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档案内容

2024-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科档案内容(推荐8篇)

本科档案内容 篇1

一般来说,大学毕业生的档案,应该具备下列材料:

就业通知书、高校毕业生登记表、高校学生成绩单、实习鉴定表、高校体检表、高中毕业生登记表、入团(入党)志愿书、入团(入党)申请书、入党转正申请书、高校招生报名表、高校招生志愿表、高校招生体检表等,如果你是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那么你还应该有一份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如果你在原来公司已经工作了1年以上,那么应该还差一份转正定级表。

毕业生档案内容

1、学生原始档案

2、学生登记表(1份)

3、毕业生登记表

4、体检表

5、毕业论文

6、实习总结

7、实习鉴定复印件

8、职业技能等级证复印件

9、计算机等级证存根或复印件

毕业生档案材料基本内容

发布时间:2010-5-6 | 信息来源:学生管理科|点击次数:590

2以下毕业生档案材料由各毕业班班主任收集、整理、并装档; 1.高考材料:(高中档案材料、高考体检表、报考志愿卡、以及高中阶段有关党、团员等材料);(上述材料为档案中原有的);

2.高校毕业生登记表;(由招就处提供);

3.高校毕业生体检表;(由医院保健科提供);

4.高校毕业生实习鉴定表;(由各院系提供);

5.学生学业成绩总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汇总表;(由各院

本科档案内容 篇2

一、 专业文化概念辨识

专业文化是一个专业或一个大类专业含有自身特色的组织文化。专业文化核心成分是师生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的价值取向, 专业文化体现于该专业组织有关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和人际交往的规约中, 体现于该专业组织成员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自觉行为中, 也体现于该专业组织的教学场所和教育环境中。专业与专业之间培养目标的差别性决定了各专业文化有其特质。教师教育 (师范) 专业、工程专业、新闻专业等都是大类专业。一个大类专业的毕业生今后劳动对象、劳动过程基本相同。大类专业应当按照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的价值取向构建专业文化。护理、会计、旅游、社会工作等专业明确对应着行业或职业岗位, 分别要探究专业文化的内涵。

透过专业文化与另外几种文化的联系及区别, 可进一步认识专业文化。

1.专业文化与职业 (行业) 文化。

专业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 区别于职业文化。比如, 教师教育专业文化与中小学教师文化, 前者存在于高校校园, 后者存在于中小学教师群体。专业文化有与职业文化联系及对接的需要。因为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培养对象熟悉适应职业文化, 缩短与职业角色的距离。当然在专业文化建构中, 一方面要吸收先进的职业文化, 同时也要在社会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分析扬弃职业文化, 对职场上不太健康的文化持批判态度。引导学生形成崇高的专业理想, 从事职业中坚持一定职业操守。因此对于职业文化, 专业文化具有“奠基性”、“制约性”。

2.专业文化与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是由大学师生所传承与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作为其核心组成的大学精神文化, 通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人文素养和学校的文化品位而表征。专业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子系统, 在内容及其导向上和大学文化有一定重叠。杨福家先生认为: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 是严谨求实的文化, 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 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 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 是崇尚道德的文化, 是大度包容的文化, 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1] 。上述大学文化内容及其导向对所有学校和专业几乎都适合。但这不能代替专业文化内容及其导向的探索。各专业的文化、各学科的文化, 体现的都是一种文化个性。没有各具特色的文化个性, 大学文化显得空洞落寞。

3.专业文化与学科文化。

学科文化和专业文化同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而言之, 学科文化是在学科发展过程中, 学科组织成员在共同学习、研究和教学中形成起来的一种文化, 它包括本学科知识积累、传授和发展独有的语言、价值标准、伦理规范、思维与行为方式等。大学的学科文化影响学术生产力, 学科文化建设对于学人、学科以及学校整体的发展具有促进功能。

高等教育的本科专业是按照社会的职业要求, 同时依相关学科设置的。学科属于科学学范畴的概念, 而专业则是学业范畴的概念。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所追求的目标不同。学科发展的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 其建设主要目标是提供丰富科研成果和高水平学科人才。专业建设目标则是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在质量、数量上要求。相比之下, 学科文化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更大, 专业文化在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更大。专业文化与学科文化的关系相互联系但又相对独立。

4. 专业文化与院系文化。

院系是大学履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 具有实体性的基层行政组织。在长期的学习工作和管理中, 院系师生员工以正式的组织形式及非正式的情感纽带联结在一起, 不可避免地形成相对闭合的群体组织, 形成大学文化的亚文化——院系文化。院系以学科和专业为存在基础, 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完成和联系中院系成员表现出一定的精神面貌、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即为院系文化。院系文化与专业文化相互依赖与渗透。目前在一个院系里一般有多个专业设置, 专业与专业存在性质的不同 (例如很多本科院校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同在一个院系) , 如果说过去专业单一, 院系文化和专业文化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现在院系内专业多了, 院系文化、专业文化各有所指, 院系需要分别建构不同专业的专业文化。

