这对于中世纪的禁欲风气和教会的限制来说是个情感上的重大突破。
骑士文学的体裁分为骑士抒情诗和叙事诗也就是骑士传奇两种。
骑士抒情诗的中心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普罗旺斯诗人被称为“特鲁巴杜尔”(或译行吟诗人),多数是封建主和骑士,也有少数手工艺人和农民。他们的名字流传下来的有数百之多,但作品留存的很少。他们的诗歌一般咏唱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其中以“破晓歌”最为著名。“破晓歌”叙述骑士和贵妇人在破晓时候分离的情景。恩格斯指出,骑士爱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个人之爱,其作用是破坏了封建主夫妇之间的忠诚,并且说普罗旺斯爱情诗的精华是“破晓歌”。
骑士传奇的中心是法国北方。法国北方的诗人被称为“特鲁维尔”(也译为行吟诗人)。骑士传奇的主题大都是骑士为了爱情、荣誉或宗教,表现出一种冒险游侠的精神。骑士传奇不同于英雄史诗,它没有历史事实根据,而是出自诗人的虚构,有的取自民间传说,有的模仿古希腊、罗马的作品。骑士传奇可以按题材分为三个系统。
1、古代系统一般是模仿古希腊、罗马文学的作品,像《亚历山大传奇》、《特洛伊传奇》、《埃涅阿斯传奇》等。这些传奇写古希腊、罗马故事,但它们的英雄则具有中古骑士的爱情观点和荣誉观点。
2、不列颠系统是围绕古克尔特王亚瑟的传说发展起来的,其中主要写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的故事。这些故事在西欧各国流传很久。法国诗人克雷缔安•德•特洛亚是这个系统的代表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朗斯洛或小车骑士》、《伊凡或狮骑士》、《培斯华勒或圣杯传奇》。《朗斯洛》是最典型的骑士传奇,写亚瑟王的骑士朗斯洛和王后耶尼爱佛的恋爱,集中体现了骑士的爱情观点。《培斯华勒》写骑士们到各处寻找盛过基督的血的圣杯,充满神秘幻想。《特利斯坦和伊瑟》也属于不列颠系统,是在德、法两国民间流行很广的一部亚瑟王传奇。保留下来的只有法国两诗人贝卢勒和汤玛及德国诗人高特夫里特•封•史特拉斯堡等人的残篇。传奇写特利斯坦和伊瑟无意中喝了一种药酒,其功效是使人永世相爱。他们受到伊瑟的丈夫马尔克国王的残酷迫害,但他们的爱情永远消灭不了。这个故事肯定骑士的爱情,把爱情描写成为不可抗拒的力量。
3、拜占廷系统是用拜占廷流传的古希腊晚期故事写成的作品。《奥迦生和尼哥雷特》写贵族子弟奥迦生爱上女奴尼哥雷特,遭到父亲的反对。他为了爱情忘了保卫国家、抵抗外敌的骑士责任。这部传奇说明从罗兰到奥迦生的二、三百年中,骑士精神已经衰落了。
骑士传奇反映的生活面狭窄,虚构成分较多。它往往以一两个骑士为中心人物,把他们的冒险经历组织成一个长篇故事,在人物外形、内心活动、生活细节等方面都有细致的描写,对话生动活泼。这些艺术特点使骑士传奇初步具备了近代长篇小说的规模。
四、市民文学
城市文学也就是市民文学,是从11世纪随着城市的出现、市民阶级的形成应运而生的文学。市民文学大多民间创作,直接取材于现实,反映市民的审美情趣。与中世纪的教会文学、英雄史诗都不同的是,市民文学强调 “机智”和“乐观”。传统的道德范畴标准如崇高与渺小、忠诚与背叛、诚实和阴险在世俗文化中被颠覆,融讽刺、风趣、现实性于一体。其主要体裁有韵文故事、讽刺故事诗、抒情诗和市民戏剧。韵文故事是一种诗体小故事,从民间歌谣发展而来。它主要采用滑稽取笑的方法嘲弄现实生活,尤其教士是经常被嘲笑的对象,充分表现出市民文学反教会的倾向。著名的有法国的《驴的遗嘱》、《农民医生》、《农民舌战天堂》和德国的《神父阿米斯》等。
城市文学的最高成就是寓言讽刺叙事诗,代表作品就是《列那狐传奇》。《列那狐传奇》产生于12世纪70年代到13世纪中叶,包括27组故事。作品以动物寓人,以动物世界寓人类现实,通过动物间的斗争来反映城市内部各阶级的矛盾冲突。其中,狮子代表君主,骆驼代表教皇,伊桑格兰狼代表贵族大臣,鸡、兔、鸟代表下层人民,列那狐则是典型的市民阶级。其最主要的品质是机智、狡猾,性格上带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借助智慧捉弄、嘲笑甚至击败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另一方面它也不是正面人物,它总是欺压比自己弱小的动物,为了利益可以抛弃善良的念头。作者对这个形象有同情,有讽刺,有赞美,也有嘲笑。《列那狐的传奇》译本流传非常广泛,对欧洲的幽默讽刺文学和寓言文学都有深远影响。
13世纪之后出现的市民抒情诗也是中世纪市民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著名的诗人是法国的吕特博夫(1230?—1285?)和维庸(1431?—1463?)。吕特博夫所留下的作品有宗教诗歌和个人抒情诗。代表作有《吕特博夫的穷困》、《吕特博夫的婚姻》、《吕特博夫怨歌行》、《吕特博夫之死》,诗歌袒露自己悲苦情怀同时也反映人民的日常生活。维庸是位具有非凡诗才但是生活放荡不羁、行为怪诞荒唐的诗人。他在人生中所体味的苦难、挣扎、放纵和渴求都记载在他的《小遗言集》和《大遗言集》中。因其对自我内心和灵魂隐秘的表现而成为法国纯粹抒情诗的开创者。
中世纪的市民剧是建立在宗教奇迹剧、神秘剧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其主要剧种有道德剧、傻子剧和笑剧。道德剧以宣扬市民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以拟人化的观念劝善惩恶;傻子剧以装疯卖傻的舞台形象讽刺教士和贵族,以拙藏智;笑剧作为最受市民欢迎的剧种最富现实意义,也最自由活泼,制造强烈的滑稽效果达到讽刺目的。最有名的笑剧是法国的《巴特兰律师》。第二节 但丁和《神曲》 但丁•阿里盖利(1265—1321)是意大利第一位民族诗人,是中世纪欧洲文学的颠峰。但丁的重大意义在于他介于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之间,是站在旧世纪的终结与新世纪开端的门槛上的文学巨人。因此,他的创作具有两重性和由此产生的矛盾性。
一、生平与创作 但丁诞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早年师从著名学者拉蒂尼,在导师的指导下对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中世纪的传奇、普罗旺斯的抒情诗以及天文、地理、历史绘画、音乐、建筑、政治、哲学、伦理和神学都进行了广博的研究,可谓博古通今,为他日后的创作奠定了才力基础。但丁的一生及其创作与两件事密切相关。第一,是但丁在少年时期的一次宴会上结识了他的终生至爱贝雅特丽齐。不幸的是不仅两人的恋情没有结果,贝雅特丽齐还在1290年夭折。1292到1293年间,但丁把给贝雅特丽齐写的情诗整理成诗集《新生》,以表达爱慕与哀思。在诗中,但丁把贝雅特丽齐看成是上帝派来拯救自己灵魂的天使,这种理想化的象征形象也延续到了后来的《神曲》中。第二件事就是因为政治党派斗争,但丁1302年被放逐,终生没有能够再回到家乡,最后客死他乡。但丁所生活的意大利是世界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早产生的国家。早在13世纪末意大利北部的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等城市就已经成为巨大的经济中心,商业手工业相当发达。但同时新旧经济关系的矛盾和政治斗争也十分错综复杂。在佛罗伦萨,封建贵族党派基白林派支持皇帝,新兴市民政党归尔夫党支持教皇,归尔夫党后来又分裂为黑党、白党。但丁家族本来就是归尔夫党的成员,但丁从年青时代就积极参加归尔夫党的政治活动。在党派分裂后,因为热烈主张佛罗伦萨的独立自由反对教皇干涉而成为白党成员,并在1300年被选为执政官。1302年,黑党在教皇帮助下取胜,但丁被赶出城邦开始近20年的流放生活。在流亡期间他创作了哲学神学论著《飨宴》(1304—1307)、语言诗学论著《论俗语》(1304—1305)、政治学论著《帝制论》(1309)以及他最伟大的作品《神曲》。《神曲》大约是在1307年但丁的流亡生活最痛苦的时期开始创作的。流放生活对于但丁来讲自然是凄惨悲痛的,但同时也正是因为流亡才让诗人能够走遍祖国大川,博览世态人情,才使他能够站在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上把这个时代所有相互矛盾的文化因素进行融汇,从而把西方文化带入到一个新的文化层次上。因此,但丁和他的《神曲》在欧洲文学史上成为一个巍然耸立的丰碑。
二、《神曲》
《神曲》原名《喜剧》。但丁认为《神曲》以悲哀的地狱开始,以光明的天堂结束,寓意着以痛苦始,以欢乐终的艺术精神,因此可称为喜剧。在薄伽丘给作品冠以“神”名之后,后世称为“神的喜剧”。
诗人采用中古梦幻文学的形式,根据基督教宇宙三界的观念,描写了梦游三界的历程。全诗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每部33歌,加上序曲共100歌,计14233行。作品通过但丁的自述,从1300年复活节那天的凌晨写起,诗人在黑暗的森林里迷了路。在黎明时分,正他要怕上一座小山时遇见了三只野兽。豹象征淫欲;狮象征傲慢;狼象征贪婪。正在危急时刻,古罗马的伟大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但丁的恋人贝雅特丽齐之托来解救但丁,并带领但丁游历了地狱和炼狱。然后又由贝雅特丽齐带领他游历了天堂。
全诗的情节充满寓意,内容复杂丰富。谈到《神曲》主题思想时,但丁首先阐明了中世纪流行的“寓意说”。他说,“这部作品的意义并不简单”,“我们通过文字得到的是一种意义,而通过文字所表示的事物本身所得到的却是另一种意义。头一种意义可以叫做字面的意义,而第二种意义则可称为譬喻的、或者神秘的意义。为了更好地阐明它的意义,这种处理方式可以就下面这行诗考虑一下:„当以色列逃出埃及,雅各的家族逃出说外国语言的异族时,犹太就变成他的圣域,以色列就变成他的权利‟。假如你就字面而论,出现于我们面前的只是以色列的子孙在摩西时代离开埃及这一件事;可是如果作为譬喻看,它就表示基督为我们所做的赎罪;如果就道德意义论,我们所看到的就是灵魂从罪恶的苦难到天思的圣境的转变;如果作为寓言看,那就是圣灵从腐朽的奴役状态转向永恒的光荣的自由的意思。”按照但丁的说法,《神曲》的主题也要从两方面理解。第一,从字面意义论,整部作品写的是“亡灵的遭遇”,即人死后在三界当中的情况。第二,如果从寓言意义上看,则“其主题是人”。但丁作为文化转型时期的代表,在他身上既不可避免地带有所谓的字面意义,即中世纪神学的烙印,又必然表现出其丰富的寓意,即人学特征。因此,《神曲》实际上是一部以神学宗教意识作为形式而把人学内涵作为本质的作品,这本身就意味着新旧两个时代的思想杂然并存并且矛盾统一。
(一)《神曲》的思想内容
1、《神曲》的宗教性
作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但丁无可否认地扎根于基督教文化当中,并用基督教文化灌溉他的诗歌之花。从结构框架上看,《神曲》的结构框架的原则就是基督教传统象征式的。地狱、炼狱、天堂三部曲的设置直接取材于基督教传统。但丁充分借鉴了《圣经》及后世基督教关于地狱、天堂的传说,兼采罗马天主教信条中对炼狱的说明构造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宇宙框架。数字在中世纪具有神秘的象征意义,如:“三”象征“三位一体”,“十”象征“完美”、“完善”,“七”象征“上帝的七灵”等。地狱和炼狱主体部分的安排是根据基督徒所犯的七种罪:骄傲、忌妒、愤怒、怠惰、贪财、贪食、贪色。但丁将他笔下的灵魂按各自所犯罪行的轻重分别发配到由浅到深的地狱层和由低到高的炼狱层中。从作品的思想观念上看,《神曲》也传达着基督教的宗教意识。基督教的核心是上帝观,它不仅承认宇宙的终极本源是上帝,而且将上帝看成是宇宙间唯一的、最高的主宰。但丁接受了基督教神学观念,整部《神曲》,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上帝是万物之源和宇宙的最高主宰的观念。《神曲》中的但丁,从黑暗的森林起步,以光明的天堂作结,其间经历了的地狱和炼狱。这一过程与基督教经典所描述的“原罪——审判——救赎”的人类过程是一致的。尽管但丁否认人的本质是原罪,但他却承认人处于罪恶的深渊,其最终归宿是天堂,从地狱到天堂得凭借对上帝的信仰。他让象征理性的维吉尔引导自己游历地狱与炼狱,而让象征爱的贝雅特丽齐引导自己游历天堂,同时又将上帝看作是爱的精神之源。这就是说,他认为理性只能使人辨别真善美,认识假恶丑,而人的提升与超越,则必须依靠爱与信仰。在作品中,他还按基督教观念安排灵魂所处的地狱位置。将那些尽管博学多才,但却因为生于耶稣之前面没有来得及信仰基督教的古代圣贤的亡魂,那些不信仰基督教的邪教徒的亡魂以及那些违反与上帝约定的亡魂——包括那些为了爱情而犯罪的所谓纵欲者都安排在地狱中。而将那些生前遵循上帝的约定,虔诚地信仰上帝而终身奉善者、博爱者的亡魂,信仰上帝的哲学家、神学家和为信仰而战死者的亡魂,以及天使、圣灵,都安排在天堂中。
2、《神曲》的人学内涵
但丁早年就是一个个性解放的倡导者。他所汲取的古希腊文化养分和佛罗伦萨自由主义的文化氛围都决定了但丁从来都不是禁欲主义者。他缺少基督徒的忍耐和节制,也缺少对上帝的完全抛弃自我的献身精神。他仅仅是一个诗人,一个为了爱情刻骨铭心,对政治饱含热情,对民族命运关之切,对整个人类爱之深的诗人。他始终执着地思考和探索着民族、国家及人类的出路,并把这种对现实的满腔忧愤之情注入了他的《神曲》。因此,诗人虽然是在宗教世界中宣泄这自己积郁已久的愤恨,但却不可能脱离“人”的主题。但丁笔下的上帝,是一个为了人的存在,一个造福于人的存在。或者说,他笔下的“上帝”就是但丁自己,而且这个“上帝”在代表了基督教的爱与信仰的同时,又代表了人间的爱与正义。但丁是按照宗教观念里的形象制造了作品中的地狱层。在《地狱篇》里,地狱的入口就写着:你们走进这里的,把一切希望捐弃吧!地狱形象和宗教观念中一样阴森恐怖,一样有各种恐怖骇人的刑罚。唯一不同的是但丁把那些刑罚都用在了现实生活中不能受到惩罚的恶人身上。特别把那些当下社会中作恶的人放在地狱的下层。如在第八层受罪的是诱奸者、阿谀者、贪官污吏、买卖圣职者、伪君子、窃贼、劝人作恶者、挑拨离间者、伪造和诬告者以及罗马教皇等等。在第九层受罪的是谋杀族亲、卖主求荣、背信弃义、叛党叛国的一切叛徒。这里是永久的冰湖,受的是最严酷的惩罚。在《神曲》中,罪恶的审判标准显然与基督教不同,对现实人生是非善恶的评判依照的是但丁本人的标准。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但丁对于世俗爱情的态度。在地狱第二层,但丁把一批违反禁欲教条的人放入其中接受惩罚,但是诗人在面对“爱情的罪恶”时,心里充满异样的感觉。在看到两个到了地狱仍然因为相爱而互相缠绕的灵魂时,但丁竟然激动得难以自制,竟然几乎因为怜悯而昏晕。此时的但丁已然脱掉了神学的外衣,完全显露出他的世俗感情本体。地狱的审判显示出但丁不同于基督教的伦理价值标准,所谓天国的审判其实是但丁的审判,或者说是以但丁为代表的“善”对于“恶的审判。其意义在于,天国的审判在但丁的《神曲》中变成了人间,“地狱”不再是观念中压迫人们精神的巨石,而成为正义战胜邪恶的标志。可以说,这是但丁在利用上帝的权威所实行的人间审判,在上帝的权威背后隐藏的是世俗原则和人性角度。
《神曲》的人学内涵还表现在两个主要的人物形象即维吉尔和贝雅特丽齐身上。但丁出于对维吉尔的崇拜和热爱,把他作为地狱和炼狱的向导,并予以极高的赞美。他赋予这位古罗马诗人以崇高的使命,用他象征智慧和理性,让他带领自己游历地狱和炼狱,象征着诗人对于知识的推崇,并把知识作为通往至善至美的天堂的向导。但丁以理性和智慧作为人获得现世精神生活提升的引导是迥异于中世纪传统的。贝雅特丽齐这一象征形象的人学色彩更为浓厚,是她引导但丁游历天国,最后见到上帝,象征人通过爱的途径认识最高真理和至善,获得永生的幸福。贝雅特丽齐既是但丁少年之爱的感情积淀,也是他精神自救的宗教信仰的象征,是世俗之爱和信仰之爱二者的结合。贝雅特丽齐的形象所包含的自然爱欲的成分表明,但丁的救赎之路不仅指向宗教,更是指向尘世的。尽管贝雅特丽齐早逝之后,这种感情很大程度上已上升为一种精神之爱,但仍然属于一种世俗男女之爱。从基督教的观点看,这种世俗情欲是邪恶的应该禁止的。但丁却让其升华为圣母之爱,而且,还让贝雅特丽齐引导诗人游历天堂。这里,尽管这种世俗的情爱已蒙上了宗教的神圣面纱,但显然标志着诗人对这种世俗情爱的肯定。通过这两个人物的象征意味,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但丁为人类精神危机所寻求的最终途径,即人智和爱的完美结合。但丁所设计的这一人类模式,是对人的本质的探索,对个体人格的肯定,对主体性的高扬,也是但丁区别于基督教诗人的重要标志。
(二)《神曲》的艺术特色
1、构思严谨,结构完整。《神曲》全书分三章,每章有三十三歌,加上序曲共一百歌。每章篇幅大致相等,结构匀称。地狱分九层,加上外围共十层。炼狱主体是七层,另有外围和地上乐园,总数是九层。天堂也是十层。
2、象征手法。在《神曲》中,象征的手法俯拾皆是。黑森林象征邪恶的世界,豺、狮、狼分别象征淫欲、傲慢和贪婪,维吉尔象征人智,贝雅特丽齐象征爱,甚至故事结构、情节、题目、典故、引言,处处是象征,因此也处处是玄机。虽不免艰涩但富于哲理,充满寓意。
3、虚构与写实结合。《神曲》的内容本来是虚构的,人死后的三界、灵魂等都是作者的想象而非真实的现实生活。但是一方面,但丁非常强调细节描写。在作品中无论是人物所处的环境还是人物的活动都通过细节描写而显得更加真实、形象。作品创作性地写出了地狱、炼狱和天堂的具体形状和身处其中人的景况。比如,地狱中人如何接受惩罚,炼狱中灵魂如何修炼写得十分详细具体。因此作品虽然光怪陆离却又让人感觉真实可信。另一方面,作品涉及到了当时最敏感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故事素材和人物形象大多来自于现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4、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但丁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往往着墨不多却栩栩如生、性格鲜明。如,贪婪残暴的教皇、刚强不屈的法利那、温柔多情的弗兰采斯加,尤其是热情奔放、渴望知识的但丁本人的形象最为突出。
