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复习练习巩固

2024-1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愚公移山》复习练习巩固(精选10篇)

《愚公移山》复习练习巩固 篇1

一、课内回顾:

1、解释重点字词:

年且九十帝感其诚指通豫南山之一毛 ....

何苦而不平惧其不已也虽我之死荷担者 ....

2、翻译重点句子: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甚矣,汝之不惠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3、分析愚公的形象:

二、课文拓展:

【甲】愚公移山

【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年且九十()(2)方磨铁杵()..

(3)始一反焉()(4)媪自言姓武()..

2、【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且焉置土石以君之力 ..

无陇断焉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操蛇之神闻之..

其如土石何告之于帝 ..

32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4、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1分)

5、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

6、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2分)

【人物】【事例】

【人物】【事例】

7、【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移山的目的是“”(用原文回答,2分)

8、【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

病句修改

1.(2012·浙江省嘉兴市)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改正。(4分)

①网络谣言,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杜会秩序。②事实表明,网络诺言的泛滥和滋生,会扰乱许多人成为受害者。③开展“绿色网络”进校园,是保护未成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2.(2012·重庆市荣昌县)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4分)

环境,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身心健康。近年来,①荣昌县委、县政府高度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加强管理,②着力实施了荣昌县“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着力加强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③市民环保意识不断落实,环境质量持续改善,④影响民生的突出逐步问题解决,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1)第①处词语重复,可将删去。

(2)第②处成分残缺,可在后加上。

(3)第③处搭配不当,可将改为。

(4)第④处语序不当,可将调整到后面。

3.(2012·湖南省株洲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B.没有谁不能不被最美老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感动。C.李爷爷种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

D.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4.(2012·江苏省镇江市)下列语段有多处语病,请修改。(4分)①2012年3月,关于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传。②在这些对语文课本图片的“再创作”里,时而杜甫肩扛机枪,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

托„„③把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④“诗圣”杜甫的画像被如此涂鸦,有人把这种

现象视为对名人的亵渎,也有人认为快餐文化下的一场狂欢。

5、(2012·湖北省黄石市)下列语段有多处语病,请修改。(3分)

《愚公移山》复习练习巩固 篇2

姓名

家长检查后签字【

老师评价

一、填空:(每空2分)

1.钟表以()()()单位来计量时间。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单位。

2.古埃及人把夜晚确定为()小时。

3.“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的主观感受会(),但时间是以()的速度在延伸的。

4.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根据()制成的计时器。5.人类根据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这一特点制作()用来计时。

6.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的。

7.通过我们的反复实验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摆绳越短摆动越()。

8.古代的水钟有()水钟和()水钟。

9.()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二、判断:对的请在括号里打“√”,错的请在括号里打“×”。

(每题2分)

()1、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一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

表示时间流逝了一小时。

()2、虽然一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但我们在这一分钟里也可以做很多事情。

()3、摆长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摆长越短摆的速度就越快。

()4、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并利用星座来计算时间。

()5、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

()6、摆锤的重量越大,每分钟摆动来回次数越多。

()7、垂体时钟是利用下垂物的重力来转动齿轮的。

()8、时间流逝的速度是有快慢的。

()9、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一种工具。

()10.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得速度一样快。

三、选择(每题2分)

1.我们科学课一节课的时间是()

【①

35分钟

45分钟

50分钟】

2.用流水来计时主要解决()

【①水流速度

②水流量

③水质的处理】

3.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是摆绳长短,()【①傅科

牛顿

伽利略】

4.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时辰。

【①36

12】

5.经过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滴漏的滴水速度是与()无关的。

【①

漏水孔的大小

②容器的颜色

滴漏中的水位】

6.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①日晷

②浑天仪

③滴漏】

7.可以用于夜间计时又可以照亮的古代计时器是()【①日晷

②蜡烛

③滴漏】

8.钟摆的快慢与()有关。

【①摆重

②摆长

③摆幅】

四、实践题【不扣分】

1、写出自己能在一分钟内做完的三件事:

答:

2、如果没有钟表,你有多少办法知道时间?请至少写出三种办法。

答:

3、你会用哪些方法来说明时间过了一个小时?

