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语文教案(通用8篇)
1.学会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认识7个生字。
2.积累与人和自然有关的优美句子。背诵《十二月花名歌》。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对阅读的热爱。
重点:认识7个生字;积累优美的句子。背诵《十二月花名歌》。难点:学会查字典;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部首查字法查字典。(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儿歌: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呀跳,够不着。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2)生试读,找出不认识的字交流。(3)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查字典)(4)引导学生回忆音序查字法的方法,了解音序查字法用在认识字却不知其意时。引出新的查字典方法——部首查字法。
(二)认识部首(1)引导学生认识部首的含义。
(为了查字典方便,字典把部首相同的字归为一类,把这个相同的部首放在这一类字的前面,称为部首)(2)引导生找到字典的“部首目录”,熟悉常用的部首。(3)生观察儿歌中的这些字,说说它们的部首是什么。(三)学习部首查字法
(1)师以儿歌中学生不认识的“狐”为例,指导学生试按照课文中教授的几步方法,逐步练习部首查字法。
(2)引导学生归纳部首查字法的步骤。(确定部首;在“部首目录”中找到部首及所在的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部首再根据除掉部首后的笔画数找到相应的字和在正文中的所在页码;到正文中找到字)(3)开展竞赛,完成书中练习,巩固部首查字法。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的句子,生借助拼音读熟。(2)指生读句子,他生正音。(3)引导理解句子的大意。
(4)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生读熟练流利。(5)同桌合作练习背诵。
二、我爱阅读。
(1)生借助拼音读熟儿歌。(2)指生朗读,师生评价。(3)开展竞赛朗读,引导生读出情感,能熟练背诵。(4)交流:说说你通过阅读,学到了什么知识?(5)你还知道哪些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部编教材,学习指导,思辨读写,课程整合
2016年秋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公布,明确了我国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将核心素养真正落在“人”上,学科教学是关键的一环。以语文课程为基点,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相关部分融入到语文学科教学中,使学生通过各项语文学习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核心素养上获得较大的发展,这是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不懈追求。
时值教育部推出“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新教材教学,是摆在语文教师案头的重要任务。分析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着眼当前的教学现状,“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教学至少应考虑三方面问题:一是如何根据新教材编写体系,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指导”,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二是怎样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形成理性思维、质疑能力和批判精神;三是如何使学生能在开放的语文课程学习中获得综合素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聚焦“学习指导”
“学会学习”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和获得自主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教学来讲,现实仍然大量存在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的课堂,必须尽快转向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独立自主式学习和合作探究性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关注学生质疑问难、实践探究、解决问题等学习行为,指导并促进学生更为深入地思考、探索。在这由“学”取代“教”的中心位置以后,“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得到了确立,“学会学习”也就成为可能。当然,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并非让教师完全放手,而是要突出教师在学生开展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地位。
因此,对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学习指导”是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对于任何学科,学科知识都是学习指导的切入口。然而,近十几年来的语文课程改革,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学的执行,语文学科知识都被淡化处理。实践表明,漠视语文学科知识的教学,同时也就掉进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个看似合理实则空洞的论调中,且无力自拔。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那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训练,并落实到各个单元。其中还特别凸显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方面的知识及能力训练,这明显是为了矫正传统、低效的阅读技能训练观。应该说,这是语文教材编写的巨大进步。有了这样的“知识体系”,语文教师就如同获得了语文教学的“阿基米德支点”,“学习指导”也就能由此得以展开。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警惕陷入语文教学“知识本位”的泥淖。我们注重语文知识的教学及其能力点的训练,并非纯粹为教知识而教知识,不能重蹈反复操练以巩固知识的覆辙。语文知识是教学中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文化资源和精神养料,学生需要借助这些资源和养料形成语文能力。可以这样说,语文知识的学习是路径,语文素养的提升是目标。
经由语文知识的“路径”而达成语文素养的“目标”,教师的“学习指导”是“魔杖”。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阅读教学体系,三位一体,不同课型,学生从学习知识、策略、方法到将其应用于实践,体现的正是由教师引导学习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这个过程,如果没有教师“学习指导”的强力支撑,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愿望必定不能实现。可见,“学习指导”的基础是语文知识的教学,“学习指导”的目标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然而,语文知识只是形成语文素养的载体,它不能直接转化成语文素养,由“知识”转化为“素养”必须让学生经历语文学习活动。
处于“学习指导”核心环节的语文学习活动,其本质是它直接指向学习过程。学生只有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才能消化并吸收相关的语文知识,从而内化、升华为语文素养。经由语文知识切入的教师指导下的语文学习活动,其有效开展要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第一,侧重程序性知识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相对于陈述性知识的概念或观点,程序性知识更注重过程和步骤,更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步骤引导,以习得的方式达成学习效果。在这方面“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在设计时就特别关注,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读课文《窃读记》的“阅读提示”就是学生阅读过程的指导:首先是对课文整体写法知识的介绍,为学生的阅读作准备;然后根据单元默读要求,引导学生完成全文阅读,其中包括如何“一气读完”并在文中作记号;还启发学生针对课文作哪些关于写法方面的鉴赏与思考,以及如何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中运用这些写法;等等。这种注重“学习指导”的意识,无形地以过程性知识渗透在教材编写中,学生据此可以根据指导步骤有序地完成学习。自然,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注重这样具体的指导,比如教学《济南的冬天》,教师就要思考如何将朗读重音和停连的知识有机融合在文本阅读教学中,设计有效的语文活动,有秩序、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研究文本。
第二,讲究知识体系,引导有序落实。多年来,我们已深刻地认识到,教学中不注重语文知识,学生语文学习就没有着落;教学中不构建教学性知识系统,语文教学就显得零碎、无序、盲目以致低效,学生最终无法形成整体语文素养。所谓的教学性知识系统,是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按学习梯度来设计的螺旋上升的知识体系。“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在这方面用力甚多,比如关于阅读方式的教学,将朗读、默读、快读、精读、浏览等有序列地落实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同时将这些阅读方式转化成可以具体把握的要素点,渗透在各个单元学习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关于阅读方式的教学性知识系统。学教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各种阅读方式的比较,学生在实践和反思中领会知识、形成素养。当然,我们强调的教学性知识系统,是潜在于语文教学中的,其教学的核心思想是随文学习,学习语文知识最终是为了达成阅读和写作能力。
第三,坚持学生立场,引导“真实”学习。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将学生放在学习的根本地位,确保学生“真实”地开展学习,“学习指导”也才能落到实处、发挥效用。“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这种思路,其教读课文的助读系统由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理解探究”“积累拓展”组成,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由“旁批”和“阅读提示”组成,这些板块根据学习规律、内容范畴、思维层次等来体现“学习指导”的具体过程,引导学生由课内而课外的独立学习和合作探究。浙江省教研室组织编写的《语文作业本》则完全按照“课前预学”“课堂导学”“课后拓展”的体系来体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这些基于学情、探索学生真实学习的实践,都给我们教师的教学以深刻的启发。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考虑以传递信息为形式的“怎样教”的问题,更要在“怎样学会”方面对学生施以援手,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目前被广泛关注的“导学案”或“学历案”,就是体现基于学情、展示学生学习过程、便于学生自主建构的一种学习设计,其主要理念就是贯彻“学习指导”的精神。
根据以上分析,从语文学科的学习方面我们形成了一条“起于语文知识,达于核心素养”的基本学习线索:从语文知识切入,通过学习载体和语文活动,在教师精心的“学习指导”设计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以此为基础,深入指导学生通过自主语文实践和学习方式的改进,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得到实质性地提升。
二、导向“思辨读写”
