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重点总结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济地理学重点总结(精选8篇)

经济地理学重点总结 篇1

第二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本章重点关注以下知识点:

1、劳动合同的订立;

2、试用期;

3、劳动合同的解除;

4、劳动合同的终止;

5、经济补偿;

6、劳动仲裁。

第三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本章需要重点关注以下知识点:

1、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

2、基本存款账户;

3、银行卡;

4、国内信用证;

5、票据权利的取得;

6、票据的记载事项;

7、背书;

8、承兑;

9、保证;

10、商业汇票。

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

本章属《经济法基础》最重要的一章了。本章需要重点关注以下知识点:

1、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2、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行为;

3、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4、消费税的税率;

5、营业税的征税范围;

6、营业税的税目;

7、营业税的`计税依据;

8、营业税的税收减免。

第五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本章需要重点关注的知识点如下:

1、企业所得税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2、企业所得税的免税收入;

3、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

4、工资、薪金所得;

5、劳务报酬所得;

6、稿酬所得;

经济地理学重点总结 篇2

要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达到以上审计目的, 首先在审计准备阶段, 应严格按照审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对企业所处行业及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按照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要求, 确定审计的重点内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 由于企业所处的行业与行业之间、企业的个体之间差异较大, 使得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比较繁杂, 为了达到审计的目的, 就需要在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的全面性和科学性的同时,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审计的重点内容,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结合这些年经济责任审计实践, 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 应把握以下重点内容。

一、任期经营目标的完成及考核情况的审计

企业领导人任期, 政府国资委或企业上级主管单位, 一般对企业每个年度的经营目标、经营业绩都有明确的责任要求, 并和企业签有目标责任书, 企业经济指标的实现情况是企业领导人员经营业绩的集中表现。因此, 有些企业领导人员为了提高自己的经营业绩, 弄虚作假, 虚列指标的情况时有发生, 经济责任审计要对企业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审计, 核实企业各项经济指标的实际情况, 对此, 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 了解索取任期企业目标责任及各年度考核情况。

企业目标责任是企业上级部门或主管单位对企业经营、管理所下达具体指标, 企业领导人是目标的责任人, 所以了解审核目标责任完成情况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在审计准备阶段, 应了解掌握领导人任期国家审计机关、企业上级部门组织的对企业的财务收支审计的报告及审计事项落实情况。

2. 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 对企业各项经济指标进行核实。

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 目的是为了节约审计资源, 提高审计的效率。其中:一是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务收支审计的成果。二是经济责任审计, 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要进行测评, 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及损益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及效益性要进行审核, 它与现代企业财务收支审计的目标要求基本相同。因此, 应充分利用现代企业财务收支审计比较成熟、比较规范的审计程序、方法和技术, 达到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要求。三是依据审计取得的企业基本情况的经济数据, 对照目标责任书, 检查企业实际完成目标责任的情况, 反映企业目标考核中弄虚作假、隐瞒实情、谎报成绩等问题。

二、企业重大经济事项的审计

企业重大经济事项, 是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行为, 如重大项目投资、重大融资、企业重组、并购、重大股权投资及变更等。

1. 做好审前调查, 搜集整理领导人任职期间的重大经济事项及目标责任完成情况。

经济责任审前调查, 应在常规审计调查的基础上增加对企业长期、中期发展规划及其变更情况及资料的了解及索取, 查阅领导人任期重大经济事项的会议记录, 弄清既定的和任期增加的重大经济事项, 并对这些事项按未实施和已实施进行分类, 了解未实施项目的原因, 初步判断应实施而未实施项目对企业的影响及责任人;落实已实施项目的进展及完成情况;通过和企业管理等专业部门进行座谈, 了解领导人任职期间已经实施的所有重大经济事项及其结果, 以及这些事项对企业的影响。

2. 在审计实施阶段, 对所有重大经济事项进行分类, 分析其对企业的影响。

对重大事项进行分类, 可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对事项进行分类, 一类是对企业可能或已经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经济事项, 重点关注应作为而不作为的事项;二类是对企业可能或已经产生不良影响的重大经济事项, 既不应作为而实施的事项;在重大经济事项对企业影响的定性、定量分析时还要结合任职期间社会基本情况、企业所在行业的基本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 并对重大经济事项按类型和重要程度进行整理排序。

对已实施的重大事项的审核, 首先在项目管理的合规性、合法性及有效性上进行审核, 主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重点审核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是否规范、是否坚持领导层集体讨论、集体研究、集体投票决策的程序;是否进行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有无超越权限不经相关部门批准, 擅自决定并进行有关重大经济事项, 并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实施项目的进程进行审核, 通过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重点审核在建项目的进程, 是否按计划进行, 有无半途而废, 形成损失的情况, 了解在建项目不按计划进行的原因, 落实责任人。

对未实施的项目, 按可能对企业产生的正面或负面影响及项目规模进行分类, 对有正面影响的事项, 应调查了解其未实施的原因, 考察其管理程序的规范性、科学性, 有无领导人擅自决策, 改变既定计划, 给企业造成了潜在损失的情况。

对重大经济事项审计, 要结合事项决策当时的社会环境, 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 企业当时的具体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形成初步审计观点, 将初步审计观点与企业领导人、领导班子成员、企业相关部门等进行广泛的座谈, 交换意见, 最后经审计组集体讨论形成初步审计认证及评价。

三、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的审计

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是指国有资产是否存在有账无物, 损失浪费, 是否存在多报或少报等不如实反映的情况;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是指国有资产经过一定时期的增减变动情况。企业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 是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企业上级管理部门对企业领导人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责任进行考核的重要内容, 也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

企业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审计, 应对国有资产的质量及数量进行审计。一是对国有资产的质量进行审核, 有无潜亏和重大损失不披露;有无重大投融资形成损失, 有无投资的公司严重亏损、资不抵债, 不按规定计提准备的情况等;二是对国有资产反映的真实性进行审核, 对年度利润进行分析, 有无经营不善或重大责任事故, 造成严重损失, 使国有资产大幅减少, 有无多列或少列国有资产的情况;按规定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率进行复核, 重点剔除客观因素的影响, 如国家增加投资、无偿调拨等, 客观反映企业经营形成的国有资产变动情况。

四、经济责任审计应分清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中, 对领导人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的划分, 是进行经济事项责任认证的重要内容, 只有准确的划分领导人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 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审计评价。按照审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 直接责任是指: (1) 直接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 (2) 授意、指使、强令、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 (3) 失职、读职的行为。 (4) 其它违反国家财政纪律的行为。主管责任是指领导人任职期间对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直接责任以外的领导责任和管理责任。在具体审计实践中, 主要是对直接责任的认定。认定直接责任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有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应从其规定。

如《会计法》规定,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二是按照领导人员职责分工进行划分。

各企业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及国家有关规定, 都制定有比较完整规范的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 企业领导人职责分工也是其中之一, 按照职责分工进行有关经济责任的认证是划分直接责任的主要方法。审计中应了解、掌握领导人职责分工的内容情况, 属于领导人分工负责的事项, 应由领导人负直接责任。

三是按照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划分。

发生问题的一般原因有决策失误或责任人不负责任发生问题, 如属决策原因造成, 应属领导人直接责任, 如属执行中出现问题, 应属执行人直接责任。

口袋经济将是发展重点 篇3

两会提案促进电商发展。对于电子商务而言,2012年是中国电商竞争最为惨烈的一年,多家电商火拼价格战引来商务部相关部门多次出面平息。全国政协委员、苏宁云商董事长张近东提出的《关于规范电子商务市场秩序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提案》正好解决了较大的市场矛盾,通过完善的市场秩序管理法规来约束电商企业的无规则价格竞争,也让更多中小电商处于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中,促进电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3年被称为“电子商务元年”,越来越多的中小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如何能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国家优惠扶持政策必不可少。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教授吴鸿提出的《关于利用电子商务发展中小微企业的提案》在企业资金和税法政策上缓解了中小微企业发展难题,有利于促进电商行业的规模化发展。

重点领域重点发展。电子商务虽然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但始终还存在着一些瓶颈,比如物流基础建设落后、高端人才稀缺、宽带通信建设落后等难题阻碍电商发展,并且我国电商的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发展规模上难以扩大。基于两会上的诸多提案,2013年也将在可持续和规模化的发展上重点关注。

一是电商基础建设,主要指的是地方性物流建设。虽然国内十大快递和电商自建物流已经可以覆盖国内70%的地区,但仍有30%尚未覆盖,其中西北部地区的物流配送能力不足,各家物流企业可以形成联盟,集中建设偏远地区基础建设。这样可以引导电子商务向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甚至西部发展,激活潜在的广大消费群,带动二、三线市场电商经济的发展。

二是电商服务领域,主要包括电商代运营、电商物流、第三方支付、客户管理等服务型企业。在政府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进入电子商务,虽然增加了我国电商应用企业的基数,但在电商整体经济的提升上却缺乏动力。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服务型企业可以帮助线下实体快速进入互联网,并在效益上得到稳步提升,使得我国电商在规模和深度上都有所发展。

新领域新机遇。随着苏宁、国美、万达等实体巨头纷纷加码电商,中国的电子商务也迎来了竞争白热化时期,对于资源有限的中小电商而言,探寻一个创新的领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机遇。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网民有5.64亿,而手机网民数达到了4.2亿,占到整体网民的74.4%。这样的比例给了中小微电商企业不错的发展机会,可以借助于移动终端创新电子商务模式,挖掘手机网民的电商价值。

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端网络成本的降低,使得移动互联网迎来爆发期。基于手机端的电子商务也被广泛关注,移动便捷的优势让网络消费者从PC端逐渐转向手机端,口袋经济正在规模化发展。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专注于电商某环节的创新将更有机会,比如在移动支付、移动电商系统、移动电商营销以及移动客户管理等方面的创新。

全国两会结束后,各地政府已经陆续出台了形式多样的鼓励政策,用政策引导更多的企业应用电子商务。2013年,电子商务在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三方推动下将会有新的发展;2013年,电商改变的不仅仅是企业,更是中国的经济结构。

(编辑:寇尚伟 swei226@163.com)

人文地理学重点总结(范文模版) 篇4

3农业革命前的人口特点:.1种群小2人口密度极低,生产活动的性质决定,利用粗放利用自然力(3高出生率,高死亡率4人口居住在朝阳、干燥、地势较高、接近水源,能够抵御外来危险(5已经分布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区。

4.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1农业社会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2食物的营养和健康程度提高了人的寿命。(3农业使居住地变的固定,疾病可能更易于传播。(4剩余粮食促进的劳动分工、私有制的产生和社会阶层的分化。(5气候等自然灾害变化导致阶段性的饥荒。(6高出生、高死亡。

