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赛事手册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马拉松赛事手册(精选7篇)

马拉松赛事手册 篇1

1、目前由于报名人数众多,已超出名额限制,所以11月7日后报名的不能安排参赛,请大家谅解!

2、可以参赛的会务组已发邮件通知,请大家留意邮箱,于11月22日前回复邮件确认参赛,并于11月30日9:30-21:30至南京国际博览会议中心(江东中路300号)大堂注册区领取赛事包,需出示本人身份证、一年内体检报告(含有心电图、血压检查结果)或官方半马成绩证明。

3、由于参赛衣服取消,天气寒冷,大家自行准备参赛服装。本次活动重在参与不以名次为目的,安全第一,量力而行。

4、由于路线设置问题,5公里乐跑跑改为6公里,请大家留意。

5、赛事咨询:学会:沈滢13913913930,会务公司:曹沛13372007767

xxxx

马拉松赛事手册 篇2

1 城市马拉松的项目性特征

本文对1981年以来我国内地举办马拉松赛事的城市及其相关信息进行了统计(见表1)。

至2011年在中国内地举办马拉松或者半程马拉松比赛的城市达到26个,由于个别的城市以前举办过马拉松比赛,但是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停办了,本文未作统计。各城市开展马拉松比赛的历史、参赛规模各不相同。20世纪80年代开始举办马拉松的城市有4个,90年代有3个,从2000年至今已有19个城市开始举办马拉松,有向南方城市扩大的趋势,参赛者达到万人以上的有16个,其中以北京、厦门的马拉松的规模最大,参加者已经达到3万人以上,与上海、大连、北京成为国内城市马拉松四大国际赛事。

自1 9 8 1年来,我国城市马拉松比赛正在从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发达城市到内陆中小城市扩展。

如图1所示,举办马拉松比赛的直辖市有两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和重庆。省会和特区有1 0个分别是西安、杭州、郑州、太原、福州、南宁、拉萨、海口、香港、澳门,占到总数的3 8.5%。中小城市有1 3个分别是大连、厦门、苏州、开封、扬州、珠海、东营、海阳、丹东、镇宁、烟台、张家口、通辽占总数的5 0%。如此可见中小城市逐渐认识到举办马拉松比赛的价值,越来越多的小城市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以促进本地区人文环境和经济建设。大中小举办马拉松比赛各有各的优势,大中城市可以利用丰富的资源对比赛进行很好的组织管理,吸引高水平运动员以提高在全世界的比赛知名度。小城市利用独特的自然环境吸引国内选手和本地市民参加,提高地区知名度。

一般国内全程马拉松的比赛设置为6h,6h之内完成比赛者给予相应的奖励,颁发奖牌和纪念品。由于全程项目对参赛者难度较大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其中有14个城市设置了全程项目,24个城市设置了半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对长跑爱好者来说相对容易,并且一定程度上能体现马拉松项目的特点,降低了赛事组织的风险。有很多城市加入了5公里10公里等项目以吸引本市居民参加,迷你小马拉松的距离不一,杭州6.8公里、扬州4.2公里、贵州镇宁6.8公里,这样的马拉松可以让全家老小一起参与到其中,体会跑步的乐趣,能够使城市马拉松在本市得到推广。最近几年大连、厦门增加了轮椅马拉松项目,充分体现了城市的人文关怀。厦门在2011年增加了轮滑12公里的健身项目,增强了趣味性,提高了群众的参与城市马拉松的热情。

各城市举办的马拉松赛事以不同的方式吸引广大长跑爱好者的参与,在赛道的设计和比赛时间的安排上充分利用本城市的优势,挖掘城市的潜力。

(1)赛道设置。城市马拉松的筹办过程中,组织者要根据本城市地形、景观、交通状况和承办赛事的具体目标设计赛道。

地形是决定比赛成绩的一个因素,过多的上坡、弯道会影响运动员的发挥,如果想让运动员跑出好成绩要尽量选择一些平直坡度较缓的街道进行比赛。郑开国际马拉松赛设计了全国马拉松赛最直的的赛道,有利于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拉萨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半程马拉松赛道,运动员要克服高原反应,它的取得好成绩的难度就比一般马拉松要大。烟台国际马拉松赛大部分的赛道是在沿海的滨海东路上,整条赛道距离海边仅20米,海滨道路宽敞,地势平坦,道路两侧绿化带宽阔,从烟台最有活力与文化气质的烟台大学东门海滨广场出发,沿途既有起伏和缓,连绵逶迤的金沙滩,更有烟台著名景区养马岛,可尽览烟台的海韵温澜。重庆马拉松比赛起、终点设在重庆南滨公园,比赛线路平均海拔高度190~200m,平均坡度10°以下。南滨路顺着长江,依着风景旖旎的南山而建,道路宽阔、平坦,空气清新宜人,风景如画。

城市马拉松比赛有大量的群众参与,多达上万人的比赛会阻塞交通,组织者要考虑到城市居民出行的需要。组织者在比赛时要对城市中的比赛线实行全封闭或者半封闭的交通管制,比赛路段应该尽量避开外环路交通运输繁忙的地段,并且要对交通管制的路线和管制时间提前通知给市民,减少行人车辆出行的麻烦。为了保护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赛事组织者提前知会志愿者和交通管理部门要认真执行赛道封闭措施,防止车辆进入赛道交通事故的发生,防止行人进入赛道干扰运动员比赛[2]。

(2)赛事时间安排。据资料显示,当气温在1 0~2 4℃之间,湿度和云量成为马拉松成绩理想的预报指标:当阴天湿度小于70%时,创造好成绩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是晴天或者少云。湿度高于7 0%,成绩通常较差[3]。

中国面积辽阔,尤其是夏冬两季南北气温差距很大,夏季炎热的天气对运动员是个很大的考验,难以跑出好成绩,大部分城市都避开了炎热的夏季作为比赛时间。北方城市多把比赛安排在春秋两季进行。北京马拉松比赛时间定为每年十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天。10月份历来被公认为是北京最美的季节,平均气温在15~25℃,秋高气爽,阳光灿烂,温度湿度适中,也为运动员创造佳绩提供了保障。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依山傍海,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质量优良,近5年来十月份的平均气温在摄氏15~20℃之间且风和日丽,非常适合举办马拉松赛。而南方城市冬季相对比较温暖而且湿度较小,有6个城市把比赛设在了冬季,其他几个南方城市也都把比赛定在春秋举行。为了能够方便高水平的运动员参与,规模相当或者相隔较近的两座城市应该尽量避开同一时间进行比赛,马拉松比赛运动量大,恢复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便是高水平运动员也要有一两周的时间用来调整状态,所以同一地区的城市最好不要在一个月里同时举办马拉松。

