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推荐5篇)
第一章
导论
二、单项选择题
BBBCDCB
三、判断说明题
1.错。人还有机会主义的一面,这一点斯密没有看到。如果人人都是机会主义者,市场机制不一定能把人们增加自己利益的行动引导到增加社会福利的方向上来。
2.错。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的“内核”不同,前者强调均衡与理性选择,后者的核心是演化和演进观,所以它们不是“修正”关系。
3.对。新制度经济学没有抛弃新古典经济学的“硬核”,即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观、理性选择观等。
五、案例分析 •
1.答:(1)常言道,好的制度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使好人变坏。该制度扭曲了人的行为,使人们为了一点私利不惜视人类神圣的爱情、婚姻为儿戏,说明该制度存在严重缺陷。(2)说明人都是追求私利的。任何制度下的人都是经济人,制度设计要立足于人的经济人本性。
2.答:(1)反设事实方法,也就是对历史事实和某种特定的状态的假设,假设某一条件与事实相反,经济将会如何发展?(2)学术研究不能过于迷信既有的理论,要注重从实际出发、从事实出发展开深入的研究。
第二章
交易费用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
CBACCBA
三、判断说明题
1.答:错。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交易费用会上升,它会阻碍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2.答。错。高额的交易费用并非总是具有不利的影响。对于有害的交易,如毒品交易、走私交易、野生保护动物交易、赌博交易等等,政府通过严厉的打击,以提高其交易费用,则具有减少和阻止有害交易发生的积极作用。
3.答:对。有些技术进步会降低交易的信息费用,但有些技术进步会使商品更复杂,增加了解商品属性的交易费用。
五、案例分析 •
1.答:(1)这一国宝级金锭的买卖的交易费用主要是信息费用和谈判费用。国宝卖成了“白菜价”,即买者没有得到其真实价值,是交易费用高昂的结果。(2)影响这一国宝级金锭的买卖的交易费用的因素有:商品的多维属性、信息不对称、交易频率低和机会主义。
2.答:(1)机会主义行为;(2)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是降低交易费用的两大力量。本例中,收银机的发明属于技术进步,它降低了企业内部监督费用,属于交易费用的一种。
第三章
科斯定理
二、单项选择题
DDCBCDD
三、判断说明题
1.答:错。在交易费用较大时,产权交易也解决不了外部性,这时政府还可以通过征税和给予补贴的强制性措施解决外部性问题。
2.答:错。在交易费用为零的世界,产权的不同界定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同。收入分配不同会通过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对资源配置产生影响。
3.答:对。交易费用为零时,消费者可以达成补充垄断者的协议(让垄断者获得垄断利润,但垄断者必须生产完全竞争的产量水平,并把价格定在竞争水平下),这样可以实现在不减少垄断者福利的情况上,增加消费者的福利,这就是帕累托改进。
五、案例分析 •
1.答:(1)不能。因为有搭便车问题,交易费用太大。(2)B村土地承包制度发生变化,如A村村民所经过的B村土地现在为一人承包,且所种子经济作物价值较高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促成对上述外部性问题的谈判解。如果交通手段进步,如人人都有廉价的交通工具摩托车,则此外部性问题也会有所缓解。
2.答:(1)政府收狗头费的理由是狗扰民,即产生了负外部性。(2)解决狗扰民这一事情能否通过居民之间谈判解决要看交易费用的大小,如果费用不大,居民之间是可以协商解决的。但如果交易费用太大,私了解决不了,就需要政府出面了。(3)政府解决,也需要代价,如人员成本,代理成本等。(4)不一定。如果交易费用不大,多数情况下如此,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不一定需要政府出面。
第四章
产权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
ACBDADB
三、判断说明题
1.答:错。同样的一种有形资产,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权利;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权利就不是私有的,只要每个人拥有互不重合的不同的权利,多个人同时对某一资源或资产行使的权利仍是私有产权。
2.答:错。共有产权在其内部成员之间共同分享上不具有排他性并不意味着它不具有任何意义上的排他性。实际上,共有产权也存在作为一个总体的对外排他性。
3.答:错。产权(或所有权)残缺不一定要产权的可让渡性被完全限制,只要部分权利、包括使用权、收益权等被限制都会引起产权产缺。
五、案例分析
1.答:(1)家禽越来越多是因为它易确立私有产权,有明确的看护人和利益的获得者。(2)老虎越来越少,是因为它属于共有产权,易出现“公地悲剧”,公地灾难出现于共同拥有的资源由众多人使用的情境之中。其中,每一个人在为自己的利益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该公共资源时都能获益,但如果所有的人都如此行事,就会出现资源遭破坏的灾难性局面。
2.答:(1)产权的获得要以其客体同时具有下面几个条件:必须是独立或相对独立于主体(人或人的群体)的意志而存在的对象;须是能够被人们所拥有并被人们所控制和利用的对象;必须对人具有使用价值;必须具有稀缺性。(2)农村老太太难以真正拥有月亮的产权,因为缺乏四个条件中的第二个条件,即月亮难以被农村老太太所拥有并被其所控制和利用。
3.答:(1)新制度经济学告诉我们,产权保护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上述案例是一个尊重产权保护的经典案例。(2)案例告诉我们:产权保护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是国王也无权侵害他人产权,这样的国家才是产权充分受到保护的社会。
4.答:(1)鱼价的上升将使VMP和VAP线上升,从而增加渔场的工人数,会加速公地悲剧。(2)竞争市场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上升将减缓公地悲剧。因为,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之所以也会对资源枯竭型公地悲剧的发生产生影响,是因为它构成了公地开采和使用者的机会成本。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越高,公地开采和使用者雇用劳动力的工资成本就越高,公地开采和使用者雇用劳动力的数量就会越少。(3)在技术进步条件下,一个劳动力的边际产品和平均产品是技术未发生进步条件下同样一个劳动力的边际产品和平均产品的好几倍。这无异于在“公地”上增加了多倍的劳动力,显然会加速和加剧公地悲剧的发生。
5.答:(1)明晰产权。(2)在公共物品的私有化与公共物品的合理配置之间,也有一个比较成本的问题。公共物品私有化的代价包括资源重复配置的浪费以及设计排他装置的费用(如每户要安装一个独用电度表和独用开关等),而对公共物品设计一种共有产权制度的代价只包括收费的困难或“搭便车”造成的逃费损失以及谈判的交易费用。对这两种代价或费用的比较是考虑产权制度安排的主要参数。
第五章
契约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
CDBDCCD
三、判断说明题
1.答:错。契约的本质是交易的微观制度。契约与一般所说的制度是有所不同的,因为契约带有更多的私人、自由性质,而一般意义上的制度则含有更多的公共、强制成分。当然,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要在它们之间划一条鸿沟是不可能的。
2.答:错。一般来说,一次买断(即共时性)的交易,其契约不是结构性的,只有收入(即价格)条款,但不买断(非共时性)的契约(如租约或雇佣合约),除收入条款外还有使用条款。后者的契约就是结构性的。
3.答:错。对契约不完全的主要原因,交易费用经济学将其归结为有限理性,新产权学派则将其归结为关键变量的不可证实性。
五、案例分析 •
1.答:(1)使用专用驳船运输。(2)使用一般的驳船运煤的情况下,谁拥有这些驳船不重要。因为一般驳船是通用性资产。如果这些供应商自己拥有驳船,EDF只会与上述供应商签订短期合同。(3)如果使用专用驳船运煤,谁拥有这些驳船就很重要,因为是专业性资产,拥有资产的一方一定会关注合同的长期化。在这些供应商自己拥有驳船的情况下,EDF会与上述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如果EDF不与上述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这些供应商不会购买专用驳船。
2.答:(1)不能,因为强制合同依赖的信息对称的条件不具备。(2)甲不应该和乙签订一个工资合同,因为如果他这样做了,乙也接受了,乙的努力水平会是零。(3)甲还能提供其它类型的合同包括租金合同、分成合同。(4)如果甲和乙都是风险中立者,对于甲来说租金合同是最好的合同。租金合同给了代理人最大的激励,也把所有风险都推给了他。但是由于代理人是风险中立者,他不会太在意风险的存在。由于风险可以由代理人承担而没有任何成本,所以租金合同(给予代理人最大的激励)对于委托人来说是最佳的报酬结构。(5)图5-6中直线I代表预期收益。曲线U代表代理人的无差异曲线。(6)在图5-6中从最佳方案中乙能拿到Ey2R2PV2的收益。
3.答:(1)如果1(20.9y*),那么,组I会选择y0;如果(20.45y*)1,那么,组Ⅱ的人会选择yy。把上述两个不等式合在一起,得到:1.111y2.222。当y满足1.111y2.222时,该模型存在均衡(很多个均衡),并且是分离均衡——不同能力的雇员选择不同的教育水平。这时候,教育水平成为雇主区别雇员能力的信号。
(2)当y*=0.8时,20.9y20.90.81.281,这时,组Ⅰ的人也会选择y,即读书,出现高端混同均衡。
(3)当y*=2.5时,20.45y*20.452.50.8751,这时,组Ⅱ的人也会选择y0,即不读书,出现低端混同均衡。
4.答:(1)准租是指短期中固定要素的回报。通用公司可通过威胁(比如,如果费舍公司不降低价格就不购买其车身)剥夺其准租。(2)如故意不降低产品成本,或在通用汽车公司附近设厂。
el nino is the name given to the mysterious and often unpredictable change in the climate of the world. this strange 47 happens every five to eight years.
it starts in the pacific ocean and is thought to be caused by a failure in the trade winds(信风), which affects the ocean currents driven by these winds. as the trade winds lessen in 48 , the ocean temperatures rise, causing the peru current flowing in from the east to warm up by as much as 5 °c.
