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毛主席国旗下讲话稿

2025-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纪念毛主席国旗下讲话稿(精选3篇)

纪念毛主席国旗下讲话稿 篇1

伟大领袖毛主席

——张晓东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12月25日,正好是西方人最盛大的节日--圣诞节。能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为大家作国旗下演讲,我感到万分的荣幸。同学们,在这欢庆圣诞节的日子里,老师想问问大家,大家是否记得明天--12月26日又该是一个怎样的纪念日呢?老师还想问大家两个问题:第一个,在北京天安门城楼的中央高高悬挂着一位伟人的巨幅照片,你们知道那位照片中的伟人是谁吗?是的,他是毛泽东,是受万人敬仰的毛主席。第二个问题,在现行通用的人民币纸币上印有一位伟人的头像,你们知道那又是谁呢?对,还是毛泽东,是受万人爱戴的毛主席。同学们,在我们欢庆西方人的节日--圣诞节的日子里,我们绝不能忘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纪念日。同学们,请不要忘记每年紧随圣诞节之后的这一天,它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纪念日,纪念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的诞辰。同学们,请记得明天,2017年12月26日是影响中国的中国骄傲--民族英雄毛泽东诞辰124周年的纪念日。同学们,请记住明天,2017年12月26日是改变中国的民族脊梁--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24周年的纪念日。同学们,请牢记明天,2017年12月26日是强盛中国的东方巨人--世纪伟人毛泽东诞辰124周年的纪念日。今天,在这鲜艳的五星红旗下,让我们大家共同纪念这位伟大的领袖,记住伟人传奇的一生,记住伟人谆谆的教诲。我今天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一代伟人毛泽东》。

公元1893年的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从小勤学好问,立志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20岁刚出头,他便开始走上了具有传奇色彩的革命道路。他在浏阳河的波涛中舒展长臂拥抱五四大潮,成为中国革命的点火者。在令人窒息的白色恐怖中,是他走出一条新路,点燃了星星之火。在红军将士濒临绝境的时候,是他拨正了长征的方向。在陕北高原的黄土窑洞里,是他倾心尽力向艰苦的理论进军,使大批大批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群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特殊的精神洗礼。在牛羊嘶叫的农家小院,是他以运筹帷幄的战略智慧,导演了一出波澜壮阔的现代战争史篇。在开天辟地的庄严时刻,是他和他的战友们踏着古旧尘封的皇城古道,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历史的新纪元,亿万人民向他高呼:毛主席万岁!在百废待兴的日子里,是他和他的战友们领导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重振山河,当家作主。在战火烧到家门口的时候,还是是他毅然决策,打赢了一场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抗美援朝战争。在凯歌行进的岁月中,依然是他把目光投向历史的深处,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中华民族从此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伟人的一生革命是值得赞美的,但值得赞美的又何止是他的革命一生呢?毛泽东不仅是一位非凡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一位胸怀广阔、远见卓识的战略家,一位决胜千里、指挥若定的军事家,一位胸怀文韬武略、博古通今的思想家,一位独领风骚、荡气回肠的浪漫主义诗人和一位别具一格、自成一体的书法家。在从昨天到今天的艰苦漫长的岁月里,毛泽东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他的伟大人格,具有动人的感染力;他的才华横溢,具有无穷的魅力;他的科学思想,具有非凡的号召力。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已经成为中国这条东方巨龙腾飞的精神动力和思想灵魂。为人可亲可敬的毛主席生前特别关心青少年儿童的事业。老人家曾语重心长地对少年儿童们说:你们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希望就寄托在你们的身上。他还希望少年儿童们能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伟人对祖国花朵真诚的期望。同学们,如今,你们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新一代的祖国花朵,你们同样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因为祖国那无比光辉灿烂的明天就寄托在你们的身上。同学们,此时此刻,让我们面对着国旗,跟着老师一起向毛主席,向祖国和人民立下我们庄严的誓言,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响亮地喊出这八个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同学们,在结束讲话之前,老师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够尽快行动起来,好好学习,常怀渴求知识的学习心态,常保认真务实的学习状态,树立全面发展的学习态度,确立争取最好的学习意识。天天向上,拿出努力向上的积极行动,让自己每天都能进步一点点,每天都要比昨天的自己好,向着奋进的目标全力以赴,坚持,坚持,再坚持,以老人家的谆谆教诲时时相伴,去摘取自己人生的皇冠。

