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话题写作(共10篇)
【热点透视】
自184月6――15日,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算起,至今,已成功举行了28届。如果要寻根溯源,从有文字记载开始,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现在,人们已经把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了衡量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育运动水平的重要标尺。
自从美国人成功举办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创造了赢利的历史以来,奥林匹克运动会会所带给一个国家的就不仅仅是一种世界给予的信任和荣耀了,而是意味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力和释放这种经济发展的机遇的到来。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这是一次让我们的经济发展跃上新的高度,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的重要机会。
环境,则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环境优美,人们生活起来就会心旷神怡;环境和谐,人们生活起来就会精神舒畅;环境高雅,人们生活起来就会心胸开阔。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会环境,无疑是作文的热点;关注环境,关注奥林匹克运动会,对于提高我们写作素养,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热点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应该是并驾齐驱的。没有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就无法实施;而只顾经济发展,不注意环保,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一种自杀行为。当某一天,曾经很蓝的天,曾经无比清澈的河水,曾经满山绿色汇成的一片无边的海洋都远离我们而去……我们才觉得今天对自然掠夺式的的索取所导致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是一种犯罪?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破坏环境,不注重环保,到时候,不但经济不能发展,就是人类的人类小命也难保全了。
请以“环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自选体裁。(4)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引】
环保,是当今社会叫得最响亮、在各种媒体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也这是摆在当今世界各国人民面前的一个最沉重的话题,环保与发展,更是人们关心的焦点和热点。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的发展,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各种污染更是越演越剧,已经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制约着未来的发展。环保与发展密不可分,正如话题导语所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应该是并驾齐驱的。没有经济的发展,环境保护就无法实施;而只顾经济发展,不注意环保,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一种自杀行为。”我们不是说要保持经济的高增长吗?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吗?那就必须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这两架马车并驾齐驱,切不可以厚此薄彼,顾此失彼,倚轻倚重,有所偏废。
写作这个话题,不但能够考查同学们对现实生活的关心程度、队事物的观察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同学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对社会责任的良知。只要同学们平时关心时事,善于思考,注意环保与发展信息的收集,就不愁无话可说。
话题的导语说得很警醒。不但阐明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且深刻地指明了不注意环境保护会带来的恶果,并告诫人们,必须注意环保,否则“不但经济不能发展,就是人类的人类小命也难保全”。循此,我们就不难早准作文的重点、立意的关键、选材的范围、写作的方向了。
例如,我们可以驰骋想象,将地球比喻为“地球村”,采用对比手法,回忆过去,审视当今。想当年,我们走进森林,可以看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的欢愉;走进溪流,我可以分享到鱼翔浅底、水流湍急的乐趣;走入大山,可以领略到高山青翠、奇石嶙峋的壮美,而今呢?欢愉在逐渐消逝,乐趣在不断锐减,壮美在不断黯然,以此来唤醒每个“村民”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我们还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出发,阐明环保的重要,阐明环保与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人类长久的发展和福利,我们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
话题作文有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相关性原则。话题作文的材料只是命题者的作前指导, 是引发习作者思考的一个由头, 并不提示观点, 只要写作的内容与话题涉及的内容相关。考生在话题作文的构思中, 所用的更多的是相关联想。其次是开放性、灵活性原则。话题作文的内容是开放的, 可供选择余地大, 更加有话可说。
写好话题作文, 要明确话题作文只指示写作内容的指向, 审题要求并不严格, 强调的是与话题的相关性, 所写内容与所提供的话题相关即可。
一、关于标题——尽量追求新颖
一个好的标题往往是内容的高度概括, 它可以总领全文, 也可引起读者注意和兴趣。但是有的同学要么拟题不清, 要么干脆不拟题直接以话题为题, 这样会产生题目大于内容或内容俗套等问题。我们可以根据材料或提示, 选好角度, 把话题化大为小, 找准紧扣话题的切入点, 只要你围绕话题, 围绕你写作的文体去拟个新颖、有创新意识、好写的标题就可以了。
二、关于构思——必须拓展思路
