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推荐8篇)
研究实施方案
一、选题的意义及价值
(一)选题的意义
中国是诗的国度,五千年的优秀文化熔铸了不计其数的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我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学好古诗文不仅可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中华民族渊远流长的文化遗产得以发扬光大,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汉语言水平、思维能力、识记能力和文化素质,以及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都很有益处。可见,古诗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诗文所蕴含的丰富的育人功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审美素养得到提高。但目前的古诗教学很是令人担忧:
1.教学模式呆板单调。以解诗为主,大量时间用于理解分析内容。
2.不注重诵读吟唱来品味诗意诗情诗韵。
3.缺少了课程资源和课外的延伸。大部分学生只会背诵语文书上的古诗、古诗积累的量不够。
4.学生觉得古诗枯燥乏味,产生厌学情绪。
以上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古诗教学的效果。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尝试以“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为教学指导的出发点,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美文,欣赏有价值的作品,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提出“‘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实施”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二)选题的价值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这种境界其实质就是要学生多学,学会自主地、主动地学。因此,“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
1.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有利于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有利于推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4.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现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愉快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应用诸多教育家所提出的相关理论为实验的依据,如: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针对学生语文素养缺乏的状况,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论及“课程性质与职位地方”时指出:“工具性与人类社会文化性的同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在“课程目标”中又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汉文化的丰盛博大,接收民族文化智慧”。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首,在“阶段目标”中要求,1、2年级在阅读中“收集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到了5、6年级,则需“诵读优秀诗文,注意经由过程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三、研究目标
1.经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
2.经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寻求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
3.经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经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经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丰富的课堂操作技巧,为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理论研究的素材,从而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1.探索“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在古诗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2.研究如何在“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
3.探索“少教多学”课堂教学模式在古诗文教学中各环节具体操作。
4.探索“少教多学”在古诗文教学课堂的组织形式。
五、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堂实践研究法。具体包括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音像记录法、经验总结法等。
1.调查研究法。经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我校学生
古诗文的学习现状,收集学生及教师对古诗文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课题实验所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2.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涉及小学古诗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的论文、著作、报道等,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和可资借鉴的优秀经验。经由过程文献研究启迪课题组成员的思想,坦荡研究思路。
3.行动研究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过程也是课题研究进行的过程,同时也是寻求解决研究困难方法的过程。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的全新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4.音像记录法。按照计划有针对的开展活动,并以文字、图片、音像等形式记录活动过程,为最后的实验成果展示积累原始资料。
5.经验总结法。实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撰写专题论文,以便和同伴交流推广。做到理论能真正指导实践,反之实践也能验证理论。
六、研究思路
“少教”就是把古诗文最重要的核心教给学生,把学习的有效方法教给学生。教师要创设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情境,放权于学生,充分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释放学生内在的探究能量。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一,即研究如何在“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让学生学会学习。
“多学”就是教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之二,即研究如何在“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七、课题研究实施步骤及阶段性目标
(一)准备阶段(2012年3月——2012年5月)
1.召开课题论证会,通过调查、分析、讨论等方式,反思进而确定研究课题。
2.确定课题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目的和意义以及具体内容等。
3.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
4.制定课题研究方案,上报总课题研究小组审核。
(二)理论学习阶段(2012年7月——2012年9月)
1.课题负责人要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
2.要求组员学习其他名校的课改经验和先进教学理论。
3.经常组织组员学习和研讨“少教多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三)初步试验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2月)
1.充分研读教材。
基本要求:要求全体教师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
工作目标:大部分教师能够正确理解教材、合理使用教材,部分教师能够创造性使用教材。
2.优化教学设计。
基本要求:一是要吃透教材有效组织练习。二是要吃透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学习方式。三是要根据模式的基本要求规范备课环节。
工作目标:所有教师能够规范备课,部分教师能够创造性地进行有效备课。
3.构建高效课堂。
基本要求:一是课堂上创新教与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
工作目标:建立起各学科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全体教师牢固树立起追求高效课堂教学的理念,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四)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3月—2014年2月)