二、 专业文化影响受教育者素质结构完善

专业文化可帮助学生解决两个问题:首先, 怎么看待所学的专业以及与专业对应的职业行业。其次, 怎么从事所学的专业对应的职业。专业文化不是休闲性质的而是为育人服务的文化, 指向于受教育者素质结构完善。

1.专业文化育人的关注点是形成专业情意。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一同构成专门人才素质结构, 而专业情意更多依赖于专业文化的影响作用。正如鲁洁教授在《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一文中指出, 学校教育培养有知识的人, 这是无可非议的事, 但不要忘了崇高理想、高尚人格、神圣信仰的追求, 意义世界对于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实现学生的知识人化[2] 。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 经过专业文化的浸润, 专业知识人化了, 学生回归生活世界, 更有成长自信和专业灵性, 对未来职业意义有所体悟:强化专业认同感, 产生职业使命感和实现使命的人生价值感;形成接纳劳动对象的情感倾向;体验职业幸福感;形成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乐学感。

2.专业文化育人的功能是导向和激励。

这里以杨瑞清老师投身农村小学创出不凡业绩为例, 杨瑞清回忆, 在晓庄师范学校上学期间汤翠英等老师带领同学们师陶学陶, 那时的他就立志终身走陶行知指引的兴办乡村教育之路。在其他专业领域也有类似的例子, 年轻学子在学校接受专业文化熏陶, 形成专业价值观, 有了学习动力, 以业界名人为表率,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励志成才。

3. 专业文化育人的方式是学生乐于接受、潜移默化的方式。

不依据书本诠释, 而是通过生活和形象, 通过参观调查和专业实践, 让学生亲历体验接受影响。在影响过程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文化互为载体。把具有灌输性特征的教育转化为内含着教育意图的校园环境、专题活动、人际交往氛围等, 从而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教育效果, 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正德、启智、怡情、教化”作用。

4. 专业文化育人的影响从受教育者职前延伸到职后。

人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往往遵循着某种思维模式、习惯, 受到早先的个人价值取向、情感取向影响。所谓素养是个体已经具有的状态, 素养可以改变和发展, 但一般而言, 年龄越大, 可变性越小。年龄越小, 可变性越大。学生在学校专业文化环境中接受熏陶, 不仅能促进现在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也影响他们未来的工作生活和职业操守。

三、专业文化建设有助于学校把专业做精做强

有研究者基于人才培养规格的差异, 提出高等教育分为这几类:学术性高等教育;专业性高等教育;职业性高等教育。学术性高等教育和专业性高等教育共同点是注重理论基础, 专业性高等教育和职业性高等教育共同点是注重实用性 (董秀华, 2008) 。

专业性高等教育和职业性高等教育对于教育体系中专业文化有共同需要。具体实施专业性高等教育的是应用性本科专业, 这些专业直接为社会输送生产、教育、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性人才。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积淀的专业文化是实现育人目标的支撑条件之一, “一所大学如果缺乏深刻的文化内涵, 永远不可能成为卓越的大学”。也可以说, 一所大学如果缺乏高品位专业文化, 最终不可能办出具有品牌效应的专业。现实情况是, 应用性本科专业不同类型高校都存在。综合性大学、单科性大学不乏应用性专业, 专业性学院、地方多科性学院、独立学院基本上都是应用性专业。综合性大学、单科性大学依托学科优势, 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老牌的专业性学院则可凭借浓厚的专业文化氛围, 易胜出、做精。目前的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近年来从高职高专而提升, 或者多校合并发展而来, 升本后需要继续保持自己的特色, 珍视以前学校的文化积淀。地方本科院校不像高职那样采用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 一般采取学科与应用相结合的课程模式, 与专科生相比, 学科知识面更宽一些, 基础更厚一些, 掌握的技术层次更高一些。但是毕业生去向, 专业服务的范围、行业并没有多少改变, 如, 财会专业面向基层一线培养财会人员, 师范教育专业培养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不少学校原先就有对学生进行专业文化培育的传统, 现在要做精做强本科教育, 没有理由丢弃专业文化影响。

不丢弃专业文化影响是大学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表现。2001年4月, 朱镕基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 为该校题写的校训是“不做假帐”。同年10月, 朱镕基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后, 题字是:“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遵循准则, 不做假帐。” 这是对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 也可看作对会计专业文化建设的指导。当今社会转型时期, 不少旧有职业行业的伦理被污染;新生行业有的一出生就被污秽包围。高校如果能重视专业文化育人, 有利于提高未来从业者的职业素养, 廓清职业行为价值关系、伦理关系。

从高校外部看, 注重专业文化建设意味着要改变关门办学, 保持和建立与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合作关系, 实现思想文化、信息、人员等方面交流。从高校内部看, 注重专业文化建设意味着着把握专业文化方向, 凝聚和发展专业团队, 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专业组织一般不是一层正式的组织结构, 专业团队人员可能是跨学科、跨院系的。以专业文化建设为抓手, 能在跨学科、跨院系人员中产生同化效应, 知识技能互补, 分工协作, 良好沟通, 消除异化偏差, 以培养人才为共同目标, 形成教育合力。营造专业文化环境实际上也有利于大学教师自己提升道德境界, 持守专业精神。

