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之树作文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常青之树作文(精选7篇)

常青之树作文 篇1

记忆,不会随时间而逝。披发行吟、形容枯槁的屈原,因不堪忍受国破之痛而自沉江中。其心扶持社稷,其志光照千秋。凯尔泰斯,一位经历过纳粹集中营生活的犹太人。他忘不了倒在毒气中的同胞,忘不了皮鞭抽来引发的尖叫,他拿起笔,把当年的经历撰写成回忆录,并由此摘得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无论光明还是黑暗,都必将以其真实面目载入史册,万代不腐,并将成为明鉴,以指引后人生活得更好,少走以前的弯路。

记忆,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深入。1985年,身患癌症的邓稼先被人扶上天安门城楼,他望着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的长安街,感慨地问:“二十年后,还会有人记得我们吗?”二十年转瞬即逝,历史给出了响亮的回答:会!邓稼先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的事迹逐渐被解密而为人所知,他无私奉献勇于攻关的精神更是长久激励后人,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崇敬。为人民做过贡献的人,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孔子目光如炬的眼神,鲁迅“荷戟独彷徨”的背影,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迈以及千万革命者甘洒热血的英勇,已经筑起一座座永远的丰碑。记忆历久变鲜明,光辉长照后人心。

常青之树作文 篇2

——聂华苓

人只能活一辈子, 我指的是生理上的。一个人活一辈子就很不容易。他 (她) 要经历多少的苦难, 经历生老病死, 悲欢离合。但是如果你有幸在活着的时候, 同时徜徉在精神世界中、咀嚼自己的生活、体验他人的苦难、享受人生美好的瞬间, 那就相当于延长自己的生命, 相当于活了几辈子。严冬时节读完聂华苓的《三辈子》, 让我在这几天也经历了她的三辈子, 体验她人生的精彩, 仿佛重新点燃生命之火, 延长了我的生命。

我与华苓和安格尔曾有过几次交往, 与他们短暂的接触, 却留下了永久的印象。在《三辈子》一书中聂华苓慨叹自己的一生像活了三辈子, 在大陆的24年是第一辈子, 在台湾的15年是第二辈子, 第三辈子在爱荷华, 到如今已经40多年。从聂华苓出生的1925年至此书出版2011年的86年间, 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中国和世界巨变的时代:从中国内地的故园、到青年时期暂寓的台湾, 以至中年迄今定居的美国, 聂华苓超越了地域与文化的疆界, 凌驾了政治与历史的分野。她以细腻优美的笔触, 记述自己曲折动人的一生, 写下三个人生阶段、三个年代和三个活动空间中的记忆, 让读者看到这位华裔作家曲折动人的一生──曾相依为命的挚爱母亲、为了理想而共同奋斗的至交好友、与世界各地作家相知相交的动人故事, 以及相知相爱27年、却不幸猝逝的先生……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真情, 无不令人动容。

书中开始对武汉生活的描述, 让我看到家乡武汉的过去。聂华苓的母亲因被骗婚而成为自己不愿成为的第三者时, 时年二十。聂华苓的父亲保定军校毕业, 桂系军人, 因在武汉逃避特务的暗杀, 躲进汉口日本租界, 母亲找到他以后一家子就住在日租界。以后父亲两房太太和儿女们就都在一起将就着过日子。但太太们彼此从来不说话。两房儿女间也很少亲密接触。父亲只进出聂华苓母亲的门, 他一辈子话很少, 在两房妻子间艰难应付。聂华苓儿时的记忆, 是黄昏街头高丽妓女的媚笑、醉醺醺的日本水兵的狂叫、家门深锁, 祖父捧著白铜水烟袋, 抱怨一辈子也没当过官。父亲则躲在书房里写字, 字体奇形怪状, 说那是篆字。父亲于1936年在贵州第五行政区专员任内, 在平越被红军枪杀。当时身为长女的她只有九岁。父亲一死, 小小年纪的聂华苓就目睹大房嫡长子为争产和母亲拳头相向。父亲去世后, 她的小小世界起了大变化。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 母亲带着小儿女, 从汉口逃到湖北三斗坪。在当年那闭塞的小镇, 华苓回忆道:“我们是汉口来的。小镇揹竹背篓的女人, 在石板路边叭叭抽旱烟杆的老人, 对‘汉口来的’, 都好奇地多看两眼。我们可真是三斗坪的‘外国人’”。

为了让她受教育, 母亲在她十四岁时, 毅然决然的让她独自远离家乡。聂华苓记得:离别时刻母亲十分悲痛, 但又无比坚决。离开当时她们居住的湖北宜昌三斗坪———从此就决定了华苓一生的命运。华苓说:母亲当时逼着我跟着一位亲戚, 在三斗坪河坝搭上小火轮, 去恩施的湖北省立联合女子中学读初二。我哭着上船。母亲在泪水中逐渐消失了。我也就从此流浪下去了。