the warming of the ocean has far-reaching effects. the hot, humid (潮湿的) air over the ocean causes severe 49 thunderstorms. the rainfall is increased across south america, 50 floods to peru. in the west pacific, there are droughts affecting australia and indonesia. so while some parts of the world prepare for heavy rains and floods, other parts face drought, poor crops and 51.
el nino usually lasts for about 18 months. the 1981-83 el nino brought the most 52 weather in modern history. its effect was worldwide and it left more than 2,000 people dead and caused over eight billion pounds 53 of damage. the 1990 el nino lasted until june 1995. scientists 54 this to be the longest el nino for 2,000 years.
nowadays, weather experts are able to forecast when an el nino will 55 , but they are still not 56 sure what leads to it or what affects how strong it will be.
a) estimate
b) strength
c) deliberately
d) notify
e) tropical
f) phenomenon
g) stable
h) attraction
i) completely
j) destructive
k) starvation
l) bringing
m) exhaustion
n) worth
o) strike
参考答案:
47. p phenomenon
48. b strength
49. e tropical
50. l bringing
51. k starvation
52. j destructive
53. n worth
54. a estimate
55. o strike
当前,发展新经济,即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是世纪之交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我国了解得比较多了,就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通过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转向。那么,什么是循环经济呢?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它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简言之,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施可持续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
9. 对“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区别,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前者以“污染排放”为目的,后者以生产“再生资源”为目的。
B. 前者是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后者是物质循环流动的经济。
C. 前者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后者带来资源增加、环境改善。
D. 前者是一种消费经济,后者是一种生态经济。
10. 对文中划线句子句意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 废弃物如果放错了地方,就无法变成再利用的资源。
B. 废弃物如果妥善利用,就会变成有价值的资源。
C. 资源如果放错了地方,就会变成无用的废弃物。
D. 废弃物是不存在的,因为它实际上也是资源。
11.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下列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 同是新经济,循环经济将比知识经济更具活力。
B. 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赖循环经济。
C. 较之旧经济,新经济注重更多的不是数量而是效益。
D. 知识化转向和生态化转向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1.为加粗字注音。
怡然称快: 庞然大物:
癞虾蟆: 项为之强:
2.《童趣》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代文学家。他的字
是 ,号是 。
3.解释下列加粗字词。
项为之强: 怡然自得: 素帐: 方出神:
鞭数十: 驱之别院: 果如鹤唳云端 兴正浓
4.翻译下列句子。
(1)又留蚊于素帐中
(2)以丛草为林 。
5.作者回忆了童年哪几件趣事?
6.作者幼时为什么会“时有物外之趣”?
7.请从文中找出两条成语。
8、体会作者所回忆的童年趣事,你认为对孩子而言什么是最宝贵的?对成人而言什么是最宝贵的?
参考答案:
一、1.yí pánɡ lài há ma jiānɡ?
2.《闲情记趣》 沈复?清代?三白 梅逸
3.脖子,颈项 安适、愉快的样子 未染色 正 用鞭子打 赶走?果真 兴趣
4.(1)又把蚊子留在无色的蚊帐中
(2)把草丛当作树林
5.①将夏蚊“私拟作群鹤舞”。(观蚊如鹤的`画面)
②神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神游山林的乐趣)③观二虫斗草间,鞭虾蟆。(观癞蛤蟆吃虫和便打蛤蟆的情景)?
6.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
7.庞然大物、怡然自得等
一、请指出下列各段议论“逻辑”一词的含义
1、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致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中国革命合乎逻辑的民展。
2、虚构、夸张是文学创作必要手段,但它不曾离开现实生活的逻辑,其目的在于更概括、更真实、更典型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答案:1和2中的逻辑分别指中国革命民展的客观规律和现实生活的客观规律。
3、列宁演说中的逻辑好像万能的触角,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信,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败。
4、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的结构,开头、中间、线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在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5、出现重复,部分是由于术语上的缺点,部分是由于缺乏逻辑修养.6、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一种逻辑的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做什么,都将受益无穷。3、4、5、6中的逻辑均指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7、普及逻辑应以而广量大的中学生为重点。他们年纪轻,精力旺盛,记忆力和接受力强,在他们中普及逻辑收效较大。
8、逻辑并不难于理解,也有办法将所谓的难化为易。7和8中的逻辑指的是逻辑学(即普通逻辑)。
二、在下列判断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请用公式表示:
1)一切真知都是来源于实践。2)一切交通事故都是违章造成。3)一切国有的企业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1、6、10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即:一切S都是P。
4)一个统计数字的错误,或者由于材料不可靠,或者由于计算有偏差。5)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无误。4和5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即:或者P,或者Q。
6)一切鸟都是卵生的,一切蝙蝠都不是卵生的,所以一切蝙蝠都不是鸟。7)一切偶数都能被2整除,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所以一切奇数都不是偶数。6和7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即:一切P都是M,一切S都不是M,所以,一切S都不是P。
8)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9)只有充分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我国的四个现代化才能实现。10)只有坚决地系统地进行改革,城市的经济才能兴旺繁荣。8、9、10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即:只有P,才Q。
11)如果溶液是酸性的,就能使试纸变红,这瓶溶液是酸性的,所以它能使试纸变红。12)如果被告已以残废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现在被告已经死了,所以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11和12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即:如果P,那么Q,P,所以Q。
三、请例举具有下列逻辑形式的具体判断和推理。
1、一切S都是P***一切国有资源都不是商品。
2、有的S是P***有的鸟是不会飞的。
3、如果p,那么q***如果不坚持改革,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
4、或者p或者q,非p,所以q***一部电影水平不高,或者是思想性差,或者是艺术性差;这部电影的思想性并不差,所以,这部电影艺术性差。
5、如果p那么q,非q,所以非p***如果语言能够生产物质财富,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夸夸其谈的人不会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所以,语言并不能够生产物质财富。第二章
1、下列各题中括号内的话,是从内涵方面,还是从外延方面说明标有重点的概念?
1、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社会活动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关系的总称),(包括以涨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关系)。第一个括号内的话是从内涵方面说明“社会关系”,第二个括号内的话是从外延方面说明“社会关系”。
2、宗教是(现实世界在人们主观意识里的虚妄的、颠倒的反映)。(从它的表现方式来说,就是对神灵、魔鬼、超人间力量的崇拜)。(历来的剥削阶级总是根据他们的需要,有意识地扶植宗教,把它变成统治人们和维护剥削制度的精神力量)。(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宗教有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有些国家和民族还有另外的宗教,(如中国的道教、日本的神道教、印度的印度教、犹太人的犹太教等)。前三个括号内的话是从内涵方面说明“宗教”这个概念,后两个括号内的话是从外延方面说明“宗教”这个概念。
3、(记录语言的符号)是文字;(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语言。第一个括号内的话是从内涵方面说明“文字”这一概念的,第二个括号内的话是从内涵方面说明“语言”这 一概念的
4、森林资源包括(林木和林地,以及林区范围内的植物和动物)。根据森林的不同效益,将它分为五类:(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殊用途林)。第一个括号内的话是从外延方面说明“森林资源”的,第二个括号内的 外延方面说明“森林”的。
5、基础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等)。括号内的话是从外延方面说明基础科学的。
6、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某种动力活动而产生的地壳震动)。如(火山地震、构造地震、陷落地震等)。(地下深处岩层断裂错支发出震动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着震源的地方)叫震中。第一个括号内的话是从内涵方面,么二个括号内的话是从外延方面说明地震的。第三个括号内的话是从内涵方面说明震源的。第四个括号内的话是从内涵方面说明震源的。第四个括号内的话是从内涵方面说明震中的。
二、从概念的两种分类角度(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概念与负概念)说明下列各题中标有重点的概念属于哪一种类。
1、美术作品是通过线条、色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感情的艺术作品。普遍概念、正概念。
2、非司机开车要处以罚金。普遍概念、负概念。
3、中国女子排球队夺得了世界冠军。单独概念、正概念。
4、《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前者是单独概念、正概念。后者是普遍概念、正概念。
三、分别指出下列标有重点的概念,(A)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B)是集合概念不是非集合概念?
1、《面向世界》丛书是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套综合性大型毓丛书。(A)单独概念(B)集合概念。
2、人民的总理人民爱,人民的总理爱人民。(A)普遍概念(B)非集合概念
3、毛泽东的著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A)单独概念(B)集合概念
4、中国工人阶级大公无私。(A)单独概念(B)集合概念
四、下列各题中标 重点的语词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还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
1、鲁迅的杂文有它独特风格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
2、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
3、我们的机关干部来自五湖四海。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
4、在人民的国家中,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
5、国家检察机关现在已有800多名工作人员。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
6、水杉是营造风景林的优良树种。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
五、指出下列各题中几个概念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1、(A)党员,(B)干部,(C)党的高级干部。(A)与(B)是交叉关系。(A)与(C)是真包含关系,(B)与(C)是真包含关系。如图:
2、(A)普遍概念,(B)正概念,(C)概念。(A)与(B)是交叉关系,(A)与(C)是真包含于关系,(B)与(C)是真包含于关系。如图:
3、(A)大学毕业生,(B)青年团员,(C)先进工作者,(D)体育爱好者,(E)技术革新能手。(A)与(B)是交叉关系。(A)与(C)是义叉关系。(A)与(D)是交叉关系。(A)与(E)是交叉关系,(B)与(C)、(D)、(E)也分别是交叉关系,(C)与(D)、(E)分别是交叉关系,(D)与(E)是交叉关系。如图:
六、图形。
七、对下列概念各作一次概括和限制。
1、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概括为国家,限制为亚洲资本主义国家。
2、机电产品***机电产品概括为产品,限制为电视机。
3、脑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概括为劳动者,限制为教师。
4、历史科学***历史科学概括为社会科学,限制为近代历史学。
八、下列概念概括与限制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加以改正。******
1、把 “学生”概括为“知识分子”不正确,因为“知识分子”不是“学生”的概念。把“学生”限制为“中学生是正
确的。
2、把军队概括为专政工具是正确的,但限制为人民战士则不正确,因为人民战士不是军队的种概念。应把军队限制为人民军队。
3、把喜马拉雅山脉概括为喜马拉雅山最高峰不正确,因为两者之间没有种属关系.限制为山脉也不正确,因为喜马拉雅山脉是单独概念,不能进行限制.应概括为山脉.4、把违法行为概括为犯罪行为不正确,因为后者不是前者的属概念.限制为抢劫行为是正确的.应概括为错误行为.5、把”违法行为”概括为”品德”是正确的,但限制为”勇敢的人”则不正确,因为后者不是前者的种概念.应限制为”张飞式的勇敢”.6、概括和限制都是正确的.九、下列各判断作为定义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它违反了哪条定义规则?
