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婚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精选8篇)

婚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篇1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婚庆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进入了千家万户。郑州市的婚庆行业也如一只雏鹰慢慢的壮大起来。本文通过对郑州市婚庆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从婚庆公司、市场需求等方面提出了郑州婚庆市场发展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市场发展的特点论述了郑州婚庆市场的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婚庆市场;婚庆公司;婚庆服务;个性;品牌

一、郑州婚庆市场发展现状

1.婚庆公司发展迅速

婚庆虽然是一个新兴行业,但是发展势头却相当旺盛。婚庆公司作为婚庆产业的核心行业近几年发展更是迅速,在2005年以前郑州市的婚庆服务还多以花店辅助服务的形式出现,而短短的几年间婚庆公司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还成立了南北两个婚庆城专门从事婚庆用品的批发及婚礼庆典服务工作。婚庆服务的范围也日益扩大和丰富,内容包括婚车设计、婚礼咨询策划、婚礼跟妆、婚礼跟拍等方面,已经从简单的服务提升到文化层次,婚庆日渐成为人们生活水平的一种象征。

结婚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旧时代贴个喜字,穿件新衣就算是庆祝了。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素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个崇尚个性与时尚的时代,对于这样一件人生大事,新人当然希望自己的婚礼别出心裁,独一无二,而同时与之相对的服务企业自然会运用各种创意,吸引顾客到来。于是集体婚礼、草坪婚礼、教堂婚礼,韩式婚礼、欧式婚礼等各种各样别具一格的婚礼将温馨与浪漫挥洒的淋漓尽致。

郑州地处中原,地理位置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上其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所以婚礼的形式也有了局限性,比如游艇婚礼、空中婚礼就很难实现。形式上不能太多的实现,人们就把目光转移到内容上。现代的婚礼流程就是花车迎娶、酒店典礼、宴客亲朋、新人敬酒等,它将中国传统的婚礼习俗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温馨而不失隆重。同时婚庆公司也会根据新人的具体情况、恋爱路程等对婚礼进行特别的设计,通过不同的花艺、灯光舞美的组合设计,以及各种小环节的创意策划,为新人打造一场专属主题婚礼。它不是用奢华气派来追求成功,而是让所有宾客都感受到新人的匠心独运,让爱情、亲情和友情打动所有人,让所有人铭记这个特殊的日子。流行婚礼省去了传统婚礼的繁琐和古板,却用时尚,个性与潮流满足了新人与宾客的共同心愿。

2.婚前微电影成为郑州婚庆市场的新元素

随着中国影视产业的飞速发展,拍电影是许多年轻人的梦想。但是高额的成本却使人望而却步。而这两年微电影的出现仿佛弥补了人们的需求,拍摄微电影已经成为现代年轻人追捧的热潮。伴随微电影的发展延伸,在北京、上海等地,年轻人为彰显自己的个性,会将自己的爱情经历或是求婚过程等整合成一个浪漫温馨的故事以微电影的形式拍摄出来。这种十分钟左右的小片子留在婚礼仪式开始前放映,不仅代替了电子相册的千篇一律,其浪漫的故事情节也为婚礼烘托了温馨的气氛,同时它也不失为一份值得珍藏的纪念品。

目前在郑州市一些新人还是乐意采用制作电子相册的形式,但同时也有不少新人尝试拍摄婚前微电影。有需求必然就有供给,郑州一些专门从事婚礼跟拍服务的公司,也开始增添了拍摄婚前电影的服务项目。例如郑州一家名叫相南映像婚礼跟拍公司,成立之初主要从事婚礼跟拍,电子相册制作等服务,现在婚前电影已经成为公司主打项目之一。公司的张总监说:“现在的市场就是这样,新人们有这样的需要我们就会努力做好,而且我们还有些已经结过婚的客户,也找到我们想要拍爱情电影。目前公司正在引进一些新的设备、道具,以方便为新人提供更周全的服务。可以说婚前微电影已经成为这个市场的新元素。”

4.缺乏“一条龙”婚庆服务的市场

现在郑州市的很多婚庆公司都是做着“一站式婚礼服务,让新人轻松去结婚”之类的宣

传,但是所谓的“一站式”服务,仅局限在筹备婚礼过程的某一方面。例如婚纱摄影、婚车租赁、礼服租售等都还是独立于婚庆公司服务之外。即便有些婚庆公司提供这些服务,也只是做简单的推荐,还需要新人自己咨询寻找适合自己的。郑州市的婚庆城虽然可以满足婚庆用品和道具的需要,但诸如婚礼策划公司,摄影公司,婚车租赁公司,鲜花专卖店这些婚庆服务的企业散居却在郑州市的各个角落,市场高度分散。所以说目前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一条龙”服务市场。

二、郑州市婚庆市场发展的优势

1.郑州市潜在婚庆消费市场巨大

郑州市河南省人口聚集的城市,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郑州市常住人口约为8,600,000人,15—65岁的人口比例约为76%。在建国以来最大生育高峰期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人口出生率达到21%,此段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群将于2008—2013年左右进入婚龄,未来的这些年将是这类人群结婚的高峰期。根据郑州市民政局的统计,郑州市2011年全市共有93567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同比2010年增加了近1万对。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人口基数不断变大,郑州市的结婚人口也会一直攀升。所以,未来郑州市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婚庆消费群体,郑州婚庆市场商机无限,前景可观。

2.政府干预规范有利于婚庆市场发展

受中国特殊国情的影响,中国某个行业的发展不仅要发挥市场的自主调节,还需要政府干预才可以实现平稳发展。当然婚庆行业不例外,郑州市婚庆市场的稳定发展可以说是离不开政府干预支持。河南省在2005年成立了婚庆服务行业协会,是中国婚庆行业最早成立行业协会的省份之一。几年内政府和协会共同合作,为规范婚庆市场做出了很多努力。2007年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河南省消费者协会联合河南省婚庆服务行业协会,率先在全国推出了《婚庆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进一步明确了消费者和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使省内行业规范和行业自律效果显著。2011年8月省工商管理局发出了内部明电《关于开展婚庆服务市场集中整顿的通知》,该通知也将为未来省内尤其是郑州市婚庆市场规范打下坚实基础。有了政府干预和协会协调,郑州婚庆市场将会向着更好更稳定的方向发展。

3.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人类科技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已经发展成为网络社会。尤其对于很多80后90后的年轻人来讲,生活中离开了网络就等于鱼儿离开了水。网络是一个资源共享,通信发达的地方,同时也是目前诸多宣传媒介中最有力的一个。当代婚庆消费群体大多是年轻人,所以网络的宣传与推广会为婚庆市场注入更大的活力。郑州市早在2004年就成立了专门从事婚庆服务的网站——男婚女嫁网,之后商都网也成立了专门的频道商都婚嫁网,这些网站都是中原地区专业的婚庆行业平台,为郑州地区新人提供郑州婚庆、郑州婚纱摄影、郑州摄影工作室、郑州婚宴酒店的全面资讯。网站通过对婚嫁行业的相关资源进行了内容和咨询的有机整合,实现了消费者和婚嫁行业的高效沟通。为郑州市婚庆市场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发展平台。