12月纪念一二九国旗下讲话稿 篇2

12月纪念一二九国旗下讲话稿(一)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

今天是12月10日,昨天就是12月9日了,很荣幸能与大家一起来缅怀《一二九爱国运动。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珍惜美好生活,弘扬爱国热情”。

当我们在这温馨的校园,体会学习的快乐,大家可否想到了77年前的12月9日,全中国人,特别是风华正茂的学生们,还在为中国的解放而斗争着!。

1935年12月9日,一个令人痛心,但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在北平爆发了,当北平的爱国学生在听到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后,他们像雄狮一样怒吼起来,把“九.一八”以来郁积在心头的仇恨和对

国民党蒋介石的愤懑都迸发出来,开展了抗日救亡斗争,掀起了“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下的一次伟大的抗日救国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学生爱国运动.它永垂青史,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

今天,站在国旗下,让我们怀着景仰的心情,共同回顾76年前那个不平凡的日子,缅怀那些投身民族救亡运动的爱国青年。我们要永远铭记那段历史...(那就是)青年学生们因爱国而走上街头,为争取祖国的独立、不做亡国奴而努力着的历史。正义、热爱祖国是人类永远赞扬的美德。今天,虽然没有战争,但我们还是要继承“一二、九运动的精神”,把无限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我们要用持之以恒的信念去战胜任何难题。我们要用“拼搏、勤奋、创新”武装自己,将“尊重、诚信、合作”作为我们处世的原则。

同学们,从对1935年12月9日的回顾,再回到我们的校园,难道你不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安定的环境中而感到幸福吗?在这里,我们可以无限的张扬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兴趣,可以安心的汲取知识,大可不必为战争而苦恼;不要总说你苦,不要总抱怨学习的繁重;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生活原来是这么美好!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可以不好好读书呢。同学们,让我们踏着先辈的足迹,努力学习,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更加美丽。

作为上塘中学的师生,我们应努力做到:“今天,我以上塘中学为荣;明天,上塘中学以我为荣”!。

我的讲话结束,谢谢大家。

12月纪念一二九国旗下讲话稿(二)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纪念‘一二?九’运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__年 12月9日是“一二?九”运动79周年纪念日。79年过去了,但这段历史从来就没有被尘封。今天,站在国旗下,让我们怀着景仰的心情,共同回顾79年前那个不平凡的日子,缅怀那些投身民族救亡运动的爱国青年,学习和发扬他们的爱国精神。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不久占领东三省。1935年,日本又制造华北事变,策动华北自治,企图分裂和消灭中国。面对日本的步步侵逼,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却以“攘外必先安内”为借口,加紧围剿红军,对日本一味妥协退让。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之大,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爱国学生挺身而出。1935年12月9号,北平大中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率先行动起来。他们冲出校园,走上街头,高呼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游行示威,学生的示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在游行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国民党也出动了大批的军警进行镇压,打伤和逮捕了许多学生。1935年12月10日,北平市学生联合会组织全市学生举行总罢课,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斗争,12月16日,北平市学生和市民及各界人士一万多人再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北平市学生和市民及各界人士的示威游行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持和援助,南京,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杭州等地相继举行了示威游行。这场举国上下、波澜壮阔、轰轰烈烈的学生爱国运动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掀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救国,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战争的序幕。

这场运动让日本侵略者胆颤心惊,也使全体中国人精神振奋,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斗争精神。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作为中国青年,更应该牢记这段历史。

“一二?九”运动已经过去79年了,我们的祖国已经稳稳屹立于世界东方,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我们纪念它不仅是缅怀过去,追念先人,更是为了让我们永远铭记12.9这个日子,牢记国耻,永远不忘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侵略,永远不忘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情怀。在此向全校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一、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时刻拥护党的领导,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个人政治素养;

二、从国家利益出发,为国家的和平发展而奋斗;

三、遵守校纪校规,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断提高道德素质;

四、努力学习,化爱国热情为学习动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锻炼专业技能,将自己培养为现代化专业人才;

五、提高综合素质水平,积极参加校内活动,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学生。

让我们踏着先辈的足迹,努力学习,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强大,更加美丽,更加昌盛!

