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密员座右铭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保密员座右铭(精选6篇)

关于保密员座右铭 篇1

2) 秘密不保,罪责难逃。

3) 秘密不透风,胜利之路通。

4) 秘密轻易出口,祸患便有了入口。

5) 密字心中一把锁,保密有口要加锁。

6) 脑子里的东西,连帽子也不让知道。

7) 窃密无孔不入,保密滴水不漏。

8) 人人参与保密,保密篱不透风。

9) 人人为保密,国家定安全。

10) 日常保密工作化,保密工作日常化。

11) 时刻保密,重视保密。

12) 时刻提醒,不忘保密。

13) 守密如守城,失密毁长城。

14) 守则有千条万条,保密守则是第一条。

15) 思想重视,工作细化,保守秘密。

16) 贪欲始于一瞬间,痛苦伴陪一辈子。

17) 提高保密意识,确保国家安全。

18) 为了你我他,保密要到家。

19) 我把秘密保,保密保我岗。

20) 勿因一时的疏忽,失去一生的幸福。

21) 泄密如决堤,祸害无穷。

22) 信息安全靠大家,保密时刻为国家。

23) 信息时代,保密更重要。

关于保密员座右铭 篇2

1 要牢固树立保密工作意识

近年来, 无密可保、保密无用等思想观念开始抬头并有所蔓延。对此, 要保持清醒认识, 加强正确引导。一要正确认识秘密。秘密也不是固定不变、绝对封闭的, 它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 超出了规定的时间, 秘密即不再为秘密, 既便在规定的时间内, 知悉范围内的人员也是可以合法知悉相关秘密的。基层机关、单位虽然涉密事项不多、程度不高, 但并非不涉密, 其在公务、政务、事务活动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秘密, 有的是国家秘密, 有的是工作秘密, 有的是敏感信息, 有时贯穿于某项工作的全过程, 有时仅存在于某项工作的某个环节, 但在一定时间内都需要对一定范围内的人员加以保护和限制, 以免外泄。二要正确看待公开。保密与公开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片面强调保密和过分夸大公开都是错误的, 两者必须进行有机衔接。一方面,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必须公开, 不得以保密为由拒绝公开;另一方面, 公开前必须经过保密审查, 并选择适当的时间、适当的方式、适当的范围, 依照法定的程序公开。机关、单位不得公开涉密信息, 也不得公开未经保密审查的信息。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但个别机关、单位麻痹思想严重, 管理不落实、防护不到位, 泄密风险空前加大, 有的还给党和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 保密工作已经到了非抓不可, 必须抓好的关键时期。广大机关干部特别是机关、单位分管保密工作的负责同志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 切实筑牢保密思想防线, 自觉抓好抓实保密工作。

2 建立健全保密规章制度

现在有一些机关、单位保密工作责任制或建立不全、责任不清, 或有名无实、形同虚设, 都不利于保密工作的落实。对此机关、单位要把建立和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摆在重要位置。

保密工作责任制主要包括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定密责任制、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负责人及工作人员责任制、涉密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责任制等。

机关、单位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 最主要是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 即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 应负全面领导的责任, 分管领导负具体组织领导的责任, 其他领导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保密工作负领导责任。

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的核心要求是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完善保密防护措施, 开展保密宣传教育, 加强保密检查, 从而有效确保党和国家秘密的绝对安全。第四, 保密工作责任制应当经机关、单位党委 (党组) 或班子会议研究通过, 在适当范围内公布, 并纳入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年度考核内容, 实行严格考核和责任追究, 确保保密责任制成为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3 加强学习培训, 增强保密意识

加强对全体干部职工的保密教育和培训力度, 认真学习《保密法》和《保密法实施办法》, 观看保密警示教育片, 切实开展好保密工作的教育与宣传。通过宣传教育, 使全体干部职工的保密意识明显提高, 政治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将各类加强保密管理的学习文件予以转发至各局、办、科室, 要求结合实际, 认真组织学习, 并抓好贯彻落实, 确保密级文件、计算机及其网络信息安全。掌握如何保密和防止泄密的手段, 对涉密人员进行资质认定, 严防无意泄密的情况发生。

