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养护细则(精选5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我省公路桥梁和隧道(以下合称为“桥隧”)养护管理工作,保证公路畅通和桥隧运行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适用于全省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的桥隧养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
公路桥隧的养护管理应贯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原则,保证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保证隧道土建结构、机电设施及其他工程设施的正常维护以安全运营。
第四条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各级公路管理机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高度重视桥隧养护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桥隧养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管养单位应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对所管辖的公路桥隧及时组织实施检查、检测和养护维修,确保公路畅通和桥隧安全。
第五条
桥梁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实行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 隧道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要实行专职养护制度。
桥梁养护工程师、隧道养护技术人员及其他有关技术人员应分别按照《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和《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的要求和规定,及时、全面掌握桥梁技术状况和隧道土建结构、机电设施及其他工程设施的技术状况,保障桥隧安全运行。
第六条
公路桥隧养护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全省公路桥隧养护管理工作的行业管理与监督。
省公路局负责全省国省干线公路桥隧养护管理工作,并负责对农村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的监督与业务指导。
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负责高等级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的监管工作。
各市(州、地)和县(区、市)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据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对各级公路的管理职责,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公路桥隧养护管理工作。各市(州、地)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国省干线上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的具体工作。
收费公路的桥隧养护管理工作,由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具体负责。
第七条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桥隧养护管理工作,保证桥隧安全运营。
高等级公路上的桥隧养护管理费在其车辆通行费中列支。
国道、省道的桥隧养护管理经费在中央转移支付专项经费中列支;农村公路上的桥隧养护管理经费在中央转移支付专项经费以及县级人民政府安排的财政资金中列支。
第二章
管理责任
第八条
全省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的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及其工作职责按照“责权一致、责任清晰”的原则确定。
第九条
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的管养单位是指具体承担公路桥隧养护管理任务的有关公路管理机构、专门的桥隧养护管理单位或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
第十条
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监管单位是指依照有关规定,主管桥隧养护管理工作的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和承担监管职责的公路管理机构。
第十一条
各级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的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如下:
一、农村公路:桥隧的管养单位为县级交通主管部门,中、小桥及中、短隧道的监管单位为市(州、地)交通主管部门;特大、大桥及特长、长隧道的监管单位为省公路局。
二、国省干线公路:中、小桥及中、短隧道的管养单位为县级公路管理机构,监管单位为地(州、市)公路管理机构;特大、大桥及特长、长隧道的管养单位为地(州、市)公路管理机构,监管单位为省公路局。
三、高速公路:管养单位为经营管理单位,监管单位为省高管局。
第十二条
公路桥隧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必须分别明确负责桥梁和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分管行政领导和具体技术人员,保证桥梁和隧道养护管理的各项职责得以贯彻落实。
第三章
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
第十三条
全省各级公路管理机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和桥梁养护管理单位,应设臵专职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具体负责本辖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并保持其人员的相对稳定。
第十四条
公路桥梁管养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主持桥梁的经常检查与评定,负责组织桥梁的定期检查与评定,并根据检查结果编制并上报养护维修建议计划,提出须进行特殊检查的桥梁的申请报告,组织编制桥梁养护、维修、改建方案和对策措施。
(二)主持桥梁的小修保养和抗灾抢险工作,制定应对突发险情的抢险方案,考核桥梁养护质量,并及时上报辖区内桥梁受自然灾害和其他因素损坏的情况;负责组织实施超重车辆通过桥梁的有关技术工作。
(三)监督、组织桥梁养护大、中修和改建工程;组织并参与桥梁大、中修和改建工程的中间检查和交(竣)工验收。
(四)负责所管辖桥梁技术档案的补充、完善和保密工作,定期对辖区内桥梁技术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负责桥梁管理系统的数据更新、系统维护、系统运行以及桥梁养护报告编写等工作。
第十五条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监管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负责辖区内桥梁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和桥梁技术档案管理,监督检查管养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职责履行情况。
(二)组织审查辖区内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
(三)按规定负责复核四、五类技术状况桥梁的评定工作。
(四)参与制定重要桥梁的大、中修和改建工程技术方案和对策措施,并组织审验其科学合理性。
(五)组织受其监管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及有关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
第十六条
县级公路桥梁管养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应为公路桥梁专业,具有两年以上从事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公路桥梁专业助理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市(州、地)级公路桥梁管养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应为公路桥梁专业,具有三年以上从事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
省级桥梁养护管理监管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应为公路桥梁专业,具有五年以上从事桥梁养护管理的工作经历,并具有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
市(州、地)级桥梁养护管理监管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应为公路桥梁专业,具有四年以上从事桥梁养护管理的工作经历,并具有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
第十七条
桥梁养护工程师实行定期培训考核制度。
省交通运输厅委托省公路局、省高管局每两年组织对全省桥梁养护工程师进行技术培训,并经厅审查后,核发上岗证。桥梁养护管理技术人员经培训并参加考核合格后,才可持证上岗。
第四章
隧道养护人员岗位责任制
第十八条
全省各级公路管理机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和隧道养护管理单位,应设臵专职隧道养护人员,具体负责本辖区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工作并保持其人员的相对稳定。
第十九条
公路隧道管养单位的隧道养护人员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主持隧道土建结构及各类设施的检查与评定,上报检查报告;根据检查结果编制并上报养护维修建议计划;提出须中断交通进行检查的— 4 — 隧道申请报告;组织编制隧道土建结构及各类设施的清洁维护、养护检查、保养维修、病害处治的对策措施。
(二)主持隧道土建结构及各类设施的清洁维护、养护检查、保养维修、病害处治和抗灾抢险工作,制定应对突发险情的抢险方案,考核隧道养护质量,并及时上报辖区内隧道受自然灾害和其他因素损坏的情况;负责组织实施超限运输车辆和运送危险品的车辆通过隧道的有关技术工作。
(三)组织并参与隧道保养维修、病害处治和抗灾抢险的中间检查和交(竣)工验收。
(四)负责所管辖隧道技术档案的补充、完善和保密工作,定期对辖区内隧道技术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负责隧道管理系统的数据更新、系统维护、系统运行以及隧道养护报告编写等工作。
(五)组织有关单位开展每年不少于一次的隧道消防与救援演习。
第二十条
公路隧道养护管理监管单位的隧道养护人员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负责辖区内隧道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和隧道技术档案管理,监督检查管养单位隧道养护工程师职责履行情况。
(二)组织审查辖区内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
(三)监督隧道各项检查工作,并按一定时段对检查报告进行抽查;复核土建结构特别检查、专项检查,机电设施定期检修、分解性检修、应急检修、照明设施定期检修,通风设施定期检修、分解性检修,消防与救援设施的定期检修的检查检修评定结果。
(四)参与制定重要土建结构病害处治、其他重要方案和对策措施,并组织审验其科学合理性。
(五)监督并协助管养单位开展隧道消防与救援演习工作。
(六)组织受其监管单位的隧道养护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及技术业务培训。
