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课堂实录(共8篇)
张杰
师:师入初中以来,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宋词。通过学习诗歌,我们认识了富有浪漫气息的李白、胸怀天下苍生的杜甫、多愁善感的李清照、豪放洒脱的苏轼、抑郁之中不泯灭报国之志的辛弃疾……他们创作了大量的风格各异的诗歌,让我们窥见了他们那个时代众多文人的心态,也了解了他们所处的时代。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唐代,学习一首与边塞征战题材相关的边塞诗歌——《从军行》。师:作者是谁? 生:杨炯。
师:请简单地介绍一下作者。
生:杨炯,初唐诗人,他与骆宾王、卢照邻、王勃并称为初唐四杰。师:回顾一下以前赏析诗歌时的基本步骤。
生齐答:理解诗意、再现意境、领悟情感、赏析写法。
师:今天我们仍按照这四个步骤来赏析这首诗歌。首先请同学们听一段视频朗读,听的过程中把握诗句的节奏。(生听)师:请同学们模仿读起来,读准字音,模仿节奏。(生热烈地读,还有的摇头晃脑作古人状。)师:现在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读准字音和节奏。(生洪亮地读)
师:诗歌会读了,还不能说是理解了诗意。现在请同学们朗读文下注释,解决理解诗意的疑难字词。(生大声而投入地读起来)
师:同学们现在一定急于探究诗意了。请同学们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互相听,互相补充、纠正。介请同学们把握一个原则,将单音节的字用双音节的词替代,连词成句,若有需要的话,可以调换词序,让句子变得通顺流畅。(学生之间热烈地说)师:老师读一句诗,你们说一句意思,刚才你们是怎样表达的,现在你仍然怎样表达。(共八句话,其中文下注释已经对四句话作了全面地注解,因而学生说起来还算比较流畅连贯,只有极个别的字词意思没有达到统一。)
师:同学们理解诗意的能力很强,只有极个别句子的意思没有达到统一。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一篇句式比较整齐的译文,请大家看大屏幕齐读一遍。(生读)
师:我们理解了整首诗的诗意,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生:描写了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全过程。师:诗的前六句都在写战斗,后两句抒发感慨。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理解诗意,也概括了全诗的内容,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诗歌,拿起你的笔圈出诗人在这首诗中所写到的物象有哪些?
生:烽火、西京、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雪、旗、风、鼓声。
师:这位同学准确而迅速地找出了诗中的物象。这些特定的物象组合成了特定的意境,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场景,请同学们快速找一找诗人勾勒了哪几幅场景?(生思考)生:我觉得有点燃烽火、将军带兵出征、相互厮杀的场景。生:我认为还有一幅铁骑包围龙城的场景。
师:对,诗人勾勒了四幅场景,老师分别用两个字给每幅场景取了外名:来犯、出征、围城、苦战。在诗歌中,诗人常用常借助特定的物象来营造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诗歌的意境。刚才我们归纳的四幅场景,都有各自的意境特征。现在同学们闭目想一想,哪一幅场景在你的大脑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思考)生: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苦战这幅场景。师: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漫天的大雪模糊了旗画,显得很激烈。师:漫天的大雪模糊了旗画,这是在表现什么内容? 生齐答:环境恶劣。
师:从环境的恶劣,你读出了激烈,可我们还不知道怎么个激烈呀,能否更具体地为大家描述一下?
(该生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很显然思维受到了阻塞。)师:好,哪位同学帮助补充?
生:我认为还要加上后面一句,狂劲的风裹夹着鼓声,这样可以看出激烈。
师:看着同学们一脸茫然,仍有眯不敢认同他们的观点,是吗?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激烈的。是什么样的雪?
生七嘴八舌地说:大雪,漫天大雪、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师:是什么让它变得模糊暗淡?
生:是雪覆盖的原因,还可能是天太冷,雪花落到旗画上结成了小冰棱。师:是什么样的风?
生:狂劲的风,呼呼地北风、呼啸的北风、凛冽的北风。师:又是什么样的鼓声?
生:是战鼓声,连续不断地鼓声。
师:从《曹刿论战》中我们知道,战斗时击鼓的作用是什么? 生:鼓舞士气。
师:那好,鼓舞士气的打鼓节奏是什么样的?我击几种节奏,大家听,看是哪一种?(先缓慢,再加快)
生:是铿锵有力、激越的鼓声。
师:接下来,同学们把刚才分析的过程展开想象,用一句完整的话描述一遍。
生:漫天飞舞的鹅毛般的大雪,模糊了旗画,呼啸凛冽的北风裹夹着阵阵铿锵有力、连续不断的战鼓声,我仿佛看到了两军对垒、相互厮杀、血流成河的场景。
师:你的语言组织能力极强,想象也特别丰富。听了这番描述,你认为这幅场景的特点是什么?
