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目做出大文章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题目做出大文章(通用10篇)

小题目做出大文章 篇1

俗话说,世上三样皮,学生、猴子和绵羊。班主任是孩子们的头,整天和世上“三皮”之一的孩子们生活在一起,难免会遇到一些头疼的事。这不,我班铝合金窗栏杆经常是扁的;白色的墙壁上常会留下黑色的脚印;瓜子壳地上抛,纸屑空中舞……我也曾板起面孔训过,抓到也罚他们站了黑板,就是没有一点效果:外甥打灯笼―照旧。真让人伤透了脑筋。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以一村”。不久前,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 用文明语言规范文明行为,威海市绿地等于得到保护 一到暑假我就回到了离别已两年的威海。只觉得微风拂面,花草宜人。可是更让我觉得温馨的是绿地上竖立的忠告牌:“足下留情”、“小草还在生长,请勿打扰”等等。我不由想起以前这里的情景:绿地旁虽然插着“严禁入内”、“违者罚款”一类的警示牌,但绿地上白天仍有人休息嬉戏,晚上仍有人跳舞乘凉。后来我从一位老人那里得知,园林部门认识到城市绿化需要全体市民的主动参与,文明行为应当用文明语言来规范,于是组织一些秀才们写了一些忠告牌上的话,从此,草坪花坛再没有遭到破坏。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他山之石,可以功玉。近来,我们高三语文刚好复习到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高考试卷25题是一个非常好的题目,写下来以飨各位: 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愿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许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这是一道语言表达题,而且更是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大语文”题。考生在这里充分张了自己的个性,实现了自主的创新。在他们笔下透悟的理性、舒展的心灵、敞亮的视界,让我们为之赞叹: (1)(答案一)静悄悄的氛围,静悄悄的你。 (2)(答案二)手牵手,心连心,宁静在我心。 (3)(答案三)带走一盛渔火,留下一片黑暗带走一本报刊,留下一生遗憾。 幸运之机好比市场,只要错过机会,价格就将变化,有时它更像那位善于预言的西比拉,如果你能买时不及时买,那么当你得知此书重要再买时,却已经买不到全书了。所以,俗语说得好,做什么事都要趁热打铁。于是,我立即组织学生讨论,为我们平常不文明的生活习惯,写一些文明的标语以此来约束我们的行为。同学们的热情很高,有不少写得好,写几条来分享一下: 写玻璃的:我只请求早一抹,晚一抹。嘿!就能对得起咱这张脸。 请多爱我我一点,我有一颗容易破碎的心。 让我们的心彼此透明。 写墙面的:我也爱面子! 写讲桌的:现在的女孩子都不擦粉啦! 写门的:别“吻”我,我怕痛。 写别乱仍纸屑的: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分手。 我想有个家 …… 《孟子・尽心上》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时如雨化之者……”也即教育要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把孩子们写的标语,用电脑打印好,贴在属于它们的位置,不用板起面孔,也不用罚他们站黑板,同学们却都变得“文明”起来。“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小题目也能做出大文章。试试看!

小题目做出大文章 篇2

2006年, 常熟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金震茅多次打电话给我, 说常熟有个台商典型是养蚯蚓的, 产业发展非常快, 造福乡梓也很明显, 邀请我前去采访。我赴常熟, 与常熟电台的同仁一起来到常熟市大义镇中泾村台商陈宗喜先生创办的蚯蚓养殖基地采访。在立体养殖室里, 我们看到蚯蚓吃下由造纸厂、化工厂送来的污泥、生活垃圾, 它们一边吃一边拉, 拉出来的就成了高效有机肥料。有的蚯蚓吃下去的是奶牛场送来的牛粪, 拉出来的便成了有机饲料。我们又在附近的对比养殖场和植物试验场看到, 蚯蚓肥料用于花卉, 可明显延长花期, 使花更加鲜艳;用于瓜果、蔬菜生产, 不仅产量高, 而且可提高品质和储藏时间;用来喂养家禽, 不仅只只膘肥体壮, 而且粪便没有臭味。我意识到, 这是台商在大陆打开的崭新领域:利用小蚯蚓来治理污染。这绝对是个大题材。在我的记忆中, 过去有关台商的报道中, 此类题材还没有见过。

在陈宗喜的办公室里, 他向我们介绍, 他在大陆各地参观考察, 决定在常熟投资创业, 已将业务扩展到长三角地区。我和常熟台的同仁把他的讲话内容录了约150多分钟的带子。晚上, 我一边复听音带, 一边翻成文字, 并且细读了常熟电台提供的有关陈宗喜的背景资料。把他的录音讲话与背景材料一比较, 发现他的介绍泛泛而谈的一般内容多, 有新闻价值的少, 有思想深度的更少;还有些事例, 背景材料里有, 而他介绍时却没有提到。这样, 人物的整体形象缺少完整性, 为制作精品节目增加了难度。我左思右想, 如果就此匆匆报道出去, 对于这样一个少有的台商典型来讲, 实在太可惜了。

夜深了, 我没有一点睡意, 反思起白天的采访情景。由于自己案头准备工作做得不充分, 采访时缺乏完整的主导意见, 造成台商的泛泛而谈, 因此内容显得凌乱琐碎, 主体不鲜明, 主要事迹不突出, 不能形成完整的有特色的台商故事。于是, 我决定重起“炉灶”, 重新构思、设计采访提纲, 再深入采访一次。

我把背景资料和翻成文字的录音素材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 从中提炼出主题。然后, 把陈宗喜的业绩重新深化、细化、顺化。

广播与其他媒体的最大区别在于以声夺人。我在设计采访提纲时, 考虑最多的是陈宗喜的声音, 以确保节目的真实性和可听性。为此, 我构思出近20个小问题, 以便在深入采访时, 让他把业绩用自己的话讲出来。每一个小问题, 都是讲他经历的一件事情或者一个小故事, 这样, 便于主持人串联成一个完整的台商故事。在构思过程中, 仔细琢磨采访思路, 包括一些细节、还没有采访到的内容, 甚至成稿的腹稿如何入手等等都考虑得差不多了。经过一夜未眠的工作, 台商陈宗喜的独特形象在我的脑海里越来越清晰了

次日, 再次采访时, 准备工作比较充分, 陈宗喜先生非常耐心地配合, 约80分钟的录音采访非常顺利。采访中, 出乎预料地获悉他准备为2008年奥运会提供数千万条蚯蚓, 帮助北京处理生活垃圾;他还研发了一些小型载体, 希望能应用到北京的每个家庭, 来帮助北京城市垃圾减量。这段录音讲话, 使两天来的采访内容更加完满、厚重, 成为陈宗喜这个典型人物的新亮点。

