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

2024-1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推荐8篇)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 篇1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3.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村居(清·高鼎)

草长(zhǎng)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yuān)。

5.蜂(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6.观书有感(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wèi)有源头活水来。

7.乌衣巷(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8.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岐(qí)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9.绝句(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0.蜀中九日(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1.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2.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3.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4.题诗后(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15.蜀相(唐·杜甫)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6.画眉鸟(宋·欧阳修)

百啭(zhuàn)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忆江南·江南好》唐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诗】江南是个好地方,我熟悉那里的风景。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诗】乌云上涌,就如打翻的墨汁,还未来得及把山给遮住。暴雨骤至,雨花四溅,水珠犹如天上倾倒下的无数珍珠,纷纷溅入船中。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和白色的雨点,此时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就像天空一样广阔无边。《江南春》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诗】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映衬红花,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昔日到处是烟雾笼罩的寺庙,如今又有多少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诗】绿草茂盛,黄莺飞舞,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乡间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愉快地放起了风筝。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是早春二月的明媚景色。前两句描写江南二月里的自然风光,用一个“拂”字,一个“醉”字,把静止的杨柳拟人了。后两句叙写了儿童 们放学归来放风筝的情景,刻画出了孩子们的天真烂漫,也映衬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诗】不管是平地还是高山,无限风光都被蜜蜂采花酿蜜时独占了。它辛辛苦苦采集百 花酿成的蜂蜜,究竟是为谁送去甘甜呢?

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诗】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被打开,清澈明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闪耀晃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河水啊。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诗】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译诗】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的艺术。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诗】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蜀中九日登高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见一对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然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要点:抒发佳节思亲的感情;不得北归,偏要南来,形成对比;无理之问烘托真情)

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诗】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译诗】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竹石 清•郑燮(xiè)(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诗】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题诗后

唐·贾岛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译诗】这两句诗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只好回到以前住过的故乡(山中),在瑟瑟秋风中安稳地睡了。

蜀相

唐·杜甫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诗】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译诗】千百声的鸟啭,随着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荡着,(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高低有致的林木里。这才明白:(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1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2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臧克家

3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高尔基

4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样获得成功时,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这就是成功。——牛顿 5千万人的失败,都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差一点就终止不做了。——莎士比亚

6任何一个人的任何一点成就,都是从勤学、勤思、勤问中得来的。—夏衍

7在惊涛骇浪中,拿稳着舵,虽千转百折,仍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终有达到彼岸的时候。——邹韬奋 8看哪!世界不是劳动的艺术品吗?没有劳动,就没有世界。

——邓中夏

9世界是一本书,从不旅行的人等于只看了这本书的一页而已。——奥古斯狄尼斯 10谁要想出国远游,谁就得先把祖国的山山水水装在心里。

——托•富勒 11能使你所爱的人快乐,是世界上最大的幸福。——罗曼•罗兰

12给青年人最好的忠告是让他们谦逊谨慎,孝敬父母,爱戴亲友。——西塞罗 13谁要是不会爱,谁就不能理解生活。——高尔基

14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闻一多 15只有看到每个人的长处,才能有权得到朋友们最真挚的友谊。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 篇2

古诗凝练精致, 字字珠玑, 离儿童的现实生活久远, 课堂上如何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孩子穿越千年与诗人对话、与文本对话, 让古诗在孩子当下的生活中复活?笔者以为应当依托文本、根植生活, 寻找古诗中与孩子生活紧密结合的契合点, 举象入境, 通过读说结合、读写结合等方式, 与生活合理链接。

一、链接生活, 举象入境赏画面

对年代久远、言简意丰的古诗的学习感悟, 不能仅仅停留在诗句的表面, 教学中应举象入境, 也即举起来, 把象打开, 把象还原, 把象表现出来, 让孩子们能够看得见。朱光潜说:“读书挺要紧的一个字就是‘见’, 见什么?见象。”当然他是站在读者的角度, 站在文本的角度来说的, 因为有象在那里, 你可以去看, 你能看出那个象, 看出那个意境就行了。课堂上, 老师应充分利用这象的还原来拉近诗歌和儿童之间的距离。

以《元日》一诗的教学为例。儿童每年都要过春节, 但当下的儿童和古代人过春节的方式是有区别的。教学中应让儿童不断想象, 举象的目的就是为了解象, 悟情悟理。《元日》一诗的教学试图突破传统的“先读准字音, 读懂词句, 再品味全诗”这种“疏通文句”“面面俱到”的翻译式的固有模式, 在理解意思和感受画面意蕴之间寻求和谐的统一, 采取一种“散而不乱、细而不碎”的处理, 通过“燃爆竹”“饮屠苏”“曈曈日”“换屠苏”四个画面的想象描述来理解古诗, 并巧妙地将生字的识写、词语的理解融于其中。

