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共10篇)
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饮食文化;文化差异
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深入,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流不断增多,他们之间的这种交流被称之为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地区差异,不同的民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行为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有其各自的社会规约或习惯,体现在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影响信息传达效果的那些语言和非语言因素构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文化。外语学习者如果对所学目的语国家的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行为及其功能缺乏了解,就会出现不恰当的言行,从而产生交际障碍,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以致造成交际失误。
饮食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和其渊源,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不仅能增加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这里从关注重点、烹调准则和文化特征等三个方面阐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一、“营养”和“美味”的关注重点不同
(一)理性的西方人更多关注的是营养与生存
中西饮食文化最大的差异是关注的重点不同,即“营养”和“美味”两者孰轻孰重的问题。在西方国家,饮食大多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西方饮食是一种理性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林语堂先生说,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在不足道中。即便口味千篇一律,甚至比起中国的美味佳肴来,简直单调得如同嚼蜡,但理智告诉他们: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换句话说,西方人特别讲求和关心的是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搭配合宜,以及这些营养成分能否被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一等的要求。即使是在饮食文化与我们比较相似的法国,涉及营养问题,双方便拉开了距离。法国烹调虽然也追求美味,但同时还坚持“营养”这一大前提,一味舍营养而求美味的做法是他们不赞成的。
不可否认,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至少他们是不以味觉享受为首要目的。冰镇的开胃冷酒还要再加冰块,饮后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那带血的牛排与大白鱼、大白肉,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味”;他们拒绝使用味精,认为其是既不营养又有副作用化学产品;生吃的蔬菜,不仅包括西红柿、黄瓜、生菜,甚至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因而他们的“色拉”有如一盘饲料,使我们难以下咽。虽然现在的中国人也讲究营养保健,也知道蔬菜爆炒加热后会丢失一部分维生素,生吃则避免丢失,可还是宁愿选择前者,因为习惯使然,更是因为味道确实好多了。
(二)感性的中国人追求的是美味和享受
在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是烹调的最高准则。虽然人们在赞誉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俱佳”,那是根据我们感受色香味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的上下排列顺序。但人们内心对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当先的。中国人通常重视味道,不太想到营养,这也反映在日常言谈之中,如家庭宴客,主菜端上台面时,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他绝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热量不够。”在中国人的眼里,“吃”远不单纯是为了饱,也不是为了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这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但在西方的理性饮食观看来,这种超负荷的饮食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危害人体。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但我们的烹调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破坏,因此营养问题也许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二、“规范”与“随意”的烹调准则不同
(一)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中西烹饪中处处显示的“规范”与“随意”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因此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菜谱的使用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表面上看,菜谱似乎是科学的,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但相比起来,还是一个非常机械的东西,在复杂的具体情况面前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而这种一致性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当人们身处异地想品尝当地美食时,肯定是不会有人会选择肯德基或麦当劳之类食品的。因为肯德基老头的炸鸡不仅需要按照配方配料,就连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也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所以全世界的肯德基味道都是一样的。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深受卡尔文教派影响的荷兰人连自己都说过“如果说法国人是为吃而活着,我们荷兰人则是为活着而吃”,这也就不难理解 “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调料架上排着整齐大小划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就像个化学试验室。”可是当烹饪变成一个精确而艰巨的实验时,哪里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得烹调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工作,毫无创造性。牛排、炸鸡、色拉,翻来覆去总是那么几个花样,因而厨师的工作就成为一种极其单调的机械性工作,他有如自动化装配线上的一名工人,甚至可由一机器人来代行其职。
(二)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
令西方人不能理解的是,中国烹调不仅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的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谁也没有具体的标准。而且中国烹调中,不仅讲究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有时候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可能也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口味、要求,加以调整。甚至还会因厨师自己临场情绪的变化即兴的发挥。同样是一道“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所用的调料肯定是不同的。又比如红烧鱼,冬天的颜色宜深些,口味宜重些,夏天则色和味均应清淡些;对于江浙一带的人来说,红烧鱼的调味中可加糖,如对川湘顾客,则应多放辣。可见如果离开了随意性,变化多端的中国菜肴,就会失去其独特魅力。而在西方,一道菜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面对不同的食者,都是同一味道,毫无变化。即使是高档的宴席,也不过是餐具更考究,布置更华贵而已,菜仍旧一个样。
同时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性,无限扩大了中国菜谱。原料的多样,刀工的多样,调料的多样,烹调方法的多样,交叉组合后使得一种原料便可做成数种以至十数种、数十种菜肴。新疆的“全羊席”,广东的“全鱼席”,北京的“全鸭席”就是最好的证明。最常用的原料鸡,到了粤菜大厨师手中,便做出数十道以至上百道菜式。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比如著名菜肴炒“杂烩”,更是把这种随意性发挥到极致,凡是能吃者皆能入菜。也就是这样的随意性创造出了中国烹饪中琳琅满目的菜式。
三、“分别”与“和合”的文化特征不同
(一)崇尚自由的西方人重分别与个性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一书的序言中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文化的差异也影响了各自的饮食文化。在中西饮食文化之中也明显体现出这种“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如俄式红菜汤(罗宋汤),是把多种荤素原料集中在一锅里熬制而成之外,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如,“法式羊排”,一边靠着羊排放土豆泥,另一边配煮青豆,加两片番茄、三片生菜即可。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各是各的味,泾渭分明。所谓“土豆烧牛肉”,也不过是烧好的牛肉加煮熟的土豆,绝非把土豆牛肉一锅煮。即使是调味的作料,如番茄酱、芥末糊、柠檬汁、辣酱油,也都是现吃现加。即使有所搭配,也是像“1+1=2”一样简单明了。以上种种都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
这种重分别的社会文化同样体现在用餐方式上。自由的西方人奉行的是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及至上菜后,人各一盘各吃各的,各自随意添加调料,一道菜吃完后再吃第二道菜,前后两道菜绝不混吃。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形式更是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二)向往和谐的中国人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音乐上讲究“和乐”、“唱和”,医学上主张“身和”、“气和”,希望国家政治实现“政通人和”。而我们称夫妇成婚为“合卺”,称美好的婚姻为“天作之合”;当我们表示崇敬之心时,更以双手“合十”为礼,而当一切美好的事物凑集在一起时,我们将其称誉为“珠联璧合”。而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就反映为“五味调和”。就是说,烹制食物时需要在保留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要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调和既要合乎时序,又要注意时令,才能达到“美味可口”的烹调目标。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即便是家常菜,一般也是荤素搭配来调和烹制的,如韭黄炒肉丝、菠萝咕噜肉、番茄炒蛋、排骨冬瓜汤……而如果换做西厨烹制,端上桌的恐怕是奶汁肉丝外加白水煮韭黄,或炸猪排佐以菠萝色拉,如此的中菜西做,让人哭笑不得。
中国人把做菜称之为“烹调”,这意味着我们将烹与调合为一体,要调和出一种美好的滋味。这一讲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的美好、谐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就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而是应该等于“3”甚至更多。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论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聚餐,大家团团围坐合吃一桌菜,冷拼热炒沙锅火锅摆满桌面,客人东吃一筷西吃一勺,几道菜同时下肚。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供一桌人欣赏、品尝。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酒劝菜,体现了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同时也借此交流感情。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这些都体现了“分别”与“和合”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综上,中西饮食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差异,当然,这些差异都具有相对性,几千年来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促成中西方的饮食文化的不断融合。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的互补与兼容。今天,享受东西方各具特色的饮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法式大餐、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的舶来饮食,而中国菜馆也开遍了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正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饮食文化的交流,需要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属于跨文化交际范畴,是一种非语言行为。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的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萨姆瓦.跨文化传通[M].三联书店,1988.