1、正方形就是四角相等的四边形。这个定义不正确,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2、天文学就是研究地球所在的太阳系的科学。这个定义不正确,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3、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儿为定义是不正确的。凝固的音乐是对建筑的比喻。该定义犯了以比喻代替定义的错误。
4、理性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这个定义不正确,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加为“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必须靠“理性”来定义。
5、企业就是从事现货化生产的经济活动部门。作为定义不正确,犯了定义过窗的错误。
6、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的,叫做地主。这个定义正确。被定义项是“地主”,定义项是“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的”。
十、下面的议论从事实上说明了对“健康”这个概念下定义的不确切之处,请根据这些看法指出关于“健康”的定义各违反什么逻辑规则?
1、“有人认为。所谓健康,就是主观上感觉良好的状态”。但是,认为自己健康的人或未被医生检查出有病的人,不一定是健康的。在原发性的心脏病中,有25%未被病人自己或医生察觉。定义过宽
2、国外医学界很多人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这种看法也值得商榷。如果把健康定义为没有疾病,那么,疾病也就可以定义为不健康了。循还定义
3、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这是正确的。但是,什么是社会上的完全安宁?显然,对它的理解可以个人的观点和社会关系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难以规定统一标准。何况社会上的安宁并不取决于个体的生物学状态。按这个定义所确定的健康目标,必然超出医学力所能及的范围。定义含混
十一、下列定义是不是语词定义?如是,属于哪一种?
1、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四种文具。是语词定义。属于规定的语词定义。
2、灵感就是在科学研究或文艺创作中,由于思想高度集中、情绪高涨而突然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不是语词定义。
3、四个现代化就是指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语词定义。属于规定的语词定义。
4、大辟就是我国古代隋朝以前对死开的通称。是语词定义。属于说明的语词定义。
十二、下列各题 是不是划分?为什么?
1、地球上的陆地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澳洲和南极洲。是划分。加为亚洲、欧洲等分别是地球上的陆地的种概念,而且七大洲相加等于地球上的全部陆地。
2、初级中学分为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不是划分。因为一年级、三年级、三年级不是初级中学 种概念。
3、划分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划分的母项,一是划分的子基。划分根据不同层次,可分为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前半部分不是划分,因为“母项”和“子项”不是“划分”的种概念。后半部分是划分,因为“一次划分”和“连续划分”是“划分”的各概念,并且两者相加等于全部“划分”。
4、这个班的学生,除六女生外,其余都是男生。是划分。加为女生或男生分别是学生的种概念,并且男生与女生之和是全体学生。
十三、下列各题作为划分是否正确?如正确,指出其母基和子基;如不正确,说明理由。
1、城市居民分为汉族、少数民族、外国侨民、工人、干部、知识分子等。不正确。划分标准不统一。
2、根据煤化程度的不同,煤可以分为泥煤、褐煤、烟煤、无烟煤四类。正确。母项是“煤”,子项是“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
3、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一季分为三个月,一个月分为上、中、下三旬。不正确。加为春、夏、秋、冬不是“一年”的各概念,月不是季的种概念,上旬、中旬、下旬不是月的各概念。它们之间分别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4、直系亲属有祖父母、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叔伯、姑母、舅父、姨母等。不正确。犯了“划分不全”和“多出子项”的错误。
5、市场分为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农村市场、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等。不正确。犯了“划分标准不同一”和“子项相容”的错误。
十四、下列各题作为列举是否正确?指出其错误所在。
1、文学作品有现代文学作品、近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不正确。外国文学作品与近代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分别是义叉关系。犯了“列举标准不同一”和“子项相容”的错误。
2、人的能力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两大类。一般能力是在许多活动中都不可少的能力,如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特殊能力是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计算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绘图能力等。正确。
3、干部有地方干部、中央干部、专业干部、技术干部、军队干部等。不正确。列举标准不同一。
4、肥料分为化肥、绿肥、粪肥、氨肥、钾肥等。不正确。犯“子项相容”的错误。
十五、下列各题是运用哪些逻辑方法来明确标有重点的概念。
1、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已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概括
2、战争是从有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各最高的斗争形式。历史上的战争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的战争,一类是非正义的战争。先用定义,后用划分。
3、我们要造成民主风气,要改变文艺界的作风,首先改变干部作风;改变干部作风首先改变领导干部作风;改变领导干部作风首先从我们几个人改起。(周恩来《在文艺工作谯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连续限制。
4、具有人民性的作品不是其思想倾向违背劳动人民利益的作品,而是表现劳动人民的思想末求和愿望,符合劳动人民利益的作品。如唐传奇中的《李娃传》、白居易的《卖炭翁》和施耐庵的《水浒》等许多古代作品都是具有高度人民性的作品。先用概括,后用列举。
十六、运用概念方面的逻辑知识分析下列各题中的错误。
1、大学生和共产党员都应有高尚的情操。大学生和共产党员是交叉关系,这里并列使用表示了全异关系,犯“把交叉关系当作全异关系”的错误。
2、创作的灵感触支了她,第一篇处女作——散文《大理石》就这样诞生了。用第一篇来限制处女作不合适。既然用第一篇,那么有没有第二篇、第三篇呢?而第二篇处女作则是荒谬的。
3、在这个区里,馀食业、洗澡理发业、修理业、服务业的短缺,已有很长时间了,可是领导上并没有抓紧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服务业”与“饮食业”、“洗澡理发业”等相容,犯了“列举子项相容”的错误。
4、老师带领学生去支援麦收,在派农活时说:“男同学割麦子,女同学把割下来的麦子捆焉,体力强的把麦捆运到场院去,体力弱的在地里捡麦穗。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上面的分工排成四行。”学生听过以后,不知道自己到底应当站在哪一行。老师活时的划分标准不同一,造成划分子项相容,使学生不知自己应站哪一行
5、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科学。定义过窄。第三章
判断
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判断?为什么?
1、中国人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困难么?表达
2、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实现。表达
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表达
4、为什么青年人都爱流行音乐?不表达
5、为什么青年人就不能爱流行音乐?表达
6、雪是黑的。表达
7、雪是白的。表达
8、雪既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表达
9、雪是什么颜色的?不表达
10、难道会有黑色的雪吗?表达
二、下列句子表达的是哪种类型的性质判断?
