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学籍电子注册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育部学籍电子注册(精选8篇)

教育部学籍电子注册 篇1

为适应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需要,教育部印发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学生学籍电子注册办法(试行)》,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为每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建立学籍电子档案。

《办法》明确,学校注册新生学籍时,对之前在其他教育阶段取得学籍的学生,中专学校直接接续学籍电子档案,并按学生系统要求补充学籍所需其他信息。新生学籍电子注册之前,国家和省级学生系统自动在全国不同教育阶段学生数据库中对新建学生学籍信息进行查重,对信息重复的学生暂不予注册。学校和学籍主管部门经学生系统对学生学籍电子注册信息进行审核,并通过身份证信息认证后,学生获得正式学籍号。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在校生不得同时注册和拥有多个学历教育学籍。不得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生学籍。

《办法》规定,每年新生秋季学籍电子注册截止时间为当年的11月20日,春季学籍电子注册截止时间为当年的4月20日。职业中专新生报到后,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对复查合格的学生通过学生系统为其建立学籍电子档案,并提交上级学籍管理部门核准。学籍管理部门依照国家相关规定核准通过的学生方可取得学籍。

教育部学籍电子注册 篇2

电子注册是一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行计算机网络注册管理的一种办法, 实行国家、省、学校三级管理。它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的合理有效的新型学历证书管理制度, 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加强和完善高校的学籍和学历证书管理制度的必然产物。

进入21世纪,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新一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传递方式更为方便、快捷, 同时随着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以及人们更深入的研究、探索、创新, 以往的单机管理系统得到了彻底改变。其基本特性是容量大、速度快、网络化, 并且可以在既定平台上构造新的子系统。它不仅全面升级了原有的技术硬件, 更加有力地推动了远程教育学籍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由此可见电子注册的实施不仅仅是管理手段和工具的一种更新, 从深层意义上看它触及到学籍管理模式乃至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技术本身并不能替代管理行为, 因此如何在远程教育学籍管理中推行和完善电子注册制度, 也成为了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远程教育学籍管理中推行电子注册, 有以下好处:1、推行电子注册, 有利于打击文凭制假贩假。在一段时期, 不法分子从事文凭制假贩假活动以牟取暴利, 不仅损害了高校的声誉和国家教育的形象, 而且扰乱了国家教育的正常秩序, 实行电子注册制度, 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这一违法行为;2、推行电子注册, 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其间一些不规范的招生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源质量有所下降, 因此, 实行电子注册制度, 严格学历证书管理工作, 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3、推行电子注册, 有利于保证人才公平竞争。随着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有些高校为了谋取利益也不惜乱发学历证书, 实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 监督和审查高校毕业生名单及资格, 能有效地抑制这些现象的发生;4、实行电子注册, 有利于国家学历制度和学历证书的严肃性, 维护高校的社会地位;5、实行电子注册制度, 可以强化学校学籍管理, 有效地切断了假学籍产生途径, 切实保障了远程教育学生的正当权益。

当前, 远程教育的学籍档案管理手段还相对滞后, 很难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籍管理文件制度不健全; (2) 管理措施不得力, 管理手段落后; (3) 学籍原始档案不完整, 整理不规范; (4) 检索方法相对落后, 提供资料欠准确; (5) 档案材料内容空泛, 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综合素质; (6) 档案使用效率低, 转递较为混乱等等。在进行电子注册工作时, 要充分利用各类档案, 确保注册信息的准确性和完备性, 建立信息保障。尤其要突出做好毕业生资格审查这一工作重点, 准确、及时上报注册信息数据。它是高质量地完成证书信息电子注册任务的基础性、前提性工作, 应作为学历证书管理过程的工作重点。必须对历届毕业生学历证书授予资格进行严格审查, 对证书注册信息进行逐条核实、反复校对, 按时上报省教育厅要求的电子注册信息数据, 确保做到“该注册的一个不能漏, 不该注册的一个不能有”。

要在远程教育学籍管理中推行电子注册制度, 还应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

第一, 重视学籍学历的电子注册制度, 认真核查、落实数据信息, 力保相关数据的准确, 按时按量地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电子注册数据。

第二, 在完成好学籍电子注册的基础上, 更好的与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衔接。

第三, 远程教育应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学籍管理时, 应围绕学历电子注册的相关信息建立完善的信息体系, 构建学籍管理的信息网络, 使学籍管理较快地实现现代化。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学籍信息管理是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措施。对学生的学籍信息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化管理, 能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平台共享, 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远程教育电子注册制度建设工作都已经顺利起步, 但是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交流和总结, 并逐步完善。例如, 各学校自行开发的适合于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学籍成绩管理系统所涉及的管理内容与国家的学籍学历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范围上有所差异, 两者之间存在协调问题;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点, 在管理上按照统一模式进行管理是否切合实际;远程教育模式下的学籍管理电子注册和普通的学籍管理系统是否可以通用等。因此, 完善远程教育的学籍学历管理制度, 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 还需要高校管理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王玉娟:《浅析现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J], 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05 (11) :55.[1]王玉娟:《浅析现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J], 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05 (11) :55.

