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冬天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又进入下一个轮回,随着深冬的来临,天越来越冷,寒冷就像一个丧失理智的疯子,在歇斯底里敌法这疯狂,把大地笼罩在一片清冷的世界。心再也经受不住严寒,瑟瑟中带有一份哀伤,一份落魄,一份凄凉,往事就像一个个雪域的幽灵,张开那巨大的魔爪,要将那本已疲惫的心咬碎,嚼烂,最后将希望吞噬。最终把它跑向黑暗的角落任他飞灰湮灭。
寒意来临时,消瘦的身躯怎耐得住清寒干燥的喉咙乡长了一根根芒刺,奇痒难忍,不住的咳嗽,平常治疗感冒的良药也像汇总了魔咒,尽管大把大把的吃,却丝毫不能减缓痒疼的折磨。只有到此时,才知道懂得冬的冷酷,凛冽,无情。我想,假如人真能返老还童,他一定会在春光里尽情的沐浴,在炎炎夏日里尽情地锻炼,用浴火浇筑身体的铜墙,让她在秋风的捶打下百炼成钢,最终筑成一道健康城墙,届时他一定不怕这冷冷的寒冬。可如今,这一切都成了一个梦幻,显得那么贫瘠,苍白乏力。寒潮来临时,他只有仍受,任他摧残,折磨,却无可奈何。
我不知道这种日子还要经受多久,虽然我知道冬天过去春天不会遥远,但那只是一句名人的哲言,给绝望中的人留有希望,让她在即将毁灭时留有希望,不知太疼苦。可一个被寒冷层层包裹的人,又怎能冲破寒冷的束缚,在千山万雪中找到自己的一线希望,让心灵冲破黑暗的牢笼,寻找最偶一点光明。最终回归清明温暖的世界。可这一切似乎都那么,那么遥远。毕竟今年的春天已经过去,往日的繁花早已化作梦影,只留下感伤和哀叹。可这幸福它永远不属于我,属于我的只有那份羡慕,最终化作高耸入云的冰山,将心灵层层掩埋,叨叨锁定,让其动弹不得,从此尘封在冰天雪地里,虽晶莹剔透,却只能乖乖的等待生命消亡。
自从入冬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万物的悲哀,先是菊残荷凋,再是草枯叶落,虫毁蝶亡,最终河水封冻,群山秃废。再也没有燕子的呢喃,花儿的芳香,整个大地只有萧瑟的风,和依然挺立的根根树梢在呼啸的冬风中发出阵阵呻吟。晨起一片茫茫,那杂乱一地的玉米杆子因风霜的重压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因为感冒,我不敢外出晒太阳,去感受上天赐予的为一份温暖,虽然我知道他并不能带给我多少光热。我只好蜷缩在家里,独自感受冬的那份冷漠,那份严苛,独自烦恼,把心思尽付给清冷的屋子和冷冰冰的墙壁。偶尔怒目而视,偶尔捶胸跺脚,阵阵疼痛只能短暂的掩盖那苦闷的心。随之而来的竟是铺天盖地的寂寞的巨浪。
伴随着冬天沉重的`步伐,天也越来越阴沉,早晨寒风刺骨,千里冰霜,寒霜把万物死死地摁在即将消亡的境地,忍不住发出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叉叉声,大地十分沉寂,一切都奄奄一息,连垂死前挣扎的力气都没有了。而夜夜似乎格外地漫长,坐着浑身直打颤,上下牙齿咯崩咯崩直响,脚就像被牢牢地钉在寒冷的铁板上,寒冷用一把看不见的刀,刀刀不见血地割下你身上的肉,从脚到心,从心到肺。最后只给你留下空落落的躯壳。天格外的黑,透过窗户,除了漆黑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而且你也不敢向外久望,稍不留神,黑暗中寒气的利爪就会将你抓得遍体鳞伤,让你全身颤抖个够。
寒冷中人最容易疲劳。人的全身会有气无力,身体虚弱到了极点,好像再也支撑不起沉重的脑袋,坐在那里,上下眼皮都会不停的打架。虽想思考,但浑浑噩噩,身体似乎早已和肉体分离,要休息,要停止运行。坐在哪儿都想打瞌睡,让人面容憔悴。可到了夜晚,人却格外的清醒,怎么也没有睡意,清冷的被窝似乎有一股风在往进钻,辗转反侧,越睡越冷。却不敢爬起。只好索性卷紧被子,让往事的画卷电影般在头脑中一幕幕闪过。
冬天就这样无情的吞噬着你的一切,消磨着你的一切,他并不会因为你是弱者而对你丝毫怜悯,相反当他发现你是弱者的时候,他会加倍折磨你,将你折磨的死去活来,夺走你的健康,显示它的威猛。
一、散文教学现状的分析
(一) 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中学阶段的散文, 通常以抒情散文为主。抒情散文通常作者借助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表达独特的情感认知。作者利用景或物为依托, 运用比喻、象征、拟人的手法, 或情景交融, 或托物言志, 以达到抒情的目的。但对于学生来讲, 并没有丰富的阅历, 很难体会作者自身要表达的情感。
(二) 教师教学现状分析
现在大部分老师教学重点并未放在教学内容的准确, 恰当, 更多地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考虑教学。教学方法是达成教学目标, 实现教学内容的途径, 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确定。一篇课文有多种教法, 意味着教学内容的不同和侧重点的变化。正所谓巴班斯基说的:“是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方法, 而不是其相反。”因此, 要从教学内容的角度选择适合、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散文教学中, 教师出现用小说的方式教散文的现象。例如杨绛先生的《老王》时, 有些老师将分析老王的形象作为教学内容, 这已经将文体混淆;有的老师更多注重知识化教学, 从字词句段到内容结构, 并没有引导学生体会散文所蕴含的情感。
二、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 课程目标是散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前提
王荣生先生在《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一书中提到, 课程目标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学生个体的发展, 国家期望学生具备的语文素养“是什么”, 主要面对“是什么”的问题。教学目标是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 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紧扣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审视教材, 明确编者的编写意图, 使教学课堂最有效的指向教学目标。郁达夫《故都的秋》教学目标不只是颂秋, 更表达对祖国的挚爱和眷恋, 但有些老师把五副秋景图作为重点。
(二) 学生学情是散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关键
学情, 指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选择散文的教学内容,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针对学生自己能弄懂和预习后可以弄懂的知识点不必重复讲解, 学生存在疑惑, 领悟不深的地方进行引导讲解, 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老师可以通过课前观察、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途径分析学情, 结合学生情况明确教学内容。
(三) 文体特征是散文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散文教学内容首先要明确散文的概念和文体特征。散文只是在文学实践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文类概念,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大多为“文学性散文”, 题材广泛, 笔法散逸。散文主要分为叙事, 抒情, 写景等, 因此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根据不同的文体确定, 它虽然有“形散神不散”的特征, 但是不同的类别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老师在讲授胡适《我的母亲》时, 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让学生讲自己的母亲, 有的对母亲致以感谢, 有的向母亲表达愧疚, 却未真正体会到作为散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四) 作者情感是散文教学内容选择的核心
“阅读散文, 不是仅仅为了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 而是通过这些所写的人、事、景、物, 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 触摸作者的心眼、心肠、心境、心灵、心怀, 触摸作者的情思, 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散文教学内容的核心, 重点并非是所描写的客观对象, 而是透过客观对象传达、灌注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老王》的关键点不在老王的善良, 而在作者能看出善良的心肠;《安塞腰鼓》的关键点不在西北汉子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 而是作者为威武雄壮的场景所迸发的激情!