第二十一条
公路隧道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应按专业设臵隧道养护人员。
— 5 — 县级公路隧道管养单位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或公路隧道专业)、机电工程专业具有两年以上从事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助理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的养护人员不得少于1名。
市(州、地)级公路隧道管养单位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或公路隧道专业)、机电工程专业具有三年以上从事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的养护人员不得少于1名。
高速公路隧道管养单位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或公路隧道专业)、机电工程专业具有三年以上从事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的养护人员不得少于2名。
省级隧道养护管理监管单位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或公路隧道专业)、机电工程专业具有五年以上从事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高级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的养护人员不得少于2名。
市(州、地)级隧道养护管理监管单位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或公路隧道专业)、机电工程专业具有三年以上从事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高级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的养护人员不得少于2名。
第二十二条
隧道养护人员实行定期培训考核制度。
省交通运输厅委托省公路局、省高管局每两年组织对全省隧道养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经厅审查后,按专业核发上岗证。隧道养护管理技术人员经培训并参加考核合格后,才可持证上岗。其中,供配电设施等特殊工种上岗前应作专门培训,并按当地劳动部门规定,经考核持证上岗。
第五章
桥梁检查与评定
第二十三条
桥梁检查分为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
经常检查主要对桥面设施、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日常巡视检查。
定期检查是指按照规定周期,对桥梁主体结构及其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定期跟踪的全面检查,评定桥梁技术状况等级。
特殊检查指在特定情况下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鉴定,以查清桥梁的病害成因、破损程度、承载能力或抗灾能力等。
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应符合《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的规定。
检查结束后要及时更新桥梁管理系统数据。
第二十四条
经常检查主要以目测方式配合简单工具进行,检查周期为每月不少于一次,汛期应增加检查频率。对经常检查中发现重要部(构)件明显达到三、四、五类技术状况的桥梁,应立即安排定期检查。
经常检查过程中应填写《桥梁经常检查记录表》,现场登记所检查的项目和缺损类型,估计缺损范围和养护工程量,提出相应的小修保养措施,为编制小修保养计划提供依据。
第二十五条
桥梁定期检查主要以目测结合仪器检查方式进行。其检查周期为每两年一次,特殊结构桥梁应每年一次。
第二十六条
特殊检查应委托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单位实施。
特殊检查应采用仪器设备,通过检测或试验的方法,并结合理论分析,对桥梁的缺损状况、病害成因、承载能力或抗灾能力作出科学明确的判定。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出针对性的维修处治措施建议。
桥梁的特殊检查评定应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二十七条
依据检查结果,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分为一至五类。
一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完好或良好状态,仅需对桥梁进行保养维护。
二类桥:技术状况处于良好或较好状态,仅需对桥梁进行小修或保养。
三类桥:技术状况处于较差状态,个别重要构件有轻微缺损或部分次要构件有较严重缺损,但桥梁尚能维持正常使用功能。
四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差的状态,部分重要构件有较严重缺损或部分次要构件有严重缺损,桥梁正常使用功能明显降低,桥梁承载能力降低但尚未直接危及桥梁安全。
五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危险状态,部分重要构件出现严重缺损,桥梁承载能力明显降低并直接危及桥梁安全。
第二十八条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由桥梁管养单位负责组织评定。对非收费公路、政府还贷收费公路上评定为四类和五类的桥梁按以下规定进行复核:
技术状况为四类的中、小桥梁以及结构较简单、病害清楚的大桥,由监管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组织复核。
技术状况为四类的特大桥、结构或病害较复杂的大桥,以及技术状况为五类的桥梁,由监管单位桥梁工程师提出初步复核意见后报省公路局或省高管局,由省公路局或省高管局的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组织提出最终复核意见。
经营性收费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由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负责组织评定。对评定为四类的特大桥、结构或病害较复杂的大桥,以及技术状况为五类的桥梁,应将评定结果报省公路局或省高管局备案。
复核期间,管养单位应采取应急保障措施,保证桥梁运营安全。
第二十九条
特大桥、特殊结构桥梁和单孔跨径60米及以上大桥的检测评定工作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在桥梁上下部结构的必要部位埋设永久性位移观测点,并定期进行观测,一、二类桥每三年至少一次,三类桥每年至少一次,四、五类桥每季度至少一次,特殊情况时应加大观测密度。
(二)应安排专项经费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定期的特殊检查。
一、二类桥每五年至少一次,三类桥每三年至少一次,四、五类桥应立即安排进行特殊检测。
(三)对特别重要的特大桥,应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养护管理系统和健康监测系统。
第六章
隧道检查与检修
第三十条
公路隧道检查与检修根据土建结构、机电设施的内容而不同。检查与检修要求严格按《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执行。
— 8 — 第三十一条
土建结构的检查工作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专项检查四项。
日常检查是对土建结构的外观状况进行的日常巡视检查。检查频度应不少于1次/月,高速公路隧道应不少于1次/周。
定期检查是按规定周期对土建结构的基本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的频度应不少于1次/年。新建隧道应在交付使用1年时进行首次定期检查。
特别检查是在隧道遭遇自然灾害、发生交通事故或出现其他异常事件后,对遭受影响的结构立即进行的详细检查。
专项检查是根据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的结果,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判断需要进一步查明某些破损或病害的详细情况而进行的更深入的专门检测。
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的结果分为S、B、A三类。其中,S类为情况正常;B类为存在异常情况,但不明确,应作进一步检查或观测以确定对策;A类为异常情况显著,危及行人、行车安全,应采取处治措施或特别对策。
专项检查的结果分为B、1A、2A、3A四类。其中,B类为结构存在轻微破损,现阶段对行人、行车不会有影响,但应进行监视或观测;1A类为结构存在破坏,可能会危及行人、行车安全,应准备采取对策措施;2A类为结构存在较严重破坏,将会危及行人、行车安全,应尽早采取对策措施;3A为结构存在严重破坏,已危及行人、行车安全,必须立即采取紧急对策措施。
对专项检查结果达到1A类的破坏,管养单位要将检查结果上报监管单位,并由监管单位对检查结果进行复核。对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结果达到A类,专项检查达到2A类以上的破坏,管养单位应及时报告监管单位并由监管单位报厅;监管单位对检查结果进行复核后,再将复核结果报厅。
管养单位应将“定期检查记录表”、“特殊检查记录表”、“专项检查
— 9 — 记录表”和相应的检查报告提交监管单位;“监管单位每年应至少对管养单位的“日常检查记录表”、“定期检查记录表”、“特殊检查记录表”进行一次大检查,监督管养单位的检查频率和检查深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并将督查报告报厅。
第三十二条
机电设施主要指为隧道营运服务的相关机电设施,包括供配电设施、照明设施、通风设施、消防及救援设施、监控设施等。机电设施的养护维修分为日常检查、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分解性检修和应急检查。其中,供配电设施的养护维修主要有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和分解性检修;照明设施的养护维修主要有经常性检修和定期检修;通风设施的养护维修主要有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和分解性检修;消防及救援设施的养护维修主要有经常性检修和定期检修;监控设施的养护维修主要有经常性检修和定期检修。
日常检查是指在巡视车上或通过步行目测对机电设施外观和运行状态进行的一般巡视检查,高速公路隧道应不小于1次/日,其他各级公路可按1次/1~3日进行。
经常性检修是指通过步行目测或使用简单工具,对设施仪表计数、运转状态或损伤情况进行的检查,可按1次/1~3月进行;对破损零部件应及时进行维修更换。
定期检修是指通过检测仪器对仪表进行的标定,和对连接及装配状态等机电设施运转情况和性能进行的较全面检查的维修,可按1次/年进行。
分解性检修是指通过对设备分解拆卸而进行的重点检修,可按1次/3~5年进行。
应急检查是指公路隧道内或相邻处发生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后对机电设施进行的检查,没有固定周期,可配合土建检查一起进行。
机电设施养护应按月制订养护计划,设施故障应按月填报故障记录月报表。
— 10 — 第三十三条
环保设施、房屋设施等其他工程设施应经常保持完好、齐全;有特殊要求的其他工程设施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养护。
第七章 桥隧养护工程管理
第三十四条
桥梁养护工程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改建。
对技术状况为一、二类的桥梁应加强小修保养,防止出现明显病害。对技术状况为三类的桥梁应及时进行中修,防止病害继续扩展,影响桥梁安全运营。
对技术状况为四类和五类的桥梁,应及时研究提出具体的车辆通行和交通管制方案,保证安全,并依据桥梁特殊检查结果和技术论证分析,安排大修或改建。
对荷载等级、宽度、抗灾能力、安全防护标准等技术指标低于所在公路技术标准的桥梁,应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
第三十五条
桥梁小修保养、中修工程由管养单位组织实施,大修、改建工程由市(州、地)级及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或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组织实施。
