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责与核心素养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职责与核心素养(精选8篇)

教师职责与核心素养 篇1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当今社会中的“育人”可能比“教书”更加重要。在这个复杂而又充满机会的社会中,教师要交给学生的課本知识不仅可以从教师这里获得还可以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得,而“育人”这一功能是不可替代的。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不能只是将核心素养局限于纲领和书面上,应该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间,均应该全面贯彻核心素养的精神和主旨。核心素养也是有其理论依据的,早在马克思就提出学生应该全面发展,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我们只是将全面发展的人进行具体化和可操作化而已。

文化基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积淀和精神传承。当今社会有很多人都崇洋媚外,去学习西方的文化和科技,但是,有些西方文化的渊源却来源于中国的古代文明。我们没有将自己的文化发扬官大,却要他国人来总结和提升然后再去学习,这是对我们自己文化的亵渎。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均应该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渗透在教学之中,比如多开展一些传统的节日活动。同时,还不能一味地指引学生学习传统文化,还应该鼓励学生接受西方文明和前沿知识。将学生培养为既有人文情怀和民族精神的中华民族接班人,又有理性思维并且勇于创新和尝试新兴事物的开拓者。

社会参与是每个公民都具有的权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小参与到社会建设中去,同时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首先,无论任何一个人都需要为自己所做的一言一行负责人,每个学生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并且承担起来。社会责任是教师要灌输给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学生的一些言行举止就算是违反了某些规定是要其家长承担后果和责任的。但是,学生的责任意识是教师必须灌输给学生的。如若学生认为自己的一切行为均不需要自己承担后果,其必然肆意妄为而没有节制,只有告诉学生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学生在社会中才会节制自己的欲望,这是社会的规则和明文的前提。在引导学生承担责任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中国的一份子,也就是国家认同。

自主发展是学生获得个人内心满足和长久发展的核心动力。学会学习是个体学到老活到老的必然能力和技能,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不仅是学生在社会中取得自我需要的资本,更是个体在社会中完成自我效能的必要条件。只有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以及完善的自我管理体系才能够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和需要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和源源不断的能量。只有个体身心的舒畅,才能够分配其他的认知资源给自己想要追求的理想。

教师职责与核心素养 篇2

一、核心素养观下历史教师的困惑

“核心素养”横空出世、强势来袭,迅速席卷整个教育领域,对中学历史教学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许多教师要么有畏难情绪,要么因准备不足而手忙脚乱,笔者深感困惑与忧虑。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内涵的理解还比较肤浅

针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可谓见仁见智。据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说不清”、“道不明”,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所包含的主要要素更是知之甚少,即使有少数教师知道的,也是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对于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更是“雾里看花”、无所适从。综上所述,历史教师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还处于一种认识不清、准备不足的肤浅状况。由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理论并没有内化为教师自身的智慧,所以也就很难改变他们的教育行为与教学实践。目前,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开展的理论研究要远远好于实践操作,导致核心素养教育仅仅停留在纸上,与课堂教学实践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可否认,现在许多历史教师仍存在“知识主导型”的价值取向,“重智轻德”,他们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方面还比较欠缺,这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人生发展,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甚至有的学者认为“时空观念”不应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这进一步加剧了一线教师的困惑与迷茫。

(二)教师还不能完全胜任新的课标周期

随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颁布,中学历史教学进入新的课标周期,历史教师能否胜任新的课标周期任务,值得关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胜任力。现在许多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容乐观,高水平教师稀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理念陈旧。许多教师缺少较高的追求与学养,除了教科书和教辅资料外,很少阅读专业书籍与杂志。部分教师自以为是,高估自己的教学能力,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吃老本”现象严重,一个备课用了好多年,水平偏低,专业素养不高。许多老师仅仅凭经验上课,教学理念滞后,把知识点的讲解作为自己教学的唯一指向,不愿深入研究教学教法,教师专业素养平平,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严重欠缺,教师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偷”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职业倦怠严重。基于现实情况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大环境影响,部分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严重,甚至成为一种常态,他们不重视专业发展和自我提高,缺乏责任感、职业认同感和团队合作意识。而薄弱学校由于学校品质差,升学压力小,缺少社会公认度、知名度,再加上评价体系的缺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更不高,教师职业倦怠则表现得更为严重。