三、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在上文中对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进行分析, 下面我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来谈如何确定散文教学内容。《济南的冬天》作为老舍先生从英国归国后在济南执教时所写的散文名篇, 充满诗情画意的色彩。文章不惜笔墨通过对济南冬天细致明丽的描写, 抒发对济南冬天浓浓情思和赞美之情。全文以“温晴”二字为主线, 文章开头通过与北平、伦敦、热带的地方对比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特点, 接着从阳光下的济南, 小雪后的小山以及济南的水三个方面具体描写, 最后用“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收束全文。文章看似花大量的笔墨在写景, 写冬天济南的“温晴”, 其真正意蕴作者对济南的持有的那份特殊的爱以及极具个性化的文字表达。因此,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这篇散文的教学内容:
(一) 雅俗兼具的语言之美
老舍先生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 其语言亲切自然, 娓娓道来, 质朴无雕琢之感。但在平易朴实之中透露出作者精湛的语言能力。在《济南的冬天》中, 老舍先生对济南山水的一往情深, 汩汩地流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二) 修辞之美
老舍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得济南冬天人性化, 同时也寄托了老舍对济南的情意。文章在开篇巧妙地运用对比, 突出济南的冬天优于其他地方, 自然而然的突出“温晴”的特点。接着“济南城”变成了“小婴儿”, “小山”当起了“摇篮”, 新鲜之余给人一种安全、踏实之感, 济南城变得可爱, 温暖, 与温晴相吻合。作者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时把矮松上的一髻儿白花比作日本的看护妇。“看护妇”的贴切比喻表现小雪过后矮松的秀美姿态, 赞美之情呼之欲出。作者在写冬天水色时用拟人的方法写出“水也不忍得冻上”, 把水写的含情脉脉, 给人一种不是春天甚是春天的温暖之情。
(三) 炼字之美
“小山”“小雪”“小村庄”“小水墨画”, 老舍用“小”字贯穿通篇景物, 给人一种疼爱, 亲切的感觉, 表达作者对济南包含的深情。再如“真”字, “济南真的算个宝地”, 一个“真”字, 体现作者对济南的情感, “真的, 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 唯恐读者不相信济南冬天的美好, 又用“真的”强调。“水藻真绿, 把中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真”字使用的频率之高, 渗透着老舍先生对济南冬天满满的爱。文中大量动词的出现, 既赋予变化又准确传神。例如“卧”字,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 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两个“卧”字, 逼真的描绘了村庄和雪的姿态。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替换的方式, 深入体会躺、卧、睡等字的差异, 品味语言的魅力。同样, “镶”字的运用准确生动, 同样是雪, 落在树上是“顶”, 落在山尖是“镶”, 落在山坡则是“露”, 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特点, 又避免用词的重复, 一幅灵动的雪山图跃入脑海。
其实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个性化的语言还有很多, 文章句子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那水呢”“呀, 吧, 呢”等语气词的出现, 字里行间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感慨和对济南的喜爱, 让人感觉亲切, 舒服。“圈儿”“小口儿”等儿话词的使用, 为文章增添了京味儿, 使文章更口语化。
(四) 蕴含温晴的意象之美
在抒情散文中通常透过文章的意象或意境, 引领学生深入分析, 追寻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运用孙绍振先生的“还原法”分析, 首先将其还原为原生态的人物和景物, 其次将它与具体意境加以比较, 从而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体会作者要表达的独特情感。济南的冬天在作者的笔下是完美的, “没有风声”“响晴”“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 济南像是婴儿有小山保护着, 睡在舒适的摇篮里, 感受到的是一片“温晴”。然而, 事实并非这样, 从地理常识的角度来说, 小山在北边缺这点口儿, 这个口就是冬天北风的入口。冬天的济南时常会有冷空气的入侵, 月平均气温都已经达到零度以下。这样看来, 济南的冬天并没有作者笔下的“温晴”, 文本和现实产生矛盾, 形成了反差。这就证明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是他心目中的, 主观化, 理想化的, 正是这种主观的情感, 让济南的山、水也变得“温晴”。
接下来文章写雪后的小山。“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作者通过大量笔墨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雪后小山的秀丽景色, 并在段末写道“就是下小雪吧,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那些小山太秀气!”与开头相照应, “最妙”“就是”等关键词体现小雪后的小山是作者最爱的景象, 事实上冬天也有下大雪的可能, 但是作者专门描绘的是小雪后小山的景色, 排除了其他现实情况, 是为了表达对济南冬天喜爱的表现。
作者在写济南的水, “不但不结冰, 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也不忍得冻上”等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但实际上零度以下的天气水怎么能冒着热气, 所以是作者排除了冰天雪地的另一番景象。正是这些“扭曲的事实”体现他对济南有特殊的情感, 深深地着上了老舍浓重的个人色彩。
(四) 独特真实的情感体验
散文是作者在自己独特的情境中表现的一种特殊的体验, 其最大的特点是表达创作主体自身的情感以及如何表达情感。要深入领悟作品内涵, 要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走进文本, 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济南的冬天》中, 体会济南冬景“温晴”背后“作者的温情”成为核心, 这就应结合老舍的生平经历体会他对济南难以割舍的情感。在老舍25 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北京, 后来赴英国任教, 饱受辗转之苦, 在多雾的伦敦旅居七年后回国定居山东, 在齐鲁大学任教, 在此期间老舍第一个孩子出生在济南, 起名为“舒济”, 足以看出他对济南那份特别的爱。在老舍先生一生中几乎没有写过关于英国, 美国的散文, 关于故乡北京的也少之又少, 可唯独济南, 写了许多。老舍在《济南的印象》中写过随着事物联系, 人情交往, 济南留下他快乐与痛苦的印痕, 时短情长, 济南就成了作者的第二故乡。通过对老舍先生的生平背景有所熟知之后, 再阅读文本, 济南没有北京的风沙, 少见伦敦的雾气, 新加坡的艳阳也是少之又少。对于济南的山, 作者投入很深的情感, 仿佛勾勒一幅水墨画, 如山坡上卧着点小村庄, 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充满了韵味。对于济南的水, 不但不结冰, 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热气, 澄清的和谁像块空灵的蓝水晶, 无不表现济南的柔情。老舍先生对济南那份真诚的情感都倾注在文章里, 所以在他的眼中“济南的冬天最特别”。
总之, 《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进行描写, 抒发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特殊的情感。散文作为表达作者自身主观情感的文体, 其教学内容可以根据作者自身要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如何表达情感两个方面, 通过作者个性化的语言, 蕴涵深意的意象和作者独特的情感确定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 2011 (1) .
