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技巧(通用12篇)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技巧
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和获悉外语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监测也就显得极为重要,因此所有英语考试都把阅读理解当作主要测试项目(大约占题30%),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技能.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习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在阅读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作 者:刘秀梅 作者单位:东营职业学院,山东东营257091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20)分类号:H3关键词:英语阅读 技巧 改革
一、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不利因素
1. 不良的阅读习惯
读一会儿停一会儿, 或者一边读一边听, 一边读一边吃, 没有较强的时间观念;漫不经心, 缺乏阅读的紧迫感;出声阅读的习惯, 阅读时喃喃自语, 把每个单词都读出来或无声阅读每个单词;唇读, 用手指、尺子或笔导读, 或者随着眼球的移动而左右摆头;阅读时一遇到新单词就停下来查字典而不是根据上下文来猜测其义;反复阅读, 有的学生担心看漏或想理解得更清楚, 不停地重复阅读, 这样显然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和对文章整体的把握。
2. 词汇量不足
词汇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阅读的能力。生词太多, 只好停下来查字典, 这样肯定会影响阅读速度, 也会直接影响阅读的兴趣, 以至于最后逐渐对阅读失去兴趣, 不利于英语的学习。
3. 缺乏背景知识
在阅读中, 背景知识对学生的阅读起了很大的作用, 也是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背景知识越丰富, 阅读质量肯定会更高。因此, 要理解好一篇文章, 掌握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无疑对阅读会有很大的帮助。
4. 缺乏阅读技巧
有些学生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 也尽量克服了不良的阅读习惯, 但阅读能力仍然无法提高, 原因就在于缺乏一定的阅读技巧。比如联系上下文、构词法猜测词义, 运用略读、查读, 或从语篇结构上理解文章等。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指导, 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当学生经过反复的训练, 自动把这些技巧变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时, 他们的阅读能力便大大提高了。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做好试题, 也有利于他们积累语言经验和培养语感。
二、英语阅读理解的技巧和能力
1.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用默读代替朗读
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是提高阅读速度的有效途径之一。人们在阅读中一般是根据意群来进行阅读的, 要提高阅读速度, 就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能提供重要信息的关键词上。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时, 应逐步纠正出声朗读、心译阅读等不好的习惯, 逐渐养成快速视读、默读、略读、连贯阅读、纵式阅读等行为习惯。因此, 教师应该注意训练学生成组阅读习惯, 持之以恒, 从而向快速默读过渡。
2. 运用好生词猜测和借助词典的方法
阅读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英语整体水平的高低, 其中词汇量的大小尤为重要。英语阅读中遇到生词怎么办?一些人一遇到生词就去查字典, 这样会影响阅读的速度, 也会错过许多通过联想牢固掌握更多英语词汇的时机。如果阅读中遇到生词, 应该根据生词的情况, 来决定是否要查字典。如果生词不影响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就可以略去, 继续阅读, 也可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来猜测, 这样既可提高阅读速度, 也可锻炼猜词的能力。
其实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是英语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猜词的方法主要是推断, 推断的依据包括构词、语法结构、上下文关联以及其他知识和经验等。此外利用上下文的线索猜测词义, 同样具有实践意义, 可根据上下文提供的同义词、反义词、语法结构、构词法、文章的主旨大意及逻辑推理等来猜测生词和一些一词多义、习惯表达法的含义。切记不要脱离上下文, 只根据自己以前了解的词义来确定其义。
3. 抓文章中心和主题句
主题思想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能否抓住一篇文章的主题并搞清其中心论点, 体现了读者总结、概括和归纳事物的能力, 有助于详细地预测文章内容, 并迅速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要义。如能抓住主题句, 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也就能掌握文章内容的发展。一般来说,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及每段句首都可能有关键句子。应学会总结, 找出规律, 要善于利用文章中明确表示的内容进行推理, 以发现作者隐含的意思。在理解全篇中心思想的基础上, 进行正确的推理和判断。
4. 培养整体阅读能力
整体阅读就是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从划分的意群来看, 句子中各个单词的重要性并不是一样的。有的具有关键词义, 有的词只是结构符号, 还有的只是传达辅助信息。在快速阅读中, 可把这些语言的多余部分省去, 并不会影响文章的整体意思。视线跳动也只是从一个中心意群词跳到另一个中心的意群词上。从意群到意群, 甚至以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 不仅速度快, 而且有助于理解。因为有很多单词是很难确定其准确意思的, 只有读完一个词组、一个句子乃至整篇文章, 才能明确其意思。练习的时候, 可用手掌盖着一行一行的词句, 然后逐行放开再迅速盖上, 看自己能抓住多少意群和实意词, 开合时间越短, 抓住的单词越多, 以意群为单位阅读的能力就越强。阅读是一种不断证实、不断否定的积极活动, 不是单纯地看词解意的被动活动。对积极阅读来说, 预测文章内容、判断文章中心议题很重要。所谓预测, 就是根据上文已出现的语言信息, 对后面的信息作预示分析, 也就是说, 在已知信息基础上对随之出现的信息做出初步推测, 使我们的思路能跟上文章内容的发展, 不断印证或者否定我们的推想。这有利于理解和阅读的顺利进行并可加快阅读速度。通过预测, 使我们的思维对新出现的信息有所准备和做出推测, 从而促使思维积极活动。
同时在阅读中, 要善于利用文章中明确表示的内容, 进行正确的推理, 以发现作者隐含的意义, 对要求理解某句或者某段的含蓄意义, 必须在文章中找出所涉及的关键词语, 仔细阅读, 在理解全篇中心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推理和判断。关键词一般是分句, 短语的起始词, 即分句的引导词或意群的第一个词。找到引导词, 就能找到各个分句, 化整为零, 逐个击破。抓住意群的起始词, 就能理清各个语法成分及相互之间的关系。采用略读法, 可抓住文章的中心, 是快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5. 选材要恰当
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 选一些难度适中或者略低于所学教材, 生词率在一定范围内, 题材广泛, 有趣味性, 可读性强的应用文、记叙文、科普文章等, 内容要由浅及深, 每天坚持阅读, 持之以恒, 阅读能力和速度就会逐步地提高。如所选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太深奥或者生词太多, 内容枯燥乏味, 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能力和技巧就无从谈起。
总之, 阅读技巧和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概括能力、背景知识和处理策略等互相作用的结果。它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和文章提供的信息去分析, 推理并做出正确的判断。除了必要的语言知识, 平时还需要广泛地阅读各种题材的文章及对该国社会和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鼓励他们在课外大量阅读, 敢于实践, 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英语阅读的提高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 只有在积累一定的经验, 并具有一定的知识面和阅读技巧的前提下, 再循序渐进, 才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棪.如何快速提高英语阅读效率[J].语数外学习 (英语教育) , 2013, (3) .
[2]郑乙荣.关于初中英语词汇学习难点及其教学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 2012, (6) .
[3]周茂玲.探析高职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建议[J].现代企业教育, 2011, (20) .
[4]王素霞.浅谈高职英语泛读课教学[J].河南教育 (中旬) , 2011, (2) .
