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合唱教学教学设计(精选8篇)
——中学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之我见
摘要: 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教学已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对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些宝贵的合唱歌曲教学资源并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在教学时只教一个声部,合唱成了齐唱,有的干脆就跳过去不教了。为此,笔者总结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经验。关键字: 合作 交流 立体听觉 多维训练 外力辅助
在音乐教育中,合唱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内容,合唱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审美力和高尚情操都有重大的不可估量的意义,随着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合唱教学也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和老师所重视。当前的中学音乐教材中有许多合唱歌曲,题材广泛,风格各异,其中还有不少流传久远的经典合唱歌曲,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些宝贵的合唱歌曲却不受重视。这主要是我们中学音乐教材中的合唱歌曲编排得比较零散,以及教师对合唱教学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教法体系不够系统化。怎样开展好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师值得探索的问题,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体验及认识。
一、培养“合唱”听觉
1、在比较中聆听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个人的聆听尤为重要。教师在让学生欣赏合唱歌曲前作以启发性的引导,让学生比较合唱与齐唱音响效果的不同,使他们认识到二声部的表现力较一声部更加丰富,声音显得更加饱满,通过对优秀合唱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充分感受二声部合唱歌曲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合唱歌曲的兴趣,渴望听到合唱美好的声音,从而产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欲望。
2、建立“立体”听觉
敏锐的听觉是唱好合唱的前提。二声部合唱时,“耳朵”比“嘴巴”更有用,“耳朵”就是自己歌唱的“向导”。因此,要多在欣赏聆听中营造多声部氛围,在熟悉掌握一个声部的旋律之后,学会慢慢捕捉隐藏在仍有熟悉声部“干扰”的二声部合唱内部的另一个声部的旋律。
二、架构“多维”训练
刚接触二声部歌曲的学生还难以体会到和声所产生的美感,加之二声部练唱花得时间相对较长,如果学唱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兴趣难以持久,教学可能事倍功半。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展开班级合唱的有效教学。
1、先入为主
学生对曲调的印象,常有先入为主的情形。学生最难接受的就是第二声部的旋律,也最怕唱第二声部,因为第一声部本身给他们以较深的印象,第二声部的旋律感又不强。二声部合唱歌曲《晚风》,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打破学生对二声部的“恐惧感”,在备课的过程中设计“先入为主”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之初就暂把第一声部放在一旁,把二声部先拿出来让学生模唱或做发声练习,待学生对第二声部有了一定的把握后,再教第一声部,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首歌曲。这是以“先难后易”为原则,以 1
促使学生更好地唱好二声部合唱。
2、听唱结合
在合唱练习中,学会各声部旋律后,就不宜再过多的进行分声部练习,要尽可能让学生在声部的丰富音响中进行听、唱的练习。在学生重点练习某一声部时,让另一声部亦用轻声演唱自己的声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合唱的效果,并获得较为全面的合唱技巧。为了锻炼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在学生练习合唱时,老师亦可以运用学生唱一个声部时,用琴伴奏另一声部;或老师范唱一个声部,用琴伴奏另一个声部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听、唱能力。让学生既各所“依”又能相互倾听,在听、唱中不断提高合唱演唱水平。
3、用轮唱做过渡
轮唱是合唱的一种特殊形式,单声部歌曲由两组人演唱,在第一组开始唱几拍后,第二组加入唱同一旋律,称为轮唱。它的特点是各个声部有规则的相互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轮唱的前提是学生学会唱好歌曲旋律,音高、节奏准确。轮唱中把握自己的声部的节奏,保持各声部旋律的独立和清晰,不受另一声部的干扰,为两声部不同旋律的合唱奠定了良好的演唱基础。
4、轻声歌唱
不管是在合唱教学中,还是在音乐课堂上,都要让学生养成轻声歌唱的好习惯。记得第一次教学生们二声部的歌曲时,有很多同学在两个声部合唱时,都会捂住耳朵,大声演唱自己的声部。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因为不想受另外声部的影响。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坏的习惯,因为你捂住自己耳朵的同时,你就完全没有的音准的概念。在合唱中一定要注意合作,要在倾听别的声部的同时,找到自己所要唱的音。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音准。所以要学生轻声歌唱,在歌唱的同时进行有效的倾听。
无论是那种演唱方式进行合唱,都要引导学生注意节拍整齐,声部的音量要均衡,和谐,做到正确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能倾听另一声部,切忌争相盖过另一声部而大声喊叫、抢拍、超赶速度。
三、恰当“外力”辅助
1、利用器乐辅助教学
在教唱二声部的合唱时,由于学生还不能够很准确地掌握音准和音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困难,而乐器这个学具却能引导学生把握好音准和音程。
2、利用分角色演唱辅助教学
二声部歌曲的学习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设计成不同的角色形象,让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的时候学习不同声部的演唱。
3、运用柯达伊手势辅助教学
柯达伊手势是在三年级教歌谱时同时和我们见面的。到四年级教学歌谱时,孩子们有时视谱反映不过来时只要你一个手势,孩子们就知道了,这时你就会发现老师的一个手势是多么的实用。在合唱中,教师用柯达伊手势法引导,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找准音程的音高,以达到和谐的和声效果。
4、基于伴奏的变化来辅助合唱
在备课的时候,首先对合唱歌曲进行分析,根据歌曲调式及本身的旋律走向确定和声进行;根据歌曲情绪确定织体音型;在把握住作品风格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技能水平进行编配伴奏。为了对学生的歌唱起到融合、烘托,更好的表现音乐,教师要把钢琴伴奏的和声、力度、音色、呼吸等要素根据歌曲处理的要求进行调节和控制,努力把钢琴伴奏与合唱融合
到最佳状态。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声音,音乐的情绪以及歌曲的表现力等方面加以提高和处理的时候,可以在过渡句、高潮部分进行加花、华彩等处理。音乐的律动以及歌唱与伴奏融合在一起的音乐美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审美能力。
当然,为了巩固二声部合唱的旋律稳定性,还可以使钢琴的伴奏采用无旋律伴奏,让学生的声部在和声色彩中稳步地行走,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和声的美妙,让学生感受到合唱歌曲的美。
总之,要想把中学生的合唱教学继续深入,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思想和 较强的业务能力。音乐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这 样才不会在教学训练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合唱教学是一门有着广博精深的学问,需要我们音乐教师不断研究,不断探索,让学生们在合唱艺术中得到情感的满足,获得美的熏陶。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合唱教学扎根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土壤!
