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恋生命散文

2024-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迷恋生命散文(共11篇)

迷恋生命散文 篇1

你,从对面走来,步子略带迟疑,表情弥漫凄苦,你无可奈何地踏上了一条通往人间的路。路旁种满了你的此生的必然,它们闪耀着星辉,呓语着天意,风儿吹过这片奇草,一切只是刚刚开始推敲・・・・・・

我隐形的灵魂就站在你的对面,意味深长的笑着,只是沉默地看着你,就这样看着你,不语,直到你走至这条通道的尽头,朝前方的迷雾之池纵身一跃,激起了几缕青烟,轮回已经开始,那池是泥沼还是清溪,是火海还是冰川,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毕竟,天意并不能将你置之死地,命运的那几条细线就深深地刻在你的手心。

我化作夜雨,打着窗子,透过窗缝听你那稚嫩的初生之泣。我可以理解,你的挣扎,嚎哭,迷惘,显然,我对此无能为力。别着急,时间会让脉络清晰,你要等的只是在酩酊大醉之后的那一场博弈。

他们用尽此生心血,凝望着、守护着你梨花树下的影子,生怕挪出树荫一步,但你对此一无所知,你蔑视风雨的真谛,你不屑于树荫外的陷阱,你自以为你掌控着冥冥之中的一切,纨绔的笑容挂在你那逐渐倔强的嘴角,你开始舞蹈着那只属于你自己的曲子,你像一只顽皮的陀螺,总是想摆脱早已厌倦的地心引力,心里向往着飞上天空,远离树荫,与鸟同行,俯视雄庐。你得逞了,你用尽了浑身解数举起了一把叫做残忍的斧子,砍到了这棵陪伴了你许久的梨花树,它留着如泪汁液,它的碎花随树荫一起消失,它失去了小雪花般的纯洁,有的只是一棵叹息着消亡的树桩。酷暑的阳光照在你骄傲的脸上,你背上了自己早已装好的行囊,把树桩留在身后,把他们的伤的目送永远留在了身后,他们希望你回一次头,仅一次就好,看看这棵他们用血泪为你种下的梨花树,被你零落成可怜的光秃秃的遗存,他们的牵挂化作年轮,随着你的离去一圈又一圈地叙写着落寞和伤感。

狂飙,漫无目的地狂飙,你恨不得世界燃烧成一团永恒的活火,燥热着你所认为的.信仰,炼生出一双来自欲望的翅膀,你肆意飞翔,和他们一起飞翔,像是一群盲目扑火的蛾,千万只翅膀上的灰尘飞荡在这个可怜的世界和上,以致到处乌烟瘴气,把你心中的大好河山搅动得一塌糊涂。

就在你形单影只在寒风暴雪中流浪时,命运让你在一个街角拐口的路灯下遇见了他,大雪瞬时温柔了起来,它们委婉地落在睫毛上,额头上,心坎上,你们心领神会着无言的对话,你们向彼此走去,每个脚印都在雪地上印出窒息又迷蒙的美感,你高兴地流着泪把左手交给他,他舒展了如山丘般褶皱的眉头,一心一意地把右手交给你。一个安静的拥抱,融化了整个冻僵了的天地。

有一天,一颗种子落在了你的发丝间,你下意识地摇了摇头,把它抓在手心里,那正是一颗梨花树种子・・・・・・

世事轮回,你也终于把树桩用一圈又一圈的年轮画满了,直到黄昏的飓风将你的影子无情地拽走,你离天上的太阳越来越近,你看着肉体渐渐化作一堆白骨,甚至在风中渐渐,渐渐地消失了所有的灰烬,你的牵挂在地面化成了一段微小的传说,这个传说留像燃着的蜡烛,它悄悄地流尽了所有的泪,然后与黑暗融为一体。

你的来去,已经成为虚无,没有人记得你的点滴,乾坤里没有你的记载,池塘里也没有了你旧时的气息。

直到,在一个阳光温煦,渔歌轻扬的午后,我仍然仰卧在敦厚的大地上,沉着地饮着粗茶,突然,不远处闪现出一条熟悉的路,一样的花,一样的草,一样的你的步子,一样的你的表情又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我曾陪你走完一生,你对生命的热爱和崇拜,你对梦想的追求和挑逗,你对有情二字深刻地诠释还在我的脑中萦回,霎时,我留下了一滴泪,那滴泪落在了茶里,手中的茶竟然幻变成一缕青烟,飘进你的灵魂和骨髓,随着你的纵身一跃不见了踪影,我环顾着空无一人的四周,竟从心底响起一声苍茫又满是崇敬的长笑。

我赤手空拳环游着宇宙,抚摸着冰冷的星辰,哼唱着流浪者的小调儿,突然,遥远的角落里又传来几声清溪的流淌之音,那是痴迷,那是拼搏,那是觉悟,那是风流,那是执着,那是坚毅,那是孤傲,・・・・・・生命的内在秘密比亿万光年之高的巨塔还要令人瞠目,生命的多愁善感比所有星体一同爆炸还要绚丽刺眼,但是我们不求别的,只是简单的活着。

迷恋生命散文 篇2

一、深入阅读文本, 准确理解散文主旨

散文是一种取材自由、题材广泛的文体, 作者表达情感的内容一般是很细致的、琐碎的, 但所有这些内容都是有特定指向的, 在本质上都是作者内心真实的写照。所有, 散文就有了与其他文体不一样的韵味与深刻内涵。对于一篇散文来说, 写什么、怎样写是十分重要的。这个“什么”其实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语言材料, 它可能是景、物、人与事, 所有内容的选择与取舍都要服从表达主旨的需要。它是作者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 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一定会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物”来表达。这样, 散文才具有真实可感的力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融情与景”的方式, 借助这些景物来探求作品作者的感情、思想与意蕴, 并逐步进入作品所描绘的境界中。例如:同样写秋景, 在毛泽东的笔下是“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充满生机的秋天;而郁达夫在《故都的秋》这篇散文中, “秋天院落”也好, “秋槐落蕊”也好, 都弥漫着秋的悲凉与萧瑟。出现这样的差异, 不仅是作家个人性格因素, 更重要的是作者需要表达的情感不同。这样的情感其实是作者的审美不同, 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把握情感因素, 实现情感上的共鸣

在散文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品味并体悟文章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教师要带领学生认真地感悟、仔细地聆听。把握好散文的情感因素, 就能营造教学中的情感空间。这样的散文教学才能更有激情, 更有韵味。引导学生开展诵读活动, 学生就能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唤起心中的情感因素。这样, 就会让散文的“形散”在诵读过程中实现情感的共鸣。例如: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 其中有这样的片断:

师:“请大家选择自己认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段进行朗读。说说这些地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学生认为:这表达了鲁迅的极度悲痛与愤怒。因为作者写道:“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表达了作者对牺牲者的尊敬和与敌人作斗争的决心。因为作者写道‘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 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 其中‘快意于我的苦痛’其实就是就是说很悲痛, 悲痛到了要与敌人决战的地步, 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反动军阀的极端轻蔑。”

三、注重人文化教学,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语言是交际工具,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可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分的关注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教学要站在人的本性的立场上, 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长远的目标来审视语文教学。这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更是迫切需要实现的。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时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出现了过度重视工具性的极端, 走向了过度重视文化的另一个极端。在散文教学中, 出现了“因新课改关注人文性, 就过度重视散文教学中的人文性”的现象。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等课文时, 不能过度渲染作者爱国思想, 只是渗透这种思想即可, 这些文章都有爱国的思想, 但它不是文章的主旨, 我们也不能过分地追求浓烈的课堂氛围, 因为这也不是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只有掌握好这个“度”, 才能达到重视散文教学中人文性的目的。

四、加强活动体验, 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求, 语文教学要结合具体的学习材料, 围绕课本中规定的主题开展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体验,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是:积极开展活动、注重个性体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活动形式多样。所以, 我们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 积极开展这样的活动。例如:在教学《相信未来》时, 就采取了让学生阅读诗歌的活动, 让他们深入的了解文本。首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活动, 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开展相互交流活动, 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接着, 要求学生开展分组合作, 来改编《相信未来》的文本, 并汇报个小组的创作的内容。这样, 就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掌握。这时, 如果反过来再来引导学生进行把改编的内容与原文进行比较, 学生就会更加融入诗歌所蕴含的境界中。

总之, 散文阅读重在体验、领悟。让我们静下心来, 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的阅读中去。通过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就能很快地在把握文本的内涵中解决阅读中的问题。只有我们带着享受的心态来专注文本阅读中的体验, 就会发掘蕴含在文本中的美, 才能享受散文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杨芳.浅论高中语文散文教学的凝聚点[J].语文学刊, 2012 (16) .

[2]韦瑜.把握散文情感的教学尝试[J].中学语文教学, 2013 (06) .

韩少功散文《生命》赏析 篇3

这是一篇极富哲理色彩与人文精神的精短小品。读着这样的文章,我们会不自觉地被他迸溅的思想火花和直指心灵的毫无矫饰的语言所灼痛。他那悲天悯人的终极关怀,那文字深处浓郁的理想烛照,那活泼泼的流动的忧患情思,都让人每读一遍仍会有一种崭新的愉悦和情难自抑的感动。

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极有特点,值得我们深深体悟。《生命》的吸引力首先在于它的思想深度。大家知道,一篇好的散文,需要有一些深邃的思想去支撑它,去浸润它。散文没有思想,就如同人没有灵魂。在《生命》中,韩少功用他那几乎让人无法觉察的空空妙手,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价值评判、沟通与和谐、平等与尊重等多个命题水乳交融在一起,并通过文本,对之进行了一种直指内核的审视和思索。他认为,人和动物应该是平等的,人不能自视甚高,而必须“用新的语言来与骨肉相认”,在“触抚石块或树梢的问候”中逐渐融入“更大的一个家族”。作品撇开了个人的小烦恼、小感慨,把笔触一下子伸向了关注人类生存、人与自然和谐的高度。正因为有了这个高度,《生命》才具有了空谷足音般的震撼力和穿透力。

文字表述上的清新隽永也使《生命》格外摇曳多姿。“你看出了一只狗的寒冷,给它垫上了温暖的棉絮,它躺在棉絮里以后会久久地看着你”。不动声色的开头,不动声色的叙述,却早已把那深沉的意味刻在你的心上了。这就是《生命》的个性,它挟带着作家韩少功深厚的悲悯,让我们心甘情愿地陷入阅读的沉醉与迷恋,而不想自拔。

用生命影响生命生活随笔散文 篇4

“用生命影响生命”,这是北京广渠门中学校长吴甡的教育思想!的确,想想自己的成长历程,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并不是老师的说教、训斥,而是他本人的一言一行、处事方式!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有两个:小学时的袁艾老师,初中时的王金良老师。他们从来没对我进行过一次唠唠叨叨地说教,但是,在多少年以后,当我也开始面对学生、面对家长、面对社会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当我在处理一件事的时候,眼前会不自主的闪现他们的影子,心里会想,要是他们在这里会怎么办?然后,我就有了自己的思路!

学校就是个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地方!所以,大家都注意校园文化的建设,这校园文化,绝不仅仅是你在墙上做了多少展板,在校园里树立了多少宣传栏!更多的是有这个园子里的所有人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共识,这种共识可以形成约定俗成的处事方式:比如,怎么面对学生、怎么面对学生的错误、怎么面对老师,怎么面对老师中出现的问题等等。

大家在这种共识指导下,建设着一个共同的生活环境,就宛如,一方池塘,有大鱼,有小鱼,有虾米,有水草,有螺丝,有莲花,有水鸟,有水蛇,甚至是鳄鱼。在这个池塘中,无论你的地位高低,都要遵守一个不言自定的规矩:那就是承认所有的存在,不打破任何一个环节,这才能保持整个的生态平衡。一旦有一天,小鱼吃光了虾米,大鱼吃光了小鱼,抑或鱼们吃光了水草!那这个水塘就会迅速变成一潭死水!

这就是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原理。

在自然中,每一个物种都会影响到其他的物种,生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互关系,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

在学校里,也是这样,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他们都有存在的理由,老师不能企图拔除任何一根水草,学生永远是生活在生态系统的下层的!如果,一旦下层的水草收到了种群灭绝的威胁,那么,肯定会有另一种力量渗透到这里反过来影响着其他种群:这就是家长和社会!

也许,又是老师也只是处在虾米或是小鱼的位置上,那,生态系统的最高层就起到了决定整个系统存亡的作用!

所以,我们需要深刻理解“生命影响生命”意义。

我想到了我们都很熟悉,也经常听到的一个实例:一个孩子在家里,从小听到的就是父母不说脏话就不开口的习惯,那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也会养成这样的习惯;一个家长如果经常以粗暴简单的打架来解决问题,那孩子将来也会变得粗

暴简单!

那么。作为学校,我们该怎么影响学生?校长、副校长、科室主任、班主任,我们就好像是生态系统里的.上层生物,我们该怎么促使整个生态系统的持久繁衍呢?我想,这将使我们不得不深深思考的问题吧?

你要承认孩子们会犯错误,要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们的错误,真正的王者风范,是不能靠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树立的!你简单粗暴,孩子们就会感到没有安全感,他们就会寻求自己以为是的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

应该想想自己的生命状态正在以一种什么方式展现给孩子们!

