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外执行汇报(精选7篇)
2011年监外执行检察工作汇报材料
2011年,我院监所检察科以高检院制定的《人民检察院监外执行检察办法》和中央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加强和规范监外执行工作的意见》为依据,按照市院监所处《2011年全市监所检察工作要点》中‚规范和加强监外执行检察和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的要求,对监外执行检察工作中的交付执行、监管活动、变更执行、终止执行四个环节进行了全面检察,现将检察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县监外执行工作基本情况
按照《人民检察院监外执行检察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安机关监督管理的监外执行对象包括‚五种人‛即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截止2011年12月5日,我县监外执行罪犯共有116人,其中缓刑 107人,暂予监外执行7人,剥夺政治权利2人。其中暂予监外执行有1人脱管(巨军华,2001年因患病被左权县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2004年下达收监执行通知后脱逃)。一年来我院监所检察科针对监外执行罪犯分布呈现‚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在监外执行检察过程中严格按照《人民检察院监外执行检察办法》应提出纠正违法、检察建议的情形加强对县公安局、县人民法院的监督。共提出有关 1
监管活动的书面纠正违法意见10份,口头纠正意见13份。县公安局对上述10份书面纠正违法通知书和13份口头纠正意见均已全部进行了纠正和落实。其中监督县公安局对1名监外执行罪犯采取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该罪犯在考验期内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行为)。2011年未发现我县监外执行罪犯有重新犯罪现象。
二、开展监外执行检察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规范建立监外执行罪犯检察台账
按照《人民检察院监外执行检察办法》所规定的‚在监外执行工作中实现‘一帐三表’的工作制度‛的要求,全面建立《罪犯监外执行情况检察台账》、《检察纠正违法情况登记表》、《严重违法情况登记表》、《监外执行罪犯减刑情况登记表》。按照10个乡镇派出所、县城5个社区警务室,及时对罪犯监外执行情况检察台账予以分类归档。并在县人民法院向我院监所检察科送达监外执行罪犯判决书、从外省外县交付监外执行罪犯档案时,及时进行登记、填写监外执行罪犯台账,做到底数清。另外我院监所检察科还建立监外执行罪犯分布情况、考验期限总体版面,起到一目了然,便于监督的作用。
(二)及时与公安机关核对从外地交付的监外执行罪犯针对外地交付监外执行罪犯监管时间长、罪犯报到时间迟,易发生脱漏管现象的实际情况,我院监所检察科在每个
月末及时与县公安局法制科核对从外地交付的监外执行罪犯人数和相关资料信息。将监外执行罪犯的有关情况进行登记,并及时与该罪犯所在的派出所联系,了解该监外执行罪犯是否按照规定时间报到、派出所是否已经列管、监管情况如何,做到情况明。
(三)采取多种检察方式和方法,确保监督取得实效
按照《人民检察院监外执行检察办法》的规定,监外执行检察应该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察。实际工作中我院监所检察科采取定期检察与不定期检察,全面检察与重点检察相结合的方式对监外执行工作进行全面检察,并在检察情况台账中详细登记。针对外地交付的监外执行罪犯和本县重点罪犯,我们有计划重点和及时地对县人民法院、县看守所、县公安机关的交付、监督管理、变更执行活动和终止执行活动开展检察。对检察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单位提出检察建议和纠正违法通知书,督促其在限定的时间内及时进行整改和落实,并及时进行回访,了解是否真正进行了整改和落实。比如我院监所检察科通过刑期折抵检察,发现缓刑罪犯程建在考验期间有两次购买毒品的违法事实之后,及时向左权县公安局提出纠正违法通知书,左权县公安局接到纠正违法通知书后随即对程建进行了治安处罚。纠正违法、检察建议作用的有效发挥,使监外执行检察工作做到了监督强。
(四)加强剥夺政治权利罪犯的检察监督,有效服务村
‚两委‛换届