4.专业婚庆培训学校为市场输送大量专业人才

婚庆行业属于第三产业,但却因为其特殊的服务性质及服务对象,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有了一定的要求。虽然是新兴行业,但是仿佛早在最初人们就看到了它巨大的发展潜力。郑州市早在十年几前就已经有了婚庆培训学校的雏形,当时的培训科目还主要集中在插花花艺方面。随着市场的发展,目前郑州市专门从事婚庆培训的机构就有近50余家,这些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不仅包括插花花艺,还有婚礼策划、婚礼主持、婚礼督导等。除了这些专业从事培训的机构,市内一些发展比较好的婚庆公司也开始开设了一些相关的培训班项目,例如郑州爱时间婚庆礼仪策划管理有限公司就在公司发展的基础上成立了爱时间婚庆培训学校,这种培训与实践相结合,便于更专业的为客户服务。正是这样的培训机构为郑州及周边的婚庆

市场输送了大量专业的人才,为郑州市婚庆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郑州婚庆市场存在的问题

1.婚庆公司不成规模多以个体为主

现在郑州市的婚庆市场上存在的婚庆公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自己专门的门店,从事花艺和婚庆策划的公司,这类公司一般都是由花店延伸出来的,并非专业的婚庆公司。另外一类是在写字楼里,有独立的办公室,主要从事婚礼策划工作。婚礼所用的设备和道具,有少部分是公司所有,但部分都是与其他相关公司合作。

郑州市的婚庆公司一般的经营模式都是少则几人或者夫妻,多则十几人,公司没有明确的部门分工,在公司负责婚礼顾问、婚礼策划工作的属于正式员工。婚礼司仪、布场、跟拍、跟妆等工作人员大都是兼职形式,并非属于某个公司的正式员工,而是多数公司共享的资源。郑州很少有规模较大的婚庆公司,即便是像郑州牵手婚庆礼仪策划公司这样省内第一品牌的婚庆公司,也只是有一些分工明确的部门,并非所有员工归公司所有。虽然这是默认的一直市场状态,但是部门分工不明确,缺乏一定设备道具必然会抑制婚庆公司的发展。

2.行业品牌尚未形成学者周东海曾说过,婚庆市场缺乏的就是特色和品牌。比如婚庆视觉用品单一,缺乏有力的市场导向。消费者认为婚庆市场要拉开档次,树立精品意识,让人们真正感觉到有品牌与无品牌的差距。品牌的作用就像是一提到牛奶人们就能想到蒙牛、伊利一样,但目前郑州的婚庆市场上缺乏主导品牌,各类婚庆产品应有尽有却很少有某一婚庆品牌的系类商品,这种形势与时下追求的个性时尚的消费趋势极不相称。虽然郑州也有一些知名的婚庆公司,但整体上还是缺乏大品牌、企业,市场影响力不够。只要着力打造婚庆服务品牌,突出婚庆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使婚庆这一行业成为一种文化经济。

3.婚庆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虽然郑州市有很多从事婚庆培训的学校,培养的人才有一些的专业技能,但是其本身的文化素质还是比较欠缺。如一些婚礼主持,对婚礼婚俗了解不深,又缺乏经验,在婚礼现场除了用一些诸如天赐良缘、良辰美景、百年好合之类的套词之外,很难根据新人自身的特点设计主持词。一些婚庆公司对婚礼文化缺乏认识,只知道找一些浪漫的音乐来烘托气氛,而没考虑到音乐的内涵,比如就曾有在婚礼上用“泰坦尼克号”“梁祝”这样的音乐。另外由于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服务意识,对新人不能做到专业、细致、周到、耐心。这些都会影响到公司的形象和发展。

四、郑州婚庆市场的发展趋势

1.“一条龙”式的专业婚庆服务团队将会涌现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最宝贵的。结婚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它是一个个小环节慢慢串联起来的,中间需要考虑的细节很多很多。现在无论是新人还是服务企业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新人急需寻找一个专业的团队,可以把从婚纱摄影、婚礼策划到酒店预订、请柬设计等都全部筹备好,不用新人再一家家公司的跑。而婚庆公司方面也希望能通过更周到细心的服务吸引新人的目光。郑州的一些婚庆公司是从花店发展出来的,自然也会随着慢慢发展婚纱摄影等各种婚礼服务来满足需求,留住客户。所以在双方需求共同一致的情况下,“一条龙”式的婚礼服务团队将会一步步走向成熟,真正做到“一站式婚礼服务,让新人轻松去结婚。”

2.“DIY”婚礼将成为未来郑州婚庆市场的热潮

“DIY”就是Do it Yourself中文意思是自己动手做。现在许多国外的年轻人都喜欢亲自设计自己的婚礼,婚庆公司提供一些道具等辅助他们完成婚礼的全过程,这也是时下最潮流的一种方式。中国现在及未来结婚的新人,以80后以后的年轻人为主。他们崇尚自由,个性张扬,往往会有一些古怪的爱好。当他们的某种需求不能被理解或满足时,就会自己动手做

出来展现给别人。结婚无疑对他们来讲将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这一天他们将是真正的主角,会将自己所有的个性都展现给大家,所以“DIY”将会是他们最好的选择。虽然年轻人会自己设计婚礼,但是很大程度上婚庆公司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包括道具、预算等都是需要专业的人员负责。所以“DIY”婚礼比将会作为未来婚庆公司推出的热门项目之一,但真正意义上的全由自己做,对很多新人来讲还是不太现实的。

3.企业更加重视创立知名品牌

品牌可以说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现在人无论选择什么都会讲究一个品牌。中国社科院高级研究员、中国经济管理出版社社长张士贤在2006首届中国结婚产业高峰论坛上指出,品牌对于服务业是致命的,并指明婚庆品牌服务的三重境界:服务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力;引进顾客关系管理;用特色打造差异化。虽然这些话是早在2006年讲的,在上海、北京等国际大都市或许早已实现,但是对于郑州市来讲,打造知名品牌是未来婚庆企业必须要做的。现在婚庆公司也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它不仅会成为公司的一种隐形宣传,也是婚庆公司向企业转变的重要步骤。打造婚庆服务品牌,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引导新人群科学、健康、合理消费将是婚庆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婚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篇2

一、财务报表具体缺陷

1.无法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 企业组织形式及其在社会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 除了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 企业内外还出现了大量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 如政府部门、顾客、合作伙伴等。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财务信息, 而在知识经济下不仅要获取财务信息, 还要获取非财务信息、不确定的信息、预测信息、分部信息等。在信息的质量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而这些需求是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所无法提供的。

2.无法满足信息的时效性需求。

信息的最大特点在于时效性, 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的要求, 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 已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同时, 较长的报告周期为企业进行各种幕后交易创造了时间条件, 依据过时的、经过人为调整过的信息做决策, 成功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3.无法反映非货币信息的竞争。

非货币信息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企业生死的竞争, 但是现有会计报表主要反映以货币计量的历史成本数据, 在会计报表中绝大多数是有形资产的信息, 而对大量无形资产的信息无法体现, 从而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4.无法满足对前瞻性信息的需求。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金融创新, 出现了价格波动性强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改变了传统资产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因而价值相对稳定的观念已出现了动摇。人们逐渐认识到, 以历史成本为计量模式的传统收益表缺乏相关性、前瞻性、预测性的信息, 不仅无法为金融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发出预警信号, 甚至还误导了投资者, 使其判断失误。

5.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内容的不完整性。

完整性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概念, 但这却是现行财务会计模式的固有弊病, 也是和以上提到的财务报告的缺点密切联系的, 甚至可以说是上述缺点的衍生物。其不完整性在于, 它在绝大多数意义上来说是一种“通用目的”的报表。随着新的会计环境下财务分析职业的兴起, 市场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正在呼唤“通用目的”财务报表以外的考虑到特殊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专用”财务报表。