生齐答:激烈悲壮。
师:还有哪位同学有印象深刻的场景?
生:我选择的是出征。我的理由是:一位将军被召进了皇宫,接受了皇上的任命,只见他单膝跪地,双手恭敬而郑重地从皇上手中接过兵符,神情严肃,穿上盔甲,急匆匆来到阅兵台,先进行了一番慷慨陈词地演说,接着举起右臂,向着台下排排士兵高呼:必胜。台下千千万万个士兵异口同声地应和:必胜!声音铿锵有力,响彻云霄。这幅场景的特点是庄严肃穆。师:你描绘得太精彩了!画面中有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把我们仿佛都带进了阅兵场,另外还准确地点出了场景的特点。
师:老师归纳一下这两位同学相同思维路径:都是先描述画面,再用准确地词语点出意境氛围的特征。刚才同学们提到的激烈悲壮、庄严肃穆,这些词语正是边塞诗歌意境的特点,老师还总结了边塞诗歌意境的几种类型:雄浑壮丽、雄浑壮阔、苍凉悲壮、高远辽阔。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加深印象。
现在,同学们做笔记:你可以选择诗中的某句话的意境特点作笔记,也可以选择分析意境的思维路径作笔记,也可以积累边塞诗意境特征的词语。(生作笔记)
师:我们已经理解了诗意,也想象了意境画面,现在请同学们快速诵读诗歌,找一找诗中直接流露作者情感的诗句。(生边读边找)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品一品这三句诗,揣摩一下该诗表达出了诗人内心的什么情感? 生:爱国。师:爱国之情是一个非常宽泛地概念,它可以外延出许多种情感来。现在,我们来一个角色转换,假如你是一位热血男儿,读这三句话时,心中涌动的是什么情感?
生:卫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
师:对。杨炯他富有才华,虽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他仍象唐代千千万万个热血男儿一样满怀报国之志。这首诗正是突厥入侵大唐边防之际,裴行俭奉命出征之时写下的。请同学们用饱含激越、豪迈的语气,读出诗人心中的渴望赴边杀敌,建立功勋的壮怀之情。(生齐读)。
师小结:体会诗歌的情感可以这样做: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在想象意境的基础上,找出直抒胸臆的诗句,就能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情感了。
师:这首诗写战斗却不见人,但我们又能分明感受到战斗的惨烈悲壮,作者是借助什么艺术手法达到这一目的的呢?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诗中描写战斗最惨烈悲壮的句子是哪句?
生: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师:从诗名表面上来看,写到了哪些内容?
生:漫天飞舞的雪花,色彩模糊了的旗画,呼呼作响、凛冽刺骨的北风、连续不断铿锵有力的鼓声。
师:写这些物象是为了表现什么内容? 生:战斗的激烈悲壮。
师:用特定的物象来表现一种氛围,这种写法叫渲染法。渲染法正是这首边塞诗的写法特点。老师还整理了一些诗歌创作的其他方法:虚实结合、借古讽今、正侧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大、衬托、象征、对比。
师小结:刚才,我们在朗读中理解诗意,在想象中再现了意境,在品读中领悟了诗情,在赏析中掌握了写法。同学们能否将这节课中所学的知识技巧运用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去呢?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与《从军行》有同工异曲之录的边塞诗《雁门太守行》,同时还编写了三道小练习,这三道小练习正是这节课所讲知识的延伸。请同学们用心研读这首诗,完成三道练习。(生先自学再交流)
作者:崔融 朝代:唐 体裁:乐府 穹庐 乱金方,武将神兵下玉堂。天子旌旗过细柳,
匈奴运数尽枯杨。关头落月横西岭,塞下凝云断北荒。
漠漠边尘飞众鸟,昏昏朔气聚群羊。依稀蜀杖迷新竹,
仿佛胡床识故桑。临海旧来闻骠骑,寻河本自有中郎。
坐看战壁为平土,近待军营作破羌。
★ 萧县道中,萧县道中吴融,萧县道中的意思,萧县道中赏析
★ 道说诗词
★ 梅花诗词座右铭
★ 关于梅花的诗词
★ 梅花诗词座右铭句子
★ 梅花唯美诗词句子
★ 梅花唯美诗词座右铭
★ 梅花诗词座右铭语录
★ 梅花个性诗词座右铭
从军行二首(一作拟古)
作者:虞世南朝代:唐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冀马楼兰将,燕犀上谷兵。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凛凛严霜节,冰壮黄河绝。
蔽日卷征蓬,浮天散飞雪。全兵值月满,精骑乘胶折。
结发早驱驰,辛苦事旌麾。马冻重关冷,轮摧九折危。
独有西山将,年年属数奇。
烽火发金微,连营出武威。孤城塞云起,绝阵虏尘飞。
侠客吸龙剑,恶少缦胡衣。朝摩骨都垒,夜解谷蠡围。
萧关远无极,蒲海广难依。沙磴离旌断,晴川候马归。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想想使中所描绘的画面。
3.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
4、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2、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已经熟读了古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王昌龄的《从军行》(板书;课题,作者)
1、首先让学生回忆背诵学过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从而引出“边塞诗歌”主题。
2,总体感知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和风格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在盛唐边塞诗人中,王昌龄是一个创作边塞诗的能手。有“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之称。其边塞诗既多且好,尤其善于多方面表现征戍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豪迈与悲壮、昂奋与凄怆相交融的深沉风格。《从军行》组诗共七首,是诗人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每首描写一个场面。
二、品析古诗
1、听古诗,进诗境。
现在,我们就走进文本,随着作者的脚步来到1200多年盛唐边陲,看看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副画面。教师范读。
