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档案整理顺序(推荐9篇)
一、检查档案内容是否齐全并进行分类排序,缺少的材料补齐或登记
第一类:履历材料;(必须有)
职工履历表、工人履历表等(须有照片、本人签名、填表时间和组织印章)。按形成时间顺序编号,最新填制的履历表放在最前。
第二类:自传类材料;(不一定每人都有)
入党申请中的自传、领导报告个人事项等。
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不一定每人都有)
考察材料(2010年之前形成的放在三类,之后的放九类)新增加了定期考核材料,考核登记表;
在重大政治事件、突发事件和重大任务中的表现材料; 援藏、援疆、挂职锻炼等考核材料; 工作调动、转业等鉴定材料;
后备干部登记表(提拔使用后归档);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等材料。
第四类:学历、学位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必须有)①学历学位材料(必须有)
反映高等教育之前的学历材料: 高中毕业生登记表、中专毕业生登记表;
反映入学环节的材料: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党校、军队院校报考登记表,入学考试各科成绩表,研究生推免生登记表,专家推荐表;
反映学习过程中的材料:学习成绩表;
反映正常毕业的材料:毕业生登记表,授予学位的材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党校学历证明; 反映出国(境)学习的材料:选拔留学生审查登记表等参加出国(境)学习和中外合作办学学习的有关材料,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授权单位出具的国内外学历学位认证材料等。
注意最新变化的材料:学生(学员、学籍)登记表(学生登记表原来在第一类,毕业生鉴定表原在第三类,现集中放到四类)。②职业(任职)资格材料(不一定每人都有)
职业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或职业(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等材料。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审计师等。
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材料:会计、审计、统计、经济类需考试的存登记表原件和证书复印件,工程、政工类需评审的存申报表、审批表原件,初级、中级、高级都需要(本科以上见习期满直接定助的除外)。
③反映科研学术水平的材料
(不一定每人都有)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通知,两院院士要在当选后三个月内将登记表归档。遴选博士生导师简况表。博士后工作期满登记表。
被县处级以上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等评选为专业拔尖人才的材料。科研工作及个人表现评定材料,业务考绩材料。
创造发明、科研成果鉴定材料,著作、译著和有重大影响的论文目录(论文注意只收目录)。④培训材料(不一定每人都有)
为期两个月以上的学员培训(学习、进修)登记表 考核登记表
结业登记(鉴定)表等材料
第五类:政治历史情况及审查结论(包括甄别、复查结论)材料;(不一定每人都有)
上级批复、审查(复查、甄别)结论、调查报告及主要依据与证明材料。本人对结论的意见、检查交待或情况说明材料。撤销原审查结论的材料。各类政审表。
更改(认定)姓名(原来在第一类)、民族、籍贯、国籍、入党入团时间、参加工作时间等材料:个人申请、组织审查报告及主要依据与证明材料、上级批复。
计算连续工龄审批材料等。三龄两历审批表可放在第五类。
第六类:入团、入党材料(入团志愿书一般应该都有,入党材料不一定每人都有)
①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转正申请书;整党工作、党员重新登记工作中民主评议党员的组织意见,党员登记表,党支部不予登记或缓期登记的决定、上级组织意见;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的组织审批意见及主要依据材料;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材料;退党、自行脱党材料;恢复组织生活(党籍)的有关审批材料。
②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志愿书。③加入或退出民主党派的材料。
第六类材料中新增了党员重新登记中民主评议党员的组织意见,删除了原有的入团申请书,团员登记表及离、退团材料,注意收集加入和退出民主党的材料。入党志愿书放在最前。
六类顺序:6-1 入团志愿书 6-2 入党志愿书 6-3 入党申请书 6-4 入党转正申请书
第七类:奖励材料;(不一定每人都有)
局级以上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等予以表彰、嘉奖、记功和授予荣誉称号的审批(呈报)表、先进人物登记(推荐、审批表)、先进事迹材料;撤销奖励的有关材料等。
第八类:处分决定(包括甄别、复查结论)材料;(不一定每人都有)
处分决定,免于处分的意见,上级批复,核实(调查、复查)报告及主要依据与证明材料,本人对处分决定的意见、检查、交待及情况说明材料;
解除(变更、撤销)处分的材料; 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书;
法院刑事判决书、裁定书;
公安机关作出行政拘留、限制人身自由、没收违法所得、收缴非法财物、追缴违法所得等的行政处理决定等。
注意组织处理与纪律处分方式及影响期的相关规定,处分要有职工本人签字。
第九类:工资、任免、待遇、通知、出国审批材料;(必须有)
招录、聘用材料:录(聘)用审批(备案)表;选调生登记表及审批材料,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登记表;应征入伍登记表,招工审批表;取消录用、解聘材料。
①工资、待遇材料(1993年之后每年都应有调资表,03、04年除外,05、06年有一次调资即可)
②任免、调动、授衔、军人转业(复员)安置、退(离)休材料;辞职、辞退、罢免材料
③出国(境)材料
④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代表会议,民主党派代表会议形成的材料。
第十类:其它(不一定每人都有)
健康检查和处理工伤事故材料:录用体检表,反映严重慢性病、身体残疾的体检表;工伤致残诊断书,确定致残等级的材料,只存最新的一份即可。
治丧材料:生平,非正常死亡调查报告等材料。
职工人事档案报送、审核工作材料:职工人事档案报送单;职工人事档案有关情况说明等材料。新任局管工人档案报送单
其他材料: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派遣证),人事争议仲裁裁决书(调解书),公务员申诉处理决定书(再申诉处理决定书、复核决定),再生育子女申请审批表等有参考价值的材料。
二、编制目录
用EXCEL表编制,16K纸打印装订
三、加工装订
对破损、卷角、折皱和大于或小于规定尺寸的材料,进行裱糊、压平、折叠和裁剪;对档案材料进行包边(加边),并拆除档案材料上的金属物。对这些材料在不损害档案材料的文字内容,保持档案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其外部形式进行技术性处理的工作。
材料大小为16k(184×260mm),档案材料和目录按照靠左下对齐的方式打3孔装订,中间孔距上、下孔(从孔中心算起)83mm,下孔距材料底边47mm,孔中心距左边沿12mm,孔直径为5 mm。
四、核对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全日制学历和在职学历。
通过查找档案中相应原始材料,核对最新版履历表和系统中“三龄两历”记载是否正确。1.出生日期以档案中最先记载出生日期的材料为准,一般为入团志愿书、高中毕业生登记表、入伍登记表、招工登记表等。
2.参加工作时间核对第九类中的录(聘)用审批(备案)表、应征入伍登记表、招工审批表、职工登记表、毕业生转正定级审批表以及第五类中招生(入伍、招工)政审材料、知青上山下乡证明等。
3.入党时间核对职工档案第六类中《入党志愿书》、《党员登记表》,其他履历材料、任免材料也有入党时间的记载。
4.学历学历材料要齐全(参见第四类材料要求),在职学历需盖有路局人事处备案登记章。
一、文书档案的收集
(一) 文书档案收集工作的重要性。
档案收集是档案工作的起点和关键点, 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收集工作不到位, 后期的整理、编研、统计、利用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文书档案的收集工作要坚持全面收集、齐全完整的原则。也只有做到齐全完整收集, 分级集中统一管理, 才能维护本单位档案全宗。
(二) 文书档案的特点。
