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导学案打印

2024-08-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送别诗导学案打印(共3篇)

送别诗导学案打印 篇1

【高考透视】近几年高考出现的送别诗有:

2013年天津卷(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江西卷(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福建卷(梅尧臣《送何遁山人归蜀》)

2012年江西卷(秦观《江城子》)、湖北卷(贾岛《送邹明府游灵武》))2010年江苏卷(王昌龄《送魏二》)、天津卷(司空曙《峡口送友人 》与雍陶《送蜀客》)对比阅读)、江西卷(陈与义《送人归京师》)

2008年重庆卷(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2007年江苏卷(辛弃疾《鹧鸪天•送人》)、2006年湖北卷(韩琮《暮春浐水送别》和严维《丹阳送韦参军》比较阅读)安徽卷(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等。分析意象和分析手法是考查送别诗的两类主流题型。借景抒情是考查送别诗的命题核心点。

【教学目标】

1、把握送别诗的特点,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2、体会诗的感情,分析诗的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诗所用的表达技巧。

【教学设想】

从分析典型意象入手,引导学生体会送别诗的抒情方式以及主题,从而学习鉴赏送别诗。

【导语设计】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的一生注定充满了聚合离散,这也让离别成为古代诗词的既定主题之一。早在先秦《诗经•小雅•采薇》中便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名句。到了唐这个诗风鼎盛的时代,更是一路送别一路歌。《唐诗三百首》开篇便是《送兄》,离别诗的重要可见一斑。而宋朝又是词人迭出,《雨霖铃》更是以离别为题的名作。从古至今,离别之情唱之不尽,一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让我们走进送别诗,去感受诗歌美丽的文字中流淌出的悠长韵味,诗歌优美的词句中蕴含的深沉魅力。【知识梳理】

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别”或“送别”等字眼。如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韩琮的《暮春浐水送别》(2006年湖北卷)1.送别诗的常用意象:

⑴空间:长亭、谢亭、劳劳亭、灞桥、灞陵亭、柳岸、西楼、南浦; ⑵时间:黄昏、月夜、秋天;

⑶景物:杨柳、柳絮、杨花、明月、夕阳、孤舟、孤帆、流水

⑷歌曲:劳歌、离歌、骊歌、阳关三叠、折杨柳(劳歌,本指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成为送别的代称。骊歌即离歌,离别时唱的歌。阳关三叠,在诗歌中常寄予思乡及离别的情感。)

A折柳赠别 典型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最早以杨柳表达惜别之情的诗句)《诗经•小雅•采薇》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侯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欧阳修《踏莎行》

解说: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则,“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B挥泪泣别

典型诗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呤》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晏几道《蝶恋花》

解说:在别离的场合,泪总是适时地挥洒而出。泪的介入,往往不仅使别离的氛围变得更加惨淡,也使别离曲的旋律变得更为哀婉。别离,之所以为“黯然销魂者”,不就是因为它能催人泪下吗?作为内心苦水的结晶,泪的挥洒,说明离人委实已伤心到极点。而古往今来,有多少这样的伤心人啊!

C借月咏别

典型诗句: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杨炯《夜送赵纵》

解说:月亮是中国古代离别诗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在古人的观念中,月亮具有柔美的特性。月光笼罩在夜幕下,给人的感觉永远都是宁静安详、朦胧柔和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多情的象征义,因而诗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

另:月亮的别称玉盘、玉兔、玉壶、玉魄、婵娟、嫦娥、蟾宫、冰轮、皓魄、桂魄、金镜、丹桂、素娥等

D芳草惜别 典型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

解说: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诗人常以连绵不断、远接天涯的春草来比喻无穷无尽离愁。

E把酒饯别

典型诗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辛弃疾《满江红》 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李白《送殷淑》

解说:古人离别多设宴饯行,“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酽酽的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F唱歌送别

(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2.离别诗表达的情感

送别诗有着浓重的情感,或极为凄悲,催下泪下;或激情荡漾,气贯长虹。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①依依不舍之情。如杜牧的《赠别(其二)》中“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人眼中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公黯然销魂的离别而伤心,移情于物,表现了不忍分离的笃挚情感。另如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归江东》、李白诗《送友人》、白居易诗《南浦别》等。