你眼前出现了什么?你能用文中那一句古诗形容?
2、读古诗,想画面。
学生自由读,脑海中又有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教师随机板书,出示注释,指导读。烽火城
介绍“烽火”古代信息传递方式
黄昏 海风秋
羌笛 关山月
3、读古诗,品心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此景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同学们在小组内读一读,用笔画一画,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 作者如何表现士卒思亲之情? 板书: 愁 体会征人之愁。
4、读一读,体诗境
四、析古诗,研写法。
学生小组讨论:作者怎样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的?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王昌龄善于运用层层深入的手法,反复渲染环境气氛,为突出主题而服务。诗歌由背景写到人物,由所见写到所闻,由外在行动写到内心世界,层转层深。正如陆时雍
所言:“昌龄作绝句往往襞积其意,故觉其情之深长,而辞之饱决也。法不与众同。”
五、拓展积累 从军行 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 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从军行 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从军行 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前军夜战洮河北,孤城遥望玉门关。
不破楼兰终不还。
红旗半卷出辕门。
已报生擒吐谷浑。
从军行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从军行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从军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想想使中所描绘的画面。
3.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
4、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课文。
2、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已经熟读了古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王昌龄的《从军行》(板书;课题,作者)
1、首先让学生回忆背诵学过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从而引出“边塞诗歌”主题。
2,总体感知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和风格
盛极一时的边塞诗是构成盛唐之音的一个基本内容,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前无古人的。在盛唐边塞诗人中,王昌龄是一个创作边塞诗的能手。有“七绝圣手”、“诗家夫子”之称。其边塞诗既多且好,尤其善于多方面表现征戍者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豪迈与悲壮、昂奋与凄怆相交融的深沉风格。《从军行》组诗共七首,是诗人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每首描写一个场面。
二、品析古诗
1、听古诗,进诗境。
现在,我们就走进文本,随着作者的脚步来到1200多年盛唐边陲,看看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副画面。教师范读。
你眼前出现了什么?你能用文中那一句古诗形容?
2、读古诗,想画面。
学生自由读,脑海中又有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教师随机板书,结合注释,指导读诗。
烽火城(重要的边防城镇,偏僻)介绍“烽火”古代信息传递方式
黄昏(暮色思乡
淡淡哀愁)
海风秋(悲秋情节
凄凉)
羌笛(别离乡情
幽怨凄凉)
关山月(关塞山川
距离远)
3、读古诗,品心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此景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同学们在小组内读一读,用笔画一画,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
作者在这幅画面中点明了青海烽火城西的眺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思远的季节,时间又逢黄昏,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而久戍不归的征人恰恰在孤零零的城楼上,天地悠悠,思亲之情正随着青海方向吹来的阵阵秋风任意翻腾。
作者如何士卒思亲之情?上面所描写的,都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环境,没有声音,还缺乏立体感。接着诗人写道: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当戍卒走上高台,坐下,寒风瑟瑟,本就让人愁思不已,他更用羌笛吹起了“伤离别”的乐府古曲《关山月》。在寂寥的环境中,传来了阵阵呜呜咽咽的笛声,就象亲人在呼唤,又象是游子的叹息。这缕缕笛声,恰似一根导火线,使边塞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终于来了个大爆发,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征人的妻子也同样在思念久戍边庭的亲人。但是战争远未停止,征人回乡遥遥无期,只能是无可奈何的
等待.借景抒情,借音乐抒情,作者表现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作者不直接写出来,而是从深闺的妻子的万里愁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是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作者用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融在一起,就全篇而言,这一句画龙点睛,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 板书:
愁
久戍不归的的征人还有怎样的愁绪?