创新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要经过组织公开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题培训班,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制定课堂教学评估标准。
(五)总结推广阶段(2014年3月——2014年6月)
1.总结经验,加强交流。
2.深入研究,不断完善。
3.召开课题组总结会,全面检查课题研究过程;分类整理、汇总课题研究资料,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发表研究成果。
4.请有关学术部门鉴定研究成果。
八、课题成果形式设计
1.撰写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中期汇报、结题报告以及相关的各类论文、经验总结等。并将优秀论文、实验总结等在学术期刊或报刊上发表。
2.编录本课题研究实施、推广的课堂教学实录、优秀教学设计等。
3.编撰本课题研究实施、推广的教案、教学案例等。
九、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二)子课题的组织机构
(三)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和保证
1.领导高度重视。对于教育科研工作,市局领导、学校领导均十分重视,对
课题研究给予大力支持。无论是组织学习、还是研究过程,在经费投入等方面不遗余力。
2.教育技术先进。学校拥有自己的网站,便于各类教学问题的交流讨论,拓展了研究的空间。拥有多媒体教室及电脑室,建有局域网,为教师的教学和上网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成员积极进取,潜心钻研。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成员素质较高,均为我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他们或担任年级主任或任教研组长,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出色的教学能力,具有很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4.研究基础扎实。学校曾承担过省、地、市的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经验与方法。
5.研究资源丰富。学校有在校学生658人,一至六年级共18个教学班,我校3至6年级均为课堂教学的实验班级,这些为实验者提供了第一手的研究资料。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它给初中古诗词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指明了新的方向。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 我吸收传统教学模式的精华, 借鉴了其他文学作品成功的教学策略, 初步探索出了几种有效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交流展示———知人论世
“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 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交流展示环节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机会。
“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古典诗词大都凝聚着诗人一生的遭遇, 折射他所处的历史背景, 体现他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的浓烈的情感和思想。因此, 学习古诗词,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它的写作背景和诗人当时的处境与心态, 再理解诗意, 体会感情就容易多了。而完成这一教学任务, 在课前制作学案时就要设计相关问题, 课堂上只要交流展示学生预习的成果即可。这样既检查了学生学案的完成情况, 又培养了学生听说的能力;既避免了教师传统单调地讲解, 又为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深度的推进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我在执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 在第一环节的交流展示中设计了三个有助于知人论世的问题。
1. 从课题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2. 王昌龄为何被贬谪?
3. 龙标在何处?
当然, 写作背景不一定都放在一节课的开头进行交流展示, 应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安排。我在执教《江城子·密州出猎》时, 在“抓词眼, 明内容”环节之后安排的是“论背景, 察深意”环节, 主要问题是“拥有少年般豪情的苏轼, 为何自称老夫呢?”学生只有结合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才能体察作者被贬谪后两鬓微霜却又壮志未酬, 感到时之将暮的复杂心境。因此, 把背景的展示放在这一环节是非常恰当有效的。
古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 我们赏析时须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知其人, 方能解其言”。
二、品析体味———缘景明情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抒情性是诗词的第一特性,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古典诗词在表达情感方面比较含蓄, 大都是借助景或物抒发情感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 则万物皆着我之色彩。”这些明显带上主人公感情色彩的景或物, 就是诗歌的意象。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 抒发感情的载体。我们在鉴赏诗歌时要抓住这些意象, 仔细体味, 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握诗词营造的意境, 从而准确“入情”。
以我执教杜甫的《登岳阳楼》为例, 本环节是这样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的。
1. 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
学生答: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孤舟。
2. 这些意象融入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合作探究后各抒己见:
小朱:首联“昔闻”“今上”写早闻洞庭盛名, 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 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
小王:其实此时的诗人, 经历了岁月的沧桑, 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 自己壮志未酬, 国家前途渺茫, 可谓百感交集。
小刘:颔联“坼”字, 诗人下得有力, 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 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 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 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 在诗人的笔下, 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 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 一派雄浑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既是实写, 又寓想象。
小郭:颔联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礼赞, 抒发了身世飘零之感。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古人对颔联的评价, 并做简单点评:
气压百代, 为五言雄浑之绝。———宋·刘须溪
已尽大观, 后来诗人, 何处措手。———明·王嗣奭
小周:颈联从“亲朋无一字”可以看出, 作者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
小吕:从“老病有孤舟”一句可以体会, 杜甫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 既“老”又“病”, 漂流湖湘, 以舟为家, 前途茫茫, 无处安身, 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渺, 更加重了身世的漂泊、孤独、落寞之感。
“诗歌不是无情物, 字字句句吐衷肠”。著名学者郑临川先生说诗词“非吟诵无以见其妙”, 因此在本环节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抑扬顿挫的诵读, 把诗的语言转化成为有声的图画, 让情境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 学生渐入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从而获得审美愉悦。
三、激疑探究———赏意悟理
学贵有疑, 思起于疑。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 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教学问答, 不断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 引导他们积极思维, 帮助他们拥有创造性和发散性的思维品质, 从而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
“释疑”这个环节, 侧重于学生互相答疑, 通过讨论合作解决疑难。我鼓励学生对古诗词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再通过独立探究形成初步结论, 最后让学习小组讨论、筛选, 共同问题全班商议。教师也可适当地准备几个问题。我在执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 学生针对本诗提出如下问题:
1. 作者为什么在众多景物中取杨花、子规抒情, 可以换成其他的景物吗?为什么?