构思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话题作文的构思要避免落入旧套和俗套。思维“活”不起来, 写出的文章不是失之真实, 就是陷于重复, 缺乏新意。只有突破思维定势, 才能构思出有新意的作文。话题作文给出的题目是一个话题的对象, 绝不只是要我们描述对象的构成和功用, 也不只是要我们阐明事件发生的原因, 拘泥于话题的原意就会严重限制写作的思路。命题者往往鼓励写作者由话题出发, 根据它所具有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特征, 找出与之相关的比喻象征义, 进而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和见解投射到所给另外的思想层面上去。以话题“钥匙本意是指开锁的用具”, 展开思考, 它可以用来比喻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喻达到目的技巧, 比喻因地制宜的窍门等等。构思的意义在于能合理利用材料, 充分表现中心思想, 构思创新就必须打破常规思维模式, 适当变通, 制造波澜。
三、关于立意——努力追求正确深刻
立意, 也就是确立中心, 要求立意要正确, 有积极意义, 符合客观实际。立意要集中, 只有一个中心意思。立意要新颖, 选择角度的切入口要小。立意要深刻, 选择自己最有体会的人生感悟, 挖掘生活底蕴。这四条要求在所有作文立意时都应遵循, 追求新颖、深刻的要求, 首先要做到深入要正确、集中。
根据话题作文的形式和特点, 在作文时应注意:首先应该认真阅读提示, 读懂提示所暗含的全部指向, 以便其后进行多角度构思。其次, 要正确选择作文的立意角度。虽然话题作文允许我们畅所欲言, 但作文毕竟是展现大家世界观、是非观是否正确、健康的重要窗口, 因此作文前一定要正确立意, 对于自己理解不透的人物、事件、现象等, 不要轻易写入作文中。要会透过比喻象征义的表面, 深入追问“为什么”、“怎么办”, 探寻问题的本质。以话题“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为例, 如果你写“我”为他人做了一件好事, 就好像为他人开一朵绚丽的花, 这就比较肤浅。你不妨求问“为什么他甘愿献出一切”、“怎么样才能温暖弱势群体”等, 从而确立较为深刻的主题。
四、关于写作文体——深入必须紧扣题意
话题作文要以“导引”为基础, 紧扣题意, 然后较自由地选取角度和文体, 有理有据地展开, 不必像材料作文那样从材料中展开想像, 也不必把材料用于作文中去。但作文中也有不少的学生未把握这些特点, 拘泥于材料, 犯偏离题意的毛病。在拟定新颖而恰当标题后应选择好一种与题目相辉映的、自己擅长的文体样式和深入内容。如果写成了文体不明的作文, 是为大忌。
五、关于结尾——讲究回扣立意
一般而言, 任何一篇文章的结尾部分都要点题, 直接也行, 间接也行。对于实题而言, 由于我们脱离了实物、自然现象的本义选材, 很有可能将题目提供的话题变成为另一个新的相关话题。文章结尾回扣新的相关话题固然好, 但不能因此忘记原有题目——回扣原有题目, 特别是点到实物, 才是真正的点题之举。比如说, 应对话题作文“水终有澄清的一天”, 结尾一定得回扣一下“水终有澄清一天”这个话题。这样, 可以完善文章的结构, 落实扣题写作。
一、用形象的描写揭示环保的意义
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城市,还是生活在宁静的乡村。我们都会有一份浓浓的自然情结。行走在神州大地,你更会陶醉于壮美的风光。在威海。你会被那豪放不羁的狂涛巨浪深深震撼;在白洋淀,你会听到荷花绽放的天籁之音;在云南,你会看到万丈高山上的千年积雪……面对如此胜景。你会忍心去破坏吗?因此,写作环保类文章,先得用精美语言描绘自然精彩的一面。文字越漂亮,读者越容易受到感染与教育。佳作《走进桃花源》便有这种美不胜收的描写:
这里的山没有张家界的挺拔,平实中却蕴含着秀美:这里的山没有黄山的险峻,雄浑中却满含着灵性。看。一条幽碧神秘的小河从山脚流来。经过桃花山纵横交错的田野,在水源洞前又跌入桃花潭,而后又沿“真面目岩”蜿蜒飞泻,经过方竹亭后入潜地下数十米,最后冒出成溪。望着这一弘碧水。难怪诗人张旭不由发出了“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的赞叹。
文章没有丝毫的说教,而是用诗意的语言,满含情感地展开。或聚精会神地绘景,或文采飞扬地抒情,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进入了美丽的“世外桃源”。当文章最后提出“面对如此美景,你还会忍心去伤害她吗”时。也就自然而真切了。
二、用对比的手法反映环境的变迁
文章最忌平铺直述。一味地赞美自然的美好。或是一味地叙说遭受的破坏,均会显得单调。为了展示环保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文章不妨用对比的方法展开。如下笔极言遭受的创伤,继而回忆曾经的美好;或先描写一幅幅和谐的画面,继而用种种可怕的现实回应,在对比中引出森林日益减少、土壤正在退化、水源遭受污染等严峻现实。环保类佳作《我们的世界》一文便运用了这种方法:
你曾深情地抬头望着蓝天白云。你说。蓝天是面镜子。照得你的心灵如此纯洁;我曾在绿树的环抱下尽情游耍,我说,绿树是个伙伴,让我的生活充满乐趣:他,曾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留下足迹,他说,土地是他的根,永远系着他的心。可如今,蓝天变成了很久没有擦过的镜子,黯然失色;绿树像患了大病的伙伴,无精打采;土地像溃烂了的树根,伤痕累累……
这段文字不仅句式整齐,对比的手法也运用得恰如其分。三个人物对自然的三种美好感悟。与下文出现的三幅触目惊心的画面,对比鲜明。能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感受到环保的重要作用。如此笔墨,令人耳目一新。
三、用独特的文体增添内容的情趣
如可以写并列式结构的散文。用整齐的段落与诗意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可以用议论文的形式构思。通过丰富的事例,来揭示环保的严重性。不过,用童话、神话或科幻等文体来写作环保类文章,我们会更容易找到情感的触发点。一篇题为《树族的最后一滴泪水》的满分作文,就是用一棵大树情愿选择死亡来面对人类的故事来构思,情节新颖,内容震撼人心。下面这段文字便是其中的片断:
直到一群鸟儿飞来告诉我外面的新鲜事,我才知道一场场噩梦在身边发生着。原来,常伴我左右的那只云雀早已成为了人间佳肴:移居在海角天涯的儿孙们。有的被砍了头。有的被斩了手。成了一个个光秃秃的木桩,有的甚至被连根拔起。惨死在郊野。他们告诉我。我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树木。定居到这儿的鸟儿们。如今都成了惊弓之鸟,稍稍些风吹草动,就作鸟兽散四处逃窜。
文章站在树的角度,用童话的形式写动物的灭亡、森林的消失,有效的避免了环保类文章枯燥单调的问题。与同类文章相比,本文匠心独运,情节引人入胜。
[佳作选例一]小鲤鱼的梦想(童话)
湖南省益阳市二中谢云
在我们伟大祖国版图的中北部,一条大河像巨龙似的卧在大地上,她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我——一条小鲤鱼居住了三年的家。
半个月前。我的爷爷,也就是我们家族的首领。召集全家族开了一个紧急会议,要求我们在十天之内迁出黄河。自谋生路。这不是要把我们这个大家庭给拆散了吗?爸爸、妈妈、叔叔、伯伯们什么也没说。脸色严肃而略带几分愁苦。
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急得眼泪都进出来了,一把拉住爷爷的手说:“爷爷,我不要走,我不要离开你们!”爷爷长长地叹了口气说:“唉。我也舍不得你呀,可这家我们实在住不下去了,长此以往,整个家族都会遭受灭绝之灾。”还没说完,爷爷又剧烈地咳嗽起来,他老人家喘了口气接着说。“前几天,我出去寻找食物,可游遍了方圆几十平方公里,也没有寻到一点食物,河里不是泥沙便是垃圾。我还看见你的几个兄弟姐妹活活地惨死在河面上!”