教育部学籍电子注册 篇3

关键词:电子注册;成人教育;学籍管理;应用

电子注册工作可以说是学籍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维护学历证书的公正性以及对毕业生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最重要措施。下面,本文将从成人教育进行电子注册的重要性,以及电子注册对象、内容和学籍管理的关系进行简要论述,以便对电子注册在成人教育学籍管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一、电子注册制度简述

电子注册制度是高等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的基本信息,以报表的形式上交给教育部门,一旦经省教育部门审核后,再上报给国家教育中心,这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所实行的一种网络注册管理的方法。所谓的电子注册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新生注册,另一种是毕业生学历注册,其内容涉及到新生到毕业生的所有信息。

新生注册也就是各校将报到新生的所有信息上报到所属省教育部门,教育部门经过认真核实后,再上交给上级教育中心。审核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需要学校做出解释,否则不予注册,最后再将准确的信息进行注册以便供各地进行查询。

毕业生学历证书主要来源于新生的注册信息,注册后的信息将被转入学校进行学籍上的管理,如果学生通过毕业审核后,学籍信息就会添加相应的证书信息,然后再将学历证书上报给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将当年新生的注册信息进行核对,各项信息都吻合后才算通过审核,不吻合者需要学校进行解释,否则不进行注册。最后再交由上级教育中心进行审核,只有经过审核后才能得到国家的承认。

二、电子注册的意义及特点

(一)电子注册的意义

1、在一定程度上维护教育需要。成人教育管理过程中实行电子注册制度可以有效杜绝社会上经常出现的假文凭现象。近年来,许多人开始从事文凭造假的工作,以便从中谋取利益,不仅损害了成人教育的形象,扰乱这种教育工作的正常秩序,还影响到了整个社会中的就业分配等相关工作,严重影响到人事的发展和改革。虽然一直采取措施对这种行为进行打压,但还是无法从根本上进行解决。针对所出现的这种问题,实行电子注册制度,可以有效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发展。

2、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教育部门滥发证书。在实行电子注册制度之前,大多数教育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问题,降低相应标准对文凭证书滥发,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损害了成人教育的信誉。然而,实行电子注册制度,可以说是有效遏制这种事情发生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可以维护相应的学历制度,有助于提升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特点

1、先进性。教育过程中实行电子注册,不但可以体现出管理上的科学性,还可以促进手段上的先进性,大大减轻工作中的负担,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手工操作所带来的问题,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2、科学性。教育过程中实行电子注册制度不但可以实现管理上的科学化,还可以减轻学籍管理人员的劳动量,降低错误几率。与此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便捷性,所谓电子注册只需要在网上进行注册,相较于过去那种传统的工序来说是非常方便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3、真实性。电子注册将学生的所有信息都存储在计算机上,并由教育部门将其发放到网络上,方便人们对信息的查询,这样既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又可以进行相应的监督,不但可以对证书进行维护,还可以有效打击造假行为。

三、电子注册存在的问题与加强措施

(一)电子注册存在问题

1、数据管理不规范。在对学生进行招生时,经常性的对信息进行读取时会存在相应问题,比如:出生年月的格式不够统一,这就严重导致在读取过程中出现错误,给电子注册工作带来麻烦。同时,在对学籍进行管理的平台设计也存在问题,窗口显示的信息比较少,要想完整的看完该学生的信息,需要不断进行翻页工作,这样很不方便,窗口设计不够人性化。

2、没有在管理过程中及时建立相应的制度。实行电子注册制度后,各高校应该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促进电子注册制度的实施。但是,高校却没有再对其进行研究,致使电子注册制度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

3、管理人员培训力度不够。电子注册需要管理人员对学生信息掌握时要快速、准确,同时,还应该熟悉计算机网络操作。但是,在成人高等教育过程中的管理人员大多数都是兼职人员,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因此,也就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这可以说是完成该工作的基本任务。

总之,电子注册在成人教育学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有许多,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不仅严重影响到工作的进行,还有可能会导致该工作停滞不前。

(二)加强措施

1、在一定程度上重视管理工作。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各级领导首先应该重视这一工作,只有领导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才能带动下面人员进行工作。因此,领导应该从思想上重视电子注册工作,同时,还应该在人力、物力上进行相应的支持。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高校都把成人教育看成是赚钱的工具,因此,也就致使该工作得不到重视。但是,成人教育的信息同样也需要在网上进行查询,并向全社会宣布,学籍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一点差错,都将对学生的毕业造成麻烦,同样还会给学校带来大量的负面影响。针对这类现象,各级领导应该充分重视管理工作,以便为成人教育提供可靠的保障。

2、在一定程度上完善制度。电子注册制度在实行过程中并不是很完善,这就需要对这种制度进行完善,从而使成人高等教育更加规范化。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电子注册校验制度,在管理过程中实行责任制,进而确保该工作的有效进行。与此同时,还应该做好毕业生的审核工作。成人高等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范围广、距离远,这样的情况管理起来十分困难,因此,在他们毕业前,应该有着详细的计划,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从而为顺利完成审核奠定基础。

3、在一定程度上落实各项工作。为了能够有效保证该工作的顺利完成,必须对其强调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工作人员具有相应的责任感。因此,这就需要在管理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对各项工作进行落实,这样可以有效确保学生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过程中还可以建立动态数据库,也就是针对在校学生的学籍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这是对毕业生名单进行上报的依据,也是进行电子注册最基本的工作,可以有效确保学生注册信息的真实性。

