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教育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教育论文(精选8篇)
教育的任务和使命是什么,即教育应该让学生学会什么,这是人类自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产生以来就一直为人们尤其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本义是教书育人,教书是途径,育人才是根本。但是,在现阶段学校教育中,往往是重视教书,却忽略了育人,舍本而逐末,导致许多所谓的高才生在校是“骄子”,出门却成了“呆子”。有鉴于此,如何充分发挥德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联合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笔者认为这些内容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学会做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学会为人处世,才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也是教育的目的和根本。道德教育在教育系统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由道德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决定的。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和提高一般是从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开始,到伦理道德,再到政治思想,最后上升为人生观、世界观。可见,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其主线是让学生“学会做人”,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任务,而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又是德育的关键。
一、以养成教育为起点
学校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要从一点一滴抓起,如可以从学生坐、立、行、说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倡导“坐有样、立有相、行有规、言有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坚强的意志不可能形成于一朝一夕,而是要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培养、形成。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把远大的志向与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联系起来,从小事做起,把完成每一项学习、工作任务都视为向远大目标迈进了一步,把克服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困难都当成“千锤百炼”、磨炼意志的考验。
二、以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为重点
道德经常和人格联系在一起。从道德的角度来说,人格是人的道德素质的总和。人是有意识、有心理、有精神的,所以人格又是人的心理与行为倾向的整合。因此,学校必须从塑造学生的整体人格出发,达到人格的健全。所谓健全的人格包含以下内容:德为立身之本,功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人生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强健活泼之体格;优美和乐之感情;合群。
中小学生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基本素养的关键时期。对于这些正处于“十字路口”的学生来说,走得好,终身受益;走得不好,可能将危害自己、危害家庭、危害社会。因此,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会“怎样做人”的重要年龄段。
而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上各种观念纷呈、碰撞,各种消极因素直接导致一些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人格上的缺陷。如: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惯差;把自己看得过重,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无感激之心,理所当然地享受一切;对公共财物甚至自己的财物不珍惜,不注意克制自己的不良言行等。为此,教师应当把学生的人格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人当作人,把儿童当作儿童,这是实施人格教育的前提。”人格教育一定是崇尚人格本位、尊重生命、尊重主体、尊重创造、尊重发展的教育。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师生关系的本质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关系,而是教师人格与学习人格在教育中相遇。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使传授知识更为有利,也促进了学生良好人格的发展。”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具有心理引对、心理治疗的作用,具有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
其次,教师应分析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各种因素。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最不可忽视的应是社会影响、人际交往及课外生活的内容。在现代多元社会思潮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由于学生自身发展的不成熟,辨别能力相对较差,模仿心理、流行心理、攀比心理较强,他们极易受到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一般是从他们的人际交往圈中导入的。古人云:“学好千日不易,学坏一日有余。”如果教师不在这些方面加以注意和进行正确引导,教育效果将出现偏差。
最后,在具体的教育中,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及个体特点找准人格教育的切入点,与他们对话、交流,帮助他们分析、鉴别,给他们提供成长与发展的健康环境。同时,教师要注意将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的两种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切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
三、言传身教相结合
“文化化人,道德德人。”身教重于言传,这里强调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感染学生,在人格教育中非常重要。学生在思想上认同了教师,才会接受教师对其在行为上的引导。
四、家庭、学校、社区互相配合
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要进行协调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从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及时、准确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和建议,引导或指导家长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探讨共同教育的途径,交流教育经验,从而提高教育的成效。
一、行为规范教育是学会做人的基础和前提
1、科学理论是行为的先导。 (1)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基[2006]13号]等都明确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 (2) 《行为学》理论认为:人必须控制自己的行为, 以适应所生存的环境, 与环境和谐共处。人类控制自己行为的方法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层面:其一是自我控制, 其二是社会群体的控制。对社会群体行为的控制办法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 教育:它是获得知识的主要方法和塑造灵魂的首要工作, 也是控制社会行为、把握社会发展的根本办法。 (2) 律制:是社会群体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需要, 而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其内容包括典籍明订规则和非典籍明订规则两大部分。 (3) 谋略:它是谋者为了控制某些局部的社会群体行为, 而设计和有意布置的一种局部环境条件。现代社会的每一个管理者, 都必须是能够施展谋略的行家里手。 (4) 信仰:“信仰”是一种文化思想理念, 是一种可以用来判断是非对错, 抉择行为取舍的思想、意识、理念或价值观念。不论在那一个国家、那一个社会和那一个时代, 这种能够约束每一个社会成员行为的思想理念, 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可以约束信者行为的东西, 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必要条件。“信仰”是可以通过人为的操作来加以实现。千万人同一信仰, 便会形成统一行动的巨大力量。 (3) 中外教育理论认为。“暖昧而散漫的教育, 造就了一大堆不可靠的人。”[ (德) 歌德]
“名副其实的教育, 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 (奥地利) 布贝尔《品格教育》]
“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 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 (法) 卢梭《爱弥儿》]
播种行为, 收获习惯;播种习惯, 收获性格;播种性格, 收获希望;播种希望, 收获成功。
2、践行“博文修德, 精益求精”办学理念。作为重庆11中深厚文化积淀的办学理念, 就目标而言, 就是要让教师是品德高尚、知识渊博、业务精良的教师, 让学生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就行为而言, 就是要处理好言传与身教、教育与教学的关系, 就是要让学校的每一位成员都要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思想去做人做事。