[2]李军.抓住特点教散文[J].学语文, 2012 (1) .
[3]陈隆升.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学理依据[J].中学语文教学, 2011 (1) .
[4]王希文.《济南的冬天》教学价值刍议[J].语文建设, 2012 (02) .
[5]余志明.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0 (9) .
[6]丁之境.《济南的冬天》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 (4) .
[7]王荣生.依照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 2010 (09) .
[8]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冬天, 是一个幽静安宁的季节;冬天,是一个孕育生命和希望的季节。冬天,浓缩了一春一夏的欢乐与热情;冬天,深藏着春夏秋冬的真情实意。冬天,给人以优雅,以恬静,让人感悟到它既圣洁又亲切。走进冬天的怀抱,需要有与寒风暴雪搏斗的勇气和信心。冬天没有百花争艳的烂漫,也没有莺歌燕舞的活泼,面对冬天,需要勇往直前,不懈搏击!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
冬季小语
○林 发
假如春季是大地的再生,那么凋零的冬季不正是一种孕育吗?
时序更迭,四季循环。由明媚清纯的春进入活力迸发而理想高燃的夏,然后转入恬美成熟的秋,进入沉思厚重的冬,极像走完了人生的一个历程,正期待另一个新的超越,正企望另一次新的突破,再展开另一种生命的新境界——期待另一个生命春天的来临。生命就是需要不断地超越,也需要不断地突破,才不致枯竭。
冬季真是属于沉思而非凋零的季节。田野上,成熟的稻子已收割,田野裸露自己的胸膛,没有稻穗摇曳,更没有群蛙齐鸣,往昔有着青春绚丽,如今倒像进入禅境。这时农人正忙着堆肥,成车成车地堆肥,肥沃着贫瘠的土地。在冬季,泥土正吸收着新的养分,当明春来临,犁耙翻松的新土才会又一次洋溢无限的生机。我们所熟知的自然界,有些动物正在冬眠,冬眠并非死亡,而是一种生命的蜕变;有些树木花草也褪尽了红花绿叶,但那不是枯死,明春嫩绿的新芽,将展开一个新的绚丽的梦境。
而守候一季的寒冬,你心里孕育着什么?正想作何种突破?
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贫瘠,往往不是放弃了工作,便是因工作而放弃了沉思。所以,生命要不断地工作,也要不断地沉思。生命原是一个不知来自何处去往何方的奇迹,存在也是一个时空的偶然,我们需要不停地奋斗,高燃理想的赤子之心,来印证我们生命真正的存在。这样我们便需活跃我们的思维,点燃灵台的明灯,照亮我们该走的路,以便我们继续跋涉。生命也是需要不断跋涉的,不管昨日你有多少功绩,不管昨日你生命里开了多少花朵,那是属于昨日。若你一心沉湎于昨日的喜悦,就难享今日更清纯的欢欣。今日,一个新的开始,更需要我们前进,更需要我们孕育,人生是一条走不完的旅程,需要生命的火把,直至成灰而泪尽……
在这冬季,原不是告退的季节,守候一季寒冬,孕育明媚的春天。诗人意味深长地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冬季,让沉思丰盈你的生命,也孕育更新你的疲惫或已充满创伤的心灵,来孕育一个崭新的春天。冬季原来是沉思的孕育的季节啊!
别放弃,别叹气,别忘了冬季是沉思孕育的季节。
(选自《文汇读书周报》)
【赏析】
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认为春季万物复苏,万象更新,“春季是大地的再生”。而万物通过冬季新陈代谢,迎来生命的春天,所以“冬季正是一种孕育”。文章从“时序更迭,四季循环”的角度先对春、夏及秋进行阐释,然后联系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生活感悟,提出人生要不断地工作,要不断地沉思,也要不断地跋涉。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取得成功。
【思考题】
1. 在文中,作者认为生命贫瘠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在最后两个自然段中分别引用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和运用短句“别放弃,别叹气,别忘了冬季是沉思孕育的季节”,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马湖之冬
○夏丏尊
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于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椽缝中却仍有透入,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晚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在全部屋子中是风最少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的在洋灯下工作至深夜。松涛如吼,霜月当窗,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当时尚一株树木都未种,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在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的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我在那里日常所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白马湖之所以多风,可以说是有着地理上的原因的。那里环湖原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唯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风的多和大,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是知道的。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有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现在,一家就居上海多日了,偶然于夜深人静时听到风声的时候,大家就要提起白马湖来,说:“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哩!”
(选自《现代散文精选》
【赏析】
本文写出了白马湖冬天的风之多之大之猛,感觉白马湖“与别的地方不同”而尤其特别。这也反映了作者要表达的是一种深沉、幽远的情思。文章写“风”以显“冬”的情景和心境,都是用舒缓的笔调来表现的,简洁明畅。平实、朴素的语言蕴含着不平静的思绪,激起波澜,荡漾于读者心中。
【思考题】
1. 风一年四季都有,作者写“白马湖之冬”为什么集中描写白马湖冬天的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是怎样面对白马湖咆哮肆虐的狂风的?请你在文中找出这部分的内容,并体会一下这些内容能反映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松坊溪的冬天
○郭 风
一
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来了。山上的松树林,还是青翠的。山上的竹林子,还是碧绿的。天是蓝的。立冬节以来,一直出好太阳。日光是金色的。
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蒲公英,他们带着白绒毛的种子,在风中飘,在风中飞扬。蒲公英在向秋天告别么?
