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工作区讲解

2024-1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办案工作区讲解

办案工作区讲解 篇1

目前我院正在进行统一业务应用软件的试运行工作,该软件在2013年12月25日正式上线后,我院将全面进入无纸化办公时代,所有案件的受理、办理、流转、审批、监督到用印,全部都在网上操作,而且执法信息一旦录入,案件文书即可形成,不能更改、不能删除,整个案件流程实时监控,最大限度降低了时间和人力的浪费,高效且规范。

办案工作区:办案工作区是用于讯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证人、被害人或者其他涉案人员,接待有关知情人员,获取视听资料等的专门工作区域。我院办案工作区位于地下一层,内设有执勤室、接待室、讯问室、询问室、侦查指挥中心和卫生间等用房,于2009年技侦大楼搬迁后投入使用。为进一步保障办案安全,切实防止办理自侦案件过程中发生涉案人员自杀、自残、脱逃等安全事故,我院于2011年对办案工作区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改造后的软硬件均达到了上级院规定的标准,顺利通过省院验收,颁发准用证书予以使用。

执勤室内配备了视频监控和报警装置,与讯问室、询问室、接待室以及出入口、走廊的视频监控和报警装置连接。同时执勤室内还配有常用警械具,司法警察在犯罪嫌疑人、证人、办案人员、技术人员等进入办案区后,立即封闭办案区,实施安全警戒。

讯问室、询问室以及卫生间的内墙全部采用软皮包装,板材使用的是双层隔音板材处理,办案区的所有房间门拉手均采用外置式圆形环状手扣,没有门锁、插销,房间所有电源线、网线全部走暗线,电源插头安装犯罪嫌疑人不能触摸的地方。室内安装有显示时间、温度和湿度的仪表,以及无线信号屏蔽器,桌椅全部无坚硬锐角。

同时,讯问室与询问室全部安装了高清数字审讯系统,每个房间均安装了4个摄像头,2个高清摄像头,2个标清摄像头,摄像头可360°旋转,最近拉近至0.5米,能够清楚看到犯罪嫌疑人表情的变化。

办案工作区讲解 篇2

一、人民检察院办案工作区软硬件要达标

(一) 建立设备现代化、办案安全化、管理科学化、指挥系统化的“四化”高标准的办案工作区

人民检察院应要高度重视办案工作区建设工作, 在建设办案工作区的过程中, 根据建设方案将办案工作区建在办公大楼一楼或者独立区域, 安装防盗门, 设有安全通道, 整个讯问室和询问室的墙壁需进行软包装, 安装空调, 所有房间的电源线、网线全部走暗线, 电源插头安装在犯罪嫌疑人不能触摸的地方, 有效地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2]。采取使用双层吸音板材的方式进行隔音处理, 为了方便办案, 办案工作区应独立一定区域, 不与其它办公地点混合, 办案工作区内要设有讯问室、询问室、医务室、执勤室, 物品管理室和卫生间等, 形成一体化格局, 并保证达到安全实用标准。在办案工作区内装有监控录像设备, 办案工作区各讯问室、询问室、楼道均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 避免了监控的死角和盲区。在办案工作区的执勤室因配有警械具, 防止突发事件的处置;医务室应配有相应的药品和医用器具, 设施齐全, 保障安全。

(二) 司法警察统一管理办案工作区制度

细化办案区管理规定, 规定院办案工作区由法警部门管理, 明确检、警、技、办各部门职责, 形成权责分明、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一体化执法工作机制。明确司法警察在办案区的工作职责, 进一步明确司法警察在交接班、值班、看管犯罪嫌疑人等方面的要求, 强化责任意识, 确保办案安全。警务部门对办案工作区的使用状况进行登记, 同时, 对办案工作区实行封闭式管理, 任何人员不得随意出入[3]。做好使用准备, 细致检查办案工作区环境、设备, 保证电脑、监控设备不出故障。积极配合自侦部门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给予采取必要的措施, 如有必要, 应该只有警械器具, 比如手铐等。

(三) 建立医疗救助绿色通道

为了严格依法办案, 加强安全防范, 切实防止在办案工作区讯 (询) 问人员发生自杀、自残、突发疾病等办案安全事件, 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他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央政法委《关于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在办理直接立案侦查案件工作中加强安全防范的规定》, 不断促进依法、规范、文明、安全办案, 防止办案安全意外事件发生, 检察院应与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建立医疗救助绿色通道。1、建立领导机构, 明确责任;成立以检察长为组长、医院院长和法警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应急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统一指挥处置突发事件。2、健全应急医疗救助设施, 检察院在办案工作区建立专门医护室, 由医院负责指导采购治疗常见突发疾病的备用药和医疗救治备用器械。医院设立独立的安全隔离特护病房, 检察院与医院开通24小时急救专线, 由专人负责联系, 确保发生涉案人员在被调查中突发疾病、自杀、自残危急情况出现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3、工作协助原则, 建立应急突发事件专业培训机制。医院将定期组织检察院相关部门干警开展紧急医疗救助培训, 讲授急救知识和救助方法, 并在办案工作区关键部门配备医用急救工具箱。同时, 定期对配备的药械进行检查、更新。

二、检查机关办案工作区规范化管理

(一) 办案工作区实行司法警察值班制度, 强化防范意识, 抓学习促理念

法警部门必须每天安排至少一名法警在办案工作区进行值班, 保证办案工作不受外来一切干扰, 防止其它人员损坏办案工作区设备, 确保办案工作区的环境卫生;值班制度做好交接班, 能够及时有效的为我院自侦部门提供较好的办案环境, 完善相关制度。对办案工作区管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学习, 进一步明确了办案工作区的使用、管理和审批程序, 细化了司法警察的责任, 确保办案工作区管理规范, 司法警察工作到位、保障到位、配合到位、安全到位[4]。

