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精选8篇)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电力行业正处在飞速发展的历史阶段。电力行业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成分,它的运行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影响,因此人们对电力供应有了更高的需求和要求。就县级供电企业而言,其安全管理相对较为薄弱,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因此,做好安全生产管理,找出企业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提升县级供电企业的本质安全能力尤为重要。
1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县级供电企业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管理层级原因,加之改革发生职能转变等,还客观存在一些问题,短期内无法全面消除。安全生产管理也是一样,危险点多、风险很大,虽然基本上能够实现有效控制,但总是令人放心不下。
1.1安全管理职责更重了
农村电力体制改革之后,电力企业实行了政企分开。企业化管理、商业化运营以及社会休分工、集团化建设,电力企业不再具备行使政府管理电力的职能。从本质上讲,供电企业除了自身的企业生产经营,同时要履行好国企社会责任,从投资建设至日常管理与供电服务,集工作职责于一身,最重要的.是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如果安全搞不好,一切都等于“0”。1.2安全管理范围更广了35kV及以下的电力设施、相应所有用户,都属于县级供电企业常管理和供电服务范围,而用户产权分界点是电表出线。所以,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范围更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也增加了,安全风险控制就更加困难、更要用心。
1.3相应的技术要求更高了
在未进行改革之前,计划经济环境是当时的主要环境,电网电技术不够发达,线路陈旧,供电紧张,停电现象经常发生,产当时的一种习以为常。而在当前,你用电我用心,四个服务不讲价,因而供电质量和连续性已有基本保障,即使偶尔停电也要先公告、保证在公示的停电时间之内复电。很多用户是不能中断供电的,所以双电源、自备电源、分布电源进入电网,输电、变电和配网开始实现自动化,电网技术要求高精尖,工艺更加复杂,缺陷、故障和事故处理难度也随之增加,相应的管理与工作技术、技能须更加提高、增强。
1.4管理仍旧存在不到位
安全生产管理者的履职能力欠缺是最可怕的、也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从调查和工作现状上看,现在的县级供电公司的管理人员中,还有安全管理人员不熟知业内“门道”,也不会看“执闹”,有人几乎仍然没有很强的责任感。对单位实际的生产情况不清楚,没有进行正确分析,而出现问题时,只会责怪、抱怨,认为是员工素质低下、电网薄弱,尽找客观原因,或到“朝中”找人去“摆平”,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和存在的问题。也存在工作作风不扎实的现象。比如有的人工作方法简单,作风不够严谨,在管理中,没有深入,不会找寻问题的根源,安全管理工作思路了不清,没有全面严格执行闭环的安生生产和供电服务工作流程。
1.5基础依然较薄弱
①县级供电企业,电网维护到“最后一公里”,供电服务至用户最末端,典型的点多、线长、面广、量大。首先,电网结构不够合理者还不少,尤其是边远区域网络、设备成旧,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②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稳定,离不开管理与监督,还不能很好的解决企业生产维护与供电服务中存在的与安全有关的问题。③企业的安全监督体系有待建全,监督与保障职能还没有完全很好的发挥作用。④人员配置不够科学,不能放手进行管理,业务能力有短板,工作未能很好的展开。简单的说,就是在很多县级供电企业,“三集五大体系”部分功能是空架子,没从根本上理顺机制,人岗不对应,企业的管理方式依然太过单一,职责分工不够明确。⑤相应专业员没有很好、系统的培训,结构性缺员引起安全工作上的实质性缺位。
2提高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相应措施
电力企业一直遵循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运用人的智慧,采用人防、物防加技防的措施,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2.1基础管理是安全工作的前提
加强安全基础管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工作。①加大安全工作“软件”和“硬件”建设。一方面要健全组织、强化监督、完善制度和加大安全检查整改力度,落实专人负责相关方面的工作,查出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处理。②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安全生产管理宾行实实在在的考核与激励。与此同时,要加强对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使员工技术能力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引导,以思想引领为先导,重视安全思想工作,把各项指标、方针落到实处。再者,安全环境的创造很重要。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守安全,时时保安全”的良好环境,真正使安全文化思想有效落地。③要提升安全供用电工作的科学含量。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a.加强对供电企业安全工作的预警和监控,防患于未然,并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b.需要用科学的原理、科学的思维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正确的指导、引导,不允许存在侥幸心理,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c.要把供电服务工作和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结合起来,把安全工作渗透到社会责作中,供电一方,造福一方。
2.2机制建设是安全管理的基础
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并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安全生产过程管控,按照“分级管理,限期整改”的原则,发现和整改存在隐患,形成机有效的工作机制,否则安全工作根本无法得到保障。
2.3目标管理是安全生产的核心
供电企业的安全指标,就是人身伤害、设备损环和大面积停电“三零”目标。县级供电企业要保证安全目标这现,就要根据目标,授予所管理的部门和单位相应的权利,层层实行目标责任管理。要坚持目标管理与过程控制相结合。在工作中,要根据目标制定具体的措施进行过程控制,如果没有具体的措施使实现目标的整个流程可以层层推进,这个目标就只会越离越远,实现不了。
2.4有效投入是电网安全的保障
网络是电能的传输通道,人是电网中最强的生产力。要做好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最主要的就是两项工作:①解决好电网建设与改造的问题,要不断加大投入,做好、实基础配网,建设坚强电网、特高压、智能电网。②不惜代价投入人力资源,要能发现人,培养人,用好人;专业要求高的方面要引进人才,留得住人才;要能拓宽渠道让员工成长、成才;要想方设法,通过技能比武、劳动竞赛、QC小组活动等有效形式,提升全员素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和供电服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强基础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实施目标管理加过程控制,并结合加大电网建设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可以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作者:刘德满 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恩施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王静,王海兴.浅谈创新县级供电企业培训管理方式,提高职工素质[J].科技风,,12:276~277.