四、专业文化的考察评估

教育部2007年起在6所直属师范大学试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几年来可以看到, 免费师范生培养过程和模式具有一定的改变和示范性, 试点大学注重重构教师教育专业文化, 营造特色文化氛围。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名师导航计划——免费师范生与名师面对面”系列活动中, 一大批基础教育界名师与同学们谈理想、说职业、话教育。名师们真挚的情感、感人的经历、由衷的话语, 使免费师范生接受了职业理想的洗礼, 坚定了终身从教的志向。华东师范大学建成了供免费师范生集中学习和生活的“孟宪承书院”。书院以教育家、首任校长孟宪承的名字命名, 旨在培养师范生广博的知识和宽阔的视野, 创造更多教育心得交流的机会, 使师范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教师职业信念与价值观。书院开设了口才班、书法班、声乐班等一系列课程, 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

专业文化建设往往经历从自发到自觉过程。专业评估是促进专业上水平的有力杠杆, 如果把专业文化建设列为专业评估一项内容, 将促使本科教育更加注重内涵发展, 更好满足社会需求。新增专业、品牌和特色专业、示范性专业的评估导向性强, 遗憾的是, 笔者看到的部分省的本科示范性 (名牌专业、特色专业) 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中, 以及一部分大学内部的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中, 专业建设内容涵盖很多:目标与思路、教师队伍、课程、教材、校内实训实验条件、校外实践实习条件、教学管理、教改研究、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专业特色和优势等, 缺少的就是对于专业文化建设的关注。

笔者认为, 专业文化状况可作为“专业教学状况”等之下的二级指标, 也可以整合到“教风与学风” 、“专业特色和优势”、“专业管理” 等二级指标的内容, 问题是在评估指标体系中要设立专业文化这个观测点。

关于“专业文化”考察评估内容, 大体有三个方面:

1.专业文化的内容导向和特质提炼如何。

一个成熟、有特色的专业对专业文化内容应该有深刻的概括, 对文化特质应该有精当的提炼, 这体现办学者已经一定程度把握了专业人才培养规律, 及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深层次要求。 一般来说专业文化内容应包含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这两方面导向, 只是各有不同的侧重和要求。

2.专业文化建设做法、保证措施如何。

专业文化建设既无形又有形, 既有常规做法又有创新空间。专业文化建设状况的考察有必要强调三个结合: (1) 课堂内外相结合。课堂内, 有没有体现本专业教法上的特点, 比如采用案例驱动教学等;课堂外, 有没有相关的学生专业社团及其活动等。 (2) 校内外资源相结合。校内各部门力量相协调, 校外发挥实践基地作用, 校外资源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校园。 (3) 平时渗透和集中活动相结合。专业文化培育要抓住其关节点, 如入学初、实习前后、毕业之前。集中性专业文化活动有多种形式, 如举办专业文化节、专业技能大赛、魅力才艺表演、知识竞答活动等。

3.专业文化建设效果如何。

主要考察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及其变化。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敬业表现、职业情感方面反映等。

参考文献

[1]杨福家.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J].现代教育论丛, 2008, (2) .

财务管理本科课程内容的优化 篇3

关键词: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活动课程;微型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014-03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发展至今,各高等院校针对其课程设置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具体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思路,[1]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组织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分歧。本文针对“培养财务管理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重点讨论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优化选择和组织问题。

一、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的意义

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优化,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首先,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体现着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它涉及到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方面的事实判断、价值定位、技术和环境等众多复杂因素。人们从确定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开始,就会涉及或体现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的问题,这一过程将持续到教学、评价及反馈的全过程。没有优化的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将成为空洞的条文。

其次,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是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素质的源泉。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是计划形态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学习内容,[2]是整个财务管理教育的核心之一。它包括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必须注重的学习、探索过程,学生应该树立的价值观的优化取向。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培养,要以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为直接源泉。学生通过优化取向的课程内容的学习,吸收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其它素质,从而提升自己的素质,即获得素质提高。

再次,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有利于学习方式转变。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的课程内容,应有不同的学习方式。通过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可改变我国本科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特征的被动接受式的、获取知识途径单一的学习方式,倡导发现学习、自主学习、集体学习方式。

其四,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影响教学过程。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是提供给教师、学生的基本的、共同的教学文本,用以引发师生的教学行为。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影响教学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影响师生的重构和转化,师生基于课程而不受制于课程完成教学过程,实现培养目标;二是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应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教学与学生的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的规律、教与学相互作用与影响的规律、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规律。

二、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的影响因素

影响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因素相当复杂,但总的来说,主要有四个方面: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科的发展;培养目标;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1.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第一,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学习者具备战略性财务管理的能力。这种能力涵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报告、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等关键性财务管理能力;第二,社会经济发展对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突出地表现在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网络化、国际经济一体化等方面;第三,技术发展对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优化选择与组织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如衍生金融工具等创新技术为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新的资源,扩大了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如将多媒体等教学技术运用于课程实施,将优化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组织。