抗战中的年轻学生, 可拿到政府救济的学费和生活费, 就是“贷金”, 被称作“流亡学生”。初中毕业, 聂华苓和另外两个女孩严群强和田福尧, 也不管路费够不够, 就上路去重庆, 饱一顿饿一顿, 总算到了重庆。然后被教育部照顾流亡学生的机构分发到长寿的国立十二中。在那时的四川, 她们是“下江人”, 简直就是外国人。

高中毕业, 华苓考上重庆的中央大学经济系, 选读此系原为了毕业好养活家人, 读了一年, 发现志趣完全不合, 于是转读外文系, 期间认识了同学王正路。他们仍然是流亡学生, 靠政府的贷金救济。那“贷金”是抗战时期极重要的德政, 培养了那一代的年轻人。

1945年抗战胜利后, 国立中央大学搬回南京, 虽然不再流浪, 但是内战开始了。1949年, 解放军节节胜利, 马上要席卷大陆。聂华苓独自一人飞往北平去找家在北平的正路结婚。不久, 他俩九死一生, 一路从北平往南逃, 再和母亲相会, 随后带着弟妹一起逃到台湾。那年她二十四岁。到了台湾, 聂华苓当然是外省人。

聂华苓回忆道:“就这样逃, 逃, 逃, 逃了敌人, 逃不了国民党, 逃不了共产党。1949年我二十四岁带着家人从大陆逃到台湾, 立刻参加了雷震先生和胡适先生创办的杂志《自由中国》的工作。因为《自由中国》 对台湾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的尖锐批评和锋利的驳析, 十一年以后的1960年被政府封闭, 雷震、付正、马之驌、刘子英被捕。雷震等被捕后, 我住屋附近总有人来回徘徊。警总藉口查户口, 深夜搜查我家好几次。据说殷海光本来也在被捕的名单上, 警总动手抓人的前一刻, 才把他的名字取消了。当时我们并不知道。我和母亲非常担心他的安全, 每天早上, 一打开报纸, 就看有没有殷海光的名字。没料他和夏道平、宋文明突然在报上发表公开声明, 宣称他们在《自由中国》写的文章, 自负文责。殷海光写的许多篇社论几乎都是雷案中‘鼓动暴动’、‘动摇人心’的文章。1960年九月, 最后一期《自由中国》社论《大江东流挡不住》, 就是殷海光写的。殷海光与聂华苓家有患难之情。1951年 , 聂华苓大 弟在空难 中丧生后, 是殷海光日日陪着她母亲散步, 帮她母亲度过丧子后最艰难的那半年。

在六十年代的台湾, 聂华苓在《自由中国》杂志社工作期间, 因为雷震事件受到影响。遭遇白色恐怖、婚姻触礁、母亲去世, 生活似乎走到尽头。1962年, 孤独的聂华苓在痛苦之中遇到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 从此彻底改变了她的生活。1964年她应安格尔之邀, 把两个女儿暂托付台湾的妹妹, 只身前往美国担任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的“ 作家创作 坊”顾问 。1967年聂华苓 和安格尔在 爱荷华大学创立了“国际写作计划”, 1971年这对有情人 终成眷属 , 相知相惜共度了27个春秋。华苓回忆道:我们两人总有谈不完的话, 一天工作之后, 各自一杯茶在手, 在长窗前坐下, 无所不谈。有一天, 谈到中国的事, 两人辩论。我强词夺理地说:“你这个外国人, 不懂中国的事。”他大笑:“你在我土生土长的爱荷华, 叫我外国人!”我笑着说:“我才是外国人。”

聂华苓说:“我活过的20世纪, 生活不断变化, 身份不断变更。都离不了一个“外”字。“我得过全美州长联会的文学艺术奖, 被选入爱荷华州妇女名人堂。我应该感到自己是美国人了吧。也不是。美国人仍然叫我中国作家。中文是他们觉得‘有趣的’符号。他们不知道我到底写了些什么。在我居住了47年的爱荷华, 前不久, 有个邮差送挂号信到家, 问我:‘你从越南来的吗?’我甚至连中国人也不是了。我1964年从台湾到爱荷华时, 已经出版了7本书。是继续中文写作呢?还是用英文写作?一直犹豫不决, 非常困扰。几年写不出一个字。终于在1970年, 我在书桌前坐下, 拿起笔, 在方格子纸上, 写出五个字:桑青与桃红。我就那样子寂寞地、孤独地写下去了。我的母语就是我的根, 是我可以抓得住的根。这些年, 小说、散文、翻译, 出版了24本书。除了几本翻译作品, 其他的书, 都是用母语写出的。我在台湾开始写作, 流浪半世纪, 作为一个作者, 东兜西转, 又回台湾, 出版我几十年的浪迹生涯, 那对我有特别的意义。我这辈子恍如三生三世──大陆, 台湾, 爱荷华, 几乎全是在水上度过的。长江, 嘉陵江, 爱荷华河。我在台湾是大陆人, 在美国是中国人, 在中国是华裔美国人。我究竟在哪里呀?”