1、没有什么事物不包含矛盾。A判断
2、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A判断
3、有的与会代表投了赞成票。I判断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如整理为“所有燕雀都是不知鸿鹄之志的”,是A判断;如整理为“所有燕雀都不是知鸿鹄之志的”,是E判断。
5、存在的东西不都是合理的。如整理为“有的存在的东西是不合理的”,是I判断;如整理为“不的存在的东西不是合理的”,是O判断。
6、凡合理的东西终将变为现实。A判断
7、鱼目岂能混珠?A判断(所有鱼目都是不能混珠的),或E判断(所有鱼目都不是能混珠的)。
8、有的哺乳动物是卵生的。I判断
三、指出下列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情况:
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主项“中国”周延;谓项“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不周延。
2、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主项“中国”周延,谓项社会主义国家不周延。
3、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人头脑里固有的。主项人的正确思想周延;谓项人头脑里固有的周延。
4、所有的困难都不是不可以克服的。主项困难周延;谓项不可克服的周延。
5、我班有些同学不是党员。主项我班同学不周延;谓项党员周延。
6、我班有些同学是非党员。主项我班同学不周延;谓项非党员不周延。
7、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有价值的。主项劳动产品周延;谓项有价值的不周延。
8、有的鱼是用肺呼吸的。主项鱼不周延,谓项用肺呼吸不周延。
四、已知下列判断真,根据对当关系,指出和已知判断同一素材的其他判断的真假:
1、甲班所有同学考试都及格了。“甲班有些同学考试及格了”真。“甲班所有同学考试都 没及格”假。“甲班有些同学考试没及格”假。
2、所有用于生产者自身消费的劳动产品都不是商品。“有些用于生产者自身消费的劳动产品是商品”假。“所有用于生产者自身消费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假。“有些用于生产者自身消费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真。
3、有的科学家是自学成才的。“所有的科学家都是自学成才的”真假不定。“所有的科学家都不是自学成才的”假。“有的科学家不是自觉才的”真假不定。
4、有的经验论者不是唯物主义者。“所有的经验论者都是唯物主义者”假。“所有的经验论者都不是唯物主义者”真假不定。“有的经验论者是唯物主义者”真假不定。
五、已知下列判断假,根据对当关系,指出和已知判断同一素材的其他判断的真假:
1、所有有文凭者都是有真才实学的。“有些有文凭者不是有真才实学的”真。“所有有文凭者都不是有真才实学的”真假不定。“有些有文凭者是有真才实学的”真假不定。
2、所有肯定判断的谓项都不周延。“有些肯定判断的主项周延”真。“有些肯定判断的主项不周延”真假不定。“所有肯定判断的主项都周延”真假不定。
3、有的天才是生而知之。“所有的天才都是生而知之”假。“所有的天才都不是生而知之”真。“的的天才不是生而知之”真。
4、有的基本粒子不具有内部结构。“所有的基本粒子都具有内部结构”真。“有的基本粒子具有内部结构”真。“所有的基本粒子都不具有内部结构”假。
六、完成下列证明:
1、在对当关系中,已知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成立,求证差等关系和反对关系成立。如果SAP真,由反对关系,得SEP假,再由矛盾关系,从SEP假得SIP真,即如果SAP真,则SIP真,如果SAP假,由反对关系,得AEP真假不定,再由矛盾关系,从SEP真假不定,使SIP真假不定,即如果SAP假,则SIP真假不定;如果SIP真,由矛盾关系,得SEP假,再由反对关系,从SEP假得SAP真假不定,即如果SIP真,则SAP真假不定;如果SIP假,由矛盾关系,得SEP真,再由反对关系,得SAP假,即如果SIP假,则SAP假。因此,SAP和SIP之间的差等关系成立;同理可证SEP和SOP之间的差等关系和反对关系证明。
2、在对当关系中,已知矛盾关系和下反对关系成立,求证差等关系和反对关系成立。同上题。
3、在对当关系中,已知差等关系和反对关系成立,能否证明矛盾关系和下反对关系成立?为什么?不能。因为,不妨假设SAP真,则由反对关系,得SEP假,再由差等关系,得SOP真假不定,这说明SAP和SOP之间的矛盾关系不成立。这说明矛盾关系不能由差等关系和反对关系证明。同理下反对关系也不能由差等关系和反对关系证明。
七、根据对当关系,指出能驳斥下列判断的相应判断:
1、商品都是价廉物物美的。有的商品不是价廉物美的。
2、有些宗教具有真理性。所有的宗教都不具有真理性。
3、所有的天体都不发光。有的天体发光。
4、有些研究生不懂外语。所有的研究生都懂外语。
八、指出下列各组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
1、a 犯罪的不都是青少年。
b犯罪的都不是青少年。差等关系。
2、a甲班没有同学不是团员。
B甲班所有同学都不是团员。反对关系
3、a 乙村有些农家有洗衣机。
b乙村有的农家没有洗衣机。下反对关系。
4、a羞耻之心,人皆有之。B人不都有羞耻之心。矛盾关系
九、从对称性角度,分析下列判断中划有横线的关系各属何种关系?
1、甲概念真包含乙概念。反对称。
2、甲概念和乙概念交叉。对称。
3、甲概念和乙概念全异。对称。
4、甲队战胜乙队。反对称。
5、小李爱慕小王。非对称。
6、小陈和小孙是同乡。对称。
十、从传递性角度,分析下列判断中划有横线的关系各属何种关系?
1、北京在上海以北。传递
2、老李了解小李。非传递。
3、老张比老李年长。传递。
4、老张比老李年长两岁。反传递。第四章
判断
(二)一、下列判断属何种复合判断?
1、既没有离开斗争性的同一性,也没有离开同一性的斗争性。联言判断
2、我们在学好逻辑学的同时,还应学好其他学科。联言判断
3、他反复观察这种奇特的现象,并且从中发现了有价值的东西。联言判断
4、我虽人到中年,但求知欲望并未减弱。联言判断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联言判断
6、历史唯心主义对阶级社会中阶级对立的客观事实,或者根本抹杀,或者用人的心理来加以解释。相容选言判断
7、对待外国文化的态度,或是全盘否定,或是全部吸收,或是有分析有批判地借鉴。不相容选言判断。
8、逆水行舟不是进就是退。不相容选言判断。
9、液体沸腾的原因是湿度增高,或者是压力下降。相容选言判断。
10、他们来过或者你们去过。相容选言判断。
二、写出下列复合判断的逻辑形式:
1、只有懂了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才能懂得事物的发展。p←q
2、如果看不到事物的否定方面,就不能科学地预见事物发展方向。p→q
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p←q
4、如果材料残缺不全,那就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p→q
5、会工作的人,才会休息。p←q
6、不尊重知识,就不能顺利进行建设。p←q
7、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变成物质力量。p→q
8、哪里有他,哪里就有歌声。p→q
9、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p←q
10、除非他真心悔改,才能行到群众的谅解。p←q
三、写出与下列负判断具有等值关系的判断:
1、并非只有贪污才是犯大错误。不贪污但犯大错误。
2、并非只要认识字母,就能学好外语。认识字母但不能学好外语。
3、并非凡有成就者都天生聪明。有些有成就者不是天生聪明的。
4、并非有些圆是方。所有的圆不是方。
5、并非兼听不明或仿信不暗。兼听明并且偏信暗。
6、并非当且仅当某年风调雨顺,这一年才获丰收。某年风调雨顺但这一年未获丰收,或者某年不风调雨顺但这下年获丰收。
7、并非此包裹要么寄往郑州,要么寄往广州。此包裹寄往郑州并且寄往广州,或者此包裹不寄往郑州并且不寄往广州。
8、并非他聪明又能干。他不聪明或者不能干。
9、并非孩子每天吃巧克力,才长得好。孩子不每天吃巧克力但长得好。
10、并非凡人均去过西藏。有人未去过西藏。
四、确定下列判断的真值:******
1、﹁p→﹁q
2、(p→q)∧(﹁p←﹁q)
3、(p∨q)∧(﹁p→﹁q)
4、(p→q)∧(﹁p∨q)
5、﹁〔(p→q)∨(p←q)〕
五、在下列语句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模态词:
1、随着社会实践科学技术的发展,客观事物迟早必然为我们所认识。
2、一种哲学具有唯心主义或辩证法的特点,这是可能的
六、根据模态方阵填空:
1、已知□p真,可知□﹁p—假,◇p—真,◇﹁p—假;
2、已知□p假,可知□﹁p—,◇p—,◇﹁p—;真假不定,真假不定,真
3、已知□﹁p真,可知□p—,◇p—,◇﹁p—;假,假,真
4、已知□﹁p假,可知□p—,◇p—,◇﹁p—;真假不定,真,真假不定
5、已知◇p真,可知□p—,□﹁p—,◇﹁p—;真假不定,假,真假不定
6、已知◇p假,可知□p—假,□﹁p—真,◇﹁p—真;
7、已知◇﹁p真,可知□p—,□﹁p—,◇p—;假,真假不定,真假不定
8、已知◇﹁p假,可知□p—,□﹁p—,◇p—。真,假,真 第五章
一、下列各题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为什么?
1、“或问文章有体乎?曰:无。又问无体乎?曰:有。然则果如何?曰:定体则无;大体则有。”这段话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因为它是从不同方面议论。所谓文章无体“,是从”定体“(即一定的格式)方面说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可以作出不同的断定。
2、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某同志是群众,因而某同志是英雄。这段论述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群众”这个语词使用了两次,但含义不同,前者指广大劳动人民群众,而后者指某同志是党外的群众。把两个不同的概念当作一个概念来使用,就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
3、凡是你没有失掉的,就是你有的,你没有失掉角,所以你有角。这个议论诡辩,它违反了同一律的逻辑要求。因为,这里的“失掉”是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前一个“失掉”是指原来就有而没有失掉的东西;后一个失掉“是指失掉根本没有的东西。
4、下雨既是好事,又是坏事。这句话不违反矛盾律的要求,因为是从不同方面对“下雨”作出的断定。
5、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力量,它能使任何物体运动;同时世界上也存在着这样一种物体,任何力量也不能使之运动。这段议论自相矛盾,违反矛盾律的要求。因为,既然存在着一种能使任何物体运动的力量,那就不可能同时存在着任何力量也不能使之运动的物体。
6、这个山洞从来就没有人敢进去过,进去的人,也从来没有出来过。这段议论自相矛盾,违反矛盾律的要求。因为既然这个山洞从来没有人进去过,就不会是有人进去而没有出来过。
7、电站外高挂一块千示片,上面用红笔大书:“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告示牌上的话包含逻辑矛盾。既然是500伏电压一外即死,就不可能再对触电而死的人进行法办;如果能以之进行法办,那么就不会一触即死。
8、甲乙两人下象棋,局终,有人问甲是赢了吗。甲回答说:“没有赢”;又问:怎么你是输了。甲说“我也没有输”。因为下名象棋有三种结局,即:或是赢,或是输,或是和棋。加此答以没赢没输,是不违反排中律的要求的。
9、大家争论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甲回答说:“先有蛋,因为鸡是蛋生的,没有蛋哪能有鸡。” 乙说:“先有鸡,因为蛋是鸡生的。假如先有蛋,那么蛋是怎么生下来的呢?”丙说:“不能说世界上先有鸡,也不能说世界上先有蛋。”丙的说法违反排中律的要求。犯了模棱两可的错误。“先有鸡”和“先有蛋”(即“不是先有鸡”)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加以否定。10、19世纪70年化英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杰芬斯(1835-1882)提出“太阳黑点论。”他把经济周期性危机说成是由于太阳周性出现黑点所造成的。他认为,太阳黑点周期性的出现,会使气候发生变化,影响谷物收成,从而引起整个经济混乱。杰芬斯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说成是由于太阳周期性出现黑点所造成,是违反充足理由律的要求的,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太阳周期性出现黑点是很早就有的自然现象,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才有的社会现象,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二、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知识,分析下列各题中的议论在何处?
