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冷链温度记录表(共5篇)
在疫苗、菌苗等生物制品从制药厂成品仓库发运,到给有关人群接种的冷链储运过程中,通过对其所处环境温度的监测记录,可以确认其质量,保证免疫接种效果。智能温度记录仪方便、可靠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对冷链系统的监测和管理是保证疫苗、菌苗质量,搞好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环节。以前,由于技术手段和财力的限制,缺乏在疫苗的运输、储存等复杂环境中对冷链进行方便有效监测的设备。因此,对于在常温下储运菌、疫苗和将失效的菌、疫苗用于接种的违规行为缺乏监督和判别的依据,Dickson的智能温度记录仪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缺。
不同的疫苗、菌苗对于储运环境温度有不同的要求。要确保菌、疫苗在储运过程中的安全,必须对储运过程中的环境温度进行全过程的检测记录,而且应该是全自动的检测记录,不应有任何的人为因数,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DICKSON研发的智能温度记录仪集合了温度传感技术、计算机通讯技术、固态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手段,针对冷链系统设计,合理地解决了在冷藏储运过程中的温度记录问题。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将它放在冷车、冷库的任何角落,它便可以自动帮您记录环境中温度的变化,并可下载至电脑中进行数据分析和存档。
2、智能温度记录仪(sp100)简介:(1)技术参数:
◆测量范围:-20℃~70℃ ◆精 度: ±0.5℃ ◆记录容量:32,000组
◆记录间隔: 10秒~24小时连续可调 ◆通讯接口: RS-232或USB ◆软 件:英文版本(2)功能及特点:
1、本产品具有体积小,外型美观,操作简单,性能可靠,价格实惠,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2、主要功能为:它可以全程跟踪记录运输和储存仪表的冷车、冷库中温度的变化。记录时间长:15分钟记录一次数据,可记录长达5个多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3、整机功耗小:记录仪整机使用内置高能锂电池供电,电池寿命长(视使用情况可达一年以上)。
4、软件功能强大,数据查看方便,可将记录仪的保存的数据任意转换成图表形式、WORD或EXCEL文档查看、并可将图表或报表打印出来,也可将数据保存为Access格式,数据库可以保存几年的数据。
5、记录时间间隔从10秒至24小时任意连续可调,十分方便。
6、记录温度数据无法修改,能在疫苗出现问题时提供强有力的调查证据及索赔证据。(3)使用方法:
1、用随机附带的通讯数据线将记录仪与计算机的串行口相连接。
2、在计算机上运行记录仪应用程序,设置好用户名、标题、启动时间、记录周期、停止方式等参数。
3、设定完成后脱开记录仪与计算机的连接,将记录仪置于冷车、冷库任意角落。
4、检测完毕后,再将记录仪与计算机连接,运行记录仪应用程序,将记录数据下载到计算机内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打印
5、随机附件:
1 建设背景
疫苗冷链是指为保证疫苗质量,从生产企业到预防接种单位均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全过程,疫苗冷链设备覆盖率与完好率是免疫规划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预防接种的效果和安全。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疫苗质量产生影响。按照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12年修订稿)规定,冷链设备管理人员需每天上、下午各1次查看冷链设备温度并填写温度记录表。目前传统的冷链温度监测完全依靠手工,费时费力且较为烦琐。部分人员由于工作不认真而随意填写,导致数据存在真实性问题。各个预防接种点的监测数据独立零散,难以实现全市集中化的实时查看和监管。由于缺乏预警,接种单位出现冰箱温度异常时,管理人员往往无法获悉并及时处理[2],如果是在非工作日发生停电或设备长时间故障,可能会带来较大损失。
2 系统设计
2.1 设计依据
依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江苏省药品冷链物流操作规范(暂行)》和江苏省卫生厅《关于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的通知》、江苏省疾控中心《关于预防接种相关信息系统建设有关情况说明的函》等规范和文件要求。