5.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1工业革命促进了医疗、卫生条件和技术条件的改善使人口死亡率下降。(2家庭规模变小、死亡率下降、经济因素、避孕和婚姻观念的变化使出生率下降。(3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6.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渐增大的过程。

7.人口老龄化影响:1老化的人口将给退休金、养老金、社会福利日益增加压力,产生剧烈的社会保障制度变革。2全球人口老化也将产生不同的疾病模式,需要国家医疗卫生部门做出调整。3发展中国家是未富先老,人口预期寿命的增加将使压力越来越大。

8.人口转变理论:(1).兰迪“三个序列”原始阶段:极高出生率、极高死亡率和极低自然增长率。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均较原始阶段为低)和低自然增长率。现代阶段:死亡率先下降,出生率不变、人口增长加速,然后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转低。(2).诺特斯坦将现代阶段分为三个阶段:高低高、过渡阶段和低低低阶段。(3).布莱克五阶段模式:HS高位静止阶段,EE早期扩张阶段,LE后期扩张阶段,LS低位静止阶段,D减退阶段。

9.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1)人类生存在自然环境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具有依赖性。(2)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发展、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会产生重大影响。(3)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程度,对人口的增长、规模以及分布等都会起到相当大的影响。

10.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11.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12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公里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人口分布与自然、资源、经济分布的空间关系,又有农业人口密度、营养密度、比较密度、经济人口密度、人口重心等指标。

13世界人口分布特征与一般规律:1大洲: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是世界各国、各地区人口分布的总特征。2国家3.人口纬向分布,按纬度分布来看,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20°~60°之间4.沿海分布: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沿海是一个显著特点,各大洲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离海愈远则人口愈稀。5.人口垂直分布:世界人口分布总的趋势是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减少。6.人口城乡分布:世界人口愈来愈向城市集中,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大小不等的一些密集点和密集带。

14.世界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所施加的影响:一是通过对人口居住所提供的便利与所施加的限制;二是通过对生产所提供的便利与所施加的限制。自然环境虽不是人口分布的决定性的因素,但它是人口分布的经常和必备条件。温带地区是最适于人类生活居住的地区,世界人口分布具有纬向地带性特征。地势越高,人口愈少,特别是温带和寒温带地区。但在热带地区,人口常常集中分布在山地或高原。水资源的分布对人口分布影响极大。土壤首先是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分布。2.社会经济环境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的影响:(1)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供养人口自身生存和繁衍的必要物质生活资料,也决定了供养人口所必要的物质生产资料。(2)科学技术进步将改变或削弱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迁移和居住的选择性将有所增大。(3)人口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受开发历史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都长时间的持续增长,人口密度都比较高。相反,开发历史较短的地区人口都比较少,比较稀疏。如新大陆开发历史晚,至今在人口数量和密度上均低于旧大陆。

15人口移动:凡是为了某种原因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活动行为,不论其移动的时间或长或短,移动的距离或近或远,移动的方式或是集体或是个人,移动的动机或为被迫或为自愿,移动者或者返回原地或者终身不再返回,都称为移动。总之,凡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改变统称为人口移动。

16人口移动的主要形式是人口迁移,还有人口流动(短暂)。

17按居住的国土可分国内迁移与国际迁移,按居住地的性质可分为城镇间、城乡和乡间迁移,按人口迁移的性质可分为自发性迁移、计划性迁移和强制性迁移,按人口迁移目的可分为屯垦或开拓移民、水库移民、政治性移民等等。不论任何一种人口迁移形式,都包括在人口的国内与国际迁移之中。

18人口移动的历史演变:(1)近代社会以前的人口移动总特点是集团性的或大批的移动为主,个人移动活动极少。(2)近代社会的人口移动: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世界经济迅猛发展,新大陆的发现与垦殖,以及交通工具的进步,使人口移动达到了空前规模,对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影响。以人口跨越大洲海洋远距离国际移动为主要形式。(3)现代社会的人口移动:一是由农村向城市移动,使城市人口比重明显提高;二是由生存条件差的地区向生存条件好的地区移动,由谋生比较困难的地区向收入高的地区移动。

19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1短距离为主,长距离迁往大的工商业城市2迁移具有扩散效应3存在回流4乡村比城市更富迁移性5短距离以女性居多,长距离以男性居多6年轻居多,带眷迁移很少7动力以经济动力为主8与距离正反比,与目的地机会成正比,与干预机会成反比.20人种划分的现代标准: 1)肤色2)毛发3)血型4)头颅形状5)眼睛6)鼻形7)指纹

最常用的划分方案: 1白色种族群2黑色种族群3棕色种族群

22地理人种: 1.亚洲(蒙古)地理人种2.欧洲地理人种3.非洲地理人种4.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5.印度地理人种6.澳大利亚地理人种7波利尼西亚人种8.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8.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9.密克罗尼西亚人种.21人种演变-----起源于同一地区的种族,经过迁移,由于环境不同,在自然形态遗传基因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才形成了不同的种族。

23.社会环境对人种的影响: 1早期交流少,人种差异特征明显,且明显表现出地理环境的影响。2生产工具影响种族体型,中亚弓的使用使蒙古人种矮小粗壮的人多;东非矛的普及使四肢修长的人多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物质生产以巨大的速度改变着人类的生存条件,人类使环境适合于自己的需要,从而减轻了改造自身器官来适应环境的压力.4交流的增加也使混血人种大量出现。

23种族主义是以人在自然形态方面的外在表现的差异来解释世界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认为白种人是高等种族,有权统治其它种族。1.今天所有有生命的人属于同一物种:智人,并共享同一血统。2.人类之间的生物差异反映了遗传因素以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3.所有的人类群体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世界上生活在不同地域的所有人类群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体质差异5.几个世纪以来,学者们通过对生物进行分类找到了理解自然的模式。6.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每个群体的遗传成份长期受不同修饰因子(基因)的影响。7.历史上人类在不断地进行移民、领土扩张和收缩。

8.作为异族通婚的部分结果,人类群体的遗传特征永远都在变化,具有不同地方特点的群体不断地出现和消失。9.对人类整体而言,异族通婚从未显示出生物学上的弊端。10.生物特征与文化群体没有必然的一致性。每个大陆都有在语言、经济、文化上存在差异的不同群体。

11.体质、文化和社会环境对社会中个体之间的行为差异产生影响。

25.原始农业—迁移农业:分布在热带地区.特点1对土地进行轮种而不是对作物进行轮种,以“刀耕火种”为种植方式;2多种作物杂处;充分利用空间,延长食物获得时间3主要是种植作物的土地的“迁移”,而不是人口的迁移

26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传统农业是传统社会一种生计农业。传统农业的类型:(1旱作农业(2)水稻农业(3)地中海农业(4)游牧业中国人口多,集约化农业;西欧地域与气候,形成混合农业;美国形成殖民地农业。

27现代农业的概念与分布:概念:现代农业的产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以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现代农业亦称为商业农业。它主要分布于工业发达

国家与地区。

28现代农业基本特征:1现代农业是商品农业2是高层次集约农业。3是高效农业。4是大规模农业5是高度社会化农业。29现代农业的类型:1种植园农业2谷物农业3牲畜育肥农业4乳品业5市场园艺农业6大牧场

30农业活动对自然的影响:①对地形的影响很小,有梯田形式,但以适应为主。②对植被以毁林开荒为主。③过度的农业开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农业资源可持续性明显降低的表现:1草原退化2水产资源生态平衡被打乱,渔汛难以形成,产量大幅度下降3自然植被的减少,致使河水暴涨暴跌,或使下游泛滥成灾,冲毁农田,淹没村庄。4.水土流失。

5、土地荒漠化。

31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有四个:(1)过度放牧,破坏草地,约占荒漠化成因的28%;(2)滥垦草原,约占荒漠化成因的25%;(3)水资源利用不当、不合理地剥离地表植被和采矿等原因约占荒漠化成因的9%。

32农业的形成对社会的影响:1.对社会的影响。衣物,食物,健康与寿命。2.带来的变化

1、流动—定居-村落

2、单位群体人数多—家庭

3、群体小—大/聚落-村落

33小麦的分布:温带作物,在世界粮食作物中居首要地位。播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除南极外,遍及世界各地。

34水稻的分布:生长在温度较高,水分充足的亚热带地区的作物。集中产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地带,特别是大河三角洲、冲积平原、沿海平原。

35玉米的分布:主要是饲料作物。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很强,种植范围很广。主要分布北美、欧洲的高温多雨区。、36棉花的分布:亚热带作物,20-40N。向有灌溉条件的干旱区集中。

37甘蔗:热带和亚热带,需要高温环境,生长期长。南北纬35度之间.38甜菜:适合温凉气候,以中温带种植最广泛,40-60N;主要集中在欧洲。

39.世界主要的农业区:1.赤道雨林区终年高温而大雨阵阵,因此万物兴盛,雨林蔽天。在这种自然环境下,产生了两种农业:一种是游耕,另一种是热带企业化农业。2.干旱沙漠区以畜类为生,随牧草而移动,畜类的肉为其食粮,乳为饮料,皮毛为衣与靴料和建筑材料,粪为燃料,畜类又为其交通和运输工具。衣食住行无不依靠牲畜。3.草原区此区高温而夏雨充沛,唯有明显的干季,草类十分繁盛。此间形成了放牧区。特点是土地开阔,人口稀少而多疾病。4.季风区高温多雨,而雨量集中于高温季节,最适于稻米的生产。5.地中海地中海型农业是一种农牧混合的农业。它盛行于世界上五大地中海型气候区6.山地区山岳地生长期短,作物很有限。山地移牧。

50杜能假设:第一,在此“孤立国”内土壤与气候是一样的;第二,“孤立国”内是一片平原,既无河流也无高山;第三,其中心位置是个单一的城市,四周均为旷野荒地;第四,“孤立国”内农民使用自己的交通工具运输作物,不靠运输公司之类专门的运输系统。各地通往该城的道路是一样的,即运输的价格只与距离有关。第五,农业经营者的能力和技术条件相同。

51杜能圈评价:更接近实际:现实中没有自然条件和土地条件完全相同的国家和区域,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均靠近通航河川或交通要道,且一个国家或地区往往不仅只有一座城市。

在减少假设条件,增加一条河流和一个小城市后,可使大城市环状农业圈发生变形,使用价值更高。尽管如此,杜能的学说仍有它的价值,每个城市都有此类同心圆状的作物带。

1、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以工厂制度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的过程。