[4]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12).
[5]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3).
[6]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价值的总和。饮食文化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同自然界与人文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由于物质丰盈和文化底蕴不同, 中西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差异。
二、文化的定义和跨文化交际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 活动的记录, 历史的积沉, 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 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是人们认识自然, 思考自己, 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 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 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灵魂, 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一种思想和理论, 生存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是现实, 理想是向往, 愿望是想得到的, 要求是必须做到的。跨文化交际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涉及语言交际方式, 交往习俗, 社会心理, 价值观念等方面。
三、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1、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 崇尚“民以食为天, 食以味为先”的生活哲理, 讲究一种美学、感性的饮食观念。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补、食养, 重视以饮食来养生强体, 但追求美味始终是最终要义。中国饮食的魅力在于“味”。讲求每一道菜的色香味形的调和之美。中国人在日常交谈中也会表现出这点。比如主人会说:“可能菜烧的不好, 不合你口味。”但他绝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 卡路里不够。”因此, 中国人在饮食过程中, 注重的不是食物的营养, 而是食物的口感和进餐的精神享受。而西方人崇尚理性的饮食观念, 无论色、香、味如何, 营养一定要保证。早餐往往是一个鸡蛋, 一杯牛奶, 几片面包再加几根香肠, 热量充足;即便是最讲究的晚餐也不外乎是面包, 牛奶, 薯条, 香肠, 简单却营养丰富。即使口味单调, 但只要营养均衡, 他们一定会欣然选择。
2、饮食结构及方式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 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 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 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 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 一到中国厨师手里, 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 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 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 在中国人的菜肴里, 素菜是平常食品, 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 才进入平常的饮食结构, 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 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以植物为主菜, 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千缕万丝的联系。他们视动物为“生灵”, 而植物则“无灵”, 所以, 主张素食主义。
3、餐桌礼仪的差异
一般来说, 时间多样化模式的中国人更倾向于迟到, 往往在规定时间半小时后才到。对于这种“迟到”现象, 主客双方都视为习以为常, 并不将视为对主人的不尊敬或不礼貌的行为。在西方国家, 迟到是很不礼貌的, 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 迟到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否则将被视为不合礼仪, 是对他人的不尊敬。在美国, 如果有人迟到了20分钟, 他就必须道歉。如果他迟到的时间超过30分钟, 他就会被认为不礼貌或遇到了突发情况。
另外, 座位安排反映了不同社会对社会地位和座位所反映的人际关系的不同理解。在中国, 宴会中面南的位子通常被认为是尊贵的位置, 而面向北的位子则相对卑微一些。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中国历史上, 皇帝议政总是面南背北而坐, 在很大程度上, 正是这个原因, “南”这个词在人们心目中被提升为较高位置, 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权力和地位。因此在正式宴会上, 面南的座位会留给受人尊敬或有地位的人。然而, 在西方国家则完全不同。古代, 一个人在行刺别人时通常会右手持匕首。只有当客人被安排在主人左边时才不方便被人行刺, 而有利于主人阻止刺杀保护客人。因此尊贵的客人被安排在主人的左边。现在, 西方人考虑最多的是心理需要而不是身体的安全, 这就导致这样一个规则, 主人右边的位子比左边的位子更尊贵些。
四、结语
通过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的比较, 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使我们认识了解到尊重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尽管中西方饮食文化存在差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这两种文化正在相互融合。如今, 中餐开始注意饮食的营养性, 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 香, 味形式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 人们将会享受到更美味, 更健康的的食品。
参考文献
[1]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2000.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年。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商务活动文化差异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对外贸易、跨国商务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中国加入WTO,逐步与世界接轨,对外交流商贸往来日益频繁。无论是外交外贸,还是商务活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缺乏对异质文化的了解,从而可能产生误会,进而妨碍正常交流。分析在涉外商务活动中影响中国与英语国家间跨文化交际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通过概念、推理、判断,从而揭示不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语言思维是一个心理过程,受情感、情绪、人格等人性因素的影响。从鱼涌的视角来理解,语言有时思维信息的载体,文化则是思维信息流通的规则,它可以促进思维信息交流,也可以阻碍交流。
英美人的思维方式是呈线性顺序进行演绎推理,而中国人则偏重于直观、直觉,多用意向思维的归纳方式。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不同表现在:英美人与中国商人的说理方法不同,中国人是先把材料摆出来,作为铺垫,最后才讲出重要的结论性的意见。而英美人却觉得主要论点淹没在一大堆材料之中,理解起来困难。他们认为应该先把主要论点简明扼要地摆出来,这样讲话才生动有力。他们甚至怀疑中国人是否在那里兜圈子,回避主要问题。中国人说如果一开头就表明自己的意见显得不谦虚、没有礼貌,对听众欠考虑,而且如果先讲了主要观点,后面的话别人也就不必再听了。中国人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认为先与听众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把材料一点一点慢慢地讲出来,最后画龙点睛才具有说服力。
