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考点复习

2024-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文言文考点复习(共8篇)

语文文言文考点复习 篇1

(一)童 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A.余忆童稚时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项为之强 以弱为强者 ..C.徐喷以烟 清风徐来 ..D.观之,兴正浓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点拨:C中“徐”意思都是“慢慢地”;A中“余”前一个是“我”,后一个是“剩下的”;B中“强”前一个通“僵”,僵硬,后一个“强大”;D中“观”前一个是“观看”,后一个是“景观”。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故时有物外之趣

学而时习之 ..B.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战则请从 ..C.为之怡然称快 然胡不已乎 ..D.以丛草为林 不以疾也 ..点拨:A中“之”前一个是“的”,后一个是“它”;C中“然”前一个“„„的样子”,后一个“那么,既然这样”;D中“以”前一个是“把”,后一个是“认为”。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果然像鹤在云端鸣叫,为这一景象感到非常愉快。(2)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遇见细小的东西必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事物之外的乐趣。4.“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运用了什么修辞?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比喻、夸张;在内容上表现了小孩子天真烂漫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在结构上与上文相照应,为下文作铺垫。

5.作者观察事物细致而有耐心,试说说下面加线词语的表达作用。(1)夏蚊成雷。

生动地写出蚊群嗡嗡的声音之大。(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表明作者“神游其中”观察得仔细而时间又长。(3)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表达了作者“作青云白鹤观”目的达到,效果理想而收到的惊喜。(4)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极写癞虾蟆声势之大。

6.(2013·南宁)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A.作者将“夏蚊成雷”联想成“群鹤舞空”的情景,并从中获得许多“物外之趣”。B.文章最后一段的“捉”“鞭”“驱”三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作者以大欺小、残忍粗暴的性格。

C.本文语言简洁,表现力强,“明察秋毫”“庞然大物”“怡然自得”流传至今,成为成语。

D.文章启迪我们:只要热爱自然,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就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点拨:B项表现的是主人公的纯真善良。7.作者写了哪几件趣事?

分别写了观蚊成鹤、神游山林、观虫斗、驱虾蟆四件趣事。

8.(2013·南宁)你认为童年时的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

童年时的作者是一个活泼可爱、纯洁善良、天真无邪、富有情趣、热爱自然、充满想象力的人。要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应做到:①保持一颗好奇心,有敏锐的观察力。②有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让平凡的事物变得神奇、有趣。③有一颗天真烂漫的心,富有童真童趣。④热爱大自然。⑤热爱生活,善于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⑥能以审美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物。

(二)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初极狭,才通人 ..B.未尝识书具 默而识之 ..C.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渔人甚异之 ..D.忽啼求之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3.说说对题目中“伤”的理解。

题目中“伤”字的意思是哀伤、叹息。作者“伤”仲永是因为方仲永天资非凡而“受于人者不至”,最终“泯然众人”。题目用一“伤”字,点明主题。正文部分无一“伤”字,而“伤”字贯穿始终,深刻含蓄。如“不使学”“泯然众人”均含有“伤”意。

4.文章开头写了方仲永的身世,意在突出什么?

“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作的必要铺垫,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

资,又暗示了造成他才能衰退的家庭背景。

5.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D)A.课文采用“闻”“见”“问”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

B.本文用词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C.“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D.“受之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没有好好学习。6.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7.请结合方仲永这一事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天资和后天学习的关系的认识。天资是人成材的基本条件;天资好,再加上后天努力,就一定能成材;天资好,但后天不努力,再好的天资也会被泯灭(方仲永便如此)。

(三)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2.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A.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②或以钱币乞之 ..B.若:①孰若孤 ②若为佣耕 ..C.过:①及鲁肃过寻阳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D.见:①见往事耳 ②有时见日 ..3.翻译下列句子。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很有益处。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跟读书人离别三天后,就应该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他,认清这件事情怎么长兄这么晚哪!4.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难道是要你去阅读经书当博士吗?我只不过是叫你应当多读点书,熟悉一些历史罢了。这句话写出了孙权对读书目的的看法,揭示了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求取功名,更重要的是为增长见识阅历。

5.(2013·湘潭)作者是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吕蒙学习的成效的?请予以说明。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鲁肃见到吕蒙时的惊异和钦佩之情,表现了学习使吕蒙有了巨大变化。(或答“对比”,以吕蒙学习前后的变化对比,表现其学习成效显著。)

6.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吕蒙的变化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成语:刮目相待。启示:示例:①要多读书,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见识。②人的成才和天赋没有很大关系,先天的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弥补。不管天赋怎样,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学有所成。

7.对比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

吕蒙“当涂掌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写出了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两文的内容都和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不管一个人天赋如何,后天学习是成才的根本途径。

(四)口 技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不一样的一项是(C)A.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客人们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哆嗦打颤,几乎都想争先逃走。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其中的一种声音来。3.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D)A.“京中有善口技者”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善”字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B.文章结尾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强调道具的简单,称赞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对这场表演回味无穷。

C.课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这是从正面表现口技者的技艺精湛。

D.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写听众的反应,后写口技艺人的表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善”。

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渲染了开演前怎样的气氛?有什么作用?

肃静而紧张的气氛。表现宾客对表演的向往之情,衬托表演者口技之“善”,为下文精彩的表演作烘托和伏笔。

5.语言品味——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的作用和效果。(1)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通过伸颈、侧目的动作描写,微笑、默叹的神态描写,侧面烘托口技人表演技艺高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通过“变色离席”的神态描写,“奋袖出臂,两股战战”的动作描写,“几欲先走”的心理描写,侧面烘托口技人的技艺高超。

(五)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B)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以刀劈狼首

先帝不以臣卑鄙 ..B.其一犬坐于前 皆以美于徐公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屠乃奔倚其下 安陵君其许寡人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恐前后受其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2)屠自后断其股(大腿).(3)顾野有麦场(回头看).(4)一狼洞其中(打洞).4.翻译下面句子。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户的背后。5.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6.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狼的形象:贪婪、狡诈、凶狠;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六)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D)A.武陵人/捕鱼为业

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后遂无问/津者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便要还家(通“邀”,邀请).(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和儿女)(与人世隔绝的地方)(3)咸来问讯(都).(4)便扶向路(旧的,从前的).(5)处处志之(作标记).(6)遂迷,不复得路(终于).(7)寻病终(不久,随即).(8)无问津者(渡口).3.翻译下列句子。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捕鱼人对眼前的奇景觉得非常奇怪。又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2)(2014·安顺)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村中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就更不必说了。(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中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 4.用简洁的文字写出“渔人”的行踪。发现桃源——探访桃源——离开桃源

5.(2014·安顺)选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桃花源人淳朴、热情的特点?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或“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2014·安顺)“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景象?

“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乐、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7.(2014·安顺)本文演绎出的一个成语是什么?本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成语是: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向往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生活得

幸福、愉快的社会理想(寄托了作者向往一个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人人平等,和乐富足,宁静和谐的社会理想)。(意思对即可)8.文章最后还写了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节,其作用是什么?

增添神秘色彩;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追求,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9.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生动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晰,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七)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013·嵊州)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其如土石何

(加强反问语气).(2)固不可彻

(通,畅达).(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4)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无”).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于是(愚公)带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成年男子(上了山),凿石头挖山,用箕畚(装石头、土块)运到渤海岸边。

(2)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3.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讲的是愚公移山的原因。

B.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C.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4.画线的两句话表面相似,实际不同。请简析它们的区别。出发点不同。其妻是在“杂然相许”的前提下“献疑”,一个“献”字表明她对愚公的关心;智叟不是提出疑问,“笑而止之”是对愚公的否定,“甚矣,汝之不惠”更加强了否定的意思。

5.(2013·嵊州)从文中愚公驳斥智叟的话看,你认为愚公“愚”吗?为什么? 不愚。因为从这个句子里可以看出愚公具有不怕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具有长远、发展的目光,尽管凭他个人能力不能实现目标,但他坚信只要后代子孙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会移掉大山!

6.(2013·舟山)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

语文文言文考点复习 篇2

考点分析

小说考查着重围绕小说的体裁特点进行考查,具体说就是从人物以及人物的语言、表达技巧、情节、环境等方面设题考查。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题型分类

一、分析综合——重点分析作品的结构,情节的把握,主题的概括。

1.寻找线索

线索是连接文章始终的脉络,也可以说是文章的纲。常见的线索有:人线、事线、物线、情线、时间线、空间线。如山西省《唐家寺的雨伞》中以雨伞为线索,广东省的《词典的故事》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孔乙己》则以“我”这个人为线索。

2.辨析开头

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作用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鉴赏结尾

(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1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2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不仅在意料之外,同时又在情理之中。

3从主题上看,揭示事情的真相,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1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3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阅读这样的小说,让更多的读者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从而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1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2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3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情节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它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4.对主旨的把握

小说的主旨是文章的核心,只有主旨把握正确了,人物、环境才有章可循。概括中心的关键在于对文章中的人、物、事的整体性思考,要把重点集中在反映出来的社会现象上、人物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上和通过在对人命运的考察中领悟到的哲理上等等。还要多注意抒情议论式的句子,作者的观点往往隐于其中。再者,主旨的卷面表达也要注意其规范性,一般的模式为“通过 ____ 事表达一种 _____ 现象(思想、品格)。还有一种情况是: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内容。

二、鉴赏评价——重点分析词语的理解,人物的刻画,环境的作用。

1.题目含义的分析

题目是文眼,其作用不言而喻,主要有以下几点:

1点明中心,如大连市《冰冻百合》、锦州市《高等教育》。

2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如《冰冻百合》、河南的《六个馒头》。

3本文的线索,如山西省《唐家寺的雨伞》。

4主要人物,如鲁迅的《孔乙己》。

5主要内容,如临汾的《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关键词语的理解

一般来说,这类题目结合上下文,根据文章所提供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在这个环境中的比喻义、象征义、指代义或者其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此知识点在湖南益阳的《白蝴蝶花》中就考查到。在做题的过程中可借助“代入法”将自己的理解代入文中,检验一下这种理解与上下文的意思有无不协调甚至冲突的地方。

3.人物形象的刻画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人物塑造的方法有:1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2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描写主人公。例如《:多收了三五斗》中米行老板的描写正烘托了“旧毡帽”的悲惨命运。3细节描写。通过分析人物具体细微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从而准确把握形象的性格特征和这一形象所反映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4.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但是我们的考查往往是以自然环境的描写为主,并且是屡考不衰的知识点,它在小说中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其作用一般有:

1渲染气氛。如《故乡》中开头的“我”回故乡的一段凄凉的景物描写。

2表现人物性格,衬托人物的心情。如《在烈日和暴雨下》中对“炎热”和“暴雨”的描写就突出了祥子的坚韧性格和悲惨命运。

3推动情节发展。如云南省的《你遗失了感动了吗》中第20题。

4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5为下文所写内容做铺垫。

6以优美的景物来衬托人物美好的心灵,以恶劣的环境来刻画人物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性格。

而社会环境主要就是指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

三、探究归纳——重点分析作品的内涵,创意的解读,个性化的表达。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小说是作者用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与态度的。从不同的人物角度往往能够发掘出作品不同的意蕴;从作品的不同价值角度也可分别挖掘其社会意义和文学艺术意义。另外,从作品本身所发掘出的意蕴,与联系作者思想经历、作品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各方面所发掘出的意蕴也会有所不同。

2.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就是鼓励读者有所创新,有所发现,使阅读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也使解读活动全面、深刻而充满智慧,从而多角度地认识作品的不同内蕴。由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审美趣味等不同,对具体作品都会有自己的独特解读,不存在唯一的标准和固定的方面、角度。但要注意的是,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有创意的解读”,都要建立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而且这种解读要合情合理,能自圆其说,不可胡乱解读。注意是“个性化”而不是“自由化”。

3.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 篇3

这类题目主要围绕文中的人物设题,往往通过填空、简答问题的方式,要求考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如:根据甲(晏子至……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乙(景公游于寿宫……鳏寡有室)两文(均选自《晏子春秋》),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解答这类题时,也要和现代文阅读一样,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善于从细微处着眼,筛选重要信息,归纳概括要点,同时要推敲答案用语的准确性,概括力求要言不烦,不偏不倚,切中要旨。

二、实例引路

(一)从文中直接找出能概括人物特点的词语。

例:《卖油翁》中“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

问题:根据短文说说陈尧咨具有怎样的品质?

分析:以上这段文字中,第一句话就概括了此人的特点“自矜”。所以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些词语来答题,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就会准确无误,而且不会费时。

(二)从文中所反映的具体事件概括人物的特点。

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与徐公比美,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悟出道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从中看出邹忌是一个“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爱国”的人。

问题:文中主要写了邹忌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分析:以上这段文字讲述了这样的事,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通过冷静思考,为国着想,决定入朝劝谏齐威王。见他是一个“头脑冷静、善于反思、有自知之明、心怀国事”的人。把人物形象放在具体事情中分析是很常见的一种方法。

(三)从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正面描写来概括人物形象。

例:《陈涉世家》中“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从陈涉的语言、神态描写可分析出人物“渴望改变命运,有远大的志向”这一特点。

问题:选文中的陈涉具有哪些品质?

