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数学假期作业(共13篇)
二下数学暑期小任务
一、基本技能训练
1.280题口算+10题笔算。(温馨提示:最好能在15分钟内完成,正确率能达到100%,如果速度较慢或准确
率较低的,请家长适当强化练习。下学期的口算小能手比赛就包括口算和笔算,一定要加油哦!)
二、数学实践活动
活动1: 记录10样物品的重量和长度,要求先估后称、量,并列成表格。要求要用上不同的单位。(千克、克、厘米、米)完成调查记录单。
活动2:观察、记录今年8月的天气情况,制作一张天气统计图和统计表。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去搜集,整理数据。
调查8月份的天气情况,晴用“○ ”,阴用“ △”,雨天用“□”。
统计表:
统计图:根据统计表,绘成统计图。统计图自行设计。
活动3:参加一次家庭大购物。让爸爸妈妈协助你,由你来选择、购买、付款,让你体验一下如何合理使用人民币。(小朋友要将购物清单制成表格,列出物品名称、物品价格、总价、……)
活动4:办一张图文并茂的数学手抄报(请家长指导帮忙下完成),内容就是结合上面的三个活动,把你的活动成果呈现在数学报上,还可以另加一些数学故事、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题、数学知识介绍、数学谜语、数学名言、数学歌谣、数学幽默以及自己在数学上的新发现等等,版面为8开纸大小。
(温馨提示:这份数学手抄报就是对暑假三个实践活动的最好检查,加油,孩子,你一定行!开学后我们将进行展评哦。)
三、兴趣活动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报名参加趣味数学,数学思维培训班,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买一本有关数学思维训练的书籍,如《轻松解奥数》、《小学奥数举一反三》、《举一反三100类》等,每天练上一两题,一个暑假过过后一定收获多多!
(温馨提示: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哦,下学期开学初我们就要进行数学小博士选拨啦!)
“快乐一夏,快乐暑假”。祝孩子们假期:健康,平安,快乐,有意义!
爱你们的钟老师
假期,特别是时间较长的寒暑假是学生调节身心、自学和发展能力的好机会,不可否认学习是个连贯性较强的积累过程,在照顾学生合理娱乐、休整的前提下,适当布置一定的作业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到数学学科,进入初中后一般都会出现较其他学科更严重的分化,如果利用好假期,借助有吸引力的高效作业让学生在相对自由和完整的时间里积极复习,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那么数学学习效能和自信会得到提高,分化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但以往给学生布置的大多数数学假期作业基本上是常规化的,内容是复习先前知识,形式则是练习套卷.这样的假期作业虽然训练性强、体系完整、衔接紧密,但作业形式单一、内容呆板、知识面窄、练习枯燥,让不少学生没有兴趣,加之没有了平日里老师的督促,所以假期作业完成质量普遍偏差,抄袭和不完成的情况也较多.
基于反思,笔者从2008年的寒假开始,尝试双基训练自主分层加综合探究化的假期作业模式,两年教学实践效果很好.学生对假期作业自主性提高,兴趣明显增强,说现在的数学假期作业“超市化”了,“超市化”假期作业可以依据内容分为四个模块:
模块一:分层化的常规性练习作业,让每名学生假期中都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训练
相信很多教师都尝试过在学期中给学生布置分层作业,但多数教师反映不好操作,坚持不下来.分层作业的优点不用赘述,若在学期中每日进行,则因操作量大,过于动态,加重教师负担,所以难以持久.笔者认为分层作业最适合在假期作业中体现,在实践中也确实得到了验证.具体的对双基训练作业可以设计为A,B,C三档,A档为与课本例题相关的简单双基训练题;B档是课本双基知识有关的变式题;C档为具有综合性、灵活性的能力拓展与提高题.学生在假期中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其中的两档题目来完成.之后的评阅证实了这样带有尊重意义的分层作业学生完成的情况比以前理想得多,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基本选择了A档和部分B档的作业来完成,大多数学生选择了B档和C档题目,其中基础好的学生重点完成了C档题目,都达到了假期复习提高的要求,尤其令人振奋的是,因为得到了自主和层次差分的前提保证,结果基本上杜绝了不做作业和抄袭现象!分层假期作业使得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完成了一定量的训练,有效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和水平,这一点在开学的学力检测中有了证实,学生的分化现象有所好转,尤其是低分层得到了确实的提高.
模块二:自编假期作业,张扬学生个性
自编假期作业主要是要求学生将上一个学期中的主要测试卷装订成册,并且将其中的错误进行订正,写出反思,这样就形成了学生自己的具有个性化的“错题反思集”.另外一种自编作业是让学生绘制一张上个学期所学数学知识的“结构树”.通过绘制这颗知识树,有效梳理了他们的知识脉络,使得知识的系统性得到加强,学生反映这样的作业对自己很有意义,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
模块三:紧贴生活的数学趣味题,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有这样的要求:“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这一要求可以在假期作业中充分体现,学生对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并有一定趣味性的数学题目是有好奇心的,例如:钟表盘上的角度问题、折纸与数学对称问题、实际但又简单的三角测量问题、多边形对角线与握手问题、商品调价中的数学问题等,这样的数学题目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设问引思,具有一定的灵活度和吸引力,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很有帮助.