1、老师:从甲地到乙地是5公里,从乙地到甲地是多少公里。
学生:不知道。
老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从乙地到甲地不也是5公里吗?
学生:老师错了。儿童节到国庆节是4个月,国庆节到儿童节也是4个月吗?
这段议论中包含有违反同一律要求的逻辑错误。老师说的是甲乙两地的距离,是窨概念;学生答的是儿童节和国庆节两个节日之间的距离,是一个时间概念,两者讨论的不是同一个内容,学生显然是转移了论题,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
2、甲:“照你说来,就没有什么信念之类的东西了。”
乙:“没有,根本没有!” 甲:“你就是这样砍吗?” 乙:“对!”
乙的回答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3、甲:“你完成了任务没有?”
乙:“谁说我没有完成任务?”
甲:“那么,你是说你已经完成任务了?” 乙:“我并不是说我完成了任务。”
乙的回答既否定“没有完成任务”,又否定“完成了任务”,因而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犯了“模棱两可”的错误。
4、甲:“下周去香山看红叶,你去吗?” 乙:“谁说我不去?” 甲:“你去,请登记吧!”
乙:“我要是去,早就登记了。” 甲“那么,你不去呀!”
乙:“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甲:……
乙的回答同时否定“不去”和“去”,因而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犯了“模棱两可”的错误。
三、运用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甲:我明年一定能考上大学。乙:你这话不对。
甲:你认为我明年不可能考上大学? 乙:你这话也不对。
甲:你的话是不合逻辑的。乙:你的话才不合逻辑呢!
试问:甲乙二人究竟谁的话不合逻辑?
甲的话是不合逻辑的。因为“不必然考上大学”就是说“必然(一定)考上大学”是假的。根据模态方阵,如果“必然考上大学”假,则“可能考上大学”真假不定,而不能确定“可能考上大学”必假,即不能推断“不可能考上大学”。这说明,甲的话违反了充足理由律的要求,犯了“推不出”的错误。
2、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去工作,爱迪生亲自接见了他。这个年轻人满怀信心地对爱迪生说:“我有一个伟大的理想,那就是我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听罢之后,惊奇地说:“什么!那么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置这种万能溶液?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吗?” 年轻人被爱迪生问得哑口无言。请问:这个处轻人为什么会被爱迪生问得哑口无言?
这个青年人提出的“要发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的想法,包含有逻辑矛盾。因为他一方面承认“万能溶液可以溶解一切物品”,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有的物品是万能溶液所不能溶解的”(因为万能溶液作为一种溶液总要有器皿能够放置)。这二者是不可能同真的。因此,当爱迪生正确地指出上面的逻辑矛盾之后,这个青年人当然也就只能“哑口无言”了。
第六章
演绎推理
(一)一、对下列判断进行换质,并用公式表示:******
1、有些花不是红的。有些花不是红的,→有些花是不红的。SOP→SIP
2、所有的困难都不是不能克服的。所有的困难都不是不能克服的,→所有的困难都是能克服的。SEP→SAP
3、有些战争是非正义的。有些战争是非正义的,→有些战争不是正义的。SIP→SOP。
4、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是有内部结构的。所有基本粒子都是有内部结构的,→所有基本粒子都不是没有内部结构的。SAP→SEP。
二、下列判断能否换位,如能,给以换位,并写出形式:
1、任何个人主义者都不是共产主义者。任何个人主义者都不是共产主义者,→任何共产主义者都不是个人主义者。SEP→PEC
2、有些鱼类是卵生动物。有些鱼类是卵生动物,→有些卵生动物是鱼类。SIP→PIS
3、有些作品不是浪漫主义作品。不能抵达位,因为是0判断。
4、所有的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所有的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有些炎黄子孙是中国人。SAP→PIS
三、运用判断变形的直接揄,从下列前提能否推出相应的结论?为什么?******
1、前提: APS 结论:SOP
答:能,推理形式是:SAP→SEP→PES→PAS→SIP→SOP
2、前提:SEP 结论:SOP 答:能。推理开式是:SEP→PES→PAS→SIP→SOP
3、前提:SIP 结论:POS 答:不能。因为:
4、前提:所有的生物都是有机物,结论:有些无机物不是生物。
答:令S表示“生物”,P表示“有机物”,则P表示“无机物”。前提:SAP,结论:POS。能推出结论,推理形式是:SAP→SEP→PES→PAS→SIP→PIS→POS
5、前提:所有的侵略战争都是非正义的,结论:所有非侵略战争都是正义的。
答:令S表示“侵略战争”,P表示“正义的”,则P表示“非正义的”。前提:SAP,结论:SAP。不能推出结论。因为:
6、前提:有些工艺品不是不出售的,结论:有些出售的不是非工艺品。
答:令S表示“工艺品”,P表示“出售”,前提:SOP,结论:POS。能推出结论,推理形式是:SOP→SIP→PIS→POS
7、前提:有些党员是高级知识分子,结论:有些高级知识分子不是非党员。
答:令S表示“党员”,P表示“高级知识分子”。前提:SIP,结论:POS。能推出结论,推理形式是:SIP→PIS→POS
四、下列根据对当关系所进行的揄是否正确?为什么?
1、有些样品是不出售的,所以,有些样品是出售的。不正确。前提可整理为“有些样品不是出售的”,下反对关系可以同真,但不一定同真。由O弄虚作假不能推出I真。
2、有些样品是出售的,所以,并非所有的样品都不出售。正确。由I真可推E真。
3、并非所有的样品都出售,所以,所有的样品都不出售。不正确。由A假不能推出E真。
4、并非有的样品出售,所以有的样品不出售。正确,由I假可推出O真。
5、所有的样品都出售,所以,并非所有的样品都不出售。正确。由A真可推出E假。
6、有的样品出售,所以,所有的样品都出售。不正确。由I真不能推出A真。
五、运用判断变形或对当关系的直接揄,从“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能否推出以下结论,为什么?******
1、并非有的社会主义不利于发展生产力。能。从A真可推出O假。
2、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都是社会主义。不能。从SAP不能推出PAS。
3、不利于发展生产力的都不是社会主义。能。前提SAP不能推出PAS。推理形式是:SAP→SEP→PES
六、指出下列三段论的大项、中项和小项: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格和式。
1、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所有的科学理论都要经受实践检验,因此,马克思主义要经受实践检验。大项:要经受实践检验:中项:科学理论;小项:马克思主义。大前提:所有的科学理论都要经受实践检验;小前提: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真理;结论:马克思主义要经受实践检验。第一格的AAA式。
2、社会主义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吃大锅饭不利于发展生产力,所以,吃大锅饭不是社会主义。大项:社会主义;中项: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小项:吃大锅饭。大前提:社会主义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小前提:吃大锅饭不利于发展生产力;结论:吃大锅饭不是社会主义。第二格的AEE式。
3、鲁迅是文学家;鲁迅是医生,所以,有些医生是文学家。大项:文学家;在项:鲁迅;小项:医生。大前提:鲁迅是文学家;小前提:鲁迅是医生;结论:有些医生是文学家。第三格的AAI式。
4、新生干部是受群众欢迎的干部;受群众欢迎的干部是有权威的干部,所以,有些有权威的干部是尊重群众的。大项:尊重群众的干部是受群众欢迎的干部;小前提:受群众欢迎的干部是有权威的干部;结论:有些有权威的干部是尊重群众的。第四格的AAI式。
七、下列三段论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违反了什么规则?
