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基础知识唐朝文学

2024-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代文学基础知识唐朝文学(精选8篇)

古代文学基础知识唐朝文学 篇1

唐代是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发展的顶峰。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时期的王之涣的《凉州词》、《登鹳雀楼》是绝句的珍品。边塞诗人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孟浩然,王维则成为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作家。王维工音律、善诗画,宋代苏轼曾说:“味摩诘诗,诗中有画。”岑参和高适则是唐代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是中国豪放派浪漫主义诗人的高峰,世称“诗仙”。杜甫,字子美,别称杜工部,世称“诗圣”是中国现实主义诗人的高峰。

后人评论:李诗思疾而语豪,杜诗思苦而语奇。“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中唐时期的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成为“唐宋散文八大家”(其余为柳宗元和北宋时期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之首。与擅写寓言体散文的柳宗元并称“韩柳”。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共同领导了中唐时期的“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名篇《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流传。

贾岛和孟郊是“苦吟诗人”,时称“郊寒岛瘦”。

古代文学基础知识唐朝文学 篇2

关键词:唐朝至五四时期,中国女性文学,女性主体意识

一、引言

本文所涉及的女性文学是指女性文人自己亲身参与文学创作的范畴, 而并非宽泛的, 凡是涉及女性题材, 女性主题的文学作品为研究基础的文学范畴。本文将研究时间划定在唐朝与五四时期之间, 其理由为在唐以前的作品中多数女性文人都表现出对占有主导地位的男性文学的一种依附与模仿的痕迹, 借以文学为手段, 试图在此领域追求与男性的同等, 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 寻求到自我价值的升值。

笔者认为才是真正出现了女性文人独立表达个人主体意识的文学新现象是从思想、文化都较为开明活跃的唐朝开始, 期间有宋代的兴盛突破, 有明清的扼杀压制, 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这种探索才得到了真正主流文学文化的认可。

二、传统中国女性生存状态

中国古代农业宗法制社会男权机制塑造了女性的配角地位。随着私有制的出现, 母系氏族大权旁落至男性手中。以至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女性一直处于历史遮蔽之下, 只是作为男权制度神话中的一个消失者和缺席者, 女性鲜活的生命和热烈的情感处于囚禁和封闭状态。社会的统治均以儒家宗法伦理为序, 而其中男女、夫妇之间的伦际关系是最为基础的规范。“男尊女卑”、“夫为妻纲”、女子“无才便是德”, 应遵守“三从四德”的妇道等等, 从伦理上把妇女既定在了卑微的“伏子人也”的从属地位上。后世还进一步将这男女伦际关系的儒家教条加以理论化、系统化乃至于法化, 更彻底地残杀了广大女性人格和自尊, 活生生的人被当作了一种存在的客体、一种的符号、一种宗族繁衍的工具, 任由男性的好恶来决定她们的生存境况命运, 彻底否定了妇女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存在的合理性, 被剥夺了包括独立生存权在内的许多应有的人生权利。

三、唐朝至五四新文化时期女性主体意识演变

(一) 唐代女性文人主体意识的萌发

高度发展的封建文明以及对道教的推崇给唐代女性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这种觉醒仅仅是相对于其他朝代被泯灭了的女性意识而言的, 只限于女性作为人对最初级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她们试着用女性的目光审视周围的世界, 并试着以女性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去评判社会现实。在此情境中, 她们逐渐明确了男女地位的巨大差异以及女性性别给她们带来的束缚, 性别压抑的不平使她们萌生了反抗意识, 她们无力改变严酷的现实, 但她们在自己创作的诗歌中真实地展示了一群反抗封建礼教, 敢爱敢恨的美丽女性。

鱼玄机, 李冶, 薛涛三位女冠诗人, 花蕊夫人、黄崇嘏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薛涛曾“因罪”被罚赴边, 其中《十离诗·竹离亭》:“蓊郁新栽四五行, 常将劲节负秋霜。为缘春笋钻墙破, 不得垂阴覆玉堂。”以独傲万类的雪霜之姿, 竹的苍苍劲节自喻, 作为一个弱女子, 她不仅有哀鸣, 更有据理陈述和申辩, 隐藏着讽喻和抗争。花蕊夫人的《述亡国诗》“君王城上竖降旗, 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 宁无一个是男儿。”诗人用鄙视和愤怒的口吻对后蜀君臣的屈辱投降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在对懦弱男性的痛恨和怒骂中发现了自己作为女性的力量与价值。

唐代的这些女诗人正是通过她们的笔墨与行动反映了她们生活中的怨恨悲愁。她们的主体人格不顾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和秩序的威胁而对自身实现趋向进行自我肯定, 对自己生命价值进行发现、思索与追求, 真正开启了女性觉醒的新纪元。

(二) 宋代女性文人对女性自主意识的升华

宋代其实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的时代, 是一个转折点。历史给女性强加的重负是没有实质改变的, 可是从如宋代后妃干政的合法化, 垂帘听政, 宋代女性还有较大的财产权, 女儿可以获得相当于儿子那份一半的遗产, 婚后妻子可以控制自己的嫁妆, 再婚时甚至可以带走等情形来看宋代的女性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有了些许的提高。这样一来也使得女性文人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书写自己的世界。

李清照是不得不提的先驱人物。她不希冀对男性文学的模仿, 她的词是纯女性的, 以自己的性别维度去体验生活, 即使生活并不那么近人意, 但也不需要掩埋自己的真实情感。“何须浅碧轻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的倜傥洒脱、自信乐观气质;“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的豪情壮志不亚于大丈夫;“不如随分樽前醉, 莫负东篱菊蕊黄”的崇尚独立人格的意识;“不效颦于汉魏, 不学步于盛唐, 应情而发”, “风神气格, 冠绝一时”的自我风格, 一切都让李清照成为女性们最强有力的代言人。

朱淑真在诗中以自我解嘲的方式表达了初始觉醒的思想。“女子弄文诚可罪, 那堪咏月更吟风。磨穿铁砚非吾事, 绣折金针却有功”。还有“非无欲透龙门志, 只待新雷震一声”, “当时寂寞冰霜下, 两句诗成万古名”, “凭阑观雪独徘徊, 欲赋惭无咏絮才”等等, 书写时心中充满矛盾, 但字里行间却透露着对知音的渴望, 对自我才华的肯定, 对自我实现的期待。

宋代女性强烈地在以自己的方式追寻着自我独立, 不惧社会强大的舆论压力, 打破陈规, 勇敢说出女性的心声, 为以后的女性文人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突破基础。

(三) 明清女性文人挣脱桎梏的反抗

明清是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商品经济活跃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 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的转折时期。整个社会在繁华新兴的躯壳下隐藏着不安与反叛, 文化领域本身相对的多样性, 开放性, 自由性成了人们发出对最高统治集团, 对泯灭人性的制度伦理反对, 声讨的最佳阵地。女性文人终于从闺门走出, 走进社会。

最有解放意味的女性莫过于秋瑾了, 她打破了前人 (女性) 从不敢打破的男性至尊地位的格局并以平等人格来唤醒女性的激情。《满江红》“肮脏尘寰, 问几个男儿英哲?算只有蛾眉队里, 时闻杰出。良玉勋名襟上泪, 云英事业心头血。快摩擎、长剑作龙吟, 声悲咽。自由香, 常思熟。家国恨, 何时雪?劝吾济今日, 各自努力。振拔须思安种类, 繁华莫但夸衣块。那弓鞋寸太无力, 宜改革。”这首词绝不仅仅只是提出要改革裹脚之习, 她震撼了传统的男性至尊的人格理想, 塑造新鲜的“摩擎长剑作龙吟”的女性形象, 以“自由香”、“家国恨”唤起女性超越”女为悦己者容”的传统的自我体认。

(四)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自主意识的真正爆发

19世纪末女性主义在西方发展起来, 女人和男人同工同酬, 获得了一种表面上的政治、经济、职业的平等。这对20世纪的中国那场波澜壮阔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国许多作家接受了人的‘个体本位价值’观念, 或叫个性主义思想, 这种个人主义思想, ”对于历来只强调君权、族权、父权、夫权而不强调个人权利的中国人来说, 是价值观、人生观的巨大改变, 也是”人文精神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兴的女性主义, ”强调男女两性的性别差异和性别心理差异, 使得整个社会由以男性为中心逐渐转向女性自身的发现和对女性心灵独特性的重视。”女性通过写作, 传播自己长期被忽视的独特的存在, 终于从文学的被叙述步入自我话语言说, 女性世界的故事在冰心、庐隐、萧红、丁玲、冯沅君、凌叔华等女性作家的笔下闪烁着美丽的光芒。这种存在性的言说与传播是女性主体性意识觉醒的一大步。

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是第一个最早也是最尖锐的提出女性的本质, 男女爱和性的意义的文章。苏菲意识到应该做自己灵魂的把握者去追求灵与肉的完美契合。这种激情洋溢的女性倾诉呈现了女性在遭遇爱情时矛盾、情花翻卷、爱意弥漫的女性心灵世界, 不仅是尺度的突破, 还是对传统的大胆颠覆。

此时的女性作家们采用一种全新的审美观点———女性审美观点。”这一观点以女性的审美意识为基础, 用自觉的女性眼光, 以女性的立场和感受, 通过刻画真实生动的女性形象, 来高扬自己女性的审美理解”。她们非常豪迈地向封建社会宣战:”我是我自己的,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四、结语

纵观此期间的女性文学世界, 分外精彩, 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让深入人们骨髓的封建伦理, 道德规范也受到了巨大的动摇。虽然不会达到颠覆男性文化为中心的整个社会秩序的地步, 尤其是女性文人的率先觉醒, 使女性打破了在男性社会的“失语”状态, 找到了自己应有的社会存在感, 女性正在找回失去了几千年的起码的尊严, 在做回真正的”人”, 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是她们的承受, 压抑, 觉醒, 追求, 奋斗才有了今天女性在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也是她们让我们开始书写女性历史精彩的下一篇章。

参考文献

[1]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M].北京:商务印书出版社, 1957

[2]谭正碧.中国女性文学史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

[3]康果正.风骚与艳情》[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4]王金寿.易安词女性意识再评价[J].西北师大学报 (社科版) , 1999.3.2

[5]赵莉.评鱼玄机作品的女性意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 .2001.5

[6]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 1988

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篇3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日本文学 《红楼梦》 《源氏物语》

日本古代文学的最大特点是受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全面而深刻。这种影响,首先使日本人创造了一个体裁丰富、风格多样,随中国古代文学风格的演进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汉文学系统。所谓日本汉文学,就是指日本人直接用中文创作的诗词文赋等文学作品,它与日本人用日文创作的文学共同构成了日本文学的两大支脉。

《红楼梦》是中国最伟大的一部小说,气魄的布局,细腻的人物刻画,对社会无情揭露和深刻剖析,还有从作者到作品的很多不解之谜,都使得这部作品极为耐读、历久弥新。《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中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成书比《红楼梦》还要早900年,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它刻画了以源氏家族为代表的贵族阶层的爱情生活。《源氏物语》和《红楼梦》从写作背景——所展示的场景均为本国的贵族阶层,及人物性格——两个主人公贾宝玉和源氏公子多情的性格以及对他们爱情生活的着墨点染,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源氏物语》被称为日本的“《红楼梦》”。一位大师曾言道日本文化深义的特质是“苦涩”与“闲寂”,而从《红楼梦》开篇“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四句诗中,读者是否也体会到这文字后面掩藏的苦涩呢?