泪水模糊了双眼。我咬紧了嘴唇。说:“为什么会这样?”爷爷不由回忆起了过去的美好生活:“几千年前,这里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那雪山上过来的流水一路哗哗而下。流入大海时也是水色碧蓝。清澈甘甜。当时我们‘黄河鲤鱼更是闻名天下!大诗人李白评价我们的家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称赞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然而喝着黄河水长大的人类,这些年来却忘恩负义,为了一己之利,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黄河中的泥沙越来越多,污染越来越厉害,可怕的还不止这些,人类排放的乌烟瘴气,让大家整日不得安宁。”说着,说着,爷爷也不由泪流满面。
遥望蓝空。白云依旧。想着从前全家团聚的快乐,我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我做了一个很美的梦,梦见人类正在召开“治理黄河保护家园会议”。我又看到了雪山流来的清澈水流,看到了倒映在河面的蓝天白云。看到了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看到了河面上自由嬉戏的沙鸥。噢,还有我们鲤鱼家庭一个个幸福的画面。
[简评]作者以童话的形式构思,取材不落俗套,让平常的内容染上了不同寻常的色彩。文章以小鲤鱼为写作对象,用对话的形式引出黄河的变化,见证了黄河的变迁。让重大而深刻的话题充满了情感。文章角度巧妙。切入细小。道出了环境恶化、污染加重的严峻现实,收到小中见大的写作效果。
[佳作选例二]写给我的梦中之河
湖南省益阳市二中冰灵
黄河,母亲!多么圣洁的字眼。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沦桑。涌出水流的细部,在你九百九十九道弯弯折折的深处,成长,并且成熟。黄河啊,你用九百九十九次的虔诚,哺养了一个古老深沉的华夏民族:历史,一页页轻翻;苦难。一声声难言。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多少悲惨的历史,向后人昭示昨天。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一片蓝天,而幸福过去苦难便来临:圆明园的火光。九一八的炮声。都抹不去你喷发的怒火与誓言!
黄河,母亲!您就是一支时代的笔。书写着民族的青灯古卷:昨天今天明天。往事不堪回首,铭刻悲凉心田!黄河,母亲!是谁给了你崭新的一天?就是它——十月,十月给了你崭新的一天!南湖的游船、南昌起又盼呐喊、藐视苍穹的“天高云淡”、延安共产党人的誓言……母亲。终于挺直腰杆。笑在世人面前!
黄河的儿女,不负时代的重托,给祖宗的期盼,划一个大大的圆,但也为祖宗的河山,染一个污污的点一母亲发怒了,慈祥的您变得暴戾。净白的皮肤变得黝黑……这又是谁?是工厂的污流、肮脏的垃圾以及各种各样的污染源。这些最终产生了泡沫。徒劳的泡沫,肮脏的泡沫。跟随其而来满世界的泡沫。和一沟断没有关的绝望死水。它等不及果子隽永成熟。便制造了深刻汹涌。它毁了良田、吞了房屋。也损坏了母亲美丽的脸……
现在的母亲河已无法再让人联想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佳句。也无法再让人把她和《赠裴十四》这样的名篇联系在一起,相反,人们一提到她就露出厌恶的表情,责怪她的泛滥,责怪她的“报复”,可有谁想到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人类自己呢?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我不敢去想。
母亲,擦亮你的泪眼吧!让儿女们为你装扮新颜,美丽与可爱将会回到您身边,别忘了。二十一世纪明媚的画卷,我们要共同绘完。您不要再泪水涟涟,血性的黄河儿女。挺直腰杆,面对您发出誓言:誓死捍卫黄河。为黄河而奋斗,去开创辉煌的明天!