就好像一个老农,不去给庄稼浇水、施肥,而是抱着膀子天天对庄稼说:“你要生长!不长就会害了你自己!”或者大声地呵斥:“什么东西,多少天了也没见你长多少!真是没用!”最后,终于无法忍受这成不了器的庄稼了,干脆一把火

给烧光了!

试想:他用生命来影响生命了吗?其实,他只要肯于悔改,及时行动起来给庄稼浇浇水就行了!只可惜,他把庄稼不长的原因归结到了庄稼自己的身上了!丫就终于满眼看到的都是歪瓜裂枣了!——这不是他自己造成的吗?

迷恋生命散文 篇5

夏天的晚上,在屋子里特别的热。所以,吃过晚饭后,我和爷爷打算出门乘凉。出门前,爷爷拿着一把扇子。我心里很疑惑,爷爷怎么这么喜欢这把扇子,总要拿这把扇子扇风。

夜晚的样子和白天截然不同。乡下没有污染,天空点点繁星点缀其中。爷爷轻轻地牵着我的手,带着我穿过了一片田野。来到了一棵榕树前,榕树看得出种在这里很久了,树底下还有一张石椅。这里很安静,只听得见蝉鸣叫的声音,周伟还有好些萤火虫在点着灯呢。

坐在了椅子上,我和爷爷聊起天来。但是,好景不长,耳边传来嗡嗡的声音,我一看,原来是来了几只不速之客——蚊子。其中一只蚊子蹬着双腿,拼命闪动着翅膀,想饱餐一顿。我怎么可能如它的愿,我一看准时机,就挥动双手想拍死它。可是,就在这时,一只手制止了我。

我看着那只手,布满了沧桑,手指如竹枝一般。我又抬起头,发现爷爷头发花白,眼窝深深的凹陷进去,两颊也凹陷了进去。此时,爷爷原来显得如此苍老。

爷爷小声地对我说:“孙女,我们放它走吧。它也不容易,蚊子的寿命才短短几天,我们就别伤害它了。”我虽心有不甘,但我没有反驳,点了点头。

爷爷笑了笑,摇了摇头,呢喃道:“罢了,你还小,不懂也很正常。”

爷爷又说:“你还记得你奶奶怎么去世的吗?”

爷爷的话把我的思绪带入了记忆之中。奶奶生前得过三次中风。第一次和第二次都运气好,抑制住了病情。可是第三次,奶奶还是逃不过死神的魔掌。

奶奶住院时,我和父母只匆匆看了奶奶一眼。没几天后,就传来了奶奶没救的消息。那个时候,爷爷整个人似乎崩溃了。他变得瘦骨如柴,睡在床上,盖着被子都觉得那里没有人。

想到这里,稍微抬头,我看见了爷爷的眼眶布满了泪水。我拉起了爷爷的手,说:“爷爷,别难过,你还有我和爸爸妈妈。”

爷爷又说:“你奶奶是多么好的一个人啊。可是,她走的那么急。她跟着我,辛苦了大半辈子,整天操劳这操劳那的,我没有给她好一点的生活,好不容易,孩子长大了,她却没有机会享福了。”

“所以,你长大了不要太拼命地赚钱;生命很美好,可是生命也很脆弱;人活一世,简简单单就好,再多的钱,都没有身体重要。”

“你现在听不懂没关系,你只要牢牢地记住就好了,以后,你自然会体会到其中的意思……”

那天晚上,爷爷和我说了很多他和奶奶以前的事。我们就在树下坐了很久很久......

我终于明白,爷爷为何总是喜欢拿着那把旧蒲扇,来扇风。原来,爷爷心里总装着两个字——“生命”。

珍爱生命,哪怕是一只叮人吸血的蚊子。我忽然似乎读懂了爷爷,也读懂了生命。

作者| 容里中学初一18班 梁晓珺

生命的真谛-散文 篇6

生命,每一次跨进,全靠努力的运行,人生依靠努力迈进。原来,与世无争,物我两忘,也是一缕温馨。一份清新,一种宁静,像茶轻轻滋润心灵,似风慢慢轻揉全身。简单的心,简单的情,平平静静,安安宁宁。人生,所有的不快与伤心,源于我们欲望太深,老想获取,总想超越。得之则喜,失之则悲,物化的心灵,容不下一个安静的心灵,无争、寡欲,美满终生。

努力才会进步,才会前进,因为努力的人,充满信心,充满志气。跌倒了,信心还在,只要坚持,一切还可重来;失去了,努力还在,只要继续,情况还会改变。生命就是一次艰难的竞争,一次需要内力的远行,累了坚持,伤了忍受,痛了挺住。

活在这个世上,我们不断地努力,不停地奔跑,追逐着,获取着。细想,人生短暂,我们又能消费多少,使用多少。追逐的不一定是自己需要的,获取的不一定是日后使用的。好多时候,我们活着就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名,为子。但名是虚的,子是实的,给他健康,教他诚实,让他善良,付他能力,那才最好。

流逝的岁月里,相聚与相离,都是一种缘分,一丝情意,一份美好。重要的不是结局,而是过程;关键的不是对错,而是尊重。如果聚是一种幸福,离也就是一种幸运,因为,甜时聚了,苦时离了。没有折磨,没有酸痛,牵手,温暖心灵,挥手,轻松自如。情,说到底就是感觉与心情,理解与尊重。

渐渐地都会老去,慢慢地都会淡忘。生命间那些福祸、离合,那些是非、荣辱,于心头,轻轻抹去。人生所有的追逐,所有的憧憬,终归就是一片空白。生命直到停止,便明白原来生空,死亦空,人生一场终归零。平平静静,安安稳稳,体会着生活的善良淳朴;简简单单,勤勤恳恳,感受着人生的真实美好。

生活可以复杂,可以简单,看你拥有怎样的心态,简单就真实,平淡就淡然。没有虚伪,不戴面具;不去张扬,甘愿淡泊,真心、真情、真实。荣也好,辱也吧,一切都会过去,别再委屈自己,委屈心灵。吃苦不是生活,应该快乐。走过,经过,尝过,还是平淡最美。听过,看过,想过,还是简单最好。

世人谁都有自己的想法、做法、活法。理念不同,做法不同,活法就不同,我们没必要去干涉别人,影响别人,甚至攻击别人。他好,不会嫉妒,不会报复;他不好,不去打击,不去鄙视。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有苦衷,生活中没有谁,不希望自己活得更好,走得更顺。理解、尊重,帮助,生活会更好、更美。

好多的事,随着时光失散了;好多的人,随着岁月走散了。我们不能肯定事情的结局,但我们能决定自己的态度;我们不能测定个人的未来,但我们能选择自己的现在。有一个良好的态度,珍惜自己的`现在,就算结局不够完美,就算未来不够畅快,起码,我们赢得了现在。起码,我们感受了我们自己真正的现在。