第三十六条
隧道土建结构病害处治工程应根据检查结果,针对病害产生原因,按照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方案。
对专项检查结果达到1A类以上的破坏,其病害处治工程由管养单位根据监管单位的要求负责组织实施,实施完成后报监管单位验收;其中,专项检查达到2A类以上的破坏,实施完成后应将处理结果报厅备案。
第三十七条
隧道机电设施检查与检修中发现的故障,按规范须立即排除的应立即处理,对不能立即处理的要有计划地安排维修。
第三十八条
对纳入养护计划需要加固、改造的桥梁或需要进行病害处治的隧道,管养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大桥、特大桥的加固、改造,要先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再根据检测情况进行施工图设计。
第三十九条
当桥梁加固、改造资金达到或超过新建一座类似规模桥梁投资的60%(中、小桥达到50%)时,设计单位应将加固、改造方案和拆除重建方案进行论证比较,择优选用。
第四十条
施工图设计由业主单位组织审查,并负责组织实施。桥梁设计文件须符合《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2008)、《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T J23-2008)的规定,隧道设计文件须符合《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T H12-200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的规定。
第四十一条
养护作业时,应执行《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的规定);质量管理按照《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二条
桥梁大修、中修、改建工程及隧道病害处治工程完工后,应由批准机关会同业主单位和管养部门组织竣工验收,竣工资料按挡案管理规定归档。工程实施后的桥隧技术状况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桥梁技术状况必须达到一、二类。
第四十三条
桥梁大中修、改建工程和隧道土建结构及机电设施设备采购等工程达到《公路养护工程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规模要求的,应通过招标方式选择设计、施工、监理和材料供应单位。因抢险需要,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等特殊原因不进行招投标的项目,应对被委托人的资质、业绩和信誉等有关情况进行审查,并经集体研究确定,形成含有确定被委托人的条件和议事规则的书面决定文件。
第四十四条
桥隧养护工程市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参照国家、省内公路建设市场监督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对从业单位及人员实行信用管理,加强桥梁检测、加固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等的市场管理工作,逐步构建统一公开、竞争有序的桥隧养护工程市场。
第四十五条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桥隧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组织交通,尽量采取半幅施工等方式保证通路通行;桥隧养护作业不中断交通时,应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并减少对交通的— 12 — 干扰。对需要封闭交通或长时间占用行车道施工的隧道养护工程,除紧急情况外应在项目开工前15天,发布相关信息。
高速公路、国道上断交施工的桥隧养护工程应报厅批准,断交信息应及时按《交通部公路阻断信息报送制度》(试行)的规定报交通部备案。
第四十六条
桥隧养护工程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合理布设施工作业区,设臵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保证施工车辆、人员和过往车辆的安全,必要时还应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工作。
第四十七条
养护维修完成后,应适时进行跟踪观察和监测,了解治理效果。
第八章
技术档案管理
第四十八条
桥隧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应建立健全公路桥隧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大力推广应用公路桥隧信息管理系统(桥梁有桥管系统,但隧道尚无),及时更新桥隧技术数据,保证公路桥隧技术档案真实完整,实现电子化管理。建立和完善桥梁和隧道运营期管理的数字化系统,实现整条线路桥隧的综合管理,集成病害信息、养护信息以及设计、施工、勘查信息,实现数据的实时查询,为运营期的管理、病害治理以及桥隧结构的安全性评价提供服务。
特别重要的特大桥和特长隧道应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和养护管理系统。
每次检查和养护维修结束后,公路桥隧有关信息要及时更新。第四十九条
公路桥隧技术档案应包括桥隧基础资料、管理资料、检查资料、养护维修资料、特殊情况资料等。桥梁基础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桥梁设计施工图及竣工图,结构计算分析报告;
(二)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及科研资料;
(三)工程事故处理资料;
(四)施工全过程的结构位移或变形测试资料;
(五)观测或监测点(部件)资料;
(六)交(竣)工验收资料。隧道基础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隧道设计施工图及竣工图,工程地质报告;
(二)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及科研资料;
(三)工程事故处理资料;
(四)施工全过程的结构位移或变形测试资料;
(五)观测或监测点(部件)资料;
(六)交(竣)工验收资料。
(七)机电设施竣工系统图、安装图、技术说明书、电缆清册、软件备份资料;机电设施检验报告和验收报告。
对新建桥隧,接养单位应参与交(竣)工验收。桥隧建设单位应向接养单位移交桥梁基础资料,并协同做好接养工作。
第五十条
桥隧管理资料包括桥隧管养单位、监管单位,及其分管领导、桥梁养护工程师及隧道养护人员等的基本资料。
管理资料中对桥梁养护工程师或隧道养护人员除应归档个人基本资料外,还应归档其业务考核情况和主要工作情况。
第五十一条
桥梁检查资料包括桥梁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结果、养护对策建议、特殊检查建议报告、养护建议计划等技术资料,以及检查的时间、实施人员等基本资料。
特殊检查还应包括检测(试验)方案、检测(试验)报告、照片及多媒体材料,检测(试验)方的资质证书(复印件)、业绩证明(复印件)以及主要检测人员的资格证书(复印件)等。
第五十二条
隧道检查资料包括隧道各项检查结果、养护对策建议、特殊检查建议报告、养护建议计划等技术资料,以及检查的时间、实施人员等基本资料。
机电设施养护及故障应真实记录各种设备的检查情况,建立专门的技术档案。
— 14 — 第五十三条
桥梁养护维修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小修保养工程的实施技术资料和养护质量评定结果,以及工程实施的时间、组织实施人员等。
(二)桥梁的中修、大修、改建工程的设计图纸、竣工图纸、施工资料、监理资料、监控(监测)资料、质量事故处理报告、交(竣)工验收等技术资料,以及设计、施工、监理和监控(监测)等各方的资质证书(复印件)、业绩证明(复印件)及其主要检测人员的资格证书(复印件)等。
第五十四条
隧道养护维修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隧道土建结构病害处治的设计图纸、竣工图纸、施工资料、监理资料、监控(监测)资料、质量事故处理报告、交(竣)工验收等技术资料,以及设计、施工、监理和监控(监测)等各方的资质证书(复印件)、业绩证明(复印件)及其主要检测人员的资格证书(复印件)等。
(二)机电设施维护、维修及设备更换记录,更换设备的采购情况、相关技术资料及检测情况等。
第五十五条
桥隧特殊情况资料主要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超限运输、消防与救援等特殊事件的具体情况、损害程度、处治方案等。
第五十六条
基本资料缺失的桥隧,应根据历年检查、养护资料,逐步建立和完善其技术档案。必要时,可专门安排有针对性的检测、试验或特殊检查,补充、完善隧道技术资料。
第五十七条
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根据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时向有关交通主管部门或监管单位提供桥隧技术档案。
第九章 超限车辆及危险品通过桥隧管理
第五十八条
超过桥梁设计荷载标准的重载车辆或超过隧道设计净空尺寸的车辆(以下合称“超限车辆”)或运送危险品的车辆确需通过桥隧时,由有管辖权的管养单位报监管单位批准。
第五十九条
超限车辆或运送危险品的车辆过桥隧前,承运单位应事先与公路管理机构和业主单位取得联系,并报送以下相关材料:
1.货物的基本情况(包括化学成分、可燃性、腐蚀性等性能);
2.运输车辆的平、纵结构(包括长、宽、高、轮距、轴距、轴重、总重等);
3.超限及危险品过桥隧的方案,并附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的研究报告;
4.确保超限车辆安全通过的安全预案。
第六十条
超限车辆或运送危险品的车辆过桥隧批准单位在收到上一条所述的完整资料后,在7个工作日内会同管养单位,委托具有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对桥梁现状进行检测或对通过隧道的可行性及方案进行研究分析;并委托原设计单位或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根据检测结果作出加固设计。运送危险品的车辆,方案需请当地消防部门参与论证。
第六十一条
在设计单位作出加固设计方案后,批准单位应在10个工作日内,会同管养单位,邀请有关专家,对桥梁检测报告、加固设计及通过桥隧方案、安全预案进行咨询论证,通过论证后,在5日内予以批准,其中通过特大桥、特长隧道的要报在备案。经批准的通过桥隧方案,由公路管养单位组织实施。
第六十二条
严禁未经批准的超限车辆及运送危险品的车辆擅自通过桥隧。通过期间应由路政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并在管养单位桥隧养护人员的指导下按照经过论证的方案实施,必要时可临时禁止行人和其他车辆通行。
第六十三条
重载过桥后,应由过桥前的同一家检测单位对桥梁再次进行检测,对桥梁的技术状况作出评估。
第六十四条
重载通过桥隧的所有费用(包括检测、加固设计、设计审查、施工等各项费用)由货主承担。
第十章
隧道安全与应急处置管理
— 16 — 第六十五条
桥隧的安全管理包括正常营运及养护作业时发生事故时的交通组织和安全防护。桥隧突发事件的处臵工作应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第六十六条
公路桥隧管养和监管单位应制定预防和处臵桥隧坍塌及隧道火灾事故为重点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信息上报、分级响应、交通保障与恢复、事故调查等工作的职责和程序。应急预案应报桥隧养护监管单位审查备案,重要桥隧、特大桥、特长隧道要报省交通运输厅备案。
具体的桥隧养护管理单位应单独制定针对重要桥隧、特大桥、特长(长)隧道梁的应急预案。对技术状况为四、五类的桥梁,以及超过使用年限的危旧桥梁,除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外,还应分别制定应急交通组织方案,确保一旦发生事故,交通组织工作井然有序。
第六十七条 隧道洞口周围100m范围内,未经隧道养护机构许可,不得挖沙、采石、取土、倾倒废弃物,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及其他危及公路隧道安全的活动。