黄河,我心之河,梦之河,但愿若干年后的今天。您能悠悠如春水,浩浩而流……
[简评]一名初中生,能写出如此激情充沛的佳作,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文章从历史的苦难,写到现代的污染,道出了黄河经历的不同寻常的磨练。如果说前者是历史的凝重,后者则是人类的悲哀。两相对比。自然地发出了“誓死捍卫黄河,为黄河而奋斗”的深情呼唤。作者用第二人称的方式展开,亲切自然,发人深省。
放学回家,天气非常闷热,那金灿灿、火辣辣的太阳,无奈地炙烤着马路。
忽然,“唰——唰——唰,”的声音越过我耳边。“天那,谁能在这种天气下在大马路上扫地呢?”这时有位老伯伯一步一步走到我跟前说:“小姑娘,请让一下,这里有垃圾。”这时我看清了老伯伯,他高高的个子;瘦瘦的身体;脸上布满皱纹。他把地扫得十分干净,一点垃圾都没有,所以他的衣服已经被豆大的汗水渗透了,但他还一直坚持着。此时我在想,如果每一个人都怕这火辣辣的太阳,那么世界上将要到处都是垃圾。我们清洁工伯伯——环保使者是多么勤劳呀!
今天是周末,爸妈都没什么事,于是说带我带附近的公园玩,爸爸对和妈妈说开车去吧,我想开车费油,又会给空气带来污染,于是我告诉爸爸,我们步行去,反正也不远,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爽快的答应了我。
我对爸爸说,要是开车的话会污染环境的。”爸爸对我说:“儿子,你都知道环保了真厉害。那我们就走着去吧”。说着我们就准备出门。我们刚一出门,新鲜的空气直扑过来,十分清新。我们走着走着,爸爸说:“儿子,你不累吗?”“不累!”我回答道。我们又走了一会儿,我和爸爸都已经汗流浃背,可是我们却十分快乐,因为我们为环保出了一份力!我们到达公园了,十分兴奋开心!我终于尝试了一次不用任何交通工具的游玩,更是为地球母亲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
希望每一个人在做一件事之前想一下,这样会不会浪费资源,会不会破坏环境,如果大家要是读这么想,那么世界将会越来越好。
我们每天都要用纸,你知道纸张是怎么来的吗?是用大树来造纸的。全世界每年都要砍掉很多树来造纸。我看过一个专题电视,节约1500张纸,就可以保留一棵大树。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可以把二氧化碳变为氧气,可以降低噪音,可以挡住风沙,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从我做起,节约每一张纸,全世界的小朋友可以节约很多很多纸,就可以保留很多很多大树,就可以留下一片大森林,沙漠越来越少,空气越来越清新,绿色越来越多。我多希望我的家乡山更青、水更绿,我们生活的环境永远鸟语花香。
我们生活中用到的电池,它含有铅,如果把它随手乱扔,1节废电池可以使一平方米的土壤失去永远的利用价值。很多国家、很多地区都开展了废电池的回收。在德国,购买新电池的时候,必须将废旧电池交回来。所以,我们应该给给废电池找个“家”。我希望我们攀枝花的环保部门也设立废旧电池回收站。好好的保护土壤,让它可以永远长出庄稼。
一、解析话题作文的构成
话题作文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 即材料+提示语+话题+ 要求。比如下面的试题中:
在非洲, 每天早晨, 羚羊睁开眼睛, 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 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更快, 否则, 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 狮子从睡梦中醒来, 在脑海里闪现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须能追得上跑得最慢的羚羊, 要不然我就会被饿死。于是, 几乎是同时, 羚羊和狮子一跃而起, 迎着朝阳跑去。——这是“材料”。
同学们, 读了上面的材料, 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生活就是这样, 每当太阳升起之时, 我们就应当毫不迟疑地向前奔跑——这就是“提示语”。
(请联系自 己的生活 实际) 以“奔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显然这是“话题”。
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 (或暗示) 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这就是“要求”。
许多话题作文没有材料, 比如:
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作文。
生命是一个奇迹, 在这个星球上相聚、相守、相处也是一个奇迹。但是世界给予我们的还有更多的忧虑和不安:战火纷飞、环境污染、瘟疫蔓延……
对此你一定有自己的体验或思考。请以“共享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 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本题中“生命是一个奇迹, 在这个星球上相聚、相守、相处也是一个奇迹……”这不属于材料, 而是提示语。
有些话题作文有材料却没有提示语, 比如以下一题:
学校准备组织我们搭车到百里外的县城去参加作文竞赛。我们一听, 又兴奋又担扰, 兴奋的是我们能够坐上大汽车去县城里看看, 担忧的是我们这群山里的孩子, 作文能赛过城里的学生吗?头发花白的老校长看出了我们的忧虑, 他就说:“你们常常上山下田, 谁能说出一种不会开花的草?”不会开花的草?我们想了半天都摇摇头说:“老师, 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 所有的草都会开出自己的花朵。”
老校长笑了, 说:“是的, 孩子们, 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 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都是一种草, 而生长在田地边和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种花啊。不论生活在哪里, 你们和其他人一样, 都是一种草, 也都是一种花。记住, 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 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
请以“每一种草都会开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说真话, 叙真事, 抒发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与自己真实身份相关的地名、校名、人名。