[2]司洪波.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县级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J].东方企业文化,,14:232.
1县级供电企业安全文化现状
县级供电企业是电网企业的基层单位, 在一体化的管理下, 具有成熟完备的安全生产规定、标准以及管控措施, 也能有意识地去构建安全文化, 并通过会议、宣传媒介等, 在企业内努力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但目前安全生产还停留在主动管理阶段, 只有部分员工具有安全管控自主意识, 大多数员工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处于被动状态, 员工的安全习惯、安全观念、安全素养尚未完全树立, 不能自觉实践于工作生活中, 以致每年县级供电企业人为因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仍时有发生, 企业安全文化需要进一步构建。
2县级供电企业安全文化构建的有效途径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文化的范畴经过系统归纳, 笔者认为主要包括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其中, 安全观念文化属于精神层, 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属于制度层, 安全物态文化属于物质层。基于安全文化的范畴, 县级供电企业应该通过以下4个途径着力构建安全文化。
2.1传输安全观念
要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普遍共识的基础上, 从人的意识和观念入手, 树立和传输员工安全观念。一是管理层应结合企业实际梳理出安全观念的范畴, 如“安全第一、安全预防、安全质量、安全风险、安全管理”等, 解决“安全观念是什么、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如某企业提出的“安全发展、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文化为源”的安全生产方针, 就传递了一种强调“人、预防、文化”的安全观念。二是要加强对安全观念范畴的宣贯, 通过文件宣贯、安全讨论、安全培训等多种方式, 让员工树立安全观念, 并知道树立安全观念的路径。三是要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媒介宣传、教育培训等, 牢固树立员工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
2.2规范安全行为
员工安全行为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 县级供电企业应围绕安全行为构建安全行为文化。一是要规范员工安全作业行为, 建立完善的安全规范、安全措施、安全标准等并加以刚性执行。二是要注重培育员工安全思维, 通过建立安全事故通报机制、推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等, 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思维, 即习惯性地想到作业规范是什么、作业风险是什么、注意事项是什么等, 形成自我安全的PDCA管理。三是要注重安全管理层的专业化安全培训, 打造一支懂安全、会管理、会指挥的安全生产管理团队, 确保在规范员工安全行为中发挥科学指导作用。
2.3完善安全管理
有效的安全管理直接影响组织及个人安全行为的规范性和约束性。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文化是安全文化根植的体系保障。县级供电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完善安全管理, 打造安全管理文化。一是要推行一体化管理, 刚性执行电力行业及电网企业颁发的电力法律法规、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和规程、电力作业指导手册等, 做到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有章必行。二是要结合企业实际完善安全管理架构, 并层层落实管理职能, 如建立安全委员会、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安全督察小组等, 确保各项安全执法到位、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安全行为规范到位。三是要建立安全生产考核机制, 奖优罚劣, 特别是严惩安全违章行为, 增加员工安全违章成本, 确保员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有章不敢违。
2.4夯实安全物质基础
生产作业环境、作业工器具是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 也直观地反映了企业领导层对于安全生产的认识和态度, 县级供电企业应高度重视电力生产工艺和工器具的安全性保障。一是要重视安全环境建设, 如安全健康与环境建设、环境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等。二是要高度重视电力安全装置、仪器、工器具的安全可靠性, 确保生产工艺的安全性。三是要重视新科技、新工艺的引进与应用, 提升作业的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 做到“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3县级供电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与完善
关键词:县级;信息;安全;管理
1.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
1.1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理念
随着国网2012版本安规颁布,信息安全工作正式纳入到电网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安全是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石,信息化的发展每一步都离不开信息安全工作的扎实开展。严重滞后的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安全水平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三集五大”深入,信息化发展将严重制约农电整体素质工作的开展。国网信阳供电公司集思广益、多措并举,率先开展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同业对标管理,率先开展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安全技术督查,同时为提高县级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打牢信息安全基础,开展信息安全反习惯性违章活动。加大对信息安全常见习惯性违章行为的考核,谋求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安全工作的长足进步。力争形成良好的信息安全局面。
1.2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目标
通过信息安全知识宣贯,签订信息安全承诺书,提升全员信息安全意识,为农电整体素质提升信息化工作的实施夯实基础,全年内各县级供电企业无七级及以上信息安全事故发生,减少各县级供电企业的弱口令、违规外联、高危漏洞等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发生频率。
2.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做法
通过宣传信息安全知识及指导县级供电企业建立健全信息化规章制度,培养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通过技术督导,切实提升县级供电企业的信息安全防范能力;通过建立健全同业对标这个帮惩结合的机制,形成县级供电企业“比、赶、超”的良好氛围;通过组织信息化从业人员互动交流,提升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助推了信息安全工作的新局面。
2.1广泛宣传信息安全知识,提升人员信息安全防范水平