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来了。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雏菊,她们还在开放蓝色的花。而山上的枫树,在前些日子里,满树全是花般的红叶,全是火焰般在燃烧的红叶,忽地全都飘落了。
看啊,看啊,在高大的枫树上,在枫树赤裸的高枝间,挂着好多带刺的褐色果实。在枫树和枫树的中间,看啊,看啊,还有几棵高大的树,在赤裸的高枝间,挂着那么多的橙色果实,那么多小红灯般的果实,这是山上的野柿成熟了。
我忽地想到,这是枫树、野柿树携带满枝的果实,在迎接冬的到来。
二
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雪降落下来了,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像芦花一般的雪,降落在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那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 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了;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到覆雪的溪岸上了;好像溪中生出好多白色的大蘑菇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的石桥上了。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飞起来的种子般的雪,纷纷落在石桥上。桥上都覆盖着白雪了: 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三
又下了一场冬雪,早晨,雪止了。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木棚上,都披着白雪。
山上的松树林和竹林子,都披着白雪。那高高的枫树和野柿树,他们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
远山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从石桥上走过时,我停住了。我听见桥下的溪水,正在淙淙地流着。我看见溪中照耀着远山的雪影,照耀着石桥和溪石的雪影,我看见溪中有一个水中的、发亮的白雪世界。
当我要从桥上走开时,我看见桥下溪中的白雪世界间,有一群彩色的溪鱼(溪鱼:一种彩色的小型鱼,俗称桃花鱼,学名马口鱼。这种鱼形体较长,喜欢在山涧急流中生活。),接着又有一群彩色的溪鱼,穿过桥洞,正在游来游去。
忽地,我看见那成群游行的彩色溪鱼,一下子都散开了,向溪石的洞隙间游去,都看不见了。
忽地,彩色的溪鱼又都游出来了,又集合起来,我又看见一群又一群彩色的溪鱼,穿过一个照耀在溪水中间的、明亮的白雪世界,向前游过去了。
(选自《郭风散文选》)
【赏析】
本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文章从松坊溪的冬天临近时、雪落时和雪止后的景象三方面为我们展现了松坊溪冬天那美丽动人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文章构思巧妙,意境奇异,给读者描绘了一幅神奇的冬日雪景图,让人遐想万千。
【思考题】
1. 文章的题目是“松坊溪的冬天”,而作者在开篇却用了很多的笔墨来写松坊溪平时的景色,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你结合具体的句子品味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期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觉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这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Peter Rosegger,1843~1918)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了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太冷的日子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国人叫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选自《郁达夫文集》)
【赏析】
本文作者从多个角度描写了江南的冬天。江南冬景的悠闲和暖,作者心境的闲适和行文时的舒缓自如在全文中水乳交融,和谐统一。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声调平和、叙述节奏徐缓,有利于作者对描写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反复渲染,实现景物描写的绘画美。
【思考题】
1.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哪些比较?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江南冬景的哪些主要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写景时采取了虚实结合的策略。读完全文,你觉得哪些地方写的是实景?哪些地方写的是虚景?虚景传达出作者怎样的心境和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冬季小语》
1. 放弃了工作,放弃了沉思。
2. (1)说明春天由冬季孕育而生,增强了说服力。
(2)强调了冬季既是孕育万物的季节,又是人生沉思的季节。
《白马湖之冬》
1. 白马湖处于江南,江南的冬天不应太寒冷,但那里冬天的风具有特定的地方气候特征,给作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2. “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表现了作者在狂风肆虐的阴冷环境中,从容自若、泰然处之的生活态度。
《松坊溪的冬天》
1. 这是为了和冬天的景色互相映衬,互相比较,使冬天的景色更丰富、更充实、更富有变化。
2. 示例:(1)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这一句运用“像……像……像……”三个比喻句,写出了雪花在空中飞舞时的多种姿态以及大、轻、柔、洁白的特点。
(2)那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了;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到覆雪的溪岸上了;好像溪中生出好多白色的大蘑菇了。
这里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溪石描绘得栩栩如生。
(3)远山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
作者用三个“披着”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世界。
《江南的冬景》
1. 作者把江南的冬天与北国的冬天进行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了北国所没有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对江南冬天与秋天、江南冬景与北方夏夜进行比较,强化了江南冬天所具有的“明朗的情调”;把江南的冬天与闽粤的冬天作比较,将作者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将江南散步与德国的寒郊散步进行比较,突出了在江南冬景中散步的快活、闲适及逍遥之感。
沉睡了一夏的北风,开始伸懒腰了,风声穿过一道玻璃门,再穿过一道玻璃门,拐个弯儿钻进了我的耳朵,或许它是从另一头的窗户,游过走廊,进来的。也或许是穿过左侧或右侧的一道又一道墙传来的。总之,今年我听到了第一个刮风的夜晚。是听到的,听到了冬天。
一年即将逝去,一种莫名的惆怅蔓延开来,我又浪掷了多少光阴?微博上看到这段话 “我是个挺舍不得的人,如果生存空间足够大,前进的速度足够快,我舍不得丢弃过往的任何东西。不要的衣物,离开的人,死去的宠物,试卷的满分,每件我都想留下来,每一件都独一无二。哪怕不会再过问,也舍不得任何形式的再失去。然而人生太短,能拥有的太少,为了走更远的路,只能一再告别。可是有时候会想停下来,不走了,就这样吧,哪儿也不去什么也别干。”看完那一刻我突然想喊住时间,矫情的撒个娇,我不走了,可以吗?