诗人安格尔这位马夫的儿子, 有着一颗纯净的心, 也是一样受过苦, 挨过饿, 婚姻不幸, 却疯狂地迷恋上文学的人。他爱聂华苓, 爱她的孩子, 爱她的一切。这样一个男人, 让聂华苓过上了人生中最舒展的日子。

书中那一段《忆别》, 记叙与安格尔生死离别的最后时刻令人动容。

1991年3月22日的一个上午 , 聂华苓和安格尔登上了一架飞往芝加哥的客机。他们准备先从爱荷华飞到芝加哥, 然后再经芝加哥飞往法兰克福, 与聂华苓的女儿团聚。下午, 飞机抵达芝加哥机场的时候, 天忽然下雨, 再过15分钟就开始登机了。这时安格尔对聂华苓说:“我要去买一张当日的报纸, 拿到飞机上去看。好吗?”聂华苓含笑地点点头。

机场外的小雨越下越大, 飞往法兰克福的客机已经滑向了跑道。当绝大多数乘坐这次航班的旅客都登上飞机的时候, 聂华苓见安格尔仍然没有回来。她慌了, 飞也似地穿过候机大厅, 到机场候机厅内外到处寻找他, 然而一无所获。她赶到厅内一家报亭前时, 忽然惊愕地睁大了双眼, 她发现那里围着许多人, 有旅客, 有机场的工作人员, 还有医生, 他们正在紧张地抢救一个直挺挺躺卧在水泥地上的男人。聂华苓的头忽然“轰”地一响, 她看见了那躺倒的人一张苍白的脸膛, 分明就是她相依为命的先生安格尔。聂华苓大哭着扑上前去, 但是, 安格尔从此再也不曾醒来。

真不能想象, 六十六岁的聂华苓当时是怎样孤身一人从芝加哥返回爱荷华、返回他们空空荡荡的家的。因为我可以作为见证人, 他们生前是那样相依为命、在精神上和生活上是那样相互依靠。

在书中, 聂华苓很慷慨地公开了安格尔在早期写给她的真实、热情而诚恳的一封封情书。华苓的下半生, 因为有了安格尔而更充实快乐, 他俩志趣相投, 心心相映, 总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总有谈不完的话, 他们一起主持作家工作坊, 也一起四处游历。书中有一大段都在描述自各国来爱荷华参加作家工作坊的作家, 透过他们的眼睛, 让我们看到他们之间发生在不同国家的政治事件以及亲情、友情、爱情。

四十几年以来, 世界各地不少作家到过爱荷华。1967年至今, 这些作家不只来自英美日澳等国家, 他们也有从俄罗斯、罗马尼亚、波兰、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南非、南韩等130个不同国家来的, 仅两岸三地的华人作家, 就有一百多位:白先勇、林怀民、郑愁予、陈映真、柏杨、吴晟、张大春、莫言、王安忆、苏童、毕飞宇、李锐……数十位当代作家, 都曾是聂华苓家的座上宾;骆以军的《西夏旅馆》甚至因为那里, 而得以专注地收笔。他们在那里争吵, 在那里谈笑, 在那里交换彼此对世界对国家对文化的种种看法, 他们在那里扩展视野, 他们在那里呼吸自由。聂华苓客厅里那张长桌, 40余年来 , 一共聚集了1400多位作家 , 他们的作品构 成了一部20世纪的华人文学史。从白先勇、余光中、北岛到余华、格非、毕飞宇等, 都曾在这里留下生活的印记。两岸三地作家解冻后的首次接触恰恰就在爱荷华, 台湾的陈映真、柏杨、杨逵、李昂, 大陆的艾青、丁玲、吴祖光、汪曾祺、萧军、王蒙、萧亁、茹志娟王安忆母女等等, 他们就是在那里第一次会面。

聂华苓曾经多次邀请莫言参加, 总是阴差阳错未成功。待莫言终愿成行的时候, 经费已经用完。莫言后来才知道, 他去爱荷华两周的所有费用, 全是聂华苓自掏腰包!

安格尔和聂华苓还一起去各地寻访优秀作家。文革结束后, 他们回到中国, 寻访劫后余生的作家们, 又邀请他们去爱荷华作三个月的交流活动。丁玲和陈明晚年最幸福的那段日子就是他们夫妇给予的, 无数受苦受难的作家都在爱荷华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

聂华苓一生飘荡, 却以她自己的所能, 为全世界上千位作家们提供一段温暖的归属。而这一切, 都起源于她对人、对爱、对自由的珍视。和世界各地作家们交往的美好回忆, 是这本书中无数闪闪发光的鳞片之一。斯人已去, 斯景不在, 但那些鲜活的细节, 通过当事人的细腻笔触, 栩栩如在眼前, 让人感慨不已。

聂华苓说:我和许多地区的作家认识以后, 读到他们的作品, 发现中国人的命运, 也就是二十世纪的人的命运。我和世界文学接触所得到的这份感受, 扩大了我的视野, 影响了我的创作。