第六十八条 在隧道内进行养护作业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1 养护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安全教育和作业规程训练。2 隧道结构状况及有害气体等影响作业安全时,应先处理后作业。3 养护施工中应对养护机械、台架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并应在机械上设臵明显的反光标志,在台架周围设臵防眩灯,以反映作业现场的轮廓。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经划定后不得随意变更。作业人员不得在施工路段外活动或将任何施工机具、材料臵于养护维修作业控制区以外。养护施工路段内的照明应满足要求。
— 17 — 7 对电力设施等有特别要求的设备进行维护,应按有关部门的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第六十九条 高速公路的长隧道、特长隧道及其他公路的特长隧道,每年应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消防救援实地演习。
第七十条 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必须立即按消防预案进行救助。第七十一条
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时,应通知并配合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到现场处理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应尽快清理现场,排除路障,恢复通道正常行车,并登记相关损失。应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恢复或改善隧道的防灾能力。
第七十二条 公路桥隧管养单位要建立隧道营运预警制度。在特殊异常气候情况下,要建立、健全公路隧道的巡查工作制度,加大巡查频率,发现事故隐患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对可能因山洪暴发、坍方、泥石流、凝冻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危及桥隧安全的,要制订相应的抢险应急方案,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第七十三条
一旦发现桥隧出现险情,要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及时设臵限载、限速等安全警示标志,必要时应对人员进行分流,暂停桥隧的使用,并向单位分管领导、上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协调好各方关系,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
第七十四条
病危桥隧在进行加固处理前,要密切监视桥隧状况,严防发生桥隧垮塌造成恶性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七十五条
接获危险物品泄露等公路桥隧突发信息后,养单位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处臵工作。应急处臵过程中,要按相关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续报有关情况。
— 18 — 第七十六条
发生以下突发事件,桥隧管养单位应在接获有关信息后立即报省交通运输厅,并由省交通运输厅根据事故严重性立即上报交通运输部和省政府:
(一)桥梁损毁及隧道口边仰坡塌方堵塞、隧道内塌方中断交通的;
(二)大型、特大型桥梁、长、特长隧道出现严重病害危及桥梁安全的;
(三)车辆或船舶与桥梁设施相撞,造成严重后果的;
(四)隧道发生火灾及危险品、化学品泄漏,危害行车或行人安全的。
第七十七条
地方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公路桥隧养护管理单位、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切实做好应对桥隧突发事件的人员、物资、资金保障工作,确保应急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第十一章
监督检查
第七十八条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辖区内公路桥隧的养护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桥隧管养单位、监管单位应自觉接受有关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
第七十九条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对公路桥隧养护管理工作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深入桥隧养护管理工作现场,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检测手段,不得流于形式。监督检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执行情况;
(二)人员、经费的落实情况;
(三)桥隧检查、评定工作的开展情况;
(四)养护计划执行和养护工程管理情况;
(五)桥隧技术档案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情况;
(六)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七)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它监督检查项目。
第八十条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应当责令有关单位立即改正。监督检查结束后,应向有关单位反馈书面意见。
第十二章
责任追究
第八十一条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一)由于管养单位疏于养护管理,不按相关规定准确掌握桥隧技术状况,或未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而导致桥隧发生安全事故的;
(二)对桥隧养护管理工作薄弱、技术状况评定不规范、安全隐患突出,以致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未按照规定编制桥隧养护计划,对所管辖范围内桥隧日常养护不及时,造成桥隧出现病害或损坏的;
(四)所编制的桥隧维修加固计划、方案未经批准擅自实施的;
(五)挪用桥隧维修加固专项资金,或配套资金不落实,延误隧道病害处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不按要求对所管辖范围桥隧进行检查,不建立隧道养护档案或档案管理混乱的;
(七)不履行检查职责,或检查观测不到位,检查记录不认真、不及时、不准确,出现问题未及时报告的;
(八)未按照规定制定桥隧的安全抢险应急方案,发现问题不按照应急方案采取措施或应急措施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九)对桥隧加固、维修、改造工程监管不力,导致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
(十)对超限及运送危险品的车辆未按照规定和程序进行报批,随意放行的;
(十一)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以上情况,视情节轻重,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三章
附
则
第八十四条
本细则由省交通运输厅负责解释。
第八十五条
一、明确公路养护原则
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是以公益性为目的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农民群众既是建设成果的直接受益者, 又是参与建设工作的主力, 故应当建立以政府为主导, 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农村公路养护原则, 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管理制度上的保障。
《细则》第3条规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因地制宜、全面养护、注重实效、保障畅通’的原则, 逐步建立责权明确、管养分离的养护管理体制, 实行专业化养护和个人承包养护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的市场化。”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因地制宜制定当地公路建设养护总体规划, 各级交通公路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的养护工作, 同时交管部门可将部分工程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承包给个人, 在确定施工单位的过程中, 招投标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施工单位的资格、资质、资历等情况须由上级交通公路主管部门和工程建设单位共同审查, 同时实行工程质量监理, 通过市场化的选择实现公路养护的最优化。
二、养护资金有保障
以往的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模式是完全依靠政府投资, 远不能满足公路养护的需求, 所以在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工作中需要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 多渠道筹资为辅的资金保障机制。
细则第6条规定:“公路养护资金筹集与管理应遵循‘政府投入为主、其他方式为辅’多渠道资金筹措方式和‘统筹安排、强化监管、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的管理使用原则。”第10条第3项规定:“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 实行单位自查与接受同级财政、审计等政府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的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办法。”
细则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 实行多渠道资金筹措方式, 保障了资金来源。同时规定专款专用, 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确保实现专户存储和专款专用, 保证了农村公路维修和养护的资金基础。
三、养护范围明确化
把公路建设和公路养护等同对待, 建立长效机制, 才能最大化发挥公路效益。细则第11条规定:“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要按照‘有路必养、有桥必管’的原则开展。”第2条规定:“本细则中所称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及其所属的桥梁、隧道。其中, 村道是指经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认定 (列入通车里程) , 连接乡镇与建制村或建制村与建制村之间的公路。”
以往建成后的农村公路由于未列入养护范围导致路况差, 容易出现病害, 虽然乡级道路按照《公路法》规定实现了管理, 但是村级道路并没有明确具体责任人, 例如, XX县乡公路延伸公路已完成XX里程的建设, 但建成里程未列入省厅补贴范围, 而市、县部门缺少养护经费, 最终导致公路失养。细则实施后明确了农村公路养护的范围和各级部门的职责, 确保所有农村公路都有明确的养护和管理单位。
四、公路养护管理统一化
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必须统筹规划, 建立分级管理的工作保障制度, 统一管理使用公路养护资金, 才能做到科学发展, 才能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 让群众满意, 从而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昆明局管内施工监理标
(DK366+900~DK471+000)
隧道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李 浩
李云涛
陈小聪 审批:罗培顺
中铁二院(成都)咨询监理公司
六沾铁路项目监理部 二〇〇七年十月
隧道监理实施细则
监理控制要点
测
量— 隧道中线;高程;边墙、拱圈放样。
隧道质量— 原材料及半成品、混凝土、喷射混凝土配合比。