【关键词】高中生 英语阅读方法 技巧
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是人类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是 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推理活动。它是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事物、发展智力和情感的重要途径。培养阅读能力是 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大面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提高阅读能力主要靠平时的严格要求,加强训练,要细水长流扎扎实实的进行。
一、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调,掌握正确的重音和节奏感
语调、重音和节奏感有区别意思、表达情感的重要作用。另外,在入门阶段一定让学生背诵一些对话、段落和短文。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并且掌握了基本的英语知识,这样阅读起来就会迅速,理解起来就会准确,它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及早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
精读和泛读各有自己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泛读教学方法和精读教学方法也不相同。精读的重要特点是“少、慢、细”,而泛读则是“多、快、粗”要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又要不断提高阅读速度的话,就必须及早将精读教学与泛读教学结合起来,改变以往精读课一统天下的局面。给予学生的泛读时间要随着年级的提高而延长,在泛读课上向学生讲解阅读的技能技巧,向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然后要学生自己定时阅读,读后做阅读理解题,结合做题情况,对文章进行串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教给学生略读、查阅的技巧
为了抓住文章的主要思想,应教给学生浏览或略读的技巧。略读又称跳读(reading and skipping)或浏览(glancing),是一种专门的,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所谓略读,是指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阅读,如同从飞机上鸟瞰地面上的明显标志一样,迅速获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读时让学生主意大小标题,文章的第一段及其它各段第一句及最后结论。
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对无关的段落一掠而过,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据统计,训练有素的略读者(skimmer)的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3000到4000个词
四、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是一种极重要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它可以避免见生词就查,以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兴趣。我们在读汉语的书籍和报刊杂志时,遇到生词不会马上查字典,只有生词影响理解时才去查,这是个习惯问题。我们在训练学生阅读英语时也应使他们养成这样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给学生一定的构词法知识
合成、派生和转化是英语的三种构词方法,了解了构词法再结合上下文就能解决阅读中的一部分生词。
前缀一般改变单词的意义,不改变词性;后缀一般改变词类,构成意义相近的其他词性;少数后缀也会改变词义,教会学生一些构词法知识,使学生扩大词汇量,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
六、增大视距提高阅读速度
为增大识别间距,可引导学生在扩大视角上下功夫,发挥人眼的自然潜能,调整视角,迅速移动视点,达到“一目十字”、“一目十行”的功能,并在阅读领悟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尽快抓住文章的主旨,迅速地摄入信息,快速地加以处理。只要掌握这一重要技巧,学生定能在速读时大显身手,当然这种技能要经过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训练。
七、培养学生善于抓提示词
提示词是联系句与句之间或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纽带,阅读中抓住这些词可有效预测下文,并掌握文章的脉络,提高阅读的速度。
读者找到包含所需信息的章节,准备寻读。这时,要留心与那个具体信息有关的提示词。例如,在报纸体育运动版上寻找某田径运动员的某项运动成绩,他的国名是提示词。在百科全书上寻找纽约市的人名,翻到New York City那一章后,population,census,inhabitants 等词就是提示词。
And,more,moreover,further,besides等通过这些提示词可预测作者将要表达的内容。
So,therefore,thus,consequently等词能预料作者想要表达更为重要的思想。
Finally,in conclusion,as a result等这事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词,它们向读者预示,作者要结束他所他的问题。
But,yet,otherwise,although,however,in spite of等词预示着作者思想有大的转变,可能要转变方向,否定或冲淡作者前面的内容。
总之,抓住了提示词,能使读者迅速预测作者的意图,快速掌握内容,从而加快了阅读速度。
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也是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特别是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呈现非明确状态,因而其学习兴趣显示出一定的波动性,这就需要教育者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使其学习动机趋于明确和稳定。培养阅读能力应首先从培养阅读兴趣做起,要把握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此外,还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充分享有“提出问题”的权力和机会,老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给予鼓励与肯定。这样,学生就可以享受到阅读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强其阅读的信心。
二、采取多种手段提高阅读能力
⒈生词的处理。
对生词较多、难度较大的文章,先集中学习单词、词组,使学生对单词有初步的感知,从而为阅读扫清障碍。对生词较少的文章,则在导入过程中利用动作、图片、简笔画等呈现“对阅读理解形成重大障碍的生词”,不必呈现所有的生词,有些词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猜出。
⒉听录音等手段的.运用。
在听录音进行阅读训练时,教师可先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听,这样可促使学生整体把握内容,而不是一味地掌握某些单词、词组或句子。需要注意的是,设计的问题应稍简单些,可用判断对错的题型,降低难度。除此之外,还可以把对话改成短文形式填空,以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所学知识。
⒊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力保障。限时阅读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可以在一个较短的时间段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阅读,这样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要养成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的习惯,在不影响理解全文的情况下,放过难点;还要特别留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以及每段的首句和尾句。
试论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阅读理解能力是指通过阅读,吸收和获取英语书面信息的能力,这些信息一般是指自己感兴趣的或与自己与主题有关的信息。通常包括:具体事实和细节,文章层次和逻辑关系,文章主旨和大意,作者的态度观点等。
《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特别强调,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具体要求学生做到:①能借助词典读懂难度略低于所学语言的材料,生词率不超过3%。能根据语境中较为明显的提示和构词法知识推断少数生词的语义或初步确认其语义范围。②能以每分钟50-60个词的速度,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寓言故事、活动记述、社会文化、文史知识、科普小品等内容的材料,能 够把握主要的事实和中心思想。理解正确率达到70%。③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如信函、请柬、通知、便条、说明、表格、图表、图示和标志等。④能够把握所读材料的主要逻辑线索、时间和空间的顺序。⑤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文段的寓意。⑥能根据已知的事实推断出文段未直接写出的意思。
学习游泳的人除了需要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指导外,最主要的还是要下水实践。同样,语言学习者也需要足够量的语言输入材料来加强对语言的体验,增长见识,积累经验,培养语感。对于准备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讲,课外阅读的量至少应是教材内容的三倍,方可达到要求。
要培养自己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必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大量的泛读练习。开始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材料,从学校、家庭生活等,逐渐扩大范围,旅游、环保、植物、动物、社会、经济、科普等广泛涉猎;体裁从记叙文,到应用文,再到说明文。也可以按交际功能、文章题材(topics,materials)和体裁(styles,forms)等组织阅读材料,分类阅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个别暂时难以理解、生词太多的材料,可暂时放一放,继续去找适合自己的文章,社会的发展为我们的阅读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完全没有理由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某一篇文章上。况且,随着阅读活动的不断深入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原来理解不了的材料过些日子可能就能读懂了,不必担心会丢掉什么。最重要的是要及早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当中,每天至少读一篇,并一直坚持下去,读后写梗概或提纲,巩固阅读成果,字数100左右,10来个句子,不宜要太长。读写所用时间在15分钟之内,逐步加快速度。