2、为什么工业革命在英国而不在西班牙发生?与英国相比,西班牙在大西洋贸易上不但比英国起步早,而且许多条件优于英国。从客观条件看,如果工业革命能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也应该能在西班牙发生。并且西班牙在以下三个方面优于英国。第一、西班牙、葡萄牙早于英国从事大西洋长距离航海探险,较早掌握并拥有相对优良的航海技术和经验。可以说,这两国是整个大西洋贸易的先行者,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甚至垄断了整个大西洋贸易。第二、由于西,葡早于英国从事航海贸易,他们率先占领了自然条件优于北美的南美洲,所以西葡比英国有更好的自然资源进行国际贸易。第三、西班牙在各殖民地拥有税收权,各殖民地所收缴的税收大部分被送回祖国。英国的优点:英国的议会对皇权有相当的制衡能力,而西葡则为专制王权的国家。企业成立不需政府批准而自动注册,从事国际贸易不需要经过国家特许。英国各殖民地拥有各自的宪法并有自主的税收权利。其它财富的获得主要通过实物贸易获得。西班牙的问题:王室垄断大西洋贸易的好处,在当时除了皇室以及皇室本身特许的公司或等级拥有贸易的权利外,他人均被禁止从事国际贸易。王室从大西洋贸易获得的好处益加助长王室权力与专制地位,造成社会中不可跨越的等级越加坚强。对殖民的税收很重,喜欢掠夺金银,而认为实业贸易回报太低。

3、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初期发展:1)纺织工业 2)钢铁工业3)采煤工业4)运输业5)机械工业6)化学工业7)食品工业

4、“珍妮纺纱机” 揭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序幕,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工业生产的扩散:向欧洲北美洲扩散

5、在欧洲大陆,首先接受英国工业生产的是比利时,其次是法国。

5、工业生产出现了第二次革命。发生在德国和美国。

6、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7、地理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原材料:一是直接影响如没有煤炭资源不可能有采煤工业,二是间接影响,以农业经济活动等为中介,进而影响工业经济活动;有的影响非常不明显能源:煤炭、石油、水力等能源资源是工业经济时代最重要的工业资源;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类开发利用工业资源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工业资源的地域组合: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区绝大多数都是煤炭、铁矿等资源地域组合较好的地区,煤炭和铁矿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形成重工业区;水:现代工业的动力(水电)来源之一,很多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都要消耗大量的水;土地:是工业布局的场所,不同工业部门用地规模和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差别很大

8、工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正面影响:工业经济活动前所未有地改造着世界,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强了人类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扩大了人类的活动领域,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塑造着工业文明。2.负面影响:今天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均来自工业经济活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也非常突出

9、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自然条件:地形、地质、用地面积、气候、水文; 资源条件;能源条件;市场条件:市场与消费条件是从生产的目的方面影响工业生产布局;劳动力条件:劳动力条件包括劳动力的供应数量、平均工资以及劳动力的技术状况。

10、韦伯工业区位论:确定三个一般区位因子:运费,劳动费,聚集效益

11、工业寻求最优区位3阶段;

一、寻求运费的最低点;

二、是寻求劳动费用的最低点。企业所节省的劳动费必须大于增加的运费。这个条件又称为等费用曲线。

三、聚集效应,是指由于某些工业部门向某特定地域集中所产生的成本降低的效果。

12、集聚因子的作用分为两种形态:一是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大规模经营相对于明显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可以说是一种集聚,这种集聚一般是由“大规模经营的利益”或“大规模生产的利益”所产生。二是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这种集聚利益是通过企业间的协作、分工和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所带来的。

13、廖什市场区位论 :以廖什为代表的利润最大化区位理论却从需求出发,认为最佳区位不是费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的差最大点即利润最大点。

14、对产品的需求取决于4个因素:价格高低、需求强度、市场半径、单位距离的产品运输成本。

13、胡佛的区位理论:胡佛认为实际的生产区位往往是定在三角形的某一个顶点而不是三角形的内部或三角形的边上。运费包括终点费用和运行费用两部分,前者并不随距离增加,所以单位运输费用是递远递减的,总运费是一条增长逐渐放慢的曲线而不是直线。

14、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1、钢铁工业的变化

2、纺织业与成衣业的变化

3、汽车制造业的变化

4、电子信息工业

15、当前经济空间格局: 需求不旺;生产能力过剩;发达国家遇到的问题: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先进,资金充足,管理经验丰富,生产能力强大,可是市场有限,与发展中国家两者之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差距拉大;发展中国家遇到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往往在于资源与劳动力,而短于机器、资金、技术、基础设施与管理经验。

16、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在地图上通常被称为居民点。它不单纯是房屋的集合体,还包括与举出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17、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地。

18、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城市的出现与三次社会大分工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第二次大分工,加工业,第三次大分工,商业。

19、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的发展。第一阶段是初期发展阶段。内地、边疆城市。第二阶段是 1961年至1977年。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到现在,沿海地区与边境口岸城市获得新的发展。

20、城市的分类:

体系类型 城市类型

行政城市 首都、首府、防御城市 要塞城市、驻军城市、海军城市

文化城市 大学城市、教堂城市、艺术城市、朝圣城市、宗教城市

生产城市 加工工业城市

交通运输城市 采集城市、运输城市、贸易城市

娱乐城市 疗养城市、旅游胜地、度假胜地

22、我国的城市职能分类:工业城市、交通城市、省和地区的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城市

21、世界各国关于城镇标准的规定

1、按居民点达到一定的人口数作为城镇的标准。2规定各级行政中心为城镇3规定首都或几个居民点为城镇,其余为乡村。

4按居民点的人口数量以及非农业人口比例5或职业构成规定城镇标准。

20、我国城镇建制的设置:满足其中一条可设市,一是聚居人口10万以上,二是聚居人口10万以下,但为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很重要工矿基地,物质集散地或边疆地区的重要城镇,并且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

21、设市标准调整的主要特点是设市指标趋于综合化,形成人口、经济、基础设施三类要素相结合的指标体系,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人口密度的城镇地域确定不同尺度的指标体系,增强了城市划分空间的有效性。

22、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聚集和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的过程,这一过程使城市数量增多,每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使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23、功能城市化是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也是城市特征强化和城市现代化过程。

24、城市化进程:(1)内部市区的城市化:1.城心地区的城市化2.中间市区的城市化(2)外围市区的城市化:1.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与城市化2.工业的扩展与城市化3.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3)郊区的城市化:1.土地利用集约化2.产业结构的高级化3.城市网络化——城乡系统。(4)逆城市化阶段

25、逆城市化是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心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城市化地域不断扩大,城市化向农村地域推进,并以中小城镇的分散发展为主,城乡一体化。但城市核心区失去了过去的繁华景象,出现城市衰退的现象。

26、城市化的类型:1.向心型与离心型城市化。向心型城市是指城市各种商业服务设施,各种政府机构、企业、公司总部不断向城市核心区聚集,带来人口和产业向心聚集的城市发展格局。离心型城市化可分为外延型城市化和飞地型城市化两种类型。外延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的建成区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和延伸,城市地域范围不断向外扩展。飞地型城市化是在城市扩展中出现了在空间上与中心域区断开,但职能上与中心城区保持密切联系的一种扩展方式。2.自力型与它力型城市化。它力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周围地域的土地被城市企业、城市设施建设征用,原来的田园环境由于城市职能扩散而转变为城市地域。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职能型城市化是指现代城市职能在地域空间系列中发展扩散效用的过程。4.突发型城市化与渐进型城市化。突发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在其一历史时期由于外部力量的剌激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的现象。渐进型城市化是指城市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力比较均匀,城市地域范围的扩展具有渐进性、持久性、稳定性等特点。

27、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28、人口增长的压力带来的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是推动城市化的根本力量。

29、城市化的机制:

(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区域农业生产力水平及剩余粮食生产能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一必要前提,区域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形成生存的第二必要前提。

(二)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城市化是工业所产生的劳动分工在空间上的反映,工业化成为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化是指工业生产在城市地域形成聚集的过程

(三)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四)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性力量

(五)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30、世界城市化特征:1.城市化进程加快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高密集、网络化、连绵化的特大城市地区凸现。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4.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增加速度超过大城市,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31、中国城市化特征:

1、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3、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群和一批超大城市下在形成4、城市化的省际差异明显

33、城市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一)从防卫出发而选择的区位1 在利用河流方面:护城河,巴黎、重庆。2 在利用海洋方面作为防卫的有利条件有半岛、岛与内港3 制高点和隘口

(二)城市区位与交通的关系1城市与水运的关系:沿江城市,沿运河城市,河口,河流季节性(管子),上游多沿两岸排列。2:城市与陆运的关系:驿道、铁路,汽车、飞机与铁路货运。3海上交通与城市的关系:世界上20个最大的城市,有关14个位于沿海,只有6个位于内陆。

34、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地质环境与城市:地震是对城市造成巨大灾害的一种力量。

(二)地形与城市:平坦而地势稍高的地形是比较理想的(三)气候与城市:大城市多位于温带地区,城市小气候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四)水资源与城市: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城市污水乱排乱放

(五)城市的生物环境

35、形成城市结构的动力:1 集聚力:集聚力主要由下面两方面原因引起的。第一,它提供了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施;交通方便、商业区位最好,服务、设施、人口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它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主要是知名度对人们心理的影响。2 离散力: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首先是经济条件方面,富有阶级的迁移,造成商业区营业额下降,过渡集聚导致的高地价、工资、消费使商业也发生迁移。其次是社会条件方面:富有阶级迁出后,社区为低收入的人所填补,声望下降,郊区则相反,于是分散加快。3 摩擦力:阻碍产业、家庭产生集聚或扩散动力的力量。集聚力和离散力不一定相对于城市中心点,也可相对于交通动脉线,还可以相对于一定的区域。三种力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城市结构。

36、城市地域分化是指城市各种职能在城市内部空间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分布,其结果是形成城市内部不同的功能小区。

37、城市地域分化的原因:1.历史因素2.经济因素3.社会因素4.行政因素

38、城市职能区划分:1.中心业务区(商业区)2.行政中心区3.工业区4.商业区5.住宅区6.文化区7.混合职能区8.郊区

39、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

一、同心圆模型:I是中心商务区Ⅱ是过渡地区Ⅲ是工人住宅区Ⅴ通勤带。这一模型基本上反映了20世纪初西方城市的带状现象,特别是过渡带。

二、扇型模型:这是同心圆模型中加入交通因素的作用而提出的,特别是私人汽车与道路的发展,离市中心的距离的影响被减弱,因而出现扇形结构。

三、多核模型:并不光是一个中心,而有多个中心。

42、中国城市结构可分为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和绿化区。

43、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地区之间实质上存在着固定联系与等级结构。也就是说,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的,进而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体系。