模块四:研究性假期作业,让学生将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
与传统作业比较,研究性作业有其特有优势:①研究性作业具有综合专题性;②完成时空跨度大;③能有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④具有个性化的同时重视合作;⑤反馈延迟,作业过程、完成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开放性.正因为这些特性,假期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理想时期,师生集思广议在放假前定范围或专题,学生自主选题,在假期当中学生组成研究小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建立数学模型并实验、修正,形成作业成果,这一周期通常要一个月左右,最终成果一般是研究报告、小论文、网页等,开学之后汇报交流,进行评价.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也体会到若要学生科学有效地完成假期研究性作业,还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①问题尽量贴近社会关注问题,学生兴趣才高;②问题最好结合学生同步所学的知识,可适当延伸,既要有所学的数学原理又要有实际动手操作过程;③问题不能太难太大,但应有一定挑战性才能吸引学生;④一定要落实学生上交结果的展示和评讲,这一点最重要!在开学初,要抽设专门的课时组织评讲展示学生的研究结果,形式上可以是多媒体报告会、手抄报展出或网站、微博展示,教师和学生对于开放性结果给予多角度讨论式评价,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讲评精彩纷呈,通过评价展示学生能深刻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探索力,研究结果让学生有自我效能感,同时这一过程又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参与下一次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实践证明“超市化”的数学假期作业不但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效能感和自信心,这样的作业是教师给学生的一个假期礼物.
那还是在暑假前2周时,我召集所有的科任教师和家长,开了一个特殊的家长会,会上我要求所有的同学科老师或者本组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本学科的特点,共同研究,精心准备一些实用性强、含金量高、有价值、利于学生提高成绩的适量的练习题,留做假期作业,各学科间要互相沟通,每天作业量用时不超过2.5小时。同时,要求家长在家必须陪同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假期总作业时间规定为100小时,就是前面公式里提到的100。除此之外,学生还有很多时间和精力,这就要求家长在家看护好孩子自主利用,所花费的时间就是公式中提到的X,父母在身边,孩子学习精力会更集中,会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这项提议得到了所有家长和科任教师的高度赞赏。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让家长在事先发放的表格中,跟踪记录学生每天特定时间里所学的学科以及所学的内容,还要标好学生额外做的作业和学习的内容。如果在学习中遇到什么疑难问题,家长要主动和相关的科任教师及时取得联系,得到相应的帮助。开学后,科任教师把学生所写的假期作业和回馈单,一起收回,所有教师会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每班评出作业优秀者10人,额外学习有效者5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口算
30+25-9=64-40+7=28+40+6=94-70-6=
43+10+9=7=35+50=67-4+8=56-4-52=
73+7-80=96-40-5=28-26+15=15+5-6=
51-8-20=41+8+9=20+35+8=73-5-40=
二.列竖式计算
25+23+42=90-6-25=46+6-28=78-19-9=
32+54-24=17+26+16=33-16+24=56-43+27=
三.生活中的数学
1.我们班男生有47个,女生有39个,再来几名女生,女生的`个数就和男生的个数一样多了?
2.小记者班有33人报名,后又15人改去舞蹈班,接着又从故事班转来7人,现在小记者班有多少人?
3.花园里有24只花蝴蝶,26只白蝴蝶,48只黑蝴蝶,一共有多少只蝴蝶?黑蝴蝶比白蝴蝶多多少只?
4.妈妈用42颗珠子串项链,觉得太短,加了19颗珠子,又太长,去掉9颗,这回刚好,这条项链一共有多少颗珠子?