从常熟回南京后, 进入编写、制作阶段。我从80多分钟的录音素材中, 经过逐段揣摩和认真筛选, 最后选出最能表达主题的9段录音, 作为整档节目的主体, 然后撰写串联词。串联词是为录音内容服务的, 我对串联词的要求是简明、精炼, 画龙点睛, 能表达主题即可。然后把两者揉合成一个整体。

制成的节目先后在金陵台 (中短波同步) 和常熟台播出, 效果不错。苏州市台办和台商协会有关领导赞扬这档节目全部用事实说话, 朴实自然, 生动感人。他们认为, 节目生动介绍了一个投资大陆环保事业、造福子孙后代的台商典范, 对推动台商投资大陆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小作文做出大文章 篇3

近几年来,中考语文试卷中逐渐出现了小作文。对议论、说明、抒情等写作手法的考查,越来越深入中考作文考试。在近两年各地的中考中,25%的试卷出现了小作文题;20%的试卷虽然没有单独设置小作文,但实际上在阅读题中也出现了这类考题。分值一般是5~10分。由于考生平时疏于练笔,没有熟练掌握常用的写作技法,在考场上胡拼乱凑,以致失分惨重。

[写作指津]

俗话说,长文好作,短文难成,加上试卷上对小作文的严格限制,同学们想在考场上取胜,不掌握一些技巧是不行的。以下三点大家应特别注意:

一、明要求,突出文体特征。文字写得再美,倘若忽视了写作要求,那也只能是“竹篮打水”。写作时,同学们应先看清楚文体要求。如上海市中考的小作文,要求读完试卷中“现代文阅读《亲近自己的双腿》后,用200字的议论性文字谈谈自己的感受”。小作文表面上是让考生写读后感,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议论文的写作能力。不少考生由于审题不细致,写成了一般性的读后感。又如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要求考生“观察题为《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漫画,然后写一个片段,可描述,可说明,可议论”,题目未作严格限制。面对这样的题目,我们最好选择一种自己比较擅长的写作手法,或描述、或说明、或议论,切忌面面俱到。

二、清脉络,做到层次分明。小作文就那么三五句话,容易出现不伦不类的现象。写说明性的文字,我们应该按一定的先后顺序;写议论性的文字,要有观点、有论据,论证结构一般先总后分比较得心应手;写描述性的文字,则应尽量做到句式整齐。

三、重语言,力争简洁优美。从各地的小作文答题情况看,语言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多,或拖沓冗长,或平淡无奇。要突破这些问题,可从几方面下功夫:从句式上说,尽量整齐,读来才会朗朗上口;从语法上说,恰当运用修辞,如用排比句展开,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增添文字的魅力。

[实战演练]

[题一]

一份报纸、一个电视栏目、一处名胜、一部经典、一门艺术……都是学习语文的天地。请选择其中之一,或自己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小短文,告诉大家它给你学习带来的帮助。

[佳作一]

我非常喜欢颜真卿的书法:那饱满的笔画,时时鼓励我要努力学习,学会不断充实自己;那内方外圆的笔势,让我懂得了待人的道理,对别人要宽容,对自己要严厉;那含蓄美丽的藏锋,教会我处世之道,时刻提醒我保持谦虚。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我在颜体字的练习中就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佳作二]

我能够成为一名出众的演讲爱好者,得感谢《实话实说》这个栏目,得感谢崔永元的默默引导。收看他主持的节目,是一种最好的学习:他幽默的风格,让我学到了一个演讲者应该具有的睿智;他亲和的语调,让我学到了一个演讲者应该具备的平和心态;他开阔的视野,让我看到了一个演讲者应该掌握的知识。

[题二]

世界由于有了各种颜色,才变得五彩缤纷,美不胜收。请选取自己最喜欢的色彩,发表议论。不少于100字。

[佳作一]

有人喜欢红色,有人喜欢紫色,有人喜欢绿色,可很少有人喜欢白色。都说白色太平淡,太普通,我却不以为然。白色虽然没有红色的绚丽,却拥有一份难得的素雅;白色虽然没有紫色的高贵,却拥有一份少有的纯洁;白色虽然没有绿色的活力,却拥有一份珍贵的庄重。

[佳作二]

每逢过年,我总喜欢用红色装扮生活。在门口挂一个大红灯笼,顿时就有了节日的吉祥幸福;在门口贴一副大红对联,把节日的喜庆气氛迎进家门;穿上一套红色的休闲服,喜悦的心情便油然而生;再在头上扎一根红头绳,在脚上穿一双红色运动鞋,你的美丽便有了几分与众不同。感谢红色!它让我的精神变得饱满,让我的生活变得美丽!

[题三]

美丽的景物可以让人心旷神怡,可以让人留连忘返。请你描绘一段景物,突出它的季节特点,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150字。

[佳作一]

清晨,蓝色的云霞里亮起一道细小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冲破云霞,这就是初升的旭日。耀眼的光辉顿时洒向东方之珠,使剔透的球体再次复苏,重现它们的本色,犹如水晶般散发异彩,夺人视线……渐渐地,红与白完全融为一体的巨型建筑物便占据了我的双眼,浦江上仿佛铺出了一条碎光闪烁的路,让人忍不住飞奔而去以平静激烈跳动的心脏。

[佳作二]

有了窗外那一大片柳树,我们的生活便充满了诗情画意。它们一排一排,整整齐齐,像一位位尽职尽责的战士。粗壮的树枝虽然显得有些枯老,枝上的柳条却密如雨丝,生机勃勃。尽管室外烈日当空,教室里却是凉风习习。瞧!那一排排浓密的柳条,正勤快地摇动着柔软的手臂,仿佛在为我们舞动着一把把巨大的蒲扇。千条万条的绿叶,你只要看一眼,保准让你凉爽三分。

在中考语文中,小作文的分量虽然不如最后的大作文那么重,但对于考生来说,考试中的每一分都是至关重要的。熟练掌握小作文的写作技巧,可以帮助同学们提高作文能力,轻松应对考试。

小西瓜,大文章 篇4

横溪西瓜,何以如此火爆?为何有如此强的生命力?这得从横溪及横溪种西瓜的历史说起。

江宁区横溪街道位于南京市西南近郊,距市中心新街口仅三十公里,总面积215平方公里,辖20个村(社区)。域内有全区最高的山——横山,有全区最大的湖——蟠龙湖,有全区森林覆盖最广的植被——龙山、云台山、横山等林网交织,整个街道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极佳,是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的理想产地。境内有宁丹线、安丹线、横铜线等公路交通通道,又有凤云铁路专线穿境而过,江苏省最大空港——禄口国际机场距横溪街道仅有7公里左右,交通十分便利。辖区耕地面积有9万3千亩,林地面积有8万5千亩,横溪街道总人口7.6万人,劳动力资源也十分丰富。

西瓜种植在横溪街道已经有较长的历史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就已成为南京市早熟西瓜主产地之一。而当时,农户零散种植,粗放管理,西瓜品种以传统的大型瓜种为主,西瓜种植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高,影响并不大。再加上受气候、环境、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常会出现西瓜大面积病虫害和常规品种集中大量上市。西瓜上市后,瓜农们常拉着瓜东跑西窜又愁卖;遇到雨天,西瓜要么烂在田里,要么1、2毛钱,或几分钱就贱卖了,没多大经济效益。

如今,在江宁、在南京、甚至在长三角,只要一谈到西瓜,人们就不由自主地想到横溪:想到横溪去买西瓜、想到横溪去吃西瓜。为什么会发生如其大的变化呢?