初期支护(锚杆、钢筋网、钢架、喷射混凝土厚度)、拱圈变形量测、边墙、二次衬砌、洞门。
施工安全—隧道穿过煤层、采空区措施;隧道通过高速公路措施;隧道通过断层破碎带措施;洞内及洞外排水。
第一节
隧道工程测量及建筑限界
一、隧道施工前,对施工单位对其所在位置的线路中线及洞外控制点的复测资料及确定隧道位置应增设的基准点的资料进行复核、审查。
二、洞内高程及拱圈放样测量,均必须满足测量精度与设计及规范要求。
检查有关项目时,注意应以隧道贯通后进行调整闭合的中线、高程为准。三、隧道衬砌结构与洞门的内廓线(隧道净空),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的隧道建筑限界。
第二节
隧道洞门工程
一、洞门的位置及基础
1、根据实际地形、地质情况检查进出口里程是否合适。、洞门基础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基础断面尺寸开挖应满足墙基要求,基底无虚碴杂物及积水。、洞门拱墙与洞内相邻的拱墙衬砌应同时施工,连成整体。4、伸缩缝、沉降缝的位置,填塞材料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洞门翼墙挡墙墙背回填应密实,墙身砌筑与回填应从两侧同时进行,防止衬砌产生偏压。、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必要的检查设备及有关标志。二、洞口边坡及仰坡
隧道洞口边坡与仰坡坡度允许偏差为±5%,刷坡不宜过高,坡面要平顺、稳定 应达到如下要求:、边坡和仰坡坡顶无危石,当山坡局部土、石松动时,应结合洞口地形、地质 特点,采取清刷或设置支挡建筑物,不留后患。、洞口边坡及仰坡土、石有剥落松软不稳坡面应进行防护。3、仰坡坡脚至洞门端墙墙顶背的水平距离一般不小于1.5m。
4、仰坡坡脚底低于洞门端墙0.5m。
三、洞口排水系统
洞口排水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洞门结构的稳定性。故而在施工中应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1、洞口附近的坑洼、孔洞等,应用不渗水填料分层夯实,严防地表水渗入洞内。2、根据设计要求洞口设置截水沟和排水沟,其断面尺寸形状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和路堑排水系统统一考虑设置。、在出口方向路堑为上坡时,洞外侧沟应做成反向排水,路堑水不宜流入洞内。
第三节
隧道洞身工程
一、洞身开挖
隧道断面开挖直接影响到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紧后工序施工质量。因此,隧道断面开挖必须严格控制超、欠挖,确保断面尺寸;爆破必须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隧道开挖控制要求:
(一)审查施工单位的钻爆方案,内容包括:炮眼布置、数目、深度和角度,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序等。
(二)检查施工单位确保钻眼质量保证的措施。
(三)检查爆破的安全措施。
1、含瓦斯地层中,着重检查机电设备防爆及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
2、采作电雷管起爆的隧道,要检查起爆主线绝缘情况,工作面是否有动力电,照
明电的电流导入。
(四)检查爆破效果,装药量应严格控制,以尽量减少围岩扰动。
(五)检查隧道的开挖质量。
(六)隧道断面开挖必须严格控制超、欠挖,断面开挖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二、隧道施工中的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是隧道设计与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施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监控量测对及时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状态,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确保二次衬砌及仰拱的施作时机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监控测量结果必须进行回归分析及反分析以达到指导施工确保施工安全,调整支护参数,合理变更,修改设计,有效控制投资的目的,监理工程师应对监控量测项目及结果进行检查、核实。本标段隧道工程施工在的监控量测如下:
(一)必测项目:
1、拱顶下沉量测。
2、地质与支护状态观测。
3、周边位移量测。
4、锚杆或锚索内力及抗拨力量测。
5、地质超前预报。
(二)选测项目:
1、地表下沉量测。
2、围岩本内位移量测。
3、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量测。
4、锚杆轴力量测。
5、钢支撑内力及外力量测。
6、支护、衬砌内应力,表面应力及裂缝量测。
7、围岩弹性波量测。
8、山体边坡稳定性监测。
监理工程师应对上述结果进行检查、核实。三、超前支护
超前支护的原材料质量、数量符合设计要求;超前支护的形式、安设位置、注浆效果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3、超前锚杆或超前小钢管支护。(1)宜与钢架支护配合使用。
(2)与隧道纵向开挖轮廓线间的外插角宜为5°—10°,长度应大于循环进尺,以3—5m为宜。
(3)超前锚杆宜用早强水泥砂浆锚杆。
(4)超前小钢管在安设前应检查其尺寸、材质、钢管顶入钻孔长度不应小于管长的90%。
2、管棚钢架超前支护
(1)检查开挖的断面在线及高程,开挖轮廓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2)钢架安装垂直度允许偏差为+2°,中线及高程允许偏差为+50mm。
(3)在钢架上沿隧道轮廓线纵向钻设管棚孔,其外插角以不侵入隧道开挖轮廓线越小越好。孔深不宜小于10m,孔径比管棚钢管直径大20—30mm,钻孔顺序由高孔位向低孔位进行。
(4)管棚钢管长度宜为4—6m,接长管棚钢管时,接头应用厚壁管箍,箍丝长度不应小于150mm,接头应在隧道横断面上错开。
(5)当需增加管棚钢架支护的刚度时,可在钢管内注入水泥砂浆。
3、超前小导管预注浆
(1)沿隧道纵向开挖轮廓线向外以7°的外插角钻孔,将小导管打入地层,亦可在开挖面上钻孔将小导管打入地层,小导管环向间距以200—500mm为宜。
(2)小导管注浆前,应对开挖面及5m范围内的坑道喷射厚为50—100mm混凝土或
用模筑混凝土封闭。
(3)注浆压力应为0.5—1.0MPa,必要时可在孔口处设置能承受规定的最大注浆压力和水压的止浆塞。
(4)注浆后至开挖前的时间间隔,视浆液种类宜为4—8h,开挖时应保留1.5—2.0m的止浆墙,防止下一次注浆时跑浆。
四、初期支护
(一)、喷射混凝土
射混凝土必须采用湿喷工艺,喷射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喷射后的养护、质量评定及检查项目应满足设计规范及质量评定标准。
1、审批喷射混凝土所用的进场原材料,包括:水泥品种、标号、出厂批号及质量、石子、砂子的级配、粗细度等,并检查水泥外掺剂,砂石的存放条件。
2、审批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根据检验选择后,通过试验确定,一般为: 胶骨比
1:4~1:5 含砂量
45%~60% 水灰比
0.4~0.5 水泥用量不宜小于400kg/m3。
3、检查喷射机械配套情况和实际功效,进行必要的试喷。
4、检查喷射作业面是否存在泥、浮石,如有应清除,要求用高压水或高压气清除岩面浮尘土。
5、检查喷射拌料是否均匀,拌料(掺有速凝剂)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0分钟,喷射回弹料不得再次使用。
6、检查喷层厚度,一次喷射厚度以混凝土不滑移、坠落为准。
7、检查喷射混凝土外观和强度试验值。如以现喷射混凝土出现裂缝、脱落、露筋、渗漏水等情况时,应予修补,凿除喷层重喷或进行整治。
8、两遍喷射间隔时间不宜过短,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1小时以前再进行第二次
喷射,如超过终凝1 小时以上时,则受喷面应用高压水风清洗干净。
9、喷头与受喷面宜垂直,距离与气压应适宜。
10、检查喷射混凝土的养护,喷混凝土终凝后2小时起,即可洒水养护,养护期不少于14昼夜,洒水次数以能保持养护混凝土充分湿润为度。
11、喷射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喷射砼强度的试件宜采用喷大板切割法制取。
(二)、锚杆
1、锚杆及锚固剂所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灌浆压力、设备和注浆的方法;
3、检查钻孔机具钻头钻杆的尺寸等;
4、记录系统锚杆安装位置、数量及质量;
5、检查锚杆抗拔力试验。每根锚杆锚固力不得低于设计要求,每300根锚杆必须抽样一组进行抗拔力试验,每组不少于3根锚杆。
(三)、钢架支护
钢架使用的钢材,在大荷载作用下,虽产生大变形,但不会发生脆性破坏且易弯曲加工、焊接。其制作安装应检查如下项目:
1、钢架制作所用材料,规格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材质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冷弯曲加工性;
2、钢架加工,其形状尺寸要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拱的轴线应在同一平面内,不得弯曲;
3、所有焊缝应饱满,不得有沙眼或漏焊处,焊缝药皮应清除干净;
4、钢架安置前应清除油圬、铁锈和泥土。
5、钢架安设间隔距离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要放在与隧道轴线垂直的平面内;
6、钢架脚应置于坚实的地层上,能提供足够的支承力,否则要采取增加接触面或其它保证措施;
7、钢架拼装接头处应连铆牢靠;
8、钢架与岩面空隙用预制楔块楔紧,楔得越紧,钢拱架提供的支撑力越大,支撑效果越好 ;、钢架之间应用纵向拉杆连接,拱顶与拱脚处必须设置纵向拉杆,其余地段可间隔1.0m左右增设;在钢拱支撑较少地段,洞口附近或可能产生偏压地段,还应加设纵向斜撑杆。
(四)、钢筋网
钢筋网使用的钢筋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行业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1、钢筋网的制作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网内外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网应与锚杆或其他装置连接牢固。
五、隧道衬砌
混凝土使用的原材料、配合比、坍落度等应符合铁道部现行的《铁路隧道施工规范》的规定。衬砌断面尺寸、净空等应符合有关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
(一)衬砌材料监理工作要点:
1、检查每次或每批进场衬砌材料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及抽样试验报告,对于不合格材料应清除出场或批准用于临时工程。
2、检查水泥、钢材、外掺剂的存放条件,应满足不漏水,不受潮的要求,对于大宗的砂石材料应分类堆放,不得混淆并有明显的标识。
(二)混凝土配合比监理工作要点:
1、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监理工程师要认真检验混凝土,砂浆成份配合比选择报告单。
2、掺入外加剂的混凝用水量比普能通混凝土小,其用水量Wa由下式求得: Wa=WO(1-β)
式中:Wa ——外加剂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Wo ——来掺外加剂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β ——外加剂的减水率,由试验求得,对无减水作用的外加剂β=0。
3、配制的混凝土应具有必要的强度保证率,混凝土试配强度可按下试计算:
fcu=fcu,k+tб0
式中: fcu ——混凝土试配强度(MPa)
fcu,k ——混凝土设计强度(MPa)
t ———定强度保证率所需标准离差的倍数≥1.645
б0 ———标准离差,可取4.0—5.0
(三)检查衬砌机具的监理要点:
1、检查混凝土搅拌、输送、浇筑、振捣等机具完好程度、数量、规格及配套情况,一般输送混凝土能力应略大于混凝土拌合能力。
2、检查组装后衬砌台车或衬砌拱架的钢模板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钢模板表面平整,接缝严实。
(四)隧道衬砌施工中监理工作要点:
1、确认拱架模板结构具有所需的形状、尺寸,并具有能充分承受浇筑混凝土压力的强度。
2、确认每次组装就位的拱架模板,其中心线和水准正确,并能保证浇筑中不致产生扭转、倾倒、移动、沉陷、变形等情况。