时间不会等的,那些熟悉的事儿还在眼前,一晃眼小树又长了一个年轮,圆圆的,只是上路的我们再也转不回原点。轻轻浅浅,往事浓淡,好似青烟一缕,都随风散去,握不住!有人说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故事,一个以生作开头,以死作结尾的故事;我们的人生不必悔,故事既然讲出来了,就算不太精彩,也不能众目睽睽之下矢口否认,企图重新改,只能继续往下讲。我们的人生也不必怕,结局早就写好了,只不过是或迟一点或早一点到达。风声还在,这一夜想必是不会停了,好好睡吧,什么也不要再想了,这世间的事,并非都要执着。轻盈的面对月缺月圆,收敛一窗的白月光,也是诗意。岁月悠长,所有的遇见,都自会在时光的深处,落地成花,万紫千红处,心花,只一株也不会寂寞。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十六年前的冬天。那一年我正在念初二,学校离家很远,骑自行车需要四十多分钟的时间。
那天老师留的作业很少,放学后就和几个同学去了台球厅。几局过后才知道外面下起了大雪,我放下球杆,背起书包就急匆匆地踏上自行车往家走,可是路面很滑又顶着风雪,所以走得很难,很缓慢。
当我快到家的时候,看见母亲正顶着风雪独自在街头等我呢。母亲急忙迎上来,接过了我的书包,说:“看把我儿子冻的,脸都红了。”只这一句让我感到无限的温暖和母爱的伟大。同时我也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愧疚。让母亲受冻我也一样心疼。
第二天,母亲感冒了,很严重,一连几天都不能起床。我很着急,后悔、自责。可这一切都无法弥补我的过错。
我给母亲买了许多水果,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给母亲买东西。母亲从来没有这样高兴过,病很快的就好了。说她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水果,还说我长大了,懂事了。听到母亲这么说,我心里美滋滋,舒坦了许多。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很平淡的一件小事,可让我知道了天下的母亲在儿女身上,是这样的容易满足。只要我们去爱她,哪怕是一点点都会让她感到无比的欣慰。无比的幸福,并且常常去回味。
我爱它的冬天,因为它的冬天有银装素裹的雪景,有嬉戏玩耍的雪地,有光滑平整的冰滩,也能吃到花样翻新的年饭,能听到回肠荡气的民歌,能看到红火热闹的秧歌,能享受暖窑热炕的悠闲……
陕北的冬天是漫长的,秋去得早,春来得迟,从晚秋到早春,整个陕北大地一直被重重严寒包裹着。当第一场强劲的西北风吹过后,陕北大地一片萧条。这时,河床宽了,群山瘦了:河流细小如线,没有了秋日的丰沛;山峦一派褐黄,失却了往日的色彩;山野显得异常单调、枯燥,只有被风卷起的枯枝败叶无助地飞舞。总是这个时候,大雪不期而至。
陕北的雪大有特点,来得突兀,下得酣畅,去得玄奇。
大雪未至之时,彤云密布,朔风劲吹,天地混沌,万物骚动;大雪将至之时,风停物静,气温回升,天呈铅灰,云呈绛色,人畜归舍,飞鸟投林,万物一片茫然。
真正的大雪总是从夜间开始,在安静中开始。人们一夜酣睡醒来,推门一望,惊奇便扑面而来。只见远山臃肿,近山矮小;雪压枝垂,卡卡有声;寒凝大地,暖气习习。拳头大小的雪团乱纷纷下来,耀得人睁不开眼睛。真可谓,“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大雪之后,整个高原一改往日的黝黑,显得又白又胖!
站在山巅四下望去,喧闹的村庄不见了,大路小路不见了,天底下一片耀眼的白色,白得奇怪而又单调,恍惚间令人不知身处何时,身在何地。
就在这时,你会突然发现雪地里出现点点红色,红得夺目,红得抢眼,红得让人心旌摇曳;这红色均匀地撒在雪地里,星星点点,影影绰绰,闪闪烁烁——这是早起的女人们,她们正踩着积雪送尿盆,她们用鲜艳的红色证明自己的存在,展示自己的美丽;她们面对雪地惊呼着、尖叫着,和沟对面的姐妹们大声说笑着,声音里透出压不的喜悦和激动。
随着女人们的说笑声,村庄慢慢地显现出来。先是家家烟筒里冒出的炊烟化开周围的积雪,然后是男人们用扫开的小径把自己小院和周围的一切连了起来。从扫路的过程中,你可以看出山里人家的交往半径,看出其中的轻重缓急。
首先扫开的是院子,大多由女人来完成。男人们下坡扫路,从自家的院子开始,先扫通向水井的小路,再扫通向邻居的小径,从自家的院落一直扫到村里的大路。
不一会儿在村里的大路边,就集中了村里几乎所有的男人们,然后大家分头向邻村扫去,直到和另一个村里的扫路人会合为止。
如果你是外来人,站在高处远远望去,只见长长短短,宽宽窄窄,曲曲折折的小路密如蛛网,形同乱麻,令你眼花缭乱;被小径分开的雪地形状各异,千奇百怪,像一幅幅抽象派黑白版画,令人叹为观止。
如果你是熟人,你就能看出村里人的大致情况,哪一家人丁兴旺,哪一家门庭萧条;哪些人勤快,哪些人懒惰;哪些人处事和睦,哪些人交往稀少。大雪掩盖了细小的东西,但同时也突显出最本质东西。
就在大人们忙着扫路的同时,孩子们却闹翻了天。小一点的在门前堆雪人,大一点的在结伙打雪仗,他们踏着积雪奔跑,伴着北风吼叫,山沟里回荡着他们欢乐的笑声。间或有既不堆雪人又不打雪仗的孩子,他们正猫着腰、屏着气,爬到门缝里拽一根绳子等待着麻雀进入他们设计的圈套!
大雪之后,忙了一年的农村人闲了下来,尽情地享受着老天爷给予他们这个闲适悠然的假日。除极个别永远也闲不住的勤快人以外,人们都习惯于三个五个一伙、十个八个一群地聚集在一起:男人们坐在暖窑热炕上喝浇酒、耍纸牌、谝闲传;女人们坐在炕沿上纳鞋垫、做针线、拉闲话。
这里是农家一年生产的大总结,谁家过得好,谁家过差,谁家庄稼务好了,谁家的生意做砸了,大家都会议论一番:传经验的、记教训的、夸成功的、诉凄凉的,可谓无所不有。这里也是全村人品质的大检阅,张家的孩子有出息,李家的媳妇不孝顺,这家的儿子婚事办得好,那家的平静丧事太铺张,人人都会发表看法:有说好的、有说歹的,也有先是好歹不说最后吵起来的,真是形形色色。这里还是人们日后合作的大平台,大到婚姻之事,小到合伙养鸡,七零七八碎样样有,鸡毛蒜皮一齐上:仰脸大笑的、闭目沉思的、指天发誓的、跺脚告屈的,实实是花样无穷。
天睛了,云散了,河滩里的石头也冻烂了。真正是下雪不冻消雪冻,被称为“隔门叫狗”的“三九四九”是陕北最寒冷的时间,但人们却忙了起来,因为年快到了。逢集日早晨,远远望去,大路小路上满是人,驾车的、骑摩托的、开三轮的、吆牛的、拉驴的、驮猪的、背羊的、双手紧捧着鸡蛋筐步行的一齐从小山沟汇进大川道,大川道涌入小城镇,整个陕北像一锅开了花的水,沸腾成一团,喧闹成一片!