【教学片段举隅】

片段一:在引导学生想象“爆竹声中一岁除”这一画面时, 依托“爆竹”这一凭借, 链接学生生活中听到的“鞭炮声”。从声音的表象、给人的感受等多方面来说说自己感受到的是___“的爆竹声”。此时学生脑海里呈现画面, 心中感受喜庆, 口中吟诵诗句, 真可谓达到古人“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的要求。

片段二:对诗中画面“春风送暖入屠苏”的理解, 则创设情境, 唤醒儿童的生活经验, 想象人们一边喝着酒一边还可能会说些什么。“___ (人物) ___ (表情) 地说:“____。”从而品味饮屠苏时诗人身体之暖和内心之暖, 再动情地吟诵诗句。

二、链接生活, 联系背景悟情理

古诗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载体。每一首诗都饱含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与情感, 有其特定的创作背景。课堂上如何引领学生在诗中徜徉, 透过诗歌走进诗人的内心, 理解其中复杂的情感, 作者的创作背景是必不可少的。《元日》一诗是王安石49岁那年被任命为宰相后推行新政时写的。从表面看, 本诗是通过几个典型画面描述人们过春节时的习俗, 实则是透过画面表达自己坚定的改革信念。沐浴着改革的春风, 他内心暖意融融, 那时那事那景那情, 诗人不由吟诗抒怀, 他坚信自己的新政一定能成功推行, 从而实现他富国强民的愿望。

基于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 背景材料在课堂上的合理取舍、适切把握和灵活利用必须费思量。背景的呈现、利用如若过于“丰满”, 显得累赘、多余, 会给人本末倒置之感, 让学生产生到底是学诗歌还是解诗人的困惑;若是过于“骨干”, 就不能为学生理解古诗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学生也就不可能理解古诗深刻的寓意。只有在教学中适切把握诗人的创作背景, 才能将教学引向深入。《元日》一诗的教学必须寻找到古人过春节和当下孩子的生活之间的最近契合点, 在诗歌与儿童生活距离拉近的过程中, 让学生初步触摸诗歌的理趣。

【教学片段举隅】

教学《元日》一诗, 在学生读懂古诗内容、读出诗歌画面的基础上, 试图引导学生品出诗中“情理”:

1. 引一引:引导学生关注王安石的写作背景, 互相交流查找到的作者的资料。

2. 读一读:出示王安石的相关介绍, 重点关注他49岁时发生的事, 初步感知其写诗背景。

3. 迁一迁:王安石当时是国家宰相, 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家总理。让学生想一想, 快过年了, 我们敬爱的总理在想些什么?

4. 悟情理:再默读全诗, 看看哪句诗最能体现王安石的心声。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其中哪个字最能表达他坚定的信心? (总)

5. 吟古诗:通过以上关注, 引领学生感受宰相的胸怀远大, 再吟诵古诗。

三、链接生活, 适度拓展品文化

从文化的视野来看, 《元日》一诗选入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与《春联》《江雪》等文本组合为一个单元, 编者的意图就是对经典文化的继承。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和诗作相关的文化, 诗歌固有的文化特点, 也即诗歌语言审美特色中的“节奏”“押韵”“对仗”等, 以及古诗内容涉及的相关文化“屠苏”“桃符”“元日”等, 适度拓展, 让学生享受一场文化的盛宴。

教学中, 在学生感知古诗画面、体悟诗人内心情感后, 由“元日”这一主题拓展开去, 关注同一主题的诗句。其要旨不仅在于拓展学生的阅读, 促进儿童深入了解我国春节传统文化习俗, 更升华了学生对古诗主旨的理解, 在吟诵的过程中爱上我国的传统经典文化。

【教学片段举隅】

1. 引一引: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它见证着我们成长的年年岁岁, 从古到今, 写春节的诗歌数不胜数。

出示诗句, 教师引读, 学生吟诵。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屠苏沉冻酒。———【宋】毛滂《元日》

无复屠苏梦, 挑灯夜未央。———【南宋】文天祥《除夜》

屠苏成醉饮, 欢笑白云窝。———【明】叶顒《己酉新正》

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清】孔尚任《甲午元旦》

举杯互敬屠苏酒, 散席分尝胜利茶。———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 结一结:我们发现, 无论哪个朝代, 无论是快乐还是忧愁, 春节里人们都会———品屠苏酒;都会———燃放爆竹;还会———在曈曈日里换桃符。

总结:爆竹声声辞旧岁, 屠苏美酒喝到醉, 新桃旧符映春晖, 引着孩子再背诵古诗。发现:王安石相信——— (人民一定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自己的新政一定会成功……)