(二) 自侦部门使用办案区, 法警部门提前检查, 中间配合, 事后整理, 强化保障措施, 抓落实促成效

办案工作区是自侦部门办案的重要场所, 办案工作区的使用必须要规范, 不管是自侦部门还是警务部门, 对办案工作区要严格按照规定使用,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办案安全。在使用办案工作区前, 法警部门必须提前做好使用准备, 细致检查办案工作区环境、设备, 保证电脑、监控设备不出故障。在自侦部门带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 司法警察应及时对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告知进入办案工作区的规定, 对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和其它不应留在身上的物品给予扣押保管登记。

(三) 办案工作区文书规范填写整理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被带回办案工作区时, 应登记《办案工作区值班记录本》, 对有必要保管的物品的, 给予登记《办案工作区物品安全登记表》要让物品所有人签字, 被保管的物品妥善保管, 询问或讯问结束, 物品应归还物品所有人或移交自侦部门的工作人员。办案工作区值班法警要及时做好《办案工作区值班记录本》的记录[5]。明确办案工作区的区域划分, 规范办案工作区的工作运作程序。严格执行《人民检察院办案区申请、使用登记表》规定, 把申请部门、审批程序、办案人员、传唤对象、安检情况、时间登记、值班记录、处理结果都作为必填内容, 将所有的办案程序都纳入规范运作。

三、人民检察院办案工作区的使用流程

(一) 办案区申请使用, 警务部门根据领导批示安排使用

办案工作区是检察机关传唤、拘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院接受讯问或询问证人的专门场所, 所以办案工作区一般是自侦部门的办案场所。办案工作区必须先有自侦部门填写《办案工作区使用审批表》, 报分管检察长审批, 警务部门在接到分管检察长的指示后, 安排使用办案工作区。

(二) 安全检查办案工作区

司法警察每日安排法警值班办案工作区, 使用办案工作区之前, 值班法警都会检查办案工作区, 消除办案工作区的安全隐患, 提供办案工作区的饮水和休息场所。对被带回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先予以告知进入办案工作区的规定, 例如:“1、主动配合司法警察检查。2、身上不得带有金属的物品 (包括手表、戒指、硬币等) , 若带有金属物品应一律上交给法警保管。3、通讯工具应给予关闭并交有法警保管, 身上带有贵重物品应说明。4、在办案工作区内未经侦查人员批准, 不得随意走动, 不得随意出入办案工作区。5、在办案工作区内若有身体不适, 应向办案人员说明。6、去卫生间必须有办案人员或法警陪同。然后按照上述规定给予身体检查, 使用金属探测器等工具检查, 对需要保管的物品给予登记保管[6]。

(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离开办案工作区的移送

对于案件的结束或阶段性结束, 自侦部门带回办案工作区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离开办案工作区的情况, 警务部门要根据案件的需要分不同情况分别移送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离开办案工作区必须安全离开或正确离开, 办案工作区的使用才算真正的结束。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离开办案工作区的情况有提押押解、通知领回、自行离开等。不管是何种离开方式, 警务部门必须要有正确的方法确保被带来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离开, 不留安全隐患。

(四) 整理办案工作区, 做好总结

自侦案件使用办案工作区要建立一案一回顾制度, 每个案件结束后, 司法警察都要召开例会或总结, 及时查找不足、总结经验, 同时建立办案工作区资料档案。检查办案工作区设施, 整理办案工作区环境, 规范办案工作区使用文书。确保办案工作区环境整洁、设施良好。

四、结语

办案工作区是检察院的重要场所, 司法警察是维护办案工作区安全的重要力量, 加强办案工作区的规范管理、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消除, 对细节进行把握和注意, 能有效防止办案工作区安全事故发生[7], 当前检察机关办案工作区的规范管理和有效使用, 需要各级检察机关从硬件建设时就要重视, 使用中从实践掌握经验, 全力促进检察机关反腐和法律监督的保障性工作。

参考文献

[1]师岩.司法警察必备[M].海南:海南出版社, 2001.

[2]将彬, 林旭东, 邓雪梅.办案工作区建设:要硬件更要制度和管理[J].中国检察报, 2011.5.

[3]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办公室编写.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办案工作区管理规定[EB/OL].安徽检察网, 2008.

[4]胡建江, 刘丹阳主编.司法警察工作教程[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

[5]金川, 唐长国, 柳捷, 冯秀成.司法警察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6]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办公室编写.司法警察训练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4.

办案工作区讲解 篇3

一是初查跟踪监督制度。初查监督是自侦检察权内部监督的重中之重。鉴于初查行为的启动由职务犯罪偵查部门单方决定,监督制度还没有深入到初查程序中去,使得初查具有很大随意性的情况,为有效监督自侦部门行使初查权,要求启动初查行为应事先报告,由检察长批准。对初查全过程跟踪监督,包括初查目的是否明确、手段是否正当、是否不当使用了属于立案后的侦查措施、初查所获取的资料是否具备转化为证据的现实性、初查是否非法侵害相对人的合法权利等等,防止和杜绝未经批准擅自初查、多头初查、擅自封杀案件的情况发生。

二是大案跟踪监督制度。对当地有重大影响案件或督办案件,除按规定必须向党委报告外,还应实行专人办理和专人监督相结合的模式,即对该类案件的线索受理、初查、立案和侦查,指定专人负责,并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在对该类案件办理过程中,指定专门人员进行重点监督;在案件侦结后,实行专人复核,对办案程序、案件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防止可能出现的各种疏漏。建立这项制度,还有利于下级院借助上级院的监督外力来克难攻坚,防止和减少地方领导以维护大局为名,搞地方保护主义,不让初查;或准予初查,真要动真格,又借口以教育为主,惩处为辅,不让深查;或受说情干扰,让你本地人查本地人查不下去的弊端。