生命,就其本质,善良总是持久的,人心,多是向善的。消逝的岁月里,多少渴望被悄悄带走;多少失望又默默涌起,情碎,心醉,无奈,泛起多次。好多的苦、累,不能言说,只在心里悄悄碎。有累,轻轻鼓励自己,轻易不言累;有苦,暗暗告诫自己,轻易不流泪。忍住所有的苦与累,默默无语。

姚建铨迷恋科研不停歇 篇7

姚建铨发明的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的精确计算理论,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姚技术”、“姚方法”,并被国际学术界广泛应用……

2014年1月初的某个早晨,著名激光与非线性光学专家、中科院院士姚建铨突然从9级台阶上摔了下去。

那天他像平时一样,早上5点多就起来了。前一天工作的疲劳还没缓过来,加上夜里又没有睡好,忘记开灯的他感到头一晕,就从家中跃层的三层跌到了二层。前来接姚建铨的司机奇怪他为何迟迟不出来,就给他的老伴打电话。当老伴发现姚建铨躺在地上的时候,他已经昏过去了40分钟。这一摔的结果是,耳部鼓膜穿孔,流血流脓,头盖骨也受到损伤,并伴有脑出血。于是,姚建铨被缝了好几针,住了近一个月的医院。

不过出院一个多月后,他就像是伤后急于复出的体坛明星一样坚持马上重返赛场。

2014年4月初,以“太赫兹波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科学问题与前沿技术”为主题的第488次香山科学会议召开。作为本次会议执行主席之一的姚建铨如约出现在会场,并作了主题报告。太赫兹波正是他近些年的研究重点。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姚建铨笑着说:“我现在七十多岁了,不敢‘吹牛’啦!十年前我还敢说自己是六十多岁的年龄,五十多岁的体格,四十多岁的行动,三十多岁的思维。”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个性:“我做过两届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及两届天津市民进主委,秘书写的稿子我很少照着念过,我一般都要说出自己的想法。”

忙而不乱

“很多学生都说姚老师太急了。”姚建铨说,“我年轻时在搞科研应该最旺盛的阶段遇上了‘文革’,没办法,但我总想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所以就拼命工作。”

他觉得,很多人恐怕都未必有他自己这般勤奋。“我笨鸟先飞嘛,你干8个小时,那我干10个小时行不行?总比你多2个小时吧。”

每天5点多,姚建铨就起床了,有时甚至更早。在太阳都还在沉睡的时候,这个急性子的科学家就已经打开电脑查阅和回复来自世界各地的邮件了。

早点铺开门前,姚建铨就已经等在那里,有时甚至边看着卖早点的把火生起来边琢磨问题。他的早餐标配是:一个烧饼、一个茶叶蛋。

不过在把早餐给老伴儿留一份之后,他就急急忙忙地拿起自己的那份走向实验室了。

不等咬几口烧饼,姚建铨的“频道”就已经切换到工作模式。

有时候,到了晌午,姚建铨杯子里的水早就凉了,半个烧饼也静静地躺在那里注视着这位特殊食客的繁忙。

记者专访当天在现场见识到了姚建铨的“废寝忘食”。11点多,他给老伴打了电话,说中午不回家了。中午他让学生帮忙从食堂买了份饭。

12点,饭到了。“不如您先吃?吃完我们再接着聊?”记者问。正谈一个问题到半截的姚建铨马上说:“先说完,先把这个说完。”

有时候,老同学路过天津来看望他。他往往正忙着手里的活儿,就请朋友在一旁的沙发上边看杂志边等他。朋友眼看着姚建铨在不同的“频道”上来回切换,同时兼顾着各个方面的事务。

到中午姚建铨陪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对方第一句话是:“我要像你这么干,早晕过去了。”

姚建铨本人倒是忙而不乱,作为天津大学激光与光电子研究所所长,还同时兼任着多个职务:中国光学学会理事,天津大学精仪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名誉院长,国家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同时他还是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务委员,天津市第九届、第十届政协副主席,民进第九届、第十届天津市委主委等等。

姚建铨每天常常工作10多个小时,语速非常快,走路的速度甚至超过年轻人。

曾经有学生向他抱怨:“姚老师我话还没说完呢您怎么就挂电话了?”后来姚建铨每次都耐心而和蔼地问学生:“你说完了吗?我可以挂电话了吗?”得到学生的肯定答复后,他才放心地把电话挂上,然后迅速去忙其他事情了。

没有白忙

姚建铨没有白忙,通过多年从事激光与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技术的研究,发展了高功率倍频激光的理论。他发明的双轴晶体最佳相位匹配的精确计算理论,被国际学术界称为“姚技术”、“姚方法”,并被国际学术界广泛应用。在新型激光器及应用技术方面,他成功研制了高效固体激光器、可调谐激光器、高效倍频系列激光器等,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不仅如此,他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教委及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共4次、中科院特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36届尤里卡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以及该博览会个人最高荣誉奖“一级骑士勋章”……

1939年姚建铨出生在无锡。小时候,电风扇尚未普及,夏夜解暑的常规方法就是躺在空地上乘凉。那时,仰望着星空的姚建铨很好奇,比星星更远的地方有什么?我们所在的地球在宇宙中到底占据怎样的位置?

后来,他读到了牛顿、居里夫人等著名科学家的故事,“这在我脑海中播下了种子,想着将来一定要当科学家”。

姚建铨认为,科学研究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从开始的一无所知,然后逐步深入,最后作出成果。这就像走在森林里探宝,最后找到科学宝藏的时候,那真是种享受。这种乐趣,是对自己最大的回馈。”

他将牛顿、爱因斯坦比作科学的大树。“这样的大树,有着很深的根基,对科学的各个分支都有着深远影响,而我们这些小科学家,就是树梢上的一小片叶子,能对人类作出一点贡献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和那些大科学家相比,我们不过是沧海一粟。”

20世纪80年代,作为国家第一批公派的访问学者,姚建铨赴美深造。

在曾经中苏友好的时代背景下,姚建铨学的都是俄语。到了美国之后,他深感自己英语水平不行,便一边在斯坦福大学进修,一边补习英语。

他参加了当地的英语培训班。赶上雨季的时候,他骑着自行车打着伞,湿滑的路面曾让他连人带车摔倒在路边。舍不得旷课的他就凑合穿着脏衣服赶到学校听课。

“有时候从实验室赶到晚上的补习班,来不及吃饭,下课后也舍不得买点心吃。”姚建铨回忆道“,但是饿得头晕啊,也不敢骑车了,因为之前饿得骑车摔倒过,我就扶着自行车一直走回住所。”