英美人着眼于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中国人则看重对对方发出的信息或表明的态度所做出的直接反应。比如,对某一产品或设计,不管满意与否,英美人倾向于先给予赞扬,而中国人往往更挑剔,总是先找不足。对来自对方的赞扬,中国人与英美人的反映和回答也是不同的。英美人对“称赞语”做出的反应,往往是欣赏、高兴,认为对方的赞扬是对自己成绩的肯定,对待这种赞扬,他们觉得应表达自己的谢意,所以通常用“Thank you.”,“I’m glad to hear that”。而中国人觉得,谦逊是一种美德,得到他人的赞扬和夸奖是,总该客气一番,常常表现出不好意思和受之有愧之感,往往会以“哪里,哪里”,“过奖,过奖”,“我不行,还差得很远”等作为回答,这则会使英语国家的人感到迷惑不解,当听到中国人说“我还有许多缺点,做得还很不够;希望多多帮助”时,常感到中国人虚伪和自卑,而中国人对英美人得到赞扬后说“谢谢”,常常感到英美人缺乏谦虚之美德。
二、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是“个人或群体所持有的一种显型或隐型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这一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种种行动模式、方式和目的中做出选择。”就是说这是一种文化的规范。一旦形成,它将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动,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不同国家、民族的价值观念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的影响,是与非、好与坏有时有着不同的界定和评判,同一事物,就有可能有不同的标准。
中西方价值观念差异导致中国人与英美人对某些事物理解不同,造成在商务活动及语言交际中不能沟通。中国的传统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主,而西方人多信奉基督教,崇尚民主和自由。在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的实现中,英美人强调个人,推崇自我,重视自身价值,因此,individulism是英美人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他们将其理解为“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创造力,任其自由发展不受或很少受到社会、政治和宗教势力等的钳制”, 强调个体自主的价值观。而中国文化突出的是群体依存,强调集体和谐和相互依赖,倡导的是集体主义(collection),因而把individualism理解为汉语意义上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三、时间观念的不同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霍尔提出人类的时间观念有两种文化模式:“时间的单一性”(mono-chronic time or M-time)和“时间的多样性”(poly-chronic time or P-time)。单一性时间要求做任何事都要严格遵守日程安排,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安排得时间结束,不论完成与否必须停止,不能影响下一项安排或让下一个人等候。持多样性时间观念的人却没有安排日程的习惯,也不太注意遵守时间,该干什么的时候可能没按时去做,该结束的时候可能又不结束,不允许时间限制、妨碍事情的完成。英美人主要持单一性的时间观念,一般说来,他们不会在商务拜访等场合开始时寒暄,也没有那种喝着招待客人的茶或咖啡的那种礼节性的交往,更少有在饭店或咖啡馆里谈生意的那种轻松悠闲的交谈。他们通常是通过工作而不是社交来评估和了解他人的,因此,往往是开门见山地谈正事。而持多样性时间观的中国人,更注意先通过寒暄和礼节性的交往,拉近与对方的距离,有时就在咖啡厅、茶楼或饭桌上谈生意。甚至不惜代价和时间,千方百计达成目的。
四、风俗习惯的差异
中国与英美国家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他么在传统生活方式、生活中的细节、爱好、禁忌等方面体现出的风土人情都不尽相同。中国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有历史悠久的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而英美人过的却是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和情人节等,并由西方民族特色的习俗和审美情趣,他们也都有着各自的称谓方式。因此,在交往中弄清楚交际双方的地位、特点、习俗,选用最恰当的表达方式,才能获得最佳的交际效果。例如,有一位英国客人在商店里表示出对一件工艺品感兴趣时,一位营业员取出该工艺品,然后对客人说:“先生,这件不错,又比较便宜。”顾客听了她的话后,丢下商品,转身而去。为什么这些话会把这位顾客赶跑呢?因为该营业员不了解外国顾客的情况,而按照对中国顾客的方式来接待,结果就是“便宜”二字把顾客赶跑了。因为中国人认为物美价廉至关重要,而在英国人心目中,买便宜货有失身份,所以这桩买卖没有做成。
在喜好和禁忌上双方也存在着很大差异。中国人如果听到“You are a lucky dog”时,会感到不高兴,因为在汉语中多借用狗(dog)以此来骂人,但是在西方社会中,人们是狗为家庭成员,对狗的爱甚至超出对家庭成员,而“You are a lucky dog”表达的意思是“你是个幸运儿”。中国人喜欢“666”、“888”,有的喜欢选含有两个“9”的日期作为喜日,寓含“天长地久”;在西方文化中,数字“7”却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人们对“七”情有独钟。中国人对数字“四”特别忌讳,因为它与不吉利的“死”谐音;然而西方有的民族对“四”极为崇拜,认为“四”是公平、正义、力量的象征。英美人不喜欢数字“13”,若13日又是星期五,则更不喜欢举行或参加社交活动,中国人却没有这一忌讳。
五、语言现象的差异
美国文化学家萨姆瓦认为,对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的文化因素, 除了中国和英美文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外,还有语言形式和内涵的差异。不同的语言形式和丰富的语言内涵的客观存在影响着对话语的理解,阻碍跨文化交际,并造成商务活动中的误会和冲突。语言现象的差异基本上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1.存在全空缺词汇,即某词句、事物或现象只存在于一种文化中,另一种文化中没有对应语或对等语。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干地支、阴阳八卦、农理节气、武术气功等术语,在西方文化中没有对应或对等的词语。同样如。Karaoke,在中国传统语汇中无与之相对等的词汇,因而无法用准确贴切的词语译出其词义内涵,只得采用音译的办法,同时借用英文字母译为“卡拉OK”。,再如汉语中的“属狗”“狗年”“本命年”等词汇所蕴含的文化内容是无法理解的,因为西方民族文化中没有以动物配属人的出生年份的习惯。翻译时,只得译出这些词的指称意义,同时又详加注释,说明其内含的寓义,英美人才可能较完整地理解句义。自70年代末,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又增加了多条新词,其中如:“下海、大锅饭、两手抓、五讲四美、四个坚持、三个代表”等等,在英语中也是空缺词汇,对于这类词,只能用一组词或一句话来进行解译。
2.存在办空缺词汇,即两种文化中都有某词句、某事物或某现象,但是两种文化却分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或感情色彩,因而影响语言的准确表达,并造成误会。如汉语中的“农民”,在英语中对应的词为peasant,但它们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中含义大不相同。在英语中,peasant指没有受过教育、举止粗鲁、思想狭隘的人;而在汉语中,“农民”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无论在革命斗争中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丝毫没有贬义。在美国,intellectual只指大学教授等有较高学术地位的人,不包括普通大学生;在中国,“知识分子”包含的范围广泛却得多,几乎指一切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中小学教师也包括在内。
3.存在冲突词汇,即在两种语言中,那些字面意义相同,而引申意义不同甚至褒贬含义截然相反的词汇。冲突性词汇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和各国意识形态的不同,使得同一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里承载着不同的内涵。如:“孔雀(peacock)”在中英两种语言中字面意义都指一种涉禽。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人们认为孔雀开屏是大吉大利的事。在英语中,peacock的内涵意义通常是贬义,含有骄傲、炫耀、洋洋自得的意思,例如as proud as a peacock(像孔雀那样骄傲)。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龙(dragon)”是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在汉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汉民族也素以“龙的传人”自称。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令人感到恐怖,通常代表罪恶、邪恶,很早就用来作为战争的旗帜。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区分西方的 dragon和中国的“龙”,将后者称为 Chinese dragon.