43、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1.等级规模法则:某一城市的规模和该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城市人口规模排序中的位序关系所存在的规律叫做位序—规模律。齐夫提出了城市规模分布模型2.首位城市法则:首位度是一国或某一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是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的常用指标。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称为首位分布。3城市金字塔

第七章 语言

【填空】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声音和意义是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语言的产生必须有足够的声音材料和意义要素。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语言最重要的属性就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交际工具”。社会性、交际性、工具性。汉语的发展:1 北方方言的形成与发展2 吴方言的形成与发展3 湘方言的形成与发展4 粤方言的形成与发展5 闽方言的形成与发展6 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7 客家方言形成与发展。官话过去学界又称北方方言:1是汉语的一个分支.2现代的国语、普通话,也就是由官话演变而来。现代标准汉语以官话中的北京话为基础。官话的分类: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分别以北京话、西安话、成都话、扬州话为代表。华北官话、西北官话分别通行于中国北方的东部和西部,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分别通行于中国南方除吴、赣、湘、粤、闽、客家等方言区以外广大地区的西部和东部。

“八区法”:东北官话 北京官话 胶辽官话 冀鲁官话 中原官话 兰银官话 江淮官话 西南官话。语言的空间分布是过去扩散、变化和发展的结果,是衡量一个文化集团命运的因子。根据谱系分类法,世界上的语言被划分为12个左右的语系。印欧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南亚语系)汉—藏语系 闪—含语系 乌拉尔—阿尔泰语系 非洲语言(尼日利亚-刚国语系,科依桑语系和尼罗-撒哈拉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印欧语系:古人居住地是在欧洲的中部与东部。汉—藏语系:1汉语:七大方言,四大官话2藏缅语族:藏语支、缅语支、彝语支、景颇语支。藏语支:藏语、嘉戎语、门巴语。3苗瑶语族。4壮侗语族 从属未定的有日语、朝鲜语、越南语。闪—含语系世界上第二大语系。世界主要文字:汉字,阿拉伯文字,希腊文字,拉丁(罗马)文字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地名景观有以下特点:特殊性、符号性、变异性、时代性

【名词】语言是指用习惯的记号、姿势、符号,特别是音节分明的口头声音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外壳。谱系分类法是指运用历史比较的方法,将世界上的语言比拟为具有生物学上的亲属关系,认为同一语系中的语言具有相同的起源,并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亲疏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类别,列出详略不等的语言分类表。语系:分类的最大单位,一个共同的原始母语分化的若干具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组成。语族:分类的二级单位。语支:在语族单位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的单位,通常是同一语系中最小的语言群。语种:分类中的最小单位。一个语种就是一种语言。语言区是根据语言上的差异而划分的空间分布范围。

【简答】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2.语言是人类认知交流的媒介3.语言是人类进行智力开发的工具4.语言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5.语言是民族心理的寄托6.语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

我国地名景观:1反映自然环境方面2反映经济活动方面3反映历史方面4反映少数民族文化方面5反映祥瑞或祈福意愿方面

第八章 宗教

【填空】宗教的文化作用:集中体现在建筑、绘画、诗歌、音乐、雕塑等方面。宗教的起源:无法解释那些真实而又令人恐惧,虚幻而又仿佛存在的现象。原始宗教起源于人们对地理环境事象的恐惧和崇拜。宗教的目的为求人类与自然界的融洽。成熟的宗教包括五个要素,即教会、仪式、信仰和观念、特殊的情感体验、道德规范。各地原始宗教信仰和宗教崇拜大多都是自生的,基本不存在一种信仰最初在一群人中产生,然后通过思想输出传播到其他人群中这样的现象。代表宗教 犹太教:公元前13世纪,摩西被认为是犹太教的创始人。印度教:公元8-9世纪,是印度最重要的宗教,是民族宗教中人数最多的宗教。认为现实的不平等是由前生注定。人按“法”生活,死后则能转为高级种姓。道教:起源于东汉末年,道教奉春秋时代的老子为教祖,并尊称其为“太上老君”,以老子的《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儒教、神道教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基督教在公元1054 年分成东西两大流派,即东正教(希腊正教和俄罗斯正教)和西正教(罗马天主教)。新教这就是传入中国的耶稣教。基督教大概在唐代由传教士经印度传入中国,当时称“大秦景教”,景教在唐代存在了仅200年。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麦地那分为逊尼、什叶两派 伊斯兰教唐代传入我国,一般以唐永微二年(651年)大食国遣使来华为标志。佛教:大小乘都有同一的目标,这即是解脱。但两者的做法不同。小乘是自利,只为自身;大乘则是利人,兼为一切众生。中国佛教包容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三大体系,世界上最完整的佛教在中国。佛教诞生在印度,发展在中国。隋唐时到鼎盛,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华严宗、禅宗八个宗派。各宗教主要源地:基督教和犹太教:巴勒斯坦地区 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西部 拜火教:伊朗与土耳其之间的亚美尼亚高原 佛教:尼泊尔与印度的比邻地区 印度教:南亚西部和印度河中游地区 导致宗教传播的因素:移民 传播 领土竞争 传播:分为交流和转教、有组织的传教两种形式。宗教传教的目的是与无差别的人相联系,而不是控制商品资源与战略要地,因此传教活动常常远离商业区,这要求传教士需要经常通过宗教组织与教会保持联系,以便取得援助和指导,并将新扩展的信徒纳入统一的宗教范畴之中。主要宗教圣地:麦加、麦地那(伊斯兰教)、拉萨(喇嘛教)、印度的贝那勒斯(佛教)、耶路撒冷(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伊斯坦布尔(东正教)、梵蒂冈(天主教)。世界上三个主要一神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全都起源于中东的干旱地区。主要宗教的节日安排也反映了重要季节的变化。“天下名山僧占多”是地理环境影响宗教微观分布的典型证据。

【简答】民族宗教主要特征:1各自宗教信奉的神明有了变化,由原始的五花八门的自然崇拜,转向与人间职事对应的神灵,如战神、农神、医神等,不但出现了主神和次神的区别,且诸神共同簇拥着主神。2宗教礼仪和组织形式更加完备,有了比较系统的神学和哲学体系,后期一神崇拜的宗教影响力越来越大。(1)基督教:信仰上帝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始祖起就犯有罪,并在罪中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儿子耶稣基督才是获救。「伊斯兰」原意是:完全服从真主旨意。安拉是唯一上帝。《可兰经》

新教共同特征:一是不承认罗马教皇的权威,各宗派独立,无统一的组织和领导,废除教阶制,信徒与教士平等,牧师可以结婚;二是简化圣礼与节日;三是不承认天主教圣传。

宗教在空间的相互影响:1和平共处:儒、释、道和平共处。宗教观念不固定。2竞争:种族宗教在与基督教接触的过程中,表现的最不稳定。基督教先依靠科技和工艺打动上层阶级。然后向较低级的社会和经济阶层传播,福利事业是打动这一阶层的必要手段。3排斥:①宗教战争: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②宗教迫害:天主教与新教的较量。

宗教与国家政治、民族的关系:1神权政治:宗教组织是政府统治和施加政治力量的工具。2政府与宗教:宗教组织有时给政府提供仪式服务,是精神统治的工具,反过来又受到政府的保护。3民族与宗教:宗教常常影响着一个民族在政治上的合与分,进而改变政治地理格局。【论述】地理环境对宗教的影响:1宗教起源与地理环境:原始宗教起源于人们对地理环境事象的恐惧:和崇拜。2宗教源地与地理环境:世界上三个主要一神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全都起源于中东的干旱地区。上述地区能见度好,是观察天象的理想地区;这里大多数地区环境恶劣促使人们产生幻想,寻求精神寄托。3宗教风俗、禁忌与地理环境:(1)宗教信仰与地理环境:基督教-常青树(北欧森林繁茂);佛教-莲花和菩提树;西藏的丧葬风俗(高造成的寒冷低温)(2)宗教禁忌:犹太教和穆斯林是不吃猪肉的(在沙漠地区的游牧生活里,猪不能长途跋涉所以最重要的牲畜成为羊、牛、马、骆驼,而不是猪);印度教禁食牛肉(旱灾过后恢复和维持正常的农业生产要保持一定量的役畜)(3)宗教仪式、节日:主要宗教的节日安排也反映了重要季节的变化。4宗教的分布:“天下名山僧占多”是地理环境影响宗教微观分布的典型证据。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宗教影响生态环境:提倡不杀戮,保护动植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对控制人口增长不利。2宗教影响文化景观:宗教影响了农村聚落的形式。各式教堂的面积、功用、式样、材料都各不相同。宗教标志不同。对死者的归宿方式也各不相同。3宗教影响人口增长、分布及迁移模式:有的宗教对人口增长起促进作用,有的相反。4宗教影响区域经济活动:某些宗教教义或传统需要某种动植物,这些动植物就随之发展起来。宗教胜地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5宗教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功能:宗教是了解该类城市形成特点的钥匙。

【名词解释】

国家: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入(干涉)能力的独立主权政府领导下,占有一定领土、有组织的政治地理单元。游客:指任何一个因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离开长住地到其他地方,连续逗

留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其他国家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得报酬的人。但不包括因工作或学习在两地有规律往返的人。旅游业: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存,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民族国家:一个国家中60%以上人口属于一个种族集团的国家

【填空】

1.国是政治组织单位,家是由血缘关系组成的社会单位。2.领土是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地理结构。3.领土形状:坚实型、分离型、狭长型、延伸型、穿孔型4.国家的中心性区域:首都、核心区(①起源型核心区、②经济型核心区)5.边界的种类:自然边界、人为边界(①人为障碍②数理边界③文化国界)、海洋国界6.国家权力要素:领土空间(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国防地理位置》、领土面积、领土形态、地形与领土纵深)、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又是影响世界政局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资源(人口是创造国家权力的物质工具,是保证国家权力的能动要素)、经济水平、军事力量(是国家实力要素中最具强制性的)、科学技术、国民士气、政府的质量(政治性质,法制化、民主化程度,机构的效能、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

【简答】国家的基本特征:1拥有确定的领土——国家存在的天然地理基础2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国家从事一切活动的行为主体3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执行国家职能的政权组织机构4拥有主权——国家不受外部任何势力控制的权力。决定政治形态的领土要素有:

1领土自然属性(位置、大小、形状、气候、地形、土壤、自然植被及动物)2人类占据该领土取得的成果3该国与其他政治单元之间存在的关系等。

海都的类型:

(一)海都向海上发展者

(二)海都向陆发展者

(三)经济性决定的海都

陆都的类型:

(一)位于大陆中心的陆都

(二)由于经济因素而成的陆都

(三)由于交通因素而成的陆都

(四)由于地势因素而成的陆都 旅游的构成要素:旅游主体——旅游者; 旅游客体——旅游产品;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