分米和毫米是数学中的长度单位,认识它是一个从表象到抽象的过程,单位只有在与数字结合时才有意义,也只有在实际测量中才能被感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注重突出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独立活动、小组合作活动中,自主地探究和学习知识。具体做法如下:
1.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一开始,我就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初步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中我收集了电话卡、一分硬币、课桌、钥匙、字典等等。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让学生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让学生多“做”,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解决问题,从中感受数学的意义、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
2.给学生留有充分参与的空间。在教学中,选取了学生熟悉的课桌和硬币为观察和研究对象。安排了多次观察、测量课桌和硬币的实践活动,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参与意识,也可以了解别人的想法,调整自己的认识,这样有利于学生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中丰富了自己对1分米和1毫米的感性认识,为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积累实践经验。
3.让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或小组合作商量解决。学生学会了估计、观察、测量、比较,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例如,在测量课桌的长度时,由于课桌比较长,有的学生把直尺量得一边高一边低,结果测量的结果出现了偏差。这时小组的其他同学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及时纠正。有的同学直尺不够长,小组同学协作作上记号,再将几次测量的结果相加。有的将两把尺子合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的结果相加。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我先带孩子们一起回忆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这些回顾性的复习不仅是对知识的回忆,更是为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作好铺垫;同时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这里面渗透了知识迁移的要素和环节。
在设计本课的教学内容时我尽量做到生活化、童趣化。例如:把课本中的主题图用一种旅游的形式揭示出来。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既欣赏了我国美丽云南的几个著名景点,同时又恰倒好处的进入到新知的学习。
在本节课中,学生是第一次认识线段图,所以在教学中,我结合题意在让学生汇报所找到的数学信息的同时,画出相应的线段图的,使学生初步理解了线段图的意思,然后,反问学生,这幅线段图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表述中进一步理解了线段图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思。再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线段图分析题意、列出算式。因为新教材没有专门的应用题教学,一些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数量关系式都隐藏在计算教学中,所以当全体学生列出517—348算式后,又追问了一句:“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强化了已知总数—部分书=另一部分数这个数量关系数。
本节课中,也有一些不尽人意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虽然总体设计而言,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但是练习设计层次不是很清楚,没有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特别是学而有余力的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发展。中间有 0 或整百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教学反思
连续进位和退位的加减法,这部分的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退位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迁移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进行的:
首先告诉学生在这节课当中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在操作的过程中要学会思考,懂得交流,当有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你要学会倾听,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先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在课一开始时,我就安排了一个练习导入新课。师:这是前几周猫头鹰爸爸妈妈捕鼠的情况:猫头鹰爸爸捕鼠 135 只,猫头鹰妈妈捕鼠 76 只,请你算出爸爸每周比妈妈多捉几只田鼠?师:刚才我们都是用减法来计算的,你计算时注意了什么?学生们都争先恐后的回答自己学到的知识。再让学生说一说算理,通过练习,既为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做了铺垫,又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接着再创设情境,探求新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的信息,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在解决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多少只这个问题时,先让学生们估算一下结果是多少,第一次没有强调要想知道他们的准确只数,就要用笔算的方法算出来,就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结果有点乱。第二次讲时先估算,再让他们说出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条理就清楚了很多。我让学生借助了计数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感觉出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十位是零就要从百位退,通过拨珠计算,体会被减数中间有零的减法的算理 ,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计算。学生使用做标记的方法,计算准确率比上节课大大提高了。这个环节第一次讲时没有,个位弟弟不够减,去找十位哥哥借,十位哥哥是 0 就去百位哥哥借,百位哥哥借给十位哥哥一个百十位上作 10,十位哥哥在借给个位弟弟十个一,够减就开始数位对齐减。15-6=9,十位上 9-1=8,百位 1-1=0,不用写,结果是 89。第二次讲时课堂气氛活跃了很多,都参与到课堂中。
在解决第二个问题 猫头鹰爸爸比孩子多捉多少只 时,先让学生估算一下结果,再让学生用计算的方法来算,算完后小组交流算法,通过交流活动充分展现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这样的设计学生不仅兴趣大增,同时也十分得意地把自己的知识同大家一起交流。我最后重点小结一下关于三位数减三位数要注意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巩固这些知识。
接下来就是课堂练习:在练习时又发现一些问题:个别同学抄错数的、有忘退位时的小点等等,从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学生们掌握的还是不够熟练,要在以后的课堂上提醒学生改正。《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教学反思
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几节课下来,我发现孩子们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总体感受,效率很差。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整个单元上完,经过考查,还是让我大失所望。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2至4道题目。再加上配套的作业题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刚入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再如,对加减法的验算,虽然教师一再强调验算的目的与方法,可绝大部分的孩子还是为了验算而验算,所以验算结果与原题目中的数不同也不会察觉。另外,做完作业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假期创新作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它改变了从前老师只留刻板、机械的题本作业的模式, 创新了作业形式, 能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像走访调查类、观察记录类、动手制作类等作业, 往往比书写题本作业更能引起学生兴趣, 真正地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判断假期创新作业是否有偏差, 我觉得可以从学生是否喜欢, 眼界是否长远等方面来衡量。
