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

2024-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精选8篇)

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 篇1

张晓明 齐勇锋

本文对中国文化事业单位的发展历史、近年来的改革进程、以及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在文化事业单位的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改革的目标模式进行了描述。

“事业单位”是我国传统体制对于除了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以外的社会机构的通称,“文化事业单位”事实上包含所有原来在各个政府部门以及全国性社团组织系统下建立的文化机构,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实际指向所有国有文化机构。尽管在中国事业单位的总盘子中,文化事业单位是一个最小的部分,但又是一个情况极为复杂,改革难度相当大的部分。本研究只能看作是一个开始。

一 中国文化事业单位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传统体制下的事业单位类似于国外的公共服务机构,文化事业单位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文化事业单位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尽管在体制上的性质一直没有改变,但是实际运行状况却已经多种多样,体制和机制落后的状况极为明显。

1.什么是事业单位?

“单位”是对于中国社会微观组织机构的总称,以独立核算的“法人机构”计算,中国的单位包括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居民委员会等四  本研究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事业单位改革研究”课题 “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研究”分课题最终成果的缩写。本课题主持机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总课题组及各分课题负责人,以及参加讨论的人包括:张晓明、齐勇锋、章建刚、贾旭东、李河、高书生、陈欣新、郝振省、徐升国、胡正荣、李继东、徐世丕、胡书东、张丽娜、王艳芳、惠鸣。 张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齐勇锋,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种,总数是510.7万个①。

根据国家发改委总课题组提供的数字,2002年,中国的事业单位大约有100万个,职工总数接近3000万,占公共部门就业人数的41%,全国劳动力总量的4%。中国的经济资源有相当大一部分投入到了事业单位,其中包括60%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大量的国有土地、大约三分之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以及各级政府综合预算经常性开支的1/3②。

事业单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组织,从1963年开始,不同时期有过四次定义③。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中国的事业单位在体制上被确定为一种非营利性的,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等领域从事社会服务的微观组织,与西方国家的公共服务机构类似,可以叫做“公共服务单位”(public service unite),简称“PSU”。但是,中国的事业单位的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对事业单位的财政支持逐渐缩小,相当一部分经营性事业单位成为事实上的产业机构。因此,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单位又是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有名无实的用语,它实际上是指以“事业单位”的名义开展公共服务和经营性活动的一批各种各样的服务性机构的总称。

2.中国文化事业单位的分布

文化事业单位的分布是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社会需要和国家发展重点的转移而逐步形成的,而且隶属系统经历过多次变化。目前的状况是,狭义的文化事业单位可以指国家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三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管理的单位,广义的文化事业单位还应该包括其他部委所属的文化事业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作协等全国性社会团体管理的文化事业单位,以及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非企业机构”。

狭义的文化事业单位是我国文化机构的主体。截止2004年底,由国家文化部归口管理的文化事业单位5.56万个,文物保护机构3965个。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归口管理的有1966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新闻出版总署归口管理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出版事业单位约为8100家左右。④

①② 数据来源:《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见国家统计局网站,2003年1月17日。

参见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减贫与经济管理局:《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供》,中信出版社,2005 年版,第1-2页。③ 参见宋大涵、李建、王岩:《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第2-3页。④ 数据由本课题组研究人员根据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政府部门掌握的资料整理得出。

广义的文化事业单位目前没有统一的统计。从课题组搜集到的数据看,工会系统有工人文化宫、俱乐部3.9万个,图书馆2万个①;目前全国的各种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共有12000多家,其中教育系统有2600多家,共青团系统有1400多家,妇联系统有1200多家②(包括青年宫、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少年科技站、科技馆等)。

“民办非企业”文化机构,是90年代中期以来对私人投资开办的非营利的文化机构的称谓。根据民政部网站提供的数据,截至2004年底,全国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共有13.5万个,其中有文化类的3139个。

3.中国文化事业单位的类型

尽管文化事业单位在体制上被定义为中国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个部分,但是实际情况已经并非如此。就整个事业单位而言,预算拨款目前大约只占全部收入的一半左右③,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26年来,事业单位运作状况已经高度分化,类型已经多种多样。从1989年1月起,国家财政部就将其国家预算内事业单位区分为“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管理”三种基本的类型。

狭义的文化事业单位由三大文化主管部门管理,其统计数据中显示的财政依存度,有助于我们了解其类型分化状况。根据我们搜集的数据,文化部系统事业单位的财政依存度最高,达到69.8%;广电系统次之,约为10%左右;新闻出版系统基本上已经成为重要的国民经济产出部门,产值约为1900亿,据说对国家税收贡献仅次于烟草。

三大部门财政依存度差别反映出所属文化事业单位运行分化的状况:文化部所属的文化事业单位(如艺术表演团体、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等)所提供产品收费能力不足,财政全额资助的单位绝大多数集中于此。广电和新闻出版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所提供的产品易于“创收”,商业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大多属于国家财政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管理单位。

广义的文化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文化单位缺乏上述部门性的统计数字。根据课题组案例调查的情况看,这些文化事业单位由于缺乏明确的业务主管部门,因此普遍开展了各种创收活动,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机构的类型更加多 ①② 中华全国总工会:《2002年中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蓝皮书》,见新华网2003年1月24日。

见谷丽萍:《大力推进青少年社会教育,努力开创青少年宫工作新局面》,2005年5月8日,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网。③ 见《中国: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改善公共服务提供》,第4页。

种多样。

4.文化事业单位存在问题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20多年,与经济部门相比,公共服务部门的改革相对滞后,已经成为新一轮改革的重点。中国的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分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四小类,文化事业单位规模最小,但是特殊性和复杂程度却很高,普遍存在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问题已经严重制约新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看,由于不加区别地鼓励实行有偿服务,使大部分文化事业单位虽然体制上仍然按公共服务机构管理,所提供的产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公共性质:或者由于投入不足而萎缩(如公共图书馆等),或者由于扩大收费而蜕变(如工人俱乐部、青少年宫等),或者由于完全转向商业轨道而变质(如广播电视机构,依靠广告生存)。

从微观组织层面看,为了适应开展有偿服务的需要,大批有经营能力的事业单位(主要是在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领域)获得了双重身份:既是事业法人,也有企业法人执照,长期实行事业和产业双轨制的混合经营(即所谓“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在这种制度安排之下,在同一单位内,公共与非公共性质的产品和服务混淆,经营性活动与公益性活动交叉,多重功能相互重叠,多重发展目标相互冲突,内部管理机制日益混乱。

在政府监管层面,由于文化事业单位大部分已经市场化,成为事实上的营利性机构,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很大程度上与现实脱节了。这一情形常常被概括为政府“越位”(主要指对产业属性较强的机构,政府干预过多)、“缺位”(主要指对公共服务性质较强的机构,政府支持不足)、“错位”(主要指不同政府机构之间管理权限不清,重叠错位)。

在结构布局层面,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单位的发展过多依靠地方财政,以及允许事业单位自身创收的做法,导致文化发展在地区和城乡间严重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消费水平高,文化需求旺盛,购买服务能力强,财政支持力度又大,各种文化机构发展形势就好。落后地区有效需求不足,政府财政能力又小,文化机构发展形势就差。城市经济状况好,文化就发达,农村经济状况差,文化就落后,等等。

在宏观管理体制层面,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一再提出改革文化体制,但是实际上宏观体制的管理理念还没有根本改变,适应市场经济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思路没有形成,国家管理经济和管理文化还是“两张皮”。表现在国家无论对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都垄断过度,社会力量办文化的通道依然不畅。虽然已经允许民办文化事业单位,政策的取向仍然是限制民间资本的进入。在2003年以后的改革中,有关方面经常以“办文化”、“管微观”、“管理系统内部的文化机构”这几个判断来指出这方面的问题。

二 中国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进程和评价

中国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事实上贯彻了文化事业单位发展始终,市场化是这一发展过程的主线。1963年,国家第一次明确“事业单位”这一类社会组织的编制类型,这可以看作文化事业单位产生的标志。仅仅3年后,文化大革命开始,文化事业单位基本瘫痪,未能正常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直至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单位才再次开始正常运行,而新设立的文化事业单位则构成目前文化事业单位的主体。可以认为,中国文化事业单位的有效生命期几乎是在市场取向的改革进程中渡过的。因此,中国文化事业单位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以改革推动市场化、以市场化推动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过程。

