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他妈的!”鲁迅

2024-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他妈的!”鲁迅(共7篇)

论“他妈的!”鲁迅 篇1

无论是谁,只要在中国过活,便总得常听到“他妈的”或其相类的口头禅。我想:这话的分布,大概就跟着中国人足迹之所至罢;使用的遍数,怕也未必比客气的“您好呀”会更少。假使依或人所说,牡丹是中国的“国花”,那么,这就可以算是中国的“国骂”了。

我生长于浙江之东,就是西滢先生之所谓“某籍”②。那地方通行的“国骂”却颇简单:专一以“妈”为限,决不牵涉余人。后来稍游各地,才始惊异于国骂之博大而精微:上溯祖宗,旁连姊妹,下递子孙,普及同性,真是“犹河汉而无极也”③。而且,不特用于人,也以施之兽。前年,曾见一辆煤车的只轮陷入很深的辙迹里,车夫便愤然跳下,出死力打那拉车的骡子道:“你姊姊的!你姊姊的!”

别的国度里怎样,我不知道。单知道诺威人Hamsun④有一本小说叫《饥饿》,粗野的口吻是很多的,但我并不见这一类话。Gorky⑤所写的小说中多无赖汉,就我所看过的而言,也没有这骂法。惟独Artzybashev⑥在《工人绥惠略夫》里,却使无抵抗主义者亚拉借夫骂了一句“你妈的”。但其时他已经决计为爱而牺牲了,使我们也失却笑他自相矛盾的勇气。这骂的翻译,在中国原极容易的,别国却似乎为难,德文译本作“我使用过你的妈”,日文译本作“你的妈是我的母狗”。这实在太费解,――由我的眼光看起来。

那么,俄国也有这类骂法的了,但因为究竟没有中国似的精博,所以光荣还得归到这边来。好在这究竟又并非什么大光荣,所以他们大约未必抗议;也不如“赤化”之可怕,中国的阔人,名人,高人,也不至于骇死的。但是,虽在中国,说的也独有所谓“下等人”,例如“车夫”之类,至于有身分的上等人,例如“士大夫”之类,则决不出之于口,更何况笔之于书。“予生也晚”,赶不上周朝,未为大夫,也没有做士,本可以放笔直干的,然而终于改头换面,从“国骂”上削去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又改对称为第三人称者,恐怕还因为到底未曾拉车,因而也就不免“有点贵族气味”之故。那用途,既然只限于一部分,似乎又有些不能算作“国骂”了;但也不然,阔人所赏识的牡丹,下等人又何尝以为“花之富贵者也”⑦?

这“他妈的”的由来以及始于何代,我也不明白。经史上所见骂人的话,无非是“役夫”,“奴”,“死公”⑧;较厉害的,有“老狗”,“貉子”⑨;更厉害,涉及先代的,也不外乎“而母婢也”,“赘阉遗丑”⑩罢了!还没见过什么“妈的”怎样,虽然也许是士大夫讳而不录。但《广弘明集》⑾(七)记北魏邢子才“以为妇人不可保。谓元景曰,‘卿何必姓王?’元景变色。子才曰,‘我亦何必姓邢;能保五世耶?’”则颇有可以推见消息的地方。

晋朝已经是大重门第,重到过度了;华胄世业,子弟便易于得官;即使是一个酒囊饭袋,也还是不失为清品。北方疆土虽失于拓跋氏⑿,士人却更其发狂似的讲究阀阅,区别等第,守护极严。庶民中纵有俊才,也不能和大姓比并。至于大姓,实不过承祖宗余荫,以旧业骄人,空腹高心,当然使人不耐。但士流既然用祖宗做护符,被压迫的庶民自然也就将他们的祖宗当作仇敌。邢子才的话虽然说不定是否出于愤激,但对于躲在门第下的男女,却确是一个致命的重伤。势位声气,本来仅靠了“祖宗”这惟一的护符而存,“祖宗”倘一被毁,便什么都倒败了。这是倚赖“余荫”的必得的果报。

同一的意思,但没有邢子才的文才,而直出于“下等人”之口的,就是:“他妈的!”