答:

五、设计实验【不扣分】

“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研究计划。

(1)我研究的问题是: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与()有关

(2)研究需要的材料有:

答:

(3)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愚公移山练习题附答案 篇3

1、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万仞( ) 荷担( ) 箕畚( ) ( )

孀妻( ) 始龀( ) 穷匮( )智叟( )

雍南( ) 朔东(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杂然相许 ( ) 惩山北之塞 ( ) 且焉置土石( )

何苦而不平( )寒暑易节 ( ) 河阳之北( ) ( )

而山不加增( )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固不可彻 ( )虽我之死( )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 词义: 。

(2)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 词义: 。

(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 词义: 。

(4)甚矣,汝之不惠。 通 词义: 。

4、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用法。

(1)年且九十 ( ) 且焉置土石 ( )

(2)且焉置土石 ( ) 始一反焉 ( )

(3)固不可彻 ( ) 固众人 ( )

(4)杂然相许 ( ) 曳屋许许声 ( )

(5)操蛇之神闻之 (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5、将文言词“毕”“诸”“已”“易”填入下边的空白处,并说明它们的词义。

争论不__ 移风__俗 诉__法律

原形__露 付__实施 鞠躬尽瘁,死而后__

6、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7、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且焉置土石? B、何陋之有?

C、何以为计? D、如太行、王屋何?

8、填空:

(1)《愚公移山》选自__ ,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 和___ 。

本文的体裁属于____ 。

(2)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 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 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语段阅读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9、用“/”给文中第二、三段没有加标点的句子断句。

10、下面句子中加粗的.字与“以君之力”中“之”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于厅事之东北角 B.策之不以其道

C.杜少府之任蜀州 D.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11、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意思,并要注意准确表现说话者的不同语气。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2、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译文:(4分)

(1)其如土石何?( )

A、如果碰上土块石头又该怎么样呢? B、他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C、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D、还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A、你的心太顽固,顽固到一窍不通,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

B、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

C、你思想的顽固,到了不可开窍的地步,连妇女和小孩都不如。

D、你的心很固执,固执到不可改变,还不如妇女和小孩。

13、根据文段内容用原句答题。(4分)

(1)反映愚公移山艰苦情形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愚公能够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细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很大。

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C.从”杂然相许”和“邻人京城氏之霜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句可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

D.选段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15、作者写《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

A.批判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

D.宣扬因果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

参考答案

1、rèn hè jī běn shuāng chèn kuì sǒu yōng shu

2、赞同;苦于;哪里;愁;交换;黄河;水的北面;增高;并,还;通;即使;穷尽

3、(1)反通返,往返。(2)亡通无,没有。(3)厝通措,放置。(4)惠通慧,聪明。

4、(1)将近,况且。(2)哪里,语气助词。(3)通,顽固;本来。(4)赞同,拟声词。(5)听说,听见的事情。

5、已,止;易,改变,变换;诸,之于;毕,完全,全部;诸,之于;已,止

6、C

7、B

8、(1)《列子汤问》;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寓言故事。

(2)嘲讽、怀疑;语言、动作

9、略

10、A

11、意思表达符合原意,能准确表达言者的语气即可。

12、(1)C (2)B

13、(1)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士石何? (3)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4)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5)河曲智叟无以应。

14、B

新闻标题巩固练习 篇4

1、在空格内给下面的短文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白帝碧波山水欢,千帆竞渡履平川”。6月10日,奉节县100名诗人齐聚老县城依斗门,朗诵着自己的诗作,送别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城门,这座古城门即将在三峡水库蓄水达135米水位时,永沉江底。84岁的老诗人余敬之也参加了此次活动。有“活杜甫”之称的他,至今介作了3000多首诗歌。看着不断上涨的江水,老诗人朗诵着自己的诗作,眼泪直往下掉。他说,千百年来,依斗门早退矍塘峡、白帝城一样,是诗人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下午5点,依斗门被水淹没,标志着诗城遗址初步没入库底。此时,诗人们才依依不舍离去。百名诗人“诵”别古城门。

2、根据下列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

《扬子晚报》6月1日消息 今日零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水库正式下闸蓄水,奔泻千年的滔滔江水被揽入大坝与群山的怀抱。从孙中山起,几代中国人近一个世纪的梦想终于从诗境变为现实。