2.2技术路线
系统采用物联网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技术,使用浏览器/服务器结构,以J2EE开发环境为基础。采用分层设计、面向服务的设计理念,按照传统设计方式总体分为:数据层、数据持久层、业务逻辑层、表现层。数据层采用Oracle数据库,数据持久层采用Java标准的JPA2.0技术标准,并采用Hibernate3进行具体实现。业务逻辑层选用的是Java标准体系中的EJB3.1技术,表现层采用JSF2.1技术并通过第三方类库PrimeF aces进行技术展现[3]。
2.3 硬件设备
包括冷藏(冷冻)冰箱、GPRS无线温度采集器、GPRS无线网关、短信收发器、LED显示屏、台式机、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磁盘存储阵列等。
2.4 系统架构
⑴信息采集。温度采集设备安装在接种单位的冰箱内,在一个冰箱内的冷冻与冷藏区域设置多个采集点,实时监测冰箱内的温度数据。采用存储环境温度与疫苗本体温度双体系同步监测模式,从而真实有效地监测疫苗的本体温度。⑵信息传输。冷链采集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将数据传送给智能中继模块,智能中继模块再通过GPRS数据传输方式,将自定义温度报告信息通过TCP协议传输到各区县疾控数据采集中心,最后各区县数据采集中心通过http接口传输到市疾控中心,进行集中存储。⑶数据管理和利用。在监测中心,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报表和地图等多种形式展示给监测人员,市疾控、县区疾控及接种单位可通过IE访问系统平台查询实时和历史数据。温度超限并达到设定的条件时,系统会通过短信预警平台向相关人员发送报警短信[4]。见图1。
3 系统功能及应用
3.1 基础信息配置
包括预防接种单位(单位名称、机构编码、经纬度)、冷链设备(类别、编号、出产日期、规格型号、运维情况)、温度监测仪(使用单位、传感器位置、预警人员、手机号码)、用户权限等的配置和管理。
3.2 监测数据实时显示与查询
通过冰箱里的无线温度监测仪,实时将温度信息在接种单位LED显示屏上进行显示,一目了然。用户亦可通过手机、电脑登录系统,查询相应的实时数据。市及县区疾控中心可依据权限查阅本单位和下级各接种点的各类监测分析数据,接种点仅能对本单位相关数据进行操作,上级单位仅能够查看。
3.3 报表与地图展示
根据设定的时间段可以查询所有设备的监测数据,包括历史监测数据、异常情况、设备运行状态等,以曲线图和报表的形式展示。对异常情况可以按单位和设备对异常原因、异常次数、异常时长进行统计分析,所有记录可以导出和打印。系统还提供地图展示功能,对所有预防接种单位经纬度进行测量,利用免费地图软件,将所有预防接种单位的实时情况(蓝色表示正常,红色表示数据异常)在地图上进行展示,点击可以查看该单位所有冰箱的实时数据。见图2。
3.4 预警功能
(1)基础预警。根据不同疫苗的存储要求设置每个冰箱的警戒温度上下限,当超出设定温度上、下限时,系统会自动报警,以红色闪烁的形式在LED屏上声光报警,当达到设定的预警条件时,以手机短信的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在温度恢复正常后也有短信通知。(2)紧急预警。如果冰箱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极限值时,不论持续时间多长立即报警。(3)连续性异常预警。一段时间内如果温度连续性异常,且无人员处理时,系统预警。(4)断电预警。系统实时监控设备供电及运行状况,断电后预警并且供电恢复后,自动通知用户,便于用户做相应处置。(5)督导预警。上级部门发现下级冷链管理人员未及时处理,可以发送督导短信。(6)未处置预警。异常事件长时间未处理,系统自动给相关责任人进行提醒。(7)分级预警。系统根据紧急程度分为常规预警和紧急预警两种,可分别设置不同的阈值与报警频次。(8)平台(仪器)预警。当冷链设备或数据传输系统出现故障时,系统自动提醒管理员及时进行检修。
3.5 与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对接
冷链监测系统与常州市疾控中心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信息管理系统、生物制品进出库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无缝对接与数据共享,实现生物制品及预防接种全流程溯源管理。
3.6 应用情况