3检查模板背后衬砌厚度所需空间。一般是在架立好模板,取中部和端部两个断面进行量测,每断面内不少于10个测点,测点环向间距2m,量测精确到1cm。
4、检查拱墙背后超挖情况,要求拱脚以上和墙基底以上1米范围内的超挖必须用与拱圈、边墙相同材料一次施工,其它范围拱墙背后超挖回填应符合设计要求。
5、检查边墙基底、隧底,要求无虚碴杂及积水,超挖在允许范围内,要求用同级混凝土回填,超挖大于规定时,用浆砌片石或片石混凝土回填。
6、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进行全程旁站,监理内容主要有:
(1)混凝土组成材料的外观检查,配料和拌制工艺的控制检查,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砂石材料的含水率,每次开工前检测一次,开工后每隔4小时检测一次,如遇降雨等其他原因湿度变化大时,应随时检查。
(2)浇筑混凝土时,应先在地基面或旧混凝土面上先铺一层厚约15mm并与混凝灰砂比相同而水灰比略小的水泥浆或铺一层厚约300mm的混凝土后,再浇筑混凝土。
(3)在旧混凝土面上接新混凝土前,应先凿除施工接缝面上的水泥砂浆薄膜和表面上松动的石子或松弱混凝土层,并以压力水冲洗干净,使之充分湿润,不积水。
(4)运输距离远的浇筑地点,要进行坍落度及和易性的检验,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如发生泌水离析现象,必须要求再搅拌。
(5)检查浇筑混凝土捣固密实情况,尤其是拱部封顶的工艺和方法是否能保证质量要求。
7、衬砌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在前一层混凝土开始凝固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8、隧道衬砌混凝土强度、厚度、拱圈、边墙允许偏差检查。
9、衬砌表面检查,对于混凝土外观,应无蜂窝、麻面及露筋,无缺角破损,对于砌石土方工的石料应无水锈或风化层。
10、衬砌混凝土浇筑10—20h后应进行养护,一般连续养护7—14d,掺用缓凝型外加剂基因型有抗渗要求的,不得少于14d。
11、隧道底检查每一断面,包括:
(1)仰拱断面、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2)仰拱与边墙、水沟、电缆槽相互连接面结合要良好。
(3)铺底或水沟坡面应平顺,使水流畅通。
(4)水沟、电缆槽盖板,要求边缘平顺整齐。
(5)铺底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12、衬砌缺陷的处理:
(1)混凝土表面有数量不多的小蜂窝面、麻面或露石,可用水泥砂浆抹平。
(2)混凝土有较大的蜂窝、露筋、掉角、开裂,均应凿去其全部深度的薄弱混凝土层,清理干净后,用高一级标号混凝土填塞捣实。
(3)混凝土表面有较大空洞、严重蜂窝、深裂缝,影响到结构性能时,应由有关部门共同检查分析、研究处理。
13、混凝土的试块强度不符合要求,经衬砌钻孔取出的混凝土试样仍不符合要求,应对已完成的衬砌,按实际条件验算结构的安全度或采取必要的补强措施。
六、隧道防排水检查
(一)隧道洞内注浆堵水施工监理要点:
1、注浆堵水
(1)地表预注浆,在隧道两侧地表钻孔注浆,以形成隔水帷幕。
(2)、管子面预注浆,在隧道工作面朝掘进方向钻孔注浆,其注浆孔长短结合,呈伞形辐射状,以开成隔水帷幕。
2、注浆孔布置
(1)在水流方向及岩层倾斜上方,钻孔可距隧道远些,孔适当密些。(2)布孔应先稀后密,先外后内。(3)裂隙越小,孔数应增加,反之减少。(4)注浆泵压力低,孔数应适当增多。
3、注浆钻孔的要求
(1)按设计要求准确定孔位,开孔时要轻加压、慢速、大水量、防止把孔斜,钻错方向。
(2)为防止串浆,钻孔顺序应按上、中、下、左、右孔错开,长短孔错开。
(3)钻孔结构要力求简单,不宜过多改变钻孔直径。
(4)钻深孔应防止压弯钻具甩打孔壁,选成塌孔或断杆事故,如遇破碎带可停止钻进,先行压浆,再继续钻进。
(5)详细做好钻孔记录,如钻进进尺、起止深度、钻具尺寸、变径位置、岩石名称、裂隙发育程度及分布位置、出水量、出水位置、处理事故和时间、终孔深度等。
4、注浆要求
(1)注浆前,进行试泵与注水试验,安装注浆管和止浆塞。
(2)用1.5—2倍于注浆终压对注浆管路系统进行吸水试验检查,以查明管路系统能否耐压,有无漏水,连接是否正确,检查设备、机械状况是否正常。
(3)、注浆顺序一般为先压注内圈孔,后压注外圈孔,先压注无水孔,后压注有水孔,先拱顶后边墙顺序向下压注。
(4)压注过程中注意对注浆压力,浆液配比,凝胶时间的控制。
5、检查注浆效果
(1)对注浆过程中的各种记录资料综合分析,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变是否合理,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2)设检查孔,工作面预注浆每段设2—3个检查孔,地面预注浆每10—15m设1个检查孔。
(二)隧道洞内防水设施施工监理要点:
1、防水材料: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板、止水条、软式透水管等的材质、性能、规格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施工单位应提供样品及出厂检验证件监理工程师批准。
2、防水层铺设要求:
(1)防水层应在二次衬砌浇筑前进行,施作地段应在爆破的安全距离以外,铺设表面应保证圆顺。
(2)初期支护表面凹凸部分应分层喷射找平,截除外露的锚杆头和钢筋网头,防水板应搭接良好,以保证防水层与喷射层能基本密贴。
(3)防水层一般应用钢钉固定,间距为:拱脚0.5—0.7m边墙1—1.2m,在凹凸处应适当增加固定点。
(4)两防水层之间的接缝可采用焊接或其他方法进行连接。焊接时,其焊接温度和速度应根据材质由试验确定。
(5)两防水层搭接宽度为100mm,焊缝宽度不小于25mm。
(6)防水层应按隐蔽工程办理,二次衬砌前应检查质量,并认真填写质量检查记录。
3、止水带施工要求
(1)止水带在安装时以及在混凝土浇捣作业过程中,应注意止水带的保护,不得被钢筋、石子和钉子刺破,如发现有被刺破、割裂现象必须及时修补。
(2)在固定止水带和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防止止水带偏移。
(3)加强混凝土振捣,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使止水带和混凝土紧密结合。(4)止水带的接头根据其材质和止水部位可采用不同的接头方法。
(三)洞内排水系统施工监理要点:
1、施工临时排水沟
(1)洞内施工时应设置临时顺坡排水沟,水沟断面应满足洞内渗水和排出施工废水的需要,水沟位置应远离边墙,距边墙基脚不小于1.5米,施工中水沟应经常清理。
(2)洞内反坡排水应使用机械设备,抽水机的功率,应大于排水量的20%以上并应有备用机。
(3)隧道边沟,应与隧道衬砌同时完成,并按图纸要求进行施工。
(4)洞内排水孔间距和坡度应按图纸要求设置。
2、渗漏水处理:开挖中洞内渗水的面积较大时,宜采用钻孔将水集中汇流入排水沟内。应将钻孔位置、数量、孔径、深度、方向和渗水量等作详细记录,用以确定衬砌施工时拱墙背后所需要的排水措施。
3、承压水的排放
(1)当预计开挖工作面前方有承压水,而且排放不会影响围岩稳定或进行注浆前排水降压,可采用超前钻孔或辅助坑道排水。
(2)超前钻孔及辅助坑道应保持10-20m的超前距离,最短亦应超前1—2倍掘进循环长度。
4、地下水处理
(1)地下水不大时可引入临时排水沟排出。
(2)地下水较丰富,可采用注浆堵水。六、洞内附属构筑物
1、避车洞不得设在衬砌断面变化处。
2、避车洞底面应与道床、人行道或侧沟盖板顶面平齐。
3、电缆槽及余长电缆腔的构造尺寸应符合有关设计要求。
4、电缆槽的盖板顶面应与避车洞底面或道床顶面平齐,当电缆槽与水沟并行时,应与水沟盖板顶面平齐。
5、通信、信号、运营照明等设施,其构造位置、断面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6、避车洞的衬砌应符合验标有关质量的相应要求。
第三节
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地段隧道防治
隧道通过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地段时,施工前必须根据设计提供的工程及水文地质资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施工技术方案。
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时,必须加强量测工作,并及时反馈量测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地段施工前,应采用超前地质预报、加强施工地质工作。施工中应力求稳步前进、严防坍方、快速通过。
一、煤层、瓦斯、采空区隧道
隧道施工过程中、全隧应采用地震波等物探手段进行前方岩层界面预报定位,并采用至少一个φ108超前水平(取岩芯)进行验证,验证孔每25m一循环,30m/孔。
(一)、当超前物探及验证确认有煤时:
1、增加不少于3个φ108钻孔,进一步确认煤层厚度,煤层位置,岩体破碎程度,每25m一循环,每孔长30m;
2、当超前水平钻孔确认煤层厚度、位置后,根据探测情况,若煤层厚度大于0.3m,则应按瓦斯防治措施的要求开展以下工作:距煤层垂距10m处,施作瓦斯探孔,并详细记录岩芯资料,确定煤层厚度、倾角、走向及与隧道的关系,并
分析煤层顶、底板岩性,掌握并收集探孔施作过程中的瓦斯动力现象;距煤层垂距5m时施作一组瓦斯测孔(每组不少于3孔),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如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应及时提出,以修正设计和调整施工方法。
3、加强施工通风和瓦斯的监测,并采用喷雾洒水等防尘措施。
4、施工期间建立瓦斯监测、报警和施工通风系统,稀释和排出洞内瓦斯,防治瓦斯积聚。
(二)、当超前物探及验证孔初步分析为采空区时:
1、先采用地震波等物探手段进行预报。临近预测采空区30m时,采用地质雷达红外探水仪对采空区地质条件、赋存位置,含水状态进行探测,临近10m时利用超前水平钻孔(要求穿透采空区进入基岩)对采空区充填、坍塌、瓦斯积聚的情况进行探察。当采空区积聚瓦斯时,利用并加密钻孔进行排放。开挖至采空区后,应通过径向钻孔等对开挖轮廓周边进行探测,拱墙初期支护完成后,对隧底采空区范围,充填状况,岩土坍塌范围进行探测。
(三)、瓦斯突出隧道施工单位应单独编制预防煤与瓦斯突出和揭煤、过煤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同时应建立专门机构进行通风、防突、防爆及瓦斯检测工作,设置消防设施。高瓦斯工区及瓦斯突出工区应配备救护队。
1、瓦斯工区钻爆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a、必须采用湿式钻孔;
b、炮眼深度不小于0.6m,炮眼封泥不严或不足不得进行爆破; c、必须采用煤矿许用炸药;
d、必须采用电力起爆,并使用煤矿许用电雷管; e、严禁反向装药;
f、爆破网路必须采用串联连接方式,严禁将瞬发电雷管与毫秒雷管在同一串联网络中使用;
g、必须使用防爆型起爆器作为起爆电源,一个开挖面不得同时使用两台及以上起爆器起爆;
2、隧道煤层段掘进、支护和衬砌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a、每循环进尺不宜超过1.0m,在全煤层中必须采用电煤钻钻孔,应少钻孔、少装药;
b、煤层需要爆破时,必须采用松动爆破; c、应采用超前支护或预注浆,防止坍塌或突出; d、爆破后应及时喷锚支护,及时封闭瓦斯;
e、仰拱应及早施工,保证拱、墙、仰拱衬砌能够形成闭合整体;
f、二次衬砌应预留注浆孔,衬砌完成后应及时压浆,充填空隙,封闭瓦斯;
3、隧道通风应符合下列要求:
a、施工期间,应建立瓦斯通风监控、检测的组织系统,设定气象参数、瓦斯浓度、风速、风量等参数;
b、瓦斯工区的施工通风应采用压入式或巷道式;
c、瓦斯隧道各掘进工作面必须独立通风,严禁任何两个工作面之间串联通风; d、瓦斯隧道需要的风量,必须按爆破排烟、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以及瓦斯绝对涌出量分别计算,并按允许风速进行检验,采用其中的最大值; e、施工中防止瓦斯积聚的风速不小于1m/s。f、施工期间,应实施连续通风。
g、通风机应设两路电源,并装设风电闭锁装置。
h、必须有一套同等性能的备用通风机,并经常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i、应采用抗静电、阻燃的风管;
二、膨胀岩隧道
隧道穿过膨胀岩时,施工单位应根据膨胀岩的特性,结合隧道的断面尺寸、施工条件、围岩稳定情况、地下水状况等因素编制相应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一)、开挖
1、采用钻爆法开挖时,应短进尺,多循环;
2、开挖断面应圆顺,隧道周边宜采用风镐开挖,中间部分可用钻爆法开挖;
3、采用分部开挖时,应采取及时封闭的措施,保持各开挖工序阶段的稳定;
(二)、支护
膨胀岩隧道开挖后,应及时喷混凝土,封闭岩面。
1、中等强度以上的膨胀岩隧道,支护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采用封闭形钢架,初期支护应及时封闭成环;