2. 随风直到夜郎西, 是谁随风?
我执教《登岳阳楼》时, 本环节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自己而显得伟大, 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 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诗人之所以伟大, 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据此提出问题:以这个标准观之, 杜甫能否称得上伟大?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师针对以上问题“适时点拨, 相机诱导”,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主动探索, 主动发现, 最后互相补充, 集思广益。这样就充分赏析了古词诗的艺术特色, 深刻把握了古诗词的真挚情感。当然本环节与前面的诵读也要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这样做的目的, 无非是“无疑者须要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朱子读书法》) , 真正让学生在诵读古诗词的同时, 理解诗意, 涵咏诗理。
四、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 语文教学不能满足于帮助学生读通、读懂一篇课文, 必须由所学教材出发, 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学会迁移。在古诗词教学的拓展延伸环节, 可以选取表现方法与题材相同或不同的作品, 通过同向印证或逆向对比, 加深对古诗词主题思想和表现方法的再认识。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能够对古诗词进行比较分析, 是一种很好的思维角度, 它能帮助学生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建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确立。
我执教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链接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高适的《别董大》。设计与《送元二使安西》对比阅读的目的是, 让学生明确历代文人赋诗送别, 大多表现离别的忧伤和对友人深情的劝勉, 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同属惜别诗, 这是同类送别诗的比较。高适在《别董大》中以开阔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慷慨激昂, 鼓舞人心, 此为壮别, 这属于逆向对比。
拓展延伸环节着眼的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高, 还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高。执教《登岳阳楼》时, 我链接了班级学生推荐的杜甫其他具有忧国忧民情感的诗句, 这属于同向印证。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登楼》)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杜甫伟大的情怀后, 教师作具有哲理意味的小结: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 无高尚伟大之人格, 亦无高尚伟大之文章。“读一首诗, 读一个人, 读懂一份情怀, 让我们永远铭记与敬仰杜甫的情怀———忧国忧民。
我在教学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并学习苏轼乐观旷达地面对人生磨难的精神, 设计了“吟诗诵词———探人生轨迹”的拓展延伸环节。
多媒体出示:
被贬密州: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被贬黄州: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贬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被贬琼州:垂天雌霓云端下, 快意雄风海上来。《儋耳》学生朗读后, 教师提问:从诗词中你感觉到苏轼是个怎样的人?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这个问题既引领学生充分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胸襟, 又是一次对学生如何面对挫折与磨难的情感教育。
以上是我对诗词教学的些许经验和策略, 要让学生真正传承古代诗词艺术文化, 就需要知诗人, 明背景;吟诵之, 自察情;赏意象, 晓诗意;品语言, 悟诗理;多比较, 厚积淀。教师需要把课堂打造得至美至情, 这样诗词这艺术奇葩才能开花, 在学生心底结果。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
[2]朱光潜.谈读诗和文学趣味的培养.
一、反复吟诵,陶冶性灵
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的重要性。通过吟诵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所以古诗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反复朗读。就朗读的指导而言,应分三个阶段进行。
初读,感受诗意。古诗的朗读必须注重节奏和音律,要做到抑扬顿挫,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这些在初读古诗时就应让学生有所感受,使学生达到意会的程度。
精读,加深理解。初读是较为朦胧的理解,第二阶段的朗读要设置一些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再与分析相结合,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巩固,呈螺旋式交替纵深发展。
品读、深化理解。在这一阶段的朗读时要引导学生品味诗的关键词句。理解诗的表现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描绘诗中的具体情景,感受诗歌的艺术力量,達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简而言之,反复朗读是古诗教学中的主要方法,指导朗读时必须要有目的(不是光把诗背熟),要循序渐进。既加深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又陶冶了情操。
二、巧妙分析,理解诗意
1 借助历史。使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诗意。