分析:以上这段文字,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苟富贵,无相忘”与末尾“嗟乎”一声叹息和“鸿鹄之志”的比喻,以及“怅恨”,所透露出人物在思考如何改变这种被压迫受奴役的地位时的痛苦、失望的心理。寓意深远,充分表现了陈涉的个性和抱负,写出了他要求改变现状的思想,也点明了他领导起义的基础。抓住文中这些有关人物的正面描写,揣摩人物内心情感,感受人物的思想性格,这也是最常规的方法之一。

(四)从文中的侧面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口技》中“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通过描绘听众的反应。

问题:结合选文说说这段文字向我们表现了一个怎样的口技表演者?

分析:以上文字通过描述听众的“伸颈,侧目,微笑,默叹” 和“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动作、心理的反应,从侧面衬托出了口技人技艺高超。同学们往往熟悉从正面着手分析人物,而忽视了这种从侧面来表现人物的方法,所以这一点尤其要多关注。

三、方法提升

文言文中的人物思想性格概括属于筛选信息类试题中的一种,它是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能力考查的内容之一。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1.精读文章,初步筛选。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是准确筛选的重要前提。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就应该同时进行初步的筛选。从筛选信息的角度出发,阅读时应当重点关注主要人物在文中语言、行为,并分析其中所表现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价值取向。读原文,要明确说几件事,几个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

2.看清题干,明确方向。答题时,首先应审清题意,明确筛选方向。不明方向,筛选信息必然南辕北辙。需要注意题干中的精细性的要求,比如“直接表现”“分别表现”等。如果感觉文章读懂了,题目依旧做错,很可能是审题不明造成的。

3.仔细分辨,避免误判。(1)张冠李戴,把别人的言行安到中心人物头上。(2)游离限制信息,表现的内容超出题干的要求。(3)混淆因果,用结果代替原因。

文言文阅读中考语文考点解析 篇4

文言文的考查评价以新课标要求为准,能正确理解文章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其范围以新大纲定的16篇背诵推荐篇目为主,语文教科书中的其他文言散文也是复习重点。另外,也不排除考查课外浅易文言文。从考查角度看,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即“理解基本内容”;

二是明确文中一些多音字的读音,通假字的本字及意义,关键实词的含义;

三是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句子;

四是对文章的一些观点和艺术方法能作简单的评价和分析。

[考点要求]

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感情。

2、能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

[考查热点]

1、知道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2、正确翻译文言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

3、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情感。

4、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5、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题型解析]

第一题一般考查的是文章出处及作者简介。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书下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第二题一般考查的是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平时的积累,考试时要结合上下文,辩明词语的多种意义,写出该词语的特定含义。

第三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句子停顿的把握。划分诵读节奏,一定要参照句式的特点,把握特征,按照不同的停顿规律,以“意群”为单位,重在“语意”上下工夫,不要曲解句意。

第四题一般是翻译题。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①词类活用;②古今异义词;③一词多义;④通假字;⑤特殊句式等。运用不同的方法去翻译,做到准确、流畅。

第五题一般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感人情境和形象的领悟能否说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解答此类题目,要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善于分析,表达有新意。

[答题误区]

1、字词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失误:①多义词的义项选择不准;②不能准确辨析古今异义的词;③通假字把握不准;④不能辨别文言虚词的多种用法。

2、翻译文言句意,失误主要有:①关键词语没有译出或译得不准确;②对句子的隐含意义不理解。

3、分析文章内容和写作方法,主要失误有:①不着眼于全篇,孤立地回答问题;②不善于概括表达,概括不准、不全;③抓不住要点,答非所问。

4、解答开放性试题,主要误区有:曲解原文、故意拔高、无中生有等。

[应对策略]

1、强化记诵,增加积累,提高语言感受能力。重点篇目的经典语段,要反复诵读,真正把握其内涵。

2、掌握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技巧,学会从中揣摩规律,形成能力。

3、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在具体语境、情境中领悟意思,把握情感。

中考语文文言文《岳阳楼记》考点 篇5

本文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朝,(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家,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浩浩汤汤(shāng)霏霏(fēi)樯倾楫摧(qiáng,jí)朝晖夕阴(huī)

骚人(sāo)冥冥(míng)隐曜(yào)岸芷汀兰(zhǐ,tīng)

宠辱偕忘(xié)谪守(zhé)淫雨(yín)属于作文(zhǔ)

三、解释:

1.谪守巴陵郡(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守:指做州郡的长官。)2.越明年(越:及、到)

3.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4.乃重修岳阳楼(乃:于是,就)

5.增其旧制(增:扩大;制:规模)6.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7.予观夫巴陵胜状(观:看)8.横无际涯(横:广远;(际涯:边)

9.朝晖夕阴(晖:日光)10.岳阳楼之大观(观:景象)

11.前人之述备矣(备:详尽)12.然则北通巫峡(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13.南极潇湘(极:尽)14.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15.若夫淫雨霏霏(淫雨: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16.骚人(诗人)

17.连月不开(开:放晴)18.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

19.山岳潜形(形:形体)20.薄暮冥冥(薄:迫近)

2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去:离开;谗:说别人坏话)22.春和景明(日光)

23.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24.一碧万顷(万顷:极言其广)

25.锦鳞游泳(锦鳞:美丽的鱼)26.沙鸥翔集(集:鸟停息在树上)

27.岸芷汀兰(芷:香草的一种)28.郁郁青青(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29.长烟一空(一:全)30.静影沉璧(璧:圆形的玉)

31.此乐何极(何极:哪有穷尽)32.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

33.尝求古仁人(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34.把酒临风(把:持、执)35.或异二者之为(或:或许,也许)

36.不以物喜(以:因为)37.居庙堂之高(庙堂:朝廷)

3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38.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没有;归:归依)

四、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翻译: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翻译: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yǐ)。

翻译: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4.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翻译: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

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翻译: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

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翻译: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这两种表现的,为什么呢?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翻译: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

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语文文言文考点复习 篇6

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1.首联写景有特色,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答:“青山”“白水”从色彩角度写景;动静结合,“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描绘了一幅青山白水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

2.首联“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地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描绘了一幅青山白水的图景,点出送别地点,烘托了作者的送别之情。

3.赏析“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答:“别”照应诗题中的“送”,“孤蓬”是比喻手法,照应诗题中的“友人”。“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4.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中的“浮云”、“落日”的意象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颈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5.颈联情景交融,试分析。

答:“浮云”“落日”之景与“游子”之“意”、“故人”之“情”交融,拓展意境。

6.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李白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

7.尾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赏析。

答: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犹作离别之声,衬托了离情别绪。

8.怎样理解“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孤蓬”这一意象?

答:“孤蓬”比喻“远行的友人,形象的写出了此地一别后友人就要像篷草那样万里漂泊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9.“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答:诗人巧妙的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

10.这首诗是如何借助“孤蓬”“浮云”“班马”这些物象来表现“游子意”的?请简要分析。

答:飞蓬离根后随风而去,不知何处落脚,写出游子旅途漫漫,前途未定;浮云飘忽不定,写出游子行踪不定;班马为离群之马,分手之际,萧萧长鸣,写出游子离别友人的孤独和惆怅。

11.这首诗寄寓了怎样的“故人情”?

答: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对友人漫长孤独旅程和未来命运深切关怀。

12.文学常识填空。

李白:庸朝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著有《李太白全集》、《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名篇。

13.理解性默写。

(1)《送友人》中写送别地景色的是青山郭外斜,白水绕东城。

(2)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4.选择题。

(1)对这首诗理解赏析错误的一项是(D)

A.“送”字统领了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中的“孤蓬”比喻诗人眼中离别的友人。

C.“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既点出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

D.这首诗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块,其感情基调是哀伤情调。

(D选项“其感情基调是哀伤情调”改成“其感情基调是浓浓的依恋不舍之情”。)

(2)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整首诗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B.“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点明了诗的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限伤感之情。

C.“蓬”之前用“孤”来限制,准确而生动地描摹出朋友的孤单无依,行迹无定。

D.“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运用了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关切之情。

语文文言文考点复习 篇7

【典型例题解析】

(2015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试题。

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清]王士禛

先生姓梁氏, 讳熙, 字曰缉, 皙次别号也。十三岁补诸生第一, 文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 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 誓于神, 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 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 入为云南道。

是时, 章皇帝方重言路, 台省官皆矫尾厉角, 务毛挚搏击为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 下直辄焚香扫地, 晏獉坐终日, 如退院僧。暇即与其友汪琬、刘体仁、董文骥、王士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 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诸子酒酣耳热, 辨难蜂起, 各负气不肯相下。先生默坐, 或微笑不发一语。偶出一语, 人人自失, 觉我言为烦。先生固耽内典①, 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 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每过其居邸, 绳床药灶外, 惟经论数卷而已。

先生尝巡视茶马于秦, 不名一钱。或以为言, 则笑曰:“吾筹之熟矣。居官而谋利, 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厚实, 三蠹将至, 曰盗贼, 曰博徒, 曰倡优。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 故不敢也。

在京师, 日怀归田之思, 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 予辈皆赋诗。未几, 谢病归。淄川高侍郎念东赠诗云:“燕台襆被亲相送, 一个嵩丘行脚僧。”盖纪实云。归田后, 尤孤介自持, 不接。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 馈问亟至, 一无受。答书曰:“生有癖性, 酷爱古帖, 亦昔人玩龙团、饮廷珪墨之意也。闻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 赵子昂书《铁佛嶴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 倘各损惠一通, 敬拜赐矣。”其雅操如此。先生于古文不多作, 其有作, 必合古人, 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先生生明天启, 卒康熙壬申, 年七十一。

(选自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 有删节)

【注】①内典:佛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坐终日 晏:平静

B.子孙不肖而厚实 居:积储

C.不接当事:权要

D.必合古人矩度:气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A项, 文中“先生独淡泊宁静, 下直辄焚香扫地, 晏坐终日, 如退院僧”一句的意思是“只有先生一人淡泊宁静, 在宫中当值结束就焚香扫地, 整天平静地坐着, 如同一个脱离寺院的僧人”, 很明显, 此处的“晏”是个通假字, 通“安 (ān) ”, 即安静、平静。B项, “居”是个会意字, 借助联想法, 教材《聊斋志异·促织》中有“居为奇货”一句, “居”为“积储”的意思, 把这个意思代入“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一句中, 句子可以翻译为“如果子孙没有才能而家里却积储丰厚”, 可见“居”是“积储”的意思。C项, 从特殊句式来看, “不接当事”应是倒装句, 正确语序是“不当事接”, 即“不和权要交往”。因此, “当事”是 “权要”的意思。D项, “矩度”是两个单音节词, 即“规矩法度”, “必合古人矩度”的意思是“一定合乎古人的规矩法度”。因此, “矩度”的意思应为“规矩法度”。

【答案】D

2.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皙次别号也

吾还也

B.偶出一语, 人人自失

时不至, 而控于地而已矣

C.予辈皆赋诗

武置酒设乐

D.馈问亟至, 一无受

不者, 若属皆且为虏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2015 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共考到14个虚词, 分别是其、则、为、所、而、以、之、乃、者、与、乎、于、遂、也。A项, “皙次其别号也”, 作为人物传记的开头, 在介绍御史梁皙次的姓、名、字后, 接着介绍他的别号, “其”是代词, 可译为“他的”;“吾其还也”为教材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句子, 这是个祈使句, 言下之意是“我们还是回去吧”, 因此“其”表祈使。B项, “偶出一语, 则人人自失”, 言下之意是“偶尔说一句, 就会让人人感觉若有所失”, “则”为连词, 表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时则不至, 而控于地而已矣”为庄子《逍遥游》中的句子, 意思是“有时或者飞不到, 就落到地上罢了”, “则”是“或者”的意思。C项, “予辈皆为赋诗”是 “予辈皆为之赋诗”的省略句, “为”是“替、给”的意思;后一句“为武置酒设乐”出自教材课文《苏武传》, 意思是“替苏武摆下酒宴奏起音乐”, “为”是介词, 可译为“替、给”。D项, 前一句的“所”, 用在动词之前, 构成名词性词组;后一句的“所”, 构成“为…… 所”固定结构, 表被动。

【答案】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的一项是 ( )

A.梁熙年少时本性纯净, 才思过人。他出身世家而无富贵习气, 把名利看得很轻;读书好古, 能诗善文, 很早就有诗才和文名。

B.梁熙任职时清正爱民, 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 视民如子, 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C.梁熙恬淡好静, 不恋官场。他在朋友聚谈时经常默坐其间, 含笑不语;在京做官时总想辞去官职, 去享受清静的读书生活。

D.梁熙深研佛典, 志趣清雅。他博览佛经, 对某些佛经要义体悟得特别透彻;酷爱古帖, 还对一些书法名作的情况颇为熟悉。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的能力。此类题难度较大, 但是如果我们知晓高考命题人喜欢在哪些地方“设陷阱”, 也就好对症下药来答题。常设的“陷阱”主要有时序倒置, 不分前后;词语曲解, 脱离语境;对象错误, 张冠李戴;强加因果, 混淆关系;表述失度, 难以信服;无中生有, 凭空添加等。本题中的B项, “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在材料中找不到依据, 属于“无中生有, 凭空添加”。