1.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过程:四个阶段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经过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3年,国家开始允许文化事业单位从事经营活动,“双轨制”模式开始浮现。1978年,财政部批准《人民日报》等新闻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1979年元旦,上海电视台播出了中国电视的第一条商业广告。1979年9月30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第一条外国商业广告。这些事件标志着,在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的核心领域,新闻出版传媒机构正式开始从意识形态宣传型向宣传与经营并重、双轨制运行的方向发展。

第二阶段:1984-1993年,各项改革决定出台,文化事业单位经营活动受到鼓励,允许文化事业单位拥有企业执照,“双轨制”合法化。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出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公共服务部 40 门改革分行业开始①,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在一些行业(特别是演艺业)开始进行,经营活动普遍受到鼓励。到了1987年,这一阶段改革措施演变为正式的政策出台,允许文化事业单位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获得营业执照,合法开展企业化经营活动。这标志着“双轨制”的合法化②。1989年1月,财政部发文,根据事业单位是否有“稳定的经常性业务收入”,将国家预算内事业单位区分为“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和“自收自支管理”三种类型,将这一阶段改革从国家预算管理角度确定下来。这标志着“预算内事业单位”在性质不变的情况下被区分为“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的不同类别。

第三阶段:1993-2000年,中国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阶段,事业单位改革的正式决定出台,开始摸索在体制上将事业和产业分离运作。1993年,党中央做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明确了改革的目标取向③。1996年,事业单位全面改革开始④,提出将“政事分开”放到首位,推动各类事业单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逐步转变为独立法人参与市场运行。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同时,广电系统事业单位“制播分离”改革开始,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开始向着在体制上将事业和产业分离运作的方向发展。

第四阶段:2000-2006年,正式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任务。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思路基本形成。2000年10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这样的用语第一次出现在党的公开文件中⑤。2001年8月出台另一个文件,肯定了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组建成为产业集团这一改革思路⑥。2003年6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召开,事业与产业“分类改革”的思路成型,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中心环节全面展开。

2.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四个主要方面

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从2003年6月开始进行,到2005年底基本结束。与文化 ①②

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卫生体制等各项改革决定陆续出台。

1987年,文化部、财政部、国家工商局联合颁布了《文化事业单位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鼓励文化事业单位利用自己的知识、艺术、技术和设备等条件,开展有偿服务,取得收入,用于补充事业经费的不足。③ 1993年11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④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事业单位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⑤ 见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

⑥ 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出台“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若干意见”(“17号文件”),文件提出建立“以资产为纽带,业务为主线创建新型的、跨行业的、跨地区的传媒和出版集团”。

事业单位改革相关的问题主要涉及到4个方面:

第一,宏观管理体制改革:重建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的关系。这次试点明确了,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政府职能,目的是将直接生产和提供文化产品的政府,转变为管理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的政府(从“办”到“管”的转变)。具体做法是,将不同的文化事业单位与政府分离(使事业单位不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所谓“政企分离”、“政事分离”),重建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的关系。目前,试点地区的政府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已经与出版社、出版集团实现了分离,广电部门也实现了与电台、电视台的分开。

第二,微观主体改革:将事业单位建成不同的市场主体。这次试点明确了,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改造作为微观主体的文化事业单位,将原来单一的文化事业单位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事业体制企业化运行单位”,以及“确定为企业的单位”三种类型,明确了不同的改革要求,区别重建。第一类要加大投入,调整资源配置,逐步建设成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第二类要由国家重点扶持,但是要改进和完善国家扶持的方式。其中的新闻媒体要优化组织结构,整合内部资源,转变经营方式,将经营性环节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进行市场运作,为主业服务;第三类要整体实现转制为企业,重塑为文化市场主体。

第三,实行综合执法,推动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次试点启动了政府文化部门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目的是改变以“条条”和“块块”的行政方式对文化事业单位实施监管造成的机构重叠、效能低下、多头管理的问题。具体做法是,适应建立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发展的要求,将试点地区地市和区县一级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三局合并”,成立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整合文化、工商、税务等部门市场执法机构,实行“综合执法”,为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创造统一高效的管理环境。

第四,逐步开放市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这次试点提出,要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目的是改变中国的文化市场开放程度不够,国有文化机构比重过大,对非公经济准入限制过多,不利于产业发展的问题。这意味着在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后,将通过一系列文化经济政策的实施①,鼓励非公经济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以此促进文化市场资源整合。同 ① 2005年,已经出台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国发[2005]10号),《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文办发[2005]19号),等等。

时,也表明将逐步对非公经济开放公共文化服务领域。

3.改革评价:进展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如果全面回顾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有以下几点应该予以充分肯定:首先,20多年来的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总的方向是一种“市场取向”的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以出台“文化经济政策”的形式逐步放松管制,同时摸索体制改革的路径,这是在改革总体目标尚不清晰,市场经济环境尚未形成条件下的现实选择。其次,“十五”期间的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基本清晰,公共服务部门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形势下进行的,是文化体制改革在不同领域长期摸索的结果,是一次根本性的转折和全面的制度创新,可以说是打开了中国文化事业单位通向新体制的通道。第三,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以来的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明确了“分类改革”的基本思路。“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种性质的区分,是从经济上明确了文化单位的“营利”和“非营利”性质;“事业”、“产业”、“事业体制、企业化运营”三种类型,是看到了文化单位区别于其他生产组织的特点,深化了对文化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的认识。第四,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同时,提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了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扶持力度,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长期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衰退的趋势,形成了公共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加强”,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改革试点以来最大的成果是提出了“新文化发展观”,打开了思想观念的“总开关”,为全面的体制性构建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新文化发展观要求,要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规律;要将人民群众看成是文化市场的消费者,把面向市场与面向群众一致起来;要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看成是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把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统一起来;要建立既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文化管理体制。这就基本上解决了文化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文化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问题,从而解决了一直以来无法突破的、将意识形态问题独立于市场之外,将文化体制孤悬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的认识障碍,将我们要建立的新的体制的基础从计划转向了市场。这就使得文化事业单位有可能在新的文化体制改革目标模式下,实行整

体性重构。

但是也要看到,由于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的改革还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进一步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仍然面临着若干深层次问题需要解决。首先,20多年来,尽管改革的“市场取向”正确,但是也出现了片面的市场化倾向。不加区别地开放收费服务以弥补财政经费不足,使得相当一部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丧失了公共服务功能,特别是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普遍衰退。其次,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以来,尽管已经突破了思想障碍,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管理体制和运行状况脱节严重,管理部门对于所属事业单位底数不清,造成了工作准备不够充分、盲目性较大,改革方案制定过于仓促、失之笼统,以及配套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以致不少参与改革的文化事业单位无从遵循,进退失据。第三,“分类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正确的,但是“分类研究”不彻底,实现“整体性重构”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目标,还是一个有待完成的任务。除了具有明确产业属性和公益属性的文化机构外,存在大量中间形态无法分类。特别是那些目前被称为“事业体制,企业化运营”的单位,宣传属性和产业属性不合理结合,单位性质依旧混淆不清,导致意识形态宣传作用不能很好发挥,产业发展的潜力也得不到充分释放,公共服务的职能依然存在着缺位的问题。第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虽然开始得到重视,但是由于市场准入还有大量限制,在着眼于以改革盘活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存量”的同时,对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事业,做大“增量”重视不够。这就使得改革具有“存量改革”的封闭式特点,令改革的效果打了折扣。

本课题组认为,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需要认真研究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文化生产的特殊规律,认真研究我国特殊的发展道路和特定的体制环境,对于现行的文化事业单位进行全面分类。在此基础上,才能科学制定改革的目标模式,并提出实现改革目标的科学对策。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构建的是一个新型的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及其管理体制。这实际上是一个比发展文化产业更为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三 中国文化事业单位分类研究与目标模式设计