“无论我们的教学技术多么娴熟甚至高超, 如果不能同时播洒人文精神, 那么我们的教学仍然是低效率的”。
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挖掘非智力因素的潜在功用是教育工作者的本分。加强德育工作, 谈理想、谈纪律, 规范学生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 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 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致力于培养有道德情操的人是我们十一中人一贯的追求。
3、学生现实生活中不良行为的存在。学生染发、烫发, 在校玩手机、交往过密、学生自习纪律不好、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能力差等等, 都是需要规范和引导的。
毛泽东能成为二十世纪的风云人物, 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青年时的敢为人先, 嫉恶如仇, 尊敬师长, 乐于助人, 手不释卷, 勤奋好学, 才华横溢, 文质彬彬。周恩来少年时代就以“面必净, 发必理, 衣必整, 纽必结, 头宜正, 肩宜平, 胸宜宽, 背宜直”为座右铭, 他的仪容、风度和形象, 赢得了世界各国政治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 一生风度仪表堪称典范。
学会做人, 学会生活, 学会学习。先做人, 再做学问。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对学生的终生成长负责。规范行为, 规划人生, 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二、以主题年活动为载体, 扎实推进行为规范教育
1、以莫裕全校长为首的新班子独具特色的“主题年”工作思路。2007年暑假, 在“丁山湖”行政会议上提出了主题年的工作思路, 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作为第一个主题年中心工作。
班主任是推进此项工作的关键。8月中旬, 我们在作了充分准备的情况下, 在海蓝云天对班主任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封闭式培训, 开展大讨论以统一思想。
新班子务实的工作作风, 讲求实效的工作思路, 锐意进去的果敢意志和独到的眼界, 让我们以主题年的工作方式, 突出重点去推进全面工作的运行。
2、“行为规范主题年”启动仪式。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力争开好头, 起好步。启动仪式上, 学生团、队、会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 莫裕全校长亲自作了动员性讲话。轰轰烈烈的“学生行为规范主题年”活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3、莫裕全校长“致佚名同学的一封信”。在工作中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是十分正常的。在仪容仪表整顿过程中, 学生当中就有不满的声音出现。学生的一封“匿名信”转到了学校领导的办公桌上。针对问题, 站高看远地进行解决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莫校长对此事情高度重视, 通过仔细思考写出了“致佚名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并利用国旗下的讲话进行了宣读。对特殊个案的重视, 让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从而大大提高了推进工作的效率。
4、全校84个班次参加的以“主题年”活动为内容的“主题班会”竞赛。高一、高二年级以“主题年”为中心的演讲比赛和配乐诗朗诵比赛;全校范围内班级文化的建设及其“达标班级”评比系列活动等的依次开展, 对行为规范主题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波助澜的深化作用。人人学规范, 处处守规范在学校中逐步展现而有蔚然成风之势。
5、以年级为单位的贯穿活动全过程的师生国旗下讲话, 始终把握着规范教育的方向。“功夫不负有心人”, 现在, 学生面貌、校风、班风、学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庆各大媒体均进行了相关的报道;南岸区关工委对此事进行了专门的调研并形成报告交到了重庆市关工委;《当代党员》杂志对此进行了“以实际行动迎接17大”的专题报道;家长评价很高, 得到社会认同。
6、我们还形成了对学生、班级、班主任进行考核、评价、督促的系列办法和制度。
三、深化主题我们的责任
我们的整个主题年活动分为四个阶段进行:仪容仪表;课堂纪律;文明用语;公共场合的角色认同。现在已经进行到第三阶段。
三月, 文明礼仪展示及班主任在此工作中的经典案例写作及交流。四月底五月初, 针对此项工作的论文评选交流及其本学期末物化成果的形成, 将把此项工作推向深入并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一、重视大学生自主意识与合作精神的培养
首先,没有自主意识,个人的创造性就无从谈起;而在另一方面,现代大多数创造性设想的实现都得依赖集体合作。因此,现代创新人才应该既有自主意识又有合作精神。美国等许多西方国家的教育有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方面的特长,近年来也开始重视合作精神方面的教育。阿波罗13号飞船脱离故障而重返地球的事件在美国被作为合作精神教育的典范。日本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方面有独到之处。比如,在日本,小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每年参加全国“三十人三十一足”比赛,极大地倡导了团队合作精神。比较而言,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在这两方面都很弱。原因何在?首先,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需要一个比较民主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特别是比较平等的师生关系。专家认为,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是一定的社会秩序的反映,比较民主的社会就会有比较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的社会从总体上正朝越来越开放和民主的方向发展,但现实生活中仍然有许多教师高高在上、“惟我独尊”。另一方面,家长们在妨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形成方面也难辞其责:将自己的独生子女捧为家庭皇帝,造成学生们的孤傲个性;对子女前途的过高期望而不惜代价为子女作万全安排,令子女身不由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这种矛盾的处境不可避免地会使子女产生心理扭曲,形成逆反心态。
总体而言,我们在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尤其是个人知识结构、素质拓展方面是卓有成效的。今后,针对我国大多数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的现状,以及国富民强有赖于国民自主创新精诚团结的历史经验,我们还要注重合作精神的培养。针对合作精神与教学、实践、素质拓展、道德教育如何有机结合,合作精神与自主意识如何并行不悖,构建一套系统可行而且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
二、坚持“理论为本、实践至上”的原则,大力推进系统性教育改革
我们现有的教育系统擅长于知识传授,当然也有人甚至认为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实际上是进行信息和数据资料的灌输,连知识灌输的水平也达不到。因为在他们看来,在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四者之间存在着从低到高的层次关系。数据是对客观事物某些属性的符号描述,信息是具有一定组织的数据,知识是信息与情境相结合的精神产物,智慧则表现为一个人能够有效应用知识的能力。一个具有较高智慧的人应该具备基础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基础性思維依赖于从课程教学中所接受的知识,是大多数学生都能获得的;批判性思维依赖于基础性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重组;创造性思维需要依靠基础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够为人类社会产生新的知识。这三类思维的整合形成复合思维过程,具备较大的创造潜能。当代的大学生大多受整个社会“快餐文化”的影响,急功近利,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基础思维不成体系。没有基础思维作基础,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就成为“空中楼阁”。
当然,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必须坚持“理论为本、实践至上”的原则,大力推进系统性教育改革。
以《市场营销》为例,我们需要在教育观念、教学理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诸方面进行系统又全面的变革。在教育观念上,从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勤思考多发言,勤实践多动手;在教学理论上,将教学理论与营销实践、教学理论与教学软件、教学理论与经典案例有机结合;在课程内容上,削减那些难度过大、过于简单、过于零散和相互重叠的部分,坚持“管用、够用、实用”三原则,既完整保留了整个学科体系,又能将理论与实践兼顾;在教学方法上由以往直接灌输式变为启发式、分析式、讨论式和讲授式有机结合;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网络资源、视频技术。
