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套圈游戏(共15篇)
《套圈游戏》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七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对100以内数进位加法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学习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教学重点是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
一、利用游戏情境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奥运会很感兴趣,让学生亲自参与当裁判员,引发学生对数的注意,引导学生来估计。师与生总结出了几个估算的方法。学生的`思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学习效果较好,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积极引导,对比发现,探讨交流。
新课改的数学计算课堂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学生积极思考,运用“口算”和“笔算”两种方法进行计算,特别是竖式计算,学生列出了三种:分式列、整体列、接着列。我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客观的选择,寻找到最准确、最合理的竖式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发现、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三、在课堂上虽然时间很紧,面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我都会在黑板上帮他们计算,力求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教学重点力争全面突破。
不足之处:
1、情境的创设知识性不强,在介绍奥运会及相关人物时应该介绍到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了解相关知识。例如对刘翔的介绍
2、对教材的发掘不够深,不够广。例如老师投了两次只得70分。可能投中哪两个?对本题的利用不够完整。
3、课件做的、用的不够熟练,学生当裁判的过程应让生亲自记录,但是由于无课件以及不太会用,不能实施。所以学生当裁判的过程不生动。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情境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学习目标。同时,引导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应注意安全,从小养成安全、健康的运动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省编教材《科学预设艺术生成》一书,水平一(二年级)体操棒单元第5课时,本单元属于轻器械体操,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是一项深受低年级学生喜欢的教材。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棒操的基本动作方法,还能利用体操棒做多种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与游戏;本课发展了学生的上下肢协调配合及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灵敏性和平衡能力,规范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培养了学生的安全、合作与创新意识。本课重点是学生能模仿出简单、实用的挑棒、劈棒、刺棒等动作,为了使学生能轻松地掌握教学内容,本课以情境贯穿整堂课,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棒操教学中,教师采用标准形象的示范进行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欲望,为以后学习轻器械打下较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水平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小,活泼好动,有较强的模仿力与表现力,但同时也存在着精力不够集中、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等问题。依据低年级学生特点,本课以情境设计贯穿整堂课,用故事情节吸引学生,使其仿佛身临其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练”,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们在严肃与活泼的课堂氛围中体验了合作与创新带来的乐趣,也激发了运动潜能,提高了运动能力。此外,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目标,不失时机地对其进行安全教育,规范了拿棒、放棒、练棒的方法,教育学生不能拿棒乱打、乱闹,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知道一切活动都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过程
街上十分热闹,妹妹看见一个套圈赢玩具的摊点,十分想去玩,妈妈走上去询问了价格,我们都认为太贵了,可妹妹就是想要玩。我灵机一动说:“蓓蓓乖,回家姐姐也给你做圈圈,我们一起玩套圈游戏,好不好?”于是,妹妹便使劲拽着我大踏步地往回奔。
到家后我立即找到一块布,同时找来几个大小不一的箱子放在布上面,我自告奋勇当裁判。
游戏正式开始了,第一个出场的是蓓蓓,她拿着圆环用尽全身力气去投,结果没有套中。再来一个,套中了一个小玩偶,蓓蓓开心地跳起来,真的是太可爱了。接下来出场的是妈妈,只见她用力地将圆环抛出,圆环不偏不移地落在了一个大箱子上,妈妈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打开后,妈妈开心得笑成了一朵花。原来妈妈套到的纸箱里是一只名牌口红。最后是爸爸上场了,爸爸套中了一个小箱子,但是爸爸的表情与妈妈截然相反,原来抽中的是“洗一星期碗”。
1、引导幼儿尝试学画封闭的圆。
2、激发幼儿对作画的兴趣。
3、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准备:
长颈鹿,画有长颈鹿的白纸若干张,小狗、小猫、小兔。
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老师:看,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小动物,是谁呀?我来和小动物做个套圈的游戏,好吗?
2、老师开始给小动物套圈,一边套一边说,我给小猫套个红圈,我给小兔套绿圈,我给小狗套的什么颜色的圈呀?哎呀!看看又走来了谁呀?出示长颈鹿玩具。它也想来套圈呢?
3、我请小朋友看看长颈鹿什么最最长呀!那么我们把圈套在它什么地方呢?好的,套在它的脖子上,请一个小朋友帮帮忙给长颈鹿套圈。小朋友拿好老师套(或者小朋友套老师拿好长颈鹿),一边套一边说我套×颜色的圈×颜色的圈×颜色的圈,哎呀!没有套进,掉了一个。
4、好,我这里还有长颈鹿呢?我也想跟它做套圈的游戏。
二、示范画封闭的圆
1、小朋友看长颈鹿的脖子怎样?那我把圈套在它的脖子上喽,老师在脖子上画出封闭的圆,我想套个绿色的圈,再套个兰色的圈,看看套进了三个圈了,再套第四个,看看我这个圈跟刚才的圈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这个圈破了,套套好,不然圈会掉下来的。(把圈画好)
2、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跟我一起套圈,套圈喽套圈喽!哎呀!这个圈没有套进去,掉在地上了。没有关系。我请一个小朋友给长颈鹿套圈。看看她套的怎样?
3、个别幼儿示范,老师进行指导评价。纠正不好的地方,表扬套的好的小朋友。
三、幼儿操作,老师交代操作要求
1、拿出你的蜡笔宝宝让它坐在椅子上,放在纸哥哥的前面。
2、请你跟长颈鹿做套圈的游戏。看看谁和长颈鹿玩得最开心!
四、评价
1、你给长颈鹿套了什么颜色的圈,大家数数你给长颈鹿套了几个圈?