【参考文献及资料】
①《沈湘声乐教学艺术》沈湘 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②《音乐课程标准》 ③《中国音乐教育》 ④《中小学音乐教育》
⑤《音乐教学实施指南》朱名燕著
( 一) 合唱教学是音乐教育的基础,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农村中学的学生很多都是留守儿童, 留守幼儿普默、习惯独来独往、胆小、不合群, 其家庭教育的缺失, 加上长期得不到父母的遍存在孤僻的心理, 比较沉呵护, 跟同龄孩子相比, 留守幼儿的性格会比较内向一些。而合唱教学属于一项全身心参与进来的音乐实践, 当这些学生进行合唱的时候, 听到自己跟其他和唱者一起发出的美妙声音, 能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 还能放松紧张的大脑, 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中学生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刻, 也是情感孕育的重要时期, 合唱教学给了这些农村学生表现的机会, 让他们获取良好的情感体验, 合唱既消除了单独唱歌的紧张感, 还能让他们体验到参与后的愉悦感, 能够消除自卑心理, 建立自信心, 肯定自我, 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 二) 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形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农村学生的音乐基础普遍不是特别好, 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家长的观念中, 努力学习主课, 考上大学才是以后的出路, 音乐知识的学习纯粹是在浪费时间。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 当家里的顶梁柱都外出务工的时候, 老人还要承担起农活, 繁重的劳力让这些祖父辈没有精力全身心的照顾这些留守儿童, 只求吃饱穿暖, 不会教给其音乐知识, 音乐素养更是无从谈起。而合唱涉及到的音乐要素比较多, 最基本的就是音准, 这对合唱艺术表现力的影响非常大。合唱要求多个声部相互渲染, 要求音色和谐统一, 需要合唱队员多加练习, 尤其是声部练习。当学生参与合唱的时候, 能够直接体验音乐中的各个要素, 明确其中旋律的发展趋势, 感受到和声的不断变化, 对声部的和谐、平衡有更直观的体验。长时期的练习锻炼了其反应能力, 让他们感受到合唱是一门音乐艺术, 这门艺术跟干农活、做家务不同, 属于人的内心的情感体验, 久而久之, 学生的音乐记忆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培养了其音乐素养。
( 三) 合唱教学是一项群体活动, 有利于促进学生间的相互配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很多父母也都有计划生育意识, 所以, 家长的孩子数量也都不多。 加上很多隔代教育的留守儿童, 祖父辈对其比较宠溺, 而父母觉得不能经常陪伴孩子, 回来也会尽可能的满足其要求, 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很多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 个性鲜明, 缺乏集体观念, 合作意识淡薄。而合唱教学非常强调团队意识, 一个小的合唱队可以说是一个小的社会群体, 在这个群体内开展合唱活动, 进行合唱训练, 能够教给学生很多团队合作知识, 让学生通过合唱来认识社会交往。合唱教学要求所有合唱团成员都要听从指挥, 不能有单独行为, 要服从指挥以及曲谱的安排, 通过对各个声部进行协调合作, 实现声部之间的融合, 让音色变得更加的整齐, 这些都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纪律性, 让他们有集体观念, 具备集体意识, 能够跟他人一起合作, 具备合作的艺术与方法, 让这些学生受益终身。
( 四) 合唱教学形成的合唱艺术,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爱国主义教育不管是在城镇地区还是农村地区都是长期开展的一项活动内容。我国的合唱历史不算特别长, 但是从这百余年中也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状况: 凡是参加过合唱的人员都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 在合唱中, 如果是唱那些情感比较激昂的歌曲的时候, 就会给人精神上的震撼, 尤其是那些具备爱国主义情怀的歌曲, 集合了艺术性与思想性, 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比如, 在抗日战争时期, 这个特殊的年代引发了中国合唱团体的成长, 这些优秀的歌唱团体演唱了诸如 《游击队歌》等爱国歌曲, 尤其是那一部影响深远的 《民族大合唱》, 这部作品以黄河作为创作背景, 歌颂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品格与斗争精神, 痛诉了侵略者带给人民的苦难。当学生明白了这个历史背景, 一起合唱这首曲目的时候, 怎么会不引发其爱国主义情怀呢?
二、农村中学合唱教学艺术
在农村中学,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多年, 但是合唱教学仍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特别是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农村地区, 音乐器材等方面的设备不完善, 加上对音乐教育的认识都不是特别到位, 这就导致了合唱教学成效不高。因此, 要注重农村合唱教学艺术才能提高合唱教学有效性。
( 一) 激发学生兴趣是合唱教学的前提
从心理学上讲,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最好的老师, 能够对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作用。当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感兴趣的时候, 其情绪也会改变。农村中学学生的音乐基础不是特别好, 加上长期的不重视, 在进行合唱的时候会出现节奏混乱、声音杂等状况, 如果教师运用传统的 “教师教, 学生学”的模式, 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 要提高合唱教学艺术, 就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思考, 站在激发学生合唱学习兴趣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很多农村的学生都比较害羞、内向, 感觉自己唱不好, 音乐教师可以明确的告诉学生合唱跟人类情感最为接近, 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中学生优秀合唱团体的表演, 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 勇敢的走进合唱队伍。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歌曲, 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合唱带来的艺术感染力。学生的音乐基础不同, 音乐接受能力也不同, 这就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就像前文我们所说农村学生的识谱能力很差, 教师要认识到这种情况, 用足够的耐心进行分阶段教学。可以采用简谱与线谱同时教学的方式, 一步步的开展教学活动, 让学生先合唱简单点的歌曲, 之后再填歌唱谱, 通过这些逐步在学生脑海中刻画高音的概念, 调动起合唱学习的兴趣。
( 二) 学生自主探究是合唱教学的推动力
在合唱教学中, 提高教学艺术才能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而学生自主探究就是让学生记住学习内容的重要方式。而由于农村教学的特殊性, 在小学阶段很多都是代课教师教学, 教学模式不先进, 很多学生都习惯老师填鸭式的灌输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弱。所以, 合唱教学要培养其自主研究意识,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 通过自主讨论、摸索, 找出其中的规律, 这是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学到的知识, 最不容易忘记。比如, 节奏在合唱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就相当于数学中的数字教学一样, 属于基础教学。合唱教学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演唱好自己的那部分节奏, 这样才是完整的艺术品。在节奏练习的时候, 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上课伊始, 给学生几分钟时间熟悉节奏的相关知识, 然后自考、讨论。在练习过程中, 可以要求学生准确的把速度与节奏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歌曲运用不同的节奏感受, 还可以用不同的速度练习同一个节奏, 从容易到难, 从2 / 4、3 /4、4 /4等。像在学习 《渴望春天》 的时候, 为了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 就可以让学生在听的时候自主数节拍数, 感受节拍的特点, 找出其中强与弱的规律, 从而提高教学成效。