6.财务报表项目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逻辑混乱。

由于估计和判断的客观存在, “不确定性”充斥着整个会计处理流程。以资产的定义为例, 资产是指某一特定的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和事项而获得和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的经济利益。可能一词本身就含有不确定性, 然而, 各项资产却以非常确定的单一数字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之中。事实上, 只要现行财务会计模式下的确认以权责发生制为主, 则财务会计处理过程中的估计和判断就不可避免。

二、财务报表改进对策

目前我国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还存在许多问题,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企业的财务分析, 从而提高财务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地位。

1.要有科学的预见。为增强企业竞争和应变能力, 避免可能发生的失误和损失, 在财务分析中, 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科学预测。预测并择优决策是当代新兴的管理科学。作为信息反馈的财务分析工作, 要跟上形势, 不能老是跟在后面做事后解剖, 要走在前面做事先判断, 及时而延续地提供可靠信息, 帮助企业提高预见性、避免盲目性, 使企业经营中有好决策, 管理中有好措施。

2.充分占有资料。进行财务分析必须充分占有资料, 但要有真实的会计资料, 还应充分应用有关的统计和业务资料, 不但要定期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还要走出办公室, 深入实际了解经营管理全过程, 掌握第一手资料。

3.分析方法应灵活运用。资金运动随经营活动和经营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很多, 有人的因素, 也有物的因素;有经营因素, 也有管理上的因素;有内在因素, 也有外来因素;还有互相促进因素, 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方法分析问题。

4.应重视人力资源、商誉等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逐步来临, 把信息披露重点放在存货、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上的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已日益显示出来, 财务报告必然要转向对人力资源、商誉等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以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因而必须实现财务报告重心的转移, 及时准确地报告企业无形资产和人力资产的价值。

5.财务报告应当建立历史成本、公允价值成本与市价孰低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体系, 最终以公允价值计价。

6.突破会计主体假设, 同时报告与会计主体信息相关的关联方信息。

参考文献

[1].王世志.我国财务报告的现状及完善对策的思考[J].当代经理人, 2006 (1)

[2].史志贵.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

救助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篇3

将被累死的媒体

以《大河报》连续关注一对患病姐弟的报道为例。2006年11月28日头版刊登《苦命姐弟难舍难离》,11岁的弟弟张庆辉和13岁的姐姐张孟洁在一个月内先后患上重病,家人四处举债,懂事的弟弟决定放弃治疗为姐姐省出费用。此时他就睡在姐姐病房的地板上。报纸关于姐弟俩的连续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爱心热潮。目前两人做手术的钱已经捐够,姐弟全家送锦旗感恩。持续8天的报道到此为止画上了句号。从这则报道方式看,它是当今媒体正流行的典型的救助报道模式,即有困难——找媒体——媒体披露——问题解决的模式。加上事前对当事者贫穷痛苦的渲染,事后对捐助者下跪式的感恩,媒体再一次演了现代版“英雄救难”的故事。这种报道方式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事一报”,至少在以下两方面存在不足:

其一:诉诸情感VS情感疲劳

《大河报》救助苦命姐弟的首次报道中,报纸在头版醒目位置刊登了姐姐在病床上痛不欲生,弟弟和母亲蜷缩在一旁墙角里的照片。记者的文字提示是:“面对凶猛的病魔,13岁的张孟洁躺在病床上欲哭无泪,化疗已经使她的头发大量脱落,地板上,身患重病的弟弟无力地倚在妈妈的怀里。”这种报道所描绘的场景使读者心中感到凄凉和悲悯。从心理学角度讲,这种悲悯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人心理负担加重,为了转移这种心理上的不适或不安,人们就会去帮助他人(比如捐款),这样自己的心理就会受到安慰。而从传播学角度上看,这是一种诉诸情感的传播方式。即传播者主要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传播效果。“凶猛的病魔”“欲哭无泪”“无力地倚在妈妈的怀里”等这些感情成分强烈的词汇极其容易唤起人们的良知。于是人们开始行动起来,一双双温暖的手伸向姐弟俩。问题是,除了这对幸运的小姐弟外,还有类似的杨晓霞、张璋、陈易的母亲等在等待人们去救助。在一次次感动之后,在一次次伸出援助之手之后,人们不免开始出现情感疲劳,或者怀疑事件的真伪。陈易救母事件不是就有两个网友自费去重庆调查事件的真相吗?而在新闻学上也有“情感疲劳”,即读者读的多了,也就不愿意再读了。而且因为救助体制的不健全,除了救助事件的真伪需要考证之外,救助捐款的不合理利用也是人们疲于救助的原因。因此,报道诉诸情感的方式会遭遇人们不同程度的情感疲劳的抵制,这注定了每个媒体不可能每天都去报道救助事件。

其二:拟态环境VS真实环境

尽管如此,报道救助事件还是此起彼伏的出现在各个大小媒体上,数不胜数的捐助将人们包围。经过媒体报道的每个事件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都“化险为夷”了,但是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吗?我们的世界真的就皆大欢喜了吗?其实不然。在传媒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生活在媒介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中,而并非真实的现实环境。所谓“拟态环境”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人们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其行为也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因此,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杨晓霞事件、张璋事件、陈易事件、张孟洁姐弟事件都是媒体过滤后展现给大家的一小部分,他们并不是被救助的全部。他们仅仅是一个典型,很幸运的典型。而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是: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灾民需要救济,有2200多万城市低收入人口以最低生活保障过活,有7500多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需要救助。另外还有6000万残疾人和1.4亿60岁以上的老人需要社会提供帮助。媒体所报道的事件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陈易背后还站着陈易,张孟洁姐弟后面还有数不尽的张孟洁姐弟。拟态的信息环境和真实的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让媒体个人孤胆英雄式的救助无法将事实列举详尽,相对于庞大而复杂的现实,媒体“一事一报”的善举只能是杯水车薪。

问题是,当媒体对一种现象隔三岔五的重复报道而无实质性进展,并且类似的事件更加倾向于媒体的披露而得以解决时,社会正常应有的解决问题的机制便更加缺失了。长此以往,靠媒体才能将问题解决,那么——媒体恐怕将要被累死。

救助面孔的背后

而要想最充分地展现媒体热衷救助报道的原因,还要从媒体的产品——新闻的本质上去分析,即新闻要具备哪些特点才可以被称之为新闻。除了传统的强调真实性、及时性、新鲜性、趣味性之外,在媒介竞争的“眼球”经济时代,恐怕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奇特性。作为新闻人,他们的产品是新闻,新闻要卖出去就要有新闻性、特殊性或轰动性、重要性、独特性等等。当一个媒体每天都刊登社会各界雷同的救助信息时,这张报纸就会没人读。山东姑娘杨晓霞身患重病经媒体披露后引起社会关注,她获捐款87万元得以救助。而相隔3年后的北京123中学初一学生张璋患白血病,救助的人却寥寥。有人说是新闻救了杨晓霞却没能够救张璋,是的,杨晓霞患的是罕见的疾病,手臂奇怪的溃烂,这样奇怪的病至少在目前还是罕见的。而张璋患的白血病的发病率却是每十万人中有2人— 4人,一个孩子患了白血病,现在不算是新闻了。这不是新闻机构的冷漠,而是新闻本身的规律——普通人对新闻反应的规律使然。