3. 吟诵全诗, 轻唱诗歌。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 篇3

一、出现瓶颈现象的原因

1.教材内容由具体变为抽象,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物质构成的奥秘”研究的是物质的微观世界,这对学生来说具有极大难度。与前两章相比,这一章有以下特点:一是概念抽象空洞,学生很难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如教材对于化合价的描述就让学生很难理解其实质,“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个概念更不易被学生理解,因为在现用教材中对核外电子排布知识要求非常低,学生不能理解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意义,也就不好理解元素概念,再者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抓不着看不到,学生甚至怀疑这些微粒是否真实存在,这些严重影响他们的思维判断。二是化学符号抽象,学生难以用符号表达化学原理。不能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就会影响化学式的书写,化合价不能理解或使用不正确也会影响化学式书写,化学式不能正确书写则会严重影响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化学计算。

2.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健全,学习化学的兴趣减退

对九年级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课程,加上之前两章内容浅显易懂,实验又多又精彩,学生的好奇心强烈,兴趣浓厚,即使是学困生也能学得很好,取得较好成绩。但是等到学习本章内容时,学生的新鲜感过去了,兴趣降低了。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可知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主要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未完全形成。对于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学生普遍感觉难理解,对元素、化合价、化学式的概念意义书写及有关计算,有的学生认为简直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这样一来导致一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甚至可能因此而彻底放弃化学学习。每年中考化学成绩在十分以下的大有人在,主要原因就是在这一章起埋下祸根。

一、采取的对策

针对以上的瓶颈现象,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对策。

1.分散重点难点,降低本章难度

在前两章教学中有意识地渗入本章内容,降低本章难度。在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记忆和书写上,可以在前面每学习一个文字表达式就在其下面注出对应的化学式,并指出其中含有哪些元素,从而分散记忆化学式;在学习水的组成时,引导学生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各有哪几种,元素种类是否一样多,适当介绍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规律。为了降低难度,可以采用记顺口溜的方式记忆化合价;有的通过实验来加深理解,加强记忆;有的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有的内容教师可用对比的方法来区别,如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及意义的区别等等,教师把这些作比较来讲解,可以使学生明辨它们,记忆也会更深刻一些。

2.化抽象为具体,保持学习兴趣

多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如利用模型、挂图、投影、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和方法继续从感官上刺激学生,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微观世界中,并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微粒。利用实验室的球棍模型使学生感受到物质构成的奥秘,利用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和氯化钠的形成示意图等挂图让学生体会化学变化的本质,再利用投影、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苯分子图像、48个铜原子的图像、硅原子排列成的世界上最小两个汉字中国。通过这些让学生体验到分子、原子等微粒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人们凭空想象出来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为今后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发掘课本上的实验,对于其中的一部分尽量采取学生分组实验的形式来保持学生的兴趣。比如课本上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等实验简单易做,把它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既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谓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

综上可知,第三章造成的瓶颈现象是学生学习化学中第一次两极分化的分水岭,如果教师能帮助学生把握好这一关,我相信学生会走出第三章的阴影,突破瓶颈,走上化学学习的自由之路。

(责任编辑 黄春香)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 篇4

四年级(1)班寇红涛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教学,结合班级学生及数学学习的具体情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数学能力为重点,力求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复习内容:

本册教材8个单元:

1、复习与提高

2、数与量

3、分数的初步认识

4、整数的四则运算

5、几何小实践

6、整理与提高。

复习时按照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分——分数的初步认识、整数的四则运算、几何小实践、整理与提高。这四大块来进行知识的梳理。

三、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级、亿级的数,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计算角的度数,在观察物体中加深对物体和相应视图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5.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会画各种分数图。

6.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整数的四则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7.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四、复习重难点:

1、乘除法的计算准确性的提高和应用

2、对角的度量和平行垂直的认识

3、数位顺序表的应用。

五、复习时间:十课时。

六、复习措施:

(1)教会学生复习方法,先全面复习每一单元,再重点复习有关重点内容。

(2)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3)加强补差,让优等生帮助后进生。

(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单元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 篇5

1.建立角的概念,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掌握角的符号表示法及读法;

2.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使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角的度数;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的乐趣与严谨,激发热爱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

教学难点:

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量角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学具: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认识角

1.复习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射线,请同学们确定一个点,以这个点为端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射线。

学生操作后,选学生有代表性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

教师:有什么发现?这些图形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这些图形是角。

2.认识角

教师: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图形是角,这个点就是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就是角的边。(多媒体展示)

教师:我们可以用“∠”来表示角。(板书:∠)

教师:如果给这个角编上序号1,就可以用“∠1”来表示这个角,读作“角一”。大家一起叫叫这个角的名字。

学生读“角一”。

教师:大家认识了“角一”,你又能叫出这个角的名字吗?