( 三) 科学的训练是合唱教学成功的保证
农村地区一些小学基础设施差, 师资力量不够, 就没有开设音乐课。因此, 农村中学的学生很多都是进入中学之后才开始接触的音乐课, 合唱也是以前所不曾接触过的内容。他们刚开始就会把合唱当做是大家一起 “齐声”唱, 认为合唱就是一起开始、一起停的唱歌, 对于声部、音准等问题也是一窍不通。因此, 在进行合唱训练的时候要掌握科学的方式, 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合唱中的声部组合, 让他们明白什么是 “合唱”, 在这个基础上开展训练:
首先是音准问题。人们想起一首歌曲的时候, 会首先想到其旋律。如果合唱中音准不协调就会对整体合唱效果产生破坏。这其中有三个要求需要注意: 合唱指挥、合唱环境与合唱队员。在训练的时候, 要注重学生的吐字和气息, 可以让学生通过 “闻花香”的方式来进行腹部呼吸练习, 还可以用 “打哈欠”的方式练习放松下巴等, 让学生大声唱, 创造适宜的合唱环境。
其次是声音杂的问题。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是学生的声音有的过高、有的过低, 还有可能是因为学生没有调整好气息, 造成猛然的上升或者下降。在训练的时候就要跟学生进行沟通, 提高其自信心, 帮助其掌握节奏方法, 还可以进行个别辅导, 让学生自己找感觉, 能够哼唱出旋律。
( 四) 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合唱教学的基础
优秀的合唱教师是合唱的组织者, 也是合唱的领导者, 因此, 要具备指挥能力, 还要有敏锐的听觉、准确的节奏感, 具备读谱能力, 还有处理合唱作品的能力。在农村中学中,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限制, 中学的教学条件有限, 那些优秀的音乐学院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地区任教, 而有的教师虽然暂时在农村地区发展, 当自身能力足够的时候会跳槽去条件好的城镇地区, 造成音乐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提不上去。因此, 要提高合唱教学艺术,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基础。教育部门要提供条件吸引优秀人才加盟, 学校管理者要创造条件增加现有教师的培训, 让他们能够跟其他优秀音乐合唱教师进行交流, 借鉴他们的工作经验, 结合实际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作为音乐合唱教师, 要主动给自己充电, 广泛涉猎包括美学、民俗学在内的人文科学知识, 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与教学能力, 还要跟优秀教师学习合唱指挥, 能够根据合作作品的内涵与速度设计指挥动作, 从而保证合唱教学的有效性。
结论
综上所述, 合唱属于一项团体性质的活动, 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 需要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声部进行合作, 彼此烘托开展演唱, 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因此, 在农村中学合唱教学过程中, 要依据农村学生的实际状况, 不断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 鼓励他们自主探究,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 为农村教育的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合唱又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能够培养农村儿童 (尤其是留守儿童) 的合作精神与集体意识,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农村中学合唱教学的必要性, 接着从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其自主探究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农村中学合唱教学艺术。
关键词:农村中学,合唱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张瑞.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思维创新[J].青年文学家, 2015 (08) .
[2]刘豆豆.把“我的声音”融入“我们的声音”——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探析[J].才智, 2015 (10) .
[3]桂敏.初中阶段学校童声合唱教学之初探[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 2014.
教师音乐教学的重要实施途径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合唱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繁多的合唱训练内容而出色实施。每节课的四十几分钟都是宝贵的,因此我们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在保障有效的基础上,逐步实现高 效教学,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达成以知识与能力为根本任务的教学目标。
作为一所农村中学,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把80%的时间交与了学生,让学生主导,虽无法论证其科学性,但也不是没有道理。课堂有效教学不但要把合唱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得以学习,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时间分割上将合唱训练必要技能的内容、作品的处理得以合理的安排。依据我的教学体验,下面形诸于文字,作为引玉之砖,求证于广大同仁的不吝指教。
一、单旋律的音准训练。
合唱不能急于求成,首先要加强单旋律的音准训练,为合唱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课堂中我习惯抽出6分钟左右的时间,要求学生学唱音阶,在唱音阶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弹奏简单的乐句片段,让学生辨别唱名。练习视唱时往往取材那些朗朗上口的經典民歌片段,也可采用学生熟悉的通俗歌曲《大眼睛》、《月亮之上》的乐句。在音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多做示范性唱奏,只有通过示范唱奏,让学生对音准有了认识之后才能少用琴或者不用琴。这样学生的音准概念就会得到逐步的提高个建立,为学好音乐奠定了最基本的基石。
二、节奏训练。
节奏训练也为合唱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节奏训练是十分必要的。每节课必须要抽出6分钟时间来培养学生节奏感,如平稳节奏的训练,不同时值的符点音符节奏训练、切分音节奏训练、三连音节奏训练、变化节奏训练及两部交错节奏训练等,以提高学生节奏变化的反应灵敏性。由浅入深,按要求,有步骤的,每堂课都要相互衔接,长时间的循环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有系统的准备。一学年或三学年的教程的完整性的课堂准备与规划。
三、歌唱技能的训练。
有人说:“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唱歌训练,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往往不够重视姿势,姿势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到发声时各个器官配合的协调姿势,正确的姿势,发声各部分就能正常地工作,而不正确的姿势,则往往带来不正确的声音。其次我们就要训练呼吸、发音、共鸣、咬字等歌唱发音技能的练习。
课堂中我会安排出8分钟的时间来做歌唱知识的训练。如咬字练习,由于汉字的发音,大多是以辅音开头的,字头就是指发音的开头部分,即我们常说的“五音”:唇、舌、牙、齿、喉。唇音:b,p,m,f 。舌齿音:d,t,n,l。齿音:z,c,s,zh,ch,sh,r 。喉音:g,k,h 。训练不同声母韵母的发音及口形的训练,使学生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如“啊”、“哎一”、“恩”、“咪”、“Mo”、“Ma”、等声韵母的发音,由浅入深,逐步养成习惯。
合唱训练发声,还要先考虑到的是学生怎么样在老师的训练下把声音做的优美动听,音量的大小倒可以通过手势来具体调节。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点明显用轻声带假声,再以假声找头声,逐渐扩大共鸣腔,去解决自然声的局限,慢慢的帮学生克服喉音,大声吼音等等。