假期创新作业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类作业多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要形式, 它为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开辟了空间, 搭建了平台。一直以来, 人们都认为, 中国学生高分低能, 因此羡慕某些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其实, 任何国家的教育模式都不是完美的, 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有待人们不断完善。我国的教育亦是如此, 只要我们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不足, 摸准解决问题的命门, 对症下药, 循序渐进, 就能促进我国教育不断发展, 不断进步。假期给学生留一些创新作业, 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是一个改变我国学生高分低能现状的有效办法, 对推动我国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假期创新作业能增强学生热爱生活的意识。
它给学生提供了深入体验生活的机会, 使学生有机会感悟生活的真谛, 它为德育打开了一扇门。有的老师让学生用相机记录“我家的幸福时刻”, 一张张家庭生活的印记不断被收集, 这个过程既是定格的时刻, 更是学生体会家庭酸甜苦辣生活滋味的时刻, 当积累一个假期的照片经过挑选和加工整理, 学生会发现, 原来我家有这么多值得回忆和留恋的地方, 他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热爱父母、热爱家庭, 热爱生活的心灵体验。这种体验胜过一千句, 一万句“我们要孝敬父母, 热爱生活”。
假期创新作业能拓宽学生感悟自然的维度。
它增加了学生接触自然、感悟自然的机会, 加深了学生对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理解。例如, 观察身边的河流是否清澈、空气是否清新, 学生在观察记录的时候, 会深切的感受到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紧迫性, 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提高学生感悟自然的能力。很多假期创新作业确实能打开学生认识自然的眼界, 拓宽学生感悟自然的维度。
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受锻炼,在志愿服务中培养公益精神,这种拓展教育资源的开放理念,是学校教育一个不小的进步。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课程化”“作业化”的思维来看待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像其他课程的作业那样,简单布置给学生后就静等收作业了。不过,和对待其他作业不同的是,学校对学生如何完成、有何实质收获等,却很少也很难进行翔实的考查和确切的认定。
事实上,由于日常教育中没有或很少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和示范,缺少强有力的督促和具体的方法指导,不少学生甚至家长面对这个特殊作业会感到无所适从,结果是以完成“书面作业”的方式来应付者不在少数。这不但培养不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志愿精神,反而容易养成弄虚作假的坏毛病,这种情况在一些地方已经不同程度地出现。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没有真正把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看成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和内容,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从内心深处都没有视之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教育资源,顶多当成现有学校教育的“派生需求”;直接原因则是,当下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中,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的教育价值都没有得到应有体现,因此对学生也就没有足够的引导力。有的国家,比如美国一些大学招生过程中,除了分数之外,还特别看重考生是否有做义工的经历,不做义工,就别想申请好大学,更难进入名校。由于国情和文化背景差异巨大,我们虽然没必要简单模仿,但培养目标有相近的地方,比如培养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助精神、培养面对社会的积极态度和融入能力、培养对未来的担当意识等,这同样应该成为我们立德树人必不可少的追求。
“世事洞明皆学问”,《红楼梦》里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社会才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大书,这本大书是任何教科书都代替不了的。
在“学校即社会”和“社会即学校”二者之间,陶行知选择了后者。在这位人民教育家看来,打通了学校和社会的内在联系,教育的手段、教育的素材、教育的工具以及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拓展,学生更多接触和参与社会生活,才能真正了解社会发展对自身发展的需要,才能自觉养成服务社会的思想和能力。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今天仍不过时,其营养值得认真汲取。特别是在当前应试教育倾向还难以根本扭转的情况下,引导和指导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让学生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随时随地学习,既能最大限度激活封闭的书本知识,也能获得更加完整的精神成长。
人教版二下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 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67-68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算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数感。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千以内各个数位的十进。难点:拐弯处的数数(个位或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教学准备: 计数器、每人十个小方块、教学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最大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2、数数: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 问:99加1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数、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3、导入: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 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下面请你们观察这幅图。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主题图。 (1)观察这幅图,说一说画面上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2)看着画面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估算画面上的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感受大数的意义。 2、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 3、教学例1。 (1)数一数。 每人数出10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 (2)动动脑。 每组快速数出100个小方块,应怎样数呢? 小组讨论,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 (3)师:请你从一百往后数,数到一千,你行吗?你们觉得数到什么时候呢?有没有更好的快速的方法呢? 根据学生所说,大家一齐数,教师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算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 (个或一、十、百。) (4)师:通过刚才数数,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说出一(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 [设计意图]渗透数数的方法,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发展学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完成第68页的“做一做”。 由男、女生两组分别数第1、2两题,比一比哪组数得的流畅。 引导学生小组自行探究操作。 巡视指导各个小组的活动。 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方法? 小结:大家一起数意数,1个百、2个百、3个百、4个百……10个百(一千)。 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师提问小结:通过今天的数数,你们有什么发现? 三、检测练习1、 想一想,填一填。 (1) 二百二百地数,数到一千。 二百、( )百、( )百、( )百、( )百。 (2)五百五百地数,数到一千。 五百、( )。 (3) 三百三百地数。 三百、( )百、( )百、再数( )百是一千。 (4)四百四百地数。 四百、( )百、( )百,再数( )百是一千 (5) 用3、6、9、能组成哪些三位数,请你把它 写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的练习巩固千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千以内数的读写 教学内容: 课本第69页例2,练习十五相应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学会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不上。发展学生的数感估算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中间有“0”的千以内数的读写。 2、发展学生的数感估算的意识。 教学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1、数数:从387-403,全班一齐数。 2、引导学生读一读 75 86 90 100 51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做好准备。 二、讲授新课教学例2。 1、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 2、教师拨出126。 师:这是多少?请你读出来。 师:这是几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什么?是哪位? 师:怎样读这个数?学生读,师板书:读作:一百二十六。 3、教师拨出304。让学生讨论该怎么读?怎么拨?小组合作学习。 ① 请1人表演,看有什么发现? ② 把这个数的读作写出来。 ③ 师:这里十位上一个珠子也没有,表示什么? 4、教师拨出580。 ① 请全班学生在练习上下班写出这个数的读法。 ② 请学生核对。 师:说一说这个5表示什么,8又表示什么。同桌互相拨数、认读。引导小结:像304这样中间有0的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零几;像580这样末尾有0的.三位数,我们就读几百几十,末尾的0 都不读。 5、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出这个数。请一学生读。及时校正。 806 480 521 600 引导学习数的写法刚才这些数该怎么写?计数器上十位和个位没有珠子该怎么写?为什么?组织小组汇报。引导学生小结写数的方法。 6、师生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我们该怎样读写千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践的操作,合作和交流,自主探究出千以内数的读法、组成和写法。培养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1、完成第69页的“做一做”第1、2两题。 同桌互相练习第1题,再请学生读。各自独立完成第2题,请两学生板演核对。 2、说一说:806和480的“0”能不能不写?为什么? 在读数时这两个零有什么不同? 3、说出以上这几个数的组成。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巩固学习的新知识。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页例3,练习十五第5、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比一比”活动,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大数的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比较、理解数位的意义和数的实际大小掌握学会比较1000以内数的大小。 2、难点:掌握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能够用正确的符号表示千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计数器、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 出示插图,看图上有两只小鸟在争吵,到底哪只鸟叼来的木棒多?为什么?其实比较数的大小。 2、 出示比一比,在○里填上> 或 < 。 6○20 66 ○ 62 100 ○ 89 75 ○ 57 二、新课教学活动 出示教学例3 : 小鸟叼卡图 100○1000 (1)教师分别拨出100和1000。 ① 学生写出两个数,个别板演。 ② 比较这两个数,谁大?谁小?为什么? 让学生回答。使其明白:100是三位数,最高位是在百位上,表示一百。 1000是四位数,最高位是在千位上,表示一千,10个一百是一千, 所以100<1000。 ③ 从这两个位数不同的数的比较大小中,你还知道了什么?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就大。 (2)教师分别拨出210和120。 ① 学生写出这两个数,个别板演。 ② 这两个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请学生说。 (这两个数都是由1、2、0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 ③ 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 (让学生说,使其明白:因为百位上的数不同,一个表示二百,一个表示一百, 所以210>120。) (3)再请看小鸟叼来的卡片图: 459 ○ 456 730 ○ 780(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做一做。 ① 比较两数的大小,完成课本第70页的第1题。 (可以先估计一下谁多谁少,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 ② 练习课本第70页的第2题。 (同桌互说,再请学生说。) (5)小组讨论: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认为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① 小组成员交流各自的方法。 ② 请代表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③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小结。 比较千以内两个数的大小分两种情况: 得出:第一种:位数不同的数,哪个数位数多哪个数就大。 第二种:位数相同的数,从最高位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就再看它们的下一位,谁大、谁小,如果第二位也相同,再看下一位,直到比出两个相同数位上的数的大小,就可以了。 三、巩固练习1、课本第70页的第3题。 (1)请学生分角色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猜一猜,他们家各种了几棵? (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练习十五第4、5两题。 (1)独立完成4、5两题的填空。 (2)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填写的。 3、练习五的第6题。 (1)先观察图中的书架,估算一下,大约有多少本书? (2)说一说你的估算结果和方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73-74页,“做一做”1、2。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过程与方法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单位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知识与技能 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重、难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计数器,一个数位顺序表格(空的)。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 观察下列两组数,先回答是怎么数的,再接着数出后面的5个数来。 27、37、47、57、( ) ( ) ( ) ( ) ( ) 110 、210、310、410、( ) ( ) ( ) ( ) ( ) 2、读出下面的数。 375 309 420 200
第十讲:等量代换姓名
等量代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两个完全相等的量可以互相代换。是高年级方程的铺垫。
在面对等量代换问题时,要利用图形表示未知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学会分析、推理。学会了推理,能使你变得更聪明,头脑更灵活。数学上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疑难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推理。解答推理问题时,需要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利用等量代换等方法来进行解答。
【问题一】☆+☆+☆=24 ☆+□=14 □+○+○=20 你能算出来吗? ○=()☆=()□=()
想: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上突破口为题中的第一个算式中,三个☆的和是24,那么可知一颗☆为8。再算出第二个式中的□,第三式中的○也就能解出来了。解:24÷3=8,则☆=8。
8+□=14 →14-8=6,则□=6 20-6=14,14÷2=7,则○=7。
【试一试】
1、○+○+○+○=20 ★+★+★=21 ■+■+■+■+■=20 你能算出 ○+★+■=()吗?
2、□+□+□=27
20—□=○○+○—★=10 想一想,○=()★=()
3、★+□=18,□+□=★,想一想,★和□各代表多少? 东山周末拓展二年级下册 数学启蒙
【问题二】1只猪的重量=2只羊的重量
1只羊的重量=6只兔的重量
你知道1只猪的重量等于几只兔的重量吗?为什么?
想:可以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把一只羊换成6只兔,两只羊就换成12只兔,1只猪的重量就等于12只兔的重量。解:6+6=12(只)
答:1只猪的重量等于12只兔的重量。
【试一试】 1、1个西瓜的重量和4个桔子的重量相等,1个桔子的重量和3个桃子的重量相等,那么1个西瓜的重量同几个桃子的重量相同呢?