开展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时,一是如何宣传信息安全知识,提升人员信息安全防范水平。通过反习惯性违章活动的开展,深入班组一线,重点讲述信息安全反习惯性违章知识,发放信息安全知识宣传小卡片,提高了工作人员对信息安全知识的认知能力。
为了有序开展反习惯性违章活动,建立了信息安全责任制体系,逐层签订信息安全责任书。同时将信息安全管理纳入安全生产总体工作中,做到信息安全与安全生产同步布置、落实、检查、考核,提高了信息安全工作地位,保证了信息安全反习惯性违章活动深入持久开展。
2.2帮助县级供电企业建立健全信息化规章制度
管理提升,制度先行。为规范信息安全管理,提升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安全工作管控能力,对尤其是SG186工程以来,国网、省公司下发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指导帮助县级供电企业建立健全了信息化规章制度,规范了县级供电企业对信息化工作尤其是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以制度来制约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2.3统一方式配置、集中管理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安全设备
由于信息化人员专业知识良莠不齐,对关键设备了解不到位,为确管理、运维到位,对县级供电企业主交换、防火墙等主要设备采取统一方式配置,集中进行管理。大大提升了信息安全设备的管控能力。
2.4未雨绸缪,率先部署桌面管理系统、网络防病毒系统
高度重视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内网接入内网后带来的安全风险、隐患,如何降低安全风险、隐患是新课题。未雨绸缪,2012年在8个县级供电企业全面部署与省公司统一的桌面管理系统、网络防病毒系统,并统一管理。采取每月5日、15日、25日对注册率、安装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县级供电企业正常使用,降低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对发现的弱口令、违规外联发现一起、通报一起、考核一起,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的发生。
2.5开展信息安全检查及技术督查,提升安全管控能力
从2010年开始,每年均开展县级供电企业的信息安全年度检查工作,促使县级供电企业提高对信息安全工作的认识,并将信息安全管理纳入到日常安全管理中。2011年10月始,充分利用漏扫工具每周对县级供电企业进行全方位漏扫,对存在的系统高危漏洞、弱口令责令县级供电企业限期整改,减少信息安全风险隐患,提升信息安全防御能力。
2.6帮惩结合完善机制,充分利用同业对标形成“你追我赶”局面
2010年10月,国网信阳供电公司开展县级供电企业同业对标工作。结合实际,优化建立了信息安全事件数、信息安全健康率两个指标。信息安全事件数主要考核县级供电企业有无七级及以上信息安全事故发生。信息安全健康率主要考核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隐患情况,以及信息安全习惯性违章行为。通过具体考核,建立健全了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安全工作帮惩结合的机制。每月月度例会进行通报,促使县级供电企业提升对信息安全工作的认知,赢得了信息安全工作的支持。通过同业对标这个平台,促使县级供电企业形成了信息安全工作“你追我赶”的优良局面。
2.7开展互动交流,创建优良的信息安全管理氛围
为了形成信息安全工作的良性循环,针对信息化从业人员开展了全方位交流学习,进一步提高信息安全安全管理水平。每季度召开“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工作开展座谈会”,广泛交流经验,发现信息安全工作过程中的不足和隐患,提升信息化从业人员对信息安全工作的处置程度。
2.8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月度信息安全技术督查总结机制
为保证县级供电企信息安全管理的有序开展,开展了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安全技术督查工作,每月25日进行月度总结。下月初月度例会中进行公布,督促各县级供电企业逐步完善、整改。
3.小结
通过持续的工作,信息安全管理理念逐渐深入到县级供电企业管理者心中,广大员工也逐步意识到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个新的局面,信息化工作的管理工作得到捋顺。国网信阳供电公司不等不靠、逐步建立、完善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扎实开展县级供电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为农电素质提升工作各项系统的推广夯实了基础。
一、加强领导是关键
争创一流企业,国网公司已提出明确目标,并已制定了相应考核标准和内容。各供电企业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各级领导。只有各级领导,特别是”一把手”高度重视,切实把创建工作列入党委、行政的重要议事日程,紧紧围绕创建工作,全面部署各项生产管理任务,科学地安排生产计划。加大相应投入,加强部署、督促、检查,并深入实际及时解决创一流中的难点,创一流工作才能得到组织保证。主要应做到三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通过学习、宣传、教育,使全局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增强自觉性和坚定性,把创一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列入中心工作。二是组织到位。成立创一流领导小组,创一流办公室,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各部门具体抓,自上而下形成网络。三是措施到位。定位于一把手工程,细化标准,根据《一流县级供电企业考核标准》中十项必备条件和八大内容制定创一流工作总体规划和实施细则,把目标、任务、考核指标,逐步、逐条分段分解落实,使各项指标任务都有量化标准,看得见、摸得着,干有方向,行有目标,责任到人,并逐级签订责任状,使得”人人心中有目标,个个肩上有担子。”
二、安全生产是保障
安全生产是创一流的首要条件,是农电企业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也是创建活动的主要保障。特别是随着农网改造范围的扩大,农电资产延伸到户,县局直接管理的设备是原来的几倍,用户是原来的十几倍。但农村电网安全基础仍然薄弱,农民的用电知识和自然防护意识十分贫乏,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加大。为此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安全生产无小事。只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才能使干部、职工深刻理解和正确认识”只有安全生产,才能万无一失,如出安全事故则一失万无”的道理,从而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切实做到安全生产,杜绝一失万无现象发生。着重抓好四大工作:一是抓好安全意识教育。坚持每周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安全检查生产活动和安全培训工作,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的安全忧患意识。二是抓好安全制度落实。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按《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制订局安全生产工作规程,实行班(组)、所、局三级控制,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各类人员的责任事故,以法治代替人治,养成人人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良好习惯。三是抓好班组安全生产的各项指标,要求分解到各班组,并落实每个班组成员的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技术培训措施,加大处罚违章力度,增强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层层避免违章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是抓好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建立与健全。各行政正职为第一责任人,各副职,各部门,班组以及每个职工都明确责任,分级控制,分层把关。同时,建立完善监察体系,做到有序监督。努力打造安全稳定无事故的良好局面,保障创一流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必备条件是重点