结语:综上所述,电子注册在成人教育学籍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还应该在管理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制度上的改进和完善,进而确保该工作的顺利进行。当然,上述所讲并不是很完善,这就需要在以后的教育工作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以便借助更多措施促进电子注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提高学校教育水平的同时,为国家带来建立更多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曾超.电子注册在成人教育学籍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9(09)

[2]时亮.浅谈成人高校学籍管理与电子注册[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0(04)

[3]王婷婷.浅谈高校成人教育学籍管理与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Z1)

[4]高冲.在远程教育学籍管理中完善电子注册制度[J].才智,2008(13)

教育部学籍电子注册 篇4

窦 俊

(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上海,200052)

摘要:本文将从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工作角度出发,探讨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在高校开展新生报到和学籍电子注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就进一步完善确认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考 录取 学籍 电子注册

随着我国高考招生制度的不断改革,如何更大限度的保障阳光高考的实施,保证高考招生的公平、公开、公正,切实维护广大考试的合法权益,关于这方面的举措我们每年都能够在教育部的高考招生文件中看到一些亮点。在现实的教育环境下,对顺利参加完高考的考生来说,拿到高校录取通知书进入大学继续学业是寻求人生目标、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一步,但每年的高考录取过程中,我们都能够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介看到一幕幕招生骗局,这样的现象几乎每年都要重新上演。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不法分子在扰乱高校招生秩序,但其带来的社会危害性却是深远的,为此,教育部也从多方面花大力气对招生录取工作进行全程监管,并在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文件中首次明确了在录取考生的录取通知书中发放“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

一、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

在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的第51条中写到:高等学校须将拟录取考生名单(包括统考、保送、单独考试拟录取的考生等)报经生源所在省级招办核准。省级招办核准后形成相应录取考生名册和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加盖省级招办录取专用章,作为考生被高等学校正式录取的依据,予以备案,同时须在高等学校同批次录取结束后三日之内将录取考生名册和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寄给有关高等学校。高等学校根据经有关省级招办核准备案的录取考生名册填写考生录取通知书,加盖本校校章,连同省级招办提供的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直接寄送被录取考生。1

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一式两联,一联随高考录取通知书一并寄发给录取考生,一联由录取高校留存,作为新生报到时查验。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一般包括如下内容:姓名、考生号、性别、身份证号、考试类型(一般为秋季统考)、总成绩、录取院校、录取层次、录取专业、录取类型、计划性质等,同时还在确认表上公布考生所在省级招办提供的录取信息查询方式 1 教育部《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及途径。

二、对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工作的促进作用

(一)和录取通知书形成双保险,有效防范违规录取生和招生欺诈,净化入学关口

每年的新生报到阶段,都会出现“冒名顶替”入学的现象,或者学生持假录取通知书来校报到,或者学生所持假录取通知书找不到报到学校等等,这些都是由招生欺诈所产生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高校的新生报到工作和学籍电子注册工作。对于招生欺诈现象,我们大致可以归纳为4大类。

1。“特殊类招生”骗局。与普通高招相比,“军校招生”、“自主招生”、“定向招生”、“小语种招生”、“少数民族预科生”等都有特殊规定。在相关层面上照顾到了特殊需要的同时,也给少数别有用心者留下了一定的“人为操作空间”。特殊类考生的身份有着严格的认定程序,并且都需要参加统一的测试。

(1)军校招生。不法分子冒充部队“首长”“将军”,打着为军校招收学员的旗号,利用信息闭塞的边远地区(如乡镇、贫困地区)的考生和家长对招生信息掌握较少,对军校招生的神秘性,伙同他人伪造军官证,以承诺“将高考落榜学生送到军队院校学习,将来转为部队正式干部”等手段骗取钱财。

(2)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主要包括艺术类、体育类,以及部分港澳院校在内地招生等,考生参加自主招生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高考前通过自主招生院校组织的测试,二是获得院校测试合格后还须参加高考。上当受骗的考生或者是成绩在二本线左右,想上个重点院校,但是没有特长,或者是有某些方面的特长,但成绩偏低。不法分子就是利用考生在这个弱点,常在学校附近的旅馆住下,或者租房作为办公室,冠冕堂皇地拉横幅打广告。

(3)定向生。国家出台定向生计划,目的是为艰苦行业、艰苦地区以及国防、军工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定向培养人才。定向招生,需由用人单位和有关高校签订就业协议,定向的地区主要是西部,定向行业主要是艰苦行业,包括国防、军工、农林、地矿、油田等,而且定向就业单位不能参与高校定向招生录取工作,也不能以任何理由向考生收取任何费用。不法分子利用家长在这方面信息的缺乏,编造定向生计划,假借定向招生名义,利用“定向”词义的模糊性大做文章,向考生和家长兜售游说,吹嘘可以搞到定向招生计划,并作出种种承诺,声称只要交足所谓的“定向费”,在降分录取的同时,就可被录取。2.“招生体制类”骗局。由于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和层次的多样性,不同性质的大学在高考招生体制上也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而招生骗子正是利用考生和家长对招生体制的不了解、不熟悉而设置陷阱。(1)文凭承诺。这类承诺最容易引起三批档次左右考生的注意力,如“独立院校”“高职高专”等。独立学院的招生计划是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必须在教育部备案,而教育部门从未批准授权任何独立学院具有“专本连读”办学资格。同时,独立学院只能颁发独立学院的毕业文凭,而不能颁发母体高校的毕业问题。还有一些学校并不具备发放国家承认学历的资格,但在招生章程上却声称自己有研究生院;有些学校甚至声称某些专业颁发名校的毕业证书,而实际上所发的只是这些学校的结业考试证书。