(1)通过信息化监测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手工纸张记录疫苗冷链设备温度的方式,提高了真实性和准确性,工作效率大大提高。(2)不论管理人员在家或身在外地,工作日或节假日,都可通过电脑、手机登录系统获悉冷链设备实时温度,不必再实地查看冷链设备温度。(3)依托其强大的预警功能,当冰箱故障、人为因素或断电造成冷链设备出现异常时,可通过手机短信向相关工作人员和领导报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使故障得到及时处理,有效地提高疫苗安全性,降低经济损失。(4)监测数据能长期保存,可以导出和打印,满足了日常工作管理要求和上级考核需要。(5)系统有地图、报表、线图等多种展现形式,形象直观。(6)数据集中保存,方便且安全性高。市、区疾控中心可根据权限查看管辖范围内所有冷链设备的监测数据,能全面掌握相关信息。(7)统计分析功能为冷链设备制冷效果及故障分析提供依据。(8)借助物联网技术、无线技术和云平台,硬件的安装、调试极为方便,无须线路改造,成本在接受的范围内。
以常州市某辖区为例,该区内有疾控中心与13家预防接种单位,有40台设备,共设置57个监测点。从2016年4月1日-2016年5月1日,在此31天监测期间,各监测点每天自动采集记录监测冷链温度数据144次(每10分钟采集一次)。冷冻冰箱温度曲线基本呈一条直线,温度波动较小,冷藏冰箱温度曲线呈一条波浪线,在上下高低峰值内来回波动。此期间有104条异常记录,总异常次数4 174次,异常时长28 152分钟,发送报警短信90条,其中工作日83条,占92.22%;休息日9条,占7.78%。在引起报警的原因中,冷冻冰箱温度高于设定值42次,本体疫苗温度高于设定值11次,本次疫苗与环境温度差异超过设定值35次,长时间开启冰箱门引起的报警2次,每次报警均有处置并记录相应处置措施。
4 讨论
近年来报道的一些疫苗事件,如“山东失效疫苗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提示传统的冷链监测系统有着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监管存在漏洞。尤其在基层预防接种单位,人手少、工作量大,依靠传统手工的温度记录方式,费时费力,数据实时性、完整性、连续性较差。当两次记录之间出现温度异常时即不能知晓故障发生的实际时间,也无法对疫苗的实际损害程度进行估计。部分人员由于重视程度、实际工作条件等原因,温度记录往往是流于形式,数据真实性存在问题。各接种单位的监测数据较为分散,上级单位不能全面掌握,监管上也存在着困难,对疫苗安全和质量造成隐患。
常州市疾控中心利用物联网技术、GPRS无线技术、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手段[5,6],建立起完整的疫苗冷链温度监测系统,覆盖辖市区所有预防接种单位。通过安装在冰箱的无线温度采集器,可全天候自动连续监测冰箱温度,改变过去每天由工作人员手工观察记录数据,实现了冷链温度监测的智能化、规范化,使监测效率、数据连续性、完整性大大提高,把管理人员从日常烦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通过手机短信报警,使故障得到及时处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7,8]。
各级疾控中心可以在线实时监测到接种单位冰箱内的温度和超温报警等情况,依托系统强大的报表统计和地图展示功能,能全面掌握当前或过去任意时间段冷链设备运行状况,不仅包括疫苗温度信息、异常情况、处置情况等,还包括冷链设备相关操作、检修等数据,为冷链设备制冷、保温性能的参考辅助分析提供依据。监测记录为实时记录和上传,确保了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杜绝了人为修改和造假的可能。
今后,将对该系统与江苏省冷链温湿度监测(冷库、冷藏车)系统进行对接,实现疫苗运输、储存全程实时监控。实践证明,区域疫苗冷链监测系统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疫苗冷链的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9,10]。
摘要:目的 建立覆盖全市预防接种单位的冷链温度实时监控系统,实现对冷链设备温度实时全面监管。方法利用物联网、GPRS无线和云计算技术,建设区域疫苗冷链温度监测系统。结果 该系统能够完成冰箱内温度的实时采集,具有多种形式的展示和报警等功能。结论 借助信息化技术建设的冷链监测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疫苗冷链,实时监测,信息化
参考文献
[1]连文远.计划免疫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2]周春宁,方蕾.江苏省冷链温湿度定点实时监测网络平台系统在疫苗储存、运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10):66-67.