5、俗语写作。《神曲》摒弃了中世纪惯用的拉丁语,用意大利俗语写成,并借用了法语和拉丁语的丰富词汇进行创造,为意大利民族语言的成熟做出突出贡献。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学习重点: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的大转型时期,人们对宇宙、社会和自我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这一时期,欧洲文化的古希腊罗马源流与希伯来基督教源流形成了比“希腊化”时期更大规模的的矛盾、冲突与互补、融合,从而带来了文学中人文观念的重大变化。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精神实质是学习本章所必须掌握的。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流,我们应了解不同国家的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尤其是此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流浪汉小说。在该时期灿若繁星的作家中,需要重点掌握的作家是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关于塞万提斯,我们应该了解其代表作《堂吉诃德》的写作意图及作品反映的西班牙社会现实;堂吉诃德形象的矛盾性;桑丘形象的内涵;作品的艺术成就等。关于莎士比亚,我们应了解莎士比亚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其创作的三个历史时期的创作成就及其历史剧、喜剧、悲剧、传奇剧创作的基本特征;莎士比亚戏剧创作艺术的独特之处及其重大意义。关于其其代表作《哈姆莱特》,我们应了解关于这部作品存在的众多争议;把握主要形象的内涵及其意义;《哈姆莱特》这部悲剧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概述
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发生的文化和思想上的深刻变革,它是在欧洲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宣告了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社会的诞生。
一、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从13世纪末和14世纪初开始,欧洲地中海沿岸兴起了第一批城市,先后出现了工场手工业、商业、银行业,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市民阶级。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和环球航行的成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活动天地,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新兴资产阶级逐渐成为一支富有经济实力的社会力量。新兴资产阶级要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必然要和阻碍其发展的封建制度发生尖锐冲突,新兴资产阶级要想取代贵族,不仅需要以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而且更需要用一种符合自身利益的思想文化体系来取代封建思想的束缚,所以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特别突出的表现在思想领域中。当时资产阶级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主要采取了两种形式,即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反对教会统治的革命斗争,因为基督教思想体系是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资产阶级要想有所发展,必定首先将矛头指向教会。文艺复兴则是资产阶级以世俗的形式借用古代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来向封建思想体系发动的一场大冲击,它集中在哲学、教育、文学、艺术等思想领域和文化领域。作为欧洲文化源头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有一种肯定现实、肯定人的力量的积极乐观的人文精神,这与中世纪的宗教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资产阶级从中发现了许多可以与封建神学相抗衡的因素。所以,14世纪初许多欧洲作家和思想家开始学习和研究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东罗马帝国灭亡后,大批学者流入西欧,带来学多古典文化珍品,同时在罗马废墟中又发掘出大批古代雕刻杰作,引起了西方人的极大兴趣,在欧洲掀起了一个发掘、搜集、整理、研究和传播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热潮。一些学者打出了“回到希腊去”的旗号,声称要把久被淹没的古典文化“复兴”起来,文艺复兴因此得名,其实,“文艺复兴”并非是指简单地复活古代的奴隶制文化,而是借助古代文化精神摧毁以“神”为中心的封建的宗教意识形态,建立资产阶级的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文化体系。
二、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其思想武器。人文主义一词来自拉丁文的humanitatis,原意指中世纪意大利学者所学的文法、修辞、诗歌、历史、道德、哲学等人文学科,这些学科均以人为研究对象,以此与经院哲学相对抗。到了14世纪,人文主义一词有了新的含义,用以概括文艺复兴最普遍最基本的思想文化理想。人文主义思想处处体现了与中世纪封建思想相抗衡的特征。它以人反对神,宣扬人性人权,反对神性神权。中世纪教会认为神高于一切,主宰一切,而人则是渺小的,只能充当神的奴仆,而人文主义者以“人性论”为理论纲领,他们宣称发现了“人”,竭力歌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认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质,有无穷的求知能力,可以创造一切,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它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针对教会的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人文主义者提出“个性解放”的口号。他们肯定现世生活,认为现世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要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彼特拉克就说过:“我是人,凡是人的一切特性我都具有”,又说“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它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针对教会的蒙昧主义,人文主义者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他们宣称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识是快乐的源泉”,“知识就是力量”,“无知就是耻辱”;针对封建社会不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文主义者鼓吹仁慈、博爱、提倡平等,他们宣扬人的自由意志,要求提高人的独立地位,认为人的贵贱是由个人的品德和功绩来决定的。它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当时资产阶级的力量非常有限,不可能提出掌握政权的要求。就只能要求有一个强大的王权出来消灭封建割据,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统一的国内市场,所以人文主义者的政治要求是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以民族为基础的统一的国家。总之,人文主义反映了新的时代精神,表现了蓬勃的朝气、满怀信心的乐观精神和巨大的创造力,它为以后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做了最初的思想准备。
三、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概况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的宗教文学和贵族文学继续存在,民间的诗歌、传说、笑话、寓言、戏剧等文学作品也很盛行,但是人文主义文学兴起之后,便以其迅猛之势波及各国而成为当时欧洲文学的主流。
这时期欧洲的人文主义文学具有更加鲜明的民族特点,更富于民族历史内容,充满爱国情绪。人文主义作家抛弃了中世纪以来著书立说所惯用的拉丁文,采用各自的民族语言进行写作,这既使文学作品具有了民族的形式和民族的风格,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又对近代各民族国家的形成和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创作方法上,人文主义作家摈弃了中世纪文学象征、寓意、梦幻等表现方法,十分注重写实,人文主义作家们描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创造了一系列不朽的艺术形象,丰富了欧洲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近代欧洲文学中的许多体裁都在文艺复兴时期奠定了基础,如诗歌中的十四行诗,趋于成熟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打破悲喜剧界限的戏剧,以及随笔式的散文等。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从14世纪开始,持续到17世纪才告结束。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人文主义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一)意大利文学
意大利是资本主义最早出现的地方,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它的中部城市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摇篮。但丁的创作中就已呈现出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他与在他之后出现的彼特拉克和薄伽丘被称为文艺复兴初期的文学“三杰”。
弗朗齐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被史学家认为是第一个人文主义者,享有“文艺复兴之父”的美誉,是他最早提出与“神学”对立的“人学”观念。他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其代表作是抒情诗集《歌集》(1336—1374),收诗336首,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写给自己青年时代的恋人“劳拉”的。作者笔下的劳拉形象真实动人,既具形体之美又具心灵之美,既是符合理想的完美女性,又是诗人实实在在倾心相爱的恋人。在诗歌中,诗人吐露了热恋中的种种欢娱的感受、因恋人的冷若冰霜和对自己肉欲的罪恶感而产生的痛苦心理和失掉恋人的悲痛之情。这种感情已经摆脱了中世纪文学中那种抽象的象征意义,表现出冲破禁欲主义、追求现世幸福的新型爱情观。《歌集》中还有一些政治抒情诗,表达了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在艺术形式上,《歌集》继承了意大利“温柔的新体诗”的传统,大量采用十四行诗体,使这种诗体达到完美的境地,他的十四行诗成为欧洲诗歌中一个重要的诗体流传下来,后世争相模仿,由于彼特拉克在十四行诗方面的突出的贡献,所以意大利十四行诗又称为彼特拉克体。
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是第一个通晓希腊文的学者。在文学创作上,他是一个多产作家,擅长写十四行诗、叙事诗、史诗、牧歌、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等体裁,在学术著作上也成就卓著。他的最重要的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1348—1353)。小说的“楔子”交代,1348年佛罗伦萨城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短短的几个月里,十多万人丧失了生命。一个礼拜二的早晨,七女三男在一个教堂相遇,他们相约去郊区一座别墅躲避瘟疫,在那里,为了打发日子,每天每人讲一个故事,十天下来,一共讲了一百个故事,故称《十日谈》。这一百个故事来源广泛,有的取自历史事件、有的取自法国中世纪的寓言传说、有的取自东方故事和历史故事。这些故事经过薄伽丘的艺术加工,成为反映意大利现实生活,表现人文主义思想的作品。
《十日谈》首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势力的集中代表者——天主教会。第二个故事“杨诺劝教”用反衬的笔法来讽刺天主教的肮脏,直接向天主教的最高统治发出挑战,这个故事为整个作品定下了基调。其他揭露教士的虚伪、贪婪等丑恶行径的故事只不过是对这个故事的具体补充。
《十日谈》还抨击了封建特权和男女不平等现象。作家通过一系列故事提出了一种评价人的新的标准,即人类向来是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和才智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薄伽丘还谴责了中世纪僧侣主义诬蔑女人代表罪恶的陈腐观念,极力赞美妇女才能,宣传男女平等。在薄伽丘的心目中,妇女既不是圣母,也不是魔鬼,而是和男人一样有个性,有智慧,有能力的活人,她们应该享有与男人同等的地位。爱情故事,在《十日谈》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人性论贯穿在这些故事中。作家赞美纯洁的爱情,认为这是人生幸福的源泉,主张现世享受,宣扬“幸福在人间”的积极人生观。这些都与中世纪教会宣扬禁欲主义、把性爱看作邪恶的观点大唱反调。在《十日谈》中有百分之七十的故事涉及男女关系,其中大多数是描写真正的高尚爱情,在这些故事中,作家热烈赞颂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等级观念,不畏权势、金钱、争取恋爱自由的斗争,讥讽建立在经济关系上的婚姻。当然,《十日谈》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它在强调个性解放时,又把个人幸福、个人利益当作至高无上的东西,对于为个人利益而施展计谋的欺骗行为也给予赞扬,有些故事在反对禁欲主义时,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纵欲主义的倾向。
《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的文学巨著。作品摒弃了中世纪文学梦幻故事的形式和象征、寓意的手法,采用能够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写实手法,大胆使用方言、俗语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在结构上,它采用框架式故事结构,使作品各章成为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统一体。它在中世纪短篇故事的简单叙事基础上,丰富情节、概括现实,描绘景物,开创短篇小说的完整形式,奠定了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基础。
(二)法国文学
法国文艺复兴晚于意大利,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法国的人文主义自始至终存在着贵族和平民两种倾向。
以龙萨(1524—1585)为代表的 “七星诗社“代表贵族倾向。其成员有龙萨、杜贝莱、贝罗、巴依夫、蒂亚尔、若代尔、佩尔蒂埃组成。他们推崇古典文学,提倡建立民族诗歌,统一民族语言,反对浮夸文风,但却轻视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拉伯雷(1494—1553)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巨人传》代表法国长篇小说的开端。
《巨人传》共分5卷,取材于中世纪民间传说,主要描写巨人卡冈都亚和他的儿子庞大固埃的故事。在他们身上寄托了人文主义者对“人”的理想——即身心两方面获得彻底解放,在体力和智力上都达到高度发展水平的充满活力和创造精神的“人”。他们不仅躯体高大,食量惊人,纵情地进行物质享乐,而且体魄强健,本领高强,在猎取知识上,也显示了惊人的气魄。卡刚都亚给庞大固埃的训子家书,提倡全面的综合教育,集中表述了拉伯雷的教育理想,反映了新兴市民阶级强烈的求知欲和向自然进军的愿望。在作品结尾,庞大固埃等人费劲周折找到的神瓶上写着:“喝呀,请你们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体现了作家对理性的推崇。在强调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拉伯雷又对经院教育进行了批判,卡冈都亚开始时接受的是经院教育,花了10年时间,却愈读愈蠢,改投人文主义者为师后,很快变得博学又健康。巨人的成长表明,只有在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得到解放和满足,人的形象才能顶天立地的屹立起来。