办案工作体会和建议 篇4

分享

创新

办案工作体会和建议范文

**区第六纪工委、监察分局自组建以来,在区纪委、监察局的领导下,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查办案件工作机制,加强与司法、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沟通,不断增强协调配合,注重整合资源,大力开展办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目前,受理行政投诉件4件;初核信访件的9件;立案查处案件5件(其中大案要案2件),结案5件;处理党员干部的5人。现结合近年来的办案实践,就如何履行查办案件职能,确保查办案件质量,谈几点思考、体会和建议。

一、查办案件中存在的问题

1.综合素质有所欠缺。一是纪工委、监察分局的组成人员大都是从其他单位交流过来的,以前少有或基本没有从事过纪检监察工作的经验,导致人员工作能力及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二是“传帮带”活动开展较少,使纪工委、监察分局新进人员转变角色较慢。三是纪工委、监察分局缺少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而纪检监察工作法规性、业务性和原则性又很强,造成少数纪工委、监察分局干部在掌握纪检监察业务时主动性不够,缺乏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

2.工作机制需要完善。一是每个纪工委、监察分局都要面对区纪委、监察局机关多个内设科室,因职能、任务、联系单位性质及分工等原因,纪工委、监察分局与机关内设科室的工作难免有时会出现重叠、交叉、脱节、信息不对称等现象,导致工作难以沟通和协调,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二是虽然区纪委、监察局机关内设科室与纪工委、监察分局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但纪工委、监察分局规格却高于机关内设科室,各科室对纪工委、监察分局的工作指导或跟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三是由于纪工委、监察分局是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下的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管理和运作经验,而原有的管理模式或传统固有的管理机制,又限制了纪工委、监察分局对挂点联系各单位党内监督和行政监察职能的发挥。

3.办案阻力有待克服。因为纪工委、监察分局干部大都是本地人,在现行体制中无法实现异地任职和异地办案,且身处一个复杂的社会和无法避免的人情环境中,难免在查办案件过程中遭受外界的各种白眼和不理解,承受种种外界压力,导致家人、朋友因为自己的职业性质得罪人而遭到种种排挤和打压。在这种压力下,少数纪工委、监察分局干部思想认识不深,党性觉悟不高,一遇到办案压力

免费

分享

创新

就会出现种种畏难情绪,办案时抱守“多栽花、少栽刺”中庸之道,不敢坚持原则,不敢较真碰硬,导致办案效率低。

4.线索分析不够全面。一是不善于发现和挖掘办案线索。来信来访、效能监察以及开展各类专项检查及清理,都是发现违纪违规线索的重要渠道。但在实际工作中,纪工委、监察分局干部因缺乏办案经验,不善于发现问题,在调查取证过程中缺乏案件破解的方略、技巧与敏锐性,或就事论事、坐失良机,对群众反映问题的调查只停留在面上,不善于挖掘一些深层次、实质性的问题,造成信访件成案率不高,导致案源流失。二是缺少必要的沟通交流。纪工委、监察分局在查办案件方面,由于线索来源单一和匮乏,加之与司法机关、行政执法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完善,缺少部门彼此间的沟通,一定程度上堵塞了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渠道。

二、有效开展查办案件工作的建议

1.争取各级支持,推进办案环境优化。查办案件特别是查办大案要案,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查办案件工作能否取得成效,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基础。一是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对查办案件尤其是大案要案不搞“禁区、特例”。二是争取区纪委、监察局高度重视。把纪工委、监察分局当成查办案件新的主力军,对纪工委、监察分局办案工作做到“三倾斜”(领导重视倾斜、力量调配倾斜、后勤保障倾斜)。精选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到纪工委、监察分局工作。区纪委、监察局内部在履行自己职责的同时,也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完善分工协调、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确保案件从线索发现或提供到受理、初核、立案调查、审理整个过程高效运转。三是争取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纪工委职能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与行政执法部门、司法机关相关科室沟通,互通有无,及时排除阻力和干扰,发现并解决办案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与公检法部门相互移送案件线索和已结案件跟踪制度、查办案件联席会议制度、复杂案件会审制度、整合办案信息、人力资源、措施手段,形成强有力的横向协作机制。

2.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办案人员素质。一是开展跟班业务培训。分期分批安排纪工委、监察分局干部到省、市、区纪委、监察局跟班学习业务,掌握案件办理流程,熟悉从案件线索收集到案件审理、处理处分执行的各个程序,增强规范

免费

分享

创新

办案的意识。二是开展“传帮带”实践培训。在查办案件时,采取区纪委、监察局机关办案骨干“传帮带”作用,实现“办案一线”实践培训。三是开展

专门的办案工作培训。制定培训方案,编制专业培训教材,聘请高校老师或刑侦、预审专家讲授办案方法、办案技巧,交流办案心得,提高纪工委、监察分局干部的思想认识、业务水平和办案能力,增强办案人员依纪依法办案的自觉性。四是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加强与上级机关业务部门和培训中心的联系与沟通,争取业务培训指标,有针对性选派干部参加培训;有条件的,也可选派干部参加党校、大专院校的脱产学习,系统学习法律、金融、经济、管理、资本市场等现代科学知识和办案业务知识。