本题是直接从材料到话题, 中间没有提示语。
还有的话题作文, 则是直接给出话题, 比如:
以“亮点”为话题, 自拟题目, 写一篇作文。
这道题目没有材料和提示语, 属于直陈话题。可见, 构成话题作文的四个部分中, “材料”和“提示语”不一定非得有, 但“话题”和“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其中“话题”是核心, 是审题立意的对象;“材料”的作用主要是引出话题, 同时对话题起注释和说明的作用;“提示语”的作用是启发审题、立意和明确写作的范围; “要求”则是写作时的注意事项, 也要认真审读。
二、明确话题作文的特点
中考话题型作文的特点, 首先是立意自定。命题者所提供的话题, 是对写作范围和题材内容的限定, 而不是确立一个具体的主题。比如以“责任”为话题作文, 此题至少可有以下几种立意:一、青少年要培养责任意识, 这种责任是对自己的, 也是对家庭的, 更是对民族的、国家的、社会的、人类的。二、领导干部、公务人员应当承担起肩头的责任 (可以通过揭露互相推诿、不负责任的世相加以诠释) 。三、责任是双向的, 我们十分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也不能忽视了同样重要的另一方面——社会对个人的责任, 比如政府应为下岗工人建立必要的社会生活保障体系。
其次是文体自选。只要没有特殊限制, 除了记叙文、议论文外, 写成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都是允许的。
再次是写法灵活。考生可以自选写法, 或记叙经历, 或发表议论, 或抒发感情, 或展开想象, 或编述故事。
第四是题 目自拟。这 虽然有考查拟题能力的意思, 但主要还是给考生以更大的自主权。这样, 话题作文为考生展示写作个性提供了广泛的发挥空间。
话题作文不同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它和命题作文的区别在于:话题作文只提示写作的内容指向, 而命题作文大多会提供一个中心意思;话题作文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 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展开;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允许自拟标题。话题作文与以往的材料作文相比, 最大的差别是:“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先生语) , 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 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那样, 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它只是命题者所作的“作前指导”, 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 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 是“举一反三”的“一”;而材料作文行文的主旨要与材料相吻合。如果考生不了解这一区别, 抛开话题, 随意地从材料中自行引出一个观点作文, 那么很可能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此外, 从结构上看, 材料作文中的“料”是必须使用的, 如果是议论文, 一般应放在文章的开头作为引出论点的依据;而话题作文的材料, 用不用它无所谓。
三、分清话题作文的类别
从内涵的显隐看, 有显豁类和含蓄类, 前者如“伸出你的双手”“享受过程”“责任”“怦然心动的感觉”“忽略的, 有时是最重要的”“陶醉”等;后者如“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灯”“心中的太阳”等。一般含蓄类的话题除了“字面义”外, 须挖掘其“深层义”, 比如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等等。
从语言形式看, 有词、短语与句子之别, 比如“责任”“奔跑”“灯”“表达”, 这是词;“伸出你的双手”“享受过程”“怦然心动的感觉”“成功的秘诀”“共享生命”“成长与追求”“快乐和痛苦”, 这是短语;“忽略的, 有时是最重要的”“动物也是我们的好朋友”, 这是句子形式。一般来说, 话题的字越少, 外延可能就越大;字越多, 外延可能就越小。字多的话题观点比较明确, 容易下笔;字少的话题可在话题前补上一些限定语, 以缩小其外延, 从而精选一个角度来作文。
从范围的大小看, 有窄、宽之分, 比如“动物也是我们的好朋友”“借口——弱者的托辞”等, 就比较窄;“陶醉”“怦然心动的感觉”“表达”等, 就比较宽。
从涉及的对象来看, 有单一和多个的区别, 比如“亮点”“责任”“享受过程”等, 写作对象比较单一;而“成长与追求”“快乐和痛苦”等, 就属于多对象话题。多对象话题实际上是一种关系型话题, 写作时两者都要顾及, 并要把两者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来。
再从涉及的内容看,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成长经历、人生感悟、道德修养、教育学习、社会热点、哲理思辨, 等等。
四、打破审读题目的顺序
考生往往习惯于这样的审题顺序: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这种“先看材料, 后看话题”的顺序, 实际上是材料作文审题顺序的惯性使然, 因为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最好是:话题—材料—提示语—要求, 即“先看话题, 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 而非材料或提示语。不少考生审题时出现偏差, 原因可能正是忽视了这一点。像面对试题“共享生命”, 部分考生围绕提示语中的“生命”“战争”“环境”“瘟疫”等内容立意, 而没有看到话题中“共享”一词的“题眼”作用, 没有在关键词上做文章, 以致严重偏离了题意。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 歌德说, 在他每一页的字句里我们读得最深奥的消息。并且这书上的文字是人人懂得的: 阿尔帕斯与五老峰, 雪西里与普陀山, 莱茵河与扬子江, 梨梦湖与西子湖, 建兰与琼花, 杭州西溪的芦雪与威尼斯夕照的红潮, 百灵与夜莺, 更不提一般黄的黄麦, 一般紫的紫藤, 一般青的青草同在大地上生长, 同在和风中波动——他们应用的符号是永远一致的, 他们的意义是永远明显的, 只要你自己性灵上不长疮瘢, 眼不盲, 耳不塞, 这无形迹的最高等教育便永远是你的名分, 这不取费的最珍贵的补剂便永远供你受用。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 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 穷困时不穷困, 苦恼时有安慰, 挫折时有鼓励, 软弱时有督责, 迷失时有南针。