②祝愿劝慰之意。如高适的《别董大》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在慰藉朋友的朴实话语中给人一种信心和力量;

③借送别言志。以送别为题,但实际目的是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如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陆龟蒙诗《别离》、王昌龄诗《芙蓉楼送辛渐》等。④孤寂惆怅之心,如严维的《丹阳送韦参军》(2006年湖北卷)中“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在天涯一望中寄寓了孤寂空虚之感和无限思念之情。⑤身世命运之感。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有不少见情见性的佳作,如王昌龄,“天生贤才”终未被“君王”所用,虽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胸怀大志,仍想建功立业:“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骎骎。”(《别刘谞》)3.常用手法

A直接抒情

好友分别,离情别绪自是深重,深情厚谊不吐不快,所以,在送别诗中,有很多是直抒胸臆的作品,如高适的《别董大》前两句直写落日之景,后两句直写真诚情谊,全是肺腑之言而毫无保留阻碍,慷慨悲歌,一吐为快。再如李白的《赠汪伦》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友情之厚,深及千尺,借助潭水直抒胸臆,则更是把浓重的离愁别绪直吐出来而不假任何掩饰。

当然,直抒胸臆是一种坦诚,是深情厚谊的最直接的体现,但是,深挚的情感又往往是说不尽道不完的,所以有很多诗人不愿去仰声长呼,而是借助别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他们找到了间接抒情这一法宝。

B借景抒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的确,景物在诗人的眼中是会变的,它会因诗人的情绪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送别诗中,诗人们在送别时的眼前的景物也都往往附上了浓重的情感的色彩。这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这一点在送别诗中也有深刻的体现,是送别诗一个相当显著的特点。

C以乐景衬哀情,送别环境千差万别,有凄风苦雨中的送别,也有良辰美景中的离别。写凄风苦雨固然可以烘托别离之苦,写良辰美景又何尝不能反衬离人的懊恼。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和离别的难堪,美好景色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如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D想象(虚实结合/虚实相生),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象分别后朋友行旅中的孤寂和在这种孤寂环境中的愁苦心情,更主要的则展示了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如2012年江苏卷王昌龄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

长。”想象分别后友人月下船泊潇湘,“愁听清猿”,甚至在梦里也因旅夜孤独而不得安寝的幻想,借以加倍地表现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深切的关怀。(如2013福建卷:

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天津卷: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E修辞:比喻、拟人、烘托、反衬、对比

精讲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与《双调•沉醉东风》以练习形式解决,再以高考真题及《早读晚练》资料练习巩固。

《送沈子福归江东》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读懂诗歌内容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2、鉴赏本诗的写作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主动探究、融会贯通、以点带面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珍视珍贵的人间真情 教学重难点:艺术手法的赏析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前感情铺垫:课前播放《送别》一曲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从古至今,离别往往是最让人感慨万千的一件事,“离别”也是历代诗歌永久的主题,然而由于时代、诗人的个性和经历有所不同,送别诗往往内容各异、情感不同。

今天,让我们走近王维,去感受他那份离别深情。

二、初读感知

(1)一读正字音 罟(ɡǔ)师 临圻(qí)(2)二读读情感

三、赏析诗歌内容与情感

问题

(一):请同学们运用敏锐的视觉,找出诗中寓意离别的意象.1、杨柳

古人有个习惯,即是常用谐音来寓意。“柳”与“留”同音,因此,借杨柳表示挽留的意思;早在汉代便有折柳送别暗寓殷勤挽留、依依惜别之情。到隋唐两宋更盛。《折杨柳》 唐代典故:灞桥折柳。

现代歌坛李叔同的《送别》:“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句,也是借晚风笛声中的柳丝来抒发“知交半零落”后好友又要分手的伤感!

2、渡头——送别之地

问题

(二):除了 “杨柳”、“渡头”这些比较典型地表示离别的意象以外,我们还可以从诗中的哪些地方品到离别的意味呢?