阅读理解能力在高考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能力的培养又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短期看不到明显的效果是很正常的。不急于求成,不半途而废,持之以恒地读下去,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明确阅读重点,加快阅读速度
在基本上解决了读什么内容,如何克服困难读下去等问题之后,随着阅读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还要讲求阅读的效率,加快阅读的速度成为提高阅读效率的主要手段。
在阅读过程中,要想加快速度,必须明确: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应该去读文章的哪些内容,如何判断哪些内容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
首先应从文章整体出发,把句子、段落,而不是单词作为阅读的最小单位。通过阅读文章和段落开始或结尾的主题句,迅速判断出文章的体裁,把这类体裁文章共有的基本要素,作为文章内容的阅读重点,除此之外的内容则可以略读,甚至跳过去不读。
不同体裁文章的基本要素一般包括: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应用文、说明文及科普短文的主题句、层次和逻辑关系等;议论文中体现作者观点和意图的部分,作为论据的具体事实和作者提出的论点;新闻报道的时空布局,叙事说明部分和评论,当事人的评论和观感、时间顺序,事件中的人际关系等。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中首先应该去领会的内容,对这些内容的正确理解,也往往就是答好高考“阅读理解”题的前提和保证,因为“阅读理解”题目也是围绕这些主要内容设置的。平时注意主动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以不变应万变,是取得高考成功的关键所在。
对于句子来说,各个句子成份也有一个轻重缓急,不可一视同仁。一般来说,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只阅读主语、谓语、宾语等主要的句子成份,状语、定语等修饰成份可以先略去不读。如果按词性分类,则阅读重点是实词: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否定副词等,其它如虚词:介词、连词及程度副词等可一带而过。也就是说,不能总是毫无目的不分轻重地逐字逐句地细读,必须学会跨越句子、跨越段落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从容面对任何长度的文章,迅速地抓住要点,概括文章内容,大大提高阅读的速度。
●写好概要、巩固阅读成果
读完一篇文章之后,也许我们自以为读懂了,但是是否真地读懂了呢?拿什么作为判断阅读效果的标准呢?是否能用解答“阅读理解”题目的办法判断呢?我们平时大都是这样做的。然而,今天这套阅读理解题目错了两个,明天另一套又错了三个,后天又错了一个,阅读理解能力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呢?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其实,因为文章和题目本身差异很大,所以相互之间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不懂得这个道理,就会经常受到答题结果的负面影响,屡屡遭受打击,进而失去信心,使阅读活动夭折。我们许多同学往往是在这个时候败下阵来的。
大量实践表明,读后写概要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果写概要的过程进展顺利,可以肯定对短文的理解是到位的,反之则暴露出阅读理解能力或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有欠缺,无论属于哪一方面的问题,都必须通过大量阅读,学习、欣赏别人的文章,多加训练,才能解决,即俗话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引”的道理。
但是,写概要时要注意忠实于原文作者的本意,不要另起炉灶,写成读后感。应遵循“先易后难”、“先学习,后模仿”的原则,开始可以抄写原文中现成的、能够体现文章基本内容的主题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以试着缩写、改写原句,直到最终自己组织句子,概括总结文段内容、中心思想、作者态度等。这一过程要自然过渡,不能急于求成,要有信心、耐心和恒心,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样,我们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在一定时间内,面对一篇文章,读哪些主要内容,忽略哪些内容,迅速抓住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基本观点,并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开展阅读活动,同时也为今后阅读理解答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前提和保障。也许在平时的考试中,解答阅读理解题目还会出错,不要紧,不要太在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自己英语水平的因素外,也有试题本身质量的因素。但无论如何,有了每年360多篇的阅读量,比起高考试卷的阅读量来,已经相当可观了,其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如何对待阅读中遇到的生词和语言知识
懂得进行阅读活动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不一定能够保证阅读活动顺利进行下去,阅读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障碍,首先就是生词这个拦路虎。那么,如何克服这一障碍呢?
首先应该明白,在阅读活动中遇到生词是很自然的事情,不要一见到生词就害怕,不敢读下去;再就是要对生词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是先解决单词的问题再阅读呢,还是与此相反?
要时刻牢记阅读活动的目的是理解作者通过文章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如果你对此非常明确,而且能够落实到行动的话,那你就不会为了一个生词而停下正在阅读的一篇文章,到词典里去查它的意思。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当我们读母语―中文报刊、杂志、小说时,是不是一遇到生字就中断阅读去查字典呢?肯定不会,因为我们的思想早已被故事内容吸引住了(尤其是在读小说时)。这就给我们阅读英语短文一个很好的借鉴:根据上下文猜测一下词义,或者干脆跳过去读下面的内容,让自己的思路跟着文章的脉络、人物的情感、情节的发展走,把自己放进去,让自己暂时忘记那些字符本身的意义,而着眼于其承载的文章内容。这样一来,我们关心的是文章的内容、故事的情节;某个词的词典含义已经成为次要的了,也就不会为了某个生词去查词典了;况且,在高考中是不允许查词典的。如果平时没有养成通过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良好习惯,高考中遇到了生词该怎么办呢?所以,阅读过程中一定不要停下来去查词典。假如你不查词典就读不懂那篇文章的话,只能说明那篇文章不适合你,另选一篇就行了。不必对放到一边的那篇文章总是耿耿于怀,要知道有所失才能有所得。只要坚持阅读,也许过不了多久,随着阅读词汇量的不断增加,原来读不懂的那篇文章就能读懂了。要学会灵活,不要钻牛角尖。
对文章中语言知识的学习,最好作为阅读活动的副产品,通过广泛的阅读,语言知识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积累,对某些同义词、近义词、相似结构的认识会逐步深化。当然,这并不排除通过阅读,有意识地强化自己对阅读中出现的、以往学过的基础语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时,在读懂文章之后,可以顺便学习一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句子、词组等语言知识(主要指语法、词汇),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只是不可把读懂文章和学习语言知识的顺序颠倒,那样就从根本上违背了阅读活动的初衷,效果不但不会理想,而且往往会导致阅读活动半途而废。
●高考“阅读理解题”短文选材特点
及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要求
在进行大量广泛的课外英语阅读的同时,弄清高考“阅读理解题”中短文的选材特点十分重要,它可以作为我们平时阅读材料选材的重要依据,增强复习应考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在广泛涉猎、综合提高自己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下,把高考“阅读理解”题目的题材、体裁特点牢记在心,明确高考对考生能力测试的要求,对于增强自己解题的心理预期,培养正确的阅读思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考英语《考试说明》指出:“阅读理解”题在不超越中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前提下,阅读材料的选取遵循三个原则:
①阅读量不少于1000个单词,篇数不少于3篇;②题材(topics)多样化,包括科普、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③体裁避免单一化,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二、《考试说明》进一步指出,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主要考查学生是否:
①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②既理解具体的事实,也理解抽象的概念;③既理解字面意思,也理解深层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④能理解某句、某段的意义,并能把握全篇的文脉,即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并能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⑤能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结合中学生应有的常识正确判断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三、近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特点和改革方向:
阅读理解题短文长度和总词汇量、题目的难度逐年增加,这正是体现了新教材、新大纲“着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短文中出现的一些超出大纲和考纲的生词,不再加中文注释,这说明,阅读材料中已经不再避讳出现某些生词,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中“猜词”能力的考查,不仅体现在题目中,而且已经融入到阅读理解的过程之中了。某些短文中虽无生词,但句子较长,且内部有许多标点符号隔开,如果考生缺乏在阅读中跨越句子进行理解的能力,就会出现“单词都认识,句子不知所云”的现象。可见,在今后的复习应考中,要在掌握《大纲》词汇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泛读来扩大阅读词汇量和提高阅读能力,已经成为必须采取的措施了。仅仅依靠老师的讲解,而没有同学们自己主动的大量阅读实践,是无法很好适应高考这一改革趋势要求的。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做“阅读理解题”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一谈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就认为做大量“阅读理解”题目才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实际情况怎样呢?