旅游交通从空间层次上分为三种:一是外部交通,指从客源地到旅游地所依托的中心城市,以航空和铁路为主。二是中心城市到旅游地或风景区,以公路和铁路为主。三层次是内部交通,以特殊交通方式为主,如索道、游艇、畜力者等。

客源地和目的地的关系:

(一)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一致,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即是客源地又是目的地。

(二)客源地和目的地相对应,两者表现为距离近者相对应

(三)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分散与集中。

地理环境对旅游的影响 :1.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旅游动机产生的基础2.地理环境造就和烘托了旅游资源3.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导致旅游资源分布的区域性

综合国力三元要素:即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强制能力

从总体看,冷战后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具有以下特征:

1.多极化仍是国际战略和政治格局的长期趋势(一超多强)2.国内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3.世界政治地理背景出现三条冲突带或者三条危机弧4.世界出现三种文明互动的趋势(世界三种文明的互动是指以欧美为基地的基督教文明、以阿拉伯世界和中亚一带为活动范围的伊斯兰教文明、以东亚地区为中心的儒教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

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基本特征:

(一)以实力为基础的国家利益是全球格局形成演化的根本动因(二)国际关系核心行为决定着全球政治格局运作的性质

地缘政治学的主要“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1 马汉的“海权论”2 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3 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4 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5 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

地缘政治学的主要“学说”: 1.国家有机体学说2.生存空间论3.有机边疆观念4.成长尖端论马汉的“海权论”: 所谓海权是海军、基地、安全航线的综合,拥有海权,即可以海制陆。而所需控制的则有:海峡、半岛、岛屿、运河。缺点:马汉氏的海权论,未曾顾及到陆地交通的进展,可以阻止海军的进攻。2 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缺点:1.麦氏发表论文时,不曾意识到今日航空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长程飞机和洲际导弹,足以缩短世界距离,心脏地带任何一点,皆在敌人轰炸航程之内,谈不到绝对安全2.麦氏之说,受全球为墨卡托投影地图影响,对全球形状有所忽视3 斯皮克曼的“陆缘”学说:他认为边缘地带是夹在大陆和海洋的中间地区,恰好成为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间的一个缓冲地带。反映了二战及战后的世界形势。4 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第一等级:地缘战略区,第二等级:地缘政治区5 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该体系认为美国应根据集体安全体系与地区性经济合作的成就,推动欧亚安全体系的形成。目的是加强欧亚地缘政治多元化的稳定性,排除单一占支配地位大国的出现

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

(一)国家间的联合趋势1欧洲联盟:这种发展实际上使原来的国家主权有所削弱,共同体成为超国家的组织,并向欧洲联邦方向发展。“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洲联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2东南亚国家联盟:为了不受大国的左右获得共同的发展机遇3其他国际性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二)国家内部的分离倾向例如,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西班牙的巴斯克问题和加拿大的魁北克问题

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地与人的统一,其最佳结合就是一个合理的地理单元与一个单一民族,即由一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国家。因此,可以说,国家就是人地关系相对统一的政治实体。

民族国家的类型:统一种族集团分属几个国家、单一民族国家,即某个民族只在一个国家

非民族国家类型:中等非民族国家、双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

经济地理学重点总结 篇5

1.临时股东大会召开的法定情形(P37)?

股东大会分为年会和临时会议两种。年会应当每年召开一次,通常在每个会计终了后6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则应该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2个月内召开: ①. 董事人数不足公司法规定的人数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人数的2/3时; ②. 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到实收股本总数的1/3时; ③. 单独或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0%以上的股东请求时; ④. 董事会认定为必要时; ⑤. 监事会提议召开时。2.股票的定义和特征(P39)?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证券化的形式,是股份有限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有股份的凭证。股票具有以下特征:

①. 股票是一种要式证券,它的制作和记载事项必须按照法定的方式进行。②. 股票是一种非设权证券,即它仅是一种表彰股东权的证券,而非创设股东权的证券。

③.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它以证券的持有为权利存在的条件。3.上市公司的定义及组织机构方面的特别规定(P40)?

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法对上市公司的组织机构方面进行了若干特别规定,内容如下:

①. 上市公司在一年内购买、出售重大资产或者担保金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的,应当由股东大会做出决议,并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②. 上市公司设立独立的董事制度。

③. 上市公司设董事会秘书,负责公司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的筹备、文件保管以及公司股东资料的管理,办理信息披露事务等事宜。

④. 上市公司董事会于董事会会议决议事项所涉及的企业有关联关系的,不得对该事项决议行使表决权,也不得代理其他董事会行使表决权。4.普通合伙企业合伙人的设立条件(P47)?

合伙人为两个以上自然人的,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⑴. 合伙人的人数。合伙人数应不少于2人。

⑵. 关于合伙人的行为能力。合伙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且能承担无限责任。限制行为能力人不得作为合伙人,无行为能力人当然更不得作为合伙人。

⑶. 关于合伙人职业的禁止。法律、行政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不得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具体包括国家公务员、法官、检察官及警察。⑷. 关于合伙人的种类。除自然人外,法人和其他组织均可以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

⑸. 普通合伙人的资格限制。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

5.合伙企业财产的定义及管理与使用的规定(P49、50)?

合伙财产:是指合伙存续期间,合伙人的出资和所有以合伙企业名义取得的收益

和依法取得的其他财产。

合伙企业财产依法由全体合伙人共同管理和使用,具体表现如下:

⑴. 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份额,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并且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合伙人有优先受让的权利。

⑵. 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之间可以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但应通知其他合伙人。

⑶. 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否则出质行为无效。因此给善意的第三方造成损失的,由行为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⑷. 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除依法退伙等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合伙人不得请求分割合伙企业财产,也不得私自转移或者处分合伙企业财产。为了保护第三方的利益,如果合伙人私自转移或者处分合伙企业财产的,合伙企业不得以此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方。

6.需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的事项(P51)? 需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的事项包括下列各项: ①. 改变合伙企业的名称;

②. 改变合伙企业的经营范围、主要经营场所的地点; ③. 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

④. 转让或者处分合伙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其他财产权利; ⑤. 以合伙企业的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

⑥. 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

7.要约的定义及构成要件(P74)? 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要取得法律效力,应该同时具备如下条件: ⑴. 要约必须是特定的意思表示。⑵. 要约必须是向相对人发出的意思表示。⑶. 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⑷. 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⑸. 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8.承诺的概念和条件(P75)?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法律上,承诺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⑴. 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做出。⑵. 承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要约人。⑶. 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⑷. 承诺的方式符合要约的要求。9.无效合同的种类(P83)?

无效合同:是指欠缺合同的生效要件,虽已成立,却不能依当事人意思发生法律效力的合同。根据«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它的种类主要有: ①.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而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②.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的合同; ③.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④.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⑤.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的合同。10.表见代理定义及构成要件(P85)?

表见代理: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以后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该代理行为有效。构成表见代理合同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⑴.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而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的合同。⑵. 相对人有正当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⑶. 表见代理人与相对人订立的合同具备生效要件。⑷. 相对人善意且不存在过错。11.合同履行规则(P88)?

(一)约定不明合同的履行原则

1.当事人协议补充原则: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

2.按照合同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原则:按«合同法»第61条“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的原则进行,使合同具体化和明确化。

3.法定补充原则:仍不能确定的合同适用下列规定:①质量不明确的,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执行;②价款或报酬不明确的,按照合同订立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④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⑤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⑥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二)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指导价格合同的履行原则

(三)债务人提前履行债务或部分履行债务的处理原则

12.保证责任的免除(P124)?

有以下情形的,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免除:

① 主合同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骗取保证人提供保证的,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② 主合同债权人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使保证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提供保证的,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③ 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而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④ 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债务而未经保证人同意的。

⑤ 债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五点担保的情况下,知情人放弃物的担保时,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13.不能抵押的财产(P126)?

不能抵押的财产包括:①土地所有权;②除法律规定外,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③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④所有权、使用权不明的或者有争议的财产;⑤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14.留置概念及特征(P137)? 留置: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财产的债权人,在债务人不按期履行债务的条件下,留置其占有物,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行为。

留置的特征:⑴.留置为法定担保权。(2).留置只发生在特定的合同关系中。(3)留置以债权人占有动产为前提条件。(4)留置具有同时履行抗辩的性质。(5)留置期限具有债务履行宽限期的性质。

15.消费争议的解决途径及办法(P179)?(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仲裁协议提请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6.消费者的概念及9大权利(P171、173)?

消费者:是指从事生活消费的主体,即为个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人。

9大权利具体包括:

(1)保障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的权利。

(2)知悉真情权:消费者享有的知悉其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自主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它是消费者自愿原则的具体体现。

(4)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和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的权利。

(5)请求赔偿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依法结社权: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7)获取知情权: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知识的权利。

(8)获得尊重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批评权: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16.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和法律特征(P205)?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经营者为了争夺市场竞争优势,违反公认的商业习俗和道德,采用欺诈、混淆等经营手段排挤或破坏竞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并损害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的竞争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不正当竞争主体的特定性;

2.实施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人具有主观故意; 3.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违法性; 4.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社会危害。17.法律禁止的有假销售行为(P212)?