2.财务管理学科发展

财务管理学科知识的发展,至少从以下方面影响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一是财务管理学科知识的数量、知识的更新速度、知识的基本结构以及财务管理知识体系的影响。优化的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应该涵盖财务管理学科已经形成的知识和知识体系,体现财务管理学科知识和技术本身的特点、发展趋势,特别是要关注比较前沿的财务管理学科知识;二是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在数量、广度、深度等方面,都要受到学科知识分类的影响。优化取向的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应包括基础性理论知识、紧贴财务管理实务的知识、相对固定的传统知识以及体现财务管理最新发展动态的新知识;三是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组织要注意核心基础课程横向及纵向紧密联系的学科知识。横向要上处理好金融市场、投资与定价等知识的关系,纵向上要处理好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等的知识整合。

3.财务管理培养目标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财务管理工作者;二是推动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和财务技能、技巧的创新。这两个层次的目标,对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取向,是上述培养目标的载体和实现上述目标的手段,通过优化的课程内容使培养过程的效率、效益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必须与财务管理培养目标相一致,这种一致性不仅要体现在课程内容上,而且还要体现在水平、范围和课程内容的组织上。

4.财务管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选择性课程理论对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具有启发意义。[3]学生的需要影响着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取向。一是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选择权在学生,学生根据自己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内容模块,这一内容模块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由个人自由组合;二是满足学生需要的财务管理课程内容,需要提供“课程内容超市”,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的空间;三是满足学生需要的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要吸纳社会、企业、用人单位意见,根据社会、企业、用人单位的意见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三、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优化选择

1.财务管理课程内容来源的优化选择

在人类知识的数量不断增长,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知识数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财务管理课程选择少量具有代表性、价值最大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因此,财务管理本科课程内容优化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基本性原则。财务管理本科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坚持基本性原则,反对多而杂的课程内容,重点选择一些基本的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则、基本规律等,使学生重点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二是基础性原则。财务管理本科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打好学生的基础为出发点,优化性的课程内容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水平,切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是范例性原则。财务管理本科课程内容应是经过精心挑选、能起示范作用的、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的知识。

四是开放性原则。财务管理本科课程内容在范围、来源、组织、结构上应多样化并富有弹性。通过开放性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及时给学生补充新的知识,使工具性与人文性、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有机结合。

2.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范围的优化选择

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范围选择涉及的主要是“课程设置”和每门课程内容的具体选择。“课程设置”通常受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比较涌跃,不同学者都给出了各自的开课思路,呈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我们认为合理且正确的选择是,政府有关部门在明确课程设置政策后,应将课程设置的权利下放到学校或基层教学单位。由不同类型的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设定具体的开课计划,这样有利于培养不同类型的社会所需要的财务管理人才。

“每一门课程的具体内容”这一层面的重点是将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与财务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确保学生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的前提下,精炼教学内容,理顺初级财务管理学、中级财务管理学、高级财务管理学和财务管理的其它相关课程在内容上的内在联系,合理且科学地安排财务管理主干课程的内容结构及知识点,解决教学中内容交差、重复、遗漏、重点、难点不明确,内容分割,教学难度大,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等问题。授课教师要正确处理下列关系:即财务管理理论严密性和实用性的关系;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的关系;陶冶知性和市场导向的关系;标准化和多元化的关系,等等。

四、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优化组织

选择好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对选择得来的课程内容加以组织,以便于学生学习。与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优化选择一样,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也存在优化组织的问题。

1.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结合

传统的按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内容的纵向组织方式,虽然强化了课程内部的耦合度,有利于循序渐进,但这种组织方式不利于学生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有机的结构和体系,需要通过课程内容的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的有机结合,来整合课程内容。

横向组织财务管理课程内容,强调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广度,关心财务管理知识的应用,将课程与个人兴趣和需要有机联系起来,课程与企业经验和社会需要有机联系起来。其课程内容可以这样组织:①对当地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调查;②把当地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中国乃至世界各种不同类型企业的财务管理对照起来学习;③把企业的财务管理同当前的经济形势联系起来学习;④联系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学习财务管理理论;⑤结合政治、法律环境学习财务理论知识;⑥从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角度评价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等。

2.“直线式”和“螺旋式”结合

财务管理主干课程的学习顺序,可以在按知识层次设置的基础上,根据本科学生的特点,在不同阶段重复呈现特定的课程内容,并不断扩大范围和加深程度,即“直线式”和“螺旋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优化安排。[4]比如在学习“财务管理内容”这一问题时,《初级财务管理》只需要一般地介绍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管理、分配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中级财务管理》则详细学习理论、方法;《高级财务管理》则要求学习特殊业务的财务管理内容。这样的安排,既能够较完整地反映财务管理学科的逻辑体系,避免课程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同时又照顾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并能够尽早地将学科发展的前沿成果反映在课程内容中。

3.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结合

活动课程是相对于必修的学科课程而言的,关注的是学生的兴趣爱好、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并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形式。活动课程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学生既是活动的组织者,编排者,又是活动的实施者,教师仅在其中起指导和辅助作用。[5]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优化组织,应将活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在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各门课程中,都可以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如课外读阅课程;课外参观课程;财务分析会活动课程;创业项目开发及竞赛活动课程;集会、演讲课外活动课程;社会实践、科学实践、娱乐等课外活动课程,等等。