请你以“亲近自然” (或“感悟自然”) 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 注意 ]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试题提供的文字, 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600字左右。
[提示]
“亲近自然”, 指的是“融入自然”“陶然沉醉于自然”;“感悟自然”, 指的是“在用眼睛、用心灵感受自然的基础上有所领悟”。这两个概念相当宽泛, 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思考、写作的空间。看到这样的话题, 有些同学可能会摸不着头脑, 不知从何写起。构思时我们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意象, 从大自然的众多事物中选择你最喜爱的或最能感悟到哲理的来书写, 从小处着眼, 精心选取切入点。
下面试以“感悟自然”为例略作解说。比如花有花开花落, 含苞欲放时你能感受到勃勃生机, 感悟到要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准备着将来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绚丽灿烂时你会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感悟到要珍惜青春年华, 勤奋学习, 让人生焕发光彩;随风飘落时你会感悟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又如同样是雨, 毛毛细雨使你联想到“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倾盆大雨使你联想到人生道路上也会有暴风骤雨, 从而鼓起你在困境中抗争的信心与勇气。对于同一种景色、同一个事物, 由于各人的人生经历、认识水平、美学修养有别, 所“悟”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 如何写出立意新颖、思想深刻的文章就是一大难点。我们不妨从王之涣登鹳雀楼抒发的“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中获得启发, 不妨借鉴苏轼面对滚滚长江水发出的“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的慨叹, 还不妨仔细品味陆游游山西村得到的“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同学们在立意时可尝试一下“异想天开”“反弹琵琶”等方法。
参考拟题:1. 用心看自然2. 别让她哭泣3. 抚着绿叶是种幸福4. 自然的距离有多远5. 听听那冷雨6. 心灵的深呼吸7. 东坡的感悟8. 母亲的召唤。
[精品素材]
虚荣是花开得太多
虚荣的人就像一棵花开得太多的树, 是很难结出硕大的果实的。
树都喜欢绚丽的花开满枝头, 博得众人的喝彩。可也别忘了, 要是花谢了, 长不出果实或长不大果实, 种树人就要把它砍掉, 栽种别的果树。果农不管它的花开得多美, 他要的是果实。
[点击]
人世也一样。你开花只能博得路人的赞美, 可是你为了虚荣花开得太盛, 就不利于果实的生长。等花谢人去, 青春已老, 你没结出果实, 又以何脸面见人呢?想多开花是件好事, 但进取与虚荣只一步之隔;开花时要想一想自己的实力, 别为了与他人比花的多少而耗尽精力, 以致无力结果了。
荒岛上的公爵兰
1982年, 挪威探险家威廉姆斯在结束南羊裂谷带的探险后, 记者曾问他有何感想。他说, 我始终有两大遗憾:一是为世人遗憾, 地球上有那么多瑰丽的景色, 世人竟不得一睹;二是为景色遗憾, 它们那么壮观美丽, 而不为世人所知。而1991年, 他来到新西兰的斯奈尔斯岛, 这次旅行彻底改变了他的这种心态。
斯奈尔斯岛是新西兰南部的一个小岛, 终年人迹罕至。威廉姆斯跳上这座小岛, 发现这里竟生长着成片的公爵兰。这种兰花, 花姿奇秀, 香味馥郁, 在欧洲被列为群芳之冠。看到这些兰花, 他想, 如此珍稀的花卉如果在欧洲早就被拿去装点总统套房了, 可是在这儿它们却寂寞地生长着, 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无人知晓。正当惋惜之情再一次从心底油然而生时, 不经意间, 他发现一个小山崖上有一窝野蜂, 它们正忙碌着, 把兰花上的花粉和蜜带回蜂房。威廉姆斯看着眼前的一切, 十几年的迷惑一下子解开了。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这一片公爵兰, 有这一窝野蜂不就够了吗?世界上奇绝的景色, 有一两个探险家走近过目睹过, 不也就值了吗?”
[点击]
身处物欲社会, 我们究竟靠什么才能立世?我们应该怎样来面对有可能遇到的不公?荒岛上的公爵兰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学生例文]
第一次亲密接触
江苏太仓?顾千慧?⊙
随着一缕朝阳的闪射, 我在蒙中睁开睡眼, 雪白的天花板是映入我眼帘的第一事物。没错, 我同大家一样, 从小生活在这个充满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 到处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对于自然, 我们除了知道草是绿的、天是蓝的、云是白的、太阳是红的, 恐怕就再没有更深刻的了解了吧!但那一天, 我却有幸同大自然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
那一天, 在公鸡的啼鸣声中, 惺忪的眼睛渐渐睁开, 棕黄色的木制房顶在第一时间冲进我的视线, 一下子使我记起已远离了喧闹的市区。是的, 本人现在身处湖南张家界自然保护区。我打开旅馆那木制的小拉门,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满山的绿色瞬间映入眼帘, 在那一刻, 我的心突然变得宁静, 似乎整个人都透明起来了。我静静地望着远处发呆。金灿灿的阳光下, 远处那怪异的山峰在浓密的丛林中若隐若现, 神秘得好似神仙一般; 清澈的溪流在草丛中调皮地闪着波光, 好像在和我捉迷藏, 那哗哗的水声就似孩子咯咯的笑声;五彩缤纷的野花好像一个个娇滴滴的小姑娘, 等着有人拿起画笔, 绘出她们可爱动人的模样……一阵清脆的鸟叫声, 把我从不尽的痴迷中唤醒……