三、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新教育实质上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情感与人格,从而造就创新性的人才。市场营销学的目标是培养全面掌握市场营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兼向相关领域拓展的市场营销管理技术应用型高级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和训练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个关键环节,必须在实践教学环节有较大的突破,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手段,改革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通过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和实施是市场营销学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主要研究方向。除了运用传统的文本案例进行教学以外,还应该探讨和创建模拟性案例、调研性案例等“活案例”教学法。要打造市场营销品牌专业,依己之见,首先必须做好以下几件工作:
1.编写符合大学生知识结构、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的市场营销学教材。
2.建立案例库——进行文本案例教学的实施。文本案例教学法是由教师事先准备好案例,以文本形式提供给学生,供学生学习和分析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文本案例教学法又可划分为实证性案例教学法和分析性案例教学法两种类型。案例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必备工具。我们可以专门组织市场营销学主讲教师编写案例,建立案例库。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案例必须不断更新和修正,不仅要不断补充新的案例,而且要对原有案例进行跟踪调查、及时修正。
3.组织学生自己实地调查——进行调研性案例教学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根据每章的课程内容,通过有目的的实地调查,取得所需要的资料,整理成案例;然后,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找出实践中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对策;最后,根据讨论所得出的结论,写出调查报告,供有关部门参考。实践证明,调研性案例教学法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观察和综合分析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与国际接轨,重视一手资料的调研和分析,走理论联系实际道路的好方法。
4.建立市场营销专业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市场营销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可按照“内外结合”的指导思想,进行起点高、定位准、具有前瞻性的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为了便于学生的校内模拟实习,我们可以使用SimMarketing营销模拟系统软件实施模拟实践教学。同时,我们还应该在充分调研省国内工商企业的基础上,结合市场营销的教学特点,选择确定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俱佳,内部管理严谨规范,具有市场营销示范作用,具备校企合作条件的省内几家企业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实践基地。根据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可定期到这些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践和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5.大力引进和培养一批专业的市场营销学人才。引进一批具有丰富的营销实践经验的人才作为教师骨干,并定期选送到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实际市场运作,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日后创建品牌专业所必需的教学、科研成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只有授课教师具备创新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施市场营销创新。
上面就如何创建品牌专业、发展创新教育提供了几点个人之见。当然,我们在提倡创新教育的时候应该重视实用教育,在进行实用教育时应该不忘创新教育。在提倡实践教学的时候应该重视理论教学,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应该不忘实践教学。因此,我们应该“以创新教育为纲,以实用教育为本”、“理论为本、实践至上”,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把创新作为我们学校乃至整个国家教育中永恒的主题。
平邑县地方镇中心校
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育人是创造性的工作,创新是教育管理永恒的主题。我们地方中心校主要进行了四个方面的创新。
一、吸纳新理念
“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如果说校长是学校之魂,那么办学理念就是校长之魂、管理之魂。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我们确立了以下几个管理理念。
1、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理解人,尊重人,成就人;以人为本就是要与人为善,成人之美。教师是通情达理的,教师是自尊自重的,我们尽量满足教师的精神需求。尽量做到扬人之长、念人之功、谅人之过、帮人之难。让每个教师认识到领导就是他们的代言人,就是他们的贴心人。工作中尊重教师的选择,让每个教师都感到自己的重要;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促进教师师德自我完善和专业水平的提高;生活上关心体贴教师,我们积极向党委政府要求,利用三年时间全部偿还了以往拖欠的教师工资50余万元,按时发放了取暖费、防寒费、独生子女费,每学期按时兑现班主任奖及教师综合评估奖。钱虽不多,但这是对教师工作的认可和肯定。由于对教师的理解、尊重、关心、宽容,教师工作的开心、舒心、热心、尽心。
2、扬长避短理念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千方百计把每个教师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让每一个教师领略教学的乐趣,享受教育的幸福,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我们提出教育就是要提升教师,成就学生,影响家长。三为一体,形成合力,创造理想教育、成功教育。让每个人彰显个性和灵性。是牡丹就让它绽放富丽堂皇的本色,是玫瑰就让它保持尖锐泼辣的性格,是小草就让它用翠绿装点大地。
3、科学管理理念
科学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绝不是科学。老庄哲学提出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我们认为教育管理就应该大道至简。抓住教育最本质的东西,用最简单的管理方式和手段,追求管理的最大效益。
二、管理新体系
日月星辰都有自己运行的轨道和规律,管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的管理体系分成三个系统:一个是管理系统,规定了管理的目标和任务,设置了管理正常运行的轨道。一个是动力系统,对教干教师的评估和奖惩,为学校管理安装了加速器。全镇的教育教学工作沿着预设的轨道在加速器的推动下运转起来,动力越大,运转速度越快,管理质量就越高。一个是监督系统,民主监督,时刻监测工作运转状况。
1、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六个规范的管理。
(1).规范校园管理:要求校园做到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建设显性的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实现环境育人目标。
(2).规范教师行为:加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做到学高身正。以高尚的人格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指导帮助学生,以拳拳爱心去关爱学生,实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目标。
(3)、规范教学过程:加强教学各环节的管理和监控,优化教学过程。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4)、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加强德育,用《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守纪习惯,自主学习习惯,自立生活习惯,环保卫生习惯,为学生终生幸福打下坚实基础。
(5)、规范财务校产管理:收的合理合法,支的清楚明白,开源节流;管好用好图书仪器、电教设备,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实现物尽其用的目标。
(6)、规范档案管理:建立健全财务档案、学籍档案、义务教育档案、教学工作档案。学校管理有据可查,有证可考,真实反映学校的发展轨迹。
学校管理不是喊口号,一阵风。我们的规范化管理是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持之以恒,周而复始的。让“六个规范”牢牢地扎根于每个教干、教师、学生的脑子里,成为学校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教育的命运就在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为中。
2、动力系统:
(1)科学评价校长和教师工作:把六个规范管理纳入评估体系,作为评价教师、班主任、校长主要指标。科学公正的评价是调动广大教干、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2)、用足用好评估成绩:教干教师评优树先、晋级晋职、纳新提干、奖金兑现均按评估成绩。每学期评估成绩揭晓后向全社会公布,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接受社会监督。
3、监督管理系统: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坚持法治,取消人治。制度制定、职称评定、评先树优、综合评估都有教师代表参与,由于公正、公开、公平,教师心悦诚服。