活动课程要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要通过活动课程的安排和组织,融入学科课程的内容,将学和做联系起来,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自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在坚持开放性的同时,财务管理活动课程的内容要素尽可能与财务管理专业素质、技能培养结合起来;活动课程的时间既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活动地点可以是教室、校园乃至社会;教师在活动课程中,既是指导者,也是受教育者和学习者。

4.常规课程和微型课程结合

微型课程作为常规课程组织形式深化的一个方向越来越受到重视。微型课程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理念,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微型课程具有较强学术性,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微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实现途径。[6]

财务管理专业特点,为微型课程组织提供了大的空间。微型课程开展的形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如专题讲座、短期培训、调研实习、课题策划等,其课程可以是必修课,也可以是选修的方式。

常规课程和微型课程结合,要求在充分发挥常规课程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微型课程短、小、精、活的特点,确定明确的課程主题或单元。使微型课程成为:补充延伸型、问题解决型和引导创新型等课程,其内容“少而精”,并紧密结合常规课程的知识点,突出常规课程的核心知识。

参考文献:

[1]陈志勇.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01).

[2]丁念金.课程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3]游隆信,陆建身.构建满足学生需要的选择性课堂——选择理论及其对课堂教学的指导[J].教学与管理,2008,(12).

[4]王化成等.高级财务管理学(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李学丽.杜威的活动课程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启示——三中心教育原则视角下[J].当代教育科学,2010,(04).

自考本科档案怎么存放 篇4

考生取得毕业证书时,市考办会将毕业证书与学籍档案材料原件一起发到考生手中,考生要自行存放学籍档案。有工作单位且单位有存放人事档案部门的自考毕业生,可将学籍档案材料及时送单位人事部门,而对于没有工作单位的考生,可将学籍档案材料原件存放街道办事处、当地派出所或人才交流中心等有权存放人事档案的部门代管,与自己的人事档案归在一起,一定不要自己拿着,你的.学籍档案应是人事档案的一部分。

在高校研究生录取过程中,有的自考生个人手持自考档案办理调档工作,这是不允许的。考生应该了解每个人的档案都与自己今后升学、就业、提职、出国等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不能忽视自己档案的存放问题。自学考试的学籍档案也叫考籍档案,主要包括《毕业生登记表》和《考生毕业审定表》,内容涉及考生姓名、专业、区县、第一次参加考试时间、准考证号、填表日期、曾用准考证号、身份证号码、其他身份证件号、联系电话、本人简历、奖惩情况、自我总结、单位鉴定、初审及复审等信息。

本科档案内容 篇5

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应独立完成实践报告。实践的内容应限定在与行政管理有关的社会实践范围内。各试点单位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结合毕业论文的选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内容可采用对某单位或社会与行政管理有关的诸如公务员制度建设、劳动人事管理、社会保障、办公室管理、政府体制改革等各方面进行。形式可用调查报告样式报告内容包括:实践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结论、效果和体会等。社会实践报告文字材料专科不少于3000字。

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

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应独立完成实践报告。实践的内容应限定在与行政管理有关的社会实践范围内。各试点单位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结合毕业论文的选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内容可采用对某单位或社会与行政管理有关的诸如公务员制度建设、劳动人事管理、社会保障、办公室管理、政府体制改革等各方面进行。形式可用调查报告样式报告内容包括:实践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结论、效果和体会等。社会实践报告文字材料专科不少于3000字。

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

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应独立完成实践报告。实践的内容应限定在与行政管理有关的社会实践范围内。各试点单位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结合毕业论文的选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内容可采用对某单位或社会与行政管理有关的诸如公务员制度建设、劳动人事管理、社会保障、办公室管理、政府体制改革等各方面进行。形式可用调查报告样式报告内容包括:实践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结论、效果和体会等。社会实践报告文字材料专科不少于3000字。

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

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应独立完成实践报告。实践的内容应限定在与行政管理有关的社会实践范围内。各试点单位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结合毕业论文的选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内容可采用对某单位或社会与行政管理有关的诸如公务员制度建设、劳动人事管理、社会保障、办公室管理、政府体制改革等各方面进行。形式可用调查报告样式报告内容包括:实践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结论、效果和体会等。社会实践报告文字材料专科不少于3000字。

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

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应独立完成实践报告。实践的内容应限定在与行政管理有关的社会实践范围内。各试点单位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结合毕业论文的选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内容可采用对某单位或社会与行政管理有关的诸如公务员制度建设、劳动人事管理、社会保障、办公室管理、政府体制改革等各方面进行。形式可用调查报告样式报告内容包括:实践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结论、效果和体会等。社会实践报告文字材料专科不少于3000字。