《大河报》关于患病姐弟的报道也有新闻点可“卖”:姐弟俩同时患病、年纪都尚小、姐弟俩都懂事、11岁的弟弟甘愿放弃治疗救助姐姐、家庭特别贫困弟弟不得不蜷缩在医院病房的角落里等等。所有的“卖点”在第一次报道的头版中都有所展现。这也是这则新闻值得关注并且最后姐弟俩成功救助的主要原因。当今媒体追求的卖点就是“奇特”,只有困难而没有奇特的因素往往不能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自然也不会被人们去救助。新闻的本质决定了媒体“猎奇”的本性。

而有些媒体也毫不避讳地把救助报道当做新闻竞争的新利器,在借媒体之力开展媒体救助的同时,媒体将衍生出众多的独家的报道资源,并且注重救助报道系统化、品牌化,使之成为竞争的一种手段。因此,当读者以为媒体救助报道促使了困难问题的解决,媒体就是慈善家,那是一种误读。困难人群需要媒体呼吁,而媒体从自己的角度在有选择的呼吁后,获得了目标成果,这是两者的共赢,媒体却是最大的赢家。

对当今这种媒体救助报道的现象,媒体之所以在人们心中扮演了慈善家的面孔还得益于媒介的其他功能。首先是媒介的社会协调功能,即媒介传播是执行联络、沟通、和协调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系统。有困难的人们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媒体有责任关注他们,并且以此来协调整个社会,使社会最终达到和谐之目的,这是救助事件被关注的根本原因。其次,媒介有社会地位赋予的功能。即任何一种问题、意见、商品乃至人物、组织或社会活动,只要得到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都会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慈善救助报道迅速引起人们关注,并形成捐款热潮正是如此。同时我们不能否认,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它借助舆论的力量发挥着相对的舆论监督作用,而这种相对的监督,其副产品就是推动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发生变化或者解决,比如孙志刚事件。但是如今人们更看重的是媒体的副产品作用,并且把它无限放大了。因此,有困难找媒体已经是媒体的责任和功能的尴尬错位。在这种角色错位中,人们似乎处于集体的无意识状态,并且麻木地为之叫好。

媒体应该如何作为

媒体虽然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宣传目标,但是同时又是某些“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因此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在现代社会,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知觉与印象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大众传播媒体。传媒报道什么、不报什么、从什么角度进行报道,都在影响和制约着我们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因此媒体应该利用其公开性、影响力等特点,通过议程设置将议题推向受众,从宏观上把握议题,关键在于通过细微的小事情观察大社会背后的种种现象,从而推动社会体制合理化发展,取得建设性的进展。这也是媒体作为公共资源用来协调社会发展的功用之一。具体到救助报道,本文认为至少应从以下三个角度来正确把握并加以引导:

一、努力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乡居民的收入与生活水平也获得了持续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致贫因素的影响力趋向强化,传统的以城乡孤寡老人、极端贫困人口、残疾人与灾民为主体的社会弱势群体,开始向部分离退休人员、失业及下岗职工家庭扩展。新时期的社会弱势群体正在结构上发生着重要变化,他们对社会保障有着急切的和有差异的需求。如果没有国家和社会的援助,即使所谓小康或中产阶层人士也可能难以很快摆脱困境。因此,建立一个面向贫困人口的疾病医疗救助制度既是缓解其生活压力的必要举措,也是社会发展进步与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其对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却还未最终确立并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不应局限于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而需要一个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公共房屋、疾病医疗救助及其他相关救助措施在内的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媒体应该在构建这个体系上有所作为。有人说有困难找媒体往往比找相关部门解决得快得多。这恰恰反映了我们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而媒体的责任就在于通过对事件引领性的报道,呼吁社会共同努力,督促有关部门或社会共同构建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救助机制,而不是“一事一报”就草草收场。

二、弘扬善举,建设慈善文化

据有关资料提供的信息,目前中华慈善总会每年收到的捐赠大约75%来自国外,15%来自中国的富人,10%来自平民百姓。中国公益机构10年来,共得到近100亿元的捐赠,这个数字只相当于美国戴尔电脑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一个人捐赠的数目。中国富人对慈善事业的捐赠小于15%,而他们拥有的社会财富却在80%以上。不少富人宁愿挥霍浪费,也不愿扶危济困,为慈善事业做奉献。慈善救助需求巨大,慈善供给却如沧海一粟。在这种情况下,弘扬善举、建设慈善文化、提高国民慈善意识成为媒体的当务之急。慈善文化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鼓励、引导、示范,使人人心中潜存的慈善心得以被唤醒、被打动,从而转化为慈善行动。媒体应该大力弘扬善人善举,培育大批“慈善家”来引领,来带动,来挑大梁。媒体报道武汉的吴天祥、江诗信,收入微薄,生活清贫,可为很多困难家庭送去了温暖,帮很多贫困学生圆了上学梦,而且长期坚持,从未间断。正是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大,助人为乐者越来越多。如此众多的“善人善事”,构成了慈善事业的基石,也为媒体救助报道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三、帮助被救助者树立自立观念

从有关“丛飞现象”的舆论调查看,人们最为不满和愤怒的就是那几个忘恩负义的受资助大学生。他们一旦完成自己的学业,或在丛飞身上再也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就断交绝情、背弃而去。如此缺少基本道德水准的人大量进入社会,带来的将是对全社会道德系统的侵害,也深刻折射出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信任危机以及社会教育的严重缺失。丛飞资助的几个大学生的冷漠态度虽然不能代表全部受资助者,但也绝非偶然,很值得社会深思。

那些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急需全社会的关爱和扶助。对别人的困境袖手旁观是不道德的,只是一味号召和等待他们自救,这实际上是一种残酷。但同时,被救助者也要认识到,除了全社会要发动和倡导以富济贫、以强扶弱的行动,他们的根本出路在于树立发愤图强的思想,开拓自立自强的道路。而现实是许多受资助者对资助人过分依赖,缺少自强自立的精神,甚至把别人出于善心和关爱的资助行为看成是必须给予和理所当然的。对那些贫困地区、弱势群体而言,帮助他们从精神上站立起来,树立自强自立的自信心和尊严感,才是更重要的。媒体不应该把报道的重头戏放在如何渲染受难者的不幸和如何展现捐助者的爱心上,不妨多一些精力鼓舞受难者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以正确心态面对别人的捐助行为(既不自卑也不依赖),以及努力争取自己通过相关措施克服困难,受他人帮助后有感恩意识,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等等。而从目前的媒体慈善报道来看,这些内容却很少涉及。

媒体的基本功能是传播信息,但它之于社会最大的推动力则是作为社会的守望者,通过发现社会前进中的浅滩暗礁、痈疽疾患,及时发出警告,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媒体救助报道以新闻报道的形式赋予救灾救病的“危机”事件以“社会问题”的意味,从而使公众和政府认识到某个问题反映了某种普遍的制度性缺陷,而这个缺陷可以通过制定或完善某种公共政策来加以改进。

从社会层面上来说,慈善救助作为社会稳定器和优化器的作用不容质疑。能否通过慈善的力量救助弱势群体是稳定整个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媒体作为信息传播者和社会文化的引领者的身份,在推进救助报道中,理应站得高看得远,从宏观上致力于推动整个局面发生体制性的变化,即媒体发挥高瞻远瞩的引领与建构作用,而不是忙碌穿梭在困难人群的慈善家和解决问题的机构。

同时,在中国人的固有观念中,德行、智慧、慈爱、善良是“文治教化”的内涵,也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基因。媒体如果能够通过救助报道推动社会良性机制的运转,维系其所需的社会规范、道德秩序和精神文化元素,从而保障我们的社会、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那么这正是现代传媒的价值理念所在。