目的:
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运动的能力和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准备:
呼拉圈15个(分五组,一组3个)
玩法:
孩子站在起跑线上,发令后,孩子跑到垫子处,然后爬过垫子,再跑向呼拉圈处,拿一个呼拉圈迅速跑到家长处,将呼拉圈套在家长身上,然后再跑到呼拉圈处,再拿一个呼拉圈,将其套到家长身上,“屈,老师.教,案,网”直到3只呼拉圈套完为止,最后父亲抱起孩子迅速跑回起点线,以快者为胜。
规则:
1、幼儿爬垫子时,应双手、双膝着地向前爬;
2、孩子一次只可拿一个呼拉圈,直到3只呼拉圈套完后方可返回。
关键词:轴承套圈,强化研磨,残余应力,裂纹扩展速率
0前言
轴承是各类机械装备的重要基础件, 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高速铁路、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轴承一般需要经过车削、铣削、磨削等加工工艺进行生产。在磨削过程中, 由于磨削热使轴承套圈表面产生变质层, 而且是拉应力层[1]。残余拉应力容易导致轴承产生疲劳裂纹, 从而降低轴承的疲劳寿命和可靠性。在采用液氮作为冷却介质的强冷切削中, 效果依然不够理想, 且加工成本较高[2,3]。针对上述加工方法的不足, 文献[4]提出一种集“强化塑性加工”和“研磨微切削”于一体的轴承强化研磨的新加工方法, 运用该方法能够改善轴承套圈表面的性能, 生产出表面具有残余压应力的轴承套圈, 延长其疲劳寿命[5]。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轴承强化研磨设备, 以角接触球轴承的外套圈为对象, 分析残余压应力对裂纹扩展的影响, 探究强化研磨加工工艺对轴承套圈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 为滚滑轴承产品的设计提供相关依据。
1 残余压应力对裂纹扩展的影响
当轴承表面存在某种缺陷或类裂纹时, 在循环交变载荷的作用下, 这种缺陷或类裂纹往往发展为裂纹源, 并以此为基础开始扩展, 从而降低工件的疲劳破损寿命。疲劳裂纹扩展公式——福尔曼 (Forman) 公式的形式为[6]:
其中:a——裂纹长度;
N——应力循环次数;
C、m——材料常数, 环境因素、加载频率等都隐含在常数之中, 可由实验数据拟合得到;
ΔK——应力强度因子幅值;
R——应力循环特性值;
KC——材料的断裂韧性;
Kmax、Kmin——裂纹处应力强度因子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当材料表面存在残余压应力时, 在裂纹尖端处, 外加应力强度因子Kmax和Kmin与残余压应力强度因子Kr相互作用后, 应力强度因子幅值为:
由于残余压应力降低外加交变载荷中的循环特性值R, 外载应力强度因子与残余应力强度因子相互作用后, 循环特性值为Rr:
将式 (2) 、 (3) 代入式 (1) 后, 得裂纹扩展速率:
由式 (4) 可知, 存在残余压应力时, 材料表面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小于无残余应力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更小, 缺口敏感性降低。
2 研磨设备工作原理
新型轴承强化研磨设备的结构如图1所示, 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强化研磨智能加工机器人” (专利号ZL201020582786.X) 。该设备主要由电磁无心夹具、控制系统、高压喷射系统三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电磁无心夹具通过电磁效应把轴承套圈高效定位, 控制系统通过电机带动轴承套圈高速旋转, 高压喷射系统把强化研磨料 (由钢珠、强化液、研磨粉组成) 喷射到随主轴驱动系统同步运转的轴承套圈表面。在喷射力作用下, 强化液、气流、钢珠、研磨粉形成复杂的流场和产生研磨—微切削和微碰撞, 使工件表面发生表面强化。随着加工时间延长, 材料表面塑性变形量增大, 位错密度增加, 晶粒破碎、细化。强化研磨加工过程中, 轴承套圈高速旋转, 表面产生离心力, 实现预应力加工;加工结束后, 离心力消失, 表面塑性变形使工件表面产生残余压应力, 从而提高工件服役可靠性。
3 残余应力试验测试
3.1 试样参数
试样为角接触球轴承外套圈, 大内径61.8mm, 小内径51.6 mm, 外径为72.0 mm, 宽度为17.0 mm。材料为高碳铬淬硬轴承钢GCr15, 其力学性能见表1[5]。
3.2 试验方案
(1) 加工设备为新型轴承强化研磨机;
(2) 加工对象为角接触球轴承外套圈;
(3) 喷射强化研磨料成分为直径d=0.3铸钢丸、棕刚玉、三乙醇胺水溶液、洗洁精、水;
(4) 喷头孔径10 mm, 喷嘴与工件表面距离为45 mm, 喷射压力为0.7 MPa;
(5) 工件转速为150 r/min;
(6) 试样加工时间分别为1 min、2 min、3 min、4 min、5 min、6 min、7 min。
3.3 测试原理与结果分析
测试基于X射线衍射法测量轴承套圈外表面的残余应力, X射线衍射法是根据X射线衍射出的晶面间距d的变化和布拉格公式计算残余应力的方法。衍射角2θ、晶面间距d、X射线波长λ满足布拉格公式[7]:
根据布拉格定律和弹性理论, 则可以推导出待测残余应力值公式[7]:
其中:ψ为晶面方位角;K为材料晶体学特性参数, 查表:K=-318 MPa/ (°) 。测试仪器为Rigaku D/MAX-RC型X射线衍射仪。X射线靶材为铜靶, 测角仪精度为0.02°。测量方法为侧倾固定ψ法, ψ角分别为0°、45°, 衍射晶面 (211) , 计算方法为sin2ψ。
在测量之前, 首先对轴承套圈表面的研磨粉、研磨液等污染物进行清洗。根据测试结果及式 (6) 计算得到的每个套圈的轴向残余应力, 残余应力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
图3表明, 强化研磨加工后, 轴承套圈表面残余应力为负值, 即压应力;轴承套圈沿轴向的残余应力因为加工时间的不同而存在明显的差异, 随着加工时间的增加, 残余应力增大, 在加工时间为6 min时, 开始趋于水平状态。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弹丸冲击工件表面产生凹坑, 使其周围产生塑性变形及宏观残余压应力, 当喷丸在轴承套圈表面产生凹坑与研磨料的切削作用达到平衡时, 表面残余应力的变化也趋于平衡。在加工时间为7 min时, 残余应力达到-1 530 MPa。
4 结论
(1) 比较了残余压应力作用前后材料裂纹的扩展速率, 存在残余压应力时, 轴承套圈表面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降低。
(2) 强化研磨加工能够提高轴承套圈表面的残余压应力, 有利于提高工件服役可靠性。
(3) 强化研磨加工时间小于6 min时, 随着加工时间的增加, 残余应力增大;在加工时间为6 min时, 表面残余应力的变化开始趋于水平状态。
参考文献
[1]刘晓初.轴承硬态精密切削的理论研究及应用[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05.