在我县村‚两委‛换届选举之际,我院监所检察科对两名剥夺政治权利的监外执行罪犯监管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检察,把重点放在告知应遵守的各项规定、监管措施落实上,督促派出所监管民警在选举期间加强对其的监督管理,为村‚两委‛换届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五)加强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检察监督
依据《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和《罪犯保外就医疾病伤残范围》的相关规定,对每一名保外就医人员的病历资料和鉴定材料进行书面审查,并在每年年底组织保外就医人员到省政府指定医院进行诊断鉴定。以此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保外就医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监外执行检察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监管民警对监外执行工作的业务知识不熟悉、不了解。具体表现是 :
1、对缓刑、假释、剥夺政治权利、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管重点和监管措施不清楚。(比如对剥夺政治权利罪犯宣告的内容和对缓刑罪犯宣告的内容区分不清,实际工作中存在二者宣告内容相同的错误)。
2、在监外执行罪犯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时,监管民警不明白应由哪个公安机关监督考察。有时出现两个公安机关都不进行监督管理的现象。(比如石匣派出所
石勇、寒王派出所朱宏亮、拐儿派出所任福生、芹泉派出所王瑞)。
(二)、个别监管民警在履行职责过程中,不认真,有应付检察现象。在检察监外执行罪犯监管档案时发现,部分派出所客观上存在人员少、业务多,监管监外执行罪犯多的状况,因此个别监管民警在落实监管措施时存在应付检察的现象,具体表现是:
1、与监外执行罪犯谈话时存在谈话内容雷同、非本人签字的现象,体现不出监督管理措施落实情况。
2、在监外执行罪犯迁居外地时,未及时将该罪犯的监督考察档案移送迁入地公安机关继续监管。
(三)有的派出所不重视缓刑、假释罪犯按期予以公开宣告
在监外执行检察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派出所只重视对监外执行罪犯的监督管理,而在监外执行罪犯考验期满时却忽视解除有关的监管措施,不重视对缓刑、假释罪犯按期予以公开宣告。
(四)有的派出所在罪犯报到时没有及时建立监管组织和监管档案
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被我县人民法院判处缓刑、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本地罪犯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持‚左权县人民法院执行报到通知书‛向执行地派出所报到,由派出所加
盖公章后,由罪犯本人交回县人民法院。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情况是派出所内勤民警在报到通知书上盖章之后却没有让罪犯与监管民警进行见面接管,最终导致监管民警不能及时建立罪犯的监管档案和组织。
四、今后监外执行检察工作的目标
(一)、认真学习有关监外执行的有关知识
由于监外执行工作涉及的法律、法规比较多,交付执行、监督管理、终止执行等各项程序比较复杂,加上人民群众对监外执行工作还不太了解,因此我们下一步将认真学习关于监外执行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特别是有关社区矫正的法律、法规,为更好地开展监督检察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严格按照《人民检察院监外执行检察办法》和中央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加强和规范监外执行工作的意见》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对监外执行检察工作,积极履职、认真履职,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在刑罚执行活动中的正确实施,有效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左权县人民检察院
1.1身患重病罪犯利用规定逃避罪责