创一流县级供电企业的必备条件是体现一个县级供电企业是否一流的重点。必须具有相应的硬件指标,要争创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必须抓好必备条件的达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安排部署、检查、督促,并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以必备条件为重点,开展创一流活动。为此,按上级电力部门的指标要求,因地制宜,努力创造条件,包括争取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聚上下干部职工之力,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力争各项硬件达标。从实际出发,本着立足现实,依托大网,夯实配网,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一流供电企业的指导思想。加大电网改造力度,采取变电所有载调压,线路分段控制,无功补偿等科技手段,狠抓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线损率”三率”达标,特别注重加强对电网设备的维护管理。为创一流县级供电企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矗
四、素质提升是根本
争创一流的过程实际上是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过程。包括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水平、技术水平、服务水平和企业干部职工的素质水平。特别是要着力提升企业干部、职工的素质。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企业干部、职工的培养培训,按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企业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文化、业务和作风等方面素质。着重抓好三大培养教育:一是政治思想教育,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职工学习日,以及结合形势和中心工作组织大型报告会等形式,领导带头讲课,并聘请大专院校和党校专家教授讲课,对全局干部职工适时进行社会主义理论、时事政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教育。如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七一”重要讲话、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5.31”重要讲话等,强化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素质。二是文化业务教育。鼓励中层以上干部、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和省电力职大联合举办的管理人员大专班,鼓励并支持员工参加各种学习,加强各种电力业务培训,着力提高企业骨干和全体职工的文化业务素质。三是思想作风教育。深入开展争创一流县级供电企业”树立企业新形象,做诚信供电职工”活动,并确立先进典范,增强服务意识和市场意识的学习目标,引导全局干部职工以劳动模范和先进人物为榜样,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和时代精神,提升企业职工的思想作风素质。
五、规范管理是基础
管理是企业各项工作的核心。创一流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这对于基础管理薄弱的县级供电企
业尤为重要。因此,创一流必须抓管理。特别是要狠抓基层供电所的管理,供电所创一流班组活动是规范管理,争创一流的重要举措。要按照现代企业制要求,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努力使企业朝着”公司化改组,商业化运行和法制化管理”的方向发展。要做到四个加强:一是加强管理制度的完善。制定企业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技术标准;以及营销与考核办法,财务动态管理使每个部门及班组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加强计量管理,实行定期现场轮校制,加大科技投入,采用抄表器抄表,确保电能计量准确无误,防止电量流失。三是加强班组管理,落实各项工作目标,全面提升了班组管理水平。四是加强考核管理,力求指标统计分析真实、准确、检查考核严格到位。从而真正使各项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而不是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闭门造册,应付检查,而是实实在在把基础工作落到实处,使创一流工作在日常各项工作中得到体现。应该说创一流活动过程就是规范企业管理的过程,他的所有真实记录是创一流工作的真实再现。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新的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不断的被应用,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但是当前的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营销业务流程复杂,环节多,手续繁杂,信息传递不畅;
2、部分营销人员观念落后,营销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3、县级供电企业的营销管理仍然较为粗放,拓展市场无从谈起,仍然依赖自然用电增长,规模和效益不够理想;
4、电力客户服务机制不健全,部分人员服务意识落后,造成一些用户投诉等不良影响,无法满足客户更高层次的服务需求。
5、电费回收清缴之路充满艰辛和坎坷,一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种种借口冠冕堂皇地拖欠电费,受“地方保护”的企业肆无忌惮地不缴电费,以及心怀不轨的企业借改制、破产之机拒缴电费,这种现象几乎普遍存在。
不管怎么说,供电企业也还是企业,除了承担着社会责任以及满足一定的社会效益以外,供电企业还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从根本上来说,“客户第一”与 “效益第一”是一致的,所以,供电企业在电力营销过程中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时时处处为客户利益着想、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最大限度地让客户满 意。
(一)、熟练掌握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采用并发形式简化流程步骤以及环节操作人,系统也同样实行“首问负责制”,谁发起谁负责的原则,保证信息传递及时流畅,系统流程推进以及客户资料归档及时。以业扩报装为例:业扩报装是电力营销工作面向客户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开拓电力市场的重要环节,缩短报装时间,规范客户工程,重点做好对客户的报装申请服务,现场勘察、组织审查以及各环节的审核、审批,流程推进等工作,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现象的发 生;1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快速服务。这一做法主要基于要对同一业务设置若干种不同处理方式的思路,对投运时限要求非常紧,或客户有特殊要求的业务,开 通营销流程“绿色通道”,其他手续可以等投运后补办;2并发流程,并行作业。就是根据业务实际情况进行组合,尽量合并为一来执行,如将现场勘察与施工单位 施工结合起来,用户填写报装申请时建议客户在现场勘查之前自助委托确定施工单位,现场勘查过程中要求资质合格的施工单位共同参与现场勘察,并实行由施工单 位报竣工验收,多个环节简化成一个;同时将与客户签订供用电合同及电费协议,客户交费和安排计量班装表等工作与工程施工同步安排,工程竣工时,电表已安装 到位,合同协议与客户交费同时完成,若当场验收合格则即刻安排投运接电。3首问负责制。流程谁发起谁负责直到最后资料归档,客户递交申请后,业扩人员将客 户资料录入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随时查看工作单状态并随着客户工程的推进第一时间通知下一环节处理人,对每一个流转环节进行时限控制,作为工作质 量考核的依据。