采访她的香港纪录片导演陈安琪描述道:“她的一生颠沛流离, 一辈子就是一个‘外’字。但你不太会看见她在人前流露她的悲伤。聂华苓总是笑, 微笑、大笑、爽朗地笑。不知晓的人, 会以为她是个顺遂优渥的贵妇, 但她不是。聂华苓一直让我感觉到‘当下’这个意境。纵使她的生命充满起伏, 但过去那些悲伤与困苦的时刻, 她不会放在心上, 更没有扛在肩上。就是64年移居到美国后, 仍然受到政治的干扰, 中国在加入联合国后, 她被台湾政治列入黑名单, 74年后不能再回台湾了。面对打压, 但她并不怨怼, 亦无指责, 就是把握每一时一刻她所拥有、所能给予。即便深爱的夫婿过世, 她也不曾因此萎靡。我问她, 安格尔过世时, 她是怎么过的?她只轻描淡写地说:我就撑着。就只有撑着。

如今, 聂华苓婉拒洛杉矶妹妹的邀约同住, 仍独自住在她和安格尔的爱巢———爱荷华山坡的鹿园, 那里充满安格尔的踪迹、气味, 那是支持她活下去的重要动力。“保罗和我各自经历了人世沧桑, 浮沉得失, 在这鹿园的红楼中, 对失去的有深情的回忆, 对眼前无限好的夕阳有说不尽的留恋。”聂华苓说:我不能搬家, 这里有我太多的回忆, 这间房子分量太重了。

她独居多年, 两个女儿早就搬走了, 与她感情要好的孙女会每数月探望她一次。除此之外, 每天起居饮食, 驾车外出买菜都是聂华苓一个人。她身体仍然健壮, 精神不俗, 她爽朗的声音, 对答、反应都依然敏捷。只是大概不大愿与外人接触。

聂华苓将个人的爱与自由, 拓展到对他人与对文学的层面。“活过了20世纪的我, 这本书等于是我所活过的20世纪。这本书, 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才能写成!”

生命之树常青 篇3

孟晓东,1964年2月生,江苏无锡人,现任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锡山区教育局副局长,江苏省第六批语文特级教师,教育硕士。曾获江苏省首届“仪征化纤杯”中青年教师语文赛课一等奖。工作近30年来,领衔多项国家、省级课题研究,主持参与的课题先后获江苏省首届、第二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100多篇论文见诸省级及以上刊物,编著的20多本教育书籍正式出版,在全国各地举行过200多场学术报告与公开教学,事迹入选《江苏教育功勋录》和《中国教育专家大辞典》。

二十年前,听说孟晓东。晓东是江苏省师范、教师进修学校系统最年轻的语文特级教师,当时我在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主持工作。

十年前,熟悉孟晓东,缘于工作中的联系。他时任锡山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有声有色地策划了几届“太湖之春”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名动一时。

近几年,更为了解孟晓东。因为周德藩会长选择锡山作为科学认读的实验区,晓东担任区教育局副局长,彼此接触中加深了对他的了解。显然,他对语文教育有了较为成熟且系统的思想。

孟晓东以“生长性”来定义自己的语文教学观,以“在学生的生命里种下一棵树”作为自己教育思想的隐喻。我的理解,这似乎并不仅仅是对杜威“教育即生长”思想的阐发,也不仅仅局限于对课堂教学的关注与探索。因为,生命是颇为沉重的话题,生长是一种蓬勃旺盛的境界,生命的成长正是教育最为本质的内涵,而“树”在汉语传统中从来都是一种审美理想的寄托。所以,“生长性语文”似乎应有更为丰富与深刻的思想内涵,有更为高远开阔的精神境界。循名以责实,知人以论世,解读孟晓东及其语文教育思想,我们可以看到孟晓东于行走中的思考,其对人生的追求与生命的感悟。

生命的品格:天赋与勤奋。张爱玲戏言,同学少年出名要早,但出名之早大多系于天赋。史学家章学诚言:“才色本于天而事由于人,本于天者不可勉强,而由人者不可力外。”意即先天禀赋之不同制约人们的造诣,无天赋而勤奋难成大器,有天资而懈怠同样难有大的作为。孟晓东显然是早慧的少年,成名之早绝非浪得虚名,当今社会名曰敬老敬贤,实则按资论辈,少年新进而能脱颖而出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晓东成名既早,历练也多,由中师生起步,一路走来,成为今天的教育硕士。学业之勤奋,其间多少辛苦可想而知。由语文教学起步,旁涉教师培训、教育管理、课程理论等,多方探索,潜心研究,奋笔疾书。晓东无其他嗜好,唯一卷在握,青烟袅袅,读书之乐,其乐无穷。由教师而校长,由校长而局长,本色不变是书生。少年既未轻狂,成年也不孤傲。“高明者由大略而切求,沉潜者循度数而徐达”,孟晓东之学术研究是见识与学问的殊途同归,道德与文章的相得益彰。观千剑而后识器,多视角审视语文教学,由是另有一番见解与感悟。