不同于其他的门类档案, 文书档案具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种类多, 数量大, 源头相对分散, 查阅频繁, 利用率高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 文书档案的齐全完整收集相对其他门类档案要更有难度。另外, 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 无纸化办公的普及应用, 无形中对文书档案的收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 文书档案收集的主要渠道。
1.外单位来文。包括领导、负责同志外出参会带回来的文件, 尤其是涉及本单位的文件材料。例如上级批复, 通报, 决议, 报告等。2.本单位内部产生的文件。包括本单位内部召开会议形成的文件材料, 各类报表和统计分析等其他材料。前者例如单位大事记、党政工团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印发的红头文件, 会议纪要, 工代会决议, 领导讲话等。后者例如单位职工信息册, 党员信息统计表, 统计年报, 基层报表, 人事、劳资报表等发文登记簿之外的文件材料。3.其他类文件材料。例如本单位与外单位联合签署的协议、合同、责任书等。
(四) 文书档案收集的建议做法。
1.档案员要提高档案收集的敏锐性, 熟知档案收集的范围, 才能做到准确全面收集。具体可以参照国家档案局8号令、9号令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以此为参照, 更能保证收集文件材料的价值性。2.主动追踪事件的结果和过程材料。请示报告一般单位内部产生, 容易收集, 而上级的批复情况往往被忽视, 这就需要档案员积极主动联系当事人、经办人及时移交, 避免遗漏。3.主动查询宣传报道背后的依据和佐证材料, 发掘有价值的材料。目前网络宣传、微信平台宣传, 传播速度之快, 范围之广, 可谓惊人。在收到纸质版正式文件之前, 往往各路报道已经众人皆知。这些也需要档案员多加关注。4.积极争取领导重视, 做好档案法制意识宣传。档案收集不仅仅是专兼职档案员的事, 应形成“领导重视, 员工留心”的氛围。5.将定期移交收集和及时收集相结合。一方面是每年年初做好上一年度文书档案的移交, 另一方面, 对于重大事件的材料要求随办随归, 办毕归档。前者主要指有专兼职档案员负责的常规性业务中产生的材料, 按一定规律循环, 不容易缺失遗漏的文字记录, 例如工作计划总结、年度考核。后者主要针对突发性事件、临时性活动中产生的材料, 时间长容易遗漏缺失的记录材料, 例如大事记, 信访及处理意见, 单位成立三十年庆祝活动, 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访惠聚”等专题教育材料。6.加强文书形成等行政职能部门和档案部门的沟通衔接, 及时做好交流, 促进文书档案收集的齐全完整。7.以“提高服务质量, 提升服务水平”为抓手, 促进文件材料的收集。做好档案利用, 提供高效高质量的档案服务, 让领导和广大职工感受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 从而发自内心乐意主动做好文件材料的收集和移交。8.协调处理好电子文件和纸质版文件的关系。电子版文件在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办公成本上确实有优势, 但如果不符合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 (GB/T18894) 和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 (DA/T 38-2008) 要求的必须移交纸质版文件。9.必须处理好分散形成和统一管理的关系。依据《档案法》第五条, 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 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对于将符合移交条件的重要材料据为己有, 拒绝移交者, 要依法追究责任。
二、文书档案的整理
(一) 文书档案整理的要求。
文书档案整理工作必须依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 (以下统一简称《细则》) 有序开展。这就要求文书档案整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齐全完整, 符合档案保护要求。具体工作中遇到问题, 产生疑惑时, 一定要对照《细则》要求, 逐条逐项解决。2.对于破损的、要修裱补救, 超大幅面的页面要折叠。例如, 半帘存根尺寸不到A4幅面, 最好粘贴在A4白纸张, 或者拿两张A4白纸分别做封面和封底, 装订成多页的一件。这样边角处也不容易卷起折损, 更有利于保管。3.字迹模糊或者易退变的要复制。例如, 人事调动一式四联的材料, 存到单位的可能是最后一联, 字迹模糊, 或者蓝色字迹的都不符合归档文件保管要求, 都需要进行加重浓度复印, 并与原件合为“一件”, 一同保管。4.收集的文件材料中难免存在普通订书针, 曲别针、大头针等易锈蚀的金属物, 这些不符合要求的装订材质会对归档文件造成腐蚀, 整理时必须去除。文书档案都是以件为单位归档, 装订时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不锈钢订书针进行装订。
(二) 文书档案整理的程序。
1.鉴定归档范围。具体是指, 对照国家档案局8号令对收集的材料价值进行再判断, 是否属于文书的归档范围。经鉴定属于文书归档范围的, 再鉴定归为永久还是定期, 定期的还要进一步判定是30年还是10年。与此同时, 还要判定机构问题。不同的单位, 机构问题划分也不相同。事业单位一般建议采用党群类和行政类的组织机构分类法。2.装订组“件”。自2003年开始, 文书档案由“卷”转“件”, 一事一“件”, 一“件”可以多页, 目录中只显示一条条目。用不锈钢订书针装订。页数多的不易用订书针装订的“件”可以借鉴“卷”的装订方法, 用线穿孔装订, 也可以分两“件”装订。例如会议记录、年报、报表、名册等。3.排列文件, 确定顺序, 编写件号。按事由重要程度、形成时间, 结合查阅利用率进行排序。同类事由相对集中排列, 相近事由的排列在一起, 并且排列在前, 零散的排列在后。确定排列顺序后, 编写件号, 也就是“室编件号”。使用一个流水号, 从“1”开始连续编写, 不允许空号、跳号、重号。4.编制目录。按照“件号”顺序编写目录。一般应包括件号、责任者、文号、题名、日期、页数等字段信息。文件属性信息越全面详尽越好。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目录件号和“室编件号”要一致;二是格式要规范, 方便后期与档案管理系统衔接, 例如时间统一使用“20150203”八位半角阿拉伯数字格式不足位填零, 文号中统一使用“[2015]12”半角方括号。5.最后就是入盒。按照目录、归档文件、备考表的顺序进行排列。其中, 归档文件按照“小号在上, 大号在下”的顺序排列入盒。
三、文书档案收集整理的几点思考
(一) 档案员责任重大。
档案员是具体操作者, 承担着收集、整理等各项工作的重担。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性, 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员的档案意识和责任意识。归档文件质量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档案员在收集, 整理中都不能有丝毫马虎。
(二) 文书档案工作的连续性。
文书档案整理工作具有系统性、连续性的特点, 收集、整理环节有密切联系。收集是整理的“第一步”和基础, 整理是对收集工作的检查和补救完善。不能孤立二者单独开展工作。
(三) 相应的制度要健全。
档案收集整理工作主要依靠档案员, 也就是能自主、自发热爱档案工作, 尽职尽责做好档案工作。相应的奖惩制度也要跟上, 并建立相对稳定的长效机制, 形成一套完整严谨的工作规范和工作纪律。良好的档案工作习惯、优秀的档案工作行为应该和档案一样具有连续性, 传承性。
四、结束语
只有做好档案的齐全完整收集, 才能使充分发挥利用凭证作用。对一个单位来说, 归档完整的文件材料才能够如实记录本单位某年的基本工作情况, 系统真实地反映本单位的情况。
合理界定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 科学鉴定档案保存价值, 准确划分保管期限, 为后期的保管统计, 开发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而保证单位档案资源建设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郭大伟.档案管理中的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及其完善模式[J].现代商业, 2011 (36) ,
[2]宁婧.社保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思路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4 (05)
[3]吴宣琳.精于谋, 纳于言, 善于行——谈如何做好社保经办机构办公室工作[J].就业与保障, 2016 (06) .
[4]翁韶琼.档案管理在当代企业中的重要性及地位探讨[J].福建建设科技, 2016 (05) .