一、作者背景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满州贵族,祖父、父亲、叔父连续担任江宁织造四十四年。康熙皇帝六次南游,五次就住在曹家,充分显示了曹家的财富和排场,曹雪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大概在曹雪芹二十岁左右,曹家因为贪污案发而破产,曹雪芹开始贫穷潦倒。对一个从富贵中长大的人来说,从衣食无忧到衣食无着,这是一种难以承受的巨变。于是,他以过去的生活为蓝图,开始创作《红楼梦》。《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出身于充满书香气息的中等贵族家庭,是一位极富才情的女子。其祖父等辈及兄长都是当时有名的歌人,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不仅对白居易的诗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十分了解佛经和音乐。后来,家道中落,在丈夫去世后,她曾做过皇后的女官,这期间宫廷生活的直接体验为她后来创作《源氏物语》储备了大量的现实素材。

从以上叙述我们不难看出,这是出身和经历都颇为相似的两位作者,在他们的笔下诞生出两部颇为相似的文学巨著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两个女主人公

《红楼梦》中的潇湘才女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品性高洁、有时善解人意但又经常拈酸使小性的女子。宝玉于众多美女而不顾,独衷情黛玉,就是从黛玉身上找到了一种自己也一直追求的不加伪饰、未经世俗沾染的“纯真”。她有着追求自己幸福的勇气,不相信所谓的金玉良缘,她要用自己的爱情跟那个社会抗争。她虽然征服了宝玉的心,但在那样的社会和大家族制度中她所追求的爱情注定不会有美好的结局。在当时的社会里,爱情不仅不是婚姻基础,还是离经叛道的另一种表现,所以,这一场爱情与家族制度的战争中,她最终以痛苦而死做为对自己爱情的最后的捍卫。

《源氏物语》中的紫姬是源氏公子众多姬妾中的一个,她是一个名门子弟的私生女,这样错综的命运,使她一方面出身名门,一方面难以见人。于是,当源氏公子在她十岁左右把她偷接到自己府中时,就决定了她一生的命运,她这一生的职业是做源氏公子的姬妾,她这一生的追求是让源氏公子喜欢、不被厌倦。这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命运,还是当时日本所有待嫁或已嫁女人的命运,她们必须要成功地依附上一个男人,只有男人才能保障她的生活和荣耀。相对来说,紫姬是成功的,虽然源氏公子一生都在不停地追逐着一个又一个女人,但紫姬永远是他心灵的港湾。他一手将她养大,她是他的女儿也是他的妻子,这种既是亲情又是爱情的复杂情感使他的心一直停驻在她身旁。虽是这样,紫姬的一生也是痛苦多于幸福、等待多于相聚。

黛玉和紫姬虽然爱情的结局各有不同,但两个女人的悲剧命运却是相同的。因为,在那样的社会,女人一生的爱情、幸福、理想、追求都只能依附在男人的身上。

三、两个男主人公

光源氏为《源氏物语》中的浊世浪子,贾宝玉则是《红楼梦》中的秽士叛逆。两人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度,却有着共同的命运:终生为情所苦,最终遁入空门。耐人寻味的是,紫氏部和曹雪芹在塑造他们各自心爱的主人公时,都为他们的身世遭际串上一条佛教色空观念的主线。《红楼梦》第一回云:“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由空空道人这一《石头记》第一阅读者的反应,道出“空空”与“情僧”实为一体,在“空—色—情—色—空”的流转中,情是参悟的媒介和对象。“情僧就是情之真觉者,是对情的神识彻悟,葆有情的慧性灵根,达到情的涅磐境界。”这不仅适用于“绝代情痴”贾宝玉,也是对多情的源氏公子一生的形象概括。可以说,他们两人的生命便是一个由情悟空的过程。

四、语言风格

《红楼梦》用纯北京话写就,北京方言音调悦耳、词汇丰富等特点在红楼梦里充分发挥出来,宝玉的丫头小红回答凤姐的那一段话,把一群身份和关系互不相同的人的一些凌乱言语,用极快的速度、极精练的语言表达得非常清楚,这无不得益于北京方言的特点。

《源氏物语》大量引用汉诗及中国古籍中的史实和典故,使读者读起来经常能感受到一种浓郁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气氛。紫式部在书中152个情节发展的关键之处,布设了131节选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句和诗句,作者仅引用的“白诗”即达90余处。尤其是作为《源氏物语》情节发展基础的第一帖《桐壶》,基本上是套用了白居易的《长恨歌》的框架,使《长恨歌》的主题几乎贯穿全书始终。

无论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多么巨大、强烈和持久,日本民族出于自身的实际需要,都会对其进行认真地鉴别、甄选,最后再谨慎地取舍。因此,这种日本化的过程,加之日本岛国民族固有的审美特点,便使中日两国文学产生诸多差异。

中国文学特别注重文学与时代、与政教的关系,强调“诗言志”、“文以载道”等重大社会功用,强调政治与艺术的统一;日本文学则游离于政治,不主张将富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主题引入文学,具有较强的超政治性倾向。《红楼梦》的总体艺术风格是文词奇巧,悲喜映照,表面温和、委婉,而内含刚劲悲壮,写人叙事,笔含春秋,真假互见,把本能的色欲净化、雅化,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慷慨悲歌的艺术风格,给人一种悲怆之美感。日本文学重视内心的感受,强调“以心而求情”,属于主情主义文学,追求的是优雅沉静、细腻纤弱的文风。《源氏物语》的总体艺术风格是通俗优美、文词高雅,全书无一秽笔,充满诗情雅趣。女性心理明显,感情丰富,写人叙事缜密细致,行文流畅、舒缓,体现出日本传统文化温柔典雅的艺术风格,清新恬淡,温柔委婉,给人一种柔婉之美感。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是异常深刻的:一是促进了日本书面文学的萌发和诞生。日本最初没有文字,只有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等。中国典籍东传之后,日本人才借用汉字创作了日本本民族的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可以想见,如果没有中国典籍的东传,日本书面文学的诞生肯定要推迟许多年。二是丰富了日本古代文学的体裁和创作技巧。日本古代歌谣的音拍是不规则的,从两音到九音,长短不一。日本古人似乎从五、七言汉诗的音律中,找到了和歌的最佳途径,最终使和歌得以以“五七五七”七音相间的形式构成。也就是说,中国的汉诗对日本和歌的定型发挥了一定作用。三是中国古代文学影响了日本文学的风格。日本《源氏物语》的作者就从白居易的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长诗《长恨歌》中,汲取了大量的滋养。江户时代,中国的志怪、传奇小说的怪诞离奇、飘逸而富有想象的文风,以及《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长篇巨制中的人物形象、创作技巧等,有效地促进了日本的假名草子、浮世草子、读本等通俗小说的流行,使日本这类作品更具有魅力。四是中国古代文学促进了日本文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日本首部歌论《歌经标式》为日本文学理论的建立打下了基础。这部歌论从批评标准到和歌创作的方法、论歌病、歌体等理论体系,基本上都以中国的诗论为依归。至江户时代,我国明、清时期的诗论“格调说”、“性灵说”、“神韵说”等,对丰富日本文学理论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五是中国古代文学为日本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如日本《古声记》、《日本书纪》里的神话以及《今昔物语》等书中的佛教故事,有不少取自中国典籍。日本传奇故事《竹取物语》的情节,与我国的民间传说《斑竹姑娘》十分相似等等。

参考文献:

[1][清]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2][日]紫式部.源氏物语[M].丰子恺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日]西乡信纲等著.日本文学史[M].佩珊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4]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古代文学基础知识唐朝文学 篇4

一、名词解释(5答5)

期待视野永明体爱情三部曲(巴金)“三家村”杂文英国感伤主义文学

二、简答题(4选3)

1、艺术形象特征

2、建安风骨是怎样的风貌

3、谈谈对孤岛文学的理解

4、海明威小说问题特征

三、赏析题(2选1)

1、韩愈《山石》

2、海子诗歌艺术特征

四、论述题(4选2)

1、简述西方文论史上关于文学功能的代表性观点

2、联系对魏晋文坛的认识,论述对欧阳修文学主张的了解

3、曹禺《雷雨》的艺术成就

4、用女性命运角度谈谈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2014年古代文学真题回忆版

一、写出书籍作者和朝代(10答10)

毛诗训诂传楚辞集注文苑英华阳春集北堂书抄诚斋集湛然居士集古今小说南词叙录薑斋诗话

二、词语解释(6答6)

修辞立其诚太康体别裁伪体亲风雅

以禅喻诗诸宫调唐宋派

三、简答题(6选4)

1、简释“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

2、简述东汉文人五言诗发展经过

3、简述王伟山水田园诗表现特征

4、简要比较欧阳修和韩愈散文异同

5、元诗四大家创作情况

6、徐渭《四声猿》创作特色

四、论述题(4选2)

1、简述先秦诸子“虚静”说思想意义

2、结合庾信经历和创作,谈谈其诗歌的主要特色和成就

3、周邦彦在词史上的成就和地位

古代文学基础知识唐朝文学 篇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只能选择1个答案)

1、屈原吸收楚地民间故事,并利用民间祭歌的形式写成的一组抒情诗是()。A、《招魂》 B、《九章》 C、《天问》 D、《九歌》

2、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A、白朴 B、关汉卿 C、马致远 D、张可久

3、近代“桐城派”散文家中集大成者是()。A、方苞 B、刘大櫆 C、姚鼐 D、张惠言

4、下列作品属于志怪小说的是()。A、《世说新语》 B、《搜神记》 C、《笑林》 D、《西京杂记》

5、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可以概括为()