生命的尊严:事业与志业。将教书这一职业修炼成为之终身奉献的事业并非易事,选择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志业,为生命之所系则更难。西方社会学家韦伯认为,在不断官僚化、专业化的当代社会,学者为学术而献身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他认为学术研究之独到之处在于,决计不去计较名利和得失,“只有发自内心对学问的献身,他才能因为献身志业,而给人以高贵和尊严的印象”。学术需要坚守,缺少坚忍不拔的毅力,纵有超乎常人的天赋也只是转瞬即逝的流星,而难成高挂天幕的明星。这份坚守决不是烦躁苦闷中的克制,不是孤灯残影下勤苦的自许,而是一种人格的解放、个性的张扬,读书的品味中有发现的乐趣,探究的神迷中有创造的乐趣,由此构成生命幸福的乐章。天赋闪光,人格升华,见识卓著而成一家之言。由教师而官员,倘汲汲于名利,执著于升迁,便难有今天的孟晓东。孟晓东难以割舍的还是这份语文之情,是“不思量自难忘”,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校长执教小学语文,局长“下水”试教小学语文,虽非空前,也非绝后,但毕竟少见。粉丝称其无官员之态,有侠士之风,诚哉此言!语文这门古老的学科,是今天受诟病最多的课程,语文教学如何才能根本改观?孟晓东主张“生长性语文”,呼吁“在学生的生命里种下一棵树”,这是因为他首先在自己的生命里种下了这样一棵树。种子,幼苗,雨露,阳光,春风吹拂,桃李满园。这个世界也因此有了摇曳的小树,有了参天的大树。这是民族的未来,是人类绿色的希望。

生命的价值:幸福、正义与崇高。人之区别于动物,是因为动物的生命成长是特定的,而人的生命成长是待定的。蜘蛛生下来就能结网,但它一辈子只能结同样的网;人刚生下来一无所能,但他却有无限的成长可能。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其成长,或许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即生长”。孟晓东对杜威素有研究,他明白无虞地告诉我们,他的教育主张源于杜威思想的启发。以生活诠释教育是杜威一生坚持的理论取向。“努力使自己继续不断地生存,这是生活的本性。”在生活中人们力图使世界按照自己的目的或需要而改变,同时人的生存属性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现实地展开。这种“改变”或“展开”正是借助语言以彰显生命的张力,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据此,我们能进而理解孟晓东为什么称语文教学是“在学生的生命里种下一棵树”,而不仅仅是给学生丰富的知识,因为这样才能“让他们未来的生命历程踏踏实实、蓬蓬勃勃”。

“扎根沃土,伸向天穹。”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呢?这棵树既在生命中成长,必带生命之属性。生命有其自然属性,当求其幸福;生命有其社会属性,当求其正义;生命有其精神属性,故求其崇高。所以,教育要让儿童有梦想,在知识学习中享受幸福童年。教育之培育德性,关键是培育正直与正义的人格。格瓦拉在进入丛林之前留给孩子的告别信中写道:“你应当永远对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非正义的事情都能产生最强烈的反感。这是一个革命者最高贵的品质。”追求崇高则是拒绝物质化的平庸,从实然世界走向应然世界的超越,这是整个人类从动物界的提升,也是人的自由和解放,是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孟晓东的生命之树上挂着求真的知性之果、求善的德性之果与求美的智慧之果。

语文的教学决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的教学,爱因斯坦说:“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他必须获得美和道德之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而是要寻求生命成长的意义。当然这种寻求是基于语言的学习,而不是疏离语言的说教。“语言是一条最生动、最丰富、最高尚和最牢固的纽带,它把古往今来世世代代的人民连成一个伟大的活生生的整体。”(卡西尔)试看当前的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沦为庖丁解牛式肢解课文的演示,作文教学流为言不由衷的空话、假话、套话的连缀之词,语文练习化为与心灵绝缘的一连串知识点,并罗列为千奇百怪的习题训练。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孟晓东“生长性语文”的主张,无疑具有正本清源的现实针对性。他呼吁“尊重儿童”,“满足生长的需要”,并让学生在追问、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播种:母语教学中的文化自觉。孟晓东认为:“语文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心灵、生命密不可分的文化。”他主张:“不仅要着力培养学生语文运用的实用功能,也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让学生在语言成长的同时,人文素养也同步生长。”孟晓东所理解的“生长”,是指学生的自我发展,是学生自我主体的构建,教师的职责全在于引领与作出表率。他认为教育要为学生成长营造适于生长的空间,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时间,教师要多角度审视教学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孟晓东主张语文教学以问题为导向,以语言体验为途径,以转识成智为目标,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的不同角度定位“生长性语文”教学。他以遵循儿童的生长方式、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的规律作为“生长性语文”的理论基石,使“生长性语文”达到逻辑的一致与理论的自洽。