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塑造文化市场的微观主体,并在

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之间,建立起一种科学、合理、高效和可持续的合作模式,保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得以充分提供。实现这一任务的基础,是对文化事业单位进行全面、彻底的分类。本文将尝试提出一个系统的分类方法,并从分类入手,对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的目标模式进行初步设计。

1.分类方法研究:一种“三重逻辑建构”

目前对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和“经营性产业单位”两种性质,“事业”、“事业体制、企业化运行”、“产业”三种类型的划分,缺乏统一的方法基础,因此,有必要对分类理论进行再疏理。我们的研究结论是,分类方法是一个由三层分析框架构成的整体:首先是根据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经济学分析,其次是根据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的文化经济分析,最后是从我国特殊的制度环境出发而做出的特殊制度安排。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分类应该是逻辑上统一的和“可还原”的。无论我国的文化机构具有什么独特的类别形态,都不应该违背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机构分类的普遍规则,并最终可以还原为经济学意义上的“公”、“私”机构类型划分的一般原则,否则就有可能造成监管问题。

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和服务首先具有一般的经济属性。经济学根据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将产品分为“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认为具有不可排他性、消费的共同性(外部性)、难以衡量(特异性或者信息不对称)、选择性有限的物品(天然垄断)等特征的产品和服务是公共产品,其它则是一般意义上的私人产品。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分别由不同性质的机构生产和提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也应该根据经济学的方法,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由不同的机构生产和提供。

其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除了具有上述一般经济属性外,还有特殊的文化属性。文化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他具有一种“内外结构”,是物质外壳与意义内容的有机结合。文化产品与服务作为消费对象是其“非物质性”的意义内容而非物质性的外壳。消费一件文化产品,既是对一种物品与服务的消费,也是对一种价值诉求、教化理想和审美态度的接受。这种对“意义内容”的消费需要,显然不同于物质生活产品,从而使得文化产品的性质和监管方式的复杂化程度大大提高。

第三,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还要考虑到我国处于社会转型

期的发展阶段和特殊的制度条件,关注文化产品的“意义内容”的影响,以及基于意义内容的监管形式。我国目前对于文化产品“社会效益”的一再强调,以及对文化生产机构“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要求,即表现出对意义内容影响的关注;对文化领域投融资的各种“准入”政策,则反映了国家对于负有宣传职责的文化机构的特殊监管考虑。

2.对我国文化事业单位的分类尝试

根据以上的分类方法,我们尝试对于目前的文化事业单位进行以下分类。首先,依据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在全部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区分私人品和公共品,并根据产品的特性对各类文化事业单位的未来地位予以确定。从经济学原理出发对文化产品的分类可以有“效率”和“公平”两类:

根据经济学的“效率”的原则,可以将“原创”与“复制”看作区分文化事业单位“营利”和“非营利”性质的第一类根据。因此,那些与保护、整理、研究文化遗产,以及从事文化艺术内容原创有关的机构(国际上一般称为“国家文化机构”,National Cultural Institution),应该首先被确立为非营利的新型事业机构,以区别于一般的营利性企业。这些机构包括:文物及民族民俗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一部分作为“国粹”象征的演出团体。

根据“公平”的原则,可以将有利于提高生活品质、改善地方文化生态环境、提升公众文化品味、有利于公众平等分享文化资源等特点作为区分“营利”和“非营利”性质的第二类依据,将目前文化部归口管理的文化馆、群艺馆、文化站等机构作为事业单位继续保留和发展,将全国总工会和青年团系统的工人俱乐部、青年宫等文化机构作为非营利文化机构予以大力支持。

凡是未列入上述机构的都应该是产业机构,或者是“营利机构”。其次,基于文化生产的特殊性,可以在上述分类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主要是要参考国际上的公共文化体制和政策创新趋势和我国的发展现状,在以上确定为公益性质的文化事业单位中,将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提供加以区分,开放社会力量参加或自主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形成国家、社会、文化机构之间的多种合作形式,因而形成不同范围和形式的公益性文化单位类型。这样做既调动了社会和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保证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提供,又开辟了多种形式资金来

源,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具体做法如政策扶持、政府采购、委托管理(公共信托)、委托生产(公共服务外包)、特许经营,等等。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和文化转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生产力还比较落后,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的任务较重,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这就决定了必须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在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方面更加务实也更为灵活多样,不断创新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方式,以吸引社会和公众的广泛参与。

最后是根据我国的特殊体制环境,在上述“公共文化机构”(特别是公共传媒)中,划分出专门从事意识形态宣传的文化机构。

我国文化事业单位中最为特殊的一个类别就是从事意识形态宣传的机构。应该说明的是,这类机构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既一致又有区别。从一致性角度说,意识形态内容具有最为普遍的公共性;从区别角度说,意识形态内容要集中反映执政党的政策意图和文化取向,在我国目前的体制条件下,是由执政党设立机构,直接主办的,是一种间接“代表”的公共性。目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求是杂志、人民出版社等单位被确定为这类机构。

我国意识形态宣传机构主要集中在传媒领域,实质上是公共文化机构的一种特殊形态。对于这类机构的制度设计,国际上基于经济学一般原则(如天然垄断性),以及文化特殊原则(即如何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形势下,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认同),在我国则还要关注与社会转型相关联的社会稳定和文化安全问题,因而,由执政党适当集中全体人民的意志,直接掌控少数关键传媒,影响舆论导向是必要的。

3.按照法律法规规范的分类设想

我国文化体制和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已经进入“从突破性改革向规范性改革转变”的阶段,我们不仅要进行科学和全面的分类,还要将分类结果纳入现行的法律、法规系统,以推动具体实施。在改革已经实行27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形成的今天,文化机构的类型应该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其它物质生产和社会服务机构统一起来,否则就无法实施统一而有效的法制化监管。

我们认为,可以根据目前事业、产业两分开的原则,同时参照现行法律法规,47 将目前的文化事业单位分为“一般文化企业”、“特殊文化企业”,“一般文化事业单位”、“特殊文化事业单位”四种类型。

第一类:适用于《公司法》规范的一般营利性的文化企业。凡是提供“私人文化产品”的机构,由于这些产品具有较强的大众娱乐性,可以通过市场竞争进行生产和提供,因而都应该成为一般的文化企业。在这一领域中,国有文化资产应逐步退出,以便为社会资本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

第二类:适用于《公司法》规范的国有文化企业,即分布于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业的特殊性质的营利性文化机构。这些机构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主体,目前已形成了“整体转制”和“剥离转制”两种基本改革思路,并拟定了“公司化”、“股份化”的分步骤改革战略,由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变为适用于《公司法》的国有文化企业已经是确定无疑的趋势。但由于受到内容监管的体制环境成熟程度的约束,还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实行有限准入,并对一些机构赋予特殊的职能,实行特殊的法规约束。因此,这些营利性的文化机构将会是一些特殊的国有文化企业。在具体的组织形式上,根据其所赋予的不同社会和政治目标,实行“国有独资”、“国有控股”等组织形式。

第三类:适用于一般事业单位法规约束的文化事业单位,即一般性质的非营利性的公共文化机构。我国文化部所属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以及民政部登记的“民办非企业”文化机构都可以列入此类。一般文化事业单位将是一个充分开放的领域,国有文化机构不必鼓励退出,私人文化机构也不必限制进入,而是应该实行国家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政府和民间协力发展的新型合作模式。一般文化事业单位还将是一个发展最快的领域,目前的“民办非企业机构”应该正名为“民办事业单位”,无论是国办的还是民办的事业单位今后还将进一步融入“非政府、非营利机构”这样一个文化事业单位的大类别中,承担起公共文化服务主战场的责任。一般文化事业单位也是一个政策支持力度最大的领域,“社会事业社会办”将成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第四类:适用于特殊事业单位法规和政策规范的文化事业单位,即特殊性质的非营利性的公共文化机构。由于这类机构涉及意识形态的宣传属性,因此要受到专门制定的法规约束,实行特许准入。关于此类特殊文化事业单位,也应该进行公开的和成文的制度设计,尽可能地消除目前通行的“内部规范”和不成文法 48 规,尽可能减少因领导人意图变化而变化的不确定性。在资产管理、干部配备、治理结构方面也应该与事业单位一般法律法规相衔接,以便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