【答案】B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出知西安之咸宁, 誓于神, 不以一钱自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诸子酒酣耳热, 辨难蜂起, 各负气不肯相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吾惧夫三蠹之为子孙忧也, 故不敢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1) 句是个省略句, 要在“出知”前补充出主语“梁熙”;“知”为动词, “担任”;“之”是音节助词;“誓于神”为介宾短语后置句, 正常语序应为“于神誓”, 即“向神灵发誓”。 (2) 句, “负气”实际上是两个单音节词, 为“凭恃意气”的意思。 (3) 句, “忧”并非“忧愁”, 而是“忧患”的意思。

【参考答案】 (1) (梁熙) 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 向神灵发誓, 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

(2) 众人酒兴正浓时, 辩驳的问题像蜜蜂一样层出不穷, 他们各自凭恃意气, 都不肯屈居别人之下。

(3) 我害怕这三种问题成为子孙后代的忧患, 所以不敢做侵占钱财之事。

[拓展题目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

A.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惊异/

B.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惊异/

C.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惊异/

D.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惊异/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通过“少得句云”中的“云”这一特殊标志, 我们判断出此处要停顿, 就排除了D项。既然是诗歌, 又正好是10个字——“明月生东隅, 清辉照北床”, 这属于修辞中的对称, 又排除了B项。“幼不喜纨绔之习”意为“幼年时就不喜欢富家子弟的习气”, 而“族幼”则让人摸不着头脑;“视声利蔑如也”中的“如也”应放在句末, 因此也就排除了C项。

【答案】A

[拓展题目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 考中者称举人, 第一名称“会元”。

B.监察御史作为一种官职, 一般分道负责, 分别冠以某某道地名。

C.世祖为庙号, 是封建时代皇帝死后, 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

D.壬戌是用天干地支表示的年份, 其下一年是癸亥年, 60年一个轮回。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中国地域广阔, 文化常识博大精深, 同学们在备考时, 可以考虑将官职教育、宗法礼俗、地理方位、年龄称谓、姓名字号等分门别类地加以复习巩固。本题涉及的文化常识, 比较常见。A项, “乡试第一名称‘会元’”错, 乡试第一名应当称“解元”, 会试第一名才称“会元 (会魁) ”。

【答案】A

【参考译文】先生姓梁, 名熙, 字缉, 皙次是他的别号。先生出生于世家, 幼年时就不喜欢富家子弟的习气, 喜欢读古代的书, 认为名利不值一提。在诗歌上特别喜欢陶渊明, 年少时曾写出诗句:“明月生东隅, 清辉照北床。”年纪大的人都 (对此) 感到诧异。他13岁填补空缺成为秀才中的第一名, 善于写文章, 名声很大。

参加顺治三年的乡试考中举人, 又考中顺治十年的进士。 (梁熙) 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 向神灵发誓, 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己。他对待老百姓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政绩在三辅中位居第一。在咸宁做官半年, 入朝任云南道监察御史。

这时, 世祖章皇帝正推崇臣子向朝廷进言, 台省一类的官员都逞强好胜、趾高气扬, 追求虚无的名声。只有先生一人淡泊宁静, 在宫中当值结束就焚香扫地, 整天平静地坐着, 如同一个脱离寺院的僧人。闲暇的时候, 他就和朋友汪琬、刘体仁、董文骥、王士禛等人出游丰台、草桥等胜地, 有时在寺庙、道观之中聚会吃饭。众人酒兴正浓时, 辩驳的问题像蜜蜂一样层出不穷, 他们各自凭恃意气, 都不肯屈居别人之下。先生默默坐在那里, 有时微笑却一语不发。偶尔说一句, 就会让人人感觉若有所失, 觉得自己的话语是多余的。先生本来就沉迷佛经, 对三藏十二部之类的书无不研究, 而对《楞严》尤其领悟初因证果的要义。我每次拜访他的住处, 屋里除了绳床药灶外, 只有数卷经论罢了。

先生曾经到秦地巡视茶、马事宜, 不侵占一文钱。有的人用这个事来说他, 他就笑着说:“我仔细地筹划过了。当官谋利, 是为子孙考虑。 (如果) 子孙没有才能而家里却积储丰厚, 三种问题就会来了, (分别) 是盗贼、赌徒、倡优。我担心这三种问题成为子孙后代的忧患, 所以不敢做侵占钱财之事。”

他在京城, 一直都怀有回归田园的想法。嘱咐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来表明志向, 我们都为他在这幅画上题了诗。不久, 他因病辞官回乡。淄川高侍郎念东赠诗说:“燕台襆被亲相送, 一个嵩丘行脚僧。”大概记录的就是他的实际情况。他回乡后, 性情更加孤傲耿介自守, 不和权要交往。和他同榜录取的王中丞巡视河南, 多次馈赠慰问他, 他都不接受。他以书信答复说:“我生来就有癖好习性, 酷爱古帖, 如同古人赏玩龙团茶、喝廷珪墨的乐趣。听说宋仲温的《兰亭十三跋》的摹本在松江府亭, 赵子昂的《铁佛嶴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 如果能各馈赠给我看一遍, 我非常感激。”他高雅的情操就是这样。先生在古文方面没有写很多, 但如果有写出来的, 一定合乎古人的规矩法度, 而他在写作禅理这一方面尤其擅长。

先生生于明朝天启壬戌年, 死于康熙壬申年, 享年71岁。

【常见题型撷英】

一、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4题。

于休烈, 河南人也。至性贞悫, 机鉴敏悟。自幼好学, 善。举进士, 授秘书省正字。转比部员外郎, 郎中。杨国忠辅政, 排不附己者, 出为中部郡太守。值禄山构难, 肃宗, 休烈迁太常少卿, 知礼仪事, 兼修国史。肃宗自凤翔还京, 听受, 尝谓休烈曰:“君举必书, 良史也。朕有过失, 卿书之否?”对曰:“禹、汤罪己, 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 不忘规过, 臣不胜大庆。”时中原, 典章殆尽, 无史籍检寻。休烈奏曰:“《国史》《实录》, 圣朝大典, 修撰多时, 今并无本。伏望下御史台推勘史馆所由, 令府县招访。有人别收得《国史》《实录》, 如送官司, 重加购赏。”前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陷贼, 入东京, 至是以其家藏《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于官。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 献《五代帝王论》, 帝甚嘉之。代宗即位, 甄别名品, 宰臣元载称之, 乃拜右散骑常侍, 依前兼修国史, 累封东海郡公, 加金紫光禄大夫。在朝凡三十余年, 历掌清要, 家无儋石之蓄。恭俭温仁, 未尝以喜愠形于颜色。而亲贤下士, 推毂后进, 虽位崇年高, 曾无倦色。笃好坟籍, 手不释卷, 以至于终。大历七年卒, 年八十一。是岁春, 休烈妻韦氏卒。上特诏赠韦氏国夫人, 葬日给卤簿鼓吹。及闻休烈卒, 追悼久之, 褒赠尚书左仆射, 赙绢百匹、布五十端, 遣谒者内常侍吴承倩就私第宣慰。儒者之荣, 少有其比。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自幼好学, 善

属文:撰写文章

B.值禄山构难, 肃宗

践祚:帝王即位

C.肃宗自凤翔还京, 听受

励精:专心致志

D.时中原, 典章殆尽

荡覆:动荡倾覆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休烈忠诚机敏, 谨遵职业操守。他自幼好学, 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 离京到地方任职;安禄山叛乱后, 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史官职责的问题。

B.休烈审察形势, 做好本职事务。当时历经战乱, 典章史籍散佚, 他提出购求当朝大典以备查检使用, 最终得到前修史官韦述家藏《国史》一百余卷。

C.休烈淡泊名利, 终生好学不倦。他虽遭贬职, 却恬然处之, 毫不在意, 在朝三十余年, 历任要职, 并无多少积蓄;喜好典籍, 终日捧读, 直至去世。

D.休烈夫妇去世, 尽享身后哀荣。他夫人去世, 皇上特诏追赠她国夫人;他本人去世, 皇上追念许久, 追赠他尚书左仆射, 并派专人到他家表示慰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禹、汤罪己, 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 不忘规过, 臣不胜大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而亲贤下士, 推毂后进, 虽位崇年高, 曾无倦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4题。

韩文, 字贯道, 成化二年举进士, 除工科给事中, 出为湖广右参议。中贵督太和山, 干没公费。文力遏之, 以其羡易粟万石, 备贷。九溪土酋与邻境争地相攻, 文往谕, 皆服。弘治十六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岁侵, 米价翔踊, 文请预发军饷三月, 户部难之。文曰:“救荒如救焚, 有罪, 吾自之。”乃发廪十六万石, 米价为平。明年召拜户部尚书。文凝厚雍粹, 居常抑抑。至临獉大事, 刚断无所挠。武宗即位, 赏赉及山陵、大婚诸费, 需银百八十万两有奇, 部帑不给。文请先发承运库, 诏不许。文言:“帑藏虚, 赏赉自京边军士外, 请分别给银钞, 稍益以内库及内府钱, 并暂借勋戚赐庄田税, 而敕承运库内官核所积金银, 之籍。且尽罢诸不急费。”旧制, 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 后渐添注, 或一仓十余人, 文力请裁汰。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 复欲夺任丘民业, 文力争乃止。文司国计二年, 力遏权幸, 权幸深疾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 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须昂肩, 毅然改容曰:“善。纵事勿济, 吾年足死矣, 不死不足报国。”即偕诸大臣伏阙上疏, 疏入, 帝惊泣不食, 瑾等大惧。瑾恨文甚, 日令人伺文过。逾月, 有以伪银输内库者, 遂以为文罪。诏降一级致仕, 瑾恨未已, 坐以遗失部籍, 逮文下诏狱。数月始释, 罚米千石输大同。寻复罚米者再, 家业荡然。瑾诛, 复官, 致仕。嘉靖五年卒, 年八十有六。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其羡易粟万石, 备贷 振:救济

B.救荒如救焚, 有罪, 吾自之 当:承担

C.至大事, 刚断无所挠 临:面对

D.核所积金银, 之籍 著:彰显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文为官清正, 关注民众生活, 他在湖广, 妥善处理九溪土酋与临境争地一事;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 年成歉收, 他开仓取粮十六万石, 平抑米价。

B.韩文刚正不屈, 敢于奏议国事。武宗继位, 诸项费用供给不足, 他不顾非议, 一再提出自己的看法;有关机构冗员渐增, 他援引成例, 着手压缩编制。

C.韩文疾恶如仇, 尽力遏制权幸, 宦官刘瑾等每日引诱皇上沉溺于声色犬马, 不理政事, 他采用李梦阳的建议, 冒死谏诤, 打击了刘瑾等的嚣张气焰。

D.韩文刚者易折, 饱受政敌陷害。刘瑾以遗失部籍作为罪名, 逮捕韩文, 释放后又两次罚米, 使他倾家荡产;直到刘瑾被诛后, 韩文才复官而后退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 复欲夺任丘民业, 文力争乃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即偕诸大臣伏阙上书, 疏入, 帝惊泣不食, 瑾等大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2015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5题。

太平州学记

[宋]张孝祥

学, 古也。庙于学以祀孔子, 后世之制也;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 古今之通义, 臣子之恭。当涂①于江、淮为名郡, 有学也, 无诵说之所;有庙也, 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 而置之屋壁。

甲申秋, 直秘阁王侯秬②来领太守事, 于是方有水灾, 尽坏堤防, 民不粒食。及冬, 有边事, 当涂兵之, 上下震揺。侯, 救灾之政, 备敌之略, 皆有次叙。饥者饱, 坏者筑。赤白囊③昼夜至, 侯一以静填之。明年春, 和议成, 改元乾道, 将释奠于学。侯语教授沈瀛曰:“学如是!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 孰先于此者?”命其掾蒋晖、吕滨中撤而新之。。

客有过而叹曰:“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今之当涂, 昔之当涂也, 来为守者, 孰不知学之宜葺, 而独忘之者, 岂真忘之哉?力不耳!始王侯之来, 民尝以水为忧, 已又以兵为忧。王侯易民之忧, 纳之安乐之地, 以其余力大新兹学, 役不及民, 颐指办。贤不可已也如是夫!”