虽然法律出于人道主义出台暂予监外执行制度,但是有一部分罪犯却利用这一制度逃避法律的制裁。有的罪犯知道自己身患重病符合监外执行条件,所以有恃无恐地从事违法活动,不怕法律的制裁,挑战法律的权威性。以某法院执行暂予监外执行制度为例,2012年1月—2014年4月,共有15人因身患重病 ( 癌症、瘫痪、尿毒症、传染病等) 不履行收监。这些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继续从事犯罪活动,毫无畏惧法律,在社会上形成不良风气。
1.2女性罪犯利用生育权规避法律制裁
女性在法律上属于弱势群体,有的女性罪犯利用生育权逃避法律的制裁,藐视司法机关的威严。暂予监外执行制度中关于刑期连续计算效力的部分有利于那些女性罪犯逃避收监。以某地方法院为例,2014年1—5月中审理的女性罪犯案件中,有2名怀孕的女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继续偷盗; 1名女罪犯为了逃避监内执行就在哺乳期又连续怀孕; 1名女罪犯在被判收监的时候利用怀孕逃避罪责。 虽然在法律上这些情况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为了防止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虽然明知道这些罪犯的行为也无能为力。
1.3钱权交易现象频发,导致不当监外执行
暂予监外执行制度中罪犯收监情况具有非常多的政策优惠,因此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钱权交易的现象。例如在利益面前,有的司法人员与医务人员容易帮助犯人作假,开假证明或是做假鉴定,这些违法违规的现象导致暂予监外执行制度执行不力,助长罪犯的嚣张气焰。甚至一些不属于保外就医的罪犯通过作假行为被暂予监外执行, 例如腰椎间盘突出、贫血、轻微肺结核等。在2013年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 工作报告》 中我们发 现,全国超过15000例罪犯属于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在众多不正当执法行为中,与减刑、假释相比,暂予监外执行不当的比例是最高的。
1.4监外执行后及时收监困难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罪犯在实行暂予监外执行之后, 如果不适宜收监的情况不存在了要及时收监。但是司法机关在执行过程中却遇到很多困难,例如有的罪犯保外就医需要到其他地方治理,那罪犯的身体情况是否好转,是否适合收监,执法机关很难掌握。例如我国某省的法律规定,余刑超过一年的罪犯如果保外就医,每年都需要有病情鉴定报告,但司法机关对罪犯的病情掌握比较困难。有的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限快要满的情况下会想尽办法逃避收监,绝大部分的罪犯在被监外执行后都很难再会被收监。
2暂予监外执行制度的出路
2.1重新定位监外执行
有的法律研究者认为,我国的暂予监外执行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立法疏漏,尽管从法律上来说是刑罚的变通执行方式,通过监外执行对罪犯实行惩罚,但是也造成很多罪犯钻法律漏洞,逃避刑罚。因此,有的学者建议将这一制度废除,可以改为 “刑罚暂停执行制度”,这种制度从法律意义上解释为,在处罚犯罪分子过程中,如果罪犯出现了不适宜收监的情况 ( 例如怀孕,重大疾病等) ,暂时不执行收监,但是如果罪犯不适宜收监情况消失后继续执行收监。这种制度在很多国家的法律中被采用,例如德国、 意大利等国家。“刑罚暂停执行制度”有利于贯彻罪刑相适应原则,罪犯在不适宜收监期间的执行不被计算到刑期之内,能够体现出法律的公正性,另外,这样也有利于防止罪犯利用暂予监外执行逃避法律的制裁,减少了刑罚变更执行期间出现的徇私舞弊现象。因此,我们建议采用 “刑罚暂停执行制度”代替暂予监外执行制度。
2.2建立健全病残鉴定制度
鉴于目前很多罪犯利用保外就医的鉴定规定逃避刑责,我们建议国家要建立完善的病残鉴定制度。例如,为了防止暂予监外执行过程中出现钱权交易的情况,应该取消和暂予监外执行机关有隶属关系的监狱医院为罪犯出具病残报告,改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资质评定而选出的有资质的医院进行鉴定。另外,罪犯保外就医的病残鉴定的程序也要进一步规范,鉴定过程要公正、公开,保证鉴定过程透明化,尤其是让利害关系方了解到每一个鉴定细节。另外,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如果在鉴定过程中,司法人员、医护人员、鉴定人员等出现徇私舞弊的现象,一定要依法严惩,追究其刑事责任。
2.3完善暂予监外执行制度,防止出现脱管、漏管现象
2.3.1完善监外执行罪犯法律文书送达的交接制度