让我们先来打个比方,如果某人想要提高身体素质,他是应该通过一次次的体检,还是应该坚持科学的日常体育锻炼来达到目的呢?答案自然是后者。如果有人想通过多参加几次体检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你一定会觉得很可笑。
其实,想通过多做“阅读理解”题目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做法同样不可取。和体检一样,“阅读理解”题目只是一种量化标准和测试手段,答题的过程往往是一种被动适应题型的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活动,它受到题型因素的多重制约。当然,适时恰当地做些“阅读理解”题目可以增强答题技巧,减少或避免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失误及水平不能正常发挥的情况。但若不分场合,超越阶段,一味去做“阅读理解”题目,不但会延误培养自己阅读理解能力的时机,还会使自己时常处于个别题目的困扰之中不能自拔,对阅读理解活动失去兴趣。而且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认为阅读活动的目的就是答对后面的题目。事实上,我们平时看到的阅读理解题目中,有许多题目本身就不够科学和准确,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样一来,往往会在一些有缺陷甚至错误的小题上无谓地牺牲许多宝贵时间,有百害而无一利。
可能有同学还会说,做阅读理解题目是否提高了答题能力呢?在尚不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的情况下,就谈不到对文章大意的总体把握,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表现在答题上,就是连错好几个。
所以,必须遵循“水到渠成”的自然法则,阶段侧重,该什么时候做的事情,就在什么时候做,而且必须要做好,不可逾越阶段。一般分两步走,第一个阶段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功夫用在平时,尽可能多地吸收原汁原味的语篇材料,避免过早地受到题型因素的干扰,踏踏实实地进行英语阅读活动。第二个阶段,重点培养适应高考题型的答题能力,在考前进行,有了前一阶段的铺垫,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比较容易了。如若不然,过早进行题型训练,反而会把自己的思路局限在几个题目的小题圈子里,不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况且,题型是可以变化的,而阅读理解能力一旦达到一定水平即可“以不变应万变”,就如同有了健康的体魄可以应付各类体检一样。总之,高考是答题,功夫却在题外。要记住“欲速则不达”,世界上最短的路往往是通向失败的路。
●高考“阅读理解”题目的题干和选项有哪些特点?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目的题干所涉及的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几个小题的题干组和在一起基本上就是文章的提纲。所涉及的问题种类一般与文章体裁(记叙、说明、应用、议论等)特点有关,主要分下列几种情况:
①对具体事实进行判断
文中的一些事实细节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类似结构、相反结构的形式出现在题目的题干和选项中。其实这些具体事实细节一般已经在文章中给出,只是在题目中换了一种说法而已,只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和审题,一般都能把握。
②时间、空间(地理位置)顺序、层次关系(应用文、说明文的主题句)、逻辑关系(论说文)的推断。需要通读短文,思考提炼,理顺文章的脉络。
③主旨大意的概括
干扰项的设置分两种情况:或者太大,涵盖了文章没有涉及的内容;或者太小,只提到了一些枝节的内容。主旨大意是对具体事实的概括和综合,需要加入读者的思考和思维活动,应注意文章的特点(要素和主题句),站在全文的高度看问题。
④作者态度
提问的要点多侧重语言的功能,并非字面的意思,例如:反意疑问句,否定疑问句等多用以表明说话人的态度和语气等,通常并不是真有什么疑问。作者的态度,往往是深层次信息,属于言外之意,文章一般不会直接说明,判断的依据是整篇文章及上下文的语境,不是某句话的表面意思。
⑤
[1] [2] 下一页
通过上下文推断生词含义
猜词的活动是阅读中经常遇到的,阅读理解题目中的作为干扰项出现的错误选项,一般多是学生比较熟悉、想当然的词典意义,或者适应学生习惯的汉语思维方式;而正确的含义往往不只是词典上的,而是要通过上下文内容的提示才能确定的,提示的方式一般有: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同位语、定语从句,相似或相反的结构等。
●如何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答题能力?
一.什么是阅读理解答题能力
阅读理解答题能力是指在学生具备一定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上,针对高考 “阅读理解”题型的特殊要求,通过训练 ,逐步形成答题技巧,在考试中减少答题失误,充分发挥出自己实际水平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一句话,阅读理解答题能力是一种应试能力。
二.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答题能力的关系
如前所述,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答题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分属于不同的训练阶段。阅读理解能力是前提和基础,阅读理解答题能力是针对高考的应试方面的能力和技巧,是在解答阅读理解题目时必须具备的、保证正常发挥自己实际阅读理解能力水平的一种能力和技巧。在明确高考“阅读理解题”短文选材及题干、选项的特点之后,通过考前一定时间的强化训练,在实践中进一步体会这些命题特点,摸索答题思路和方法,总结经验,巩固提高答题技巧。
三.阅读理解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步骤:
阅读理解题目答题的总原则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答题。而许多同学太急于求成,在还没有搞清文章说了些什么的情况下,就开始答题,结果可想而知。要时刻提醒自己防止这种倾向,扎扎实实地按一定的科学的答题步骤来做题。一旦养成了良好的答题习惯,就会避免许多问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程度会大幅度提高。
1.准备阶段―阅读理解短文
对语篇修辞特点和逻辑结构特点的整体把握是解题的前提。所以必须首先明确语篇的体裁特点,从而初步确定将要阅读的重点内容,并且,一边读一边用笔标出相关内容,为下一步答题做好准备。这些特点包括: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应用文、说明文及科普短文的主题句、层次和逻辑关系等;议论文中体现作者观点和意图的部分,作为论据的具体事实和作者提出的论点;新闻报道的时空布局,叙事说明部分和评论,当事人的评论和观感、时间顺序,事件中的人际关系等,这些都是文章的要点,同时也是阅读理解题目所要考查的重点内容,在答题之前通晓这些具体内容(已知条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正确答题所必须的。
2.审题阶段―明确问题所在
在第一步理解文章的前提下,分析题干所涉及要点,是什么问题,涉及文中哪些内容。是否与自己在阅读中所设重点一致、合拍。
3.答题阶段―排除干扰,主动解题
根据审题的情况,回忆文章有关部分,主动思考题干问题,联想推测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先急于对比四个选项的异同。最后,将自己对题干所涉及问题的答案与题目所给的选项比较,与自己推测一致的多为正确选项。当然,在得到选项的信息后,自己的推测有时需要修正,依据仍旧是短文内容。对于个别一时拿不定主意的题目,可回到文章中再一次重点阅读。应当注意,在有一定深度和讲究文体修辞的语段中,确认事实(fact)一般并不等同于确认语句内含,也就是说,我们不应仅仅“浮在”语句的表面意思上,更不应受到语句中个别说法 的“误导”。一般应该避免一开始就进行选择,因为缺乏了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极易受到错误选项的干扰。
东滩头中学
王旭冉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程,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找到了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因素,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传授正确的阅读理解方法, 就会大大提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我国中学生英语教学大纲提出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目的。目前, 课标对阅读理解教学和检测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而实际上, 我国大部分地区中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与水平普遍较低。针对这一现状,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首先要研究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障碍, 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障碍 1.词汇量问题
影响学生阅读的第一关是词汇量。一个人掌握的词汇越多, 阅读时所遇到的障碍越小;反之, 掌握的词汇少, 容易曲解词汇含义, 误解整个句子, 甚至整篇文章。扩大词汇量的方法有多种, 在此列举如下: ①注重学习与积累。词汇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学期初确定一个目标, 除牢固掌握课文中的单词外,还要记忆一定量的课外阅读材料中的单词, 每月归纳, 积少成多。②掌握构词法。构词法能帮助学习者扩大词汇量,而且有助于记忆。
2.词法问题
近年来,由于中考英语语法试题分值减少,有人提出教学中要淡化语法的观点, 学生也就片面理解为学不学好语法无所谓。其实,学生如果对英语各种常用结构或篇章结构等语法知识掌握不够好的话, 通常会导致他们对英语句子或段落进行语法分析的能力较差, 从而影响阅读理解。