孟晓东的语文教育思想充满着辩证法,既是理性的又是诗意的。语言既是他表情达意的工具,又是他思想的直接显现。语文教学既是他的道路,也是他的家园,甚至是他个人的命运——那挥之不去的情结。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境,塑造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命运。英语文化塑造了探险与征服野蛮的鲁滨逊,西班牙文化则创造了心灵天真、情感善良的堂吉诃德。晚年的杨绛自学西班牙语并翻译《堂吉诃德》,这契合她怎样的心灵呼唤与命运选择?今天,在杨绛先生的家乡,孟晓东作出了自己的命运选择,他更多地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孟晓东的心灵有怎样感应不得而知,但他对语文教学的期望,是他思想的直接体现,“生长性语文”是他三十年求索的结晶。

孟晓东是有行政权力的学者,但他没有通过权力将自己的观点加之于学校与教师,孟晓东是自如驾驭课堂的著名特级教师,但他并不忙于表演。他真切地帮助和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他脚踏实地推进教育改革,这种谦逊自律、踏实勤奋正是生命的境界。孟晓东是有学问的,他也有许多朋友,他的师友杨九俊、成尚荣、肖川、赵宪宇等都是时代之俊彦。呼朋引类是因为有共同的心声,而一个人的成长速度和所能达到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朋友的品位,这是生命的成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己而立人,是教育工作者永远的责任。

教育是薪火相传的事业,孟晓东的教育思想不仅适于学生,而且昭示青年教师成长。李勤校长的三句话——“‘完整生命’是儿童生长之要义所在”,“‘自我构建’是儿童生长必须的方式”,“‘教师发展’是儿童生长的前提与保障”,条分缕析地概括了孟晓东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李淑英校长在孟晓东指导下逐步形成“注重性情培养,着重思维训练,着重语言生长”的课堂教学风格。作为知己朋友,特级教师、著名杂文家赵宪宇先生以“渊博”“睿智”“卓越”评价孟晓东,显见这位“孟夫子”在师友心目中的分量。“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解读孟晓东及其语文教育思想,主要不在于是否能给予其确切的学术评价,而在于从他的成长个案中我们能看到什么,从他的教育思想中我们能感悟到什么。解读是与他的又一次“相遇”,在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究中“相融”,是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命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这是树的风采,也是教育研究者共同的选择,共同的夙愿。

《圣经》开篇讲了个富有哲理的故事:伊甸园有两棵树,一棵是生命之树,一棵是知识之树。蛇诱惑夏娃偷吃了知识之树上的果子,并给亚当吃。他们二人的眼睛明亮了,有了知识,摆脱了混沌蒙昧。耶和华决不让他们再偷吃生命之树上的果子,他在伊甸园安设四面转动发火的剑,把守住生命之树,又把亚当和夏娃逐出伊甸园,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原罪中受苦受难!神话给我们的启迪是:知识之光在照亮世界的同时,的确也会给人造成苦难,科学须和人文融合才能使人类得到拯救。在成长的生命中种下一棵树,是人类的自我救赎,是教育的真谛,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心愿让生命之树常青作文 篇4

我出生于医生家中。我的父母全是医生,开过一家小诊所。因而,我每日都能从门诊所里见到不计其数、各式各样的病人。尽管我的父母并不像这些高級医院里赫赫有名的医生“悬壶济世、死而复生”,可是她们能让病人再次找到身心健康的觉得。见到病人外露灿烂的笑容,她们就早已如愿以偿了。我的眼中闪过出微不足道的影子身后绽开着闪亮的金色光芒。因此,那一束束光辉在我的内心的土壤层里种下心愿的种籽。种籽发狂一样迅速地生长发育,恨不能立刻打破硬土。

可是,逐渐的,我并讨厌这一岗位了。由于岁月帮我产生的“获得”是:医生真是并不是给人当的,病人一旦在某一时间范围多起來,就疲倦不己,人体透现,头昏脑昏的,人站都站不住了。因此,种子发芽的嫩叶在狂风暴雨的怒吼下,迫不得已低着头,撤兵服输。

2020年新年之时,暴发了一场肺炎疫情,病毒感染像瘋狂的藤条迅速地蔓延着。肺炎疫情的来临毫无疑问是一场沒有硝烟的战争。战事的号角声已奏响,成千上万最美逆行者——白衣天使赶赴战争前线。有战事就必定有存亡。也就在这时,白衣天使的能量引燃我心中的火焰。嫩叶涅盘重生,历经艰难险阻,伸直腰杆,遇上了初阳温暖的阳光的光辉。因此,我长大以后要救治奄奄一息的病人,照料负伤的人,一心一意地救死扶伤。我想让病人们在郁郁葱葱的,软乎乎的草坪上飞奔、玩乐,找到年青时活力四射,青春飞扬的觉得,在五彩缤纷的全球里畅快翱翔。

让友谊之树常青 教案 篇5

让友谊之树常青

第 课时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尊重、宽容、诚信、与人为善等是交往的品德。初步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学会和同学、朋友建立发展真正的友谊;友爱同学,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情。【能 力】

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地交往与沟通,提高与同学、朋友交往的能力。【知 识】

1、懂得同学友情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交往的方式。

2、知道礼貌是交往的必要前提。

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交往的方式,提高与同学、朋友交往的能力。知识链接:懂得同学友情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学习方法:事例引导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同学、朋友、友情的重要性!友情是我们健康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生活离不开朋友,人生离不开友情。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交朋友、和同学、朋友建立友情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怎样交朋友,怎样建立友情!