标题:

三峡今蓄水 百年梦成真 或:三峡水库今天开始蓄水 或:三峡今起蓄水

3、为下面的报道拟一条标题(不超过12字)。

近日,嘉兴市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这是画在一幅木质门板上的油画,画的是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身着汉式服饰的西洋美女。研究者初步认为,这幅“木美人”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著名油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据传,这幅“木美人”门板,是明朝时一位新会籍人士从福建带回来的。木门所属的屋子因失火而烧毁,画有美人的门板是屋子里唯一没有被烧毁的东西,距近至少有500多年的历史。这幅画究竟是何人何时所作?为何画中女子身着汉人服装,面部却有明显的西洋人特征?这些问题至今还不清楚。

[解析] 本段文字共八句话,第一句介绍新闻事件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第二句介绍“木美人”的具体内容,第三句讲“木美人”的艺术价值,第四至五句讲“木美人”的来历及历史,第六句至第八句写其给后人种种谜团。参考:中国的《蒙娜丽莎》(或“木美人”)之谜

4.(2003年镇江)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

《扬子晚报》6月1日消息今日零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成功关闭最后一道闸门,三峡水库正式下闸蓄水,奔泻千年的滔滔江水被揽入大坝与群山的怀抱。从孙中山起,几代中国人近一个世纪的梦想终于从诗境变为现实。

答:三峡今蓄水,百年梦成真(或:今天,三峡大坝下闸蓄水三峡今起蓄水三峡水库今天开始蓄水)

5、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概括性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

前一段时间,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一些中小学的周边环境和治安状况令老师们大蹙眉头,不法分子在学校周围向学生兜售有淫秽或不健康内容的书画,音像制品,还有的把电子游戏厅开设在学校周围„„日前,旅顺警方重拳出击,对滋扰学校的不法分子给予坚决打击,对学校周边的各种摊点彻底加以清理,对电子游戏厅一律取缔。通过整顿,现在全区56所中小学校园秩序井然。参考答案:旅顺警方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

6、晨报讯(特派记者 王瑜珩)全运会田径比赛将于今日至26日举行。全运会田径竞委会副主任张克明表示,目前田径比赛门票销售非常火爆,尤其是有刘翔参赛的24日、25日两天的票,已经基本销售完毕,目前达到一票难求的地步。

刘翔比赛日门票一票难求

7.电台计划播送旅游天气预报新闻时,在各条信息之间加上一些衔接的话,以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请你在下面的天气信息之间,为电台设计两段这样的话。

三亚(海南)睛24-32℃漠河(黑龙江)小雪-22-4℃大理(云南)多云转小雨12-24℃

[解析]:本题贵在要体现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对三个城市的地理位置要熟悉,转换时要结合三地的天气状况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要点不能遗漏。

参考答案:

①今天去三亚旅游,如果能带上一些防晒物品,会使您更加惬意。比起三亚来,黑龙江的漠河却是另一派风光,飞舞的雪花会让南方的朋友欣喜不已。但请您一定不要忘了多穿些衣服,以防感冒。具体天气情况是:

漠河(黑龙江)小雪-22-4℃

②北方的漠河用洁白的雪花迎接来访的客人,而西南的大理则以温柔的小雨期待您的光临,加上舒适的温度,今天登临苍山,泛舟洱海,相信朋友们一定会流连忘返。不过提醒您别忘了带上雨伞。大理具体天气情况是:

《敬畏自然》巩固提升练习 篇5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蓬蒿()鲲鹏()狼藉()陷阱()咫尺()佳肴()混淆()幼稚()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词语。(1)不自量力:(2)喜形于色:(3)不过尔尔:(4)相形见绌: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它的水资源,将决定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是衰落。

B.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C.沙尘从内蒙古一些沙漠周边的退化草场和旱地刮起,途经河北,到达京津。

D.北京市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了“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4.联系语言环境,仿照画线句子的句式,续写句子。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窒,还是值一提的灰尘,无论是________,还是________;无论是________,还是________,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5.星期日上午,班级团支部组织团员到社区为老人开展服务活动,而你没有准时赶到,耽误了大家的出发时间,你该怎样对大家说呢? 6.按照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