一进小城镇,人们就分开了。婆姨女子们大都进了街面店铺,平板着脸儿,舌舔着嘴唇,眯着眼睛挑选年货;男子汉们大都进了农贸市场,摆开了摊子,拉开了架势,可着嗓子叫卖土产。等男人们把土产出手了,女人们的年货也就选定了,于时疯狂购物开始了,吃的、穿的、用的、叫人看的,样样都买,尽人情的、哄鬼神的、图热闹的,色色俱收。等到衣袋里的钱花得差不多了,人们就开始撤退了。小城镇像一个决了堤的水库,迅速从小城镇分散到大川道,从大川道分散到小山沟,从小山沟分散到羊肠小径。这时候的人们全没有来时威风,人人疲倦不堪,个个灰头土脑;刺骨的寒风一吹,白脸的更白了,黑脸的更黑了。这时候,夜幕拉开了,远处村庄灯亮了,狗也咬起来了……
新年一过,天气转暖,冰河开始膨胀,积雪开始消融,大地开始解冻,河柳开始泛青,冬天悄悄地结束,春风轻轻地吹起,陕北大地上白色越来越少,黄色越来越多,被雪水浸过的山峁呆呆地立着,刚刚开化的河流痴痴地流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来临同时进行,当阳洼洼上的小草已经返青,背崖砭的冰挂还未化尽时,人们就开始准备新一年的劳作了。
农业局,没了!旅游局,没了!国税局,没了!县委,没了!信用联社,没了!中学、小学、幼儿园、中心医院……都没了!
北川,一个两万多人口羌族自治的县城,1.5万人遇难,4500多人失踪,留下的只是一片废墟、一座死城。
城里,昔日的艳丽多姿、霓虹闪烁,已然不见,惟有敬献给亡灵的花圈在烛光下惨淡生辉。
那些美丽的令人忧伤的东西,那些亲切的令人断肠的东西,那些熟悉的令人发抖的东西……都汇成了令灾后幸存者永难磨灭的记忆。
“使活着的人更好地活着”,这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中国政府的庄重承诺。
“5.12”大地震颤、山河破碎时,灾区群众坚强地站了起来;“9.24”大雨倾盆, 泥石倾泻时, 灾区群众依然挺起了不屈的脊梁。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个体生命能够承受的外在压力是有限的。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物质和精神支持,无疑对灾区人民增强重建家园的信心、克服灾后生存困境,起着一定的鼓舞作用,可是,生活是现实的,道路阻梗、房屋垮塌、家庭破碎、粮田毁没等众多困难,非朝夕所能克服,他们需要社会各界给予长久的关注与关爱。
援助的钱粮物资对大多数普通受灾群众只能意味着得到基本生存保障,有专家预测“因地震而产生的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需要国家近20年的时间来消解”。
值得欣慰的是,恰逢灾后的第一个冬季,恰逢灾难发生半年祭,党和国家领导人、灾区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各路媒体又一次把关爱的目光投向包括北川在内的地震灾区,而各地捐献的棉衣棉被也源源不断地运抵灾区!
燥、翘皮,即使是把干皮揪下来,第二天依然
周而复始变得更加干燥。为什么双唇会是这样呢?其实嘴唇并不算皮肤,它只是粘膜,黑色素少,表皮较薄,所以对干燥的空气、低温、冷风等环境特别敏感,尤其是冬天,干燥的气候和特有的干风会让双唇变得格外的干燥。
冬天护唇要诀
常备一支润唇膏 润唇膏可以作为日常的护肤必需品放在书包里随时使用。尤其是维生素E成分的润唇膏被称为唇部晚霜,每天晚上在睡觉之前,涂上一点,完全可以预防双唇干燥脱皮。
唇膜补水效果显著 唇膜的作用与面膜很相似,具有补水、保湿、滋润的效果,感觉双唇发干或脱皮,敷上一片唇膜会看到很明显的效果。
磨去唇上死皮 定期为双唇磨砂,可去掉老化的死皮,更新细胞,使双唇变得滋润,方法与脸部磨砂相同,可以使用面部磨砂膏,但对磨砂膏的砂粒有要求,用在唇上的磨砂膏砂粒应该是超微细型,要磨起来没有感觉才对,每星期做一至两次都可以。
给双唇做按摩 如果双唇干燥翘起了干皮,千万不可用手去撕,可以在唇上涂些润唇膏后,由内向外做轻轻的按摩,几分钟后,唇上的干皮就会变软自行脱落下来,效果很明显。
SOS紧急护理 如果唇部非常干燥,有脱皮现象,甚至能往下揪皮,这时就要赶紧做唇部的特别护理了,护理可以在晚上睡觉前进行。先将湿热的毛巾捂在双唇上,十分钟之后涂上含有金盏草及甘菊精华成分的润唇膏。连续护理两三天,双唇就可恢复润泽。
涂润唇膏TIPS
1. 每晚临睡前,涂些润唇膏可使滋润效果加倍;如果唇部干裂,涂些橄榄油效果更好。
2. 嘴唇有硬皮时,不要用手硬撕,最好用热毛巾敷一会儿,令硬皮软化,用棉签蘸掉后,再涂润唇膏。
3. 涂唇膏前先涂润唇膏,除了有滋润保护,还可避免色素渗入唇纹,卸妆也更快捷。
4. 饭后要先用餐巾纸把唇上的油分擦干净,再涂润唇膏或唇膏。
5. 蜂蜡、茶树油、芦荟等成分的润唇膏有很好的滋润作用,可以放心地使用,即使涂多了也不会有什么副作用。
润唇膏成分的功效:
羊毛脂:一种很有效的润肤剂。
维生素E:可防止皮肤粗糙、开裂,出现斑疹、皱纹和粉刺等。
芦荟:有防晒、润肤、保湿和祛斑的功效。
凡士林:较滋润而不渗透,能长时间留在嘴唇上。
薄荷:一种香料,有清凉和消炎止痒的作用。
樟脑:有消炎、镇痛和帮助伤口愈合的作用。
听听专家意见
对于双唇的护理,皮肤科教授、专家以及美容专家都有一些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下面我们听听他们的建议。
北大第一附属医院教授马圣清:
改掉舔唇的坏习惯
要改掉经常舔唇的习惯,这样不仅不会湿润口唇,反而会加速唇部的水分蒸发,使双唇变得更加干涩。另外还要多喝水,帮助补充身体中的水分。