3.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许多学生认为扩大词汇量并掌握英语语法知识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唯一有效途径, 其实造成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的另一原因也不可以轻视, 那就是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学生对于一篇阅读材料不理解或找不到正确答案, 有时并不是英语语言水平问题, 而是缺乏对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所造成的。如:在一篇介绍禽流感(Bird Flu)病毒知识的科普文章中, 学生如果对禽流感这个背景知识缺乏了解或知之甚少的话, 阅读理解能力就会受到抑制, 很难准确解答文章所提出的问题。因此, 学生最好扩大阅读范围, 增强阅读量, 增加各种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
4.不良阅读习惯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大部分时间进行的是精读教学, 因为精读是学习语言知识的重要来源, 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 教师往往对阅读材料中词汇、语法、修辞、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进行详细的分析,殊不知学生在阅读中也形成了过多进行语法分析、过多依赖词典、复读次数过多等不良习惯,而这些习惯极易导致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解答不完所有的试题。
二、要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使精读与泛读紧密结合, 强调独立阅读课文, 旨在形成能力。每教一篇新课文前, 先让学生用10-20 分钟进行快速阅读, 同时做课文的理解题;然后, 再按精读要求, 给学生指定段落, 让他们自己研究主要语言点, 鼓励他们提问和讨论,以求弄懂。泛读也全是由学生自己去研读, 改变了那种课堂中从泛读到精读全由教师包讲到底的局面, 使学生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2.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只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是不够的。以每周1000 个词来计算, 学生一个学期只能完成1-1.5 万个词的阅读量, 不足以使学生从中获取到独立阅读英语文章的基本技巧。所以除快速阅读训练外, 还应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目的在于增加阅读量。向学生提供较多而且题材较广的短小成篇的阅读材料, 并要求学生相互交换各自的不同阅读材料,要求每人每天课外阅读600 个词的短文, 这样, 既增加了阅读量, 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认真选好读物
读物的选择对阅读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读物选择不当, 就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 在选择读物时应尽量选一些内容健康、思想性强的文章, 使学生在发展阅读能力的同时, 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所选读物应内容广泛、新颖, 体裁和题材多种多样, 语言质朴生动、引人入胜, 让学生寓学习于消遣之中, 令学生读起来爱不释手, 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最重要的是所选材料应适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 难度与课文相当, 内容尽可能与课文相联系, 生词率控制在2-3%, 使学生读得轻松愉快, 在快乐中获得知识, 增强他们搞好阅读的信心。
4.把阅读的辅导落到实处 阅读基本上是在课外进行, 以学生自学为主, 教师辅导为辅, 但是没有得力措施就很难保证持续地开展。为了扎扎实实地搞好阅读, 除对读量、读速严格要求并记录在案进行评比以外, 还应对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进行指导。
(1)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带有一些不良习惯, 如有的学生阅读时爱出声;有的学生用笔和尺之类的东西指点着助读;有的学生用眼不科学, 每次只能看到一个单词;有的学生咬文嚼字, 边读边查词典, 一词一句地分析;有的学生回视的现象太严重, 在阅读时, 眼睛常常往回看, 重读前面的词、短语、句子, 不仅影响读速, 而且不利于把握整个句子、段落、全文的意思。我们应帮助学生改掉这些不良习惯,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 帮助他们尽量减少停眼次数, 扩大视幅范围, 在单位时间里捕捉更多的语言信息。
(2)指导学生阅读时抓住文中重点段、段中主题句和句中的关键词。教给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意义的办法。阅读中难免碰上生词, 这时不必惊慌, 因为它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可以根据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或上下文暗示猜出词义的。指导学生依纲阅读。这个纲就是文章的理解题, 每篇材料都配有相应的阅读理解题, 既可以作为理解检查题, 又可作为阅读的提纲。
一、注意认真分析文章体裁
分清文章属于哪种体裁, 以记叙文章为例, 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 以史地知识和科普文章为例, 应注意人名、地名、大小、数月、年代、作用、现象等 (可以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 核对时以便于寻找) 。
二、加强词汇学习, 夯实语法基础
我们常常将词汇比做建房子的砖头, 语法是构架, 是整个英语学习的基础, 没有词汇就不可能有很强的外语能力, 没有牢固的词汇和语法作保障, 是无法阅读文章的, 更不用提理解和做题。
词汇是整个英语学习的基础, 记忆单词有很多种方法。如: (1) 语音规则记忆法。 就是按照元音字母、元音字母组合、辅音字母及辅音字母组合在开音节和闭音节的读音规律记忆。 例如:ea, ee, er, ir, ur, or, tion, ture, ing等都有其比较固定的发音。 掌握这些规则, 记单词时就不必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记忆。 而且绝大部分单词都是按语音规则记忆的, 一般要做到会读就会写。 (2) 构词记忆法。 掌握一些构词法知识, 可以大大增加自身的词汇量。 英语构词法主要有派生法—就是在一个词根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前缀或后缀, 从而构成另一个新词, 如常用的前缀in-, im-, un-, dis-等表示否定含义;后缀-er, -or, -ist等表示人;以及后缀-y, -ly, -ful等表示形容词性等; (3) 联想记忆法。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所处的环境, 所见到、所摸到的事物, 联想相关的英语单词。 例如:打球时联想到:ball, basketball, football, volleyball, playground等。
词汇的记忆需要技巧, 更需要勤奋。 根据遗忘规律, 人的遗忘从识记后便开始, 先快后慢。 因此, 复习的时间间隔就应是先短后长。 例如:当今天学到的单词, 在当天背熟之后, 在背新词之前的第二天、第四天、第七天、第十四天、第二十八天都应复习一次, 这样才能形成长时间的记忆。
同时, 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一定会碰到一些长句难句, 比如:使用虚拟语气, 非谓语动词, 强调句, 倒装或独立主格等一些较高级的、难度较大的语法现象, 这显然加大学生的理解难度。 这就需要我们清楚地懂得该语法现象及其所隐含的意义, 否则即使单词看懂了也不知道它的真实意思而造成理解障碍。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地分析句子结构, 平常上课时要注意老师是如何讲解一些重点语法的, 记住一些典型的句型, 熟能生巧, 这样在阅读过程中难句就不难了, 长句也变短了。
三、掌握解题步骤, 提高解题能力
首先快速阅读, 理解文章大意。 一般情况下, 快速阅读的时间不超过4分钟。 在阅读过程中, 不要一个一个单词地读, 这样不利于文章的整体把握, 而且影响速度。 平时阅读时身子坐正, 眼睛离文章一尺左右, 使目光覆盖较大的阅读面, 尽量争取一眼能将一个句子从开头快速扫到结尾, 并明白整个句子的含义。
另外, 在阅读过程中不要一碰到生词就翻词典。 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 到考试时就会因为不能翻词典而心慌, 以致无法正常阅读。 正确的方法是把注意力放在句子和文章的关键意思上, 而不必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个词上。 一篇文章读下来, 我们要做到理解文章大意, 抓住主题思想, 明确作者态度或意图;并且理清文章思路, 逻辑关系, 确认文章结构, 了解文章每段的大概内容;同时也要注意阅读文章和每段的主题句。
快速阅读后, 我们可以阅读题干和选项, 逐个解题。 根据历年高考, 阅读理解题干的设计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
主旨要义题。 此类题目重在考查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 在阅读理解题中所占的比例和难度较大。 主旨要义其实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即对全文或某一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 因此, 确定文章的主题句是获取段落大意, 总结归纳全文中心思想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具体信息题。 具体信息题是相对比较容易但容易做错的题型, 这种题型选项的设计往往会使用一些绝对化的词语或稍微改变某个主语、某个副词或某个数字, 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凭印象做题, 一定要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 回到文章中, 找出与答题相关的词语和句子, 细心对照, 找到相同、相近或相反意义的词语, 仔细比较;或找到相关的事实和证据, 进行分析推敲以确认正确答案。
推理判断题。 阅读的目的不仅是读懂全文, 还应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出”作者为说明但意欲表达的意图, 即推理判断。这类题型近年分值比例在加大, 对我们的要求有所提高。 首先我认为排除法在推理判断题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做这类题型时, 我们要擅长于抓住文章的主题句, 作者的心理特征、感情色彩和文章中的特定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发掘隐含的深层意义, 最终选出最佳答案。