①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②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 ③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 ④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⑤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⑥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阅读理解

①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一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垦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甲]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②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乙],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安鸟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丙]: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________ ? ③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丁],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④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可以推想,在那些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也许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间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①沾沾自喜②喜形于色③过分自傲④不自量力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2.文章段②画线句子“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中“这种”指代

3.文章段②中画线句“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一就像母亲面对

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结合选文概括人类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

4.文章段②的最后画横线处,需要增加一个总结性的反问句,请你试写一句在下面的横线上。

5.文章段④中画虚线的句子“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作者说这句话的理由是什么? 拓展阅读

把火星改造成另一个地球

①据《新闻晨报》报道 随着美国和欧洲□□火星工作的进行,人们发现,要想在短期内发现火星生命,希望十分渺茫。但是,英国媒体28日□□,美英等国的科学家们正在□□一个大胆的计划把红色的火星改造成另一个地球,使蓝色的海洋、绿色的田野、温和的清风覆盖如今的不毛之地,让生命在火星上尽情□□。

②当然,这个看起来像科幻小说的计划也招来了许多人的批评,他们认为,把火星变成地球的计划与其说是异想天开,不如说是荒谬绝伦,因为,它很可能会给火星带来致命的灾难。

支持者:把火星改成“生命天堂”

③英国《观察家报》28日刊文说,越来越多的火星研究人员认为,在海洋与河流从火星消失几百万年之后的今天,人类有可能把火星改造成类似地球的“生命天堂”。一些科学家正在以严肃的态度考虑,如何用人类的智慧帮助火星恢复其远古年代的辉煌面貌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变成星罗棋布的湖泊,红色星球焕然一新,变成适宜人类居住的新家园。

④借着今年初“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相继成功登陆火星的东风,美国宇航局将于下周主持召开一个大型国际研讨会,其主题就是如何把火星改造成“小地球”。

⑤美国宇航局加利福尼亚州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克里斯?麦克凯也将参加下周的讨论会。麦克凯在会前对记者透露,目前科学家提出的两个改造火星的方案都能有效地改造火星,它们也将是改造火星的关键一步。一旦有了稠密、温暖的大气层,火星土壤中的冰就会融化,其结果就是可以在火星上种植农作物了。把地球上的花草树木移植到改造过的火星上,就能为那儿提供氧气,火星大气层将会逐渐变得跟地球大气层一样。麦克凯说:“我们应该认真考虑送地球生命去火星的可能性。”

反对者:毁了地球别再毁火星

⑦当然,改造火星计划也招致许多人的反对。

⑧美国天文研究中心的保罗?穆丁就表示:“改造火星的计划即使算不上疯狂,也可称之为极端,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这仅仅是一个科幻小说中的情景,我们还可以一笑了之,但现在,它快变成一个恐怖的事实了。”穆丁强调说:“我之所以说改造火星计划是可怕的,是因为人类已经以一个惊人的速度破坏了自己居住的星球,现在,我们不对此进行反思和补救,反而又开始讨论如何去毁掉另一个星球。”

⑨由于在过去几个月中,美欧在火星探测行动中发现了火星上存在过支持生命的环境,不能排除存在火星生命的可能性,一些科学家就更加坚定地反对改造火星计划了。

⑩在印第安那大学任教的美国宇航局太空生物学家丽莎?普拉特就愤怒地表示,改造火星将直接危及可能存在的火星生命,这会给太空生物学带来无法弥补的灾难。普拉特说:“听到这个(改造火星)计划,我感到很难受。因为,我们正发现,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而且,我越来越觉得,那些微生物可能就躲在火星的土壤里,我们即将迎来发现火星生命的那一天。可是现在,有些人却在商量如何彻底改造火星,这将完全毁掉火星本土的生命。这在科学上和伦理上都是个大错误。”

1.依次填入第①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C、勘探 泄漏 筹划 跳动 D、探测 披露 酝酿 跳跃 2.填入第③段横线山最恰当的一个句子是()A、红火荒凉的山脊披上郁郁葱葱的绿装 B、用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火红荒凉的山脊 C、郁郁葱葱的森林把火红荒凉的山脊覆盖 D、火红荒凉的山脊被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 3.第⑤段中“天方夜谭”一词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4.从全文看,本文的结构特点是。