镜头二:这里是横溪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培训室,教室里坐满了农民,虽然教室里弥漫着香烟味,但教室内很安静,只有南京市蔬菜研究所的专家在讲授西瓜种植技术,不时的有人用“笨拙”手,在小本上记录点什么,教授从品种选择、育苗移栽、大棚肥水管理、人工授粉蔬果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向农民传授了大棚西瓜种植技术。

原来横溪西瓜经济的壮大离不开西瓜培训:据说,自上世纪70年代横溪人开始种植西瓜以来,西瓜枯萎病就非常流行,常造成瓜农无瓜可收。后来终于有人找到根治这种病的技术,但这种技术一出现就在横溪得到快速的推广,这主要就是靠开班培训。通过不断的培训、再培训,使得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得以推广,从而提高了横溪西瓜的产量与质量。

镜头三:横溪种瓜大户于行阳家的西瓜大棚边,常有些来“溜达”的乡邻,不过奇怪的是,他们见到于行阳总是有些神情尴尬、欲言又止。于行阳心领神会,就主动邀请乡邻走进他家“神秘”的西瓜大棚,传授自己琢磨出来的种瓜技术,常常是送走了一拨,又来一拨,不论是谁,憨厚的老于总是笑脸相迎。时间长了,老于的爱人不高兴了,整天忙得团团转,常常耽误自家的种植不说,还使本来就不壮实的老于常犯些毛病,所以爱人少不了有些“唠叨”。虽然每次爱人“唠叨”的时候,老于都是满口答应,可乡邻们一来,老于又带他们到田地里介绍、指导去了。

据说,以前横溪西瓜特别容易得枯萎病,一旦得病,轻则减产,重则绝收。于行阳一开始也遇到这个问题,但不服输的于行阳到处找人请教,最后在省农科院一位资深专家指点下,于行阳经过多次实验,最终取得了成功,不仅瓜苗的成活率在80%以上,而且当年西瓜还提前了15天上市,每亩更是增产了30%。所以求教于行阳的人络绎不绝。

村民王庭柱原先只是种蔬菜,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于行阳就主动给他“开小灶”,不仅提供技术指导,而且还帮他贷款建大棚,现在王庭柱的大棚年销售收入达到了35万元,不仅自己脱贫致富了,还成了全街道出名的瓜菜种植专业户,出名后的王庭柱也常常主动帮助、指导其他瓜农。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于行阳帮扶的困难户就有200多户,帮助他们发展大棚800多亩。XX年被评为全国劳模于行阳还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专门帮助需要帮助的村民。

镜头四:6月8日,横溪街道三楼会议室。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市农委园艺处、市蔬菜所、市农林园艺站、区科技局、区农业局、台湾农民创业园、绿桥公司、天盾公司专家领导、街道领导及瓜农代表近20人,围着会议桌就横溪西甜瓜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专题研讨。专家们献言献策对推进横溪西甜瓜规模化、特色化、市场化发展作了深层次的探讨。

如上所呈现的一样,横溪西瓜经济的壮大,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政策、财力、物力等大力支持与重视。首先是政府的重视与引领:西甜瓜产业转型升级研讨会、编制《“十二五”横溪西甜瓜产业发展规划》等就是政府高瞻远瞩,科学规划的具体实例;每年横溪都有西瓜比赛,谁种的西瓜质量好,就可以得到10万元奖金,也是政府鼓励农民种瓜的一项措施;几年前,政府就大力发展农业大棚,提出农民建钢架结构大棚可得政府补助,每亩1000元,现在全街道大棚面积已由零发展到1。2万亩,瓜农每亩增收在3000元以上,目前政府用于补贴的资金已有300多万元。第二,街道于就成立了横溪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XX年创建成省级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其旨在为以西甜瓜为主的特色林果瓜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验试种培训推广,建立一个永久的基地,提供一个示范的窗口。第三,自街道政府从XX年开始积极筹办首届横溪西瓜节以来,横溪西瓜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全街道有1。1万户3。6万人从事西瓜生产,西瓜种植面积已经由XX年的1。2万亩发展到今天5。08万多亩,总产量也由2。64万吨发展到14万吨,设施种植面积也由5249平方米发展到3。08万亩,品种从4个发展到45多个,销售产值由2112。6万元发展至4亿元,XX年人均增收可达到XX元以上。

镜头五:这是吴楚大道横溪政府旁的商业街。大街两侧有好多瓜果类合作社,尤为醒目的是“绿桥”合作社:合作社店面设有技术培训、种子、育苗、西瓜销售等门面,形成一条龙服务,店门前也是车水马龙,前来咨询、购买西瓜的人特别多,一箱箱的西瓜从这里发往江宁区、南京市以及长三角各个角落。

据悉,该合作社的“绿王大自然”牌西瓜是横溪街道拳头产品。XX年“绿王大自然”牌西瓜发展成为南京市名牌农产品,XX年“绿王大自然”牌西瓜被认定为江苏省着名商标。目前在横溪像“绿桥”一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80家(其中土地股份合作社17家),入社社员8768人,带动农户3万余人,营销额3。5亿元。为了方便南京市市民能方便的买到正宗横溪西瓜,合作社于XX年在光华门石门坎、南湖小区、西康路、珠江路等4处,设立了“苏田农产连锁店”,方便南京市民品尝横溪西瓜。

镜头六:这是横溪一处钢架大棚内两侧的景观。猛地一看就像地雷战中的战士们每人胸前背了好几个大地雷,正整装待发。仔细一瞧,原来是这边有像藤本植物一样的西瓜枝叶尽沿着支架向空中发展,一个个的大西瓜悬挂在空中;那边有一盆盆像花一样的植物,1米多高,也有一个个的大西瓜悬挂在空中。刹是一幅幅负有想象力的风景线。

这是横溪西瓜科技含量的一个缩影。一边是横溪的西瓜立体栽培技术侧影,另一边是横溪盆景西瓜规模化生产技术侧影,像这样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的生产模式在横溪很多:西瓜换根嫁接技术,工厂育苗技术、方形瓜、奥运瓜等等技术在横溪不断推广;小兰、新金兰、宝冠、黑美人、网络甜瓜、红小玉等20多个西甜瓜品种在横溪先后引进、试种、推广。