通过两个巨人的所见所闻,拉伯雷无情地批判了封建国家的黑暗与罪恶,嘲笑和揭露了封建教会的虚伪和封建国家上层建筑的腐朽。第五部所写的“穿皮袍的猫”就是影射当时的法官。它们身上挂着张口的钱袋,专靠吃贿赂过日子。它们最大的本事就是颠倒黑白,巧取豪夺,鱼肉百姓。它们的法律就象一张蜘蛛网,可以攫取一切,吞噬一切,然而只捕小苍蝇、小蝴蝶,不敢惹大牛虻。在拉伯雷的心目中,教会的神圣地位是不存在的。卡冈都亚来到巴黎游学,坐在圣母院里休息,摘下钟楼上的大钟挂在自己马的脖子上当铃铛,教会的尊严彻底威风扫地。作者不无诙谐的声称教皇的教会集是一部害人的毒书,碰了它之后,人们便会染上各种疾病。拉伯雷还把批判的矛头直指教皇,“反教皇岛”上的居民原来富裕而自由,只因有一个人对教皇的画像做了个不敬的手势而大祸临头,并殃及全岛。大部分居民被吊死,少数幸存者也在受尽侮辱后沦为奴隶,教皇的淫威可见一斑。小说中还有两次描写侵略战争,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恶。这些都讽喻着当时法国的现实。
《巨人传》还提出了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会理想。卡冈都亚为酬谢约翰修士击退外敌修建了“德廉美修道院”,该院的教规是“做你所愿意做的事”。院内没有任何清规戒律,男男女女都可以自由来往,人们可以公开结婚,可以自由致富,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做你愿意做的事”概括了人文主义者崇尚自然信仰的宗教观和追求人性解放的思想,后来成为资产阶级一个著名的口号,在艺术上,《巨人传》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具有幽默讽刺的艺术风格,善于运用漫画式的艺术夸张,全部采用活的民间语言,于嬉笑怒骂中揭示深刻主题。缺点是结构松散,语言有时略嫌粗鲁。蒙田(1533—1592)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期人文主义的代表作家。他1595年出版的《随笔集》开创了随笔这种文学体裁,因而蒙田被认为是欧洲散文体裁的创始人。
(三)西班牙文学
由于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西班牙的人文主义文学出现的较晚,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之间,西班牙文学进入了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十七世纪二十年代之后,西班牙的文艺复兴运动趋于衰落。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和戏剧。
在当时西班牙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小说中,以流浪汉小说最为重要。这种小说对整个欧洲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流浪汉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主人公多是无业游民,出身低微,无依无靠,为了活命与自卫,他们有时也采用欺骗等狡诈手段;流浪汉小说以主人公飘泊人生的遭遇为情节发展线索;在主人公飘泊游历的主线上,松散地串连起一些相对独立的故事,从而展现广阔的社会现实画面,表现作者的喜恶和讽刺性意图,揭示流浪汉的性格发展变化;流浪汉小说一般采用自叙体口吻,叙述者的口吻片面而带偏见。西班牙16世纪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1554)。
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作家是塞万提斯(1547—1616)。
洛卜•德•维加(1562—1635)是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有“西班牙的民族戏剧之父”的美誉。他的剧本题材广泛,有宗教剧、历史剧、神秘剧、政治问题剧等。代表作《羊泉村》(1619)是一部把历史事件、爱情描写、政治问题结合在一起的政治问题剧。
(四)英国文学
早在14世纪初,英国就已出现了人文主义文学,最早的人文主义作家是杰弗利•乔叟(1340?—1400)。他的诗歌创作显示出反封建、反教会、追求个性自由的倾向。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1387—1400)以一批从伦敦到坎特伯雷去朝圣的香客旅行为线索,以每人讲一个故事的形式把24个故事组成了有机的整体,较为全面地反映了14世纪英国的社会生活,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
16世纪英国人文主义文学在散文、诗歌和戏剧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托马斯•莫尔(1487—1535)的对话体幻想小说《乌托邦》(意译为乌有之乡)真实地描绘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阶级矛盾和社会问题,大胆设想了一个理想的社会,被认为是欧洲最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之一。埃德蒙•斯宾塞(1552—1599)是16世纪后半叶的著名诗人,他的长诗《仙后》被认为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史诗,对后世英国诗歌创作影响极大。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戏剧。由于剧院的大量出现和演艺业的昌盛,出现了大量的剧作家和剧本。其中,“大学才子派”的创作尤为突出,这批作家都受过大学教育,才华出众,思想活跃,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在戏剧创作上也颇有创新。他们的出现,标志着英国戏剧已走向繁荣,也为莎士比亚的出现准备了条件。大学才子派的作家有约翰•李利(1554—1606)、罗伯特•格林(1558—1592)、托马斯•基德(1558—1594)和克里斯托弗•马洛(1564—1593),其中克里斯托弗•马洛的创作最为突出。他的著名作品是三部悲剧:《帖木儿》、《马尔他岛的犹太人》和《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在这些剧本中,马洛塑造了一系列追求权利、财富和知识的巨人形象,并且成功地运用素体无韵诗来写剧本,把充满浪漫激情的抒情风格带进剧本,这些都直接为莎士比亚的创作开辟了道路。
第二节 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
米盖尔•德•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1547—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西班牙国际声望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家之一。
一、生平与创作
塞万提斯出身于卡斯蒂亚省埃纳雷斯城一个破落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位潦倒的外科医生,家境贫寒。童年的塞万提斯跟随父亲几度辗转于几个大城市,1566来到首都马德里。颠沛动荡的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触许多文人学士,也接触了许多希腊罗马的经典著作以及其它无数的名著。1569年12月,他作为红衣主教的侍从离开西班牙,来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
他年轻时的经历很富有传奇色彩。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帝国向信奉基督教的西班牙进攻,为了祖国和荣誉,塞万提斯满腔热情参军。在有名的勒班多战役中,他已经病了好多天,但还是表现得异常英勇,第一个跳上敌舰,结果受了重伤,被截去了左手。此后,他又立过几次战功。因此1575年,当他回国时,联军统帅和西西里岛总督特意写信向国王推荐,请求把他提升为军官。塞万提斯带着这封推荐书回国,途中被土耳其海盗船俘获,成了囚徒,押至阿尔及尔。由于他身上带有联军统帅的推荐信,海盗以为他是重要人物,因而向家属索取高额赎金。他的父母本来贫困,无法筹措这笔赎金,塞万提斯只得在阿尔及尔服了五年苦役。他的主人异常凶残,常把奴隶割鼻子,割耳朵,或活活地剥皮。他曾四次与其他囚犯预谋逃跑,每次失败后他总是出来独自承担责任,宁可被处死也不肯说出同伴的名字,主人摄于他的气魄,一次次放过了他。1580年才被亲友赎回国。
归国后的生活更加艰难,他作战得来的荣誉早已被人遗忘,残废着一只手,四处奔走寻找工作,从这时起他已经打算靠写作来卖钱糊口,写过一些喜剧和幕间短剧。他先后做过军需官和税收员,但由于善良轻信,工作很不顺利,甚至几度入狱。在《堂•吉诃德》的“前言”中,塞万提斯自嘲说《堂•吉诃德》是“监狱里诞生的孩子”。大约也就是他在塞维利亚的监狱时,孕育出了《堂•吉诃德》的第一部。他要用幽默的笔调跟那时流行的“骑士文学”开一个玩笑。1605年第一部出版后便大为轰动,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并被译成英文(1612)和法文(1614)出版。但塞万提斯只得到极少的稿酬,他仍在贫困中挣扎。1614年,塞万提斯发现有人冒名出版了《堂•吉诃德》的续篇,肆意歪曲原著,并对他本人进行人身攻击,他受了刺激,便以卓越的才华迅速地完成了第二部,于1615年出版。在第一部里塞万提斯对堂•吉诃德的嘲笑有时粗暴,现在他温和了许多,思想更尖锐,幽默更圆熟,文字也更优美。1616年4月23日他因患水肿病在马德里默默地死去,连墓碑都没有立一个,西班牙就这样埋葬了他们最伟大的文学家。贫穷与不幸追随了塞万提斯一生,纵使是《堂•吉诃德》的成功也没有使他境遇好转。他在《巴拿索神山瞻礼记》中写到诗神阿波罗为每个诗人备有坐位,单单塞万提斯没有,只好站着,诗神叫他把大衣叠起,坐在上面,塞万提斯回答说:“您大概没注意,我没有大衣。”这位有才华的诗人仿佛呆在命运之神遗忘的角落,没有座位,没有大衣,饱受命运的捉弄。一生的贫困潦倒使他拥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对他一生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塞万提斯的文学遗产极为丰富,涉及了当时的各种文学体裁,主要是小说和戏剧两类。戏剧作品有《奴曼西亚》(1584)、《八出喜剧和八出幕间短剧集》(1615)等,小说主要有短篇小说集《惩恶扬善故事集》(1613)、长篇小说《堂•吉诃德》(1615)、《贝雪莱斯和吉西斯蒙达历险记》(1617)等。此外,他还写了一首长诗《马尔纳斯游记》(1614)。这些作品以其广阔的社会画面、鲜明的人物形象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反映了西班牙的社会现实,歌颂了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饱尝了人生忧患的塞万提斯一生经验的结晶便是《堂•吉诃德》,把“黄金时代”的西班牙文学推向它的顶峰。
二、《堂•吉诃德》
长篇小说《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在这部小说中,塞万提斯凝聚了他全部的心血和对人生的体验,也因这部作品的成功而跃居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小说家之冠。
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堂•吉诃德三次出外游侠的故事。堂•吉诃德是住在西班牙拉曼却的一位五十多岁的穷绅士,他读骑士小说走火入魔,他满脑子都是 “游侠小说里讲的那些打仗呀、魔术呀、冒险呀、恋爱呀、决斗呀等等。”他荒唐地迫使酒店老板加封他为“骑士”,把邻村的养猪姑娘臆想成一个美人,甚至派仆人桑丘到村中接他想像中的美人杜尔西内娅。一队商队走过,他眼中幻化出强盗,便不顾一切地冲杀上去。一群羊在山上吃草,他也看成是魔鬼幻化的一群强盗。最著名的是风车大战。面对巨大的风车,堂•吉诃德只身与“巨人”战斗,虽鼻青脸肿也在所不惜。他虔诚地认为忠君行侠是他的职责,因此夜里不睡觉而在酒店院中巡查,当一商人出来准备打水饮骡子时,被他打得抱头逃回;他举着长矛一路拼杀,每战必败,被打得遍体鳞伤,甚至被当作玩偶,但他依然觉着自己立了奇功,受美人青睐,被世人仰慕。在他眼中,穷客店“变成一座堡垒,周围四座塔,一个个塔都是银光闪闪的,凡是书上写的壕沟、吊桥等等,这里应有尽有”。堂•吉诃德的疯狂、执迷不悟几乎断送他的性命,最后他的侄女派人化装成白月骑士打败了他,他才被迫回家。堂•吉诃德回家后很快抑郁成疾,卧床不起。临终时他意识到骑士小说都是胡说八道,立下遗嘱,将财产留给侄女,但条件是侄女必须嫁给一个没有读过骑士小说的人。亲友们为他写下了这样的墓铭,说他“勇毅绝伦,不畏强暴,不惧丧身,谁谓痴愚,震世立勋,慷慨豪侠,超凡绝尘,一生惑幻,临殁见真”,也算堂•吉诃德一生的写照。这部作品最为成功之处在于它塑造了堂•吉诃德这一人物典型。这一形象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矛盾复杂。他将许多矛盾对立的因素,如荒诞与严肃、平庸与高尚、悲剧性与喜剧性等等,完美地融和在一起,因而充满张力。
崇高与梦想,是堂•吉诃德身上的可贵品质。他的理想是铲除邪恶,让大家生活在一个不分你我,自由和睦的的“黄金时代”,他认为“老天爷特意派我到这个世界上来,实施我信奉的骑士道,履行我扶弱锄强的誓愿”。因此他以铲除人间不平为己任,坚定不移地为理想而冲锋陷阵,具有崇高而悲壮的英雄气质。他的身上也闪现着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光辉,热爱自由,反对人与人之间的奴役和压迫,对当时冷酷黑暗的西班牙现实进行抨击。只要不涉及“骑士道”,他表现出丰富的学识和对人生世态深彻的理解,常让周围的人惊叹和佩服。
塞万提斯从滑稽的角度诠释着他的优秀品质,让堂•吉诃德显得尴尬。由于骑士小说的毒害,整个世界在他眼中都变了形。堂•吉诃德为了心目中伟大的理想,和无情的现实进行战斗,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可他又笃信那荒唐过时的骑士道,最终使他济世救人的大事业成了一连串的发疯胡闹,这让他带上了喜剧色彩。他失去了对现实的感觉而完全生活在幻想里,他不知道那骑士道在那火枪炸药的时代已是历史的陈迹,也不懂得怎样把自己的力量使用地合乎时宜。他的理想是崇高的,行为却又荒唐,他对信念执着,但这执着让他不断地惹麻烦。他终其一生为理想而战斗,结果出尽了洋相,而他心目中圣洁的爱情,也只是世人眼中的笑料。因此,英国作家约翰生曾评论说,“堂吉诃德的失望招得我们又笑他,又怜他。我们可怜他的时候,会想到自己的失望;我们笑他的时候,自己心上明白,他并不比我们更可笑。” 堂•吉诃德大战风车被当作成语一样使用着,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也曾把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作为两个相对立的典型。人们往往爱把生活中沉溺于幻想,固执蛮干,屡遭失败的人──他们同时又具有坚持正义,惩恶扬善的优秀品质──称作堂•吉诃德。文中另一个典型人物是桑丘。他矮小粗壮骑在驴背上象圆滚滚的皮球,为了改善一家人的贫困状况,想出去碰碰运气,这才相信了堂•吉诃德天花乱坠的许诺,把希望寄托在主人或许能征服个把海岛来让自己当总督。主人住店不给钱,扬长而去,他在后面被人耍弄;偶有一次主人吓走了措手不及的敌人,他便赶着去收拾战利品;主人配制骑士的“灵丹妙药”,他合计着卖个好价钱。他有着农民的纯朴和善良,也有几分狡黠。他能纠正主人的错误而又不触怒他,堂•吉诃德派他去找杜尔西内娅,他明知这个人只在主人的想象中,但还是活灵活现地编了一套见到她的情景,为了交差在村内演习自问自答,甚至编出杜尔西内娅被魔法改变的绝妙谎言来糊弄主人。当真给他一个总督职位,他又显出西班牙人民的智慧,公正廉洁,不贪恋权势,形容自己“赤条条来,又赤条条去”。他也逐渐明白主人的疯颠,但感念他的慷慨忠厚,也不忍背弃,一路上忍苦耐劳,不愧为最忠诚的侍从。堂•吉诃德是理想主义者,他是实用主义者。堂•吉诃德富有激情,想济世救人,心里装的是遥远的过去和未来,但却竟看不见现实世界,也忘记了自己是血肉之躯,而桑丘只为谋生保命,为理想献身的抱负离他太远,他只要在美酒佳肴中享受人生。主仆二人一瘦一胖,一个富于理想,一个紧贴现实,一个谈吐文雅,一个粗俗有趣,既鲜明对照,又相互补充,这种对称式的人物塑造对后世小说影响深远。