在判定罪犯履行监外执行后要及时将法律文书传递给下级执行机构,避免出现交接脱节现象。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法院判处罪犯暂予监外执行,那么法院就要将判决书 ( 裁定书) 副本和执行通知书及时传递给执行机关,其中包括县级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 如果是监狱或者看守所根据罪犯情况批准其暂予监外执行的,也要将文书及时传递给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不能采取邮寄文书的方式,也不能由被监外执行罪犯自己提交,从而防止出现脱管、漏管等现象的出现。
2.3.2完善回访、考察制度
针对实行监外执行的罪犯,相关决定机关要定期进行回访,考察罪犯的实际情况,如果发现不适宜收监的情况消失要及时执行收监,如果回访过程中发现有违反法律的情况要严肃处理,如果罪犯刑期已满要第一时间公开宣告。
2.3.3健全取保制度,建立保证人法律追究制
暂予监外执行过程中,很多罪犯表面是在不收监的情况下接受刑罚,实际上是利用法律漏洞逍遥法外,脱管、漏管现象屡有发生。为了更好地暂予监外执行,我们应该完善保证人的法律追究制。当前,我国对罪犯保证人只从条件上有所限制,但是对其应履行的义务却没有严格的规定,因此保证人制度的缺陷性非常大。所以我们建议要完善保证人制度。第一,作为罪犯的保证人, 应该履行相应的责任,如果没有承担保证责任则需要担负法律责任,从而建立起保证人责任追究制。第二,如果罪犯要实行保外就医,可以实行保证金担保制度,也就是罪犯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选择担保金,二是选择担保人,两者并行。担保金的数额一定要达到威慑作用, 降低罪犯再次犯罪可能。担保金的数额可以根据罪犯犯罪的严重程度、刑期长短而定。如果罪犯在保外就医期间违反监管规定,可以将其保证金全部没收,提高法律威慑性。
暂予监外执行制度在实际执行期间面临着许多困境, 很多罪犯利用暂予监外执行制度逃避法律责任,我国政府应从重新定位监外执行、建立健全病残鉴定制度、完善暂予监外执行制度,防止出现脱管、漏管现象等方面入手帮助暂予监外执行制度走出困境。
摘要:我国现行的暂予监外执行制度目前陷入了困境,尤其在设计方面存在缺陷,加上有的人受到利益驱使做出违法乱纪、虚假鉴定、逃避法律制裁等现象,导致暂予监外执行制度执行不力。本文通过暂予监外执行制度目前面临的困境分析,找出了暂予监外执行制度发展的出路,解决该制度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
该院通过对全县16个乡镇社区矫正工作调查发现,未成年社会服刑罪犯社区矫正工作存在方法简单、针对性不强、社会效果差等问题。对此,该院向县委政法委递交了《关于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报告》,得到了县政法委的高度重视,并出台了《淅川县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意见》,构建了县委政法委统一领导,公检法司共同负责,财政局、民政局、信息工程学校等部门大力协调配合、全社會广泛参与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格局。
该院出台了《关于对未成年社会服刑罪犯社区矫正实施法律监督的意见》,一是建立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平台。成立了由检察长任组长,监所、公诉等部门参加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法律监督领导小组。二是建立未成年社会服刑罪犯社区矫正法律监督电子动态管理系统,录入矫正对象的个人信息、犯罪信息、判决信息、帮教措施、解除矫正时间等内容,每周更新一次。针对公检法司以及各乡镇、社区在对未成年的被告人判决、交付执行、文书送达等环节衔接不畅等问题,淅川县院协调制定了社区接管相关制度,实现了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无缝衔接机制,有效防止脱管、漏管现象。
这个月里,日子过的很平静,平静的思考自己的对错,平静的悔过自己最初莽撞犯下的错。而我现在是在后悔中长大,在后悔中学会坚强,在后悔中懂得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请相信我一生以此为警示,始终保持着这种法律的清醒!以后在任何的事上自己都要着重思考,自己做这件事是否有触到法律的利剑。希望以后的自己不要还像现在的自己一样在错后反思与改正错误,为何不事先防止做错呢!
如果每次都在错后才真正去认识到自己错的多不应该那到那时候着问题还有重要性吗?所以自己在做任何事先都要思考,思考自己做的事情会触犯到什么!本月我依旧踏实上班生活,没有过任何违法乱纪的事件。每日也都有阅读法律文集,多多学习好好改过!