A、沉郁顿挫B、潇洒飘逸C、想象奇特D、浅近直白

6.《国语》又被称为()A.《春秋外传》 B.《左氏春秋》. C.《春秋内传》 D.《春秋公羊传》 7.《春秋》作为史书其体例是()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8.《尚书》的语言风格特色是()A.估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9、王国维称之为“词中老杜”的北宋著名词人是()。A、周邦彦 B、秦观 C、苏轼 D、晏殊

10、《文心雕龙》所说“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指的是()A、斑固 B、张衡 C、左思 D、庾信

11,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一著名观点的作家是()A、李白 B、杜甫 C、韩愈 D、白居易 12.下列寓言出自《孟子》的是()A.庖丁解牛 B.买椟还珠 C.揠苗助长 D.唇亡齿寒

13、秦观词作内容绝大多数是()

A.儿女柔情 B.羁旅行役 C、家国兴亡 D.田园风光 14.南朝诗人谢灵运最著名的诗作属于()A.田园诗B.山水诗C.乐府诗D.宫体诗 15.西汉初期的散文主要是()A.表达人生感慨的议论文 B.为新朝歌功颂德的颂世文 C.抒发个人情感的抒情文 D.与治国安邦有关的政论文 16.贾谊《过秦论》归结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C.“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非也” D.“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17.《史记》所采用的几种体例中,作为全书纲领的是()A.本纪 B.世家C.列传 D.表

18.“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A.《高唐赋》 B.《赋篇》C.《登徒子好色赋》 D.《吊屈原赋》 19.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是()A.《归田赋》 B.《刺世疾邪赋》C.《穷鸟赋》 D.《鹦鹉赋》 20.《乐府诗集》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类别是()A.《鼓吹曲辞》 B.《杂曲歌辞》C.《相和歌辞》 D.《杂歌谣辞》

21.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所代表的诗歌风格是()A.幽婉深沉 B.平淡自然C.慷慨激昂 D.豪放雄浑 22.南朝诗人徐陵最擅长的是()A.宫体诗 B.山水诗C.田园诗 D.乐府诗 23.“声律与风骨兼备”所标志的是()A.唐代近体诗的形成 B.盛唐诗风的形成 C.各种诗人群体的形成 D.各种诗歌之美的形成 24.李白乐府诗的特色是()A.语言简洁明快而蕴涵丰富 B.气势凌厉而悲中见豪 C.境界清新而内蕴俊逸风神 D.用古题写己怀而发兴无端 25.属于大历“十才子”的一组诗人是()A.韦应物、刘长卿、钱起 B.刘长卿、戴叔伦、李端 C.钱起、李端、卢纶 D.卢纶、李益、顾况 26.李贺诗中最具特色的作品是()A.气势高扬之作 B.感愤不遇之作C.揭露时弊之作 D.咏仙讽鬼之作 27.李商隐诗歌的风格是()A.峭健俊爽 B.深情绵邈C.清奇僻苦 D.正大高华 28.唐传奇标志着文言短篇小说的成熟,关键在于其()A.虚构和想象 B.情节和结构C.语言和形象 D.体裁和样式 29.具有鲜明的“士大夫之词”特征的词是()A.敦煌曲子词 B.早期文人词C.花间词 D.南唐词 30.“词为艳科”的局面始于()A.晚唐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2分,共10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作家有()

A、范仲淹 B、欧阳修C、苏辙D、胡铨E、叶适 2.下列作品中,可信为屈原所作的是()A、《离骚》 B、《九歌》 C、《大招》 D、《天问》 E、《渔父》

3、以下关于汉赋的说法正确的是()。A、赋是汉代最为盛行的文学体裁。

B、枚乘的《七发》是汉大赋正式形成的第一篇作品。C、汉赋的主要形式有骚体赋、大赋、抒情赋。

D、汉赋四大家指的是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扬雄。E、贾谊赋在辞赋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是楚辞发展到汉大赋的过渡。4.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有()

A、陈亮 B、辛弃疾 C、刘克庄 D、吴文英 E、姜夔 5.明代著名的诗歌流派有()

A、茶陵诗派 B、台阁体 C、公安派 D、江西诗派 E、阳湖派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我国文学的源头有远古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诗经》按体裁分,可分为三部分,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3、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是________。

4、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和。

5、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节衍化而来的长篇小说是《 》。

6、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历史小说是明初 写的。

7、我国古代神魔小说中最杰出的一部长篇巨制是《 》。

8、曾做《三都赋》,洛阳为之纸贵的西晋诗人是。

9、现存汉乐府诗多数保存在宋代人郭茂倩的《___________》。

10、明代文人 编撰了著名的拟话本集《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初刻拍案惊奇》。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古文运动

2、骈文

3、山水田园诗

4、初唐四杰: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九歌》艺术特色。

2、简述扬雄对汉大赋创作的新发展。

六、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试论杜甫诗歌的“诗史”性质。

2010年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基础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只能选择1个答案)

1、D2、C3、C4、B5、A6.A 7.C 8.A 9.A 10.C、11.C、l2.C13.A、14.B、l5.D l6.B 17.A l8.B l9.A 20.C 21.B 22.A 23.B 24.D 25.C 26.D 27.B 28.A 29.D 30.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1.BC 2.ABD

3、ABCE

4、ABC 5.AB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神话、歌谣

2、《风》、《雅》、《颂》

3、谢灵运

4、白居易 元稹

5、《金瓶梅》

6、罗贯中 《三国演义》7.《西游记》

8、左思

9、《乐府诗集》

10、凌濛初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1)中唐出现的一场由骈体到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革新运动。(2分)(2)主张“文以明道”。(1分)(3)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及代表作家是韩愈、柳宗元。(2分)

2、骈文:又叫骈体文,(1分)与散文相当而言,特点是句法工整,讲究平仄声律,喜用典,南北朝时大盛,(2分)代表作,《恨赋》《别赋》《月赋》等。(2分)(3)以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称道隐逸为诗歌主题,诗风平庸,成就不高。(2分)

3、答:山水田园诗,盛唐诗歌流派之一,(2分)以反映官场之外的田园生活和自然景物为主要题材,风格独特,(2分)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等。(1分)

4、答:初唐四杰:指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2分)他们的创作活动都基本集中在高宗和武后时期,以出众的文才盛名当时。(1分)他们的诗歌都充满进取精神,有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他们的创作给初唐诗坛吹进清新的空气,为变革齐梁以来的绮靡文风、开创唐诗的新局面起到重大作用。(2分)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答:(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3分)(2)神灵的人格化。(3分)(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斓的艺术境界。(4分)

2、答:(1)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1分)(2)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1分)、(3)表现方法上的新变化:篇幅比以前的大赋缩短;描辜对象比较集中;“以美为讽”、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3分)

六、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答:(1)杜甫诗歌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4分)(2)以时事入诗,具有写实性质。(6分)(3)借记事以抒情,充满爱国忧民精神。(5分)注:论述不充分酌减1~5分。

五、简答题

1、简述九歌艺术特色

《九歌》是一组体制独特的抒情诗。它是在沅湘民间巫术祭歌的基础上,吸收了楚地民间艺术的精华。经屈原加工改编而成。其格调绮丽清新。玲珑剔透,充满宗教神话色彩,弥漫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艺术形象生动的感人,意象雄奇瑰丽。采用比兴写景述事,以抒发感情。语言精美,韵味隽永,不愧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古代抒情艺术珍品。

(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2)神灵的人格化。(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斓的艺术境界。(4)、拟人化的自然神形象;(5)、情景交融的意境;(6)、情味悠深的语言

2、简述杨雄对汉大赋创作的新发展(1)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

(2)进一步加强了大赋“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

(3)表现方法上的新变化:篇幅比以前的大赋缩短;描辜对象比较集中;“以美为讽”、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

六、试论杜甫诗歌的史诗性质

杜甫诗歌多记录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公平的现象,同情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贴近现实生活,用诗的语言为我们展现出一副现实生活的场景,具有历史的那种纪实性特点

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用诗体去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例如杜甫中年时期的两篇杰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北征》,里边有抒情,有叙事,有纪行,有说理,有对于自然的观察,有对社会矛盾的揭露,有内心的冲突,有政治的抱负和主张,有个人的遭遇和家庭的不幸,有国家与人民的灾难和对于将来的希望。这两首长诗包括这么多丰富的内容,作者的心情波澜起伏,语言纵横驰骋,证明他在这不幸的时代面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都敏锐地发生强烈的感应。

战争题材在杜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数量。杜甫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持不同的态度。他对于朝廷穷兵黩武,消耗人力物力,是反对的,杜甫的诗大部分涉及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有关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可是无处不浸透了诗人的真情实感。这样的诗是诗人生活和内心的自述,也是时代和社会的写真,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二者在艺术上也达到高度的融合。(1)杜甫诗歌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2)以时事入诗,具有写实性质。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清文学考试 篇6

1. 前七子:指明代中期(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王九思、边贡、康海、徐祯卿、王廷相这七个成员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其中以李、何二人的成就最高,该流派明确提出复古主张,主张散文要学习先秦两汉为主,诗歌要学习盛唐,因区别于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故名。2. 后七子:指明代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因区别于李梦阳为代表的前七子,故名。他们也提出复古,其中以李、王成就最高。

3. 唐宋派:嘉靖年间,以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为代表的文学复古流派,其中文学成就较高的首推归有光,他们反对前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提倡唐宋文风,反对模拟、抄袭,主张读书性情,谓之唐宋派。

4. 公安派:指明朝晚期的一个具有相当影响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三兄弟,其中袁宏道的影响尤为突出,是公安派的首要人物。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故名。他们提出了一系列体现晚明文学新价值观的理论主张,如:“性灵说”。

5. 性灵说: 性灵说是袁枚提出来的,主张诗歌以性情为主,宣扬性情至上,肯定情欲合理,在性与请上,主张即“情”求“性”反对争唐论宋的模拟诗风,“性灵”,其含义包括性情、个性和诗才。具有信手拈来,矜新斗捷,不尽遵轨范,而是清灵隽庙的特点。

6. 格调说:格调说是清代中叶沈德潜提出的诗歌理论学说。所谓格指的是作诗的体裁、格式、体制等,所谓调指的是诗歌的声律,内容上要求贯彻封建伦理道德,作为封建统治的工具。在形式上要求讲究诗体、诗格、章法、诗律等。