《堂•吉诃德》一书表现出高超的讽刺技巧。塞万提斯声称自己写这部小说的初衷是要讽刺当时在文坛上盛行的骑士小说,尽管小说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一点,但他天才的讽刺技巧也确实使骑士小说从此销声匿迹。堂•吉诃德“神圣” 的头盔硬纸板加铁皮糊成的,他的所谓“宝马”经常会把主人掀到地下,他按书中的方子炮制神油,作为灵丹妙药,喝下后却呕吐得搜肠倒胃。他还学着用骑士小说里的英雄腔调说话,称赞自己的意中人无比的尊贵和美丽,“眼睛是太阳,脸颊是玫瑰,嘴唇是珊瑚,牙齿是珍珠”,而实际上却是个长得象庄稼汉那么粗状的农村姑娘,“胸口还长着毛呢”。骑士小说里满是矫揉造作的爱情,堂•吉诃德也跟着无病呻吟,为了表现自己的多情,他饿着肚子整夜叹气,随时随地地倾吐相思:“小姐呵,我听凭你辖治的这颗心只为一片痴情,受尽折磨,请你别把它忘掉啊!”在这里作者采用了“戏拟”的手法,即讽刺性模拟,表面上与骑士文学极其酷似,而实质上其精神却截然相反,来彻底颠覆骑士文学。《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初的现实主义小说之一,它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现实,通过对平民生活的刻画奠定了现代小说。骑士小说本是贵族的小说,书中描写的人物不是传奇中的幻想人物,就是带着金马刺的骑士,找不到半个平民的影子。塞万提斯戏拟骑士文学,却在其中加上了真实的生活描写。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17世纪的西班牙是个火枪炸药盛行的时代,殖民战争此起彼伏,农民生活困苦,树林里满是犯人的尸体,国内到处是愚昧与偏见,而宫廷贵族和僧侣阶级却荒淫无耻,极尽压迫之能事。堂•吉诃德不止一次诅咒他的世界是“多灾多难的时世”,是“可恶的时代”。小说中出现的700多个人物广泛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贵族、僧侣、市民、士兵、农民、囚徒、强盗、妓女等。故事的场面十分广阔,从贵族的城堡,到穷乡僻壤的小客店,从城镇到农村,从平原到荒野森林。作品还涉及到当时政治、经济、道德、文化、风俗等各方面的问题,堪称是当时西班牙社会的缩影。在写法上,他仿佛把当时西班牙文学最优秀的成就都综合在他这部小说里。他吸取了骑士小说和流浪汉小说的优点,通过人物足迹展示社会现实,摆脱韵律的束缚,并夹有许多训诫性的小故事来酣畅地表达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堂•吉诃德》的成功与它妙趣横生的语言是分不开的。塞万提斯对语言的要求是“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不乱不涩”,“还要让人家读了你的故事,能开心解闷”,他注重文字的明朗和有趣。塞万提斯对西班牙民间口头语言进行了加工提炼,一洗过去骑士小说矫揉造作的绮丽文风,既含蓄幽默又纯朴明快。文中大量运用了民间谚语,成为西班牙民间谚语的宝库。如“对坏人行好事,就是往海里倒水”,“单有一只燕子,还算不了夏天”,“一个人能看到别人眼里的刺,就该看到自己眼里的梁木”等等。更重要的是,人物语言也个性化,堂•吉诃德有学问且喜思考,谈吐就很斯文;桑丘说话纯朴直率,连珠炮似的并夹有大量俗语俚语。海涅曾用这样的话来概括堂•吉诃德和桑丘的语言风格,“前者一开始高谈阔论,就令人感到他总是高高地坐在马上;而后者只要出口吐言就好象骑在他低矮的小毛驴上”。主仆两人的奇谈趣论,也和奇妙的遭遇一样层出不穷,凸显着作品主题。作为西班牙的语言大师,塞万提斯为民族语言的纯洁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总之,《堂•吉诃德》作为近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总结了中世纪以来长篇叙事作品的成就,又为近代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开辟了道路。它不只属于一个时代,更滋养了后世各个文学流派。即使在今天,现代派文学的许多思想,也能在这部作品中发现踪迹。
第三节 莎士比亚和《哈姆雷特》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也是欧洲文学史上少数几个声望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代表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峰。
一、生平与创作
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生于英国爱汶河畔的斯特拉福镇,父亲是当地一位商人,还做过当地的镇长,家境比较富裕。
莎士比亚七岁时,被父亲送入当地专为富裕市民子弟兴办的“文法学校”学习,在那里他学会了基本的写作技巧。十五六岁时他因家道中落而被迫辍学。在家赋闲时期,他认识了比自己大八岁的姑娘安妮,十八岁与她结婚。1586年,他二十二岁离开家乡,奔赴伦敦。关于他离开故乡的原因有种种说法。莎士比亚到伦敦后的最初几年的职业是当杂役,在剧院门口为观众看马。后来,他参加剧团,先是打杂,演配角,当提词人,后来开始创作剧本。莎士比亚演戏并不成功,然而在写作方面却很快就显露了才能,剧本写得很出色,收入也逐渐丰裕起来。1599年,伦敦修建了当时伦敦最豪华的公共剧院——环球剧院,莎士比亚就是股东之一,但不久剧院就因失火烧毁。他还在家乡买了一些产业。晚年于1608年前后回到家乡定居下来,1616年逝世。
有关莎士比亚的原始资料极其缺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莎士比亚作为一个演员和剧作家,在当时社会地位极低。几百年来,西方学者广泛地搜集材料,对莎士比亚的生平作了种种考证,但是,到现在我们也只能大致地勾画出莎士比亚一生的轮廓。
莎士比亚于1588年前后开始写作,一生共创作了37部戏剧2部长诗和154首十四行诗。其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1590—1600),也叫做历史剧、喜剧时期,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世界观和创作风格形成时期,共写了9部历史剧、10部喜剧、3部悲剧和2部长诗,重要的有:历史剧《亨利四世》(1597—1598)上下篇、《亨利五世》(1599);喜剧《威尼斯商人》(1597)、《仲夏夜之梦》(1594)、《第十二夜》(1600);悲剧《裘力斯•凯撒》、《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等。这一时期的莎士比亚被英国表面繁荣的景象所鼓舞,相信人文主义的理想在现实中能够实现,创作基调是明朗和乐观的。
《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它以破落骑士、穷绅士福斯塔夫为中心,展开了一个上至宫廷,下至歌楼酒肆的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勾勒出伊丽莎白时期英国的现实图画,恩格斯把它称为“福斯塔夫式的背景”。莎士比亚的历史剧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的政治思想,谴责那些昏庸残暴或软弱无能的国王,寄希望于理想君主。
莎士比亚喜剧主要是歌颂人文主义理想的胜利,是一种抒情性的浪漫喜剧。基本主题是爱情和友谊,青年男女多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理想的化身,为追求爱情自由,与丑恶的社会现实和各种自私欺骗的行为进行斗争。《威尼斯商人》是代表作。
中期(1601—1607),悲剧时期,是莎士比亚艺术上的高峰时期,他的人文主义思想日臻成熟,创作了七部悲剧,包括著名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1601)、《奥赛罗》(1604)、《李尔王》(1606)和《麦克白》(1606),以及著名的批判金钱至上主义的悲剧《雅典的泰门》(1607);《一报还一报》等喜剧四部。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罪恶,看到了现实与他的人文主义理想之间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产生了悲观的思想,创作基调是悲愤、阴郁的,早先对人文主义理想的歌颂转变为对现实的严峻的批判。
《奥瑟罗》描写了人文主义理想在丑恶现实面前遭到幻灭的悲剧。奥塞罗为人正直单纯,曾被人卖为奴隶,经受无数艰辛;也曾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建立了赫赫武功。妻子忠贞的爱情和下属的真诚的友谊是他整个人生的信念,也是人文主义理想的人世间真诚关系的体现。伊阿古利用了他的单纯和轻信,使他对妻子的贞节发生了怀疑。这对奥塞罗来讲,意味着理想的破灭。结果他错杀了无辜。
《李尔王》描写了那一时代的社会风气在不断恶化,邪恶和极端利己主义得到发展,破坏了人与人的正常关系。李尔王是古代不列颠的国王,起初他刚愎自用,只想听人奉承。他要三个女儿比赛对他的感情,实际上也是要她们屈从于他的个人威严。后来,他亲身遭受到两个大女儿的迫害,感受到穷苦百姓的苦难,灵魂得以净化。这部悲剧的一大特点是暴风雨这一意象的使用。作家用自然界的暴风雨来写李尔王的内心风暴,以此衬托李尔王内心的骚动与混乱、矛盾和冲突。
《麦克白》是莎剧中最黑暗的一部,主题是谴责统治者个人野心的罪恶。麦克白是一个本领高强,忠于君主的将领,后来三个女巫预言麦克白是未来的国王,使他野心勃发,开始弑君篡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一次又一次杀人,成了血腥的暴君。莎士比亚深刻地刻画了麦克白内心善与恶的激烈搏斗。麦克白并不是一个天生的恶魔,当他犯下弑君的罪行,他身上原有的道德感便使他处在极度的精神痛苦之中。他不断地感到内疚,不断地谴责自己。与此同时,他的手段越来越残忍,他的内心也变得越来越冷酷,越来越空虚,越来越绝望,以至没有一点可以支撑自己的精神力量,最后众叛亲离,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后期(1608—1612),传奇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心情渐趋平和,已经没有了早期的乐观、中期的悲愤,而在带有空想色彩的、和解式团圆结局的剧作中,表达了与世界相和谐的理想。主要作品有《辛白林》(1609)、《冬天的故事》(1610)和《暴风雨》(1611)等传奇剧四部和一部历史剧《亨利八世》。这一时期所写的作品中,剧情往往发生在一个非现实的神奇的环境里,主人公先遇难后幸福,解决矛盾的办法往往是一些偶然的因素,甚至是魔法的力量。最后,敌对双方互相宽恕,互相和解,得到圆满的结局。
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初期英国社会的产物,也是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艺术结晶。他以生动丰富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和个性化的、丰富多彩的语言,为戏剧艺术增添了璀璨的一页。他笔下的人物性格饱满,极其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伟大和阴暗。他的语言灵活多变而富有感染力,常运用口语、俚语、双关语、隐喻、比喻等等,讽刺也尖锐而富有诗意,显得既高雅又泼辣。
二、《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重要的一部悲剧,其表现的社会内容和哲学内涵都是最丰富的。这出悲剧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早在12世纪,欧洲就流传着丹麦王子为父报仇的故事,英法两国的剧作家都根据其情节写过类似的剧本。1601年,莎士比亚推陈出新,赋予自己的《哈姆雷特》以重大的社会意义,创作出一部反映人文主义思想体系的、艺术水平非常高的伟大悲剧。
全剧围绕着哈姆雷特为父复仇,展示了哈姆雷特的性格、内心冲突以及哈姆雷特与周围世界的外部外突,深刻反映了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现实、反映了人文主义者与社会邪恶势力间殊死的博斗。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上学的时候,国内发生了意外事故。父王暴死,叔叔克劳狄斯取得了王位,母亲乔特鲁德在先王死后两个月又匆匆地改嫁新王。哈姆雷特应召回国,对于这一切异乎寻常的变故充满着疑虑。就在这时,他见到了先王的亡魂,才知道是他叔叔为了篡位而杀死了他父亲。但是他并没有立即报仇,而是整日装疯卖傻来试探敌人。他的行为引起了克劳狄斯的怀疑。他派了哈姆雷特的两个老朋友和他的情人奥菲莉娅来刺探他的内心秘密,但都被哈姆雷特一一识破。这时,有一个剧团进宫演戏,哈姆雷特便把鬼魂所讲的谋杀先王的情节编成戏,演给国王看。克劳狄斯没等戏演完就愤然离席,暴露了他的罪恶。后来,哈姆雷特应召去见母亲,路遇克劳狄斯跪在神像前祈祷,本可抽刀杀死敌人,但是他认为此时报仇会让克劳狄斯的灵魂升入天堂,放过了敌人。他在与母亲谈话时,发现帐幕后有入偷听,以为是克劳狄斯,拔剑刺去,却误杀了奥菲莉娅的父亲。克劳狄斯要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哈姆雷特在途中发现了奸计,迅速返回丹麦。这时,奥菲莉娅已经精神失常,投河自尽。她的哥哥雷欧提斯为了为父亲与妹妹报仇,聚众起事,冲进王宫。克劳狄斯利用这个机会,挑唆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比武,想趁机用毒剑和毒酒害死哈姆雷特。比武时,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喝了毒酒。哈姆雷特杀死了克劳狄斯,自己也同归于尽。
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形象。一开始,哈姆雷特热情幻想,天真乐观。他对人生的见解与中世纪的传统观念不同,赞美人和世界,认为“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在对人与人的关系、爱情和友谊上,向往美好爱情和真挚友谊,希望以真诚相待的平等关系来代替尊卑贵贱、等级森严的封建关系。他本人多才多艺,体现了人文主义对人的理想。奥菲莉娅在描述他的形象时说过,哈姆雷特算得上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但父王暴亡,母后匆匆改嫁等种种邪恶和背叛,使他对人生、爱情、政治等等人文主义的理想产生了怀疑。这对于他的精神上打击所造成的痛苦,远远超出了丧父之悲。他曾说,他精神上陷入忧郁状态就因为自己对于世界和人类失去了信心。他说,原来理想的天神一般的人类,现在看来,不过是“泥土塑成的生命,不能使他发生兴趣”。他的发疯固然是他为了窥测敌人而假装的,同时,也是他的精神危机的一种自然表现。但是,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也使他变得更加清醒,更加深沉了。他开始了新的哲学性的探索,这里包括人的价值、生存和毁灭、生命的意义、实现理想的道路等等问题。这样,哈姆雷特的形象就具有了思想家的特色。他的探索是深刻而富有哲理性的,他从叔父克劳狄斯个人的罪恶看到一般的社会罪恶,把个人复仇与重整乾坤统一起来。但对报仇,哈姆雷特却时时迟疑,一再拖延。学术界对哈姆雷特的延宕做出了各种解释。有一种权威性的解释,认为哈姆雷特行动延宕的原因在于他的优柔寡断,思考大于行动。歌德在他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评价哈姆雷特说“一件伟大的事业担负在一个不能胜任的人的身上”;“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十九世纪初英国作家柯勒律治说,哈姆雷特“由于敏感而犹豫不定,由于思索而拖延,精力全花在做决定上,反而失去了行动的力量”。理解哈姆雷特全部行动的关键是他在接受复仇时所说的那两句话,“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在哈姆雷特看来,克劳狄斯的罪行只是世界上存在的罪恶中的一桩,问题在于整个时代颠倒混乱,所以,哈姆雷特把为父报仇扩大到重整乾坤,改造现实。哈姆雷特自觉地承担起按照人文主义理想来重整乾坤的任务,但是他不知道如何去完成这一任务,时时感到自己无力去承担这样的任务,所以才造成他的延宕。他在临终时仍然意识到现实还是“冷酷的人间”,并没有实现人文主义的理想。他的悲剧不仅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这本是一个宫廷复仇故事,但剧中所涉及的背景却十分广阔,有宫殿、家庭、墓地,宫内斗争、戏班子演出、民众^造**等等。悲剧开场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时代的画面。政治腐败,矛盾激烈,危机四伏,天空中出现种种异常现象,丹麦国内人人都感到劫难临头。哈姆雷特在独白中还不时揭发现实中的许多罪恶,认为这是一个万恶的世界,颠倒混乱的时代。“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丹麦就是其中最坏的一间”。奸王克劳狄斯是莎士比亚笔下恶的代表。他是“一个冒充国王的丑角,一个盗国窃位的扒手”,但在人们面前,却装出一副仁慈英明的样子。他善于用甜言蜜语来笼络人心,心机却是极其阴险毒辣的。丹麦宫廷内外所发生的一系列冲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矛盾。这也是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末年英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莎士比亚打破了古代戏剧的框框,在以悲剧气氛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掺杂许多喜剧内容,悲喜交融,使剧情显得厚重饱满,生动感人。《哈姆雷特》第一幕以哈姆雷特与鬼魂相会的惊心动魄、阴森恐怖的场面结束,第二幕即以波洛涅斯派人探听儿子品行的喜剧性场面开始。第四幕以奥菲莉娅落水沟死的悲惨故事结束,第五幕就以掘墓人的插科打诨式的场面开始,使得崇高和卑贱、恐怖和滑稽,豪迈和诙谐都混合在一起,而这也正是莎士比亚作品的特点之一。
剧中还善于用用“独白”的方法,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使人物的痛苦和激情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哈姆雷特的重要独白有六次之多,是莎士比亚剧本中人物独白最多的一个。这些独白安排在人物思想转变的重要时刻,从中可以看到哈姆雷特的内心活动,了解他的思想性格发展的脉络。