参考文献: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利昂·纳尔逊·弗林特,《报纸的良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汪凯:《转型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

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南方日报出版社

郑功成:《新时期的弱势群体及其社会保障的需求》,中国网

方舟评论:《公众参与冲破慈善围城》, 《南方周末》,2006-2-9

《慈善文化与社会和谐》,《长江日报》2007-1-4

《大河报》 2006年11月- 12月

1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篇4

1.护理队伍不稳定护理队伍人员流失是民营医院所面对的一个普遍而重要的问题, 若此问题未得到控制将严重影响整体护理质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护理工作者感觉地位低下, 工作无保障, 无归宿感, 对未来感到担忧;二是工作压力大, 待遇低, 生活缺乏保障;三是“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严重, 跳槽或改行者大有人在;四是少数人业务水平低, 因工作严重失误而被辞退。以致造成护理队伍流动性大, 忙于培训、教育工作多, 不利于护理管理计划有序进行。

2.员工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对于一所民营医院, 进入的护理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大多数是刚从学校毕业出来的年轻护士、少数参加工作时间比较长的、有的长时间不干本行工作, 有的毕业后在一些小诊所应付其事, 还有的一毕业就改行从事行外工作, 对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基本遗忘, 对工作环境生疏, 工作经验缺乏, 操作极不规范。另一方面,相当部分员工缺乏敬业精神, 不能立足并热爱本职工作, 以工作糊口的思想严重, 这就导致了作为白衣天使最起码的爱心和责任心的匮乏。护理队伍中还有少部分员工厌倦工作,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护理工作脏、累的特点, 常常使她们力不从心, 心情烦躁,一遇不顺心的事, 便满腹牢骚, 怨声载道, 严重影响工作情绪。

3.护士长缺乏管理知识和经验, 榜样作用不力新建的医院护士多为年轻人, 使得从中产生的护士长也低龄化。大部分护士长是初次从护士岗位推举而上的, 因而管理知识欠缺, 角色难以转变。加上自身业务能力不够, 还不善于思考、解决问题, 在遇到困难时, 便畏缩不前, 有打退堂鼓的现象。有的护士长只顾埋头个人业务, 忽略了管理者的职责。由于在工作中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使得管理中不注重工作细节, 不重视及时纠正偏差, 这样因大意造成的工作疏漏, 给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甚至出现差错。

4.相关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欠健全一所新兴的医院, 一切得从头开始。前期由于护理管理不到位, 制度不健全, 没有制订出一个规范的工作流程及质量控制标准, 使得大家无法可依, 无章可循, 造成工作忙乱, 员工疲惫, 效率极低。加之没有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监督激励机制, 没有根据各岗位的风险大小, 责任轻重,操作的难易以及知识含量等决定分配原则, 做多做少一个样, 做好做坏一个样, 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也更不利于各自潜力的发挥, 以致阻碍着护理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

二.对策

1.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加强队伍建设在护理管理五个基本要素中, 人的管理是最重要的要素, 加强对人的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因此, 只有在稳定队伍的前提下, 选拔出优秀的护士长, 训练一支强有力的护士队伍, 才能使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和保证。

2.建立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 稳定护理队伍, 提高护理队伍的战斗力

3.第一实行“感情留人, 事业留人, 待遇留人”多向度的人才吸引模式。首先, 管理者要经常与护士们沟通交流, 及时掌握她们的思想动态, 帮助她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特别是对有辞职想法的员工, 要了解她们辞职的原因并对其尽力挽留, 做到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其次, 管理者通过采取绩效考核、优秀护士评比等措施, 激发员工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激励他们不断在工作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地位, 培养员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再次, 按《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给员工购买各种职业保险, 消除员工的后顾之忧, 并按人事部门的职称晋升调整工资级别, 真正让员工得到实惠。

4.第二对员工实行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优秀的团队离不开优秀的人才, 首先, 要严把护士进入资格关。规定应聘者必须具有正规学校护理专业的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进院时先行面试,再进行理论考试及技能操作测试。严格遵守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择优录取。其次, 管理者要把员工的需要作为主要追求, 使员工安分乐业、身安心悦, 激发员工的良好感应, 使员工产生对医院的“向心”与“肯干”, 从而实现医院员工在各自岗位上各尽其力,各安其分, 促进医院护理目标的实现。再次, 培养员工“自律”、“慎独”品质及评判思维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员工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独立工作, 少出差错。

5.实行护士长竟聘上岗, 提高护士长综合素质, 充分发挥护士长的表率作用从管理学角度讲, 作为一名管理者或领导者必须学习和具备“技术、人文、观念”三种技能, 才能实施有效管理。护士长竞聘上岗, 在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下, 此外还给予护士长送外进修或赴大医院参观学习、定期举行院内培训等特殊

待遇。在每周召开的护士长会上, 与护士长对医院人、才、物、信息及时间等各方面的管理进行探讨, 充分发挥其主人翁意识, 使其敬言献策, 彻底交流, 护士长之间取长补短, 为护士长的成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使之尽快在科室中发挥榜样的作用。

6.完善制度建设, 加强规范化管理制度是人为的准则, 具有强制性和保障力, 制度建设是提高护理管理的前提。合理的管理制度,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尤为重要。有了制度, 就等于有了明确的具体标尺, 既便于衡量, 也便于检查督促, 有利于防止和及时纠正各种形式的不正之风。因此,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

7.建立完善各项护理管理制度,并组织大家认识学习, 严格执行。同时还与护士长签订了《工作责任制》, 定期对护士长进行目标考核, 充分发挥护士长的监督管理作用, 以管理好每一个护士和每一个病人为为主, 充分保障了护理安全, 保证了护理质量。

8.落实谈话告知制度, 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权, 提高病人满意度要让病人满意首先要取得病人的信任, 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到位和告知制度的落实。知道病人的需求,了解病人的欲望, 关注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护理工作的细节化体现在对病人的人性化服务, 其具体表现为: 入院时环境、人员的告知, 病情的告知, 检查、治疗措施的告知, 自费药的告知签字及输液卡的告知签字等等准确到位, 要求责任护士与病人交流沟通的时间力争达到每天15min以上, 护士长每日深入病房不少于3次。这样既保证了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 又让病人信任满意。

9.制订工作程序及护理人员行为规范加大宣传“病人的需要, 就是我们的需要;病人的标准, 就是我们的标准;病人的利益,就是我们的利益”这个服务理念, 并以此指导制订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各个环节的服务流程规范, 明确每个环节的服务要求。

10.建立多方位、多视角、多途径的科学严密的控制和监督系统,保障执行力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 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只有一次生命的人, 质量安全是护理工作永恒的主题。而且我们的工作大多需要一个人独立完成, 这除了靠大家的自觉性外, 还有必须加强监督。

11.实行“瞬间管理”“瞬间管理”决定企业的命运。因为与病人接触的“瞬间”都真实地反映了该医院服务质量的优劣, 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接受程度。所以要重视医院护理服务过程中的每一道细微环节, 每一个关键时刻, 即医院与病人的每一个接触点。而只要抓好了这些关键时刻的护理服务, 也就成功地把握了“一瞬”,这“一瞬”不但永远留在了病人的心中, 而且永远留住了病人。因此要求护理部督查人员每日深入科室检查各项基础护理工作落实情况, 随时提问(问病人、问护士)核查各项护理措施的到位没有。如病人的导管护理: 问护士导管的名称、导管的放置位置、放置导管的意义、如何防止导管脱出?如何发现导管是否脱出?一旦脱出将如何处理?