第三,缺乏学术支撑。许多教师缺乏前瞻性的学术理论支撑。据最近两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我们邳州市属于县级市,现有高中历史教师123人,很少有人在中学历史教育四大专业期刊(《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上发表论文,在其它质量较高的综合类教育杂志上发表论文也寥寥无几,职称评定需要的论文往往都是交版面费发表的。这足以说明,在当前我市中学历史教师队伍里,很难找到精通学习理论者,几乎所有教师都在凭自己的教学经验上课。在核心素养为本的大背景下,一个缺乏独立思考,少有研究意识、能力和习惯,仅仅停留在传统经验教学的教师难以胜任核心素养的要求。

(三)教师存在弱化历史基础知识教学的现象

部分教师为迎合核心素养的潮流,抛弃教材文本知识,一味求新立异,引用新史料,运用新观点,甚至以“运用教材说话”为耻,这恐怕是对新课改的误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历史教师“言必称素养”,盲目追求“高大上”,以教辅资料或导学案为主要教学资源替代历史教材文本,文本往往被束之高阁,这是一种思维误区。重视史料教学没有错,但一定要有度。变相否定教材文本的权威性,误导了学生,也误导了教师,都是不正常的现象,必须加以纠正。偏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就无法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历史教学离开了基础知识,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后果将不堪设想。毋容置疑,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四)新课程改革与核心素养培育不能有效融合

当下,新课程改革的形式往往大于内容,伪课改随处可见。伪课改的具体表现为:许多教师只注重课程改革的表现形式,忽视课程改革背后的课程文化,课堂上热热闹闹,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培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仅仅是口号,新课程改革与核心素养培育两张皮,有的教师打着核心素养的招牌进行新课程改革,看起来“高大上”,实际上“不接地气”;有的老师是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有急功近利之嫌;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依然严重,课堂疲软,缺乏活力,“人”的缺失严重。伪课改限制了学生心灵的活力和思想的原创力。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忽视学生的存在,“人”的缺席严重,教师心中没有学生,目中无“人”,学生只是被训练成一部部获取高分的“考试机器”。

二、核心素养观下历史教师的突围

面对“核心素养”强势来袭,我们中学一线历史教师准备好了吗?教师只有在道德水准、知识储备、教学水平、教学理念、专业素养等各方面都充分准备,才能应对新的挑战,才能有效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开展普及教育,让教师明晰核心素养的内涵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只有在教师的心里落户,才会在学生的心灵里自觉生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界定与基本内涵,经过很长时间的研讨,终于尘埃落定,达成了共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待颁布)中明确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为了让历史教师及时明晰核心素养的概念以及基本内涵,可以通过主题培训、专题培训、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形式开展核心素养普及教育,对核心素养进行系统性学习,要让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家喻户晓”。尤其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和解读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让他们明晰核心素养体系的具体内容、研究进展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要让教师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指标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而许多核心素养指标容易被忽视,比如,人文素养、信息素养、环境素养、阅读素养、科学素养、批判思维,等等,这些素养都是新时期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提高专业素养,提升教师的教学胜任力

只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以教师的学养涵养学生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才能有效达成。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则尤为重要。提升教师教学胜任力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制定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唤醒教师的职业理想,科学制定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激励教师学习热情,克服职业倦怠,培养职业情怀。开展教师业务的真培训,不要流于形式,要充分利用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等各级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构建学习共同体,实施青蓝工程,发挥名优教师传帮带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学习群,一群人做着相关的研究,更容易获得专业信息,在教学中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发挥学习群的作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发挥“集群效应”。

其次,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让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教师为了更好的胜任历史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更多的教师通过网络资源“充电”,获取新知识,培养“造血”功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譬如,利用中学学科网、高考资源网、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等网站。鼓励教师要多读书,通过阅读触及灵魂深处的思考,提高专业素养。鼓励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撰写研究性论文,申报课题,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再次,关注新史学研究的成果。历史教师要时时关注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最新动态,历史教学要与史学研究高度融合,才能增强学术性。例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评价”,传统教学主要以“革命史观”为评价标准,因此它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随着新史学研究的发展,主要以“近代化史观”为主要评价标准,那么,其阻碍近代化的消极影响则占了上峰。历史教师要带着思想教书,突破应试教育的制约与束缚,改变“重智轻德”的思维,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度去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和全面发展。教师关注史学最新的成果,实现从经验型的“教书匠”向学术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历史教师要像历史学家那样思考历史问题,中学历史教学才能真正走向学术化。核心素养教育呼唤研究性教师,研究型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有扎实的“内功”。