客于是又有叹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天下, 传之至今, 天地之位, 日月之明, 江河之流, 万世无敝者也。时治时乱, 时强时弱, 岂有他哉?人而已耳!财用之不给, 甲兵之不强, 人才之不多, 宁真不可为耶?《诗》曰:‘无竞维人。’谓予不信, 请视新学。”

夏四月既望, 历阳张某记。

【注】①当涂:古县名, 宋代称太平州, 今属安徽。②王侯秬:王秬, 时为太平州知州;侯, 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③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置之屋壁 坎:挖洞

B.当涂兵之冲:突袭, 冲击

C.侯下车:初到任

D.力不耳 赡:足, 够

2.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臣子之恭

将有以为

B.及冬, 有边事

欲苟顺私情, 告诉不许

C.颐指办

吾尝跂望焉

D.贤不可已也如是夫

夫晋, 何厌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 的一项是 ( )

獉獉A.本文名为“学记”, 却略于州学本身的具体描述, 将重心置于有救民兴学之功的王秬, 塑造了一位勤政崇学的地方官形象。

B.文中以“客”的口吻盛赞王秬贤于当涂历任长官, 就是因为只有他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的重要性, 故能事济而功成。

C.文末感叹, 自古以来天下之治乱强弱皆系于人, 成事与否关键也在于人, 太平州学得以重建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D.文章语言质朴流畅, 叙事简而有法;后半部分的大段议论, 宏阔高远, 显示出宋代士大夫心忧天下、善议政事的特点。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 孰先于此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始王侯之来, 民尝以水为忧, 已又以兵为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2015年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4题。

虞溥字允源, 高平昌邑人也。父祕, 为偏将军, 镇陇西。溥从父之官, 专心坟籍。郡察孝廉, 除郎中, 补尚书都令史。

稍迁公车司马令, 除鄱阳内史。大修庠序, 广招学徒, 移告属县曰:“学所以定情理性而积众善者也。情定于内而行成于外, 积善于心而名显于教, 故中人之性随教而移, 善积则习与性成。唐虞之时, 皆比屋而可封, 及其废也, 而云可诛, 岂非化成俗, 教移人心者哉!自汉氏失, 天下分崩, 江表寇隔, 久替王教, 庠序之训, 废而莫修。今四海一统, 万里同轨, 熙熙兆庶, 咸休息太和之中, 宜崇尚道素, 广开学业, 以赞协时雍, 光扬盛化。”乃具为条制。于是至者七百余人。溥乃作诰以奖训之, 曰:

文学诸生皆冠带之流, 年盛志美, 始涉学庭, 讲修典训, 此大成之业, 立德之基也。夫圣人之道淡而寡味, 故始学者不好也。及至期月, 所观弥博, 所习弥多, 日闻所不闻, 日见所不见, 然后心开意朗, 敬业乐群, 忽然不觉大化之陶己, 至道之入神也。故学之染人, 甚丹青。丹青吾见其久而渝矣, 未见久学而者也。

夫工人之, 先修其质, 后事其色, 质修色积, 而染工毕矣。学亦有质, 孝悌忠信是也。君子内正其心, 外修其行,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文质彬彬, 然后为德。夫学者不患才不及, 而患志不立, 故曰希骥之马, 亦骥之乘, 希颜之徒, 亦颜之伦也。又曰锲而舍之, 朽木不知;锲而不舍, 金石可亏。斯非其效乎!

今诸生口诵圣人之典, 体闲庠序之训, 比及三年, 可以小成。而令名宣流, 雅誉日新, 朋友钦乐之, 朝士敬而之。于是州府交命, 择官而仕, 不亦美乎!若乃含章舒藻, 挥翰流离, 称述世务, 探赜究奇, 使杨、班韬笔, 仲舒结舌, 亦惟才所居, 固无常人也。然积一勺以成江河, 累微尘以崇峻极, 匪志匪勤, 理无由济也。诸生若绝人间之务, 心专亲学, 累一以贯之, 积渐以进之, 则亦或迟或速, 或先或后耳, 何滞而不通, 何远而不至邪!

溥为政严而不猛, 风化大行, 有白乌集于郡庭。注《春秋》经、传, 撰《江表传》及文章诗赋数十篇。

(节选自《晋书·虞溥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自汉氏失御:控制

B.未见久学而者也 渝:违背

C.夫工人之染:着色

D.朝士敬而之 叹:赞叹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岂非化成俗

始强壮出

B.咸休息太和之中

相与枕藉舟中

C.甚丹青

善假物也

D.朋友钦乐之

秦以城求璧赵不许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夫学者不患才不及, 而患志不立, 故曰希骥之马, 亦骥之乘, 希颜之徒, 亦颜之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然积一勺以成江河, 累微尘以崇峻极, 匪志匪勤, 理无由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虞溥在奖训学人时对学习目标、态度和方法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2015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4题。

与王昆绳书①

[清]方苞

苞顿首:自斋中交手, 未得再见。接手书, 义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 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 心事臭味相同, 知其深处, 有如吾兄者乎!

出都门, 运舟南浮, 去离风沙尘埃之苦, 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②久, 得归省视, 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 乖隔异地, 会合不可以。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③辈抵掌今故, 酣嬉笑呼, 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

苞以十月下旬至家, 留八日, 便饥驱宣、歙, 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 水清泠见底, 崖岩参差万叠, 风云往还, 古木、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 貌甚闲暇。因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 逍遥纵脱, 岩居而川观, 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 浸灌胸臆, 以郁其奇, 故其文章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 耕且养, 穷经而著书, 胸中豁然, 不为外物侵乱, 其所成就, 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 向人衣食, 或山行水宿, 颠顿怵迫, 或胥易技系④, 束缚于尘事, 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 不畏其身辛苦憔悴, 诚恐神智滑昏, 学殖荒落, 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

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 常如既往, 则由此而四十、五十, 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 无所得于后, 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⑤也。每念兹事, 如沉疴之附其身, 中夜起立, 绕屋彷徨, 仆夫童奴怪诧不知所谓。苞之心事, 谁可告语哉!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

吾兄得举, 士友间不相庆, 而苞窃有惧焉。退之⑥云:“众人之进, 未始不为退。”愿时自觉也。苞迩者欲穷治诸经, 破旧说之藩篱, 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雪风, 入逆旅, 不敢一刻自废。日月迅迈, 惟各勖励, 以慰索居。苞顿首。

(选自《四部丛刊》本《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

【注】①本文是方苞在科举受挫后写给中举的学友王昆绳的回信。②色养:指孝养侍奉父母。③褐甫:方苞的另一位朋友。④胥易技系:形体劳累, 心怀忧惧。⑤蔑蔑:藐小, 不足称道。⑥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 字退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的一项是 ( )

A.义而辞质 笃:深厚

B.会合不可以期:约定

C.向人衣食 索:搜寻

D.士友间不相庆 鲜:少

2.下列各组句子中, 全部表达方苞愿望的一组是 ( )

①运舟南浮, 去离风沙尘埃之苦

②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 耕且养

③胸中豁然, 不为外物侵乱

④束缚于尘事, 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⑤无所得于身, 无所得于后

⑥穷治诸经, 破旧说之藩篱

A.①③⑤B.①④⑥

C.②④⑤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的一项是 ( )

A.方苞在回信中讲述了自己的近况, 并自我鞭策, 不愿虚度光阴碌碌无为。

B.方苞无法告诉童仆的心事, 是指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

C.信中提醒王昆绳中举后对别人的庆贺要冷静对待, 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情谊。

D.这封信虽然流露出忧虑的情绪, 但主要是表达了努力治学著书立说的志向。

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岩居而川观, 无一事系其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虽冒雪风, 入逆旅, 不敢一刻自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4题。

周瑄, 字廷玉, 阳曲人。由乡举入国学。正统中, 除刑部主事, 善治狱。十三年员外郎。明年, 帝北征。郎中当扈从者多托疾, 瑄请行。。瑄虑其触热, 三日决遣之殆尽。

元年, 以尚书王直荐, 超拜刑部右侍郎。久之, 出振顺天、河间饥。未竣, 而英宗复位。有司请召还。不听。复赐敕, 令便宜处置。瑄遍历所部。大举荒政, 先后振饥民二十六万五千, 给牛种各万余, 奏行利民八事。事竣还, 明年转左。帝方任门达、逯杲, 数兴大狱。瑄委曲开谕, 多所救正, 复饬诸郎毋避祸。以故移部定罪者, 不至冤滥, 官刑部久, 属吏不敢欺。意主宽恕, 不为深文。同佐部者安化孔文英, 为御史时按黄岩妖言狱, 当坐者三千人, 皆白其诬, 独械首从一人论罪。及是居部, 与瑄并称长者。七年命瑄署掌工部事。

瑄恬静淡荣利。成化改元, 为侍郎十六年矣, 始迁右都御史。督理南京粮储, 捕惩作奸者数辈, 宿弊为清。凤阳、淮、徐饥, 以瑄言发廪四十万以振。久之, 迁南京刑部。令诸司事不须勘者, 毋出五日, 狱无滞囚。暑疫, 悉遣轻系者, 曰:“召汝则至。”囚欢呼去, 无失期者。

为尚书九载, 屡疏乞休, 久之乃得请。家无田园, 卜居南京。卒, 赠, 谥庄懿。

(选自《明史·周瑄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

A.六师覆没/瑄被创/归擢署郎/中校尉受赇纵/盗以仇人代/瑄辨雪之/抵校尉罪/外郡送囚/一日至八百人

B.六师覆没/瑄被创/归擢署郎中/校尉受赇纵/盗以仇人代/瑄辨雪之抵/校尉罪外/郡送囚/一日至八百人

C.六师覆没/瑄被创归/擢署郎中/校尉受赇/纵盗以仇人/代瑄辨雪之抵/校尉罪外/郡送囚/一日至八百人

D.六师覆没/瑄被创归/擢署郎中/校尉受赇纵盗/以仇人代/瑄辨雪之/抵校尉罪/外郡送囚/一日至八百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迁, 调动官职, 包括升级、降级、平级, 常在“迁”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加以区分。

B.景泰为年号, 自汉代武帝继位后始有年号的出现, 始创年号为元狩, 此后形成制度。

C.尚书, 最初是指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 唐代确定六部各部以侍郎、尚书为正副长官。

D.太子少保, 是负责教习太子的官职, 宋代的岳飞、明代的于谦都曾被加封过这一头衔。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英宗复位的情况下, 主管官员召周瑄回去, 但是他却以自己还未尽到责任为理由, 没有返回。

B.周瑄心系百姓, 当凤阳等地遭受饥荒时, 上奏发放粮食用以赈济, 不久, 升任为南京刑部尚书。

C.安化人孔文英在复审妖言案时, 根据是非曲直, 只将首犯和从犯各一人判罪, 后与周瑄并称为长者。

D.有一年夏天发生瘟疫, 周瑄释放被囚禁的所有犯人, 并且随时召这些犯人回来, 结果没有超过期限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大举荒政, 先后振饥民二十六万五千, 给牛种各万余, 奏行利民八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御史时按黄岩妖言狱, 当坐者三千人, 皆白其诬, 独械首从一人论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4题。

河间王颙遣督护衙博、广汉太守张征讨特, 南夷校尉李毅又遣兵五千助尚, 尚遣督护张龟繁城, 三道攻特。特命荡、雄袭博, 特躬击张龟。龟众大败。荡又与博接战连日, 博亦败绩, 死者太半。

太安元年, 特自称益州牧, 改年建初, 于是进攻张征。征依高据险, 与特相持连日。时特与荡分为二营, 征候特营空虚, 遣步兵循山攻之, 特逆战不利, 山险窘逼, 众不知所为。罗准、任道皆劝引退, 特量荡必来, 故不许。征众至稍多, 山道至狭, 唯可一二人行, 荡军不得前, 谓其司马王辛曰:“父在深寇之中, 是我死日也。”衣重铠, 持长矛, 大呼直前, 推锋必死, 杀十余人。征众来相救, 荡军皆殊死战, 征军遂溃。特议欲释征还涪, 荡与王辛进曰:“征军连战, 士卒伤残, 智勇俱竭, 宜其弊遂擒之。若舍而宽之, 征养病收亡, 余众更合, 图之未易也。”特从之, 复进攻征, 征溃围走。荡水陆追, 遂害征, 生擒征子存。

特之攻张征也, 使李骧屯军毗桥, 以备罗尚。尚遣军挑战, 骧等破之。尚又遣数千人出战, 骧又陷破之, 大获器甲, 攻烧其门。流进成都之北。尚遣将张兴伪降于骧, 以观虚实。时骧军不过二千人, 兴夜归白尚, 尚遣精勇万人衔枚随兴夜袭骧营。李攀战死, 骧及将士奔于流栅, 与流并力回攻尚军。尚军乱, 败还者十一二。晋梁州刺史许雄遣军攻特, 特陷破之, 进击, 破尚水上军, 遂寇成都。蜀郡太守徐俭以小城降, 特以李瑾为蜀郡太守抚之。罗尚据大城自守。流进江西, 尚惧, 使求和。

(选自《晋书·李特载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尚遣督护张龟繁城 军:驻军

B.流进成都之北 次:依次

C.流进江西 屯:屯兵

D.尚惧, 使求和 遣:派遣

2.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衣重铠, 持长矛

今其智反不能及

B.宜其弊遂擒之

不如而厚遇之

C.荡水陆追

二虫又何如

D.特以李瑾为蜀郡太守抚之

木欣欣向荣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路人马进攻李特, 李特命令他的两个儿子李荡和李雄偷袭督护衙博, 而自己则带兵攻打张龟。