要攻击高门大族的坚固的旧堡垒,却去瞄准他的血统,在战略上,真可谓奇谲的了。最先发明这一句“他妈的”的人物,确要算一个天才,――然而是一个卑劣的天才。

唐以后,自夸族望的风气渐渐消除;到了金元,已奉夷狄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等”的上下本该从此有些难定了,但偏还有人想辛辛苦苦地爬进“上等”去。刘时中⒀的曲子里说:“堪笑这没见识街市匹夫,好打那好顽劣。江湖伴侣,旋将表德官名相体呼,声音多厮称,字样不寻俗。听我一个个细数:粜米的唤子良;卖肉的呼仲甫……开张卖饭的呼君宝;磨面登罗底叫德夫:何足云乎?!”(《乐府新编阳春白雪》三)这就是那时的暴发户的.丑态。

“下等人”还未暴发之先,自然大抵有许多“他妈的”在嘴上,但一遇机会,偶窃一位,略识几字,便即文雅起来:雅号也有了;身分也高了;家谱也修了,还要寻一个始祖,不是名儒便是名臣。从此化为“上等人”,也如上等前辈一样,言行都很温文尔雅。然而愚民究竟也有聪明的,早已看穿了这鬼把戏,所以又有俗谚,说:“口上仁义礼智,心里男盗女娼!”他们是很明白的。

于是他们反抗了,曰:“他妈的!”

但人们不能蔑弃扫荡人我的余泽和旧荫,而硬要去做别人的祖宗,无论如何,总是卑劣的事。有时,也或加暴力于所谓“他妈的”的生命上,但大概是乘机,而不是造运会,所以无论如何,也还是卑劣的事。

中国人至今还有无数“等”,还是依赖门第,还是倚仗祖宗。倘不改造,即永远有无声的或有声的“国骂”。就是“他妈的”,围绕在上下和四旁,而且这还须在太平的时候。

论“他妈的!”鲁迅 篇2

我们从柳妈的思想意识及其根源上进行探究。在小说中柳妈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她有一双“干枯的小眼睛”和“打皱的脸”,笑起来“使她蹙缩得象一个核桃”。她只是个在年节里帮鲁四老爷家干活的短工,是和祥林嫂一样的下层劳动妇女,有着不幸的命运,然而她对自己的不幸却无知无觉。她生活艰辛,受尽苦难,却一心一意做“善女人”,“吃素,不杀生,只肯洗器皿”,与人为善。可是她对祥林嫂,却没有像对待其他生命那样富有同情心,她对祥林嫂的再嫁也不以为然,认为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是什么让一个心地善良的底层妇女变得如此冷漠与残忍?人的思想意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生下来头脑中就有的。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他的思想意识。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社会成员,“一般是受统治阶级的支配的”。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忠孝节义的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它深深地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作为下层劳动妇女的柳妈当然也不例外。在她的头脑中深印着“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即“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从一而终”和神佛菩萨、阎王地狱等封建迷信思想。

那么,何为“三纲五常”、“三从四德”、“阎王”、“地狱”呢?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董仲舒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妻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董仲舒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是调整、规范、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朱熹是继孔子、孟子和董仲舒之后,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古代思想家。朱熹认为世间万事万物有理,这个“理”就是“天理”。它在政治、伦理上的表现,就是“君臣、父子、夫妻”及“仁、义、礼、智、信”等。其思想、理论最为后世统治者所提倡,最具代表性的道学观念是他的“革尽人欲,复尽天理”,就是俗称的“存天理,灭人欲”、“从一而终”。

“三纲五常”在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一思想也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有效工具。

“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等方面进行的规范要求。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工),是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并进一步发展为要求妇女严守贞节的“从一而终”。

“地狱”、“阎王”等封建迷信思想。死亡是人类生命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最终结果,为了消解对死亡的本能恐惧,人们总是竭力猜测死后的情境。对于死后世界———“阎王”、“地狱”的想象构成了生死观念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宗教,并逐渐成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

阎王是梵文的音译,也可称阎罗王,或称阎罗大王,也称阎魔王,他居住和行使职权的地方就是地狱。这一形象约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原来阎王只有一个,其僚佐有十八人,到唐代时,就有天帝册封阎罗王,并由其统率五岳卫兵之说,同时也把地狱分为十殿,十殿均有主,称地府十王。十王各有名号,合称十殿阎王,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成王、泰山王、平等王、都市王、轮回王。阎王在中国民间的影响很大,传说他是阴间的国王,人死后都要到阴间去报到,接受阎王的审判:生前行善者,可升天堂,享富贵;生前作恶者,会受惩罚,下地狱。