横溪西瓜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今天;从过去的零散种植、传统种植、粗放管理,到由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带动,由西瓜示范户、大户传帮带(示范户带动大户,大户带动农户),再到街道政府重视与引领,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横溪西瓜在特色农业迅速发展中不断的走科技创新之路,利用新技术,推广新产品,向现代农业进军。通过每年一届的横溪西瓜节举办,把横溪的西瓜从江宁推向了南京、推向了江苏、推向了长三角,实现了西瓜的华丽转身,带动地方经济的大发展,推动横溪新一轮的城乡统筹、美丽乡村、生态农业休闲的大建设。小西瓜,大文章,创造了西瓜的奇迹。

小题目做出大文章 篇5

做好服务“大文章”

谈起我校近一年来迅速发展的缘由,教职员工普遍提到了两个关键词:改革、服务。近一年来,我校狠抓内涵建设,充分利用专业学科优势,紧紧围绕职工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贡献度,花大力气书写“服务”这篇大文章。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学校才能获得更大的办学空间,才能走好内涵发展的道路,才能办好学员满意的职工教育。

当前形势下学校教职员工如何履职尽责?我以为应该:立足窗口“小岗位”,通过各种措施强化“管理”,做好“服务”的大文章。

一、“服务”是职工教育工作的本职

在职工教育中,严管管理学员要通过“服务”来实现。基地中的不同部门按职能分工有不同的服务方式。学员管理就是帮助学员知纪、懂规、认真学习,出现违纪违规行为要帮其纠正,促其规范,让其在学校

培训中真学、真懂、真考、真用。

“服务”不仅是学校教职员工服务宗旨和人生价值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工作绩效的具体体现。因为学校的管理相对人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繁荣和发展的原动力。帮助学员们在真学、真懂、真考、真用的轨道上健康运行,就是学校在履行职责和促进企业发展上作贡献。

为了把“服务”这篇大文章做好,更好的发挥对在培学员的监管作用。企业制定了诸如《学员手册》等一些内部纪规,旨在规范在培学员的行为、同时也是强化企业监管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二、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功能

要使企业每个工作人员对自己应干什么、按什么标准去干、怎么干才能干好,都做到心中有数,使服务意识在工作实践中得以增强,从而实现管理与服务的紧密结合,并强化“服务”功能。

一是变刚性管理为柔性管理。依法规范管理在培学员行为,依法维护教学秩序,这是教学管理部门履行管理职能的主要工作方式。但在日常教学管理中,虽然要强调依据企业职工教育相关法规的原则和政策精神,在学员同意或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性手段,使在培学员自愿服从管理,以有效地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执法严才能管理严,但“严”不是目的。但目前某些企业对学员管理的状况是“严”有余,而“服务”不足——有的方面甚至是严重不足。我们要做到真诚服务,就要“严”中有情,即变刚性执法为柔性执法。这就要求在教学管理指导时,要遵循“企业所需、委陪单位所求、学校所能”的原则,采取引导、扶持、鼓励、帮助、说服、宣传、奖励等非强制性手段,以保证依法依规履行教学管理职责,认真搞好服务,确保管理到位。

二是提倡“自律”,变被动为主动。学校管理者要履行管理职责,被培训学员也要履行一定的职责。只有教与学双方共同维护教学秩序,教学管理者与在培学员都要相互支持,携手并进,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管理者尽职,在培学员获利、双受益。

三、后勤部门着眼小处,做好服务大文章

后勤工作虽然处在学校整体工作的大后方,但却是面向全体师生的窗口,是师生们感知基地“温度”的地方。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把服务作为自觉追求和基本职责,近一个时期以来,我校后勤部门(以下简称后勤)强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实效,通过服务贴近学员,赢得学员们纷纷点赞。

1.民以食为天,做好服务首先要从让学员吃好入手。以往学员座谈会上和培训结束时的培训质量反馈调查中,有的学生反映因为对食堂餐饮不满意,会跑到外面餐馆或叫外卖换口味。慢慢的,在校就餐尤其晚餐的学员越来越少。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学校从完善运行机制着眼,从严格队伍管理着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们首先更换食堂承包商,新承包商提出打造“价格合理、品种丰富、卫生安全、服务多元”的餐饮服务目标,加强定价指导,严格成本控制,严格规章制度,加强窗口服务人员教育,引入深受学生喜爱的餐饮品类。改革确实带来了变化,食堂的人流量增加了,在高峰期,有些来晚的同学甚至要排队等位置。

2.走出办公室,去学员中听取意见,小处也有文章可做。***在一次讲话中指出:群众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对于基地后勤工作来说,只有立足学员需求的改革才最具有实践效果,而掌握学生呼声的最好办法就是坚持群众路线,从学员中来,到学员中去。

走出办公室主动服务,听取学员的意见建议,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决不拖拉推诿,这是后勤转变工作方式的根本方法,小处落实了,也就成了亮点。

当有学员反映“喝热水不方便”时,后勤在教学楼的公共空间加装了四台大型电热水器,学员上下课有了开水喝。服务没有大小,只要学员需要,后勤能做的就要马上做,一些暂时做不到的积极创造条件。如果学员在基地时能感受到来自基地的关心爱护,学习会有积极性,主动认真地完成培训任务。

后勤不“后”、后勤要“勤”,这是学校后勤人应该根植在心中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使师生在好的环境中工作和学习,这是学校后勤人的责任。“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不断地改进作风建设。

学校教职员工要立足窗口岗位和管理学员工作实际,进一步浓厚对待学员的真挚感情,从学员立场出发,千方百计帮助学员化困难、解忧愁,通过服务、理念、态度、作风的转变与提升,让学员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实际感受到“师生鱼水情深”的亲切,赢得了培训学员的一致认可,展现出了学校的风采。

小题目做出大文章 篇6

就业压力日趋严重的形势下,是否在为找一份工作,或是一份更好的工作而烦心呢?大部分人的回答应该都会是——Yes!怎样做才能让你在芸芸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呢?赫敦资深顾问王路明女士给您一个从制作简历开始到面试结束的全方位指导,让您的每一步都走得够专业,够自信!