综上所述,英汉文化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差异表现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语言现象等方面,但主要的差异归根结底还是人生观和世界观等价值观念的不同。跨文化交际成败的关键在于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只要坚持不懈地排除文化优越感、文化模式化和文化偏见的干扰,正确对人,正视自己,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就能在涉外商务活动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霍夫斯塔德;文化差异维度;喜宴;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喜宴》讲述的是远在台湾的父母赶赴美国参加儿子婚礼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影片男主角伟同在纽约定居十年,事业有成,与男友赛门过着幸福的同居日子。而远在台北父母的一次次逼婚,使伟同被逼以“乖乖仔”形象修书一封声称会在美国结婚,怎料父母想赴美亲眼见证儿子成家。无奈,伟同只得拉上来自上海的不得志的女艺术家葳葳 “假结婚”。父母对葳葳相当满意,却对伟同的草率态度不满,为让父母满意尽快返回台北,伟同犹如“拼命三郎”使出了浑身解
数。但人算不如天算,不断的波折使得父母的返台日期一次次推迟,令他和赛门的感情亮起“红灯”,而葳葳又意外怀上了他的孩子。中西方各自的文化特征及文化冲突问题,在复杂的电影情节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因此,本文以霍夫斯塔德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为基础,分析电影《喜宴》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唤醒人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并探讨如何规避跨文化交际中的碰撞、冲突问题。
二、霍夫斯塔德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在电影《喜宴》中的体现
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文化差异可用五个文化维度来进行描述和比较。这五个维度分别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回避非确定性、刚性/柔性倾向和短期/长远取向,(汤新煌,2006.08),它们对分析文化冲突的产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电影《喜宴》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各种差异,而霍夫斯塔德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是用来衡量不同国家文化差异、价值取向的一个有效架构。
1、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和集体主义(collectivism)。
霍夫斯塔德在《文化与组织:思维的软件》一书中把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定义为:“在个人主义的社会中,人际关系松散,人人各自照顾自己和自己的家庭;相反,在集体主义的社会中,人们从一出生开始就与强大而又具有凝聚力的内部集团结合在一起,而这种内部集团又对这些忠诚的成员提供终生的保护。”(hofstede,1991: 51)
中国是典型的集体主义的国家,强调群体和谐、个人与集体联系紧密,这一思维方式直接体现在中国人的婚姻观念上。中国人在婚姻中重家庭而轻爱情,婚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以家族为单位的“集体”的事情,婚姻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在于为家族这个“集体”延续香火,传承子嗣。影片中,伟同的父亲始终盼望着伟同能娶妻生子,使自己早日抱上孙子,于是影片中出现了父亲虽然因重病住院却仍念叨着要伟同娶妻生子的场景。为了帮助父亲实现愿望,为了完成自己传宗接代的任务,伟同决定与葳葳结婚。伟同深爱赛门,虽然极不情愿,但为了取悦父母,伟同还是选择了与葳葳结婚。而西方人宣扬天赋人权,主张人人生而平等以及人权神圣不可侵犯,他们认为,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都不能干涉,所以他们极其尊重个人选择的自由。片中伟同的同性伴侣,美国人赛门,一个人在纽约生活,父母并未对他的私生活过多管束,赛门的生活基本与家庭这个“集体”是分离的,所以赛门能够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没有太多的顾忌。赛门选择同性恋生活实质就是遵循了西方自由恋爱和爱情至上的观念,仅仅是满足身心需要,而没有对于后代的顾虑,这是个人主义的重要表现。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不同还体现在中西方对待婚礼的不同态度上。西方婚礼不强调婚礼的隆重性,仅仅是一种证明婚姻合法的手段,在宗教和法律面前的宣誓以示对感情的认真、忠诚。中国人在婚礼问题上则特别强调隆重性、仪式性,并且将这种隆重性与婚姻的稳定和幸福挂钩。影片中,伟同和葳葳原本打算以美国的公证结婚来敷衍了事,但却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影片中母亲说:“结婚是一辈子一次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心目中婚礼的意义――通过庞大隆重的仪式来强调婚姻的稳定性。并且由于见证人(宾客)多,还有婚姻双方大量的聘礼、嫁妆,以及“不能丢面子”的思想观念,也成为对婚姻长久性的一种无形的压力。有了隆重的婚礼,离婚、不幸福不稳定的婚姻就成了一种罪孽、反面的存在。这些无一不是对集体主义的体现。而婚礼上,伟同的中国朋友和亲戚起哄,罚酒、闹洞房等行为让外国人瞠目结舌,他们觉的这简直是疯狂至极,不可理喻。西方以尊重个体为出发点,而东方却是以尊重整体牺牲个人为宗旨的。闹洞房就是牺牲了新郎新娘的个人意志而取悦于整体意志的集中表现。
霍夫斯塔德提出的第二个文化差异维度是权利距离。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平等现象,霍氏的权利距离指的正是人们对权力在社会中不平等的分配状态所能接受的程度(彭世勇,2004.01)。具体地说,“权力距离是指在一个国家的机构和组织中(包括家庭、学校和社区中),掌握权力较少的那部分成员对于权力分配不平衡这一现象能够接受的程度。”(hofstede,1991:28)霍氏的研究表明,在权力距离不同的国家中,人们的行为方式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中国文化非常强调“礼”和“上下等级”,要求人们对权利、地位、身份(以及辈分、等级、年龄等)比自己高的人必须要保持尊敬和礼貌。中国人注重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西方国家则提倡人人平等,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影片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餐厅老板几十年后仍然不改对伟同父亲的称呼,一朝为上级,一生为上级。另外,伟同也以其管理人员的身份,经常拿工资威胁下属。在家里,其父是一家之主,每次吃饭大家都要等他先动筷子品尝饭菜。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与距离。
3、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行为、情况或是前景有着不同的认识。霍夫斯塔德认为,“所谓不确定性回避就是文化成员对于不确定的或是未知的情况所感觉到的恐慌程度。这种不确定性给人们造成的恐慌表现为精神紧张或期盼未来的可预见性。”(hofstede,1991: 113)具体表现就是文化成员对于成文和不成文规则的需要。
笔者认为,片中中美两国人对同性恋的不同态度,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美国是由不同民族构成的移民国家,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族到达北美大陆后还始终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观念和处事方式,各民族间的交流、融合使美国文化丰富多彩、兼容并蓄,所以美国人在对待新事物上就显得要开放、主动,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行为接受程度很高。尽管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同性恋,但总体上他们能尊重同性恋者的选择,同性恋者的合法权益在某种程度上能得到保护,所以,同性恋现象在美国人看来就没有那么奇怪。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历漫长的封建农业社会,自给自足,与外界交流少,再加上封建礼教对人民正常生活的束缚以及中国人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行为接受程度较低,所以长期以来中国人民是接受不了同性恋这一较新的事物的。所以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大多对同性恋者持怀疑、鄙视的态度,同性恋者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其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片中中美两国人对同性恋的不同态度,深刻地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行为、情况或是前景有着不同的认识。