[2]张曙灵, 赵允岭.低温冷冻状态下金属切削性能研究[J].煤矿机械, 2006 (07) :117-118.
[3]徐进, 陈秉均.控制表面残余应力的强冷切削试验研究[J].机械制造, 2002 (05) :13-14.
[4]刘晓初, 刘传剑.一种机械表面强化研磨加工的方法[P].中国专利:CN101733707A, 2010-06-16.
[5]刘传剑, 刘晓初, 李文雄, 等.轴承套圈沟道强化研磨加工中碰撞数值模拟分析[J].轴承, 2010 (12) :21-24.
[6]倪向贵, 李新亮, 王秀喜.疲劳裂纹扩展规律Paris公式的一般修正及应用[J].压力容器, 2006 (12) :8-15, 19.
教学目标:
培养孩子的智力,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
教学重点:
训练孩子集中注意力
课前准备:
由31根不同花式的小棍组成,其中有不同分值:
1支带螺旋的“米卡多”游戏棒,每支20分;5支中间红两边蓝的游戏棒,每支10分;5支三节红两节蓝的游戏棒,每支5分;10支红黄蓝三色的游戏棒,每支3分;10支红蓝两色的游戏棒,每支2分。
教学流程:
一、宣布游戏规则
1、用“石头,剪子,布”的方法,决出轮流玩的次序。
2、第一人开始玩:把游戏棒用手握住竖在桌子上,然后突然放开,游戏棒越是散得开越是对自己有利,最好的就是开的太阳花,是单独的一根游戏棒最好了,只要用手指慢慢地前后左右移动,只要不碰到其他的游戏棒或者眼睛看不到其他的游戏棒在动就可以,然后还可以继续;也可以用得到的游戏棒去挑那些散开的棒;也可以用指尖慢慢轻按棒尖,等棒的另一端翘起一点,就用另一手小心翼翼去拿。
3、那些玩的时候取到的没动的游戏棒就归他所有。等到一人玩到棒动的时候,就依次有别的人接着玩。这样反复直到玩的游戏棒没有为止才告一段落。
4、谁挑到的小棒分数值相加最高谁获胜。
二、学生分四人组做好准备并开始游戏。
三、小组中计分评价,评出优胜者。
一轮结束可以进行第二轮的比赛。
课题:坐如钟—数字传真—找文字中的字
教学目标:
训练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培养学生的毅力。
训练听觉注意力和记忆力,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训练学生的观察寻找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抗干扰能力和听记能力。
课前准备:铅笔、空白纸张 教学流程:
1、坐如钟
训练方法:班内比赛,分成两组,左边一组,右边一组,每人坐1分钟,同桌可以做干扰动作,但不能接触对方的身体,看谁能保持不动坚持的时间最长,谁就获胜,然后交换继续比赛。
2、数字传真
训练方法:教师将下列每个数字读一遍,孩子听完之后凭记忆写下听到的数字。
例如:
教师读:68715 孩子听完之后在纸上写:68715
5682***254336876543
******、听字训练
训练方法:教师读下列短文,孩子认真听,当听到一个“一”字就用笔在纸上打一个“√”,教师读完后统计“一”字的个数,到孩子记录的个数与短文中“一”的个数相同为止。
有一小小鸟,它的家就搭在高高的树枝上,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飞起来,每日只在家里叽叽地叫着,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它们都是觉得非常的快乐。
一天的早晨,它醒了。那两个老鸟都找食物去了。一看见火红的太阳,它们又害怕了,因为太阳太大了,它们又看见一棵树上的一片好大的树叶,树叶上又有站着一只小鸟,正在吃害虫,害虫吃了很多树叶,让大树不能长大,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每一棵树都产生氧气,让我们每一个人呼吸。这时鸟前辈马上飞过去,与小鸟一起吃害虫,吃得饱饱的,并为民除害。
课题:剪报纸上的字和图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测量,在实践中应用。
2、培养学生细心、认真、仔细的做好每一件事情,欣赏数学中的美。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细心、认真、仔细的习惯
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钢尺一把,裁纸刀一把,浆糊一瓶、报纸若干。
教学流程:
一、明确剪纸的好处
1、我们平时在阅读报纸、杂志时,常常会发现有许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或优美的语言、图片等。但是,时间一长,当我们需要用到它们时,却很难再找到。这种情况是否也在你们的身上出现过?那么,该怎么办呢?
2、为了避免此类事情的出现,很多人自制了剪报。
二、分组讨论做剪报的知识
认真阅读本次实践活动的提示语,共同讨论:
1、制作剪报的步骤。(阅读——剪下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和图案——分类——粘贴——装饰——命名。)
2、应该收集什么样的材料?(能增长知识的,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帮助的内容。)
3、从何处收集材料?如何收集?(可以到书刊上收集,也可以到网上查阅,并下载自己需要的内容。是自己的书刊,可直接剪下;不是自己的,应先将有关内容复印下来,再进行剪贴。)
4、如何分类?
5、打算给剪报起个什么名字?(根据收集的内容,起相应的名称。)
6、如何能够将剪报装饰得更漂亮些?(可用彩笔画上自己喜欢的图画,测算好自己排版的位置,可以加上些花边,贴上自己剪的喜欢的图案等。但一定要清楚、简洁,不可太复杂。)
三、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带来的报刊进行阅读、剪贴。
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让学生自行改进。如,如何将所需内容剪得整齐?如何才能贴得平整?课堂上做不完的,可带回家继续做。
四、展示观摩,交流评点
1、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剪报,介绍自己这份剪报的名称、制作过程。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议。
五、总结
制作剪报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只要我们平时多看书、多看报,及时收集自己需要的资料,慢慢地,你就会拥有一本本内容丰富、精致美观的剪报。它们将成为你的小小资料
库,成为你亲密的伙伴。你将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课题: 20表快速搜索——倒念如流符号关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课前准备:
教学流程:
第十五周:倒念如流数字符号关——杂志拼图。第十七周: 20表快速搜索——倒念如流符号关 第十九周:剪报纸上的字和图案
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课前准备:教学流程:
课题:
教学目标:
广场上到处都是孩子的嬉笑声,好不热闹!胖儿子自己寻找伙伴去了,我便独自在活动器材上随意锻炼,其实眼睛还关注着儿子那里呢!