B.李特进攻张征, 而张征却占据险要地势, 相持几天后李特与李荡兵分两营, 张征趁机偷袭李特军营。

C.李特与部下商议是否放张征回涪地时, 遭到了李荡个人的坚决反对, 认为实在不可放虎归山。

D.李骧与李流齐心协力攻打罗尚的军队, 罗尚军队溃不成军, 败亡返回的士兵只有十分之一二。

4.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若舍而宽之, 征养病收亡, 余众更合, 图之未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时骧军不过二千人, 兴夜归白尚, 尚遣精勇万人衔枚随兴夜袭骧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4题。

斛律金, 字阿六敦, 朔州敕勒部人也。金性敦直, 善骑射, 行兵用匈奴法, 望尘识马步多少, 嗅地知军度远近。初为军主, 与怀朔镇将杨钧送茹茹主阿那瑰还北。瑰见金射猎, 深叹其。后瑰入寇高陆, 金拒击破之。正光末, 破六韩拔陵构逆, 金拥众属焉。金度陵终败灭, 乃统所部万户诣云州请降。稍引南出黄瓜堆, 为杜洛周所破, 金与兄平二人脱身归尔朱荣。

及尔朱兆等逆乱, 高祖密怀匡复之计, 金等赞成大谋, 仍从举义。高祖南攻邺, 留金守信都, 委以后事。别讨李修, 破之。会高祖于邺, 仍从平晋阳, 追灭尔朱兆。太昌初, 从高祖破纥豆陵于河西。天平初, 迁邺, 使金领步骑三万镇风陵以备西寇。从高祖战于沙苑, 不利班师, 因此东雍诸城复为西军所据, 遣金等讨之。元象中, 周文帝复大举向河阳。高祖率众讨之, 使金径往太州, 为掎角之势。金抵晋州, 以军退不行, 仍与行台薛修义共围乔山之寇。俄而高祖至, 共讨平之, 攻下南绛、邵郡等数城。武定初, 北豫州刺史高仲密据城西叛, 周文帝入寇洛阳。高祖使金统刘丰等步骑数万守河阳城以拒之。高祖到, 仍从破密。军还, 除大司马。

显祖受禅, 封咸阳郡王。金病, 帝幸其宅临视, 赐以医药, 中使不绝。三年, 除太师。

后以茹茹为突厥所破, 种落分散, 其犯塞, 惊挠边民, 乃诏金率骑二万屯白道以备之。而虏帅豆婆吐久备将三千余户密欲西过, 候骑还告, 金勒所部追击, 尽俘其众。茹茹但钵将举国西徙, 金获其候骑送之, 并表陈虏可击取之势。显祖于是率众与金共讨之于吐赖。

肃宗践阼, 诏金朝见, 听步挽车至阶。世祖登极, 礼弥重。天统三年薨, 年八十。世祖举哀西堂, 后主又举哀于晋阳宫。

(选自《北齐书·列传第九》, 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瑰见金射猎, 深叹其工:功效

B.遣金等讨之 复:收复

C.其犯塞, 惊挠边民 虑:担忧

D.世祖登极, 礼弥重 遇:对待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掎角”, 捉兽时拖住兽脚叫“掎”, 抓住兽角叫“角”, “掎角”比喻两头牵制或两面夹击, 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

B.“践阼”指走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 主阶在东, 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践阼”后来引申为即位, 登基。

C.“受禅”即禅让制, 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 即部落各个人表决, 以多数决定。

D.《北齐书》为唐朝史学家李百药撰, 属编年体断代史, 共50卷, 纪8卷, 列传42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斛律金投奔明主, 忠心耿耿。斛律金是少数民族, 他先投奔茹茹, 后投奔尔朱荣, 最后跟随高祖, 消灭了叛贼尔朱兆, 随后跟随高祖南征北战。

B.斛律金十分英勇, 敢于作战。斛律金两次抗击周文帝:第一次是周文帝侵犯河阳, 但没能当面对垒;第二次是周文帝进攻洛阳, 他与高祖一起击败了投降西魏的高仲密。

C.斛律金听从命令, 事事用心。高祖时, 高祖向南攻打邺城, 就让斛律金留守信都, 料理后方事务;显祖时, 茹茹被突厥打败, 显祖担心茹茹部落侵犯边塞, 命斛律金屯兵防备。

D.斛律金备受礼遇, 深受宠爱。显祖时, 斛律金生病, 显祖亲自探视, 赏赐医药;肃宗时, 斛律金朝见肃宗可以坐车到宫殿台阶前再下车;斛律金去世后, 世祖、后主都哀悼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金性敦直, 善骑射, 行兵用匈奴法, 望尘识马步多少, 嗅地知军度远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茹茹但钵将举国西徙, 金获其候骑送之, 并表陈虏可击取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4题。

王方庆, 雍州咸阳人也, 周少司空石泉公褒之曾孙也。其先自琅邪南度, 居于丹阳, 为江左冠族。褒北徙入关, 始咸阳焉。父弘直, 为汉王元昌友, 畋猎无度, 乃上书切谏, 元昌览书而遽止

方庆年十六, 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 方庆随之卒业。永淳中, 累迁太仆少卿。则天临朝, 拜广州都督。广州地际南海, 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 昆仑怀刃杀之。方庆在任数载, 秋毫不犯。又管内诸州首领, 旧多贪纵, 百姓有府称冤者, 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 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府僚, 绝其交往, 首领纵暴者悉绳之, 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 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神功元年七月, 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破契丹凯还, 欲以是月诣阙献俘。内史王及善以为将军入城, 例有军乐, 既今上孝明高皇帝忌月, 请备而不奏。方庆奏曰:“臣按礼经, 但有忌日, 而无忌月。晋穆帝纳后, 用九月九日, 是康帝忌月, 于时持疑不定。下太常, 礼官荀讷议称:‘礼只有忌日, 无忌月。若有忌月, 即有忌时、忌岁, 益无理据。’当时从讷所议。军乐是军容, 与常不等, 臣谓振作于事无嫌。”则天从之。则天尝幸万安山玉泉寺, 以山迳危悬, 欲御腰舆而上。方庆谏曰:“昔汉元帝尝祭庙, 出便门, 御楼船, 光禄勋张猛奏曰:‘乘船危, 就桥安。’元帝乃从桥, 即前代旧事。今山径危险, 石路曲狭, 上瞻骇目, 下视寒心, 比于楼船, 安危不等。陛下蒸人父母, 奈何践此畏涂?伏望停舆驻跸。”则天纳其言而止。

长安二年五月卒, 赠兖州都督, 谥曰贞。中宗即位, 以宫僚之旧, 追赠吏部尚书。方庆博学好著述, 所撰杂书凡二百余卷。尤精《三礼》, 好事者多询访之。每所酬答, 咸有典据, 故时人编次, 名曰《礼杂答问》。聚书甚多, 不减秘阁。至于图画, 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 后寻亦散亡。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始咸阳焉 家:定居

B.尝就记室任希古《史记》《汉书》 受:传授

C.百姓有府称冤者 诣:前往

D.后寻亦散亡 卒:去世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石泉公”中的“公”是对长辈和年长者的称呼, 如“公其怒, 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史记·项羽本纪》) 中的“公”。

B.《史记》是司马迁所作的纪传体史书, 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C.“神功”是武周武则天的年号, 皇帝的年号纪年法是古代纪年法的一种形式, 和干支纪年法一样盛行。

D.《三礼》指《周礼》《仪礼》和《礼记》, 对中国后世政治制度、社会思想、文化传统、伦理观念影响很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王方庆出身显贵, 年少有为。他曾祖父是周少司空石泉公;父亲是王弘直, 为人正直;他十六岁就被任用为越王府参军。

B.王方庆以身率众, 理政有方。则天朝, 他担任广州都督, 忌贪求他人财物, 又对属官严加管制, 当时的人们对他赞赏有加。

C.王方庆学问渊博, 且能致用。他议政或谏言, 总引经据典, 如对于“诣阙献俘”时能不能奏乐, 他据引典籍反对“备而不奏”。

D.王方庆不畏权贵, 正直敢言。武则天曾到万安山, 山路危险, 准备让人用轿把她抬上去, 王方庆反对, 认为皇上尤其不能畏惧险难。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父弘直, 为汉王元昌友, 畋猎无度, 乃上书切谏, 元昌览书而遽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方庆乃集止府僚, 绝其交往, 首领纵暴者悉绳之, 由是境内清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常见题型撷英】

一、1.C

【解析】“励精”一词, 意为“振作精神”。

2.D

【解析】粗通文句大意, 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进行断句。句中的“国子祭酒”“休烈”等是专有名词, “之”“以”等是虚词, 它们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

3.A

【解析】“入仕后受到杨国忠排挤”错。于休烈入仕后, 官职变化较多, 直到杨国忠辅佐治理政事时, 于休烈才受到排挤。另外, “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肃宗关于吏官职责的问题”也不够恰当, 于休烈的回答颇有艺术性, 是从禹、汤谈起, 并将禹、商汤和有德的君主形成对比, 委婉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直言不讳”这种说法不妥当。由此可以看出A项与原文意思不符, 表达不正确。

4. (1) 大禹、商汤归罪自己, 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德行的君王, 不忘改正过错, 我深表庆贺。

(2) 而亲近贤才, 屈身接交士人, 荐举后辈, 虽然地位尊崇年岁已高, 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解析】在疏通大意的基础上, 逐字对译。特别要注意关键词的翻译, 如 (1) 句中的 “罪” (归罪、批评) 、“规” (改正) 、“庆” (庆贺) 。 (2) 句中的“亲” (亲近) 、“接” (接交) 、“崇” (尊崇) 等。

【参考译文】于休烈是河南人。性情坚贞诚信, 观察入微, 善于识人, 聪明颖慧。从小喜欢学习, 擅长撰写文章。考中进士, 被授予秘书省正字一职。后转任比部员外郎, 担任郎中。杨国忠辅佐治理政事, 排挤不肯依附自己的人, 于休烈出任中部郡太守。正逢安禄山叛乱, 唐肃宗登上皇位, 于休烈升任太常少卿, 主管礼仪方面的事情, 同时编纂国史。唐肃宗从凤翔回到京城, 振奋精神, 尽心治理国家, 听从大臣意见, 曾经对休烈说:“国君的举动一定要记下来的, 是能秉笔直书、记事信而有征的史官。我有过错, 你写下来了吗?”休烈回答说:“大禹、商汤归罪自己, 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德行的君王, 不忘改正过错, 我深表庆贺。”当时中原动荡倾覆, 制度法令等丢失将尽, 没有历史书籍可以查考。休烈上奏说:“《国史》《实录》, 是本朝重要的典籍, 编撰多年了, 但现在并没有底本。希望下令给御史台审查史馆是怎样丢失的, 命令府县寻访这两本书。如有人找到《国史》《实录》, 送到官府, 给予重赏买回。”前任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落入贼手, 到了东京, 拿出他家收藏的一百一十三卷《国史》送到官府。休烈不久转任工部侍郎, 编撰国史, 献上《五代帝王论》, 皇帝对《五代帝王论》很是赞赏, 并嘉奖了于休烈。宰相李揆夸耀自己的才能, 嫉贤妒能, 因为休烈编撰国史和自己地位相同, 嫉妒他, 上奏皇上请求让休烈担任国子祭酒一职, 暂且留任史馆修撰一职, 来让休烈官职低于自己。休烈克制自己, 处之泰然, 一点都不在意。唐代宗即位, 品评大臣的名声品格, 宰相元载称赞休烈, 皇上于是任命休烈担任右散骑常侍一职, 和以前一样兼编国史, 多次将他升职, 封他为东海郡公, 加封金紫光禄大夫。 (休烈) 在朝廷共三十多年, 遍掌高显重要的政务, 家中没有一点财富。对人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 不曾因为或喜或怒而形之于色。而亲近贤才, 屈身接交士人, 荐举后辈, 虽然地位尊崇年岁已高, 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非常爱好古代典籍, 手不释卷, 这样一直到去世。大历七年去世, 享年八十一岁。这年春天, 休烈的妻子韦氏去世。皇上特下诏令追赠韦氏为国夫人, 下葬的日子又赠给卤簿鼓吹。等到听说休烈去世, 追念痛悼很长时间, 褒奖追赠他为尚书左仆射, 赠给一百匹绢、五十端布, 派遣宦官内常侍吴承倩到休烈家里慰问。作为读书人的荣耀, 很少有人能和他比肩。

二、1.D

【解析】“著”在这里应是 “登记、记载”的意思。

2.C

【解析】解答此题, 可先整体阅读文段, 弄懂其大意。文段先写刘瑾等人引导皇帝沉溺声色犬马的行为, 接着写韩文对这些行为的不满。

3.B

【解析】“援引成例”, 于文无据。

4. (1) 淳安公主有三百顷皇上赏赐的田地, 又想夺取任丘老百姓的产业, 韩文竭力抗争才让这事停止下来。

(2) 韩文立即偕同各位大臣伏在金銮宝殿上给皇帝上书, 奏章呈上后, 皇帝吃惊得哭泣着吃不下饭, 刘瑾等人十分恐惧。

【解析】首先结合上下文把握全句意思, 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 辨识该句句式, 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某些特殊词语, 如官职名、地名、年号等可不译) , 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 达到词达句顺。