4.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总体设计:整体重构,分类推进

目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已确定的宏观管理体制目标模式是,“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根据这个基本框架我们认为,未来我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模式应当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党和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各司其职,布局合理、监管规范、形式多样、运转高效、服务充分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体系。

我们认为,上述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三个层次的统一体:首先是确保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充分提供的制度安排,其次是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单位或机构的布局结构,最后才是文化事业单位的组织模式。这是一个整体重构的方案。

关于确保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充分提供的制度安排。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提供方面,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因此,首先需要安排的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方面的职责范围、权限和有效的合作机制;其次,需要设计一系列激励制度和有效的监管制度,以鼓励非政府机构参与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最后,需要对弱势群体(如贫困人口、未成年人、城市中的农民工等)的文化权利落实及其基本文化需求的满足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关于未来文化单位的布局结构。考虑到我国的人均GDP、恩格尔系数和文化消费水平,以及体制环境的衔接,可以勾画出这样一个大致的结构:提供主流意识形态产品和服务的、实行特许准入的特殊的文化事业单位最少(第四类机构);实行有限准入的国有文化企业单位也很有限(第二类机构);一般非营利性文化事业单位较多(第三类机构);一般营利性文化企业最多(第一类机构)。

关于未来文化事业单位的组织模式的设计。不应该有先验的框架,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领域和具体任务,灵活务实地采用多种组织形式,如非政府公共机构、非营利机构、各种形式的信托和基金,以及协会,等等。应该明确的是,未来文化事业单位组织模式的最核心的问题是,与有关政府主管部门的直接控制

的脱离和自主运营。

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 篇2

中国文化课程已被国内很多高校列为通识课, 但就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经过七年教学工作的实践, 我总结出中国文化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国文化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依然坚持老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 这样做其实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 传统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的通识课程大部分是教师讲授知识, 学生课堂上听讲做笔记, 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最后由教师讲评。这样做有一个不好的效果, 就是往往造成学用脱节、机械模仿。没有把教学和他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三) 学生没有作品意识, 缺乏学习主动性。中国文化课程虽然全系开设, 但学生普遍没有作品意识, 缺乏调研的主动性, 学生主观上认为中国文化课与他们的专业相关度不高, 自己的工作以后不会用到, 因此导致整个课成为一种“豆芽”课, 逐渐被边缘化。

二、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面对上述问题, 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学中心, 必须明确教育根本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实际的能力。因此要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模式。那么, 教学改革应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 设立“翻转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理论最早可以追溯至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 (Eric Mazur) 有关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设想, 而其作为一种具有可操作性模式的提出, 则与迈阿密大学的三位教师在“经济学导论”课程中采用将传统教学中学生课上学习内容与学生课下完成内容进行颠倒相关。

现如今, 在我国翻转课堂经常被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加以理解的, 以前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翻转课堂”最大的不同在于“先学后教”, 从教师“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变成了学生主动学、主动问的模式。在教学环节中, 老师的最大作用就是不断鼓励学生自己获取知识, 发现问题。课前学生通过视频自学 (预习) ;课堂上, 再将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 以探究的形式与教师、同学一起讨论解决。而教师则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等学生讨论完毕之后加以点拨、解答、和补充。翻转课堂颠覆传统课堂的最大价值就是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到了极致。我们可借用“翻转课堂”的思路来安排教学。例如, 在课程时间的安排上, 可提前布置预习, 录制视频或提出问题, 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然后上课的时候将课程的三分之二的时间交给学生, 由学生来说怎么学, 调研遇到了什么问题, 大家讨论。

(二) 创设情景, 让学生进入角色。情境教学法是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1930年代到1960年代发展形成。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 并强调创设真实情境, 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学生一般主动学习的能力都不够, 自己一般不会参与调研。因此教师应采取灵活有趣的情景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中国文化、学习中国文化。

(三) 搭建仿真实训平台, 强化学生实训。高校实训平台是将学生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进而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 着力加强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文化课程应该走出课堂, 开设第四课堂, 把教学迁移到生活中。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传系在全系一共创建了40多个校外学生实训基地, 10多个校内仿真实训平台, 使同学们在课堂内吸收到丰富养料的同时, 又可以在校内校外的平台和基地得到实训。到目前为止, 我系已经搭建了 (《零摄影》、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官方网站等十二个校内仿真实训平台, 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落到实处。在学生科的指导下, 文传系要求新生须在入学当年十月选定实训平台。本着尊重学生选择, 兼顾平衡规模 (每平台25人左右) 的原则, 每个平台要兼收六个专业的学生, 以促进学科交融。学生参训时间为两年,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组队设计作品, 考核合格者准予结业, 考核不合格的学生须按学分缴纳学费后参加补训, 直到合格。优秀学生将被选拔为学生助教, 协助指导教师, 领导平台工作, 带领参训新生。学生助教将担任平台的CEO、总编辑、社长、台长、总经理、编委和各部门负责人。指导教师要制定实训指导计划, 实训大纲、教案、考核指标, 严格按计划、大纲、有程序进行。

(四) 强化作品意识, 创立成果展示平台。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改革一定要给学生树立作品意识, 创立成果展示平台。让所有的学生为自己的作品自豪, 带着自己的作品敲开梦想之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传系教师提出了一种模式就是“毕业时人人有作品”。学生带着自己的田野考察日志、纪录片在竞聘中打败名校竞争者。

以上的改革办法已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课堂教学气氛活跃, 学生积极参与, 但这些也只是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这些教学方法的改革还会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调整以适应学生的需求。

摘要:随着通识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中国文化课程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针对应用型大学学生特点, 初步探讨了中国文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应用多种教学模式对教学进行改革。其侧重点应放在:创设“翻转课堂”, 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景, 让学生进入角色;搭建仿真实训平台, 强化学生实训;强化作品意识, 创立成果展示平台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翻转课,中国文化,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叶波.翻转课堂颠覆了什么——论翻转课堂的价值与限度.课程·教材·教法, 2014年第10期.

中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 篇3

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概述

文化事业单位是指在文化领域从事研究创作、 精神产品生产和文化公共服务的组织机构。 内部机制则是指企事业单位内部各项机制,包括内部沟通机制、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激励机制等。

当前我国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沟通机制存在的问题:自成体系带来的沟通不及时、不透明

文化事业单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其经费是来自与政府,人员的任免、提升都是靠行政命令来执行的,更多的情况下它是以完成政府工作为目的而存在的,这也导致文化事业单位像行政部门多过像经济组织,我们都知道文化事业单位不是行政部门,但是其运作模式更像是行政部门,这也导致单位的负责人也许是个不怎么懂文化事业如何发展;同时文化事业单位的这种运作模式也导致“山头主义” 。这样最终的后果是使文化事业单位自成体系,给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沟通带来了不及时、不透明的问题。

(二)内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分配模式的僵硬导致的激励作用不够

1、缺乏利益驱动。现行文化事业单位的工资增长与调整由国家根据财政状况、国民经济发展统一进行,由政府人事部门统一审批。这种高度统一的工资分配模式,使文化事业单位自身的工资水平、工资总量与社会服务质量、社会信誉、经济效益、个人贡献脱节,缺乏激励机制,没有利益动力,难以调动单位和职工两方面的积极性。

2、缺乏有效配置人才资源的调节能力。人才市场的供求规律,决定了只有一流的工资报酬才能吸引一流的高素质人才。工资不仅是劳动者的报酬,也是对其自身价值的肯定。

(三)内部控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1、由于人为因素而使内控制度失灵

内部控制制度重在执行,其中人的因素很重要。部分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得较为完善,但由于单位领导层的不重视,或从业人员业务水平有限,职业道德素质不高,造成内部控制制度高高挂起,文化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依然失控。

2、监督机制不健全

目前有很多文化事业单位监督评审主要依靠内审部门来实现,而有些文化事业单位的内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与财务部同属一人领导,内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的主要方法

(一)完善内部沟通机制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密切联系社会,关注民生

文化事业单位除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外,还要尽量多的与社会上各个方面联系。文化事业单位是为全社会提供文化产品的服务性机构,且这些产品是满足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产品。如果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人员只是生活在一个自己的或是单位的世界里,那么他将不可能创造出被社会上多数人认可的文化产品,因此,文化事业单位的人员不管是领导层或是专业人员都应当密切的联系社会、关注民生、关注人民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被多数人认可的文化产品。