学成回国后,面对国内实验条件的简陋,姚建铨曾经在仓库里面做实验。“我们在三楼的实验场地没有水,只能从距离最近的二楼女厕所引水。还得找个学生在厕所旁边看着,怕有人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一关水龙头我们那个激光仪器就爆炸了。”

“太没必要休息了”

谈到做姚建铨的学生,苦虽苦,但绝对有收获。至今,从姚建铨门下已走出了约两百名博士和硕士,还有十几个博士后。

作为导师,他会注重帮助学生制定研究方向,并对其充分信任,相信弟子能够完成任务和取得成绩。当科研项目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确定以后,具体的工作他会放手由学生们去做。姚建铨认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由他们大胆地创新,这也是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同时,他也会争取多带些优秀的学生去国际会议上见见世面,学校难以负担的,他就会从社会上找来资金支持。

他的学生目前已遍布海内外,有些是优秀的科研人员、大学教授,有的是科技公司的高层。

不过,他与学生的交流从来都不是单向的。他会把学生按照项目分成若干个小组,经常召集起来讨论课题,通过学生阐述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姚建铨本人也从弟子那里吸收学术养分。

于是,他跟学生之间的关系往往很融洽。他会跟学生下棋、逛公园,岁数还没这么大的时候,他甚至和学生们一起打排球。他们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建立了真挚的感情。

有的学生心疼姚建铨,劝他说:“您都有这么多成绩了,还不休息休息啊?”

姚建铨笑着跟记者聊起这个事儿:“不休息,太没必要休息了。前段时间摔跤后,医生建议我以后一年内不要坐飞机了,因为头盖骨有些错位,坐飞机时气压变化会让头盖骨的伤口再出血。不过呢,我打算从高铁开始试起,坐高铁没问题了,过段时间我再试试坐飞机,不然很多地方没法去出差。”

爱慕与迷恋 篇8

玉店林立 美石多

新疆不愧为和田玉的家乡,走进新疆,随处可看到温润而晶莹的美玉,可以说是玉店林立,玉石交易十分活跃。

我的新疆之行是从喀什开始的。喀什是南疆的第一大城,距乌鲁木齐有1000多公里路程。这里伊斯兰气息非常浓郁。喀什在当地少数民族词汇里,是“玉石集散地”的意思。经营玉石的有专营店,也有在专营当地维吾尔族古旧工艺品店里设专柜销售的,还有提着一串串挂件,在狭窄的老街里兜售的。

喀什有一处号称“中亚商贸集散地”的大巴扎(如同中原地带的集贸市场)。在这里,有卖玉件的,也有卖玉石的。大大小小卵石状的和田玉仔料,有的展示在玻璃柜里,有的直接装在大木盘里,任人观赏、摩挲、挑选。

从喀什乘车赴和田,500多公里的路程可以说是玉石之旅,在英吉沙县的英吉沙小刀厂的销售商店里,既有品种多样的英吉沙小刀,也有温润可人的和田玉仔料。而且,要价也不算十分昂贵。

车进和田,一条条街道上的和田玉店,店连店,店对店,仿佛这里满城都是玉店。下榻团结广场西南侧的玉都大酒店,酒店一楼的10余间门面开了五六家玉店,连酒店门厅的服务部也不卖烟酒副食,专卖和田玉件与玉石。

既卖玉件,也卖玉石,这是和田市玉店的一大特色。而和田市的玉巴扎里,摊位上大抵只卖玉石,而不卖玉件。这些玉石多系卵石状,有白玉、青白玉、青玉、墨玉、碧玉,以青玉和青白玉居多。当然,内行人看得出来,其中也不乏鱼目混珠。

不仅在城镇,在玉龙喀什河刨玉的现场,在和田市周围的村庄里,三五成群,八九成堆的玉交易,可以说随处可见。

离开玉气荡漾的和田,走进乌鲁木齐,玉店也是扎堆地开。而且店里的玉件、玉原石,似比和田更胜一筹。和田的玉交易,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变相合奏;首府之城的玉交易,已有了一番挑选与淘汰。乌鲁木齐二道桥,是闻名域内外的大巴扎,玉石交易在那里自然也有一席之地。

和田河里刨玉忙

和田,古称于阗,是南疆古城。于阗,在当地人的古代词汇里,是产美玉的地方。中华民族爱玉、用玉、崇玉,至少已有8000年的历史。玉,像一根生命不息的管道,早已把昆仑北缘的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联结到了一起。

和田城周围有两条源自巍巍昆仑的河流,北为喀拉喀什河,南为玉龙喀什河,它们在和田城东汇合后,称为和田河。和田河往前进入塔里木河,而塔里木河最终消失在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

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不仅为和田河带来了昆仑山纯净而甘甜的雪水,还给和田河搬来了千年不绝的美玉。上天在造物时,给两条河明确地分了工。玉龙喀什河专工白玉、青白玉,喀拉喀什河精于墨玉。

近年,许许多多的人涌到了和田,涌进了玉龙喀什河。在宽阔、平坦的河床里,刨玉人最多时达到10万之众。据说那时玉龙喀什河里人潮汹涌,挖掘机密如森林。狂热的淘宝潮,几乎要把河床里数以十万年、百万年贮藏的玉料刨尽取干。

傍晚我来到玉龙喀什河,只见到干涸的、坦荡的河床上仍有三三两两的人在风沙中弯腰刨挖,远处挖掘机的钢铁长臂虽已稀疏,但仍依稀可见。灰蒙蒙的河床上,大坑小洞随处可见。只有河床的中央部位有一汪汪的小水凼,使人们没有忘记,这是一条河,但已退化为季节性河流了。

当地的朋友说,历代出玉的河床已被翻腾过好多遍了。高峰时,挖玉人何止10万,挖掘机何止数百。今春和田市清理整顿挖宝行为,保护河床,保护玉源,行动刚刚生效。目前,河床里已清静了许多。

次日,再次造访玉龙喀什河。蓝天白云,烈日当空,卵石密布的河床在日照的强光下,似有淡淡的煙雾,如同五彩云霭。烟霭之中,宽阔的河床上,远处影影绰绰,近处历历在目:或三五人、或五七人、或一人,刨石的、挖洞的、低头弯腰翻腾卵石的,都奔着一个“玉”字。这些人似乎互不干涉,各奔前程,就看谁的运气好了,看谁能找到那美丽、圆润的和田仔玉。在这些无序的作业点之间游动着寻寻觅觅的买玉人,刨玉现场的玉交易,显然不像店铺那样昂贵。

乱花渐欲迷人眼

中华民族自古爱玉崇玉,以此创造了那句名言:黄金有价玉无价!

其实,这种说法应该只流行在上流社会、贵族领域。据当地人讲,记忆中的和田玉真正值钱是近10年的事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偶尔在河水里捡到仔玉,鸡蛋大的仔料也就换一两个鸡蛋。上世纪80年代可换一袋粮食。现在,你拿鸡蛋大的金疙瘩去换鸡蛋大的白玉仔料,人家还不一定愿意呢?