“行客”、“罟师”、“临圻”

深入:“行客稀”的“稀”字写出了什么?

——写出了渡头非常的凄清,反衬出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小结:概括前两句诗的诗意——写了送别之景,可概括为“别景凄凄”;那么按照诗歌一般的章法,前两句写景,那么后两句抒情。下面我们继续看诗歌的后两句是如何抒情的。

问题

(三):“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请同学们展开联想,把这两句诗转化为一段描述文字.并体会文字中传达出来的情感。

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象眼前春色一样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象这无处不在的春色,弥漫于大江南北,跟随你一同归去吧!

(依依不舍、依恋;可概括为“别情依依”)

四、深入探究

(一)分析讨论:在末尾两句诗中,诗人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来写送别之情?这样写有什么独特的效果?请简要地分析.(1)手法:比喻、化虚为实、以景喻情

(2)把抽象无形的相思比喻为具体有形可感的春色,(3)形象生动且境界浑然辽阔,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使得此诗感情基调哀而不伤。作用/效果/好处 =(2)+(3)

(二)举一反三

请用本课所学知识分析下面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讨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提示:

(1)都是写愁的高手.化虚为实,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

(2)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春水;秦观将愁化作流不尽的东西;李清照:将愁搬上了船;王实甫将愁装上了车(3)自然贴切,不着痕迹,意境完整。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教学要点】

1、比较几首留别诗,明确《梦游天姥吟留别》诗的特殊用意。

2、鉴赏“梦游”的意境,体会诗人傲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

3、体会诗人运用夸张、想象和传说进行创作而形成的浪漫主义诗风。【教学过程】

一、比较留别诗,明确《梦》诗的特殊用意。

1、李白一生写过不少留别诗,除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著名的还有《赠汪伦》和《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等。与《梦》诗比较,你能说出它们和《梦》诗在构思上的不同之处吗?。

明确:《赠》诗表达的是朋友之情无比深厚;《金》诗表达了浓浓的朋友情怀和依依不舍之情;而《梦》诗完全突破了一般送别、留别诗的惜别伤离的老套,而是借留别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

2、阅读诗歌的最后一段,我们便不难理解诗人的用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真实而大胆地表露了这一想法。

(全班齐读并背诵

明确:主要流露出的是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虚无感伤的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过多地苛责李白。在污浊的封建官场,该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没了自我,没了人格。诗人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环境,能够如李白这般傲岸不屈、洁身自好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4、回头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作者为什么独独选择了梦游诗呢?难道诗人的不事权贵之志与梦游过程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明确:梦游中,诗人塑造了由静美→壮美→奇美的景象,而这些景象恰恰是人间少有或没有,只有梦境和仙境才具有的,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厌恶。(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

三、体会诗人运用夸张、想象进行创作而形成的浪漫主义诗风。

1、阅读下面4首诗,谈一谈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然后再选派代表发言)。

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将进酒(节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经过评论和诵读,我们明确了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是: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板书:大胆的夸张 奇特的想象)

3、课文朗读。要求通过朗诵和声音来体现李白诗歌的特色。

四、作业

1、收集有关李白诗歌的名句,熟记并体会其含义。

2、背诵全诗、完成练习

教学设计二: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进一步了解李白及其作品。熟读成诵,丰富积累。

2.把握情感脉络,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也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

3.鉴赏“梦游”的意境,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培养古诗鉴赏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鉴赏,熟读成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诗人不与黑暗官场同流合污的高尚人格和追求个性自由的精神。培养学生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重点、难点

1.从文章的内容上讲: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梦游天姥”和“留别”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旨。《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游仙诗,也是一首留别诗,更是一首抒情诗,作者是借“留别”来表示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

2.从艺术手法上讲:李白是继屈原以后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李白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在这首诗里也得到了充分的显现,意境张扬、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要引导学生细加体会。