猜测词义题。 即不用词典而通过上下文认识生词的能力是我们必备的能力, 也是高考中阅读理解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包含对单词、词组甚至是整个句子含义的推测。 在猜测词义的试题中, 最主要的是利用上下文提供的情景和线索, 进行合乎逻辑的综合分析而推测词义。
总之, 只要我们能够在平常学习中注意积累词汇, 注重语法, 增加阅读量, 主要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速度, 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莉芳.阅读课堂提问的认知特征与思辨能力培养[J].中国外语, 2015, 02:68-79.
关键词:阅读方法; 措施; 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023-001
结合这么多年的教学实际,我总结了阅读理解题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先文后题”,即先看文章后看题目;另一种是“先题后文”,即先看题目再读文章。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一般应根据各人习惯和阅读题材等因素来确定。
这两种方法的解题步骤有所不同,现分述如下:
一、“先文后题”的解题步骤
1.快读全文,掌握大意
在解阅读理解题时,首先要快速浏览一下整篇文章,特别是开头段、结尾段以及各段落的首句,理清脉络,了解内容的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
2.浏览问题,选择答案
快速浏览一遍短文后,接着就可以快速浏览短文后的理解题,并根据自己对短文的记忆和理解,对一些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明顯的答案的问题作出选择。至于较难的一时还没有把握的问题,暂时搁下,但要记住这些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重读短文。
3.带着”疑题”跳读短文
通过第一轮选择之后,还有些题没有把握,这时就有选择性的跳读短文的有关句段,特别是一些长句、难句要做认真分析。
4.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答题完毕时,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对于那些有疑点的题目,要做进一步分析和推敲,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二、“先题后文”验证答案
1.读题
当拿到一篇阅读材料后,先读材料后的测试题目。但此时读题目只能是读其问题或题干,而不能读问题后的选项,否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也无法记住众多答案所表达的众多信息。
2.记题
在读了之后,要把这些问题记在心里,并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短文,这是要经过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的能力。
3.读文
即带着问题读短文。阅读时对短文中出现的那些与问题有关的词句,可以用一支铅笔在短文中做些记号,以便为下一步选择做好准备,但也要注意不要每读到一个与问题有关的信息点就停下来去对照后面的问题,因为这样会耽误时间,另一方面有些问题往往要通过对短文有了全面了解才能作出结论,而不能仅仅凭一两个信息点作出判断。
4.答题
带着问题读完短文之后,接着便是选择题的答案。
5.验证
即答题完后,根据实际问题,需要对答案和阅读材料做进一步的阅读分析,以确保答案正确。
以上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和实践,这样才能真正掌握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针对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提出的几点措施。
1.第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前,学生认为学英语只要记单词,掌握语法就够了,对阅读理解并不重视。近几年中考英语试题阅读理解的份量加大,如果理解能力不够,没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英语学科就不能取得好成绩。所以要逐渐让学生改变以前学英语的方法,注重能力的培养。
2.第二,有针对性的扩大词汇量。文章是由句子组成,句子是由一个个单词组成,如果单词不认识,就会严重的阻碍阅读,因此扩大词汇量是必要的。但是也不是盲目的每个不认识的单词都要去认真记准,那样时间上也不允许。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去记忆和学习单词,对一些出现概率比较大,经常会用到的单词要加强记忆,对一些生僻词稍微认识一下就行了。
关于如何帮助学生记单词,我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学生划出四会词。要求学生会听、读、说、写,特别是写,通过听写、默写来加强。一、二、三会单词要会读和知道意思,这样,学生就会有所侧重,而且还教学生一些记单词方法。如构词法和归纳法等,这样,学生觉得记单词不再是辛苦的事,而且记得牢固。另外,还选一些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的材料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掌握的单词比单纯记忆效果更为明显。
3.第三,摸索并掌握阅读技巧。阅读技巧包括寻找中心词和句的能力,猜测词义的能力和推知文章含蓄意义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这几点都融入课文教学中。结合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的做法是:
(1)猜词。将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根据上下文来猜出划线部分单词的意思。
(2)寻找中心词与主题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归纳中心句和主题句,加强对本段文章的理解。教完文章后,让学生归纳中心思想,这样能加强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把课文作为整体来教。
(3)推知、判断作者的意思。有些文章并不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也不用明确的词语表达,而使用一些含混的词语,这就要看学生的理解能力了。学生应学会认真阅读,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区别文章主要内容与起辅助作用的次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内涵和“弦外之音”,从而进行正确推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英语作为一门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际工具,其学习目的是通过听说能力的培养,利用英语阅读来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达到间接语言交流的目的,而英语阅读往往是初学英语者的弱项。如何在学生初学英语阶段为后期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就成了我们英语教师必研的课题。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将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点滴经验与大家交流。
一、选好阅读材料
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课文,历来被视作精读的主要材料。然而仅仅局限于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大量课外阅读来增加学生阅读面。笔者在实际选材教学中采用了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 Krashen 教授提出的“i+1”公式作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起点和基础。其中“1”代表语言学习者当前语言知识或能力水平,而语言学习者接触到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语言输入应该是“i+1”。教师在语言材料难度的控制上应掌握这样一个原则:学生在“不太轻松”的阅读过程中“能够”读懂文章大意,把握文章要点。即避免材料“偏难”或“偏易”。主要选用的课外阅读材料有:《上海学生英文报》、《21世纪中学
-1- 生英语报(初中版)》、短文;《英语学习》、英美文学作品的简单本和其它英汉对照的故事性强且题材广泛的简易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和名人传记,《新概念英语》中的短小精悍的文章等。使学生在阅读材料以后,不仅能增长见识、扩大视野,而且觉得英语阅读新鲜有趣,感到学习英语有用武之地。上阅读课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文章结构、段落大意、全文主题和作者意图的理解上。因为只有通读全篇、抓住关键词语和主题句,才能正确归纳大意和主题思想
二、创设阅读环境
创设英语阅读环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创设课余英语交流环境。积极开设英语角栏目,在英语角里,覆盖英语故事书和英语报刊,组织学生欣赏或学唱英语歌曲,表演英语节目,组织收看和收听 ICS 和 CCTV-9等英语频道的节目,开设获评“季度之星”或“每月之星”的英语感言。二是使英语阅读生活化。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之一,已经进入了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电视、电话、网络、广告牌、食品包装等处处可以看到英语的影子。因此,设计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可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使英语运用于生活实际。如让孩子设计一张名片,用英语写上自己的姓名、年龄、学校、地址等,还可让孩子为家里的电器、家具等贴上英语标签,使英语单词走进家庭,让父母感受到
-2- 自己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既可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也能提高书写水平。这些生活化的作业,学生特别感兴趣,因而全身心投入,想方设法查资料,并且乐此不疲。三是网络环境。网络省时、直观、信息量大,它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阅读平台,满足学生阅读欲望。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中可向他们推荐一些适合初中生的网站,鼓励学生多在网络上学习交流自己喜欢的英语格言、警句、幽默短文等,使学生多渠道地接触英语环境。