⑴. 慌称有奖销售或对所设奖的种类,中奖概率,最高奖金额,总金额,奖品种类、数量、质量、提供方法等作虚假不实的表示; ⑵. 采取不正当手段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

⑶. 故意将设有中奖标志的商品、奖券不投放市场货不与商品、奖券同时投放,或者故意将带有不同奖金金额或奖品标志的商品、奖券按不同时间投放市场; ⑷. 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金额超过5000元。⑸. 利用有奖销售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⑹. 其他欺骗性有奖销售行为。

18.产品质量法的调整产品(P184)? «产品质量法»的调整产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 以销售为目的,通过工业加工、手工制作等生产方式获得具有特定使用性能的物品。

⑵. 初级农产品及未加工、制作,但不用于销售的产品。⑶. 虽然经过加工、制作,但不用于销售的产品。⑷. 建设工程不适用该法规定。

⑸. 军工产品不适用该法的规定。但是军工企业生产的民用产品使用«产品质量法»的规定。19.起诉的条件(P265)? 起诉:是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合法权益,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案件的行为。起诉应当具备的条件如下:

①.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②. 有明确的被告。

③.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④.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其他重点:P42(百分比例)、P51(入伙退伙)、P197(赔偿确定)

经济法基础第一章重点总结 篇6

法律关系

 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法律行为 法的形式

 判决书: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 法的分类

 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  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普通法  法的内容:实体法、程序法

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  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国内法  法的运用目的:公法、私法

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

 仲裁原则: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一裁终局原则(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

 仲裁委员会: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委员7-11人,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  仲裁协议: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协议无效)

 仲裁庭:1名仲裁员或3名仲裁员组成,3名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  仲裁开庭进行,一般不公开进行

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

 民事诉讼范围: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经济法、劳动法(破产、劳动合同纠纷);选民资格、宣告失踪死亡;债务;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 审判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证人不需回避)、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

 合议庭成员:3人以上的单数

 除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外,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法院进行第二审  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 保险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 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 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 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的:事故发生地或到达地、最先降落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 不动产纠纷: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 港口作业纠纷: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 继承遗产纠纷: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害时(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诉讼时效:普通(知道或应知道):2年

特别(知道或应知道):1年(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最长(实际发生日):20年

 时效中止:诉讼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

 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时候,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事由消除后重新计算

 两审终审:当事人不服第一审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 执行措施: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收入;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搜查被执行人财产;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件制定的财物或票证;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指定行为;要求有关单位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强制被执行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迟延履行金

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仲裁:书面形式订立

 行政复议范围:当事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

 不适用行政复议范围:不服行政机关的抽象行为(制定、发布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可进行申诉,但不能提起行政复议;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调解或其他处理,可以提起诉讼,不能提起行政复议

 当事人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规定除外),申请可以书面也可以口头

 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该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 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当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 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 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 行政复议的举证责任,由被申请人承担

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法律规定的除外)

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仲裁的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 行政复议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不得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行政诉讼

 行政诉讼不予受理:国防、外交;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罚、任免;法律规定的行政行为 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发明专利权案件、海关处理案件;对国务院各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本辖区内重大、复杂案件

 对限制人身自由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不动产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先申请行政复议,不服行政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

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 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7日内决定立案或者裁定不予受理  回避制度的适用对象不包括证人  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违反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形式

 经济法主体承担民事责任形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 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营业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 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 刑事责任:刑罚:主刑、附加刑

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 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数刑的最重刑期以上、总和刑期以下,酌情决定应当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

第二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劳动合同的订立

 原则: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

 劳动合同订立主体的资格要求:年满16周岁(文艺、体育、特种工艺单位录用人员除外)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并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处以罚款,造成损害的承担赔偿责任

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并补订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

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至满1年的前一日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并视为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补订合同

 订立无固定合同情形: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合同,劳动者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连续订立2次(次数应当自2008年1月1日施行后续订固定期限时算起)固定期限合同且无以下情形的,续订合同:违反规章制度;失职、营私舞弊;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造成影响;欺诈、威迫手段订立合同致使合同无效;追究刑事责任;患病或非因工伤后不能从事原

工作或其他工作;不能胜任工作 劳动合同的效力

 对合同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度

 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不实行标准工时制度的:每天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

 因生产经营需要,协商后可延长时间的,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延长的,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年休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年休假10天

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 不享受当年年休假情形: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

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不扣工资的;

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 劳动报酬:加班加点按100%计算、休息日按200%计算、节假日按300%计算(若遇上节假日恰逢是休息日的,安排加班的,按休息日的加班工资来计算) 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延长时间的:计件单价的按150%、200%、300%计算  单位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按50%以上100%以下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 因劳动者给单位造成损失,单位按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的,可从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剩余工资低于当月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 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 合同试用期: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3年以上固定期和无固定期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 试用期工资: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单位,可解除合同  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2年

 医疗期期间: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3个月;

5年以上的为6个月

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上,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6个月;

5年以下10年以下的为9个月; 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为12个月; 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为18个月;

20年以上的为24个月

 医疗期计算方法:医疗期3个月的按6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6个月的按12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9个月的按15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12个月的按18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18个月的按24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24个月的按30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注意:病休期间,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包括在内

 医疗期待遇:病假工资或治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最低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 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合同

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公式: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 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满1年支付1个月;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支付1个月;不满6个月半个月)

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支付3倍的数额,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 劳动仲裁

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 劳动争议仲裁员的资格:曾任审判员;从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工会等专业满5年;律师执业满3年

 劳动争议申请的仲裁时效期间为1年

 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1年内提出  开庭和裁决基本制度:公开仲裁制、仲裁庭制、回避制

 仲裁庭由3名仲裁员组成,设首席仲裁员(简单案件可由1名仲裁员独任仲裁)

 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45日内结束 劳动诉讼

 劳动者对劳动争议的终局裁决不服的,可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

第三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银行结算账户:

人民银行核准类账户:基本、临时(因注册验资和增资验资开立的除外)、预算专用、QFII。2日内审核批准。正式开立之日是核准日期。

人民银行备案类账户:一般、个人结算、其他专用。开户之日起5日内“备案”。正式开立之日是办理开户手续日期。

变更:

1、存款人变更名称,不变更开户行及账号,5日内向开户行提出银行结算账户变更申请。

2、法人负责人变更,5日内书面通知开户行。

3、开户许可证变更,交回开户许可证,由人民银行换发。银行结算账户的撤销

可向开户行提出摊销情形:1被撤并、解散、宣告破产关闭的。2注销被吊销执照。(1、2五日内提出)3迁址4其他(3、4十日内申请)

撤销规定:1未清偿债务不可撤2交回空白票据及结算证、开户许可证。3先撤一般户、专用户、临时户、余款转入基本户,方可办理。4交回开户许可证5应撤未撤自发出通知30日内办销户,逾期按自愿处理,余款列入久悬未取专户。基本存款账户

1、概念:因办理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需要开立的账户,一个单位一个基本户。

2、开户证明文件:税务登记证、营业执照正本。

3、使用:工资奖金、单位人民币卡款转入。一般存款账户:(5日内向人民银行备案)

1、概念:因借款或其他结算需要,在基本户以外营业机构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2、开户证明文件:营业执照正本、税务登记证、开户许可证、借款合同。

3、使用:用于办理借款转存、借款归还和其他结算的资金收付,可以存现金不可以支取现金。

正式开立之日起3个工作日后方可使用该账户办理付款业务;但注册验资的临时户转为基本户和因“借款转存”开立的一般户除外。专用存款账户

1、概念:因对特定用途资金进行专项管理和使用而开立的账户。

2、适用范围:基本建设资金我、更新改造资金、财政预算外资金、粮棉油收购资金我、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期货交易保证金、信托基金、金融机构存放同业资金、政策性房地产开发资金、单位银行卡备用金、住房基金、社会保障基金、收入汇缴资金和业务支出资金、党团工会设在单位的组织机构经费。

3、使用:不得收付现金.可支取现金的:基本建设资金、更新改造资金、政策性房地产开发资金、金融机构存放同业资金账户。粮棉油收购资金、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基金和党团工会经费。收入汇缴账户:只收不付,不得支取现金。业务支出账户:只付不收。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

1、性质:(1)账政部门为实行几下国库集中支付的预算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零余额账户按“基本存款账户或专用存款账户”管理。(2)预算单位没有基本户或基本户被撤销,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可以作为“基本户”管理。(3)除上外还可作为“专用户”管理。

2、使用:(1)一个基层一个户(2)用于政府授权支付,可转账、提现金。可向本单位账户划拨工会经费、住房公积金及提租补贴,向下级单位划款。临时存款账户

1、概念:因临时需要骈规定期限内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

2、适用范围:设立临时机构、异地临时经营、注册(增资)验资。临时验资不需要核准。异地常机构可以申请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异地临时经营开立临时存款账户。开立需要执照正本和批文

3、使用:有效期不超过2年。可支取现金。注册验资期间只收不付。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1、适用范围:使用支票、信用卡等“信用支付工具”的办理汇兑、定期借记、定期贷记、借记卡等 “结算业务”的,可以申请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2、使用:一切合法收入。

3、付款依据:(1)单位从账户支付给个人账户的款,每笔超过5万元的,应向其开户银行提供相应的付款依据。(2)个人持单位开出的汇本支票,转款到人个账户的,需要提借供付款依据。异地银行结算账户

1、适用范围:(1)注册地与经营地不在同一行政区域,需要开立基本存款户的。(2)办理异地贷款和其他结算需要开立一般存款账户。(3)非独立核算单位或派出机构发生的收入汇缴或业务支出需要开立专用账户。(4)异地临时经营活动需要开立临时存款账户的。(5)自然人。违反账户规定行业的法律责任

1、开立撤销银行结算账户,不得有下列行为:(1)违规开立账户(2)伪造变造证明文件(3)不及时销户。处罚规定:非经营性的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元罚款,第四章 营业税法律制度

营业税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 工程作业发包方,劳务受让方,在项目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未能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相关证明资料的,应履行营业税扣缴义务

 承包人一发包人名义对外经营并由发包人承担法律责任的,以发包人为纳税人

 视同发生应税行为:单位或个人将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无偿赠送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单位或个人自己新建建筑物后销售

 水利工程向用户提供天然水供应服务取得的收入,按“服务业”征收营业税  邮政部门发行报刊,征收营业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行报刊征收增值税(邮政部门,集邮公司销售集邮商品,征收营业税)

 纳税人单独提供林木管护劳务行为的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提供农业机耕、排灌、病虫害防治、植保劳务的免征营业税)

 纳税人销售林木以及销售林木的同时提供林木管护劳务的,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

 纳税人单独提供按揭、代办服务业务、不销售汽车的,征收营业税;随汽车销售提供的按揭和代办服务业务征收增值税

 不征收营业税情形:存款或购入金融商品行为、买卖金银业务;转让企业产权和股权行为;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人民银行对企业贷款或委托金融机构贷款的业务征收营业税);金融机构往来业务暂不征收营业税;对金融机构的出纳长款收入;银行结算、买入返售证券;保险企业取得的追偿款;保险公司摊回分保费用

 金融经纪业属于“金融保险业”税目范围  航空钻井、斟探属于“建筑业”税目范围

 土地使用者出让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不征营业税

 提地整理储备供应中心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收入按“转让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征收营业税

 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的、在投资后转让其股权的不征收营业税

 土地租赁属于“服务业—租赁业”税目范围 营业税税率

 3%: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  5%:金融保险业、服务业、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  5%--20%:娱乐业 营业税计税依据

 营业额=营业成本或者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可抵免税额=价款÷(1+17%)×17%  交通运输业:全部运营价款+价外费用

 纳税人将承揽的运输业务分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全部价款+价外费用-支付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运输费用

 运输企业自境内运输旅客或货物出境,在境外改由其他运输企业承运的:全程运费-支付给承运企业的运费  建筑业:工程价款+价外费用

 纳税人将建筑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全部价款+价外费用-支付给其他单位的分包款

 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务(不含装饰劳务):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价款)

 纳税人(不含个人自建自用销售)将自建房屋对外销售,其自建行为首先应按建筑业缴纳营业税,再按销售不动产缴纳营业税  纳税人自建自用房屋行为不纳税

 纳税人提供装饰劳务:人工费+管理费+辅助材料费(不含客户自行采购的财务价款和设备价款)