(二)、电费回收-----客户信誉度等级评价建立电费回收风险预警机制、拓宽收费渠道和方式、主动加强与政府部门之前的沟通交流建立电费回收常态机制。
1、电费回收问题分析:1 大多数电力客户不是不愿意按时交纳电费,而是在交纳电费时遇到了各种困难,如:缴费渠道单一,排长队、等候时间长,服务态度不好等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电费 回收,客户缴费难问题还未妥善解决。2一些作为当地的政府重点扶持的企业,一旦发生欠费,供电企业采取停限电措施遭到各方阻力,长年累月形成大额欠费;政 府机关等权利部门欠费严重,而电力企业往往为了融洽关系、顾全大局不能采取停电催费等措施。3特困企业转制、倒闭破产的企业,由于涉及企业商业机密,对一 些濒临倒闭或破产改制的企业,供电企业很难及时了解到他们的真实经营状况,真假破产企业难以区分,无法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规避电费风险。
2、电费回收实施对策:1依照用电客户品质、能力、资本、担保或抵押、市场前景、以往每月电费缴纳情况六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评价客户信誉度等 级,建立客户信誉度等级档案,将客户交费信誉分为三级,并实行动态管理。客户信誉度等级三级为优良,电费基本上不需要催收就能到账;信誉度等级为二级,要 求客户实行分期划拨,将每次划拨电费的数额、次数及日期在供用电合同或交费协议中进行明确,并建立了“分期划拨客户管理档案”,由收费人员将客户每次划拨 数额及日期等情况填入管理档案,并随时掌握客户电费划拨情况,防止客户电费到期无法划拨;信誉度等级为一级的,要求客户实行先买后用,安装预付费电能表,建立“先买后用客户管理档案”,确保先买后用执行到位。2拓宽缴费渠道和方式,构筑责任体系,建立电费回收常态机制。通过安装预付费表实现“先交钱后用 电”,增加营业网点,加强预缴电费宣传,开展pos机自助缴费功能,开通电话银行缴费、网上银行缴费等功能;电费回收过程全员、全方位密切跟踪和协作,包 片负责,责任到人,建立“分级管理、逐级考核”的电费回收岗位责任体系,采用“月月清”的电费回收工作思路,而且在清欠过程中始终做到“盯住欠费大户,跟 踪破产户,攻克停产户,扫清一般户,控制新欠费户和不守信誉户”,并及时总结,不断改善,建立电费回收常态机制。
现在,各级供电企业正在进行“十五”电网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因为电网规划是各级供电企业的基建计划、供电计划与各项重要计划的基础,对供电企业的电网建设起着指导性的作用,所以电网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引起各级供电企业的高度重视。但搞好电网发展规划的前提和关键则是首先正确进行负荷预测。县级供电企业要想使预测的需电量和最大负荷尽可能地正确和接近实际,就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和采用正确的负荷预测方法。
1深入调查,弄清负荷增长点
要正确进行负荷预测,首先要清楚负荷增长点在哪里,要调查县计划委员会和各乡镇计划管理部门,以取得本地区同一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因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是负荷预测的重要参考,是用部门分析法(用电单耗法)和弹性系数等方法进行负荷预测的基础。其次,就是要调查地方经济委员会,乡镇企业管理部门、水利部门等,以取得和各企业、各部门及农田水利的新建项目和改造项目的用电计划。其三,就是要针对所掌握的规划期内的大型用电项目深入调查该项目所属企业和主管部门,以便取得该项目的进展情况,可行性以及所需负荷等更为详尽资料。在进行上述详尽调查的基础上,要对所掌握的资料根据出资方的经济实力、产品前景等作出客观的判断,同时在统计需电量时,还要考虑一些不可预测的项目和因素。
2采用正确的预测方法
由于电力工业的特点,负荷预测包括需电量预测和负荷预测。预测方法大致可分为二类:即宏观方法和微观方法。
2.1微观方法
详细地分析负荷的内容、用电结构,从构成它们要素的因果关系进行预测。如:
探讨产业用电中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因技术革新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各种产业类别的电力单耗的变化。
・居民生活用电按照家用电器的普及率及其单耗的变化,进行预测的方法。
如部门分析法(用电单耗法)即是微观预测方法。
2.2宏观方法
对于全部负荷寻求出某种规律的预测方法。比如:
・和经济指标相关的外推法(回归法、年递增率法);
・电力弹性系数法;
・综合分析法等即是宏观预测方法。
根据县级供电企业的供电区域小、供电量少等特点,就以下需电量和负荷预测的方法进行分析。
3需电量预测的方法
3.1部门分析法(用电单耗法)
部门分析法是以国民经济的行业划分为基础,分行业进行电力需求预测,再累计相加得到总的电力需求。它是电力公司广泛使用的传统的电力需求预测方法。
各部门以及行业需电量,采用用电单耗法,就是根据预测期的产值(或产品产量)和用电单耗计算需要的用电量。
部门用电量=部门产品产量×用电单耗
或部门用电量=部门产品产值×用电单耗
国民经济行业用电分类将全社会分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城乡居民生活两大类,这两大类又分为若干项,具体可划分如下: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水利业-水利业-其它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地质普查勘探业+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物资供销仓储业+其他各类事业+水利业+其他
城乡居民用电量=照明用电+家用电器用电+其它
全社会用电量=国民经济全行业用电+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第一产业用电+第二产业用电+第三产业用电+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预测步骤:
・收集各行业的产品产量及产值计划;
・确定用电单耗;
・计算各行业的用电量。
此种预测方法是以政府部门同一时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值为基础,并综合分析近年各产业产值的单耗变化趋势而计算出的,因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是政府计划部门在收集多方面的资料,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而制订的比较权威的规划,因此用该法预测的需电量是比较准确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单耗的变化趋势,即要考虑前几年的单耗变化规律,还要考虑电价、技术革新、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多方面因素对各产业产值单耗变化的影响。
3.2大用户用电量加一般用户用电量自然增长率
对规划年度的大用户(含新增大用户)的需电量逐个进行调查核实,得出各个大用户需电量之和,再加上其他一般用户考虑自然增长率后的需电量,以及用电线损、净输出区外的电量,即为本区的全部需电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县级供电企业的需电量预测,因为一般县级供电企业供电量较少,一个大用户用电量的增减将会对该县的供电量有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用其他预测方法难以正确反映的。
3.3电力弹性系数法
电力弹性系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电力工业发展速度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之比。
K=VW/V Wh=(1+KV)nWo
式中W0、Wh――计算期初、期末用电量
K――电力弹性系数
V――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
VW――用电量平均增长速度