在语言上,这一悲剧也体现了莎士比亚语言生动而富于形象性的特点。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多种文体,个性化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都使得这部悲剧达到当时戏剧创作的高峰。在《哈姆雷特》中,人物的语言极具个性化,如哈姆雷特“疯疯癫癫”的语言、克劳狄斯阴阳怪气的语言、波洛涅斯的诗体语言,无不反衬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哈姆雷特的语言最丰富,变化最多,有时是一针见血的褒贬,有时是晦涩难解的疯话,有时是深刻的哲理。总之,《哈姆雷特》以精湛的艺术形式,博大的思想内容表现出主人公人文主义理想的幻灭,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索,代表着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第四章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学习重点:17世纪文学的主流是古典主义文学,理性是古典文学的生命。这时期的“理性”除了特定的政治内容之外,主要指人的思维能力和人的理智。他与中世纪的宗教理性相比,更注重人的主体意识和人的能动性,而否定了神性,与人文主义思想相比,它更注重人的理智对情感的制约,强调了对自由的理性规范,在这种理性主义原则指导下,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通常都处于理智与情感、个人欲望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矛盾纠葛之中,并最终让理智战胜情感、个人欲望服从国家和民族利益,而服从王权是最高的理性。学习本章,我们必须了解此时期理性的内涵;把握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各国的发展情况。在这一时期,除了古典主义文学之外,巴洛克文学的创作也是较为引人注目的,对此我们也应该有所了解。本章重点介绍的作家主要是戏剧大师莫里哀。关于莫里哀,我们应注意他的作品与专制王权的关系,与社会斗争的关系,了解他的创作概貌和代表作品,重点掌握其代表作《伪君子》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尤其是其戏剧性。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17世纪欧洲各国资本主义发展得并不均衡,英国在经历了1640年革命后,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国家。法国的资产阶级已经发展到和封建贵族势均力敌、相互妥协的程度了,因此法国的工商业日益繁荣,在当时的欧洲大陆首屈一指。由于统治者的腐败堕落,西班牙的经济出现停滞状态,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意大利正处西班牙的统治之下,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多次爆发武装起义,政局不稳。德国经历了三十年战争的摧残,人口锐减、经济凋敝,国家四分五裂,农奴制度加速发展。
17世纪欧洲的新思想新文化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理性主义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这一时期出现了三大理性主义者——英国的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法国的勒内•笛卡尔(1596—1650)和荷兰的班奈迪克特•斯宾诺莎(1632—1677)。霍布斯的思想代表了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在政治上,他主张君主专制,认为教会不能凌驾于国家之上,但可以通过宗教和道德的力量来约束社会,用司法和国家机器把个人以契约形式聚集在君主的领导之下,形成共和政体,18世纪法国思想家从中受到了很大启发。笛卡尔是17世纪出现的一位哲学巨人,被黑格尔等人称为近代哲学之父。他强调理性的作用,认为理性是检验实践的标准,它本身不会产生错误,但人的自由意志往往超越理性的范围,错误就因此而产生,所以要通过理性意志力控制自发的本能和欲望所产生的影响。他的学说确立了理性在文学艺术表现原则中的主导地位。斯宾诺莎发展了笛卡尔的哲学,他认为感性知识不可靠,只有用理性直觉和推理才能得到真正可靠的知识,同时,他也反对笛卡尔的自由意志说,强调理性和意志不是相对立的,而是同一的。此外,他还在伦理学、心理学等方面有所建树,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二、文学概况
17世纪的欧洲,人文主义文学逐渐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是巴洛克文学和古典主义文学。
“巴洛克”一词来自葡萄牙语barocco,意为不合常规,特别是指形状不规则的、有瑕疵的珍珠。巴洛克风格(Baroque)最早见于16世纪后期意大利的建筑,后来被用于绘画、音乐和文学等领域,其主要特征是寓感情于具有感性吸引力的形式之中,气势雄伟、生气勃勃、感情强烈,崇尚新奇、华丽和雕琢。
巴洛克文学兴起于17世纪30年代,从意大利、西班牙传到英、法等国,在诗歌、戏剧和小说中都有所体现。巴洛克文学在意大利的代表是马里诺诗派;在西班牙的代表是贡戈拉诗派和卡尔德隆(1600—1681)的戏剧《人生如梦》;在英国的代表是玄学诗派;在法国的代表是戴奥菲尔•德•维奥(1590—1626)和圣塔芒(1594—1661)的诗歌,奥诺雷•德•于尔菲(1657—1725)的小说《阿斯特蕾》;在德国的代表是格里美尔斯豪森(1622—1676)的流浪汉小说《痴儿西木传》。除此之外,17世纪一些杰出作家如高乃依、拉辛、弥尔顿等人的创作中,也都或多或少的带有巴洛克文学的印迹。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最主要的文艺思潮。“古典”一词源自拉丁文classicus,意为典范,从广义上讲,以古希腊罗马的文艺作品和文艺理论为典范的创作倾向和理论观点,都可以称之为“古典主义”,而狭义的“古典主义”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兴起于17世纪初的法国,尔后影响到欧洲其他各国,流行时间长达200多年。为了与其他时代的古典主义相区别,人们也把这一时期的古典主义称为“新古典主义”。
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是在君主专制的政治背景之下产生的,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是理性至上,拥护王权。古典主义文学以笛卡尔的唯理主义为基础,强调理性是永恒的、绝对的,是美和善的根源,作家只有将理性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才能抑制感情的冲动,使作品符合君主专制对文艺提出的严格规范,一切作品也都应该以表现理性为主要任务,因此,理性既是文学创作成败的关键,又是衡量作品好坏的尺度。古典主义文学一方面强调牺牲个人的感情,服从家族的利益,或牺牲家族的利益,服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又批判了封建贵族的荒淫无度、放任情欲以及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行为。
第二是模仿古代,注重规则。古典主义者极度推崇古希腊罗马的大作家,以古典作品为崇敬和效仿的对象,例如古典主义悲剧《安德洛玛克》和《费德尔》皆取材于希腊神话,而古典主义理论著作《诗的艺术》和古罗马文艺理论家贺拉斯的《诗艺》更是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在模仿古代的同时,古典主义者还非常注重写作规则,例如,著名的“三一律”就是他们必须严格遵守的,即故事情节必须是单线索的,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在一昼夜之内。又如,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要模仿普遍永恒的人性,以共性代替个性,特别是喜剧人物,要写成某种品质或性格的类型,这一点在莫里哀的喜剧创作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第三是追求简洁、明朗、严整、洗炼的文风。古典主义文学对理性和规则的注重在艺术形式上体现为作品结构严整和谐,情节集中,人物性格鲜明,语言准确、明晰,不蔓不枝,从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上看,这是对文艺复兴以来文学逐渐走向纷乱无矩的一种反拨,是符合文学自身发展要求的,但是对形式的过分追求也导致了后期的古典主义文学越来越趋于僵化和教条。(一)英国文学
17世纪40年代,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洲历史新的一页。这次革命主要是通过清理国教的形式进行的,由于革命队伍中的骨干都是代表新型资产阶级利益的清教徒,因此也被称为清教革命。1642年,资产阶级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1649年,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建立了英吉利共和国,将英国革命推向高潮。1660年,资产阶级与旧贵族妥协,王朝复辟。1688年,资产阶级发动“光荣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17世纪的上半叶,在诗歌方面的主要代表是骑士派和玄学派。骑士派诗人大多是朝臣、骑士,在内战中为国王效过力,他们的诗歌多以爱情作为主题,在艺术上师法本•琼森,音调优美,明白晓畅。玄学派以诗人约翰•多恩(1573—1631)为代表,他们的诗歌多写爱情和宗教,以思想深刻、联想丰富、比喻新奇而著称。当然,这一时期的诗歌大家还要数约翰•弥尔顿。
约翰•弥尔顿(1608—1674)集诗人、学者、思想家于一身,上承文艺复兴运动,下启启蒙运动,是17世纪英国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弥尔顿的前期创作主要是一些中短篇诗歌,包括成名作《圣诞清晨歌》、赞歌《莎士比亚碑铭》和挽歌《黎西达斯》等。在创作的中期,也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弥尔顿这位清教作家开始致力于政论文章的写作,与国内外的敌人展开公开的笔战,其中《论出版自由》和《为英国人民声辩》等最为著名,是17世纪的散文佳作。弥尔顿的晚期创作主要是在王朝复辟时期,这一时期他因积劳成疾已双目失明,财产被没收,书籍被烧毁,行动也受到监视。在如此艰苦条件下,诗人以惊人的毅力口授了气魄宏大的三部史诗《失乐园》、《复乐园》和《斗士参孙》。这3部作品都取材于《圣经》,表达了诗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失乐园》(1667)是弥尔顿的代表作,长达一万余行,共分12卷,故事主要取自圣经中的《创世记》和《启示录》,分为两条情节线索:一条是大天使撒旦反叛上帝,被逐出天堂,打入地狱;另一条是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违反禁令,偷食禁果,被逐出伊甸园,两条线索交叉到撒旦引诱夏娃吃禁果的情节中。史诗揭示出造成人类不幸的两大根源是骄傲和理性不强。撒旦野心勃勃、骄矜自负,敢于反叛上帝,夏娃意志薄弱,经不起诱惑,偷食智慧果,亚当把对妻子的爱至于对上帝的忠诚之上。因此,他们都是罪有应得的。尽管如此,上帝还是为人类指出了获救之路,即通过信仰的恢复来获得新生。整部史诗采用倒叙手法,结构宏大、场面雄伟,人物超凡脱俗,讽喻隐秘巧妙,音调铿锵有力,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王朝复辟时期,在英国文坛值得一提的是清教徒作家约翰•班扬(1628—1688),他的代表作《天路历程》(1678)采用梦境寓意的形式记述了一个背着沉重包袱的人,名叫“基督徒”,他经传福音者指点,从家乡“将亡城”逃出,落入“消沉泥沼”,挣扎脱身后到达“名利场”,被巨人“失望”所俘获,幽闭在“疑惑”城堡,后来又爬过“困难山”,越过“安逸”平原,渡过“死亡之河”,最后胜利到达目的地“天国城”。这部小说出了成功地再现了圣经的精神实质外,也象征着人类追求美好未来的历程。小说自出版之日起,其影响经久不衰,19世纪的英国作家萨克雷还借用其中的“名利场”来为他的一部小说命名。
约翰•德莱顿(1631—1700)是复辟时期最知名的诗人、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颂诗文采飞扬,感情真切,他的政治讽刺诗简洁犀利,具有很强的讽刺力量;他的英雄悲剧给复辟时期喜剧泛滥的舞台带来了一分深沉,同时也奠定了他在当时剧坛的领袖地位;而他对戏剧的评论使他成为早期英国文学评论的先驱人物。
(二)法国文学
17世纪的法国正值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封建王权一方面扶植资产阶级,鼓励工商业,促进海外贸易,推行殖民政策,促进经济发展,以期从财政上加强王权的力量;另一方面又维护贵族的特权,以保持封建贵族对王权的依附。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还比较薄弱,也希望在王权的庇护下谋求发展,因此17世纪法国的君主专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在王权的调节下互相妥协的结果。与政治上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相适应,在17世纪的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一度兴盛,在此之前,法国文学界有两个流派。一是巴洛克文学,一是人文主义文学,法国的巴洛克文学是贵族中流行的沙龙文学,又称客厅文学。客厅文学的开山之作是奥诺雷•德•于尔菲的《阿丝特蕾》,它讲述是一对牧羊青年男女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其中穿插着神话传说以及有关爱情和政治的议论,既富于奇妙的想象,又有对贵族社交生活的描写。故事发展缓慢,结构松散,心理描写细腻,在贵族沙龙中影响颇大。人文主义文学以查理•索莱尔的小说《法郎西翁趣史》为代表,它通过一个杂货店老板的儿子法郎西翁读了于尔菲的小说后想入非非,到处寻找自己的阿丝特蕾的故事,谴责了贵族沙龙小说的脱离实际。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形成于三四十年代,在六七十年代达到高峰,以戏剧的成就最为突出,出现了以高乃依、拉辛为代表的悲剧作家和以莫里哀为代表的喜剧作家。另外,拉封丹的寓言,布瓦洛的理论著作也是值得一提的。
高乃依(1606—1684)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多从正面歌颂崇尚理性的英雄,善于运用戏剧场面,刻画人物的内心冲突,其诗句音律铿锵,气势豪壮,风格独特。他一生共写了30多部剧本,较为重要的作品有《熙德》(1636)、《贺拉斯》(1640)等。
《熙德》是法国第一部古典主义悲剧。这部5幕剧取材于西班牙戏剧家卡斯特罗的剧本《熙德的年轻时代》。悲剧描写的是西班牙贵族青年罗狄克和施曼娜相爱,施曼娜的父亲在一场争吵中动手打了罗狄克的父亲,为了维护家庭的荣誉,罗狄克和施曼娜的父亲进行了决斗并杀死了对方。父仇报了,爱情却因此失掉了。国王遂命令罗狄克抵御入侵西班牙的摩尔人,罗狄克得胜凯旋,获得了“熙德”(大将军)的光荣称号。施曼娜也在国王的开导下与罗狄克结为夫妇。这出悲剧表现了个人感情与家庭荣誉的冲突,家族荣誉与国家利益的冲突。戏剧冲突由于贤明君主的干预而顺利解决,既表现了理性的胜利,又表现了爱情的胜利,这反映了高乃依一方面服从专制主权,一方面又有所保留的态度,具有妥协时期法国资产阶级的特点。
拉辛(1639—1699)是法国古典主义兴盛时期的悲剧作家。他共创作了11部悲剧,代表作品有《安德洛玛刻》和《费得尔》。他作品的风格与高乃依不同,着重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黑暗和罪恶,更富于现实意义。他的文笔细腻委婉,富有抒情韵味,更擅长分析人物心理。
《安德洛玛刻》是根据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的作品,并参考荷马与维吉尔史诗中的有关情节写成的。全剧分为5幕,写的是特洛伊战争后,赫克托尔的遗孀安德洛玛刻和儿子成了爱庇尔国王庇吕斯的奴隶,为了保全儿子的性命,被迫答应嫁给庇吕斯,但准备在庇吕斯宣誓保证儿子的安全后自杀。国王的未婚妻爱妙娜出于嫉妒而唆使追求她的希腊英雄奥赖斯特去刺杀庇吕斯。庇吕斯被杀后,爱妙娜拔剑自刎,奥赖斯特因惊恐、悲伤而发疯。这出悲剧批判了庇吕斯,爱妙娜和奥赖斯特不顾民族利益,丧失理性,放纵情欲所造成的罪恶,赞美了安德洛玛刻临危不惧、敢于反抗的精神。在安德洛玛刻身上,理智与感情得到了统一。拉封丹(1621—1695)是17世纪法国杰出的寓言诗人。《寓言诗》是拉封丹的代表作,共收239首,题材绝大部分取自伊索寓言和印度寓言家的作品以及法国民间故事。这些作品以动物世界寓指人类社会,揭露封建王朝的黑暗,谴责贵族阶级的暴虐,也描写了劳动人民的苦难,极其广泛地反映了17世纪下半叶法国封建社会的现实面貌。例如《狼和小羊》、《患瘟疫的兽类》写群兽们一起讨论如何制止瘟疫的流行,结果冷酷虚伪的狮王和善于阿谀奉承的狐狸等动物虽然犯有滔天罪行,但是他们却强逼忠厚无辜的驴子作牺牲。拉封丹的寓言在篇幅上大大突破了旧的局限,最长的一篇达562行。在叙事上,他很注意故事的完整性,许多寓言有相当细致的人物场景描写,有一些寓言简直就是一出出小戏,有开场、发展、高潮、结局,结构缜密而清晰。
布瓦洛(1636—1711)是法国诗人,文艺理论家。他的代表作《诗的艺术》是古典主义文学理论的经典,这部用诗体写成的著作全面阐述了悲剧、喜剧、史诗以及其他诗歌体裁(如牧歌、哀歌、十四行诗等)古典主义艺术原则,把16世纪末以来零散的古典主义诗学理论集中起来加以系统化,最终完成了古典主义的理论建设。布瓦洛认为一切作品应该以表现理性为对象,唯有理性才会给作品带来价值和光芒,而诗人只有研究、观察和摹仿自然,才能达到认识和表现理论这个根本目的,他将古希腊罗马文学看作永恒的典范,认为学习古人是获得艺术成功的捷径。他还按照贵族阶级的审美要求将文学体裁划分为高级的和低级的,高级的如史诗、悲剧,低级的如寓言、闹剧。在内容上他对反映市井、乡村生活的作品加以排斥,认为这些作品“卑污”、“野蛮”。最为重要的是,他为古典主义制定了“三一律”。他说“我们要求艺术地布置剧情发展,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完美”。《诗的艺术》对古典主义理论的普及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布瓦洛的一些理论对现实主义美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他的理论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容易束缚作家的创作,甚至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