三、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一)学会猜测词义。学生在阅读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生词、难词、易混淆词,此种情况下,可引导学生看看上下文中有没有生词的另一种说法,即找同义词。一是有时下文会对一个词作解释,或者提供一些暗示。二看词性,判断其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其他词类。三是分析生词的构成,尤其是词的前缀和后缀。英语中很多词都是加前缀和后缀而来的。四是看看同一生词是否在上下文的其他地方出现,把两处的语境相比较,也许更能准确地猜出词义。五是充分利用阅读内容中已有的知识,利用文中所附的插图等直观线索猜测词义。
(二)注重速读与精读相结合。一是有意识地培训学生速读能力。速读以最快的速度从一篇文章中披沙拣金,很快地寻找所期望得到的某些信息。一个人阅读能力的高低取决
-3- 于他能否快速高效吸收有用信息。因此,速读英语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方法之一。如做题时可让学生先看问题,再看文章。带着问题去阅读,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文章,因为看问题实际上就是对文章进行粗略把握的一种过程。学生可以带着问题中提到的信息,在阅读中进行积极预测,可极大地提高阅读速度。精读就是对阅读材料做全面、精细、深入的了解。二是鼓励学生精读“精品”。精读的对象主要是课文、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内涵较深经得起推敲的文章。精读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主要包括:理解单词、句子、篇章的能力;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朗读和笔记的能力。精读训练的重点是:教师提示精读的步骤和方法,学生逐步练习,形成熟练的阅读技巧与习惯。精读的技巧与习惯主要凭借英语课堂教学来完成。训练的方法按阅读内容划分,可分为单词的训练、句子的训练、段落的训练、概括主要意思的训练等。
(三)抓住“五个W”。《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毕业生应达到五级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考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是拉开档次的题目。因此,在英语阅读检测中,教师可教会学生一些切实受用的技巧,包括找关键词、找“五个W”等。在学生阅读训练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边读边用铅笔做点标记,把有关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即五个W,who,-4- what,when,where,why)划出来。凡逢人物就圈起来,看完一数,有几个圈就是几个人,一目了然。同时,要训练学生在读完一篇文章后,要有意识地找出文段的中心思想,人物事件,论点论据等。
三、培养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有效地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读的方式有声读、心读和看读等,读的程序是:词形一词音一词义,看的程序是:词形一词义。显然,读比看多一个步骤。有的学生平时阅读时习惯地发出每个词的读音,或者心里自言自语地读,也有的学生在阅读中视线随着笔头或指头而移动等等之类的现象都极大地影响了阅读速度。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重点注意训练学生从声读过渡到看读,培养起直接理解书面意义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教会学生语言知识,而且能有效地让学生运用学习英语的方法和策略来监督自己的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阅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对中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 口头上的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听、说、写能力提高的关键。通过阅读,扩大了知识面,增加了词汇量,交际时就不会因为知识或词汇贫乏而言不达意 ,写作时才能语言地道,内容丰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中学阶段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生以后的`进一步深造也 有很大影响。据了解,许多中国留学生初到国外,阅读这一关很不好过。他们每天除了要应付上课外,课后还 往往需要阅读数十乃至数百页参考材料。而对于习惯于逐字逐句地阅读的学生来说,要完成这样的阅读量,显 然是很困难的。问题的关键就是阅读速度慢。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人们要从浩如烟海的科技情报资料中获 取所需的信息,就必须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在近年来的全国高考统考试题中也体现出来。1978年以来,阅读理解题在高考试题 中的比重逐年增加。1978年的阅读理解部分仅有一篇短文,1986年增加到三篇,而从1989年起又 增加到四篇。计分也从1978年的20%增加到1989年40%。测验的目的从考查词句的理解到篇章的 理解,从了解事实细节到确定中心思想、进行正确推论、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等等。文章的题材和体裁也逐步 多样化,包括各种记叙文和说明文、议论文。由此可见,高考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但在阅读速度、而且在理 解的深度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适应这样的要求,不进行教材、教法的改革,显然是不行的。只有大 胆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努力改革教材,教法,才能把学生的阅读能力抓上去。
二、如何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一步步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课 内精读和课外泛读都很重要。只强调精读课本,不进行课外泛读,就无法扩大知识面,无法提高阅读速度,就 只能是逐词逐句爬行式的阅读;而不重视精读课本,一味强调课外泛读,势必造成基础不实,对所读材料理解 不透的后果。因此,必须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量的课外泛读。
1、改革课文教学,打好语言基础
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材料。课文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课文教 学中,我们着重抓了三个方面。
(1)课前预习,培养能力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预习,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教材 内容,发现教材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上课。这样,使学生的针对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技巧
一、在阅读中精读和泛读要紧密结合
在精读阶段,学生首先要着重文章的内涵,应该辨认出篇章开头的某些词或者转折词语等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并对篇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预测;接着在继续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一部分词语的辨认,进行必要的证实、修正和扩展,接着再进有效的预测,或者对它进行否定再产生新的预测,把握文章的上下联系以及前后呼应。学生在阅读中还要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在做阅读理解时,学生要先看一下选择题的内容,然后再带着这些问题有目的、有重点且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文章的内容。由于题目的范围相对小一些,且对比性比较强,重点突出,这样,学生可在短时间内有序地各个击破,能够节省一些时间和精力,即使看不懂整篇文章,通过上述方法的使用,也可以把与题目相关的内容尽快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要将泛读和精读紧密地结合起来,学生才能在解题中做到游刃有余,提高阅读的效率。所以,这是提高阅读效率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二、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
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成熟的阅读技巧,能够让学生的英语阅读事半功倍,合理的阅读方法还能够让学生在瞬间受到启发,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阅读当中。例如,在阅读理解考察中,常见的一种选择题题型就是给文章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对于此类题型,教师首先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感觉合适的题目拟定出来,然后再根据自己拟定的题目与选项所给的题目进行一一对照,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受选项的干扰。此外,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还要善于通过时间等关联词对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进行合理的推断、猜想,否定词的出现以及使用位置等都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和大意,让学生在阅读中对语篇的结构增强感知力。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学生在阅读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英语阅读效率。