2 城市马拉松的文化特征

成规模的城市马拉松,不仅仅是体育活动,还是文化活动、旅游活动,是一项综合的大型城市活动。成千上万的人来参加比赛自然而然地形成一项旅游资源,为人们去一个马拉松城市提供了一个最好的理由[4]。参赛者和助威的群众可以把一个城市装点成一个盛大节日,运动员的激情,观众的热情,可以让一个城市充满快乐,成为一个城市的一道精神大餐。马拉松运动给人注入健康的理念、拼搏的意识、积极向上的奥林匹克精神,引领一种文化时尚。

比赛路线沿途景观代表了本城市的特色,美丽的风景不仅减轻了参赛者的疲劳,在电视转播的过程中也让全国或者全世界的人们对城市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吸引更多的人来旅游观光。马拉松赛道全长42.195公里,即使是北京上海中国这样的大城市,比赛的线路也能够经过城市大部分有特色的景点和标志性建筑。在北京比赛经过天安门、奥体中心;在上海要经过世纪广场、南京路;大连是个广场城市,赛道的设计上突出了城市广场的主题,沿途经过了6个美丽立壮观的广场;厦门马拉松赛道沿海岸线延伸,沿途风景清新,加之赛道边的9 9座马拉松群雕,使人不由得会产生一种感觉,厦门市是一座专为马拉松而兴建的城市;西安的半程马拉松赛道在城墙路面上,凸显了西安这座古老城市的特色;海阳半程马拉松赛道在靠近城市的沿海沙滩上,是全国唯一在沿海沙滩马拉松;郑开国际马拉松以郑州为起点,七朝古都开封为终点,成为世界上唯一链接两座古都的马拉松赛事。张家口马拉松“以运动员为本”的办赛理念贯穿了整个赛事,比赛线路以张家口市中心文化广场为起点,以张家口标志性古建筑大境门为终点,途经滨河西路、外环路等地,让广大群众在参赛观赛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欣赏到张家口城市的美丽景观,领略到张家口古城的独有魅力。重庆马拉松比赛线路设在沿长江母亲河举办马拉松赛事在国内尚属首次,也使重庆成为中国西部首次举办全程马拉松赛的城市。福州是海峡西岸建设的重心,东濒东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背山依江面海,气候宜人,地理环境优越,有温泉城之雅称,还有“江南胜地”之美誉。半程马拉松赛逐渐已成为一年一度的传统赛事,为世人了解福建、认识福州的窗口和名片,同时福州有250万的华侨遍布世界各地,随着赛事影响力地不断扩大,参赛运动员人数也不断增长,极大地提升福建和福州的知名度。

3 城市马拉松的安全保障

马拉松项目赛程长、强度大对人的身体素质要求高,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人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坚持跑完全程。不论国内或者国外,因马拉松比赛丧命或导致意外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对马拉松参赛者来说,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有人对厦门马拉松做过调查发现,临时冲动报名和朋友影响而报名加上单位要求报名参加的的人达到81.55%,只有18.45%的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在有些人平时不太注意高血压、心脏病等病,但一旦剧烈运动,特别是超过极限时就可能诱发。而有的先天性心脏病在生前发现不了,只有通过死后尸检才能被发现。根据统计,会导致运动猝死的心血管疾病有十几种,今天的马拉松比赛报名都要到正规医院做心肺功能检查,但是有的疾病是检查不出来的。2 0 0 4年厦门国际马拉松就出现过因为海绵状血管瘤或血管畸形而偏瘫的病例,这种病隐匿性很强,如果不参加高强度运动,患者甚至终身都不会发病,也不会知道自己患有这种先天性疾病。这种病通常只有经过C T才能查出来。如果对心血管做全面检查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许多人承担不起,所以马拉松比赛的报名要量力而行注意避免运动伤害。如果一味准求参赛人数和比赛规模扩大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参赛者的健康这是与城市马拉松比赛的精神宗旨背道而驰的。

赛事组委会要通过制定必要的措施规避和转移风险,参赛者报名协议尽可能详细的明确赛事组委会、保险公司和参赛者的职责和义务,出现问题后保证有关当事人或者机构能够负责,为赛事能够顺利和谐开展提供法律保障。通过网络和各种媒体做好赛前的安全宣传工作,对参赛者比赛容易出现的运动损伤和比赛过程中因为人为干扰出现的意外及时规避[5]。

4 结论和建议

马拉松运动已是世界潮流,发展迅速,目前马拉松在中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有20多个城市举办马拉松比赛,但中国还是一个马拉松小国。据资料统计,美国一年有300多个马拉松,平均一天一个,台湾地区一年有18个马拉松,可见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其中的原因在于,中国城市马拉松与国外相比起步比较晚,美国波士顿马拉松开始于1897年,是全球首个城市马拉松比赛,中国最早开展马拉松的城市北京成功举办首届马拉松在1981年比美国晚了100多年。还有人们观念的滞后,越来越重的生活压力迫使人们把精力过多的放在了经济条件的改善方面,忽视了对身体和精神的充实。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国家对体育越来越重视,同时也看到了体育给国民带来的好处,马拉松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载体,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关注。国内各个城市国内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加强有马拉松比赛经验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城市资源积极筹办马拉松赛。

在信息化日益深化的时代,主办方要是注重网络建设,有利于形成本市特有的马拉松文化。参赛者遍及世界各地,为了方便外地参赛者报名,现在的马拉松比赛大都是在网上报名,有的城市马拉松网站只单纯提供本届比赛的信息,一旦比赛结束就关闭网站。建议主办方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站,能够综合赛事报名、成绩查询、参赛者论坛、历届比赛记录等功能,增加介绍城市特色以及比赛期间有关的庆祝活动的内容,方便了参赛者同时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承办城市在为自身发展考虑的同时要踏踏实实办好比赛,让参赛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应当狠抓细节,方便参赛者,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和安全措施。

参考文献

[1]王守恒,叶庆晖.体育赛事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石丽.郑汴国际马拉松赛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J].经济师,2007(7):277-278.

[3]靳英华,原玉杰.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1):1445-1447.

[4]史大军,过平江.杭州国际马拉松赛事营销策略浅析[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3):196-198.