这些思想如同一张大网,把人们牢牢地裹在里面。鲁四老爷就不必说了,在他身上集中了反动统治阶级的一切正统观念,他看的书是《近思录集注》和《四书衬》,他悬挂的对联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他宣扬的是“存天理,灭人欲”、“从一而终”。祥林嫂、柳妈及“鲁镇的人们”都受这些封建思想的毒害,可以说,整个鲁镇人都在他的淫威下生活。柳妈就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她真诚地相信天堂、地狱之类的邪说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真诚地信奉封建礼教、封建思想所宣扬的一切东西,并自觉地化为实际行动,她认为祥林嫂如果在被逼再嫁时一死,正符合礼教中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好女不事二夫”、“贞节大于生命”、“从一而终”的思想。然而祥林嫂的反抗竟没有成功,所以她和鲁镇的其他人对祥林嫂的改嫁,对她头上留下的伤疤,采取奚落的态度。淡漠与凉薄是他们的共性。

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就这样把一个善良的弱女子变成了杀人的帮凶。表现于柳妈和“鲁镇的人们”身上的思想意识,正是旧中国长期封建统治的产物,它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的根源,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思考。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五版.

[2]儒家经典.中国三峡出版社.

[3]礼记.中州古籍出版社.

[4]史记.孔子世家.天津古籍出版社.

[5]汉书.廿五史,中州古籍出版社.

[6]新编少林寺志.中国旅游出版社.

论鲁迅的批判精神 篇3

关键词:鲁迅 时弊 国民性 自我 批判精神

鲁迅从最初的弃工从医,再到最后的弃医从文,每一次人生的重大选择无疑都深深地渗透着对民族的责任与关爱。但爱之深责之也切,于是,批判成了鲁迅期望国民精神独立,国家强大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下面究其批判内容,主要从批判时弊、批判国民性、批判自我三方面进行具体论述,进而全面而深入地了解鲁迅的批判精神。

一、批判时弊

辛亥革命爆发后,鲁迅带领学生一起迎接王金发的革命军以示欢迎。光复绍兴的王金发军政府刚开始还听舆论、顾大局,但不久就腐败不堪,甚至动手搜刮民财。为监督王军发军政府,鲁迅及其同仁们出版了《越铎日报》,发表文章以揭露王金发军政府的腐败行为。王金发在贿赂无效后气急败坏,放出话来要将鲁迅这伙人打死。北洋政府时期,学生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多人被开枪扫射致死,鲁迅对此深表愤慨,写作《记念刘和珍君》以揭露北洋政府射杀学生的罪行,同时有力地抨击了流言家的卑劣行径。1927年,鲁迅目睹了国民党的血腥屠杀后,在《答有恒先生》中痛然写道:“血的游戏已经开头,……我现在已经看不到这出戏的收场”[1]。通过对时弊的批判,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表达了对黑暗政治的不满,同时也起到了监督的作用。

二、批判国民性

鲁迅本来想学医,一来可以促进新观念的传播,二来可以战时当军医,治病救人。但幻灯片事件使他深刻地认识到精神启蒙的重要性,于是弃医从文。此后,国民劣根性就成了鲁迅批判的重点。从批判国民性的类型来看,可以分为批判看客、批判瞒和骗及批判奴性三类。

(一)批判看客

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的名门望族,童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后来由于祖父的科场舞弊案及父亲重病,家庭败落了。身为家族长子的鲁迅,在这由“小康坠入困顿”中备尝人情冷暖,同时也遭到了看客们背后的指指点点。留日期间,幻灯片事件深深刺痛了鲁迅,使他感到学医也有只不过是徒增些看客。于是,弃医从文,以拯救国民麻木的精神。从此,“看客”成为其文学作品中的常用词汇,也成为国民劣根性的代名词之一。《示众》展示了在酷夏京城的街上,巡警用绳牵着一个男子,四周围满了一大圈看客,在百无聊赖中彼此相互看的场面。这种看与被看的模式在鲁迅其他作品中得到进一步展现,如:《药》中描写民众看革命者夏瑜被杀头时的表现“一阵脚步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2]。《阿Q正传》中阿Q曾对人炫耀说自己看过杀革命党,“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3]。后来,他自己在被押赴刑场的路上也未能逃脱被“全跟着马蚁似的人”[4]看的命运。《祝福》中祥林嫂的儿子阿毛被狼吃了,内心非常痛苦,到处向人诉说时,“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议论着”[5]。《孔乙己》以小伙计的视角叙述了酒客与掌柜对孔乙己不幸命运的嘲笑,这里仍然是在看。于是,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中尖锐地指出:“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6]。