b、施工中应采用长锚杆和临时仰拱的措施,确保各部开挖的稳定; c、喷混凝土,可采用逐次加喷或预留纵向变形缝,满足膨胀岩的膨胀量; d、支护的总压缩量应与预留变形量一致;
e、采用网喷混凝土时,应先喷一层约4cm厚的混凝土,并安设钢筋网,再补喷到设计的厚度;
f、在渗水地段,应及时引、排水,喷混凝土应调整配合比,使喷混凝土与围岩密贴;
2、强膨胀岩隧道应采用特殊支护形式,包括可压缩支护,可压缩钻孔、可增补支护等。
(三)、衬砌
膨胀岩隧道的衬砌,宜采用拱、墙同时施工,衬砌结构应与围岩充分密贴、及早闭合。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应在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变形速度小于0.5mm/d后进行。当衬砌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方可拆模。
(四)、防排水
膨胀岩隧道的防排水,应采用以防为主,防、截、堵、排相结合的原则,并结合当地的气象、水文、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施工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膨胀岩隧道浅埋地段的地表低洼处必须填平,小河沟可采用浆砌片石封闭,防止地表水下渗;
2、膨胀岩隧道施工期间顺坡排水时,应设置专门的防渗漏排水沟槽,严禁在岩体上直接挖沟排放。反坡时,必须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并保证抽、排水设备完好,严禁水渗流至开挖工作面;
3、衬砌的施工缝、变形缝应根据防水要求,结合地下水情况、防水材料特点等因素合理设置;
三、岩溶段隧道
隧道通过岩溶地区时,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结合施工现场情况,查明溶洞的分布范围、类型、规模、发育程度、填充物及地下水的情况等,及时正确地制定施工方案。岩溶地区隧道开挖符合下列要求:
1、开挖方法宜采用台阶法。在Ⅱ~Ⅳ级围岩条件下,且溶洞仅穿过隧道底部一小部分断面时,可采用全断面一次开挖;
2、爆破开挖时,应采用超前钻孔探测;
3、当隧道只有一侧遇到溶洞时,应先开挖该侧,待支护完成后再开挖另一侧;
四、断层破碎带隧道
通过超前地质预报探明断层破碎带长度、高度、倾角、涌水等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通过。
1、当断层带地下水是由地表水补给时,在地表设置截排系统疏排;对断层承压水,在每个循环掘进时,向前进方向钻超前钻孔,探明地下水情况,做好排水系统;如当水量较大需采用帷幕注浆施工,应控制注浆孔孔位、孔深以及注浆量;
2、断层破碎带支护宁强勿弱,并经常检查加固;
3、采用爆破法掘进时,遵循“短进尺,弱爆破”原则,尽量减少对围岩的震动;
五、顺层隧道
高速公路隧道具有开挖端面大,且存在围岩地质状态复杂、多变,隐蔽工程多、施工难度大的特点,为确保同三国道主干线,福宁高速公路J7合同段杨梅岭隧道、二铺塘隧道、盐田隧道的施工几永久安全,按照合同工期圆满完成任务,高标准、严要求、创优质,必须加大监理力度、严格监理程序。在施工的各个阶段,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对工程的质量、进度、费用、安全各方面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现分阶段制定实施性监理细则;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
1、审批承包人的工场进度计划(含施工组织计划)。
2、审批承包人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3、检验承包人的进场材料、审批承包人的标准试验。
4、审查承包人机械进场情况。
5、检查、复核、认定平面控制测量、水准测量精度、闭合情况。
6、现场监督、检查、复核承包人的施工放样。
7、检查承包人的工程场地占用情况
8、检查、复核、测量承包人测定的地面线。
二、洞口施工阶段的监理
在洞口施工阶段要经常性的现场监督、检查承包人下列各项工作:
1、洞口施工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的顺序安排,按照图纸及规范的要求组织施工。洞口各项工程应通盘考虑,妥善安排,尽快完成,为洞口安全及洞身施工创造有利条件。2、排水系统:洞外排水系统包括边坡、仰坡外的截水沟、排水沟、洞口排水沟涵管组。所开挖和铺砌除按图纸要求施工外,还应符合砌体工程的各项要求。游进水口应与原地面衔接紧密,下游出水口应妥善的引人路堑边沟。
(2)边坡、仰坡以外的土方,不能存在坑洼积水,并不得用土填筑,以免流失堵塞排水系统,影响洞口安全。3、洞口土石方开挖
(1)洞口土石方开挖应按设计放样的边坡线自上而下逐段开挖,不许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边、仰坡不能采用深眼大爆破,以免引起滑坡、崩塌。
(2)应清除洞口上方有可能滑塌的表土、危石等,消除不安全因素。开挖中要随时检查,如发现有开裂等现象应及时适当放缓坡度。确保边、仰坡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
(3)洞口端墙处的土石方开挖,应视地质情况、地层稳定情况、洞口施工季节、隧(1)边坡、仰坡外截水沟、排水沟应在洞口土石开挖前完成。截水沟、排水沟的上
道施工方法,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施工方法。
4、当洞口因开挖可能引起地层滑坡、偏压、崩塌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地表锚杆、喷射砼、护坡挡墙等措施。并实施进行监控量测工作,检查各项具体措施的可靠性。
5、挖进洞时,钢支撑应紧贴开挖面,设计有管棚支护的,钢支撑与管棚连为整体,支撑作业应紧跟开挖面,确保安全进洞。
6、洞门:洞门应避开雨季,选择有利时机及早修筑。(1)动门施工放样的平面位置、标高必须准确无误。
(2)洞门基础必须置于稳定的地基上,并作好排水和清除杂物(废渣等)。(3)洞门端墙砌筑(浇筑)与台背回填,两侧应同时进行,防止产生偏压。回填时必须分层夯实
(4)洞门装饰应符合图纸的要求,表面平整、美观,于自然景观相协调。隧道名牌要求美观醒目。
三、洞身开挖阶段的监理
洞身开挖是隧道施工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关键工序。在开挖过程中围岩的稳定与否,取决于围岩本身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无疑开挖对围岩的稳定状态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局部超挖围岩会产生应力集中影响围岩稳定;而欠挖则直接影响到二衬的厚度,对工程质量及安全产生隐患。洞身开挖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围岩稳定、减少对围岩扰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开挖方法和掘进方式提高掘进速度。在洞身开挖工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对下列各项进行严格监督检查。
1、检查承包人对已经批准的水果方案的执行情况,(包括:开挖顺序、爆破、施工照明、通风、排水、出渣等)。施工中可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也可及时改变施工方法,但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
2、洞身开挖应严格按照设计的断面施工,并一次挖够。并应尽可能减少超挖,严格控制欠挖。在拱脚、墙脚以上1米内断面严禁欠挖,侵入二衬。
3、在洞身开挖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随时检查承包人测定的隧道轴线位置和标高、开挖轮廓线等。
(1)在浅埋隧道开挖时,应严格控制地表沉陷,减少循环开挖进尺,防止塌方,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
(2)在施工中应尽可能的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爆破开挖应采用短进尺、强支护、弱爆破、勤观测的原则。
(3)加强对拱脚的处理安设拱脚锚杆。及时施做仰拱或临时仰拱。(4)在软弱破碎围岩段或有涌水时,应采用预注浆,地表安设地层锚杆,洞内环行固结注浆或采用管棚加固地层。
对每道工序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超前支护
1)、超前锚杆或超前小钢管支护
(1)超前锚杆或超前小钢管支护应与钢架支撑配合使用并从钢架腹部穿过,并与隧道纵向开挖轮廓线向的外插角为5——10度,长度应大于循环进尺,宜为3——5米
(2)超前锚杆宜用早强水泥沙锚杆。超前小导管应平直,尾部焊箍,顶部呈尖锥形,在安设前应对其认真检查,钢管顶入钻孔长度不应小于管长的90%。2)管棚刚架超前支护
(1)管棚施做前认真检查断面中线及标高,开挖轮廓线必须符合图纸的要求。(2)钢架安装应符合±2度的要求。在钢架上沿开挖线纵向钻管棚孔,其外插角以不侵入隧道开挖轮廓线越小越好,孔身按设计要求。钻孔孔径应比钢管直径大2——3厘米。钻孔顺序从高位向低位进行。
(3)为管棚钢架支护的刚度,应按照要求在管内注入水泥沙浆。封堵塞应有进料孔和出气孔,在出气孔流浆后才可停止压注。3)超前小导管注浆
(1)沿隧道纵向轮廓线以10度~30度的外插角钻孔,将小导管打入地层,亦可在开挖面上钻孔将小导管搭入地层。小导管的环向间距按图纸要求
(2)小导管注浆前应对开挖面5米范围内的坑道喷射5~10厘米的砼。导管注浆压力应控制在0.5~1.0兆帕.必要时在孔口设置止浆塞,止浆塞应能承受规定的最大注浆压力和水压
(3)注浆后到开挖前的时间间隔,视注浆种类宜为4~8小时,开挖时应保留1.5~2.0米的止浆端,防止下次注浆时孔口跑浆.5、锚杆
(1)采用系统锚杆、局部锚杆时要满足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局部锚杆主要是用于围岩松动区的加固
(2)锚杆安设作业要在初喷砼后及时进行,所谓“及时”对Ⅲ类以下围岩是指“尽快”对Ⅳ类以上围岩是指“适时”。锚杆钻孔方向宜适当调整尽量与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3)锚杆用材料必须进行检验,精心制作,确保质量。
(4)钻孔作业按设计要求,先定出孔位,做上标记以利于位置准确。对钻孔质量要严要求,确保每一根锚杆都能发挥支护作用。(5)砂浆质量是确保粘结力和锚固力的核心,必须充分注意。严格控制在处凝前用完,并灌浆饱满,粘结牢固,达到设计抗拔力的要求
(6)早强水泥砂浆锚杆,早强剂的掺量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必须起到早强、缓凝、减水、防锈的效果。
(7)楔缝式锚杆:其锚固作用取决于锚头与岩壁间是否在楔紧后胀牢。此外,锚杆施工后经过一昼夜后应再次紧固,以后还要定期检查,防止松弛失效。
(8)有水地段锚杆施工:采用普通水泥砂浆锚杆时,如孔内有水,应避开,另行钻孔,再进行注浆和安设锚杆,也可采用其他锚杆。
(9)锚杆定孔,孔位偏差不大于±15毫米,孔洞保持直线,孔深不小于设计长度,外露不大于喷层厚度。
6、钢筋网
(1)承包人应严格按设计和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部位铺设钢筋网。钢筋网应随受喷岩面的起伏铺设,且应与锚杆或钎钉连接牢固,在喷射作业时不颤动,钢筋网的保护层应不小于2厘米
(2)在虚讲喷射砼作为永久支护的部位,钢筋网直径和钢筋网的网格间距,必须按图纸要求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办理。
7、喷射混凝土
(1)爆破后应立即喷射砼,尽快封闭岩面,才能有效的控制围岩的松动变形。喷射前应清理岩面的粉尘和杂物,使喷层与岩面密贴,不致产生夹层和离鼓现象。喷射时应自下而上分层喷射,每层的厚度应控制在6厘米以内,以减少混凝土的重力作用而引起的滑动或脱落现象。分层喷射的间隔时间不能太短,一般在初喷终凝以后。
(2)喷射砼的拌制应用强制式搅拌机,喷射时的风压应为0.1~0.15兆帕,并且水压应稍高于风压.(3)喷射前应对围岩尺寸进行严格检查,并清除松动危石.(4)喷射时,喷嘴要垂直于受喷面,倾斜角度不大于10度,距离0.8~1.2米
(5)在喷射砼前,承包人应提交喷射砼的施工方案,包括喷射方式、机具设备、操作方法混合料配合比及外加剂等,并附简要说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在喷射砼施工前至少28天,承包人应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喷射砼试验)。
(6)在喷射砼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随时检查对已批准施工方案的执行情况。(7)钢筋网喷射砼,钢筋网应根据被支护围岩面实际起伏形状铺设,且应在喷射一层混凝土后再行铺设。开始喷射时应缩短喷头到受喷面之间的距离,并适当调整喷射角度,使钢筋网背面混凝土密实。(8)