13.抓重点人群、重视各重要环节重点人群包括: 新毕业的护士, 刚来医院的护士, 业务素质较低的护士;重要环节指: 晚夜班, 节假日或有危重病人和病人很多时的情况。低年资护士由于临床经验缺乏、业务技能掌握不熟练, 许多工作执行不到位。护理部和护士长在节假日及晚夜班都安排了二线值班护理人员, 实行夜查房制度。对各科室的危重病人, 大手术病人等进行检查, 察看各项治疗、护理是否到位。

14.重视各方面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意见反馈护理部将病人和家属的意见特别是负面的反馈意见作为改进工作的突破口, 并建立多种渠道进行收集。如对每个出院病人由责任护士在出院后半月内进行电话回访, 特别对在住院期间对医院有意见或疗效不好的病人更应引起重视, 以消除病人对医院的不好印象;随时听取病人及社会人群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对每个出院病人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

15.定期进行讲评, 持续质量改进召开每月1次的护士长质量分析会, 每月上旬组织护士长分析上个月全院护理过程和环节存在的问题, 鼓励护士长上报科室的差错, 采取上报者给以加分,不报者给予扣分的措施。对出现差错的科室, 我们不是去批评出差错科室的护士长, 而是采取引导帮助的态度, 首先对护士长有问题能主动上报的态度予以表扬, 同时耐心与护士长一道对照相关制度及管理标准认真分析, 查找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或“原因的原因”是什么, 是管理制度不健全, 还是有制度没执行到位?是护士责任心不强, 还是护士的技术能力不行?找出发生问题的原因后, 采取相应的对策, 再制定出预防和纠正措施, 从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科室的相关管理规定。使全院各护理单元都能从中吸取教训, 引起重视, 而不至于再犯类似

错误。

三.小结

婚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篇5

【摘 要】伴随着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计算机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高中信息技术是大多数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初期教育,这也直接决定着信息技术在整个高中教育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对此,为了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本文详细分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对策。【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问题 改进对策

随着网络信息化、数字化的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显得格外重要,但是实际的教学情况并不乐观。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经过非常多次的改革、创新,并且每一次改革与创新都会使课程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生活,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具体,这也给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一定的升级与活力。但是,因为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中信息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及时改进。1.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1)教学理念落后。我国传统教学大多教学理念都是以“应考式”教育为主,其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理念落后一直制约着教学的发展[1]。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普遍对该课程并不非常重要,因为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关于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知识,对于教师而言非常简单,内容也并不多,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自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进行教学,并且大多数课堂都是让学生进行自由操作,这也很容易导致贪玩的高中生借助信息技术课堂去玩耍,例如玩网页游戏。这样的教学理念,最终必然会导致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较差,课堂环境恶劣;(2)课程体系不健全。在新课改之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化,其衍生出了非常多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法,这些方法与模式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提升性[2]。但是,因为物质条件、时间条件等因素,实施这些教学模式与方法仍然较为困难,其教学课程体系仍然有一定缺陷;(3)教师主体地位不正确。部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较差,在加上学校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技能培养的不重视,提升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素质的空间以及途径并不多[3]。除此之外,因为教师主要以“应考式”为主要教学理念,其普遍只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操作或理论知识即可,对学生信息技术方面的发展并没有明显的帮助。

2.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改善对策 2.1理解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目标,转变教学理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需要从信息技术知识基础教育为目标,还需要以学生的智慧、情感以及思想等多方面着手教育,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自主感受和学习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4]。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能力、价值观以及信息技术观,并促使学生能够在显示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知识,尤其是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探究等。推动学生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2.2构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学科体系

在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转变信息技术课程传统的以学生为目标的教学理念,以稳定、持续、健康的信息技术教育观念,对信息技术学科实行系统性、完善性的发展与建设,除了教学资源环境外部条件以外,还需要不断强化教育评价体系内部的建设完善性。因为传统评价系统严重阻碍着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通过优化评价体系,促使学生与教师这两个主体在课堂当中发挥自己独特的发挥。除此之外,为了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科之间的衔接性,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地理以及政治等相关课程之间构建链接性,这样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提升学生对高中信息技术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兴趣。最典型的案例便是一些关于语文知识或英语知识的计算机游戏,通过这些游戏能够在培养学生鼠标键盘应用熟练度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或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2.3重新构建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

从教师的角度分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学校的师资团队建设、资源支撑等方面,给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应用有效的培训体系以及评价体系,例如组织教师参与社会上的教学讲座。同时,建立正面的激励机制,真正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对教育的主动性,强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素质;从学生的角度分析,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应用能力,转变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在注重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掌握基础上,还需要重视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熟练程度和关于网络的一些操作技巧,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教学。【结 语】

婚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篇6

珙县政府副县长王正元

近年来,随着我县工业园区和城市拓展的快速推进,县城主城区征地拆迁任务空前繁重而艰巨。出于对土地的依赖,对变化带来的不安、对农业耕作的积习,农民对农村城市化带来的积极后果难以形成共同心理预期。一旦面对征地拆迁,他们看到失去的是具体的,而未来生活具有不确定性,部分被征地拆迁户对未来生活充满不安甚至恐惧。因此,当大量的土地被征收、房屋被拆迁时,被征地拆迁群众就很难形成共同的发展意愿,从而导致他们与征地拆迁主体的矛盾冲突。

一、当前征地拆迁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被征地拆迁群众盲目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征地拆迁实施过程中,由于农民为寻求今后生活的保障,势必会千方百计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在城市规划区内,不仅存在农民大量抢建违章建筑的情况,突击违规“发展”种植、养殖业等现象也较为普遍;有的存在靠拆迁致富的心理而提出不切实际的后期补偿要求,希望破灭即对拆迁产生抵制情绪;有的对维权存在“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不正常思想,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便将情绪全部集中到政府或征地拆迁主体身上,动不动就上访、群访、非访,故意阻工事件时有发生。这些行为不仅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导致征地拆迁成本增加,还与现行补偿政策形成冲突,使我县征地拆迁工作难以推进。

(二)补偿方式单一,被征地群众长远生计难以保障。当前我县征地安置的主要途径是一次性发放安置补助费,让农民自谋职业。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实际上,货币补偿虽能解决被征地农民暂时的生活问题,但不管补偿费多少,也会坐吃山空,长远生计没有解决。一些农民因为缺乏其他技能,不能很快融入和适应城市生活,加之不会理财、社会保障跟不上,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后便感到迷茫。就余箐工业园区而言,企业引进后能带动周边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为失地农

民提供很好的就业机会,但并非所有失地农民都能够参与到这一产业中去,还有相当部分的农民因各种因素的制约将长期失业,所以对未来生计存在恐惧感。

(三)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偏低,被征地拆迁人利益难以保障。房屋拆迁补偿的重置价格、构作物、附着物的补偿价格与目前我县当地生活发展水平相比,价格普遍偏低。部分被征地农民甚至参照发达地区的征地补偿标准和政府招拍挂的价格来衡量征地补偿标准的高低,要求提高征地补偿费用,造成征地拆迁工作很难开展。

(四)征地赔偿款补偿价格标准不同及兑现分配不均。征地赔偿款兑现方式是经村民委员会村民投票自主决定,按实际入户人口数分发到户。由于按入户人口数兑现的方式,势必会造成家庭入户人数少,土地亩数相同或较多的村民得到的赔付款较少,导致利益分配不均。