孩子就是孩子,没一会儿就自发组成了小团队,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大约有七八个小男生。因为胖儿子的体型原因,这个自由组合的小团体,儿子俨然是个“头儿”!
游戏是我们儿时也玩过的经典游戏——电报铃!“石头——剪刀——布!”几次的猜划过后,最终定格在一个又瘦又小的小男孩,
“我不想当第一个守电报的,我最小,你们应该让着我!”显然小男孩对于猜划的结果不满意。
“这没有办法,这是通过公平猜划得出的结果,不能因为你的年龄违反游戏规则!”胖儿子的态度坚定。
“要不咱们再猜一次吧?!”小男孩想通过再来一次,希望摆脱“当第一个”的结果。
“唉,我说弟弟啊,如果你想玩呢,就请你遵守游戏规则,如果你不愿意,很简单,就请你退出!”胖儿子说出最后结论。
小男孩犹豫了片刻,还是加入了游戏,虽然看上去还是有点不情愿的样子,但是不一会儿,他已经乐此不疲地投入游戏中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游戏都以规则为保障,遵守游戏规则就是参与者的基本条件。我们小时候都玩过许多游戏:捉迷藏、丢沙包、跳皮筋,不管玩什么,在游戏之前,都会说明一下游戏规则。一旦你决定玩这场游戏,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游戏规则,而且必须遵守!相反,如果耍赖或者不遵守规则,那么,不是被淘汰就是被迫退出。这很正常,因为这就是规则!
其实,不仅仅是游戏,我们的生活、工作,又何尝不是一个游戏呢?!我们每个人都站有特定的位置,都有自己的职责。在这个规则之内,我们可以任意挥洒,随意驰骋。但是,必须“在其位,谋其责”,每一个参与者既不能越级,也不能逃避自己分内的责任。
1 磨削变质层形成的机理
磨削加工是利用高速旋转的砂轮来对轴承的表面进行切削的工作方法, 这种工艺方法基本上都是采用的砂轮。在砂轮的表面基本上都是由细小的磨粒组成的, 这些磨粒都比较细微, 呈现的形状是负前角的切削刃, 并且都是不规则的, 在运转的时候, 转动速度非常快。在工作中, 砂轮一般会对轴承表面实行摩擦力和挤压, 这样就对轴承造成了很大的负荷, 在两种力道的作用下, 对轴承的表面形成了塑性变形。由于在正常的工作运转中, 在砂轮和轴承之间的工作速度非常高, 那么就会有大量的热能产生, 而砂轮的导热性能并不是特别好, 所以切削液很难进入到磨削区内, 那么这些热量在无法传导出去的情况下, 就会进入到工件中, 使得工件中的部分区域温度升高, 最高的时候可能会达到八百到一千的高温, 有时比这些还要高, 这样的话就会造成滚动轴承的表面金相组织发生变化, 使滚道表面产生变质。
2 滚道表面变质层分类及特点
2.1 磨削热造成的变质层
表面氧化层:在磨削加工中, 由于高速运转产生的高温, 在空气的作用下, 钢表面会产生很薄的铁氧化层, 这个氧化层的薄厚在磨削工艺中非常重要, 对磨削工艺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非晶态组织层:由于在磨削加工的运转过程中, 运行的速度非常高, 那么在这种高温状态下, 容易在工作表面形成熔融的状态, 那么在基体金属的作用下又会很快的冷却, 那么就会形成一层非晶态的层面, 这个组织层在非常精密的磨削加工中是很容易就会被去除掉的。
高温回火层:磨削区的瞬时高温可以使滚道表面被加热到回火温度以上时 (但没有达到奥氏体化相变温度) 滚道表面层将产生与加热温度相对应的回火组织转变, 加热温度愈高, 回火组织转变越充分, 表面层硬度下降也愈厉害, 造成回火烧伤。
二次淬火层:当磨削区的瞬时高温将工件表面层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以上时, 该层奥氏体组织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 又被重新淬火成马氏体组织, 造成淬火烧伤。
2.2 磨削力造成的变质层
冷塑性变形层:在磨削过程中, 磨粒除切削作用外, 还使滚道表面承受挤压作用, 并留下明显的塑性变形层。这种变形层的变形程度将随着砂轮磨钝的程度和磨削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
热塑性变形层:磨削热形成的瞬时温度, 使滚道表层一定深度的弹性极限急剧下降, 甚至消失。此时滚道表层在磨削力, 特别是挤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 引起的自由伸展, 受到基体金属的限制, 表面被压缩, 在表面层造成热塑性变形。
加工硬化层:由于加工变形引起的滚道表面层局部硬度升高。
3 减少或消除滚道表面变质层的措施
3.1 合理选择砂轮
在磨削工艺中, 对于轴承工作表面影响最大的就是砂轮的使用, 因为砂轮是和轴承的工作表面直接接触的关键物件, 那么砂轮的质量如何将会直接的影响到磨削工艺的质量。那么在砂轮的质量因素中, 最为重要的就是砂轮的磨料、粒度和硬度, 只要对这三方面的因素进行了合理的掌握, 那么就会大大的减少了对工作表面的影响。
磨料:在砂轮的组成中, 比较重要的是磨料, 磨料是直接作用于轴承表面的, 所以说磨料的质量好坏对磨削工艺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磨料时, 可以根据加工的质量程度来对磨料进行选择, 尽量选取适合加工深度的磨料。
粒度:在保证几何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及磨削效率的前提下, 宜选用粗粒度的砂轮。粗磨时, 砂轮粒度要适当的粗些, 如果磨粒太细, 磨削能力变差, 排屑不利, 磨削热增加, 磨削变质层加厚, 烧伤。滚道粗磨可选择60、70粒度号。终磨时由于磨削余量较小, 可适当选用80、100等粒度号。
硬度:砂轮的硬度指的是附着在砂轮表面的磨粒结合的力度大小, 在运转中, 如果磨粒比较容易脱落, 那么说明硬度比较小, 对砂轮的损耗就会比较大, 降低了工作效率。如果磨粒很难脱落, 就说明硬度比较大, 那么将会使砂轮增加钝化, 使温度升高造成磨削表面变厚, 所以在选择砂轮的硬度时要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来进行相应的选择。
3.2 合理选择磨削工艺参数