7. 桐城派:是清代中叶影响最大、势力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方苞、刘大櫆、姚鼐、戴名世等,因其奠基人方苞是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派的几位大家分别提出了“义法”说、“神气、音节”说、“义理、考据、词章”说。

8. 拟话本:明代中后期,主要供案头阅读的,由文人模仿话本而独立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叫拟话本。(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的一些新小说。这类白话短篇小说,人们称之为“拟话本”。)9.章回体: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唯一形式,是指在宋元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分章分回叙事的一种小说式样,在每一个单元的开头一般用“话说”、“且说”等套话开始,在每一个单元的结尾均在关键处打住,用“且听下回分解”等语作结。

10.花部:各地方兴起的地方戏,用各地的语言,各地的语音来表现的一种戏剧形式,语言平易,语调质朴,形式灵活。11.雅部:即为昆山腔

12.昆山腔:是指元末明初流行于江苏昆山一带的地方声腔,又称昆曲、昆剧,它的曲调轻柔、婉转、悠扬细腻,兼用笛、萧、笙伴奏,且富有舞蹈性。昆山腔也是四大声腔中声势最大的一种,雄踞中国剧坛榜首近三百年之久。

13.梅村体:“梅村体”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一种诗歌体裁,因吴伟业号,故名。(梅村体的特点:(1)梅村体的题材、格式、语言情调、风格、韵味等具有相对稳定的规范,以怆怀故国和感慨身世荣辱为主;(2)突出叙事写人,多了情节的传奇化;(3)它以人物命运浮沉为线索,续写实事,映照兴衰,组织结构,设计细节,极尽俯仰生姿之能事。)

二、指出下面作品的作家和朝代: 1.《四声猿》:明代,徐渭 2.《牡丹亭》:明代,汤显祖 3.《水浒后传》:清代,陈忱 4.《郁离子》:明代,刘基 5.《宝剑记》:明代,李开先 6.《封神演义》:明代,许仲琳、李云翔 7.《清忠谱》:清代,李玉 8.《圆圆曲》:清代,吴伟业 9.《三言》:明代、冯梦龙 10.《长生殿》:清代、洪昇 11.《浣纱记》:明代、梁辰鱼 12.《阅微草堂笔记》:清代,纪昀 13.《一人永占》:清代,李玉

三、1.源记》 2.3.4.吴敬梓:清代,《儒林外史》 吴伟业:清代,《圆圆曲》

顾炎武:清代,《秋山》、《精卫》、《京口即事》 指出下列作家的朝代及相关作品: 刘基:明代,《郁离子》、《卖柑者言》、《活水5.凌濛初:明代,“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6.7.8.楼》 9.《思子亭记》、《寒花葬志》

10.纳兰性德:清 代,《相见欢》、《蝶恋花》、《长相思》、《如梦令》 11.12.传》 13.14.洪昇:清代,《长生殿》

宋濂:明代,《秦士录》、《送东阳马生序》、《环翠亭记》、《王冕传》、《记礼歌》、《吾衍传》、《竹溪逸民》

15.袁枚:清代,《马嵬》、《苔》、《随园诗话》、《湖上杂诗》、《渡江大风》、《书鲁亮侪》、《黄生借书说》

16.张岱:明代,《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柳敬亭说书》 17.姚鼐:清代,《登泰山记》、《李斯论》 18.汪中:清代,《哀盐船文》

四、简答: 1.分析杜丽娘形象;

方苞:清代,《狱中杂记》、《左衷毅公逸事》 侯方域:清代,《朋党论》、《马伶传》、《李姬归有光:明代,《先妣事略》、《项脊轩志》、孔尚任:清代,《桃花扇》

李玉:清代,“一人永占” 的《一笠庵四种曲》(《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清忠谱》

李渔:清代,《闲情偶寄》、《无声戏》、《十二答:(1)杜丽娘才貌端妍,聪慧过人。(如:对四书能逐一背诵,对父母的孝顺,对老师的的尊敬,以及心细如丝的分析能力和读到的见解等都体现了该点);

(2)敢于反抗封建礼教,敢于追求真爱。

(3)是个敢于追求真感情的女子。2.《水浒传》的成书过程;

答:(1)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

(2)宋末元初人龚开作《宋江三十六人赞》已完整的记录了36人的姓名和绰号;

(3)宋末罗烨的《醉翁谈录》已著录了如“石头孙立”、“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说话名目;(4)《大宋宣和遗事》展现了其基本轮廓与原貌,写了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宋江杀惜、张叔夜招安、征方腊、宋江受风节度使等,笔墨虽然简略,但以把水浒故事连缀起来,展现了《水浒传》的原始面貌。

(5)元代出现大批“水浒戏”

(6)经施耐庵与罗贯中编修订加工而成。

3.《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写人物的手法上的不同:

答:(1).《三国演义》相对《水浒传》在人物描写上更加注重史实。

(2).《三国演义》注重个性突出的类型化人物塑造,突出夸张人物的主要性格;如奸诈雄豪的曹操、忠义勇武的关羽、仁爱宽厚的刘备、谋略超人的诸葛亮等。而《水浒传》的人物形象就要复杂的多,最突出的是写英雄人物而不避讳写他们的缺点,写缺点却又不影响将他们塑造成高大的英雄形象,相反却显得更加真实,更加血肉丰满。人物的性格不仅具有理想化、带有传奇色彩的一面,更有贴近生活、具有普通的平凡人品格的另一面。因此,《水浒传》的英雄不是神而是人,读者感到亲切,容易接受。

(3)《三国演义》善于在战争中描写人物性格,如在赤壁惨败这个特定情境中表现出了曹操奸诈的性格特征;而《水浒传》中人物性格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林冲、武松等人都是如此。

(4)《三国演义》写人时多具体到写人物动作的描写,通过动作表现出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而《水浒传》的写人多是参杂了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并对神态伴有详细介绍,通过心理和神态的描写将人物展现在纸面上,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活灵活现。

(5)《三国演义》在人物描写上采用了反复皴染的手法,围绕性格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层次的强化、深化,使其性格在单一中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如写曹操的残忍,连续写了他梦中杀人,杀吕伯奢一家,杀粮官以欺全军等。而《水浒传》注意多层次地刻画人物性格,善于从阶级意识、身份、地位和经历来描写人物,如李逵莽撞,有时候也写他真率,写他蛮横等。

(6)《三国演义》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实现人物性格特征,如“关羽温酒斩华雄”;以及善用对比、烘托的手法,如写刘备之“仁”就是在与曹操之奸的对比中进行刻画的。而《水浒传》描写人物类型相同,但让人感觉绝不雷同,如武松与李逵打虎的不同以及潘金莲与潘巧云偷情的不同等。4.赏析高启诗歌《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答:(1)总的说,它是一首登临怀古题材的诗;全诗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缅古与思今自然交织,结构跌宕有致,雄豪奔放的气势中夹杂着几分悲凉的意味。

(2)诗人登上金陵雨花台眺望长江,又俯视金陵景貌诗人怀古的思绪联翩不断,眼前的金陵旧城为形胜之地,佳气葱葱,古金陵几度废兴的往事如在眼前,昔日三国吴和南朝曾建都于此,企图恃长江天堑固守割据局面,都没能逃脱覆亡的命运,接着诗人从对历史的感慨回到对时局的议论“祸乱初平事休息”,“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联想起历史上的割据局面与自己亲身经历的元末战乱,诗人自然倾向于眼下没有战祸,躬逢盛世,相对安定的生活,歌颂了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平定天下,一统江山的宏伟。居安思危,新建起来的明朝会不会重蹈历史覆辙呢?在欢快中夹杂一丝沉郁的感情,既豪放伟岸,又沉郁顿挫。

(3)诗歌开头写景,发出感慨,后又回到现实。5.《桃花扇》是如何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

答:(1)孔尚任在力求遵守历史真实的原则下,非常合适地选择了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离合之情,连带显示弘光小王朝的兴亡之迹,是历史兴亡的见证;

(2)构思新颖,将历史兴衰融合到爱情故事,又将爱情故事融合到一把扇子中写,是忠贞爱情和高尚情操的见证;(3)这把桃花扇使整个故事有了悲剧之美;

剧作通过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南明王朝旋立旋亡的历史,“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表达了通过戏剧形式总结历史教训和抒发兴亡之感的创作意旨。通过戏剧艺术再现南明历史,让人感受到在历史的、政治的巨大变化之中,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个人的命运是不能自己主宰的。即使是美丽如花的爱情,也不能因为男女双方的坚贞就有美满的结局。恰恰相反,当国破之日,即是家亡之时。剧中侯李爱情从一开始就染上了政治色彩,随着南明政治风云变幻而曲折不断。最后在南京棲霞山白云菴相会时,正要旧情萌发,被张道士大声喝斥,两人如梦初醒,双双入道,象征着他们坚贞爱情的桃花扇被揉碎在斋坛之下,宣告美好的爱情以悲剧告终。《桃花扇》以勇敢的写实精神,将爱情置于残酷的政治斗争和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变迁之中,以悲剧结局,体现了“借儿女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主题,引发人们在进行历史审视的同时,对现实和未来产生深沉的思考。这正是《桃花扇》具有深厚的思想价值所在,也是它产生隽永的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紧紧围绕着“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主题,以侯李爱情纠葛为中心线索,让剧中人物的位置各得其所,有条不紊,做到了“明如鉴、平如衡”(《桃花扇考据》)。离合之情由兴亡所致,兴亡之感由离合所生,环扣得十分巧妙。特别是侯李二人的定情信物——一柄宫扇,在塑造人物和推动剧情发展上起了重要的点睛作用。宫扇的出现,表明侯、李爱情的产生;美人鲜血染成的桃花,象征他们爱情的忠贞和曲折;最后桃花扇揉碎于斋坛之下,说明他们的爱情以悲剧。历尽千辛万苦,有情人终于会面。但孔尚任并没有给我们呈现一个圆满的结局,侯、李两人在张道士的训斥下恍然大悟,双双入道。因为他实在是想“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国破家亡、君走父没,哪里还有这点“花月情根”生长的土壤? 6.分析纳兰性德《长相思》艺术特色:(纳兰词特点:哀郁凄婉的情调,贯穿他的词的全部,崇尚主情,崇尚入微有致,真挚自然,婉丽清新,善用白描,不事雕琢,运用如行云流水,纯纯感情在笔端倾泻,)

答:(1)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山一程,水一程,隐含性循环句式,形成“行行复行行”的远离动作,动作的方向是榆关(山海关),与“故园”遥遥相对,随着行程的越来越远,造成空间上的巨大张力,产生对“故园”的依恋、渴望); 夜深千帐灯(夜色深沉,千帐灯燃,然而这不是熟悉的家园的夜晚,怎能不惹起作者强烈的思归之情呢?)