(五)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补偿偏低且覆盖面不广,缺乏多层面关爱措施。按目前失地农民的社保政策,农转非中的超龄人员参保的可领养老金,未参保的享受生活补贴,可以保证基本生活。但目前按政策,失地农转非人员一次性缴纳参保费用大幅度上涨,造成部分未参保人员存在极大的抵触情绪。

(六)征地拆迁政策宣传不够深入。部分工作人员、村干部对征地拆迁相关政策了解得不够全面、深入,根本无法对群众彻底解释清楚。在前期的征地过程中,巡场镇政府、县国土资源局、县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等部门在对群众的宣传、解释答疑工作中口径不一,互相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和配合,致使工作被动。

二、对策

基于目前我县实际情况,征地拆迁工作在今后一段时间仍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既要使征地拆迁工作积极服务于“现代新城”建设,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又要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解决好农民的长远生计,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

(一)严防违法建设,提前消除隐患。在控制非法搭建、统一拆除违法建筑方面,我们要吸取以往的经验:一是建立民情信息库。以户为基本单位,对即将要征地拆迁地区每家每户的房屋及其它附属设施拍照建档,全面掌握城乡建设现状,为征地拆迁赔偿做好基础工作,为鉴别、处置违法建设提供有力依据。二是建立健全违法建设防控机制。采取聘请违法建设监督员,严格执行巡查制度,发布禁违通告,公布举报电话,兑现举报奖励等措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防控违法建设的积极性,做到早发现、早处置。三是果断处置违法搭建。集中整治余菁工业园区及金河片区的违法占地和违章建筑,加大力度整治小康街、四方街违法加层;排查和整治用于商务酒店、餐饮娱乐、房屋出租等违章建筑。做到“两个一律”,即在征地拆迁时对违法搭建一律予以清理,一律不予补偿,从而打消少数群众的利益幻想,给遵纪守法群众以公平。

(二)健全组织机构,深入宣传政策。高度重视我县在建重点项目,把涉及这些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坚持不懈、一抓到底。一是积极整合资源。征地拆迁工作是政策性、敏感性、群众性很强的系统工作,特别是大宗征地拆迁项目尤为突出。仅靠个别职能部门或乡镇的力量和资源是很难做到既快速又和谐的完成。要成立征地拆迁为民工作队,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指挥下,调配、整合各涉及部门资源,明确分工目标职责,强化督查督办和纪律保证,促使参与单位对工作、对矛盾不拖、不推,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征地拆迁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深入宣传政策。在宣传发动、政策解释,安置补偿、信访稳定、统一拆迁等各个工作环节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坚持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直接面对群众、直接接触矛盾,零距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争取最多数群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促进征地拆迁和谐稳定。尤其对相关政策的宣传上,一定要一贯到底,绝不能像“挤牙膏”一样,挤出来一点是一点,这是极不利于工作和造成不必要群众矛盾的最重要根源。

三是关注农民提出的热点问题。征地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被征地拆迁农民提出的热点问题,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后顾之忧,既要及时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临时过渡住房、子女上学等眼前困难,又要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出路和社会保障等长远利益问题。

(三)提高干部素质,提升工作水平。干好事情关键在人,所以提高征地拆迁工作人员和村社干部的素质是开展工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是提高政策水平。所有征地拆迁工作人员都要吃透征地拆迁政策,都必须成为“内行”甚至“专家”。二是提高村干部能力。当前部分村干部文化水平偏低,必须加强在岗村干部的学习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村干部征地拆迁工作水平和解决群众矛盾的能力。三是严格执行政策。在全面掌握征地政策的基础上,要严把政策关口、严守纪律要求、严格规范程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总体原则,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四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建立权力和责任统一,谁承办的工作谁承担责任机制;对于那些在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随意开口,不按统一政策办事的工作人员一查到底,谁的责任追究谁,绝不姑息迁就。

(四)坚持以人为本,力促和谐拆迁。征地拆迁工作涉及被征农民的切身利益,在不违背中央、省、市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可根据我县实际修订征地拆迁政策,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利益。一是建立每年补偿标准随物价变化的补偿机制。目前的补偿标准已经是三年前制定,与现在的物价和消费水平相比明显偏低,补偿增幅与房价增幅不匹配,导致群众难以接受。有必要对房屋拆迁补偿、附着物、构作物的补偿适当调高标准,在情理与政策相结合的基础上坚持让利于民,尽可能帮助被征地群众实现合理范围内的利益最大化,从而有效推动征地拆迁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安置方式多元化。在社会保障安置之外,尽可能让拆迁户有更多选择空间,比如采取划地安置方式,给失地农民留出一定发展空间,辅之产业支持,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吸纳部分失地劳动力,同时还可以壮大集体经济,不仅解决

了部分农民就业问题,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三是社会保障多层面关爱。在逐步提高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补贴标准基础上,建立多层次保障关爱措施,如建立创业补贴,鼓励劳动年龄段失地农民自主就业,设立入学补贴,扶助失地家庭未成年子女就学,以及低保户、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关爱措施。四是科学征地。加强征地工作中的科学规划,统筹开展征地拆迁,对于单个小项目的征地尽可能做到一次性征够,对大宗项目建设用地也尽可能做到整个社全部征收,实现同地同价,力避同一项目分几次征地,造成群众心理预期和现实冲突所带来的矛盾。

婚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篇7

1.1 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档案的收集效率低下

目前, 医院档案管理基本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和规模, 但它的效果目前不好, 许多人工作人员对档案的理论知识了解不多, 对档案信息的认识程度也不够, 所以才会造成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档案的收集效率低下的情况。另外, 认识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也不够大, 所以导致有关人员和医院全体员工没有充分认识到档案是一种特殊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和社会财富, 管理好和保护好它是每个员工的职责和义务。

1.2 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因为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相当高, 由于档案管理专业在如今没有那么普遍以及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 档案管理专业人员稀少, 一般的县市级医院几乎没有档案管理的毕业生, 绝大多数医院档案工作人员学历较低。所以在专业人才方面就严重影响了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具体的问题为: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在专业素质、文化程度、理论水平等方面是参差不齐的;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从行政、护理等部门转岗来的, 同时专业档案工作人员较少, 而且存在着人员年龄偏大, 知识面狭窄, 专业知识老化, 知识结构不合理, 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滞后等一系列问题, 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悬殊较大, 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档案事业发展。

1.3 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下

信息化程度低下这是如今我国医院存在的最大的一个问题。所以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医院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代社会的信息传输十分发达, 人们对各种具有高度时效性和高价值的档案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所以也就对利用网络达到档案资源共享的要求变大。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及各相关业务已经受到不断的挑战。面对种种新挑战, 我国的医院必须做到适应目前情势, 并且抓住这一发展的良好机遇, 同时加快加强档案信息化, 只有这样各级医院才能在新挑战中抓住良好机遇从而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加强加快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医疗事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必需具备的条件。医疗事业想要有长远以及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去发现和培养大批的医疗人才, 而人事工作是做人的工作, 所以只有全面准确地掌握了档案, 才能够充分了解每一个人才, 从而充分发挥各个人才的作用, 才能确保实现医院事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医院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重要的, 而医院的档案管理就就像是一个管家, 能够管理好一些细致琐碎但却很重要的事情。所以解决以上问题十分迫切。

2 完善我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2.1 改进和健全档案管理体制和机制, 提高档案管理科学性