打头阵——简历制作

一、内容切重要点

包括四大部份-基本资料、学历、经历及专业素养。内容的撰写必须简洁扼要,切忌不要像流水帐般记录自己的生平,专业素养才是最重要的。

基本资料:

除了年龄、出生年月日外,详细的联络电话及通讯地址千万不能有错误。身高、血型等与工作无关的资料则无须特别注明。

学历:

将学历从最高学历逐次条列,应将最近的学历列在最前面,方便资料的审核。

经历:

详实列出以往的工作经验,包括公司名称、职务,及年资,也可以简述工作内容,若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可以特别注明,让公司了解你进入公司后的适应力,能将以往的工作经验应用到新职务上,以后若是遇到问题时,会是主管的绝佳帮手。

专业素养:

如果领有任何执照或证明的相关专业技能也可标示在简历中,增加主考官对个人专业素质的印象加总。

二、格式简洁大方

如果能自己设计简历最好,一方面表现自己的诚意,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千篇 一律的相同格式中,凸显个人的风格,但是千万不要为强化个人风格而画蛇添足,增加许多不必要的设计或标新立异,否则将适得其反成为自己临门一脚的障碍。

简历最好是以两页完整表达的份量为主,纸张为A4大小的白纸,版面清爽、条列分明,以方便主考官审阅相关资料的格式为主。若个人经历或可供参考的作品明细太多,也可另外准备一张经历单,不必将个人资料完全挤入空间有限的简历中。

三、慎选照片

简历最好附上照片。照片只要形象端庄、乾净清爽就可。忌用沙龙照或生活照,建议应以彩色个人照为主。男性最好穿正式西装打领带,以简单款式及颜色为主,头发梳理乾净不可蓄长发;女性则为套装样式即可,略施淡妆,若留长发最好能扎起,显得乾净俐落。

自我描述部份:

一般而言,自我描述以200~300字为最佳。在看完你的履历后,主考官可能没有太多的时间阅读你的自传,因此自传的撰写必须把握简单扼要的重点。

随着市场的.多样变化,每个行业都走向亲切服务,以顾客为导向,亲切的服务便是大多数公司对员工的第一要求。因此在自传我描述中可以多充分发挥自我专长特质,表现出自我积极、合群的一面。

敲门砖——简历投递

不要急于投递出您的简历,在招聘会上您不必让你的简历处处留情,并不是网撒得越大越好。将您感兴趣的公司、职位记下来,回去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好好研究。

您可以使用网络投递您的简历,第一次投递出去以后,过几天可以再一次投递。为确保万无一失,建议您在通过邮政局投递一份简历,花费不大,但是谁能确保您在网上投递的简历hr们就一定能看到呢?

邮件的形式的注意点:

简历的投递尽量用自己的信箱将简历以正文的方式粘贴上去,而不是正文一个字没有而把简历放在附件中或是用一些网站转交等等功能(因为使用这些功能转交过来的简历很多时候显示的主题甚至内容是乱码),当然更不要写我的简历在我的博客中然后给个链接欢迎察看,一句话:HR们没时间。

再次强调:不要把简历放在附件中!

这样首先增加了一个hr阅读你简历的时间,因为可能你的简历不是被一个人看的,也不是只看一遍的,每一遍都要打开附件很麻烦,要是保存下来也不方便找到。这还不包括有些服务器直接将带附件的邮件屏蔽的情况。

其次,这样破坏了你的第一印象。尤其是正文没有字直接在附件中粘了一个简历的人,这样显得你的诚意实在是不足。至于那些在招聘广告中就强调了请勿以附件形式投递的职位,如果你还是用附件,那只说明了一个问题:如果你连应聘的时候都没有仔细看说明,或是看了也没有照着做的话,那怎么能证明你在工作中会认真仔细服从安排呢?所以我们抱着换位思考的心情为了自己也为了hr考虑一下,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把简历粘贴在正文中就ok了!

邮寄简历注意方法 :

小技改做出大文章 篇7

据悉,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印染布1.8亿米,花色品种9000余个,拥有漂染印整全功能生产线20条,除常规染整手段外,还有多种特殊整理功能。年销售收入、进出口总额、利税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

为了让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华纺从设备改造、生产工艺等方面积极开展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

应用绿色染整工艺

“华纺根据自身发展,积极应用绿色染整工艺,在染整流程中应用生物酶退浆工艺,达到了很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华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力民介绍道。

据悉,高效生物酶退浆工艺就是利用某种酶对淀粉浆的选择性降解有很高的酶活性,可在低温或高温环境下应用于轧蒸和间隙的退浆工艺,在100℃下汽蒸3~4分钟即可完全分解织物所含的淀粉浆料,且对淀粉于PVA混合浆料也很有效,从而大大降低了能耗和水耗。

除此之外,华纺还积极使用环保助剂,降低污染负荷。染整过程中,退浆、煮练的目的主要是为去除制造过程中加在经纱上的浆料,使纤维更好地与染料亲和,同时也可去除植物纤维中部分天然杂质,如油脂、蜡质和果胶类含氮化合物等。常用的处理工艺是碱退浆,同时由于棉纺、涤棉混纺织物上多用聚乙烯醇(PVA)及部分变形淀粉,因此退浆、煮练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碱、PVA及其他高分子化合物。据测定,PVA的COD值约1600mg/l,而BOD5值仅20mg/l,其完全降解的时间约895天,是一种较难生物降解的物质。传统工艺退浆、煮练废水的COD值一般在10000mg~30000mg/l之间,呈强碱性。

王力民表示,为了有利于生态、环保,尽量降低退浆、煮练废水的危害性,华纺对工艺进行了多方面的优化。与传统工艺相比,退浆酶、精练酶的开发应用,使渗透剂、煮练剂的用量大幅减少,有效降低了废水中主要污染物COD的浓度和新鲜水的用量,同时,各种助剂均不含有害有毒物质,属于绿色环保产品。

引进热管式废热锅炉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我们引进热管式废热锅炉实现废热的回收利用,并在这方面取得很大成绩。”王力民自豪地说道。

据介绍,华纺使用的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管的一端为蒸发段(加热段),另一端为冷凝段(冷却段),根据应用需要在两段中间可布置绝热段。这样的热管是依靠自身内部工作液体相变来实现传热的元件,具有超常的热活性和热敏感性,遇热而吸,遇冷而放。

使用热管的锅炉,烟气流经热管处,便会横向冲刷管束,传热效率理论上高于管内平等流动换热2倍且管外焊有螺旋翅片,传热面积大,整个设备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热管锅炉,热管蒸汽发生器热管管束组装,管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调整使用,布置方便;设备水循环系统和烟气系统分开,每根热管独立工作,个别热管损坏也不会影响设备正常工作,水路系统不会穿漏到烟气系统;中温热管蒸汽发生器也可直接随220℃的烟气,产生1.2 公斤压力的蒸汽。

据了解,华纺使用热管式废热锅炉每小时产生1.2公斤压力的饱和蒸汽3.5吨,则每小时回收的热量约为322.7公斤标煤。以年运行330天计算,年节约标准煤约2555吨。

加强过程控制

为降低源头污染源的量和处理难度,华纺于2007年1月20日组织全国范围内的18家大型纺织企业在滨州聚会,倡议“保护生态环境、打造绿色纺织战略合作”活动,积极推动无PVA浆料坯布的使用,以降低主要难降解污染源的含量。