(三)树立加减法思维,培养教师新型的知识观

历史基础知识尤其是教材文本知识是培育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有效助力,但历史知识教学要善于做好加减法。历史知识教学,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就是教师要树立历史知识教学的加减法意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不是否定历史知识,而是以历史知识为中介进而超越知识,最终让学生们走向能力,走向核心素养。赵亚夫教授所呼吁的“让历史教育回归常识”,就是这个道理。

首先,核心知识,要做好加法。学科知识观决定着学科素养观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在有限的生命周期里,是无法学到海量的知识的。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历史知识的核心是“史识”而非“史实”。历史核心知识主要包括:课程标准要求的知识,重要的概念知识,程序性知识,等等。强化历史核心知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核心知识的学习,就是给学生腾出时间和空间,尤其是腾出大脑的空间来发展思维,解决问题。历史知识分为种子知识和叶子知识,教师要在课堂上要多播种含有思维含量的种子知识,弱化死记硬背、没有科技含量的叶子知识。

其次,非核心知识,要做好减法。有什么样的学科知识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科素养观及教育履践模式。大量的历史知识碎片和海量的历史史料,如果处理不当,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孤立的史实性知识的简单机械记忆,对于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效果甚微,这样的历史知识课堂上没有必要讲解。历史教学需要“瘦身”,需要净化滞后无效的“垃圾知识”,因此,非核心知识,要做好减法。据权威机构调查,79.9%的城市儿童每天使用电脑查找资料。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向学生传授知识多少的量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在学习过程中,每逢遇到有疑问的地方,求助“百度”,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在百度检索里输入关键词,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获取、甄别有用信息的素养。

(四)深化课程改革,实现“人”的真正回归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深化的新坐标,将引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果不将核心素养与新课程改革深度融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将永远停留在纸上而无法落地。2015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国历史教育期刊联席会召开首次会议,以“历史教育‘人’不能缺席”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指明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取向是实现“人”的回归。历史教学要走出伪课改的误区,走进真课改,纠正急功近利的偏差,让核心素养体系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在教学中落地,重塑生态课堂,使核心素养通过新课程改革真正内化于学生,让历史教学回归本真。譬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等学习方式都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学会学习、乐学善学。让冰冷的课堂变得更有温度,让历史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要目中有“人”,要了解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简言之,核心素养教育就是改变以知识为本的教学,实现向以生文本的教学转变。

(五)核心素养培育要与新高考变革相结合

高考是历史教学的指挥棒。随着江苏省新高考方案的颁布,新方案从2018年新高一起实施,即由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选考科目,并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新高考模式将带来20种组合,在新高考背景下,班级授课制必将被走班授课制所取代,这对教师的教学胜任力提出了全新挑战。新方案提高了历史学科的地位,对中学历史教师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挑战。高考试题开始从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过渡,高考的指挥棒在“变脸”,因此,现在中学历史教师认真思考的是:在新高考背景下,“教什么?如何教?如何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的问题。历史教师有让学生从考试机器转变成“人”的责任与担当,把中学生培养成为输得起、赢得起的性格。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减少大量死记的题目,题目设计要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维空间,真正体现素养立意的目标。

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我们还在路上。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核心素养培育的不断深入,历史教师的困惑可能会越来越多,在培育核心素养的道路上一定充满荆棘与坎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是喊喊口号,更不是面子工程,要实现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地必然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使核心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从而实现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盛刚.中学历史教师如何落实“用教材教”的教材观[J].教学与管理,2016(4).

[2]普通高中历史课标研制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EB/OL].[2015-10-21].http://www.srxedu.net/Article/201512/878.html.

[3]王一.微信症候群[N].解放日报,2016-01-18.

教师职责与核心素养 篇3

一、关于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这一国家层面上新的教育动向。强调知识之间的综合联系,这极大改变了传统教学的面貌,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地从人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着眼于学生终身的发展与个人兴趣。同时,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也为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关于“核心素养”的概念,我们倾向于采纳课程学者杨向东教授提出的的观点,即它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景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下所孕育出来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分析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素养的英文的表述是“Attainment”,亦可以翻译为“造诣”或“能力的获得”。我们美术学科提出了五大学科核心素养,即1、图像识读 2、美术表现 3、审美判断 4、创意实践 5、文化理解。需要说明的是,这五个学科核心素养不是只针对美术专业人才而设定的,而是面向全体公民,而美术专业人士在五个核心素养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二、“核心素养”的解读