4、男性主义(masculinity)和女性主义(femininity)。
根据霍夫斯塔德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社会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指的是,不同文化的成员有不同的性别意识;不同文化的成员对性别角色有不同的认识。霍氏认为,在男性化社会中,性别角色十分明确,即男性成员应该自信、坚毅,重物质上的成功,女性成员则应该谦虚、温柔,注重生活质量;相反,在女性化的社会中,性别角色常常发生重叠,即男女都应该谦虚、温柔,而且注重生活质量。
男性度与女性度,也称为“刚柔性”,即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的价值标准。对于男性文化社会而言,居于统治地位的是男性气概,如自信武断、进取好胜,对于金钱的索取,执着而坦然;而女性社会的文化成员则强调生活的质量、服务、关心他人和养育后代。(宋雯,2009.06)中国不论是在原始社会还是现代文明社会,男人由于其自身的身体条件和社会赋予他们的使命,使他们从小的时候就受到长大之后要担起家庭和社会责任这样的教育。而女人们自小被灌输的思想当中,更多的是教育其如何做一个好女人、好妻子、好母亲。依照性别角色进行家庭分工是家庭模型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家庭模型在每一种文化中都存在(samovar,2009:62)。中国传统的大男人和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认为女人只能在家里做家务事,一切要听从丈夫的,不能有自己的选择。片中伟同的母亲一生的职业都是全职太太,在心理上,更是把丈夫和儿子做为一生的事业,这一切都反映出中国式男性主义主导的社会。
三、小结
电影《喜宴》向我们展示了东西方的文化碰撞、冲突现象,然而影片结尾高父、高母的最后妥协以及伟同、葳葳、赛门三人紧紧相拥的画面却向我们透露了一个信息,这种差异并不是牢不可破的,任何文化都是逐渐经历认识文化差异到尊重文化差异再到协调文化差异的过程(张晓玲,2009.02)。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强,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人们在接触一种新的文化时,必然会将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念、信仰、风俗、行为习惯等方面融入到新的文化中(陈建平,2012:122),而新旧文化的融合则要经过四个阶段:蜜月阶段、烦躁和敌视阶段、逐渐适应阶段、双重文化阶段(陈建平,2012:123)。如何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作为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语言背后文化的学习。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和定位文化差异,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尊重其社会习惯和风土人情,积极提高自身文化适应性,使中西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交流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建平.翻译与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2.[4] 汤新煌.试析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8).[5] 彭世勇.霍夫斯塔德文化价值理论及其研究方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01)
[6] 宋雯.从霍夫斯塔德文化维度理论看英汉文化差异[j].安徽文学.2009(06)
[7] 张晓玲.霍夫斯塔德的文化价值理论 [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02)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然而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尴尬的局面。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各国文化因素的了解尤为重要,了解对方民族文化,求同存异是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跨文化交际中中俄文化的差异。
一、年龄的文化差异
俄罗斯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不喜欢谈论年龄。特别是女性,他们常把女人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婴儿、女孩、姑娘、年轻的妇女、年轻的妇女、年轻的妇女(ребенок、девочка、девушка、молодая женщена、молодая женщена、молодая женщена)。俄罗斯人常对任何暗示年龄的问题都非常敏感,甚至会引起情绪波动。稍微上了一些年纪的妇女通常会流露出困惑,甚至会略带愤怒的说:―Да что же вы все время подчеркиваете мой возраст?‖(为什么您总是强调我的年龄呢?)
在中国,―老‖往往意味着经验,意味着成熟,不带有感情色彩。此外,中国人对自己的年龄并不保密,而且几乎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通用的成语来形容。如: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耳顺之年、花甲之年、风烛残年等等。
二、敬谦用语的差异
中俄两国文化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和实现方略。汉文化中的礼貌特征是尊重、谦逊、态度热情和文雅。汉文化中的礼貌准则强调贬己尊人、称呼恰当、出言文雅、说话力求双方和谐一致、在德、言、行等方面要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俄罗斯人突出个体和个人价值,提倡个人的自信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同的文化心理和礼貌方式往往影响到彼此的交际,如果把汉文化中认为极礼貌、极客气的词语带入俄语会话,虽然遵守了谦虚准则,但却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比如受到别人称赞时,中国人大都先自贬一番,习惯用―哪里,还差得远呢‖,―不行,不行,哪里比得上您‖等一类的谦词做答。俄罗斯人对于这样的言语行为会感到莫名奇妙,不知所云。
三、中俄词语间韵意的差异
由于中俄两国文化背景、生活习性的不同,导致两国人民在交际过程中有很多障碍,尤其是一些习惯用语。如俄语中的шляпа,除表示―帽子‖这个基本词义外,还有特殊的附加意义,喻指―萎靡不振、无能的人‖。这是由于在古俄罗斯只有富人戴帽子,穷人却没人买帽子,而富人又都很懒散,从而衍生出这种次生意义。现今俄罗斯人开玩笑说:―Я—шляпа‖,对于初学俄语的学生来说可能很难理解,―帽子‖与评价一个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帽子除了指日常的服饰之外,我们所说的―戴绿帽子‖,俄罗斯人也会象陷入云里雾中,疑惑不解,这是由于俄罗斯人根本无法理解―戴绿帽子‖和妻子有外遇能扯上什么联系。
中国人认为喜鹊是报喜的鸟儿,是吉祥的象征,认为―喜鹊枝头叫,喜事要来到‖。在传说中喜鹊是成人之美的瑞鸟,天上的织女七夕渡银河与牛郎相会,就是喜鹊来搭桥。所以有―搭鹊桥‖和―鹊桥相会‖。俄语中的―сорока‖(喜鹊)在俄罗斯人的印象中指的是搬弄是非者,有些相当于中国人常说的麻雀;―Всякая сорока от своего языка погибает(喜鹊都因最快而倒霉)‖;―Сорока скажет вороне,ворона борову,а боров всему городу(喜鹊告诉乌鸦,乌鸦告诉公猪,公猪传遍全城)‖。―журналъ‖(鹤)在俄罗斯人眼中是忠于祖国的象征,而在中国人眼里象征的却是延年益寿;在俄罗斯文化中,―дракон‖(龙)是生有双翅,喷吐火焰的蛇形怪物,是邪恶的象征,在中国,―龙‖深入民心,―龙‖象征着中华民族,海内外的华夏儿女都自称为―龙的传人‖,古代帝王称自己为―真龙天子‖。由此可见,不同文化背景下,相同词语所表现的韵意差别甚大。
四、俄汉词语数字中文化意义的差异
数字除具有本身的数量意义外,还兼有神秘―非数字‖的意义,他们被称为―圣数‖或―神秘数字‖。在俄罗斯人们的心中,―七‖(семь)有其特殊的形象和意义。人们通常把―七‖看成幸福和吉祥的数字,如成语―на седьмом небе‖(如登天堂);Одного твоего слова достаточно,чтобы он почувствовал себя на седьмом небе.(只要你一句话就足使他感到如登天堂一样幸福。)俄罗斯人喜欢数字―七‖,因此,在很多谚语、成语中经常可以看到―семь‖(七):如:семь раз отмерь——один раз отрежь.(三思而后行);семимильными шагами(一日千里);семь пядей во лбу(非常聪明)。如果说俄罗斯人热爱数词―七‖,那么中国人更热爱数词―九‖。(девять)因为在汉语中,―九‖与―久‖谐音,所以它在古代中国被视为吉祥之数。李白诗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也叫重霄或九重霄,指及高处。九天也指皇室,九重旧指帝王所居之处。中国人崇尚九,也偏爱九的倍数,如―十八般武艺‖、―十八般兵器‖、―三十六计‖。汉语中以九打头的成语也不少,如:―九牛二虎‖、―九关虎豹‖,―九牛一毛‖,―九故十亲‖,―九九归一‖等。