王力民指出,加强过程控制,需要大量的实验作为基础。华纺通过对各种染化料、助剂的可生化性试验,优选可生化性好的染料、助剂,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了污染物的处理难度。还通过实验做到选择高上染率的染化料,以提高染料的利用率,从而降低废水中染料的浓度,达到源头减污的目的。

为实现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华纺将长流程工艺优化、缩短,开发冷轧堆、生态酶退浆工艺替代高温高压碱退浆工艺;开发冷染工艺替代高温高压溢流染色工艺,以降低能耗,减少污染。

通过上述生产过程的控制,华纺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有效提高,由原来的0.17上升至0.25以上,废水的生化去除率由原来的65%升至75%,能源消耗也得到显著降低,低碱工艺和低温工艺的应用,同比节水30%,节约蒸汽40%。

充分回收利用余热

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华纺的蒸汽成本价格已达到190元/吨,致使生产成本逐渐增加。节能降耗、废热回收利用已成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充分回收利用废热资源,尤其是长期以来不被人们重视的平洗机排放的废热水,其实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据王力民介绍,华纺经过多次试验,用高效热交换器把废水的热量传递给生产的新鲜用水,提高了生产用水的温度,节省了蒸汽,又降低了后续废水处理成本。此项技术实现了能源的循环、高效利用,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印染企业是耗汽、耗水大户,前处理机台经逐格倒流排出的废水温度达85℃~95℃,以往,该股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不仅浪费了能源,而且还严重影响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在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要让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华纺在退浆机、水洗机等机台的排水处安装了一种新型多级串联换热器,可将20℃的自来水通过热交换后温度上升至70℃以上,再适量加温便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与以前相比大大降低了蒸汽的用量,同时污水经换热器后温度下降到40℃以下,从而有效的利用废水的余热。

据悉,随着近年来华纺规模不断扩大,蒸汽用量日益增加,华纺通过调整供汽方式,采用高低压分工的方式,将高压蒸汽通过汽轮机输出,达到降低能耗,提高利用效率的目的。

为使公司蒸汽供应更加经济、稳定,华纺在供应各车间的高、低压蒸汽管道上安装了汽动调节阀,蒸汽实现自动调节,恒压供汽,蒸汽供应优化改造后综合节汽率5%以上 。除了高低气分供之外,水洗设备的智能化温控也尤为重要。印染机械中水洗设备主要由蒸洗箱和轧车组成,织物在水洗过程中的效果取决于水洗温度、洗涤时间等因素,其中水洗温度、洗涤时间的合理控制决定了产品的能耗和生产效率,传统的蒸洗箱加热是通过观察箱体上的金属温度计,及时调节管路上的截止阀,来实现对水温的控制。

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时常会出现蒸洗箱内温度过高甚至沸腾,既违反工艺安全操作,危害车间的生产环境,又造成能源浪费。智能化温控技术的应用,是将蒸洗箱的水加热系统实现智能化控制,极大地改善了工作环境,避免了能源的不必要浪费。

废水资源化利用

印染行业作为一个高耗水的行业,水回用率很低,与国外对比,我国纺织印染的用水量是国外的2~3倍,废水资源化利用是关键,因为不仅减少水资源使用量,还大大减少污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效益及其明显,是目前国内环保、纺织界的重要课题。

据王力民介绍,华纺从2006年开始与河北辰龙润东科技公司研究应用CFM技术,对达标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以满足生产的工艺要求。为了确保运行质量和处理效果,首先用半年时间进行中试,最后才进入实际实施。第一期工程处理能力为2000吨~2500吨/天,生产污水经过达标处理后,进入CFM系统,通过强氧化、过滤、吸附等处理后,达到工艺要求。到目前,废水的回用比例在20%左右,效果良好。

通过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措施的不断实施,华纺在水、能源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蒸汽耗用由原来的320公斤/百米,降至280公斤/百米,新鲜水用量由原来的13000吨/天以上降至9000吨/天以内。综合效益见下表:

小题目做出大文章 篇8

山东有家饭店,连经理在内仅有8个人,但它每个月利润却高达4万元。如此高的经济效益是怎么产生的呢?

原来,在饭店开业的第一天,经理就让人在店门旁竖了一块招牌,敬告全城顾客:凡来本店用餐者,对本店的服务态度、卫生状况、饭菜质量提出一条意见,就奖励O.3元钱。这招吸引来了许多顾客。头一个月,该饭店共花掉了500多无意见奖励费。饭店立即针对这些缺点进行整治,顾客提出一个意见就等于帮饭店治理了一个毛病。第二十月,顾客再也挑不出毛病了,饭店的声望得到了迅速提升。

点评:开店不在人多,巧赚则灵。这家饭店的成功之处在于采用顾客“挑毛病”的方式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式沟通,并落实解决“毛病”,消费者得到了尊重,饭店取得了声誉,财源自然滚滚来。

透明厨房引来客如云

天津有家大酒店,在散座的大堂内配置有一台74吋的大彩电,进餐的顾客可从电视画面中看到该店厨房的一切活动。电视屏幕分为四块,其一是从鱼缸中捕捞鱼虾蟹的场景,其二是宰生粗加工的场景,其三是厨师在灶旁操作烹调的场景,其四是厨师配制冷盘的过程。通过电视画面,顾客可以知道自己所要的海鲜是否被调换,可知道厨师衣冠是否整洁……这种“全过程监视”,使消费者消除了顾虑,也使得顾客如云。

小稻壳做出大文章

郭铁军

一般情况下加工100公斤的水稻,脱下的稻壳就近20公斤,集小成多,这小小的稻壳成了许多粮食加工场的一大心病:牛羊不吃,用于烧火做饭也不行,当做垃圾焚烧呢,不仅费工费事还污染环境。因为稻壳之间空隙特别大,稻壳无法充分燃烧,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既危害人体健康,又污染环境,所以有人把稻壳称为“黄色污染”。稻壳的危害引起了沈阳人老杜的注意,他从加工厂拉来几十口袋稻壳,每天拿着稻壳琢磨,他认为稻壳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木质素,这些都是易燃耐烧的物质,为什么不用稻壳做成可以替代煤的燃料呢?经过几年的艰苦研究,老杜终于成功生产出了稻壳棒,这种稻壳棒不改变稻壳主要成分的化学性质,只是通过加热把稻壳挤压成,中空的棒状,它的燃烧情况非常好,在很多地方,老百姓已经用它替代煤来烧火做饭。为了增大稻壳棒接触氧气的表面积,老杜把加工的稻壳棒设计成六棱形,这样燃烧就更充分了。1吨稻壳可加工出900公斤左右的燃料棒,造价比煤要便宜,而且燃料棒烧完剩下的炉灰是上等的钾肥,可用作肥料,老百姓既省了化肥钱,又把废物回收利用,真是一举多得。