(二)批判瞒和骗

鲁迅指出,中国古代的才子佳人小说总是编一个“才子及第,奉旨完婚”的自欺欺人的结局。并感叹道:“凡有缺陷,一经作者粉饰,后半便大抵改观,使读者落诬妄中,以为世间委实尽够光明,谁有不幸,便是自作,自受”[7]。由此进一步反思国民性“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8]。其作品《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即为揭露瞒和骗的典型。除作品人物外,鲁迅也极力批判现实中带有瞒和骗性质的伪士们,如:与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章士钊的论战。鲁迅发现,这些现代的绅士们表面上大谈宽容,而实际却对持不同意见的人口诛笔伐;在女师大学潮中,实则支持校长杨荫榆,却摆出一副公允的笑脸。对此,鲁迅愤然表示:“想用串戏的方法来哄骗,那是不行的;我知道的,不和你们来敷衍”[9]。随着形势的变化,鲁迅又发现了打着“革命”旗号的瞒和骗。如:与创造社及太阳社的论战。于是,在其《太平歌诀》中尖锐地批判了那些所谓的革命文学家们自欺欺人地逃避社会现实的行为。

(三)批判奴性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敏锐地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10],中国社会也只不过是“想做奴隶而不得”“暂时坐稳了奴隶”的两个时代的交替。《论照相之类》中的那张“求己图”就深刻地揭示出了中国人的贯有奴性。《阿Q正传》中阿Q受到赵太爷们的欺负不敢反抗,于是转向更弱者如小尼姑发泄自己的情绪,以掩饰自己的奴隶地位。《祝福》中祥林嫂二次回到鲁四老爷家当女佣时,因改嫁遭主人家嫌弃,不让她参加祭祀准备活动。少干点活,本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但祥林嫂却为“想做奴隶而不得”深深苦恼,最终在祝福的爆竹声中死去。于是,形形色色的奴性构成了鲁迅对国民“怒其不争”的原因之一。

三、批判自我

鲁迅在批判他人的同时,更无情的批判着自己。在其作品中就有多处体现,如:《狂人日记》中假借狂人自省表示自己也曾经“吃”过人,在批判他人“吃人”的同时却不忘批判自我,这种自我批判不可谓不深刻。《一件小事》中确实发生了一件小事,但当“我”看到车夫勇于承担责任时却感到深深地惭愧,并不时批判着自己,反思着自己。《故乡》结尾处谈到希望,“我”忽然想到:当自己看到闰土拿香炉时还嘲笑他迷信,而此时自己所谓的希望不也同闰土一样崇拜偶像吗?在自我鼓励、想像希望时,也不忘对自己嘲笑他人的行为进行批判。尤为难忘的是在《风筝》中鲁迅对自己儿时扼杀弟弟玩耍天性的深深内疚与反思。《祝福》中祥林嫂问“我”人到底有没有灵魂时,“我”却支吾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表现了鲁迅对“我”这一代启蒙知识分子的反思与批判。《伤逝》中以涓生手记体的形式,讲述了“我”与子君的自由恋爱史,进而展示了男主人公“我”对导致子君死亡的深深忏悔,同时也对作为启蒙者“我”的内心进行了深深的拷问与批判。作品中涓生对自己内心的无情批判又何尝没有鲁迅审视自己的影子!由上可知,鲁迅通过对自我的批判,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达到了自我完善的目的。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按其批判对象来划分,鲁迅的批判精神主要可由批判时政、批判国民性、批判自我三方面构成。通过对时弊的批判,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通过对国民性的批判,深刻地指出了国民精神之痼疾,并希望通过改造国民性,从而达到立人立国的目的;通过对自我的批判,更清醒地认识自己,完善自我,进而找到前进的方向。总之,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中,鲁迅无疑做出了重大贡献,其精神也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

注释:

[1][9]鲁迅:《鲁迅全集》(卷3),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3页,第454页。

[2][3][4][6][7][8][10]鲁迅:《鲁迅全集》(卷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41页,第509页,第525页,第163页,第239—240页,第240页,第212页。

[5]鲁迅:《鲁迅全集》(卷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页。

鲁迅作品《论翻印木刻》 篇4

麦绥莱勒的连环图画四种出版并不久,日报上已有了种种的批评,这是向来的美术书出版后未能遇到的盛况,可见读书界对于这书,是十分注意的。但议论的要点,和去年已不同:去年还是连环图画是否可算美术的问题,现在却已经到了看懂这些图画的难易了。