(二)完善内部激励制度的对策与建议,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

1、制定本单位的付酬原则与策略

这是薪酬计划的起点。包括对员工本性的认识,对员工需求层次的认识,对各类员工相对于企业重要性的认识等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对于现阶段的文化事业单位,树立按贡献公平分配的价值观,是本环节的核心任务。

2、职务评价

职务评价是以工作岗位为对象,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岗位的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工作责任、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进行测定、比较、归类和分级。职务评价首先要确定评价指标,具体评价指标要根据拟评价岗位科学地选择。确定指标后,就要进行岗位的综合评价以确定岗位的相对价值,主要方法有:序列法、分类法、评分法和要素比较法。

3、薪酬结构设计

薪酬结构是指一个企业内各项职务的相对价值与其对应的实付薪酬间保持何种比例。此比例以某种原则为依据,以保证薪酬的公平性。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1、建立违规必究的处罚机制

内部控制制度能否发挥其效能,执行是关键,因此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文化事业单位领导人要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变被动的“要我建”为主动的“我要建”,按照新《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充分考虑本单位的规模、生产经营特点、经营战略、员工素质等因素,设立相应的机构,通过招聘制、考评制、轮换制等,选拔综合素质高、业务技术好、管理能力强的人员担当相应职务。通过思想观念的转变,机构和人员的到位,直接将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对于拒不建立健全相应内部控制制度的单位,要严加惩处。

2、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与评审

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且效果良好,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被施以恰当的监督。切实加强文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力度,充分发挥文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作用,能帮助文化事业单位更有效地实现预期控制目标,促进企业控制环境的建立,为改进内控制度提供建设性建议,实现组织预期达到的内控水平。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特性研究 篇4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特性研究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根植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深刻的`本质特性:一是反思性与探索性的辩证统一;二是时代性与科学性的本质统一;三是人民性与大众性的高度统一;四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完美统一;五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正是由于这些特性的体现,才使它代表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

作 者:邹荣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4 刊 名: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3 25(2) 分类号:G02 关键词:当代中国   先进文化   特性   研究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研究 篇5

中国移动文化: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学习指导: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于2000年4月成立,是国内唯一专注移动通信发展的通信运营公司。截至2006年2月底,中国移动已拥有2.55亿客户,客户拥有量居全球第一;市值高达1100亿美元,位居亚洲第一;新增客户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成为全球电信业快速发展的一个范例。2006年4月6日,在英国《金融时报》最新推出的“全球最有价值品牌100强”中,中国移动以品牌价值392亿美元高居第四名,在全球电信品牌中排名第一。短短六年,中国移动就成功打造了世界一流企业,造就了世界品牌。

中国移动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得益于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移动始终“坚持走创新之路,以创新求发展,以发展促创新”,建立了独特的创新性企业文化。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以“正德厚生、臻于至善”为核心价值观;以“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为企业使命、以“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为企业愿景。分析其整个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可以发现,贯穿于中国移动整个企业文化的主线就是创新、再创新。

中国移动的创新性企业文化可以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也就是利用创新的思维和方式来经营企业。中国移动的创新性理念颇多,这是它成功的一个关键。其次,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包括从被动创新到主动创新、赢得话语权和带动产业链升级等具体的举措。技术创新是服务和业务创新的坚强基石。第三,以服务和业务创新贯穿全过程。中国移动坚持以客户为导向,不断进行服务与业务创新,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极大的提升了服务品质和客户价值,打造了世界一流的服务与业务。第四,以管理创新为基础。中国移动引入了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比如,在运营体制、管理制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创新,形成了战略、预算、绩效、薪酬的闭环管理体系;全面实施了市场、业务、投资等各方面综合配套的全面预算管理,实现了从事后管理向事前控制、事中监督的重要转变等。

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移动正以创新精神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努力“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独具特色的创新性企业文化将引领中国移动从成功走向卓越。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518亿元人民币,是国内唯一专注移动通信发展的通信运营公司,在我国移动通信大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截至2006年2月底,中国移动已拥有2.55亿客户,客户拥有量居全球第一;市值高达1100亿美元,位居亚洲第一;新增客户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成为全球电信业快速发展的一个范例。2006年4月6日,在英国《金融时报》最新推出的“全球最有价值品牌100强”中,中国移动以品牌价值392亿美元高居第四名,在全球电信品牌中排名第一,这是中国企业首次进入该项排名的前十位。

多少年来,国人热望国际顶级品牌阵营中能有来自中国的“微软”、“沃尔玛”、“可口可乐”。本以为这需要漫长的守候,因为无论谁去丈量国内企业与国际顶级巨头间的差距,都会感觉到路途的遥远与跨越的艰辛,但就在这种心理定势下,中国移动却以令人瞠目的速度率先撞线。企业的成长都有从量变到质变 的过程,中国移动这只“大象”却是以“飞奔”,而非“快跑”的速度完成了这个过程。而引领“大象”飞奔的引擎,就是中国移动文化中无处不在的创新,也正是创新使移动实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一、中国移动的成长历程

(一)中国移动的成立

1949 年国家成立邮电部,并在邮电部内成立了电信总局,后改称为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电信)。1994年由电子部、铁道部等部委联合成立了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并通过几年的发展壮大,成为国内唯一的一家全电信业务的运营商,打破了中国电信的独家垄断局面。1998年信息产业部成立,以打破垄断、促进竞争为主要内容的电信改革拉开序幕。2000年4月20日,在中国电信的基础上,将其移动通信局分拆出来,组建成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中国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业务、数据业务、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

(二)中国移动在竞争中快速发展

2002年,我国电信业继续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2002年5月17日,中国电信再次拆分,成立了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网通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网通)。新的中国电信拥有南方21个省市的业务;而中国网通由原中国电信的北方十省分公司和原中国网通通信公司、中国吉通通信公司组合而成。至此,原中国电信一分为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如果再加上中国联通以及在铁道部通讯局基础上成立的中国铁通和在卫星通信基础上成立的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业就形成了“五大基础运营商”和“一个卫星通信运营商”的竞争格局。这样的格局无疑给中国移动的发展带来了日益增大的竞争压力。

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国移动快速发展并迅速壮大,最终在中国电信业脱颖而出。2000年成立时,中国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以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之后,中国移动创造了“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等著名客户品牌,并率先推出并成功推广了短信、彩铃、彩信等深受用户喜爱的新业务。目前,中国移动用户号码段已包括“139”、“138”、“137”、“136”、“135”以及“134(0至8号段)”。经过近六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移动通信已建成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

(三)中国移动走向辉煌

通过六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移动走向辉煌,造就了世界品牌。到2005年底,中国移动总资产达到5413亿元,净资产为3524亿元,净资产比2000年底翻了一番,成长为全球用户数最大和亚洲市值最大的电信公司。载至2006年2月,中国移动的用户数达到2.55亿户,并成为全球唯一单月用户净增长超过300万户的电信运营商。如今的中国移动网络覆盖全国99%以上的县市,漫游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平均约每6个人中,就有1个是中国移动的用户。短短六年,中国移动成功打造了世界一流企业,造就了世界品牌。

中国移动的发展和成就,得益于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几年来中国移动特色文化的培育和魅力。

二、中国移动成功的前提——创新性企业文化的建设

卓越的企业建筑于卓越的企业文化。纵观中外企业的发展史,成功的企业大都拥有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根基。在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看来,要实现企业的跨越涉及到三大体系的提升,其中一个就是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中国移动取得成功最根本的前提就是:“坚持走创新之路,以创新求发展,以发展促创新”,建立了独特的创新型企业文化。

(一)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2005年中国移动提出以“培育先进企业文化、锤炼持久核心能力、塑造卓越企业形象”三大措施作为“从优秀到卓越”战略的重要举措,就是要使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动力源泉,凝聚企业的精神力量,建立具有中国移动特色的文化理念体系,明确中国移动人的价值观。