汇报人:xiexiebang
我是杨xx的妻子李xx(居民身份证号为xxxxxxxxxxxxx),杨xx被xx市xx区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x年,xx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了该判决;xx因患有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住院治疗,对其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及《看守所留所执行刑罚罪犯管理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特为杨xx提出暂予监外执行申请,请依法作出暂予监外执行决定。
申请人:李xx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检察机关2003年)在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中,对不依法交付执行,违法减刑、假释、保外就医以及体罚虐待被监管人等依法提出监督意见7055人次。”检察机关已把监外执行的法律监督列为2004年工作重点。就如何加强监外执行法律监督加以探讨,甚为必要。
监外执行是我国刑罚执行的一种,是对罪犯采取不予关押,放在社会上交由基层群众监督和派出所执行相结合的一种方式。监外执行罪犯包括缓刑、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假释、暂予监外执行5类罪犯。从总体看,监外执行罪犯为数少,分布面广,居住分散,监督管理难度大。一些地区有关机关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监外执行中时常出现虚管、漏管、脱管和失控,甚至又犯罪现象,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监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从检察环节了解的情况看,监外罪犯刑罚执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文书未送达,交付罪犯脱节。有的劳改机关未按规定将原判法律文书或抄件、复印件、执行通知书或抄件、复印件、裁定书副本和犯人出监鉴定表,一并送交执行地的县级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只是给监外执行罪犯办理出监手续,让他们自己回执行地派出所报到至于罪犯实际是否到派出所报到全凭个人自觉性;有的执行机关在收到罪犯监外执行的有关法律文书后归档了事,接收来报到的罪犯后,又未及时向移交罪犯的监所回复,双方互不通气,交接环节出现漏洞,为监外罪犯脱管、失控提供了条件。
(二)监督机制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得力。有的执行机关把刑满释放人员列入重点人口管理,却没有将监外执行的罪犯列为重点人口管理,有的没有建立监外罪犯档案,没有成立帮教组织和落实具体的监督考察责任制度,有的监狱给患病罪犯办了保外就医手续,把罪犯交给当地派出所就不管了,(按规定一年应办一次保外手续)对监外执行罪犯的表现、去向无从掌握,出现虚管、漏管、脱管、失控等现象。
(三)执行程序未到位,监管不严。有的执行机关没有按照刑事诉讼法的程序规定,向罪犯及其原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群众宣布其犯罪事实、执行考验期限,以及执行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对监外执行罪犯的变动情况,未通知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期满的未按规定通知本人,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布解除,一方面造成监外罪犯成了“终身制”的“编外公民”,另一方面该收监的不收监,姑息养奸,贻害社会。
二、监外执行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
监外罪犯刑罚执行存在不少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1.有的执行机关和个别领导对监外罪犯刑罚执行的监督管理重视不够。错误认为监外罪犯不是有病在身,就是罪行较轻或在劳改期间改造较好的,下了锅的“泥鳅”掀不起大浪,思想麻痹,未能把这项工作当做一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大事抓紧抓好,有的认为目前警力紧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把对监外罪犯的管理监督当做一种额外负担,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和发挥积极作用。
2.负有执行任务的监狱、看守所和公安机关,经办人员调动频繁,业务不够熟悉。有的给刑期未满的监外罪犯办理释放手续,用的是制式的“刑满释放证明书”,弄得执行地派出所无所适从,有的对监外罪犯的有关法律文书该送交的不懂得送交,执行通知该下达的未下达,该指定当地派出所或有关单位执行的不知道指定,造成监外罪犯交付执行上的脱节。
3.罪犯“交付”监外执行的规定不具体,实践中不便操作。这是执行地派出所普遍反映的问题。对需要监外执行的罪犯,在交付的问题上,究竟是由监狱或看守所把罪犯交付到执行地派出所,还是执行地派出所到监所接管罪犯,无明确规定。
4.有些地方的检察机关对监外执行工作督促指导不够。有的多年未作检查,放任自流;有的虽有检查,但时紧时松,发现问题不及时,解决问题不得力,监督管理职能很难落实到位,监外罪犯刑罚执行流于形式。