近些年,随着我国教育评价的发展以及教育国际化步伐的加快,相关领域的研究者透过具体资料展开分析发现,优秀的学生,“在完成那些熟悉的、常规的、知识获得性的任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完成那些陌生的、灵活的、需要创造性的任务方面”,其表现就显得较弱。[1]这就说明我国学生整体欠缺思维能力的训练,其综合发展前景将会受到制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明确将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科学精神置于重要地位,其中包含尊重事实和证据、逻辑清晰、具备问题意识、独立思考和辩证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主要内容。这些素养内容反映在语文学科上,主要表现为联想与想象、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反思与评价等多方面的能力。
按维果茨基的观点,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和不可分离的,“思维不是在言语中表现出来的,而是在言语中实现出来的”[2]。“实现”一词清晰地表明了作为语言学科的语文教学对于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对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写作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有思考、有评判、有创造地思辨性阅读和写作,应成为我们语文教学追求的方向。
思辨读写要求学生有独立的阅读姿态,表达自己独立的见解。这与当前一般的教学有本质的区别,有人分别称之为“站立的读写”和“跪着的读写”。自然,“跪着的读写”意味着学生被动接受,阅读的主导方是“作品”;“站立的读写”则反映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阅读的主导方是学生自身。目前名著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推崇的“赏析式”读法和“读后感”写作,常常受人诟病,学生在读写过程中扮演的被动角色确实值得反思;于是教师中一些有识之士,摒弃了“赏析式”读法,改“读后感”写作为“书评”创作,概念的变换反映的是读写主体的易位,更是教师读写教学理念的更新。
思辨读写教学关注学习主体及其对阅读的主动介入,表现的是深度思维和自我意识。根据新修订的布鲁姆学习目标分类,记忆、理解、应用属于低阶认知能力,分析、评价、创造属于高阶认知能力。若学生一直处于低阶认知能力中,是不可能立足于社会并获得发展的;为适应社会进步的需求,应该使学生立足于基础能力,获得高阶认知能力,以此建构并运用知识。“部编初中语文教材”高度重视指向高阶认知能力的练习设计,比如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的“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部分,题目几乎都指向高阶思维,其中关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是如何连接起来的”这一问题,涉及清晰的逻辑能力;“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并结合课文说说依据”这一问题,以及探讨“美女蛇的故事是否为赘笔”,涉及观点表达与证据支持;评价课文中的教书先生,则涉及欣赏与评价能力;至于要求学生探究“‘大’鲁迅是带着怎样的情感来写《朝花夕拾》的”这一问题,则关乎联系与综合、实证与推理、评价与创造等多种高层思维。
为培养学生面向复杂社会的高层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应努力提倡思辨读写的教学策略。在“三位一体”编写理念下的“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强调对经典作品的阅读,教师可以着力将思辨读写策略运用其中。开展思辨读写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充分的作品阅读,教师可以设计基于整部作品但较为浅层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从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去了解作品内容或推想作者意图,如关于《西游记》,可以要求学生梳理出一个能统摄各个故事情节的基本模式;关于《骆驼祥子》,可以要求学生以祥子的名义写一份控告书。这个阅读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沉浸到作品中,遨游在作品的人物间、情景里、细节中,触发学生展开思考并不断深入。这以后,阅读活动就自然过渡到关键的第二阶段:深度的思辨阅读。这一环节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反思、创造性地阅读,推动对整部作品的深度理解和思考。而为了促进阅读能力并非很强的初中学生达成这一目的,教师要开发出较第一阶段有更高要求的导向性阅读任务,这一任务必须集综合性、生发性和思辨性于一体。比如可以要求学生探讨是否认同“《西游记》是一部有关成长的故事”的论题,学生在独立阅读和合作学习中,要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论据支撑,要能在比较中综合分析、鉴别和评断,最终能结合多方面材料从逻辑上加以验证。显然,这一学习活动体现的就是思辨的过程,集中指向高阶认知能力的培养。第三阶段中,学生就可以根据相关论题,在整理和反思中运用语言文字书面表达自己的思考。可见,思辨读写的教学策略,“读”与“写”有机融合是基本手段;教师导向性的学习任务设计是关键;充溢其中的“思辨性”是灵魂。
思辨读写,是理性的阅读和写作,也是一种建构性的阅读写作。学生在积极参与的思辨读写活动中,可以促进自身的语言建构、思维发展、精神成长和文化发育,提升语文学科的综合素养。思辨读写,能够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和敢于质疑的品质,这是一种面向不可预知的未来的核心素养。
三、注重“多元融合”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目标。从我们追求的教育结果来看,学生要培养的不仅是基本知识和技能,还有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交流和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正确收集和运用信息、进行有效工作的能力等等。以此来考察语文教学,将学生封闭在少量的语文课文、狭小的语文课堂以及有限的几部作品中,万难达成“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虽然教育不是某一门学科的事情,但如果作为开放性特征显著的语文学科都只把学生“囚禁”在“学科象牙塔”里,那学生“有知识、没能力、缺素养”的窘境就可以想见了。由此,语文课程教学要加强多元融合,包括内容上课内外融通、能力上多方面融合、领域间多学科整合等,以形成学生的综合性素养,从而成为能适应未来复杂社会、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等实践能力的人。
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体现出的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等特点,表明这一学习方式有利于实现我们的教育培养目标。阅读专题探究类是语文学科特性鲜明的研究性学习类型。阅读专题探究类的研究性学习往往与名著阅读相结合。近几年来,尽管多数语文教师认识到名著阅读之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具体阅读指导上仍陷于识记名著表层琐碎信息和采用大量试题训练的困境之中。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指导学生的名著阅读,遵循了阅读的规律,能发掘作品的真正价值。阅读专题探究类研究性学习,注重开发一个(或几个)较为复杂而又开放的研究性任务,这些任务可表现出适当的学科整合要求(如信息学等),学生在独立阅读和合作探究后,以作品(小论文、研究报告等)的形式呈现研究成果。“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多处渗透这类研究性学习,比如七年级教材在推荐《朝花夕拾》后,设置了几个探究专题,其中之一是要求学生将书中相关作品联系起来考察“鲁迅的童年”,以全面地认识鲁迅的成长经历;另外一个是要求研读书中几篇涉及儿童教育问题的文章,思考鲁迅对于儿童教育有些什么体验和看法,并联系实际,看看鲁迅的哪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这些专题探究任务都具有综合研究的特性,如果整合各种媒体技术等,还可能为研究学习带来便利,同时因为具有开放研究的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利用多种资源来推进研究的深入。这类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常为人采用,并且已由名著阅读专题研究走向生活阅读探究,如有教师要求学生搜集并研究关于“邻里关系”的各种阅读材料(其中包括非连续性的图例、数据报告等),通过合作讨论后,选择特定对象(如家长、社区负责人等)写一封信,阐述对“邻里关系”的思考和建议。其过程中需要媒体信息处理能力、合作意识、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充分展现,对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语文学科中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的另外一种类型是综合实践活动类。这类研究性学习关注语文学习与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的结合,教师根据现实情境设置较为复杂并开放的研究性、表现性任务,研究过程注重多学科介入并整合,强调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成果呈现的形态也多种多样,既有报告、论文等传统形式,也有戏剧、演讲等新形式。“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在这方面用力颇多,如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的“文学部落”专题,设置了三项活动,第一项活动“读书写作交流会”就有多方面的指导要求:学生根据自身需要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选择赛诗会、编演课本剧等合适的形式进行读书交流;邀请老师作特约指导;要用拍照、录像、录音等形式记录活动情况;向其他小组展示活动成果;等等。整个学习实践活动既展现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更包含统筹协调交流能力、分工合作能力、创意表现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以及自我管理和责任意识。这种综合实践活动类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丰富、更灵动,长此以往,学生在应对现实社会复杂问题时也肯定会因其具备的综合素养而更为自信。“部编初中语文教材”还设置了多个单元的“活动·探究”单元,立足于语文学习,通过多种活动形式,着眼于现实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养。需要指出的是,在开展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的同时,我们要认真研究不同于纸笔测试的表现性评价。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不仅要关注其研究结果,更要注重其研究的过程。
丰富语文形态,凸显课程整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这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核心素养不是通过学科知识体系建立的,它是依据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养建立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等素养不是单靠语文学科就能够培养的,而是通过多个学科、多样知识、多种能力的相互融合共同达成的。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语文学科教学,从学习能力的角度,语文教师应该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努力开展有效的“学习指导”,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从学习策略的角度,应该倡导“思辨读写”的语文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接受式学习走向主动参与式的深度学习,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应该整合其他学科,兼顾多方面能力,结合真实情境,构建开放性、研究性、实践性的语文课程。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有一条“变革学习方式”的线索贯穿以上三个维度。因此,要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最终达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育人目标,必须大力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黄浩.批判性思维: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N].中国教师报,2016-06-22(1).