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

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应独立完成实践报告。实践的内容应限定在与行政管理有关的社会实践范围内。各试点单位应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结合毕业论文的选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内容可采用对某单位或社会与行政管理有关的诸如公务员制度建设、劳动人事管理、社会保障、办公室管理、政府体制改革等各方面进行。形式可用调查报告样式报告内容包括:实践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结论、效果和体会等。社会实践报告文字材料专科不少于3000字。

行政管理本科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

本科档案内容 篇6

为进一步加强对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前置部分内容的填写要求作如下具体说明:

1.毕业论文(设计)的前置部分包括:封面、任务书、中英(外)文摘要、关键词和目录页。这些相关内容应按照《辽宁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修订)》([2006]16号)文件精神完成,不能缺项。

2.毕业论文(设计)封面各项内容要填写完整,论文完成时间应具体到某年某月某日,应在指导教师最后一次指导记录之后,并在指导教师评语时间之前。

3.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中的各项内容应紧紧围绕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按照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规范地填写。注意选题意义、主要内容、目的要求等环节要认真填写,语言采用将来时而非完成时,即毕业论文任务书是在论文题目确定后将要完成的主要内容和将要达到的目地。

4.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中的“计划进度”部分要求写明开题时间、确定写作提纲时间、论文写作时间、论文定稿时间等几个环节,而且每个环节的完成时间应注明大体时间段分布,例如:X月X日——X月X日;或X月上(中、下)旬。

5.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中各环节指导记录的时间应与任务书中的“计划进度”各环节保持一致,每个指导环节的具体时间应与相应的“计划进度”各环节的时间一致。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程序,第一次指导(对确定题目、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指导意见)时间应在毕业论文任务书填写的具体时间之前。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中主管院长(主任)签名与院系盖章的时间应在指导教师最后一次指导记录之后,指导教师评语之前。

6.毕业论文(设计)的前置部分各项内容填写时间的先后顺序应为:毕业论文任务书——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指导教师评语——评阅人评语——答辩委员会评语——毕业论文(设计)成绩。

7.8.各环节时间填写要求请参见以上几点说明。

自2012届起,毕业论文前置部分不在归入学生个人档案,由各学院存档。

9.本通知未涉及到的关于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的相关问题请参照《辽宁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修订)》([2006]16号)文件执行。

教务处

本科档案内容 篇7

生产现场是从事产品生产、制造或提供生产服务的场所。它既包括生产现场一线各基本生产车间的作业场所, 又包括企业各辅助生产部门的作业场所。现场管理就是对现场活动进行计划和控制, 对现场人员进行组织和领导, 充分利用人员、物料、设备等资源, 做到环境整洁、设备完好、及时生产、物流有序、成本领先和产品优质。现场管理是企业内部的基础管理, 也是企业中各项业务活动的基础。

《现场管理》课程是很多高校管理专业、机械专业等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 其内容涉及生产现场管理的基本思想、管理方法和工具等方面的内容。但是由于该课程的知识大多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 同时需要与某些具体的生产情境相结合, 所以对于一些从未有过任何生产或服务经验的学生来说, 理解和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再加上各行业涉及的生产和服务一线的生产方法、环境和特点各不相同, 如何让将来有可能进入各种行业就业的学生都掌握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知识也是课程的难点之一。下面将对《现场管理》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 并在此目标下指导下, 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 使课程更具实用性和普遍适用性。

2《现场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

现有本科阶段《现场管理》课程的教学多是围绕一些现场管理改善工具和方法来介绍, 比如“5S”方法、工作方法改进、定置管理、目视化管理等等。这些知识都是从实践当中来的, 也是各国先进生产方式比如丰田生产方式的实践经验总结, 是像汽车制造业这样的大型制造系统的实践成果。但是由于大学本科生毕业后就业方向的多元化, 很多学生毕业以后可能进入服务行业或是一些技术方法、管理模式完全不同的制造行业中工作, 对于很多内容都感到和自己今后的工作内容联系不大, 所以学习兴趣不高。

所以, 笔者认为, 在本科阶段《现场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应主要围绕在“观察能力”的塑造及“思考维度”构建这两方面。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学完本课程后, 进入某一具体的工作情境, 能够较为迅速地观察“系统”, 知道围绕哪些目标观察、从哪些维度观察, 进而用学习的工具来改造和完善“系统”, 并建立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思想。这样将教学目标的关注点从知识传授转移到能力培养上, 可以让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后, 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3《现场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

为了使学生对《现场管理》课程内容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框架, 并进而能够所学工具应用到现场管理和改进的实践中去, 应当在以往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实践内容, 并注意实践环节的内容设计和过程控制。可以将《现场管理》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四大模块:

模块一:有关现场管理的知识体系和管理思想介绍。

该模块主要介绍现场管理的目标 (为了实现什么而管理) 、管理要素 (管理什么) 和贯穿整个现场管理的重要指导思想。

首先, 让学生掌握安全、产量、质量、成本、交货期和士气 (SPQCDM) 是在现场管理中主要追求的目标。对于服务业, 现场管理的目标会有所区别, 如果有需要可以单独介绍。同时, 现场管理要围绕5MEI (人、机、料、法、环、测、信息) 这些要素来管理, 将其有机结合, 实现或改进上述管理目标。此外, 尤其要注重让学生掌握两个重要思想:一是“三现主义”, 即“现场、现物、现实”, 即当发生问题的时候, 管理者要快速到“现场”去, 亲眼确认“现物”, 认真探究“现实”, 并据此提出和落实符合实际的解决办法;二是“PDCA”的质量改进思想, 即现场管理的工作除了日常管理之外, 还要树立不断改进的思想, 遵从计划 (P) -执行 (D) -检查 (C) -行动 (A) 的步骤, 提升现场管理的水平。最后, 让学生掌握质量屋的框架, 对该课程形成整体的认识。

模块二:现场管理的工具介绍。

现场管理是企业的基础管理, 但也是涉及多目标 (SPQCDM) 、全要素 (5MEI) 的管理, 很多管理工具都是在这一层面实施的, 因此很难界定哪些工具是专门用来进行现场管理的。但作为一门课程来讲, 对工具的介绍还应着眼于对现场实践有重要应用价值, 尤其是在很多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可以采用的比较通用的技术工具和管理工具。并且, 要注意与一些专门的管理课程, 比如《生产与运作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等内容的区分。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 以下几个方面的工具介绍可作为教学重点:

(1) 工业工程 (IE) 方法。包括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等内容, 主要针对物流、工序、流程和人的操做等方面的改进和测定。

(2) “5S”方法。主要着眼于现场的日常管理, 即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 来构建并保持一个整齐、清洁与纪律化的生产或服务现场。

(3) “定置化方法”。该方法的目的在于实现建立“人、物、场所”的合理联系, 此部分会介绍一些常用的“定置工具”, 比如颜色、信息媒介物、器具等。

(4) “目视化方法”。介绍常用的“目视化工具”, 比如警报灯、显示灯、图表、管理板、样本、标贴、标示牌、彩色纸、彩色油漆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增强现场的视觉效果, 运用各种工具营造一个“透明”的现场。

(5) 质量改善的方法。现场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围绕着现场管理的目标, 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在这一部分中, 可以介绍“质量改进的七种工具”等质量改进方法;由于七种工具产生于制造业, 对于服务业的质量改善未必适用, 建议介绍“服务质量SERQUAL”模型, 让学生了解从哪些维度去看一个服务现场的质量, 并发现主要问题。

模块三:现场管理的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应围绕理论教学来开展, 首先让学生实践“三现主义”, 亲自到现场去观察问题, 发现问题;其次, 知道到现场应该围绕什么问题来看 (SPQCD) , 看那些要素 (5MEI) (服务业会有所不同) ;更进一步, 知道可以用那些方法来解决 (工具的应用) ;同时, 贯穿整个实践过程的是PDCA的思想, 每个活动都要遵照, 通过几个实践环节的设计, 让学生将该思想作为一种思考习惯。表1是可以设立的几个实践活动。

模块四:企业生产现场实地参观或企业现场管理经验介绍。

为增强课程的实践感, 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一到两家生产或服务性企业的生产现场参观, 让其总结现场管理的工具、优点和不足, 并找出需要改进的关键要素。也可以邀请当地企业的一些基层管理人员, 介绍其现场管理的经验或“5S”管理开展的实际情况。

4 总结

《现场管理》的教学应该将教学的关注点由“工具和内容导向”转为“观察能力”的塑造及“思考维度”构建这两个方面,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有机设计, 让学生掌握如何“观察现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系统化思维方式。当然, 各个学校也可根据其行业和专业特点, 自行调整具体的教学模块或内容, 但其背后的指导思想应该是相同的。

参考文献

[1]王璐.企业的现场管理[J].中国质量, 2013, (5) :90-92.

[2]肖格.管理、技术、文化, 共同支撑现场管理质量[J].上海质量, 2013 (10) :60-62.

[3]何培德.贾风平.现场管理精细化探索[J].管理创新, 2013, (2) :86-88.

[4]李景元.企业现场管理历史沿革与发展态势[J].中国质量, 2007, (08) :8-11.

[5]王兴璜.日本现场管理的演进、新模式形成及启示[J].金山企业管理, 1997, (04) :9-42.

[6]今井正明 (日) 著, 周健, 等译.现场管理与改善 (第二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本科档案内容 篇8

摘 要:本文从探究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体系优化出发,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课程内容体系有机结合起来,阐述了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体系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积极探索出符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体系。

关键词:新建本科;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2-0024-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1.006

1. 研究概述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目的、开放式的、充满活力、动态的教学模式(Cohen,1998)。然而,这些模式并非十全十美,每一种模式都有它的不足之处。另外,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受地域、文化和基础教育的影响,生源素质相对不高,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教学资源相对滞后,原样照搬以上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地服务于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大部分新建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与老牌本科院校存在很大的差距与差异。新建本科院校应在主动地借鉴、汲取其他老牌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先进的做法与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本校实际,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学生状况,根据学校的定位,积极探索出真正符合本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体系。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2. 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课题主要涉及大学英语学科内涵式的发展问题,整个课题以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采取“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思路以及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束定芳,2005),设计出新的大学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模式的框架由课程的内容体系结构、教学模式与方法、课程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构成。