[关键词]楼兰;出土文书;文书价值
[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8-0011-02
一、楼兰遗址概说
楼兰遗址分布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沿岸,地当中西交通孔道。以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穿过白龙堆,即进入楼兰地区。由此西北行可达焉耆、龟兹,沟通丝路北道,西南行为丝路南道,经且末、精绝、于阗、莎车等地,进入帕米尔高原。
西汉文帝时,冒顿单于来信称楼兰为匈奴人所征服,此为楼兰始见于史籍。在张骞通西域后,汉武帝将匈奴势力逐出西域,“金城、河西并南山至盐泽(今罗布泊所在地区)空无匈奴。匈奴时有者到,而希矣”。为加强控制西域和保障丝路通畅,汉武帝自敦煌设亭障至盐水,在楼兰所在地区先后设西域都护、戊己校尉。罗布泊北岸发现的烽燧遗址、汉简及屯垦遗迹等即西汉以来的遗存。元凤四年(前77),楼兰国易名鄯善。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鄯善的疆域西抵尼雅河流域,东邻敦煌。安帝延光二年(123),始设西域长史,屯柳中(令鄯善县鲁克沁)。三国时期,曹魏政权设戊己校尉和西域长史,戊己校尉驻守高昌。从楼兰遗址及大批文书的发现,可知西域长史设在鄯善境内的楼兰,且一直到十六国前凉时期。南齐使者江景玄出使高车,途经鄯善等地,是时“鄯善为丁零(即高车)所破,人民散尽”。此后鄯善名存实亡。
二、楼兰文书的出土
20世纪初以来,西方探险队在楼兰地区的遗迹中发掘出一大批简牍、纸文书。1980年以后,新疆考古工作又陆续有所发现。虽出土资料相对来说较零碎,但因地处西陲,其意义非凡,故历来备受学术界重视。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组发现。
1901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发掘楼兰古城,获得汉晋时期的汉文书共编157个号,含木简牍121个编号,纸文书36个编号(在木简、纸文书中,各有怯卢文1件),以及其它文物。含汉文及怯卢文等多种文字,内容为公私文书。考察与获得文书经过见赫定旅行记《中亚与西藏》,正式报告为《1899-1902年中亚旅行的科学成果》。汉文木简整理见孔好古《斯文·赫定楼兰发现所获汉文文书和零星文物》。该书共公布157个编号,含木简121件(编号1-120,内有一个小号),纸文书36个编号,内有许多小号,该书又分编作156小号。其中,含纪年者有木简11枚,纸文书4件。日本书道教育会议编有《斯文·赫定楼兰发现的残纸和木牍》,刊布了孔好古书中的全部资料,还补充了孔氏所遗的一些残片。富谷至编《流沙出土的文字资料以楼兰、尼雅文书为中心》,整理和介绍了楼兰魏晋简。
1906年,斯坦因在楼兰遗址掘获魏、西晋、前凉简106枧1914年又掘得60枚,内容均为文书。前者报告见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第2卷,文书整理见沙畹《斯坦因在东突厥斯坦沙漠中发现的汉文文书》,该书收楼兰汉文木简173件,纸文书46件(编号721-939)。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其中收入楼兰尼雅遗址出土文书221件。后者报告见斯坦因《亚洲腹地考古记》,文书整理见马伯乐《斯坦因第三次中亚探险所得汉文文书》,该书收楼兰汉文简牍93件(编号169-261),纸文书占一半以上,余皆为木简。张风《汉晋西陲木简汇编》,为马伯乐一书所未收者,楼兰遗址出土者计40余枚,多为木简(并木牍83件)。
1909年,日本橘瑞超发掘楼兰古城,计获汉文木简、纸文书49个编号,其中木简4个编号,纸文书45个编号,内容为文书,包括著名的“李柏文书”,其原件大多藏于京都龙谷大学图书馆。
1910-1914年,大谷光瑞等人又获得一批晋代简牍及若干文书残片。旅行记录为橘瑞超《新疆探险记》和《中亚探险》,图版见香川默识编《西域考古图谱》。大谷文书中关于吐鲁番、楼兰、库车、和田出土汉文文书,即1001-8147间的汉字残片,《西域文化研究》第二、三卷《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资料》上下,已分类发表大部分重要文书《西域文化研究》卷五卷头图版刊布及残纸编号资料;后此批收集品因各种原因逐步流散。大谷文书部分图版及释文,可参小田义久主持编集《大谷文书集成》,其中第一卷收1001-3000号中的汉文书,第二卷收3001-4500号中的汉文书;正在编辑中的第三卷收4501-8147号中的汉文书。该集成按顺序号校录文书,除极碎片外,全部收入并刊出较完整的文书照片,惜图版多不全,对此批文书缀合工作多有影响。
1980年,新疆考古工作者组织楼兰考古队,发掘汉文木简63枚,是魏晋时期楼兰驻军的公私文书,该批简文内容约分作释官(3件)、释地(5件)、簿书(8件)、名籍(2件)、屯戍(10件)、廪给(6件)、器物(8件)、买卖(4件)及杂释(17件)。纸文书计2件,内容皆为书信。另有怯卢文残木牍计1件。简报有新疆楼兰考古队《楼兰古城址调查与试掘简报》、《楼兰城郊古墓群发掘简报》,发表简影木简计65个编号,纸文书计3个编号前征两文后收入侯灿著《高昌楼兰研究论集》;侯灿、杨代欣编著《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一书,对该批文献作了系统整理。
其他零星发现,参看楼兰文物普查队《罗布泊地区文物普查简报》,夏训诚主编《罗布泊科学考察与研究》,伊斯拉菲尔·玉索甫《新疆新发现的古文献》。对楼兰遗址出土的文书录文加以校订重录的,有林梅村《楼兰尼雅出土文书》,该书将从斯文·赫定在楼兰所发现的277件、斯坦因发现的349件以及大谷考察队发现的44件汉文书汇集并统一编号,共编录计728个编号,除去空号未录者17个,实录711个编号,书后并附《文书出土地点编号与著录编号一览表》。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把已知楼兰简牍和纸本文书全部录文。侯灿、杨代欣的《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汇集20世纪期间在楼兰地区考察发掘出土公开刊布的汉文木简、残纸文书,是集大成著作。书后附录黄文弼《土垠出土汉文木简及考释》、郭峰《斯坦因第三次中亚探险所获楼兰汉文文书残片未经马斯伯乐刊布部分》、《沙畹、王国维考释楼兰汉文文书与斯坦因编号对照表》、《马斯伯乐、张凤考释楼兰汉文文书与斯坦因编号对照表》等。孟凡人《楼兰鄯善简牍年代学研究》分作“楼兰尼雅汉文简牍合校及其年代学”、“鄯善、于阗怯卢文简牍年代学”两部分。
三、楼兰文书的价值
魏晋时期楼兰的情况,在史籍中近乎空白。通过考古出土发掘的木简和文书,可以将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和其他方面的活动概貌勾勒出来。
(一)考证出鄯善国王名字
中外语言学者从怯卢文文书中,考证出3世纪时鄯善王国几个重要国王的名字。英国学者布腊夫(Brough)提出来鄯善王国5位前后相继的国王名字,即贝比耶王(236-243年);陀阇迦王(244-246);安归迦王(247-282);马希利王(283-310年);伐色摩那王(311-321)。
(二)关于中国中原政权对楼兰要道的管理和护守
文书反映了3世纪后半叶至4世纪初,中原政权对楼兰要道的管理和护守情况。文书记录的是琐碎的行政事务,却详细地反映了这些组织机构在中国越过中亚地区的政治扩张过程中起过的重要作用。同时,有文书表明楼兰要塞官员虽采取和平优先的原则,但未放弃军事手段来维持丝路交通。
楼兰维护丝路通畅的功能还反映在文书中生活用品供应方面的记录。大多数文书是当地谷仓官员关于谷类的储藏和发放的报告和命令。大量木简提到主簿人员和其他官员,表明了有关此仓物资供应的对象及相关物资的供应量。有些农业活动的文书,记录着已灌溉或待灌溉的以及尚待开垦的土地的分配情况,等等。
(三)关于楼兰城在丝路交通中的重要性
据斯坦因研究,西汉时楼兰道上的大本营设在居庐仓(其故址即罗布泊北岸偏东的土垠遗址),东汉时废弃。楼兰城东汉时成为楼兰道的大本营。曹魏、西晋和前凉时期在楼兰城设西域长史,成为东西交通的重要枢纽。楼兰道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自张骞通西域,楼兰道开通至隋末关闭大碛路为止,前后延续了700余年。这一时期,楼兰道成为内地与西域之间的主要交通干线,楼兰城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丝路贸易的中心之一。东至敦煌玉门关,西行经于阗、莎车,越葱岭为南道,北上至高昌,由此西行经焉耆、龟兹、疏勒越葱岭为北道,而从高昌北上又与天山北草原路连接。楼兰城有守护和保持中国中原地区和中亚的大道畅通的前哨基地之功能。
(四)楼兰出土文物体现出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斯坦因发现的木简文书和纸文书,包括汉文、佉卢文、粟特文、婆罗米文等文字和语言,反映了当时中西交通和交流的盛况。特别是其中的私人信件,提供了经楼兰东来西往的证据,弥补了楼兰遗址贸易文书的缺乏。
鄯善王国佛教事业兴盛,其境内尼雅遗址、米兰和楼兰遗址都发现大量佛塔和寺院遗迹。在楼兰遗址发现了佛寺和率堵波多处,其中第三寺院遗址中发现有希腊罗马风格的带翅天使像和绘有弗里吉亚(小亚细亚)式帽子的壁画,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情况和西方文化对西域地区的影响。