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观念的变革。

1、“图像识读”是指以获得美术知识和有益信息为目的对图像的观看、识别和解读。我们如果承认,图像作为信息的载体,那么就存在有可能被识别和解读问题。

2、“美术表现”是运用一定的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图像,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为什么没有提“美术创作”素养。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是普通公民,而非专业人士,所以从最基本的意义表述更稳妥。美术表现是包括美术创作的,但其意义更“公民化”,一个不从事美术专业的人,同样可以运用传统或现代媒介通过造型活动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其间的道理就像语文学科不能将“文学创作”,而只能将“文字表达”当做公民的素养一样。

3、“审美判断”是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鉴别、评价、判断与表达,此中涵义和价值大家都清楚,这里就不赘述了。

4、“创意实践”指在创新意识的主导下的思维和行为。其中的创新意识指做事有与众不同的愿望和意识,没有这一愿望和意识创造思维和行为就难以发生。需要说明的是,“创意实践”这一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历经多次修改而来。开始由“创想能力”改为了“创新实践”,后来考虑到创新实践要求太高,就进一步改为了“创意实践”。

5、“文化理解”主要是指从文化的角度看待美术作品和现象,认同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我们看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如哲学的角度、历史的角度、社会的角度,等等。文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角度,有人称之为文化视野。从文化的角度看事物是整合的,因为文化是跨学科的,可以将很多方面和学科整合其中。

创意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创意实践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意实践指由创新意识主导的思维和行为。创新意识,是个人做任何事情都能够在正面价值的引导下,追求创造和新意的自觉。创新也是艺术的生命源泉。美术更是一个没有唯一答案、能够包容个性的学科。从人类历史中不同地域文化和个性经验中吸收不同的创造方法,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少儿就能逐步获得创意实践素养。

当代社会,不同的文化彼此交融,形成了多元、重叠的文化空间,生活在不同文化空间中的人,都需要思考自身所属的文化与其他文化构成的相同、相似、相近或相异的关系,思考如何保留自己的优秀文化,如何借鉴其他文化的长处,从而才能使自身素养得到优化、使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的名称基本上是“名动搭配”,即名词和动词搭配来命名。对于他们之间的联系,我觉得用奥运五环来表达就很形象——下面两环是图像识读、美术表现,是美术学科特有的东西;上面三环的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是其他学科共有的,其他学科也会涉及的。比如历史学科也有文化理解,语文、音乐都会涉及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是所有学科都要考虑的。但是各个学科的角度和出发点是不同的,美术学科的文化理解是从视觉形象的角度出发,针对视觉形象的审美也是美术学科比较擅长的,从视觉形象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素养,更是美术学科之所擅。因此,前面两个是基本素养,后面三个是衍生的素养,这五个素养共同基于的就是视觉形象。从这点来看,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立科之本,语文的立科之本是语言与文字,数学的立科之本是数字与符号,而美术的立科之本自然是“视觉形象”,美术学科所有的价值都是由此生发出来的。

三、美术课程发展的三个时期

整体来看,学校美术课程的发展大体可以分成三个时期。这种划分是课程学者崔永漷提出来的,美术教育界比较认同这一划分。

第一个时期指2000年课程改革以前,被认为是“双基”时期,中国的课程非常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是当时中国基础教育的一大特色,各科老师都非常注重“双基”的培养。

第二个时期从2000年到2015年是被称为“三维”时期,“三维”具体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这“三维目标”之中,“知识与技能”是一个“达成目标”,即如果一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制定合理,学生通过学习是完全可以达到的。“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其实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这一目标的制定不是为了掌握技法,而是为了让学习者掌握学习的方法、了解学习的过程。我个人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目标称为“指向目标”,是带有方向性的目标,短时间内并不能完全达到,会有一个一步一步接近的过程。

第三个时期2015年开始,中国的课程进入了“核心素养”时期。这主要是基于从2014年11月由教育部开始推进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修订这一背景提出的一个关键概念,为未来国家层面的课程改革指出了新的方向。

四、“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我们用中国传统哲学的说法来形容就是“技进于道”——过去的“技”(即学科本体的知识与技能)是一个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每一门类美术内容都自成体系。但是其和外围却是分裂的。现在的“道”是指将各种知识技能融合在一起,用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洞察问题、解决问题。再延伸点来讲,我们通常讲“智慧”二字,其中人并不是有了知识技能就有了智慧。所谓的真正的“智慧”更多是人解决生活中真实问题的一种应对性策略。

在美术教学层面,我们过去习惯于围绕“技”的层面进行教学,而我个人认为,我们今后的教学需要进入到“道”的层面,就是理解知识、运用智慧去综合性地发现一些问题并通过艺术的手段去解决它们。