一、“部编本”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指导思想及总体特色
陈先云理事长在培训报告中,开宗明义点出“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新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本精神;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特别是吸收语文课程改革(也包括教科书编写)的经验,大胆创新,努力超越现在同类教材的水平,争取成为高质量、有特色、广大师生满意的新教材”,努力做到让一线教师好教好用。
温儒敏教授将此套教材的总体特色概括为四个方面。
1.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温教授说:“教材编写是国家行为。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此套教材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而不是空洞说教的。“立德树人”是基本点,其“德”不只是政治,还有道德、理想、情操、习惯、法规等等,都有机地渗透到教材的方方面面,化为“血肉”。
2. 接地气,满足一线教师教学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近年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得到普及,深入人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普遍存在“两多一少”,即精读精讲多、反复操练多、读书太少;课堂活跃但思维浅表;综合性学习走过场;等等。这套教材努力使语文教学做“两个延伸”——向课外阅读延伸,向语文生活延伸,如从一年级就编排“快乐读书吧”栏目,引导“和大人一起读”,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
3. 加强教材编写的科学性,及时转化科研成果。重视学术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如:优先编排认识300常用字;借鉴吸收各版本教材乃至民国教材的优点,使本套教材更加符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
4. 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包括教材体例结构、选文、单元和练习设计、插图、装帧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富有生活气息。
二、“部编本”语文教科书七大创新点
“部编本”语文教科书在四方面总体特色之下,具体表现为七大创新点。
1. 选文坚持四个标准,即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和时代性。语文教材以课文为载体,因此,选文的质量关乎教材质量。课文要的是经典的、美的,又能适合教学。总体看本套教材“时文”减少了,传统经典篇目、革命传统篇目和古诗文增加了,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针对教学而言)。一年级再次降低拼音教学的难度,一是将拼音教学往后挪,先识字后学拼音;二是更明确拼音的功能定位,即让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阅读;三是拼音教学本身与识字、阅读更好地融合。
2. 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一是采取“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编排内容。所谓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即各单元内容由隐线“人文主题”和明线“语文要素”来组织,每个单元的若干篇课文大致体现一个主题,但不明确命名。而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分成若干个“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在各单元的“单元导读”或习题设计之中,即“语文要素”,使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干货”落地。二是教材提供一个“框架”,将各板块内容,如课文、识字写字、汉语拼音、口语交际等穿插进去。教学实践中可以大致依照几个板块的顺序进行,也可以灵活安排、有机融合。
3. 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让一线教师使用这套教材时有“干货”可以把握,即在语文知识点、能力点、训练点上做到心中有数,做到“一课一得”。“一课一得”的“一得”不只是人文的,更主要的是“语文要素”。这些“语文要素”体现在:(1)单元导读;(2)思考题和拓展题;(3)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4)初中阶段还有“补白”;(5)教师用书中,并努力做到有梯度、螺旋式上升。教师在备课时要梳理清楚,细化为教学行为。另外,本套教材还特别重视阅读策略、阅读技能,如朗读、默读、快读、浏览、跳读等训练,使学生有方法地阅读。
4. 阅读教学实施“三位一体”。以往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但实际教学中,不管什么文体的课文,也不管“精读”“略读”都一个模式、一种套路。本套教材为根治这种“课型混教”的毛病,开出“药方”,采取“教读”,“自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编排内容。一方面,将“精读”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从名称上反映教学理念的转变——顾名思义:“教读”课文强调教师的“教”,明确“教读,主要是教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教读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自读”课文强调学生自己的“读”,明确“自读,主要不是教师讲,而是学生自己读,把教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读课中,很多情况下,自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另一方面,阅读教学格外注意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强化运用阅读策略方法进行阅读;二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让学生有方法有速度地阅读,合力提高阅读质量。
5. 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将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系,使课外阅读课程化,“书香社会”才有真正的落点。小学一年级先识字、读儿歌童谣、听故事,再学拼音,设置“和大人一起读”;中高年级每个单元都有向课外阅读延伸,“快乐读书吧”一以贯之;初中则加强了“名著选读”,改变以往那种“赏析体”读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选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增加阅读教学的阅读量,例如,采取“1+X”的方式,教读一篇带若干篇。没有阅读量这一条,一切免谈。
6. 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一是降低汉语拼音教学的难度,明确拼音的功能定位——为识字、阅读服务,将拼音教学挪后并与识字、学词、阅读紧密结合;二是优先编排认识300常用字;三是强化“多认少写、先认后写”的原则,以尽快阅读。
7. 提高写作(习作)教学的效果。习作就是习作,不要要求太高。教材中编排有以习作指导为主线的独立单元,以增强习作指导的序列,提高习作教学的操作性、针对性和系统性。
三、增强“六个意识”,教好“部编本”教科书
陈先云理事长在培训报告中,亮明“一个观点”:一套好的语文教材,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师教学,促进语文教学改革,让语文教师不再纠结于“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他坦承“部编本”教材“好教”,但要“教好”并不容易,要“教好”这套教材,必须增强“六个意识”。
1. 国家意识。在任何一个国家,母语都在传递着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取向。“部编本”语文教材也不例外。它以语文核心素养统领,从六个方面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体现“国家意识”:(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革命领袖和革命传统教育;(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4)民族团结教育;(5)海洋与国家主权教育;(6)法治教育。教好这套教材,要时刻绷紧国家意识这根弦,必须怀抱对国家、对党、对社会主义的认同,责无旁贷。
2. 目标意识。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教学中,要强化目标意识,大胆传授必要的语文知识,加强语文能力训练。(1)明确一个核心概念:语文要素。语文要素要从三个维度即方法、能力和习惯来组织内容,将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与内容细化落实到单元内容中,并且要在单元导读中明示。如,一年级的语文要素包括,朗读:读好长句子,读好对话;词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内容理解:找出课文中的信息,概括信息作简单推断;标点: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的不同语气等。教材采取“双线组织结构”组织单元内容:宽泛的“人文主题”是暗线,教学时不要在人文主题上钻牛角尖;明确的语文要素是明线,教学时首先要明确训练目标、语文要素是什么。为强化语文要素,教材还编排了以阅读策略(包括预测、提问、阅读速度、有目的地阅读等)为主线组织的单元内容和以习作指导为主线组织的单元内容。(2)目标系列更清晰,梯度明显,螺旋式上升。目标系列上,分为阅读系列和表达系列,加强表达系列,特别是口语交际训练。口语交际加强“功能性”交际训练,从人文主题中走出来,如商量、转述等。梯度上,教材先把“语文要素”列出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分散到各册各单元中,每册都有两个重点训练项目,对“重点训练项目”与“一般训练项目”进行区分,使教学更有“抓手”。(3)语文活动的设计体现学与用相结合,例如,一年级编排“字词句运用”训练项目。