四、洞身二衬阶段的监理
隧道初期支护是帮助围岩达到施工期间的初步稳定,二次支护(衬砌)则是提供安全储备或承受后期围岩压力。按照现代支护理论和新奥法施工原则,作为安全储备的二次支护(也称二次模筑)是在围岩或围岩加支护稳定后施做的。二次衬砌是采用模筑砼作为内层的衬砌。本阶段的监理工作包括对洞身衬砌、防水层、洞内附属工程及有关工程的施工作业的监督检查。
1、衬砌准备阶段的监理
1)断面检查:根据隧道中线及水平测量检查初支护面是否有侵入二衬断面。
2)、检查二衬的中线、立模位置。保证衬砌不侵入建筑界限。二衬的内轮廓线一般应扩大5厘米(预留变形量)
3)、使用拼装式拱架模板时,立模前应在洞外样台上将拱架和模板进行试拼,检查其尺寸、形状,不符合要求时应予修整。配齐配件,模板表面要涂防锈剂。使用整体移动式模板台车时,在洞外组装并调试好各机构的工作状态,检查好各部尺寸,保证进洞后投入正常使用。每次脱模后应予检查、检修。
4)、根据架设位置架设安装拱架模板或模板台车就位后,经承包人自检后监理工程师应做好各项检查,内容有;位置、尺寸、方向、标高、坡度、稳定性等并注意检查以下几个问题:(1)每排拱架应架设在垂直于隧道中线的垂直平面内,不得倾斜,对于曲线隧道,因曲线外弧长里弧短,则应分段调整拱架方向和模板长度。
(2)拱架或台车应立于稳固的地基上减少下沉。当采用整体移动式模板台车时,其走行轨道应铺设稳定,轨枕间距离要适当道床要振捣密实。
(3)拱架要架设牢固稳定,保证不产生过量位移。对其稳定性要进行检查。拱架模板的架设和加强均应考虑其腹部的通行空间,以保证洞内运输的畅通。
(4)挡头模板应同样安装固定。挡头板与岩壁之间的缝隙嵌堵严密。
(5)设有各种防水卷材、止水带时,应先行安装好并注意挡头板不得损伤防水材料,以免影响防水效果。
五、隧道的防、排水:
水不仅是影响隧道正常施工的因素之一,也是影响隧道正常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施工阶段地下水的作用不仅减低了围岩动稳定性,特别是软弱破碎围岩影响更严重,使施工十分困难,增加了支护的难度和费用。在运营阶段,地下水常从混凝土衬砌的施工缝、变形缝、裂缝甚至空隙中渗漏进隧道。造成洞内各种设备发生锈蚀,更使路面积水、打滑、危及行车安全。
为避免或减少危害,在隧道施工阶段,应采取防、截、堵、排相结合的综合治水原则,以模筑砼作为防水、(堵水)的基本措施。截:就是在隧道以外将地表水、地下水疏导截流,使之不能进入隧道工程范围内。堵:就是以衬砌砼为基本防水层,以其他防水材料为辅助防水层,阻隔地下水,使之不能进入隧道的防水措施,必要时还可以采用注浆堵水。
排:就是人为地设置防水系统,将地下水排出隧道。
在施工前,承包人应按照技术规范、设计要求,预计可能出现的地下水情况制定防、排方案、措施,以防衬砌或压浆液进入堵塞水路。保证拱部侧墙不滴水,路面不冒水、不积水、排水设施不渗水。
六、监控量测:
七、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是通过现场量测来监视围岩和支护的稳定性,并应用量测的结果修正设计指导施工。现场量测又与工程地质、力学分析紧密结合,能较好的反映地下工程的动态变化规律。
量测的项目根据技术规范要求为: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周边收敛、拱顶下沉、锚杆及锚索内力及抗拔力四项为必测项目,地表下沉、围岩体内位移、围岩弹性波测试等七项为选测项目。承包人应根据围岩地质条件、隧道施工结构、工程施工及环境条件进行选择,在开工前56小时提出监控量测计划内容,包括量测项目及方法、量测仪器、测点布置、频率、数据处理、人员组织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检查。
1、地质素描
地质素描是同隧道施工进展同步进行,对洞内围岩地质(和支护)的观察和描述。描述应对有代表性的断面详细准确、如实的反映情况。主要内容包括:
(1)测试断面的位置、性状、尺寸、编号。(2)岩石名称、结构、颜色。
(3)层理、片理、节理、裂隙、断层等各种软弱面的产状、宽度、延伸情况、连续性、间距等各种结构面的成因类型、力学属性、粗糙程度、充填物质成分和泥化软化情况。
(4)岩脉穿插情况及与围岩的接触关系、软硬几破碎程度。(5)岩体风化程度、特点、抗风化能力。
(6)地下水类型、出露位置,水量大小及锚喷支护施工的影响的等。(7)施工开挖方式方法、锚喷支护参数及循环时间。
(8)围岩内鼓、弯折、变形、岩爆、掉块、塌落的位置、规模、数量和分布情况、围岩的自封时间等。
(9)特殊地质条件描述
(10)喷层开裂、起鼓、剥落情况描述(11)地质断面图或纵横剖面图
2、拱顶下沉量测:拱顶点是隧道周边上的一个特殊点,其位移情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要用水准仪认真测量拱顶变化情况。测试频率按技术规范要求。
3、周边收敛:
(1)开挖后应尽快埋设测点并读取初读数。
(2)测点(测试断面)应尽可能靠近开挖面2米以内。
(3)读数应在重锤稳定或强力调节器指针稳定指示规定的张力值时读取。(4)周边收敛量测断面间距按技术规范要求设置。
(5)测试频率应按技术规范要求,视围岩条件、工程结构条件及施工情况而定。(6)整个量测过程应做好详细记录,并随时检查有无错误。
4、锚杆抗拔力:
每300根必须抽样一组进行抗拔力试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路隧道养护管理,确保公路隧道安全运行,根据《中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实施办法》、《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和《省普通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工作制度(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结合总段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总段管养的国道、省道的隧道养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公路隧道养护工作应坚持“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原则,加强土建结构、机电设施以及其他工程设施的养护,努力提高隧道结构及附属设施的安全性。
第四条长大隧道应设置专门的管理单位负责管理养护工作,以确保隧道安全运行。
第二章隧道安全管理
第四条隧道安全管理由隧道管养单位全面负责。隧道管养单位要加强隧道安全管理工作,实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监控,保障隧道安全畅通。
第五条隧道管养单位应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根据演练成果和隧道管理实际及时修订完善预案。
第六条隧道交通安全标志、标线应保持外观完整、清晰、醒目,保持位置、高度和角度适当;及时清洗脏污的标志线,清除遮挡标志的障碍;修复破损的标志标牌,及时更换缺失或损坏的交通安全标志。
第七条隧道消防救援管理应认真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确保及时发现隐患并迅速整改。加强对消防与救援设施的日常检查,对消防与救援设施应进行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消防设施的设备完好率应达到100%,救援设施的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8%。
第八条针对隧道内可能出现的交通事故,制定周密的援救计划,每年应进行不少于1次的实地救援及防灾演习,其他各种设施应与消防救援设施紧密配合。
第三章机电设施养护
第九条隧道机电设施养护主要包括供配电设施、照明设施、通风设施、消防及救援设施、监控设施等的保养维护。
第十条机电设施的养护维修分为日常检查、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分解性检修和应急检修。
l、日常检查通过目测对机电设施外观和运行状态进行巡视检查,一般1次/1日;
2、经常性检修是通过目测或使用简单工具,对设施仪表读数、运转状态或损伤情况进行检查,一般1次/1月,对破损零部件及时进行维修更换;
3、定期检修是通过检测仪表进行的标定,核对联接及装配状态等机电设施运转情况和性能进行的较全面检查和维修,一般1次/年;
4、分解性检修是指通过对设备分解拆卸而进行的重点检修,一般1次/3年;
5、应急检查是指公路隧道内或相邻处发生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后对机电设施进行的检查,没有固定周期,可配合土建检查一齐进行。第十一条机电设施应按月制定养护计划,认真记录各种设备的检查情况和存在的故障,通过养护维修使设备技术状态达到产品说明书、设计文件或有关规范的要求。
第十二条机电设施养护应配备专门的电工工具、测试仪器、清洁工具、安全防护设备及高空作业设备。对配备的专用工具应定期检查。
第十三条机电设施养护应充分考虑营运车辆、养护人员的安全。当需中断交通时,应与土建的养护作业计划综合考虑。隧道内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分解性检修时的烟雾浓度不得高于0.0035m-1。
第四章隧道土建结构养护
第十四条隧道土建结构养护主要包括清洁维护、结构检查、保养维修、病害处治。
第十五条清洁维护的工作内容应包括扫除隧道内垃圾、清除结构物脏污、清理疏通排水设施,保持结构物外观的干净整洁。
第十六条结构检查的工作内容应包括发现结构异常情况,系统掌握结构技术状况,判定结构物功能状态,确定相应的养护对策或措施。
结构检查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专项检查和隧道限界检查。
1、日常检查以目测为主,每月一次,包括排水设施的疏通补修,洞内小型漏水的整治,洞口坍方落石的清理,观测病害现象的变化。
2、定期检查是由隧道管养单位对管区内所有隧道进行每年一次的全面检查,检查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检查内容包括:洞口、洞内各种建筑物的状况;可能产生的病害;洪水前后的状态变化;严寒地区春季冰雪融化后对建筑物的影响等。要做到及早发现建筑物的变异及病害,分析病因,提出治理措施,确定需要整修的工作项目及工程量,作为制定计划的依据。
3、特别检查是由市交通局或总段组织或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个别长大的、构造复杂的和有严重病害的隧道或发生交通事故、起火爆炸、自然灾害后进行的检查。
4、专项检查是根据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的结果,判断需要进一步查明某些病害或破损的详细情况而进行的更为深入的专门检查,一般宜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实施。检查完成后,应提交专项检查报告。
第十七条保养维修工作主要包括经常性或预防性的保养和轻微破损部分的维修等内容,以恢复和保持结构的良好使用状态。范围
包括洞口、洞身、路面、人行和车行横道、斜(竖)井、风道、排水设施、吊顶和内装、人行道和检修道、防冻保温措施、洞口防雪设施、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十八条病害处治应根据结构检查结果,针对病害产生原因,按照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方案。
第十九条隧道内养护作业不中断交通时,应采取措施,减少对交通的干扰。
第二十条公路隧道养护维修应积极而慎重地采取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使养护维修达到安全实用、质量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要求。
第五章隧道技术档案管理
第二十一条隧道管养单位必须建立健全隧道的技术档案,在使用过程中逐步地积累相关技术资料。
第二十二条隧道技术档案主要包括:隧道基础资料表、技术图纸(包括设计图、施工图及其他有关隧道的技术图纸)、隧道衬砌展示图、隧道综合最小限界图、材料试验报告、机电设施的技术文件、隧道大中修工程施工资料、隧道检查报告、历次受损情况及管理资料等。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隧道附属结构物如桥涵、引道、环保设施、房屋设施等的保养维护,应遵循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
第二十四条本制度由内高路霍林郭勒分公司负责解释。
【隧道养护细则】推荐阅读:
智慧隧道管理养护09-14
隧道专项汇报05-23
隧道变更汇报06-17
隧道学习 -材料09-23
隧道课题申请报告05-26
隧道塌方处理方案10-06
长大隧道通风技术10-08
隧道劳务分包合同格式05-26
隧道维修管理制度06-11
瓦斯隧道通风专项方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