四、和声的训练(5分钟)。
在歌唱技能技巧及歌唱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和声基本训练,坚持对学生进行三度、六度、四度、五度等听音训练,这种训练可以从旋律音程开始,逐渐到和声音程,从分声部默唱到视唱,从单声部训练到两个声部的合唱练习。随着和声训练的不断深化,就可以开始接触轮唱、二部合唱甚至混声四部合唱的歌曲了。这部分的内容我们可以按阶段来实施,可以以学期为一阶段。
五、欣赏作品、熟悉旋律
作品欣赏及熟悉旋律这一步骤为我们接下来学唱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和埋下一个伏笔。这项内容我们可以用15分钟来完成,这要根据具体的课堂实际情况来决定。每一首教学作品,我尽量找到各种不同版本的视听资料,如我在给学生编排合唱〈〈十送红军〉〉时,我就从网络上下载不同团体演唱的版本,有井岗山教育学院合唱队演唱版本的、有革命时期演唱版本的、有黑鸭子组合用通俗唱法演唱的版本。让学生从中领略到不同风格的合唱队带来的集体音响的不同特点和不同效果。让学生体会到合唱艺术的魅力。激发了学生好学的激情,点燃了学生的思想,使他们敢于梦想形成自己演唱风格的合唱表演。
六、合唱作品的具体实施
合唱作品的具体实施除了对作品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对作品进行再次加工演练。将合唱队员的声音做到最优美,然后把作品的艺术性展现出来,这是合唱艺术的综合体现。作品分析我们可根据作者的创作动机和作品的背景资料来向学生描叙。作品的编排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进行艺术再加工。
在课堂教学〈〈给未来一片绿色〉〉这首歌曲时,就是按作品的本意来编排的。此曲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我就选用音色恬美的女生领唱,突出独唱的特点,选用用亲切、温和、纯净的女生来领唱。这一部分作品主要描绘少年儿童在思考问题。他们提出“你给未来的地球想留些什么”的问题,这段旋律流畅、婉转、抒情,我们就要求学生在声音上把握亲和力,力度、速度都按旋律的进行来处理。运用正确的气息,按课堂呼吸训练的方法来演唱。
瓯海区任岩松中学
陈君侠
【设计理念】
今年,是祖国六十岁的庆典的日子,我们学校举行了大合唱比赛,我挑选了一些适合高中生演唱的歌曲,其中也有《我和我的祖国》,演唱这首歌曲的班级的特点是女生唱的非常好,而男生很一般,于是我为他们量身打造了次声部,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于是,毅然决定把《我和我的祖国》合唱教学内容带进初中课堂,为高中教学内容的提升做了铺垫。
1、简化教学内容
《我和我的祖国》是高中歌唱模块的教学内容,注重歌唱的气息和发声。歌曲篇幅长,结束难度高。对于初中生而言,省略了第二段和高潮,是恰当的选择。这样他们即可以学会歌曲,又可以自己独立的完成第二段旋律。
2、树立歌唱信心
把量身打造的次声部作为基本训练引入,加上适当的6/8的节奏训练,既可以帮助学生更轻松的掌握圆舞曲风格的节奏的特点,还可以树立学生歌唱的信心.3、培养倾听的习惯
为了更快的让学生掌握二声部旋律,采用右手弹奏两个声部,请学生专注对比聆听,视唱低声部,提出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聆听的习惯 4、深情范唱提升情感
合唱教学中,教师的范唱非常重要,不仅激发学生的演唱欲望,还能创设美好的课堂氛围,在音乐中师生起到心与心的交流作用。【教学目标】
1、体验优美旋律,感受声部和谐,激发民族自豪感 2、深入6/ 8拍子,二声部练习,知道合唱的基本要素 3、在声部渗透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歌唱 【教学重点】
能够完整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二声部的渗透
教学准备:创作第二声部,练唱歌曲,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1 2 3 4 5 6
2、请你和我一起来击拍,请注意1拍和4拍的强拍。提示:老师没有喊停,你们不要停止,看我手势提示
3、教师和着节拍唱出低声部 . 2 .︱ 3 . 3 .︱„„
4、请说一说,一个小节有几拍?引出6/ 8拍子,将3/4拍子进行对比,体验圆舞曲风格,归纳不同点:6/ 8 强弱弱 次强弱弱 3/4强弱弱 6/ 8拍子更柔和,更抒情。
设计意图:由于借班上课,更是初中学生,担心对学生的情绪无法把握,采用更轻松,简单的学习方法,调整学生状态,拉近距离,轻松掌握节拍。
二、巧妙展开
1、请你来唱一唱
教师用左手代替你们的击拍
1. 2 .︱ 3 . 3 .︱„„
2、熟悉旋律之后
用lu代替音符,唱出最美的声音
3、教师用右手弹奏两个声部
4、请闭上眼睛聆听
思考:老师弹奏的这条旋律和我们所唱的有什么不同点与相同点? 第一声部
第二声部
1.2. ︱ 3.3.︱„„ 设计意图:循序渐进,用钢琴弹奏出两个声部,逐渐深入,寻找他们演唱的声部,培养聆听的习惯。
三、逐渐深入
1、请你在老师弹奏两个声部的基础上,演唱低声部 学唱高声部旋律
„„
2、熟悉旋律之后分声部 左:高 右:低
3、两个声部逐步加入,协调
4、归纳:引出合唱的概念 点题:合唱要关注的元素”倾听” “和谐” 设计意图:以上所有的设计环节都是为了合唱歌曲做铺垫,两个声部的加入让学生初步体验:什么是合唱”.四、完全深入
1、教师范唱歌曲
2、学生思考:乐曲哪部分是抒情的,哪部分是激情的。
3、请你用对比的情感来朗读歌词 配乐
4、列出 二部曲式 A+B 抒情和激情的合并体
5、你也来唱一唱
6、学生随着琴轻声唱
7、难点解决: 采用朗诵的方法解决
8、学生第二次随琴唱,音量稍微加大
9、第三次随琴唱,抒情部分娓娓道来,激情部分采用激情朗读的方法演唱.10、处理歌曲,请低声部用LU演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吹烟和小小村落”声部对唱分别用不同的力度演唱.11、归纳:我们这种唱法叫齐唱
12、齐唱和合唱又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教师的深情范唱有助于课堂氛围的提升,是情感的催化剂.歌曲不断深入学唱,对比,思考,处理,不仅可以创设美好的课堂氛围,更是为一步提出新的问题.五、拓展探索
1、出示合唱谱
2、请低声部的同学用LU演唱导入部分的低声旋律,教师和他们一起演唱
3、请高声部在低声部演唱的同时逐渐加入
4、在声部和谐的氛围中逐渐加入已经处理的其他部分
5、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6、谈一谈:合唱与齐唱的不同
7、合唱: 有层次感 表现力更丰富更深刻
8、聆听四声部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六、结束部分
1、作曲家介绍
2、李谷一与超级女声合唱版<<我和我的祖国>欣赏
结束语: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歌唱我们美丽的祖国,歌唱我们强大的祖国,那是因为----------祖国在我心中!课后反思:
四十五分钟的课,结束了,不管成功与,都代表着是一种过去式。留下的是一种思考,让这种思考成为未来课堂里的一束亮光。与其说这是一节上出来的课,还不如说是一节想出来的课,想象着初中生的模样,熟读课程标准里对初中学生的要求,不断的思考,提炼,最后展示。展示课完全没有背离我的想象,就如同我想的那样,达成了目标。可惜,不管怎样的一节课都会有缺憾。课堂里的互动是轻松的,歌声也是优美的,曾经想过这样一个方案,如果学生唱的不够好,我就让作曲家介绍和李谷一的作品欣赏一带而过,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演唱。当在课堂里,我闭着眼专著聆听他们的声音,觉得他们做的可以了,我才进行了展示课中的这个方案。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为钢琴伴奏做了这样的处理,当二声部进来时,用右手弹奏和声,学生能更清晰的唱出声部。在乐曲即将进入高潮,我临时加入了一个小节的间奏,这个间奏用了简单的节奏型。就是这样一个细节,给本来可以创设更优美的课堂氛围带来了遗憾。一位资深的老师告诉我,真实的课堂,就是有遗憾的,其实遗憾也是一种美。
教学年级
小学一年级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并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分句学唱《青蛙合唱》,培养理解性和视听结合的方式体会音乐。
三、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从动物的叫声中感受音的强弱变化。
2、初步建立音的高低概念,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重点
一、使学生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审美体验。
二、使学生对音的高低有初步的概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用歌声表现青蛙活泼可爱的形象。教学用具
蛙筒、青蛙头饰、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悬念导入
1、教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认识一位新朋友,但是这位朋友说:“你们要听出我的声音我才和你
们交朋友”,同学们想和它交朋友吗?