3.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办案力量增强。为促进纪工委、监察分局规范有序开展查办案件工作,建立一支查办案件的生力军,建立和完善一系列配套制度必不可少。一是建立查办案件目标管理考核机制。量化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办案具体任务,落实办案责任,增强办案的使命感和主动性。二是建立查办案件联动机制。将每个纪工委、监察分局与纪委机关若干个科室捆绑重组,合理整合成几个查办案件的大组,实现优势互补,壮大查办案件力量。三是建立案件查处机制。严格办案制度,完善办案规章,规范办案流程,促进纪工委、监察分局查办案件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四是建立查办案件激励机制。对成功查办大案要案的办案组及办案人员给予嘉奖或予以记功,并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还可以开展优质案件、办案能手评选活动,对办案质量差的科室取消评先评优资格,从而充分调动纪工委、监察分局干部办案的积极性。

4.把握重点环节,致力办案程序规范。从办案重点环节入手,建立健全案件线索集中管理制度和集体排查机制,进一步规范纪工委、监察分局案件查办工作。一是把握案件线索处理环节。明确案件线索收集范围和处理程序,规定案件线索在限期内办理信访登记手续,经领导交办后方可进行信访初查。二是把握初步核实环节,是成案的基础,对初核的问题和现象加以认真仔细分析解剖,注意从的蛛丝马迹中发现案件线索,寻找问题的根源和症结。三是把握立案调查环节,是成案的关键。明确纪工委、监察分局立案调查的工作要求和调查权限,准备充分的立案前预审材料。四是把握案件移送审理环节。明确案件移送审理工作程序和案件装卷规范,加强对案件移送审理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免费

分享

创新

反贪污贿赂工作办案流程 篇5

反贪污贿赂工作办案流程

(一)线索受理

1、反贪局受理的案件是贪污贿赂等十二种职务犯罪案件,对于不属本局管辖的有关犯罪的报案、控告、举报、自首,应及时移交有管辖权的主管机关。

2、受理的案件线索由内勤统一管理,登记造册,并分类管理。

3、对审批后的线索,内勤要按领导批示分别处理;批交查办的,登记编号后交由主办检察官查办,并严格履行交接登记手续;批示暂存待查和需长期保有管的,登记存入线索库,待时机成熟时查办。

4、案件线索按保密规定严格管理,确保无丢失,毁坏、泄密。

(二)案件初查

5、初查线索需报主管检察长批准,并由初查人填写受理案件登记表、提请初查报告,由主管检察长审批后方可初查。

6、主办检察官收到线索后,要确定重点认真审查,可以进行必要的调查核实,不得积压不办。线索审查期限一般为一个月,审查核实后认为不需要初查的,制做不予初查的审查结论报告,写明被举报人的自然情况、举报的具体内容、查明的事项及相关的依据(包括事实材料和法律依据)、不予初查的理由,呈报局长、主管检察长审批。经批准后,停止审查,并将举报信、审查结论报告和其它相关材料装订成卷交内勤归档。

7、不予初查的结论报告未被领导批准的,主办检察官应继续调查核实,或按规定进行初查,也可更换承办人重新审查。

8、审查核实线索应秘密进行,不得对被举报人采取强强制措施和查扣冻结被举报人财产;不经批准不得接触被举报人。

9、侦查工作中自行发现的案件线索和科室接到的举报线索,按上述规定交内勤履行登记、编号、审批手续,不得擅自查办。

10、主办检察官对案件线索审查核实后,认为需要初查的,由承办人填写《受理案件登记表》《初查登记表》报局长、主管检察长审批,经批准后,开始初查。

11、案件决定受理三日内,承办人到内勤登记受案台帐。

12、初查一般不公开进行,一般不接触被查对象,确需接触的,需经批准,不得对初查对象采取强制措施,不得查封、冻结、扣押被查财产。

13、初查结束后,承办人制做初查结论报告,呈报局长、主管检察长审批,符合立案条件的,进入立案程序;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制作《提请不予立案通知书通知书》,连同证据材料交综合科审查,呈报领导审批,经局务会讨论后,填写《不予立案通知书》,装订装订成卷交内勤归档。

14、不予立案的案件,如果是被害人控告的,应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写明案由和案件来源,决定不立案的原因和法律依据,在十五日内送达控告人,同时告知本院控申部门。对于未构成犯罪而决定不立案,但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被举报人,应当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

15、初查结论报告未被领导批准的,主办检察官重新确定初查重点,继续初查,也可更换主办检察官初查。

(三)立案

16、线索经初查后,符合立案条件的,主办检察官制作《立案决定书》,制作《侦查计划》,经领导批准后进入侦查程序。

17、对于立案侦查的案件,应当对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采取强制措施必须报请主管检察长批准。

18、对人大代表立案的,应按《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35条的规定,向人大报告或报请。

19、使用及变更强制措施必须履行呈报和审批手续,相关文书由内勤统一编号,并严格按规定执行。对需要逮捕的,应将《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连同证据材料交报领导审批后,送交审查逮捕部门。

20、对人大代表采取拘留和逮捕等强制措施时,在按照《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79条、第93条的规定,向人大报告或报请,不得迟报、不报。

21、对于立案侦查的案件,除重大案件外,侦查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22、侦查期间的其它法律程序参照《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四)侦查终结

23、侦查工作结束后,符合侦查终结条件的,主办检察官制作《侦查终结报告》,对符合起诉条件的,主办检察官同时制作《起诉意见书》,对符合不起诉条件的,制作《不起诉意见书》、符合撤销案件条件的,制作《撤销案件意见书》呈报领导审批,经领导批准后正式形成法律文书。

24、移送审查起诉、移送审查不诉和撤销案件决定作出后,主办检察官按照要求将案件材料装订成卷,移送审查部门或交风勤归档。

25、案件侦查终结后,局内要按照《案件综合考评制度要求,进行一案总结,并作综合评价,填写《案件质量考评表》。主办检察官及时装订检察副卷,交内勤统一归档。

26、内勤负责法律文书及案件卷宗质量的审查,主办检察官在各诉讼环节形成的法律文书(包括提请立案报告、立案决定书、侦查终结报告、起诉意见书、不起诉意见书、撤销决定书),一般案件要在三日内、大要案在两日内报内勤备案。