4 不断完善保密防护体系

解决保密专业人才、设施设备和技术手段比较匮乏的问题, 一是加强人防。重点是建立健全保密工作组织机构, 选派专业人员从事计算机和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工作, 特别要发挥机构成员、相关部门 (科室) 的互助协作作用, 避免出现单一的科室和人员独挑一面的局面。二是强化技防。涉密计算机要专机专用, 安装“三合一” (违规外联、单向导入和移动存储介质) 管理系统, 涉密信息设备要统一采购、统一登记、统一标识, 专人管理。“一机两用” (上网和办公) 的非涉密计算机配备双硬盘隔离卡, 安装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管理系统和“中间机”。机关、单位连接互联网实行一个端口接入, 涉密业务 (办公) 网络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实行物理隔离, 非涉密业务 (办公) 网络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实行逻辑隔离。涉密网络建设应当与保密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 同时采取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密码保护、输入输出控制、病毒安全等技术措施。

5 要切实加强保密日常监管

关于稿件保密审查的要求 篇3

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刊物,为了保障本刊的健康发展以及对国家、作者负责,杜绝失密、泄密事件,特对来稿作以下要求:

1.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所有来稿均应作脱密出处理。

2.凡通过初审后获得稿件编号的稿件,作者必须提供该稿的保密审查证明原件(如因特殊情况不能提供原件的,需作书面说明);

3.保密审查证明原则上由第一作者的第一单位出具;

4.学校或单位设置了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审查机构的,由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审查机构负责审批;未设置保密委员会或保密审查机构的,由相关行政部门负责审批;

5.如果学校或单位有专门格式的保密审查证明,则无需再提供本刊编辑部在发放稿件编号的邮件中附带的“科技论文保密审查表”;如果没有,则应提供本刊编辑部要求的“科技论文保密审查表”,且必须签字、盖章,否则无效;

6.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在复审时提交保密审查证明的,需向编辑部进行说明,并承诺及时办理;没有提供稿件保密审查证明的,即使稿件通过了终审,也不能发表;

7.“科技论文保密审查表”可在本刊网站“相关下载”栏目下载;

8.作者应保证所提供的保密审查证明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否则,后果由作者自负。

关于保密员座右铭 篇4

一、保密技术与设施:

1、最少一台台式机(不能为笔记本)作为涉密计算机,处理单位涉密业务,三级涉密单位最高只能处理秘密级业务;同时需要一台涉密中间机、非涉密中间机作为数据导入摆渡使用;购置的计算机最好是联想,并物理拆卸去掉无线模块

2、需建立涉密机房,机房需安装防盗门与报警装置,需要按照视频监控系统;机房窗户需安装防盗网,机房外部100m内不能有外国办事机构,以及娱乐场所;

3、如有涉密会议室,涉密会议室需安装手机屏蔽设备;

4、购置文件保密柜,防止涉密介质(涉密U盘、涉密纸质介质等);

5、如有必要,在涉密机房外防止手机屏蔽柜,进入机房前将手机放置在手机屏蔽柜中(非必须);

6、计算机技术防护措施:需按照身份鉴别的指纹登陆系统;三合一系统;主机监控与审计系统;打印监控与审计系统;计算机保密检查工具;计算机存储介质信息消除工具;杀毒软件;互联网实名制控制系统;红黑电源等;

二、保密机构与制度:

1、机房管理制度;

2、存储介质使用、传递、销毁制度;

3、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4、涉密人员管理制度;

5、互联网上网管理制度;

6、其他针对单位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

建立保密工作小祖和保密办公室,单位保密工作小祖负责人为单位负责人或法人,需设置兼职保密管理员1名;保密办公室负责日常涉密计算机的保密管理、监督和制度建设;设置系统管理员,安全审计员、安全操作员。

三、关于流程:

1、确定单位保密资格级别需要有相应级别的合同(如三级需要有涉密合同);三级资格单位只能承担涉密及其以下涉密项目;

2、按照保密要求向北京市科工办递交涉密信息系统建设和测评申请材料;申请材料通过后方可进行测评;

3、测评之前涉密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应该运行三个月以上,并有完整的审计记录;

关于重申薪酬福利保密制度的通知 篇5

为有效激励员工,防止互相攀比心态所造成负面影响;公司实行严格的薪酬福利保密制度,员工有义务及责任遵守、执行。任何员工都不得打听、议论其他员工的薪酬及泄露自己的薪酬,现重申薪酬福利保密制度的通知如下:

1、所有职员(含试用、正式员工)不得将自己薪酬透露给他人,更不能探听他人的薪酬;

2、各部门主管可以知道本部门员工的工资,但不能探听其他部门人员的工资且不能透露本部门人员工资;

3、参与工资核算、审核和发放相关工作人员,不得透露公司员工的薪酬;

4、员工离职,不得透露自己在岗薪酬。

违反规定者,一经核实,将作如下处理:

1、凡

2、凡自己或他人工资者,一经核实,当月工资。

注: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影响者,视当事人情节轻重严肃处理;情节较轻者,处以书面警告,并要求其认真反思,用心整改;情节严重者,要求当事人主动离职,并按国家劳动法规从严处理,公司将保留追究权力。请全体员工共同遵守,互相监督!欢迎匿名式举报(一经核实,举报有奖)

特此通知!