2、教师出示一副荷塘的画面。教师用蛙筒模仿青蛙叫声五次(引导学生猜出青蛙)。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池塘。这位新朋友就藏在这片池塘里,请你轻轻地闭上眼睛听听它的叫声,猜一猜它究竟是谁?
3、学拍节奏,教师用XX XX X的节奏拍一次,学生跟着教师拍一次,练习三次以后,在图片下方出示五只标有音阶的青蛙。(教师:你想让它出来和你做朋友吗?让我们用掌声来欢迎这位朋友出场吧,请同学们用和我一样的拍手方式欢迎它。)
二、趣味游戏,学唱音阶
1、每只青蛙各标有do、re、mi、fa、sol 五个音。教师带领学生唱这五个音,唱音阶的时候注意学生音高的准确性,及时纠正。
2、音阶练习,为小青蛙找家
池塘图片中出示五片荷叶从低到高排列,请五位同学按音高顺序将标有唱名的青蛙放到相应的荷叶上。放好以后教师带领学生看图从低到高唱一遍音阶再从高到低唱一遍音阶,加深对音高的印象。(教师:现在这五只小青蛙找不到家了,请你为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好吗?)
3、教师带领学生将音阶改成歌词“呱呱呱呱呱”来唱,并引导学生学小青蛙清脆的唱“呱呱呱呱呱”,再学老青蛙低沉的唱“呱呱呱呱呱”。
(教师:谁知道小青蛙是怎样叫的?学生答:呱呱呱。请同学们用小青蛙的方式来唱一唱这五个音。同学们,小青蛙和老青蛙的叫声是有区别的,请你先学小青蛙唱,再学老青蛙唱。)
三、自主学唱,体验歌曲
1、初听音乐,学生拍手为歌曲伴奏
教师播放《青蛙合唱》范唱,教师和同学们一起拍节奏,教师边拍便围绕图片走远走近,让学生对教师的行为做出相应的反应。(教师:这几只小青蛙看到同学们非常的高兴,它们说:“我们想请大家参加我们的池塘音乐会”,你们想参加吗?那让我们为它们用拍手的方式伴奏好吗?请同学们用我们刚才学习的节奏XX XX X为它们伴奏,当老师离小青蛙图片越来越近的时候同学们的掌声要越来越强,当老师离青蛙越来越远的时候同学们的掌声要越来越弱。)
2、分乐句听歌曲,学生说歌词内容
<1>、教师播放《青蛙合唱》第一句,请学生说歌词内容。教师讲歌词内容用图示的方法展示在屏幕上。
(教师:它们唱的好听吗?那我们一起来认真地听一听,是谁先唱。)
歌词:小青蛙在唱呱呱呱呱呱,唱的有多清脆
●
呱 呱 呱 呱 呱
清
脆 <2>、教师用同样的方式,请学生听第二句,教师用图示的方法板书第二句歌词,加深学生对歌词的记忆。后面三句用同样的方法练习。针对一年级孩子对形象记忆深刻的特点,用图示展示歌词内容。
(教师:同学们听得真仔细,让我们来听听下一句是谁在唱歌。)
歌词:老青蛙在唱呱呱呱呱呱呱,唱的多低沉
●
呱 呱 呱 呱 呱
低 沉
歌词:小青蛙在唱呱呱呱呱呱,老青蛙在唱呱呱呱呱呱呱
●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呱
歌词:青蛙在唱歌,呱呱呱呱呱,越长越高兴
●
呱 呱 呱 呱 呱
歌词:小青蛙在唱,老青蛙在唱,大家一起唱
高
兴
●
大 家 一 起 唱
3、接龙演唱,教师弹钢琴和学生接龙演唱,教师唱一三句学生接二四句。
(教师:青蛙的音乐会真精彩啊,让我们也扮成小青蛙来参加他们的演唱吧,老师唱第一句和第三句,同学们接第二句和第四句,老师看看哪只小青蛙唱的最认真。)
4、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检查学生是否学会了歌曲。边唱边进行声音的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演唱方式,积极表扬学生正确的演唱方式。教师用钢琴为学生伴奏,注意演唱时提醒学生小青蛙和老青蛙在声音上的区别,音阶演唱时的准确性,唱的不准的音,教师用钢琴弹奏给学生听并且做示范请学生跟着老师唱。
(教师:你们唱的很不错,老师现在想听在座的小青蛙为老师唱这首歌,你们愿意你表演给我看吗?)