对我国马拉松赛事的研究 篇3

关键词:马拉松 赛事 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竞争无处不在,现代竞争不仅仅是在国家层面上,已经延伸至不同国家的城市层面上。就我国而言,城市之间的竞争,其背后是省与省之间的竞争。如何形成独特的城市竞争力已成为各大城市经营者的主要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城市营销作为全球化环境中城市竞争战略的重要工具,城市营销已经成为提高城市竞争力 的有效手段”。尽管各国城市采用多种市场营销的手段或技巧来实现上述目的,但是体育元素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案之一。体育元素,对城市产品的创新、城市的品牌形象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举办体育赛事是城市进行形象推广的重要手段,在城市的意向传播方面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体育赛事。

1、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

1981年北京举办首届国际马拉松赛,这一赛事是我国第一个市场化运作的田径赛事,也是当时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赛事,它的诞生可谓意义重大。到2012年经过30余年的运作,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已被列为全球十大国际马拉松赛之一。继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之后,大连、上海、厦门、扬州等城市也相继举办了国际马拉松赛,其中影响力最大的要数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大连国际马拉松赛,这三个国际马拉松赛事与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一起形成我国四大国际马拉松赛事。当然一些后来居上的城市马拉松赛事,虽然起步晚但由于组织合理、特点突出,也在国内国外引起足够关注。比如兰州国际马拉松赛,2011年首次举办,但由于是国内海拔最高,且沿着黄河沿线,因此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好手参加。再加上中央电视台的航拍,首次举办就取得了成功。

2、对我国马拉松赛事的特点分析

2.1赛道设置彰显城市特色

在符合国际田联规则前提下,中国各马拉松举办地都在积极探索各地特色。除了依托天然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外,赛道设置最能彰显城市特色。北京马拉松在线路设计上最大兼顾人文景观和赛道条件。起点选择在首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天安门出发,沿线会经过北京的经济(金融街)、文化(学府路)、科技(中关村)核心区域。最后穿过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奥林匹克景观大道,可以在那里看到著名的奥运建筑鸟巢和水立方,最后达到终点——国家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庆典广场,赛道周边风景结合了古都神韵和现代都市风貌,令选手获得独特的中国式参赛体验。厦门国际马拉松赛大部分的赛道是在沿海边的环岛路上,从金门岛隔海相望的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出发,沿途既有依山傍海、风景如画的环岛路,更有厦门二十名景中的八大景点缀其间,可尽览厦门的天风海韵,堪称世界上最美丽的赛道。兰州国际马拉松比赛线路设在兰州多年精心打造的城市名片“黄河风情线”沿线,“沿着黄河奔跑”,沿途景色优美,充分展示了西部夏都的风采,可以让参赛运动员在奔跑过程中感受黄河文化的无限魅力。郑开国际马拉松,从古城郑州沿直线跑向另一个古都——开封,是世界上唯一连接两座古都的马拉松赛事。可以看出各城市马拉松赛都极力设置出既能显示城市特色又能使运动员跑出好成绩的赛道,达到即吸引优秀运动员参赛又吸引观众的目的。

2.2赛事内容越来越丰富

源自欧洲希腊的马拉松运动,在中国已发展成为一项融竞技与全民健身为一体的运动。马拉松拉动的全民健身效应明显,参与的爱好者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数以万人计的名额几乎在各座城市都是供不应求,马拉松在中国各地形成了举办层级丰富的系列赛事。除了全程马拉松赛外还设立半程以及10公里、5公里、迷你马拉松等项目。郑开马拉松赛上还看到了轮滑、骑行者的身影。厦门马拉松还设置了轮椅半程马拉松。2011北京马拉松针对13周岁以下儿童参赛,特别设计了家庭跑环节,家庭跑以家庭为单位,父母与孩子共同报名参赛,体验运动的乐趣。大连马拉松还设立了马拉松接力赛。多个城市在举办马拉松赛的同时,与马拉松有关的摄影、征文等配套活动也一并开展。

2.3经济效益越来越突出

马拉松赛以桥梁的形式,将体育运动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体育运动运用自身的经济与品牌效应使城市向经济、文化和科技的纵深方向发展,城市以其独特的人文与自然风光浸润和诠释着体育运动。马拉松这一古老的运动项目,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成为当代蓬勃发展的中国体育产业的一支新生力量。以马拉松赛事为核心的体育营销,也吸引了众多赞助商尤其是体育服装类别赞助商参与,马拉松赛人数众多,又接地气,再加上其流动的营销画面,受到众多赞助商青睐,也为这项运动的蓬勃开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据厦门马拉松组委会的资料,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赛事品牌价值(赞助价值)2005年就已经达1717·99万元,目前厦门马拉松的品牌价值已经超过了2000万元。厦门市统计局2008年的统计调查结果指出,马拉松赛在厦门如今已经超越了一项体育赛事的意义,给厦门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价值。其中,仅2009年马拉松赛事给厦门市相关企业带来的各项经营收入,就约为1·25亿元,影响涉及旅游、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住宿业等。

3、我国马拉松赛事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3.1规避赛事风险

由于举办马拉松赛蕴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使得赛事规模日趋变大,因此赛事的风险损失也可能随之加大,主要有:人为灾害风险、自然风险、组织风险、商业风险、政治风险等。因此,分析和研究可能和危及马拉松赛的风险对于赛事的成功运作显得尤为重要。

3.2注意环境保护

就像旅游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一样,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大规模的马拉松赛事产生的同样数量巨大的赛事垃圾,正给环境带来深刻影响。马拉松运动,想说“绿色”也并不容易。数不清的纸杯、数不清的塑料瓶子、数不清的塑料袋、数不清的冷敷块、数不清的印刷小册子,还有志愿者和参赛者每人一件、专门印制的T恤,所有这些都在耗费我们的资源,同时在短时间内就变成垃圾,给环境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多用绿色环保品,减少各种污染是赛事组织应该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马拉松赛事手册 篇4

奖金设置的规定

(2015年2月1日)

目前全国马拉松赛事发展迅速,对扩大项目影响、展示城市风貌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各马拉松赛事奖金不断攀升,有大批外籍高水平运动员竞相来华参赛。由于没有成绩限定,这些运动员在比赛中重名次、轻成绩,各赛事成绩水平并没有随奖金的增长而增长。

为了引导赛事有序发展,更好地推动我国马拉松竞技水平的提高,建议在全国马拉松比赛中设定奖金颁发成绩标准,具体规定如下:

一、该规定主要针对最长距离为标准马拉松距离或半程马拉松距离的赛事。

二、对马拉松标准距离赛事,同场比赛半程马拉松冠军奖金上限不超过10000元人民币。

三、赛事奖金均设置成绩限制。

马拉松标准距离赛事,冠军奖金为40000美元以上(含40000美元)的,男子必须跑进2:09:30以内,女子必须跑进2:28:00以内;冠军奖金为30000美元以上(含30000美元)40000美元以下的比赛:男子必须跑进2:11:00以内;女子必须跑进2:30:00以内;冠军奖金为20000美元以上(含20000美元)30000美元以下的比赛:男子必须跑进2:13:00以内;女子必须跑进2:32:00以内。