出版界的进行可没有评论界的快。其实,麦绥莱勒的木刻的翻印,是还在证阴连环图画确可以成为艺术这一点的。现在的社会上,有种种读者层,出版物自然也就有种种,这四种是供给智识者层的图画。然而为什么有许多地方很难懂得呢?我以为是由于经历之不同。同是中国人,倘使曾经见过飞机救国或“下蛋”,则在图上看见这东西,即刻就懂,但若历来未尝躬逢这些盛典的人,恐怕只能看作风筝或蜻蜓罢了。

有一种自称“中国文艺年鉴社”,而实是匿名者们所编的《中国文艺年鉴》在它的所谓“鸟瞰”中,曾经说我所发表的《连环图画辩护》虽将连环图画的艺术价值告诉了苏汶先生,但“无意中却把要是德国板画那类艺术作品搬到中国来,是否能为一般大众所理解,即是否还成其为大众艺术的问题忽略了过去,而且这种解答是对大众化的正题没有直接意义的”。这真是倘不是能编《中国文艺年鉴》的选家,就不至于说出口来的聪明话,因为我本也“不”在讨论将“德国板画搬到中国来,是否为一般大众所理解”;所辩护的只是连环图画可以成为艺术,使青年艺术学徒不被曲说所迷,敢于创作,并且逐渐产生大众化的作品而已。假使我真如那编者所希望,“有意的”来说德国板画是否就是中国的大众艺术,这可至少也得归入“低能”一类里去了。

但是,假使一定要问:“要是德国板画那类艺术作品搬到中国来,是否能为一般大众所理解”呢?那么,我也可以回答:假使不是立方派,未来派等等的古怪作品,大概该能够理解一点。所理解的可以比看一本《中国文艺年鉴》多,也不至于比看一本《西湖十景》少。风俗习惯,彼此不同,有些当然是莫明其妙的,但这是人物,这是屋宇,这是树木,却能够懂得,到过上海的,也就懂得画里的电灯,电车,工厂。尤其合式的是所画的是故事,易于讲通,易于记得。古之雅人,曾谓妇人俗子,看画必问这是什么故事,大可笑。中国的雅俗之分就在此:雅人往往说不出他以为好的画的内容来,俗人却非问内容不可。从这一点看,连环图画是宜于俗人的,但我在《连环图画辩护》中,已经证明了它是艺术,伤害了雅人的高超了。

然而,虽然只对于智识者,我以为绍介了麦绥莱勒的作品也还是不够的`。同是木刻,也有刻法之不同,有思想之不同,有加字的,有无字的,总得翻印好几种,才可以窥见现代外国连环图画的大概。而翻印木刻画,也较易近真,有益于观者。我常常想,最不幸的是在中国的青年艺术学徒了,学外国文学可看原书,学西洋画却总看不到原画。自然,翻板是有的,但是,将一大幅壁画缩成明信片那么大,怎能看出真相?大小是很有关系的,假使我们将象缩小如猪,老虎缩小如鼠,怎么还会令人觉得原先那种气魄呢。木刻却小品居多,所以翻刻起来,还不至于大相远。

但这还仅就绍介给一般智识者的读者层而言,倘为艺术学徒设想,锌板的翻印也还不够。太细的线,锌板上是容易消失的,即使是粗线,也能因强水浸蚀的久暂而不同,少浸太粗,久浸就太细,中国还很少制板适得其宜的名工。要认真,就只好来用玻璃板,我翻印的《士敏土之图》二百五十本,在中国便是首先的试验。施蛰存先生在《大晚报》附刊的《火炬》上说:“说不定他是像鲁迅先生印珂罗版本木刻图一样的是私人精印本,属于罕见书之列”,就是在讥笑这一件事。我还亲自听到过一位青年在这“罕见书”边说,写着只印二百五十部,是骗人的,一定印的很多,印多报少,不过想抬高那书价。