学生:它叫“角二”。

教师:“角一”和“角二”谁大?

教师:这些角哪些角大,哪些角小呢?我们除了可以观察和重叠比较外,还可以通过角的度量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教学角的度量

1.认识量角器

师:那么怎样量角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量角的方法。(板书:角的度量)

师: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数学工具就是量角器,课件展示量角器。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量角器,仔细看一看,能说一说你从量角器上看到些什么吗?

生1:量角器有很多刻度,像个半圆形。

生2:有内外两圈刻度。

师:有两圈刻度是为了我们量角的方便,知道这些刻度把这个半圆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吗?

生:180份。

师:对,我们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应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课件出示1°,让学生认识1°,同时显示外圈数字)。

课件出示量角器中心的位置,让学生观察。

师:刚才大家都说有两圈刻度,请同学们接着观察你们的量角器,内圈刻度是哪边开始的?

生:从右边开始的。(显示内圈刻度和数字)

师:现在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标准的量角器,同学们能找到有0°的刻度线吗?有几条?

生:2条。

师:这样的量角器就方便同学们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测量角的度数。(分别闪烁)课件展示外刻度和内刻度进行区别。

师:现在请同学们找到90度的刻度线在哪里?(抽生上展示台演示)

2.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师:这条标有0°的刻度线叫做0°刻度线。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刻度线,量角时,要把这条刻度线重合在角的一条边上,并且让量角器的这个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这叫做“两重合”。

师边讲边演示,要求学生也像这样做一做。

师:当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后,我们可以看一看角的另一边是多少度,这个角就是多少度。

抽生试一试,量出角的度数。

生:汇报测量的方法。

师引导总结出量角的方法:(生说出一点后在多媒体上出示一点)

(1)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

(2)0°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

(3)角的另一边在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3.判断量角的方法对吗?课件展示,学生判断。

三、即时练习

1.操作时间,拓展新知

做活动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两根纸条,将它们重合在一起,并用图钉把它们的一端钉起来,这样我们就做起了一个活动角。师生一起操作

师:请同学们旋转其中一根硬纸条,观察一下角的大小变化。师生一起操作。

师:从这个实验中看你们有什么发现?小组交流一下。

师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板书)。

2.完成书66页课堂活动第2题。

师:现在请同学们利用刚刚学的量角的方法完成书上66页第2题。

学生操作,师巡视辅导。

四、课堂总结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 篇6

Hello, everyone! It’s my great pleasure to have this chance to share my lesson with you. Today I feel extremely happy, becaus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present myself in face of so many respectable experts.

I think after finishing my lesson, I have two big parts to illustrate, they are the successful parts and the unsuccessful ones.

About the successful parts :

First, during the whole class, I think my dear students have great interests in learning the knowledge. For exampl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lass, the students say the opposite adjective words and do the actions by following the music, they are active and have high energy to attend my class, we are so happy to get closed by this way. And I also designed some riddles they like to make the students interested in the class. For example: (It is big and grey. It has a big mouth. It likes to stay in the water. What is it?) The multi-media made students interested further in learning. During the whole class, the students were active all the time. They learned new knowledge in games, which made them feel that English learning can also be interesting. Because time is limited here, so I don’t want to list all such activities out again, but I think you have found them in my class.

Secondly, through this lesson, I think my dear students not only learn the English knowledge, the words and the sentences in the textbook, but also learn more knowledge about our daily life. As we know, to be a good teacher, you should have many different teaching aims: bu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nes is to extend the students original knowledge. For example, in this lesson, I design these questions for the students to answer: (Where do camels live? How many days can camels live without food and water? Feet are bigger in the afternoon than they are in the morning. People are shorter when they are old. People grow faster when they sleep.)These questions are closed related to our life. By this way, the students learn more knowledge about the life they are very familiar with, so they can have self-confidence and interests in learning English in the future, I think.

Thirdly, during the whole lesson, I think more than 90% of my students can answer my questions and make dialogues loudly and clearly. They put up their hands constantly and spoke actively. That means one of purpose I design my lesson is to fit for most of my chilldren. They improved themselves in vocabulary, sentence patterns and text.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class, I asked my students to present themselves and expressed their hopes by putting up their hope cards on the blessing-trees. I designed this activity to improve their self-confidence and their feeling of success. Now you see, I want to develop not only the children’s speaking skill, but also their many kinds of abilities. Such as imagination, creation, sense of humor and so on..

Of course, there must be several disadvantages in my teaching. For example, I know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tudents and me were not deep enough. I also need to improve my ability to respond to students in many fields. But I know if I teach by my heart, I can feel the richness and happiness in teaching even if I it’s not perfect.