第二节 莫里哀和《伪君子》
一、生平与创作
莫里哀(1662—1673),原名让•巴缔斯特•波克兰,他是法国古典主义时期最伟大的喜剧家,是欧洲戏剧史上继莎士比亚之后出现的又一高峰。他于1622年1月15日出生于巴黎,是家中的长子,其父是一位精明的挂毯商和宫廷室内装饰师,用钱买了一个“王室侍从”的头衔。其母也是出身于挂毯商之家,受过良好的教育,多愁善感,在莫里哀10岁那年去世。父亲曾经希望他能继承家业,做个商人,但莫里哀从小酷爱戏剧,经常和他的外祖父去看戏。1635年他进入贵族学校克莱蒙中学学习,在这里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会了拉丁文,接触到了哲学和古典文学,特别是对学校的戏剧活动感兴趣。1643年,莫里哀冲破了家庭的阻力,与几个志同道和的朋友一起在巴黎组织了“光耀剧团”,并亲自扮演悲剧中的主角。然而,剧团不久便因演出失败而倒闭,莫里哀为此还被债主送进监狱,父亲将他赎出后,他不认输,又加入另一个剧团,在法国各地巡回演出达十三年之久,终于锻炼成为一个优秀的喜剧作家兼喜剧演员。1658年,他率领剧团到巴黎献艺,得到国王路易十四的赏识,从此留在巴黎。莫里哀身兼剧团的老板、编剧、导演、演员,带领剧团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广大观众献上一出出精彩的喜剧。紧张的生活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1673年2月17日,他强忍病痛主演完自己创作的剧本《无病呻吟》后便与世长辞了。因为他未曾忏悔,没有放弃其“渎神的”职业,所以不能安葬在正式的墓地。但是布瓦洛和拉封丹等莫里哀的生前好友却手持火炬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列,后面跟着一大群热爱他的戏迷。莫里哀生前没有入选法兰西学士院,但死后,他的一尊石像被立在法兰西学士院的大厅里,下面写有这样一段题词:“就他的光荣而论,并没有缺少什么;就我们的光荣而论,倒是缺少了他。” 莫里哀一生中共创作了30多部剧,还写过几首诗,其中讽刺喜剧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1659—1663)是莫里哀喜剧的开创时期,主要作品有:《可笑的女才子》(1659)、《丈夫学堂》(1661)、《太太学堂》(1662)等。《太太学堂》标志着莫里哀喜剧创作的成熟,它讲的是:资产者阿诺夫收养了孤女阿妮斯,将她送到修道院里,目的是把她培养成自己理想中头脑简单、百依百顺的太太。可是,当阿妮斯长大成人,从修道院回到家中,却与阿诺夫朋友的儿子贺拉斯相爱,阿诺夫百般阻挠无效,有情人终成眷属。由于此剧提出了严肃的社会问题,因此被认为是近代社会问题剧的开端。
第二阶段(1664—1668)是莫里哀创作的全盛时期,主要作品有:《伪君子》(1664—1669)、《唐璜》(1665)、《恨世者》(1666)、《屈打成医》(1666)、《乔治•唐丹》(1668)、《悭吝人》(1668)等。《悭吝人》是莫里哀的代表作之一,其题材取自于古罗马戏剧家普劳图斯的喜剧《一罐金子》。《悭吝人》中的主人公阿巴贡是一个爱财如命、吝啬贪婪的高利贷者,他出于金钱的考虑,不惜牺牲儿女的婚姻幸福,直到亲家表示愿意担负全部结婚的费用,才肯同意儿女的亲事。这一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集中体现了物欲对人性的扭曲,因此,阿巴贡在西方语言中几乎成了吝啬鬼、守财奴的代名词。第三阶段(1669—1673)是莫里哀创作的晚期,主要作品有:《布索那克先生》(1669)、《醉心贵族的小市民》(1670)、《司卡班的诡计》(1671)、《无病呻吟》(1673)等。《司卡班的诡计》的情节脱胎于古罗马喜剧加特朗斯的《福尔米奥》,剧中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仆人形象——斯卡班,他为了帮助小主人及其朋友获得爱情,便设计分别从两个人的吝啬父亲那里骗得巨款,并狠狠地报复了一下曾经侮辱过他的老主人。当时的法国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而莫里哀能将仆人作为正面形象加以赞扬,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莫里哀的喜剧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表现出强烈的民主意识。他认为剧作家有权干预社会生活,有权揭露和讽刺恶习,“最出色的严肃的道德典范通常不如讽刺那样有力……当我们把那些恶习列举出来受到大家嘲笑的时候,我们就是给它以沉重的打击。”同时,他反对等级观念,歌颂了下层人民的智慧和美德,成为启蒙主义文学的先声。
在艺术上,莫里哀不完全拘泥于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一方面,他能够熟练地驾驭这些原则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譬如他善于运用高度概括的手法来塑造典型性格,组织集中紧凑的戏剧冲突等等,另一方面,他又往往突破这些原则而不墨守成规,吸收了民间喜剧(特别是闹剧)的艺术手法,在喜剧中加入了悲剧因素,把芭蕾舞和戏剧相融合,从而使自己的喜剧创作体裁丰富、不拘一格。
莫里哀为戏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后人称作“法国古典喜剧之父”,博马舍、伏尔泰、谢立丹和哥尔多尼等戏剧家都从中获益非浅。他的喜剧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并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演,其中《伪君子》是演出最多的一部,他代表了莫里哀喜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中国的戏剧家李健吾、杨绛的喜剧创作也受到了莫里哀的影响。
二、《伪君子》
《伪君子》(又名《达尔杜弗》)是莫里哀的代表作。这是一部五幕诗体喜剧,主人公答丢夫是一位没落贵族,他伪装成虔诚的天主教徒,骗取了富商奥尔恭和他母亲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精神导师。奥尔恭不仅将他待若上宾,还想把女儿嫁给他,而答丢夫却贪得无厌,他私下里勾引奥尔恭年轻美丽的续妻欧米尔,被奥尔恭的儿子达米斯发现,达米斯向父亲告发了他的丑行,答丢夫巧言诡辩,使得奥尔恭一怒之下赶走了儿子,把全部财产的继承权都赠给了他。为了使丈夫看清答丢夫的本来面目,欧米尔设下巧计,让奥尔恭藏在桌下,亲耳听到答丢夫是如何向他求爱的,答丢夫图穷匕现,马上露出凶相,他不但要霸占奥尔恭家的财产,还向国王告发奥尔恭私藏政治犯的秘密文件,并亲自来抓奥尔恭。幸亏英明的国王洞察一切,宽恕了奥尔恭,逮捕了答丢夫。
《伪君子》的故事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印度佛本生故事中“骗子本生”的影响。“骗子本生”讲的是一个伪善的苦行者骗取了一位财主的信任,受到优厚的招待,当他得知财主有一百金币埋在屋里,几天后便取出归为己有。临行前,他故意将一根稻草送还给财主,说这是财主家屋顶上掉下来的,以示自己非施勿取。这话恰好被菩萨听到,他指点财主去看看地下所埋的金币,财主发现金币被窃,与菩萨追回那个苦行者,逼他交出金币,然后教训了他一顿。从“骗子本生”的故事来看,与《伪君子》的故事情节非常相似,都是有钱人被宗教骗子的表面行为所蒙蔽,险些遭受重大损失,幸而经人及时帮助,识破伪善者的本来面目,得以亡羊补牢。所不同的是,莫里哀将故事发生的背景从印度移到了法国,并将内容加以丰富,识破骗子的不是菩萨,而是女仆桃丽娜,还有富商奥尔恭的妻儿和妻舅;答丢夫的危害性也比印度骗子明显加大了;作者所要歌颂的对象不再是菩萨,而是英明的国王了。
《伪君子》创作于1664年,当时在法国,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特别是天主教中的圣体会。圣体会成立于1627年,它的各级组织遍及全国,参加者有宗教界的上层人士,世俗的达官贵人,其幕后的支持者是国王路易十四的母亲。圣体会表面上从事慈善事业,其实却是宗教谍报机关,专门迫害进步人士。这个组织经常指派一些人伪装成虔诚的教士,充当教徒的所谓良心导师,目的是刺探他们的言行,以便给宗教裁判所准备材料。由于圣体会试图游离于王权之外,路易十四对它也早有戒心,希望能够削弱其力量,以便巩固王权。由于《伪君子》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圣体会,因此它的上演可谓是一波三折。1664年5月12日,《伪君子》的三幕本(第一个版本)在凡尔赛宫首次上演,答丢夫身披袈裟,作为教会一切龌龊行为的体现者出现,很快遭到反动势力的凶猛围攻,他们向路易十四控告《伪君子》否定宗教,咒骂莫里哀是“魔鬼”,要求国王将他投入油锅炸死。路易十四欣赏这部剧,但迫于反对派的势力过于强大,不得不下令暂时停止公演。莫里哀并没有因此灰心,他三次修改剧本,两次向国王呈交陈情表,并将《伪君子》的剧本读给好奇的王公大臣听。1664年11月,他应孔德亲王的邀请,在亲王的私宅里第一次演出了《伪君子》的全剧,由原来的三幕增至五幕。1666年,路易十四的母亲去世了,形势逐渐好转此剧得以在1667年8月上演,这一次,莫里哀将剧本的名字改为《骗子》(第二个版本),将主人公的名字改为巴女尔弗,并且给他换上世俗的服装,头戴小毡帽颈围大领巾,衣服镶花边,流长发,佩宝剑,并且特意加进一些轻松的内容,可是,第二天,这部剧还是遭到当时代理国政的巴黎最高法院院长的禁止。直到后来教皇又颁布了“教会和平”的诏书,宗教迫害的行为才不得不有所收敛,莫里哀终于得到解禁的通知,《伪君子》(第三个版本)终于恢复本来面目,于1669年2月5日再度公演,演出非常成功,盛况空前。
剧中的主人公答丢夫是封建贵族和教会僧侣的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伪善的特点,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因此莫里哀将他作为全力讽刺和揭露的对象。他原是外省的破落贵族,由于挥霍无度而荡尽家财,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冒充虔诚的信士,到处招摇撞骗,劣迹斑斑。这一次,他又骗取了富商奥尔恭及其母亲的信任,成为这家的上宾和精神导师。作家通过桃丽娜等人的揭露和答丢夫的一系列表演,一步一步将这个恶棍贪婪好色、狡诈狠毒的本相展示给观众看。他一再标榜自己是不重视物质享受的苦行主义者,实际上一顿饭“吃了两只竹鸡,外带半只切成细末的羊腿”,吃完后就回到卧室,“躺在暖暖和和的床里,安安稳稳地一直睡到第二天的早晨”,把自己养得“又胖又肥,满面红光”;他表面上对金钱毫不在意,当奥尔恭把钱施舍给他时,他每次都说“一文已经太多”,“很客气地退还一部分”,有时还当面施舍给穷人。但暗地里,他却千方百计想占有奥尔恭的全部家产;他将自己装扮成禁欲主义者,碰见身着低胸衣服的桃丽娜,忙拿出手帕,让她遮住前胸,其实他心中充满淫欲,一面想占有玛利亚娜,一面又对欧米尔的美色垂涎欲滴,无耻地勾引对方。当他的伪装已经彻底被揭穿后,便露出凶残的本相,忘恩负义地要将奥尔恭一家至于死地。至此,读者和观众便彻底看了他的伪善。据说,这部作品刚一问世,就有人疑神疑鬼地指着这个人说象答丢夫,又指着那人说象答丢夫,其实,用俄国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话来说,“他(莫里哀)所写的答丢夫决不只是一个答丢夫先生,而是全人类的答丢夫的总和。”
《伪君子》一剧集中体现了莫里哀喜剧艺术的成就,创造性地运用了古典主义的法则,并有所突破。按照“三一律”的要求,莫里哀将故事发生的时间控制在一昼夜之内,地点一直安排在奥尔恭家,剧情紧紧围绕着答丢夫的“伪善”展开,显得简洁、紧凑、层次分明。其中较为精彩的有两处:一是被歌德称为“现存最伟大和最好的开场”,答丢夫虽未出场,但观众却从奥尔恭一家人对答丢夫的不同评价中感受到了他的存在,为他后来的登场做好了铺垫,同时也展示了剧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冲突,以及他们在冲突中的地位和立场,一举多得。
二是剧中第四幕,欧米尔为了教育执迷不悟的奥尔恭,便设下巧计,请奥尔恭藏在桌子底下,让他亲眼看看答丢夫的真实面目。这一“桌下藏人”的安排非常巧妙,既充分利用环境,符合“三一律”对地点的要求,又增强了喜剧的艺术效果。
在喜剧中加入悲剧因素,这是莫里哀对古典主义原则的突破。剧中,奥尔恭强逼已有心上人的玛丽亚娜嫁给答丢夫,玛丽亚娜不从,意欲遁入修道院;答丢夫恩将仇报,欲断送奥尔恭一家……这些悲剧因素的加入使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同时更加突出了答丢夫的阴险毒辣以及奥尔恭的愚蠢偏执。另外,莫里哀还吸取了许多民间戏剧的艺术营养,例如打耳光、桌下藏人是民间笑剧的惯用手法;家庭吵架、父亲逼婚是风俗戏剧的惯用手法,这些夸张、笑闹的成分的加入,避免了古典主义戏剧的保守与僵化,使得这部喜剧显得生动活泼、雅俗共赏。
《伪君子》在思想和艺术上也存在着一些局限,如反映的生活面不够广,人物的性格比较单一等等,但这并不影响此剧在人们心中的地位。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学习重点:启蒙主义文学是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启蒙主义文学也和古典主义文学一样强调理性精神,但启蒙文学的“理性”在肯定笛卡尔的理性精神外,又从自然法则的高度,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的社会法则,肯定人的自我情感的天然合理性。启蒙作家大多都把个性与情感自由强调到了高于理性与秩序的程度。学习本章,应了解启蒙主义文学的总体特征;各国启蒙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本章的重点作家是歌德。关于歌德,我们应掌握歌德的思想发展及其对创作的影响;其代表作诗剧《浮士德》的思想意义、浮士德形象及其表现的时代精神、靡菲斯特的“作恶造善之一体”的辩证特征、诗剧的艺术特色等。第一节 概述
一、历史背景 18世纪,自然科学的各学科已经基本形成,科学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特别是牛顿(1642—1727)三大力学理论和万有引力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对宇宙世界的看法发生了巨大改变。瓦特(1736—1819)高热效率蒸汽机的发明并应用于生产,大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也使国际贸易的范围逐渐扩大,欧洲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们的视野大开,并进一步认识到了人类自身所具有的巨大力量,人的价值被进一步地肯定了。上个世纪英国革命的发生,使人们看到一线光亮。
但是,当时的欧洲各国仍处于王权的强力统治之下,教会仍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人的个性仍处于王权和教权的阴影之下。下层人民生活艰辛,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铲除社会上的王权主义、教权主义和愚昧主义,以法国为中心,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领导者和思想家试图以文化知识为工具,开启大众愚昧的思想,使之摆脱王权与教权的控制。他们崇尚理性,认为人类现在的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上接受审判,理性是裁定一切的标准。但这种理性与17世纪的古典主义理性是不同的,17世纪古典主义强调的是崇尚王权,维护王权和国家利益,为专制制度服务的理性,而18世纪启蒙思想家崇尚理性是因为他们认为“凭借理性人能够解决一切重大难题、确立生活的基本准则;同时坚信,运用理性必将迅速地驱散迷信、偏见及野蛮带来的社会黑暗,使人解脱对权威的单纯依赖和对传统观念的盲从,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王国”。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对理性进行了意义的界定,认为理性就是指人的精神不靠信仰的光亮的帮助就能够自然达到一系列真理的能力。他们高扬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所以他们宣传以自由、平等和博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以此来抵制不合理的现实,以消除现实与人生的自由原则的对立。由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自由的、人道的思想已经开始取得了对专制、愚昧的思想的胜利,人类已经从幼年状态中解放了出来,进入了成熟阶段,这种成熟的标志是人类具有了“独立思考的决心和勇气”(康德语)。
二、启蒙文学的特点
文学是启蒙思想家的重要武器。18世纪的重要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拥护者几乎都运用了这一武器。如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博马舍等,英国的笛福、斯威夫特、费尔丁等,德国的莱辛、歌德和席勒等。