此番造访新疆之前,有信息表明和田羊脂玉价格已上升到每千克20万元,这已是羊脂玉有史以来最尊贵的时刻了。如此天价,令人咋舌!然而,进疆之后,才知道每千克20万元,已落后于市场形势,和田羊脂玉、白玉,已被越来越膨胀的需求,或者说被狂热的市场推举到了新的价格巅峰。

喀什有一家很大的玉雕厂,参观这家玉雕厂和它的大型卖场,真的是让人长了见识。这家玉雕厂生产的佩件、把件品种很多,但价格很高。青玉、青白玉把件三五千元、七八千元不等,白玉件则动辄上万,一件二三十克的白玉把件,标价在6万元以上。温润诱人的白玉仔料吊坠干脆论克出售,每克要价280元。这样高昂的价格吓退了多数观光者,但业主似乎并不着急:白玉仔料越来越少了,现在嫌贵,将来怕是还要贵呢!

和田,如今不仅是和田玉出产的基地,也是和田玉最大的贸易集散地。这里的玉价影响着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和田玉的价格,但也有人说,是外面的价格影响着这里的价格。

和田的玉价给人的印象是,玉雕厂玉价高于商店,商店的高于巴扎,巴扎高于民间零星的交易。

在和田一家有影响的玉雕工艺厂的卖场里,玉件被分成了两大部类,普品间的玉件大约是每克200元,精品间的白玉件也达到了喀什那家厂子的价格,大约每克280元左右。好在实际上是可以讲价的。1件白玉仔料的加工件,以玉牌为例,标价在1~6万元,可谈到8折成交。

和田的玉巴扎是专业的玉石交易市场,那里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成交活跃。其货色主要是青玉、青白玉仔料原石和绺裂较多的白玉。这些仔料原石有大有小,小如豆子,可作胸坠;大如冬瓜,重数千克、数十千克。这些玉多半是当地人或外地淘玉人刚刚从河床里刨出来的。他们把品质一般乃至较差的,弄到巴扎去卖,而很可能把精品“捂”了起来。

在和田,白玉的价格可以说已经白热化了,但也并不完全无“漏”可捡。一位来自河南的买玉人说,到河床的刨玉现场,到沿河的村庄里,好眼力的买玉人,有时花几千元可以买到值几万元的原石。拳头大小的青白玉,少说也有六七百克,几百元就可以谈下来。

乌鲁木齐的玉价,标价似不比和田高多少,但比和田坚挺。和田的玉交易可以打折,乌鲁木齐众多的和田玉店,折扣不如和田大。但和田也好,乌鲁木齐也好,白玉的交易均已到以克论价的时代。业主们对每千克20万元的说法均表现为不屑一顾:什么20万元,如今是50万元了!

20万元、50万元指的应该是羊脂玉,每克200元以上,指的是白玉仔料。和田的河床被翻腾了一遍又一遍,仔料的确是很难得了,白玉仔料就更难得了。至于白玉仔料中的上好之物——羊脂玉,如今到哪里去找?这两类白玉之精华价格昂贵,但毕竟物有所值。问题是,白玉仔料与山料怎样区分?一般的白玉仔料与难得的羊脂白玉怎么界定?

乱花渐欲迷人眼,玉价纷纭待慧眼。玉的高价时代,爱玉、崇玉、藏玉的人们,要警惕陷阱,谨防忽悠。

此爱绵绵无绝期

爱玉的人愈来愈多,和田玉愈来愈少,这无疑是一个总的趋势。

但和田玉少到了什么程度?和田玉的品种很多,是整体地少,还是部分地少?这些疑问,涉及到当前收藏市场玉器价格的定位和价格的走向。和田玉的传世量、贮藏量,相当多的人说不清楚;或许还有人虽然比较明白,却不愿意说清楚,玻璃缸里观鱼,清澈透明,将会使玉器收藏市场少了许多猫腻与糊涂。

多方信息表明,对和田玉不能简单地说少。和田玉是软玉的一种,是公认最好的中国玉,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好的玉。全球范围内,软玉矿床不太广泛,规模一般较小,蕴藏量不多,因此软玉比较宝贵。

地质研究者和玉石矿藏专家认为,和田玉与俄罗斯、加拿大等地的软玉一样,具有矿藏规模小、采挖复杂的特点。

地质矿产专家唐延龄,长期在新疆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现为新疆宝石学会常务理事。他在著述中表明,和田玉矿床主要蕴藏在终年积雪的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山脉中,已发现的矿床有16处,其中6处尚未启动开采。他认为,顺着已经总结出的找玉轨迹找下去,还会发现一些新的和田玉矿床。

和田玉矿床有了大概的数量,和田玉矿的蕴藏量能不能有一个比较科学的测算呢?唐延龄等玉矿专家在《中国和田玉》这部著述中,还真的对和田玉的蕴藏量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认为,正在开采的10处矿床,和田玉的保有资源量大约为3万吨。目前已知,但尚未开采的6处玉矿,玉石资源量预计为4万吨。可能发现的玉矿,专家们乐观地认为会达到35~50个,预计资源量达14万吨以上。按上述三类情况预计,持乐观观点的专家认为,和田玉的总蕴藏量可能还有21万吨以上,可供人类所用。

21万吨是什么概念?能切多少玉片,雕磨成多少玉牌、玉件?琢成多少玉器?据资料反映,和田玉山料目前的开采量每年最低10吨,最高100吨。照100吨计算,悠着点开采,我国和田玉还能开采2000多年。

如此说来,现在一些传媒起劲地吆喝和田玉资源接近枯竭,有些言过其实,甚至是有点为玉石商“做托”之嫌。21万吨不是太小的数字,我们可以从另一方面来印证它的丰厚。有资料表明,新疆和田玉的开采史已有7000年之久,专家认为和田玉自开采以来,累计的开采量为1万吨。这1万吨,已让国中之人稍富者几乎人人手头有玉,国外也有不少收藏、流传。还有21个这么多,那将是何等丰富的收藏?

当然,21万吨是个理论数字,还存在变数。再者,玉矿深藏两座大山脉的雪线及雪线以上,地质十分复杂,交通极为不利,每年开采量有限。但不管怎么说,叫喊玉源紧张,推着玉价向前疯狂,市场炒作的成分是不可否认的。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和田玉确有紧俏、资源急剧走向枯竭的部分——那就是和田仔料。它是山料的精灵。数十万年、数百万年前,山中的和田玉崩裂滚落于山涧,冰川、雪水将它们一步步地向前搬運,它们跌跌撞撞,相拥相碰,极其缓慢地进入了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它们的棱角磨去了,它们的野性消失了,它们被埋进了河床的沙砾层中。

那些刚刚进入山涧的下游、尚未进入主河道,稍稍磨圆了一些的玉石,被称作山流水。

当今的一些人(可以说不是和田玉的收藏者,而是和田玉的经营者)对玉的迷恋,可以说执着而近疯狂。数十里的白玉河、墨玉河,近几年已被人手和机械手翻腾了多少遍,连重一两克、只可做小吊坠的小仔料都被翻了出来。

那被翻腾过的河床里砂砾层中还像20年前那样,埋藏着光射牛头的玉石仔料吗?