3. 文体意识。弱化策略,淡化文体,是造成阅读教学效率低的重因。不管是什么文体,基本上是按记叙文的模式去教学,本是虚构的小说,如《桥》,却当纪实作品教学;本是神话的《普罗米修斯》,孩子却真以为人间的火是“盗来的”。树立文体意识,就是对不同文体要运用不同方法,进行不同解读,如小说关注的是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和情节发展等。这套教材编排的文学作品超过历套教材,很多单元都以文学体裁来编排。教学时关注什么、怎么教,要认真研究,要教出这一文体的特点——“这一个”。教师们要加强文学修养,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如寓言、童话、神话、民间故事、小说、诗歌、散文等等。
4. 读书意识。不读书,怎么学得好语文。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指导学生读整本书,是此套教材的基本思想。每册教材课文篇数减少了,阅读量却增加了。怎么增加?一是课外阅读教材化。“快乐读书吧”栏目一以贯之,亲子阅读、“无压力”阅读、自主阅读、全民阅读的“读书线”贯穿始终,如一年级编排“和大人一起读”,从孩子入学开始就“倒逼”家长读书,进而实现全民阅读,为建设“书香社会”作出贡献。二是课文变长了。课文篇数少了,但长篇课文多了,到中年级就有3000字以上的课文。三是编排了若干阅读策略单元,教学生怎样阅读,进而会阅读。如:从读封面、读目录、读序言开始读整本书;从读儿歌童谣到读寓言故事再到读整本书;等等。要让学生读书,教师首先要读书。教师如果不读书,如何教得好学生读书。因此,读书应成为教师生活的“新常态”。
5. 主体意识。毫无疑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是,这个“主人”“主”得如何,关键看教师的组织、引导、激励、点拨的功夫。如果可以离开教师的组织、引导、激励和点拨,学生为什么还要到学校?当然,学生之所以要到学校,是因为最终要离开学校。因此,教师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促使自得、自悟、自能——学生会学习了,才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便是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辩证关系。这套教材,继续倡导:(1)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自主阅读、自主表达。该扶的扶,该放的放,扶放结合,扶放适度,是教学的基本原则。(2)不要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又回到机械繁琐训练的老路上去。训练是必要的,但训练要体现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阶段性与连续性。训练面要扩大,但训练时间要缩短,效率要提高。怎么解决这对矛盾?区分重点训练与一般训练是一条路;让训练变得有趣是一条路。“语文课要有激情、有意思。下课铃声响了,学生还舍不得下课的语文课,才是好的语文课。”
6. 科研意识。怎样用好这套教材?要加大教科研的力度,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从宏观上说,(1)教材的思想性问题:①教材怎样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容易落实?②在传递核心价值观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2)教材的科学性问题:①教材的内容结构、编排方式是否科学?是否符合课标要求?②教材是否体现了课改最新的成果?在完善教学理念方面有何突破?(3)教材的适用性问题:①教材的容量和难易度是否符合当地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接受程度?学生使用的感受如何?②教材是否便于教师教学的展开?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③还有哪些提升或改进的空间?从微观上说,(1)每课的识字量、写字量是否合适?每课新出现的偏旁部首、新的笔画安排是否适合?(2)每册编排的4个口语交际内容与人教版实验教材或其他版本教材有不同的,也有相同的,不同内容如何进行教学?相同内容又如何创新教学?(3)语文园地中“字词句(段)运用”栏目中的各项内容需要做哪些改进、提高?(4)新栏目“和大人一起读”,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如何进行操作?等等。总之,不做研究,就难以胜任教学,所以说“部编本”教材“好教”,但“教好”不容易。
四、用好“部编本”教科书的建议
“教好”教材,其实质是“用好”教材。就如何“用好”教材,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教师要学习。语文教师“学习”的首要标志是读书。诚如温儒敏教授所言“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读书,你就是语文教师”。读书,要成为语文教师的“通行证”。此其一。其二,要研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读懂了课程标准,就读懂了教材(也读懂了教学)。研读课程标准是“取法乎上”。其三,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研读教材,首先,要熟读教材,做到整本教材了然于胸。其次,要读到“文字背后”去,即对编写者的意图了然于胸,大到单元导读、课文及训练栏目的设计,小到插图、练习题、栏目名称和示例,都体现着编者用心,即便是一道小小的“扩词”练习(如下图),都蕴含着“分类”等逻辑思维训练。再次,要琢磨如何把种种“用心”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用书会助你一臂之力,因此,研读教师用书,是必做之功课——照着教师用书去做,大抵不会偏,也能事半功倍。
第二,教师要研究。研究就是针对问题想,想明白了去做,做得有趣有效就是研究成果。前面已经罗列了陈先云理事长提出的“宏观”和“微观”研究课题,这里再补充一些更细微、更实在的问题:(1)为什么要先识字后学拼音?学习拼音干什么用?(2)为什么要“多认少写”?怎么认、怎么写?(3)反复几遍就能认识一个字、就能写对(记忆)一个字?(4)拼音四线格、汉字田字格到底做什么用、怎么用?(5)一篇课文到底要教(学)什么、怎么教(学)、怎么评价教(学)的结果?即“一课一得”的“一得”(语文要素)问题,如朗读、字词、理解(明显信息、简单推断)。(6)插图怎么用?(7)如“天地人你我他”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怎么讲?(8)怎样把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结合起来?(9)说话与写话的联系与区别。等等。只有静下心来,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才是真研究,才是教师做研究之根本。
第三,评价要改变。评价是“牛鼻子”。评价不改,死路一条!不管是用“部编本”新教材,还是北师大版修订教材,抑或其他年级现行教材,评价不改革,教学改革都将功亏一篑。对于一年级:(1)不建议“纸笔测试”。即便纸笔测试,坚决不考按四线格写拼音、给汉字注音等等。(2)拼读、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词语(扩词、近义词、反义词、说话),课文理解(找明显信息),讲故事,等等评价,都应该结合教学、落实在平时,在学习过程中完成。(3)建议建立学生“学习成长记录”,但不是一人“一袋”或一人“一(印刷)本”。(4)必须开好家长会,指导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评价中。
一言以蔽之,“教好”教材也罢,“用好”教材也罢,都要遵循“二八律”。如给教师一个明确的目标,即80%的教师“教教材”,努力“教好教材”;20%的教师“用教材教”,努力“用好教材”(其中5%的教师努力做到“创造性地用教材教”)。当然这两部分是流动的,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是,退要有底线。“底线”就是“好好地教教材,努力地教好教材”。
1.通过演示、组词等方法,会认“弯、地、就”3个生字,会写“天、是”2个字。
2.学习课文第二至四小节,能熟读成诵。知道夏、秋、冬3个季节的特征,能感受不同季节的美丽。
3.能仿照课文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第二至四小节,能熟读成诵。知道夏、秋、冬3个季节的特征,能感受不同季节的美丽。
教学难点:
能仿照课文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教学准备:
1.四季的图片。
2.生字生词卡片。
3.书写指导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上节课我们感受了春天的美好,再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四季中其他的季节也很美,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夏天、秋天、冬天吧。
第一课时教学了春天这一小节,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通过美美地朗读,直接导出夏天,简洁明快。出示“荷叶圆圆”,唤起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还从哪些地方知道夏天来了。模仿这一节说一说,感受夏天的热闹、生机勃勃。
(一)学习第二节。
1.请学生自由读读第二小节,说说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的。
2.引发学生思考:荷叶为什么说“他”就是夏天?