【参考译文】韩文, 字贯道, 成化二年考中进士, 任工科给事中, 出京担任湖广右参议。中官监管太和山, 侵吞公家费用。韩文竭尽全力阻止他, 把他希望获得的公费换成万石粮食, 准备赈济百姓。九溪土族首领与邻帮为争夺土地互相攻打, 韩文奉诏书前往安抚, 那里的人都服他。弘治十六年, 担任南京兵部尚书。年成不好, 米价上涨。韩文请求预发三个月的军饷, 户部感到为难。韩文说:“救荒如救火, 皇上降罪, 我自己一人承担。”于是吏部发放粮食十六万石, 米价才稳定下来。第二年皇帝下诏书授予他户部尚书一职。韩文稳重敦厚、和蔼纯朴, 平时做事谨慎。遇到大事时, 则刚强果断、无所畏惧。武宗即位, 赏赐以及安葬先皇、大婚各项费, 需银子一百八十多万两, 国库的钱财不够供给。韩文请求先从承运库中取钱, 皇上下诏书不允许。韩文言:“国库空虚, 除给京边军士的赏赐外, 请分别给予白银、钞票, 渐渐增加内库和内府的钱, 并且暂时借用有功勋的皇亲国戚的庄田税, 并且下令让承运库的内官核查囤积的金银, 登记上册。并且全部停止各项不紧急的费用。”过去的制度, 监局、仓库内官不过二三人, 后逐渐添加, 有时一个仓库十多人, 韩文极力请求裁减淘汰。淳安公主蒙受赏赐田地三百顷, 又打算夺任丘百姓的产业, 韩文极力阻止才使这件事停止。韩文主持国家大事两年, 极力遏制有权势而得到帝王宠爱的人, 权贵宠臣十分怨恨他。而这时太子昔日的身边宦官刘瑾等八人号称“八虎”, 每天劝导皇帝纵情狗马、鹰兔、歌舞、角抵等活动, 使皇帝不理朝政, 韩文每次退朝对同僚属下谈及这种情况时都会声泪俱下。郎中李梦阳进谏说:“韩公您如果在这时率领大臣据理力争, 除去‘八虎’极其容易。”韩文捋着胡须昂起头, 毅然动容说:“好。纵使事情不能成功, 我的岁数足可以死了, 不死不足以报效国家。”就和诸位大臣跪在大殿上呈上奏折, 奏折呈上后, 皇帝吃惊得哭泣着吃不下饭。刘瑾等人十分害怕。刘瑾十分怨恨韩文, 每天派人查找韩文的过错。过了一个月, 有人把伪银送入内库, 于是刘瑾就把这件事定为韩文的罪。皇帝下诏书让韩文官降一级, 并让其辞官回乡, 刘瑾怨恨未消, 用丢失部籍的罪名, 逮捕韩文, 皇上下诏书使韩文入狱。几个月后才释放, 罚千石米运输到大同。不久又复罚韩文的米, 让其家业荡然无存。刘瑾被杀后, 韩文得以恢复官职, 后来退休回乡。嘉靖五年去世, 享年八十六岁。

三、1.B

【解析】“冲”应当是名词, 意为“要冲, 军事上或交通上的要地”。

2.C

【解析】A项, 都是语气词, 表判断语气/表感叹语气。B项, 都是连词, 表承接/表转折。C项, 都是连词, 表修饰关系。D项, 都为助词, 表句中停顿/宾语前置的标志。

3.B

【解析】“只有他才真正认识到修葺州学的重要性”属于无中生有, 而且与原文“来为守者, 孰不知学之宜葺”相矛盾。

4.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解析】“先是”是一个表时间的词语, “是”后面显然要断开。“郡将欲楼居”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其后要断开。“侯”指王侯秬, 根据文意可知, 其应放在句首, “侯”前要断开。“命”“辟”是王侯秬的两个动作, “辟”前应继开。“凡……”“无……”构成两个分句, 其前同样要断开。

5. (1) 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 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

(2) 当初王秬来时, 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 随后又把战乱作为忧患。

【参考译文】开设学校, 是古代就有的。在学校里修建文庙来祭祀孔子, 是后世的制度;在学校里修建藏书阁来收藏天子的书籍, 是古今共同的做法, 是臣子们谨守的职责。当涂在长江、淮河一带是个有名的郡县, (这里) 有学校, (可是学校破败) 没有供诵读讲说的地方;这里有文庙, (然而文庙倾圮) 没有可供祭祀供奉孔子的地方;有天子的书籍, (却只能) 在屋墙上挖洞来放置。

甲申年秋天, 直秘阁王秬来 (当涂) 担任太守一职, 这个时候 (当涂) 正发生水灾, 河堤水坝全被冲毁, 老百姓家里没有一粒粮食。到了冬天, 边境又有战事发生, 当涂是兵家必争之地, 全郡上下动荡不安。王秬一上任, 救灾的政策, 御敌的战略, 都安排得有条不紊。 (最终) 灾民们都能吃饱, 倒塌的房屋得以重新修整好。紧急情报连夜送达, 王秬全都镇静地签收办理。第二年春天, 双方达成和议, 乾道元年, 打算在学校举办祭奠 (先圣先师的典礼) 。王秬对教师沈瀛说:“学校本应该这样安排!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 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命令他的手下官员蒋晖、吕滨中拆毁原来的学校并重新修建。在这之前, 当涂官署打算盖新楼房, 材料已准备好, 王秬下令将这些材料拿来造藏书阁, 开了两道门, 凡是学校里应该有的东西, 这里没有不置办齐备的。

有路过此地的客人感叹说:“没有比他更贤达的人了!如今的当涂, 还是昔日的当涂啊, 来这里主持政事的, 谁不知道学校应该修葺啊, 而独独把这件事忘了, 难道是真的忘记了吗?是没有能力顾及罢了!当初王秬来时, 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 随后又把战乱作为忧患。王秬除去了百姓的忧虑, 给他们安乐的生活环境, 接着又用剩余的精力翻新这里的学校, 不给百姓添加徭役之苦, 只指示自己的部下办理。没有比他更贤达的人了!”

客人因此又感慨道:“尧、舜、禹、汤、文、武流传天下, 一直到今天, (他们的功绩) 就像天地那么重要的地位, 像日月那么耀眼的光辉, 像江河那么长远的流水, 万世也没有能超过他们的。 (国家) 有时太平有时战乱, 有时强大有时弱小, 难道有别的原因吗?这都是人为的因素罢了!物资供给不充足, 军队不够强大, 人才不够多, 难道是真的不能改变吗?《诗经》说:‘国家强盛无比在于有贤人。’ (如果) 认为我的话不正确, 请看看新建的学校吧。”

夏四月十六日, 历阳张孝祥写。

四、1.B

【解析】“渝”, 意为“改变”。

2.B

【解析】A项, 前者是连词, 表目的, 来、用来;后者是介词, 在。B项, 两者都是介词, 都相当于“于”, 可译为“在”。C项, 两者都是介词, 比;后者是介词, 引出对象, 对。D项, 前者是连词, 表并列;后者是连词, 表转折。

3. (1) 求学的人不担心才智赶不上 (别人) , 而担心不能立志, 所以说羡慕骏马的马, 也就能成为骏马一类的马;仰慕颜渊的人, 也就能成为颜渊一类的人。

(2) 然而积聚一勺勺水就可以成为江河, 堆集细微的尘土就可以使极高的山更高, 倘若不立志、不勤奋, 按常理没有办法成功。

4.①学习目标:立业, 立德。②学习态度:立志, 勤奋, 执着, 专心。③ 学习方法:专心修行, 循序渐进, 积累, 贯通。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题干中的三个方面的要求, 即简要概括“学习目标”“态度”和“方法”, 据此在原文中搜寻相匹配的信息, 然后分点作答。

【参考译文】虞溥字允源, 是高平昌邑人。父亲虞祕, 是偏将军, 镇守陇西。虞溥跟随父亲到陇西, 专心研读古代典籍。郡中察举他为孝廉, 任命他为郎中, 委任他担任尚书都令史。

逐渐升官任公车司马令, 任鄱阳内史。他大力修建学校, 广泛招收学生门徒, 向所属县转发文书通告, 说:“学习是用来坚定情操涵养性情、积累众多优良品质的。情操在心中确立了就能体现在行为上, 优良品质形成了名望就在教化中显露, 所以常人的性情随着教化而转移, 优良品质积累起来, 那么好的习性也就形成了。唐尧虞舜的时期, 家家都可以封赏, 等到衰落的时候, 又家家都可以诛杀, 这难道不是用教化来培养习俗、改变人的品性吗!自从汉朝失去统治以来, 天下分崩离析, 长江两岸敌寇相望, 王者的教化长期废弛, 学校教育被荒废而无法进行。现在四海一统, 全国制度统一, 万民欢乐, 都在太平的环境中休养生息, 应当崇尚纯朴的德行, 广开学业, 来帮助协调社会的和谐, 光大发扬昌明的教化。”于是具体地制定了条例规定。在当时来求学的就有700多人。虞溥便写文告来勉励训诫他们, 文告中说:

来读书的学生都是文雅之辈, 年轻志盛, 刚进入学校, 学习研究经典, 这是有大作为的事, 是树立道德的基础。圣人的学问淡而少味, 所以初学的人不喜欢。等到学满了一年以后, 阅读的书籍更广博, 学习的知识更多, 天天听到未听说过的, 天天看到未见到过的, 这样, 胸襟就会越来越开阔, 专心学习, 和朋友相处融洽, 不觉间教化已使自己受到熏陶, 使自己的思想达到崇高的境界。所以学习对人的熏染, 超过丹青的染色。我见到丹青时间一长就会褪色, 没有见过长时间学习而退步的。

工匠染布时, 先把要染的白布处理好, 然后用染料上色, 布处理好了, 颜色积淀好了, 染布的工作就完成了。学习也讲究本质, 孝悌忠信就是。君子在内端正心志, 在外修习自己的行为, 如果有余力, 就可以学文, 文质彬彬, 然后形成德行。求学的人不担心才智赶不上 (别人) , 而担心不能立志, 所以说羡慕骏马的马, 也就能成为骏马一类的马;仰慕颜渊的人, 也就能成为颜渊一类的人。又说用刀子雕刻, 刻到一半就放弃了, 腐朽的木头他也不会雕穿;坚持雕刻不放弃, 连金子和石头都可以雕穿。这不就是验证吗?

现在学生口中诵读圣人的典籍, 亲自接受学校的训导, 等到三年, 可以小有成就。而美名流传, 声望一天比一天好, 朋友为之钦佩而高兴, 朝中大夫为之敬佩而赞叹。于是州府交相聘任, (自己) 挑选职位去做官, 这不是很美好的吗?至于包含美质, 抒发文藻, 下笔流畅而华丽, 论述世上的事情, 探究深奥的道理, 使得扬雄、班固收起笔来, 董仲舒张口结舌, 仅是有才能者的作为, 而不是平常人的。然而积聚一勺勺水就可以成为江河, 堆集细微的尘土就可以使极高的山更高, 倘若不立志、不勤奋, 按常理没有办法成功。各位学生如果断绝人间的杂务, 专心学习, 长年累月, 日积月累, 那么 (定会学有所成) 也只是或慢或快, 或先或后罢了, 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有什么远大的目标不能实现呢?

虞溥治理政事严格但又温和, 风俗教化盛行, (常) 有白鸟 (祥瑞之兆) 群栖于郡庭。他注解《春秋》《左传》, 撰写《江表传》以及文章诗赋几十篇。

五、1.C

【解析】“向人索衣食”中的“索”为动词, 意思是“求取”。

2.D

【解析】①④是方苞离开京城的实际生活情况, ⑤是方苞想象自己四五十岁还无所成的状态, 这些都不是写其愿望。

3.B

【解析】“是指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属于脱离语境的词语曲解, 应是指“无所得于身, 无所得于后, 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也”, 即“没有什么成就在身前取得, 身后也没有给后代留下什么, 这样将与普通人一样渺小无闻”。

4. (1) 在山岩上居住, 在河岸边观水, 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

(2) 即使冒着风雪 (赶路) , (或者) 入住旅馆, 一刻都不敢自行荒废。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此题, 应先联系前后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然后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方法进行翻译。

【参考译文】方苞顿首:自书斋相聚又分别后, 一直未能再次见面。接到您亲手写的书信, 情义深厚而文辞质朴。即使是古代朋友间结交的友情, 哪里有超过我们的呢!我与朋友们的交往, 将近十年了, 心事、志趣相同, 知道我的内心, 还有像您这样的人吗!