早已有人逆流而上,搜寻玉河上游的山流水。山流水被逮光,倘再无山流水玉优雅而迂缓地顺流往下攒行,老的仔料翻得底朝天,新的来源被截断,世世代代产仔料的玉河,还会有仔料吗?

呜呼!老的仔料即将搜索殆尽,新的仔料无以成长。人们有理由担心:那温润的仔玉,会不会再无来者?

和田玉仔料的确愈来愈少,愈来愈金贵。和田玉仔料现在为每克200元以上,以致300多元。釜底抽薪无资源,这玉中精灵的价位无疑还将上升。再就是和田山料中的白玉,也是紧俏之物,因为白玉只占山料的10%左右。

生命抒情散文 篇9

二十岁的时候,总喜欢仰着头,满眼里都是蓝天白云,以为人生真的可以格外的晴朗和明净。三十岁的时候,开始将目光转向与自己视线平行的,是叶绿花艳,是四季的轮回,有风花雪月,更有狂风暴雨,却依然还相信,人生应该有阳光灿烂。那么,到四十的时候,就会常常看看自己的脚下,是路,是草地,还有叶落花谢,更有坷坎不平,也就真的明白,你想要的,并不是能够轻易得到的。你不想要的,也不是轻易可以丢掉的。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拾取又不断丢失的过程,没什么是你真的永远能够拥有的。

一个和你聊天很久的人,即使不是情侣,也有些依赖了——看到这句话,深有感触,这或多或少体现了人与人的温情实质吧。爱不爱,在这样的温情前,都是其次的了。

对现在许多的人来说,现实里太多的不可言说,也无人诉说的情绪,常常让许多的人在网络寻找渲泄的突破口,而真正的愿意倾听,也愿意倾诉的人,又有几个呢?遇到了,相谈甚欢,得以继续,与暧昧无染,轻松自在,自然也就感觉亲近,这其实就是人最柔软的需要,没有一个人,真的能够坚强到不依赖一份温馨的喜悦。

于此,也就更懂得了珍惜和怜惜,当你还有这样的一个愿意陪你聊天的人时,你是幸运的,也许,某一天,你依然还是独看风景,可至少,那风景已有了些温度,不再清冷。

读了临水近期的诗作,发现较之以前的,有了很大变化,语言平实,感情也内敛,甚至,语言风格,也变得婉转了许多。如她自己所说,年龄,是女人,永远也不能忽略的真实,但我以为,就算已不再年轻,但内心的某些情怀,应该是不会改变多少的。成长,让我们学会的是如何去看淡风雨,平常自我,却同样也会给我们一许多去欣赏山水的机会,不是吗?如果强调年龄对自己的影响,那只能说是肤浅的。席慕容近七十还能写情诗,那是一生最灿烂的时光,为什么四十就开始感觉苍老了呢?

人生的路上,总有一些曾与你同行的人,会渐渐的走散,或轰烈,或悄然。而生命之中,与自己有着至亲,或者友情,爱情的人,也会渐渐的散去,虽然,轰烈和悄然,都不是我们愿意去接受的,但注定,最终,自己也会走散成一个人,孤独地向着自己的归宿而去。

清明之后的斜雨清风,格外的让人感觉凉,却与季节没有什么关联,而是记忆里的些许感伤,在湿湿的日子里,被浸渍得更加的清晰罢了。有人在走,有人在寻,有人是故意的不见或不愿,我也便是其中的一个。或许,我真是一个冷漠的人,有时候,情愿忽略那些热情,而只为自己寻一隅寂静,在孤单的想念里,却以为一切静美。

当我们习惯了说:没事,我很好——这只是一种习惯罢了,至于是否好,有关系吗?也许有,那便是不想让朋友,亲人担心,有的,还是对自己的安慰,因为,不管好与不好,你得尽可能地去习惯一个人的日子,习惯不让别人担心。

珍爱生命散文 篇10

“唉一一怎么寻死啊!如实在一起住不下去了,可以离嘛!一个生命就此结束了”。我随着议论声,挤进了人群。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躺在小区林荫道公路旁的楼下,嘴里、鼻孔、后脑还在淌血,眼大睁着,没有呼吸,没有心跳,已死去。半小时前,从四楼窗户跳下来的。大家都为寻短见的女人惋惜。

一个男人蹲在地上哭诉:“我抓一把没抓住啊,你死了我和三岁的女儿咋办啊!”又过了半个小时左右,殡仪馆的車来了,裹上白布,将尸体拉走了。地下一滩殷红的鲜血,不一会儿,清洁工清除了血迹。一个活生生的人,就此在人间消失了。围着的人还在议论,意思是刚才丈夫说,因女人有外遇导致吵架,女人跳楼。

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的事,一个死了,又无旁证,活着的人怎样说都行。谁知道事实真相呢?说不定还是男人有外遇,女子想不通殉情,都是有可能的。只有天知。

不管怎么说,人死不能复生了。保尔说:“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如果说人的生命可以重来,那么冲动一下,赌口气,把生命抛出去再捡回来。生命宝贵,在于失去不会再来。三十来岁,象中午的太阳,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创造一个辉煌。但人短暂的一生,我们应该珍爱,我们在这个世上,生命要去尝酸甜苦辣,只要珍爱生命,走人生路,苦尽甜来。人生走一半,中途而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即使婚姻出现了波折又不能原谅,又不能协商解决。为什么不寻求法律帮助呢?用死去证明自己的清白,或以死来表示对方对自己的伤害。或是以死谢罪,谁也不会理会轻生者为何而死。除了那些罪有应得的罪犯,自己不想死,法律都要制裁他死的人外。都不应该轻生。

有句俗语:“好死不如耐活”。有轻生念头的人,应想想孩子,想想白发苍苍的父母吧!为什么要使幼儿成单亲?为什么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人一死了之,却给活着的人带来一生的痛苦。多么可悲。老人哭泣,孩子哭泣,人们在惋惜。一个年轻的生命在人间消失。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女子的轻生不可能重于泰山,但不敢说她轻于鸿毛。也许是以死来对家庭暴力的反抗,唤起对妇女的尊重。难道女人的死还不能使活着的男人悔恨、忏悔、自责、内疚吗?