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进步、提升的过程。2005年,中国移动对企业成立以来的历程进行了全面回顾,深刻总结了企业发展实践中凝聚并凸显出来的文化品质和文化内涵,以继承和创新为方针,提炼成了中国移动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由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三个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

(二)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的主线——创新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创新贯穿于中国移动的整个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创新是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的主线,其企业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都是围绕创新展开的,都离不开创新、再创新。

中国移动的核心价值观是“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如果说,“正德厚生”体现了中国移动的行为责任规范,那么,“臻于至善”则是一种状态,是一种不断完善、不断超越的状态。中国移动“臻于至善”的进程,就是一个不断进取、上下求索、开拓创新,自我超越的持续创新和提升过程。

中国移动的使命是“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创无限通信世界”体现了中国移动通过追求卓越,争做行业先锋的强烈使命感;“做信息社会栋梁”则体现了中国移动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将承担发挥行业优势、勇为社会发展中流砥柱的任务。而不论是想做行业先锋,还是做信息社会栋梁,都需要持续不断的创新和再创新。

中国移动的愿景是“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未来的通信消费需求将逐步由单纯的产品需求向复杂的品质需求转变,运营商只有在产品的功能性、服务的系统性、体验的崇尚性、内容的时尚性等诸多方面不断创新才能形成长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将2G优势延续到3G时代,最终实现新的发展跨越,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总之,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是以创新为主线的。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移动以创新精神打造了世界一流企业。在创造出令人翘楚业绩的基础上,中国移动站在新的起点,瞄准新的战略发展目标,将继续不断创新,更好地履行好“创无限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的企业使命,努力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三)创新性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实践

回顾中国移动的发展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程。正如中国移动王建宙总裁所言:企业最核心的任务是为国家,股东、客尸、员工、社会创造最大价值,而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这些目标,是中国移动做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经之路。今天,创新对中国移动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移动先后开创了多项全国“第一”:在国内电信企业中,中国移动第一个在境外挂牌上市,率先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并经过6次分步收购,于2004年第一个实现了主营业务资产整体上市;第一个开展客户品牌塑造,针对年轻一族推出的客户品牌“动感地带”,被誉为推倒了电信业品牌竞争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第一个推出“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价值链商业合作模式,“移动梦网”拉动我国互联网产业走出低谷,迎来发展的春天;第一个在全球建设移动智能网,开发出深受市场欢迎的“神州行”预付费业务、移动虚拟集团电话业务等多种智能业务,带动了民族通信制造业在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形成;第一个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据业务管理系统(DSMP系统),杜绝了SP的欺诈行为,支持并完善了移动梦网的商业模式,引领了消费时尚„„

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作为一个处于通信应用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中国移动始终坚持以创新求发展.以发展促创新。通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有力地支撑和实现了服务和业务的不断创新,并以卓越的品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中国移动的客户,享受中国移动的服务。如今,“移动改变生活,创新成就卓越”,已不光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在中国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移动的客户。正是源于一种不懈追求的创新精神,使中国移动跨入了世界一流企业的行列。

三、创新性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

“中国移动自诞生起就在走着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创新之路,”王建宙说,“只有创新的企业才可能成为一流企业”。中国移动的创新性企业文化可以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理念创新为先导

从1987年第一套移动模拟系统建成到现在,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在一个创新的移动通信领域诞生出中国移动这么一个全球用户数量最大的通信企业,在这其中利用创新的思维和方式来经营企业,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因素。中国移动的创新是以理念创新为先导的。

公司总裁王建宙并不认为创新就是发明某种东西,特别是对于运营商来说,他认为那些能够形成影响力并转化为生产力的创新,恰恰是在细节和过程中孜孜不倦地满足了用户需求的变动,从而形成越来越大的市场。他举了两个很明显的例子。一是短信。首先短信发展的模式当然是来自创新,但在初始阶段,正是中国移动认准汉字在表达意思上的丰富性,从而力促汉字输入在手机里的集成,然后再开发短信模式加以推广,才大获成功,去年发送量达到2500亿条。另外就是手机音乐。去年中国移动音乐下载量超过3亿,这其中就包括了大量创新的推动。例如仅仅下载方式就有很多种,而且越来越简化,越来越傻瓜,大大促进了音乐在手机间的流传。“自主创新并不神秘,从实践中来,解决我们碰到的实际问题,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改进不适合我们的方案,就可以创新,”王建宙如是说。正是在这个创新理念的指引下,中国移动通信能够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把客户需求变成现实,成为了全世界惟一单月客户净增超过300万户的电信运营商。

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王建宙再次动用创新思维,他把重心放在“蓝海”,而非竞争激烈的“红海”,这就是新客户、新业务和新话务量,对县乡更广阔市场的开拓、推动手机博客、即时通信等互联网业务向手机的迂徙,是中国移动明年业绩公布前的重要任务。

(二)以技术创新为核心

如今,“短信”、“彩铃”、“彩信”,这些深受消费者欢迎的新业务已经稳固,树立起了中国移动主导型运营商以及领先企业的形象,但是这些业务可不是那么简单地一两天就能实现,从网络设备、计费、网管到客户使用业务上的过程,都要深厚的技术创新作支撑。对中国移动这样一个运营巨头来说,以创新赢得竞争的体现即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以及提供更有价值的新业务,恰恰技术创新是实现这一切的根基。

1、从被动创新到主动创新

今天中国移动已经成为世界上客户规模最大的电信公司。随之而来的是工作中遇到许多新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技术难题越来越多,可借鉴的东西越来越少。在世界上已经没有这样先例的情况下,作为既不是研究部门,也不是设备的生产部门,中国移动作为应用运营商只有靠自己研究创新,自己寻求答案,自觉从被动创新转到主动创新,引导至发展潮流上。

2、赢得话语权

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曾说:通信运营商的技术创新,总体而言有两个大的方面:第一,积极参与技术标准化、技术规范的制定,以此来影响技术的发展,改变长期以来技术方面由制造商主导的局面。第二,在应用、开发等方面不断地创新,要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获得更多的专利,赢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所以,一方面,中国移动一直注重标准的制定,自成立以来共发布企业标准300项,并且每年以近100项的速度增加。在企业标准制定的基础上,自2002年开始,中国移动加大了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力度,每年都向3GPP,OMA(Open Mobile Alliance开放移动联盟)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大量稿件,其中仅2005年向3GPP提交362篇,把“一个移动网络两个网号”等59篇写入了国际标准。另一方面,中国移动加大了专利的投入。公司即将成立专门管理专利的办公室,在其统一的管理下,逐步提高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截止目前,中国移动共向国家专利局提交了“一种基于客户请求实现通信服务等级业务的方法”等十个专利的PCT国际申请以及140项国内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36项,这些专利为中国移动开展的彩铃、可视电话等业务提供了技术之基础,大大减少了业务开展的专利门槛,加速了中国移动新业务的引入。

3、带动产业链升级

移动通信行业是由不同环节、不同利益方共同参与组成的完整的价值链,各个环节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能动性才能使整个行业蓬勃向前。中国移动深刻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它始终认为,运营企业在整个移动通信价值链中起带动作用,不能也不需要完成所有环节的工作。因此,中国移动一直致力于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机制,期望能够推动各方进行业务和技术创新,做大市场。为此,中国移动积极与技术研究的各方,包括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进行深入合作,并形成机制,发挥各方所长,大大加快了技术创新的过程。

早在2000年,中国移动就创造性地打造了开放共赢的“移动梦网”产业链商业合作模式,使中国移动的技术创新在整个产业中产生了巨大的效力,这就是将技术创新提升产业价值链的最好证明。中国移动还联合国内外多家制造企业、大专院校成立了移动通信技术论坛,共同针对符合中国移动发展需求的技术项目进行研发,大大推动了研发进程,同时加速了产业链的价值生产。到目前为止,技术论坛已经发展成员200多家,没立了IP通信、下一代网络等12个分论坛,在标准制定等领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现在,中国移动正在加强基础研究、希望利用其雄厚的软硬件实力,在原始创新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以发挥更深意义上的行业引导作用。比如伊技术对传统电信技术的瓦解,融合通信时代的到来等等。目前,超前研究包括无线网长期演进、p网演进、NGN、业务网、智能光网络、终端技术和超前的各类业务研究等已经占到整个研究立项的70%,这个比例还会继续加大。