那一刻, 当我乘着竹筏从溪间顺流而下时, 旅程就此真正开始。我不顾一切纵身大自然中, 难以自拔。两岸峻峭的山壁上, 缠满了墨绿色的树藤, 粗壮苍劲。它们似乎充满无穷的力量, 让我不禁想起人猿泰山拉着藤蔓在林中飞跃的场面。在情不自禁中, 我将脚伸入清澈凉爽的溪水中, 调皮的溪水就像舍不得我离开似的拉住我的脚, 阻止竹筏前进。我笑着用手抚摸了一下水面, 将脚收回。天空中的小鸟和水中那些不知名的小鱼, 都似与我嬉戏般亲近, 鸟儿们时不时停在竹筏上, 小鱼们也不时地从澄澈的溪底浮上来, 随舟而行, 在水面跳跃不已……当竹筏在下游停泊时, 我迫不及待地冲上岸, 因为在不远的前方有一片翠绿的草地。我静静地躺在草地上, 用耳朵去倾听小虫们的窃窃私语;用鼻子去闻那嫩草的清香和野花的芬芳;用心灵去感受那一片幽静、天然的大地。那一刻, 我的心与自然靠得那样近, 我们是那样和谐, 那样亲密。
我第一次与自然如此亲密地接触, 它使我突然发现, 其实草也可以是五彩的, 因为它们充满生机和活力;天也可以是碧绿的, 因为天空中满是绿色的植物; 水也可以是金色的, 因为水中溶解了无限的阳光……
用心去亲近一下自然, 我想你会发现很多、很多……
[简评]
顾千慧同学表现自己在湖南张家界自然保护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 写景绘声绘色, 展示出比较扎实的描写功底。文中用对比手法 (比如“对于自然, 我们除了知道草是绿的、天是蓝的、云是白的、太阳是红的, 恐怕就再没有更深刻的了解了吧”与倒数第二段之间的比较) , 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情趣。
此外, 拟题精彩, 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拓展训练]
题目一和谐之美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作文。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构句之美, 在于对仗整齐, 那是一种和谐。
“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构句之美, 在于长短错落, 那是另一种和谐。
和谐, 指存在各方彼此相合, 关系融洽而协调。文字如此, 其他的艺术呢?人、社会、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呢?……请以“和谐之美”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 要求 ] 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 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
[提示]
天上, 地下, 世间万物, 无处不存在“和谐”;同时, 也存在着特殊的“不和谐”。正因为有许多“不和谐”的出现及其导致的恶果, 更引发了我们对“和谐之美”的呼唤。
构思本题, 可采用“以问领写”的方法。比如先提出下列问题:一、什么是和谐之美?二、为什么要追求和谐之美?三、怎样创造和谐之美?……再试着打开思路, 回答这些问题。比如针对第一问, 可以联想到“和谐之美是一种自然美, 又是一种默契——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和谐之美表现为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和谐之美美在规律, 有人提出‘人定胜天’, 企图打破这种规律, 结果遭到大自然严厉的惩罚”;针对第三问, 可以联想到“创造和谐之美需要信任”“创造和谐之美需要宽容”“创造和谐之美需要关爱”, 或“沟通带来和谐之美”“尊重产生和谐之美”“受到道德制约的科技发展产生和谐之美”……然后对以上各种回答 加以筛选、组织, 精选素材, 挥笔成篇。
题目二敬畏
阅读下列文字, 按要求作文。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敬畏”的意思是“有敬重有畏惧”。敬畏在某种程度上, 就是我们生存或生活的底线。无法想象, 人若是没有了敬畏, 这世界将会怎样。
请在我们奔波忙碌的学习生活中作一短暂的歇息, 静下心神反观自我, 轻轻地问一问自己: 在我们的心中, 还有让我们感到敬畏的东西吗?请以“敬畏”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文体自选, 不少于600字, 不得抄袭。
[提示]
写本题时须注意:一、关注提示语, 从中获取重要信息。提示语不但解释了什么是“敬畏”, 而且指明了心存敬畏的必要性——这“是我们生存或生活的底线”;而“无法想象, 人若是没有了敬畏, 这世界将会怎样”一句, 又提示了一种作文构思——可以从反面入笔, 虚构一篇想象作文。二、立意上要求高远。如果整篇文章就是谈“敬畏鬼神”或者“敬畏”某个人, 那就缺少应有的深刻性和感染力。其实以“敬畏”为话题, 可写的内容还是很多的, 比如“敬畏生命”“敬畏心中的道德律”“敬畏规则”“敬畏责任”“敬畏尊严”“敬畏文化遗产”“敬畏民意”“敬畏法 律”……三、文中要有“我”, 要着力表现富有个性色彩的“我”的经历或“我”的认识, 从而使文章真切感人, 与众不同。
与本话题相关的写作题,命题人可能要求考生在叙述某件事之后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谈谈在某次具体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也可能在任务写作中要求考生在看完短文后谈自己的感受,或就如何拥有良好的情绪发表自己的看法。
晨读背诵
写作练习
基础写作
假设你是张涛,今天参加了一个英语演讲比赛,取得了好成绩。请把这些经历和感受写进你的日记中。
【写作内容】
【写作要求】
只能用5个句子表达所给的全部内容,日记的开头已给,不计入句子总数。
【评分标准】
句子结构准确,信息内容完整,篇章结构连贯。
Friday May 13th 2011 sunny
读写任务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照要求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Happiness can be described as a positive mood and a pleasant state of mind. According to a recent survey, 60% to 70% of Americans consider themselves to be quite happy and one in twenty persons feels very unhappy. Psychologists have been studying th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happiness. It is not predictable nor is a person in an apparently ideal situation necessarily happy. The ideal situation may have little to do with his actual feelings.