离开京城, 驾船南行, 远离风沙尘埃之苦, 耳目大为一新。又因为长时间没有在父母膝下孝养侍奉父母, 能够回去问候探望他们, 早已忘记自身的贫贱 (没有功名) 。只是想着几个朋友, 相隔异地, 再会的日期不可以约定。梦中时时见到您与戴名世等人一起畅谈古今, 尽情地嬉游欢呼, 醒来后很悲伤, 更增添了离群索居的遗憾。

我十月下旬到家, 停留了八天, 为谋生前往宣、歙一带, 从小路到了泾河。路上见到左右两岸高峰直入云天, 河水清凉而清澈见底, 山崖岩石参差万重相叠, 风吹着云来回飘荡, 古木、奇藤、修竹茂盛盘曲, 富有生机。居住在村落中的人们, 看起来很悠闲从容。因而怀念古代的庄周、陶渊明等人, 他们逍遥放任洒脱, 在山岩上居住, 在河岸边观水, 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天地日月山川的精华, 浸润内心, 形成了他们不同于常人的思想, 所以他们的文章写出来都和他们的人相似。假使我在这里有一亩见方的房子、几顷田地, 我一边耕种一边修身养性, 读尽经书而写作, 胸中豁达, 不被外物扰乱, 那么我所成就的事业, 未必就落后于古人。可是我一年到头奔走劳顿, 向别人索求衣服和食物, 有时在山中行走水旁露宿, 颠沛困顿, 为生活所迫, 有时形体劳累, 心怀忧惧, 被尘事束缚, 一天都不能放松自己的身心。有德行的人安于贫贱穷困, 不畏惧身体上的辛苦憔悴, 实在害怕神智浑噩, 学术技艺荒废, 怀有无穷的志向但最终却不能成事。

我已经二十六岁了。假如蹉跎了岁月, 浑浑噩噩, 一如既往, 那么由此而过到四十岁、五十岁, 哪会有什么困难呢!但是没有什么成就在身前取得, 身后也没有给后代留下什么, 这样将与普通人一样渺小无闻。每次想到这件事情, 就好像有重病附在身上, 我半夜起来, 绕着屋子徘徊, 童仆们没有不诧异的, 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事, 可以告诉谁呢?您将怎么为我想个办法呢?

您科举考中, 士人朋友们没有不祝贺的, 而我私下却有些担心。韩愈说:“众人认为是前进的事情, 不见得不是一种倒退。”希望您时时自察。我近来想要深入研究经书, 打破旧说的束缚, 并且探求这些学问的来龙去脉。即使冒着风雪 (赶路) , (或者) 入住旅馆, 一刻都不敢自行荒废。时间过得很快, 只有相互鼓励, 来安慰我离群索居的孤独。方苞顿首。

【新题演练】

一、1.D

【解析】“郎中”为官职名, 作为专有名词, 其后应停顿, 排除A项;“瑄辨雪之”作为一个句子, 前后需断开;“外郡”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 排除B、C项。

2.C

【解析】唐代确定六部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3.C

【解析】A项, 主管官员请求召周瑄回来, 但是英宗没有听取;B项, 不是“不久”, 而是“很久”;D项, 应是“释放所有被囚禁的罪轻的人”。

4. (1) 周瑄大力推行赈济救灾的政策, 先后赈济了饥民二十六万五千人, 供给牛和种子各一万多, 上奏实施有利于人民的达八件事。

(2) 孔文英担任御史时复审黄岩的妖言案, 原来判处犯罪的有三千人, 都辩白他们受到的诬陷, 只拘禁首犯和从犯各一人, 并判处罪行。

【参考译文】周瑄, 字廷玉, 阳曲人。由乡试中举人进入国学, 正统年间, 担任刑部主事, 善于处理案件。十三年, 升任员外郎。第二年, 皇帝出征北方。应当护驾随从的郎中大多托词有病, 周瑄则请求随行。六军覆没, 周瑄受伤而回, 被提升为代理郎中。校尉受贿放走盗贼, 用仇家来代替盗贼。周瑄辩白昭雪, 判处校尉应有的罪行。外郡送来囚犯, 一天多达八百人。周瑄担心他们受热, 三天就审判发落完毕。

景泰元年, 因尚书王直的举荐, 周瑄被破格升任为刑部右侍郎。很久以后, 外出赈济顺天、河间的饥荒。还没有结束, 英宗就复位了。主管官吏请求召周瑄回京。英宗没有听取, 又赐予诏书, 令他根据情况自行决断处理。周瑄走遍所管辖的地方。大力推行赈济救灾的政策, 先后赈济饥民二十六万五千人, 供给牛和种子各一万多, 上奏实施有利于人民的达八件事。事情办完后返回, 第二年转任左侍郎。皇帝所任用的门达、逯杲, 多次兴起大案件。周瑄委婉曲折地劝告, 多有纠正, 又告诫众郎官不要避祸。因此移交刑部定罪的, 不至于冤屈滥罚。周瑄任职刑部很久, 下属官吏不敢欺骗。心意主张宽恕, 不以苛细严峻的法律条文治人之罪。和他一同辅佐刑部的安化人孔文英, 做御史时复审黄岩妖言案, 原来判处犯罪的有三千人, 都辩白他们受到的诬陷, 只拘禁首犯和从犯各一人, 并判处罪行。到孔文英居官刑部时, 与周瑄一并称为长者。 七年, 皇帝命令周瑄代管工部事。

周瑄恬静, 淡泊名位利禄。成化元年, 做侍郎十六年了, 才升任右都御史。周瑄督理南京粮食储备, 逮捕惩治多个犯法的人, 于是旧的弊病被革除。凤阳、淮、徐遭受饥荒, 周瑄上奏发放粮食四十万石用以赈济。很久以后, 周瑄升任南京刑部尚书。命令众主管官吏事情不必勘核的, 五天之内必须审判发落, 监狱中没有滞留的囚犯。有一年夏天有瘟疫, 周瑄释放所有被囚禁的罪轻的人, 说:“在规定期限内, 你们都要回来。”囚犯欢呼离去, 没有超过期限的。

周瑄当尚书九年, 多次上疏请求退休, 很久才得到批复。家中没有田园, 周瑄择地居住于南京。去世, 被加封太子少保, 谥号庒懿。

二、1.B

【解析】根据句子的意思, “次”应当是动词, 驻扎。

2.B

【解析】B项, 均为介词, 趁着。A项, 副词, 于是;副词, 却。C项, 代词, 第三人称;指示代词, 这。D项, 连词, 表目的;连词, 表修饰。

3.C

【解析】并不是“遭到了李荡个人的坚决反对”, 原文是“荡与王辛进曰”, 即李荡与王辛二人一道进谏说不可放了张征。

4. (1) 如果放弃这一机会而饶恕他, 他就会疗治伤残的士兵, 纠集散兵游勇, 再把手下的军队集结在一起, 到那时再要铲除他就不那么容易了。

(2) 当时李骧手下士兵不超过两千人, 张兴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在当晚回到军营告诉罗尚, 罗尚派遣万名精锐勇猛的士兵嘴里含着东西随张兴偷袭李骧军营。

【参考译文】西晋河间王司马颙遣督护衙博、广汉太守张征讨伐李特, 晋廷南夷校尉李毅又派兵五千人支援罗尚, 罗尚又派遣督护张龟驻守繁城, 从三路进攻李特。李特命儿子李荡、李雄偷袭衙博, 他自己亲自带兵攻打张龟。张龟大败。李荡与衙博连战数日, 衙博也被打得大败, 兵士死亡的人数超过一半。

西晋太安元年, 李特自封为益州牧, 改年号为“建初”, 紧接着进攻张征。张征占据险要地势, 与李特相持几天。当时, 李特与李荡兵分两营, 张征趁李特兵营空虚, 派步兵沿山路攻打李特, 李特迎战不利, 加上山势险峻, 形势紧迫, 军中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李特的部将罗淮、任道都劝李特撤兵, 李特估计李荡一定会来援救, 就未同意退兵。张征的士兵越来越多, 山路非常狭窄, 只能走一两个人, 所以李荡的援军也不能前进, 李荡斩钉截铁地对其司马王辛说:“我父亲已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 今天是我效死力的日子了。”说完, 便穿上两层铠甲, 手持长矛, 大吼一声就往前冲, 撞上他长矛的敌兵都倒地死去, 这样一连杀了10 多人。张征等人赶来相救, 李荡军殊死搏斗, 于是张征的军队被打败。李特与部下商议想放张征回到涪地去, 李荡与王辛进谏说:“张征的士兵接连出战, 士卒非伤即残, 智穷力尽, 应趁有利时机将他擒拿。如果放弃这一机会而饶恕他, 他就会疗治伤残的士兵, 纠集散兵游勇, 再把手下的军队集结在一起, 到那时再要铲除他就不那么容易了。”李特同意, 于是再次进攻张征, 张征溃败逃跑。李荡水陆并进, 追击张征并杀掉他, 活捉张征的儿子张存。

李特在进攻张征的同时, 还派遣李骧驻军毗桥, 以防备罗尚。罗尚派兵前来挑战, 被李骧予以击破。罗尚又派遣几千人出战, 李骧又击退了他们的进攻, 缴获了大批的武器和铠甲, 并乘胜进攻烧毁了敌军的营门。李流此时在成都之北驻扎。罗尚便派遣部将张兴向李骧诈降, 以打探营中虚实。当时李骧手下士兵不超过两千人, 张兴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在当晚回到军营告诉罗尚, 罗尚派遣万名精锐勇猛的士兵嘴里含着东西随张兴偷袭李骧军营。李攀战死, 李骧及将士逃奔到李流营中, 与李流齐心协力反攻罗尚军。罗尚顿时溃不成军, 败亡而返回的士兵只有十分之一二。西晋梁州刺史许雄派军攻打李特, 李特击退了他的进攻, 接着又乘胜追击, 大破罗尚的水军, 于是兵发成都。蜀郡太守徐俭以成都小城投诚, 李特便以李谨为蜀郡太守, 安抚当地百姓。罗尚据成都大城以自守。这时, 李流屯兵长江西岸, 罗尚十分害怕, 便派人求和。

三、1.A

【解析】工:技艺高超。

2.D

【解析】《北齐书》属纪传体断代史。

3.A

【解析】斛律金没有投奔茹茹, 只是与怀朔镇将领杨钧送茹茹主阿那瑰北还。

4. (1) 斛律金性格敦厚直率, 善于骑马射箭, 用兵使用匈奴的办法, 望着飞扬的尘土能识骑兵和步兵的多少, 闻地气能知道军队行走的远近。

(2) 茹茹但钵想把全部落的人往西迁徙, 斛律金抓住他们的侦察骑兵送往京城, 同时向朝廷陈述了可以攻击敌军的形势。

【参考译文】斛律金, 字阿六敦, 是朔州敕勒部人。斛律金性格敦厚直率, 善于骑马射箭, 用兵使用匈奴的办法, 望着飞扬的尘土能识骑兵和步兵的多少, 闻地气能知道军队行走的远近。起初任军主, 同怀朔镇将杨钧一道护送茹茹主阿那瑰回到北方。阿那瑰见斛律金打猎, 感叹他的本领高超。后阿那瑰侵犯高陆, 被斛律金打败。正光末年, 破六韩拔陵作乱, 斛律金率领众部属归附。后来斛律金估计破六韩拔陵必定失败, 就带领部属一万多户前往云州投降。接着又慢慢统领部众南移, 出黄瓜堆后, 被杜洛周击败, 斛律金与兄长斛律平二人脱险, 投奔尔朱荣。

到尔朱兆等人叛乱时, 高祖就暗暗有了匡复之志, 斛律金等都愿协助他成就大计, 并随同举起了义旗。高祖向南攻打邺城, 留下斛律金守护信都, 将后方各种事务托付给他。斛律金另外攻讨李修, 打败了他。在邺城与高祖汇合, 跟随高祖平定了晋阳, 追击打垮了尔朱兆。太昌初年, 又跟随高祖在河西打败了纥豆陵。天平初年, 迁都邺城, 高祖命令斛律金率领三万步兵和骑兵镇守风陵, 以防备西部敌寇来犯。后来, 斛律金又跟随高祖参加了沙苑之战, 因失利而撤军, 于是东雍附近的许多城镇再次被西魏军占领。高祖派遣斛律金等出兵将这些失地收复。元象年间, 周文帝又率兵大举攻打河阳。高祖率众抵抗, 吩咐斛律金赶往太州, 构成掎角之势。斛律金抵达晋州, 由于周军撤退而中途改变计划, 就与行台薛修义一道围攻乔山的敌寇。不久高祖赶到, 共同歼灭了乔山的敌寇, 攻克了南绛、邵郡等城。武定初年, 北豫州刺史高仲密举城归服了西魏。周文帝入侵洛阳。高祖让斛律金统领刘丰等的数万步兵、骑兵, 守卫河阳城来抵御他们。高祖抵达河阳, 斛律金跟随他打败了高仲密。大军回到京师, 斛律金被任命为大司马。

显祖即位, 封斛律金为咸阳郡王。斛律金病了, 显祖亲自来到他家探视, 赐给他医药, 并不断派人慰问。天保三年, 升任太师。

后来由于茹茹被突厥攻破, 部落离散, 显祖担心他们会侵犯边塞, 骚扰边民, 便诏令斛律金率两万骑兵屯驻白道进行防备。此时敌军将领豆婆吐久备带领三千余户密谋西去, 侦察的骑兵回来报告后, 斛律金率部追击, 将其全部虏获。茹茹但钵想把全部落的人往西迁徙, 斛律金抓住他们的侦察骑兵送往京城, 同时向朝廷陈述了可以攻击敌军的形势。于是显祖率众与斛律金一同在吐赖讨伐但钵。