(2)教育形式、学历性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除了普通高等教育之外,还有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但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其入学门槛较低,不法分子就是钻了考生和家长对我国现存的学历学制层次设置情况不清楚的空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当家长花钱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才知道就读的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或网络学院等。

(3)伪造录取通知书。直接伪造录取审批手续和录取通知书这类情形在招生欺诈案件中非常普遍,而且成本低,操作简便。每年高考录取阶段,总有一些考生会莫名其妙地收到某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且会有好几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骗子采用的是“广泛撒网,愿者上钩”的伎俩,但很不幸的是,他们总能钓到“鱼”。

(4)补录。在某批次录取快结束时,由于部分院校招生不满招生,导致缺额,补录仍执行院校所在批次,由省级招办按照考生填报的补录征集志愿和分数投档录取,补录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院校在某省招生未满额,继续补录至圆满;二是院校在某省招生遭遇“小年”,未招满。考生和家长就把这个当作是最后的救命稻草,招生骗子就成了考生在急切、迷茫、无助时的精神寄托。

3.“心理战术类”骗局。高考失利,心有不甘,考生们试图开启“独木桥”外的一条捷径。虽然教育部门三令五申,没有捷径可循,无奈考生和家长不能自持,很容易“急病乱投医”。

(1)利用潜规则。招生潜规则的流行一方面是因为教育资源的短缺,另一方面是因为招生录取过程缺乏必要的透明性,缺少有效的外部监督。不法分子往往谎称自己与众多全国重点大学的校领导和招生办有“特殊关系”,只要考生家长肯花巨额“办事费”就能顺利得到录取名额,考生交上钱后也不敢过问录取情况,觉得这种“暗事”见不得人,等到学校开学了,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才大呼上当。

(2)签订风险协议。此类情形主要出现在高考低分的考生群体中,不法分子声称办入正规本科院校学习,并签定协议,承诺办不成全额退款。这原本来是一个骗局,但因有美妙的“风险协议”在先,考生和家长就降低了疑虑,感觉安全性有保障。其实不然,这只是被骗得舒服一点而已。

4.“高科技类”骗局。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高校大多都建立了学校信息管理平台,对于招生录取结果,也开通了网上查询功能。不法分子就是利用了这个网络查询功能,不仅伪造录取通知书,而且还伪造查询网站,让考生和家长不得不相信真实性。非法招生网站发布信息成本低,只要有考生受骗,就能获得巨大的利益。非法招生网站主要分为两类:一是采用“狂轰烂炸式”的宣传,高价出售统招名额甚至高校的保送名额、内部指标;二是“含蓄”的宣传,它们使用了很“正规”的名称,如“安徽高考网”(虚假网站),网站的页面看上去也很“正规”,还刊登了许多来自官方的信息,但夹杂了许多不准确的招生信息。

这些形形色色的骗局最终都会归结到高考录取通知书这个关键环节上,考生在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后,应及时查看是否有盖有本省高校招生办公室印章的高考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同时应及时登陆本省教育考试院查询核对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二)让考生提前核对录取信息

在新生学籍电子注册过程中,经常出现新生录取的专业名称和教育部下载的招生录取专业名称有不一致的现象,给高校的学籍电子注册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考生的录取信息主要包括录取院校、录取层次、录取专业、录取类型等,是考生被高校录取的重要信息。虽然录取信息在录取通知书上也有记载。但部分高校采用人工填写录取通知书,或者在录取通知书打印过程中有人为失误造成记载信息有误,为此,考生可以对照省级招办印制的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来核对自己的录取信息,一旦发现有不一致情况,应及时通过录取通知书上的联系方式与录取高校的招办老师进行联系。

(三)让考生提前核对个人信息 核对个人信息是每年的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工作的重点,也是关乎考生切身利益的重要环节。从往年的注册工作来看,按照提交修改的数量大致的顺序是身份证号码、民族、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等。对于提交修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高考报名后在公安机关修改个人信息。有些考生在高考报名之后向公安机关申请更改姓名、出生日期等信息,获得批准后在报到入学时向学校申请修改。有些考生在高考报名前向公安机关提交更改信息申请,但尚未获得批准。

2. 高考报名个人填写有误。这类情况比较普遍,如姓名的繁简体、姓名的生僻字、身份证号和户口编号混淆等等。

3. 高考报名录入计算机系统有误。有些是考生在规定的报名网站输入时粗心大意而导致的,有些是报名点集中录入计算机系统时工作人员因长时间打字劳累而导致,或打字较快而出现的偶然性错误。

4. 高考报名人为故意修改。某些借读考生在就读高中的“挽留”下在当地报名参加高考,以便为高中增光添彩;但由于报名系统对身份证号的前六位做了限定,为此就出现了在高考报名中人为故意修改考生的身份证号报名信息。

5. 公安机关登记有误。在某些偏远地区,由于硬件条件等限制,导致身份证号在公安机关登记时造成错误,尤其是实行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后修改最后一位校验码的较多。