五、思维方式的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思维方式上往往不同。中俄两国人们在思维模式上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模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综合思维和整体优先,即注重事物整体的关联性。在贸易交往中表现为总是从大的原则出发,从总体上权衡利弊。在具体的贸易谈判中,中国人特别注重总的指导原则。谈判双方在先确定总原则一致的情况下,再去谈具体的条款和一些细节问题。而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属于分析性思维方式,即凡事总喜欢从具体细节出发,先把整体分解成部分,从小到大,从具体到笼统。这种思维模式在贸易谈判中的具体表现是非常注重合同的细节问题而往往缺乏一个总体原则。
中俄双方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冲突在贸易交往中,表现为重―义‖还是重―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应―重义轻利‖。在现代国际贸易活动中,中国人仍然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保证生意成功的关键。中国人总是先交朋友,这叫作―感情投资‖,期待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地的关系。商业谈判中,中国人希望能在友好的氛围中讨论和解决问题,有时会舍小利而顾大局。而俄罗斯的文化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商人言利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各种商业活动―唯利是图‖。人们在交易活动以商业―契约‖为准,法律意识非常强,缺少中国人很看重的人情味。俄罗斯人认为,生意是生意,人情归人情,他们也不会从一开始就作长期合作的打算。
中俄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都要面临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跨文化交流也日益广泛,不同民族间的文化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吸收的。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些文化差异,本着―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以诚相见‖的原则,采取包容、尊重的态度而不是敌视对立的态度,尽力了解对方民族文化心理,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救文:《多语种外语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
[2]戴桂菊:《俄语学习》,北京外国语大学2004—2005年。
[3]周力:《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4]王淑杰:《语言学习中的中俄文化差异》,《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3月。
[5]《俄罗斯语言国情辞典》,北京现代出版社2000年版。
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常常会产生文化冲突,这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文化差异范畴广泛,本文仅选取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两个视角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作 者:刘文红 朱红桂 作者单位:刘文红(邵阳学院外语系,湖南,邵阳,42)
朱红桂(城步二中,湖南,城步,422504)
一、中美对空间采取的价值取向
1、体距的差异
作为非语言交际的主要组成部分, 空间指的是人际间的距离和所处的空间位置的交际。美国人类学家Hall经过大量观察后, 把交际空间距离分成四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 (场合) 距离。中国人对这四个距离的界定, 除了公众距离和亲密距离与美国人有类似的界定之外, 其他两类差异较大。中国人的个人距离和社交距离很近, 几乎可以闻到对方的体味。在中国, 几个人结伴到饭店吃饭, 很多人尽量挤在一个桌子上吃饭, 这不会感到不舒服, 反而会觉得这样会显得亲近, 其乐融融;而在西方, 就会分开桌子坐。美国人对中国人排队时的拥挤现象也很不习惯, 而中国人对此却习以为常。在跨文化交际场合, 对中西体距文化的不同也就成为误解的根源。对西方人认为合适的体距, 对中国人来说就显得疏远, 冷漠。而中国人认为合适的体距, 西方人可能会感觉无法忍受, 可能导致双方误解的产生, 阻碍人际交流的终正常进行。
2、中美隐私观的差异
中美对隐私观的差异也反映了空间观的不同。美国人将隐私看做是一种人权, 不能随意侵犯。崇尚个人主义的美国人把个人的空间和隐私放在第一位。他们尊重其他人的隐私, 尽力避免侵犯。所以, 美国人给孩子提供各自独立的卧室以保护他们的隐私。即便是当父母想进入孩子的房间时, 他也要敲门得到孩子的允许。中国人一贯不赞成“私”, 个人权利即被视为私利, 中国人几乎没有私权的概念。一家人自成一统, 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个人的隐私处于次要位置。在中国不敲门就进入孩子的房间这种做法很普遍。中国的父母不认为这是一种侵犯, 相反他们认为这样做是他们的权利, 这从侧面也体现了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取向。
3、中美空间观差异的历史文化根源
影响中美空间观差异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会扎根于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影响到我们的跨文化交际。
3、1、价值体系的文化差异
价值体系对研究跨文化交际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观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一个有影响力的因素, 因为它影响到我们的意识以及交际的行为。中美两国文化背景不同, 所以价值观差异也较大。在中国, 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为集体主义, 人与人之间崇尚和谐、友爱。于是, 中国人更倾向于彼此间保持较近的距离。而美国人则更崇尚个人义。重视个人追求、自我实现及个人利益, 强调个人空间, 注重个人隐私。因此, 美国人的人际距离保持严格的界限。
3、2、信仰体系的文化背景
集体主义的行为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孔子就曾对集体主义有过这样的描述:如果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 他必须依赖于其他的人。受孔子的思想的影响, 中国人的首要责任是对家庭、集体和社会的责任。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基督诞生之前。一位拉丁诗人这样说过:不要期望别人为你做你所能为你自己做的事情。受这种思想的影响, 美国人不希望依赖于他人, 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取得成功。
3、3、安全归属感的文化差异
英美国家主要靠工商业和航海业生存。他们为了利益而交往, 认为人是不可依附与依靠的。人们之间在相互交往中下意识地拉开体距, 表现出了独立与个性。然而, 中国人向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即以人为贵”的思想体系, 讲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儒家认为家庭伦理扩大为社会中的君臣政治等级关系, 人们要发自内心的爱人。中国人把自我看着是宇宙、自然、社会的参与者, 因而他们相互依赖, 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结语:
在不同的文化中, 人们的领地要求和空间关系处理各不相同。因此, 对空间语言的研究与探索, 在跨文化交际中至关重要。它可以加强国家之间的团结与沟通, 同时避免国家之间因空间观念的不同而产生矛盾。要想进行一次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必须正确地理解文化差异, 排除文化优越感, 在交流中做到入乡随俗, 避免由于误解而造成双方交际的失败。
摘要:空间是会说话的语言。空间语作为一种非语言交际手段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 一种文化背景的人会本能地用自己的“空间语言”去与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交际。为确保交际的成功, 本文阐述了中美空间语言的文化差异, 并探究了这些差异的历史根源。
关键词:空间差异,交际,文化
参考文献
[1]常雁.英汉民族的思维差异及语言表达模式[J].北方论丛, 2006 (5) :111-113.