1、优秀律师都精通法律,李律师精通法律,所以,李选题是优秀律师。错。中项再次不周延。
2、中子是一种基本粒子,中子不带电,所以,有些基本粒子不带电。对。
3、劳模要起带头作用,我不是劳模,所以,我不要起带头作用。错。大项不当周延。
4、有些雇员是知识分子,有些雇员工作卓有成效,因此,有些知识分子工作旧有成效。错。两特称前提推不出结论。
5、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是勤劳勇敢的。错。四项错误。
6、真理都是符合实际的认识,符合实际的认识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所以,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是真理。错。小项不当周延。
7、并非所有的唯物主义者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没有一个共产主义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所有的共产主义者都是唯物主义者。
答:标准形式是:有的唯物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者,所有的共产主义者都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所有共产主义者都是唯物主义者。错,中项两次不周延。
8、甲班多数同学是共青团员,甲班有些同学是三好学生,所以,甲班有些三好学生是共青团员。错。两特称前提推不出结论。
9、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黑格尔的方法是辩证法,所以,黑格尔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错。四项错误。
10、全称判断的主项没有不周延的,这个项周延,所以,这个项是全称判断的主项。
答:标准形式是:所有全称判断主项都是周延的,这个项周延,所以,这个项是全称判断的主项。错。中项两次不周延。
八、试分析下列省略三段论,指出省略哪一部分;恢复成完整形式并指出它是否正确:
1、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答:省略了结论。完整形式是:所有愚蠢的军队都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所有没有文化的军队都是愚蠢的军队,所以,没有文化的军队都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正确。
2、改革中所碰到的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因而都是可以克服的困难。
答:省略了大前提。完整形式是:前进中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困难,改革中的困难都是前进中的困难,所以,改革中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困难。正确。
3、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坚持真理必须旗帜鲜明。
答:省略了结论。完整形式是:坚持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必须坚持真理,所以我们必须旗帜鲜明。正确。
4、马季不是就剧演员,所以,相声演员都不是京剧演员。
答:省略了小前提。完整形式是:马季不是京剧演员。马季是相声演员,所以,相声演员都不是京剧演员。错误。小项不当周延。
5、马克思主义是真理,而任何真理都不是封闭的。
答:省略了结论。完整形式是:任何趔都不是封闭的,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的。正确。
6、《红高梁》是优秀影片,加为它是获奖影片。
答:省略了大前提。完整形式是:获奖影片都是优秀影片,《红高梁》是获奖影片,所以《红高梁》是优秀影片。正确。
九、在下列括号内填入适当的符号,构成一个正确三段论,并写出分析过程:******
1、M(A)P S(A)M S A P 因为结论是全称肯定判断,前提必须都是全称肯定判断。否则如前提有一否定,结论必速写;前提有一特称,结论必特稳妥。
2、P(A)M S(E)M S E P 或P(E)M S(A)M S E P
因为结论是全称否定判断,前提必须都是全稳妥判断,并且其中一个是全称否定判断,否则,前提有一特称,结论必特称;两个前提都肯定,结论必肯定。
3、M(A)P SIM S(I)P 或M(E)P
SI M
S(O)P 因为小前提是特称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否则两特称前提推不出结论。如果大前提是A判断,则结论是I判断,如果大前提是E判断,则结论是O判断。
4、M I P M(A)S S(I)P
因为大前提是I判断,小前提必为全称判断,融两特称前提推不出结论。如小前提是A判断,则结论必为I判断。如小前提是E判断,结论必为O判断,但这样会出现大项不当周延,这说明小前提不能是E判断。
5、P E M M(A)S
S(O)P 或 P E M M(I)S S(O)P 因为大前提是E判断,小前提必为肯定判断,否则两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如果小前提是A判断,则结论是O判断,否则两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如果小前提是A判断,则结论是O判断;如果小前提是I判断,则结论也是O判断。
十、证明下列各题:
1、正确三段论的三个项,不能分别周延两次。
答:证:假设一个三段论的三个项分别周延两次,则大、小前提的谓项都周延,因而大、小前提都否定。这样就推不出结论。所以,这个三段论一定是不正确的。
2、结论否定的正确三段论,其大前提不能是I判断。
答:证:结论否定,则大项在结论中周延,因而在大前提中亦周延,所以,大前提不能是I判断。因为I判断的主、谓项都不周延。
3、结论是全称判断的正确三段论,中项不能周延两次。
答:证:假设一正确三段论,结论是全称判断,中项周延两次,则因为小项在结论中周延,所以,小项在小前提中亦周延,又中项在小前提中周延,所以,小前提是E判断,由此得结论否定,大项在结论中周延,因而大项在大前提中亦周延,又中项在大前提中周延,所以,大前提亦为E判断。大、小前提均为否定判断推不出结论。所以,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
十一、下列关系揄是否正确?
1、小李家离紫竹院公园不远,小王家离紫竹院公园也不远,所以,小李家离小王家也不远。正确。因为“不远”是传递关系。
1、人事变动不等于政策变动,所以,政策变动不等于人事变动。正确。“不等于”是对称关系。
2、某次棋赛中,甲输给了乙,乙输给了丙,所以,丙是冠军,乙是亚军,甲是第三名。错误。“输”是非传递关系。
3、甲了解乙,乙了解丙,所以,甲一定了解丙。错误。“了解”是非传递关系。第七章
演绎推理
一、下列推理各属于哪一种复合判断的推理?
1、这个三段论是第三格,这个三段论是AAI式,所以,这个三段论是第三格AAI式。联言推理组合式。
2、我们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所以,我们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联言推理分解式。
3、一个选言推理要么是相容的要么是不相容的,这个选言推理是不相容的,所以,这个选言推理不是相容的。不相容选言推理肯定否定式。
4、高考落榜生或者在家待业或者准备来年再试,这位高考落榜生不准备来年再试,所以,他在家待业。相容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
5、如果没有最高权力机关的机关报,那么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现在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所以,要有最高权力机关的机关报。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6、只有承认实践松紧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人,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所以,他是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式。
7、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现在越南军队入侵我边境,所以,我们必须坚决还击。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
8、马王堆一号汉墓主人如果是自然老死,那就应有衰老致死的迹象,如果是暴力致死,那就应有暴力致死的创伤。墓主人或无衰老致死的迹象,或无暴 力致死的创伤。所以,墓主人或者不是自然老死,或者不是暴力致死。二难推理复杂破坏式。
9、如果不进行调查,就不会有发言权,他没有进行调查,所以他没有发言权。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式。
10、只有改革价格体系,才能增强企业省略,过去没有改革价格体系,所以,过去企业缺乏省略。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
二、以下列各组前提进行推理,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1、只有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才能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我们要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所以,我们要认真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2、如果实行机构改革就能克服官僚主义,我们坚决地实行机构改革,所以,我们能克服官僚主义。
3、并且只有按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建设才能顺利进展,有一段时间我们没有按经济规律办事,所以,经济建设未能顺利进展。
4、国民以就是发展要有什么样的速度?是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持续稳产的速度,还是不切实际,大起大落、不讲实效的速度?我们需要的是前一种速度,所以,我们不需要后一种速度。
5、一个人犯错误,或者是由于主观方面的原因,或者是由于客观方面的原因,他这次犯错误不是由于客观方面的原因,所以,他这次犯错误是由于主观方面的原因。
6、知识分子窨是工人阶级的异己力量,还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是能否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事实证明,今天我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所以,知识分子不是工人阶级的异己力量。
7、如果他头脑清醒,他就会认识自己的错误,如果他态度诚恳,他就会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他或者没有认识自己的错误,或者没有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所以他头脑不清醒或者他态度不诚恳。
8、我国目前知识分子太少,我国目前有些地方知识分子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我国目前知识分子太少并且在有些地方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9、社会、学校家庭都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所以,家庭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
10、不可能实事求是而搞不好工作,所以,必然是,如果实事求是,那么就能搞好工作。
三、下述推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其违反了哪条推理规则。
1、这个人或者是工人,或者是夜大学员;既然他是夜大学员,所以,他不是工人。不正确。这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违反了“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的规则。
2、只有22路车才在平安里站停留,这辆车不在平安里站停留,所以,它不是22路车。不正确。这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违反了“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的规则。
3、如果降落的物体不受外力影响,它就不会改变降落的方向,这个物体受到了外力的影响,所以它改变了降落的方向。不正确。这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违反了“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规则。
4、如果一个数能被9整除,那么它就能被3整除,这个数能被3整除,所以,它能被9整除。不正确。这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违反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的规则。
5、除非肥料充足,蔬菜才能增产,蔬菜没有增产,所以,肥料不充足。不正确。这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违反了“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的规则。
6、李明这次没有通过逻辑考试,因为他出差缺了课,而只有不出差缺课,才能通过逻辑考试。正确。这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不违反规则。
7、没有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就不能实行按需分配,现在社会产品没有极大丰富,所以,现在不能实行按需分配。正确。这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不违反规则。
8、如果我们受到批评,那就表明我们有缺点,如果我们受到表扬,那就表明我们有优点,我们或者没受到批评或者没受到表扬,所以,我们或者没有缺点或者没有优点。不正确,在这个二难中违反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的规则。
9、不必然所有的人都会犯错误,所以,必然所有的人都不会犯错误。不正确,不必然P推不出必然非P。
10、或者A,或者B,如果A,则C,如果B,则D,所以,或者C或者D。正确。
四、回答下列各题:
1、由前提p或q进行选言推理:加上前提(1):q,能得什么结论?为什么? 加上前提(2):¬p,能得什么结论?为什么?
答:首先应确定“p或q”是相容的选言判断还是不相容 的选言判断。如果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那么加(1)可得出¬p。因为使用了肯定否定式;加(2)可得出q,因为使用了否定肯定式。如果是相容的选言判断,那么加(1)得不出结论,因为没有肯定否定式。加(2)可得出q,因为使用了否定肯定式。
2、下列甲和乙的推理都对吗?
甲:“下午只要是晴天,我就到你家访你。” 乙:“下午只有下雨,我才外出。”
下午下雨,甲去访乙。乙说甲食言,雨天不应访他,甲说乙说话不算数,下雨未外出。
答:甲、乙双方的推理都不正确,甲违反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乙违反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
3、有一道逻辑题:有一个正确的三段论,它的小前提是肯定的,试问,这个三段论属于哪一格?
学生甲答:“属于第一格。因为如果它是第一格,那么小前提必然是肯定的,而这个三段论的小前提是肯定的,所以它属于第一格。”
学生乙同意甲的意见,并补充了一点,“只有小前提是肯定的,才是第一格的正确三段论,现在小前提肯定,那它是第一格无疑了。” 请问:甲、乙两人的回答是否合乎逻辑?为什么? 答:甲、乙的回答都不合乎逻辑。甲违反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但他由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违反了规则;乙使用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但从肯定前件到肯定后件,违反了规则。
4、从“可能有s不是p”推出“并非必然所有s都是p”对吗? 答:对
5、从“必然非p 假”,推出“必然p真”对吗?
答:不对,根据对当关系,□¬p假,□p真假不定。第八章 归纳推理
一、说明下面的结论能否用完全归纳推理得到?