 一般贷款业务:以贷款利息收入(包括加息、罚息)

 从事融资租赁业务:价款+价外费用(包括残值)-出租方承担的出租货物实际成本

 金融商品转让业务:外汇、有价证券、期货等买卖业务:卖出价-买入价  金融经济业务和其他金融业务:手续费全部收入  金融企业从事代收业务的:收入-支付给委托方价款  初保业务:保费收入  储金业务:储金利息

 福利彩票机构:不征营业税(福利彩票机构以外的:手续费收入) 外事服务单位为外国常驻机构、“三资”企业和其他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按“服务业—代理业”征税:收入-工资-福利

-社会统筹-住房公积金

 从事代理报关业务:价款+价外费用-查验费、打单费  从事无船承运业务,按“服务业—代理业”征税:价款+价外费用-海运费、报关、港杂、装卸费

 旅游业务:价款+价外费用-支付给单位或个人的住宿费、餐费、交通费、景点门票-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

 旅游企业组织旅游团到境外旅游并改有其他旅游企业接团:旅游费用-接团企业旅游费

 广告代理业务:收入-支付给其他广告公司或广告发布者(含媒体、载体)的广告发布费用

 租赁业务:租金收入

 转让土地使用权:收入-购置或受让原价

 转让抵债所得的土地使用权:收入-抵债时该项土地使用权作价  销售或转让其购置的不动产:收入-购置原价

 销售或转让抵债所得的不动产:收入-抵债时该项不动产作价 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 营业税应纳税额=营业额(销售额、转让额)×适用税率

 以收入差额为营业额:应纳营业税=(收入全额-允许扣除金额)×适用税率

 以组成计税价格为营业额:应纳营业税=组成计税价格×适用税率

组成计算价格=营业成本(工程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营业税起征点

 营业税起征点适用范围限于个人 营业税税收减免

 外商(外国)企业从事金融资产处置业务不予征收营业税:处置债权重置资产、处置股权重置资产取得的收入(处置实物重置资产取得的收入,该项若是不动产,征收营业税,属于货物的,征收增值税)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 取得入款项凭证的当天,为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的当天;未签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应税行为完成的当天

 采取预收款方式的,纳税时间: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营业税纳税地点

 特殊性:中央铁道运营业务:铁道部汇总在北京申报纳税;合资铁路运营业务(地方铁路运营业务、基建管线运营业务):由其 所在地申报纳税;  航空公司所属分公司:向分公司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营业税  长江轮船总公司所属单位运营业务:各分公司向所在地申报纳税

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管道运输业务:核算盈亏机构所在地申报纳税  中国银联股份发展有限公司提供银行卡跨行信息转接服务的:2005年4月1日起向上海市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营业税纳税期限

 营业税的纳税期限: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1个季度

 纳税人以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 以5日、10日、15日为纳税期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  银行、财务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信用社、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纳税期限:1个季度

 保险公司纳税期限:1个月 城市维护建设税

 特点:税款专款专用、属于附加税

 纳税人:以实际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  税率:市区7%;县城、镇5%、不在市、县城、镇1%  计税依据: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之和

 对出口产品退还增值税、消费税的,不退还已缴纳的城建税  海关对进口产品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不征收城建税

 对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免征城建税  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三税”:纳税地点为代扣代收地 教育费附加(与城建税处理基本一致) 教育费附加征收比率为3%

第五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个人所得税特点

 实行分类征收、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费用扣除额较宽、计算简便、采取科源制和申报制

 对于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个人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以及个人所得超过国务院规定数额(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自行申报纳税 个人所得税那谁是人和扣缴义务人

 担任中国境内企业董事或高层管理人员取得的由中国境内企业支付的董事费或工资薪金,不论个人是否在境外履行职务,均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税目

 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独生子女补贴、公务员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午餐费补贴除外)、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 外商投资企业取得发包、出租经营且经营人为个人的,对经营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分享的收益或取得的所得,按个人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 劳务报酬所得和工资、薪金所得的区别:是否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 稿酬所得: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

 出版社的专业作者编写或翻译的作品,由本社以图书形式出版而取得的稿费收入,按“稿酬所得”征个税

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其他特许权  2005年5月1日起,编剧从电视剧的制作单位取得的剧本使用费,统一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征收个税

 对职工个人以股份形式取得的仅作为分红依据不拥有所得权的企业量化资产,不征个税,否则要征收个税  股票转让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 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个税 个人所得税税率

 个人所得税税率:5%~35%  费用扣除标准

 个体工商户业主费用扣除标准:24000元/年,即2000元/月

 个体工商户拨缴的工会经费、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分别按工资薪金总额2%、14%、2.5%  个体工商户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用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15%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在以后年度结转扣除

 业务招待费用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最高不得超过当年收入的5‰  同一作品再版取得的所得应视作另一次稿酬所得计征个税

 同一作品先在报刊上连载,然后再出版或先出版。再在报刊上连载的,应视为两次稿酬所得征税。即连载作为一次,出版作为另一次

 同一作品在报刊连载取得收入的,以连载完成后取得的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计税

 同一作品在出版和发表时,以预付稿酬或分次支付稿酬等形式取得的稿酬收入,应合并计算为一次

 同一作品出版、发表后,因添加印数而追加稿酬的,应合并计算为一次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申请  申报纳税情形:年所得12万元以上;从中国境内两处或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从境外取得所得;取得所得的没有扣缴义务人;国务院规定的  纳税人应当在取得应纳税所得的次月7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 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人,在纳税年度终了后30日内向中国境内主管税务机关办理那谁说申报

第六章 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

房产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 产权出典的,成承典人为纳税人  房产税的征税范围不包括农村

 独立于房屋之外的建筑物(室外游泳池、围墙、烟囱、菜窖、水塔等)不属于房产税征收范围

 室内游泳池是房产,属于房产税征税对象 房产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 税率:从价计征的税率:1.2% 公式:应纳税额=应纳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  从租计征依据:房产租金,税率:12%,(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用于居住的可暂减按4%的税率征收房产税 公式:应纳税额=租金收入×12%(或4%)

契税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 征税范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不包括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房屋买卖赠与交换  缴纳契税:以土地、房屋权属作价投资、入股、抵债;以获奖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权属;以预购方式或预付集资建房款方式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 土地、房屋权属未发生转移的,不征收契税 契税的计算

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计税依据:成交价格  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计税依据:参照市场价格核定

 土地使用权交换、房屋交换计税依据:差额(交换价格相等,免征契税;不等的,由多交付的或其他经济利益一方缴纳契税) 税率:比例税率3%—5%  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内向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 车船税征税范围: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载客汽车、载货汽车、拖拉机、无轨电车、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摩托车等);船舶(客轮、货船、木船、帆船、舢板)

 计税依据:载客汽车、电车、摩托车:每辆;载货汽车、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按自重每吨;船舶:按净吨位每吨为依据

 拖船和非机动驳船分别按船舶税额的50%计算车船税 资源税

 征税范围:原油(人造石油不征税)、天然气、煤炭(洗煤、选煤和其他煤

炭制品不征税)、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盐(固体盐、液体盐)

 纳税人应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条件: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部竣工、完成销售;整体转让未竣工决算房地产开发项目;直接转让土地使用权

 主管税务机关要求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已竣工验收的、已转让的面积占可销售比例的85%以上,或未超过85%但剩余的可售建筑面积已经出租或自用的;取得销售(预算)许可证满3年仍未销售完毕;申请注销税务登记但未办理土地增值税清算手续;其他规定

第七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税收法律关系

 税务机关的权利:法规起草拟订权、税务管理权、税款证收权、税务检查权、行政处罚权、其他权力及权利

 税收征收管理体制:国家税务局系统负责征收和管理的税种: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等;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管理的税种: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地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烟叶税;海关征收税种:关税、船舶吨税、委托代征的进口增值税、消费税

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领取营业执照的,应当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 变更税务登记提供资料:工商登记变更表及工商营业执照;纳税人变更登记内容的有关证明文件;税务机关发放的元税务登记证件(正、副本、登记表等);其他有关资料

 开业登记、变更登记的顺序:先工商后税务。注销登记的顺序:先税务后工商

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遗失税务登记证件的,应当自遗失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书面报告主管税务机关

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自领取营业执照或发生纳税义务人之日起15日内按规定设置账簿

 扣缴义务人应当在法定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按所代扣、代收的税种,分别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

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报送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 已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保存5年

 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 税款征收方式

 方式:查账征收(会计制度健全)、查定征收(生产规模小、产品零星)、查验征收(会计制度不健全、生产经营不固定)、定期定额征收(经批准的生产规模小,达不到规定设置账簿)税款征收措施

 核定应纳税额情形:依法规定可以不设置账簿的;依法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账簿的;擅自销毁账簿或拒不提供纳税资料的;虽设置账簿但账目混乱或成本资料、收入凭证、费用凭证残缺不全难以查账;发生纳税义务为按照规定期限办

理纳税申报,经责令后仍不申报;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

 税收保全措施: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金额相当于应纳税额的存款;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

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变卖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以拍卖或变卖所得指教税款  税收机关征收税款,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

 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优先于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执行

 纳税人欠款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税收优先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税务检查

 税务检查类型:重点检查、专项检查、分类检查、集中检查、临时检查  形式:调账检查、现场检查、委托检查

 方法:全查法、抽查法、顺查法、逆查法、比较分析法、控制计算法、审阅法、核对法、观察法、外调法、盘存法、交叉稽核法

 职责:查账权、场地检察权、责成提供资料权、询问权、交通邮政检察权、存款账户检察权 税务行政复议

 受审范围: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保全措施;税务机关未及时解除保全措施是纳税人及其当事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失的行为;税务机关作出的强制执行措施;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税务机关不予依法办理或答复的行为;税务机关作出的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行为;收缴发票、停止发售发票;税务机关责令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或不依法确认纳税担保有效的行为;不依法给予举报奖励的行为;作出的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行为;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是被申请人

 申请人可以在知道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税务行政诉讼

 纳税人不服税务行政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起诉

 纳税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 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经审查,应当在7日内立案或作出裁定不予受理 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一般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做出终审判决  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一审判决 法律责任

 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

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执照;行政拘留;其他

 纳税人有以下情形的,可以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为按规定期限蛇宝宝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注销;为按规定设置保管账簿或保管记账凭证和有关资料;为按规定将财务、会计制度等报送税务机关备查;为按规定将其全部银行账号向税务机关报告;为按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或损毁或擅自改动税控装置;为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证件验证或换证手续