再来看“核心素养”。可以说“核心素养”概念提出了一个新的架构。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则是实现党的“立德树人”教育方针与学科具体教学实践过渡的中间层次。对此,教育部要求每个学科都要根据本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提出各自的学科核心素养。

五、“核心素养”引领课堂促进美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核心素养”对美术课堂教学及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只有用新的观念、新的视点进行美术课程教学改革才能带给学生21世纪的技能与知识。早在几年前江苏省教育厅就专门出台了"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文件"。各大市也相应出台比赛细则及要求,强化了技能学科的教学基本功,对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为例,美术学科基本功分为二大项八小项。1、通用技能项目(权重50%):粉笔字权重5%;即兴演讲权重5%;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权重20%(10%+10%);课堂教学权重20%。2、专业技能项目(权重50%):卷面笔试权重10%;手工创作权重20%;水墨画创作权重20%。而我市的比赛试题更须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例如: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粉笔字试题:字体为楷体,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内容:“郭熙《林泉高致》中指出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宏观取大势,微观取实质”。手工创作试题为《吉祥2015》,要求用一整张卡纸根据主题完成立体纸工创作,限时160分钟。水墨画创作试题为《金秋岁月》,花鸟、山水和人物均可,创作时间为160分钟。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试题更为严格,在封闭无网络的计算机教室,统一安装powerpoint 2003、word2003、flash cs3、photoshop cs3、奇奕画王等软件,现场宣布课题,在三小时内完成教学设计与课件教学设计,文稿与教学课件电子稿须同时完成。只允许使用比赛统一提供的素材包,其他素材一律不准带入电脑房等。这些比赛项目都是针对教师教学过程中所必备的基本功而设置的,具有较強的实践性、指导性。为青年美术教师的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与目标,效果不言而喻。基本功比赛的常态化必将推动美术课堂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大家知道,美术学科有自己的特点,即技能性特别显著。每项技能是需要反复练习而达成熟练的,而技能熟练、基本功扎实才能达到随心所欲的运用,才能带给学生21世纪的技能与知识,才能在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展现自己的魅力与风采。

教师核心素养心得 篇4

有学科素养的教师一定痴迷和深爱所教学科。有了这种痴迷与深爱,他会主动学习学科知识,钻研教材,博览群书,努力开拓知识面,深挖知识层,不断把知识扩展和深化。他咀嚼吸收其中的精华,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并且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积累智慧,迸发教育学灵感,形成教育素养。

我最开始从教时,觉得编写教案的人很优秀,他们往往能够抓住文本的核心问题,巧妙设问,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去解读、探究文本,而我竟什么也看出来。随着工作时日的增加,我也慢慢积累了经验,当然这也得益于对教材反复研读,积极吸取他人经验,再结合自己的体悟日积月累而成。

譬如这学期我们学习选修教材《外国文学》这本书,这本书每一单元有一个主题,这些主题都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也是我们在做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经常碰到的概念。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叙述”,包括叙述角度,叙述人称,叙述腔调和速度控制几个概念。如果在以前我总是着重讲解本单元的第一课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而让学生自己读读《墙上的斑点》和有关话题“叙述”的理论性文字。但今年再去教这单元时,我把重心放在了主题“叙述”上,而把《桥边的老人》《墙上的斑点》作为例子去解读,这也符合编写者的意图。除此之外,我还选取了《伊索寓言》中《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让学生分别从狐狸和乌鸦的角度采用第一人称去叙述。学生对这个拓展的问题兴致很高,演绎了不同版本的《狐狸和乌鸦》,有的甚至改变了叙述腔调,加入了网络文学中“快穿”的手法,还让乌鸦角色崩塌。学生们的表现令我惊异,而我也相信,通过这次训练他们一定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是叙述角度,叙述角度的改变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之所以前后教学的理念发生变化,我想这得益于这几年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听教学名家的讲座,知识视野开阔,对教材的把控上也更容易高屋建瓴,解读教材也就更深入。

师德是教师素养的核心 篇5

师德修养,立德为本。在当前的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而师德又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因此,教师应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大力弘扬良好师德是教育永恒的主题。

一、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德并不是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本身,而是把规范、准则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在我们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体现出来,教育和感化每一名学生。因此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

二、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知识的化身、道德的典范、人格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是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他们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记等。