三、教学新策略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我们的教师如果再靠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种教学模式,同样的教学方法,送走了一届学生又迎来了一届学生,像驴拉磨一样转了一圈又一圈,再看看还是原地踏步走,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教师要研读新课标,学习新理念,采用新成果,改革自己的教学。近年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实验。
1、语文综合改革实验:我们在解读新课堂标的基础上,已经探索出了《快速识字教学法》、《主体式阅读教学法》、《生活写实作文教学法》。实践证明:实用性强,效果良好。今后我们既要大力推广,又要组织攻关小组,不断研究改进,使它更完善,更实用,更科学高效。
2、尝试教学实验:相信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只有尝试才有创新。它的特点是先学后导,先练后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实践证明,创造性地应用尝试教学法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曾经一段时间全国上下学洋思,眼下又学杜郎口,他们教改的精髓就是把尝试教学思想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3、实施“蓓蕾读书工程”:根据市局要求,我们提出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大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学生潜能,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要求学生每年阅读量不少于60万字,背诵60篇优秀诗文,名人名言60条,积累成语200个,每月办一期手抄报,养成写日记、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到六年级课外阅读量达300万字,背诵诗文300余篇,名人名言300余条,积累成语千余个,名种习作练笔20余万字。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加积累,强化实践,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形成了,语文素养提高了。
四、评价新方式
每个学生都梦想着成功,渴望着成功,他们期待着教师的鼓励和赞誉。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我们要求各学校在评价学生时,采取考查考试相结合的方法,结束了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评价方法。
语文考查:
一、二年级进行四项考察:⑴、识字:考察学生生字认读率。⑵、阅读:主要考察学生朗读能力,读书讲故事。⑶、写字:要求一年级上学期每分钟8个字,下学期10个字,二年级上学期每分钟12个字,看谁写的又快又好。⑷、诗文背诵,抽查指定背诵的篇目。三、四、五、六年级考察:⑴、考察诗文格言背诵。⑵、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查阅读档案,抽查学生口述读过书的内容。⑶、快速作文,要求学生根据年级不同在30--40分钟内写出一篇作文,当场抽题,当场作文。⑷、手抄报展评。⑸、日记展评。
数学考察三项:⑴、口算:一百道口算题,给学生2分钟时间看能算正确多少题。⑵、笔算:出一百道计算题,给学生五分钟看能正确计算多少题。⑶、考察学生分析数学问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英语考察:主要考察单词记忆和口语表达能力。
每学期班级、学校都要评出识字标兵、诗文诵读大王、读书博士、作文状元、明星编辑、小小数学家、小翻译官进行表彰。中心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比赛,上述七个称号各表彰一百名。在评价教师时考察成绩占一定比例。这一举措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了,运算能力提高了,英语口语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提高了。
考察能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就多一批优秀学生。拿起赏识的武器,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遇,让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尊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这对学生一生成长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发现教育对象的优势,让其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xiaoxue.xuekeedu.com
我以为,百年来的中国语文教育,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弊端,其中一个弊端是“伪圣化”。
所谓“伪圣化”,就是用一套唯一的“群性话语”“公共思维”模式,钳制师生丰富多元的精神方式、说话方式,压抑精神自由,禁绝个性语言,让全体师生都用一个模式思维、用一套话语说话;就是用专制色彩的、伪神圣、假崇高的观点去看待“高尚”。“健康”、“先进”、“有意义”等真正的人文价值范畴,让师生的语言,远离真实的人生和真实的现实生活。“伪圣化”产生于语文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情结。推动它的是中国语文教育中的两股思潮,“文以载‘道’”思潮和“文‘道’合一”思潮(“道”之所以加引号,是因所谓“道”不过是狭隘的、急功近利的、甚至带有极左色彩的政治思想)。它是极左政治在中国语文教育中的遗留物,又与封建传统的教化教育接上了渊源。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语文教育中较严重地存在着。
第一种表现——禁绝个人语言、个性语言、多元解读
譬如,我们总喜欢面命耳提地引导十几岁的学生“要写有意义的事情”,“说崇高的话”;我们总爱说,“《项链》是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雷雨》是揭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麦琪的礼物》是表达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小人物悲惨生活同情”,甚至“《绿》是对祖国山水和大自然的热爱。”崇高、有意义这些人文价值并不错,理应倡导;但关键问题是,怎样理解、如何把握“有意义”、“崇高”?那些课文也的确可以如此解读,但是,是否只有如此唯一的解读?必须强制性地如此解读?可否允许教师与学生做出自我的、多元的合理解读?一位高中生说,“最令人气愤的就是作文课了„„所谓练习议论文是怎么个练法呢?第1段必须在四行以内,并且提出论点;第2、3段都必须先设立分论点,然后行文;第4段总结全文,提出口号,也必须在四行以内。纯粹一个‘四股文’!且慢,论点还有要求,必须是靠近理想、奉献、爱国等重大主题。有一次老师要求评述《祥林嫂》一文,我评论的是她的几个希望的首先产生与幻灭,自以为文采等都还可以,没想到被判为零分,并被勒令重写。原因是评述本文最佳角度是抨击封建礼教的罪恶。”(付刚《学生:作文如八股》,《中国青年报》1998年3月25日)
xiaoxue.xuekeedu.com
学生不能说出自己真实体验过话,不能抒发自己真实经历的内心感受,不能说出有独立精神体验的有个性的话。再者,教师们如此这般日久天长地面命耳提,一节课一节课地训导熏染,我们的学生就学会了根据不同的公众场合、根据不同的人们的不同需要,说人们想听的话,而不是说自我真实体验的话。有时甚至说假话、套话。
作为一个教师,在课上不敢跟学生说自己的真心话、心里话,不敢抒展自己的胸臆与怀抱,只能把真实的个性的自我隐藏起来,包裹起来:只为考试、迎合流行的公共话语,背一串教参上抄来的话,说一通不得不说的话,长年累月,是否太过压抑、太过沉重?语文课,应是最具人文特性的课,可是人的最基本的精神自由哪里去了?《项链》题旨是否只能唯一地解释为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与追求享乐的思想?能否像北大钱理群教授所解读的:“作者正是为人的命运的‘变化莫测’,人太容易为生命中的‘偶然’所左右,而感到不可理解”,《项链》作者自己也说“人生是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对统编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为什么只能有全国绝对一致的或大体一致的解读?对有些文章,可否允许教师和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生命体验,进行稍许独到的自我阐释、自我解读?譬如对《雷雨》除了前述的解读外,能否解读为一一通过描写人的生命欲望和追求、以及为实现欲望和追求的挣扎,既表现了作者“对‘人’(特别是中国人)无论怎样‘挣扎’终不免失败的生存状态的历史发现,同时又表明了,作者对宇宙间压抑着人的本性,人又不可能把握的,某种不可知的力量的‘无名的恐惧’”等等。
第二种表现——定制统一的公共话语套子让师生共同使用
师生的表达,都大体有统一的套子。如,写青松,必须联想先烈;写石子,必须联想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写太阳、写春雨,必须联想党的温暖、党的培育、党的政策;写长城,必想解放军。我们年纪稍大一点的人,都是被上千堂语文课“培养”、“训练”出来的。我们可以沉静下来,深入想一想,通过这上千堂语文课的“循循善诱”的“训导”,在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当中,甚至连一些基本语汇,都成了“公共”的了,都是两两相合的。譬如白衣天使与护士、医生;蜡烛、孜孜不倦、兢兢业业与教师;残酷、黑暗、吃人与资本主义、旧中国、旧社会,光明、温暖、与社会主义、新中国、新社会等等。在说话、写作中,只有如此这
xiaoxue.xuekeedu.com
般相联,方才合格,主题才积极,才是有意义。否则,语文老师那里就通不过。比方,你不能写一个教师的懒惰、不敬业;不能写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文明与友爱,也不能写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丝愚昧与丑恶;甚至不能写见了落叶之后所引发的一些愁思,不能写你对富足的物质生活的向往与期盼„„。你总是被面命耳提地告知,必须升华,必须昂扬,必须写正面,写光明,写本质,写积极的一面;必须写精神追求,不能写物质追求,不能写消极,不能写阴暗面,等等。当学生时,是老师面命耳提告诫你;走上社会后,提笔写作或张口说话时,是你自己下意识地告诫自己——这已经成了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漫慢地,学生们写起来就轻车熟路了,再也不敢写自己的真实所见、真实所想。本来我们的孩子们是能够写出个性来的,我们的孩子们是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独特的观察、独特的思维的。总之有自己的个性语言的。可是,日久天长,被我们的一些语文老师们给磨灭了,给扼杀了。我们的孩子们被纳入了一个个早已准备好的套子之中。孩子们的精神、孩子们的个性就是如此泯灭的!