 纳税人为按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 纳税人未按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资料的,或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 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的,有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以欠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以偷税数额50%以上5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纳税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情节轻微为构成犯罪的,处以拒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 纳税人以假报出口或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行为,处以骗取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 非法印制发票的,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 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或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记账凭证及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应扣为扣、应收未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总论 1.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当事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2.确认发明专利权案件属于行政诉讼 3.仲裁实行自愿原则;当事人对仲裁协议有异议,可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仲裁委员会应当由当事人协议选定 4.人民法院对行政上诉案件,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实行书面审理。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5.刑罚种类:拘役、罚金、没收财产(行政处罚:罚款);民事责任:赔偿损失、停止侵害、排除妨碍 6.行政复议参加人: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其中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

政复议 7.经济法是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8.经济法形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国际条约协定等 9.仲裁协议应包括: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10.我国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机关: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11.不能提起行政复议的情形: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不服;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其他处理不服;对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决不服 12.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其他处理,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可进行申诉,但不能提起行政复议 13.权利人提起诉讼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之一;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发生之后,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法定事由消失后,时效继续进行 14.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15.回避制度适用于回避的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证人不需要回避)16.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撤诉,由人民法院裁定 17.实体法是指从内容上规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1.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劳动者提出或同意续订、订立合同的,处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劳动合同 2.设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企业,其调解委员会由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由全体职工选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3.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15日内未达到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 4.劳动争议申请的时效期间:1年 5.无效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6.劳动合同终止情形: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劳动者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7.劳动者不需事先通知即可解除合同:用人单位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人身安全 8.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的人员:订立较长期间的固定期限的;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家庭无就业人员,有需抚养的 9.在有关合理情形,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10.劳动合同独特特征:特定性、法定性、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的地位在发生变化 11.合同原则:公平、合法、协商一致、平等自愿、诚实信用 12.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情形:单位提出解除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而

经济改革期待突破四个重点 篇7

一、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改革, 特别是垄断性行业改革

国有经济改革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但是竞争性行业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而且垄断性行业前一阶段也进行了一些改革, 如在政企分开、行业拆分、吸引民间资本方面做了一些努力, 但总的来看力度不够。下一步, 我个人认为国有经济改革的“战车”, 一部分要继续在竞争性行业中推进, 另一部分则要推进到垄断性行业中来。具体来说, 下一步垄断性行业的改革应按“四化”方略推进。

1、运营环境商业化。

也就是营造适宜的商业运营环境, 这是垄断性行业改革的基础, 具体包括两个部分:政企分开和价格改革。政企分开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密切相关, 特别是与政府体制改革相关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制改革对推动政企分开至关重要。价格改革的核心则是针对目前垄断性行业中部分价格虚高、部分价格低估的问题, 理顺价格形成机制, 使企业在良好经营的基础上有可能获得合理的收入。

2、市场竞争公平化。

就是要放宽市场准入推动公平竞争。中国当前垄断性行业可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别:垄断性行业中容易放开的部分;垄断性行业中仍然具有垄断性的部分;垄断性行业中居于垄断和放开中间或过渡状态的部分。针对以上三类实行不同的推进竞争方略。如果借用“鸟笼”来表达的话, 第一类属于打破“笼子”, 即充分竞争方略;第二类属于“笼子”内的有限竞争方略, 如引入特许权竞标或拍卖、区域间比较竞争或标杆竞争等, 或实行某些替代竞争或异质竞争方案;第三类则是介于上述两类之间的带有某些过渡性的竞争方略。

3、投资主体多元化。

鉴于目前国有资本近乎“一统天下”的状况, 应考虑以下几点:不仅允许本领域的资本进入, 还要允许本领域以外的其他行业的资本进入;不仅允许国有资本进入, 更要着力推动非国有资本包括非公有资本进入 (除特殊行业外) ;不仅可以以“企业形式”进入 (即通过消除非公有资本进入产业部门的体制障碍和人为限制, 实现非公有资本在经营形式上的进入或资本形式和经营形式上的同时进入) , 还可以以资本形式进入 (即在企业形式进入不可能或不适宜的情况下, 通过多种方式吸引非公有部门将储蓄转化为基础领域的投资, 从而形成资本形式的进入) 。

4、政府监管科学化。

垄断性行业改革的过程中, 在放松部分领域政府管制的同时还有必要针对某些市场失灵领域继续加强监管。因此, 需要建立新的监管体制实现监管科学化, 主要解决四个问题:一是独立监管问题, 二是依法监管问题, 三是“统分结合”监管问题, 四是对监管者的监管问题。

总之, 垄断性行业改革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改革的深化, 计划经济体制最顽固的堡垒将会破除, 垄断体制对人的束缚也将会有所弱化。从这个意义上说, “破垄”的过程就是在更高的阶段寻求人的发展的过程。

二、加快市场体系的建设, 特别是要素价格改革

过去30年市场体系建设的成效重点体现在商品市场上, 下一步改革的侧重点要转到生产要素市场上, 包括资本、土地、劳动力以及其他各种资源市场建设和价格改革。比如资源价格方面, 目前社会上一些明显的分配不公就与资源价格以及资源税不完善密切相关。以近几年行业利润比较丰厚的煤炭领域为例, 成本缺失问题比较严重, 资源有偿使用成本、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成本、安全成本、人工成本等都被严重低估, 致使某些人获得不合理的暴利。针对这种体制漏洞需要推进资源价格改革, 体现完全成本。

三、推进财税体制的改革

财税方面, 首先是应由过去偏重经济建设型财政转到公共财政上来, 价值取向为实行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包括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文化、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以及公共安全性服务等。我们强调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这正是其突出表现。为此, 需要健全公共财政体制,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财税方面还涉及税收体制改革, 包括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适时开征燃油税、物业税, 完善资源税等。

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县区长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内容简述 篇8

一、县区经济发展目标的完成情况

主要审计县区长任职期间是否促进了县区经济发展,是否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的合理增长。

1.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的执行情况,以及重大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推动和管理情况及其效果。

2.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完成情况,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社会发展水平指标及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的完成情况。

3.市委、市政府规定的目标及完成情况,本级党委、人大确定的目标及完成情况。

通过对以上指标的比较与分析,科学评价县区长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二、县区重大经济决策情况

主要审计县区长任职期间决策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并取得相应成效。

1.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包括审计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规定情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关情况;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上级党委、政府及本级党委关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情况;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是否及时,是否与上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相一致。

2.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重大项目的研究决策及建设管理等情况。审计决策程序是否合规,有无擅自决策、决策失误、越权审批、违规审批情况;有无项目效益低下、资金严重损失浪费、国有资产流失以及其他违法违规问题。关注政府投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项目安排情况,审计是否严格执行国家对新开工项目的管理规定,建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等问题。

3.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决策情况。审计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决策程序是否合规,是否存在越权审批、违规审批情况,是否存在明显低估资产价值、低价出售转让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和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改制重组的经济社会效益如何。

4.其他重大经济决策情况。除上述内容外,各审计组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实际,关注其他重大经济决策情况。

三、县区政府制定的发展战略、土地等自然资源、环保的各项政策和社会发展事项的推动和管理情况及效果

关注县区长任职期间重点项目的制度建设和财政投入情况,相关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

1.土地管理情况。审计县区政府出台的土地等自然资源方面的政策措施,有无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问题;完成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情况,以及土地总体规划贯彻落实情况;相关土地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具体为重大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情况、征地补偿安置情况和违规用地情况。

2.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关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绩效、国有权益保护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审计政府性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及管理制度;审查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及收益管理情况,审查国有资产是否安全、完整,使用中是否存在严重流失问题。

3.环境保护情况。审计县区政府是否制定了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政策措施,出台的相关制度和政策措施是否与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制度相一致,县区长任职期间该行政区域总体环境生态变化情况,有关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该区域综合规划、专项规划、建设项目的环评情况。

4.民生改善情况。审计住房、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等关系民生的重点支出规模和占比,是否符合国家政策要求;是否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财政补助部分是否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5.新农村建设情况。审计各项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农民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农田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和电网等重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农民负担情况,农村基层组织经费保障情况等。

四、县区经济活动中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财经政策情况和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1.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情况。关注“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一系列财政体制的改革情况;关注财税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运行情况,推动建立统一完整的政府预算。

2.财税政策措施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审计执行税收征管法规政策情况,是否存在违规自定政策、个案审批违规减免税,违规或变相实行财政收入返还或财政补贴,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继续执行税收优惠,开发区、各类园区等自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减免税等问题;是否存在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行为,是否存在违规自立收费项目,自行提高收费标准等问题。

3.财政收支的合法合规和真实完整情况。关注预算执行和决算情况,主要审计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基金收入等是否真实完整,有无虚收、空转等人为调节各项收入进度和规模、比重问题,有无截留上级收入的问题等,超收收入分配使用是否科学、合规;审计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是否合规,财政支出是否合法、合规和真实完整。

4.财政大额资金管理情况。主要审计使用财政资金时,是否贯彻“先有预算,后有支出”的原则,大额财政资金安排使用是否严格执行集体研究、集体决策,是否违规支配财政大额资金给民营企业使用,财政资金存放是否存在人情操作,资金是否安全。

5.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主要关注政府性债务的举借、管理、使用、偿还和风险管控情况,审计在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方面的工作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关注财政的可持续性,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跟踪存量债务的潜在风险及化解情况,监督新增债务的举借和使用,防止形成新的浪费和风险。

五、县区长分管的部门的管理情况

对直接分管部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情况,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情况,公款支出和公款消费情况,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红包治理、办公用房清理和楼堂馆所建设等情况,以及依照宪法、审计法规定分管审计工作情况。

六、县区机构编制管理情况

以机构编制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为依据,关注内容主要是:机构设置情况,是否按照机构限额或者有关规定设置机构,机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编制和领导职数使用情况,是否在核定的编制内配备人员,是否按规定的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有关规定执行情况,是否遵守机构编制纪律规定,是否存在擅自设立机构,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等违纪违规问题;上级巡视组等提出的清理超编人员机构的清理情况,是否存在清理不到位的情况。

七、县区长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和个人廉洁从政情况

重点审计预防、预警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关注有无在土地出让、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决策、财政大额资金安排使用、政府补贴或扶持项目、政府采购中个人出面干预市场活动等滥用职权的违法行为,关注其在住房、用车、出国方面遵守廉政纪律情况。对有关部门和人员提供的反映其经济问题的举报事项和线索进行重点核查。

八、对以往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主要检查或者了解以下事项:执行审计机关做出的处理处罚决定情况;对审计机关要求自行纠正事项采取措施的情况;根据审计机关的审计建议采取措施的情况;对审计机关移送处理事项采取措施的情况。

上一篇:基本地方特色下一篇:电站防洪防汛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