5、分组合唱,增加学生兴趣。
教师播放多媒体伴奏,出示图示的歌词,学生边看图片边在教师的提示下演唱歌曲。
(教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歌曲,让我们一起参加青蛙的音乐会吧,老师来做指挥,请女同学唱小青蛙的歌词,男同学唱老青蛙的歌词,合唱的地方男女同学一起唱。)
四、拓展延伸,自由律动
1、学学青蛙跳
(教师:同学们唱的真好,有谁知道真正的青蛙是怎样跳的?请几位同学来学一学小青蛙跳。)
2、唱唱、跳跳、演演
为学生创设荷塘月色的情境,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荷叶,小青蛙和老青蛙并且带上青蛙头饰,其他同学扮演青蛙合唱队队员。教师播放与歌曲旋律相同的汤姆森钢琴曲为背景音乐。(教师:同学们你们也想加入小青蛙的音乐会吗?老师邀请几位坐的最端正的同学来扮演荷叶、再请几位同学分别来扮演小青蛙和老青蛙。座位上的同学你们是青蛙合唱队队员,老师来做指挥,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你做好准备哦。)
五、德育故事,动情小结
1、教师播放几幅关于青蛙的图片:青蛙在田间,青蛙吃害虫,青蛙被人类捕杀、青蛙上了餐桌,人类被蚊虫叮咬、人类被疾病困扰等图片。引导学生回答要爱护小动物,青蛙是益虫不要捕杀它,要保护它,如果没有了青蛙我们的生活会充满蚊虫和疾病。(教师:同学们,老师要给同学们看几幅画。你们看完了这几幅图,你们有什么感想吗?)
2、全体学生和着音乐学青蛙跳离开教室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小青蛙吧,我们一起扮成小青蛙排成队,去大自然中保护他们吧。教师播放《青蛙合唱》伴奏,请同学边唱边学青蛙跳离开教室。)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和悬念的导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体验音乐,课前的悬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做游戏,表演等过程从学生兴趣着手,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觉得开头部分设计的平稳顺利,但还缺乏新意,为小青蛙找家的环节设计的比较好,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为后面学习音阶开了个好头。学唱歌曲部分学生在音准上还不是很好,教师在练习时可以把小青蛙找家的环节拓展,指导学生直到完全常准音阶后再进行歌曲学习。分句学唱歌曲的活动充分利用了低年级孩子形象思维强的特点,用图示的方式让学生趣味而不枯燥的学会了歌曲。律动和德育故事是学生充分体会了音乐课的美和善。但在这创编环节中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学生从我身上学习知识,我从学生身上学会了真正的快乐的教学是我本节课最大的收获。
七、教学点评 《青蛙合唱》是一首优美活泼歌曲。教师在设计中针对一年级孩子好动、好奇、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了图片、游戏、歌唱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了直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了音乐的美感,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去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并且引导学生正确的歌唱方式。
任课教师 梁小艳
教学内容: 合唱队的组织:
1、介绍合唱艺术的意义:合唱艺术不但可以培养人的艺术修养,还可以培养人的思想情操,意志品质,对人的身心健康也大有益处。
2、介绍合唱队的要求,本学期、本学年的目标。
3、队员组成情况介绍(自愿、指定相结合)。
4、介绍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
5、单声部练声曲训练,学习《欢乐颂》旋律。选拔队员。教 学目 标
1、使学生明白参加合唱队的目的、了解合唱队的功能、对自己健康成长的意义。
2、要求学生培养其正确歌唱的姿势。
3、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
4、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起拍与收拍,整齐划一,起得整齐,收得干净。教 学准 备:
1、教学图片
2、教学录像
3、钢琴 教学步骤与方法
(一)、合唱训练
1、姿势训练:
上身保持直立,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提眉,面部略带微笑,队员的姿势要统一。合唱中统一姿势,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精神抖擞、整齐美观,它是合唱中诸方面统一的第一步。实际上统一合唱姿势不仅使合唱队具有整齐美观的外表,更重要的是这关系到整个合唱队的发声状态,所有合唱队员的身体器官只有尽可能地保持状态一致,才能使所有合唱队员的发声”乐器”处于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中,从而获得比较完美的音响效果。这是合唱追求的目标,而统一的姿势就是做到这一点的有力保障,另外,良好的姿势还有助于在合唱排练中减少疲劳,从而提高排练效率。
2、呼吸训练:
口鼻同时吸气,吸气不宜有声响亦不宜太深。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也是共鸣、音准,咬字吐字等的基础。在合唱中,没有合理统一的呼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和统一的合唱发声,也就不可能自然、流畅而整齐地完成演唱。特别是在换气较明显或很多特殊换气的地方,如果对全体队员没有统一谐调的呼吸要求,就不可能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因而影响合唱的整体音响效果。因此,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力求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使每个人的呼吸趋于合理;在合唱表演中,呼吸换气的地方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合唱队整体达到呼吸的统一。
3、发声训练:
模仿老师的发声方法和音色,让所有学生的声音往老师的音色上靠,边唱边听,力求音色和谐、统一。
(二)作品训练《欢乐颂》 难点训练:
1、第四乐句从第三乐句的最后一拍开始,乐句也略有变化。
2、轻声唱谱,注意乐句间准确呼吸。
3、分别用“啦、咯、噜”进行哼鸣练习,可以打开喉咙,冲击头腔和鼻腔。
(三)请同学单独演唱,根据其演唱的情况选拔队员,并确定其声部。教 学内 容
1、介绍合唱队的音量
2、介绍好的音色
3、如何发好声
4、学唱合唱《编花篮》的乐谱。教 学 目 标:
1、通过对合唱队音量的了解,让学生知道掌握轻声唱法的重要性。
2、通过理论和实践欣赏,了解泛音的作用。
3、了解发声时起声、半声、轻声和抑制声的原理及运用。
4、分别唱好《编花篮》的二个声部。教 学准 备
1、教学图片
2、教学录像
3、钢琴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教学步骤和方法
1、介绍适合合唱作品的音量。
很多作品都要通过小而弱的音量来表现内容,造成力度的对比音量大的歌手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歌声,以免破坏整个声响效果。弱声时要求更集中、更有力、更有紧张度。因此,队员应该掌握半声、轻
声、抑制声的唱法;学会随时调整力度,做到强而不噪,弱而不虚,使演唱符合整个色调的变化要求。
1、音色
通过对共鸣的泛音的调节,使音色有灵敏而多样的变化能力,或浓或淡,或明或暗,能高亢激越,能深沉委婉,有极大的适应性,能根据音乐内容而作出变化,这些变化又统 一在色调处理之中。
2、发声
歌唱的声音有音质、音高和音量的要求,还有色调处理的起伏变化,要调动所有与发 声有关的器官参加工作,而且正确灵活地配合动作,才能实现演唱的发声。
(1)起声——有“激起”和“舒起”两种,唱歌时主要用“激起”,这种发声需要声带靠拢,意识中想好了音色,音高和音量的要求、把韵母和共鸣器官的位置都准备好,用符合情绪要求的恰如其分的气流突然冲击声带,使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起声要求音头准确、整齐而有弹性,干净清脆,不能带有“舒起”所特有的沙哑声,防止臃肿无力的起声。半声、轻声和抑制声都属于弱的音响,但是方法和效果是不同的。半声指演唱时较少使用本嗓,通过饱满而有弹性的气息支持,均匀节制而富于流动感地控 制声音。这种音色的穿透力很强,凝聚并有良好的共鸣,使较远距离的观众也能清晰地听 到柔美的倾诉,常常刻划诗意、神秘、梦幻的意境;轻声指使用正常唱法减少音量的技巧,属于色调处理中的力度对比,优美而含蓄;抑制声更侧重于表情意义,用有力的气息支 持着短个唱词的始终,与半声唱法相比较,显得多用本嗓而不过于强调共鸣,往往表现悲 伤、愤怒、痛苦这类情感。成熟的合唱队能默契地运用这些技巧,并且与咬字吐字等