5.对于改造火星,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 1.ji xian jǐng zhǐ yao xiao zhi 2.(1)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形容太狂妄。(2)抑制不住的高兴流露在脸色上。(3)尔尔,如此,这样。不过这样。(4)跟另一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

得远远不如。3.D 4.波澜壮阔的大海.涓涓的细流高贵典雅的钻石朴实无华的泥土5.要使用歉语并答出原因。6.③②①④⑥⑤

阅读理解 1.[甲]④ [乙]①[丙]③[丁]②2.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3.①虽然人类的作品飞上太空,但航天事业的空间,在大宇宙中间,还是非常狭小;②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后人看今天,我们的认识还幼稚的很;③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④作者认为: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在太空人看来,人类智慧就算不得什么。4.略5.宇宙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而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了有智慧的生物,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

拓展阅读

1.D 2.A 3.比喻虚幻的事或无法实现的事。4.先总说后分说,或先总后分,或总分。5.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例如:①我反对改造火星,因为改造火星有可能毁掉火星的自然风貌,而且会毁掉火星的本土生命,给火星带来致命的灾难。②我支持改造火星,因为狭小的地球已经难以承受人类的负荷,人类进一步的发展必然要开拓新的空间,把火星改造成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何尝不是一件美事?③我觉得人类可以在尊重火星生命存在权利和保护火星本身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有计划有限度地开发火星。

小学数学判断题巩固练习 篇6

( )1、5厘米是1米的5%。

( )2、甲数比乙数少,则乙数比甲数多。

( )3、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4、有公约数的两个数叫互质数。

( )5、圆的半径扩大2倍,面积也扩大2倍。

( )6、圆的半径2厘米,它的面积和周长都是12.56厘米。

( )7、圆周率用π表示,π=3.14。

( )8、半园的周长就是圆的周长的一半。

( )9、一堆货物是吨。

( )10、一堆货物是21%吨。

( )11、学校植树99棵,全部成活,成活率为99%。

( )12、一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000厘米。

( )13、相交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长方体的长宽高。

( )14、小数点的后面添上零,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 )15、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比值不变。

( )16、求做一个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通风管的侧面积。

( )17、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0.216立方米。

( )18、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19、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基本性质。

( )20、甲数除以乙数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 )2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 )22、中国队和德国队乒乓球比赛的成绩是2:0,说明比的后项可以是0。

( )23、真分数小于1,所以假分数都大于1。

( )24、一个数的倍数总比这个数的约数大。

( )25、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与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成绩等于这几个数的成绩。

( )26、已知x=2y,x与y成反比例。

( )27、3x=4y(x、y均不为0),x、y成反比例。

( )28、3A=4B,A:B=4:3。

( )29、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

( )30、圆的半径与面积成正比例。

( )3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

( )32、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成正比例。

( )33、圆锥体的体积与底面积成正比例。

( )34、圆的半径是4厘米,它的面积和周长都是12.56厘米。

( )35、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成反比例。

( )36、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不能直接用底面积乘高求体积的是圆锥体。

( )37、同时同地杆子与影长成正比例。

( )38、齿轮的齿数与转数成反比例。

( )39、x和y均为自然数,且x的所有约数都是y的约数,则x是y的约数。

( )40、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大。

( )41、小数都比1小。

( )42、这个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43、因为37÷9的余数是1,所以3700÷900余数也是1。

( )44、圆的半径扩大2倍,圆的面积也扩大2倍。

( )45、每年的第二季度都比第一季度多1天。

( )46、圆周长的一半就等于半圆的周长。

( )47、把32分解质因数是2×2×2×2×2=32。

( )48、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49、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的体积的3倍。

春秋战国的纷争巩固练习 篇7

1.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是关于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厉王

D.周幽王 2.齐国之所以最先强大得益于A.伊尹改革 B.姜尚改革 C.管仲改革

D.李悝改革 3.“三家分晋”的三家是A.齐、楚、韩B.赵、燕、魏

C.韩、赵、魏

D.楚、魏、秦 4.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①齐 ②燕 ③楚 ④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