我们可以抽查天南地北、城市乡村的学生作文,我们会有一个惊人发现,相当数量的作文,从谋篇布局,到语词的选用,甚至开头结尾,都如出一辙。你很难见出很有个性的文章。天南地北、城市乡村的孩子,有着千万张不同的脸孔,却有着大体一样精神套路、言语方式,有着大体一样的大脑!中央党校的一位34岁的大学教授,李书磊博士,他前几年在北大读书时,亲身经历了一件意味深长的事。上英语课,美籍教师让全班学生用英语写一篇作文《我的母亲》。大家都写得相当满意,因为从小学到中学大家都写了不知多少遍了。然而,英语教师在阅读了全部作文后,脸色非常难看地走进教室,“用一种陌生的、带着几分怜悯的眼神扫了我们一眼,就像是看一群猴子一样——这一眼看得我们自惭形秽。原来我们每个人无例外地都写了自己的母亲多么慈祥,多么勤劳,我们多么爱我们的母亲,连用的形容词都大致相近:从小学我们就是这么写的。”她用手指点着这些目瞪口呆的学生:‘你,王!你,李!难道你们大家都长着同一个脑袋?难道你们的母亲没有虐待过你们?难道你们的母亲就没有好吃懒做的吗?难道你们对母亲就没有一点遗憾吗?’遗憾当然有,但一写成文章我们却只会这么写。我们早已学会在表达中排除个人经验而服从公共套路。”(《为什么远行》108页,李书磊著,珠海出版社出版)
xiaoxue.xuekeedu.com
我们的学生们,从进入小学的那天起,就是这样写母亲的,必须按照统一程式,用一个模子、一个规格,甚至一样的语汇来写。李书磊先生痛愤他说“现在我是一个‘吃写作饭’的人,而我写作的最大的困难也是最大痛苦就是总得费力地排除来自学生作文时代的陈词滥调。倒不是说那些辞调没有意义,但从文章学的角度看,它们因变成了公共语言而毫无意思,„„说得再严重点,它对作者和读者的灵性都是一种扼杀。我总回想起我上小学、中学的时候,写作文都必须按一种固定格式、用一套固定的语言来写,最后还必须归结到一个固定的主题上去。比如写松树吧,就必须写松树坚贞的品格,写草地就非得写小草默默无闻地为人类做奉献不可。要是写松树不像红枫和银杏那样好看因而自己不喜欢松树行不行?不行,老师会给不及格。人就是这么给弄呆的。现在已经淡忘了,但我想那时候肯定有过抗拒,肯定有过挣扎,然而学生再较劲也强不过老师的教鞭。我至今也没有怨恨过我的作文老师,我知道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儿。但我却无法原谅这种写作培养方式,写作本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写作源于一种生命觉醒,源于苏醒的心灵对世界、对人的惊喜和感悟,源于对自身经验、自身情感的一种珍惜;因而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真实的感受是一个人灵魂的确证,是一个人个性与人格创造,这其实是一种不可侵犯的权利,不管他的语言多么惊异,他的感受多么与众不同。实际上越是与众不同才越有价值,人生因为众各不相同的感受而显得意味深长、社会因为人们不同的个性和色调而显得丰富多采。”(出处同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我可以毫不客气他说,我们的有些语文教师,不但没有成为语文学习的导航人,反而成了扼杀“天才”的刀手!成了扼杀学生独立自我精神的执剑者!成了独立思维、独立言语者的封喉人!深入他说,这决不是广大语文教师的过错,语文教师其实也是社会培养的结果。
第三种表现——有一个“圣化”、“升华”情结
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产阶级思想,在不少语文教师的理解中变异了、曲解了、“伪圣化”了。在语文教育的大量的实践中,不少教师把这些思想,同学生自我个性的多姿多彩对立起来,同学生的精神的自由舒展对立起来,同学生的童稚纯真的率性情趣对立起来,同学生的生活的丰富多元对立起来,同学生的基本的物质愿望对立起来,同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言语对立起来,集体与个人对立,爱国与爱家、爱亲人对立,主义情、阶级
xiaoxue.xuekeedu.com
方案
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全校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利用传统节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校园文化,按照中央、省、市文明办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在传统节日期间继续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春节等重要传统节日为契机,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精心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着力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进一步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增强民族精神的感召力和亲情的凝聚力。
二、活动内容
清明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主要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迎春健身及关爱自然的意义。要突出纪念先人,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展望未来,共创幸福美好未来主题,大力倡导文明祭奠的良好风尚。一是组织开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动。发挥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等纪念活动,广泛举办清明诗文朗诵会、诗词歌会,组织广大师生诵读中华经典,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二是引导师生用鲜花、植树等文明生态的方式表达对家庭先人的怀念之情,推广手机短信、网上扫墓和家庭追思会等新型祭奠方式,引导人们在祭祀活动中一切从简,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风。三是组织师生开展植树绿化、沐春踏青等活动,引导师生走近自然、关爱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端午节最令人称道的是伟大的诗人屈原以及他所体现出来的心忧天下、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要充分运用“道德讲堂”等载体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把爱国主义的主旋律融入节日活动教育之中。一是广泛开展“过端午、话详和”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开展唱戏曲、包粽子等文化活动,让大家在参与中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二是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贫困户、空巢老人、残疾人士送去温暖,陪他们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共度端午佳节。三是开展“崇尚科学文明过端午”活动。广泛宣传普及防治传染病、日常卫生保健等卫生健康知识。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性、群众性的特点,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中秋节又称“团圆节”,由家人团聚、团圆、和睦相处,达到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一是组织开展“网上庆佳节”活动。围绕中秋节日主题,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网上寄语、推介传统节日经典诗文等活动,营造欢乐喜庆、温馨祥和、文明和谐的网络节日氛围。二是开展以“感恩·团圆”为主题的网上寄语活动。向亲人、朋友、老师等传达节日的问候,表达团圆、思念、感恩的情愫。三是组织赏月、吟诗等活动,引导广大师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
重阳节是弘扬尊老爱老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节日,广泛深入开展尊老敬老活动,做好事献爱心送温暖,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孝道文化,营造关爱老年人,关心老年事业的浓厚氛围。
春节、元宵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一是突出节俭绿色过新年。本着节俭喜庆、绿色环保的原则,举办联欢晚会、书画比赛、义务献春联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二是突出崇德向善过新年。各部门向本单位的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离退休老干部等进行帮扶、慰问活动。三是突出文明进步过新年。组织广大志愿者利用现代网络,向伟大祖国、道德模范发送新年寄语,表达祝福,向师长、朋友发送电子贺卡,表达感恩。四是突出辞旧迎新过新年。结合春节“扫尘”习俗,组织在校师生加强校园内的环境卫生整治,大力维护良好的校园秩序,进一步增强传统节日活动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基层党委、党总支要把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拓展领域、丰富内容,不断提升活动的思想文化内涵。要研究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分解工作任务,细化责任目标,确保工作实效。
2.结合实际,务求实效。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在推进“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中,要始终把满足广大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从实际出发,适应广大师生的审美情趣、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项目、开展活动。要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实用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体现人文关怀,在欢乐喜庆中倡导文明新风。要力戒形式主义,避免搞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
一、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明确爱国主义内涵
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非常广泛,历史教学却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历史教师必须明确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历史学界认为,当今爱国主义教育应首先加强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其次加强祖国现代化建设教育;最后加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教育以及加强促进祖国统一事业的教育。教师对这些认识明确后,就要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紧扣教材中的内容,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例如:讲到清朝前期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击败沙俄对我黑龙江流域的侵略,平定噶尔丹分裂势力和大小和卓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这些都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利益的历史事实,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进步,今天我们同样要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这样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用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激发学生自豪感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最深厚的感情”往往来自于对自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自豪和热爱之情。我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曾对世界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例如:在教学“甲骨文与青铜器”时,就可以向学生讲述: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而与甲骨文同一时期存在的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埃及人的象形文字、玛雅人的图形文字,这三种文字都已经不存在了,唯有我们的甲骨文演变成了汉字,并且对朝鲜、越南、日本等国产生了深远影响,现在,在联合国规定的世界六种工作语言中,汉语就是其中的一种。