电力工业适度超前发展,就是电力弹性系数应大于1,这是长期以来电力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但近年来,各地的弹性系数却呈现出无规律的显著变化,不宜再作为主要预测方法。
3.4平均增长率法
对于长期电力负荷预测,在某些行业没有预测的产值(产品产量)情况下,可根据历史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确定规划年度的需电量的平均增长率,从而得出其需电量。
E=E0(1+a)n
式中E、E0-分别为电量预测值和基值
a-需电量平均增长率
n-递增年数
4最大电力负荷预测
年最大负荷是决定系统该年(或水平年)装机规模和电网建设的重要依据。年最大负荷预测有以下几种方法:
4.1平均增长率法
该方法根据历史统计数据,先求得需电量与最大负荷增长之间的关系,由未来需电量的增长速度,考虑今后负荷结构的变化,适当调整未来水平年的最大负荷增长速度与需电量增长速度的关系,即可用需电量推算出未来各年度的最大负荷。
4.2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法
电网年最大负荷=电网年需电量/电网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公式中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的取值,一是根据历史资料由专家分析判断确定,另一种是以历史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找出负荷结构与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的关系,再由预测的负荷结构计算出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4.3负荷率法
4.4行业同时率法
同时率是指各类用电户或行业的最大负荷不会出现在同一时间,因此系统的综合最大负荷不是各类用户最大负荷直接相加,而是要小一些,这种差别在计算中用同时率来表示。同时率在各用户之间、各行业之间、各变电所之间及各系统之间都存在。各行业和各系统之间的同时率一般在0.9~0.95左右。
电网年最大负荷=同时率×各行业(或各地区)年最大负荷的累加
1 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首先建立以总经理为主任、分管经理为副主任, 人事部、生技部、安监部、工会、政工、营销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成立以分管生产副总经理为主任、安监部主任为副主任, 生技部、营销部、调度所、生产车间及供电所所长为成员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其次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 按专业分工, 组建公司评估组、车间评估组、班组评估组, 进行三层评估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2 进行安全风险管理教育培训
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安全管理的新课题, 要使各级人员理解安全风险管理的意义、作用、内容和方法, 明确工作的目标,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自主的辨别和控制风险。因此需按各岗位职责, 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和典型事故案例, 分层次进行了领导层的安全风险管理知识及有关制度培训, 管理层的安全风险评估规范、风险辨识的方法培训, 执行层安全风险意识和现场风险辨识能力的培训, 使各级人员逐步接受安全风险管理理念。
3 建立健全风险数据库
抓好风险管理工作, 首先要掌握企业的安全风险情况。根据安全风险评估规范要求, 认真系统地开展查找和风险辨识工作, 从设备、环境、工器具、劳动保护以及物料等静态风险的识别, 找出存在的危险因素;从人员素质及管理方面查找影响安全的危险因素;建立起企业的风险数据库 (按一座变电站、一条线路、安全工器具、人员素质、劳动保护等建立风险数据库) 。风险数据库的建立, 使各车间、供电所及公司相关部门, 根据单元对象的特点, 参照风险辨识防范手册选取识别项目, 进一步细化便于操作的识别内容。结合巡视、检修等日常工作, 将发现的危险因素填入风险库, 动态维护设备单元的风险库。在工作前, 对该项工作能够通过风险数据库和现场勘查, 全面地掌握风险, 在工作中对风险进行预控。
4 安全风险的辨识和预控
风险管理重点工作是风险的辨识和预控。山东省禹城市电力总公司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企业风险辨识和预控工作: (1) 进一步强化生产计划的刚性管理, 并召开施工协调会, 使得各项工作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风险辨识, 有针对性地采取预控措施。 (2) 加大对“三大措施”、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卡) 的审核力度, 对危险点分析不全面、预控措施不完善的工程不准开工。 (3) 在检修、施工作业中试行了“危险点分析预控单”随工作票一同办理, 一票一单, 并且规范了“危险点分析预控单”的审批程序, 对于复杂的检修、施工、操作等, 负责组织召开专门会议, 分析查找工作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威胁人身安全的危险因素, 布置控制危险点的措施, 并在工作中检查“危险点分析预控单”的执行情况。 (4) 加大检修、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 实行各级人员现场监督的制度, 监督检查现场的预控措施是否执行到位, 使危险点风险预控措施在现场、在基层得到落实。 (5) 加大对违章作业行为的处罚力度。
5 安全风险的评估开展
《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是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的主要部分, 按照生产环境、机具与防护、人员素质、现场管理、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五个方面, 采取了以班组到车间再到公司三级评估模式。班组主要是评估安全风险意识和识别、控制风险的能力等, 按照《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中相关内容逐一进行评定。车间主要是对设备、环境和工器机具的具体评估, 以及现场作业安全方面的评估并汇总班组评定情况。公司则是按照闭环管理要求实施PDCA循环推进, 不断提高的原则, 落实对生产环境、现场管理、安全管理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的评估, 汇总有关专业的评估结果, 纠正效果不佳的风险管理方法, 提出下一轮持续改进的措施。
6 取得的效果
2008年该公司通过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将各类操作、检修、改造施工中的危险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超前加以控制, 所以未发生违章和安全生产事故。通过对企业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评估出了在生产环境、人员素质、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着的风险, 为使这些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和计划, 责任到部门、车间、班组和成员。从而使输配电线路故障率明显下降, 变电设备事故率为零, 未发生误操作现象, 人员安全意识进一步得到了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规范, 人、机、料布置井然有序;各项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得到了加强, 保证了公司全年安全目标的实现。
7 结束语
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 基层班组反映良好, 在现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使用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从事电力方面工作, 必须严格执行“两票三制”, “危险点分析预控单”仅作为工作过程中对安全工作的提示和补充, 不能代替工作票或操作票。