对滚道表面变质层影响较大的工艺参数有:进给量、工件和砂轮线速度、磨削深度和电主轴功率等。
进给量:磨削进给量对表面变质层影响很大。成品轴承表面的磨削变质层, 主要是粗磨阶段形成并一直带入成品的。因此, 要合理地选择粗磨进给量, 使其产生的表面磨削变质层在精磨加工能够去除, 而精磨进给量的选取, 也必须依其可能产生的磨削变质层能够在以后的光磨加工中被去除为好, 各工序进给量可通过试验优化确定。磨削时必须保证光磨时间, 适当的光磨时间对保证轴承滚道表面精度、粗糙度和控制表面变质层都非常重要。
工件和砂轮线速度:如果砂轮线速度过高、工件速度过低都将造成磨削温度的增加, 所以必须合理选择砂轮和工件线速度。
磨削深度:磨削深度增大, 磨粒所受阻力增大, 同时磨粒与工件表面摩擦加剧, 磨削热增加, 容易烧伤工件, 必须合理选择磨削深度, 合理分配磨削余量。
电主轴功率:要合理选择砂轮驱动电动机功率, 否则将造成大批工件表面严重的磨削烧伤。若电动机功率过小, 加工零件尺寸较大, 进给量没有相应地减小, 磨削加工时电动机负荷超载, 当进给时发出尖叫声, 主轴速度在切入时有减慢现象, 检查所加工的轴承套圈表面, 95%以上的磨削表面有变质层, 酸洗检验发现大批表面有严重烧伤。
3.3 磨削液
不同的磨削液, 其磨削效果差别很大, 选择适宜的磨削液可以提高生产率, 减少砂轮的消耗, 降低工件表面温升, 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一般说来, 磨削液应以冷却为主, 并应大量使用。轴承生产中, 主要选用水溶性磨削液, 例如69-1乳化油, 加适量的添加剂。滚道高速磨削时采用合成磨削液, 如GMY-3磨削液。冷却时, 磨削液应以一定压力和流量直接浇注在磨削区, 达到降温目的, 减少表面磨削变质层。
4 结束语
滚动轴承工作表面的质量对工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对其进行了相应的论述, 分析了在磨削工艺中可以使轴承表面产生的影响, 然后针对这些原因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确保了轴承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为我国的工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摘要:轴承的使用在我国的工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它是很多机械运转的基础, 是各种机器组成的最基本的零部件, 所以说轴承的质量好坏对我国的工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在对轴承的生产加工中, 涉及到很多的工序, 其中的磨削工艺可以说是整个工艺的最后一道, 对滚动轴承工作表面的影响很大。在磨削工艺中, 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使轴承的表面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对这些影响作出了相应的分析, 并且针对这些因素制定出了相应的措施, 使轴承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尽量的减少对工作表面的影响, 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提高使用质量。
一天下午放学,四个小伙伴们写完作业就到空地上去玩。
小刚对小明说:“我把毽子往天上一扔,看谁先接到!”小明爽快的说:“好!”毽子一上天,小刚刚要伸脚去踢,只见小明一越而出,接到了毽子,踢了起来。小刚只能看着小明先踢了。一旁的小力和小强正在比赛拍弹力球。小力拍到第28个的时候,弹力球被拍到一块小石头上,弹力球改变了方向,滚到了一边停住了。所以他拍了28个。这时小强还在努力的拍,共拍了42个。最后是小强赢了。
该回家了,头走小伙伴一起说了声:“今天玩地真高兴!下次我们还一起玩!”然后他们就各自欢快的回家了。
1、跳过跑绳 游戏方法: 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 4 队,各成一路纵队,间隔约 3 米,队员前后相距约 1 米。各队第一、二人各握短跳绳一端,在队前侧向站立。游戏开始,各队持绳的 2 人低手拉绳从本队两侧向排尾迅速跑过,每个队员依次双脚跳起让绳子从脚下通过;持绳队员到排尾后,第一人留在排尾,第二人持绳跑回排头与第三人合作继续拉绳到排尾。依次进行,每人都做一次拉绳人,以先跳完的队为胜。游戏规则: 1.必须按规定的动作跳跃过绳(双脚同时起跳、落地)2.持绳队员必须平行前进,如途中绳子脱手,必须从脱手地点握好绳后继续进 行。3.绳子不得拖地行进。2.跳跃争先 游戏方法: 场地上画一条起跳线,在相距 8—10 米处画一条平行线为终点线(或折返线),终点线上并排插 4 面小旗(相隔 3 米左右)。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 4 队,各成一路纵队分别站在起跳线后,面对小旗。游戏开始,各队排头双脚连续调向终点,将小旗举起。按举旗的先后顺序分别给各队计 4、3、2、1 分,然后将小旗茶回原处,跑回本队排尾;依次进行,以积分多的对为胜。游戏规则:1.必须按规定的动作(双脚同时起跳和落地,犯规者要回犯规处继续进行。2.发令后才可以起跳,犯规者叫回重新开始。3.立定跳远接力赛 游戏方法: 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人数相等,每组五人。场地上画一条起点线,第一人立定跳远向前跳出,在落地点作一标记,第二人在标记出继续向前跳出。五人全 部跳完,看哪组跳得远。远者为胜。游戏规则: 1. 不得越线 2. 必须采用立定跳远姿势 4.剪刀、锤头、布 游戏方法: 学生两人一组,自由组合。在场地上画两条平行线,间隔 10 米,学生采 用剪刀、锤头、布的方式,获胜者向前跳一步。谁先跃过终点线为胜。游戏规则:
1、不得越线
2、只准跳一步,落地后不得随意挪动。