沪教版四年级同步作文(下) 篇7

【范文赏析】

我战胜了胆小

我是一个女孩子,非常胆小。有一次,我终于战胜了它。

那天,妈妈要锻炼我,她对我说:“我和爸爸出去一会儿,你一个人待在家里,别跑出去哦!”我想:爸爸妈妈走了,我可以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了。我高兴地回答:“好吧!”他们走了出去,我高兴极了,在床上乱蹦乱跳。可好景不长,我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忽然,窗外的树枝晃动了一下,我总是觉得外面有人,可是当我的头探出窗外时,看到得却是空荡荡的一片。我手里攥着手汗,心想:如果爸爸妈妈在,那该有多好啊。我非常害怕,于是我摊开被子,躲在被子里,生怕有鬼来吃我。过了不知多少时间,我想:鬼不是最怕光吗,我只要把灯都开起来,我就不用怕了。我家里弄得亮堂堂的,坐在沙发上,悠然自得地看着电视。爸爸妈妈回家后,问我这是怎么一会事,我红着脸说:“我怕鬼。”爸爸听了笑着说:“这世界上个根本就没有鬼,电视里都是瞎编的。”

现在每次想起这件事,我都会笑起来,笑我太幼稚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怕鬼了.我终于战胜了粗心

“啊!成功喽,太好啦??”咦,这是什么声音呢?哦,原来是我克服了粗心的坏习惯,养成了细心的好习惯,正在高兴地又蹦又跳呢。这得从上个学期说起:

“呜呜呜,呜呜呜??”是谁在哭呢?原来是我参加了语文知识竞赛,但是由于粗心,只考了65.5分,只差几分我就能进入年级前30名了,看着粗心使我做错的题目,我心中不由生起一团怒火,决心改掉粗心的坏毛病。可是粗心一会儿又会回到我的体内,在我身体里生根发芽,使我的成绩一直不太理想,直到这个学期,我考去年新世纪的试卷,就因粗心,语文才考90分。我气得又蹦又跳,立志要和细心交上朋友,考出令人羡慕的好分数。

我读了一篇文章,感慨万千,想到了一个克服粗心的好办法。

我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每天和“为了分数,为了好学校,为了自己的前途,一定要细心!”的字条形影不离,每当考试审题时,我总会拿上纸条看上几眼然后放入铅笔盒。

近段时间,我不知不觉地成绩好了许多,原来是粗心被我赶跑了,我用行动迎来了细心这个好伙伴,现在的我和原来的我真是有“天壤之别”数学练习卷也是常常稳拿满分,考试时也不用老是多看几遍题

的身体,有知识,有志气,为祖国作贡献。

【范文赏析】

游西湖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那享誉中外的园林让人陶醉,而杭州那举世无双的西湖更使人如痴如醉。西湖虽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没有长江的滚滚黄流,没有小河的微波不兴,没有漓江的静、清、绿,但它水平如镜、群山环抱。

假期,我们一家去杭州西湖游玩。

一到杭州西湖,映入眼帘是一片令人留连忘返、心旷神怡的景色。那好似蓝色锦缎的湖水,时而被清风一吹,层层水浪,犹如起了皱的群幅,均匀地平铺在湖面上,时而白帆点点,一只只游船好似一片片树叶在水面飘动。一条条小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追逐嬉戏,不时地悄悄探出小脑袋,顽皮地吐出一串串小泡泡,然后跑得无影无踪。湖边的垂柳好象想和小鱼赛美,把那柔软的长辫子轻轻地伸进了清澈可见水里。荷叶覆盖了一半的湖面,像给碧蓝的湖面披上了绿装。仔细看看,一片片的荷叶像磨盘那么大,像油菜叶那么亮,细细的绿杆撑着荷叶,如一把小绿伞。许多白的、粉的荷花,有的争奇斗艳,有的含苞欲放,真是惹人喜爱!

我们乘着游船,荡漾在微波粼粼的湖面,一阵清风吹来,人立刻神清气爽。真想捞起这水啊!爸爸告诉我,西湖原来是个浅水滩,后来由于泥沙淤积,浅水滩与大海隔离,形成了一个湖。此湖经受山泉活水的注入和冲洗,并经历代人工的治理,才有今天的面貌。看着这样的美景,我情不自禁地咛起了一首诗:“水光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

接着,我们有去了三潭印月、花港观鱼、苏堤春晓??

我想:西湖这颗璀璨无比的珍珠,镶嵌在繁华的都市一旁,为杭州锦上添花。西湖,杭州,中国,我们为你自豪,我们为你骄傲!