(五)楼兰出土文书书法研究的重要性
作者:国昌档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09-6-21 23:04:03| 收藏
文书档案归档整理操作方法
档案分为文书档案盒、科技档案(基本建设、科学研究、设备仪器、产品)、会计档案、干部职工档案(人事档案)、诉讼档案、还有照片档案、音像档案、电子档案等等,不同种类,不同载体的档案有不同的整理方法和要求。但整理原则是相同。即“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一、基本要求:
要整理好文书档案就必须学习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
二、基本概念:
(一)归档文件: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纸质文件材料。
(二)归档文件的整理,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加盖归档章(编号)、编目(编制归档文件目录)、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归档的意义:归档是文件向档案转化的标志,是文书处理的终点、档案管理的起点。
(三)全宗:指一个独立的机关、团体或其它的组织、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机整体,设立全宗的主要资格是立档单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可以独立行使职权,并能主要以自己的名义单独对外行文。一般来说,一个立档单位的全部档案就是一全宗。
(四)全宗号:是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的代号。
三、整理方法:
(一)收集:收集是归档整理的前提、根本,没有收集齐全完整的文件材料,归档整理就不能很好地反映立档单位的历史面貌和工作情况。因此,收集应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保证齐全完整;收集范围是本单位的收文、发文、内部文件。必须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1.立档单位要建立健全收发文登记制度,有完整的收文登记本、发文登记本、印章登记本、依据归档范围,收集所登记的“红头文件”的归档。2.检查本单位在工作中产生的“白头文件”材料是否收集归档。如①会议材料:本单位工作会议材料(总结、计划)、表彰材料,专业会议材料,代表发言材料;本单位在上级工作会议上发言、汇报、经验材料、典型材料、交流或发表论文、考察报告。②综合材料:会议记录本(党委、党组会议,行政、办公会议)等;各类花名册、登记簿(干部职工、党员、专业技术人员等花名册及主要业务工作登记簿);年报表(业务、党员、人事劳资等各种统计报表);各种介绍信存根(党团组织关系、干部调动、行政事务等)、协议、合同。
以上收集到的“红头文件”和“白头文件”材料是本单位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属于立档单位应收集的文件材料。
(二)归档判断:立档单位将收集到的材料,依照《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8号)的归档范围和不归档范围,剔除不归档的文件材料,剩下的就是立档单位应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进行归档。不归档的文件材料主要有三方面的文件:①重份文件。指本单位的发文及部分收文的重份文件。②普发性文件。主要指上级、本级非隶属单位给本单位的普发性不需本机关办理的文件材料,任免、奖励非本机关工作人员的文件材料,供工作参考的抄件等。③未生效文件。如本单位代上级机关起草的未成为正式文件的稿本等。
(三)装订:用不锈钢钉或线将归档范围中的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固定在一起即单“件”装订,便于保管利用。
1.整理单位:确定以件为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一般以每份文件为一件,文件正本与定稿为一件,正文与附件为一件,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为一件,重要文件的正本与历次修改稿可各为一件;计算机及其网络环境中形成的文件,无定稿的或打印出来的定稿上无领导修改手迹、批示而定稿不存档的,将正本与发文稿纸为一件,报表、名册、图册、会议记录、介绍信存根等按其原来的装订方式,一个自然本(册)为一件,未装订的式样同一的表格,以一定的单位组合,可装订在一起的为一件;来文与复文可为一件,未装订成套的会议材料各为一件,正文与文件处理单为一件。
2.文件的装订:归档文件按件装订具体要求:正本在前,定稿在后;正文在前,附件在后;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复文在前,来复在后;汉文在前,少数民族文字在后;不同文字的文本,无特殊规定的,中文在前,外文在后;有文件处理的,文件处理单在前,正文在后。
3.装订的部位与对齐方式及注意事项:文件装订时应以左、下侧对齐,以便装订和利用。装订时,应将保管期限为永久的归档文件中去掉不符合保管要求的一般订书钉,采用不锈钢订书钉装订(注意:采用不锈钢订书钉装订的档案不能用微波设备进行消毒,否则可能会引起火灾)。或较厚的文件采用“三孔一线”的线装方法装订。
(四)分类:
归档文件采用——保管期限分类法进行分类。同全宗应保持分类方案的稳定。1.区分
①以落款日期为准。如2009年形成的《2008年工作总结》应归入2009年。
②跨的文件放入办结的。如2008年形成的《2009-2010年工作规划》应归入2008;某单位2007年立案、2008年结案的某信访案件,其文件材料统一在结案归档,即归入2008年。
③几分文件作为一件,“件”的日期应以装订时排在最前面的文件日期为准。具体地说来文与复文为一件,以复文为准等。
④会议记录本以该本最后一次会议记录时间为准。
⑤文件没有标注日期时,需要分析该文件内容,制成材料、格式、字体以及各种标识,通过对照等手段来考证和推断文件的准确日期或近似日期,并据此按合理归类。2.区分保管期限
将每年的归档文件按永久、定期分开,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
永久保管档案的的确定:属于归档范围的文件,哪些需要永久保存呢?《规定》第七条列出了八款,《文书档案保管管理期限表》中列出了41款文件材料,约占整个期限表的一半。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反映机关主要历史面貌的文件材料。如:大事记、组织改革、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等文件材料。
②反映机关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活动的重要文件材料。如行政管理工作制度、行政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审批、审查、核准等文件材料;房产、地产、固定资产、行政审批、行政许可、合同、协议、国有资产管理等文件材料。
③反映机关主要职能活动的重要文件材料。如:党组(党委)、行政办公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工作会议、专题会议材料,上级机关、上级领导视察本机关工作文件材料;本机关制定的方针政策性法规文件、业务文件、调研报告、请示、批复、外事活动文件等。
④反映机关人事管理活动的文件材料。如人事任免、奖励材料与处分材料,录用、转正、聘任、调资、定级、停薪留职、辞职、离退休、死亡、抚恤材料;人事考核、职称评审、职工调动、职工名册、党团员名册、党团材料等这些文件材料在反映本机关的历史面貌,主要职能活动,维护国家、机关和职工权益等方面具有长远的利用价值和凭证价值,是各机关形成文件的重点和核心。
准确理解保管期价值的鉴定是归档文件整理工作的难点。《规定》把保管期限划分为永久、定期两种,在具体划分文书档案保管期限时,突出以本机关文件为主(即以我为主),在操作时,实现对每级文件(上级、本级、同级、下级)文件进行两分制:
上级机关文件:针对本机关的文件或属于本机关主管业务的永久保存。如同级党委、政府关于本机关机构设置、领导人任免、人员编制等文件;上级机关对本机关或人员的表彰文件;上级机关对主管业务工作的规划、意见、批复等。其他需要贯彻执行或查考的保存10年。
本机关文件: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的永久保存;一般的保存30年或10年(表中界定具体清晰)
同级机关文件:非本机关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保存10年。
下级机关文件:报送的重要的总结、报告保存30年,一般的保存10年。
(五)排列