A good education and income are usually considered necessary for happiness. People with college education are somewhat happier than those who did not graduate from high school, and it is believed that this is mainly because they have more opportunity to control their lives.
Poor health does not exclude happiness except for the severely weak or those in pain. Learning to cope with a health problem can contribute to happiness. And love has a high connection with happiness than any other factor.
The best formula for happiness is to be able to develop the ability to tolerate disappointment, to have a personal involvement and commitment, and to develop self-confidence and self-respect.
【写作内容】
1. 以约30个词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2. 然后以约120个词就“快乐”的话题进行论述,内容包括:
(1)不同人对快乐有不同的看法;
(2)你对快乐的态度是什么;
(3)你认为如何获得生活中的快乐。
【写作要求】
1. 在作文中可以使用自己亲身的经历或虚构的故事,也可以参照阅读材料的内容但不得直接引用原文中的句子;
2. 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评分标准】
概括准确,语言规范,内容合适,篇章连贯。
参考范文
基础写作
Friday May.13th 2011sunny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I was told by my teacher that I had a chance to participate in an English speech contest, I immediately jumped with great joy. Therefore, I tried every effort to prepare for the speech and made full use of the time to practise it for fear that I would let my teacher down. Today before the contest began, I waited nervously trembling. But I gradually became confident when thinking of my teacher’s and my parents’encouragement and support. Surprisingly, when it was announced that I was among the top ten winners, I was calm enough.
读写任务
A recent survey shows that over a half of Americans feel happy and the factors resulting in happiness include a good education and income, good health and love. Besides, the passage also tells us how to be happy.
There is no doubt that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happiness. Some hold the view that happiness means they can do whatever they want to, like having big meals, going travelling and so on. They think life is short and limited, so they should enjoy happiness timely without taking up any responsibilitiy. On the other hand, others believe that happiness doesn’t equal a fun-filled, pain-free life. We will inevitably have to take up the commitment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daily life, because happiness is a journey for us to enjoy ourselves.
As for me, happiness is something that I long and struggle for and I can be happy every minute if I lead a meaningful life. When I make a little progress, I will be happy. When I get over the obstacles, I will be happy, too.
Therefore, in order to gain the happiness in life, I will have a clear goal, make my plans well and make every effort to accomplish everything. Whatever problems Imeet with, I will always have an optimistic attitude!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89中学)
责任编校蒋小青
谁不想让自己的家更美更美?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垃圾种类越来越多,其中大部分都会造成环境污染。例如,我们常用的电池用完后如果不妥善处理,就会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根据研究,一个用过的纽扣电池可以使600,000升水无法饮用。如果每个人都丢弃废电池,那么届时水将成为奢侈品。
所以,为了保护环境,请将垃圾分类。
我国于20xx年6月1日实施了“限塑令”,这一做法使我国每年节约石油3700万桶。塑料袋,这种东西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很普通是的,但您知道塑料袋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吗?塑料袋以石油为原料,不仅消耗大量资源,而且需要500年才能自然分解。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请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最近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再次敲响了警钟。虽然最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如果做不到,会议再大也无济于事。会议表示,全球平均气温逐渐升高,大部分冰山开始融化。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世界将被淹没。当前全球平均气温比之前上升了1。1°C,更不用说只是小了1。1°C,但这就是“全球平均气温”!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4°C,北极和南极的气温将上升16°C。届时,北极和南极也将看到大树。想一想,那时的世界会怎样?
事实上,这些灾难的罪魁祸首是我们人类。据研究,我们每天使用的电器或其他东西都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如果减少电器的使用,那么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会减少。汽车尾气中还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应随时提醒家长,上班或旅游时应乘坐地铁或公交车,尽量少开私家车,这样可以减少很多二氧化碳的排放。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请减少使用电器,少开私家车上班或旅游。
在人类还未出现时,生存在地球上的是一些动物,那时的生态、环境、河流都是最好,最清澈的。但是,渐渐的,人类出现了,刚开始,他们和其它动物们没什么差别,只会利用大自然的物品觅食。后来,人类开始懂得利用他们灵活的大脑与灵巧的手,组成了一个社会,竞争力也增加了,就从这时开始,动物们和大自然的世界末日也就此展开。
人类为了要有更便利的生活而任意砍伐树木,不但破坏了森林,使一些可怜的动物落得无家可归,因而死亡的下场,而且还滥杀动物,让很多动物成为“保保护类动物”,甚至绝迹,“云豹”就是绝迹动物中的一种。不过,并不是只有动物和自然受害,人类自己也是受害者中的一员,因为砍伐森林,造成土石松动,因此每次下豪雨时,住在山区附近的人们就得小心防范被泥石流埋没;由于大量的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层下陷,下大雨时容易淹水;因为汽车、工厂排放废气,使地球的臭氧层破了个大洞,紫外线急速增加,天气越来越热,导致北极、南极的冰山逐渐融化,使海平面上升,低洼国家将被淹没;人类乱丢垃圾,使河流的下游成为垃圾堆,人类喝水没保障,鱼类也无法生存,由此可见,最好不要做出害人害己的事情。
【环保话题写作】推荐阅读:
环保类话题英语写作07-14
写作时间话题作文05-26
高三英语话题写作练习01-06
关于心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06-08
雅思写作话题题库总结06-25
托福写作热点话题背景词汇10-03
托福写作话题分析:个人理财10-14
家乡为话题的初三写作作文11-26
生命为话题作文的写作指导12-28
雅思写作常考话题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