5、打保龄球 游戏方法: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 4 对。在场地上画一条直线,作为投掷线,前边放三个地标作为保龄球,学生手持实心球来打保龄球,全打中者计 4 分,打中 2 个计 2 分,打中 1 个计 1 分。得分多的队伍获胜。游戏规则:
1、不得越线
2、抛出的实心球必须是地滚,不得腾空。
6、地滚实心球比准 游戏方法和规则同“打保龄”7. 运球接力游戏方法: 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 4 队,画两条间隔 20 米的平行线。每队排头一个篮球,教师发令后每队第一个同学运球出发,到转折线运球返回,交个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用同样的方式运球,直至每个同学都做一次。用时少者为胜。游戏规则:1. 出发前不得越线2. 中途掉球者,必须捡回球在失误地点继续前行。8. 画人头接力游戏方法: 将两块小黑板挂在与起点线等距的两棵树上,将学生分成每队 7 人的两个队,成纵队站在离黑板 20 米处的起点线后,每队排头手拿一支粉笔。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迅速跑至黑板前,拿起粉笔在黑板画一个大椭圆(代表人头的外缘轮廓),将粉笔放下,跑回本队将粉笔交给第二人,第二人又立即跑出在圆内画两条眉毛,按照此法后面的五人依次再画出两个眼睛、鼻子、嘴巴、两个耳朵以及 3 根头发,先完成的队为胜。游戏规则:
1、跑之前不得越线
2、不准多画
9、换物接力游戏方法: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后,各队间隔 3 米,各队前面 10 处与 20 米处各画一直径为 1 米的圆圈,第一个圈内放两个篮球,第二个圈内放三个乒乓球。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学生迅速前跑,跑至第一个圆圈处,将圈中的篮球拿起往前跑,放入第二个圈中,然后拿起第二个圈中的乒乓球往回跑放入第一个圈中,在跑回本队击第二个人的手掌;第 2 个人接着跑出,将两个圈中的球换回原处,在跑回本队击第 3 人的手掌,依此法将球循环换位,直至最后一人做完为止,先做完的队为胜。游戏规则: 每次换球时,都要将球放稳在圈内后才能跑回。
10、争抢篮板球游戏方法: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分别站在篮板两边的 3 分线圆弧上,两对学生先报数,并记住自己的号码。游戏开始,教师拿一篮球,向篮板投篮(有意不中),同时喊一个号码,如喊“4”号,两对的 4 号立即跑上前抢篮板,抢到的队计 1 分,然后两人站回原处,游戏继续进行,先满 20 分的队为胜。游戏规则:
1、只能是叫到号的学生上前抢篮板球,不能由别人代替。
2、球落地后再抢到不算。
11、双龙咬尾游戏方法: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每队约 15 人左右,站成一路纵队组成“龙”,排头是“龙头”,后面的学生双手搭在前面人的肩上或抱住前面人的腰,最后一名学生是“龙尾”。教师发令后,两条龙相互攻守,各队龙头设法“咬”到(拍击)对方的龙尾,同时又要保护自己的龙尾不被对方咬到。如龙尾被咬,做龙尾的学生则要退出游戏,倒数第二的学生又成为新的龙尾,到一定时候,教师吹哨停止游戏,剩人多的队为胜。游戏规则:
1、两队龙头再攻守时不能相互动手推拉。
2、在本队的龙身脱节时,咬住别队的龙尾不算。
12、黄河长江游戏方法: 画两条相距 30m 的安全线,在两线中间再画一条中线,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各成一列横队,面对面站再安全线后,学生左右间隔一步。其中一个队命名为“黄河”,另一队命名为“长江”。游戏开始,两队面向向前走,当走至两队相距约 2m 时,如教师喊“长江!”,长江队的学生追黄河队的学生,黄河队的学生则尽快向后转跑回自己一侧的安全线;如教师喊“黄河!”,则黄河队的学生追长江队的学生,如再安全线以前追拍上,就算被抓,要退出游戏。游戏规则:
1、在开始向前走时,不能有意走小步,使自己离安全线近些。
2、追者与逃者都只能朝安全线方向跑,不能横向跑。
13、胸顶报纸接力游戏方法: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成纵队站在起点线后,各队间隔 4 米,各队排头手拿一张四开的报纸,各队正前方 20 米处放一个球作为回转点标志。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将报纸放在胸前,放开手迅速前跑,借助迎面气流的力量压住报纸不掉,跑至回转点,绕过球再跑回本队,将报纸交给第二人再做,直至全队同学做完为止,先完成的队为胜。游戏规则: 行进中不许用手接触报纸,也不得用下巴,上臂夹住报纸。
14、击球出圈游戏方法: 学生成两路纵队站在起掷线后,各队间隔 3 米。起掷线前 5 米处,在各队的前方各画一个直径 30 厘米的圆圈,圈内放一个排球,另外各队准备小沙包 3---4个。游戏开始,各队学生站在起掷线后,依次用小沙包向圈内排球掷一次,每将球击出圈一次计 1 分(球被击出圈后,要立即捡回放入圈内),得分多者的队为胜。
滚动轴承作为我国机械装备制造业中的关键构件在工业化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高端机床,高速铁路交通领域的滚动轴承已成为影响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主要瓶颈,其失效形式主要是接触疲劳。因此文中采用等离子体抛光方法,光整加工滚动轴承套圈滚道,观测其加工后滚道表面状态,并进一步对其表面进行除锈蚀的试验研究,这对于探索长寿命、高服役性能的滚动轴承有重要意义。
1 轴承套圈表面光整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1]