[2]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3]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319-320.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交际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该语言民族丰富的文化信息,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含着该民族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畅通而有效地进行。相反,缺乏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障碍、冲突和误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 ”
一、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不同的国家、民族在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宗教、生活方式、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的差异,而这些文化因素的差异往往都会体现在语言之中,在跨文化交际时应注意这些文化差异,以免陷入交际误区。
(一) 、地理环境的差异 中西方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各国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等方面的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在语言中随处可见。例如,中国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所以中国的河流一般由西北流向东南,所以有“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的说法,而在英国及欧洲多数国家,多数河流是由东南向西北流人大海,自然不会有我们这样的说法;美国人常用from sea to sea来表示“全国上下”的意思,这是因为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from sea to sea意味着横跨了整个国家;中国山多地广,陷入困境时是“进退维谷”,而西方岛国人们则常说“be on the rocks”等等。
(二) 、历史背景的差异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人是“炎黄子孙”,有令人骄傲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战乱纷纷,在生活中留下了许多军事用语,如“烽火连天”、“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等;中国人民长期处于封建统治和剥削之下,有“苛政猛于虎”、“八字衙门两边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等民谚。英国历史上长期受教皇和国王统治和压迫,所以有“The king and pope,the lion and the wolf”和“Kings go mad,and the people suffer from it”的说法;拿破仑在Waterloo惨败被囚荒岛,英语中便有“to meet ones Waterloo”来比喻遭遇失败等。
(三) 、宗教信仰的差异 在西方,宗教是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它渗透到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西方人多信仰基督教,感到惊讶时常说“Jesus!”,遇到困难、危险时会说“God save me”,而中国许多人受佛教影响较深,习惯说“菩萨保佑”等;《圣经》在西方影响深远,英语中有许多出自《圣经》的习语典故,如the forbidden fruit,Judas kiss,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等。儒教、道教、佛教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长期共存,共同对中国文化起作用,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影响也自然反映到语言之中,如“临时抱佛脚”,“苦海无边”,“报应”,“许愿”等是佛经里的用语,而“施舍”则是伊斯兰用语等。
(四) 、价值观念的差异 无论哪个国家的语言在感情上都有爱憎褒贬之分,但表达方式却不尽相同,所以对同一客观事物所反映出的认知和价值观念也会不同。比如“龙 ”在反映中西文化的差异方面是一个典型。“龙”在汉语中象征着吉祥尊贵,威严和力量,被赋予神圣、至尊、吉祥等各种褒义。汉语中也有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都是褒义,诸如“望子成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凤呈祥”、“卧虎藏龙”等。然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们对龙并没有好感,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dragon”是一种能喷吐烟火、凶残可怕的动物,不仅无端吞食人类和动物,而且制造水火灾害,危及人类生存。它常常代表邪恶,令人感到恐怖。英语中说一个人有点儿像“dragon ”,表示此人飞扬跋扈、令人讨厌。由此看来,熟悉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了解不同民族在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二、了解文化差异,走出跨文化交际的误区
(一)、打招呼
在中国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的常用问候语是:“上哪去?”、 “吃过了吗?”如果把这些问候语直译成英语则是: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et? 英美人可能会茫然、困惑 ,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 如果问对方 :"Have you eaten yet?" 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在发出邀请。又如"Where are you going?" 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 所以对方的反应极有可能是: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这不关你的事。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 "How are you ? (您好!)""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 "How are you doing? (你最近好吗? )。 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等。
(二)、称呼
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 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 。比如: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 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却是得体,亲切的,年轻人称老年人, 可在其姓氏前 加Mr. Mrs或Miss。比如:Mr Smith、Mrs Brown、Miss Green等。在汉语里, 我们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 而在英语中却不能, 我们不能说Teacher Zhang(张老师),Engineer Wu(吴工程师)等。正确的说法是应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Mrs.、Miss 与姓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 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大哥”、“二姐”、“大嫂”、 “李叔叔”之类,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而在英语中一般直接称呼名字。
(三)、赞扬与祝贺
当别人向我们表示赞扬或祝贺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难免要谦虚一番。这大概是我们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缘故,认为不这样就是对别人的不敬。例如:一位外国旅游者对导游小姐说:"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 (你英语说得很流利) 。"这位导游小姐谦虚地回答:"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不,我的英语讲得不好)。"对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又如:在一次舞会上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 look beautiful today (你今天很漂亮)。"这位中国女士谦虚地说:"Where、Where(哪里,哪里)。" 幸亏这位美国人懂一点汉语习惯,非常巧妙地说了一句:"Everywhere (到处)。"根据英美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而不希望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对于上面两位的赞扬英美人的回答是:"Thanks! " "Thank you for saying so."