1.把同一、同一保管期限的文件分开排在一起。即立档单位每年只编永久、30年、10年三条流水号分开排列。不同、不同保管期限的文件不能排列在一起。
2.在同一保管期限内,把同一机构(或问题、文号)有内在联系(如同一次活动、同一项工作,同一个会议)的文件排在一起,即同一事由的相关文件应当排列在一起。是“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整理原则的体现。排列顺序应保持相对固定。3.最后在同一保管期限、同一机构、问题或文号内按成文时间的生后顺序排列。
(六)编号
归档文件编号是指将归档文件在全宗中的位置标识为符号,并以归档章的形式在归档文件上注明。编号是编目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其目的是反映分类、排列这些系统工作的成果。通过编号,使归档文件在全宗中的位置得以确定,并为后续的编目工作以及将来查找利用时的实体存取提供了条件。件号即文件的排列顺序号,它是反映归档文件在全宗中的位置和固定归档文件的排列先后顺序的重要标识。
归档文件应依分类方案和排列顺序逐件编号,在文件首页上端的空白位置加盖归档章并填写相关内容。文件处理单随同归档的,归档章盖在文件处理单上,以保护文件正本的原貌。归档章设置全宗号、、保管期限、件号等必备项目。1.全宗号: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档案室如没有全宗号可暂时不填。2.:文件形成,以4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公元纪年,如2008。3.保管期限:归档文件保管期限的填写为永久、30年、10年。
4.件号:归档文件的排列顺序号。以为界,每年必须从1编起,不能跨连续编号,各期限分别编流失号(即每年分期限共编三条流水号)。
件号包括室编件号和馆编件,分别在归档文件整理和档案移交后编制。室编件号的编制方法为:在分类方案的最低一级类目内;按文件排列顺序从“1”开始标注,每种保管期限各编一个流水顺序号,如2007年永久件号:1、2、3„„82
30年件号:1、2、3„„73 10年件号:1、2、3„„243 馆编件号待档案移交给档案馆后,由档案馆根据需要填写。
(七)编目
归档文件应依据分类方案和室编件号顺序编制归档文件目录。
归档文件应逐件编目。来文与复文为一件时,只对复文进行编目。通过检查复文来实现对相应来文的查找。
归档文件目录包括件号、责任者、文号、题名、日期、页数和备注等项目。1.件号:填写室编件号。
2.责任者:指发文的组织或个人,即文件的发文机关或署名者。①填写责任者时一般应使用全称或通用简称,如“海南省纪委“,不能使用“本厅”、“省教育厅”等含义不明,难判断的简称。②联合发文责任者过多时,可适应省略,但立档单位是责任者的必须抄录。以体现“以我为中心”的精神。③未署责任者的归档文件,编目时应根据文件内容形式等特征加以考证并填写。
3.文号:文件的发文字号,是由发文机关按发文次序编制的顺序号,一般由机关代字、、顺序号组成。如琼府办[2008]198号、琼邮管[2008]68号,没有发文字号的不填写。文号栏内不得填写诸如“会议文件之一”等文件顺序号,亦不得填写“情况反映”等刊物名册。4.题名:即文件标题,一般应照实抄录。没有题名或题名不规范的,应根据文件内容,重新拟写或补充标题,外加“〔〕”号附于原标题之后。如海南省档案局关于转发档发[2008]18号文件的通知,应重拟提题名并抄录为海南声省档案局关于转发[国家档案局关于汛期档案安全管理的几点意见]的通知。
5.日期:文件的形成时间,以8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年、月、日,如20080708、20081112表示月、日的数字可回行填写,如2008
0708。
6.页数:每一件归档文件的总页数、文件中有图文的页面为一页。
7.备注:用于填写归档文件需要补充和说明的情况。包括密级、缺损、修改、补充、移出、销毁等等。如果有些条目须说明的情况较多,备注栏难以填写时,可在备注栏中加注“*”号,将具体内容填写入备考表中。
(八)装盒
装盒是将归档文件按室编件号顺序装入档案盒,填写备考表、编制档案盒封面及盒脊。不同,不同保管期限的文件不能装在同一档案盒内。
1.装盒要求:归档文件应严格按照件号的先后顺序装入档案盒,与归档文件目录中相应条目的排列顺序相一致,保证检索到文件条目后能对应找到文件实体。档案利用完毕后归位时,同样要注意将其按件号顺序装入相应档案盒中,否则,在以件为单位进行管理的情况下,一旦归位错误,将很难再找回,甚至可能从此成为“死档”。
2.档案盒应采用无酸纸制作,各立档单位应到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购买或向河北省国昌档案用品厂直接订购。以保证档案盒制成材料的质量。
3.档案盒应根据摆放方式的不同,在盒脊或底边设置全宗号、、保管期限、起止件号、盒号等必备项。其中起止件号填写盒内第一件文件和最后一件文件的件号,中间用“/”号连接。
4.备考表放在盒内所有归档文件之后,用以对盒内归档文件进行必要的注释说明。项目包括盒内文件情况说明、整理人、检查人和日期。
①盒内文件情况说明:填写盒内归档文件需要说明的情况,包括文件收集的齐全完整程度、文件本身的状况(如字迹模糊、缺损)等。整理工作完毕后归档文件如有修改、补充、移出、销毁等情况,应在备考表中加以说明。进行归档文件整理时,如某件文件须说明的情况复杂,目录备注栏填写不下,也可在备考表中详细说明,并在目录相关条目的备注项中加“*”号标示。②整理人:填写负责整理归档文件的人员姓名,以明确责任。
③检查人:填写负责检查归档文件整理质量的人员姓名,以示对整理质量的监督检查。
④日期:填写归档文件整理完毕的日期。
(九)编制检索工具
1.归档说明(全宗说明)内容包括本单位主要工作职能、本内设机构设置情况(领导班子、内设机构及领导任职情况)本主要工作概况、本文书档案归档情况(含归档工作的组织情况、文件材料完整与否,档案数量,有何缺陷)。
2.打印归档文件目录(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永久目录打印一式三份,30年、10年期限的目录打印一式一份)。编制封面,并根据需要分保管期限与归档说明(全宗说明)装订成册:归档说明(全宗说明)、永久目录装订一式两本;归档说明(全宗说明)、永久、30年、10年目录合订一本。归档文件目录封面设置全宗名称、、保管期限等项目。
全宗名称:立档单位的名称,填写时应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填写本目录所登录文件的形成。如:2003年、2003-2008年
一、永久保管
1、本机关及以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
2、国民经济统计年报;
3、上级机关任免、表彰、处分涉及本机关及本机关工作人员的相关文件资料;
4、本机关会议纪要、会议记录本;
5、县委、县政府讨论涉及本机关工作的会议纪要;
6、县政府下发的政策性文件及规范性文件;
7、每年的党员干部年报、党员花名册、党内统计年报。
二、10年保管
1、临时机构成立的文件;
2、县委、政府下发的简报性文件;
3、安排阶段性工作和临时性工作的文件;
4、无批复的请示;‘
5、常规性工作文件(如: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等);
6、下级(各村、各单位)上报的工作总结、计划类文件资料;
7、上级下发的工作总结、计划类文件。
三、不予归档的文件资料
1、上级机关任免、表彰、处分不涉及本机关及本机关
工作人员的相关文件资料;
2、不涉及本机关的简报性文件;
3、事务性文件(如开会、培训、报刊征订);
4、传真、内部发电电文;
5、重份文件;
6、无本机关人员参与的临时性机构成立文件。
诉讼文书材料的排列顺序,是按照诉讼程序的客观进程和形成文书材料的时间自然顺序进行排列.同时,还应将名称相同的诉讼文书材料相对集中排列,在名相同的诉讼文书材料中按其形成的时间顺序排列.相对集中的诉讼文书材料,大多有传票,提醒,送达回证.信件等.
一刑事一审案件正卷诉讼文书材料的排列顺序;
1,卷宗封面
2,卷宗目录
3,立案审批表
4,起诉书(自诉书)正本及附件
5,送达起诉书笔录
6,聘请,指定,委托辩护人,代理人材料
7,自行逮捕决定,逮捕证及对家属通知书
8,搜查证,搜查勘验笔录及扣押物品清单
9,查封令,查封物品清单
10,取保候审,保外就医决定有保证书
11,检察院要求延期审理报告及补充材料
12,撤诉书(自诉,抗诉)
13,原告人,委托代理人,辩护人举证材料
14,调查笔录或调查取证材料
15,赃,证物鉴定结论
16,法医鉴定结论
17,审问笔录
18,被告人供词,辩解材料及揭发揭发问题登记表和查证材料 19,延长审限的决定,报告及批复
20,开庭通知.传票,抵押票.提押票
21,开庭公告底稿(含审理,审判)
22,庭审程序提纲
23,开庭审判笔录(公诉词,辩护词,证人证词,被告人陈述词)
24判决书,裁定书正本,(刑事附带民事部分的调解书,协议书,裁定书正本)25宣判笔录送达回证
26司法建议书正本
27抗诉书(上诉状)
28上诉案件移送函存根
29上级人民法院退卷函
30上极人民法院委托宣判函
31上级人民法院判决书和裁定书正本
32执行通知书存根和回执(释放证回执
33赃物,证物移送清单及处理手续材料
34备考表
35卷底
汪;第19项延长审限的决定.报告及批复无论是产生于哪个阶段,哪个时间,都排在第19项.