肃宗登基, 诏令斛律金朝见, 特许他坐的步挽车走到宫殿的台阶前。世祖登基, 斛律金受到的礼遇更重。天统三年斛律金去世, 享年八十岁。世祖在西堂号哭哀悼他, 后主又在晋阳宫号哭哀悼他。

四、1.B

【解析】“受”的意思为“学习”。

2.A

【解析】“石泉公”中的“公”应指爵位名称, 古代爵位共分五等, 即公、侯、伯、子、男。“公”居于首位。

3.D

【解析】“王方庆反对, 认为皇上尤其不能畏惧险难”与原文不符。

4. (1) 他的父亲王弘直, 是汉王元昌的朋友, 汉王打猎无节制, (王弘直) 就上书提意见, 情意恳切。元昌看了, 便马上停止, 不再打猎。

(2) 王方庆于是禁止府僚, 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 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制裁, 由此境内清静肃穆。

【参考译文】王方庆, 雍州咸阳人, 前朝周代少司空石泉公王褒的曾孙。原籍琅琊, 后南迁居丹阳, 为江左名门望族。王褒北迁入关, 才在咸阳安家。他的父亲王弘直, 是汉王元昌的朋友, 汉王打猎无节制, (王弘直) 就上书提意见, 情意恳切。元昌看了, 便马上停止, 不再打猎。

王方庆十六岁, 就被任用为越王府参军。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 任希古升迁为太子舍人, 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唐高宗永淳年中 (683) , 王方庆连续升任至太仆少卿。武则天临朝当政时, 王方庆官拜广州都督。广州在南海之滨, 每年有马来人乘船运珍珠之类货物到中国做买卖。旧都督路元睿贪求他们的货物, 马来人带着刀具 (把他) 杀了。王方庆在任期间, 秋毫无犯。另外他所管辖之内的各州首领, 过去多贪婪放纵, 有百姓到官府诉冤, 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 也未曾追查。王方庆于是禁止府僚, 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 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 由此, 境内清静肃穆。当时人们议论, 认为唐以来治广州的官员没有谁能超出王方庆的。

神功元年 (697) 七月, 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攻破契丹凯旋, 想在七月上朝廷献俘。内史王及善认为将军入城, 按例应有军乐, 但此月又是孝明高皇帝的忌月, 请求只备军乐而不奏。王方庆上奏道:“臣查了礼经, 只有忌日, 没有忌月。晋穆帝纳皇后, 在九月九日, 这是晋康帝的忌月, 在这个时候持疑问不能定, 就把它交到太常讨论, 礼官荀讷议道:‘礼只有忌日, 无忌月, 如有忌月, 就有忌时、忌岁, 这就更加没有理据了。’当时皇上听从荀讷的意见。军乐是军容, 与常乐不能等同看待, 臣认为奏军乐对国人只有振作作用而没有什么犯嫌的。”武则天听从了他的意见。武则天曾到万安山玉泉寺, 因为山路危险, 准备让人用轿把她抬上去。王方庆提意见说:“过去汉元帝曾经去祭庙, 出便门, 乘楼船, 光禄勋张猛上奏说:‘乘船危, 走桥安。’元帝就徒步行走过桥。这是前代的旧事。今山路危险, 石路曲狭, 向上看骇目, 向下视寒心, 把这与楼船相比, 安危相等。陛下是众人的父母, 怎么能走这可怕的险道呢?恳请陛下停止这一行动。”武则天采纳了他的意见而止步。

字音考点复习归纳 篇8

这里有三个关键信息需要强化:常用字、只识记字音、音义结合;这里否定两个认识:考查拼写、考查声调。

首先要知道常用字有哪些,其次要知道能考查读音与意义相关性的考点有哪些。

读音与意义相关性的考点有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

先说多音字。以近年高考江苏卷为例,字音题考查了“识别/博闻强识”“模仿/装模作样”“剥削/生吞活剥”“朝圣/朝令夕改”“提防/提心吊胆”“绿茵/绿林好汉”合计6个多音字,这6个多音字不仅符合普通话常用字的要求,而且都是非音调区分的多音字。再看前几年的江苏卷,还考查了“校对/校正”“角逐/钩心斗角”“参加/参差不齐”“湖泊/淡泊”“铜臭/乳臭未干”“毒蛇/虚与委蛇”“宝藏/矿藏”“呼吁/长吁短叹”“曾祖/曾经沧海”“熨帖/熨烫”“着落/不着边际”“慰藉/声名狼藉”等12对多音字,考查重点依然是非音调区分的多音字。高考江苏卷以前还考查过“殷”“调”“识”“朝”这4个多音字。综上所述,高考江苏卷很重视“非音调区分的多音字”的考查。而查找几百个多音字后发现以音调区分的多音字占了绝大多数,非音调区分的多音字仅有两百个左右,再去除最常见且不易错的,比如关卡、卡车等,那易考到的且易错的是可以整理总结出来的。

关于形近字和形声字。复习这两部分最好的办法是搜集自己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错题,不断搜集,整理归类,自测过关。笔者请同学们搜集了高中阶段曾经做过的字音题,每人汇总100个最易错读的字,然后对这几千个字进行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终精选出了120个学生认为最易错的字。

这是从音义结合的角度谈如何圈定范围。

固定的范围必然缺乏活力,因此在有一定复习范围的基础上还需要我们通过以后的练习和考试发现更有价值的字音,进一步丰富和优化原有的字音复习资源。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正确的字音千万不要与可能错的音进行对照记忆,否则负面强化会让你的复习效果大打折扣。

常考的多音字整理

艾:ài方兴未艾/yì自怨自艾

拗:ào违拗、拗口/niù执拗/ǎo拗断

扒:bā扒车/pá 扒手

柏:bǎi柏树/bó柏林/bò黄柏

暴:bào暴跳如雷/pù一暴十寒

裨:bì大有裨益/pí偏裨、裨将

辟:bì复辟/pì 开辟

扁:biǎn扁担/piān一叶扁舟

便:biàn方便、便利、便宜行事/pián大腹便便、便宜

剥:bō 剥削/bāo 剥皮

薄:bó厚此薄彼/báo薄饼

参:cān参观/cēn参差/shēn人参

差:chā差错/chà差不多/chāi出差/cī参差

禅:chán参禅、禅宗/shàn禅让、封禅

颤 :chàn颤抖/zhàn寒颤

朝:cháo朝拜/zhāo朝令夕改

称:chēng称兄道弟、称谓、拍手称快/chèn称心、称职、相称

匙:chí 汤匙/shi 钥匙

臭:chòu 臭味/xiù 无色无臭

伺:cì伺候/sì伺机

幢:chuáng经幢/zhuàng一幢

单:dān单位/shàn单县/chán单于

读:dú 读书/dòu 句读

度:dù程度/duó揣度

恶:è 恶劣/ě恶心/wù 可恶/wū (叹词)

否:fǒu 能否、否定、否决、否认、否则/pǐ 否极泰来

脯:fǔ肉脯、果脯/pú胸脯

龟:guī 乌龟/jūn 龟裂(同“皲”)/qiū 龟兹

和:hé和平/hè和诗/huó和面/huò二和药/hú和牌

核:hé 核心/hú 杏核儿

红:hóng 红色、开门红、红人、分红/gōng 女红

会:huì会合、集会、会同/kuài会计、财会、会计师

槛:jiàn直栏横槛、槛车/kǎn门槛

角:jiǎo 直角、菱角、一角钱/jué角斗、角逐

解:jiě解剖/jiè 押解/xiè 解数

藉:jiè慰藉/jí声名狼藉

劲:jìn药劲/jìng劲旅

隽:jùn隽秀/juàn隽永

嚼:jiáo细嚼慢咽、味同嚼蜡/jué咀嚼

扛:káng 扛活/gāng 力能扛鼎

壳:ké核桃壳儿、鸡蛋壳儿、贝壳儿/qiào 甲壳、地壳

吭:háng引吭高歌/kēng吭声

括:kuò包括/guā挺括

勒:lēi 勒紧/lè 勒索

落:luò 降落/lào 落色/là 丢三落四

埋:mái埋没/mán 埋怨

脉:mài叶脉/mò脉脉含情

缪:miù纰缪/móu未雨绸缪

模:mó劳模/mú字模、模样、模具

抹:mǒ抹眼泪/mò抹石灰/mā抹桌子

哪:nǎ哪里/né哪吒/na干哪/něi哪个

胖:pàng肥胖/pán心宽体胖

炮:páo炮制/bāo炮羊肉/pào炮火

屏:bǐng屏除、屏气凝神/píng屏障、屏风、荧屏

迫:pò迫害、迫在眉睫/pǎi迫击炮

蹊:qī蹊跷/xī另辟蹊径

浅:qiǎn深浅/jiān浅浅

强:qiáng强大/qiǎng强迫/jiàng 倔强

圈:quān 圆圈/juān 圈起来/juàn 猪圈

塞:sāi 活塞/sài塞外/sè 搪塞

蛇:shé 蛇身/yí 委蛇

省:shěng俭省/xǐng省亲

盛:shèng 茂盛/chéng 盛饭

什:shén 什么/shí 什锦

识:shí知识/zhì博闻强识

拾:shí拾金不昧/shè拾级而上

数:shù数量/shǔ 不可胜数/shuò数见不鲜

说:shuō说长道短/shuì游说/yuè说人

宿:sù 住宿/xiǔ 一宿/xiù 星宿

汤:tāng 赴汤蹈火、米汤、白菜汤/shāng 浩浩汤汤

倘:tǎng 倘若/cháng 倘佯

提:tí提包/dī 提防/dǐ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系:xì 关系、中文系、干系、联系/jì 系鞋带

纤:xiān 纤维、纤尘不染/qiàn 纤手、拉纤

巷:xiàng街头巷尾/hàng巷道

行:háng同行、行业/xíng 步行、行头、发行、品行、歌行体、(姓氏)

畜:chù 牲畜/xù 畜产

血:xuè 血压、血统、贫血、狗血喷头/xiě 流了点血

咽:yè哽咽/yān咽头/yàn狼吞虎咽、细嚼慢咽

殷:yān殷红/yīn殷勤、殷实

熨:yùn熨烫、熨斗/yù熨帖

扎:zhā扎堆、扎啤、扎实/zhá挣扎/zā扎裹、扎染

轧:yà 倾轧/gá轧账/zhá 轧钢

折:zhē 折跟头、把水折一折就凉了/zhé 攀折、折磨、折扣/shé 绳子折了、折本、折耗、(姓氏)

着:zhuó 穿着/zháo 着迷/zhāo 着数/zhe 走着

学生常错的120个字音

关隘 ài感喟kuì伺机sì

裨益 bì踉跄liàng追溯sù 

庇护 bì广袤mào拓本tà

濒临 bīn联袂mèi水獭tǎ

哺育bǔ糜烂mí鞭挞tà 

谄媚 chǎn消弭mǐ忝列tiǎn

嗔怒 chēn分娩miǎn女娲wā 

炽热 chì荒谬miù纨绔wánkù

叱咤 chìzhò按捺nà斡旋wò

相形见绌 chù泥淖nào檄文xí 

伺候 cì迂讷nè狡黠xiá 

忖度 cǔn气馁něi籼米xiān

堤坝 dī嫩芽nèn垂涎xián 

提防 dī拈轻niān枭雄xiāo

玷污 diàn执拗niù骁勇xiāo

恫吓 dòng怯懦nuò挟制xié

拾掇 duō胚胎pēi酗酒xù 

遏止 è纰漏pī噱头xué 

讣告 fù癖好pǐ戏谑xuè 

果脯 fǔ媲美pì赝品yàn 

亘古 gèn骠勇piào拜谒yè 

粗犷 guǎng剽悍piāo摇曳yè 

皈依 guī绮丽qǐ造诣yì 

聒噪 guō栖息qī熨帖yù

弹劾 hé掮客qián墙垣yuán 

恫吓 hè悭吝qiān苑囿yuànyòu

缉私 jī提纲挈领qiè牛仔zǎi 

畸形 jī肯綮qìng锃光zèng

戛然 jiá引擎qíng破绽zhàn 

歼灭 jiān遒劲qiú惊蛰zhé 

信笺 jiān龋齿qǔ缜密zhěn 

攻讦 jié蜷曲quán砧板zhēn 

押解 jiè商榷què箴言zhēn 

矜持 jīn偌大ruò装帧zhēn 

粳米 jīng赡养shàn诤友zhèng

痉挛 jìng妊娠shēn对峙zhì 

沮丧 jǔ舐犊shì卷帙zhì 

狙击 jū倏忽shū秩序zhì 

镌刻 juàn洗涮shuàn胡诌zhōu

恪守 kè吮血shǔn付梓zǐ

上一篇:拓展训练几个游戏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师培养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