1、原子都是可分的。不能。因为原子的数量是无法计数的,不能用完全归纳推理得到这个结论。2、24――28之间没有质数(凡仅被1或自身整除的数叫质数)。能。在24和28之间的自然数只有25、26、27,而这三个自然数都不是质数。
3、人人都有思维能力。不能。因为不可能对过去、现在、将来所有的人一一进行考察。
4、我厂所有车间都实现了生产自动化。能。因为可以对一个工厂内所有的车间进行调查。
5、燕低飞,披蓑衣。不能。因为不能对所有“燕低飞”的情况进行观察。
二、下列推理属何种归纳推理?请写出它们的逻辑结构。
1、水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大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松树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水稻、大豆、松树都是绿色植物,因此凡是绿色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答:简单枚举法。其逻辑结构是: S1是P,S2是P,S3是P,S1、S2、S3是S类中的部分对象。所以,一切S都是P
2、水星是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金星是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地球、火星、要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也是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而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要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是太阳系的全部大行星。所以,太阳系所有的大行星都是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答:完全归纳推理。其逻辑结构是: S1是P,S2是P,…… Sn是P,S1、S2……Sn是S类全部对象
所以,一切S都是P。3、7=3+2+2
9=3+3+3 11=5=3=3 13=5+5+3……7、9、11、13等都是大于5的奇数,它们都能写成三个素数之和,所以,任何大于5的奇数都能写成三个素数之和。
答:简单枚举法。其逻辑结构是: S1是P,S2是P,…… Sn是P,S1、S2……Sn是S类部分对象。所以,一切S都是P。
4、铜加热之后,体积增大;铝加热之后,体积增大;铁加热之后,体积增大;加为它们受热后,分子之间的凝聚力减弱,相应地分子之间距离就会增加,从而导致体积膨胀;而铜、铝、铁都是金属;所以,金属加热之后,体积都膨胀。答:科学归纳法。其逻辑结构是: S1是P,S2是P,…… Sn是P,S1、S2……Sn是S类中部分对象,且S与P之间有因果联系。
所以,一切S都是P。
三、分析下列各题运用了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
1、国外文献报道,长期用1%阿托品作对照,每天一次,可防止近视发展。上海某个眼防所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他们用1%阿托品滴一只眼和另一只眼不滴阿托品作对照,经7个月治疗,滴药的眼睛近视度凝平均降低0.88度,不滴药的眼睛视力无进步。但是这个疗法的缺点是患者畏光。后来他们将阿托品减低浓度治疗近视的学生,疗效和副作用也随阿托品浓度降低而减弱。答:运用差异法和共变法。
人的两眼所处的环境是相同的,唯一的不同点是一只眼滴阿托品,另一只眼不滴。结果滴药的眼睛滴药的眼睛无进步,可风,阿托品可以治疗近视。这是用差异法进行研究的。疗效和副作用随阿托品的浓度不同而发生变化,说明阿托品是产生疗效副作用原因。这是用共变法得出结论的。
2、长期生活在又咸又苦的海水中的鱼,它的肉却不是咸的,这是为什么?科学家们考察了一些生活在海水中的鱼,发现它们虽然在体形、大小,种类等方面不同,但它们鳃片上都有一捉能排盐份的特殊构造,叫“氯化物分泌细胞”组织。科学家们又考察了一些生活在淡水中的鱼,发现它们虽然也在体形、大小、各类等方面不同,但它们鳃片上都没有这种“氯化物分泌细胞”组织。由此可见,具有“氯化物分泌细胞”组织是海鱼在海水中长期生活而肉不具有咸味的原因。
答:运用求同求异并用法。
所考察的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组成正事例组。它们在体形、大小、种类等方面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鳃片上都有能排盐份的“氯化物分泌细胞” 组织。这是用求同法进行研究。所考察的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组成负事例组。它们在体形、大小、种类等方面不同,但也有一个共同点:鳃上没有“氯化物分泌细胞”组织。这也是运用求同法。比较正负事例组,可以确定,具有“氯化物分泌细胞”组织是海鱼保持体内肉不咸的原因。
3、种植马铃薯是选用大个的薯块作种好,还是选用小的好?有一个农业试验站曾做过这样的试验:用1020克、40克、80克、160克重的马铃薯分别播在同一块田里,施同样的肥料。结果,10克生的产量是245克,20克重的产量是430史,40克重的产量是565克,80克重的产量是940克,160克重的产量竟达1090克。这说明选用大个的薯块作种,可以提高产量。
答:运用共变法。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马铃薯的种越大,产量越高。可见,作种用的薯块的大小是影响产量的一个因素,应该选用大个的薯块儿种。4、19世纪期间,人们当时从各种化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氮,其密度总是相同,可是大气中的氮,去比从化合物中得到的氮,多出0.5%的重量,于是人们分析,这多出来的重量,一定有它另外的原因。经过对大气的反复测定,缍证明空气中的氮气加重的原因,是加为存在着氩气的缘故。答:运用剩余法。
从大气中得到的氮的重量是一个复合现象。其中99.5%的重量是氮的重量,剩下的0.5%的重量是氩气的重量。
5、棉花能保温,积雪也能保持地面温度。据测定,新降落的雪有40%到50%的空气间隙,棉花是植物纤维,雪是水的结晶,很不相同,但两者都是疏松多孔的。由此可风,疏松多孔的东西能够保温。答:运用求同法。
棉花和积雪其他性质都不同,只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都是疏松多孔的,它们都能保温。于是用求同法做出结论:疏松多孔的东西可以保温。第九章 类比推理和假说
1、哥白尼认为,地球绕太阳转动,并且绕地轴自转。托勒密派天文学家反对这种观点。……伽利略使用了什么揄为哥白尼的“地动说”进行辩护?
答:伽利略使用了类比推理来为哥白尼的“地动说”进行辩护。他将地球与均速运动的般相类比,从运动着的般的桅杆顶上落下一件重物,总是落在桅杆脚下而不是落在般尾;在运动着的地球上,从塔顶落下的石头也是落在塔基边缘而不是落在离塔基远处。因此,“塔的证据”不能说明地球是不运动的。
2、有一些鳞翅目昆虫的幼虫是为害柳树的害虫,但柳树也有反击害虫的自卫方法,一部分叶子遭致电害虫噬咬后,整棵树叶子的化学成分就会发生变化,……柳树之间这种通信距离可达60米。还有一些树,如糖槭树,也有这种本领。……科学家在这里研究了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假说?他们是如何检验假说的?
答:科学家研究的问题是:树木采用怎样的信息行通信联系,这种信息是通过什么渠道传递的。大卫.路德提出的假说是,树木的通信联系是通过地下的树根进行的。根据这个假说,可以推出,如果切断树木根系之间的联系,树木之间的通信联系也会中断。实验结果否定了这个假说。
杰克.斯库提出的假说是,树木发出发某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随风散落在别的树上,从而传递了信息。从这个假说可以推出,如果树木之间互不通风,它们之间的通信联系就会中断。实验结果是支持这个假说的。第十章 论证
一、分析下列谁的结构,指出其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
1、搞四个现货化,需要勤奋好学、老老实实的好作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老老实实的态度。不懂就是不懂,不能装懂。在四个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我们不懂的东西。不懂怎么办?承认就是了,承认不懂,才能从不懂变懂;承认不会,才能从不会变会。装,只能使自己永远是外行,永远不懂,永远无知。当然,转化是有条件的。这条件,说是靠干和学。勤勤恳恳地学,老老实实地学,努力使自己从门外汉变成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内行。如果不是这样,而是靠装混日子,长此下去,实践会将你的军,群众就会将你的军,马脚就会越露越多,终将在新的征途上落伍。这个危害可就大了。答:论题:搞办个现代化需要勤奋好学,老老实实的好作风。论据1):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老老实实的态度;搞四个现代化是做事情(省略)。论证方式1):直接论证和演绎论证(运用的揄形式是直言三段论)。论据2):只有承认不懂(有老老实实态度),才能从不懂变懂,从不会变会;我们要从不懂变懂,从不会变会(省略)。论证方式2):直接论证和演绎论证(运用的推理形式是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式)。论据3):如果装(没有一个老老实实态度),就只能使自己永远是外行,永远不懂、永远无知;不能使自己永远是外行,永远不懂,永远无知(省略)。论证方式3):间接论证(反证法)。论据4):如果没有勤奋好学、老老实实的态度,就会在新的征途上落伍;我们不能在新的征途上落伍(省略)论证方式4):间接论证(反证法)。
2、为什么要搞对外开放,而不能闭关自守呢?道理很简单,我们的产品统统在国内销?什么都要自己制造?还不是要从外面买进来一批,自己的卖出去一批。没有对外开放,翻两番困难,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闭关自守的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恐怕明成祖时候,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渐衰落,以后清朝康乾时代,不能说是开放的,如果从明朝中叶算丐,到鸦片战争,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200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我们建国以后,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对外开放的,只不过是对苏联东欧开放。以后关起门来没有什么发展。
答:论题:我们要搞对外开放,不能闭关自守。论据1):如果没有对外开放,翻两番就困难;不能让翻两番困难(省略)。论证方式1):间接论证(反证法)。论据2):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都不能闭关自守;我们要发达起来(省略)。论证方式:直接论证和演绎论证(直言三段论)。论据3):我们的老祖宗吃过闭关自守的苦头,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我们吃过闭关自守的苦头。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后,关起门来,没有什么发展。论证方式3):归纳论证。
3、已知:△ABC中, ∠B>∠C,如右图:求证: AC>AB反证法 证明:如果AC不大于AB,就只有两种情况: AC=AB或AC<AB 如果, AC=AB,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将有∠B=∠C的结论;如果AC<AB,则根据在一个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的性质,将有∠B<∠C的结论.这两个结论都与已知条件∠B<∠C相矛盾,所以, AC不大于AB是不可能的.由此可知: AC>AB A
B
C
答:论题:AC>AB。论据:1)如果AC不大于AB,那么AC=AB或AC<AB;2=AC不等于AB并且AC不小于AB;3)如果AC=AB,则∠B=∠C;4)(即∠B不等于∠C);5)如果AC<AB,则∠B<∠C;6=∠B不小于∠C。﹝3)、4)、5)、6)为第二层论据﹞。论证方式:间接论证(反证法)。
4、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对待历史文化遣产的态度,要么是全盘继承,要么是虚无主义,要么是批判继承。全盘继承,不分精华和糟粕,不能推陈出新,不利于文化的发展,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虚无主义,割断了历史,违背了文化了展的规律,同样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只有批判继承,去其煤炭粕,取其精华,才能促进文化的繁荣。答:论题: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论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要么是全盘继承,要么是虚无主义,要么是批判继承;全盘继承是不可取的,虚无主义同样不可取。
论证方式:间接论证(选言证法)。
二、分析下列谁或反驳中的逻辑错误
1、科学技术也是有阶级性的。加为,科学技术被资产阶级所利用,为资产阶级服务。为资产阶级服务还能没有阶级性?