启蒙文学的特点非常明显。首先,内容上的反教权反王权。启蒙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延伸。是对文艺复兴后的新的教权主义和古典主义理性的反驳。作家们高举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等大旗,猛烈的抨击教会和王权统治以及丑恶的社会现实。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通过两个波斯青年的眼睛,揭示了法国社会的腐朽,向法国的现存制度发起了进攻。英国小说家约拿德•斯威夫特则通过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鸟国和智子国等几个幻想式国家游历时的遭遇和见闻,辛辣的批判了英国社会现实的各个方面。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启蒙文学所具有的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其次是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启蒙主义文学家的目的在启蒙,而文学则是他们手中的利器。启蒙文学作品往往从一定的哲理出发,以此为中心,以一种文学的方式讨论哲理。伏尔泰的《老实人》讽刺了盲目乐观主义、悲观主义。而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更是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辩证法的杰作”。可见其哲学意味之浓。另外,启蒙文学是为启蒙运动的斗争服务的,是宣扬政治观点的工具,卢梭的《爱弥尔》围绕教育问题,对政治、宗教、哲学和爱情婚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再次是人物的中下层化和取材的日常生活化。启蒙文学与古典文学以描写国王贵族等上层人物为主不同,它多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并将这些下层人物或普通人作为正面人物。被称为英国小说之父的菲尔丁,其代表作《汤姆•琼斯》的主人公汤姆是一个弃儿,故事主要描写的是他与苏菲亚爱情婚姻坎坷经历以及主人公流浪时的遭遇和冒险。博马舍的剧作《费加罗的婚礼》更歌颂了理发师费加罗这个法国社会第三等级的代表。此外,18世纪后半期还兴起了一股市民剧的浪潮。这些剧作都是以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最后是文体的多样性。启蒙文学扬弃了古典主义关于体裁有高下之分的观点,使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都平等的并列于殿堂之内。小说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如书信体(如《波斯人信札》)、自白体(如《修女》)、对话体(如《拉摩的侄儿》)、自传体(如《忏悔录》)等。菲尔丁将古典主义所鄙视的散文提高到了与史诗同等的高度,称自己的小说为“散文滑稽史诗”。在戏剧方面,出现了除喜剧和悲剧之外的正剧或严肃剧,即市剧。而这一时期,诗歌这原来一直被尊崇的体裁却被大多数的启蒙文学家呼视了,尤其是在法国,并没有许多出色的诗作出现,有人说,这一时期的法国是真正诗歌的沙漠。
三、启蒙文学在欧洲的发展
(一)法国文学
法国的启蒙文学开始于17世纪的80年代,但真正成为一个文**流却是在18世纪20年代。作为这个潮流的先导,查理•路易•德•瑟贡达•孟德斯鸠(1689—1775)功不可没。虽然他的主要成就在理论(主要是政治理论,他的《论法的精神》也的确是一部伟大的关于国家学说的著作)主面,但他的书信体小说《波斯人信札》也确实开了一代风气。这部小说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启蒙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乌斯彼克和里卡。两个人在法国游历,通过他们与朋友和家人的通信,揭示了法国社会的腐朽现实,对现有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这部小说与其他启蒙小说一样,主要是作为宣传启蒙思想的载体,而非小说本身。
有人说,19世纪是伏尔泰(原名弗兰索瓦—马利•阿鲁埃1694—1778)的世纪,这主要指的是伏尔泰作为启蒙运动的领袖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但是作为文学家的伏尔泰却是一个思想、内容上的启蒙主义者,形式上的古典主义者。他推崇古典主义大师,并希望成为他们的继承者。他的戏剧创作遵守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他创作的这类戏剧有《俄底浦斯王》(1818)、《扎伊尔》(1732)和 《高利特》(1778)等。一般认为,他的这些戏剧的内容被古典主义的形式扼杀了,其艺术魅力远远无法与他的小说相提并论。伏尔泰在进行小说创作时往往信手写来,很少受到古典主义教条的束缚。他比较出色的作品有《如此世界》(1746)、《查第格及其命运》(1747)、《天真汉》(1764)、《巴比伦公主》(1769)等。另外一篇可算是伏尔泰哲理小说代表作的是《老实人》(1759)。这部小说通过一位诚实正直但又目光短浅的主人公的经历讽刺了盲目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哲学。小说最终使我们感到一种在现实与理想、无可奈何与积极进取之间的必然摇摆。
德尼•狄德罗(1713—1784)是继孟德斯鸠和伏尔泰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启蒙文学的巨匠,他是一位戏剧理论家,他不仅大力提倡“一种介乎喜剧和悲剧之间”的戏剧即市民剧,并亲身进行了创作实践,他的《私生子》(1757)和 《一家之长》(1758)便是在这方面的尝试。这两个剧作并不成功,只靠他的影响才获得成功。但是他的这些理论和创作尝试都为现代话剧的兴起奠定了基础。真正能代表他文学创作才能的是他的小说,如自传体小说《修女》(1760)、对话体小说《拉摩的侄儿》(1764)和哲理小说《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1713)。《拉摩的侄儿》是他的代表作,小说塑造了“拉摩的侄儿“这个玩世不恭的人物形象,他的性格充满矛盾,既高傲又卑劣,既蔑视当时的社会又不能不屈从于它。狄德罗通过这部小说,探讨了教育、道德、幸福、艺术和天才等诸多问题。
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启蒙运动中的激进派,他“不断避免向现存政权作任何即使表面的妥协”。他的思想理论著作,如《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 社会契约论》(1762)等,充满了强烈的战斗精神和强烈的向往自由平等的热情。作为文学家的卢梭是成功的,这点他与其他启蒙思想家不同。他的代表作教育小说《爱弥儿》(1762)是人道主义教育的经典著作,作品中的“新人”形象影响深远,后世塑造新人形象的教育小说即滥觞于此。卢梭的信札体小说《新爱洛伊丝》(1761),由63份书信组成,主要记述了贵族姑娘朱莉和她的家庭教师普乐之间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这部小说赞美了出自自然人性的爱情,同时也批判了世俗、等级、偏见对美好人性的扼杀。这部小说另有浓重的感情情调,有浪漫主义色彩,勃兰兑斯称这部小说是浪漫主义小说的先导。他的《忏悔录》(1770)是一部真正坦诚的自传,以极大的勇气真诚地披露了自己思想性格,生活状态,并揭露了自己的各种丑行,“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在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过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无论善恶,我都同样坦率地写了出来。……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当时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写我的卑鄙龌龊;当时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写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卢梭不仅进行了这些大胆的“忏悔”,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自己的忏悔,控诉了丑恶现实对自己自然人性的戕害。
十八世纪法国的戏剧大多是不成功的,皮埃尔—奥古斯特•加隆•德•博马舍(1732—1799)算是一个较好的剧评家和剧作家。他继狄德罗之后,大力宣传“市民剧”。他的代表作是《塞维勒的理发师》(1775)和《费加罗的婚礼》(1792)。这两部喜剧大胆地触及了当时社会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这是当时法国社会的根本弊端。所以国王下令禁演了《费加罗的婚姻》,害怕它会“毁掉巴士底狱”。博马舍的戏剧代表了十八世纪法国戏剧的最高成就。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法国文学的文学价值并不高,这与其负载了启蒙这样的重大任务有关。文学成了启蒙文学家宣传启蒙思想的工具,文学失去了其自身的根本性质。
(二)英国文学 18世纪初期,古典主义仍然统治着英国文坛。直到20年代,启蒙文学才开始兴起。丹尼尔•笛福(1661—1731)以其代表作《鲁宾逊飘流记》登上文坛,并一举成名。《鲁宾逊飘流记》从正面塑造了商人鲁滨逊这个艺术形象,作品通过记叙他的海上冒险和滞留荒岛的经历,体现了他身上所具有的积极进取和奋发创业的精神。这部小说被认为是英国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与笛福同时期的另一位小说家是约拿旦•斯威夫特(1667—1745),他的代表作是《格列佛游记》。通过记述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智子国等几个童话式国家的经历和见闻,大胆地讽刺了英国腐朽的社会现实。塞缪尔•理查生(1689—1761),被认为是英国家庭小说的开创者。他的这类小说的代
表作是《帕米拉,又名受到奖赏的美德》(1740)和《克拉丽莎•哈洛》(1748)。前一部小说通过主人公女仆帕米拉给父母的信叙述了她的经历。主人B先生如何强行向帕米拉求爱,她拒绝了,并逃出他的主人家。B先生追了出去,最终两人结了婚。小说赞扬了帕米拉自尊自爱的美好品格。她并不认为自己因社会地位低就应该完全服从自己的主人,相反,她勇敢地向她的主人提出平等相待的要求。后一部小说则讲述了主人公克拉丽莎的悲惨人生,克拉丽莎因拒绝嫁给予她讨厌的人而被家庭抛弃后,落入了一个恶棍之手,她被奸污了,但她并未因此而嫁给这个凌辱她的人,而使自己的精神也受到玷污。她最终选择了死亡,并且记录下了自己一步步走向死亡的状态。
小说18世纪英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家是亨利•菲尔丁(1707—1754),他的主要成就在小说创作方面,他的主要小说有《约瑟夫•安德鲁斯》(1742)、《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1743)、《汤姆•琼斯》(1749)和《阿米丽亚》(1751)。在《约瑟夫•安德鲁斯》的作者序中,菲尔丁把自己的小说定义为“散文体的滑稽史传”,认为这些小说“与喜剧不同,就象严肃的史诗与悲剧不同:他的情节更为展开,更为包罗万象,包含的事件范围更广,引进的人物也更加多样。”真正体现了他的这些小说概念的是他的代表作《汤姆•琼斯》。小说的主人公汤姆•琼斯是一个弃婴,后成了乡绅坚尔华绥的养子。他与邻家之女索菲娅产生了爱情,但他们的爱情之途并不平坦。布力非从中恶意破坏,最终汤姆不得不离家出走,索菲娅为找寻汤姆也离开了家。故事接着叙述了他们以及其他一些人在流浪和相互寻找的过程中的遭遇和所见所闻。这部小说以巧妙的情节构思著称于世,作者巧妙地借鉴了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形式,使其更为广阔地展现了18世纪的英国社会图景。
(三)德国文学
德国的启蒙文学与英法等国不同。18世纪的德国仍处于国家的分裂状态,所以使德国的启蒙文学带有了更为浓厚的反国家分裂和渴望民族统一的特点。德国启蒙文学的伟大代表是高特荷德•埃夫拉姆•莱辛(1729—1781),他是德国民族文学的真正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有美学著作《拉奥孔》,戏剧论文集《剧评》,剧作《萨拉•萨姆逊小姐》和《爱米丽亚•迦沙蒂》。其中《爱米丽亚•迦沙蒂》猛烈地抨击了小邦国君主的残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德国分裂状态的忧虑和不满。70—80年代是德国文学史上的“狂飙突进运动的时代”。这一运动是德国文学史上的第一次全国规模的文学运动,“狂飙突进运动的时代”运动的参与者大多是市民出身的青年作家,他们深爱德国,反对国家的分裂状态,主张民族统一,强烈反对德国当时的现实状态。他们推崇人的个性,要求作家的创作需具有民族风格。这场运动得名于林洛格的剧本《狂飙与突进》,剧中的主人公维尔德不满德国野蛮落后的现实,并感到如果自己继续呆在德国将前途无望,于是他跑到美国去参加那里的抗英斗争去了。
狂飙突进运动促进了德国民族意识和个性的觉醒,德国的启蒙文学也在这一阶段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歌德和席勒是这一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并以他们的创作实绩成为这场运动的中坚力量。歌德(详见本章第二节)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少年维特之烦恼》。弗烈德里希•席勒(1759—1805)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四部戏剧作品,即《强盗》(1780)、《斐哀斯柯》(1783)、《阴谋与爱情》(1784)和《唐•卡洛斯》。其中《阴谋与爱情》是席勒青年时期的代表作,也是德国市民剧的代表作。剧作通过费迪南与露易丝的爱情悲剧,控诉了王侯贵族的专横暴虐和厚颜无耻。公爵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与人结婚,并且制造骗局来掩盖自己与情人之间的丑行。宰相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儿子的幸福。他们的阴谋诡计最终使费迪南和露易丝走上了不归路,双双死去。由于受法国卢梭和英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德国文学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感伤情绪。
“狂飙突进运动”之后,德国进入了古典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的德国文学继续在启蒙精神的照耀下前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歌德和席勒也进入了他们创作的巅峰状态。这一时期的德国文学少了“狂飙突进运动”时的那分狂热,但多了一分成熟与厚重。作家们(主要是歌德和席勒)努力创作一种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作品。席勒在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华伦斯坦三部曲》(1799)、《奥尔良的姑娘》(1802)、《墨西哥的新娘》(1803)、《威廉•退尔》(1803)。其中《威廉•退尔》取材于14世纪瑞典神射手、民族英雄威廉•退尔的传说。威廉•退尔是瑞士反异族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英雄。歌德热情的赞颂了退尔的英难事迹,表达了他对出现能统一德国的英雄的渴望之情,也表达了他对人民争取自由的斗争必将胜利充满了信心。
启蒙运动也影响了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文学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启蒙主义的文学作品,但并没有在这些国家形成繁荣的局面。
第二节 歌德和《浮士德》
一、生平和创作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的伟大诗人,作家和思想家,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所以说他是德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诗人,同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欧州文学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是十八世纪启蒙文学代表人物,由于他对德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恩格斯称为“最伟大的德国人”。
1、狂飙突进时期
歌德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市一个富裕市民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富裕市民,从事法律事业,但一生不得志。曾买得宫廷顾问的职务。他的母亲是当地市长的女儿,在出身上,属于中上层阶级。1765年,歌德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此时他曾自己钻研自己科学,并开始了文学创作。古典主义文学曾对当时的歌德产生影响,1768年因病辍学。
1770年歌德病愈,到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上学,斯特拉斯堡地处德法边境,较多地接受法国革命思想。斯特拉斯堡也是“狂飙突进运动”的第源地。歌德在这里接受了卢梭的影响,接受了斯宾诺孙的哲学思想,更重要的是他织识了“狂飙突进”运动的领袖赫尔德和一批青年作家。赫尔德引导他学习和莎士比亚,引导他收集和学习民歌。从而使他摆脱了宫廷文学和古典主义的影响。在这时期,歌德写出了一批感情真挚、意境清新、韵律和谐的抒情诗。象《野玫瑰》、《五月歌》、《欢迎与离别》等名篇,至今仍是德国诗歌的精品。
1771年,歌德获得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学博士的学位,结束了自己的学业。回到故乡后,做了一名律师,但是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文学创作上。写出一批体现狂飙突进运动反叛精神的优秀作品。其中有诗剧《普罗米修斯》(未完),剧本《铁午骑士葛兹》,及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和一些抒情诗。