关于保密员座右铭 篇6

加入WTO后, 我国政府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调整的需要及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 逐步降低关税, 全面发展开放型经济, 在更大范围内开放国内市场,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大及对外合作的增多, 境内外人员频繁流动, 科技领域对外接触更为广泛, 形成“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局面。一些敌对势力必然会利用这些条件, 采取各种方式渗透到他们以前难以进入的科技行业, 通过各种渠道, 开展更为广泛和便捷的科技情报搜集活动。我国已成为各种情报窃密活动的重点目标, 敌对势力和国外情报机构窃密目的更具战略性, 窃密的主体更具多元性, 窃密的手段更具高科技性。我国保密工作面临的形势已十分严峻, 提高保密技术、完善保密法律法规、强化官民保密意识已迫在眉睫。

1.保密工作面临的问题

1.1技术手段落后

当前保密技术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高技术的发展和在窃密方面的应用, 使得窃密与反窃密斗争更加尖锐复杂, 日益显现出高技术抗衡的特点, 特别是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泄密隐患更多。保密技术手段的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信息与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很弱, 许多应用系统处于不设防状态, 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和危险性;二、对引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缺乏保护信息安全所必需的有效管理和技术改造;三、我国网络管理滞后, 制度不健全, 责任不到位, 保密技术防范装备的研制、开发和应用工作进展迟缓, 投入不足, 经费匮乏, 措施薄弱, 加之更先进的网络技术、设备的引进, 我国信息网络安全这个“瓶颈”更加突出, 由此导致我国科技信息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通过近几年国家保密安全部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计算机及其网络存在巨大的泄密隐患。根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2010年网络安全工作报告》统计数据显示, 恶意代码数量的增多是威胁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恶意代码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蠕虫、木马、僵尸程序等。计算机病毒和蠕虫几年前是最为常见的恶意代码类型, 对用户计算机的破坏力也较强。近年来, 随着黑客地下产业链的进化, 木马和僵尸程序以及一些助长其传播的恶意代码成为了黑客最经常利用的手段, 也成了用户侧安全防范的主要对象。根据安天公司监测结果, 2010年共捕获恶意代码样本数量为985万余个, 较2009年的664万个增长48%, 2006年至2010年捕获恶意代码数量走势如图1所示。

2010年全年捕获恶意代码数量趋势呈现波浪形变化, 如图2所示, 其中2月达到全年最低值 (近45万个) , 12月大幅上升, 达到全年最高值 (近1 6 9万个) 。

2010年全年监测感染恶意代码的主机16088357余台, 11月和12月大幅上升, 其中感染主机数量10月为全年最低点 (335435台) , 11月达到全年最高 (8471574台) , 如图3所示。

通过图1和图2对对恶意代码的捕获分析, 可以评估互联网及信息系统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情况, 掌握黑客最新攻击手段, 以进一步深入研究信息系统必需的防护措施。

1.2法律法规滞后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保密法》颁布实施23年来, 保密工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发挥了积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但是目前这部《保密法》在一些方面存在滞后性, 比如定密的准确性不当, 有意扩大或者缩小了保密的范围, 解密不够及时造成保密成本的浪费等问题。

涉密计算机的管理规定落后于现代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这就给网络信息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保密规章带来一定的难度, 也给科研工作人员依法办事带来了困难, 同样也对科研保密工作十分不利。

1.3保密意识弱化

首先, 思想认识上的麻痹使一些领导和工作人员保密观念淡薄。有部分人甚至对《保密法》知悉甚少, 认为市场经济无密可保, 在当前高科技发展的时代有密也难保。科技工作人员、涉密研究人员忙于业务工作, 对经手的大量的国家秘密见密不知密, 习以为常, 对国家秘密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其次, 工作上的形式主义使一些人保密意识相对淡薄。有些人认为只要执行国家《保密法》的相关规定, 就能杜绝秘密信息的泄露。因此放松了对安全隐患的警惕, 放弃了对新问题、新挑战的应对。