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后代应感到自豪和骄傲。所以,在历史教学中,通过传授大量丰富的史料,让学生感受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及其对整个人类的卓越贡献,同时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是多么的骄傲,从而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用中国历史事实教育学生维护国家统一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经有多次分裂,但这都只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间,国家统一始终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正是在祖国的统一和分裂、民族的融合和冲突交错发展的过程中,使各族人民深切懂得了分弱合强的道理,懂得只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才能兴国兴家;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将国破家亡。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封建势利的割据纷争,使得战争连绵不断,造成了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新中国的成立,宣告祖国大陆结束了军阀混战、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历史遂把妥善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并早日改变台湾同祖国大陆分离的局面,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使命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今天,香港、澳门已经回归,中国的统一事业获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台湾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尤其是岛内有少数人出于私利,置民族统一大业于不顾,搞所谓的“一边一国”。少数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严重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与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意愿背道而驰,严重阻碍了中国和平统一的进程,这是中国人民所绝对不容许的。通过对这些历史事实的梳理,学生明白,爱国就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四、把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教育结合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团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然经过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后来经过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但最终都实现了统一。所以说统一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教学中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结合起来显得特别重要。例如:在教学涉及西藏历史时,就纵向地把有关西藏知识方面总结出来,如:从唐朝文成公主、金成公主下嫁给当时的赞普松赞干布、尺带珠丹,到元朝设置宣政院管理西藏少数民族事务,再到清朝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当时的达赖、班禅封号,这些历史事实都有力地证明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通过了解今天西藏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学生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西藏人民的关怀和帮助,以此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情感。学生通过这些历史内容的学习,就能清醒地认识到,当今制造任何分裂的图谋必将受到所有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任何图谋都是不会得逞的,注定要失败的。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教学自然就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战场。在历史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要从课堂教学前一直延续到课堂教学结束,贯穿于教学始终,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教育功能,爱国主义教育
参考文献
[1]董涛.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渗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1).
[2]李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初探[J].成功(教育),2011(11).
关键词:校企合作 实训基地 思考
一、学校概况
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由马鞍山市委、市政府批准组建,系由原市职业教育中心和市信息技术学校整体合并而成。学校位于马鞍山市大学城内,占地面积592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达5亿元。学校是安徽省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建设学校,同时也是“安徽皖江汽车职业教育集团”的理事单位。兴办职业教育30多年来,学校先后获得 “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全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紧缺型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科研先进集体”等20多项殊荣,有“安徽职教一枝花”的美誉。其中“校企合作”是学校多年来成功办学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二、开展校企合作的动因
1.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推进计划,将建立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机制,着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办学,完善中职学校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校企合作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是职业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教学形式,是职业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发展的目标。
2.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强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综合素质,为充分就业、参加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也有助于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半工半读,解决学习费用,一举多得。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体系,是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的具体体现。
3.适应当代社会市场的需求
服务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功能,校企合作零距离办学是职业教育专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服务技能型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通道。随着皖江经济城市带的规划实施,马鞍山市迎来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学校应积极主动确立为地方经济和社会服务以及服务技能型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思想,实现校企“联姻”的校企合作零距离办学目标。
4.建设校企文化的需要
学校将企业文化融入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中,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企业将学校的教育理念作为职工培训的重要内容,将职业教育的元素融入企业文化中。校企共建专业、共享人才资源,把企业管理方法引入校园,让学生体验不同的企业文化,了解将来从事的岗位。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职业素养得到提升,实现了培育学校人与职业人的有效对接。
5.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
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岗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来主导学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如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就业指导等,突出锻造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把学生培养成为会创业、能创造、敢创新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课程改革建设方面,以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引导课程结构化、模块化,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程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突出教学组织形式灵活性,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课程考核多元化。
6.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学校采用“学校教师走出去,企业专家引进来”的方式,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学习、顶岗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体验企业文化。同时,邀请企业专家走进校园,为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出谋划策,承担校内外教学任务,从而带入企业文明。
三、“校企合作”的实践探索
1.集团化办学
集团化办学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既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也符合国家提出的“要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动公办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新路子”的发展战略。2009年12月12日下午,“安徽皖江汽车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该集团由马鞍山市职教中心(经济技术学校)牵头,以人才培养为依托,以校企共赢为目的,以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为形式,力求将集团打造为安徽汽修职业教育的航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该集团提出了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一体化设计与运作的“五位一体”育人模式,强调专业与企业紧密合作。一方面,他们将企业需求、标准、设备和师资引进校内基地,另一方面在企业建立起校外基地,依托这两种基地开展多元化的校企合作,解决实践教学的矛盾,也体现面向社会、面向行业、面向企业的办学理念。