6. 冒名顶替。在报到入学阶段可能会出现冒名顶替现象,冒名顶替的学生由于用的是别人的个人信息,为了达到上学目的并最终获得毕业文凭,不得不向学校申请修改个人信息。

以上这些情况通过省级招办印制、录取高校寄发的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进行核实。考生核对个人信息后,属于合法修改的,可以提前准备有关证明材料,报到入学后向学校申请修改;属于高考报名错误的,还应该需要报名点、省级招办进一步核实;属于违规的,有关部门则要进行严肃处理,并通报相关处理结果。

三、对完善考生录取信息确认表的建议

1. 发放范围应扩大。

目前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发放的范围仅陷于秋季高考被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录取的本科层次考生和参加秋季统考被所有招生院校录取的专科(高职)层次考生,这主要是因为近几年在这些类型考生的录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但如果能够放眼于新生报到入学,和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话,发放范围还应该包括被部属重点高校、地方所属高校的本科层次考生,做到全覆盖,考生提前核对个人信息。

2. 发放时间应同步。

尽管教育部在高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明确了“高等学校根据经有关省级招办核准备案的录取考生名册填写考生录取通知书,加盖本校校章,连同省级招办提供的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直接寄送被录取考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录取通知书是高校自行打印,时间较早,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由省级招办在该批次全部录取完毕后统一打印,时间较晚,高校从及时通知考生的角度出发,就出现了先发录取通知书后寄发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产生了一个时间差。为此,省级招办可以将招生录取名册和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同时打印后寄给高校,以避免时间不同步的现象,引起录取考生和家长不必要的恐慌。3. 记载信息应扩充。

照片是考生的重要特征,应该在确认表中打印,以加强录取工作监督。同时,为确保与新生学籍电子工作相衔接,可以将教育部的学籍电子注册查询网址和有关规定浓缩后增加到确认表的背面,以期达到确认表价值最大化,为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工作提前做了广泛宣传。

4. 和考生纸质档案发放捆绑。

考生纸质档案记载了高考报名表、高考分数、高中期间的有关档案等信息,档案交接是考生报到入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大多数省份都采用让录取考试自行领取纸质档案,自行携带到高校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如果各区县高招办或高中能够将考生纸质档案的发放和高考录取信息确认表捆绑起来,对持有确认表、录取通知书等有关材料且验核个人信息通过的考生才予以发放纸质档案,此举将进一步从源头上杜绝高校招生欺诈、冒名顶替等违规行为,为新生报到入学和学籍电子注册工作起到净化过滤的作用。

小学一年级学籍注册接续流程 篇5

1、学生家长填写学生基本信息表;

2、输入学生学籍模板(带打印);

3、打印信息确认表,家长确认后签字;

4、进行信息比对,按照《小学一年级电子学籍续接说明》进行操作;(1)学籍管理---学籍注册--学前调档名单管理----excel导入---下载模板----填写五项信息--上传。(2)通过查询条件中的处理状态查看匹配结果。(3)对匹配成功的学生,学校学籍管理员在【学籍管理】【学籍注册】【学前档案信息补录】中,进行信息补录并保存。(4)对匹配一条或多条的学生在【学籍管理】【学籍注册】【学前调档名单管理】中,点击红色字体进行确认,确认后补录信息。(5)对匹配不成功的学生,在【学籍管理】【学籍注册】【学前调档名单管理】中,通过“未查询到学前学籍学生导出”导出学生名单,并在学籍注册模板中完善学生信息,通过学籍注册功能注册学籍。和去年一样。

5、学校学籍管理员在【学籍管理】【学籍注册】【学籍注册学校审核】中,针对补录和导入的新生学籍进行核办,并上报。

6、学校学籍主管部门核办新生学籍,生成学籍号。

教育部学籍电子注册 篇6

方式一:实名注册过的用户,通过学信档案申请。第一步,登录学信网,点击导航中“学信档案”的链接。

第二步,进入学信档案登录页面,用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如还未注册,请点击“个人用户注册”注册帐号。

第三步,登录后,点击左侧菜单中的“在线验证”进入在线验证栏目。

第四步,点击“申请新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中文版”申请。

第五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查询码(按照输入框下方的提示文字获取查询码)点击“确定”按钮。

第六步,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申请完成,点击“确定”按钮回到在线验证栏目。

第七步,此时已经完成了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的申请,可以点击查看。

第八步,查看网页版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方式二:非注册用户可以通过学信网学历查询栏目申请。非注册用户通过学历查询栏目申请时,必须输入查询码(查看学历查询办法),才能在获得学历查询结果后,获得《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第一步,登录学信网,点击导航中“学历查询”的链接。

第二步,点击按钮进入“零散查询”。

第三步,按要求输入信息点击“查询”按钮。

第四步,进入学历查询结果页面,点击查看《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教育部学籍电子注册 篇7

一、电子注册制度

1.什么是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

高校学历证书标志着受教育者在专业知识、技术或学术领域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平, 是其完成规定的学业要求之后, 由教育机构颁发的具有行政效力的书面证明。[1]为规范我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的发放, 2001年起, 我国正式实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所谓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即是高等学校将学生基本信息, 以计算机数据表的形式上报省教育厅, 省教育厅审核通过后, 再上报国家教育部审核备案。[2]是一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行计算机网络注册管理的一种办法, 实行国家、省、高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三级管理。[3]可以说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是规范高校学籍管理, 督促高校依法治校的一杆标尺。