2、买一枝钢笔的钱可以买5枝签字笔,买一枝签字笔的钱可以买2枝铅笔,买多少枝铅笔的钱可以买到一枝钢笔?
3、两只鸡的重量等于一只免的重量,一只免兔的重量等于4只鸭子的重量,那么几只鸭子的重量等于一只鸡的重量?
【问题三】☆+☆+☆+△+△=22 △+△+☆+☆+☆+☆+☆=30 ☆=()△=()东山周末拓展二年级下册 数学启蒙
想:由于☆+☆+☆+△+△=22,则用22等量代换三颗星和两个三角形。
得出:☆+☆=30-22=8,进而算出☆=4 再将6等量代换进算式☆+☆+☆+△+△=22中,算出△=5。解:☆=4△=5
【试一试】
1、□+□+△+△+△=21
□+□+△+△+△+△+△=27 □=()△=()
2、□+□+○+○=14
□+□+○=11
□=()○=()
3、○+○+○+△+△=54 △+△+△+○+○+○+○=76 ○=()△=()
【练一练】
1、○+○+○+○=20 东山周末拓展二年级下册 数学启蒙
★+★+★=21 ■+■+■+■+■=20 你能算出○+★+■=()吗?
2、1只猪的重量=3只羊的重量 1只羊的重量=5只兔的重量
你知道1只猪的重量等于几只兔的重量吗?为什么?
3、买一枝钢笔的钱可以买4枝签字笔,买一枝签字笔的钱可以买2枝铅笔,买多少枝铅笔的钱可以买到一枝钢笔? 4、3只鸡的重量等于一只兔的重量,一只兔的重量等于6只鸭子的重量,那么几只鸭子的重量等于一只鸡的重量?
【挑战题】
地理课程资源非常丰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在日常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很难开展系统而科学的地理自主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一形势下,假期就成为践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地理认知水平、拓展学生地理视野的大好时机。
传统的假期作业包含大量习题,往往让学生感到反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创新假期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快乐地去完成,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一、设计思想
1.贴近学生生活。
在学生掌握书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教师可设计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2.拓展课本知识。
教师可利用假期作业,给学生展示大量的实例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拓展知识。
3.培养学生兴趣。
教师可创设有趣、轻松的情境,消除学生对传统作业的恐惧感,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4.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教师可引导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亲自动手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二、作业设计范例
考查范围要求及分值行星地球宇宙中的地球简要论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1分);观看纪录片《地球脉动》(4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简答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分);找到中国、世界的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并加以简要评析(4分)简答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分);观看纪录片《霍金眼中的宇宙》(4分)地球的运动下载谷歌地球软件,并截取5张主要城市的1:50万卫星地图(5分)简答地球运动的一般特征(2分);找出我国主要航天发射基地的位置并对其作出评价(3分)拍一张显示世界主要城市时间挂钟的照片并解释原因(5分)记录连续一周的日出、日落和昼长时间(5分)设计一个理想化的、集热效果最好的太阳能热水器(5分)观看电影《地心历险记》并对其作出评析(5分)地球上的大气冷热不均引起
大气运动拍一张温室内部的照片并解释其保温的原理(5分)做一个热力环流小实验(5分)气压带和风
60分以下5人
1.把这个学期学的所有的课文读给你的亲人听,并且让他签名写上日期。2.抄写生字表二的生字,用汉语拼音本抄写。一个字一行,包括汉字和拼音,每行最后两空用该行抄写的生字组词。
60-79分10人
抄写生字表一和生字表二的生字,用汉语拼音本抄写。一个字一行,包括汉字和拼音,每行最后两空用该行抄写的生字组词。
80-89分18人
1,抄写课文后边的“我知道”,以及语文园地里的“读读背背”“宽带网”。2,给生字表二的生字组词,一个字至少组两个词。(写在小楷本上)
90分以上7人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寒假到来之际,学校不妨结合春节这个特殊的节日和地方特色,给学生布置一些丰富多彩的、各具特色的寒假作业,这种寒假作业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寓教于乐,能真正让学生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各科老师分散布置作业,就学科而言是合理的,然而班主任老师应该综合考虑,合理安排,做成“寒假作业自选表”,上面写清每项作业的要求和考核办法,让学生选择一两项自己感兴趣的作业,同时知会家长,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监督,这样会对学生更有帮助。