5.监外罪犯亲属配合帮教不力。他们中的多数人存在片面认识,错把监外执行和考验当做刑满释放,认为对监外执行罪犯无需帮教。
三、完善监外执行的对策与建议
(一)监外罪犯交付执行应确保到位。有关部门应在现有的交付执行规定的基础上,制定更为明细的规定,便于各执行机关在实践中具体操作,保证监外罪犯从监狱或看守所到执行地派出所之间的交接到位,避免交接过程中的脱管失控。
(二)建立监外罪犯近亲属担保追究制。针对有些监外罪犯出监后,不到当地派出所报到接受管理监督,随意出走,脱管失控,甚至流窜外地重新犯罪,给社会造成危害的问题,很有必要建立监外罪犯近亲属担保追究制,建议在刑事诉讼法中增加这一条文:凡是被判决、裁定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要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保证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保证人应履行以下义务:监督被保证人遵守监外刑罚执行规定;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违反有关规定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保证人未及时报告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被保证人在执行期间重新犯罪的,在依法惩处被保证人的同时,对保证人处以一定制裁措施。通过实行监外罪犯近亲属担保追究制,促使监外罪犯的近亲属积极参与对罪犯的监督管理教育,实施内部“自治”,在目前警力紧张的情况下,可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监外罪犯慑于亲属家庭利害关系,不敢随意违规违法,增强守法改造的自制力。
(三)强化监外罪犯监管责任。一是检察机关应强化对监外罪犯执行工作的监督,加强对监外执行中违法行为的处罚,尤其要着重查办牵涉其中的职务犯罪;二是执行地派出所统筹安排,把监管任务分解到片区民警,专人负责;依靠基层组织、单位保卫部门、治保会动员监外罪犯家属进行帮教;三是完善奖惩制度,把这项工作列入考评内容,对于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于不能履行职责,造成监外罪犯漏管、脱管、失控或重新犯罪的,追究一定责任。
(四)完善监外刑罚执行程序。目前,监外罪犯刑罚执行,除了如何交付这个程序环节不够具体外,其余比较明确,从判决、裁定法律文书的送达,到指定单位执行,从接受罪犯应告知的规定,到监外执行期满的宣布解除,均有具体规定,其中的每一个法定程序都有它应有的作用,不可随意缺漏,有关部门只有严格按程序执行,才能使监外罪犯刑罚的执行落到实处,维护法律的权威。
2010年12月, 牛玉强成为了名人, 关于这个名人的故事还得追溯到1983年。当时牛玉强抢了一顶帽子和一把蒙古刀, 法院以流氓罪判处他死缓刑。1997年新的刑法废除了流氓罪, 可是2004年因牛玉强因保外就医逾期未归, 被新疆石河子监狱带回继续执行。他的妻子朱保侠先后找了相关的国家部门, 可是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得到答复。在多方求助无望的情况下, 朱保侠在网上发了一条帖子, 申诉自己的冤屈, 这才引起人们的关注, 2011年2月北京天问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周泽致函于新疆石河子监狱, 希望从新处理牛玉强案, 但仍然是杳无音讯。
二、牛玉强案所引发的法学思考
牛玉强案是牛玉强一家人的悲剧, 它破坏了一个正常的家庭;也是整个中国司法界的悲剧, 那么牛玉强是否应该被顺延到2020年呢?从刑法溯及力的角度来看, 牛玉强被顺延至2020年是有法可依的, 但是依照当时的法律做出的判决, 牛玉强1990年被减刑到18年时, 按道理理应服刑至2008年, 而不是2020年, 关键就是从1992年到2004年这12年期间的保外就医期间是否应该计入刑期的问题,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 从刑法犯罪期待可能性理论来讲, 法律不能强人所难
法律不强人所难的意思是法律不强求任何人做不可能的事项或法律不强求任何人履行不可能履行的事项。换句话说, 法律规范采用不是以“圣人”的道德情操要求众人;也不是以“小人”的标准去定分止争, 而是以正常人的标准去衡量以一般人的标准判断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 不可能实施其他合法行为时, 法律不要求其实施合法行为, 即使行为人没有实施合法行为而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也不能追究其法律责任。具体到本案中, 牛玉强夫妇并不懂法, 当然行为人不懂法律不能构成法律上的免责理由, 但是牛玉强在保外就医期间一直到其所在地的派出所做思想汇报, 派出所也没有说牛玉强的行为有什么不合法的地方, 所以在牛玉强的眼里, 北京民警的安排和监督是没有错的, 自己的行为也是没有错的。对于一个普通的市民来说, 如果对警察都不信任, 那还能信任社会的哪个部门?回到本案的期待可能性理论当中, 因为牛玉强对北京民警有足够的信任, 相信自己的行为就是合法的, 所以牛玉强既不具备违法认识的可能性, 也不具备期待可能性, 所以牛玉强是没有错的。
(二) 从刑法的目的和功能来看, 牛玉强的保外就医已经达到了惩罚犯罪目的, 也达到的矫正犯罪分子和教育犯罪分子的功能