半程马拉松标准距离赛事(仅半程),冠军奖金为20000美元以上(20000美元)的,男子必须跑进1:02:00以内;女子必须跑进1:11:00以内。

四、如冠军成绩未达到以上标准,奖金最少减付30%,最多减付50%。亚军和季军的成绩限定及奖金减付比例,各赛事酌情制定。

五、承办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的赛事,奖金设置须符合《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竞赛规程》的要求。

六、以上标准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赛季开始前由中国田径协会审定发布。

马拉松赛事手册 篇5

关键词:秦皇岛,马拉松,自身条件

1 城市的自身条件

1.1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

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 南临渤海, 北依燕山, 东接辽宁省葫芦岛市, 西近京津, 位于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 是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秦皇岛市辖海港区、山海关、北戴河三个城市区和抚宁、昌黎、卢龙、青龙满族自治县四个县, 秦皇岛交通便捷, 秦沈高速铁路、京哈、京秦、大秦四条铁路干线和京秦高速公路、102、205国道贯穿全境。秦皇岛地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交际处, 夏季平均气温23.6℃度, 空气质量优良, 风和日丽, 非常适合举办马拉松比赛。

1.2 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体育资源。

秦皇岛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特色突出, 旅游业历史悠久, “千古一帝”秦始皇曾在这里求仙入海, 雄才大略的魏武帝曾在这里观潮赋诗,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渔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毛泽东著名的《浪淘沙.北戴河》气势磅礴, 令秦皇岛名扬天下。

秦皇岛虽然是一个人口只有200多万的地级城市, 但是, 在市政府的领导和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下, 全市人民共同努力, 积极打造体育名城, 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扩建体育场地, 美化运动环境。投资30多亿元进行交通改造和城市美化绿化, 扩建65条道路, 新增林木700多万株, 新增绿地70多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0%以上, 投入6.6亿元建设了高标准、高质量的奥林匹克运动中心及配套设施, 投入3.13亿元扩建体育运动场地, 投资4.8亿元建设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和国家足球学校, 投入13.13亿元修建了秦皇岛体育文化中心、奥林匹克公园、森林体育公园等体育比赛、体育训练、娱乐休闲、大众健身为一体的体育文化活动场所, 形成了以长城、滨海、生态为主要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

1.3 开展马拉松运动的基础。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 体育消费支出已成为可能。统计表明:我国城市居民每人平均参加体育活动3.54项, 到体育场馆90%的消费者一次花费在50元~100元, 全国居民用于体育用品支出占的比重也成上升趋势。尤其作为东部沿海开放城市, 秦皇岛的经济发展较快, 这方面有巨大的经济优势。对于一个具有良好环境且繁荣的城市来说, 体育健身的开展也是极好的。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划”的顺利实施, 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体育管理体制以职业化、市场化为突破口的竞技体育改革, 推动了我国体育产业化的过程。2002-2013年秦皇岛举办的各级别赛事一览表。 (表1)

近年来, 秦皇岛成功承办或举办了等十几项有影响力的国际国内系列赛事。这不但为举办赛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又通过体育赞助、体育广告等增加了收入, 据不完全统计, 2007年“四国女足邀请赛”一项赛事收入已经接近100万元。体育场馆的建设和体育赛事的不断增加, 势必推动秦皇岛体育产业的大力发展。这些对于马拉松运动在秦皇岛的开展, 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保证。

2 马拉松赛事的商业价值

2.1 刺激消费需求。

马拉松赛事的参与者与组织者众多, 这也就决定了必将带动一些相关产业与经济的发展。其中还有不少因马拉松赛事而来的观光者, 尤其作为旅游型城市的秦皇岛, 旅游方面的人数一直是秦皇岛地方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面对这样庞大的群体, 在交通、住宿及餐饮、景区游览、购物等方面的商业价值是巨大的。

2.2 拉动秦皇岛体育产业及其他产业。

我们将各类群体的赛事消费支出分别纳入与其相关的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收入中。将购买运动服装、器材和加入健身俱乐部的消费纳入广义的体育产业的收入;将餐饮消费纳入餐饮业的收入;将交通费纳入交通运输业的收入;将住宿费纳入酒店宾馆业的收入;景区游览费等纳入旅游业的收入;将购物费纳入零售业的收入。由此, 个人认为马拉松赛对秦皇岛各行业有积极拉动作用。

2.3 广告价值。

以北京马拉松赛事为例, 根据权威机构统计:北京马拉松赛的媒体广告价值已从2002年的约290万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005万美元以上。单纯看数额秦皇岛和北京没法比较, 但这说明了马拉松赛事的广告价值在不断提升, 广告价值也是赛事的主要收益。

3 马拉松赛事的社会效益

3.1 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

3.1.1 有助于对马拉松赛的了解。

通过在自己家的门口举办马拉松赛, 对秦皇岛的市民来说是一个近距离的了解。在马拉松赛的举办时间, 秦皇岛的市民可以通过比赛更加真实的了解什么是马拉松和马拉松赛的魅力所在。

3.1.2 对自身健康意识的影响。

当地的百姓可以通过参加或观看马拉松赛, 使自己的健康意识有很大的提高。这对于当地百姓加强自身的锻炼有很大的帮助。

3.2

宣传和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

3.3 提高秦皇岛城市和农村的综合素质

3.3.1 对秦皇岛市容市貌的宣传作用。

马拉松赛要穿过秦皇岛的一些区县以及部分乡村。这样, 该赛事对秦皇岛市容市貌的宣传将有很的大作用。这无异于是一场生动的宣传。通过这样的宣传, 让人们更加了解秦皇岛和它的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变化。

3.3.2 对秦皇岛市基础设施改进的影响。

马拉松赛对秦皇岛城市基础设施改进有很大的影响。通过举办马拉松, 对一些基础设施进行建设与改进。不仅有助于比赛, 更为秦皇岛的市民平时的生活提供了帮助。对于一些平时需要锻炼的人, 这样的影响也是有益的。

3.3.3

对提高秦皇岛民众文明程度的影响。

3.3.4

对提高秦皇岛城市服务业水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2]刘大力.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知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6, 1.

[3]付岗, 唐湘崎.畅游秦皇岛[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 10.