国内目前传统的滚动轴承套圈滚道的表面处理,主要是在磨削之后,进行超精研加工,因为加工后虽然其粗糙度、表面形貌仅仅在微米级、亚微米级变化,但却更容易形成润滑油膜,进而极大地提高滚动轴承额定寿命[1]。但也只是对公称外径尺寸在200 mm以下的中小型轴承套圈滚道进行超精研加工,而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其针对各尺寸范围内的滚动轴承套圈滚道的超精加工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大都采用油石的高频振荡超精加工,如德国supfina公司,采用油石超精轴承套圈滚道后,其表面粗糙度可达到0.2μm以下,而且表面均匀、纹理沟壑,更容易形成润滑油膜,控制超精研工件表面的微观形貌[2,3]。公称外径在200 mm以上的中大型轴承,采用油石超精大型轴承套圈滚道的设备与技术,主要应用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设备价格昂贵,并没有大面积应用。
2 轴承套圈滚道的等离子体抛光方法
等离子体抛光技术是一种成本低、无污染、无废弃物的新兴超光滑表面加工方法,能够获得传统加工方法难以达到的处理效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工业及光学元件制造中,并且成为微电子学、光电子学和微光学元件制作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但用于机械关键构件的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4]。
2.1 等离子体抛光原理
在高温高压下,电子会脱离原子核而跑出来,原子核就形成了一个带正电的离子,当这些离子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可以成为等离子态,等离子态能量很大,当这些等离子与抛光的物体摩擦时,顷刻间会使物体表面达到光亮的效果,对工件的任何一个面都能抛光。
等离子抛光机就是根据这种原理研制(图1),抛光物置入含有铵离子(NH4+)为基础的电解液中,再通过直流电压的输出,使得正极待抛光物周围的电解溶液因高电位差而瞬间蒸发产生气泡袋,此连续性的气泡袋会在被抛光物表面产生包覆气膜,气膜中间的蒸发粒子因高电压解离而产生放电等离子体,并通过放电等离子体把待抛光物表面上的突起部分击平,使其产生如镜面般的平面,从而完成抛光的目的。这种抛光工艺仅在工件表面的分子层与等离子反应,分子中原子一般间距为0.1~0.3 nm,处理深度为0.3~1.5 nm,抛光物的表面粗糙度可控制在1μm范围内。
1—电源;2—被加工工件;3—电解液;4—加工槽;5—气层
2.2 等离子体抛光优点
针对轴承的油石超精加工方法,采用等离子抛光主要具有如下优点:
1)根据工件尺寸的不同,可以使工件在几十秒至几分钟内达到近镜面的抛光效果,后续处理简单方便。
2)可以在抛光过程中有效去除冲压件或其他制造件的边角毛刺。
3)抛光过程中使工件表面产生一层钝化膜,使其保持耐久光亮,增强抛光面的抗腐蚀性能,以起到功能表面的控性功能。
4)抛光均匀程度优越,整个工件表面甚至于所有死角部位都可达到一致的镜面效果。
5)抛光过程由电参数控制,全过程可采用PLC自动化控制,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6)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7)特别是对于锈蚀较重的零部件具有除锈清洁功能。
2.3 轴承套圈滚道的等离子体抛光试验研究
试验采用类型代号为22223的圆锥滚子轴承内外套圈,其磨削后表面粗糙度在Ra0.8,为了采用等离子体抛光法对轴承套圈表面锈蚀的效果分析,在试验前将轴承套圈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使轴承表面产生部分锈蚀如图2、图3所示。
应用某企业提供的等离子体抛光设备,将轴承内圈及外圈放入设备中,因表面锈蚀较重及考虑到等离子体轰击轴承套圈滚道表面产生的组织改性的因素,设置抛光时间为30 min,具体设备及相关加工参数如表1所示。
试验完成后,将工件从设备中取出,肉眼观测可观察到如图4(a),图4(b)所示的加工表面。
由以上等离子体抛光轴承套圈滚道的试验可以看出,经过30 min的等离子体抛光后,其表面锈蚀可以基本除掉,并可以实现镜面效果,但表面的磨削纹理仍然存在,但抛光纹理由原来的交叉网纹逐渐变得杂乱无章而且原交叉纹理进一步变浅。
3 结语
通过应用等离子体抛光大尺寸滚动轴承套圈滚道的试验研究可以看出,等离子抛光对于大尺寸轴承套圈滚道的除锈蚀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可以去除轴承套圈滚道表面较深处的锈蚀,并进一步提高表面品质,可以实现镜面加工效果。
但受到试验检测设备的限制,对等离子体抛光后的滚动轴承套圈滚道亚表面分布状态,包括等离子体抛光后的表面微观形貌、表层的残余应力分布状态、特别是组织结构变化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对表面锈蚀的去除机理进行深入的探讨,这对于通过等离子体抛光来实现滚动轴承表面的“控性”技术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Ai X.,Sawamiphadi R.Solving Elastic Contact Between Rough Surfaces as an Unconstrained Strain Energy Minimization by Using CGM and FFT Techniques[J].ASME J.Tribol.,1999(121):639-637.
[2]Allwood J.Survey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Solution Methods for Elastic Rough Contact Problems[J].ASME J.Tribol.,2005(127):10-23.
[3]Cretu Sp.Initial Plastic Deformation of Cylindrical Roller Generatrix:Stress Distribution and Fatigue Life Tests[J].Acta Tribologica,1996(4):1-6.