牛玉强在监狱服刑期间, 先后两次被减刑, 可见其在监狱表现良好, 否则也不会得到这种来之不易的机会, 在保外就医期间也是积极配合当地民警和街道办事处的工作。所以说牛玉强的表现达到了预防犯罪的目的。刑法的有效性不在于它的严厉性, 而在于它的普遍性和及时性, 过重的刑法是治理社会不得已的表现, 也是社会管理无能的表现。一部好的法律不仅不会让坏人漏网, 更不会让好人受罪, 更不用说是冤屈, 所以对牛玉强的顺延是不符合刑法的精神。掌握一部法律并不难, 难的是掌握法律的灵魂, 法律条文只是法律精神的躯壳, 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才是最重要的。
(三) 我们在尊重历史, 尊重历史判决的同时, 应该本着从实际出发的角度, 尊重人权与维护法律的尊严
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说过:“法律之所以为人所信仰, 并不仅仅在于它的苛严和威仪, 更在于它的慈悲心。”法律的终极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法律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漏过一个坏人, 之所谓法网恢恢, 疏而不漏。我们应该尊重历史, 尊重中国刑法的罪行初定原则, 不能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去苛求历史的决定, 但在一个早已没有流氓罪的国家, 却还有人因此而服重刑, 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四) 石河子监狱、新疆石河子检察院、北京地方民警都有失职之嫌, 成为整个案件的“罪魁祸首”
首先, 石河子监狱的失职行为和滥用职权。在本案中石河子监狱在第一年的时候派干警实地考察做出了续保一年的决定, 这是合法的也是应当的, 但是从第二年开始就再也没有来过, 所以石河子监狱有严重的失职行为。更让人费解的是牛玉强成为网上的通缉犯。在本案中牛玉强已经是服刑多年的罪犯, 而不是犯罪嫌疑人;而且一直在家, 安分守己, 遵守法律法规, 接受北京民警的监督, 所以不符合在逃的条件。其次, 新疆石河子检察院和北京警察院没有尽到应有的监督职责。所以在整个过程中, 无论是北京检察院还是石河子检察院都有不作为的失职行为, 应该承担应有的责任。再次, 北京地方民警没有尽到应有的通知义务。综上所述, 三方司法机关都有失职, 这种不顾实际的顺延破坏了牛玉强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也影响了人民对于法律信仰的美梦, 因为如果是一个人犯法, 那可能只是污染了水流, 但是司法机关犯法此时就是污染了水源, 污染了水流尚有可治之法, 但是污染了水源是贻害无穷的。
三、完善监外执行的几点建议
造成牛玉强案的悲剧是许多原因促成的结果, 其中不乏有中国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执法司法人员的素质低, 公民法律意识淡泊等原因, 本文主要是从完善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来提出几点建议。
(一) 完善保外就医办法和监狱法的规定, 使其与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相统一
我国《罪犯保外就医办法》《刑事诉讼法》《监狱法》在三部相关的法律规定中就是三个不同的版本, 不知道司法机关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如何相互配合的, 如此混乱的法律该如何解决?本文建议保外就医的范围和监外执行的适用范围相统一, 即都适用于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因为不能因为是无期徒刑的罪犯就没有人权, 在生病或怀孕就只能在监狱进行, 不能监外执行。虽然立法的原意是为了防止重刑犯出来继续危害社会, 其实这是适得其反, 因为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生命他就更没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了, 再说无期徒刑也是可以减为有期徒刑的, 建议刑诉法把无期徒刑纳入到监外执行的范围当中。所以本文认为当务之急就是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
(二) 明确监外执行的内容, 进一步明确公安机关监督的内容和范围
法律明确规定了监督机关和协助监督机关, 但是没有规定监督内容和协助监督的内容, 为此现实生活中监督机关和协助监督机关也没有具体的监督措施, 一方面是使得好的监外执行罪犯得不到应有的表现机会, 另一方面是使不遵纪守法的监外执行罪犯法外逍遥, 无人问津, 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尽快公安机关完善监外执行的监督内容。同时基层单位应该给予罪犯必要的人文关怀, 不能在生活中和工作中歧视侮辱罪犯, 在监外执行期间一视同仁, 这样有利于罪犯悔过自新, 及早回到社会中, 否则会心里崩溃, 疯狂的报复社会, 这样不仅没有达到监外执行应有的效果, 更重要是造成的严重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 对于这种新刑法已经废除罪名的服刑罪犯, 可以考虑减刑或假释, 对于情况比较特殊的应该启动特赦程序
看本法的立法原意是只有在监狱里边服刑而且有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的才可以减刑, 很明显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因为如果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或者在社会上重新做人, 也不可以减刑吗?答案显然是可以的。再者管制也是在监狱外面执行, 虽然罪行严重性可能很低, 但管制可以减刑, 监外执行也同样在监狱外执行, 同样具有减刑的可能性。综合以上两点, 不难看出, 监外执行期间实行减刑制度是有其合理性也是必要的, 这样才能充分激发罪犯积极改造自己, 早日做一名社会新人。