2.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保证。坚持以科学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为指导,加大经费投入,进行科学管理,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创新实训基地教学模式,是当前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1)校外学生生产实训基地。职业学校的任务是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掌握现代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尤其是依托企业、行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对于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这一方向,学校先后和市内外近百家企业建立了联系,成立了学校“行业指导委员会”,建立比较稳固的合作关系,建立了数十家校企合作汽修实训基地,覆盖皖江地区和部分长三角城市。如星马专汽、马钢汽运处、市中北巴士公司、市华南汽车服务公司、市长运公司、市交企公司、合肥江淮、芜湖奇瑞等。endprint
为加快推进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大力促进校企合作对接,近两年来学校与“安徽旗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马鞍山数字硅谷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签订了用工、技术合作、订单培养等为内容的校企合作协议。另外,学校还与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人社局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从2011年开始,学校启动了“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在合作企业的积极配合下,这一模式日臻完善。学校先后已有3000多名学生参加了“工学交替”活动。这一教学活动受到社会、企业、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2)校内企业职工培训基地。中职学校只有面向市场、贴近企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企业的成长壮大同样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源源不断地提供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支撑。从2003年起,学校就分别与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上海通用汽车AYEC项目、博世公司合作办学,在校企共建中实现设备、技术、人才的双向交流,资源共享,积累了丰富的校企合作成功经验,成立了博世汽车诊断中心。近年,学校与SPX机电新产品(苏州)有限公司就校企合作项目成功“联姻”,成为“斯必克汽车维修教学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对推动学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汽车运用与维修重点专业建设有很大指导意义。学校还将继续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3年5月22日上午,学校与安徽璎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就校企合作项目正式达成协议。此次校企合作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双方将在动漫专业人才培养、互设教学(培训)基地、就业服务与指导、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四个项目上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2013年9月26日,马鞍山市政府、德国手工业技能发展中心(ZWH)和德国陆科思德中国全资子公司(LN)三方在学校签署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建设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启了马鞍山市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新征程。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正式落户学校后,马鞍山市将成为安徽省第一家承建该基地的城市。基地成立以后,一方面双方将共建高职类“3+1”合作模式,完成3年在校高职课程,并成功毕业的学生,经过考试合格后,可赴德进行1年的学习,完成学业可获得德国行业证书和德国职业教育学历,对于符合德国行业人才证书培训考核标准的,可以颁发德国行业机构证书。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将主要面向德资在华企业及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才方面的需求,培养和发展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将有效提升马鞍山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德国陆科思德中国全资子公司将定期组织长三角地区的德资企业到马鞍山参观交流,促进“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与部分德企建立长效校企合作,“双元化”培养技能人才。
目前,学校校内“省级实训基地”有:汽车公共实训基地、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和计算机动漫及游戏制作实训基地。学校多次举办全市汽修技师和汽修高级工培训班,开设发动机基本理论、底盘、自动变速器、汽车电气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并圆满完成对来自华菱、中北巴士、华南、天马、比亚迪、伟厚等全市多个汽修企业的汽车维修技师和高级工的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工作,受到了学员和企业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马鞍山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肯定。
3.引企入校
学校利用现有资源出场地、出师资,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出设备、出技术,校企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一方面提高了中职学校培养中高技能人才的基础能力,学生在这里实训,身处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不仅可以学到与市场同步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通过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我们为企业员工提供各类教育和培训,让企业通过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目前,学校与马鞍山市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共建汽修实训基地,引企入校的正式企业有:“马鞍山市交通驾校培训学校”和“比亚迪汽车4S店”及汽车综合修理厂。企业的“全程参与”,既加强了校企联系,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目前,信息技术合作意向即将引企入校。
四、思考
第一,校企双方要依据职业内涵和高技能人才能力需求的分析结果,确立人才培养的思想素质目标、能力素质目标和身体素质目标。
第二,校企双方要依据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任务分析结果、技术技能与知识结构要求调查结果,创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课题式、项目式”课程体系。
第三,学校要改革教学组织模式,建立以学员为中心的学习计划,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前提下,灵活利用时间和场地进行教学。
第四,学校要改革教学管理形式,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教学管理,共同制订培养方案;企业的技术骨干人员与学校的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第五,校企双方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共建稳定的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人才培养的教材和技术革新成果。
第六,企业要转变人才观,完善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相结合的用人制度,认可高技能人才对企业的价值。
总之,校企合作工作任重道远,政府、企业、学校要在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探索和实践,归纳和总结,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校企合作之路。
(作者单位: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endprint
为加快推进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大力促进校企合作对接,近两年来学校与“安徽旗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马鞍山数字硅谷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签订了用工、技术合作、订单培养等为内容的校企合作协议。另外,学校还与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人社局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从2011年开始,学校启动了“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在合作企业的积极配合下,这一模式日臻完善。学校先后已有3000多名学生参加了“工学交替”活动。这一教学活动受到社会、企业、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2)校内企业职工培训基地。中职学校只有面向市场、贴近企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企业的成长壮大同样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源源不断地提供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支撑。从2003年起,学校就分别与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上海通用汽车AYEC项目、博世公司合作办学,在校企共建中实现设备、技术、人才的双向交流,资源共享,积累了丰富的校企合作成功经验,成立了博世汽车诊断中心。近年,学校与SPX机电新产品(苏州)有限公司就校企合作项目成功“联姻”,成为“斯必克汽车维修教学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对推动学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汽车运用与维修重点专业建设有很大指导意义。学校还将继续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3年5月22日上午,学校与安徽璎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就校企合作项目正式达成协议。此次校企合作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双方将在动漫专业人才培养、互设教学(培训)基地、就业服务与指导、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四个项目上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2013年9月26日,马鞍山市政府、德国手工业技能发展中心(ZWH)和德国陆科思德中国全资子公司(LN)三方在学校签署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建设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启了马鞍山市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新征程。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正式落户学校后,马鞍山市将成为安徽省第一家承建该基地的城市。基地成立以后,一方面双方将共建高职类“3+1”合作模式,完成3年在校高职课程,并成功毕业的学生,经过考试合格后,可赴德进行1年的学习,完成学业可获得德国行业证书和德国职业教育学历,对于符合德国行业人才证书培训考核标准的,可以颁发德国行业机构证书。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将主要面向德资在华企业及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才方面的需求,培养和发展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将有效提升马鞍山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德国陆科思德中国全资子公司将定期组织长三角地区的德资企业到马鞍山参观交流,促进“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与部分德企建立长效校企合作,“双元化”培养技能人才。