游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个暑假,我和妈妈去了黄山,一览她的真面目。黄山的景色真美呀!坐在缆车向外望去,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山谷,陡峭的岩壁,全都笼罩在云海之中,犹如在仙境一般。清晨,走在竹海间的小道上,阵阵的知了声和鸟鸣声,给幽静的山谷平添了动感和生机。一阵阵清风拂过,竹叶上的晨露便像断了线的珍珠般散落下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一股夹杂着泥土和竹子的清香沁入我的心脾。

黄山的石可真奇呀!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姿态万千。有的像犀牛,有的像功夫熊猫,还有的像绽开的莲花??让人眼花缭乱。站在北海向远处瞭望,只见一块像猴子一样的石头,蹲坐在凸出的石头上,面向弥漫着云雾的万丈深渊,仿佛在思念着他的伙伴。这就是黄山著名的一景“猴子观海”。还有“飞来石”,“仙人晒靴”,“仙人指路”??都是大自然这个雕刻家的杰作。

黄山的天气变化可真快呀!刚才还烈日当空,不一会就乌云密布,如同三岁小孩的脸,说变就变。还没等我们穿上雨披,豆大的雨点就落了下来,我们都成了落汤鸡。雨中的黄山也别有一番滋味。隔着雨帘,望向远处干涸的山谷,潺潺的水流声,轰轰的雷鸣声,哗哗的雨声,仿佛在演奏一曲交响乐。山腰上那一条条银白色的一字瀑,像飞舞的丝带,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黄山的美,就如同一幅活动的山水画,如不是身临其境,还以为真的是在画中。她的美让人痴迷,让人流连忘返。

那时刻真令我难忘!节目环环相扣,诗朗诵《春江花月夜》,琵琶的银弦在同学们灵巧的手指下跳动着,悠扬的琴声从长笛中飞出,加上小伙伴声情并茂的朗诵,把我们带入了月夜的恬静中。各小队举行“诗类争霸”赛,气氛紧张激烈,大家各有特长,尤其是作为“压轴戏”的风筝小队的节目,引起台下一片掌声,大家都被他们精彩的表演所折服。“花仙子”瑶瑶在古诗译舞中大显身手,优美的舞姿加上旋动的手帕,她就如一只春燕灵巧地在云朵间穿梭,用舞蹈表达她对诗词的理解;“小歌星”小朱唱出了古诗,她歌声中的每一个音像是举起来对着亮光照的宝石,在这纯净饱满的天籁之音中,我们找到了中华古文化的精华所在??

【范文赏析】

难忘的班队会

记得有个星期三,我们班召开了二十分钟队会。在上面我们大家猜成语。

主持人一开始先问大家“用心专一,聚精回神”猜个成语。有的同学低头去想,有的直摇头,过了一会儿,大家便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我,我,我”!主持人点名叫同学回答,有的说是“目不转睛”有的说是“聚精会神”最后我被请到了,我站起来,大声地说:“专心致志”!我刚坐下,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用崇拜的目光看着我,我想:哇!我第一次受到这么热烈的掌声!主持人又问“扶着老人,搀着小孩子”猜个成语。这个成语简单了,问题刚说完,同学们个个举起了手,主持人请了吴任飞,他站起来回答说 :“携老扶幼!”他一说完,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吴洁非表示异议:“主持!吴任飞答错了,是不是应该罚他一下呢?”我们都说:“吴任飞,你上去表演一个节目!”连邹老师也这么说,吴任飞只好无奈,到台上表演了一段马克杰克逊的舞蹈,笑得我们肚子都痛了。“o(∩_∩)o哈哈~”我们在欢笑声中结束了这次难忘的班队会。

难忘的班会课

上课铃响了,老师慢慢地走进教室,微笑着说:“这节是班会课,学期过半了,同学们给班长李泽辰提提意见吧。”一只只小手纷纷举了起来。“捣蛋鬼” 方翔首先发言:“李泽辰总是盯着我,班里一有坏事就认为是我干的,讲台上的尺子坏了,他偏说是我弄坏的。”

“大嗓门”胡一鸣也不高兴地说:“上次我和孔新铭吵架,过后他的文具盒坏了,孔新铭说是我干的,班长也怀疑我。”

有同学说李泽辰偏向成绩好的同学,还有同学说他爱打小报告。

同学们把班长的缺点毫不留情地说了出来,我回头看了看李泽辰,他的脸红红的,我真替他难过。老师沉默了片刻,严肃地说:“你们想到过当班长的辛苦和烦恼吗?为什么看不到班长的优点呢?为什么不能用宽容与理解的眼光看待别人呢?”