●解决办法

1.简要介绍作者生平、艺术特色以及该诗的背景材料。2.加强诵读指导,强化诵读,在诵读中反复体悟。3.适当讨论,老师精要点拨。●学生活动

这首诗是李白离开长安后

明,眼前出现了一幅雄奇的画面: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莽苍的群山。他又听到了桃都山顶

天鸡的啼叫。这当然还不能说是仙境,们已经是接近仙境了,或者说它意味着仙境即将出现。

果然,在诗人“迷花倚石”之际,暮色骤然降临,熊在咆哮,龙在吟啸。巨大的声音震得岩石、泉水、深林、峰峦抖动不已。至此,仙境已是呼之欲出了,但诗人却忽然将视线转向天上的云、山间的流水及水上的烟雾,出现了瞬间的宁静。这是为下文蓄势。接着便是雷电大作,地裂山崩,只听轰隆一声,神仙洞府的石门大开,青色的天空一望无际,日、月、金台、银台交互辉映,是真正的仙境。这一段写梦境的进一步展开,时徐时疾,波澜横生,使读者目不暇接,恍若身人仙乡。

梦境的高潮是仙人盛会。因为仙人们是从空而降的,所以先写他们的衣裳和坐骑。“云之君”即楚辞中的云中君,由于来者甚多,只拿他作代表。他们都聚集到那金银台上来做什么呢?诗人只写了“虎鼓瑟”这样一个细节,其余一切让读者自己去想——读者一定会想到,这是一次幸福、欢乐的盛会,所有的与会者都在那里亲切地交谈,兴高采烈地举杯痛饮,像人世间的朋友们欢聚在一起。

这样的“梦游”真是一种美的享受!2.艺术上

初步体会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丰富的想像和极度夸张。

丰富的想像。诗人的想像有来源于民间传说的,例如关于仙境的种种细节描写;也有出于诗人个性和爱好的,例如明月“送我至剡溪”,这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一样,是诗人把月看成最亲密的朋友。

大胆的夸张。这种夸张不是简单地放大事物的原貌,而是融合着诗人的美好感情,如诗的开头写天姥山横空出世的雄姿,其中就蕴含着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

杜甫说李白“飘然思不群”,于此可见一斑。

三、讨论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为什么重点写“梦游”?让学生畅所欲言。

明确:从表面看,这是一首游仙诗,主体是写“梦游”经历,但“梦游”无论是出于虚构或诗人果有此梦,都是现实的曲折反映,他之所以向往神仙世界,是因为他鄙弃黑暗的现实世界。他的“梦游天姥”的实质,即对权贵的消极反抗。这一点,诗人在结尾中有着明白的表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全诗的主旨。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关键在于如何使学生理解“梦游天姥”和“留别”的关系。李白的留别诗有些也写得比较平直,只叙离情别意,如《赠汪伦》《金陵酒肆留别》(见附录)等,而这一首确实写得特殊,它是借“留别”来表示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说得简单些,他想告诉朋友们的是:他南下吴越,为的是不事权贵,想离他们远些,并把自己理想的游历境界写出来,使朋友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心愿。如此“留别”,确实非同一般。

四、引申、拓展

指导学生阅读李白《古风》(其十九),从思想内容上和《梦游天姥吟留别》进行比较。先让学生讨论,老师最后归纳。明确:《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诗人鄙弃黑暗的现实世界,蔑视权贵的精神。写出了诗人傲岸的性格,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种与官场决裂、高蹈出世的诗人形象。而《古风》则表现了诗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展现的是诗人忧国忧民、眷念民众,欲离还顾的形象。

五、布置作业

课内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

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1.这首词开头写景有何作用?试简要分析。

答:借景抒情,通过写梦中回到汴京,各个敌营里接连响起了号角声,一片沦落衰败的景象,表达对沦陷区的感伤和怀念之情。

2.“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三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社会图景?

答:北宋沦亡,金人肆意侵略,乡村野兽横行,一片荒凉之景。3.请分析出上下片所抒发的不同感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品格?