3.出示《江南》一课的水墨图,带读“荷叶、圆圆”。(板贴“荷叶”)
4.请学生说说从哪些地方知道夏天来了。
5.指导朗读背诵。
(1)引导:夏天,真是热闹啊!再来读一读第二节,读出这种热闹。
(2)请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3)师生配合读:荷叶(圆圆),他对青蛙说:(“我是夏天。”)
(4)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这个热闹的场景,荷叶在和青蛙窃窃私语。试着背背这小节。
(二)学习第三、四节。
1.同桌交流:为什么谷穗说“他”是秋天,为什么雪人说“他”就是冬天呢?
2.学生自学,并汇报。
(1)结合学生汇报,出示秋天图片,感受秋天的美丽。
板贴“谷穗”,教师配动作,引读“我是秋天”。
请学生表演动作理解“鞠躬”:谷穗在秋天里都长成熟了,都变得弯弯的了,就好像小朋友在弯腰鞠躬一样。
指导学生读好轻声“着”。将“着”放入短语“鞠着躬”,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等方式体会这一类短语的节奏感。
随文识字“弯”。(见“识字”教学建议)
请学生加上动作读一读,感受秋天的喜悦、谷穗的有礼貌。
板书设计新颖,用板贴“荷叶”“谷穗”“雪人”,丰富学生认知,帮助理清季节顺序,为后面背诵全文铺垫。并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做做动作,演一演的形式,帮助理解“鞠躬”“大肚子一挺”等词语,朗读中加上动作,弯弯腰、挺挺肚子,学生读得更是兴趣盎然。
(2)结合学生汇报,播放课件:冬天的雪景和小朋友打雪仗、堆雪人的画面。
请学生联系生活说说冬天的快乐。
板贴“雪人”,教师引读“我就是冬天”。
指导读好多音字“地”。出示短语“顽皮地说”,通过比较朗读,让学生感受轻声“地”的朗读。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教师范读、小老师带读等方式进行指导。
随文识字“就”。(见“识字”教学建议)
请学生加上动作,表演着读,感受冬天的快乐。
3.合作朗读,表演背诵。
(1)四人小组一起合作读课文。可以一人读一节,可以合作读对话,也可以配上动作读。
(2)引导学生借助板书,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边做动作
边背诵课文。
二、想象说话,创作新诗
1.学生读课文,说说诗歌的第一、二小节和第三、四小节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2.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第一、二小节是什么对什么说,而第三、四小结是什么怎么样地说。
3.自编新诗。
引导:就像第一节课为春天创作小诗一样,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
(),他()说:
“我是()。”
4.交流自编的诗歌。可以尝试一人一个季节,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合作成一篇《四季新编》。
三、字词盘点,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和短句:“尖尖、说、春天、夏天、青蛙、弯弯、我就是冬天。”开火车轮读、男女生轮读。
2.课件标红句子“我就是冬天”中的两个要书写的字——“天、是”,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结构,比较发现异同。
3.指导书写“天、是”。
(1)田字格板书范写,请学生说说有几笔,学生集体书空。
(2)学生整体观察字形,教师提示书写要点。
(3)反馈评价:展示优秀书写;关注问题,展示纠错;肯定进步,针对不足再写一个。
书写指导有针对性。选择“天、是”,引导学生
1.学习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2.在组词中,学习换一个字,表达相同意思的技巧;明确同义词表达的侧重点。
3.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表达作用。
4.积累关于天气的谚语。
重点
1.在组词中,学习换一个字,表达相同意思的技巧。
2.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不同表达作用。
难点
学习认真细致观察的方法。
1.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学生细致观察,长期观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赏读具体的句子,使学生体会到只有细致地观察,才能将文章写得准确;不仅要细致地观察,还要长期地观察,最好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观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想,才能将文章写得生动、有趣。
2.词句段运用
词语的分类多种多样,其中有一类是同义词。在“词句段运用”中,通过“连一连”的方式,找到同义词,并明确这些意思相同的词语在用法上的细微区别。如“鸟巢”属于书面语,而“鸟窝”则多用于口语。辨析这些区别,对我们认识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在句子中,一些词语的作用非常重要。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分析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使学生充分认识这些词语的重要性,从而锻炼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3.日积月累
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弄清楚列出的每一则谚语的意思,然后要求学生当堂记忆、积累。课下让学生通过上网或者查找书籍等方式搜集更多有关气候的谚语,以增加他们的知识积累。
1.预习提纲
(1)读《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这两篇文章,说说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进行描写。
(2)通过查字典,解决在学习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中的生字问题。
(3)运用互联网等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交流平台
这是我们学过的两篇课文中的片段。通过这三个片段的展示,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准确?在观察中,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用到哪些感官?
课件出示:
1.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2.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3.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学生认真读片段,解决问题,并在全班交流。
预设:第一个片段:从“钳子、较大的土块、强有力的后足、两排锯、倾斜地铺开”等词语、短语中,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多么细致,描写得多么准确。只有观察细致了,描写起来才会更准确。
第二个片段:从“要是、萎了、痕迹也没有了、逐渐变成灰色”等词语、短语中,可以看出作者不但观察细致,而且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
第三个片段:“仔细耙扫、收拾、弹琴”等词语、短语表明作者不仅用眼睛看,还用耳朵听,用心想。可见要把文章写得生动、有趣,最好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设计意图:
认真阅读三个片段,从重点词语中感受作者观察的认真细致、表达的准确以及观察的多方面、多角度。教会学生观察,对素材的积累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二、词句段运用
课件出示教科书中“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
课件出示:
狗
鼠
鸟
猪
马
鱼
牛
虎
窝
洞
巢
圈
塘
厩
穴
棚
(1)认真观察上下两行字,大家发现这两行字有什么特点?
(2)上面的字和下面的字连起来,组成的词语表达了什么意思?
(3)上面同一个字可以连下面两个字,各组成的词语在意思上、用法上有什么异同?