润唇膏要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目前市场上润唇膏的功能越来越多,保湿功能、防晒功能、护色功能等等,在选择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尽管润唇膏的主要作用是为双唇锁住水分提供屏障,它的基本成分离不开凡士林和蜡质,所以使用时会有一些黏糊的感觉,不过现在也有不含蜡质的新配方,涂在唇上黏糊不清爽的感觉减少许多。
空军总医院皮肤科医学硕士赵小忠:
含有甘油成分的润唇膏不适合北方地区
甘油属于需要吸收外界水分的吸湿性保湿成分,它具有从周围环境吸取水分的特点,非常适合环境湿度较高的南方或是在北方相对湿度较高的春末或夏季使用,而不适合在北方的秋冬季节使用。因为在这样湿度较低或干燥多风的季节,涂上甘油成分的润唇膏,甘油反而会通过双唇的皮肤来吸取水分,这样非但没有让双唇滋润,反而使双唇变得更加干燥了。
千惠美容学校校长朱学东:
不脱色唇膏让双唇的干燥加倍
有时嘴唇干燥脱皮是因为气候的原因,而有时却可能与你使用的唇膏有关。
不脱色唇膏或者叫哑光唇膏,它们在成分中多含有一种“苯酚”的成分,这会让你的双唇更干,所以双唇严重干裂缺水,唇纹又深的人,就不应再使用不脱色唇膏了,更何况,成分中的长效性染料还容易导致双唇的过敏。
要多吃含有维他命A的食物
含有维他命A的天然食物例如萝卜、绿叶蔬菜、蜜瓜、芋头、瓜类、蕃茄、鸡蛋及鱼肝油等,是双唇及全身肌肤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可以保证体内分泌腺分泌粘膜的健康,并且能够改善细胞壁的稳定性,减低空气污染物质对皮肤造成的伤害。
1. 美宝莲护彩润唇膏预防和修护干裂有细纹的唇部,具有轻薄透亮的完妆效果。 29元
2. 羽西维他命E唇膏含有维他命E、金盏花油。提供全天保护,防止嘴唇干裂。 28元
3. 露华浓保湿修护唇膏富含维他命A、C和E以及豆类蛋白质精华,特效持久滋润并修护双唇。118元
在这寒风吹彻里,似乎没有任何东西能幸免于它的冷酷,即使那些没有生命的物件也概莫能外。那摇摇欲坠的祖屋,在寒风吹彻里,四处漏风,奄奄一息。寒冷从老鼠洞里,从纸糊的窗户缝隙中,从没有来得及修补的屋顶上,从裂开的土墙坯子里,或急或缓地蔓延开,让祖母和我们无处躲藏。那匍匐在门前的草堆,在寒风吹彻里,草絮飞舞,静默悲哀。这个冬季,它注定将化为灰烬,帮助这家人,努力地走出这个酷冷的冬天,草堆在风中呜咽着,发出将死前的悲鸣。从夏天开始,由我一直割草喂养的那只小羊,像我一样的羸弱,在寒风吹彻里,它孤独无助,不时地发出“咩咩”的凄惨叫声,它好像已经预感到,就在这两天,父亲要将它偷偷地买给邻村的二麻爷,换点钱给祖母买药。而在某个漆黑的夜晚,小羊将被屠宰,然后,偷偷地运到县城卖掉。
xxxx年的冬天,好冷啊,我和我周围的一切,注定逃不过这场彻骨的寒风。
眼睛已经瞎了的祖母,躺在破被絮里,簌簌颤抖,这几天因为寒冷,她的心头病又犯了,不时呻吟着,她用细如游丝的声音乞求着父亲:“小大子,我心里疼啊,你如果孝顺,就把我勒死吧,我早就不想活了,我疼啊……”父亲只是搓着手无可奈何,泪水挂满丘壑。我坐在床边,拉着祖母枯枝般的手,万箭穿心。其实,我身体比奶奶好不了哪里去,夏天几场疟疾,把我折磨得骨瘦如柴,长期的营养不良,让我眼睛里常常闪着金光,就像八一电影制片厂片头五角星的光辉。我默默地思考着,如果祖母去世了,我该能活多久。幼小的心灵,没有一丝对死亡的恐惧,而只剩下对苦难的容忍和咀嚼。很多年后的1989年的冬天,也是一个寒风吹彻的傍晚,当父亲带着我跪在祖母坟前烧纸,给她老人家送寒衣的时候,父亲嚎啕大哭地说:“妈妈,儿子无能,儿子穷啊,不能治好你的病啊!”那时候我就想,“贫家无孝子”,这不仅仅是属于我父亲一个人的悲哀,而是属于所有在贫困中挣扎的生灵的共同悲哀。
在这场寒风吹来之前,公社电影队来我们大队放了一场电影,电影是《南征北战》,我已经看过三四遍了。正片前的新闻纪录片,放的是毛主席在xxxx年2月会见第二次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内容。毛主席老态龙钟,步履沉重,像我祖母那样垂垂老矣。在电影散场的路上,本家四太爷走在我前面,悄悄地对父亲说:“毛主席路都走不动了,看来……”四太爷没有往下说,但扛着板凳的我,分明知道他不说的内容。我的心不禁猛地往下一沉,空荡荡的,一点着落都没有。回到家里关上门,我惊恐地问父亲:“毛主席死了我们怎么办?”没等说完,父亲一把捂住我的嘴,慌乱地出门看看有没有人偷听,回来小声地对我说:“作死啊,你!”第二天早上起来上学,我一直心情沉重,一整天都没有说话,贫穷和苦难让我过早地醒事,那颗幼小的心灵,几乎不能承受领袖老去的事实。
寒风一直在吹彻。父亲在寒潮来临的第二天傍晚,把小羊偷偷地卖给了二麻爷。第三天上午,二麻爷被县公安局以投机倒把罪押解到大队关押。父亲也被叫进大队部,被治保主任狠狠地打了两个耳光(治保主任还活着,不便写出姓名。他的儿子和我熟,在县城红旗路卖水果),槽牙都松动了。他绝望地交出了卖小羊得到的五块七毛钱。治保主任当时三十多岁,是转业军人,非常要求进步。
批斗会是在我们小学开的,二麻爷和父亲被民兵押解上台,二麻爷是被绳索绑着的,我父亲没有被绑。两个人像寒霜扑打过的向日葵,低头站立,丝毫不敢造次。大队的团委书记宣读了批斗稿,义正辞严,大声声讨投机倒把分子。我坐在一年级的人群里,感到同学们都在看着我,如芒在背,局促不安,抽搐的心似乎要炸裂,唯有低头默默无语。治保主任突然打断了团书记的声讨,不无讥笑地对着全体师生和各生产队的群众代表说:“我说怎么总有一个学生低着头,不听批判,原来是投机倒把分子的孝子贤孙。”说着,他跳下用课桌搭起来的批斗台,把我一拎,像拎动物那样,拎到批斗台上陪斗。
四十年过去了,我已经记不清我被陪斗时是否流泪了,但我知道,我后来每一次怀想,都会暗自落泪。我已经记不清我被陪斗时,心里想些什么,但我清楚地记得,陪斗后的一个星期,我都不敢上学校,直到班主任来带我。我已经记不清我被陪斗时,心里是不是像祖母那样锥心疼痛,但我知道,这场陪斗常常出现在我后来的梦境里,我醒来后未尝不汗流浃背。四十年了,时间的涤荡,已经模糊了当时的心情和场景,但我分明记得,xxxx年的冬天真的好冷啊,寒风吹彻,我站在台上浑身颤抖,我的心被冻得像石头一样坚硬,到现在仍然没有融化。