27、办案中的罚没及扣押款物由内勤统一登记、保管和上交,其他人不准私自留存和自行上交。

工商执法办案工作心得体会 篇6

这段时间,在忙着办几个案子,由于所里的执法人员少,加上执法人员的能力有限,遇到许多的难题,我不得不去一一面对,出谋划策,深思熟虑,觉睡不好,饭吃不香,弄得自己身心疲惫,效果不理想。虽然案件上没什么收获,自己却有一些心得体会:

二、做人要争取做个有地位的人,办企业要争取做大做强。有地位的人包括有权的人,有势的人,有钱的人。有地位的人好办事,受人尊重,有时还可逃避一些责任。大企业不仅受到地方党政的尊重和保护,也能得到一些更多实惠和偏袒,甚至放纵一些违法行为。为什么?因为社会太复杂!

四、赋予职能,却没有更大的职权去支撑,不好开展执法工作。如询问当事人,如果当事人不合作,没有职权去强制;想收集应当有的证据,当事人不提供,没有职权强制搜查等等。即使可与其他职能部门配合,但也有许多特殊情况和不便之处。

博物馆讲解工作创新研究 篇7

一、博物馆对讲解员所进行的素质要求

(一) 要求讲解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要求讲解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这是博物馆对讲解员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 而要做到这一点, 讲解员首先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 既要努力工作, 又不忘进行政治学习, 通过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 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以崇高的道德修养, 在工作中树立自己的美好形象, 以优质的服务, 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服务需求, 进一步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 吸引更多的游客进来参观。除此之外, 讲解员优质的服务还可以拉近和游客的心, 便于双方之间的交流, 合作。

(二) 要求讲解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作为博物馆的讲解员, 要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 向观众介绍博物馆展品的特色, 首先需要讲解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对博物馆所展示出的物品的起源、价值、所体现的意义等, 要非常了解。虽然讲解员在走上工作岗位, 在学校进行学习时, 已经有了很多相关知识的学习, 但是走上工作岗位之后, 已经脱离了校园生活, 因此, 对博物馆所涉及到的理论知识, 要进行加强学习, 只有拥有专业的知识, 拥有良好的素质, 才能在工作中轻松地进行讲解, 从而带给观众美好的印象。

(三) 要求讲解员要有一定的宣传能力

博物馆的讲解员, 是参观活动的组织者, 其职责是对博物馆内部的展品进行宣传, 进一步使观众受到某种教育, 因此, 讲解员在这里的身份既是组织者, 又是宣传者。游客到博物馆进行参观, 给博物馆带来了效益, 因此, 博物馆要想求得发展, 游客的作用至关重要。只有游客多了, 才会使博物馆的效益好起来, 游客如果减少, 必然对博物馆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 讲解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份, 凭借自身丰富的知识、优质的服务态度赢得游客的认可, 从容吸引更多的游客进来参观, 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人气, 使博物馆进一步得到发展。

二、讲解工作的创新

(一) 改变单一的讲解方式

以往, 博物馆讲解员在进行讲解时, 大部分都是采用讲解员说、游客听这样的方式来进行, 这样所出现的结果是讲解显得很枯燥、乏味, 容易使游客听着疲劳, 使讲解效果降低许多, 也就收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 对讲解工作进行创新, 首先要在讲解方式上进行相应的改变, 避免讲解方式太过单一。讲解员在进行讲解时, 可以尝试着把话语权交给游客, 以提问的方式要求游客进行回答, 让游客参与其中, 表达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和看法。作为讲解员, 要把游客进行充分的调动起来, 进一步拉近和游客之间的距离, 提高游客的参与热情, 使游客能够对讲解内容铭记在心, 使讲解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 改变展示风格

以往, 由于科学技术不够先进, 因此, 博物馆的很多硬件设施都没跟上, 讲解员要带游客对博物馆进行参观, 也只能依靠自己的一张嘴对游客进行相关的介绍, 这样的讲解工作不免显得乏味, 并且, 由于所展示的物品品种单一, 展示方式落后, 很难吸引游客的注意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博物馆增加了很多物品, 并且所采用的展示风格丰富多彩, 再加上对现代先进技术的采用, 使得讲解工作的直观性、趣味性得到很大提高, 同时也吸引很多游客的眼球, 使博物馆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 发挥讲解员的聪明才智

由于博物馆游客身份的差异, 有时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会受到游客言语的影响, 甚至游客会有不礼貌行为的出现, 会对讲解员的心情产生影响, 这也是在所难免。当讲解员碰到这种情况时, 要压制住自己的情绪, 马上找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然后与游客进行及时交流, 并且改变自己的讲解方式, 调整自身的情绪, 与观众进行心平气和的交流。因此, 社会的发展, 对讲解员同样提出更高要求, 要求讲解员不仅要对讲解工作尽职尽责, 当碰到一些突发事件时, 要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解决, 使自己的讲解充满魅力, 从而更好地服务观众。

(四) 对时下的流行语言进行引用

讲解员在开展讲解工作时, 无论是对所展示物品的介绍, 还是在与游客进行交流上, 都是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的, 因此, 在讲解工作中, 要使语言焕发出魅力, 从而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而对语言的运用, 可以根据游客的喜好来进行, 或者幽默, 或者诙谐, 或者动情, 或者风趣……特别对于当下流行的时髦语言、网络语言, 可以进行充分运用, 把现场的气氛调动起来, 让游客对时下经常讲的时髦语言产生心灵共鸣, 既可以体现讲解员的睿智, 也可以展现讲解员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 在进行讲解时, 一定要考虑自己的站姿, 站立的时候要保持自然, 尽量挺胸收腹, 给人留下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特质, 注意站立时两脚要进行自然的并立, 讲解时可以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 使表达更为丰富、生动, 进一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博物馆的讲解工作作为博物馆的一面窗口, 对博物馆的形象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 讲解员在开展讲解工作时, 一定要从各个方面加以注意, 特别在讲解工作上的创新, 要努力进行尝试, 争取以形象生动的讲解艺术, 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观博物馆, 使博物馆的事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小燕.探索讲解工作中的语言艺术——试谈语言在讲解效果中的作用[J].南方文物, 2008.