医院在构建档案管理体系的时候, 必须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因素、医院状况因素、档案状况因素和文化背景因素等。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组织体系和管理形式, 这4方面是构建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建立档案归档制度以及档案利用和档案保管制度, 严格遵循各中相关档案管理规定, 并且将这些制度和规定融入医院岗位责任和考核办法中去。

2.2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培训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与途径, 随着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快, 档案工作就由传统型的管理方式向高度集约化和高度技术化转变, 所以档案管理领域就更加需要具有较强综合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医疗复合人才。领导在选配档案人员时要考虑德才兼备原则, 在政治上要有做好本职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要懂得档案工作是在为后人, 为国家积累财富, 要有甘为人梯的精神。在业务上具备相应的文化、技术和业务素质。要加强档案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很强专业性的工作, 并且档案内容是在时刻变化和更新的, 所以就十分有必要进行及时和有针对性的培训。只有档案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提高了, 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发展。另外有条件的医院也可以适当增加档案管理专业的优秀毕业生, 从而提升档案管理服务层次。

2.3 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

首先, 应该加强医院的软、硬件基础设备。良好的软、硬件基础设备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条件。要想进一步加快档案信息化的建设, 就要舍得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 从而实现档案管理设备能够跟进现代化一方面要提高档案保护设备和技术现代化的配备, 这些基础设备和科学技术的运用是档案信息化管理很重要的内容;另一方面来讲也要引进计算机管理, 如今任何一个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 在档案管理工作上用计算机来储存整个医院的各种业务和行政上的档案, 就能够方便使用者及时查找、阅读档案信息, 既节省了时间也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利用计算机管理可以减少档案的有效空间, 保存信息也变得方便简单。所以, 医院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管理, 完善应用软件和网络等现代化办公设备, 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其次就要实行档案标准化。档案标准化管理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条件。档案管理信息化化不仅仅是需要先进的设备配置, 还包括管理方式的标准化。医院档案的标准化是指现代化档案管理要符合档案的各项标准化内容、分类、编号及案卷目录, 各个项目都要求标准化。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初步建立, 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也处在一个非常的时期, 因而医院的档案管理也面临新的问题。由于先进科技手段的应用, 及我国加入WTO与国际卫生行业的接轨, 也对医院的档案管理提出新的内涵。本文以我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问题为内容基础, 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

参考文献

[1]沈海霞.加强医院档案管理促进医院持续发展[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 2004, 2 (12) .

[2]赵斌.新时期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 2004, 2 (5) .

[3]张丽.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对策[J].湖北档案, 2007, 3.

婚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篇8

关键词:油田;治安;企业;对策

一、油田治安存在问题

1.扰乱生产秩序案件时有发生。据统计,近三年以来,在油区生产施工中发生不法人员拦车、堵路、挖路、无理索赔等案件达两百多起。

2.哄抢落地原油现象比较突出。仅去年一年间长庆区发生就五次哄抢原油15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十多万余元。

3.强行乱搭乱接水电现象久治不愈。

4.盗窃石油设备、物资案件呈高发的态势。自2005年以来先后有几个油区先后被盗电动机32台,总计案值30余万元。

5.盗放原油时有发生。2010至2013年底,长庆油区盗窃原油8次近25吨,损失价值18余万元。

二、油田治安存在问题的原因

近年来,为了减少被盗及哄抢事件的发生,油田加大了综合治理的投入和打击力度,但偷盗油田财产物资现象仍然屡屡发生。只有找出问题的症结,有的放矢,才能做到防范未然,为油田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1.油田是没有围墙的企业,治安工作难度大。油田在野外作业,点多线长面广,大量的物资设施都散落在村旁、田野,给治安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2.油田内保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治安工作的需要。企业内部现有的综治保卫机构人员都是从各基层生产单位抽调的非专职人员,在迅速反应、作战能力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有效地制止犯罪行为的发生,难以对犯罪分子产生足够的震慑力。

3.利益的诱惑,使某些人铤而走险。从原油被盗、电缆被割、管线被挖、设备被损、盗电盗气盗水等案件来看,作案分子大都是当地的农民。因受利益诱惑,不惜以身试法,结成一个犯罪团伙,有组织、有预谋地进行犯罪活动。

4.少数当地村民法制观念淡薄。少数村民存在“靠油就吃油”的思想,他们认为偷抢油田物资是理所当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再加上某些村干部暗地支持,给油区综治保卫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

三、完善油区治安稳定的策略

1.强化“三防”措施,维护油区治安稳定

1.1做好技防工作

针对油井和大量石油物资散放野外,综治办联合生产技术人员一起积极探索研制电动机防盗螺栓、变压器防盗锁、防盗截止阀等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小革新、小改造等“五小”技防产品和油量回压自动远程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油管流量监控,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原油流失情况并及时报警,从而遏制了盗油案件的发生。

1.2做优人防工程

实施消防、联防一体化,组建由当地派出所民警、专职保安、油田基层队(站)负责人、巡井工组成的“巡井小分队”,由民警带队,合理划分巡区,根据油田生产区治安形势,科学调度巡防力量的投向和投量,切实将力量投向违法犯罪多发的地区、时段。同时。与油区周边警方签订防控工作协议,实行一案一奖、大案大奖,全力推动油田偏远井(站)和重点目标区域协防机制。

1.3做优物防工程

在物质防范上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比如在高压线防范上,用防盗钢心线代替以前的全铝线,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加不法分子的盗窃、破坏的难度。

2.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油区

2.1开辟治安防范宣传阵地,活化宣传形式

推广“电邮、短消息、电视节目、宣传展板、社区警务报”等宣传举措,做到检查工作与宣传警示相结合、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公安宣传与单位宣传相结合。将防范宣传覆盖全油区。针对基层单位实际情况,坚持“送法到一线”。在职工中广泛开展普法学习,结合典型案例,以案释法,使职工群众在实际工作中,能自觉地运用国家的法律武器和油田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遵守纪律,保障油区治安的稳定。

2.2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增强当地村民参与构建和谐油区的责任和意识

通过向村民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有效地制止了当地村民乱接乱拉油区生产用电的现象。通过讲道理,摆事实作对比,向当地群众讲清油田开发前当地的经济状况与现有经济的变化,引导油区的群众把支持油田建设变为自觉的行为,从而实现油区治安秩序的根本好转。

3.加强应急体系和抢险队伍建设,增强防控体系建设

3.1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值查和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

成立应急工作班子,随时准备处理突发事件。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协调值班期间安全、生产、稳定和安全保卫等方面的问题。各单位综治保卫部门,将治安保卫责任层层落实到各基层直至班组和个人,重点加强对火工器材等危险化学品、油气生产设施和输油气管道、油库、加油站及生产指挥系统的保卫工作。强化措施,严防死守,坚决遏制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3.2进一步加强消防应急队伍建设

把油田专职消防队,按照既是防火灭火队伍,又是抢险救援队伍来建设。按照公安消防部队的要求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消防中队综合管理水平和队伍素质,做到随时拉得出、打得响、打得胜,确保油区及周边地区消防安全。

4.强化领导责任,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

明确党政一把手是油区综治工作“第一责任人”,企业成立负责人为组长,综治、纪委、宣传、企管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平安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将各单位“平安创建”工作纳入综合治理考核中,将各单位“平安创建”季度考核情况,纳入油田对各单位季度流动红旗的评比中。将年度“平安创建”作为综合治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油田“双文明单位”评比时,坚决实行一票否决,从源头上促使各单位重视“平安创建”工作。

上一篇:学习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的心得体会下一篇:加强纪检监察培训-贺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