马拉松赛事手册 篇6

“体育营销”一词最早出现于1978年美国的《广告时代》杂志,广义的体育营销包括“体育的营销”和“通过体育的营销”。其中,体育的营销是指体育产品的营销,是体育个人或组织通过创造、提供并同他人交换有价值的体育产品,以满足各自需求的一种社会活动的管理过程。

体育产品范围广泛,学者徐琳将其划分为观赏型体育服务、参与型体育服务、实物型体育服务、体育信息产品和其他体育产品。文章研究的体育赛事营销是对体育赛事产品的营销,而体育赛事又涵盖了观赏型赛事和参与型赛事。

品牌内涵丰富,从研究历史演化角度,学界对品牌的理解经历了四个阶段。“符号说”从表现形式定义品牌,认为其是一种标榜个性、具有区别功能的特殊符号;“综合说”从品牌本身进行定义,认为品牌发挥着信息整合功能;“关系说”从品牌和消费者的关系进行阐述,认为品牌根本上属于消费者;“资源说”认为品牌本身就是能为企业带来利润的一种价值。

这些理解各有侧重,综合而言,体育赛事品牌是某项赛事所特有并能形成区分的名称、术语、符号或设计及其组合,它是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创建和拥有的。发展赛事品牌目的在于使赛事消费者同赛事建立良好关系,形成品牌偏好和品牌忠诚,为赛事带来长久营销优势。

2 参与型体育赛事和观赏型体育赛事

2014年国务院印发4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丰富市场供给”作为一项主要任务,提出“发展健身休闲项目”和“丰富体育赛事活动”等具体要求;在“丰富体育赛事活动”这一具体要求下,又将赛事活动划分为竞赛表演和业余体育赛事。可见,观赏型体育赛事(竞赛表演)与参与型体育赛事(业余体育赛事)均在我国拥有广泛的发展空间。

当前学界关于体育赛事的探讨多集中在观赏型赛事范畴内,实际上观赏型赛事和参与型赛事拥有广泛的异同。在探索参与型赛事品牌建设前,有必要将其厘清。

从相同点来看,两者都是体育竞赛,体现出赛事的竞争性;两者都能使接触者在与赛事进行关系建立中感受到体育带来的休闲愉悦;在市场中,两者都具商业化开发价值;两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融合和体现,观赏型赛事也会设置互动体验环节或项目,而参与型赛事也会有观赏价值。

而与相同点相比,两者的不同点则更为鲜明。两类赛事的接触方式不同,普通大众接触观赏型赛事的方式主要为现场观看和通过媒体转播收听、收看,而参与型赛事的接触者却可以在参与型赛事中直接获得赛事的亲身体验。

①两类赛事对接触者的要求不同,观赏型赛事的竞技者是专业运动员,普通大众只需对赛事有观赏兴趣;而参与型赛事要求接触者不仅对项目具有热情,还需掌握一定的项目运动能力与技巧。

②两者的传播方式不同,观赏型赛事的传播主要有现场的人际传播和经由媒介的大众传播;而参与型赛事的传播多在接触者的亲身参与过程中发生,主要为人际传播。

③两类赛事的影响方式不同,观赏型赛事的接触者通过观看获得影响,而参与型赛事的接触者通过竞技参与获得影响。

这些不同导致两类赛事的商业价值实现方式不同,进而在商业运作和品牌建设思路方面存在差异。赞助商赞助观赏型赛事,希望借由现场传播和媒介转播将信息传达给赛事观众以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其品牌传播对象主要是观众。而参与型赛事中,商业信息最直接的影响者是赛事的直接参与者和潜在参与者,这部分人是参与型赛事的主要品牌传播对象。

从观赏型与参与型的分类角度,马拉松赛事虽然有特邀选手和专业运动员参赛,融合了一定的观赏价值,但其为非运动员的普通大众提供了参与机会,鼓励更多普通人参与竞技,其项目特点更多体现出参与型赛事的特征。

3 参与型赛事品牌建设的多维度意义——以北京马拉松为例

3.1 品牌建设是为了保障北京马拉松的参与体验

赛事品牌经由其组织架构、赛事识别、内涵理念、赛道设计、医疗救援、竞赛保障等赛事各个层面得以体现,建设赛事品牌意味着对这些要素的优化,最终结果是为跑步爱好者提供更好的赛事体验,与参与者形成更加长久、积极的关系。

3.2 品牌建设有助于马拉松文化的推广

马拉松运动蕴含优秀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强调竞技的公平性与广泛的参与性,使参赛选手的自我价值不断体现。这些项目文化经由赛事传播普及。赛事水平的高低使参与者形成不同的赛事感受,导致公众对马拉松文化认知的差异。因而,通过品牌建设打造高质量赛事有助于马拉松文化的推广。

3.3 品牌建设有助于进行赞助商回报,实现赛事的商业价值

体育赞助是某机构或个人对体育项目、比赛或组织提供支持而实现互利互惠。北京马拉松的赞助企业可分为运动相关类企业(包括运动用品、运动营养品等)和非运动相关企业,这两类企业对赛事赞助诉求有一定差异。

对于运动相关类企业,北京马拉松的参赛者因具备稳定的运动习惯和生活习惯为企业重要的目标顾客群体,很可能对赞助企业形成偏好并进行购买,而且他们也会在人际交往中对品牌进行口碑传播;参赛者会倾向选择品牌强势的赛事。而非运动相关企业虽然并不以参赛者作为直接销售目标,但是其赞助目的一方面在于借助体育精神塑造商品的个性特征、使企业具有差异化形象,另一方面是希望利用赛事平台的曝光度、扩大企业自身的知名度。因而无论是哪种赞助商诉求,都要求赛事具备较高的品牌价值。

3.4 卓越的赛事品牌将有利于城市品牌建设,促进发展体育旅游经济

马拉松赛事对主办城市的影响作用不容小觑:一方面,马拉松赛事能够凝聚主办城市内部力量、带动城市居民群众健身的热潮;另一方面,马拉松运动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马拉松旅游”和“后马拉松经济”为城市带来可观的综合效益。而马拉松对城市的综合效益发挥的能力,同样取决于马拉松赛事的品牌水平。

3.5 品牌建设是在赛事井喷环境下对北京马拉松地位的保障

在全国众多马拉松赛事中,北京马拉松历史最悠久,自2008年起连续六年获得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的殊荣。然而,随着46号文件的松绑和巨大的综合效益,新兴马拉松赛事使北京马拉松这一传统赛事的影响力被逐渐分散,赞助商和跑步爱好者有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这些各具特色、服务创新的新兴马拉松赛事使得北京马拉松面临赛事市场的竞争。

依据二八定律,多数资源注入到少量顶级赛事。不断加强赛事品牌建设是北京马拉松保持其领先地位、不断扩大影响与实现商业价值的必然选择。

3.6 北京马拉松的成功品牌建设将对其他参与型赛事商业化运作具备标杆意义

萨马兰奇先生认为,“商业化是使体育运动适应现代社会的一个最有力的因素”;而46号文件的出台则为我国体育赛事商业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北京马拉松是当前中国商业价值最高的马拉松赛事之一,加强北京马拉松的品牌建设将为我国体育赛事特别是参与型赛事的商业化运营树立典范。