人死了,还受到这样那样的指责,男人所说,果真如此吗?

每当我走过出事地方,那儿又恢复了以前的平静。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时时萦绕脑际,那殷红的鲜血在诉说什么?是这段婚姻杀了一个人;是不懂法的女人不知维权而枉死。悲哉!惜哉!

姜文:就是迷恋电影 篇11

一直以来,我们对于才华的崇拜都表露无遗,看一个人,除去外表漂亮与否,最易注意的是这人有没有才华。于是,大众都爱抬头仰望天才姜文。姜文说,仅有天赋是不够的,得真正迷恋电影。他说他这辈子就是为电影活的。

姜文

最近重磅作品:《让子弹飞》

重要作品年表:《太阳照常升起》(2007年)

       《鬼子来了》(2001年)

       《阳光灿烂的日子》(1994年)

       《红高粱》(1987年)

       《芙蓉镇》(1986年)

演员姜文

说姜文少年得志,一点不为过。4岁上小学,17岁上中戏,21岁毕业,23岁就先后与谢晋和张艺谋合作出演《芙蓉镇》和《红高粱》。这履历表看上去,姜文就像是为电影而生的。

如果有人在十来岁的时候就看到自己喜欢什么,那真是很幸福。姜文无疑是幸福的,在他10岁上中学的时候,认识了英达,继而认识了英若诚,一有机会就跑到戏院里去看英若诚演戏,当然也看别人演,也看电影。姜文能把《茶馆》的台词倒背如流,连人物出场时处理的音色都能模仿出来,过人的表演模仿能力在那个时候显山露水。

那时年纪小,超强的模仿力只用来恶作剧,打电话给不同的人,装爸爸、装老师、装名人。后来渐渐萌生考电影学院的念头。不论隔多久,姜文总能记起第一次投考北京电影学院的经历:初生牛犊的他在一群考官面前卖力表演,周围人都乐不可支,可最后寄到他手上的信是“安心工作,安心学习。”好在热爱电影的心不会被一次否定而改变,一年以后,姜文考上中央戏剧学院。

要说姜文星途坦荡,也没错。毕业不久后,姜文便因为长得跟溥仪有点像而被导演相中,出演《末代皇后》中的溥仪。紧接着,当时最有号召力的第三代导演谢晋找他与刘晓庆演对手戏,成就了后来的《芙蓉镇》。再接下来,是《红高粱》、《春桃》、《本命年》、《大太监李莲英》。在毕业短短5年时间里,姜文先后与谢晋、凌子风、谢飞、田壮壮等名导以及潘虹、刘晓庆等知名演员合作了,拿出来的作品都掷地有声。之后又出演了他至今唯一一部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成为家喻户晓的电视明星。这不是一个幸运儿能得到的。世界是守恒的,你得到,必定有付出。

姜文付出的是满腔的痴迷热恋。演溥仪,他就去找溥杰,演李莲英,他就去找当时活在人世的最后一位清朝太监。在电影圈,大家都说姜文难搞,不只是对媒体而言,也对导演。他永远不会规规矩矩,你让他怎么演就怎么演。戏不讲透,就不演;觉得戏不对,不论是什么细枝末节不对,都得说出来,还要告诉别人他觉得如果怎么改一下就会比较好。说得好听,是极具创造力,有想法有热情;若说得难听,就是不听话,拿自己当回事。庆幸的是,处在中国思想极度开放的上世纪80年代,拥有这许多包容的电影人,允许姜文有自己的创意,允许他改动自己的本子,允许他随意发挥。可见成就大师也是需要成就大师土壤的。很多时候我们必须真拿自己当回事,谁不是回事呢?在自己正确的位置,谁都可以牛掰。正如后来姜文做导演后经常说的,谁都可以是好演员,关键要演对角色。

导演姜文

创作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词语,经由自己双手造出一样美好的玩意儿,真是件极美好的事情。没手艺的人憋不出,有手艺的人憋不住。

许多人认定姜文是有手艺的。其实姜文一早就在创作,他所演绎的每个人物都饱含着他的创造性,久而久之,他发现,把握一个人物远没有把握整盘全局来得有意思。他是有这个能力的,早在上学做作业排练时,同学便说他导得比导演系学生都好。还是演员的姜文,在等待一个机会。

机会在1992年突然降临了。某次聊天后,王朔随手送了姜文一本新出刊的《收获》,那上面刊登了王朔的新小说《动物凶猛》。姜文一口气看完了这篇6万字的小说,激动万分。是了,这就是他要拍的电影了,这电影就该是他的!

《动物凶猛》是姜文那么熟悉的生活背景,姜文10岁前时常迁徙,10岁后跟随父母定居北京,住在部队大院里,父亲是军人,母亲是小学教师,后来这部电影的大部分场景就是以姜文居住的5号大院为原型的。

姜文亲自动手改编了剧本,并给电影换了温情的名字《阳光灿烂的日子》,又独具慧眼的找来了当时还在上中学的夏雨出演少年马小军。两年后,《阳光灿烂的日子》一经上映,技惊四座,这与当时的中国电影太不一样了,太好看了。于是这部片子名利双收就显得那么理所应当,它让样子酷似姜文的夏雨一夜成名,更让姜文导演的才华倾泻而出。

有人很感叹,这个天才的大师,竟然在16年的时间里只导了4部电影。并且经历并不平顺。2001年的《鬼子来了》被禁了,2007年的《太阳照常升起》被骂了。无论被禁还是被骂,姜文镜头里展现的东西总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鬼子,不一样的疯子,不一样的手法,不一样的视角。

有朋友说姜文太慢了,太不赶了。姜文说其实不是他慢,是很多时间他在等钱而已。什么导演要等钱呢?不出名的,拍东西不迎合市场的。很显然姜文够大腕儿,他属于后者。对于姜文来说,电影是事业,不是生意,从演戏那时候就是这样的。他说,“演戏能挣钱我不拒绝,可是你要让我为了挣钱放弃一部好戏,那我不干。”一句话,就将对于电影的热爱表露了。演戏,要演喜欢的好戏,导戏,当然也要导喜欢的好戏。不妥协,是一种抗拒的姿态,更是保护热爱的一种姿态。

电影人姜文

说到底,姜文就是个电影人。无论做演员,还是导演,他迷恋电影,迷恋戏剧这门艺术。对他来说说别的都没有价值。只有拍电影有意思,演戏有意思。说电影,他来劲,讲五天都没问题,可说别的就没劲了。他说这辈子据为电影活了。

在少年时就看见自己所爱,是幸福的;在成年后一直坚持当初所爱,仍沉迷其中,为之不懈努力,不妥协,不媚俗,更是值得尊敬与钦佩的。

上一篇:宝钢奖学金申请材料下一篇:文明礼仪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