其他 技术结合起来,完美地表现音乐内容。
(2)共鸣——歌唱的时候,人体的喉腔、咽腔、鼻控、口腔、胸腔、头腔(包括前额和 两颧)都起着共鸣作用,由声带产生的基音p通过这些共鸣可以增大音量,改变音色,使演 唱不太费力而达到很好的效果。其中喉腔、咽腔和口腔都是可以灵活调节约。头和身体的 姿势也影响着共鸣。通过训练,合唱队员可以随着不同的音量、音色要求,随时把共鸣调 整到最佳状态,这是一门相当复杂的艺术,很多声乐艺术家毕生探索声乐的奥秘。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合唱队员都是歌唱家,但是一些基本知识还是应该掌握的。指挥在排练合唱 时应该结合一些基本技术要素来使其统一,以取得良好的合唱共鸣。
3、学唱《编花篮》
(1)、第一、二声部分别学唱谱。(2)、第一、二声部合唱歌谱。
(3)、钢琴分别弹奏第一、二声部,二声部试着合唱歌谱。教 学内 容:
1、介绍“轻、柔、美、高”原则
2、合唱中不提倡“波动”
3、发声练习
4、细排《编花篮》 教 学目 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合唱区别于独唱,不适合使用波动,合唱讲究的是共性而不是个性。
2、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轻、柔、美、高”原则是高水准合唱队必须具备的。
教 学准 备:
1、教学图片
2、教学录像
3、钢琴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1、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1)、关于波动
波动是合唱的忌讳,尽可能不要使用,因为波动的幅度大小或波动太快都会破坏合唱的音响。合唱追求的是共性、统一,这种演唱形式有别于独唱中极富个性化的演唱技巧的发挥。(2)、合唱中需要把握的“轻、柔、美、高”原则
近年来在合唱艺术中,表现的倾向是“轻、柔、美、高”,即音量轻,音响柔和,音色美,共鸣位置高。采用积极的轻声作为基本力度,在表现需要时才偶用强声。用抒情性女高音的音色感觉作为统一的基础,其他声部与之靠拢,在取得共性的前提下发挥各声部的表现特长。这种趋势使合唱音色亲切热情,声部之间融合,容易取得音准协和,高位置共鸣使低声部不再笨拙,整个合唱节奏鲜明、灵巧而富于变化,从而扩大了刻画音乐形象的能力,更便于深刻细腻地抒发感情。这体现了现代人审美标准的变化我们应该掌握这个动向,使合唱艺术更加科学化。
2、发声练习(1)、连音练习(2)、跳音练习
(3)、齐唱连声曲《A MA NI 》
3、排练《编花篮》
一、选择合适的合唱曲目
在合唱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歌唱技巧, 教师首先要慎重选择歌唱曲目, 应该结合教学实际需求选择优秀的曲目, 最好是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和深刻记忆的作品, 从而形成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合唱艺术的渗透[1]。一手优秀的合唱曲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 也直接影响到对学生合唱艺术培养和情感教育的成败。选择合唱曲目时, 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 如歌曲的节奏是否明快、歌词内容是否积极向上, 曲调是否符合学生审美趣味。教师应该积极在歌词唱做好功夫, 挖掘曲目的思想内涵,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让他们在优美的歌唱中感受音乐美、情感美, 全面提升他们的审美素质。有了好的曲目, 合唱教学就成为了有泉之水, 对于接下来歌唱气息和和合唱声音的训练更加有利。
二、注重学生歌唱气息的训练
在合唱教学中, 学生很难正确把握气息在声音艺术化的基础性作用, “气则发声”很好地阐释了气息的重要作用。实现合唱团发声的和谐统一, 必须让学生掌握争取的呼吸法。为此, 教师在合唱教学中必须重点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气息的能力, 这是培养歌唱技巧的必由之路。学生在平常生活中的呼吸都属于自然呼吸范畴, 是随意而发的, 并没有艺术性, 这与歌唱时的呼吸是有本质区别的。歌唱呼吸是一种长呼吸, 呼吸的深, 变化也多, 并且必须随着情感的运用和旋律的变化而灵活使用。具体而言, 歌唱中对呼吸的运用必须达到节奏正确、音调准确、音色优美、力度到位的艺术效果, 因此学生必须正确地运用和控制呼吸, 通过具有艺术性变化的呼吸来支撑演唱[2]。
合唱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讲出他们意识中的呼吸, 以此寻找学生对呼吸理解的不足, 进而发现他们气息训练的短处。教师可以挑选两位学生平躺, 待气息平缓后分别于他们的肚子上平放一本书, 让其他同学更加形象地观看呼吸状态。学生们会惊讶地发现:呼气时书本是处于下落状态的, 而吸气时书本则会被顶起来, 这与大多数学生理解的呼吸状态恰恰相反, 这有利于学生快速把握歌唱时正确的呼吸状态。具体而言, 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狗喘气的呼吸方式:呼吸先慢后快, 手掌处于打开状态并紧贴两边的腰部感受呼吸气息, 开始时只出气并不发声, 然后发出“哈”的短促声音, 并引导学生模拟蹲马步时的状态, 于腹部集中主要力量, 吐气开声, 由气息将声音推动出来, 并在后腰部和上腹部舒展开来, 两边肋部会感受到一股舒张感, 从而感受到气息像清泉一般顺畅的流入。采用这种练习方式后, 学生的气息不容易上浮, 发声也更加扎实, 效果也会很明显。学生学会了这种近似狗喘气的技巧后, 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进行长气息的训练。教师可以采用“丝”字辅助练习, 即引导学生吸好气息后放松嘴巴, 牙齿处于松咬状态, 然后有力地将气息集中释放出来, 这种长短有度的训练方式非常适合训练学生的歌唱气息, 通过长期的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歌唱技能。
三、注重学生合唱声音的训练
在教授给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后, 接下来就要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合唱“音色”, 掌握正确的合唱发声内涵。对合唱有兴趣的学生对歌唱也会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 但是当今中学生对流行音乐表现出狂热的兴趣, 他们的歌唱素材也是以流行音乐为主, 注重对个性化声音的追求[3]。但是在合唱艺术中, 对个性的追求被舍弃, 对共性的追求被重视, 只有掌握群体发声的规则, 将个人的声音汇集到一起完美地融入到整体的发声中, 才能够演绎出优秀的合唱曲目。因此, 在歌唱教学时, 教师一定要适时地提醒所有学生, 在发声的同时也要学会倾听, 通过有效的听把握整体的节奏, 从而对自己的音量和音色进行合理调整, 与整体的发声保持高度一致。在合唱教学时, 对于脱离整体节奏的个别学生的歌唱现象, 教师可以不立即打断, 这样一段时间后, 学生就会发现合唱很难进行下去, 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整体节奏感的重要性, 此时教师再对学生的错误之处进行点评, 还可以安排出错的学生讲出在把握整体节奏上的缺陷, 启发大家共同思考。
四、结语
合唱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集体性歌唱艺术, 在培养每一位同学相应的歌唱技巧和技能的同时, 更要注重对他们歌唱整体性的培养。曲目的选择是关键, 气息的训练是基础, 音准、音色和节奏的把握是更高层次的要求, 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歌唱技巧, 从而感受合唱的无穷魅力。
摘要:作为集体歌唱艺术形式, 合唱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广大听众喜爱, 在学生中也拥有充足的魅力。合唱是培养学生音乐技能的有效途径, 既能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也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合唱对学生的艺术要求较高, 要求队员音色统一、吐字统一、能够有效把握乐句的连贯性, 因此教学难度较大。本文以中学合唱教学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提升学生歌唱技巧和技能的方法, 以期为合唱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合唱教学,歌唱,技巧,技能
参考文献
[1]张素琴.中学生合唱训练教学方法的探究[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1, 06.