4 CBBE模型———种参与型体育赛事品牌研究方法

从当前学界对体育赛事的研究看,绝大多数研究并未对参与型赛事和观赏型赛事进行区分,或直接将赛事等同于观赏型赛事。而如文章分析,这两类赛事在品牌实现方面存在差异,且参与型赛事也越发体现出其品牌化的价值。另外,研究者多从“符号说”“综合说”及“关系说”的角度对赛事品牌进行探讨,较少从“资源说”的视角对赛事品牌进行研究;而实际上,将品牌视为一种资产更能反映出其在赛事营销中的价值。

因此,文章采用美国学者凯文·莱恩·凯勒的基于消费者的品牌价值模型(即CBBE模型)作为研究参与型赛事品牌的理论基础。首先,CBBE模型是一种综合性的品牌视角;其次,这是一种基于消费者也即体验者角度的品牌观点,而参与型赛事最直接的体验者即为参与者;最后,CBBE模型并非将品牌构成元素简单罗列,而是重点阐述了其间的相互关系,整个模型逻辑结构完整,同时为建立和评估品牌资产提供了可操作化的指导。

CBBE模型认为品牌是一种企业的资产,表现为顾客品牌知识差异导致其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的差异化反应。根据CBBE模型,构建一个强势品牌需要进行四步骤的工作——建立正确的品牌标志、创造合适的品牌内涵、引导正确的品牌反应和缔造适当的消费者与品牌关系;上述四个步骤依赖于构建品牌的六个维度——显著性、绩效、形象、评判、感觉、共鸣。这些维度是层层递进、共成系统的。

5 北京马拉松的品牌研究

5.1 研究设计

研究阶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具体问题设置上参考了凯勒提供的CBBE模型研究备选问题,并且结合前期访问中发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细化。除基本信息外,问卷对品牌资产的四个层次和六个维度进行了调查。

考虑到调查对象应为北京马拉松的接触者,以及调查对象分布的地域性,问卷采用了实地和线上两种发放形式(其中实地发放地点为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线上发放依托于5个跑团的微信群),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93份,其中参加过北京马拉松的调查对象有79位。由于最典型的品牌接触者应为北京马拉松实际已参与者,故主要对这79个样本进行分析。

研究所采用的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 21,主要运用了信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和参数估计、卡方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

研究的79个样本均非专业运动员。其中北京地区居民占75.9%,外地居民占24.1%;从年龄分布上,65.2%的样本集中在26~30岁和41~50岁这两个年龄区间;42%的样本锻炼时间在1~3年,29%的为3~10年;参加过1次马拉松的样本最多,占42%,其次为参加2次和参加6次及以上的样本,占23.2%和20.3%;91.3%的样本除了北京马拉松也参加过其他的马拉松或路跑赛事。

检验结果显示,测量量表中各变数的Cronbach a系数均大于0.8,因此本研究所采用的测量量表信度较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内部一致性。

5.2 研究结果

5.2.1 北京马拉松的品牌标志

整体而言,当前北京马拉松具有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参与者能够在谈论到马拉松赛事时联想到北京马拉松,并认为其拥有自己的赛事特征,体现出北京马拉松在同类型赛事中的代表性及独特性。

在品牌传播方面,北京马拉松组织方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品牌曝光,使参与者可以借由媒体渠道接触到较多的赛事报道,但参与者普遍对赛事标志这一重要品牌识别要素的辨识程度较低,并不能在未提醒环境下将其迅速识别。同时,参与者对北京马拉松赛事历史和文化的接触及了解也有限。

相较之下,年长的参与者接触过更多的赛事资讯、也更加了解北京马拉松的赛事历史及文化。而对北京马拉松有较强回忆能力的人,也普遍能察觉到其独特的赛事特征。同时,接触过更多赛事资讯的人会更加了解赛事历史文化和相关的赞助商信息。

5.2.2 北京马拉松的品牌内涵

参与者对北京马拉松的赛事参与体验评价居中。其中,参与者对北京马拉松的开赛时间、关门时间、志愿服务、周边设施、赛道设置、赛事信息获取便利性等因素比较满意;而对场地布局和赛程设置、赛事设施、参赛便利性等因素满意度较低;参赛者尤其对“比赛自然环境”这一项表示不满。

从年龄看,年长的参与者倾向于给北京马拉松较高的赛事评价,比如他们会对场地布局和赛程设置这两个整体得分较低的因素给予较高的评分,而年轻参与者则对赛事更为挑剔。此外,能方便了解赛事信息的参赛者会更倾向于认为北京马拉松场地布局、赛程设置和周边设施令其满意,也会感觉参赛比较方便。同时,参赛者对赛事绩效的评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如果参赛者对某一项指标满意,那么其往往对大多数其他指标也不会持负面的态度。

而从参与者对赛事形象形成的印象来看,排名靠前的关键词是健康、悠久、勇敢和现代。年轻人更倾向于认为北京马拉松具有健康、现代和欢乐等特质,而年长者则倾向认为其悠久、高端和荣誉。

5.2.3 北京马拉松的品牌反应

参与者对北京马拉松的满意评价居中,特别是没有参加过其他赛事的参与者会对其更加满意。北京马拉松比较符合参与者对于一项马拉松赛事的期待,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并被认为是中国马拉松的代表赛事;但是相较于这些优势因素,当前北京马拉松的赛事特征不够鲜明,赛事组织方和参赛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北京马拉松品牌识别能力强、尤其是认为其具备显著特征的参与者,以及对北京马拉松有较好参赛体验的参与者,大多对北京马拉松表现得更为满意,特别是参赛的便利性和赛事满意程度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此外,认可北京马拉松仅设置全马的参赛者,会更认可其特色鲜明。

在赛事评判方面,北京马拉松更令参与者感到骄傲和兴奋,而且对北京马拉松品牌识别能力越强、体验越好且更加满意的参与者,这种骄傲和兴奋的情感会更加强烈。

5.2.4 北京马拉松的品牌关系

北京马拉松维系着较好的参与者关系,特别是年长者更倾向于产生同北京马拉松的品牌共鸣。多数参与者愿意再次参加北京马拉松,以及向别人推荐参加北京马拉松;特别是认为北京马拉松对自己有不可替代意义的参与者,不仅更加希望再次参加,也会更加愿意向别人推荐。同时,北京马拉松品牌关系的各项指标之间也有很强的一致性,尤其是对马拉松形成赛事归属感的参与者,会乐于同其建立更加紧密的品牌关系。

另外,北京马拉松的品牌关系同品牌标志、内涵和反应等测量维度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认为北京马拉松赛事特征鲜明的参与者会更加喜欢北京马拉松;认可北京马拉松不可替代地位的参与者往往了解其更多的相关信息。