我愣住了,眼前浮现出班长忙碌的身影和有同学不遵守纪律时,他制止不了后无奈的样子。我慢慢地低下头,是啊,是挑剔和苛刻蒙蔽了我们的双眼。班里鸦雀无声,方翔和胡一鸣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

十四、我做成了------

【引入话题】

你有没有自己动手制作过什么小工艺品呢?比如蛋壳和橡皮泥做成一个不倒翁,用竹篾和彩纸做成一架小风车,用易拉罐做一个笔筒,用五颜六色的绒线编织一个网袋??如果没有做过,那就现在开始动手吧!相信你会从中学到许多东西,感受到以前从来没有过得快乐呢!做成之后,可别忘了告诉我们制作的过程,我们还要一同分享你的成果咧!

【习作要求】

1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制作过程的一件小工艺品,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

2.交代清楚做小制作所用的材料和工具。

3.分步骤把制作过程完整地写下来。

【发散思维】

1.选择自己坐车的某个小制作,比如不倒翁、沙漏??把制作前需要准备的材料和工具介绍清楚。

2.按制作过程一步步写下来,可以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比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这样能使文章的条理更加清晰。

3.在写制作过程时,恰当运用动词写出自己的动作,可使表达更生动、准确。

4.如果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也可以写下来,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当时的心情。

【素材积累】

精彩好词:

自豪 喜悦 教训 振奋 陶醉 激动 兴趣 辛苦 漂亮 干劲 乐趣 装饰 手工 模仿 沉浸 专注 激动不已 欢呼雀跃 兴致勃勃 灵机一动 欣喜若狂 心灵手巧 笨手笨脚 手忙脚乱 有条不紊 井井有条 精彩好句:

我的童年就像沙滩上那一个个美丽的贝壳,而这些贝壳里面藏着一个个美丽的小工艺品。现在,让我打开一个贝壳,给你讲讲这个贝壳里面的小工艺品吧!

通过这件事,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做任何事,只要肯开动脑筋、肯花时间、肯专心下功夫,没有做不成的事!

在种类繁多的花卉中,有人喜爱婀娜多姿的菊花;有人喜爱高贵典雅的玫瑰;有人喜爱芳香迷人的玉兰,而我最喜爱富丽堂皇的牡丹。这不,最近流行用丝袜做花,我也跃跃欲试,想做一朵永不凋谢的牡丹花。

做牡丹花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而且使我懂得了: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精彩好段:

我准备了硬板纸,画笔,颜料,剪刀,胶带,棉线,长钉子和海绵胶。

我先拿出那张a4纸大小的纸板,在上面画出一个南瓜精灵的样子,涂上颜色,剪下来,啊!还蛮逼真的叻!接着,我在纸上画了两个小精灵,一只喜笑颜开,做着“请进”的动作,还有点绅士的样子,好像在说:“你好,请进吧!”另一只小精灵就不同了,他勃然大怒,龇牙咧嘴,好像在说:“你这个家伙,禁止进入!”

啪不用我说你们都该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吧!眼镜碎了!这该怎么办啊,爸爸回来一定会数落我的!

我再一次点着了蚊帐,第一次没有吹灭,我有点着急,又连忙使劲吹,可是“风力”太小了,火一会儿功夫就爬满了整张床,我被眼前的大火吓坏了,赶忙跑出了屋子。可是胆小的我不敢给爸爸妈妈说我把床烧燃了,也不知道火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还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吹着小曲,自由自在的在院子里玩着。

四、【范文赏析】

我惹了祸

今天,我做了件差点就让我破财的事。

早晨,我看见爷爷在刮胡子,觉得很好玩。你看,电动剃须刀一开,“嗡嗡嗡”几下,胡子拉碴的老脸一下子就“焕然一新”,这可真神奇。我多想试一下,可是我的下巴那么光滑,无法享受那种感觉。中午,妈妈出门了,爷爷奶奶在卧室休息,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客厅玩,怪无聊的。突然,我听到“喵喵”的叫声,哦,原来小花猫也很无聊。我灵机一动,何不给小花猫当一回美容师呢?对,给它剪一剪胡须,让它变得利索一些。

于是,我找来电动剃须刀,唤着小花猫,把它放在椅子上,可小花猫却“不识好人心”,不愿接受我的免费服务,一溜烟跑了。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又把它捉住,然后用一根绳子把它绑在了椅子上,“看你怎么跑!”我坏坏地笑着。我拿着爷爷的电动剃须刀准备给小花猫剃胡须,可小花猫的胡须太长了,我用了浑身解数也剃不下来。可能是我的服务令小花猫不舒服,小花猫一边“呜呜”地挣扎着,一边用爪子来抗议我的“竭诚服务”。就在不知如何是好之时,我无意中看见妈妈放在窗台上的剪刀,嘿,一个好主意又冒出来了:先用剪刀把小花猫的胡须剪短再剃。我拿起剪刀,“咔嚓”一声,小花猫的胡须立马少了一半,当我要剪另一半时,妈妈回来了。

“停!”妈妈急忙阻止我,“你知道胡须对猫来说有多重要吗?”“不知道。”我有点紧张了。妈妈瞟了一眼小花猫,说:“给你半小时的时间去找答案,并且,从今天开始,你负责照顾它,它若不满意,就让你的零用钱做它的精神补偿费!”我吓得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我惹了祸

“嘘!”我悄悄告诉你一件事,我惹祸了!