2.电子注册的内容及过程

电子注册分两种类型:包括新生注册和毕业生的学历注册。其内容涉及从高校的新生直到毕业生的所有数据信息。所谓新生注册是各高校将报到的新生信息, 包括新生的考生号、姓名、性别、学制、专业等近80个字段上报高校所属的省教育厅, 教育厅依据当年招生库的名单对以上字段严格核对, 核对无误的数据上报教育部。有问题的数据要求学校做出合理解释, 否则不予注册。最后将无误信息转为新生电子注册信息并上网以供各界查询。

学历证书电子注册信息来源于新生注册信息。注册后的新生信息被转入各高校在校生学籍管理系统, 添加必要信息, 转化为在校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籍电子档案, 可作为学校对在校生进行各项日常管理的基本数据信息。学生在校期间, 经过教学管理、成绩管理、学籍管理, 除部分由于学籍变动的学生如休、退、转学, 及成绩不合格不能如期毕业以外, 其余多数学生能通过毕业生资格审核, 其学籍信息被添加获得证书信息转为学历证书电子注册信息上报教育厅。教育厅同样可以将当年注册的新生信息与毕业生上报信息利用电脑核对, 各项信息吻合者通过审核, 不匹配者要求高校给出以上人员合理解释, 否则不能注册。

3.实行电子注册的意义

首先, 实行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有利于高校从招生到学生毕业的规范管理, 打击制售假文凭, 遏制个别人利用手中权力招收不合格学生, 维护高等教育办学秩序和教育质量, 维护国家学历证书制度的信誉。

其次, 这种证书管理方式, 不但手段先进、管理科学, 而且大大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手工劳动量, 并且出错率低, 便于实现过程管理, 易于控制, 提高效率。

此外, 公布到网上的学历注册信息, 还可为用人单位查询其录用人员毕业证书的真伪提供方便。

二、电子注册制度的发展过程

虽然电子注册制度能有效地维护国家学历证书制度的公正性、严肃性, 保护高等教育声誉和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要求建立网上查询系统的呼声早已有之, 但真正建立起电子注册和网上查询却是近几年的事。

先是, 2001年2月5日, 国家教育部为了适应高等教育改革, 遏制部分高校乱招生、乱发文凭及打击社会上贩卖假文凭等现象, 颁发了《关于重申保证高等教育质量, 加强学历文凭、学位证书管理的通知》, 规定“从2001年起我国全面实行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 全国各高等教育培养单位颁发的毕 (结) 业证书, 凡未报省教育厅、国家教育部注册的, 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其后, 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 开通了新生名单核对系统, 对入学新生进行电子注册, 要求“各高校对每年入学报到的新生信息在网上与教育部备案的录取新生名单进行核对。核对无误的名单数据将作为今后毕业生学历证书注册的依据。”

三、高等教育电子注册制度与校学籍管理之间的关系

所谓“学籍信息”是学校各项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数据资源, 是学生按照国家招生计划规定, 在高考择优录取后, 经学校全面复查并办理入学手续所取得的在校学习资格。“学籍管理”就是对取得合法学习资格的学生, 从入学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 学籍处理 (包括转专业、休、退、转、复、退) 到毕业等资格审查等方面的管理。

学籍管理是对学生学籍信息在校内的管理, 是对学生从入校后的新生注册信息直到毕业生电子注册信息的管理。因此新生电子注册和毕业生学历电子注册, 实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籍实行外部控制的一种政府教育管理行为。电子注册与学籍管理是相辅相成的, 电子注册是传统学籍管理在校外的延伸, 对规范高校学籍管理起到了督促检查的作用, 同时又受学籍管理好坏的影响。而学籍管理指对学生在校内学习资格管理和基本信息管理, 是受控于电子注册制度的高校内部管理。

四、配合电子注册制度, 改进学籍管理工作

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 使得高校学历证书从传统的纸制文凭管理到现代化网络管理, 无论是管理理念和行为, 还是管理手段和技术, 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迫使学籍管理关人员的工作节奏、方法与之相适应。因此对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对各高校学籍管理相关部门的要求

首先, 要求各高校必须引进能较好完成电子注册任务的, 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教务信息管理系统。

其次, 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规定的操作秩序和上报的内容, 要求不允许出任务差错, 这就要求学籍管理部门实行工作标准化以确保工作质量。由于标准化工作有利于实现信息交换, 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 保证信息安全, 因此制定各种规范, 实现工作的定量化和程序化, 才能减少差错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克服偶然性、不确定性。[4]

要实现管理工作标准化, 最主要的是管理程序制度化。管理部门必须根据日常的学籍管理过程和电子注册及高校学籍工作的规律, 设计出控制程序, 并拟发与此相应的各种文件和各类工作指导书 (包括各种表单) , 将每个工作环节都置于规定的工作程序之中, 使学籍管理的数量化统计与分析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保证学籍管理和学历电子注册的顺利实施。建立健全的学籍管理制度及严格实施, 是学校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保障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2.对学籍管理人员的要求

首先, 学籍管理工作政策性、规范性强, 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证书注册信息向社会公示, 具有较高的透明度, 证书份数及证书所具信息要与教育部网上查询信息必须完全一致, 要求学籍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和疏漏, 必须细致、规范。