在唐宋浩瀚的诗海中,有大量的古诗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所产生的一种心声,及对人生遭遇的一种感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在了解创作背景后。才能对诗意有全面、正确地领悟。如林升的《题临安邸》,课前可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历史背景:中原被占,宋高宗不思恢复,而是安于一隅,在杭州建明堂,修太庙。达官显宦。富商巨贾也相继营造宅第,杭州成了他们的安乐窝,具有了当年汴京的规模。而当年的汴京,也是巨宅别墅,秦楼楚馆,歌舞无虚日,以至朝廷倾覆。
有了这些知识,我们便可以正确理解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并不是南宋的繁华景象。而是苟且偷安的证据;“西湖歌舞”并不是升平气象,而是亡国之音;“游人醉”并不是对太平盛世的陶醉,而是乐不思蜀的醉生梦死之态。
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搜集资料。适当补充一些与诗歌有关的历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消除一些由时代造成的隔阂,还可锻炼学生课外积累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学习古诗时,是有历史的“东风”可借的。
2 围绕重点词句展开分析。
大部分诗,它的内容是围绕一个词或一句话展开的。这就是诗中的重点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一个集中点,或是全诗内容所围绕的一个中心,抓住重点词句有利于理清全诗的思路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找重点词句的方法,并将它作为分析的切入口或“破译”诗意的重点。例如《早发白帝城》是李白在唐乾元二年春天遇赦,离白帝城乘舟东下时所作的。全诗采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创造出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艺术画面:晨曦初露,彩霞满天。从白帝城飞出一叶扁舟,沿着滚滚长江顺流直下;两岸猿声,不绝于耳;层峦叠嶂,夹道迎接……好一幅长江三峡行舟图啊!看来全是写景,诗人是怎样在写景中抒发自己的感情呢?我们可以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再现这个意境。诗一开头,诗人用一“辞”字,把告别白帝城时的气氛写得十分自然而亲切,接着用“千里江陵一日还”相对照,表现了诗人轻松愉快之情。猿声用“啼不住”修饰,足见诗人心情的喜悦。而以“轻”饰“舟”,足见诗人心情的轻松。通过这些关键词、句的点染,诗人披霞乘舟,顺江东下的鲜明形象便历历在目,其欢快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描绘了诗歌的“境”,点出了诗人的“情”。学生的想象自然会进入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
三、适时拓展,提高能力
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诗歌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人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教出古诗的诗情画意。如:教学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一诗时,我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同时,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我再引导学生演一演“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中的蝶和莺。让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也成功体验了诗的意境。学习完这首古诗后,我采用以诗引诗的方法,让学生把学过的《春晓》,课外画一画,学生在似曾相识的意境中,再次体会到了生活的诗情画意和诗人热爱春天的情感。
四、古诗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古诗教学中既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也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对诗歌有充分地理解,才能有力地驾驭全诗,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掌握诗中“有生命的东西”,才能给学生一个充分施展主动性的天地。在教材中收录唐宋时期名家诗篇,这些古诗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程度而选定的容易理解接受的五言或七言绝句。但唐宋毕竟是遥远的过去,在社会环境、生活特点,语言习惯等方面与现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学生这方面知识的欠缺,造成了学习古诗的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对唐宋诗歌的特点,诗人的生平及文学风格。特定的历史背景要有所了解。这将有利于古诗教学的顺利进行。如,了解唐诗“以情景为主,即叙事说理,亦寓于情景之中,出以唱叹含蓄”,宋诗是唐诗的延续,它侧重于“运思造境,炼句琢字,皆剥去数层,透过数层”,并“以清奇生新深隽瘦劲为尚”的特点,则有利于在研究唐宋诗教学时有所侧重,有的放矢;了解历史,了解诗人,则有利于把握诗歌的情感动脉;掌握古诗的语言特点,则有利于扫清教学过程中的语言障碍。
要想了解有效教学的模式应用与实践,我们首先必须要知道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简单地来说就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的教学。也可以说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能获得具体的进步与发展,当然这只是狭义的理解。从广义上来说凡是能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发展,有效实现教学效果,预期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
当然,有效教学的有效离不开有效的老师,有效的老师不只是传播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息,有效老师是受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信任的老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老师则否具备三个素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即这个老师是一个热情的老师,是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老师,是一个值得信任的老师。