一、时政类作业
1.观察和了解最近一年家乡发生的大事和重大变化,开学后举办一个以“我的家乡变化大”为主题的成果展示活动,学生可以以个人演讲、快板、说书或小品等各种形式表演,由老师和同学评出优劣;2.收集近一年重要时事的新闻和图片资料,并制成手抄报;3.可以以家乡的变化或近一年来的重要时事为题材,画一组用以表现国民经济发展的组图,寒假结束后,通过绘画比赛的方式展示出来。
二、民俗类作业
1.让学生出一期手抄报,主要内容包括介绍春节的来历,各地过春节的风俗,家庭几代人过春节的对比等,从中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2.让学生给自己家、军烈属、孤寡老人等张贴至少十副春联,并把优美的对联抄写下来,认真研究,熟悉对联的押韵、对仗等手法,体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然后收集一些优美对联,作为摘抄本中的摘抄内容。3.阅读书报,了解一些春节礼仪,包括春节期间的拜年、祭祀、敬酒等活动。4.了解中华民族民间风俗、民间手工艺、民间小吃等,开学后进行手工艺展示,可表演一段民间风俗或制作一件民间手工艺品等。
三、劳动实践类作业
1.让学生自己编写或摘录几副对联,并用毛笔写好,开学后比一比看谁的对联字写得好,寓意又深远。2.让学生向家长或亲朋好友学习一样或几样民间手艺,如剪窗花、扎风筝、绣鞋垫等,开学后进行手艺展示。3.让学生帮家人或孤寡老人做家务,如打扫卫生、洗衣服、洗菜等,并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写下自己做家务的心得和体会。4.让学生规划好自己压岁钱的开支,拟订一个压岁钱使用计划或记下每笔压岁钱的去向,培养学生节约用钱的好习惯。5.“当一周家长”活动,即让学生在家中当一周家长,让孩子参与家庭管理、家务劳动,并写一篇周记,记录这一周的所做、所思和所得,培养孩子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生活自立能力,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义务感。
四、书画文艺类作业
1.布置一些书法作业,让学生了解字的结构、写法和书法作品的欣赏等,每天练习一张毛笔或一张硬笔书法作业,通过练习书法,使学生养成认真做事、诚实做人的习惯。2.布置一些绘画作业,让学生了解一些画的画法,以及名画的欣赏知识等,并结合春节画一幅描写春节气氛的画;也可以让学生在社区宣传栏办一期书画作品展等,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3.布置一些文艺活动类作业,让学生在寒假期间学习跳舞、打腰豉、扭秧歌、唱歌等。以上作业可在开学后举行一个才艺汇演,并将优秀书画作品张贴在教室后的展示栏中。
五、体育类作业
1.发给每位学生一份寒假体育锻炼计划书,指定学生每周必须完成的任务,如:跑步、跳绳、乒乓球等,由家长监督,家长须在学生完成每项运动后签字,开学后由老师查收。2.在开学后举办一次运动会或其它小规模的体育类活动竞赛,成绩优秀者可予以一定奖励。
六、旅游参观类作业
1.让学生游览一些名胜古迹,或参观一些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等,并收集这些地方的资料,再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一篇游记或者开学后在班上作一次口头报告,跟同学分享自己所了解到的信息,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灿烂文化。2.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上搜索及访问亲友等收集一处名胜古迹的相关资料,开学后在班上组织一次“模拟导游”活动,由学生模拟导游向同学介绍该处的主要景点、传说和历史故事等。3.让学生到一些少数民族、农村的农家乐过春节,体验一下少数民族、农村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同样以观后感或口头报告的形式与班上同学交流、分享,使学生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
七、读写类作业
1.让学生收集、阅读一些有关春节、元宵节方面的诗词及相关的文章。2.让学生坚持写日记,记录寒假中每天发生的事情。3.写一篇在家庭联欢会时可以现场演讲的新春献辞。4.写一篇过新春佳节的体会总结,把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文 章来源莲山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7-0062-02
作业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支柱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语文“假期实践性作业”理应得到一线教师特别是语文研究者的“青睐”。
什么是实践性作业?综合多家之言,笔者认为:语文实践性作业就是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围绕语文学习开展的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生成性的活动。作业形式强调开放、合作和探究,作业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且动态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语文素养,培养自身的人文内涵,促进德行修养与言语能力共同发展。那么,如何践行实践性作业呢?