(2) 危险点预控应实行分级控制的原则。单位、部门、班组、个人应分别明确预控重点和责任, 落实作业现场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达到各有侧重, 层层把关, 形成立体安全防护网络。
(3) 危险点预控应实行动态控制原则。由于危险点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 旧的危险点被控制, 新的危险点又会出现, 并且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 危险点的危害程度也在变化, 因此对危险点的控制应是动态的。只有充分认识危险点的变化规律, 适时调整预控思路和方法, 才能有效地对危险点实行预控。
【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企业内部;财务控制
随着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逐渐消除了电信、银行以及电力等行业的垄断情况,并且社会已经开始广泛关注县级供电公司的行业垄断和长期受到政府保护的问题。县级供电企业具有法人资格,并且对繁荣地方经济、减轻农民负担以及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县级供电企业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应该从健全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开展财务内部监督等方面着手。基于此,本文对县级供电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管理开展分析。
一、县级供电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来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的用电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我国每年都需要新增1000万kw以上的发电机组,因此,我国的电力工程投资项目数量以及建设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导致能耗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是随着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竞价政策开始实施,使得电力企业的发展环境不断变化,可能遭受的风险类型也在持续增多,为供电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财务管理的难度也大大提高。
县级供电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以及资本密集型的企业,资金的流量以及资产规模都相对较大,并且其单项投资多、回收周期长,因此就使得县级供电企业内部财务管理链条长、风险点多,使得财务管理风险性加大。就目前而言,财务管理风险几乎是贯穿于供电企业所有的经济活动之中,比如,电力工程建设、相关投资项目、市场竞争以及资金筹措等等。这些风险因素通常是难以预料和控制的,并且可能使供电企业遭受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从而引起企业的财务危机。比如,在资金筹措方面的一些风险。为了实现资金的有效周转,相关电力企业会将借入的资金投入到其运营过程当中,希望利用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资本收益率,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就会导致电力企业无法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甚至还会发生收益下降的情况,因此就会使相关电力企业背负债务,经营困难。此外,这种情形不仅使企业面临负债的窘境,还会使企业面临拖欠电费、偷电等一系列无法避免的问题,从而使电力企业的生产、投入无法进行有效回收,以此带来坏账的风险。
另一方面,一些外界不可预知的因素,也会使电力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比如,2009年的严重雪灾,导致三万多条的供电线路停运,另外还有两千多座变电站无法使用,为电力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不仅如此,由于电价政策的实施,使得电力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小,而电价就是企业的生命,这必然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
二、县级供电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现状
1.缺乏完整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
随着许多县级供电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对企业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改革,但是,由于电力企业属于国有企业,并且是长期存在的,因此在其改革完成后仍存在一些体制上的问题。许多的县级供电企业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和体系,就使得会计工作没有扎实的基础,进而无法形成科学、合理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部分县级供电企业虽然建立了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但是由于该体系不够完善,以及没有将体系真正的贯彻落实,就使得体系管理流于表面,无法深入财政管理内部,从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2.相关人员风险意识单薄
就目前而言,仍有许多县级供电企业没有很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经营管理的思路以及经营管理的理念仍停留在老思路、老模式当中,依旧沿袭着以往优势地位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思维,风险意识单薄,并且没有对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部分县级供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较差,并且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居高不下。尤其是在当前很多供电企业急于扩张的背景下,部分县级供电企业仍进行大量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该企业的财务风险不断加大。因此相关人员应该清楚的明白,投资是一把“双刃剑”,任何投资都是带有一定风险性的,一旦投资的效果不理想,就会使企业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的还会影响到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营。
3.内部风险控制执行不力
从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大部分县级供电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机制并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可操作性较小,并且管理手段也相对落后,缺乏相关的理论依据以及制度依据,从而导致各个部门的协调性差、制度执行的力度也不够,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极为突出。由此可见,这些方面的不足必定会为相应的县级供电企业经营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风险,甚至还会误导企业决策者做出错误的管理决策,从而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此外,管理中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无法提高财务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使相应的财务管理效能发挥十分有限,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就会不断加大。