而判断你的课堂是否有效,唯一的指标,是看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怎样才能使教学有效,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1.我们要到哪里去即(教学目标及内容)2.我们怎样到那里去(过程与方法)3.我们有没有到那里去((反馈及评价)也就是我们书中经常提到的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其实课堂上,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适度,做到宁少勿多,宁低勿高,每天进步一点点。即要明白教学设计是为谁而设计。是老师?是学生?还是老师与学生?一节课我们能实现什么,达到什么目标,学生能学多少,老师都要一一落实,如果这一堂课我们预设了,但没有完成,那我们不能苍促完成。老师的主阵地在课堂,能把课上好,就是对教学的尊重,其实这几年课堂的形式也是千变万化,热热闹闹。但是静下心来,沉淀下去,你是否真正走进了课堂的本质,例如我们在教学《冬阳 童年 骆驼队》这一课的时候,结尾它是是这样说的:“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总感觉这样的语言是不是太啰嗦了,直接说冬天来了,不是很好吗?句子简洁,表达的意思又清楚,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呢?深入下去,才发现,作者是在用一种儿童化的语言,来怀念自己的童年,同时从这句话中,感叹时间的无奈,骆驼队走了,但还是去年的那支骆驼队吗?可见,深入下去,才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小学阶段,你给孩子们什么样的定位,孩子们就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
今天咱看的第一个是我的网络课堂,小研伴你行,也就是学员怎样登录。模块二的第一个版块:当代国外教育教学理论,它的主要内容是1.布鲁纳的结构理论。2.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3.赞可夫的实验教学理论。4.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建构主义的学习观。5.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育理论。6.格拉斯菲尔德的建构主义理论。7.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今天咱学的是模块三它共分为8个板块,它的第一个版块是1.教师如何做好课例研究。2.教师如何做好规范的教学设计。3.清平乐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神营养。新的课程标准进一步肯定和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对小学生古诗词阅读材料不论从数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下策略:
一、诵读,把握诗歌的韵律美。
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音节语句的声调节奏及其变读,包括纠正学生的读音,适时讲解古诗的押韵、平仄,以便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和语势。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古诗中,很多都是千古绝唱,在这些诗句中,诗人讲究一个“炼”字,往往用词精妙。如果教学时能认真揣摩、品味,并引导学生加以赏析,就能使学生体味语言之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由于当今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对古代语言接触得不多,他们对其中的一些词语觉得难以理解,对全诗内涵的把握不够。教师要善于捕捉关键字词,因为这些字词往往能画龙点睛,牵一发而动全身,对表现全诗的景物、情感或意境有着独特的作用。
刘禹锡的《望洞庭》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意味隽永。对诗的第一句“湖光秋月两相和”中“和”的理解是个难点,怎么理解呢?在教学时,还得借助插图。图上画着月亮升起,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澈空明的,与天上的月亮正好相互辉映,远远望去,水色、月光融为一体,显得多么和谐。理解这个词后,再去读后面的诗句,就相对浅显易懂了。
二、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
古诗是诗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借物喻理„„富有高度想象力的作品。探究古诗创作的本原,小学教学古诗要借助诗人的想象,启迪学生思维,感悟其诗情画意。如教“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诗句,学生经过看录像和反复吟读诗句,悟出:这是诗人被大自然景色所陶醉,一种幻觉油然而生,从而吟出这千古佳句。我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如教《游子吟》这首诗,有的学生想像的意境是儿子睡在床上,母亲在床边灯光下给儿子缝衣服;有的想像的意境是儿子在灯下看书,母亲在灯光前缝衣服;还有的人想象到意境则是儿子到临行时穿着衣服,母手拿针线在儿子身上缝补。如果每课都用出示画面的方式进行教学,那就肯定会影响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就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需依照创设情景与自主感悟相结合的原则,两个方面各取所长,以补其短,以此取得古诗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淡化诗意,渲染意境,体会诗情画意
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然而,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要让学生领略到诗歌中那妙不可言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例如,教学中师生依靠诗意情境作画,教师的深情范读,相配的古典名画,师生诵读时配以古乐激情,欣赏现代作曲家演绎的古诗词等等,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文中的诗情画意,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媒体才能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