[3]邵珊珊.J2EE框架下疫苗冷链物流监测系统设计[J].物流技术,2014,33(9):448-450.
[4]徐汉顺,邓竹青,刘俊华,等.区域疫苗冷链温度实时监控系统的建立与应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4):2569-2571.
[5]马寅,徐来荣,孙烨祥,等.运用物联网技术建设疫苗冷链监测系统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1):41-43.
[6]李长青,王凤双,李春龙,等.物联网技术在疫苗冷链监测系统中的应用[J].首都公共卫生,2013,7(4):189-191.
[7]陈宇,潘捷云,杨波,等.全自动温控系统在预防接种单位疫苗储存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3):379-381.
[8]徐来荣,沈鹏,林鸿波,等.疫苗全流程安全智能监管系统的应用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6):797-798.
[9]孙烨祥,徐来荣,李珊燕,等.疫苗冷链温度实时监管系统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5,21(6):675-679.
疫苗冷链, 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疫苗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冷藏设施、设备, 由于疫苗对温度敏感,从疫苗制造的部门到疫苗使用的现场之间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因温度过高而失效。为了保证计划免疫所应用的疫苗从生产、贮存、运输、分发到使用的整个过程有妥善的冷藏设备,使疫苗始终置于规定的保冷状态之下,保证疫苗的合理效价不受损害,我国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立了冷链合作项目。目前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所有的县(区)已基本完成了冷链装备。冷链的配套设备包括贮存疫苗的低温冷库、冰徘速冻器、普通冷库、运送疫苗专用冷藏车、疫苗运输车、冰箱、冷藏箱、冷藏背包以及计算机和零配件等。
一、疫苗和冷链设备实行专人管理,职责明确。
二、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温度要求进行,保证疫苗质量。
三、按照疫苗的品种、批号分类整齐存放,疫苗纸盒之间、与冰箱冰柜壁之间均应留有冷气循环通道。
四、贮存疫苗时,存量不能超过设备容积的2/3,且疫苗间要留有间隙,保持空气流通,保证制冷效果。
五、冰箱内应有温度计,每天上班后、下班前两次记录温度,并妥善保存温度登记本。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报告、检修。
六、冰箱必须专用于疫苗的贮存、运输,严禁存放和运输其他药品、食品、过期疫苗。
根据集散控制(DCS)原理,我公司研发了一套自动温度记录系统:采用电脑作为上位机,带多个探头的CYCWJ-406温度采集模块(分机)作为下位机,配接美国DALLAS公司数字化温度传感器DS18B20。核心部件全部采用进口元件,使用寿命相对较长,是我公司根据商检要求对食品加工等行业开发制造的高精度温度自动记录装置,适用于冷藏库、保鲜库、恒温库、冷冻库、速冻库及现代化的农业大棚、生产车间、大型粮食储备库、化工、蒸柜、烘箱等需要多点测温的行业。目前,该系统在国内自动化测温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一、主机采用电脑
电脑安装在机房,加装监控软件T-Monitor,对测温系统进行监控。只要打开监控软件,即可查看实时和历史数据、曲线。
二、温度测量分机
1、CYCWJ-406智能防水温度模块(分机)在现场安装,缩短了温度探头到表的探头线长度,减少了信号衰减,提高了测量精度。而分机到主机之间采用数字通信,不会产生误差。
该分机采用防水塑壳,防水防潮,安装简便。特别适用于食品加工等潮湿场合,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三、探头
温度探头选用进口高精度智能温度传感器,我公司又进一步筛选老化,从源头上确保温度测量精度和长期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