4.盲目投资,资本支出控制不力
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尽管县级供电企业每年都会增大固定资产的投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盲目投资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相关人员并没有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甚至一些企业会不顾自身的财力状况投资小型基站,从而为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影响。此外还有部分县级供电企业的成本以及工程规模控制不严,导致项目超标,使得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逐渐加大。
三、完善县级供电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策略
1.提升财会人员素质,构建财务信息管理平台
要想使县级供电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工作得以稳定发展,不仅需要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机制,还应该要保证企业员工的积极参与。只有员工真正的贯彻、执行相应制度,这个制度才算是有效的,并且只有这样,制度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综合分析当前县级供电企业员工的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出高效的财务信息管理平台:第一,县级供电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把握新进人员的入职工作,必须要保证入职人员具备相应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以此从根本上保障整个供电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人员的水平以及能力;第二,在财会人员的工作过程中,电力企业应该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确保财会管理人员可以全面的了解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工作,从而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使每一个人都有能力独立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类事件。此外,进行定期的培训除了要注重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还应该注重培养其职业道德,从而促进财会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的稳步提高。
2.健全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要想做好县级供电企业内部财务的控制工作,首先就应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有一定的保障。县级供电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应该要在确保成本与经济效益相适应的基础之上,以企业经营和生产的角度为出发点,对未来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充分的思考,从而不断地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使其在财务管理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贯彻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对该企业的财务控制状况有一个清晰并且正确的认识,以此来快速、高效地解决控制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细节性问题,从而明确相关管理人员以及各个部门的责任,确保控制工作的有效落实。
3.开展财务内部监督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县级供电企业的规模也随着不断扩大,因此就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大的影响。为了我国经济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县级供电企业就应该组建一支规范化的企业内部财务监督队伍,从而做好企业内部财务检查以及内部审计等工作。对于县级供电企业财务内部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制定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并进行实时反馈,以此来确保电力企业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并且还应该明确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义务与责任,从而实现对县级供电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监管,从根本上避免风险的出现,使企业得到良好、稳定的发展。
4.加强融资担保,严格把控风险
首先县级供电企业应该对资金的使用量进行准确预测,然后再进行筹备,避免出现资金闲置或者是资金不足的情况发生,从而有效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其次相关人员还需要确定筹集资金的渠道,然后合理安排资金结构。银行贷款是县级供电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途径,虽然这样的方法成本较低,但是相应的财务风险较大,并且还需要定期还息,稍有不慎电力企业就会出现亏空的现象。因此,县级电力企业在办理贷款时需要充分考虑国家的宏观调控因素以及利率问题,防治发生贷款审批不力的情况,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四、结语
在县级供电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因此,为了企业的稳定发展,财务管理人员就需要不断地完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此外,县级供电企业还应该提升财会人员素质、构建财务信息管理平台,只有这样才可以不断提高控制工作的工作效率,从而促进县级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兆才,杨立新,杨文文. 县级供电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3:165-166.
[2]柯雅婷. 从县级供电企业实况出发,浅析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现代国企研究,2016,14:55+57.
[3]唐晓燕. 县级供电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市场,2016,34:49+51.
[4]李海燕. 浅析电力企业工程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问题[A]. 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年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1.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推荐阅读:
县级供电企业改革思考11-29
县级供电企业思政和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01-09
供电企业安全标语10-31
论分析电力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常见问题及管理方法07-15
工业企业供电12-10
供电集体企业发展09-29
论基层供电企业发展09-14
供电企业档案分类表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