(四)、道别
英汉语言中告别的使用语言或方式也不大相同。中国人道别时,把客人送到 门口或楼下大门口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最后要说:“走好”、“慢走”、“再来啊” 等等。这些都不能直译成英语,如果说Stay here,Go slowly,Walk slowly. Come again. 听起来不顺耳,也不符合英美人的表达习惯, 其实微微一笑并作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说Good-bye(再见),See you later (回头见)、Take care(保重)就可以了。
(五)、比喻用语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段。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的特性,但这类比喻往往因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在英语中dog 一词没有贬义,因为在西方文化中,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因此在英语中有这样的比喻:You are a lucky dog (你可真是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在汉语里狗比喻人时则多带贬意,如“走狗”、“狗腿子”、“狗仗人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另外,由于环境、历史和文化的不同,在表示相似的比喻或象征意义时,英语和汉语会使用完全不同的颜色词,例如:blue pictures(黄色电影)、to be green-eyed(眼红、嫉妒)、green hand( 没有经验的人)、in the black(盈利、有盈余)、 grey mare (母老虎)、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等。在跨文化交际时要注意这些差异,避免出现交际障碍和文化冲击。
综上所述,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随时将其与我们的母语文化进行对比,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增强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免误入跨文化交际的误区。
参考文献:
[1]郭孝田.浅析导致中西交际文化差异的原因[J].新乡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王志刚.跨文化交际中词语的理解与翻译[M].中国文化与世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3]陈东成.文化差异与翻译[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0;
弗洛伊德说过:所有凡人掩盖不了自己,如果他口唇静止,手指在轻轻击节,则秘密会从他的每个毛孔中流溢出来。手势语属于非言语交际的一种,是通过手和手指的动作和形态来代替语言交流和表达思想,包括手指、手掌和双臂体态语。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如果能正确地运用手势语,就会使我们的交际活动顺利进行,避免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可能造成的种种误解、冲突。
一、手势语的语用功能
研究表明,人们能发出七千多个身体信号。它是一个特殊的传递信息和思想感情的体系,借助于人体各个部位的动作手势、表情、姿态、面部表情暗示等来完成。
(一)突出、强调的功能
гвклшанский认为,手势语既不是从语言系统中剔除出来的剩余部分,也不是对语言的额外补充,它是作为补偿口头交际中的不足所不可缺少的行为,是言语活动中具有功能的组成部分,与每次具体言语交际相关。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如果话语内容提供的信息量不够,说话人需辅以手势动作对具体话语内容作进一步的补充与说明,否则无法完成交际。例如,当说威胁性的话语смотринаменя(看着我)时,常会补充以手势语погрозитьпальцем(用手指威胁),用来使语言表达的更加具体而形象。
(二)显现、传达的功能
人们在说话时,会不自觉地做出某种面部表情或手势,这一般都是人们内心情绪的真实流露,极难掩饰和压抑。假如一个人不停的紧捏双手,即使他假装无所谓的样子,仍能感受到他的不安与紧张。同时,手势语可以使表达的内容更为婉转,把不想说或不便说的意思表达出来。
(三)代替、协调的功能
因为手势语是国际性的,在言语不通的情况下,借助手势也能够起到沟通的作用,例如,你想讨支烟抽,只要作出夹烟的手势就可以了。
(四)指代、象征功能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民俗与风尚,不同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与感情表达方法。手势语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它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二、手势语的文化内涵
文化影响着人的存在的各个方面,正如hall所总结的一样:在人类生活中已经没有哪个方面没有被文化触及、被文化改观的了。俄语手势语与汉语手势语相比,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总体上看有很大差异。俄罗斯人民有异彩纷呈的传统习俗.有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他们的手势特点是:打手势只用右手,左手一般不动,或动作幅度很小,并不重复右手的动作。而汉民族历史悠久,以谦虚为美德,性格含蓄,因此手势只限于手臂活动,使用频率也低得多。
(一)同一含义在中俄文化中的不同手势
其他俄罗斯人常用的手势有:
пожать плечами表示不认同、吃惊、束手无策等。
поднять плечи耸起双肩,表示惊讶。
бить по плечу拍拍肩膀,表示友好亲昵。
сжимать плечи(кому)紧紧抱住双肩,表示同情、慰问。
слегканаклонить стан上半身向前倾,表示向对方致意、与其打招呼等。
руки в брюки双手装进口袋,表示放肆、无礼。
потирать ладони抚掌,表示满意、赞许。
(二)同一手势在中俄文化中的相同或相似的含义
不同的文化间总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手势语的同化就是其中的一个例证,说明手势语不仅负载民族文化的个性,也负载民族文化的共性。
показать кукишь把大拇指从食指和中指中间伸出,表示蔑视、轻视对方。在中国的年轻人中也使用这样的手势来表示嘲弄。
прижатьпалецк губам食指放在嘴唇上,表示警告、停止说话,要求安静等。
качать кого把某人抬起来向上抛,表示对此人、爱戴之情。
теретьпальцамидругодруга大拇指摩擦食指和中指,在俄罗斯和中国都意味着金钱。
почесатьвзатылке搔后脑勺,都表示犹豫,不知如何是好。
показать оченьмало大拇指掐住小拇指或食指尖,都表示一点点或少量。
里兰卡、部分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的点头代表
NO)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副语言:e:东西方对“沉默”的不同理解
客体语:e:对服饰、化妆、皮肤、气味的不同理
解
环境语:e:空间和时间信息
空间方面的案例
例1:阿拉伯人认为双方站得靠近表示友好而英国人认为双方保持适当的距离才合适。当阿 拉伯人和英国人交谈时,常会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阿拉伯人往前移动,英国人则不停往后退以保持适当的距离,当谈话结束时双方可能偏离原先的位置很远。
时间方面的案例
霍尔提出人类时间观念的两种文化模式:时间的单一性和时间的多样性(单时制和多时制)例1:中国时间观念(多时制):“时间就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几乎成为中国人的口头禅,也是当代文明发达国家的格言。
伟人毛主席,厕所里都放着书,曾经有段佳话,说毛主席3天不看书,知识就要落后刘少奇。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西方的时间观念(多数是单一制)
多数美国人正在日程上写满了约会,把时间分成一段一段的,这些日程可以划出若干个 短到15分钟的间歇。他们经常留给一个人两个或者三个或者更多的时间段。然而,在商界,不管他们在干什么,几乎总是一个约会接着一个约会。
英国人工作和休闲分明的时间观念。
法国人了解“时间就是金钱”,但是他们更愿意“将时间还给时间”或者“明天天还会 亮”。比如机关工作人员上班一般是九点多到办公室,至于多多少要看当日交通情况、孩子是否生病、前一个晚上有没有晚会等等,总之理由很多。法国人生性浪漫,兴趣广泛,工作之余好静的人喜欢读书、看电影。好动的人喜欢滑雪、踏青,但他们都把这些消遣称作“passse-temps”,也就是“打发时间”。如果打发不完就要“杀时间了”,也就是“tuer le temps”。“杀时间”最有效地方法就是花上几个法郎在街头咖啡馆坐上几个小时,在咖啡馆里谈天说地讲时事,一直侃到太阳西下。
【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推荐阅读: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06-01
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09-17
跨文化交际教学论文07-04
跨文化交际学中文翻译07-16
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禁忌09-14
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10-01
中美跨文化交际的价值观比较09-09
中日饮食文化差异10-16
文化差异管理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