①政治上,改革内政

②经济上,发展生产

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

④用人上,都有贤相辅佐,如管仲、伍子胥 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⑤ 填空题

1.公元前______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它分为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时期。2.齐桓公通过召集______,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晋文公通过_______,大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能力提升

3.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东周开始的国王是()A.周平王

B.周文王

C.周武王

D.共伯和 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5.以下内容和管仲改革无关的是()

A.改革币制

B.改革内政

C.发展生产

D.改革军制 6.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①管仲改革

②城濮之战

③勾践灭吴

④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来源:Z|xx|k.Com]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⑤①

D.①④②③ 7.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为()

①韩国

②赵国

③燕国

④魏国

⑤吴国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④

8.在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强大,经过之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与秦抗衡()A.牧野之战

B.围魏救赵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阅读下列材料: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地进行争霸战争。请回答:

春秋时期,诸侯之间不断进行争霸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自由落体典型习题及巩固练习 篇8

1、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经t秒落地,则当它下落t/2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2、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时,在任意相同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

A、大小相同、方向相同

B、大小相同、方向不同

C、大小不同、方向不同

D、大小不同、方向相同

3、把自由下落的物体的总位移分成相等的三段,从上到下顺序经过这三段位移用时t1、t2、t3之比是()

A、1∶3∶

5B、1∶4∶94、由高处的某一点开始,甲物体先做自由落体运动,乙物体后做自由落体运动,以乙为参考系,甲的运动情况()

A、相对静止

B、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C、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5、屋檐每隔一定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1m的窗子的上、下沿,如图所示,g取10m/s2,则此屋檐离地面的距离为()

A、2.2m

B、2.5m

C、3.0m

D、3.2m

6、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在如图所示的四个v-t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7、一条悬链长5.6 m,从悬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点正下方12.8 m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取10 m/s2)()

A、0.3 s

B、0.4 s

C、0.7 s

D、1.2 s

二、解答题

1、为了测定井里水面到井口的深度,在井口释放一个小石子,经过2.6秒听到石子落水的声音,求井深。(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巩固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B

5、D

6、D

7、B

二、解答题:

1、31m

解析:设井深为h,则

声音传上来,用时t2,则

典型例题

类型

一、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的考查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自由落体时的加速度大

B、从水平飞行着的飞机上释放的物体将作自由落体

C、纸片下落的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

D、从水龙头上滴落的水滴的下落过程,可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

2、有一物体自44.1米高空从静止开始竖直匀加速落下,经4秒钟到达地面,求:此物体到达地面时的瞬时速度(g=9.8m/s2)。类型

二、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考查

3、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

(1)小球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小球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

(3)小球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类型

三、“落尺”类问题

4、如图所示,悬挂的直杆AB长为a,在B以下h处,有一长为b的无底圆筒CD,若将悬线剪断,求:

(1)直杆下端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

(2)整个直杆AB穿过圆筒的时间是多少?

类型

四、测定相机曝光时间问题(课后习题)

类型

五、屋檐与窗口的问题

5.一个小球从屋檐自由落下,在0.25s的时间内通过高度为2m的窗口,求窗口的顶端距离屋檐的高度?

典型例题答案

1【答案】D 2解题:(不是自由落体)

然后再根据v=at可求出v:

v=at=5.51×4m/s=22.04m/s 【答案】10s

5m

95m 4 【答案】

5.【答案】

t=0.675s h=2.28

《愚公移山》复习练习巩固 篇9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九册第102页练习二十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a x±b = 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并能正确解简易方程。

2、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a x±b = 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解简易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温顾。

黑笔

黑笔

黑笔

黑笔

黑笔

红笔

红笔

红笔

8枝  8枝  8枝  8枝  8枝     x枝  x枝  x枝

一共70枝

1、根据下面的情景列方程并求方程的解,结合情景说说怎样解方程,每一步算出什么。

黑笔的支数

红笔的支数

共买的`支数

8×5  +  3 x =    70

2、把下列解方程和检验过程补充完整。

5 x-3.7 =8.5

解:  5 x=8.5○(   )