如教学《登鹳雀楼》,出示画面,有太阳、群山、黄河、鹳雀楼等,师问:“同学们看,这就是诗人王之涣在一个傍晚登上鹳雀楼所见的情景。大家看都有什么景物呢?”同学们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诗人王之涣,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会怎么描述它呢?”老师引导学生去描述当时的情境:登上鹳雀楼向远处望去,只见一轮落日正在渐渐地向绵延的群山中缓缓下沉,慢慢地消失了,只看见黄河的水,汹涌澎湃,滚滚向前,朝着大海的方向奔流而去。多么壮美的景象啊!我好像听到了黄河水奔腾咆哮的声音,同学们听到了没有?”(这样做,情景更加逼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看到这里,我们还能看到什么?”“什么也看不到了。”“想不想看得更远一点呢?”“想!”“那怎么办?”“再登上一层楼。”“对!”“再往高处走,我们登高后看到的景色会是怎么样呢?”“更美。”“是啊,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同学们一定要记住这句话,因为它不仅仅是指看景,同学们想想,还指什么?”这样的讲解,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诗意,掌握了诗词中应该掌握的字、词、句,而且,还使学生感受了诗词的意境美,另外,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 创设情景,轻松入诗境
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多媒体课件,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很快进入诗境。又如我教《鹅》这首诗,它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鹅的色彩、形象、动作等等。上课初始放映多媒体课件,画面上:池水清清,杨柳依依,几只毛色雪白、红掌、长颈的大白鹅欢快的游来游去,不时对天“嘎嘎”欢叫,诗画对照,相映成趣,为学生想象活动提供了丰富、鲜明的表象信息,学生很轻松地踏入了诗的意境之中。
中国传统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征。确实,融情入景,托物言志,情志景物浑融是中国诗歌尤其唐诗宋词最显著的特点,诗歌教学如果能引导孩子们抓住“诗?乐?画?情”四个字做文章,在吟诵和品味上下足功夫,让孩子们伴随美妙的韵律入境、动情、会意。
一、吟诵中体会古诗词的韵味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对每个学段的小学生古诗词教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的要求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新课标在“读”和“背”中均强调了一个“诵”字,这既符合传统诗词的文体特征,也符合诗词的审美及教学特征。因此,如何在“诵”字上下功夫是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何为诵?对其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同“吟”、同“咏”,“就是拉长了声音像唱歌似的读”;一种认为同“吟”、同“咏”有区别,“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侧重强调语言本身的节奏,而非音乐的节奏。其实,“吟”、“咏”、“诵”的内涵早就混同合一,之间难以区分明确的界限,当前,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的探索恰恰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在这里用“吟诵”一词代替“诵”的称名。用吟诵的方式学习诗歌是先秦以来就建立起来的最基本的方式,其优越性、实效性早被证明,现在强调这种方式不过是对传统的回归。
其实,很多作品可以配乐吟唱,可以拉长声调吟诵,这些不仅仅本身是切入诗词情境的方式,也由于其形式活泼更能激发儿童的兴趣。
二、品悟中进入古诗词的意境
宋张舜民有诗云:“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自古至今,便有诗画同源之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能诗者多识画,能画者多知诗,二者同体也。人们也常说“如诗如画”,由此可见,诗与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经常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歌里的画,即诗中的景物及其所诱发的想象空间、场景;诗歌里的诗,即诗中的景物及其所诱发的想象空间、场景里蕴含的情思韵致。诗画相融的境界即是所谓的意境。中国的优秀诗歌都是有意境的。而阅读、欣赏诗歌一个必要的也是一个很难的环节就是入画入境。诗有可解、有不可解、有不必解,小学阶段学生所接触的诗词多属于不必解作品,教师除了帮助学生作必要的字词疏通外,不必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旨意的挖掘上,而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入画入境。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就是一首将多幅富有动感的画面高度浓缩于46字之中的传世佳作。但它又只不过是等待读者激活的一串符号,在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从文字进入画境,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气韵生动的画面,显得尤为重要。窦桂梅老师执教该课时,她先引导学生想象茅檐、青草、小溪等?味赖幕?面,然后又通过小溪这条线将“瓮媪”、“大儿”、“中儿”、“小儿”等多幅画组合成一幕有立体感的生活场景图,然后,她又引导学生想象画中人物的动作、神态……不知不觉中,孩子们脑海中的画面被激活了,变得有血有肉有生命了。
这就是诗中的画,它的意蕴无限,内涵无穷,它能将人带回到古代诗人的生活中,让读诗的人走进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在教学中抓住诗激活画,让孩子们脑海中的意象立起来的过程,不就是学生读懂诗词的过程吗?
三、抓住古诗词意蕴的根本――情
白居易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诗歌的目的即表情达意,情意统称为意蕴。意蕴中情是根本。因此读诗的最终旨归是入得其情、会得其意。
在《清平乐?村居》的教学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出有的老师可谓引导学生在诗画中品情会意的高手。例如:
师:让我们好好看看这个“卧”。看图,小儿的“卧”是什么意思?
生:(七嘴八舌)趴、躺。
师:把“趴”“躺”送进诗句中,说说感受。
……
师:小儿的两个脚丫翘起来,想分开就分开,想合上就和上,想前后摆就前后摆……总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送他一个词!
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天真无邪。悠闲自得……
师:这是“卧”动态的时候,可“卧”还指“睡觉”或休息的时的安静,例如“卧佛”,多么安详宁静。那你再看小儿“卧”剥莲蓬的表情,再送小儿一个词!
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旁若无人……
……
老师从诗中的一个“卧”字入手,让学生反复咀嚼想象,不仅激活了孩子们脑海中关于小儿的那副画面,而且又透过画面十分自然的想到了使这幅画面有灵性的小儿身上流溢出来的那份悠闲自得,若无旁人之情。
同时,“醉”字也是窦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的一个诗眼。当学生明白了瓮媪为什么而醉,醉成什么样的时候,我们也醉了。诗人心中那丰富的生活情趣,极富人情味的内心世界不就跃然纸上了吗?