(三)以服务和业务创新贯穿全过程

新改变沟通,沟通改变命运。中国移动在创新中打造的世界一流服务与业务,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几年来,中国移动坚持以客户为导向,不断进行服务与业务创新,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极大的提升了服务品质和客户价值。

1、以业务创新推进信息化

正是有了技术创新的基础,中国移动才能够根据客户需求的变化,不断把客户需求变为现实,不断创新业务内容和模式,不断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中国移动的服务创新具体表现为:

首先,短信迅速普及的创新。2005年,中国移动通信的短信业务使用量接近2500亿条,最高的一天有17.6亿条短信,短信业务的普及率和使用量均为世界第一。“短信虽然不是我们首创的,但我们推广了短信,改变了文化,这就是创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裁张晨霜说。

其次,短信与互联网结合的创新。中国移动通信首创“移动梦网”商业模式,打造了一个开放、公平的无线增值业务产业链,不仅使中国移动通信在业内树立了创新的形象,同时拉动了整个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第三,以移动信息化推动社会信息化,提高企业和社会效益。中国移动通信以GPRS以及短信为主要载体,为客户提供包括企业枝莲、IP电话、GPRS上网、企业信息发布、移动办公、无线GPS定位等业务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在电力、交通、石油等近20个行业得到了应用。

第四,以创新打造手机多用化合媒体华,引领消费新时尚。如今手机不仅是一个可以打电话的工具,还成了一种新的信息终端。

2、以服务创新提升客户价值

如果说业务创新是中国移动赢得市场竞争的先锋部队,那么服务就是它赢得市场竞争的中坚力量。服务创新是中国移动在竞争中推行差异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有利武器,是中国移动的生存之本。中国移动的服务创新具体表现为:

首先,优质的网络覆盖本身就是创新。目前,中国移动经营一张有2.55亿客户、覆盖全国99%以上的县市、人口覆盖率超过97%、漫游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网络,在全球都是一大创举。把网络建到电梯、地下室、偏远山村,中国移动优质的网络覆盖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其次,中国移动的3大客户品牌(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业内公认是做得好的。以全球通VIP客户服务为例,中国移动通信可以让VIP客户享受易登机服务:只需要把你的证件、机票、行李都交给一个专门的服务人员,就能为你办好全套登机手续。

第三,中国移动通信1860已成为高水平的客户服务中心,客户满意度处于先进水平。供职于外企的张小姐因为一时匆忙,到了办公室发现手机忘在家里了,回去取要耽误一个多小时,不去取又担心无法接听重要客户的电话。情急之下,拨通了中国移动通信1860,等所有的移动电话转移到办公电话上,确保了通信畅通。

(四)以管理创新为基础

移动总裁王建宙说:“—个企业拥有多方面的资源,管理就是使各种资源更好地有效配置,达到最满意的目标。管理就是使1+1=3,甚至更多,多出的部分就是管理创造的价值,无论是服务也好,业务也好,技术也好,实际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管理的优与劣,而管理创新正是企业更好地服务于客户的保障”。

中国移动既是国有企业,又在海外整体上市,运营管理好这样一个公司本身就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通过海外上市,借助国际资本市场严格的监管要求,中国移动引入了与国际接轨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通过建立诚信、透明、公开、高效的公司治理,公司发展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中国移动在运营体制、管理制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创新,形成了战略、预算、绩效、薪酬的闭环管理体系;同时还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在设备采购、网络管理、内部资金调度等方面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了集中化低成本运营管理的模式,提高了管理效益,促进了公司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2004年,中国移动实现了整体上市,每年新增客户数都超过了3000万,客户总数已达到2亿多,如何做好这样一家上市公司财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并无先例可循。中国移动在运营管理体制、制度和方式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全面实施了市场、业务、投资等各方面综合配套的全面预算管理,实现了从事后管理向事前控制、事中监督的重要转变,形成了以预算管理为中间结点的战略,这是中国移动的独家壮举。

管理创新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还使客户享受到低价位高品质的服务。有数据显示,2005年与2004年相比,采购成本平均下降 27.9%,客户平均每分钟话费的价格从1999年的0.73元下降到2005年底的每分钟0.24元。

秉承“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移动正以创新精神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努力“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独具特色的创新性企业文化将引领中国移动从成功走向卓越。

复习思考题:

1、请分析中国移动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是如何体现创新这条主线的?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会简介 篇6

2013-01-09 11:34:08 来源网站: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会 本站编辑:大宝 我要评论(1)本文纠错

分享到:1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会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门从事文化、价值观念、城市及企业软实力评估和影响力研究的公益性社会团体。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会的宗旨是:团结和组织国内外专家学者,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决策,研究、挖掘和整理优秀的中国原生态文化资源,倡导文化观念创新,提升文化价值影响力,促进传统文化资源向先进生产力转化,全面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应有的力量。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数,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同时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都会把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放在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已经成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核心内容。随着中国的经济崛起,中国的文化产业应该在推进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方面能有更多的作为。

东亚崛起的文化格局预示着当今世界文化的重大转折,即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军事竞争正在显现为文化竞争,或者说那些可见的国家“硬实力”的竞争,已逐渐被隐蔽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所取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不仅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更要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是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实的文化根基。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我们民族的血脉,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行为相联系,才能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折。为此,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加快构建文化传播体系,才能使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传递到世界各地。

文化软实力是一种能力,它的吸引力影响着一个国家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与人文追求。同时创造性地吸收、消化传统文化的营养,使我国在经济总量位列世界强国以后,自觉转型为价值和文化意义上的真正强国。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践也使我们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发展,应该是经济和文化的全面提升。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增强国际社会对于我国文化的理解、信任和尊重。并以包容性的特征彰显全球性的价值。

近几年来,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会在香港瑞杰国际集团的支持下,出版了《黄帝功德大典》和举办了黄帝荆山铸鼎大典。

2011年4月21日,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会与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陕西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华汉字文化传播工程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办“第三届黄帝荆山铸鼎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年11月11日,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会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中国文化交流网邀请德国金桥中国文化促进会主席周朴返校讲学访问,并做了《中国•世界之源》的学术报告。

2011年12月18日,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会与蓝田县人民政府、蓝田县三里镇人民政府、中国黄河文化研究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和谐之声•蓝田四吕》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2月25日,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会与陕西省作家协会、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中共铜川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在陕西省人民政府综合楼共同举办《黄帝传•命世之英》研讨会,会上,并由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会发起的《黄帝文化核心圈文化发展战略与合作活动倡议书》得到了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陕西炎黄文化研究会、海南老子文化研究会等52家单位的响应。

2012年3月31日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会与国发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陕西调研组、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陕西炎黄文化研究会、陕西省文化经济交流协会、陕西省慈善文化交流研究会联合主办,黄帝文化核心圈52家单位协办的“2012公祭黄帝荆山铸鼎大典” 2012年12月1日,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会与陕西省户县草堂寺、新疆龟兹文化研究院、甘肃武威罗什寺共同举办“2012西安草堂鸠摩罗什高端文化论坛。

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的差异研究 篇7

笔者经过系统地学习、研究认为, 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发展态势不同

中国文化从整体上看, 是一种静态文化、一种家国文化。中国处于亚洲东部, 在历史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地理环境优越, 这为人长期居住、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人们长期居住在同一个地方, 使得家族发展很快。家族繁衍、世代相传, 家族纽带日益复杂, 尊老、祭祖等现象产生, 家族观念、宗法制度逐渐形成并根深蒂固。这样发展的必然结果, 就是人们形成了安居乐业、居安而不思流动的静态文化。而中国人对家的看重, 可以从“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窥见一斑。所以, 对于中国人来说, 家就是国、国就是家, 家和国的差别仅仅在于规模有所不同。这种静态文化和家国文化最直接的体现是以仁、孝、礼、义、信为核心的、贵和尚中的中庸思想。

英美文化是一种动态文化、一种斗争文化。英美国家的地理环境、气候, 使得人民具有很大的流动性, 在这种模式下发展的文化自然具有动态的特点。而人口流动, 使得英美人的家庭观念较弱, 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并得以发展、传承。英美国家长期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很快, 有发展就会有竞争, 有竞争, 斗争就在所难免, 长此以往, 就形成了一种斗争。