《铁手骑士葛兹》出版于1773年,是德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历史剧。葛兹实有其人,原是中世纪德国的一个没落骑士。他少年时作战,左臂受伤,便确断手臂安上一只铁手,因此被称“铁手骑士”。他反对大封建王,参加过农民起义,后来背弃农民,因失败而被囚,歌德阅读完了他的史料后,对他极感兴趣,称他为“最高贵的德国人”,于是以他的事迹为原型,经过改进,注入他狂飙运动的精神,经过六个月的努力写成了这个剧本。在剧中歌德以生动的戏剧场面,再现了宗教改革时期复杂的社会图景,表达了人们对于封建统治的仇恨。在歌德笔下,葛兹是一个善良、正直、勇敢、坚毅的人,一个争自由、反暴政、拥护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者和英雄。是“王侯们所憎恶、被压迫者们所好汉。”最后葛兹由于奸臣的陷害,被捕死于狱中,临死前,他仍然热情地呼唤“天国般美好的空气——自由!自由!”他的反封建争自由的倾向体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精神。所以恩格斯称赞这个剧本是一个叛逆逆者表示哀悼和敬意。”葛兹形象也有没落士的局限性,他以个人力量反抗封建王,实际上是维护骑士的独立地位,他被迫参加农民起义,目的不是实现农民的愿望,而是想把起义者局限在合法的范围之内。《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是这一时期歌德最好的作品。如果说《葛兹》是从历史题材来塑^造**封建的英雄人物,那么,《少年维特的烦恼》则是用现实题材来表现他的反封建精神。这是他根据1772年在魏茨拉实习时的一段生活经历,又综合了其他的一些见闻而写成的作品。维特的爱情悲剧构成了小说的情节基础。
维特是十八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典型形象,他思想敏捷,才华出众,热情奔放,渴望自由。他崇拜大自然,热爱纯朴的村民,喜欢天真的儿童。向往着人的自然天性能得到解放。量是围绕着他的环境却是一个腐朽、顽固、庸俗、鄙陋的社会,他与周围的现实格格不入,为了摆脱这种环境,他离开城市,来到“纯洁无染的乡村”。在一次乡村节目的舞会里,他认识了法国的姑娘夏绿蒂,夏绿蒂举止高雅,品行贤淑、善良,维特在夏绿蒂的身上,仿佛发现了真正美好的人,发现了质朴纯真的人们的真性,便对之寄以全部的热情和无限的崇拜。然而,夏绿蒂当时早已由父母之名,与当地一贵族青年阿尔伯特订婚。阿尔伯特为人诚恳、善良,知道后,并未阻止二人交往,然而,维特的爱情还是走入了俗格。夏绿蒂虽然爱他,但她也不能走出平庸生活的圈子,她宁肯服从礼俗而牺牲爱情。维特怀着一颗受伤的心离开了夏绿蒂,起初他听从友作母亲的劝导,在一家公使馆里找到了秘书的职务。他想通过实际工作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摆脱爱情上的纠葛。但是官场的腐败,上司的刻板挑剔,同事的妒嫉,时刻都在令他感到愤怒和屈辱,最后有一次当他被邀到一个欣赏他的才华的伯爵家里作客时,一些贵族竟然拒绝与他同桌吃饭,而且这事第二天便传得沸沸景扬扬,满城皆知。愤怒的维特当时即辞运河使馆职务,后来他又想随位将军去从军,但很快又因无法忍受将军的平庸而离开。然后受爱情力量的驱使,他又回到夏绿蒂身边。这时夏已与阿为夫妇。面对爱人,维特总是无法克制自己的冲动。最后夏绿蒂劝其离开,另爱他人。这样,他的爱情彻底绝望。
爱情的挫折,工作中的折磨,社会环境的龌龊,这重重烦恼紧紧地包围着他而无法排遣。他终于陷入了既强烈不满而又悲观绝望的学渊。“周围一切都是黑暗,没有希望没有安慰,没有前途!”他实在走投无路了,于是借来阿尔伯特的手枪,开枪自杀。自杀时放着和夏绿蒂舞场相识时穿过的衣服:“长靴、青色燕尾服和黄裤子。” 维特的自杀,是他既憎恶社会又找不到出路的结果,是他对那个别人窒息社会的抗议,同时地也反映出他的孤独反抗的天性。
维特的自杀,不单是维特的性格所使,同时也是那个时代、民族、阶级的产物,《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现在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市民阶级的阶级意识已在觉醒,年青一代更是感情激荡,强烈要求改变自己政治上无权地位,高呼“个性解放”“感情自由”的口号来反对封建束缚。但由于当时封建势力在欧洲还比较强大,年青的资产阶级在斗争中深感软弱无力。因此,悲观失望、愤懑感伤的情绪在不断增长。维特的追求与烦恼,正是这一时代精神的反映。也正因如此,作品刚刚一问世,便引起强烈反响。在德国,在欧洲,在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在广大青年中,掀起了一股“维特热”,人们不仅争穿“青衣、黄裤”的维特服,不少人还效访维特,在苦闷中结束自己的年轻的生命。为了使小说不再产生不良后果,歌德在小说1775年再版时,在第二编之前加上一节序诗,劝导青年们“做个堂堂男子而不步维特的后尘。”这部小说不仅在德国风行一时,而且很快就被译成欧洲各国的文字,成为德国文学第一部产生巨大国际影响的作品。中国五四运动后不久有郭沫若的翻译。1775年,歌德接受魏玛公爵的邀请,到魏玛公国访问,后来就定居魏玛,成了魏玛宫廷的官员。魏玛公国是那时德国三百多个小邦之一,人口不过十万。歌德以为这里的统治者比较开明,他的性格又使他渴望从事实际工作,于是就产生了在封建朝廷统治下实现社会改革的梦想。歌德接受公爵的举荐,主持魏玛公国的政务,从此陷入繁忙的的公务之中。他以全部热忱来实行改革,真诚地为实现启蒙理想而从事社会活动。但是,他的行动实际上却是悲剧性地使自己落入与现实妥协、为封建朝廷服务的境地。他为改革屡遭阻难和失败,卑微的魏玛宫廷使他感到失望和窒息。他曾一度埋头于自然科学的研究,求得一时的精神上的。猬琐的宫廷生活也限制了歌德的创作激情。这一时期,他在文学创作上几乎没有什么成就,只写过一些应酬性的作品,对此,赫尔德尔因而他是“宫廷诗人”,只有当他陶醉于大自然的时候,才写出了一些优美的诗篇,如《致月词》,漫游有《夜歌》等。不过其中已经没有早期抒情诗中的激情,流露出宁静、安详,克制的基调。另有一些作品是他在这一时期着手写作,或写成片断,为他下一个时期取得重要成就打下了基础。
1786年,他再也不能忍受这种死气沉沉的宫廷生活,独自一人悄悄离开魏玛,来到意大利,作为期两年的访问。
意大利各地宁静的大自然和淳朴的民间生活,使他心旷神怡。从而清除了十年宫廷生活带来的郁闷情绪。1788年月他返回魏玛,但不再担任政务。在意大利,他研究了古代希腊罗马的艺术,接受当时著名的美术史家温克尔曼的观点,认为古文艺才华体现了纯朴、宁静、和谐的美,是真正的艺术理想。他还用这种观点对于猛飙突进运动以来自己的创作进行批判性的回顾。他放弃了“狂飙”式的幻想而追求和谐地的人道主义理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歌德1788年回到魏玛后,正工辞去官职,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和自怨样学的研究。同时,他又开始了文学创作,完成了八部重要作品,如《哀格蒙拉》和《伊菲格尼亚》,并写作《塔索》和《浮士德》片断,这些作品反映了歌德思想的变化。(意大利期间)
1789年法国大革命震撼了德国。歌德对这次革命的态度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开始他热烈欢呼:“从此时此地,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开始了!”但是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他不赞成雅各宾党人的革命措施,转而诋毁革命主张合乎自然,和和的发展进化”,否认暴力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他的剧本《市民将军》和〈激动的人们〉等,都是蔑视革命群众,嘲讽革命的。
1794年,歌德与席勒订交,开始了这两位作家互相合作的十年。他们俩在魏玛共同主办剧院,主编文艺杂志,合作写成了一批主诗歌作品。1796年他们合作所努力。926年在文学上形成“讽刺诗斗争”无情地讽刺了当时文化界的不良现象。1797年,他们又一起写了一系列词曲,其中著名〈宝者魔术学徒〉,〈科林斯的未婚妻〉等就是歌德此时创作的诗篇。至此同时歌德还写出〈威廉•退尔的学习时代〉(1795——1796),长篇故事诗〈赫尔曼马窦绿苔〉(1797)和诗剧〈浮士德〉第一部,成为第一生中又一个新的创作丰收的时期。也就是这十年中,歌德与席勒一起把德国文学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从而确定了德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上的光辉的地位。
进入十九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工业化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资矛盾也日益显露,与此同时,世界文化的交流交流空前频繁。歌德研究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圣西门、欧文等人的著作,了解了新思潮;他关心东方文化,模仿东方文学的风格写成诗集〈西东合集〉,和十四首〈中德四季晨昏吟咏〉。对于东方文化的研究,大大扩充了歌德的视野,使他得以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的精辟论断。歌德这种积极接受新事物的态度,虽不能使他克服内心的矛盾,摆脱向贵族宫廷屈从妥协庸人习作,但是仍能帮助,他保持不断探索的精神,赶上时代的步伐。歌德的晚年在隐居生活中度过,他足不出户,埋头写作,先后完成了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和长篇小说《亲和力》,自传《诗与真》等作品,整理出版了与席勒的通信,最后完成了他自认为是毕生的主要事业的作品——诗剧《浮士德》第二部。
《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是歌德创作中仅次于《浮士德》的重要作品。歌德从1776年着手写这部作品,上部《学习时代》于1796年完成,下部《漫游时代》于1829年完成。他的创作几乎贯穿了歌德一生的几个主要阶段。其中塑造的主人公威廉迈斯特是一个德国资产阶级进步青年的形象。表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苦闷,追求与理想。小说的最结论是:为劳动,为人类造福才是真正的主席理想。1832年3月22日,歌德病逝。享年83岁。
歌德在漫长的一生中,为德国文学创立了丰功伟绩,他留下了的一百多卷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为德国古典文学登峰造极之作。歌德不仅是一位伟大和文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
歌德漫长的一生中充满着矛盾,这些矛盾是他所处的时代和阶级地位决定的。
十八、十九世纪初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一方面促使身处革命斗争的激流之中,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生活的时代对我个人大便利。”歌德始终是一个积极关心现实、不断探索崇高理想的人,他的作品也能反映出时代的面貌。另一方面,同时,作为一个德国资产阶级的代表,他又无法摆脱这个阶级身上所不可避免的庸俗的东西。再加上当时德国现实的限制,使他的思想与作品中充满着矛盾。恩格斯曾经非常精辟而全面地论述了歌德的矛盾及其根源。
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成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受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他的气质、他的精力、他的全部精神意向都把他推向实际生活,而他所接触的实际生活却是很可怜的。他的生活环境是他应该鄙视的,但是他又始终被困在这个他所能活动的唯一的生活环境里,歌德总是面临着这种进退维谷的境地……。”
二、《浮士德》
《浮士德》是歌德以毕生心血来完成的一部杰作。它是歌德的代表作,也是当时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它与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等同名,被文学史家认为是史诗性的巨著,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但这两部是比较连贯的,精神上是一致的。
(一)〈浮士德〉的原型及其创作过程
〈浮士德〉取材于德国十六世纪的民间传说。浮士德原名约翰•乔治•浮士德,是当时一个跑江湖的魔法师。懂得炼金术,星相术、占卜等。死后,在德国流传许多关于他的传说。1370掉开始有人记载这些传说。1587年,德国出版了故事书〈约翰•浮士德的一生〉,叙述浮士德与魔鬼订约,漫游世界,满足各种欲望,享受人间的欢乐,最后惨死于魔鬼之手的故事。浮士德的形象表现了宗教改革时期资产阶级的思想要求,深受人民欢迎。文艺复兴以来,不断有人用这一传说作为创作题材。英国戏剧家克里斯拉弗马洛写过〈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剧中的浮士德首次明确反叛神权的形象出现。十八世纪德国作家莱辛、克林格尔等都写过浮士德故事的文学作品,浮士德的故事还被改编成木偶戏和其他戏剧在德国上演。歌德在少年时期就看过有关浮士德的木偶戏和故事书,上大学时,有了创作〈浮士德〉的想法。1773年,开始构思。1775年完成一部分初稿,后来因魏玛之行而中断。1786年旅行意大利后,歌德又继续写作。1790年发表了〈浮士德片断〉,1794年歌德在席勒的督促和鼓励下努力写作,1806年完成第一部。此后,他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来酝酿与构思第二部,到期825年,集中精力写作,1831年7月完成。
〈浮士德〉的创作时间长达六十年之久,贯穿于歌德的全部写作生涯。如果说歌德的其他作品是“一部巨大的自白的许多片断”,那么〈浮士德〉要台说是他的总结性的作品。同时,在这六十年间,世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歌德的思想也不断发展,这些都反映在诗剧之中。所以,〈浮士德〉可以说是一部具有历史总结意义的作品。〈浮士德〉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是比较连贯的,精神是一致的。
〈浮士德〉是一部哲理诗剧,它的地点是整个世界,时间没有限制,同此说它所阐发思想是宇宙性的,普遍存在的。
〈浮士德〉共两部,一二一——一行第一部有序由,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分为五幕。全剧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然而并没有着尾连贯的情节,主要是描写主主公的思想与他探索人生理想的道路。郭沫若总结:“〈浮士德〉是一部灵魂的发展史,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
(二)浮士德的追求及其寓意
序曲中〈天上序幕〉是全剧的开端。在这一场中,歌德借用基督教的形象表现了全剧思想的总纲。魔鬼靡非斯特与天帝发生了一场关于人的争论。(这场争论的中心人物是浮士德)。魔鬼认为象浮士德这样天上人间无一可以满足其心肠的追求者,最终必将堕落,被他引入魔路。天帝却认为:人在努力时难免会犯错误,但“一个善人在他摸索之中不会迷失正途”,最终找到真理(也点出全剧主题:人生理想以及如何实现理想)。他们为此而打赌,由魔鬼去引诱浮士德。于是引出了浮士德追求人生理想和生活历程。其间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知识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艺术悲剧和事业悲剧五个阶段。第一部写浮士德在“小世界”中进行人生探索的前两个阶段。写他追求“官能的”、“感性的”个人生活的享受。第二部写浮士德在“大世界中追求事业的享受,包括他的人生探索的后三个阶段。人能否克服自身的矛盾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实现人生社会生活。
1、知识悲剧
诗剧开头时浮士德是一个年过半百的无学者,他在阴暗的书斋里渡过了大半辈子。为了了解宇宙的秘密,他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钻研了中世纪的各种学问,到了老年,他才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毫无用处,他在同弟子瓦格内的争论中说道:“羊皮古书并不是止渴的甘露,岂能饱饮满腹便把焦渴解除?没有消病迸出你自己的灵魂。你是永远地昏沉,是不到清醒。”这个渭实际就是实际生活,离开了实际生活,阴暗的书斋就象一个牢笼,把自己和生动的大自然隔离开来。浮士德决心解脱掉一切的“学枷慧梏”,投身于实际生活,但是应当如何投入,浮士德一开始时是迷惑的。(他已精通了当时的哲学、法学、医学和神学四大学科。学识渊博,声望在外。)苦乐,要和风暴搏斗,即使在破舟中也不张皇。
但是,他并没有走出书斋,只是靠魔法来了解自然的秘密,结果只见到一场幻景。他又默念符咒,招来了自然生命力的象征————地祗。光焰万丈的地祗一出现,浮士德却感到害怕,地祗随即消近。他在书斋中脱离实际去追求知识的行动完全失败。
【外国传统文学总结】推荐阅读:
外国文学史课本05-30
外国文学史笔记09-28
外国文学名著目录10-07
全面外国文学笔记10-28
外国文学复习参考11-08
外国文学试卷及答案06-20
外国文学论文开题报告07-12
电大外国文学专题答案11-08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11-21
外国文学作业内容答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