诗中有画,诗中有乐,画乐中渗融情意。从教学步骤看,似乎是诵韵在先、悟境其次、品意为终,实则不分先后,尤其入情品意贯串始终。
四、学古诗词要举一反三
当我们立足教材和孩子们一起诵诗赏画品意之后,我们还得丰富拓展诗词的学习空间,以一诗为端绪,联类引带,诗外觅诗,以诗带诗,用诗比诗。使孩子们在老师的比较教学中学会举一反三,自读自悟。如:
同一词牌不同作者的对比,纳兰性德有《长相思》、白居易不是也有《长相思》吗?
同一题材不同诗人作品的对比,刘禹锡的《浪淘沙》、王之涣的《凉州词》、杜甫的《黄河二首》、还有李白的《将进酒》。
同一作者,不同风格的作品的对比,李清照早期的《如梦令》和晚年的《声声慢》的对比。
同一作者不同词牌的对比,窦桂梅老师在执教《清平乐?村居》时就以不同风格的《破阵子》和《水调歌头》的旋律进行对比。
一、学习古诗应抓住的环节
(一) 看得懂
对于古人来说, 读诗并没有太大的语言障碍, 近代人读诗所遇到的障碍也不大, 但是对于生活在快餐文化下的初中生, 在缺少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化素养的基础下, 学习古诗的障碍就非常大了。学习的障碍包括:诗词中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描写, 与当代初中生的生活距离太遥远, 学生无法理解;缺少古代文化的积累以及古代汉语的知识, 使学生无法理解文章的含义;古代语言在语法结构、字词意义和表达习惯上与今天大相径庭, 学生容易将古词义与今词义混淆, 影响理解。笔者主张合理地利用工具书等, 了解文章的大意后, 再结合自己的想法, 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 但是不提倡对照工具书逐章逐句地进行翻译。
(二) 读得熟
古诗中字词的平仄都是有讲究的, 每个文字都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 字词韵调的高低起伏, 往往伴随着情感的起伏波动。平声宽平表达的是平缓和谐的思想感情, 上声劲厉所传达的是沉重凝郁的思想感情, 去声的清幽宜于对清新渺远的思想感情进行表达, 入声短促是对于激情峭拔的思想感情的体现。“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在大致理清古诗的含义后, 需要学生反复朗读古诗, 要大声地、充满感情地读, 并将自己代入到诗中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停顿、重音、语速、语调。朗读最为忌讳的是为了读而读、简单的重复以及知识停留在诗词表面的读。
(三) 说得出
对于古诗, 不但要领会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还要对其进行评鉴赏析。目前的初中古诗教学中, 评鉴赏析做的并不成功。之所以要鉴赏, 是因为诗歌的情感、语言、技巧、形象等因素, 只有“说的出”才会对诗歌的理解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古诗的鉴赏, 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的含义。
二、学习古诗的模式
(一) 从意象入手挖掘意境
由教师带领学生挖掘出诗歌的意象, 再根据诗中对于意象的描写来分析诗的内容, 为感悟诗歌奠定了基础。
(二) 通过分析感悟来理解诗中的情感
教师在教会学生诗歌字词意思后, 给学生介绍诗歌创作背景和诗人经历, 让学生体会诗歌中所表露出的感情。通过对诗人情感的领悟与诗歌本身所传达的意境, 试着对诗歌中的美感进行扩展, 来实现知识的延伸。
(三) 诵读诗句, 品味韵律
诵读是一种感官参与的活动, 通过将书面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 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作为声乐的韵律。
(四) 揣摩词句, 体会语言
古诗中, 每一句, 每一字都是语言的高度凝练, 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想象, 通过对古诗中字词用法的推敲, 可以让学生对于字词用法, 有更深的体会。
三、学习古诗的方法
(一) 激发兴趣法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在古诗的教学上, 可以通过插入一些典故、轶事、趣闻来激发初中生对于古诗的兴趣。例如在教授《醉花阴》这首词时, 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 凸显李清照的文采。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之间发生过一个与《醉花阴》有关的小故事, 当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的时候, 赵明诚觉得不如妻子, 妻子的这首词写的太好了, 但是他不甘心, 他废寝忘食, 写了三天三夜, 将自己所写的十五首诗词与《醉花阴》混在一起拿给朋友鉴赏, 朋友看了半天, 指出只有照搬妻子“莫道不消魂”句绝佳。学生在这里就会好奇这首诗究竟如何, 对古诗词的兴趣也提高了。
(二) 创设意境法
可以说意境在中国古代文学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些写景抒情的诗歌更是特别注重意境的营造。意境的意思就是作者本人的主观情感思想和所要描绘富有特征的客观景物的完美融合。在教学中, 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
(三) 走进内心法
抒情类的古典诗歌都会有它内在的情感, 学习古典诗歌就需要不断地探求本源、寻找内理、把握心声。在教学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中, 以诗人所处的环境来思考, 从而体会诗人的感触。
(四) 迁移比较法
诗歌与诗歌之间并不是孤立与对立的, 他们彼此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此, 在教学中不能单方面地看待问题, 可以通过对比诗歌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内容、写作手法等来分析两首诗, 并从中发现一些规律。
1. 同类类比
在学习古典诗歌时, 教师可以将同一风格、题材的诗歌放在一起, 通过对比来让学生更加深刻, 通过全面的理解, 从中发现规律。
2. 异类类比
风格相似的诗歌可以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不同风格的也可以这样来比较,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
四、结语
只有对古诗充满了兴趣, 学习的动力才会更足, 只有学生主动自愿地进行学习, 学习起来才会更容易, 一个好的模式和学习方法, 增加的不仅仅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更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参考文献
[1]刘震宏.古典诗词的教学现状和对策[J].中学语文, 2011 (3) .