4、读一读,体会诗境。
四、析古诗,研写法。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作者怎样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的?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
《从军行》组诗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共有七首。这一首,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这首小诗,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王昌龄善于运用层层深入的手法,反复渲
染环境气氛,为突出主题而服务。诗歌由背景写到人物,由所见写到所闻,由外在行动写到内心世界,层转层深。正如陆时雍所言:“昌龄作绝句往往襞积其意,故觉其情之深长,而辞之饱决也。法不与众同。” 环境:
烽火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秋:伤春悲秋
时间:
黄昏:这样的时间常常触发人们思念于役在外的亲人。音乐:
羌笛 《关山月》: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侧重环境的凄凉孤独,对人物内心心理活动起了烘托作用 ,,通过写羌笛的声音,从听觉上抒写思乡之情,从而更加加深主人公内心相思的情绪。
五、拓展积累 从军行 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 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从军行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从军行 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黄沙百战穿金甲,从军行 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前军夜战洮河北,从军行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孤城遥望玉门关。
不破楼兰终不还。
红旗半卷出辕门。
已报生擒吐谷浑。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从军行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首联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用夸张的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急,生动传神的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并引出下文。“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
颈联“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诗的.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尤其是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却用具有严格规矩的律诗形式来写,很不简单。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这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是很难能可贵的。是唐诗的亮点。
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有两种看法:唐汝询在《唐诗解》中以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以为作者看到敌人逼近西京,奋其不平之气,拜命赴边,触雪犯风,以消灭敌人,建功立业,不象书生那样无用。前者以为这是一首讽刺诗,后者以为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述志诗。这样,从第二联以下,二人的体会都不同了。我以为吴昌祺的理解比较可取,因为第一联已说明作者心中的不平是为了“烽火照西京”,如果说他是为了武人显赫而心有不平,这一句就不应该紧接在“烽火”句下了。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①海:湖泊
【问题】
13.请从内容、情感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从军行》相近的一首,并简述你选择的理由。(3分)
A
B
C
山中杂诗
[南朝]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塞下曲六首(其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参考答案】
13.C
理由:(1)两首诗都以战争为题材(或:都是边塞诗);(2)两首诗都写出出环境的`恶劣;(3)两首诗都有“雪”这个意象;(4)两首诗都表现将士们无所畏惧、昂扬坚定的精神风貌;(5)两首诗都表现了将士们必胜的英雄气槪。
——《从军行》(李白)读后感
对于一名军人来说,必须具备的品质是什么?我想这个问题有很多很多的答案,但若是问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呢?或许人们的答案会有不同,但是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是战斗意志,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改变的顽强的战斗意志!
前段时间,我仔细的研读了《中国历代军旅诗词选编》中的部分诗词。其中,给我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李白的《从军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就写将军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战争是在塞外进行的,城南是退路,但是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选中了敌人的将军作为击杀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群龙无首的慌乱中,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在几近绝境的情况下,唐朝的这位将军没有绝望,没有恐惧。面对敌人的四面围攻,他勇敢的亮出了自己的宝剑,向敌人的首领发起了破釜沉舟的攻击,而正是这种一往无前的战斗意志带领着他和他的军队走出了绝境,突出重围。