(学生完成练习,并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第一行的字都是动物名称,和第二行相应的字连起来,可以组成词语,这些词语表示这种动物的“家”。同时,第一行的字与第二行可连的两个字分别组成词语,这两个词语是同义词,一个常用于口语,一个常用于书面语。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组词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三、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遣词造句的时候会发现一些词语在句子中起到特殊的作用。有了它们,句子表达的意思会更加准确。
直接表明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开门见山,非常简洁,同时引发学生们对本课主题的思考。
四、深入探讨
1.课件出示,小组讨论:
课件出示:
1.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2.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3.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4.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1)读一读,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2)深入思考,句子加上了加点词语后,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读句子,讨论,并交流。教师及时进行评价。
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逐渐”一词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而不是一下子变成灰色的。这个词语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最多”一词表明隧道最深有九寸。这个词起到了限制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我们再来读一读下面的这句话,思考:哪个词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课件出示:
这座桥长约12米,宽约8米。
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句子。并选出代表发言。
预设:“约”点明了桥的大概长度、宽度,因为测量是有误差的。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总结:说明文的语言表达一定要严谨,我们在写作中要注意。
设计意图:
理解加点词语,体会这些词语在表达上的准确性,引导学生严谨地表达。
五、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谚语。
课件出示:
1.立了秋,把扇丢。
2.二八月,乱穿衣。
3.夏雨少,秋霜早。
4.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5.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6.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2.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谚语。
(1)大声朗读。
(2)指名读。
(3)分组读,并进行评比,看哪个小组读得好。
3.指名出示在预习中搜集到的谚语的意思,并在全班交流。
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谚语和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
在弄懂谚语意思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达到背诵的目的,同时展示收集到的谚语,加深印象,扩大知识积累。
一、举一反三。
在“词句段运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弄懂书中呈现的几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外,我还列举了别的例子,让学生能举一反三,理解表程度或表限定的词语在增强句子表达准确性上的作用。这样,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加注重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始终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词句段运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认识同义词的用法,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在读中积累谚语知识。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三、教学难点:
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钱塘江大潮视频资料及人声鼎沸的音频。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2.搜集关于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设疑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板书课题)我们虽然没有亲自欣赏过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但是通过阅读和展开想象,我们一定能感受到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2.(课件出示问题)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学生汇报:作者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教师相机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
设计意图: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把握文章脉络。
二、精读课文,品文赏潮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用笔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描写景象的句子。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将全班同学分为三组:喜欢“潮来前”景象的分为一组;喜欢“潮来时”景象的分为一组;喜欢“潮头过后”景象的分为一组。)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情况。
3.各小组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汇报。
4.学习潮来前,学生汇报,相机品析重点句。
(1)课件出示重点句: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2)找一找描写潮来前钱塘江面的景象的词句。(引导学生抓住“薄雾、笼罩、宽阔、若隐若现”等词语,体会江面宽阔,薄雾笼罩的特点。)(板书:江面宽阔 薄雾笼罩)
(3)体会潮来前人们的心情。
(4)出示课件,展示江面开阔,薄雾笼罩的图片。
(5)指导朗读,语气富有轻重变化,读出江面宽阔、薄雾中若隐若现的缥缈之感。
(6)教师小结:潮来前,作者通过对观潮人群急切心情的描写,从侧面突出了一个“奇”字。
5.学习潮来时,体会钱塘江大潮的特点。
(1)师:作者在描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时,之所以把它描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那是因为作者抓住了它的突出“变化”,它有哪些突出变化呢?
(2)变化一:潮声越来越大。
①引导学生抓住“隆隆的响声”“响声越来越大”“山崩地裂”体会潮声的特点。
②出示句子,分层次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注意重点词语的语气轻重、语速快慢上要有变化。
出示重点句: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变化二:潮头越来越高。
①引导学生抓住“一条白线”“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体会潮头越来越高。(板书:万马齐奔 山崩地裂)
学生找出关键词语时,要引导学生说出由这个词语想象到的画面。
②课件出示表现“一条白线”“逐渐拉长,变粗”“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的几幅图片。
(4)变化三:观察顺序。
结合描写“潮声”“潮头”的词语,体会作者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5)观看钱塘江的视频资料。(教师随机板书:万马齐奔 山崩地裂 气势雄伟)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潮来时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齐读。
(7)(课件出示优美的轻音乐)指导学生背诵。根据课文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景象练习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6.学习潮头过后,了解大潮的余威。
(1)出示重点语句,抓住重点词语品析。
课件出示重点句: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从潮头“奔腾西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理解潮头汹涌,余威犹在;从“霎时”中理解潮头一眨眼就过,进一步理解江潮速度之快;从“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中进一步理解钱塘江大潮之奇。适时板书: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3)课件出示潮退后的图片,请学生欣赏。(适时板书:余波汹涌。)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自己圈点词句、自我评价,直接在阅读材料上留下思索的痕迹,打上认知的烙印,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思维,提高习作水平。
三、创设情境,深化主题
1.学完课文,同学们对钱塘江大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课件出示:课文回顾)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江大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江大潮呢?