板书框题:

让友谊之树常青

二、预习导航,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学生在看书的基础上思考下列问题。

1、建立和发展友情的前提是什么?

2、怎样尊重朋友?

3、如何理解宽容?

4、如何理解朋友间的关爱、帮助?

三、合作探究,享受快乐

学习指导: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小组讨论,集思广益。

1、平等•尊重•真诚” 活动一:(材料P61页)阅读讨论:

说一说:自己愿意与上述哪些同学交朋友?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从中应体会到:与同学、朋友交往,首先要做到平等、尊重、真诚(板书)。

想一想:为什么要做到平等、尊重、真诚?应该怎样做到平等、尊重、真诚呢?(2)怎样做到平等、尊重、真诚(教材P62页)

2、理解宽容 活动二: 想一想——如果与到下列下列情况,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 教师讲述:

朋友相处,难免出现分歧、摩擦、争执等。但如果我们理解、宽容朋友,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他人,对他人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友谊之花一定会绽放得更加绚丽!活动三:我该怎么办?(见教材P63页)

请为这个故事续写可能的结尾:

小方 „„

参考结尾:小方这次不答应他的要求,说:“那可不好,考试成绩不能作弊,我相信你会考好的。“在小方的帮助和鼓励下,小袁考出了好成绩。他们不仅是学习上的好伙伴,更是生活中的好朋友。

3、关爱 • 帮助 活动四:

想一想: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会怎么做?(指导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讲述)教师讲述:

在人的一生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任何人都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都需要来自同学、朋友的关爱和帮助。

想一想:当同学、朋友遇到困难和不幸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教师讲述:

我们应该毫不由于地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所能给予热情的帮助,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幸灾乐祸。

四、学生畅谈收获,进行总结。

五、当堂检测

1、荡起友谊的双桨小梅与小青是同班同学,二人都喜欢学习绘画,为此他们常常会围绕共同的嗜好进行探讨。但是,在其他文化课方面,小梅却没小青成绩好。当小梅向小青请教时,小青却不愿帮助她,还冷嘲热讽地说:”这么简单都不会,你真笨!自己想!“然后漠不关心地把头扭向一边,干自己的事情去了。这样的情形使小梅对小青慢慢有了距离感,小梅后来又结识了新的朋友。可是小青却抱怨小梅三心二意。(1)你认为小青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友谊的双桨需要我们和谐地摇荡,才能推开层层波浪助我们成功。你认为小梅和小青怎样做才能维系真挚的友情?

2、假如你和朋友之间发生了下列事情,你会怎么办? A B

《让友谊之树常青》教学反思 篇6

首先,对于本次教学的成功之处,我总结如下:第一,活动设置较为生动有趣,案例选择也能够贴合书本知识,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问题设置比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第三,整个课堂程环节设置较为明确,目的也较为明确,使课堂具有较好的连贯性。第四,本次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其次,对于本次教学,对于完全是教学新手的我,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前辈都给予了我很多非常好的建议和意见,很多都是我完全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让我获益匪浅。第一,关于课堂串词问题,起初我完全依靠临场发挥,后来前辈们建议我将串词固定下来,为我后期课堂奠定了稳固的基础。第二,因为我缺乏教学经验,所以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不够敏感,很难抓住课堂上的闪光点,后经过老师们的点拨,我开始慢慢能够发现学生们的闪光之处,对我今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大的启发作用。第三,因为我刚刚走出大学校园,所以在教育机智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因此面对课堂上学生们“不同的声音”,我往往选择逃避,而没有抓住机会对课堂内容进行深化,在老师们的指点后,我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同时学会了如何去抓住课堂深化的机会。第四,刚开始学生回答问题全部是以同一种形式回答,导致课堂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后老师们提出了多样化形式展示课堂讨论结果的建议,我觉得非常受用,因此后面我对课堂问题回答的形式进行了修改,采取开小火车、抢答等多种形式回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丰富了课堂教学。

最后,对于本次公开课,我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第一,课堂上结合书本不够紧密,没有及时让学生在书本上对讲到的相关内容做上记号,导致部分同学在授课结束后,书本上还是一片空白。第二,教育机智还不足,对于一些比较精彩和比较不同的学生的声音,老师的分析还不够,没有进行更进一步的剖析和引导。第三,“你比我猜”游戏环节的说明不够清晰,学生应可对动物进行语言上的描述,这样可以提高回答的正确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加活跃课堂氛围,但由于我的说明不够明确,导致同学们的正确率不高,没有完全达到预设效果。第四,对新教材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没能挖掘出书本中更加深层次的内容,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仅仅停留在书本层面,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深入,对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交友没有达到比较深刻的影响。第五,对于“友谊时光共分享”环节,老师的情绪表达不够到位,没能引起大部分同学对珍贵友谊的共鸣,没能奠定好本堂课的情感基调。第六,教师的课堂上的引导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对于一些同学独到的见解,没有进行更加深刻的分析和引导,导致课堂教育不够深入。