(2)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作者多么希望能在梦中返回故园,但是帐外风雪交加的呼啸声使他难以入睡,这小小的愿望也无法实现了。辗转反侧的他怎能不埋怨这聒耳的风雪声呢?);故园无此声(故园有什么声呢?是母亲的亲切嘱托,还是她的浅笑低语?引逗读者展开丰富的联想„„)

(3)通过多层对比,造成强烈的时空差异感。空间对比:榆关—故园 ;景物对比:塞外风雪—故园无此声; 虚实对比:榆关景物—梦中故园(眼前景)(心中情)(4)选取极平常的景物,营造凄婉气氛。(5)语言浅近,情感深挚,回味无穷。

(6)词人由京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抒写词人羁旅关外,思念故乡的情怀,柔婉缠绵中见慷慨沉雄。整首词,无一句写思乡,却句句渗透着对家乡的思念。

(7)总的来说,上阕写面、写外,铺陈壮观;下阕写点、写内,曲描心情。选取的都是平凡的事物,如山水风雪、灯火声音。又采用短小精悍而通俗易懂的语句,轻巧排列,对应整齐。信手拈来,不显雕琢。全篇融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色之中,尽显非凡,作者用山,水,千帐灯,风,雪等大的物像,来寄托细腻的情感思绪。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没有一般边塞诗的大气、沉痛、悲凉、雄壮,而是风格婉约,笔调缠绵,少了抑扬顿挫的沉雄,多了小女儿的缠绵情态。

五、1.分析《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

答: ①采用了讽刺的手法去抨击现实(a.讽刺的生命是真实。如严贡生语言的前后不一,揭示严贡生欺诈无奈的行径b.针对封建社会c.合理的夸张,如严监生d.高超的讽刺技巧,如运用漫画式的手法进行外貌描写,通过人物自相矛盾的语言来达到讽刺,对比的手法e.故意安排意外的场景或细节场面来出洋相,从而达到讽刺f.通过别人的嘲笑捉弄来讽刺g.通过不和谐的人或事进行婉曲而又锋利的讽刺,如:五河县盐商送老太太入节孝祠)

②独特的结构模式,《儒林外史》把几代知识分子放在长达百年的历史背景中去写,以心理的流动串联生活经验,创造了一种“全书无主干。紧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的独特形式。

③独特的人物塑造手法(a.《儒林外史》摆脱了传统小说的传奇性,淡化故事情节,也不靠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而是尊重客观再现,用寻常细事,通过精细的白描来再现生活,塑造人物,如马二先生游西湖,没有惊奇的情节,没有矛盾冲突,只是按照马二先生游西湖的路线,所见所闻,淡淡的写下去b.人物性格也摆脱了类型化,而有丰富的个性,如严监生是个有十多万银子的财主,临死前却因为灯盏里点着两根灯草而不断气。C.写出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性。如第一回多层次的揭示了时知县的内心世界。他先是在危素面前夸口,心想官长见有何难处,谁知王冕居然将请帖退回,不予理睬。D.采取了第三人称隐身人的客观观察的叙事方式,让读者直接与生活见面,大大缩短了小说形象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④运用口语化的散文,对客观景物作精确的、不落俗套的描写。如三十三回,杜少卿和几位好友在江边亭中烹茶闲话,凭窗看江,“太阳落了下去,反照着几千根桅杆半截通红” ⑤具有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2.分析《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答:①《后楼梦》文学创作上的新境界和巨大成功,突出的表现在塑造出了成群的性格鲜明而又富有社会内涵的人物形象。(a.就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感受、体验而塑造出来的真实的人物;b.写人物改变了以往小说人物类型化、性格简单化的写法,一些主要人物性格有着多个侧面的,乃至是美丑互渗的表现,成为小说中的“圆型人物”,真实活泼的人物,最突出的是王熙凤。C.着意于人物之间的相互映照,互为补充,生发出更为丰富、深刻地意思。D.突出人物的心理描写)

②写实与诗画的完美结合。(a.他既不借助于任何历史故事,也不以任何民间创作为基础,而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是“字字看来皆是血”,渗透着作者个人的血泪感情;b.作品借景抒情,移情于景,从而创造出诗画一体的优美境界,把作品所要歌颂的爱情、青春和生命加以诗化,唱出了美被毁灭的悲歌。)③比较彻底地突破了中国古代小说单线结构的方式,采取了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连接又相互制约的网状结构。

④创造的虚拟化以至角色化的叙述人来叙事,在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用了颇有现代意味的叙述人叙事方式。

⑤《红楼梦》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融汇了古典书面语言的精粹,经过作家高度提炼加工,形成生动形象,准确精练,自然流畅,有生活气息和感染力的文学语言;《红楼梦》的叙述语言是接近口语的通俗浅显的北方官话,它用词准确生动、新鲜传神,富有立体感。3.《红楼梦》的影响:

答:①《红楼梦》刊行后出现了一大批续书,如逍遥子的《后红楼梦》; ②《红楼梦》倍受社会欢迎,所以便陆续有人将其搬上舞台;

③出现了模仿它的笔法去写优伶妓女的悲欢离合、缠绵悱恻的狭邪小说如《青楼梦》; ④《红楼梦》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⑤《红楼梦》问世后,引起了人们对它评论和研究的兴趣,并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4.为什么说《红楼梦》达到了古代小说艺术的巅峰?

答:(1)《红楼梦》使世情小说的写实精神达到了最高境界。继承了《金瓶梅》的写实传统而又突破了它那自然主义的写法。自觉避免才子佳人小说的公式化、概念化的失真写法。努力按照生活自身的逻辑和规律,以生活中可能有和实际有的方式去描写,为其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红楼梦》的人物塑造达到了人物个性与共性高度统一的典型高度。如成功塑造了王熙凤这个典型人物。

(2)《红楼梦》达到了中国古代叙事艺术的最高成就。,也取得了极为成功的经验。将限知叙事的比重和深度达到较高的程度:无论是情节场面的进展,还是人物的性格交代,《红楼梦》的作者都最大可能地使用了限知叙事的方式。如以几个不同人物的视线来观察同一事物或人物,使读者获得更立体的印象,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和评价。在处理全知和限知叙事的关系上,精彩地以局部的全知叙事与整体的限知叙事完美地统一起来。如作品的心理描写:主要人物用全知心理描写,众多一般的人物用限知心理交代,两者合理地编织在一起,成了互通有无、水乳交融的艺术组合。

(3)《红楼梦》展现了精美绝伦的结构艺术。以贾府这样一个具有深刻典型性的封建家族为圆心,从纵横两个方面展开其网状结构。纵的方面,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的兴衰历史为轴线,与之相关的社会的上下左右联系形成一条条经线。横的方面,以宝黛的爱情悲剧为轴线,金陵十二钗及其他诸多女子的爱情婚姻悲剧和命运悲剧则构成一条条纬线。经线和纬线纵横交错,相互关联,每一事件和人物如同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联系着各种矛盾和人物。

5.分析《红楼梦》如何揭示以家族悲剧为代表的社会悲剧的?

答:(1)《红楼梦》以四大家族的兴衰为基本线索,以宝、黛爱情为中心事件,写出了从家庭到社会的悲剧命运。

(2)作者将封建官僚家族政治上的腐败作为他们必然衰败的根本原因。第四回借门子之口,以“护官符”的作用,点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黑暗内幕,他们上通朝廷,下结州县,“一损俱损,一荣皆荣”。预示出官僚政治从腐败到衰败的必然结局。

(3)作者揭露出贾府荣华富贵表面之下掩盖的无法治愈的痈疽。作者从生活的穷奢极欲写出四大家族必然崩溃的结局。奢侈和荒淫又是难解难分的,贾府上下的淫乱无耻已经到了乱伦的地步。个人无节制、无止境的欲求又必然导致相互之间的你争我夺、勾心斗角。

(4)作者以贾府一代不如一代的生动描写,揭示出封建家族自然枯萎的悲剧命运。6.简述贾宝玉的悲剧形象在贾府社会悲剧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意义。(1)在贾府的后代中,贾宝玉本来最有条件成为重振家族的人物,然而作为社会新思潮代表人物的贾宝玉与作为腐朽的封建势力化身的家庭是格格不入的水火关系。这就决定了他形象的悲剧性质。

(2)贾宝玉与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背道而驰的东西,虽然对于他个人来说,体现了他作为社会新思潮和新气象人物的资格,但对封建家庭和社会来说,却承担不起重振家族重任,仍然是后继乏人的象征。

(3)对贾宝玉来说,虽然他拒绝了家庭给自己规定的生活道路,却找不到自己理想的生活道路,他最初积极用世的美好愿望也就成了虚幻的泡影。

归有光《寒花葬志》第一,归有光善于选材。这篇文章写寒花只用了三件小事,初来时垂鬟着绿布裳,不让归有光吃她削的荸荠,吃饭的时候目眶冉冉动,活现出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形象。寥寥数笔,将三件小事串联起来,却毫无突兀之感,只感清新自然,令人不禁莞尔。然而这么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却早早地死了,而且奄忽就是十年,让人又不禁轻叹:岂不悲哉!生命如此脆弱,时光如此快迅,人生际遇如此不可捉摸!这正是作者巧妙地选取生活中毫不起眼的小事,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更拉近了读者与所描绘人物之间的距离,才使得这小小一篇散文给人的启示如此丰富,真可谓大手笔。

第二,归有光独特的写作手法。归有光描写事物,往往从侧面偏出,不直接写明,显得曲婉含蓄、幽谧动人。这篇《寒花葬志》,以写婢女寒花之名,实则字里行间,流露的尽是对自己妻子的无限怀念。作者借写婢女稚气地不让自己吃荸荠,妻子笑之,又写寒花目眶冉冉动,妻子指与己看,又是相笑一番,两人脉脉温情、鹣鲽情深尽显其中,这也表明,作者记着亡妻的一颦一笑,记着两人之间值得玩味的一件件小事,真真纾徐平淡,诚切感人。