目前,学校校内“省级实训基地”有:汽车公共实训基地、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和计算机动漫及游戏制作实训基地。学校多次举办全市汽修技师和汽修高级工培训班,开设发动机基本理论、底盘、自动变速器、汽车电气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并圆满完成对来自华菱、中北巴士、华南、天马、比亚迪、伟厚等全市多个汽修企业的汽车维修技师和高级工的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工作,受到了学员和企业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马鞍山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肯定。
3.引企入校
学校利用现有资源出场地、出师资,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出设备、出技术,校企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一方面提高了中职学校培养中高技能人才的基础能力,学生在这里实训,身处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不仅可以学到与市场同步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通过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我们为企业员工提供各类教育和培训,让企业通过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目前,学校与马鞍山市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共建汽修实训基地,引企入校的正式企业有:“马鞍山市交通驾校培训学校”和“比亚迪汽车4S店”及汽车综合修理厂。企业的“全程参与”,既加强了校企联系,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目前,信息技术合作意向即将引企入校。
四、思考
第一,校企双方要依据职业内涵和高技能人才能力需求的分析结果,确立人才培养的思想素质目标、能力素质目标和身体素质目标。
第二,校企双方要依据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任务分析结果、技术技能与知识结构要求调查结果,创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课题式、项目式”课程体系。
第三,学校要改革教学组织模式,建立以学员为中心的学习计划,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前提下,灵活利用时间和场地进行教学。
第四,学校要改革教学管理形式,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教学管理,共同制订培养方案;企业的技术骨干人员与学校的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第五,校企双方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共建稳定的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人才培养的教材和技术革新成果。
第六,企业要转变人才观,完善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相结合的用人制度,认可高技能人才对企业的价值。
总之,校企合作工作任重道远,政府、企业、学校要在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探索和实践,归纳和总结,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校企合作之路。
(作者单位: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endprint
为加快推进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大力促进校企合作对接,近两年来学校与“安徽旗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马鞍山数字硅谷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签订了用工、技术合作、订单培养等为内容的校企合作协议。另外,学校还与马鞍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人社局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从2011年开始,学校启动了“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在合作企业的积极配合下,这一模式日臻完善。学校先后已有3000多名学生参加了“工学交替”活动。这一教学活动受到社会、企业、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2)校内企业职工培训基地。中职学校只有面向市场、贴近企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企业的成长壮大同样需要中等职业教育源源不断地提供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支撑。从2003年起,学校就分别与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上海通用汽车AYEC项目、博世公司合作办学,在校企共建中实现设备、技术、人才的双向交流,资源共享,积累了丰富的校企合作成功经验,成立了博世汽车诊断中心。近年,学校与SPX机电新产品(苏州)有限公司就校企合作项目成功“联姻”,成为“斯必克汽车维修教学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对推动学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汽车运用与维修重点专业建设有很大指导意义。学校还将继续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3年5月22日上午,学校与安徽璎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就校企合作项目正式达成协议。此次校企合作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双方将在动漫专业人才培养、互设教学(培训)基地、就业服务与指导、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四个项目上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
2013年9月26日,马鞍山市政府、德国手工业技能发展中心(ZWH)和德国陆科思德中国全资子公司(LN)三方在学校签署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建设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启了马鞍山市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新征程。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正式落户学校后,马鞍山市将成为安徽省第一家承建该基地的城市。基地成立以后,一方面双方将共建高职类“3+1”合作模式,完成3年在校高职课程,并成功毕业的学生,经过考试合格后,可赴德进行1年的学习,完成学业可获得德国行业证书和德国职业教育学历,对于符合德国行业人才证书培训考核标准的,可以颁发德国行业机构证书。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将主要面向德资在华企业及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才方面的需求,培养和发展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将有效提升马鞍山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德国陆科思德中国全资子公司将定期组织长三角地区的德资企业到马鞍山参观交流,促进“中德职业教育试验基地”与部分德企建立长效校企合作,“双元化”培养技能人才。
目前,学校校内“省级实训基地”有:汽车公共实训基地、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和计算机动漫及游戏制作实训基地。学校多次举办全市汽修技师和汽修高级工培训班,开设发动机基本理论、底盘、自动变速器、汽车电气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并圆满完成对来自华菱、中北巴士、华南、天马、比亚迪、伟厚等全市多个汽修企业的汽车维修技师和高级工的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工作,受到了学员和企业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马鞍山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肯定。
3.引企入校
学校利用现有资源出场地、出师资,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出设备、出技术,校企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一方面提高了中职学校培养中高技能人才的基础能力,学生在这里实训,身处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不仅可以学到与市场同步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通过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我们为企业员工提供各类教育和培训,让企业通过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目前,学校与马鞍山市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共建汽修实训基地,引企入校的正式企业有:“马鞍山市交通驾校培训学校”和“比亚迪汽车4S店”及汽车综合修理厂。企业的“全程参与”,既加强了校企联系,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目前,信息技术合作意向即将引企入校。
四、思考
第一,校企双方要依据职业内涵和高技能人才能力需求的分析结果,确立人才培养的思想素质目标、能力素质目标和身体素质目标。
第二,校企双方要依据高技能人才的工作任务分析结果、技术技能与知识结构要求调查结果,创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课题式、项目式”课程体系。
第三,学校要改革教学组织模式,建立以学员为中心的学习计划,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前提下,灵活利用时间和场地进行教学。
第四,学校要改革教学管理形式,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教学管理,共同制订培养方案;企业的技术骨干人员与学校的专业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第五,校企双方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共建稳定的实训基地,共同开发人才培养的教材和技术革新成果。
第六,企业要转变人才观,完善培训、考核与使用、待遇相结合的用人制度,认可高技能人才对企业的价值。
总之,校企合作工作任重道远,政府、企业、学校要在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探索和实践,归纳和总结,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校企合作之路。
【做人教育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教育论文】推荐阅读:
“诚信教育与做人”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设计05-26
浅析中职生的做人教育09-27
爱国爱校爱家系列的主题教育方案07-13
诚实守信学做人主题班会05-23
德育主题教育月活动总结10-22
关于做人的议论文10-19
德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09-14
学做人的作文07-03
处世做人的名言名句05-30
诚实――做人的基本作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