万克文:洗刷刷做出大文章 篇9

一文不名的打工仔变身身家百万的老板,会有什么传奇呢?带着疑问走近高个子万克文,记者发现他捧出的是一个关于理想、勤奋与坚韧的故事。

初闯武汉

家庭厨房发现新商机

1997年10月,宜昌青年万克文来汉打工,以推销清洁用品为生。32岁的他心里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创业。

他此时仅有的财产是他业余攒下的几千张邮票。之前,万克文在宜昌纺织厂当了14年的电工,性格内向,别人说他“不合群”。因此,万克文采用了一切方法训练自己。

4个月后,万克文离开了所在公司。清洁用品却成了影响他一生的东西,在工作中结识的三位打工人员,也成为了他日后的合作伙伴,其中红安打工妹耿建荣还成了他的妻子。

在推销时,万克文发现,家庭清洁正成为很多武汉家庭主妇的心病。

于是,1998年2月的一个星期一早上,万克文和耿建荣等人以“马路游击队”的形式走进小区,一块木板上挂了条广告语:“让你的厨房亮起来,上门为你做清洁。”由于担心无人光顾,又在后面加了一句“价格由你定”。

一位70多岁的老爹爹成为了他们的第一个客户。忙碌了一下午后,老人只付了10元钱,连产品成本也不够,万克文却是满心欢喜:一定会有更多的生意。

果然,更多的单子来了。

万克文在当年3月回了家。回汉时万克文带来了借的5000元钱和价值几万元的邮票。租房子、装电话、买用品花去3300元后,万克文将剩下的1700元全部作为流动资金。不久,“江岸区万家清洁服务部”成立,2002年,服务部注册成为“万家洁物业清洁有限公司”。

“我做了最坏的打算,万一不行就把邮票卖了。”

创业路上

偷师学艺培养技术工

在武汉人生地不熟,资金、客户、技术、管理都成为现实的难题。

有一次,晚上做了饭以后,煤气、米、菜都没有了。第二天做了一个清洗抽油烟机的业务,挣了40元钱,30元钱就换了煤气,5元钱买米,5元钱买了菜,才把几个人的生活问题解决了。

为了争取客户,万克文一个街区一个街区地走访、推销。

为了学习清洁技术,他们到处偷师。“当时只要看见施工清洁队,我们眼睛都是绿的”。碰到没做过的项目,便从外面请了熟练工人来做,自己的人打下手跟着学。

清洁行业进入门槛低,高跳槽率更是差点瓦解了服务部。最初的几个伙伴觉得这样走街串户做清洁看不到前景,干了一两个月离开了,只剩下万克文和耿建荣。两个月后,好不容易培养了几名技术工人,服务部准备开始正常运转,一个技术班长却要出去单干。幸好有耿建荣一直支持。

几年的清洁保洁,万克文结识了很多开朗随和、见识高深的朋友,也得到了客户们的交口称赞。

积累人气 水到渠成做单位保洁

当记者问及“第一桶金”时,万克文愣住了,他并不知道哪一次算是真正“起水”。

在2000年,一直以家庭清洁为主的万克文经历了两次非常关键的业务拓展:单位保洁和二次供水清洗消毒,从而成功完成了从家庭清洁为主向单位保洁为主的转型。

2000年初,万克文听到一个消息:武汉晚报拟将大楼保洁项目外包。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把所有的资金拿去买了设备。而他一直强调的“人气”此时也发挥了作用,凭借家庭清洁创下的良好口碑,他最终赢得了这个保洁项目。

在出色完成这次保洁项目后,单位保洁的大门向万克文打开。从2000年到2004年,武汉晚报的日常保洁、外墙清洗以及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洁工作,都让万家洁包揽了,光这一个客户每年就有近20万元的营业额。

长江日报退休干部吴礼正是万克文多年的客户,他谈及万克文,言语中满是赞赏:“他最大的特点是诚信、比较厚道。不仅自己如此,他也把这种意念传递给企业员工。在长报、晚报做清洁保洁多年,上上下下都对他印象很好。后来在别的地方做保洁,有的单位年终还给他们发红包,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此后,万家洁还进入了武汉市防疫站的二次供水清洗消毒的审核视野,并最终获得资格。

2005年,万家洁员工数量达到300人,服务对象也发展到了以高端物业保洁为主,成为武汉保洁市场一支重要队伍。这一年,也是万克文和耿建荣被广泛认可的一年,中央电视台致富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均以大量篇幅报道或转载了万克文夫妇从打工仔到老板的创业经历。

“也许这就是水到渠成吧,我一个外地人,要博得好名声,就得靠兢兢业业的服务,几年的努力在最后转化成效益。”万克文这样评价。

家有贤妻

“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用这句话来形容万克文、耿建荣夫妇再合适不过。

耿建荣,这个揣着5元钱从湖北红安走出的开朗女子,从万克文走街串户抹地板的工作伙伴到甘苦与共的伴侣,成了万克文生活事业中最重要的支持者。可以说,万克文的成功某种程度上也是耿建荣的成功。

“我善于规划,她则开朗,善于交际,对外联络工作做得相当出色,例如二次供水清洗项目就是耿建荣接下的。”万克文说。

除了事业上的各有分工,两人之间的互相支持更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万克文自述

写日记激励自己

“我是一个胆怯的人,不敢与人交流,有人告诉我,需要更主动,我决定这样来做。”——摘自万克文1997年底的一篇日记。

“这个冬天真苦,房子四面漏风,挂着麻袋片的木门哐当作响,幽暗的灯光、呼呼的北风,正在考验一个未来成功者的意志。苦不苦?苦!但我相信做的事情受的苦能让自己感动时,说明自己又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人生又多了一些经历,我真的觉得很值得,我愿意经历这种磨练。”——摘自万克文1998年2月的一篇日记。

“学会交流太重要”

“小企业”大手笔做出大文章 篇10

现代制造业是江苏省的龙头产业,而依赖于制造业生存发展的会展业,是迅速提升江苏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的重要环节。南京的会展业起步于1986年,但真正的发展时期却是进入本世纪以后。随着第六届华商大会、第十届全运会、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等一系列展会举办之后,南京正在成长为长三角地区又一会展中心城市,政府也提出一系列的战略思想,江苏会展业的发展。对此,江苏新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新会展)总裁周正海表示,一个城市发展会展业必须具备五个条件:一是必须有一个运作大项目的企业平台;二是拥有全面快捷的网络会展,三是协调型的政府引导机制,四是具有几个地方特色、有发展空间的专业品牌展会;五是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力、展软硬件条件。