一天,爸爸妈妈都出去了,就我一个人在家,我觉得很无聊,于是就拿爸爸刚给我买的足球在房间里踢。可是妈妈早就说过,不能在房间里踢足球的。。管他呢!太无聊了,就踢一次,踢着踢着,我又觉得这样轻踢没什么意思,于是就用力一脚,只听“呯”的一声,妈妈最喜欢的水晶花瓶碎了。我心里一慌,心想:呀!这怎么办?这可是妈妈最喜爱的水晶花瓶啊,妈妈总喜欢在里面养一些绿色植物,要是被妈妈知道是我打碎的,那就惨了!于是我就赶紧把水晶花瓶的碎片扫掉,倒到垃圾桶里,并换了一个垃圾袋。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师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说出对句子的理解,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

2.抓住关键句子理解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找出有关的句子,了解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亲近地球

1.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同学们,你们所有的快乐与忧伤,都在她身上留下印记;世界上所有消逝的事物,都在她的记忆中存留。

2.她就是——地球,地球我们课文中还亲切地叫她是„„(摇篮、母亲)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一声——母亲。

3.作者运用什么(打比方)说明方法,把地球比作母亲。你瞧地球母亲正向我们缓缓走来,你们看!

4.投影出示:(创设情境学生个别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

5.她长什么样?(比如:身材、衣服„„)

6.投影出示:(学生个别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7.这样一位“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的母亲在宇宙大家庭里,地位是渺小的。投影出示:(轮读)师:同茫茫的宇宙相比,生:地球是渺小的。

8.这是运用什么说明方法说明地球小?(作比较)作者接着还用什么说明方法说明地球小?(列数字)体会“只有”一词。说明地球小。

9.地球半径6300多千米,如果我们把地球跟太阳作个比较,一个太阳抵得上130万个地球呢!地球就像汪洋中的一叶扁舟。投影出示:一叶扁舟

二、体悟地球

(一) 1.这位人类美丽而伟大的母亲——地球,宇航员在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投影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我们也来夸夸地球:投影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3.地球母亲因为“美丽壮观”显得可爱;地球母亲因为“和蔼可亲”而显得可爱;地球母亲更因为“慷慨无私”更显得可爱。(板书:可爱)

4.宇航员目睹了这样一位可爱的地球母亲,为什么又发出了投影出示:“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呢?(板书:破碎)

(二) 1.自由读3—7自然段,相信同学们能找到答案。请用波浪线画出了。

2. 我想在你们画的波浪线的地方,其中肯定有一处能让你怦然心动的,是吧?投影出示:“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有没有哪位同学画出这一句?个别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严重的威胁。”

3.你读这一段语句时心情这样?(预设:担忧、难过)

4.这个语段中哪个词触动了你的内心世界?(威胁)

5.“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罪魁祸首是——“生态灾难”

6.我们现在一起读读刚才那位同学读的那段话,投影出示:“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严重的威胁。”边读边想想地球上发生了哪些“生态灾难”。

7.学生汇报。

8. 我们一起回顾刚才的话。用你们的心灵你再细细地去琢磨那段文字,生齐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严重的威胁”读着读着你会发现“生态灾难”这四个字,它已经不是四个字了,在你们眼前,你仿佛看到的是什么?

9.练笔:我仿佛看到了 “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三) 1.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投影出示:“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的矿产资源的枯竭。”导致“矿产资源枯竭”的原因是——“不加节制”

2.“不加节制”你们联想到什么?

3. 学生汇报。

(四) 1.同学们,课文中告诉我们了,地球上供人类生存的空间很小,地球上的资源有限。那么宇宙这么大,我们人类能不能去找一个“后妈”呢?

2. 投影出示:齐读“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这句话中“至少”去掉行不行?(学生讨论)“至少”一词说明距离的遥远,体现了说明文科学性、严谨性。

3. 40万亿公里!猜一猜坐飞机得多少年啊?600万年哪!谁去?

三、呵护地球

1. 正是基于种种的认识,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才发出一系列的感叹,谁来为我们读读?

2. 投影出示:“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3.了解了课文内容,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只有一个地球”,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 “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上一篇:女生大会发言稿下一篇:个人大学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