2.请同学们一边观看播放的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资料,一边编导游词,可以加上自己搜集的材料,经过整理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同桌之间交流。
3.请几名同学说说导游词。
4.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仿佛真的来到了钱塘江边,钱塘江大潮以它的壮丽、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不愧为“天下奇观”!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结合课文内容和视频以及自己搜集的一些资料来编写导游词,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整理、写作能力。
四、拓展延伸
1.拓展有关钱塘潮的著名诗句。
课件出示: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李廓《忆钱塘》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毛泽东《七绝·观潮》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宋)范仲淹《和运使舍人观潮》
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涌自天来。——(明)王在晋《望江台》
2.小结:希望同学们课后能背熟第3、4自然段,并且继续搜集一些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著名诗句背诵下来。
设计意图:课后对学生提出背诵要求,让学生拓宽学习语文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整堂课的教学,以学生的“读”为主线,学生通过读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如在读、议、品的环节里,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学生喜欢哪个场景便汇报学习哪个场景的收获,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改为学生学,教师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读写结合。多处动笔,渗透“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整堂课下来,教学目标基本上都完成了,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在这样一个阅读课程体系中,“自读”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对于习惯于教读的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而言,既感到概念上的迷惑,又困于教学中的无措。“自读”,肯定不同于以往的“放任性略读”,这是大家的共识;“自读”,也需要教师的“导读”,这也是大家的共识。然而,究竟该怎样定位自读课?又该如何有效地开展自读教学?是大家目前最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
笔者在新教科书公布之始,即关注专家的相关阐述与建议,亦在自我实践中进行自读教学的尝试,同时观摩同伴的教学,有了一定的思考。现从几个关键词入手,对自读课的教学定位和教学策略进行一定的辨析。
一、如何认识自读课
“自读”的概念是相对于教科书单元中的“教读”“课外阅读”而言的,要正确理解“自读”,务必要将其放在“三位一体”的阅读课程框架中去认识。
【关键词一】重点———阅读的策略与方法
所谓的“三位一体”阅读结构,是分别从不同阅读课型、不同阅读思维、不同阅读能力的角度进行建构的,它们共同完备并丰富着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
按照人教社专家王本华的观点,“自读”和“教读”都属于课内阅读的范畴,但如果将二者加以比照,我们会发现自读课文更侧重于学生自主的阅读,其在选文的典范性上轻于教读课文,但在阅读方法的代表性上又强于教读课文。在“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七上第一单元中,《春》《济南的冬天》均为大家之作,久经岁月的“考验与沉淀”,附着有较为浓郁的人文主题,已成为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选文,因此更适宜于教读。自读课文《雨的四季》是刘湛秋的代表作品,堪称唯美之作,语言的优美与灵动相当突显,代表着写景类散文的普遍特点,适宜提炼出一般写景散文的普遍阅读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二】定位———阅读的联系与迁移
从单元结构上看,自读课居于教读课和课外阅读之间,其在足够的教读基础之上,又在有效的课外阅读形成之前,应当为连接这二者的纽带与桥梁。学生在教读课中习得的阅读策略和方法,需要在自读阅读中进行自主、灵活的运用;同时,学生通过“自读”,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发出更具提炼性、更具迁移性的阅读策略和方法,进而转化为课外阅读中的个体经验,沉淀为阅读的能力。在七上第一单元中,《春》《济南的冬天》的阅读侧重于借助朗读、想象进行品读,通过比喻、拟人进行体会。这些方法到了《雨的四季》中依然可以继续,但同时又可以提升至“把握多感官角度的景物描写”,细化至“一个景物的不同情态”,进而可以理解一般写景散文的“生动细腻的笔墨”。在单元的篇目之间,阅读的要点、策略、方法是在不断累积、演进、提升的,进而形成联系和迁移的阅读链。自读,就是这一阅读链的关键一环。
二、如何有效开展自读课教学
通过对自读课的辨识与定位,我们可以发现自读课对教师的教学视野、思维惯性、课堂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教师需要对阅读教学价值有新的探索与追寻,需要有单元整体的意识和把握能力,需要有更新的教学观念和更好的课堂组织。我们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读空间、更适宜的方法指导、更深入的教学效果。自读,并不是像表面上的“自读”二字那么简单。如何开展有效的自读课?以下笔者就几个关键词作出辨析。
【关键词三】自读
1. 自主的阅读
何谓真正的自读?就是教师不介入的学生阅读。需要指明的是,自读课中的教师不介入,并不是整堂课或者整个过程的不介入,而是在一些必要的阶段或环节中,需要教师的不介入,以此保证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比如自主性的原初阅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原初阅读中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所疑、所获,以此与课文的批注和提示、教师的指导与建议形成比照,产生学习的张力;又比如方法学习后的新阅读,让学生在新的阅读中进行一种自然的迁移,获得个体的体悟,完成对前面自读的超越,与教师的指导形成对应;再如多种活动任务的选择,可以保证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兴趣、需求自主选择,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阅读能力层面上实现自主的成长。
2. 合作的阅读
在一个学生自主性很强的阅读课堂中,如果要把握、提取最有代表性最有价值的问题和观点,必须将团队的不同声音进行比较、筛选、整合。我们知道,同伴的介入与教师的介入有着迥然的区分,同伴之间有着天然的亲近和自然的交流。与认知、兴趣、意见相近的同伴一起,会收获学习的欢愉感;与认知、兴趣、意见不同的同伴交流,会收获学习的丰富感。当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内部有着自主生成、自主消化、自主解决的学习任务时,其效果必是惊人的。因此,自读课堂的学习不仅限于个体的学生,更应指向群体的学生。自读,亦是有合作的自主阅读。
【关键词四】方法
1.方法的整合
前面已提到,把握阅读的策略和方法是自读课的教学重点。在整体单元背景下,自读课中形成的阅读策略和方法绝不仅仅来自自读文本本身,而是来自教读、自读、课外阅读方法的融通和整合,前可以照应教读,后可以迁移至课外阅读。“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阅读方法的知识在单元导语、教读课文预习提示、教读课文思考探究、自读课文旁批、自读课文阅读提示中均有所呈现,需要教师整体观照、通盘考虑,整合选取。
以新教材七上第三单元为例,单元导语、自读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预习和思考探究,均强调了默读的完整与速度,这就是单元总体的一个阅读要点。在自读课文《再塑生命的人》的旁批和提示中,我们会发现其尤为关注标题及文中相应的关键句,还有就是“记叙中的抒情和议论”。由此,我们可以将此课的重点设定为“把握关键句进行快速的阅读,从抒情与议论中理解文本”。而自读课文《窃读记》,没有旁批,只有阅读提示。该提示引入“悬念”的术语,引导学生理解并思考悬念的设置方式与连续设置悬念的写法。同时,也强调“一口气”读完全文,在过程中思考“为什么”“会怎样”。因此,教师可以将《窃读记》的教学重点定位在“在快速默读中体会悬念”“理解悬念对情节的作用”,进而推广至其他相似文本的阅读。
2.方法的转化
从淡化知识到重视知识,从忽略方法到强调方法,这是“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相对于老教材的进步。然而,教科书上的知识只是固化的知识,唯有在自读课堂中加以尝试、验证,将其概念具体化,将其方法过程化,甚至规律化,才能转化为学生的个体理解和“活的经验”。因而,在自读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地将书本的知识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发现、让学生体悟、让学生阐释、让学生习得、让学生运用,将阅读的方法变成学生的“活的智慧”,而不是“死的知识”。达成这一目标,很需要教师的设计与引导。
在《再塑生命的人》自读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迅速找到与题目相对应的关键句子,一一读出。这既能快速把握文本内容,又能很好地理解何谓“再塑生命”。若是进一步探寻,就可以发现这些抒情与议论的句子,皆基于情节依次展开。由此可以展开探究的任务,让学生谈谈“何谓关键句”“记叙、抒情、议论该有怎样的关系”,即能形成“活的智慧”。《窃读记》的重点阅读方法在于把握悬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不断地猜读感受后进行探究式的研读,分组讨论“悬念在何处”“通过怎样的方法造成悬念”,从而走向“读而致用”。
【关键词五】批注
1.借助批注