我们今天纪念一二.九运动,就是要发扬一二.九学生热爱祖国、顽强拼搏、勇于竞争的精神,把这种精神用到我们的学习上,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使自己成为对祖国的有用人才,为国家明天的竞争出一份力,发一份光,为自己明天的竞争打下一个基础,积蓄一份力量。谢谢大家。

12月纪念一二九国旗下讲话稿(三)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12月9号,也就是“一二·九”运动79周年纪念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这段历史从来就没有被尘封。今天,站在国旗下,让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共同回顾79年前那个不平凡的日子,缅怀那些投身民族救亡运动的爱国青年。

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不久占领东三省。1935年,日本又制造华北事变,策动华北自治,企图分裂和消灭中国。面对日本的步步侵逼,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却以“攘外必先安内”为借口,加紧围剿红军,对日本一味妥协退让。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之大,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爱国学生挺身而出。1935年12月9号,北平大中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率先行动起来。他们冲出校园,走上街头,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游行示威,并勇敢地同反动军警展开搏斗,随后运动波及全国各大城市,得到全国民众的有力支持,形成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这场运动让日本侵略者胆颤心惊,也使全体中国人精神振奋,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斗争精神。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作为新世纪的中国小学生,更应该牢记这段历史。然而,事实却让我很担心。今天早上我问了好几个学生:知道一二·九运动吗?可是这些学生问“什么是一二·九?”“一二·九是什么?”的时候,我就会感到心痛:难道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删掉这段历史了吗?难道先辈们的鲜血白流了吗?

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家谱,它记载着民族的光荣和梦想,也渗透着民族的辛酸和血泪。记得鲁迅曾说过:“忘却历史就是背 叛”。毫无疑问,忘却自己国家的历史,就会成为忘记祖宗、背叛祖国的流浪儿。

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得当年的“赵薇军旗事件”?一部《还珠格格》使赵薇成为家喻户晓的偶像明星,但无知和健忘又使可爱的小燕子犯下不可原谅的错误。她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穿起象征日本军国主义色彩的军旗衣服,引起全国人民的不满,最后不得不向全国人民道歉。同学们,你们想想看,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

我知道,同学们的心中都有一份火热的爱国心,可是,你们是否知道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爱国者?爱国最基本的前提就是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进而热爱家乡、美化校园、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你才能用行动去证明自己是爱国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今天多做一份学问,多养一份元气,将来就能为国家多做一份事业,多尽一份责任”。同学们,你们是21世纪的天之骄子,你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愿你们充满着青春的朝气,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愿你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我相信,只要你们志存高远,刻苦学习,就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纪念毛主席国旗下讲话稿 篇3

今年是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这是一个既让人激动又令我们感叹的一年。在观看阅读了习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后,我不禁有所思考:

习主席的讲话内容非常丰富,深刻引人深思,催人奋进。习主席说:“每一代人都需要走好每一代人的长征路”。80年前的长征路是生命与自然的斗志斗勇,老一辈革命家用自己的生命打败的敌人,战胜了艰难困苦的环境,当今繁荣发展的中国离不开他们的无私奉献。回看今朝,我们在感叹这些无与伦比史诗般远征的同时,更要有信心,有骨气,有决心,有毅力,走好当代的我们自己的长征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条新时代的长征路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下去。

对于长征精神,虽然时代不同,但我们在,秉承的同时也在慢慢儿输入新的精神内涵,正如一句诗所说: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科技畅想未来。“重温长征路”的精神我们应充分应用到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严格要求自己。

在思想上,我们要坚定信念,坚守信仰,认真学习习主席的重要讲话,认清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传承长征精神,应从自身做起,虽然身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伟大壮举,但进行一次宣讲,进行一次宣传活动都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工作上,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对于责任,要勇于担当,长征之路需要每个工作岗位上的人都做好本职工作,不求功,不求荣,默默无私奉献。因此,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积极参加提升工作能力的学习,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更好的进行工作。长征胜利80周年的喜悦我们要谨记,但我们也要以史为鉴,严格要求自己,深入学习习主席讲话,深入贯彻“两学一做”,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为祖国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上一篇:成都实习报告下一篇:干部培训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