5.3 分析与建议

5.3.1 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加强同参与者的沟通

赛事组织方应更加重视同参与者的沟通交流,向其传递赛事相关信息以增加参与者对赛事的了解,提升其赛事体验;此外还要注重对赛事标志、文化和历史等赛事视觉和理念层次的传播,塑造北京马拉松整体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显著性。同时,组织方还可根据参与者的不同年龄层次及其媒介接触习惯,进行分层次的传播。

5.3.2 进行多元的赛程设置,分层次满足不同参与者需求

2015年开始北京马拉松进入“全马时代”,赛事升级意味着北马正稳步迈入国际顶级赛事的行列,进一步趋向精英赛事。这虽然是马拉松提升赛事水平的必由之路,但也提高了参与者的参与门槛。出于均衡两者的考虑,可以在保持赛事水平继续提高的同时发展北京马拉松系列赛事,在正式比赛之外增设短距离路跑,满足不同层次参与者的需求。

5.3.3 整治环境污染,优化场地布局和竞赛保障设施

北京马拉松“霾中开跑”一直受到各界关注,空气污染影响了参赛者的赛事体验,也损伤了整体赛事形象。北京马拉松赛事组织方应该针对环境问题准备更多应急预案,包括及时向报名选手通知环境状况、依据环境状况进行参赛提示等,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协力治理北京的环境问题,为参赛者提供更适宜的参赛环境。

另外,组织者也应该注重倾听参与者的反馈意见,使竞赛场地的布局更为有序并增设服务站、洗手间等保障设施,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全方位提升参与者的赛事体验。

5.3.4 打造核心优势,形成同参与者的长期互动关系

由于参与者的赛事评价有整体一致性倾向,因而组织方可以着力在赛事品牌建设的一个维度打造核心优势。一方面,鲜明的特色可以使北京马拉松进一步同其他赛事形成区隔;另一方面,独特的优势也有利于提升北京马拉松的整体品牌水平。

6 结论

观赏型赛事和参与型赛事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体育赛事的商业性和社会性对赛事品牌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与观赏型赛事相比,参与型赛事的品牌建设思路存在差异。CBBE模型作为一种基于消费者的品牌价值模型,为参与型赛事品牌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本研究也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CBBE模型是一个通用性的品牌资产衡量方法,虽然调查时对具体问题设置进行了调整,但后续研究应该更多考虑到参与型赛事在品牌建设方面的特殊性,通过实证方法探索更适合的衡量模型。同时,当前研究着眼于对品牌资产的评估,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明确品牌层级之间的关系形式,探讨参与型赛事品牌建设路径。

摘要:体育赛事可以分为参与型赛事和观赏型赛事。文章分析了两者差异并认为其有不同的品牌建设思路,同时探讨了对参与型赛事进行品牌建设的价值;进而尝试以北京马拉松为例,使用CBBE模型对参与型赛事品牌进行研究。

关键词:参与型体育赛事,CBBE模型,赛事品牌,北京马拉松

参考文献

[1]徐琳.体育营销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2—3.

[2]武恩钧,潘亚峰,魏立字.体育品牌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19.

[3]王雷.体育品牌战略[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1.

马拉松赛事手册 篇7

1. 概念及边际界定

视觉调像技术是国内近年来引进的新的概念。所谓视觉调像, 就是指通过对摄像机即时采集的画面的调整, 更合理化地分配画面的亮度层次以及更精准化地控制多机位的色彩一致。从画面中, 体现出环境、心情、心境、文化, 从视觉中表达内容, 由画面中表现本源。

本文所谓的大型体育赛事视觉调像技术, 狭义来讲, 就是指高层次足球、篮球、排球比赛, 世界性马拉松赛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类赛事的视觉调像技术。广义来讲, 各项体育赛事中, 都可以引入此设计方案。用标准化的调整, 数据化的管理, 以达到“色调一致, 饱和度一致, 主观评价一致”。

2. 研究背景和目的

大型体育赛事的视觉调像技术一直是电视技术中的重点、难点。以马拉松为代表的大型体育赛事, 属于视觉调像技术的高级阶段。它是当今广播电视的最高境界, 体现了广播电视发展的成就。

本文所涉及的视觉形象相关研究, 旨在从画面的角度提高整个节目的质量、内涵以及与城市的契合度。在世界性大都市举办的世界性的体育赛事, 必须要有与国际接轨的世界性的赛事转播信号。

二案例分析

1. 上海国际马拉松通报

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由中国田径协会、上海市体育总会主办, 起始于1996年, 已连续举行了十七届。

SMG从2009年开始进行马拉松直播, 至今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2012年, 上海国际马拉松赛首次在东方卫视全程上星高清直播。SMG技术运营中心首次引入视觉调像技术, 通过全程数据测试、分析、整理, 创新性地设计了晴雨天的差值表, 并整理完成《2012上海国际马拉松调像手册》。包括有高倍率摄像机、摇臂摄像机、遥控摄像机、钓鱼竿摄像机、车载摄像机和直升机载摄像机的转播系统全力运作, 散布在全市的11个点, 37台摄像机基本达到了“色调一致, 饱和度一致, 主观评价一致”。创造了节目制作、节目质量的新高。

2. 大型体育赛事视觉调像技术的特点及难点

以马拉松赛事为例, 大型体育赛事的视觉调像技术有如下特点和难点:

●马拉松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其视觉调像技术要体现的是城市的面貌、发展成就。不同于一般赛事转播的地方在于, 运动员不再是赛事主体, 环境也是画面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马拉松赛事的技术转播, 体现了一个电视台的技术综合实力。面对着分布于全市各点的摄像机, 如何建立起一个能够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的视觉调像调度系统十分关键;

●马拉松赛事的直播时间一般为清晨7点至9点之间。面对着室外转播并且色温变化巨大的客观条件, 如何运用数据化的方式来最大限度地克服这一困难, 也对整个团队提出了十分严苛的要求;

●赛事环境分秒变化, 操控运作体系是核心。如何能够有条不紊、平稳有序地进行直播日的各摄像机色温调度, 也是对于技术团队的挑战之一。

3. 上海国际马拉松视觉调像技术方案

(1) 设备配置方案

2012上海国际马拉松转播, 我们沿袭了具有4年工作经验的“全程热点无线接收 (ASI) 系统”, 并在全市4个点布置高清转播车, 4个点布置高清摄像机, 继续租用上海警航队的直升飞机进行航拍, 通过光缆及卫星的方式将每一路信号传送到总控演播室。

其中, 两台移动转播车为本次赛事直播的核心。每台移动转播车配有2台Sony HDC 1580摄像机、1台Sony HDW 700P蓝光摄像机, 并统一采取OCP遥控的方式, 以达到视觉形象的一致性。

分布于外滩陈毅广场、静安寺汇德丰广场、徐汇滨江龙恒路桥和上海体育场的4台高清转播车, 都使用Sony HDC 950、HDC 1580、HDC 1580R以及HDW 800P的摄像机。