会展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需要有政策和资金上的推动,江苏新会展正是在政府的规划和支持下,联合行业商(协)会,整合全省的会展资源:江苏省进出口商会(外经贸的渠道)、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办展条件优越的场馆资源)、东恒集团(江苏省唯一一家专业从事国际服务贸易的省级重点企业集团,有投资、资本运作能力、服务团队的优势),积极推动着江苏会展业的发展。同时,江苏新会展引进国际战略合作者,选择香港雅式集团成为自己的战略合作伙伴(内地和境外的会展桥梁,成为江苏新会展打开国际市场的通道)。江苏新会展创立之初就有着明确的定位——联合不同会展资源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谈到江苏新会展的定位,周正海感言:“会展经济是一个空间经济,能联合的资源有多大,就能做多大的项目;会展经济是一个共赢的经济,能在市场上赢得多大的合作,就能做多大的市场。”江苏新会展不是在单纯地经营一个场馆、做一个项目,而是在经营江苏会展的一个市场,它的经营理念不是竞争,而是创新、互动、合作、共赢。

从“新”开始创造综合竞争实力

建筑学专业出身的周正海曾担任过不同的“角色”,大学教师、政府官员、企业业务员、协会副秘书长等,每一个角色他都积极乐观、尽心尽力去“演绎”,并为所在行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05年,在江苏新会展总裁的“海选”中,悉心准备的周正海名列榜首,正式开始了会展人的另一段人生经历。

其实早在这之前,周正海就已涉足会展业十多年,他认为展览工程和建筑领域的工程美学息息相关,自己并没有转行,而是把所学专业在会展业领域延伸引用,并乐此不疲地工作着。

任职江苏新会展“掌门人”以来,周正海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专业不够,项目为零,人才全新,江苏新会展如何在市场立足?一切从“新”开始,新国际,新平台,新市场。正是基于全新的考验,江苏新会展创新机制,采取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方式。它的优势在下不受原有机制环境的影响。同时提出“专业化分工,集团化运作,会展产业一体化经营、一条龙服务”的格局概念,以创造综合竞争实力作为切入市场的手段。

“会展是一种文化,它具有的信息传播、市场、服务功能都具有精神力量。有精神就需要有文化理念。有文化就需要有信任机制,会展企业做‘信任’其实是一种市场文化的沟通,把文化的内涵和经济的表现形成了统一。”周正海对会展概念做了全新的诠释和注解。企业要生存要发展,最先需要做到的就是信任,包括股东对经营班子、员工对企业、客户对服务、市场对企业的认可和信任。江苏新会展在经营和管理中“信任”无处不在。周正海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客户把事情交给了我,是对我的信任。如果我不尽力,是我对自己最大的不敬。”他带领的团队同样如此,对既定的目标总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

周正海告诉记者,做会展,简单来说靠的是项目和服务。项目的投资需要中长期的计划,不能一蹴而就。而服务相对来说短期就能实现,能快速形成回报的。参展商(企业参展)有贸易、引进技术和设备、人才、企业融资4个需求,那么,江苏新会展办展就以为企业、展商搭建服务平台为目的;在项目运作上,站在客户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会展服务上,围绕政府的政策行业导向和需要,瞄准全国性重大活动的契机,为专业公司、跨国企业做定点服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

江苏新会展防止同质竞争,寻求差异化服务,必须创造综合竟每实力,而综合竞争力最明显的表现形式就是专业化分工和集团化运作,这为江苏新会展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奠定了大的竞争优势。如今年江苏新会展就承接了江苏省发改委的3大活动,省经贸委11个项目中的5个项目。江苏新会展将以销售为基础,设计为核心,坚持同一项目(场馆内)只为一家企业服务的原则,兼顾到合作伙伴、客户、员工等利益的平衡,使合作的每一方都能实实在在地受益,实现和谐共赢。

走“品牌创新”之路谋可持续发展

作为国内首家中外合资大型会展企业集团,江苏新国际会展集团自成立以来,得到了各股东和省、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经过几年不断的努力与探索,江苏新会展坚持科学发展的思想,广泛联合各方优势资源,与时俱进,走出了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创新之路。

江苏新会展制定了“三年一个突破”的阶段性发展战略,三年要解决企业生存问题,五年做成会展品牌。到2008年,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江苏新会展已经顺利解决企业生存问题,而突出发展主营业务、培育品牌展会、大力拓展业务渠道已经成为目前江苏新会展第二个“三年计划”的主要内容。“企业的发展并不是昙花一现,江苏新会展今年提出‘走品牌创新’之路的主题,谋‘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周正海说。

谈到今后企业的发展目标,周正海表示,江苏新会展将立足江苏,面向全国,通过资本运作、项目合作等方式对“长三角”地区的众多会展企业展开联合,构建合作联盟,运作大平台,实现“强强联合”。同时立足自主创新,加快引进国际品牌展会的步伐。在经营定位方面,充分利用江苏省与上海市在产业布局、市场定位、消费水平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主动与上海的会展市场形成呼应与错位,大力培育和发展区域性会展品牌,坚持走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强做大江苏的专业展会。

以“中国国际物流科技博览会”为例,该展会已成功举办两届,也是江苏新会展从成立初期就开始着力打造并重点培育的品牌展会之一。江苏新会展在选择项目上更多的是为地方经济服务,以地方资源为主体,培养壮大相关产业链。在首届国际物流科技博览会上就取得了物流类展会的突破,仅落后于汉诺成展览公司主办的物流展,列全国物流类行业展会第二名。对于今年9月份的第

三届物流展的相应工作,江苏新会展在年初就已开始启动,把物流装备,运输、设备、人才交流、技术洽谈和企业融资、制造业物流等,做了全新的资源整合,努力打造专业品牌展会,搭建招商引资、对外贸易与合作的平台,将为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迎接南京会展年力做江苏会展领头羊

近几年,南京提出把会展经济作为南京战略性产业来推动,紧紧围绕打造“国际会展之都”的且标,不断提升会展的软硬件服务水平,相继举办了一系列大型会展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年掘金350亿元,给城市经济带来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南京市委、市改府的积极鼓励和大力扶持下,南京会展业营造出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提出2009年为南京会展年,使南京成为最适宜发展会展经济的城市。

为了迎接南京会展年,江苏新会展做足了准备工作,周正海对当前的工作也有着具体的规划:l1、组建精干的策划和运作团队,积极与中央、省市及其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合作,筹划培育新项目。2、联合各股东方的现有业务资源,利用各方的业务渠道和优势进行扩张。3、以联合为主导形式,整合省内外展会资源。4、努力争取省内场馆资源支持,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在增强自身办展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场馆资源的作用。5、努力争取各方的支持和帮助,积极策划和创造条件,实施成熟展会向江苏的移植,并争取与世界知名展览公司的项目合作。6、积极开发承接新增新办展会和各股东方现有展会的服务,进一步扩大展会服务规模和能力。

上一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论文下一篇:大三学生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