一、文书档案简介
文书档案是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行政管理事务活动中分支出来的, 一般文员把转化过来后的这部分, 习惯性的叫作文书档案。囊括了命令、指示、决定、通知和总结等重要信息。文书档案管理就是行政活动的业务单元文件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科学分类和安排并保存。让事业单位的行政活动文书更加有条理, 查阅便捷。
二、文书档案的管理价值
文档管理确保了文件能够有序组织在一起, 如果文档管理的工作不能做到科学化、合理化, 那么很难保证文档的完整性。所以, 要把文档管理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为了实现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 我们必须建立完备的管理系统和合理的管理制度。
(一) 文档管理是构建档案管理的关键。文档管理在档案管理的所有工作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 档案管理的健全保证了文档的完整性。规范文档管理系统可以保证文档的有效分类、编排和组合, 并在此过程中对文档进行审查和理解, 收集到的文档的质量, 查找出工作中已经发生的问题和缺陷, 这样就对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进行了有效的监督。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以文档管理为基础的, 经过文件管理系统对文件进行辨识和对比, 对文档的储存价值进行正确的判断。
(二) 文档管理使档案信息库得到有效开发。为了让文档信息库使提高工作效率, 就必须进行档案管理。分散的文档对接下来的查找和阅览是不利的, 这样的文件是不能正确对社会情况真实反映的, 也会对档案质量的反映和体现造成直接影响。因此, 为了保证文件的顺序化, 也能表现出文档之间的内在历史关系, 把文档的内容体现出来, 使分档的分类更加完善, 给日后的查找和查阅带来方便, 我们要科学化合理化的管理。
(三) 对文书档案管理的优化可以促进档案工作良好发展。很显然, 文档整理的工作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档案收集效率, 也能大大改善档案收集工作的质量。文档系统的分类和编排之后, 可以促进事业单位文档保存价值, 同时能够建立和完善未来的文档检索系统。文档管理在促进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提出文档管理科学化、合理化、标准化的要求, 不仅给文档的优化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惊喜, 也对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改善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有效保障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前景。
三、文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事业单位忽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现在的事业单位忽视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忽略了文档管理在事业单位起到的重要作用, 致使文档管理不能有效工作, 不能有效反映文档的价值。文档管理机构的信息资源, 忽略了文档信息收集对事业单位今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文档采集是文档管理的基础, 如果文档没有收集好, 这就造成了文档的缺乏和资源的缺乏, 更不可能形成完善的文档管理系统。这也会造成重要文件的丢失。
(二) 文书档案缺乏科学的管理。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 事业单位也需要满足文书档案的现代化和科学化要求。现在的文档管理系统在电子文档出现之后也在很大范围内发生了改变。文档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在的文档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文档发展。计算机的出现使得文档的很多步骤不再局限于手写, 而是利用计算机解决这些问题。它和以前的纸质文档比较, 具有不易损坏, 保存时间长的优点。, 更好的确保了文档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 为了取代纸质文档, 电子文档的管理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四、构建信息化的文书档案管理
(一) 构建数字化的文书档案。资源建设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起着关键作用。数字化的档案资源大体来自三方面:一是将传统文件转化为数字文件;二是接收到的电子文件和文件转换为数字文件;第三是采集数字化的信息资源。
(二) 构建文档的软件系统。现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仅提高了文档管理的效率, 也保证了文档的质量, 实现了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因此, 现代的文档管理必须有文档软件系统的支持。
(三) 构建文档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是实现文档现代化的基础, 包括电脑、网络配件、服务配件, 以及存储设施等等。
(四) 构建文书档案保障体系。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能够推进信息化的文档管理建设, 囊括了对文档的信息化的规范和大力培养人才队伍并构建安全系统。
五、结语
综上所述, 文档在事业单位进行政活动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 更是事业单位的信息库。因此, 为了实现事业单位的效能化发展, 我们必须提高文档的使用价值, 重视文档的作用, 注重文档的管理, 建立完善的文档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李艳.如何推进事业单位档案的规范化管理[J].才智, 2014 (33) .
[2]李克.浅谈文书档案的计算机管理[J].科学之友, 2012 (11) .
[3]刘小瑾.试论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章, 2012 (22) .
[4]刘世英.浅谈事业单位文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J].办公室业务, 2013 (15) .
1、卷宗目录;
2、[给予法律援助决定书(非法院指定)];
3、法律援助指派通知书;
4、(刑事、民事)法律援助公函存根;
5、援助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专用介绍信存根;
6、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批办单;
7、法律援助告之函;
8、上诉案件一审判决书;
9、起诉书、上诉书、申诉书或者行政复议(申诉)申请、国
家赔偿申请书等法律文书副本;
10、阅卷笔录;
11、[案件研究及新证据]
12、会见笔录;
13、出庭通知书;
14、庭审笔录
15、辩护词、答辩书代理词等法律文书;
16、判决书、仲裁裁决书、调解协议等法律文书;
17、结案报告表;
工程准备阶段文件材料
1、项目批准文件
2、项目申请报告
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4、可行性研究报告
5、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址红线图
6、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用地红线图
7、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划拔合同
8、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设计审核意见书
9、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意见单、环境评估报告及批复
10、绿化建设竣工验收单
11、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检测报告
12、人防审核、验收意见
13、白蚁防治合同
14、设计图纸审核意见(设计审查备案证明、设计审查项目合格证书、设计审查意见书、审查意见回复单)
15、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6、勘察合同(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备案表
17、设计合同(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建设工程设计合同备案表
18、工程承包合同(招投标文件/直接发包单、中标通知书)、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备案表及工程施工项目明细表。
19、监理合同(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备案表及工程监理项目明细
2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合同备案表
2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红线图、规划确认核实书及附图
22、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23、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书
24、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登记书
25、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技术报告、管线测量技术报告
26、工程决算书
27、竣工验收备案证明书、备案表 监理文件材料
1、监理规划
2、监理细则
3、监理月报中有关质量问题
4、监理会议纪要有关质量问题
5、开工/停工审批表、令
6、质量事故报告、处理意见
7、监理专题总结、竣工总结
8、工程质量评价意见报告 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甬建发〔2012〕22号附件1 宁波市建设工程文件归档内容及排列顺序规定(2012版)建筑安装工程归档范围和排列顺序 工程准备阶段文件 一 立项文件
*1 项目建议书审批意见(立项批复)*2 项目建议书(立项申请报告)*3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意见 *4 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附件
*5 关于立项有关的会议纪要、领导讲话 *6 专家建议文件
*7 调查资料及项目评估研究材料 二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文件
*1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附图、附件 *2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图、附件
*3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宗地图(出让土地)*4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及宗地图(划拨土地)*5 建设用地批准书 *6 征收补偿协议
三 勘察、测绘、设计文件 *1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自然条件、地震调查 *3 土地勘测定界成果资料
*4 建设工程放(验)线测量资料
*5 竣工图测量资料(包括地形图、竣工图等)
*6 综合管线竣工测量资料(包括综合管线竣工地形图、专业管线竣工地形图等)*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审查批复意见 *8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 *9 规划设计条件控制文本
*10 规划审查意见回复单及规划方案总平面图 *11 初步设计会审会议纪要 *12 扩初设计批复
*13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人防、交通、园林、市政、文物、通讯、保密、河湖、教育、白蚁防治、卫生、地名等)批准文件或取得的有关协议 *14 施工图审查意见书及批准书 四 合同文件
*1 勘察中标通知书或直接发包书 *2 勘察合同
*3 设计中标通知书或直接发包书 *4 设计合同
*5 施工中标通知书或直接发包书 *6 施工合同
*7 监理中标通知书或直接发包书 *8 监理合同
五 开工审批文件 *1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2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图、附件
*3 工程质量监督登记表、工程质量监督登记通知书 监理文件 一 监理规划 1 监理规划 监理实施细则 二 监理月报 三 监理例会 四 进度控制 工程开工/复工审批表 2 工程开工/复工暂停令 五 质量控制 不合格项目通知 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意见 六 合同管理 工程延期报告及审批 合同争异、违约报告及处理意见 3 合同变更材料 七 监理工作总结 1 桩基工程监理报告 2 基础工程监理报告 3 主体工程监理报告 4 专项工程监理报告 5 竣工监理报告 施工文件
一 土建(建筑与结构)工程
(一)地基工程文件 1 施工组织设计 *2 图纸会审记录 *3 图纸变更记录 *4 开工报告
*5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施工材料(预制桩)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汇总表 7 施工材料(预制桩)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8 钢材焊接试验报告汇总表 9 钢材焊接试验报告 商品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一)、(二)汇总表 11 商品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一)、(二)12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通知单 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14 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测报告 15 混凝土施工记录 16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7 试打桩记录 灌注桩基施工记录 19 试跑桩记录 20 跑桩记录 灌注桩基施工记录 22 扩头灌注桩施工记录表 23 振动灌注桩施工记录表 24 高压喷射注浆地基施工记录 25 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记录 26 重锤夯实试夯记录 27 重锤夯实施工记录 28 强夯施工记录表 29 强夯原始记录 30 振冲地基施工记录 31 人工挖孔桩施工记录 32 钻孔施工记录表
钻孔灌注桩清孔记录表
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 35 锤击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记录