第三,归有光细腻朴实、清新自然的笔调。这也是古往今来归氏最得赞誉的一点。在《寒花葬志》这千古名篇中,作者锁定角度,精选细节,白描深画,寥寥几笔,写稚嫩活泼的寒花“曳深绿布裳”的轻盈步态,写她削荸荠却“持去,不与”作者的调皮举动,写她“即饭,目眶冉冉动”的憨然之态,然文末“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便戛然而止,涵盖了生的意趣和死的无情。这种对美好的刻画愈细愈小,对于流逝的悲哀就愈痛愈恸,给读者无限的感发空间。

1537年(嘉庆十六年)五月四日,归有光家中的陪嫁丫头寒花死了,归有光为她写下了这篇葬志。

为地位低下的普通侍女写墓志铭,归有光首开先例。然而,才一百多字的一篇葬志,却一连三次提到了自己妻子魏孺人。结合归有光的生平可知,这篇葬志更深刻的创作动因是怀念魏孺人。

寒花是魏孺人的陪嫁丫头,刚到归家时年仅十岁,魏孺人是归有光的第一位妻子,据归有光《请敕命事略》,其父为光禄寺典簿,伯父是“当世名儒”庄渠先生。魏孺人“少长宝贵家”,而归氏家道中落,物质生活比较清贫,但魏孺人从未有怨言,而是“甘淡薄,亲自操作”,就连回娘家看望父母时,也从不向娘家提起自己的困难,直到生了病,娘家派人来探视,才惊讶地发现归家“基贫之如此也”。魏孺人生性贤惠,对下人十分和蔼,从不摆主人的架子,从她对寒花的态度就可以知道。寒花不给归有光吃荸荠,可以说是对主人不敬,但魏孺人知道这是因为寒花自小随侍,心目中只把自己当成主人,而不懂得要敬重自己的丈夫,她更觉得寒花稚气可爱,于是指以为笑。而吃饭的时候,她又特意把寒花留在身边的小几旁,可以说是对小寒花的的额外照顾。从寒花对魏孺人的衷心回护,以及魏孺人对寒花的态度看来,主仆之间的感情十分融洽,没有半点隔阂。因此归有光盛赞她是“闺门内外大小之人,无不得其欢”。

这篇短短的葬志表现出归有光与魏孺人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十分真挚深笃的。魏儒人除了十分贤惠,更因为家学渊源,颇通文字,也十分好学。据《项脊轩志》所载,魏孺人“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回娘家时,跟家中姐妹时时谈起的,也不是生活的困窘,而是丈夫读书的“阁子”项脊轩。她自己不以生活的艰辛为苦,还时时勉励归有光:“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请敕命事略》)在封建社会中,婚姻都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的,娶一个三从四德,相敬如宾的妻子并不难,难的却是心灵相通的知已。魏孺人不但德才兼备,更有良好的文学素质,与归有光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他们之间不止举案齐眉,更是琴瑟如鸣。所以每当寒花做出稚气可笑的举动时,魏孺人就会赶忙指给归有光看,这正是一幕少年夫妻情深意笃的画面。

归有光少年丧母,两次丧妻,儿女或早夭,或长成之际猝然离世,使他在人生中体味到了太多的无奈与悲凉,所以他有时候会对千百年来为人们深信不疑的“天命”产生怀疑,对天发出痛切悲怆的呼号。但更多时候,作为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的正统文人,他把这种种对人世的不公的愤恨与无奈化为了一种哀而不伤的淡淡笔触,向人们娓娓道来。如《寒花葬志》,便是明写寒花,暗写魏孺人。这种看似一带而过的闲笔与淡笔,正是归有光散文突出的特点。这种写法,表面上容易被人忽略,但在这种刻意的淡化与压抑之中,包含了作者深挚沉痛的情感和细腻丰富的心灵。

表达作者对寒花悲惨命运的悲悯和同情,同时也是作者自身的象征,表达了作者的身世浮沉。文章虽仅112字,但作者捕捉了日常生活中最能表现人物性格、心理的细节特征,细致入微而又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一个天真无邪充满稚气的小女孩的娇憨之态,表达出作者浓郁诚挚的情感。寒花是个天真无邪的小女仆,颦蹙间皆透着不明世事的纯真。归有光一定非常宠爱她,或宠爱她的容貌,或宠爱她的心地,或二者皆是。在此文中,寒花的形态,情态,神态,家庭情趣,情味,情绪,使得作者回忆所至,恍若在即。疏淡几笔,表现具足。只是文字换节后,文情意绪猛遇峭崖,遂成瀑流:“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十年,又是十年。这似乎类似于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伤痛。也类似于纳兰容若:“十年踪迹十年心”的无奈与酸涩。而归有光这一情绪的喷发,是在前面深情回思的基础上进行的,经过起落和跌宕,就分外感人。犹如梦幻,往事回顾,越是逼真,动人,则梦醒后就越觉惆怅,空虚,缱绻不尽。岁月忽忽,光景如白驹过隙,转瞬已有十个春秋。而今,爱妻病故,娇仆早夭,大有人去楼空之感。短短十字蕴含这难以排解的空虚感,难以申说的沉痛感。经过蕴蓄遂形成新的喷发,一声声腔悠长的“吁”,有多少岁月和人生的感伤情调。拖长的语调尚盘旋在纸面,顷刻便凝结成“可悲也已”的哽咽吞声和掷笔长叹。其实是借写婢女寒花,来写他的妻子,魏孺人。这篇短文描述了婢女寒花的天真纯朴,表达了作者对寒花的思念之情。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寥寥数笔,人物形神毕肖。文字淡雅,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与作者的另一名篇《项脊轩志》一样,写的虽都是些身边小事,但都发诸真情,感人至深。正如王锡爵所评论的那样,“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袁枚《黄生借书说》

正反对比论证以及举例论证

先以帝王、富贵人家全都藏书丰富,却没有几个读书人,以及祖父辈尽心藏书而子孙辈随意毁弃书这三种常见的事实,来作初步证明;再用类比推理,以人们对于借来的东西和属于自己的东西所采取的不同态度,来说明这个论断是有普遍意义的。作者从那常见的现象中推究出其原因——“虑人逼取”,这种外来的压力,会化为鞭策自己的动力,有力地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接着,作者又拿自己年少时借书之难、读书用心之专和做官后有了大量的书籍却不再读书等切身经历,从正反两个方面做进一步的论证。最后,在上述分析说明的基础上,紧扣“借书”一事,指出黄生有幸而遇肯“公书”的人,勉励他应该珍惜机会,勤奋学习。

课文多处运用对比方法,从正反两方面去阐明事理。如以“非夫人之物”与“若业为吾有”作对比;以“余幼好书,家贫难致”的勤学与“通籍后,俸去书来”的疏懒作对比;以“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作对比;以自身的“不幸”与黄生的有“幸”作对比,等等。这样,能够鲜明地阐述观点,加深读者的理解,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这篇“说”就青年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应该化弊为利,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发奋求学。

课文围绕中心,夹叙夹议,层次清楚地阐明事理。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出人意表,引人深思,随后围绕着这个中心,逐层展开阐述。先以帝王、富贵人家全都藏书丰富,却没有几个读书人,以及祖父辈尽心藏书而子孙辈随意毁弃书这三种常见的事实,来作初步证明;再用类比推理,以人们对于借来的东西和属于自己的东西所采取的不同态度,来说明这个论断是有普遍意义的。作者从那常

[2]见的现象中推究出其原因——“虑人逼取”,这种外来的压力,会化为鞭策自己的动力,有力地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接着,作者又拿自己年少时借书之难、读书用心之专和做官后有了大量的书籍却不再读书等切身经历,从正反两个方面做进一步的论证。最后,在上述分析说明的基础上,紧扣“借书”一事,指出黄生有幸而遇肯“公书”的人,勉励他应该珍惜机会,勤奋学习。

课文多处运用对比方法,从正反两方面去阐明事理。如以“非夫人之物”与“若业为吾有”作对比;以“余幼好书,家贫难致”的勤学与“通籍后,俸去书来”的疏懒作对比;以“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作对比;以自身的“不幸”与黄生的有“幸”作对比,等等。这样,能够鲜明地阐述观点,加深读者的理解,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的中心论点虽然是“书非借不能读”,但很明显,仅从字面上来看,这个论点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说”本身不同于规范、正统的论说文,本文作者袁枚又是一位才子气颇重、任性适情的人。因此,我们更宜于把本文视为作者在有感而发的情况下率性而为的一篇带有游戏性质的小文,其中包含有对逝去的青年光阴的怀念、对如今自己的自嘲,而主旨则在鼓励、教育黄生,只是没有板起孔来。

古代文学基础知识唐朝文学 篇7

一、形成群团性文学传播主体

文学流派的主体在形成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一种群体性、团体性特征, 我们称之为群团性。

产生于齐梁年间的“永明体”是一种时代特征明显的文学流派, 关于该文学传播主体的形成, 史书有言:永明末, 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眺、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 以平上去入为四声, 以此制韵, 不可增减, 世呼为“永明体”。[4]又《何氏语林·高氏小史》云:“周颙, 字彦伦, 始置四声切韵行于时。”由此观之, 该文学传播主体的创始成员有四人, 沈约、谢眺、王融、周颙于永明年间因为同样关注声调及音韵而团结在一起, 用宫商及四声协调诗律, 进行新型文学创作, 将“永明体”这种特殊的诗歌外在体制传播出去, 引起人们的争相效仿。如名盛其时的“竟陵八友”中的另外五人就在沈约、谢眺、王融的影响下进行“永明体”诗歌的创作, 进一步壮大其声势。南朝时佛教兴盛, 在佛经翻译成汉文过程中, 人们开始关注音韵、声调等问题, 沈约等人将其与诗歌创作联系起来, 提出“四声八病”, 如“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 两句之内角徵不同”。 (《南史·陆厥传》) 对诗歌律法进行如此精细规定, 造成诗歌创作时难度加大, 如宋时叶适有言:“盖魏晋名家多发兴高远之言, 少验物切近之实, 及沈约谢朓永明体出, 士争效之。初犹甚艰, 或仅得一偶句便已名世矣。”[5]要想创作出不犯一病, 完全符合声律的诗歌在当时还很艰难, 由此, 当有诗人偶得佳句, 便广为流传, 名声大噪。这也进一步促进文学传播主体积极创作“永明体”诗歌, 形成带有时代烙印的诗歌体系, 直接影响初唐沈宋对于律诗的定型, 为后世抑扬顿挫的诗歌发声理论提供基础。