课文的旁批与课后阅读提示是新教科书自读课文的特色所在。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容易将“借助旁批读懂文本”上成了“学习怎样旁批”。究其原因,在于教师缺乏对旁批和提示的足够研读,不能明确它们的定位和作用。笔者以为,编者精心写就的旁批和提示,应有其充足的考量。一是基本性,旁批和提示旨在给广大师生一种最为基本的阅读指引和路径,使得不同的自读教学均有章可循。二是关联性,阅读旁批和课后提示之间是紧密不可分的,二者与整个单元其他方法提示又是紧密不可分的,教师要联系把握其内在的体系和隐含的路径,引导学生思考批注背后的东西。比如,有教师上《女娲造人》自读课,让学生思考教材仅有的三个旁批各有怎样的特点,就比较轻松地将学生导向了对“人物形象”“文体特点”“生活联系”等神话特质的思考。
2.超越批注
作为通行教材,“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助读栏目面向的是广大教师基本的教学需求。教材虽然提供了许多操作性颇强的助手,但我们并不能就此限制师生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自读课文教学可以基于自读课文中的“旁批和提示”,又可超越“旁批和提示”。只要教师将文本、旁批、提示作为一个整体深入研读,必能创造性地利用“旁批和提示”,引导出精彩深入的自读课堂,进入自由开放的自主阅读空间。“旁批和提示”,可回答,可改写,可深入,可仿照;我们也可以从“旁批和提示”中引出话题、引出问题、引出活动。比如:《女娲造人》中仅有三个旁批,完全可以就其中“神性人性”这一点,在文本其他地方写出“对旁批的批注”;《窃读记》只有提示,没有旁批,也可以在文中诸多处出写上“对提示的批注”;《雨的四季》的旁批则比较全面,可以让学生选择角度,模仿补写批注,再通过小组讨论推荐组员的最佳批注。
【关键词六】活动
1.走向生活
自读课是有自主阅读时空的课,是将阅读活动化的课。活动,将知识真正的“活”起来,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将阅读还原为一种生活的姿态。我们在自读课堂中设置一种富有生活情境性的语文活动,不仅有利于进行过程性的阅读指导和疏导,也有利于将课内的方法习得导向课外的方法运用,将课内的语文阅读导向课外的综合生活,将教学导向立人。
有教师在《雨的四季》自读课上设计了一个“名家散文推荐”活动,让学生担任杂志栏目编辑,为推荐文章《夏感》写出旁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欣赏、感悟美文。这一活动极具真实的生活情境,将课内自读所学的方法自然无痕地迁移到课外去,不仅锻炼了语文能力,更培育一种综合的素养,对某些孩子而言,或许还有一种对文字职业的兴趣和理想,令人心动。
2.引导思维
通过情境性的活动,自读课走向的是一本书的阅读、一类文本的阅读、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这种开阔的时空走向,使得自读课相比于教读课更利于开展探究性、批判性、比较性、反思性、关联性的阅读,进而培养我国学生(或语文学习中)长期缺乏的创造性思维、探究性思维、审辨性思维乃至理性的精神。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力,以思维力的要求来设计活动,这是自读课给我们语文教学带来的一次改变的契机。
三、进一步的辨析
无疑,自读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一次自我改变与进步,但正如前面对自读课文“旁批和提示”的分析一样,教材用自读课型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辅助和引导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限制性和局限性,使得一个整体单元的教学框架走向固化。
另外,我们将“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与美国中学语文教材相比较,可以发现其对“它山之石”有了一些切实的借鉴,引入了许多新的、序列性的知识,让语文教学有了切实的抓手。但是,生活情境化的活动任务依旧不足,这点在自读课文的编排中尤为明显。从整个单元体系来看,虽说自读课链接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却难以将阅读自然地迁移到写作,当然,这也是教材“读写配合”而不是“读写结合”的一种现实性的考量,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也是暂时性的保留。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字形、看图片、动作演示、展示汉字演变等方法,识记“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9个生字,认识新偏旁“三点水”和“草字头”。
2。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正确书写“可、东、西”3个生字,学写新笔画“竖钩”和“竖弯”。
3.借助生动的画面,通过自由读、齐读、小组读、同桌合作读、表演读等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采莲人的欢快之情,体会江南的景色之美。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江南美景图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江”“南”:重点认识新偏旁“氵”,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姓名认读“江”;指导“南”的读音。
二、走进诗歌,识字读文
1.自由读古诗,要求:边看插图边读古诗,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同桌互读古诗,学习圈出来的不认识的字,教师巡视。
3.教师呈现古诗,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预设“采”字的教学:
(1)卡片出示“采”字,指名学生当小老师,教教大家。(2)播放“采”字的微视频。
4.同桌互读古诗,读准字音。
三、学习诗句,感受美景
(一)學习前两行诗句
1.课件出示江南采莲的美景,提问:你最喜欢江南的什么风景?(莲叶、莲……)
2.交流反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
(1)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莲”,学习新偏旁“斗卜”:“莲”就是荷花,“采莲”就是采莲子;“莲”可以和哪些字交朋友?(莲叶、莲花、莲蓬……)
(2)指导学生感受荷叶“田田”的美景。
仔细观察莲叶的样子,用自己的话赞美莲叶一碧绿的、一张接一张的、层层叠叠的……莲叶这么多、这么密,就是古诗中的一个词——田田。
指导朗读:江南采蓬时节,大大的、绿绿的莲叶一张挨一张、一层叠一层,多美啊!谁来美美地读给大家听?让我们配乐朗读,再一次美美地读一读这两句诗。
(二)学习后五行诗句
1.师:看着莲叶的美景,听着你们动听的朗读,湖中的小鱼也乐了。瞧,它们也来了。
图片出示红色的“鱼”字,学习“鱼”字。
2.读后五行诗句,小鱼儿在莲叶间干什么?
学习生字“东、西、北”。看图猜字:
3.创设情境,体会“戏”的快乐。
师:谁来当小鱼?这条小鱼,你想游到哪儿去?(反复巩固认读“东、西、南、北”)小鱼小鱼,你的心情怎么样?(自由自在、快乐)
小鱼这样自由快乐地在莲叶间游戏玩耍,诗句中用了哪一个字来表达小鱼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鱼“戏”莲叶间的自由快乐之情。
(三)游戏表演,熟读成诵
1.播放歌曲《江南》,加动作表演读。
2。用师生对读、同桌表演读、拍手歌等多种形式朗读古诗。
3.看课文插图,背诵古诗。
四、字词盘点,指导书写
1.摘莲叶,读生字。
师:小鱼快乐地玩耍着,我们也来做一个游戏吧。(PPT出示)莲叶间藏着许多生字,谁认识它们?(北、江、可、鱼、采、莲、东、西、南)
2.出示“可、东”,认识新笔画“竖钩”。
观察比较,这两个字有哪些相同的笔画?认识“竖钩”,红线勾出竖钩在田字格中的不同位置。
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东”字书写,边范写边说口诀:一横平平稳又稳,撇折折在横中线,左右两点齐对称。
学生书写,反馈评价,学生再写一个。
3.播放“西”的书写微视频,认识新笔画“竖折”。
教师范写一学生书写一反馈评价一学生再练。
【设计意图】
汉乐府《江南》是一首优美的采莲曲,富有江南水乡特色,语言生动活泼,格调清新明朗。整首诗短短七行,前两行写了江南水乡的美,是采莲的好地方,后五行写了鱼儿在莲叶间游水嬉戏的情景,还配有淡淡的水墨画,孩子们很喜欢。学生在这之前只学了两篇课文,识字量少,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都有一定的困难。基于学情和第一学段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努力达成“识好字、读好文、写好字”这三个要求。
一、“多种方式”识好字
在教学中,我试图引领学生通过看字形、看图片、动作演示、观察汉字演变、摘果子等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识好字。在集中识字环节,制作“采”字微视频,通过展示“采”字的演变,变抽象线条为生动图形;继而联系生活经验,点明“采”有“摘、取”之意,表示人用手去拿、取,又把“采”字放入果农摘果子的生活情境中(“爪字头”代表伸手去取,“木字底”代表一棵结满果实的树),这样学生识字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在巩固环节,我以歌曲、游戏的方式作为课间操复现,集课中放松游戏、识字、诗歌梳理于一身,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既消除了疲劳,又自然而然地背诵了课文,更为接下来的写字教学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朋辈互助”读好文
“朋辈互助”是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一条路径。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借助“朋辈互助”的学习方式,同桌共读一首古诗。在朗读环节,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小组合作、师生对读、问答读、小组合作演读、情景表演等方式,运用角色转换入情入境,演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采莲人的欢快,体会江南景色之美。
三、“观察比较”写好字
【部编人教语文教案】推荐阅读:
三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10-19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11-09
(部编)人教语文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古诗《池上》06-10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教学反思07-27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识字教案-语文园地07-01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1-08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