[2]张文彬.中国博物馆国际化的进程回顾与展望[J].中国博物馆, 2009.

办案工作区讲解 篇8

关键字:博物馆;讲解员教育培训;课程培训程序

在过去,博物馆最重要的功能是收藏、研究和展示,1995年在美国费城所举行的美国博物馆协会年会报告中,正式提出“如何提升博物馆在教育功能上的地位”,是未来努力的重点。

一、博物馆的教育

相对于学校有固定的时间、内涵的正式教育,博物馆是一个非正式教育的机构,在博物馆教育中,观众才是学习的主人,观众有选择学习内涵的自由。而博物馆的任务,便是做好收藏及展示,配合教育活动,主动提供给观众;或在观众希望学习时,拥有充分的资源提供给观众。

因为博物馆是属于非正式的教育机构,参观观众的心态较为轻松,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也因为观众的轻松心态,使得教育的成效有限,博物馆的丰富资源不免浪费。因此,大量学者提出应该对博物馆进行针对性教育的论点,但是无论是否要进行针对性教育,博物馆都要随时做好准备。

二、讲解员的定位

在博物馆的教育任务中,将博物馆的教育资源,随时随地的提供给观众,就是讲解员所要负担起的任务。换句话说,讲解员的任务就是要把博物馆收藏、展示的内涵,让观众获得深刻的认识。

于是,不免让人质疑的是,讲解员是否必须对馆内展示品的原理原则、收藏品的发展过程有相当深入的了解?事实上并不尽然。一个徒有满腹学问,却不懂如何表达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好的讲解员。

安徽博物院研究员陈书青,依其多年博物馆工作经验指出,讲解员的工作重点,是在掌握观众和讲解技巧,并非在于掌握了多少专业知识内容;即使只解说展板上的知识,只要能将观众不知道的内容,清楚明白的表达,就已足够。讲解员说的开心,言之有物,观众听的清楚,不虚此行,便是讲解的最终目标。

笔者也向众多优秀的讲解员请教过,大家统一认为,讲解员是展品和观众沟通的桥梁,必须和观众建立良好的关系,了解参观观众的属性,再依据其属性给予适当的引导。所以,一个优秀的讲解员应该具备“孩童的好奇心”、“宗教家的热忱”“演员的演技”、“学者的专业”、“领袖的魅力”和“妈妈的耐心”。

综上所述,不难从专业讲解员的工作经验中发现,“讲解”本身就是一种专业,引起观众的学习动机、掌握观众学习情绪、协助观众熟悉展厅环境,提供参观资讯,指导观众进一步学习途径,都是解说的专业能力,和充分熟悉展示品的专业知识是一样重要的。

三、讲解员的训练课程

由于讲解员的工作重点,是在掌握观众和讲解技巧,在讲解员训练课程规划时,除了专业知识之外,必须提供讲解员熟悉观众解说方面的能力训练。讲解员的训练课程应该包括:

(1)基本课程

教育学理论、博物馆学理论等,提供给讲解员博物馆的基本概念和教育的认知,协助讲解员了解博物馆教育进行的方法。

(2)初级课程

口语解说的技巧、肢体语言的表达、人际关系、沟通方式、仪态动作等。协助讲解员掌握观众和解说技巧。

(3)高级课程

各展厅展示内容的专业知识,包含一般常设展示厅和临时展览的展示内容。

一般大家会把“基本课程”和“高级课程”并称为“必备课程”,这两方面的课程是一位解说员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至于“高级课程”部分,训练课程所能提供的只有基本原理的资料,在相关资料的收集上,仍需要讲解员自行收集。

四、训练课程的规划原则

当一个博物馆新开张时,讲解员都是新进人员,课程规划上不须考虑讲解员资历的深浅,一切从零开始。在课程安排上,基本上可以掌握两大原则:

(1)基础课程和初级课程部分对全体讲解员开设。

(2)高级课程部分,请原展览的制作者解说展示设计理念及其整体规划。

当博物馆运作一段时间后,人员流动,在课程规划上开设要考虑解说员的资历深浅,避免课程实施的重复或者疏漏。在课程安排上可以掌握“基础,初级课程”和“高级课程”穿插进行的原则;

(一)基础、初级课程方面

1、新进人员可以采取师徒制,跟随资深人员见习,以获得讲解员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2、资深讲解员相互观摩解说,或以座谈会的方式提供解说经验的分享。

3、外聘讲师讲授课程,传达新知识、新经验,或也可以培育馆内资深的讲师。

(二)高级课程方面

1、资深讲解人员应该讲展示的设计理念等相关资料收集建档成为范本,提供给新进人员,使其获得足够知识。

2、临时展览展出时,应请原设计作者解说展示原设计理念及整体规划。宜在展出半年前就与规划者保持联系,展出前一个月进行课程训练。

3、常设展厅改变展示内容、加入新内容,或展示领域有新知识的发现,可以请该领域的专家进行普及演讲。

五、训练课程的实施过程

每一个训练课程从需求分析道最后实施完成,有一系列的程序,如下所示:

需求评估—课程规划—课程实施—成果评价—回馈

博物馆的讲解员训练课程基本都是这几个程序,分项说明如下:

(一)需求评估

初开馆时,讲解员的工作性质及应具备的能力都是课程需求。等到开馆正式稳定运作后,需求来源则有三大部分:讲解员能力有限、课程规划者认为可提供讲解员新的课程以及因为工作需求而进行的专业知识课程。

(二)课程规划

博物馆讲解员课程应该以年度计算或者半年度计算的方式,依据上述的规划原则进行课程计划的拟定。课程的实施时间宜运用休馆时间或者下班时间,以避免影响讲解员排班,降低服务品质。

(三)课程实施

讲解员教育可以采取的方式有:

1、培训:适宜在有临时性展览或者有新的知识教育时,外聘相关专业人士到馆实施课程时进行。

2、讲解观摩及讨论:现场观摩或者播放视频进行观摩,举行座谈会进行讨论改进,吸取经验。

3、 自学:新进人员进行高级课程进修时可以采取自学的方式,学习展馆的设计理念,整体构思、相关知识等资料。

4、参观其他博物馆:可以安排讲解员利用假期到相关博物馆参观,学习他人的讲解经验,亦可请他馆的经验丰富人士进行专业培训。

(四)成果评价

由于讲解员的工作是“靠一张嘴吃饭”,而且着重在服务观众及在讲解时处理突发状况,不易考核,仅能以心得报告或者实地演练的方式,了解讲解员的学习成效;或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让讲解员自评学习成效。新进讲解员的自学课程,可以由资深讲解员进行考核验收。

(五)回馈

为了了解讲解员训练的成果,可以从展厅规划设计者那了解讲解员在讲解时的薄弱之处,对该部分加强训练;亦可邀请相关人士参观博物馆,由讲解员进行讲解,从参观者那了解对讲解的第一感受。

五、训练的回报

讲解员的教育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得出成效的,不能太过强调投资回报。或者说,由于讲解员是直接面对观众服务的一群人,代表的是博物馆的门面,多对讲解员进行训练,让观众能接受、接近博物馆,博物馆的教育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参考文献:

[1]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博物馆)

职务犯罪侦查办案工作流程 篇9

第一章

第一条

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主要是指刑法规定的下列犯罪案件:

(一)贪污案(第382条、第183条第2款、第271条第2款、第394条);

(二)挪用公款案(第384条、第185条第2款、第272条第2款);

(三)受贿案(第385条、第388条、第163条第3款、第184条第2款);

(四)单位受贿案(第387条);

(五)行贿案(第389条);

(六)对单位行贿案(第391条);

(七)介绍贿赂案(第392条);

(八)单位行贿案(第393条)

(九)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第395条第1款);

(十)隐瞒境外存款案(第395条第2款);

(十一)私分国有资产案(第396条第1款);

(十二)私分罚没财物案(第396条第2款)。

第二条

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渎职犯罪案件是指刑法规定的下列犯罪案件:

(一)滥用职权案(第397条第1款);

(二)玩忽职守案(第397条第1款);

(三)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第398条);

(四)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案(第398条);

(五)徇私枉法案(第399条第1款);

(六)民事、行政枉法裁判案(第399条第2款);

(七)执行判决、裁定失职案(第399条第3款);

(八)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案(第399条第3款);

(九)私放在押人员案(第400条第1款);

(十)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案(第400条第2款);

(十一)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第401条);

(十二)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案(第402条);

(十三)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案(第403条);

(十四)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案(第404条);

(十五)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案(第405条第1 款);

(十六)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案(第405条第2款);

(十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案(第406条);

(十八)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案(第407条);

(十九)环境监管失职案(第408条);

(二十)传染病防治失职案(第409条);

(二十一)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案(第410条);

(二十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案(410条);

(二十三)放纵走私案(第411条);

(二十四)商检徇私舞弊案(第412条第1款);

(二十五)商检失职案(第412条第2款);

(二十六)动植物检疫徇私舞弊案(第413条第1款);

(二十七)动植物检疫失职案(第413条第2款);

(二十八)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案(第414条);

(二十九)办理偷越国(边)境人员出入境证件案(第415条);

(三十)放行偷越国(边)境人员案(第415条);

(三十一)不解救被拐买、绑架妇女、儿童案(第416条第1款);

(三十二)阻碍解救被拐买、绑架妇女、儿童案(第416条第2款);

(三十三)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案(第417条);

(三十四)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案(第418条);

(三十五)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案(第419条)。

第三条

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的侵权犯罪案件是指刑法规定的下列犯罪案件:

(一)非法拘禁案(第238条);

(二)非法搜查案(第245条);

(三)刑讯逼供案(第247条);

(四)暴力取证案(第247条);

(五)虐待被监管人案(第248条);

(六)报复陷害案(第254条);

(七)破坏选举案(第256条)。

第四条

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犯罪案件,需要制作《提请批准直接受理书》层报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决定后由本院立案侦查。

第五条 本院立案侦查本辖区的犯罪案件。上级人民检察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直接侦查或者组织、指挥、参与侦查本院人民检察院管辖的案件,也可以将其管辖的案件交本院侦查。本院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人民检察院侦查的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上级人民检察院侦查。

第六条 上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指定本院立案侦查管辖不明或者需要改变管辖的案件。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可以报请有和争议的人民检察院共同的上级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本院应当接受上级人民检察院发出《指定管辖决定书》办理指定管辖的案件,第二章

受理

第七条

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直接受理的案件线索来源包括:

(一)本院举报中心移送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的报案、控告或举报;

(二)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督办的;

(三)法院、公安机关和纪检、监察、工商、税务、审计、海关等部门移送的;