一、“以学定作”——循着“学情”进发
现在的语文教学视角越来越向学生转移,“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已成为当下的语文热词。语文作业也应“以学定作”,只有这样,实践性作业才能真正地引领学生向着“明亮”那方。
1.探察学生的兴趣。
在漫漫长假中,没有专业老师的陪伴,也鲜有家长的帮助,更没有平时每天检查作业的监督机制,而且,实践性作业的灵活度比较大。要想获得高质量的作业成果,必然需要“兴趣”的推动。在放假前,老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爱好兴趣,并把兴趣相同或一致的同学组建成“学习共同体”。这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实现信息资料共享,又能使老师在布置实践性作业时做到有的放矢。
一位六年级老师精心布置了一项暑假作业:他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宇宙天体的相关内容特别感兴趣,于是,请同学们利用暑假,认真收集和整理关于天体的资料,并试着写调查报告。 要求如下:(1)可通过网络查找相关信息或观看宇宙视频,并对信息进行整理、总结;(2)将查找的内容,用Word文档进行排版、保存;(3)除了查阅天体相关知识外,还可以查阅自己最感兴趣的两三个问题,对其进行具体了解,然后写一份调查报告。
2.探访学生的家庭。
“假期实践性作业”是在家庭环境中完成的,往往又需要技术和材料的支撑。教师布置实践性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家庭条件、家长文化程度以及工作性质,避免学生及家长产生畏难甚至抵触情绪。
仍以上面此项作业为例。对于一些贫困家庭而言,家庭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怎么办?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特殊,在长假中会把小孩送回在农村的爷爷、奶奶身边,同样缺乏相应的作业环境。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前能了解到这些情况,可以有以下几种预案:(1)这类学生和住得较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在约定的时间里,共同调查,资料共享;(2)给他们提供一些书面资料,让他们阅读、甄别后完成;(3)利用他们身边已有资料,重选“问题”;(4)调查了解他们老家的环境,量体裁衣,另辟蹊径,给他们单独布置个性化的实践性作业。如此一来,所遇困惑就迎刃而解了。
二、“小”“实”辉映——顺着“有效”发展
实践性作业,重在“实践”,也就是“做中学”。如果实践性作业名目繁杂,形式花哨,结局只能是哗众取宠,弄巧成拙,也与实践性作业的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假期实践性作业”应坚守“小”“实”二字方针,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1.以“小”见“大”,一作一世界。
所谓“小”,就是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切入点要小,引导学生研究生活中的小问题,发现其中的大世界。请看一位五年级教师设计的寒假实践性作业——“我的祝福短信”:
寒假是亲人团聚的日子,是感恩和祝福的日子。请同学们先收集5条祝福短信,再创作两条祝福短信。
我收集到的最深情的短信是:
我收集到的最真诚的短信是:
我收集到的最具创意的短信是:
我收集到的最意外的短信是:
我收集到的文字最优美的短信是:
我创作的送给父母的短信是:
我创作的送给老师的短信是:
当下社会,短信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该教师充分挖掘短信元素,布置了虽小却内涵丰富的实践性作业,既发展了学生的言语能力,又体验了中国传统“年文化”,可谓是“小作业,大世界”。
2.以“实”为重,一作一风景。
所谓“实”,是指老师布置的作业切入点要“实”,所研究实践的内容可操作性强。请看一位四年级教师设计的实践性作业——“走近父母”:
(1)陪同父母。开展以“父母的一天”为主题的实地调查活动,陪同自己的父母经历他们一天的工作过程,并记录下来。
(2)人物特写。开展“人物特写”主题活动,摸一摸父母的双手,看一看父母的眼睛,听一听父母的声音,进行人物特写。
(3)歌颂赞美。搜集古今中外赞美父爱、母爱的诗句名言,摘录下来。
学生只要亲自去实践,完成此项作业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人是自己朝夕相处的人,而且血脉相连,有真情实感。更可贵的是,此项作业不仅引领着学生走近了自己最亲的人,还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语言图式,提升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静”“动”结合——沿着“靓丽”漫溯
小学生自控力比较差,假期实践性作业历经时间又长,如没有有效的呈现与评价机制,很容易成“水中月”“镜中花”。
1.联“动”,在合作共享中共进。
现代互动性交际媒体的出现,为实践性作业提供了可随时“跟踪”“合作”“共享”的路径。
比如笔者所在班级共有以下几个公共交际平台:班级博客、班级QQ群、班级微信。其中,最为常用的是“班级QQ群”,由于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上QQ已能随时随地,全天候。因此,我们要求在长假里上“班级QQ群”是每天的必修课。大家在群里分享自己实践性作业的进程、成果,由于交际功能的强大,可以实现声音、图像、文字的多种信息的融通。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伙伴们的作业完成状况,从而互相鼓励,互相促进,还可以资源共享、交流心得、共同解惑。教师也可以随时检查学生的作业进程、质量,及时表扬先进,提醒后进,并从中挑选较好的展示到班级博客和微信平台上,与家长们互动,与更多的网友分享。如此一来,“假期实践性作业”就有了动态的、多元的督查、合作、分享机制,想不“亮”都难。
2.止“静”,在静默参修中悟道。
这里的“静”,是相对于上面的“动”而言的。在教师和学生动态的管理和推进中,作业完成,假期结束。此时,如何放大“假期实践性作业”的成效?笔者认为,需要止“静”。
社会大环境的浮躁,电子信息的瞬时变换,学生容易停留在作业表面的“精彩”,而不能深究其中的内涵。因此,笔者认为,开学后,教师应及时整理学生的“假期实践性作业”,将调查报告、摘录笔记、实践日记、照片、小制作等布置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全班学生用一个星期的时间静静地去看、去问、去想,在第二个星期再集中分享交流。此时,学生更容易触摸到作业的意义,将学习推向新的高度。当然,这也为下一次“假期实践性作业”进行了预热。
此外,语文“假期实践性作业”还应与其他学科整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应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唯有如此,“假期实践性作业”才能真正有意义地融入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之中。
【二下数学假期作业】推荐阅读:
二下数学平移和旋转教学反思06-10
美术二下07-16
二下复习教案11-03
二下组词过关07-24
二下《推理》教学设计09-17
二下八单元新教案10-15
美术二下五味瓶10-31
二下语文葡萄沟课件06-11
部编二下语文村居06-21
2018年二下美术教案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