以上是当前造成国家秘密大量泄露最主要的三个因素。现实中还有很多高科技的窃密手段, 如在空间有电子、照相、遥感等众多的侦察卫星;在边境上空有各类侦察机;在沿海有侦察舰船、潜艇;在境内有各类情报人员刺探收集国家秘密信息等, 这里就不一一详细讨论。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

2.解决方案

2.1完善保密技术防护措施

根据当前保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在全国保密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 必须大力发展保密科学技术, 掌握办公自动化的泄密隐患和防护措施, 使保密技术实现“五个转变”, 即:防护向全面综合防护转变、配备向强制配备转变、技术检查向提高能力转变、研发向自主创新转变、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转变。

随着我国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快速发展, 2011年的网络安全形势将更加复杂, 为有效保障国家网络空间安全, 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 维护互联网安全, 保护网民权益, 我国政府主管部门、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用户都应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问题, 从各自职能和能力出发, 发挥不同层面的作用, 上下联动, 共同提高互联网网络安全水平。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保护的目的是保护敏感信息、秘密信息和重要数据、以及计算机网络资源, 为实现系统安全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三个目标, 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1.加强网络安全立法工作, 提高各级部门自身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提高抵御外部攻击入侵的能力, 加强对关键敏感数据的保护力度, 建设必要的网络安全技术手段。

2.建立、完善涉密网络的保密管理制度, 加强内部管理, 配备必需的防范设备。

3.控制源头, 严禁非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处理涉密信息, 上网信息的保密管理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向国际联网的网站提供和发布信息, 必须经单位有关部门保密审批。

4.加强网络安全国际合作。从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和技术机构等多个层面推进网络安全国际合作, 推动建立跨境网络安全事件的通报、处置机制, 提高对跨境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置能力。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安全将是网络永恒的问题, 提高在现有网络环境下, 对可能的安全风险的认识和理解。风险是无法完全消除的, 零风险就意味着网络的零效用, 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达到均衡, 既尽可能地降低风险, 又使网络发挥其最大效用。

2.2加强保密法制建设并贯彻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

只有建立健全各项保密法律、法规, 才能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管理。加强保密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的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要求;更是保密工作自身发展的要求。加强保密法制建设, 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保密法律制度。胡锦涛总书记近年多次对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工作进行批示, 在《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保密管理的若干意见》 (中保委[2004]7号) 指出, 在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 加强涉密信息保密管理, 特别是加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尤为重要。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 (中办发[2006]18号) 特别指出, 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 要严格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保密规定执行。

今年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命令, 发布施行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保密条例》, 自2 0 1 1年5月1日起施行, 是在军队保密工作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是保密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 对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军队保密工作和建设, 维护党和国家军事秘密安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认清形势, 强化保密意识2

加强保密法制教育, 是增强干部群众保密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 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 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必须从政治高度来充分认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对保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

1.要继续深入开展以普及保密法律常识为主要内容的保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对于新的保密制度, 不仅要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 不断增强做好保密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同时, 还要围绕保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重点难点问题, 深入调查研究, 进行专题研讨, 积极谋求保密良策, 善于从条例中寻依据、学招数、找办法, 更好地把握开展保密工作的主动权。

2.要突出保密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 将保密教育纳入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 同时应当将保密教育课程列入院校必修课, 在所有院校开展保密教学, 真正把每一项保密规定要求都弄懂弄通。

3.要大力宣传认真执行保密法规, 严格遵守保密制度的先进典型, 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 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 对于无论是否产生泄密实际危害后果的, 只要发生严重违规违纪行为, 都要按照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3.结束语

由上述对目前形势下保密工作面临形势的分析可知,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对保密工作人员的政治、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文化业务素质方面, 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懂得传统的保密工作知识, 而且还要懂得计算机等高科技条件下的保密知识。要加强对保密人员的业务培训, 采取多种方式, 提高保密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 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知识水平。构建以基础知识为根基, 保密专业知识为主干, 相关知识为补充的知识结构, 使保密工作人员向复合型人才转化。同时, 保密工作也要适应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 在维护重大经济、安全利益的同时, 积极促进国家科技秘密技术的应用、转化和推广。全体军民应提高保密意识,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保密法规, 使科研保密工作更好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服务, 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在世界上的竞争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建伟.网络安全与保密[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信息与网络安全研究新进展.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二卷[C].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抢答赛题目下一篇:励志女人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