当然假释也可以考虑适用。另外根据刑诉法的规定监外执行的期间计入刑期, 换句话说, 监外执行也是刑罚执行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符合上述规定的犯罪分子可以直接转化为假释, 是罪犯继续留在社会上。这种建议看似荒唐, 但未必没有其合理性。因为如果罪犯在社会上遵纪守法, 成家立业, 进入了正常的生活轨道, 此时再把她投入监狱, 对于一个人的家庭是何种的打击, 更可能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 法律能成全一个家庭而不会破坏一个家庭。把没有犯意已经改造成的好人继续投入监狱, 是不符合法律的人道主义关怀的, 而且浪费人力财力资源, 对国家对个人有害无利, 所以考虑假释也是牛玉强案变更执行的一种方式。
(四) 进一步明确公安机关, 检察院, 监狱三方面的具体职责, 不要在出现问题后推扯拉皮, 互相踢皮球, 然后把罪犯当作替罪羊来顶替责任
一方面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立法, 另一方面司法工作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每一件事情, 每一个犯罪分子。犯罪分子犯罪是错误的, 但是他们也有人权, 也应该享有罪犯所享有的权利。制度很重要, 执行更重要, 没有制度和法律, 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良好的切合实际的执行, 法律就是一纸空文。
首先, 应该明确公安机关的职责。笔者建议公安机关除了做好监督犯罪分子的义务, 还应该有报告义务和通知义务, 具体就是把监督的情况书面定期汇报检察院的义务, 还有把执行情况及时报告监狱的义务和犯罪分子及时收监、通知监狱方面的义务。每年公安机关要把犯罪分子的情况汇报检察院, 如果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有违法行为和不作为的失职行为, 应该及时通知公安机关纠正, 督促其履行;公安机关还应该每年向监狱方面报告犯罪分子的执行情况, 并配合监狱方面的考察, 监狱方面发函过来应及时回复, 而不是本案中监狱方面发函给北京公安机关, 北京公安机关一直没有回复。发现罪犯在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或者违法犯罪的应该及时通知监狱方面收监执行, 必要时候可以先采取强制措施, 限制罪犯的人身自由, 等待监狱方面来做出处理。
其次, 加强监狱和检察院的协调配合。一方面检察院要监督监狱是否有违法行为, 另一方面监狱要向检察院报告监外执行的情况。检察院对监外执行是一种事后监督, 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为此, 应当在法定期间内人民检察院没有提出不当的书面意见的, 法定期间过后立即执行;如果人民检察院提出书面意见的, 批准机关应当立即对该决定进行审核。经审核如果认为原决定确有错误的, 应当立即收回原已做出的决定;如果原决定正确, 就将重新核查结果书面通知检察院, 并立即执行。这样既加强了检察院和监狱的信息沟通, 又保证了法律的正确实施。
再次, 最重要是监狱和公安局要保持密切联系和紧密得配合。检察院的介入只是起监督作用, 真正的执行还是靠公安机关和监狱的配合。监狱在做出监外执行决定的时候要把做出决定及犯罪分子的具体情况, 保人的具体情况以及执行期限等相关内容同时通知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接到通知以后, 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并把执行情况及时通知监狱。在司法实践中, 可能由于公安机关人力资源短缺, 一般由犯罪分子所在地的派出所代为监督, 但派出所也人力资源少, 所以也无暇顾及这些事情, 就造成了监管的空白。为此, 建议公安机关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 专门负责处理这些事。
摘要:监外执行是刑罚变更执行的一种方式, 它体现了刑法的灵活性和人道主义的保护思想, 对刑罚执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牛玉强案件中暴露出许多背离法律宗旨的缺陷, 急需完善, 这是本文研究的中心。
关键词:监外执行,保外就医,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M].法律出版社, 2003.
[2]王作富.刑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二版.
[3]龙宗智.刑事诉讼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第二版.
[4]韩玉胜.刑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第二版.
[5]陈卫东.刑事诉讼法学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6]李桂华.保外就医的法律条件及其制度完善[J].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
[7]郭冬梅.我国暂予监外执行制度存在问题及其完善[J].牡丹江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