游戏开始了。“老鹰”张牙舞爪,向“小鸡”们扑过来。“母鸡”急忙伸开双臂,拦住“老鹰”,坚持不让他靠近自己的孩子,还不时的发出信号,让“小鸡”们蹲下,以免遭到“老鹰”的.袭击。“小鸡”们在接到“母鸡”的信号后,争先恐后的蹲下,生怕被“老鹰”捉去。“老鹰”显得非常狡猾,趁“母鸡”不注意,飞快的往右一扑,“母鸡”发现,忙往后一闪,让他扑了个空,“老鹰”见一计不成施一计:他先若无奇事地走在“母鸡”面前,直到“母鸡”放松对他的警惕性,再来个
“突然攻击”,这一招,“母鸡”肯定架不住。可是“老鹰”不管出什么花招,“母鸡”都不会上当,仍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老鹰”。最后,在“母鸡”“小鸡”的共同努力下,“老鹰”终于放弃这顿“美味”,灰溜溜地走了。
我们开始分工了,我做“老鹰”,小红做“鸡妈妈”,其余几个同学做“小鸡”
游戏开始了,鸡妈妈排在最前面,小鸡一个拉着另一个的衣襟,连成一串。我站在鸡妈妈前,左扑右向的很想捉一只小鸡,鸡妈妈张开双手左抵右挡的保护小鸡,小鸡随着鸡妈妈左躲右闪的`。我一直捉不到小鸡,心理很着急。突然我想到一个好办法,我猛地向左边跑,鸡妈妈和小鸡快步往右边移动,我突然停下来和向右边扑过去,最后那只小鸡被我捉住了。我真开心。
关键词:Ⅱ区指屈肌腱,肌腱断裂,套圈缝合法
Ⅱ区指屈肌腱断裂临床常见, 好发于青壮年, 常规修复后易发生肌腱粘连, 影响治疗效果。2004年9月-2010年11月, 我院收治Ⅱ区指屈肌腱断裂患者58例 (95指) , 均采用双套圈错位缝合法修复, 效果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Ⅱ区指屈肌腱断裂患者58例 (95指) , 其中男35例, 女23例;年龄8~55岁, 中位年龄47岁;左侧31例, 右侧27例。
1.2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双套圈错位缝合法修复。在臂丛阻滞下, 患肢外展, 均在止血带下操作。开放伤口采用原伤口或适当延长, 闭合损伤均采用正规切口显露肌腱断端。首先用2枚针头横穿肌腱暂时固定肌腱断端, 用1根0号或3-0肌腱套线于远离肌腱断端处做套圈缝合;利用针头将肌腱翻转180°后于对侧且较接近肌腱断端处做第2个Kessler缝合。于肌腱断端周边用3-0或5-0肌腱套线做连续内翻缝合。修补肌腱外膜, 逐层闭合切 (伤) 口, 放置橡皮引流条。
1.3 术后处理
屈曲位石膏托固定患肢于保护体位。指导患者进行积极主动的功能练习, 配合按摩并选用超短波、红外线、激光或蜡疗等康复治疗措施。2~3周后间断去除石膏托进行功能练习。5周后完全去除石膏托。
1.4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1975年美国手外科学会推荐的TAM系统评分法[1]评定疗效。
2结果
本组病例有49例 (83指) 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12~18个月, 平均12.5个月。其中优63指, 良16指, 可4指, 优良率为95.2%。伤口一期愈合78指, 二期愈合5指。随访期内肌腱再断裂3指, 术后肌腱粘连8指, 均二期手术治愈。
3讨论
由于工业的发展和机械的大量应用, 致手部肌腱损伤日益增多。新鲜肌腱损伤, 如无特殊理由, 都应进行一期修复。但Ⅱ区指屈肌腱断裂后由于该部位肌腱所处结构的特殊性, 后期易发生肌腱粘连。为预防肌腱粘连, 需增强肌腱断端的吻合强度, 早期进行伤指的功能练习。肌腱主要为纵形纤维构成, 缝合时断端易劈裂或被缝合线拉豁, 在设计肌腱的缝合方法时, 应考虑到使肌腱缝合处具有一定的抗张能力, 缝合部位光滑, 不留粗糙面, 但缝合物又不能太多, 否则会引起过多的反应并增加粘连的机会。所以缝合方法要求断端对合良好, 断端缝合牢固的同时减少粘连。临床可采用加强缝合强度早期功能练习[2], 来预防肌腱粘连, 也可用药物[3]、物理方法[4,5,6]来达到预防肌腱粘连的效果。传统的缝合法有Bunnel缝合、可抽出式缝合、“8”字缝合、Kleinert缝合[7]、Koch-Mason缝合、津下缝合法、田岛缝合法、Kessler缝合及其改良法[5]等, 由于屈指肌腱粗大, 力量强壮, 致使一些单纯的缝合方法受到很大限制, 比如肌腱断端的对位和抗张力差, 影响了术后肌腱功能的恢复。
双套圈错位缝合法在修复屈指肌腱断裂时较其他缝合法具有以下优点: (1) 套圈缝合法[8]具有较强的防滑及抗劈裂作用, 增加了修复后肌腱的抗张强度, 有效抵御间隙形成, 有利于肌腱早期功能练习。 (2) 双套圈缝合使肌腱断端在各个方向受力均匀, 具有很强的抗张强度, 可早期功能练习, 防止肌腱粘连。 (3) 位于不同水平的套圈缝合对肌腱血运影响小, 利于肌腱的愈合。 (4) 缝合后线结及大部分缝合线均包埋于肌腱断端内, 周边使用3-0或5-0肌腱套线连续内翻缝合, 加强了肌腱断端的抗张强度, 且使肌腱断端的光滑程度更加理想, 减少术后粘连的发生。 (5) 不使用钢丝或丝线进行可抽出式减张缝合, 避免了抽出钢丝或丝线时患者的恐惧及对跟腱的二次损伤, 同时降低皮肤压伤和伤口感染的机会, 减少了治疗费用, 缩短了治疗周期。 (6) 无需特殊材料或药品, 仅用肌腱套线即可, 且操作简单, 便于临床在各级医院推广。此方法适应于周径比较粗大的肌腱断裂, 两端均有可供缝合的肌腱残端。手术注意事项:在缝合打结时要固定伤肢的体位, 同时控制各个缝合线的张力要一致, 使缝合后肌腱的抗张强度达到最大值。
总之, 双套圈错位缝合法用于修复Ⅱ区指屈肌腱断裂的临床效果肯定, 但尚缺乏生物力学方面的实验研究, 需要以后工作中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1]潘达德, 顾玉东, 侍德, 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J].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0, 16 (3) :130-135.
[2]李文松.手屈肌健修复术后就开始被动屈伸锻炼52例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27) :225-227.
[3]郭明珂, 张经歧, 田德虎, 等.5-氟尿嘧啶预防屈肌腱粘连的预防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8, 22 (7) :794-796.
[4]杨震宇, 邰宁正, 刘昌, 等.腱缝合后鞘内植入法治疗屈曲型Ⅱ区屈肌腱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 2008, 6 (10) :1006-1007.
[5]刘加田.手部屈肌腱Ⅱ区损伤的治疗[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30 (5) :372-374.
[6]杨磊.指屈肌腱Ⅱ区断裂缝线指外牵引预防肌腱粘连的效果[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6, 21 (4) :470-471.
[7]马立峰, 张子清, 杨延军, 等.改良Kleinert方案用于Ⅱ区指屈肌腱修复术后康复的疗效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8) :979-981.
【二年级套圈游戏】推荐阅读:
套圈的游戏07-26
套圈游戏教案设计03-15
套圈?圈套?作文01-28
大班音乐:《三人套圈》12-11
画鼻子游戏小学二年级作文10-29
一二三木头人游戏作文600字四年级06-18
三年级游戏作文02-24
一年级学拼音游戏01-02
小学一年级体育游戏05-31
飞镖游戏一年级数学日记11-03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