中唐的韩孟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作家, 卢仝、李贺、马异、刘叉、贾岛、张籍、李翱、皇甫湜等围绕左右, 以群团性的文人主体开启了大变唐诗的新篇章。韩孟诗派的创新意识随着该诗派的形成而广泛传播, 最终影响整个诗坛。该传播主体崇尚“险怪”、“笔补造化”, 宣扬“不平则鸣”的文学理论观, 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审美观点。唐自安史之乱而国力顿衰, 士人的精神由盛唐的昂扬高蹈转变为失落苦闷, 眼光也由追寻天际遨游的潇洒转入现实俗世。如果说盛唐是追求自然之美的雅文学, 那么中唐就走上了崇尚人工美的俗文学道路。这其中既包含文学发展的必然, 也存在文人群体的自主选择。中唐诗坛承接盛唐的辉煌成就, 要想取得突破就必须创新。韩孟诗派的创新意识体现在整个诗派当中, 形成“崇奇尚怪”的文学审美风格就不难理解。

群团性文人主体的形成, 打破了前代以个人为文学创作主体的单一格局, 使拥有相同或相近审美风格及创作倾向的文人团结在一起, 使文学作品的一派特色更为突出。

二、创造系统性文学传播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在形成过程中创造出的系统性传播内容, 可以通过最能体现本派文学风貌的作品集表现出来, 这些作品集的编纂均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完成, 因而呈现出浑融一体的系统性, 如《西昆酬唱集》与《古文辞类纂》。

“西昆体”是宋初文坛盛行一时、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 得名于当时馆阁文臣杨亿所编《西昆酬唱集》, 以李商隐的深富密丽、崇学尚典为宗, 推崇华美典雅之风。史载, 真宗景德二年 (公元1005年) 翰林学士杨亿等奉诏编纂历代君臣事迹, 由于编书限于馆阁, 活动单一, 馆臣们的相互唱和诗作逐渐增多, 杨亿据此编成《西昆酬唱集》。诗集中共收杨亿、刘筠、钱惟演等17位诗人近体诗250首。杨亿有言:“历览遗编, 研味前作, 挹其芳润, 发于希慕。更迭唱和, 互相切劘。”[6]这样的写作缘起与写作过程, 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昆体”诗歌的题材, 主要有咏史怀古诗、咏物诗、流连光景诗三类。“西昆体”诗歌在艺术上推崇李商隐的华美整饬, 欣赏丰润雕饰之美。如杨亿的《南朝》诗句:“繁星晓埭闻鸡度, 细雨春场射雉归。步试金莲波溅袜, 歌翻玉树涕沾衣。”[7]对仗工稳, 华丽典密, 颇类李商隐。

“西昆体”诗人作为一个文学传播主体, 创造了系统性的文学传播内容—《西昆酬唱集》, 该诗集还体现出一种与传统观点相异的纯文学审美态度。自唐律诗由沈宋定型, 文人侍从们所写的近体诗歌多为应制待诏之体, 游宴称颂, 览苑应景, 缺少文人主体的主动创作。《西昆酬唱集》的出现, 不仅体现馆阁文臣的主动创作, 而且还代表了上层士大夫的一种贵族化倾向十分明显的纯文学观点, 尽管有其弊病, 但亦有其价值。

除将当世文人的诗文编纂成作品集外, 也可通过编选历史上早已存在的文学作品来彰显本派思想观点与理论主张, 如桐城派姚鼐编选《古文辞类篡》。

桐城派是绵延清朝二百年的文章大派, 也是有清一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均为安徽桐城人而得名, 其中又以姚鼐成就最高。桐城文派因其鲜明的散文理论闻名于世:先驱者戴名世为文主张“精气神”;开创者方苞师从戴名世, 提出“义法论”, 提倡“雅洁”;拓大者刘大櫆师从方苞, 提出“神气音节”说。至姚鼐师从刘大櫆, 积极融汇前人理论成果, 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 提出完备的古文理论, 如“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 有意识地将桐城派的声望打响, 开后世尊崇之风, 编纂凸显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古文辞类篡》就是其中的重要活动。

乾隆四十四年, 时值姚鼐辞官第四年, 由于到书院讲学, 姚鼐编选了《古文辞类篡》, 便于学子们学习古文, 指导思想自然是桐城派古文理论。《古文辞类篡》全书共75卷, 选录了战国至清代的古文, 按文体分为13类, 选“唐宋八大家”作品为数最多, 该选本充分而有力地代表了“桐城派”的散文观点。

《古文辞类篡》自成书一直以钞本形式流传, 直至嘉道年间, 姚门弟子积极斡旋付梓, 才得以刊行流传于世, 该集是学习古文的必读之书, 前人对它的评价颇高, 如“今而后治古文者可以不迷于向往矣!”[8]曾国藩说:“桐城姚姬传郎中鼐所选《古文辞类纂》, 嘉道以来知言君子群相推服, 谓学古文者求诸是而足矣!”[9]由此可以观睹《古文辞类篡》在当时广为流传, 也促进了桐城派古文观点的进一步盛行。

三、运用多样性文学传播方式

1. 宴饮集会传播

在明代, 宴饮集会一般以文人结社为外在表现形式, 诗社文社对于一个时代文学风貌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是巨大的。明代文人结社之风盛行, 据有关学者统计, 从明弘治到万历年间, 共涌现出一百五十多家文人社团, “按照当时的风气, 几乎每一文学流派都以结社的方式形成自己的势力, 扩大各自的影响;文坛的领袖人物大多立社为盟, 召集士流, 提高自己的地位;对于广大士人来说, 入社酬和、扩大交游, 乃是生活中的一项常事, 也是乐事。”[10]因此, 文社是明代文学流派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组织机制。以明公安派为例, 据《公安县志》卷六《人物志上·袁士瑜》载南平社活动为:“入社之日, 日轮一人具伊蒲之供, 互相商证, 叩击所得, 或静坐禅榻览贝页, 或游东壁河边观澄澜, 或彼此角诗, 至日暮始归。”在这里包含了宴饮、论学、参禅、读经、游览、赋诗等内容, 完全符合公安派提倡的“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的文学创作风格, 较为闲适自由, 观性清心。

2. 讲授传播

桐城派在其传衍过程当中, 师承关系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因素。由刚开始的私人传授到后来系统的书院讲学, 师生辗转相承, 一直未断。桐城三祖即是属于私人传授:方苞师从戴名世, 刘大櫆师从方苞, 姚鼐师从刘大櫆。到姚鼐, 书院讲学式的师承关系尤为突出, 这与其自身经历相关。乾隆四十年 (1775) , 姚鼐辞去京城官职, 不再入仕, 两年后, 到扬州任梅花书院山长。这时, 也是有意抬出同乡方苞、刘大櫆, “为文章者, 有所法而后能, 有所变而后大。维盛清治迈逾前古千百, 独士能为占文者未广。昔有方侍郎, 今有刘先生, 天下文章, 其出于桐城乎?”[11]于是天下间呼之为“桐城派”。此后40年, 姚鼐先后主讲于梅花书院、敬敷书院、紫阳书院、钟山书院、江宁书院等地, 招揽弟子, 专授古文, 培养人才。将桐城派古文理论进一步以实践的行为方式教给后世学子, 以致其后姚门弟子广为播撒, 优秀的有“姚门四弟子”, 其中在梅曾亮门下, 又有陈学受、吴嘉宾、鲁一同等弟子。

3. 批评传播

明代剽窃、拟袭之风盛行, 有明一代没有一股固定的文学宗派思想, 流派间斗争激烈, 此起彼伏。明代文坛先是出现了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诗文, 内容大多为粉饰太平、歌功颂德, 风格雍容华贵、典雅工丽, 多属应酬、题赠之作。在反台阁体文风中, 弘治年间出现以李东阳为代表的主张诗学汉唐, 摹古诗法度的茶陵诗派和分别以李梦阳、何景明与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前后七子鼓吹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为代表的复古派;同时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等散文家反驳前七子师法秦汉文风, 提倡唐宋文风, 成为“唐宋派”;接着在晚明时期的万历中期, 出现以公安“三袁”为代表的“公安派”, 反对复古, 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在创作上注重有感而发、直抒胸臆, 追求清新洒脱;明代末年, 为纠正公安派末流鄙俗率直的弊端, 出现以锺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 追求一种幽情单绪的审美情趣;复社、几社人士则不满公安派、竟陵派的轻浮之风, 重新举起复古大旗。

四、体现树状延展型文学传播形态

江西诗派是我国第一个比较成熟的文学流派, 其得名于徽宗时, 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 下列陈师道、潘大临、谢逸等25人, 吕认为这些诗人与黄庭坚都是一脉相承的。诗派中并不都是江西人, 后被人归入江西诗派的还有吕本中、曾几、陈与义等。这就超越了“江西”的地域限制, 空间范围不断扩大。经过靖康之难, 金兵包围汴梁之后, 江西诗派的创作主张得到改变, 主张吕本中的“活法为诗”;宋末方回在《瀛奎律髓》中对江西诗派的渊源关系做了进一步补充, 提出“一祖三宗”之说, 进一步完善了江西诗派的宗法关系。由此, 在创作实践中, 江西诗派成为有宋一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 它的影响遍及整个南宋诗坛, 余波还一直延及近代的同光体诗人。这是江西诗派在时间维度上的延伸和扩展。

清代桐城派从时间上看, 该派先驱者戴名世 (1653-1713) 主要活动于康熙年间;其后方苞 (1668-1749) 、刘大櫆 (1698-1779) 开门立派至乾隆之时, 姚鼐 (1731-1815) 将桐城派发扬光大, 此延续至嘉庆末年;姚鼐之后还有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四大弟子”活动于嘉庆道光年间;清末还有曾国藩、吴汝纶等代表人物, 整体而言, 桐城派的发展轨迹贯穿清二百余年, 时间跨度极大。空间维度上, 其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均为安徽桐城人氏, 后姚鼐执教书院四十余年, 弟子广布, “姚门四弟子”中管同、梅曾亮为江宁上元人 (今江苏南京) , 尤其是梅曾亮, 官居京城二十余年, 传播风气, 以文会友, 把北京变为桐城派的重要根据地之一, 以致湖南的吴敏树、孙鼎臣、杨彝珍, 广西的朱琦、王拯、尤启瑞等都纷纷归向桐城派;还有桐城派分支阳湖派, 阳湖在今江苏武敬, 以恽敬、张惠言为代表人物。清末的曾国藩还是湘派代表人物。桐城派由最初的乡里扩展为跨地域进而影响全国文章大派。