三、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是教师的天职,能够得到教师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只有热爱我们的学生我们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成为孩子真正的教育者,就要把爱心奉献给他们。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最崇高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爱。”这是教师最基础的美德,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作为教师,爱的形式与内容,就是教师品德、学识和情感的结晶。因此,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只有这样的爱,才是以德立教。只有以德立教的爱,才能爱出师生间的师生谊,爱出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师生关系。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爱生的意义也在不断地得到升华。爱的双向功能是现代教育中的媒介,润滑油和崔化剂,不热爱学生的老师,学生决不会欢迎他。

在我从事教育工作的短短几年中,我品尝到了我的“爱的初体验”。记得一次上英语课,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四年级(2)班有一位同学,沉默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不和同伴练习,一言不发。经过了解才知道他的父母离婚了,他和奶奶一起过。在和他谈话时,他说:“我爸爸妈妈都不要我了,我学习还有什么用呀。”听后我很震惊,也很伤心。于是我多次找这位学生谈话,和他谈心,帮他解决难题,在课上多给他机会回答问题,多鼓励他,让他时时感觉到老师的爱,感觉到自己并不孤独。慢慢地他变的开朗了、上进了、对自己有信心了。看到他身上的变化,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身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真正意义所在。

因此,老师的每一个微笑、一声赞许、任何一个鼓励、信任的信号,都会给学生带来希望和信心。我们应时刻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爱,让师德成为老师职业的翅膀,达到成功教育学生的彼岸!

核心素养年代,教师该如何应变? 篇6

根据日前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知识核心时代”将真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学校的任务不再是一味灌输知识,而是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核心能力。

教师的素养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核心素养能否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落实。在近日于浙江杭州召开的中国名师名校长论坛上,与会学者一致认为,中小学要开展基于核心素养为方向的教学改革,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需要有较大的提升和转变。

从“学科人”升级为“教育人”

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的课堂,这样的授课模式已是常态:

一门名为“动物的窝”的主题课上,数学、语文、英语(精品课)、科学老师齐上阵,同学们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每一组都从生物、地理、英语、写作、艺术等角度查找资料、深入探究、呈现结果。有的同学是利用美术和科学的知识,在展板上绘制了团队所选择的动物巢穴的思维导图,有的团队则现场写剧本排演了一个相关主题的舞台剧,并用英语表演出来。课堂上的交叉学科知识与内容的呈现,均是基于孩子们此前进行了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小组内深入的分析讨论。

这样的课堂,很难将其定义为语文课、科技课、物理课或是其他某一门单独的课程,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有对于知识的掌握,更有对于查找资料、分析资料、提炼观点、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团结协作、合理利用时间、清楚表达观点等多种能力的锻炼。采访过程中,中关村三小的老师们对记者说,“当打通学科之间的界限、多学科联合教学逐渐成为常态,不远的一天,你的语文课是数学老师教的,数学课是体育老师教的,将不再是笑谈。”

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校长滕梅芳介绍,学校开设了“Hangzhou at a glance(杭州一瞥)”主题课程,这是国际理解课程板块一门拓展性课程,力求让孩子们在后G20时代,掌握如何向国外的朋友介绍杭州,从而成为家乡的国际旅游代言人和公共外交小使者。“该课程是一门融英语人文、历史与社会,艺术与公共表达、礼品、礼仪为一体的综合类的课程,以国际化的视角,地道的英语,西湖的诗情画意,展示一个充满魅力又不失文化气息的杭州。我们希望孩子通过英语学习文化表达、公共表达,成为胸怀世界心系家乡的气质少年,用世界理解的语言传播中国声音。”滕梅芳介绍,这门课程的改革就经历了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的两个阶段,不是限制在英语的词汇和语法中,而是以英语为手段,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人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但目前,国内大部分中小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还是基于单个的学科为主,”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吴卫东教授分析,“我们必须看到,未来,真正对学生产生最核心影响的,是老师的综合素养,而不是被一个个学科分割开来的东西。

未来的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跨越文化差异、观点差异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合作,同时具备批判和创新思维……均至关重要。而这些素质,无一例外,都是跨越学科的综合素养。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让学生具备这样的素质,就需要有超越学科教育的‘大教育’的观念。需要教师从‘学科人’升级为‘教育人’。”温州森马协和国际学校中方校长张洪亮认为。

当老师不再具有“知识霸权”,“教是为了不教”就变得至关重要

论坛上,许多学者指出,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对教师的能力与素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知识正在以几何级速度增长,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教师不再拥有“知识霸权”地位,教师与学生第一次以相同的“学习者”的身份出现。

对此,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认为,在当今知识更新换代频繁、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多样快捷的时代,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是为了不教”是需要在中小学教师中根植的理念。