(1)研究内容

①课程内容体系:大学英语课程实行自主教育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所有教师上课均在多媒体教室进行,采用自制课件实施课堂教学,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改革课程设置,建立分层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三个模块为读写译课堂教学、视听说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两个阶段为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建立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自主学习中心,将学生的英语学习范围进一步扩大,为他们实现终身学习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

②教学模式与方法:分级教学。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新生入学后,先组织分级考试。按照考试成绩把学生划分到普通班和快班进行分级教学;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复式教学,成立自主学习中心。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心自行学习视听,根据个人的特点和水平灵活安排时间;课内课外互动,教师在鼓励学生课堂互动的同时,要求学生课后进一步完善课堂上的讨论结果,并要求学生将其作为课后作业发布到QQ群上,供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析和学习。

③课程的实践教学: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互动。课内教学在于全面加宽、加厚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知识基础,课外的实践则是对所授内容、所学知识及教学效果的检测。建立大学英语网、成立英语活动中心、开办英语口语培训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④考核方式:形成性评估(30%):在教学过程中起积极的、鼓励、调整作用。检测课堂学习内容,评估写译课作业、课堂检测、课堂表现和出勤等。终结性评估(50%):评估教学效果和结果,起客观评判作用。奖励性评估(20%):起激励学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作用。校内口语考试,以课堂内容及常见话题、问答及讨论为主等。

(2)研究方法

整个研究过程中,针对各部分内容的要求,主要采用了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讨论法、对比分析法。通过资料检索,搜集相关研究资料,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借鉴,这是本研究的基础工作。通过文献研究掌握本研究所需要的有关材料和已有成果,为本研究提供整体思路和理论准备。任意抽取2至3个大学英语教学班作为试点。设计不同的调查方式了解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和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尝试在教学实践中使用不同教学手段,同时进行教学记录、课堂观察、口头访谈、问卷调查来确保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通过行为研究和测试对比教学实践前后的教学效果,并对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检验“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体系优化”实施的成效。

3. 研究结果分析

立足于本校实际,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学生状况,积极探索出真正符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体系。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重点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本科大学生。作为公共核心基础课的大学英语,就是要运用形成性评价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和结果同时进行评估,通过提高学生的大学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创新出与在校大学生实际能力相等的教学及指导方法。为此课题组做了下列工作:

(1)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在对学生进行了入学摸底测试并根据测试的情况,对全校英语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和愿意在培养口语能力上下功夫的学生开设了旨在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增强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并对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开设了素质拓展课程“翻译和写作”课。

(2)把加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落在实处: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开展了全面的英语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的听说实用能力,把教学内容从讲授语言点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开展应用能力培养,团队教师共同编写了适合学生使用的《英语综合技能训练》、《校园日常英语》、《校园实用英语手册》三本讲义。这三本讲义是结合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的一些热门话题和中国的历史文化编写的,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3)优化教学方法,向改革教学方法要质量: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遵循一般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语言教学的特点的基础上,在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帮助学生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努力提高英语技能应用上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开拓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对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过程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教学评估是检查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庞维国,2003)。第一,加强形成性评价,实施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形成性评价指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记录在案。形成性评价可以实施适时监控,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第二,完善终结性评价,实现考核手段多样化。考试采用口试、笔试、读书报告、课程论文等多种形式,把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为了加强对测试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我们根据教学改革发展的新形式和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从09级开始,对本科生的学业测试进行了改革。使得测试内容更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

(5)积极引进现代化教育技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我们结合本校的实际,为满足学生学习英语和开展个性化教育的需要,在校园网上建立一个英语自主学习平台。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根据本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了以e-mail和QQ为媒介的师生互动活动,通过此活动了解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6)加强教材建设,把教材建设和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相结合。英语教学团队始终把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放在研究和实践的中心位置。教材建设工作也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编写与学生实际水平相符的教材,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用。经过使用和实践的检验,这些教材和讲义均对提高我校本科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交际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7)课外活动。课题组认为,培养高质量英语人才,必须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每学期组织与学习密切相关的演讲、写作、翻译、话剧表演等比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英语角,排练话剧,外语周等活动。活动的创意、组织实施等具体工作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的活动不仅为学生创造了使用英语的机会,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工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把第二课堂活动和第一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创建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和环境,搭建学生实践英语的平台,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是靠师生的共同努力来创建的(刘津开,2001)。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放在首位,为学生实践英语搭建平台。

4. 研究的思考

对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体系优化进行实践性探索,使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践性。课题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新建本科院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培养目标,创新自身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逐步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将人文素质与语言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彰显大学英语教学的特色优势,培养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文秋芳,2003)。课题研究通过掌握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以期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为探索出真正符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体系,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Cohen, A. D.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 London: Longman, 1998.

Oxford, R. 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y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 Rowley, Newbury House, 1990.

刘津开.外语学习策略[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束定芳.呼唤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J].外语界,2005(6).

上一篇:爱牙主题班会小结下一篇:220kV变电站值班员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