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支部队可以在没有战斗欲望的情况下取得胜利。故孙子兵法《军争篇》中特别的强调了:“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而欧洲的名将拿破仑也曾断言:“交战双方的胜利,四分之三取决于精神因素,只有四分之一决定于其他条件”,这些都说明了战斗意志对战斗胜负的巨大作用。
以事实而论,清末的鸦片战争就是很好的反例。几百年的闭关锁国使得中国从清政府到老百姓都对危险失去了警觉,英国人用鸦片腐蚀的不仅仅是国人的身体,同时也腐蚀了国人的精神。更为危险的是军人的进取和战斗精神被腐蚀,以至于倾全国之兵力竟不能阻四千深入国境四面楚歌的英寇。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正是我军的整个成长历程。我军正是由工农红军时期的小米加步枪一步一步的由弱到强走到了现在的常胜强军的。而在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的抗美援朝战争,则很好的体现了我军是怎样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凭借顽强的战斗意志取得战争的胜利的。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而此时所谓的联合国军悍然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以绝大的勇气和坚韧的战争意志决定出兵朝鲜,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艰苦卓绝的三年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凭着这种百折不挠的战斗意志在武器极端落后的情况下英勇的将美帝军队赶回三八线。此次战争中涌现了很多战斗英雄,他们的事迹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具有顽强的战斗意志。由此可以看出,战斗意志上的巨大差异直接影响了战争的胜负,战斗意志是战争劣势一方取得胜利的法宝。
从军行
[隋]明余庆
三边烽乱惊,十万且横行。
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
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
会取淮南地,持作朔方城。
[注]明余庆(约公元588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平原鬲人,明克让之子。生卒年均不祥,约陈末隋初间在世。常山阵:兵法上将首尾呼应的一种排兵布阵之法称为常山阵。笳:胡笳军乐,隋军中也用,主要用来助攻,提振士气。朔方城:汉武帝时,汉军曾攻占淮南一带,为纪念胜利在当地建胜利之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边庭紧急,烽火四起,敌人来势汹汹,十万隋军奔赴边疆,浩浩荡荡,威武雄壮。
B.颔联写隋军摆出“常山阵”,以风卷残云之势打败来犯之敌,军营中响起了胜利的笳声。
C.颈联运用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表现隋军战士不畏严寒、彻夜未眠地守卫边关的战斗精神。
D.尾联巧用典故,想象隋军也能像当年汉军攻取淮南那样所向披靡,并且建立纪念胜利之城。
2.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B(曲解诗意。“打败来犯之敌”“军营中响起了胜利的笳声”错。颔联描述的是隋军同仇敌忾,奋力抗击敌人的壮烈场面,悲壮雄浑的胡笳军乐如同当年细柳营中的军乐一样响起。)
2.示例:表现隋军军容强盛、军纪严明及战士们保家卫国的英勇无畏的壮志豪情。从“十万且横行”“风卷常山阵”“笳喧细柳营”“剑花寒不落”等描写,可见其雄浑气势和战斗精神。尾联用典抒情,希望隋军能够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诗人想象着像当年汉军攻取淮南一样,取胜之后建立一座纪念胜利的“朔方之城”。全诗格调昂扬向上,表现了作为大一统帝国隋朝的边塞诗的“大国之气”“强国之音”。(大意如此,言之成理即可。每点2分,共6分。)
小说阅读答题模板
谋篇布局的好处
情节-省去不必要交代,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紧凑简洁。形象-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和感受,有利于人物形象塑造。
主题-有利于主题表达和突出。-丰富读者的阅读感受。
双线索的好处
模板:指出线索,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考虑。
构思特色
结构-伏笔巧妙,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紧凑。情节-一波三折。-结尾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开头、结尾妙处
主题-点明主旨,开篇点题。人物形象-(出现人物)突出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情。环境-(出现环境描写)渲染氛围,交代事件发生环境。结构-引出下文,(铺垫、对比)伏笔,设悬念。情感-奠定情感基调。内容-暗示故事结局。
题目
提纲挈领,统摄全文。(双关的手法)揭示背景。引起读者兴趣。揭示主题。表明作者情感态度。强化艺术张力……
人称使用
第一人称(有限视角):亲切真实,拉近与读者距离,便于抒情,产生共鸣。
第二人称:抒情性,亲切感,便于情感交流,拉近距离。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客观理性,深入人物内心,显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
语言特色分析
-化用引用,充满文学性。-修辞手法,抒情性,生动性。-形象化词语运用与新颖的词语搭配。-句式:长短结合,整散结合。节奏感,韵律感。-叠词-色彩,画面。
方言使用:口语化、生活化、直白、诙谐幽默、质朴自然。
辛辣的语言,发人深省。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关于实用类、论述类文本的阅读,这类的题目通常不难,先看选项凭自己的感觉圈出一些可能出错的地方,然后认真对照原文即可。关键是要认真读题找出关键词到底是让你找“符合”还是“不符合”的;如果是让你找某某的含义,一定要注意选项中叙述正确但是并不是讲其含义的内容,并把它排除掉;
如果说是让你找适合选文的标题的话,先从首尾两段入手,找出关键的内容,确定某几个选项,再从剩下来的内容中确定正确的答案;这类题型的最后一题大部分是概括类的,只要逐段逐段地找出关键语句最后再依据题目条件进行删改概括整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