4个单机点, 金陵路档案馆、明天广场、上海展览馆和国泰电影院也无外乎使用了HDW 800P的摄像机。

直升机机载采用了Sony HDC1580, 相近的Sony摄像机系列也使得全程多机位色彩一致成为了可能。

在整个转播的通话系统中, 单独开辟了大唐移动CH.2为视觉系统专用频率, 上海联通会务通通话系统作为备份。

(2) 城市景观画面设计

马拉松赛的直播, 是一个城市向世界展示风貌的窗口。项目组通过对摄像机色温 (Color Temperature) 、平衡 (Balance) 、拐点 (Knee Point、Knee Slope) 、红绿蓝增益 (R/G/B Gain) 、杂散光校正 (Flare) 以及轮廓细节 (Detail) 等参数的调整和测试, 旨在展现上海风貌, 给予电视观众以视觉上的冲击力和满足感。

a.里程路段

图2为本次马拉松赛的路段地图。通过对马拉松全程42.195公里路段进行切块化分划, 据此图进行了四次全程路段测试。这其中的每一小段长度为750m~2km不等。根据历届马拉松的成绩, 项目组预测2012年马拉松赛第一名成绩大致在2小时10分左右。以前半程0.34公里/分, 后半程0.31公里/分的速度, 制定了里程时刻表, 严格按照此时刻进行全程马拉松测试。

b.Color Temperature&Balance

由于移动转播车在全程直播时不可能反复地通过校准自动白平衡 (AWB) 来进行色彩校正, 所以必须前期将每个时间段以及每个点的色温和平衡记录下来, 作为参考。项目组通过采集晴天 (11月8日) 和雨天 (11月11日) 的数据, 大致上绘制了从清晨7:00到上午11:00的色温变化曲线图。并且于测试日 (11月17日、11月29日和12月1日) 进行反复的测试验证。

c.Knee

本次马拉松的路段前半段主要是上海老城区, 其主要特点是道路两旁有茂密的法国梧桐树;而后半段则是滨江新景, 遥望黄浦江对岸世博中国馆和卢浦大桥遥相辉映。取景的不同也造就了不同的拐点参数。

特别是在晴天, 前半段由于梧桐树的遮挡, 过十字路口时, 拐点的作用特别明显。为了能够获得更小的景深, 此段的光圈一般都放置在F2.0~F3.5之间, 过路口时的一段高亮就需要进行拐点调整。我们通过测试, 觉得此处Knee Point 15、Knee Slope 12能够在损失画面层次较小的情况下, 获得最好的效果。而在路程的后半段, 则需要调整拐点值相对较高, 来体现出“蓝天白云绿水”的美丽风景。此处我们调整Knee Point 10、Knee Slope 10、Knee sat15, 来反映出“江南风景美如画”的特点。

d.Flare

相比以往的马拉松转播画面, 项目组发现整个节目的风格偏重于高亮, 在黑电平的方面调整得较高。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特意测试了杂散光校准参数, 以辅助黑电平的调整。

与伦敦一样, 入秋的上海一样有一点点雾霾。晴天在阳光照射下, 图2中所示的金陵东路段 (中山南二路—河南路) , 万国建筑群背后的东方明珠总有一层灰笼罩着。经过11月8日和11月9日的反复测试, 通过调整杂散光校准 (Flare) 至20, 则能够有效地减少这类问题。

e.Detail

由于本次马拉松赛是东方卫视高清直播, 对于画面的清晰度也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前半段的路段为了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而缩小了景深, 势必更需要提升画面质感来突出所要呈现的东西。

经过测试, 在晴天的情况下, 画面需要更大的轮廓细节电平才能明显提升画面的主观评价, 此时Detail为10。而在雨天的情况下, 雨后的天气格外清晰, 仅仅需要调整Detail至5就能够提升画面的主观评价质量。

通过分析, 结合直播日的调像岗位工种的实际情况, 项目组编撰了一份马拉松全程参考数据。见表1。

2012上海国际马拉松媒体车全程参考数据 (晴天)

(3) 差值表设计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解决室外色温变化巨大的困难, 项目组经过反复讨论, 严格测试, 首创了视觉调像技术的新概念——差值表。

a.差值表的概念

所谓差值表, 就是指在相同光照条件、在相同位置的情况下, 在不同时间摄像机各项数据的差值。我们常用的差值, 主要有色温、平衡和R/G/B增益。因为这3项数值的变化与时间改变的关系比较明显。

项目组所做的测试, 主要的着眼点就是这3个参数。就是将不同光照条件下从清晨6:30到上午11:00色温差值、平衡差值以及R/G/B增益差值统计下来。

b.差值表的诞生

项目设计之初, 项目组就想到仅仅有全程参考数据是不能够达到预想目的的。因为每天的色温、平衡和R/G/B增益都不相同, 甚至是天差地别的。还需要一个能够将这些数据灵活应用起来的数据, 能让“死”的数据“活”起来,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通过仔细的观察, 笔者注意到虽然在相同天气的情况下, 每天的色温、平衡和R/G/B增益不相同, 但是其差值是基本一致的。差值表应运而生。

c.差值表的测试

测试之初, 晴雨天“相同地点不同时间的差值表”、“相同条件下不同机型的差值表”以及“不同地点相同时间的差值表”都列入测试范围。

经过不断的分析、比对, 我们发现, 相同条件下不同机型的差值较为固定, 不受到机型以外的其他条件, 诸如时间、地点、天气等影响。最终, 项目组仅仅记录了不同天气下各个不同机型之间的差值参数。

而在“不同地点相同时间的差值表”的测试中, 项目组发现马拉松全程地点的经纬度仅仅相差于小数点后第三位数, 由于地域差异而造成的光照、海拔等条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故最终直播日并未使用这个差值表。

项目组重点测试的, 就是“相同地点不同时间的差值表”。根据前面的测试结果, 项目组认为95%以上的差值在此表之内, 就将此表简称为“差值表”。在11月10日以及11月12日至16日, 进行了晴雨天的差值表测试。通过分析, 得到了晴天差值表、阴天差值表和雨天差值表, 如表2所示。

(4) 直播日调度方案

在拥有了全程参考数据和差值表之后, “色调一致, 饱和度一致, 主观评价一致”还需要一份有条理、统一的方案来串联。

首先就是根据比赛日天气情况, 项目组提前告知, 统一标准。如表3所示。

除此之外, 还制定了一份精确到分钟的马拉松直播日方案, 由总控通过示波器监看外来信号的钻石图, 并进行R/G/B Gain的调整。如表4所示。

三总结

上一篇:科学网络教研工作通知下一篇:春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