如何让学生掌握自学能力,给每一位学生装上自主发展的发动机,记者了解到,不少学校做了有益的探索。

以北京市十一学校为例,走班制打破旧有的行政班的概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情况自主制定课表,都是将学习的权利主动交还给学生的大胆尝试。“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学生最不一样的是,我们的一些孩子像一台没有动力的机器。”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虽然我们总是告诉学生“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但这个看似最私人化、最关系自己未来的事情,学生却总是觉得跟自己关系不大。而究其根源,课程不够个性化、兴趣驱动不足,自主选择的空间小,是原因所在。

记者了解到,上海和杭州的学校也做了类似的尝试。不少中小学提出了“设计思维”的理念,让学生承担学校和课堂的设计师,还可以大胆设计学校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把校园布置成他们喜欢的模样。

“我们常说‘师者匠心’,把学生的土雕琢成我们的玉,这就要求我们要做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学生活动设计等。如果把主体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就应该成为教育现场的设计者。”论坛上,不少校长指出。

19世纪,课程的经典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20世纪,课程的经典问题是“谁的知识最有价值”;21世纪,经典问题成为“什么知识最有力量”。而核心素养的提出,正在使得老师们重新关注课程的价值,即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素养的养成,从关注“教什么”真正转向学生“如何学”和“学到了什么”。

让教师回归真实本性,让课堂更有温度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曾说:“只会统一化、标准化教学的老师,不远的未来可能会被互联网取代而‘下岗’,只有有独特魅力的老师才符合未来教师的标准。”这句话在推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重新审视,有着特别的意义。

当知识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当能力、素养、情感成为课堂上教师着重关注的内容,“就有了一个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教师与一群同样有情感、有态度,不一定完美的学生之间的学习交往。教师将自己置身学习之中,把学生‘代入’共同学习的状态,教师可以有情感表达,可以有质疑和追问,更可以坦言自己的未知,甚至求教于学生,只有这样以学习共同体的身份出现的最本真的教师,才会真正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发现学生。”滕梅芳谈到。

论坛上,来自德国帕邵大学的布朗博士也提及,在德国,大量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有15%—30%左右与教师的知识传授有关,其余大部分都取决于非知识层面的因素。如教师的情感、格局、胸怀、视野,看待事物的角度,处理复杂问题的方式,都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职责与核心素养 篇7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小学语文教师由于具有教学优势,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更加需要从课程设计到文章解读等各方面对学生加以熏陶和教育。尊重学生对语文的热爱,用语文的多种效能价值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书写、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的内心,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较为纯粹,是语文德育实施的关键阶段,对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至关重要。

一、新课程下的角色转变首先需要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

新课程体系的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评价与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最终都要靠教师在学校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必须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在新课程中不断自我更新、发展。新课程的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始于教师角色的转变。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注重角色转换是教师伴随着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性推进和现代语文新课程的成长而发生的,是教师面向教育未来的发展性建构。教师要理性地审视和反思语文教师的传统角色,使之逐步从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之权威向与新课程同步成就的“平等者中的首席”作根本位移。因而语文教师要在新课程环境下重新塑造自己,界定自己的角色。

二、思想的转变与行动的改变需要相伴而行

(一)增强对课本文章的审美阅读

新课标下强调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以语文课程为例。小学阶段有很多优美的文章像我们描述了祖国的壮丽河山,使我们足不出户就会对美景心驰神往,如痴如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课本语言美和意境美的传递和解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去感悟去体会祖国山河美和汉语的语言文字之美。增强学生的感悟还可以通过读后感的形式体现出来,让学生试着把自己的所感所悟加以记录,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也大有帮助。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也是多向重复的,在多向结合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升华出新的感悟。

(二)增强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互助

随着独生子女人数的不断增多,很多孩子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流,缺乏合作能力已是不争的事实。国家现在放开二胎政策跟这个也有一定关系,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合作的能力的引导和提升。对于课本中涉及的一些想一想,做一做的问题,让孩子们动手去实践,相互去帮助,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对于以后成长过程中合作精神的养成大有裨益。核心素养的关键也是在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渗透给学生终身发展的开放性动态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团队合作必不可少。

(三)增强学生对父母以及长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现在的小皇帝小公主都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优越生活,自理能力差,动手能力弱,帮助学生们从接受他人帮助的习惯中释放出来,开朗活泼,尊老爱幼,乐于帮助别人,理解别人。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和判断能力,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考虑问题还不够全面,叛逆思想也开始萌芽,在这一时期注重引导他们用平和的心态与父母沟通和交流,防止在即将到来的青春期阶段出现偏激事件影响自身和他人。