答:这是一个用三段论进行的演绎论证,其论题是:科学技术也是有阶级性的。揄过程为:
凡被资产阶级利用、为资产阶级服务的都有阶级性(省略),科学技术被资产阶级所利用,为资产阶级服务,所以,科学技术有阶级性。
显然,这个三段论被省略的大前提是虚假的。因此,该论证违反了“论据应当是已知为真的判断”这条谁规则,犯了“论据虚假”的逻辑错误。
2、听了韩素音的报告。才知道,刀原来是个医生。看来知名的作家开始都是学医的。你看契柯夫原来是个医生,柯南道尔、鲁建军、郭沫若都学过医。
答:这个论证的论题是:知名的作家开始都是学医的。论证方式是归纳论证,用的是简单枚举法。违反了“从论据应能推出论题”这条论证规则,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3、今天厂长说了,如果你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就受奖,如果你完不成生产任务就受罚,所以我们今后不是受奖就是受罚了。
答:这个论证的论题是:“我们今后不是受奖主是受罚”。论证中用了一个二难推理,推理过程是:
如果今后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就受奖,如果今后完不成生产任务就受罚,或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或完不成生产任务(省略),所以,今后不是受奖就是受罚。
这个二难推理的选言前提没有穷尽选言支,因为还有刚好完成生产任务这一情况。可见该选言前提是一个虚假判断。因此这人论证犯了“论据虚假”的错误。
4、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谁,只要触犯了法律就应受法律制裁。如果不是这样,某些人就会借手中的权力胡作非为。有的干部带头搞不正之风,损公肥私,使不正之风愈演愈烈.要纠正这种不正之风,首先应搞好党风,特别是党内各级领导干部更应以身作则,为政要廉洁,办事要公道.党内作风正派了就会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当然,党外的同志也应自觉纠正和掏不正之风,那种你扩我也扩的态度是不对的。答:这个论证犯了“转移论题”的错误。因为,论证一开始提出的论题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后面实际谁的论题却变成“纠正和抵制不正之风”。用一个内容完全不同的论题替换了原来要论证的论题,违反了“论题应当保持同一”这条谁规则。
5、鲁迅先生在《论辩的魂灵》一文中揭露了反动派的诡辩手法,指出,按照反动派的说法:“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 答:对反动派这段诡辩中的逻辑错误可作如下剖析:
1)“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这是一个省略了小前提“(你)是说诳 的”三段论推理,它的两个中项都不周延,这就违反了“从论据应能推出论题”这条论证规则,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2)“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这是一个省略大前提的三段论推理。被省略的大前提“凡骂卖国贼的都是爱国者”是虚假的。这就犯了“论据虚假”的错误。所以,“我是爱国者”的真实性未得到论证。
3)“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这是一个三段论推理,省略了“我的话是爱国者的话”这一小前提,这个小前提又是从“我是爱国者”推断出来的,而“我是爱国者”的真实性在前又没得到论证,这就犯了“预期理由”的错误。“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这一前提也不真实,因即使是爱国者的话也不一定句句是最有价值的。另外,“最有价值”和“不错的”不是同一概念,这个三段论出现了四个概念,诡辩者双犯了“推不出”的错误。
4)“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联系全文,整个论证过程就是用“你是卖国贼”来论证“我的话是不错的”,又用“我的话是不错的”来论证“你是卖国贼”。可见诡辩者玩弄的是“循环论证”的把戏。
6、甲:“同志,刚才你讲话中有一个观点是错误的。”乙:“什么,我的观点是错误的?本人重点大学毕业,已经发表了好几篇学术论文,怎么会说错话?一个犯过错误,受过处分的人,有什么资格批评别人?”
答:某乙在论辩中犯了“论据虚假“的错误,因为他所运用的三段论推理掩盖了一个虚假的前提——“凡重点大学毕业、已经发表了好几篇学术论文的人都不会说错话”。另外,某乙对某甲的反驳还犯了“以人为据“的错误,因为某乙用某甲的缺点、错误,代替了对某甲论题的反驳。
7、脑子用我了也会受到损害,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脑也是物质的。机器用久了都会磨损,人脑也不例外。
答:这段议论先用了一个三段论推理论证“脑子用多了也会受到损害”这一论题,但省略的前提“凡物质的东西用多了会受到损害”是虚假的,犯了“论据虚假”的错误。其次,这段议论又用了一个类比推理进行论证,但这是“机械类比”,所以这段论证又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三、分析下列反驳的结构,指出其中被反驳的论题和反驳的方法。
1、形而上学认为“绝对静止是物质的本质忏悔。”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才是物质的根本忏悔。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绝对静止、脱离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从日、月、星系的宏观世界到分子、原子、微观粒子的微观世界,从没有生命的无机界到有生命的有机界,一直到人类社会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动,凝固不变的东西。答:被反驳的论题是:“绝对静止是物质的本质属性”
反驳的方法:间接反驳论题。这段反驳通过独立谁与被反驳的论题相反对的论题“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的真实性,根据矛盾律间接地确定了被反驳论题的虚假性。在独立论证“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的真实性时运用了归纳推理。
2、有人说形式逻辑也有阶级性,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如果形式逻辑有阶级性,那么历史上和现实中就应当有农民阶级的形式逻辑与地主阶级的形式逻辑之分、无产阶级的形式逻辑与资产阶级的形式逻辑之别,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形式逻辑对任何阶级都是一视同仁的。答:被反驳的论题是:形式逻辑也有阶级性。
反驳的方法:归谬法,即:
如果形式逻辑有阶级性,那么历史上和现实中就应有农民阶级的形式逻辑与地主阶级的形式逻辑之分、无产阶级的形式逻辑与资产阶级的形式逻辑之别。
历史上和现实中没有农民阶级的形式逻辑与地主阶级的形式逻辑之分、无产阶级的形式逻辑与资产阶级的形式逻辑之别。
所以,开式逻辑没有阶级性。
3、短文章就没有分量?那不见得,文章不在长短,要看内容如何。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如果内容没有分量,尽管文章写得象万里长城那样长,还是没有分量。所以不能用量压人,要讲求质。黄金只有一点占领,但还是有分量的;牛粪虽然一大堆,分量却不见得有多重。
说短文章没有分量是不切实际的。中国古代就有许多短文章,如《论语》、《首先》等。《论语》中有不少好的东西,就是《首先》在那个历史时代也有它突出的地方。“三个臭皮匠,凑成个诸葛亮”这样的话就很好。它十几个字抵得过一大篇文章。类似的例子有的是。答:被反驳的论题是:“短文章没有分量”。
反驳的方法有两个:
1)间接反驳。通过独立谁与被反驳的论题相矛盾的论题“有的短文章有分量”的真实性,根据矛盾律间接确定被反驳论题的虚假性。在独立论证“有的短文章有分量”的真实性时,用了一个三段论推理,即:
凡内容有分量的都是有分量的文章,有的短文章是内容有分量的,所以,有的短文章是有分量的文章。
2)直接反驳。引用一些有分量的短文章为例通过一个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直接推出被反驳论题假。
4、某被告的辩护人说:“被告在犯罪前工作积极,曾荣立三等功,希望法庭在量弄时考虑这一点,对被告从轻处罚或免于外罚”。
公诉人答辩说:赏罚分明,是我们党的一贯政策。功归功,过归过,一个人立功只能说明他的过去,不能说明他的现在,更不能拿过去立功抵销现在之过。……如果过去立过功,今天就可以胡作非为,且可以从轻或免于处罚,怎么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呢?
答:反驳方法有两个:
1)演绎反驳。推理过程如下:
一个人立过功只能说明他的过去,不能说明他的现在,更不能拿过去立功抵销现在之过。
被告立过功,所以,立功只能说明被千的过去,不能说明现在,更不能拿过去立功抵消他现在之过(即不能从轻处罚或免于外罚)。
2)归谬法。其反驳过程如下:如果对过去立过功,今天胡作非为的人从轻或免于处罚,那么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法律的严肃性。
我们要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法律的恶习性。
所以,对过去立过功,今天胡作非为的人不能从轻或免于处罚。
被告是过去立过功,今天胡作非为的人。
所以,对被千不能从轻或免于外罚。
5、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信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推卸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新制度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推荐阅读: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12-12
新制度经济学复习题20112-23
新制度经济学教学计划06-19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家理论框架07-18
2004年同等学力经济学真题及参考答案05-23
国际经济法参考答案二09-23
经济法练习题答案06-19
制度经济学分析10-01
基本经济制度10-12
经济法分章复习题(含答案)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