[2]郭萍.中小学歌唱教学中的呼吸技能[J].赤子, 2014, 02.
关键词:情操;审美;集体主义;智力
新中国的合唱艺术可以说是音乐领域中最年轻的家族。新中国成立以后,合唱事业蓬勃发展,建立了许多专业性的合唱团体。业余合唱十分活跃,中小学合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育的一块重要阵地。随着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合唱教学也会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老师和领导所重视。在现代的中学校园文化生活中,会唱是一种很活跃的普遍受欢迎的形式,音乐教育对生理、心理的协调发展,对学生的记忆力、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以及对真、善、美追求的上进心,对艺术的是非美丑的明辨与鉴赏等诸多素质培养与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学生音乐素质教育,丰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合唱艺术越来越能体现它的功能。
一、校园合唱艺术可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合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各自按本声部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它是一种集体歌唱艺术,是声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最善于表达人们的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也最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中学生演唱的合唱歌曲,大都是歌唱祖国,歌唱生活,赞美祖国的美,生活的美,大自然的美。通过旋律、和声、复调在学生合唱中表现的完美无瑕。例如,每当唱起《我的中国心》《大中国》《爱我中华》等歌曲时,同学们知道了中国近五千年的古代史是辉煌和伟大的,同学们就会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巍巍民族正气。那豪迈的爱国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二、校园合唱艺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合唱作品不管是排练前的基本训练还是歌曲本身,其过程都是学生审美体验的过程,提高审美素养的手段。好的作品很容易感染人,教育人,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作为充满艺术美的合唱艺术,演唱者不但要有高难的技巧,还要有真情实感的流露。合唱队员自身的音乐修养、综合素质及生活知识面等多方面的因素对作品表现有重要影响。在音乐美的感受中,想象、鉴赏、理解并升华为个人的一种修养,在合唱中美的作用还表现在他们可以感受到合唱中的点与线,动与静,如《蓝色多瑙河》;一开始薄雾缭绕、寂静安宁的多瑙河晨景,优美动人又富于诗情画意。
三、校园合唱训练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合唱训练是一种最直接可行,最能体现合作精神与共处意识的素质教育载体。音乐最容易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音乐活动的集体形式最有益于个体与群体的交往、合作,这也正是合唱训练独特的魅力之处,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多声部的合唱是一种整体的艺术活动方式,它借助集体共同创造的音响来进行作为内容的表达和艺术形象的塑造,需要各个声部,各个演唱者的配合,有机组合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如排练《茉莉花》,这首作品描述了一位姑娘想摘茉莉花,又担心受责骂,被人取笑,又怕伤了茉莉花等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一个天真可爱纯洁的美好形象,生动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
在合唱训练中,让学生从合唱开始就置身于集体中,个人歌唱的声音必须与其他声部相协调,不能盲目突出个人的声音,像独唱一样自由发挥,并且根据作品的要求控制自己的感情、音量和速度。在合唱中还会遇到读谱、音乐、调性变化等方面的种种困难,都要依靠自己有毅力,有信心地逐渐克服。当个人微不足道的声响融入一个大合唱集体中,和声比一个人的声音美妙得多。集体的力量大得多。所以说在合唱训练中磨砺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学生的自控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校园合唱训练能促进智力发展,增强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在合唱训练活动的教学实践中,能感受到合唱训练是促进智力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这是由合唱艺术自身特点决定的,这也是音乐艺术长期受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为提高合唱活动的质量和表现力,使之在各声部之间音量的平衡及力度对比,音色的协调性,解决音准及音色的统一,吐字与咬字,队员与指挥,伴奏的默契等方面都要加以训练。它包括:呼吸训练、发声训练、共鸣训练、音准训练、节奏训练、声部合唱功能训练,即做到口唱、耳听、眼看、脑思。口唱、耳听就是要求在合唱中,歌曲的主旋律在各个不同的声部中交替起伏出现,如《欢乐颂》庞大的变奏曲,气势辉煌,是人声与交响乐队合作的典范之作,歌唱者要让自己的声音和谐地融入整个合唱中,除了正确地演唱自己的声部外,还必须细心地倾听领唱、伴奏、主旋律,其他声部和整体的声音。眼看、脑思就是眼观合唱指挥每一个动作的同时,深刻理解指挥的意图,在感情、速度、音色音量上做出敏锐的反应,如《和散那》,因为要达到统一、和谐的合唱效果,就要求每一位学生完全服从合唱的灵魂——任何一个人的走神或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作品演唱的失败。所以要求学生高度集中精力,并有敏锐的观察和思考力。应该说,通过合唱这种特殊的训练,调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单一的思维走向全面的思维,丰富了想象力,有利于大脑的发育,促进智力的发展。
伟大的乐圣贝多芬说:“音乐具有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参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当你能感悟音乐的美,也就会同时理解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东西,所言所行都向着美的标准前进,而校园合唱教育正以崭新的面貌和昂扬的姿态迎接未来,为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美好空间继续努力。愿中学校园合唱艺术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给学生真和善的启迪,美的熏陶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让学生在合唱艺术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薇.论合唱教学的融合艺术[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5).
[2]魏勇.合唱艺术发展现状与分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