(  )=12.2

x =(  )○(  )

x =2.44

检验:把x =2.55代入原方程,

左边=5×(  )-3.7=(   )

右边=(   )

左边○右边

所以x =2.55是原方程的解。

8x-4×14 =0

解:8x-(  )=0

(  )=56

(  )=56÷8

x =(  )

检验:把x =(  )代入原方程,

左边=(  )×( )-4×14=(   )

右边=0

左边○右边

所以x =(  )是原方程的解。

3、解下列方程:

⑴ 6 x =42

⑵ 6 x +35=77

⑶ 6 x +5×7=77

比较:这几道方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解题后有什么体会?

(这几道题方程的解都是一样的,后几道方程都是由第一道方程演变过来的,每一道方程都比前一道要复杂,解题步骤也相应地增多。体会:再复杂的方程只要解题方法正确,都能化成一般简单的形式。)

二、巩固练习。

1、可以把5 x看作减数的是方程(   )。

A.5 x-6=20   B.30+5 x =75   C. 30-5 x =5   D. 5 x÷3=20  2、2x在下列方程中可以看作什么部分数?

①2x+2.5=32.5(    )   ②2x-30=60(    )  ③2x-3×5=45(    )

④2x×7=42(     )   ⑤30×2-2x=12(    )  ⑥2x÷12=35(    )

3、不解方程,你能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是否正确吗?说说你的方法。

①7 x+15=120的解是x =15。   (   )

②5 x -3×6=22的解是x =9。  (   )

③6 x÷5=12的解是x =15。    (   )

④12×5-3 x =30的解是x =10。 (   )

4、解下列方程。(也可以选择第2题的方程其中3题)

4 x-7.2=10

0.4(x-5)=16

1.2 x+0.16÷0.2=3.2

5、列出方程并求方程的解。

8与5的积减去一个数的4倍,差是20,这个数是多少?

以上各题4人小组独立完成后,先交流订正,再集体订正。

第4、5题,要求做错的题目,订正在练习纸的右栏。

三、错题分析。

1、出示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学生分析指出错误,并说说理由。(需批改作业时收集)

2、出示常见的错题。

观察下列各题的解方程是否正确,不正确的指出错处。

7 x-3.5=17.5

解:x-3.5 =17.5÷7

x-3.5 =2.5

x=2.5+3.5

x=6

7 x-3.5=17.5

解:   x=17.5+3.5

x=21

7 x-3.5=17.5

解:   x=17.5+3.5

7x=21

x=21÷7

x=3

2 x+4×3=48

解:   2x=4×3

2x=12

2x=48-12

2x=36

x=36÷2

x=18

四、拓展练习。

1、根据方程24×6-x =80创作情景(编题)或把下列情景补充完整。(视学生情况而定)

情景:学校食堂买来6袋大米,每袋(  )千克,用去了一些,还剩(   )千克,(   )多少千克大米?

2、解下列方程(可以只选择其中两道方程,快的同学可以全部做完)

①6 x+5×7=70+7

②2×3 x+5×7=70+7

③(3+2 x)×2=30

3、如果2x+4=16,那么4x+8=(  )

4、⑴x等于什么数时,3 x-9的值等于12?

8、7、6加几的巩固练习 篇10

8、7、6加几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5―106页。

教学目标

巩固8、7、6加几的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念凑十法的口诀表。

2. 口算:8+5 7+6 9+7 6+8

二. 指导练习

1. 完成可课本105页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

提问:第一个算式中,第二个加数和得数的变化,让学生懂得:一个加数不变,和随着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

2. 完成课本105页的第2题。

(1) 让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

(2) 从画面上看,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

(3) 根据两个条件,你可以提什么问题?

(4) 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全班讲评。

3. 完成课本105页的第4题和106页的第8题。

看图,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学生叙述后,列式,计算。讲评时,要求学生说一说问什么这样列式?

4. 比赛,看谁算得快。(完成课本106页得第5题)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并对个别题目进行提问,你是怎样算得?

5. 游戏。(完成课本106页的第6题)

一部分同学拿算式,4个同学拿得数。

6. 完成课本106页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

上一篇:猴年广告词下一篇:重大节日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