批斗会结束后,二麻爷被押走了,父亲被放了回来。小学校离我家只有不到一里的路程,我和父亲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父亲多次想挽着我的手,都被我甩开了。他干脆停下下来抱起我,我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因为我看到了他腮边的泪水,以及头上的苍苍白发。父亲用衣袖擦去我和他的泪,破天慌地大声对我说:“不偷不抢不丢人。”原来总是沉默的父亲,有自己做人的准则,比那些总是自以为了不起的人高尚很多。
xxxx年的冬天真的好冷啊,父亲抱着我踽踽而行,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父子俩只是静默地在彻骨的寒风中走着,天地间唯有风在嘶吼。在离家很远的地方,我就听到母亲和姐姐们的哭声……
寒风依然在扫荡,并没有因为父子俩被陪斗而减小,反而越来越大,越来越疯狂。冬云越来越浓厚,天色越来越昏暗,看来一场大雪将要来临。父亲似乎已经预感到了。他没有理会哭泣的家人,扔下我,拿着铁锨出门了。我家有八分自留地,四分地种上了麦子,四分地是山芋茬,在下雪前一定要翻一遍。父亲摸黑才回来,他好像忘记了被批斗的耻辱,生活的重压,让他无暇咀嚼苦难的滋味。
那天夜里我发烧了,烧得说胡话和抽搐,母亲对父亲说,赶快去大队小医院,烧得太厉害了。父亲背着我疾步走在寒风里,我迷迷糊糊,只感到自己像在天上飞翔,天上有好多我想要的东西:铅笔盒、钢笔、笔记本、小画书、肥猪肉、米饭……大队小医院很小,只有两间,薛三先生披着衣服,抖抖索索地开了门,他戴着眼镜,举止斯文。他把温度计插在我的舌根下,一量是41度,赶快打针,一支安乃近打下去,再喂点开水,我渐渐地退烧了,在天空中已经飞翔了五个小时的灵魂,才慢慢地落到地面。临走时,薛三先生开点药,拍拍我的脑袋对我母亲说:“是被吓的,喊喊魂吧!”
那天夜里的风好大啊,树枝间发出恐怖的呜呜声,寒风还带来远处女人隐隐约约的哭声。那声音断断续续,有时被寒风吞没,有时又被寒风送来。我伏在父亲的背上,恐惧万分。我不知道常常被人们歌颂的人间,怎么会变成这样。天好黑啊,伸手不见五指。母亲用极其虔诚和悲哀的声音,对着漆黑的夜空喊:“小老人哎(我的乳名),回来啊,妈妈等你呐!”那一声声充满母爱的呼喊飞向暗夜,飞向天空,飞向宇宙,她要感动那个冥冥之中的绝对意志,保佑她儿子转危为安。我伏在父亲的背上,感到无比的神秘和恐惧,同时又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在这之前,我不知从什么地方得来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一直以为,天地间有比父母更亲的亲人,但在我多次经历病痛之时,那个亲人并没有出现,陪伴我的只有我的父母。那天夜里,我终于再也不信那些骗人的东西了,无论别人说得多么天花乱坠,我都不信,从那天夜里开始,我似乎又明白了更多的道理。看来,人不经历苦难,是很难明白一些道理的,即便是最浅显的道理。
高烧让我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从此有了耳鸣,日夜不停。两耳失聪了百分之二十。之后,我一直听不懂如坠云烟的高调和那些朝圣般的高呼。
几天的寒风吹彻,终于带来了一夜的漫天大雪。有关下雪的细节,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因为到了家里,掸去身上的雪花,我便沉沉睡去了。雪总是喜欢落在它经常落的地方,房顶上、草堆上、后檐墙上、干净的院子里、远远近近的路上,这些地方是它最喜欢光顾的。我渐渐地明白,我是躲不过这场寒风和这场大雪的,无论我躲在被窝里,还是跑到远离冬天的南国,纷纷扬扬的雪,都会落进我那段苦难的岁月。当一个人的生活,一旦被苦难撞开的时候,生活的暴风雪,就会呼啸而来。暴风雪之后,我只能望着雪地发呆,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每逢下雪,都会和小伙伴们到雪地里疯狂地玩耍。我已经没有精神和体力好好欣赏那场雪了,因为,我已经闻到了死亡的气息,暴风雪后的第二天,高烧又呼啸而来。我知道死亡早已盯上了我本已非常羸弱的幼小的生命。
那天大雪的早晨,我正缩着身体,抄着手对着雪地发呆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推着小车,来到我家门前,小车上放着一个大柳筐,柳筐里的棉被中,正围坐着一个八十多岁的痴呆的老妈妈,老妈妈闭着眼睛在喊:“我饿啊,我馋啊,我想吃大肥肉啊!”父亲盛了两碗山芋干粥给他们,又给了五干瓢山芋干和一干瓢玉米。随着“我饿啊,我馋啊,我想吃大肥肉啊”的声音慢慢远去,我问父亲这是什么人,为什么给他这么多东西。父亲告诉我,那老妈妈是薛荡大队姓王的地主婆子,老头子在1967年斗地主的时候被打死了,儿子找不到对象,娘儿俩相依为命。我有气无力地说:“活该,地主婆子也有今天啊!”父亲目光如刀,厉声说道:“不要瞎说,我在他家做过长工。”
【散文冬天】推荐阅读:
散文:冬天快乐06-08
冬天-伤感散文11-01
大班散文冬天教案10-13
散文阅读冬天的梦06-25
散文:不再寒冷的冬天07-13
那个冬天没有下雪-散文07-21
朱自清散文冬天10-01
北方冬天的雪的散文09-23
《这个冬天因你而美丽》散文10-18
寒冷的冬天冬天真冷作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