(四)侦查部门直接接受的控告、举报;

(五)本院其他部门移送的;

(六)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的;

(七)从调查取证的或者侦查的案件中发现的;

(八)从其他途径发现的。

第八条

单位、公民直接向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举报、控告或者自首的,应当受理。对于不属人民检察院管辖的应当向其说明,也可先行受理,并填写《移送案件通知书》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或部门。

第九条

接受举报、控告或者投案自首的,应当由科、处、局长或指定的专人接待,并填写《受理案件登记表》。对口头举报、控告或自首的,侦查人员应当制作《接受报案、控告、检举笔录》或《自首笔录》。

接受单位、公民举报、控告,应当告知其必须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以及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

第十条

侦查部门直接受理、自行发现等非举报中心移送的犯罪案件线索,应当在三日内送交举报中心登记、处理或备案。特殊情况,可以在案件立案后三日内补送举报中心备案。

侦查部门应当指定专人统一管理案件线索,并建立线索库,实行微机动态管理。专管人员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制度,逐件登记线索来源、涉案单位及人员、反映的事实、性质、侦查人员对线索处臵情况,并定期核对、分析。

第十一条

渎职侵权案件线索实行省辖市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统一管理制度。本院应当在线索受理后三日内报送亳州市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重大责任事故、重大侵害公民权益事件线索应当在受理当日上报。

对应当由上级人民检察院管理的重大贪污贿赂案件线索,本院应当于发现或收到后十日内,逐件填写《检察机关要案线索备案移送表》,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

第十二条

对案件线索的处理,一般由侦查部门负责人和线索专管员等共同组成的案件线索评估小组进行评估,评估意见应当记录在案,案件线索评估后认为具有初查价值的,应当由侦查人员制作《提请初查报告》并提供初查预案,经侦查部门负责人审核,报请检察长批准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后实施;认为不具有初查价值的,或者不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的,或者属于其他人民检察院管辖的,报请检察长批准后,移交举报中心处理;认为暂不具有初查价值,但有待查价值的,侦查人员应当在提出缓查意见,报请检察长批准。缓查线索经检察长批准后应当由专人统一保管,并将相关材料送举报中心备案。

第十三条

对实名举报,属人民检察院管辖的,应当协助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做好答复工作。侦查部门直接答复举报人的,应当制作《答复举报人通知书》。

第三章

第十四条

对案件线索的初查,由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

初查要案线索,应当坚持党内报告制度。报告一般在获取一定证据之后、正面接触被查对象之前进行。

第十五条

接受初查任务的侦查人员,应当在检察长决定初查后三日内拟定《初查方案》,报科、处、局长审批。

《初查方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涉案人员基本情况和有关背景材料;

二、案件线索来源及涉嫌的主要问题;

三、案件线索成案的可行性分析;

四、初查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五、初查方向及突破口的选择;

六、初查的步骤、方法和谋略;

七、向侦查转换的条件;

八、初查任务分工及力量分布;

九、初查中的办案纪律和其他注意事项。

第十六条

初查可以询问举报人和有关人员;可以向有关单位调取证据材料,查询与案件有关的银行帐户、存款、汇款;可以进行鉴定;可以对证据材料进行拍照、录像、复印和复制;可以进行勘验、检查等。

侦查人员询问举报人及其他有关人员,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告知其权利义务,并做好记录。征得其同意,可以进行录音录像。初查过程中不得直接出示举报材料,不得暴露举报人。

初查中,可以商请纪检、监察、审计等专门部门配合调查;经检察长批准,可以提前介入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调查工作。

第十七条 初查一般按秘密原则进行,对过失犯罪或者危害结果比较明确的渎职侵权案件线索,可以公开进行。初查时,一般应当在外围获取一定证据后再接触被查对象;在初查贪污贿赂案件时,一般不接触被查对象。经必要的调查和审查从外围难以获取证据而有接触必要的,经科、处、局长同意,检察长批准,也可以直接接触被查对象。

第十八条 初查工作不得对被查对象采取强制措施,不得查封、扣押、冻结被查对象的财产。

第十九条

初查应当遵循刑事诉讼法关于回避的规定。初查中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对侦查人员提出回避申请,有关侦查人员认为需要回避的,应当提出回避申请。回避申请经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后,应当填写《回避决定书》或《驳回申请决定书》。申请复议的,复议后应制作《回避复议决定书》送达申请复议人。

第二十条

侦查人员向被查对象调查时,必须出示工作证件,应当告知其权利义务,不得限制或变相限制其人身权利。向被查对象调查时,侦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谈话记录一律使用《询问笔录》,可以录音、录像。

第二十一条

初查一般应当在二个月内完成。案情重大、疑难、复杂,期限届满不能完成初查,需要延长的,侦查人员应当提出请求延长期限的书面报告,报科、处、局长决定。上级人民检察院交办、督办案件线索不能在规定的二个月内完成初查的,应当向下达《交办函》、《督办函》的上级人民检察院书面上报阶段性工作情况。

第二十二条

初查中,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一时难以查明事实,但有再查可能的案件线索,可以中止初查。侦查人员应当书面报检察长批准。案件线索材料移交线索管理人员保管,送本院举报中心备案。中止初查报告,可参照《提请中止侦查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制作。

中止初查情形消失后,侦查人员应当及时书面报请检察长批准恢复初查。恢复初查的报告,可参照《提请恢复侦查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制作。

第二十三条

侦查人员对受理的案件线索初查完毕,应当经侦查部门集体讨论后,制作《初查终结报告》,提出如下处理意见,报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

(一)认为被查对象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制作《提请立案报告》提请批准立案侦查,;

上一篇:理想照耀中国下一篇: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消防应急疏散演练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