中国古代文学的线性空间 篇8

“线”性特征越明显。但是,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与绘画、雕塑等艺术样式一样,西方文学逐渐将“线”演变成团块结构,而中国古代文学则沿着原始叙事文学原初的“线”路,发展并凝固成“线”性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认识。其一,“线”性叙事;其二,白描出神。

1、“线”性叙事

文学的叙事方式,大略地划分,有两种类型,线型和非线型。中国古代文学的叙事方式属于前一种。

中国古代文学的叙事方式主要是线性叙事。中国文学从原始劳动歌谣、远古神话到《诗经》中的叙事作品,从标志着中国小说成熟的唐传奇、变文,直到宋元话本、元代杂剧、明清长篇小说,在叙述事件时,通常采用时间顺序方式,有头有尾,强调情节单一和完整性。体现出鲜明的“线”性特征。如《吴越春秋》所载的一首《弹歌》:

断竹,续竹,

飞土,逐宍。

四句八言,描写了砍竹、接竹、制造出狩猎工具,然后用弹丸去追捕猎物的整个劳动过程。再如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的神话《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这是一个悲壮的英雄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对事件过程的单向的时间描述。又如《诗经·采薇》篇前三叠: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奠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盛,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这三章分别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开头,从薇之“作”(萌芽)到薇之“柔”(幼苗鲜嫩状)到薇之“刚”(长成坚硬的茎),依时间顺序描述薇的生长过程。又由“岁亦暮止”到“岁亦阳止”,即从岁暮年终到夏历十月,这样便将戍边生活置于一个绵延连续的时间段中,由薇的生长周期与寒来暑往的时节转换来暗示戍边生活的长久。再如《涛经·卫风·氓》篇,这是一首弃妇诗。全诗以这不幸女子的口吻叙述了她与氓从求爱,定婚。结婚到受虐待,遭遗弃的全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单向性时间叙述过程。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也是一个悲剧的爱情故事,全诗叙述了刘兰芝与焦仲卿从美好婚姻走向悲剧结局的线性过程,自始自终,首尾连贯。《陌上桑》中“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完全是顺序展开。《木兰辞》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面面俱到,务求完整。这类例子不胜枚举。

当然,最能体现中国古代文学“线”性结构的还是小说。小说作为一种最典型的叙事文学体裁,包括情节、环境、人物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中国古代小说最重视的还是情节,最看重历时性的生活流程,当然也有环境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但环境是作为情节展开的氛围而出现的,而人物则是以情节——事件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局的参与者,执行者和完成者而出现的。相对于情节而言,环境和人物已退居次要地位,环境和人物从来不会冲淡情节之“线”的绵延,相反。环境和人物都被纳入、融合于情节之中,共同推动情节的发展。在情节结构中,中国古代小说大都遵循自然时空顺序,“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安排结构,虽然其中也有插叙、倒叙,但插叙、倒叙都不影响情节的线性发展,所以作品呈现出一种线式结构形式。在这种结构形式中,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即‘始是向着‘终行进的,空间总是有其连续性,作家依循着时间的一维性和空间的连续性来结构小说。”如白行简的传奇小说《李娃传》,写贵族公子荥阳生赴京应考,与妓女李娃相识相爱;当资财荡尽后,李娃遵照鸨母旨意,设计弃逐荥阳生,致使荥阳生由一个世家公子沦落为挽歌郎;继之在京遭父鞭挞,沦为乞丐;后与李娃邂逅重逢。李娃悔悟,遂救荥阳生于危难,并助其应考得官,成就功名,最后二人结为夫妻。作者将荥阳生和李娃由相爱到终结连理这一复杂的过程一步步展现出来,曲折有致地描绘其所遭遇的磨难和坎坷,线索清晰,时空顺序连接有序。再如《柳毅传》作者通过神奇而优美的想象,精心结撰了书生柳毅传书龙女,并与龙女化身分氏结为夫妻,最后变成神仙的故事。《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描写的是一个悲剧爱情故事。主人公白娘子是蟒蛇精,出于对人间爱情生活的向往,遂化为美丽多情的少女与许仙结为夫妻。但她的举动冒犯了天条,为了她所追求的爱情理想,决不逆来顺受,而是起来抗争,她盗官银、财物、戏弄道土、惊吓心怀不轨的李将仕,驱逐蛇先生,最后勇斗法海,直到被镇于雷峰塔下。无论是大团圆式的浪漫爱情。还是棒打鸳鸯式的悲剧爱情,作者都是按时间的自然顺序,有头有尾,自始至终地展示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一条“线”,读者可以循着这条“线”去寻绎爱的美丽与凄婉。

当然,中国古典小说并非都是如上所举的单一的线型故事,还有复线型故事、环线型故事等等。

复线型故事,即大故事中套小故事,就每个故事而言,采用的仍然是“线”性描述。在古典小说中,诸如“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至于……按下不表”、“且说”、“却说”、“再说”等转承语比比皆是。无论套了多少小故事,整个情节(大故事)中仍有一条贯串始终的依时间顺序展开的主线,决没有西方小说的倒叙、断开、闪回等叙述方式。如《水浒传》的结构,“英雄排座次”以前是若干个英雄人物的传记故事,一环紧扣一环地先后连接。就每个传记故事来看都相当完整,自成段落,情节为单线发展。就整部《水浒传》来说,从“逼上梁山”到轰轰烈烈的英雄伟业,最后接受招安,英雄末路,主线明晰,仍然只有一个叙事方向。再如《三国演义》,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它的出现,标志着章回体长篇小说的初步定型,尽管卷帙繁浩,但“演义”的整体线索是相当清晰的。从群雄逐鹿到三足鼎立;从蜀、魏、吴三国之间征战到三国的渐次消亡,这是一个风云变幻、峰峦叠起的“过程”,对这一“过程”曲尽其致的叙述,形成了《三国演义》的线性结构。另一方面,每章每回的情节展开都是一段相对完整的时间之“线”。整部小说的“线”就是由这一段一段

的“线”连接而成的。

环线型故事,不像单线型故事和复线型故事那样具有贯串始终的主线,而由许多小故事连缀成篇。这些小故事或是上下钩连的连环式结构,即由一个故事引出另一个故事;或是独立的平行的故事,前者可以《官场现形记》为代表,后者可以《聊斋志异》为代表。

关于《官场现形记》的连环结构,可参考胡亚敏教授在她的《叙事学》中所引述的西方学者唐纳德·霍洛齐的分析:

《官场现形记》是由彼此相关的十个环形构成的,每个环形包括四到九个事件,限于某一群人物或某一地域,当出现一个新主人公或一个新的环境时,就标志着一个环形转向另一个环形。比如第一个环形是对官场内部关系的介绍,第二个环形是官场对外关系问题,第三至第八个环形依次具体展示了官场活动的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第九、十个环形则是一种结论性的总结,指出了官场的腐败与奴性。这样,小说的焦点不断地从一个环形移向另一个环形,中国晚清官场内幕也一次一个方面地逐步得以揭示。这种环形式情节类型的统一原则在于事件的语义安排。

《聊斋志异》则不同,功名失意的蒲松龄“于耳目所者者见记,里巷所流传,同人之籍录,又随笔撰次而为此书。”(蒲立德《聊斋志异》跋)其故事来源驳杂,体裁不一,主题多样,人物各异。如果说。从《官场现形记》和《儒林外史》中我们看到的“线”是上下钩连,左右绾结的网络式的“线”,那么。从《聊斋志异》中我们看到的则是一束自由律动、平行发展的“线”。

2、白描出神

中国古代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绘画中的“白描”手法,在描写景物、刻画人物时,用粗线条勾勒的方式略貌取神,或营造意境或表现人物的典型性格。如《世说新语》写阮籍与晋文王同坐,坐席间严肃庄重。唯阮籍“箕踞啸歌,酣放自若”,只用了八个字就勾勒出阮籍不拘札法,任达简傲的性格。再如,司马迁《史记》就用极其简练的笔墨,一两句话甚至几个字就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情态或心理。如写荆轲刺秦王失败反被秦王所击,“断其左股”、“被八创”而荆轲却“倚柱而笑,箕倨以骂”,仅八个字就活脱脱地展示了一个侠义之士威武不屈、视死如归的气概。其他如《三国演义》写关羽温酒斩华雄,着墨极少,关羽勇猛善战形象便跃然纸上。《水浒》中鲁提辖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一段,“打”的过程极为简练,鲁智深的勇武便活灵活现地展示出来了。《红楼梦》第33回宝玉挨打后宝钗来探望,说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一个“也”字包含有爱怜、矜持、羞涩、圆通,取得了以少胜多的效果。黛玉来时只说了一句话:“你可都改了罢!”语短情长,表面上是责备,心底却是说不尽的痛楚和珍惜,比起宝钗,则显得更为知已,更为贴心。再如第74回抄检大观园时,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探春:“一语未了,只听‘拍的一声,王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巴掌。”寥寥数字的动作描写,就将晴雯的不甘屈服和探春的凛然不可侵犯的性格特征展现出来了。

古代诗词多以冷静客观的笔触图山范水,轻描淡写。简约入神,不施粉黛,自得风流。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由远及近,如同素描,极形象地表现了田园生活的恬静、优美。再如,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寥寥几笔就勾勒了一个画面,表达了一个意境。“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则近于水墨画,以粗线条把握整体印象。气势雄豪,令人称奇。

在表现情感和哲理方面,古代诗词亦多用简笔。柳永《八声甘州》中“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句道出了“妆楼颙望”的佳人执著深沉的思念和无奈、惆怅、失望、寂寥的心境。李清照《声声慢》中开头的一组叠字将孤苦无依,清凄哀怨、沉痛悲凉的境遇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具有一唱三叹,荡气回肠的抒情效果。辛弃疾《摸鱼儿》中“闲愁最苦”四字传达的是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幽怨和愤懑,摧刚为柔,潜气内转。晏殊《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一切美好事物都可能与时俱逝,这是极其自然的,也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生总是交织着成功与失败、得意与失意,往往是得中有失,失中有得;既如此,我们就不必为一时的失意而自暴自弃,也不必为一时的成功而趾高气扬。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高处不胜寒”、“何处低头不见我,四方同此水中天”、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等,都通向哲学和理趣,言简意赅,给人们以多方位的深层启迪。

上一篇:《彩色汤圆》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下一篇:卫生室、文化活动室管理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