静压预应力管桩(预制桩)施工记录 37 锚杆、土钉抗拔力试验报告 38 地基承载力试验报告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检测报告 40 单桩水平静载检测报告 41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检测报告 42 钻芯法检测现场操作记录 43 钻芯法检测芯样综合柱状图 44 桩基低应变法检测报告 45 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报告 46 基桩高应变法检测现场记录 47 土工击实试验报告 48 回填土试验报告 *49 桩位偏位记录 *50 桩位竣工图
*51 桩基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二)施工准备文件 1 施工组织设计 *2 图纸会审记录 *3 开工报告
*4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三)图纸变更记录 *1 图纸变更记录汇总表 *2 设计变更记录 *3 工程洽商记录
(四)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1 钢材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汇总表 2 钢材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焊条、焊剂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4 水泥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汇总表 5 水泥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砖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汇总表 7 砖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砂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汇总表 9 砂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石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汇总表 11 石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防水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汇总表 13 防水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14 门窗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汇总表 15 门窗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其它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汇总表 17 其它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五)施工试验记录 1 焊接试验报告汇总表 2 钢筋焊接复试检测报告 钢筋连接试验报告(包括材料合格证等)4 植筋抗拉拔检测报告(包括材料合格证等)5 商品混凝土出厂合格证汇总表 商品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一)、(二)7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通知单 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结构实体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10 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测报告 11 混凝土试块抗折强度检测报告 12 混凝土试块抗渗检测报告 13 钢筋混凝土实体结构检测报告 结构混凝土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报告 15 混凝土回弹检测报告 现浇混凝土楼板厚度检测报告 17 现浇结构楼层标高检测报告 18 现浇结构轴线位置检测报告 19 混凝土芯样检测报告 20 砂浆配合比试验通知单 砌筑砂浆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22 砌筑砂浆强度检测报告 砂浆和砌体强度原位检测报告 24 砌筑砂浆贯入法检测报告
(六)施工记录 1 混凝土施工记录 2 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 3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记录 预拌混凝土现场坍落度测试记录 5 地基验槽记录、地基处理记录 6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 基槽验线记录 8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9 楼层标高抄测记录 10 沉降观测记录
*11 屋面淋水试验记录
*12 地下工程防水效果检查记录
*13 有防水要求的地面蓄水试验记录 *14 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 *15 烟道、风道、垃圾道检查记录 *16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报告
(七)装饰工程文件 1 施工组织设计 *2 图纸会审记录 *3 图纸变更记录 装饰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汇总表 5 装饰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6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八)幕墙工程文件 1 幕墙设计计算书 2 施工组织设计 *3 图纸会审记录 *4 图纸变更记录 5 工程放样定位记录 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汇总表 7 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8 螺栓抗拉拔力试验 9 铝型材检测报告 硅酮结构密封胶检验报告 11 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检验报告 12 硅酮结构密封胶相溶性检验报告 13 硅酮耐候胶相溶性检验报告 14 幕墙注胶检查记录 15 幕墙产品合格证书 16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7 幕墙淋水试验记录 18 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19 幕墙检测报告
(九)钢结构(网架)工程文件 1 施工组织设计 *2 图纸会审记录 *3 图纸变更记录 4 工程放样定位记录 钢结构(网架)原材料质量保证书及试验报告汇总表 6 钢结构(网架)原材料质量保证书及试验报告 7 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检测报告 8 金属表面磁粉探伤检测报告 9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预拉力检测报告 10 螺栓连接副拉力荷载检测报告 11 螺栓连接副施工扭矩检测报告 高强度大六角螺栓连接副扭矩系数检测报告 13 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抗滑移系数检测报告 14 高强度螺栓表面硬度检测报告 钢网架球节点螺栓螺纹拉力荷载检测报告 16 钢网架球节点杆件拉力荷载检测报告 17 钢结构焊钉弯曲试验报告 18 钢结构涂层厚度检测报告 19 钢结构安装施工记录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记录 21 网架(索膜)施工记录 22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23 钢结构主体结构整体垂直度检测报告 *24 钢结构主体结构整体平面弯曲检测报告
(十)预应力工程文件 1 施工组织设计 预应力张拉设备校验报告 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报告 4 预应力筋张拉记录 5 砂浆强度试验报告 6 有粘结预应力灌浆记录 7 孔位示意图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十一)建筑节能工程文件 *1 图纸会审记录 建筑节能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3 图纸变更记录 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1)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汇总表
2)墙体节能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保温板材、保温浆料、聚氨酯保温材料、预制保温墙板、保温砌块、保温砌块专用粘接剂、保温砌筑砂浆、保温棉、抗裂砂浆、抹面砂浆、界面剂、胶粘剂、增强网等 3)屋面、地面节能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保温板材、保温浆料 4)幕墙节能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保温板材、保温棉、幕墙玻璃、隔热型材
5)建筑外窗节能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成品外窗、玻璃
6)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保温棉、橡塑绝热制品 7)电气节能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低压配电系统电缆、电线 5 施工试验记录
* 1)粘结强度现场拉拔试验 2)外墙节能构造现场实体检验 3)外窗气密性现场实体检测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包括必要的图像资料)(十二)人防工程文件 1 防护(防化)设备质量证明文件及检验报告
1)混凝土/钢结构防护设备质量证明文件及检验报告汇总表
2)混凝土防护设备质量证明文件及检验报告(混凝土防护密闭门、混凝土密闭门、防爆波悬板活门)
3)钢结构防护设备质量证明文件及检验报告(钢结构防护密闭门、钢结构密闭门、封堵板、密闭观察窗)
4)阀门质量证明文件及严密性试验记录(密闭阀门、防爆地漏、超压自动排气阀门、闸阀)
5)防化设备质量证明文件(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汇总表 6)防化设备质量证明文件及检验报告(油网滤尘器、过滤吸收器)其他设备质量证明文件及检验报告(测压装置、水泵、风机、插板阀、风量调节阀、呼叫按钮、信号控制箱等)人防门门框(孔口封堵框)安装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人防门(孔口封堵)安装分项工程验收记录(包括混凝土和钢结构人防门)5 给排水管道及配件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6 给水管道通水试验记录 7 排水管道通球试验记录 给排水安装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9 电气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10 电气接地、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11 设备试运转记录 建筑电气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3 除尘器、过滤吸收器安装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14 密闭阀门安装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15 通风机安装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采暖、通风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进出管线、洞口防护密闭处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二 安装工程
(一)给排水工程文件 1 施工组织设计 *2 图纸会审记录 *3 图纸变更记录 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汇总表 5 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6 设备开箱检验记录表 7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 管道系统冲洗记录 管道(设备)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 10 给水管道通水试验记录 11 排水管道灌水试验记录 12 排水管道通水试验记录 13 排水管道通球试验记录 卫生器具满水、通水试验记录 15 室内消火栓试射试验记录 16 水泵试运转记录 补偿器预拉伸(预压缩)记录 18 采暖系统试运行调试记录 19 锅炉烘炉、煮炉和试运行记录 锅炉报警及连锁保护装置试验记录
(二)建筑电气工程文件 1 施工组织设计 *2 图纸会审记录 *3 图纸变更记录 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汇总表 5 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6 设备开箱检验记录表 7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 电气接地装置隐蔽记录 高压电气设备及布线系统交接试验记录 10 低压电气动力设备试运行记录 11 电缆敷设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12 线路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13 电气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线路、插座、开关接线检查记录 15 建筑物照明全负荷通电试运行记录 16 双电源自动切换试验记录 17 漏电保护器模拟动作试验记录 18 漏电开关模拟试验记录 大型照明灯具吊环承载力试验记录 20 大容量电器线路结点温度测量记录
(三)智能建筑工程文件 1 施工组织设计 *2 图纸会审记录 *3 工程图纸变更记录 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汇总表 5 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6 设备开箱检验记录表 智能系统工序交接检查记录表 智能系统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 9 智能系统隐蔽工程(随工检查)记录 10 智能系统工程安装观感功能验收记录 11 智能系统试运行记录 智能系统分项工程质量检测记录表 13 智能系统子系统检测记录表 14 智能系统强制性条文检测记录表 15 智能系统(分部工程)检测汇总表 16 智能系统竣工验收汇总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记录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竣工验收记录表 *19 安全防范系统检测报告