让学生的思维之树常青 篇7

关键词:数学思维;创造性思维;初中数学

初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最主要的特征是体现在思维能力的提高上,数学的抽象、直觉、想象、美感等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它学科望尘莫及的。因此教会学生掌握知识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凸显数学训练思维的优势,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品质,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学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激发创造性思维需要创设数学情境

亚里士多德曾经做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这样精练的论述。数学学习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动态过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具有趣味性、魅力性,而且能引起学生思考的数学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集中精力,积极思考,研究和探求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数学创造的灵感与顿悟很可能由此而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随着数学情境的推进,唤起学习的兴趣,激起思维的动力,同时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数学情境之美。每个学生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分子,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某些实际问题,这样就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笔者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识别”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学校的旗杆有多高?”学生异口同声:“不知道。”“大家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出教学楼的高度呢?”同学们议论纷纷:“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这个情境既贴近实际生活,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其解决之中包含着多种策略,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很大促进作用。

二、发展创造性思维需要用数学解题教学

人们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就是创造性思维。思路具有多向性是创造思维的显著特征,创造性思维在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同时,还能产生独特新颖的想法,提出创造性的见解,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要通过解题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学会并且掌握从多个角度提出独特新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充分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具备丰富的想象、创造性的灵感等多种思维素质。在解题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与常规解题的模式,探究高效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途径,凡此种种都是创新思维的具体体现。

三、拓展创造性思维需要加强发散思维训练

不按照正常规律思维、寻求多种变异、从多角度探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就是发散思维。一个人如果许有多种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而且其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也很灵活,那就说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很强。因此,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统摄思维的训练。

所谓的统摄思维训练,概括地说就是对已学的知识、概念、规律、事实等知识进行归纳,并寻找其内在的规律。“把陌生的东西变成熟悉的,把熟悉的东西变成陌生的。”让学生把熟悉的变成“陌生”的新知识就是统摄思维训练的核心。例如,初一教材“相交线、平行线”单元的概念,学生难以掌握,极易混淆;初三教材“圆”单元的知识点较多。对此,教师可以采用“思路引导,立体训练”的方法,引导学生利用求异思维的多维性,从给定的信息出发,以新知进行辐射,从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教师如此训练,可以促使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克服思维障碍,找准思维的连接点,为学生的积极思维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注重开放式思维训练,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同样可以成为师生交流的互动过程。教师和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教学过程,是取得教学高效的前提。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前一些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教师只注重“教”,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导致学生自主性学习空间狭窄,学生个性得不到发挥。因此,要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多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和讨论的空间,使他们有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相互讨论,共同研究、发表各自见解的机会。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数学教学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全面展开,脑、手、口是数学课堂上学生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的载体。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在于既要教学生学会,还要教学生会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2.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回顾复习、导入新课、传授新知、反馈过程、深化知识、小结教学、作业布置等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和程序。科学地把教学的各部分进行合理的安排,设计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好课堂里的每一分钟,是搞好数学教学最重要的因素。

认知过程的完整性是设计课堂层次时要重点注意的问题。人对事物认识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学层次的展开必须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努力使教与学这两方面的活动有机融合,和谐协调。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同学初步获取新知后,教师可以安排当堂练习,让他们独立思考并完成,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练习的情况,以便“对症下药“。这样,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对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领会,能力也会得到提高与发展。

3.给学生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

数学开放式问题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和比较大自由度的思维活动,对展开学生的思维活动比较容易,学生在思考中能提出更多新的有质量的问题,而且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更多;二是其具有与传统封闭型题截然不同的特点,常规性题目便具备了开放题的形式,更加具有挑战性。

如果数学教学真正做到了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促进他们展开思维,主动探索,那么学生们能通过独立思考得出结果时,往往会产生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在开放的教学中,学生的个性也就得到了张扬。

总之,数学教学与思维密切相关,数学教学既是学生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得到发展的过程。灵活多变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只要教师能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有机的整合,深入研究数学科学、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的特点,寻求数学活动的规律,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会培养起来,思维之树就会常青。[e]

参考文献:

[1]杨宝军.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的一点思考[J].吉林教育,2006,(6).

[2]马昌胜.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J].甘肃教育,2006,(4).

[3]叶良军.数学课堂教学激活学生思维若干方法浅议[J].数学月刊,2000,(7).

[4]张远增等.初中数学开放性问题[M].华师大出版社,2001.

上一篇:新苏教版初中语文目录下一篇:学校安全教育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