三、小结

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素养的渗透过程要缓慢而持续,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不厌其烦的运用多种方式,综合提升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感悟。教师角色在这一过程中像个师者,更像一个朋友,大家携手共同探索,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才可以同步提高。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教师深入持久的坚持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一定会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教师职责与核心素养 篇8

关键词:新课标;教师素养;小学英语教学

G623.8

一、新课程时期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

(一)语言素养

语言素养又可以细分为知识与技能两个部分。语言技能主要考察教师英语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的能力,能否将这四个技能灵活运用。语言知识主要指英语的单词、语法、语义等专业知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灵活运用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语言应用环境,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练习英语,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新课标针对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即喜欢模仿他人说话,不喜欢重复等特点,对英语语言方面提出了要求,则该阶段的学生要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但是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并没有重视语音语调的培养,甚至出现读错的情况,误导了全班学生。因此作为学生英语的启蒙教师,更应当提高自己的语音和口语水平,来为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

(二)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任务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教学技能的高低关系到学生能否在课堂上充分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小学英语教学容易受到学生心理年龄、语言水平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因此英语老师必须要明白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及目标,根据这些制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英语是中国学生的第二语言,学起来难免会有些困难,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就需要使同学明白自己应当做什么,如何做等问题,如果学生不清楚教师的命令,则教学任务无法顺利开展。新课标要求课堂涉及到复杂的活动,教师除了需要用清晰的语言加以解释之外,还需要通过亲身示范、或者唱歌、绘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些问题。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英语老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语言知识教导学生英语学习,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

(三)教学策略及文化意识

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达到具体的学习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步骤,策略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根据个体情况不同有所变化。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调整学习策略的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只需要掌握最基本的学习策略即可,比如制定自己的英语学习计划、与他们主动交流等,虽然这些策略很基础,但都是缺一不可的。

语言承载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在英语学习中,多了解西方国家的人文风俗、地理、生活习惯等,都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的含义。老师应当根据学生心理年龄以及认知水平,有針对性地为他们普及西方文化,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别。

(四)教学工具应用能力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当掌握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工具,这是教师核心素养之一。结合小学生兴趣爱好、认知水平,采用图片、实物或者自己编制的多媒体教材都是比较好的教学工具,能够迅速迎合学生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进入众多的学校,其具备较强的交互性,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其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英语活动当中。当下英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根据新课标的指示,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为他们树立英语学习的信息。因此帮助学生培养英语学习兴趣,打下基础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这个目的能否很好地实现,取决于老师的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工具,来为课堂增添乐趣。

二、小学英语教师素质培养的方式

(一)严把教师质量关

提高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养,最主要的是严把教师质量关,考核不合格的教师绝对不能登上讲台。因此当下最重要是寻找教师的来源。第一,可以发挥外国语学院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师范类学校当中的外语系学生。这些高等院校通常师资力量较强,拥有多年的办学经验,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也较高;第二,可以选拔英语专业的或者非英语专业但是通过六级考试的优秀毕业生,通过短期化训练的方式为他们普及英语语音、教育心理学、教学基础理论、教学方法等知识,为顺利通过考核的人员安排教学岗位。应届毕业生比较年轻,在工作中也更有活力,更能够做到寓教于乐;第三,利用初中或者高中富余的教学力量加入到小学教学队伍。

(二)做好再培训工作

再培训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通过定期会议、讲座、网络等方式对在职的英语教师普及教学理论知识,介绍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鼓励优秀老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2)充分利用当地乃至全国高校的师资力量,邀请语言学、教育学方面的教授、学生定期下基层讲学,通过开展定期或者不定期讲座的方式,鼓励老师多于专家交流自己的教学疑惑。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选拔本校优秀的英语教师进高校再进修,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能力;(3)制定本校的教师培训计划,根据计划的流程每年选拔优秀教师出国进修,开拓眼界,学习西方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回来后做汇总报告,将这些优秀方法在全校普及。

三、结束语

小学英语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打下英语学习的基础,对提高我国公民整体英语水平有着重要意义。小学英语教师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了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因此必须予以重视,通过各种方式培养教师素质能力,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蔷等.全国首届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课堂教学观摩分析报告[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8),(9).

[2]章兼中.全国首届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评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0(2).

上一篇:五年级秋天的树叶作文400字下一篇:秦淮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