[2]李惠宁.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 2011 (1) .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古诗词;问题;策略
古诗词是古代劳动人民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标志,是古典文学的经典内容。教育部将古诗词的学习作为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编进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中,供学生学习、积累、理解,从而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文化素养的熏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中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素养。重视古诗词的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对于古诗词的讲解也停留在知识点上,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而忽略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因此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能体会到古诗词的真正意义,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出现恐惧心理,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低年级的古诗词讲解中,教师过分注重背诵和生字教学,将理解诗词的优美意境抛到一边,学生往往学会了生字,但是对诗词的含义理解表现为蜻蜓点水。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进策略
古诗词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改正不足,完善教学体制。
1.欣赏朗诵,理解背诵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记忆力也处在最强的阶段。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加强对于古诗词的背诵和朗读。让学生在朗诵古诗词的同时注入自己的感情,理解作者写作的心态,这能够使得学生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刻,并真正了解古诗词的文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积累,而背诵往往就是学生对于古诗词积累的最好方法。因此,欣赏朗诵,理解背诵,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同时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多数是七言绝句和五言绝句,头联、颈联、尾联应怎样读,需要教师给予很好的指导。教师的示范朗诵对学生理解诗词具有很大的帮助,重视朗诵是诗词教学的根本。古诗词都有严格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行云流水,熟读还可以促进背诵。
2.合理联想,深入理解
古诗词之所以十分美妙,是因为其运用了精炼的语言而达到了生动的意向,营造出作者当时的氛围,让读者进入遐想之中。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于古诗词意境的重现,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在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这是一首著名的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词,作者从侧面描写了春天的景色。这里的“小扣柴扉久不开”,给学生制造了想象的空间,为什么敲不开门呢?教师可以让学生设想一下,诗人敲不开门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开始积极探索这个原因,是外出了呢?还是在院子里干活没听到敲门声呢?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为什么只看到一枝红杏?院子里还有什么景色?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历,逐一想象院子里的景色:生长茂盛的蔬菜,开满鲜花的果树,还有一群群的蜜蜂在采蜜,花间还有蜻蜓和蝴蝶的身影,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这是“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发的思考,由点想到面,由一只杏花想到了院子里看不到的满园春色。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在交流的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联系生活,运用诗词
中国的古诗词都来源于诗人的真实生活,能够体现诗人当时的真实感情。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古诗词的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充满欲望。
在教学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时,这是一篇描写诗人回故乡的情景的诗。可以联系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理解诗词的写作佳境。“少小离家老大回”,什么是少小、什么是老大?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具体理解这句诗,儿童或者更大一点的时候离开了家乡,是什么原因促使离开家乡的?为什么回来?回来做什么?如今回来的情形又是什么样?当年的小孩在今天的小孩子眼里是什么形象?村里的孩子怎样和诗人打招呼的?说明了什么?乡音和鬓毛都说明了什么?这样激发学生对生活经历的回顾,回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重拾生活的精彩片段,更好地感悟诗词意境。
在学生的学习道路上,小学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尤其对于古诗词教学来说,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直接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得学生的小学语文成绩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丰乐乡双营小学)
【古诗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推荐阅读:
古诗词解读的教学方法05-24
小学生古诗词教学策略07-28
浅析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与策略12-26
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12-01
中小体育课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11-26
作文教学与评价策略方法研究课题研究总结05-31
中小学美术课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09-15
古诗教学的真善美意韵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