其次, 由于教育部的招生信息是通过网络传输, 学生学籍信息又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和管理的。因此要求学籍管理人员熟悉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

再次, 学籍管理带有很强的政策与法规性, 要求从事学籍管理人员保持相对稳定, 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熟悉自己的业务范围, 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现代技能, 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法治意识。

此外, 由于新生、毕业生电子注册, 每年都有比较固定的时间段, 促使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也要围绕电子注册进行。例如, 每年秋季学期上报新生信息, 每年6月上报毕业生信息。注册制度本身的周期性, 规范了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节奏。

五、结语

可见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对高校学历证书进行管理控制, 规范了高校从招生直到学生毕业的全过程, 使高校管理者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学籍管理纳入到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上, 进而更好地进行学籍管理, 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改革, 也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作。

摘要:为了适应电子注册改革的需要, 各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理念、工作方法也要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从电子注册制度的具体内容、产生发展、实行电子注册的意义、电子注册与高校学籍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完善学籍工作以适应电子注册制度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电子注册,学籍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勍.浅谈高校电子注册管理技术[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4) 32.

[2]林秀兰, 朱艳.新形式下高校学籍管理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 2006, (4) 77.

[3]付八军.完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规范高校证书文凭管理[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5, (3) 75.

电子学籍助推学籍管理方式变革 篇8

关键词:电子学籍管理;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管理方式变革

中图分类号:G47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9-0055-03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因此学籍管理就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中最庞大的工程之一。我国国情决定了我国基础教育的适龄儿童数量众多,并且分布不均。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农民工社会流动的加剧,跨省份和跨地区转学、升学问题使传统的学籍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传统以地方主管方式的学籍管理不仅出现了“一人多籍”、“人籍分离”、“有人无籍”等一系列问题,而且难以解决跨省份、跨地区转学、升学等方面的学籍管理问题,最终导致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难、升学难等一系列教育热点问题。因此,传统的学籍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必须进行改革。

一、传统学籍管理受到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

我国学籍管理办法一直受到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提出,基础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1]因此,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主要强调地方主管,相应的学籍管理也是由各省自行制定并开展相应管理。在各省主导的学籍管理体制下,不同省的学籍具有不同的数据内容和数据标准,统计数据难以整合。由于缺乏有效的统计数据支持,教育主管部门也难以制定更准确的教育决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流动人口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转学和升学等一系列问题就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传统以省市主管的学籍管理方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

二、电子学籍管理实现学籍管理方式变革

教育信息化为基础教育的学籍管理改革提供了新的途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2]2013年,教育部出台了我国首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学籍管理制度,配套实施全国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实现基础教育学籍的全国统一管理,努力解决当前由于学籍管理混乱所产生的一系列教育热点问题。《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的学籍管理全面地记录每个中小学生在学校的发展情况,主要内容包括:①学籍基础信息及信息变动情况;②学籍信息证明材料;③综合素质发展报告;④体质健康测试及健康体检信息、预防接种信息等;⑤在校期间的获奖信息;⑥享受资助信息。[3]为了有效地实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教育部从2010年就开始启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努力构建全国统一的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籍注册、学籍异动、升学、转学等信息化管理,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实时监控与管理。[4]

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电子学籍管理方式,实现了传统学籍管理方式的变革。所谓电子学籍,是指采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方式全程管理的学生学籍。在电子学籍中,学籍号是学生电子学籍信息的核心要素,它是以学生的身份证号为基础,在学生进入幼儿园或小学时就进行初次采集,录入到全国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中,并在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阶段中使用。电子学籍的特点是每个学生只有一个学籍号,记录学生的所有学籍信息,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实现全国联网,所有的业务管理流程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建设分为两期:一期将建设中央、省、地市、县和学校五级应用系统中核心的学籍管理和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功能,采用信息化方式管理学籍和营养改善计划;二期将建设校车管理、成绩管理、综合素质评价、查询统计分析和办公等业务管理功能,促进学校综合管理的信息化。[5]

三、电子学籍管理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优势

实施全国统一规范的电子学籍管理是我国基础教育学籍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体现之一。相对于传统各省孤立的学籍管理而言,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打通了各省之间的壁垒,实现了全国范围的学籍管理联网,它在促进基础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基础教育决策、变革基础教育管理方式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

1.电子学籍管理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目标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择校、高考移民等已经成为导致基础教育不公平的重要问题。在传统学籍管理模式下,由于不同省份具有不同的学籍管理办法,建立的学籍管理系统仅局限在本地区范围内运行,地区与地区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因此流动人口子女跨省转学非常困难。既使双边的教育主管部门同意转学,传统学籍管理也需要学生家长在两地往返办理转学手续,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成本上都给学生家长增添了许多负担。

全国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采用电子学籍管理的信息化方式,实现了学生学籍管理全国联网,跨省转学的申请和审批功能都在网上操作完成,从而从技术层面上解决了随迁子女跨省转学难的问题。中小学生转学学籍管理流程是由转入学校发起转学申请,经转入学校主管教育局审核、转出学校审核、转出学校主管教育局审核并判断是否外地就读之后完成转学。[6]在管理制度上,《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不为已接收学生建立学籍档案”、“接收学生不为其办理转学手续的”、“不按规定为学生转接学籍档案的”等都将依法追究校长和相关人员的责任。[3]因此,我国实施电子学籍管理方式将努力从管理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上解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跨省转学难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基础教育公平。2014年1月10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已经开始联网试运行,办理跨省转学等学籍管理工作。[7]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学籍管理正式步入网络化电子学籍管理时代。endprint