答:上片感叹时局,反映金兵侵略带来的灾难;下片抒写依依分别之情,勉励友人振作精神继续斗争。表达了作者刚正不一,坚持正义,凛然无畏的气魄和深切同情友人的品格。

2.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7分)

《双调•沉醉东风》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①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②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①阁着:含着。②痛煞煞:痛苦到了极点。

(1)请说出“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一句的含义。(3分)

(2)本曲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手法来表现离别的主题的?试举例说明。(4分)

参考:(1)咫尺,比喻距离很近,“天南地北”是说从此天各一方,相见无期(1分);“花好月圆”喻男女美满相聚,这里用“月缺花飞”则写出别离的悲痛(1分);整句话大意是眼下虽然近在咫尺,但马上就要分别,让人悲痛不已。(1分)

(2)动作描写,如“执着钱行杯”;神态描写,如“阁着离别泪”;语言描写,如“道得保重将息”;心理描写,如“痛煞煞教人舍不得”与“好去者望前程万里”的矛盾心理。(4分,每答对一点得1分)

【拓展练习】

1.(2012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答:“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有二: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2分)这首词抒发了抒发暮春伤别之情,也抒发了愁情别恨。(2分)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答:共同点:都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2分)不同点:李词运用明喻手法,秦词运用暗喻;李词抒发的是亡国之痛,秦词抒发的是离别之苦,可见手法和内容不同。(2分)

2.(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⑴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2分)

⑵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⑴(要点)“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2分)

⑵(要点)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4分)

(2010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

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 司空曙 雍陶

峡口花飞欲尽春,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1)暮春 飞花

木兰诗导学案 篇2

l.借助注释、工具书学习生字词,诵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理清故事脉络。

3、了解本文所用的修辞格,理解木兰巾帼英雄的形象,分析木兰的性格特征。

4、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节奏美和音韵美,培养语感,提高记诵能力。

学习重点:

1、诵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2、理解木兰巾帼英雄的形象,分析木兰的性格特征。

自主预习学案

一、课前资料查询: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与本文有关的文学知识。(作者、背景等)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是当时北方民歌中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它和《孔雀东南飞》一起,并称为乐府诗中的“双璧”。

二、阅读全文,小组内自主解决下列问题:

1、解决文中易读错写错的字

比如:机杼 鞍鞯 朔风 柝 勋章 秭妹 鬓角 雌雄……

2.通假字

出门看火伴(“火”同“伙”) 对镜贴花黄(“帖”同“贴”)

3.古今异义

卷卷有爷名(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但闻黄河流水呜溅溅(古义:只;今义:常用作转折连词)

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4.一词多义

东市买骏马(集市)

愿为市鞍马(买)

5.词类活用

愿为市鞍马(名词用作动词,买)

策勋十二转(名词用作动词,记功)

6、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此外你还有什么问题,小组合作交流?

课内探究学案

一、听师范读课文,要求:

A、认真听读,不出声。

B、注意生字新词的正确读音。

C、揣摩读乐府诗的语气,注意句中的停顿处理。

二、结合注释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1、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概括回答。

2、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脉络。(引导: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

三、品读探究,人物赏析

1、品读探究:你喜欢文中的哪些描写?小组内交流并读给大家听。(引导:从句式、修辞等方面赏析)

2、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你还知道哪些“花木兰”式的人物?

四、小组合作读出诗的美感

小组内合作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来读并读出出情感。

巩固训练学案

1、给下列字注音:机杼( )可汗( )鞍鞯( )辔头( )

金柝( )铠( )甲 策勋( )云鬓(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万里赴戎机( )

(2)寒光照铁衣( )

(3)赏赐百千强( )

(4)出郭相扶将( )

3.下列诗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B.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C.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D.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下列属于“互文”的句子是( )

A.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C.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5.默写。

(1)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夸张地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社会历史的主体导学案(打印 篇3

2●班级___●姓名______●组别___ ●小组长_____

【教师寄语】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Bow from the thick and thin responsible for the people.--“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e Duke

一、明确目标引导过程

1.知识目标:认识并理解人民群众的含义、地位、作用,理解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能力目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学习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学习难点】人民群众的含义。