*20 建筑消防设施(电气)检测报告 *21 建筑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报告
(四)通风与空调工程文件 1 施工组织设计 *2 图纸会审记录 *3 图纸变更记录 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汇总表 5 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6 设备开箱检验记录表 7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8 风管漏光检测记录 9 风管漏风检测记录 10 洁净室测试记录 现场组装除尘器、空调机漏风检测记录 12 风机试运转记录 房间室内风量温度测量记录 14 管网风量平衡调试记录 管道(设备)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 16 管道(设备)吹污冲洗试验记录 17 管道(设备)真空试验记录 18 空调制冷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 19 空调水系统试运转调试记录 20 制冷系统气密性试验记录 21 防排烟系统联合试运行记录 氨制冷系统、燃气管道焊缝检查记录 23 阀门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记录 24 水泵试运转记录 绝热材料点燃试验记录 制冷机组、单元式空调机组试运转记录 27 通风空调系统无生产负荷联合试运转记录
(五)电梯工程文件 1 施工组织设计 *2 图纸会审记录 *3 图纸变更记录 电梯产品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5 设备开箱检验记录表 电梯机房、井道建筑、安装交接检记录 7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建筑安装交接检记录 8 电梯承重梁、起重吊环埋设检查记录 9 轿厢平层准确度测量记录 10 电梯层门安全装置检验记录 11 电梯噪声测试记录 12 电梯运行试验记录 13 电梯运行试验曲线图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整机运行试验记录 15 电梯验收整体功能检验记录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验收整体功能检验记录 17 电梯安装检验报告 *18 电梯验收检验报告 竣工验收文件 一 工程竣工总结 *1 工程概况表 *2 工程竣工总结 二 竣工验收记录
*1 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2 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3 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4 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5 地基与基础分部质量验收备案证明 *6 主体分部质量验收备案证明 *7 节能分部质量验收备案证明
*8 地基与基础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9 主体结构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0 建筑装饰装修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1 建筑屋面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2 建筑给排水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3 建筑电气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4 建筑智能化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5 通风与空调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6 电梯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7 建筑节能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8 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记录(表一~表五)(电子档案只需提供表五)*19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处理记录 *20 单位工程竣工报告 *21 竣工工程质量报告 *22 工程勘察质量检查报告 *23 工程设计质量检查报告 *24 工程质量监理报告 25 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文件 三 决算文件
四 声像、缩微、电子档案
(一)声像档案 1 工程照片
1)工程竣工成果和面貌的照片。
2)重点工程、高层还应报送工程建设主要施工过程的照片,开竣工仪式、重要会议、突发事故的照片 录音、录像材料(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拍摄录像)
(二)缩微品
(三)电子档案 1 光盘 2 磁盘 竣工图
一 综合竣工图
(一)综合图 *1 总平面布置图 *2 室外管网综合图
(二)室外专业图 二 专业竣工图 *1 建筑竣工图 *2 结构竣工图 装修(装饰)工程竣工图 4 幕墙工程竣工图
*5 钢结构(网架)工程竣工图 *6 给排水工程竣工图 *7 电气工程竣工图 *8 消防工程竣工图 *9 智能化工程竣工图
*10 采暖通风空调工程竣工图
说明:1.归档范围及排列顺序根据国家标准、技术规范的出台进行不定期的调整和补充
2.建设工程档案按照建设过程中实际形成的文件对照归档范围收集整理 3.归档范围中带*号的为电子文件归档范围及排列顺序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归档范围和排列顺序 工程准备阶段文件 一 立项文件
*1 项目建议书审批意见(立项批复)*2 项目建议书(立项申请报告)*3 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意见 *4 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附件
*5 关于立项有关的会议纪要、领导讲话 *6 专家建议文件
*7 调查资料及项目评估研究材料 二 建设用地、征地、拆迁文件
*1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附图、附件 *2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附图、附件
*3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宗地图(出让土地)*4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及宗地图(划拨土地)*5 建设用地批准书 *6 征收补偿协议
三 勘察、测绘、设计文件 *1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自然条件、地震调查 *3 土地勘测定界成果资料
*4 建设工程放(验)线测量资料
*5 竣工图测量资料(包括地形图、竣工图等)
*6 综合管线竣工测量资料(包括综合管线竣工地形图、专业管线竣工地形图等)*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审查批复意见 *8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 *9 规划设计条件控制文本 *10 规划审查意见回复单及规划方案总平面图 *11 初步设计会审会议纪要 *12 扩初设计批复
*13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人防、交通、园林、市政、文物、通讯、保密、河湖、教育、白蚁防治、卫生等)批准文件或取得的有关协议 *14 施工图审查意见书及批准书 四 合同文件
*1 勘察中标通知书或直接发包书 *2 勘察合同
*3 设计中标通知书或直接发包书 *4 设计合同
*5 施工中标通知书或直接发包书 *6 施工合同
*7 监理中标通知书或直接发包书 *8 监理合同
五 开工审批文件
*1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2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件 *3 工程质量监督登记表 监理文件 一 监理规划 1 监理规划 监理实施细则 二 监理月报 三 监理例会 四 进度控制 工程开工/复工审批表 2 工程开工/复工暂停令 五 质量控制 不合格项目通知 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意见 六 合同管理 工程延期报告及审批 合同争异、违约报告及处理意见 3 合同变更材料 七 监理工作总结 施工文件
(一)桩基工程文件(参照建筑安装工程)
(二)施工准备文件 1 施工组织设计 *2 图纸会审记录 *3 开工报告
*4 工程定位测量资料
(三)图纸变更记录 *1 设计变更记录 *2 工程洽商记录
(四)施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出厂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及复试报告汇总表 钢材(钢筋、钢板、型钢)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3 焊接材料合格证及可焊性试验报告 4 水泥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砌块(砖、料石、预制块)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6 砂、石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7 石灰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8 沥青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防水材料及粘接材料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10 防腐、保温材料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11 涂料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水泥、石灰、粉煤灰类混合料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14 沥青混合料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15 商品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管材、管件、设备、配件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17 预应力混凝土张拉材料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18 混凝土预制构件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19 钢结构构件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各类管线井室设施、产品出厂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五)施工试验记录 填土、路床压实度(密度)、强度试验
⑴ 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试验报告(按土质种类)⑵ 压实度试验记录(按质量标准分层、分段)2 道路基层压实度、强度试验
⑴ 标准击实试验报告(石灰类、水泥类、二灰类等无机混合料基层)⑵ 压实度试验记录(按质量标准分层、分段)⑶ 道路基层混合料强度试验记录
①石灰、水泥实际剂量的检测报告(无机混合料基层)
②7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报告(无机稳定土类道路基层)③其它基层强度试验报告 3 道路面层压实度试验
⑴ 标准密度(沥青混合料厂提供)
⑵ 实测干密度(按质量标准分层取样)⑶ 路面弯沉试验报告 4 混凝土试块强度试验
⑴ 混凝土强度配合比试验报告
⑵ 标准养护试块28天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⑶ 28天标养抗压、抗折强度试验报告(水泥混凝土桥面和路面)⑷ 同条件养护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报告(结构混凝土)⑸ 抗渗、抗冻性能试验报告
⑹ 实物钻芯取样试压报告(强度未能达到设计要求)5 砂浆试块强度试验
⑴ 砂浆强度配合比试验报告 ⑵ 砂浆强度试验报告 6 钢材焊、连接试验报告
(六)施工记录 1 见证记录 地基与基槽验收记录 构件、设备安装与调试记录 4 预应力张拉记录及孔位示意图 5 预应力孔道灌浆记录 6 沉井下沉观测记录 7 混凝土浇注记录 8 管道、箱涵推进记录 9 沉降观测记录 10 施工测温记录 11 导线点复测记录 12 水准点复测记录 13 测量复核记录 14 预检记录 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 其它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应按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提供相应的施工记录
(七)功能性试验记录 1 道路工程的弯沉试验 2 无压力管道严密性试验 3 桥梁工程动、静载试验 4 水池满水试验 5 消化池气密性试验 压力管道的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和通球试验 其它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应按有关规定及设计要求提供相应的功能性试验记录 竣工验收文件 一 工程竣工总结 *1 工程概况表 *2 工程竣工总结 二 竣工验收记录
*1 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记录 *2 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3 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4 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
*5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6 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记录 *7 竣工报告
*8 竣工验收证明书 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文件 三 决算文件
四 声像、缩微、电子档案
(一)声像档案 工程照片:1.工程竣工成果和面貌的照片。
2.重点工程、高层还应报送工程建设主要施工过程的照片,及开竣工仪式、重要会议、突发事故的照片 录音、录像材料(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拍摄录像)
(二)缩微品
(三)电子档案 1 光盘 2 磁盘 竣工图
*一 综合竣工图 *二 专业竣工图
说明:1.归档范围及排列顺序根据国家标准、技术规范的出台进行不定期的调整和补充
【文书档案整理顺序】推荐阅读:
文书档案分类方案01-22
文书档案岗位职责05-31
文书工作与档案工作09-20
文书档案管理自考11-11
12-文书档案管理办法05-31
文书档案管理课程作业07-03
公司文书档案管理制度07-25
文书档案考试复习题09-12
企业文书及档案管理12-30
文书与档案的管理工作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