三、充分地了解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层教学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地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还要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根据他们的兴趣点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慢慢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知识的能力。此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发扬民主,不要根据个人的印象或者平时的水平来看待学生,硬性地进行分层会让学生对学习英语知识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不科学的分层教学也会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目标性不强,且学习动力不足。阅读分层教学更需要客观、合理,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英语学习,逐渐提高他们英语阅读的能力和效率。
四、让学生学会整合阅读内容的信息,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
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学生要注意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把握和整合,教师也要从认知的角度去探究阅读理解过程的本质。其中,集中强化词汇的教学,渗透、扩充非视觉的信息以及实行语篇整体教学等一些有效的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能。在阅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就是过分拘泥于字、词、句等,而忽视了阅读材料的整体背景知识和对语篇的把握,学生很容易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阅读材料的中心内容和梗概,逐渐建立起初步的整体轮廓来,帮助学生建立“自上而下(top-down)”的信息加工机制,整合文章中所有细节的内容,让学生在理解细节性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养成这样一个习惯,见了文章的题目要稍微地停顿一下,思考与之类似的内容是否之前也接触过,如果接触过,和这篇内容又有哪些不同呢?通过这样的联想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大脑所储存的信息,这样也会让学生感觉到阅读不那么陌生,他们才会更有兴趣地读下去,进而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综上所述,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提高英语整体成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的同时,还能够用英语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在阅读中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進而逐渐树立起学习英语知识的自信心,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俊英.例析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设计与链接[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9(12).
[2]张艳琼.微博在教学中的应用探微——以新浪微博在“大众传媒学”中的使用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3).
[3]王建强,胡庆芳.促进阅读理解的课堂教学实践策略研究.中小学外语教学,2010(3).
[4]季静波.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3(12).
一、明确阅读目的及篇章结构
要进行有效的阅读, 阅读者首先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也就是说, 阅读者需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读这篇文章或这本书呢?我要在阅读中得到什么?”显然, 这两个问题与材料的选择有关。如果是精读材料, 那么阅读者不仅要理解全文的意义, 还要弄清篇章结构、句子构成和修辞手段等。如果是学术报刊、专业参考书, 那么阅读者就要根据上面的两个问题, 通篇细读并找出自己所需要的内容。而其他更多的则是通过略读来有选择地读。略读又分为两类:跳读和查读。跳读是对于一篇文章或一个章节, 读者可以通过只读每一段落的第一句或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来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查读则是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来迅速查找某一具体事实或特定的信息。在很多情况下, 利用篇章结构, 根据阅读目的, 查读就可以达到阅读目的。
二、注重阅读中的由浅入深的层次性
从形式上看, 阅读是一种单向的语言交流, 但从本质上来说, 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共同参与的语言交际活动。阅读的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因此, 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 其程度可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理解——懂得文章字面的信息;深层理解——清楚地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评价性理解——对作者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但在教学中, 笔者发现一部分学生往往只停留于表面理解。要改变这种现状, 教师就必须改变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要根据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设计教学过程, 由易到难, 逐步完成由知识层面向能力层面的转化。
三、阅读中注意运用“归纳法”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书面信息, 因此, 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概括旨意的能力。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体裁和题材采取以下几种具体归纳形式:
1.归纳动词, 显示过程通过归纳文中的主要动词, 显现某一事件的全部过程。
2.归纳时间, 突出事件对于某些文章, 尤其是反映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斜事性文章, 可用时间线索归纳材料。
3.归纳人物, 突出个体主要是针对描写人物角色的文章, 阅读时可通过分析人物, 归纳其言行来突出个性。
4.归纳因果, 突出中心对于反映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的等文章, 可以根据其前因后果来抓中心。
总之, 对文章的分析, 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 句不离篇”, 要理解文章作者的原意, 而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去想当然。
四、阅读中要采用多种技巧
在英语阅读中, 恰当地使用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与方法的指导和训练。主要的阅读技巧有:
1.预测 (Prediction) 从标题预测文章的大致内容以及可能涉及到的词汇, 同时, 抓住主题句 (Topic Sentence) 、关键词 (Key Words) 能更好地从整体上理解文章。
2.略读 (Skimming) 快速浏览全文, 领会文章大意, 发现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掌握篇章结构进而抓住文中的中心思想。
3.查读 (Scanning) 在浏览全文的基础上, 进行查读, 以回答个别细节问题。
4.通过上下文识别词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阅读的内容进行猜测, 例如:
(1) 同义:When the officer surrendered, the others gave up too.
(2) 对照:At the beach, some parts are deep, and others are shallow.
(3) 比喻:Rhythmic speech or writing is like waves of the sea, moving on ward with alternating rise and fall.
(4) 定义:Linguistics is the study of the way in which language works.
五、阅读教学要做到精读与泛读的统一
在做好精读课文的前提下, 教师要有计划、有选择地给学生补充阅读材料, 文章的体裁应多样化, 如故事、科普、历史、地理、人物传记等, 要求学生尽量不查词典, 坚持每天阅读。教师也可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各种简易读物,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其阅读速度, 熟练阅读技巧。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技巧】推荐阅读:
七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10-21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10-29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与阅读速度的提高10-08
英语四级阅读选词填空的技巧07-07
英语六级阅读小技巧10-05
英语阅读理解技巧总结06-02
英语文摘阅读技巧,快速提高英语水平07-12
谈阅读方法和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07-27
浅谈中职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06-08
《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开题报告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