二、伦理观念不同

中国文化以家庭伦理为本位, 而西方文化则主张个人本位。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家国文化, 家国文化以家族为本位。家庭中长幼有序, 夫妻有分, 家庭成员各守其责, 各安其分。中国传统家庭中特别讲究纲常, 有三纲五常之说。“三纲”指“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要求臣绝对服从于君主, 子女绝对服从于父母, 妻子绝对服从于丈夫, 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做出表率。“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最重要的家庭伦理关系是一个“孝”字。“百善孝为先”, 孝道是中国的根本, 是国粹。中国的“孝”文化自古有之, 古人以孝治天下。但由于过分强调“孝”, 于是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家庭观念, 忽略个人的自由发展, 群体利益高于一切, 个人必须向群体负责。

英美国家强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它们的文化追求的是人格独立, 于是个人主义、骑士精神、英雄主义盛行。英美文化主张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 他们以个人为本位、自我为中心。这种个人本位思想即使在亲人之间也划分得界限分明, 如就餐时的AA制、年满18岁子女必须独立生活等。这种文化反映在家庭中, 就是家庭各成员都是平等的, 讲究的是沟通, 而不是命令。

三、对人与自然的基本观点不同

杜维民教授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与基础。传统的中国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 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帮助、同情等, 人与人的关系达到“仁”才算是完美。英美国家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竞争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机会均等, 就看竞争力是不是足够强大。

中国文化古有“三教九流”。儒家强调人对社会要有所作为, 道家追求长生, 佛家强调人的觉悟, 同时建立了“三纲五常”等一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而对自然规律的科学研究从来没有重视过。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顺天应物”, 往往把大自然人格化、神化, 不是改造自然, 而是顺应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很久以前就开始了对自然奥秘的探索, 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是它们的主流思想。英美国家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们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充满斗争的, 认为人可以征服自然, 控制自然, 并利用自然。

四、礼仪文化不同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规则, 不仅是一种语言, 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根源不同, 世界各国的礼仪也不相同。中国与英美国家的礼仪就存在较大的差异,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交际语言的差异

在日常打招呼时, 中国人习惯问“吃了吗?”“上哪儿呀?”等, 在中国人看来, 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的表达, 但英美人却认为这是对个人隐私的窥探。他们在日常打招呼的时候, 只是简单地说声“你好”, 具体点也只是“早上好”或“中午好”“晚上好”。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真好”之类问候语。

在称谓上, 中国人在遇到年长者时, 会加上“爷爷”、“奶奶”等;在遇到领导时, 会加上领导的职务, 以表示尊敬;对于平辈人或亲密的朋友, 则直呼其名。在英美国家, 常用“先生”、“夫人”来称呼不知道名字的陌生人, 未婚女子可称呼“小姐”, 对已婚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 在家庭成员之间, 不分长幼尊卑, 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

(二) 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吃饭时喜欢热闹, 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 说说笑笑。而英美人用餐时, 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此外, 宴请时, 中国以左为尊, 要将地位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 然后依次安排落座;在英美则以右为尊, 男女间隔而坐, 女宾客的席位稍高于男宾客, 男士要替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 以示对女士的尊重。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研究 篇8

【关键词】红色文化 中国梦 内涵 联系 对策

一、红色文化与中国梦的内涵

(一)红色文化的含义。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类型,一般说来,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产生、发展和逐渐形成起来的中国特色的革命文化。根据它的主要内容和所呈现的精神形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红色文化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决定了红色文化的性质及其发展方向,奠定了红色文化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核心。二是红色文化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是由于红色文化自始至终贯穿着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自始至终发挥着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一起奋斗的精神纽带的作用。三是红色文化集中地凝结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革命英雄主义为核心的革命精神,集中地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内在品质、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及人生追求。四是红色文化沉淀出了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和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革命道德。它为党和人民群众提供了行为得失判断标准、价值取向准则和行为规范,为社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道德资源。

(二)中国梦的含义。在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家、社会、个人都需要有一定的理想信念做支撑,进而为成功地解决好每个中国人出彩、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现代化等问题服务,中国梦由此应运而生。中国梦的概念由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首次提出,而被正式提上日程,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则源于习总书记从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到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系列讲话精神。因为在这些讲话中,习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梦,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关于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思想。学术界也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其中公茂虹的解读比较全面。他从三个层面对中国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解读。首先,他认为中国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梦,它高度融合了特定的、完整的思想意识形态和目标导向,是中华民族当前为之而万众一心努力奋斗的共同理想信念。其二,他认为中国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国崛起,而是以中华民族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和与世界其他民族包容共生的民族文化心理为基础,阐述的是中华民族要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雄心壮志。第三,他认为,中国梦不是他国梦的翻版,而是扎根于中华民族灵魂,立足于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价值追求,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有着独特的中国内涵。由上不难看出,中国梦是关于中华民族理想、和谐世界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等方面准确而科学的概括。它不仅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它凝结着历代中国,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许多仁人志士的理想、当代中国的追求和未来中国的走向,是连接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民族复兴之梦。

二、红色文化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

(一)中国梦与红色文化的内涵构成密切相关。作为一种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超越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新质的文化形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过程中的产物,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时期政治、经济的特点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开辟了我国新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是近代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寻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意愿的集中概括和总结。同时,它一方面也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共同创造、积淀的重要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又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红色文化在新时期的进一步延续、丰富和发展,是中国人民当前集体智慧和关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意愿的高度凝结。而中国梦则是在继承以上这些传统与精华的基础上,集中地概括了当前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的实践本质。可见,红色文化与中国梦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

(二)红色文化的创造主体与中国梦的实践主体具有统一性。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的过程中形成的,这说明红色文化创造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同时,它也是为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而中国梦不仅是民族的梦、国家的梦,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梦。它不是也不可能是“单向度”的梦。从个体看,它是中华儿女的富民梦;从集体看,它是强国梦;从民族看,它是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的复兴梦。只有民族好、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因此从根本上说,不管是红色文化的创造主体还是中国梦的实践主体,都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三)红色文化是推进中国梦实现的重要精神动力。文化是民族的基因,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作为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红色文化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场景,充溢着浓郁的“红色”氛围,是构成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基础。这种氛围对“中国梦”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因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通过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把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有利于突出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增强认知认同;有利于把握实践要求推动实际工作和积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激励人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同心共筑中国梦。

三、发展红色文化推进中国梦实现的有效对策

(一)推进红色文化的生活化,为增强中国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人的精神、观念等文化现象都是人们的现实关系和活动、他们的生产、他们的交往、他们的社会政治组织的有意识的表现。因此,要将中国梦渗入当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必须着眼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基于红色文化和中国梦具有内在的天然联系,而且要完整地理解和把握中国梦就必须深入地了解它的历史渊源和传承关系。红色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就在于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为当前的中国梦提出和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平台。所以,要宣传中国梦实现中国梦都离不开红色文化的宣传、普及和它的生活化。渗入社会现实生活并生活化的红色文化必将进一步增强中国梦的历史感、说服力、凝集力和感召力。

(二)推进红色文化的信息化,为深化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提供新的渠道和载体。据统计,当前我国网民规模达4.85 亿人,手机网民达到3.18 亿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3.01 亿,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1.95亿。从以上数字我们不难发现,在很大程度上,社会生活基本网络化了。因此,在当前要通过发展红色文化深入宣传教育中国梦思想必须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一方面,通过创建诸如“红土魂”“中国红色旅游网”等红色网站挖掘已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诸如制作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文学和博客等的红色文化创作。

(三)推进红色文化的世界化,为中国梦转化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软实力提供重要的资源支撑。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指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是当前我国最富时代特征、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因此,要向世界做好中国梦的推介工作, 内在地包涵着对红色文化的世界宣传,推动红色文化的世界化,让它走进世界人民的生活,变成他们生活中的时尚元素,从而增强中国梦的世界影响力,为提升国家软实力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李海波.论红色文化传播的价值和策略[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上一篇:幼儿教育读书笔记下一篇:合理安排语文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