【教学方法】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二、自主学习筑牢基础(准确扎实记忆基本原理,动脑思考小问题加深理解基本原理)要求:阅读回顾教材P92—95页知识,完成以下内容,初步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勾划并标注好课本重点并把空白处填写完整)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1、人民群众含义:

注意:

(1)人民群众的主体是。英雄人物也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

(2)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它具有不同的内涵。

(3)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

2、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

(1)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社会历史首先是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具体表现:

①人民群众是的创造者。②人民群众是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的决定力量。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2、党的群众观点基本内容:

3、党的群众路线

(1)群众路线的地位:

(2)群众路线基本内容: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原理归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预习后我的疑问:-学贵知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

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在北京召开,改革将成关键词。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材料二:2013年7月21日至23日,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发展活力,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材料三:2013年10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抓手,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实施政府职能转变,扭转政令不畅的“堰塞湖”现象,让政府管理更加到位,努力营造各类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材料四:2013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在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上强调,十八届三中全会主要研究部署深化改革,这一轮改革范围之广,力度之大,都将是空前的,必将强有力地推动大陆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当前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四、合作探究 提升能力(讨论、展示、点评、点拨时记好笔记,完善答案并明白为什么)学○○习○建○议:请同学们认真夯实基础知识,并结合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合作探究学习,在讨论的过程中,珍惜时间、做好记录。

探究一:

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即物质生产活动;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践,“民以食为天”,哪一种实践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参与实践的主体是谁?

所以,社会历史首先是的历史,是的历史。

探究二: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

从上面的诗歌中你能品味出什么?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什么作用?

探究三:有同学提出:杂交水稻是由袁隆平培育的,《阿Q正传》是鲁迅写的。许多科技发明、文艺作品都是个人的成果。这一现象与“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创造者”这一观点是否矛盾?

(学法指导:实践具有社会性;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探究四: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只因29年前这里的18位农民冒险按下“包产到户”的手印,秘密签下“生死契约”,率先实施了“分田到户”的土地承包制改革,而被载入中国改革开放史册。这场改革后来得到政府的认可,推广到全国。“大包干”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之而来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发展的“黄金期”。

思考:这属于什么方面的变革?有何作用?

五、延伸拓展

1、人民群众的理解

(1)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2)理解:第一,“人民群众”是群体概念,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第二,“人民群众”有量的规定性,是“人们”中的大多数,有质的规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第三,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各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第四,在我国,人民群众包括的范围: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第五,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2、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六、自主检测体验成功

(一)判断题:

1、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2、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发展生产的历史。()

3、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二)选择题

1、重民生、促和谐是今年政府工作的原则之一。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越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其哲学依据是

A.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B.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C.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草根道德是我们社会健康的道德细胞,草根人物理应是“道德中国”建设的主体。从历史唯物主义看,这是因为

A.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B.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C.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A.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是劳动群众B.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唯一力量

C.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构成社会历史

4、下面对人民群众认识,正确的是:①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 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 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这说明了: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③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④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6、2013年4月,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从唯物史观看,尊重劳动和营动群众是因为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②劳动贡献是衡量人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 ③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意愿自由创造历史④劳动群众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是一致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唯物史观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①是顺应群众期盼、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的重要形式③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④以宣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为根本目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2013 山东卷)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注发展质量、增加民生福祉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在城市形象宣传中,“幸福”“活力”“生态”等成了常见的宣传语。这说明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语言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9.十八大报告提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实现这一目标最大挑战是经济下行压力,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确定的理论依据。

七、构建知识体系(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课学习的内容吗?围绕该内容,你学到了哪些重要知识?你能画出本课的知识结构图吗?试试看!)

八、学后反思

《》导学案参考答案

【复习巩固、创设情境】:(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我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以及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必须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要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必须打破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

(4)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合作探究】

探究一: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探究二: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探究三:(1)实践具有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2)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你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3)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探究四: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DDCCDBCA

11.(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倍增目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倍增目标的确定,有利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

上一篇:高级生态学专题下一篇:没写作业检讨书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