2.电子学籍管理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基础教育发展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电子学籍管理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特别是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和营养改善计划方面。从国家的层面看,传统学籍管理不仅学籍数据分散、采集困难,而且各省之间的学籍数据难以整合,无法及时动态地把握全国基础教育的学籍信息,从而影响了教育经费、教师编制和教学设备等重要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全国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不仅能够管理中小学生的学籍信息,而且能够及时地从整体上反映我国基础教育的学校分布和教育资源分配情况,有利于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经费、教师编制和教学设施配备等方面动态地调整教育资源的分配,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推动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以营养改善计划为例,我国国务院从2011年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2年开始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每年投入160亿元,惠及全国680个县2600万学生。为了保证营养改善计划的资金不被非法占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可以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供详细的学生数据,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落实到位,保障项目所覆盖的每一个农村学生都能吃上营养午餐。

3.电子学籍管理有利于优化基础教育决策

电子学籍管理有利于优化基础教育决策。以我国中西部地区“撤点并校”政策为例,近年来,由“撤点并校”政策引发的负面效应已经突显,农村适龄儿童辍学率进一步上升,农村中小学校车事故频发,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硬件条件和生活条件差,农村文化盲区不断增加。为了解决盲目“撤点并校”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2]如何合理规划学校布局?信息化时代,教育决策离不开教育统计数据的支持。全国中小学电子学籍管理系统的运行,将逐步形成一个巨大的数据仓库,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获取基础教育的统计数据,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促进教育公共政策更加合理。

4.电子学籍管理有利于推动基础教育管理方式变革

在基础教育管理信息化方面,我国县级及其以下的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还相对落后。从整体上看,我国县级及其以下的教育主管部门建立的网站主要用来发布信息,远没有达到开展网络化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对于中小学校而言,部分城市中小学校建立了学校主页,发布相关教育信息,然而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都没有建设学校主页,更不用说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的建设开启了我国农村中小学校管理信息化的先河,使信息化管理理念深入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心中,使农村中小学校长对信息化管理有了直观的认识和体验,为今后进一步转变基础教育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实施信息化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不仅包括学籍管理和营养计划管理,而且将进一步扩展到中小学校校车管理、学生成绩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常规业务管理等,从而加快农村中小学校管理信息化的步伐。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是我国教育部自上而下设计的,在纵向上实现了从中央到省、市、县、学校五级贯通,在横向上实现了省与省之间的对接,是一个非常先进的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在今后加入数据统计与分析功能之后,将为基础教育的教育统计和教育决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四、开展电子学籍管理的保障措施

电子学籍管理是我国基础教育学籍管理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为了更有效地开展电子学籍管理,除了提供必要的计算机和网络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以外,还必须进一步加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同时建立学籍信息的保密制度,从人员和制度上保障电子学籍管理顺利开展。

1.加强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信息化管理的能力

信息化管理离不开人。电子学籍管理对于中小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校,是一个新事物。为了保障电子学籍管理的实施,还必须加强中小学校的校长和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信息化管理的能力。通过培训,一方面是要确保学籍信息及时、准确地采集,另一方面是要确保学籍信息被安全地使用。

2.建立学籍信息保密制度,建立健全问责机制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为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提供了不同的使用权限,确保学籍信息的安全。然而为了进一步加强电子学籍管理,必须建立相应的学籍信息保密制度,对于违反学籍管理方法的行为,特别是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籍档案、泄露或非法使用学生学籍信息等行为,必须依法追究校长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学籍信息的采集和修改都必须经过家长审核后签字,保留原始数据,一旦有不实情况,可以逐级核查。只有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问责机制,才能真正确保学籍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维护学生的利益不受损害。

五、小结

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教育信息化不仅融入了中小学课堂教学,而且正逐步融入基础教育的管理领域。为了解决我国流动人口子女跨省转学和升学等一系列教育热点问题,我国出台了《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配套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管理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正式进入电子学籍管理时代。电子学籍管理是信息时代学校管理的一个新生事物,它在学生上幼儿园或小学时一次性采集,以身份证为基础,实行学生一人一号,并在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终身使用。电子学籍管理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我国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跨省转学等一系列问题,而且有助于促进基础教育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深刻变革,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加强教育监管和支持教育决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电子学籍管理仅仅是基础教育管理方式变革的一个开始,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进一步融入基础教育管理领域,大数据分析和教育决策支持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将进一步融入到基础教育管理中,为信息时代的教育管理提供更加高效、迅捷的支持服务。

参考文献:

[1]杨靖.电子学籍:保障教育公平[N].科技日报,2013-8-27(7).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 1667143.htm,2014-3-25.

[3]教育部教基一[2013]7号文件.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Z].

[4]保障教育公平——聚焦首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EB/OL]. http://www.gov.cn/jrzg/2013-08/25/content_2473364.htm.

[5]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简介[J].基础教育参考, 2013(19):8-9.

[6]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手册(学校级)[Z].2012.11.

[7]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联网试运行[N].中国教育报,2014-1-8(1).

上一篇:抗击疫情表彰晚会下一篇:幼儿园环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