他们自己没有做过“私人精印本”的可笑事,这些笑骂是都无足怪的。我只因为想供给艺术学徒以较可靠的木刻翻本,就用原画来制玻璃版,但制这版,是每制一回只能印三百幅的,多印即须另制,假如每制一幅则只印一张或多至三百张,制印费都是三元,印三百以上到六百张即需六元,九百张九元,外加纸张费。倘在大书局,大官厅,即使印一万二千本原也容易办,然而我不过一个“私人”;并非繁销书,而竟来“精印”,那当然不免为财力所限,只好单印一板了。但幸而还好,印本已经将完,可知还有人看见;至于为一般的读者,则早已用锌板复制,插在译本《士敏土》里面了,然而编辑兼批评家却不屑道。

人不严肃起来,连指导青年也可以当作开玩笑,但仅印十来幅图,认真地想过几回的人却也有的,不过自己不多说。我这回写了出来,是在向青年艺术学徒说明珂罗板一板只印三百部,是制板上普通的事,并非故意要造“罕见书”,并且希望有更多好事的“私人”,不为不负责任的话所欺,大家都来制造“精印本”。

论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 篇5

提要:本文主要讲述了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他们曾经狂热地追求个性的解放,婚姻的自由。子君为了婚姻自主,不顾一切非难,脱离了自己的家庭,更喊出了个性追求的最强音。涓生绝对不如子君勇敢和热烈,但他比子君更能经受失业的打击,比子君看到更广的人生意义。为什么他们的爱情慢慢变淡,最终走向失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他们生活在旧;

(二)他们自身性格的特点;

(三)上的困顿。最后写《伤逝》带给我们两个方面的深思:

(一)爱情是否需要理性;

(二)完成了婚姻以后,爱情如何。

关键词: 知识分子

觉醒

个性解放 破裂

抛弃 深思

一、绪论。

鲁迅一生中真正的爱情体验是许广平给他带来的,用世俗人眼光看来,鲁迅跟许广平的结合存在诸多障碍,除年龄、外貌、金钱、地位外,他还有一位形式上的太太。如果离婚,按绍兴旧习女方会因为被休而被受歧视,后果不堪设想。鲁迅宁可赔着做一世的牺牲,也不愿伤害虽然无爱但无辜的朱安。然而,许广平仍然主动果敢地向鲁迅献出了纯真的爱情。他在旧式婚姻的囚室里自我禁闭20年之后,终于逃出来了。鲁迅就以自己婚恋为题材,写了充满生活哲理和抒情色彩的小说--《伤逝》。里面的两位主人公涓生、子君折射了鲁迅、许广平的影子。

《伤逝》创作的年代与我们这个有着许多的相同之处,《伤逝》写于1925年,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以青年的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角度,描写了涓生和子君的恋爱及其破灭过程。作者以一般作为追求目标的自主婚姻的完成的喜剧性结局,作为自己所揭示的一出社会悲剧的出发点。这是由喜到悲的变化转折,是我们所深思的。

谈及《伤》这篇文章时,往往给一般读者留下的印象便是:这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写的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这不错,或者更深一步,会将它当作近代新文学作品中为反封建而宣扬爱情、主张个性解放的之一。这固然也不错。但究其两种印象而言,皆未抓住鲁迅先生写这篇《伤》的真正要旨--即批判走个性解放道路的脆弱性,向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揭示了社会解放才是个性解放的前提,而这些思想就是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对人物的塑造而表现出来的。

二、涓生与子君的爱情

(一)、子君追求个性解放。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她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她的大胆和坚决的性格,确是证明了“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的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她对自由的追求,对爱情的忠贞确是大无畏的。子君不但“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而且勇敢地喊出了个性的最强音“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他们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他们受西方自由平等、个性解放思想的,奋起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二)、子君与涓生成功地同居。共同志趣和追求使两颗年轻的心贴在一起,涓生因为看不见子君而感到“百无聊赖”,并为子君的安全忧心忡忡,“莫非她翻了车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一旦子君来到自己身边,他就感到内心充实,提着的心也就“宁帖”下来。子君更是为了和涓生恋爱,不顾一切议论和阻拦,毅然冲出封建家庭,表现出大无畏的勇气和决心。她对路上遇到的各种敌意的眼光“全不关心”,两个青年人为着他们的纯真爱情和个人幸福,勇敢地跟周围的封建势力作斗争,并以两人的结合向封建社会予以强有力的回击。

(三)、子君与涓生爱情的破裂。他们同居后,幸福和甜蜜的生活却没有多久就开始有裂痕。子君在建立小家庭后,缺乏远大的生活理想,全部精力忙于烧饭、做菜,忙于饲油鸡、喂阿随,见识起来越短,经常和官太太暗斗。她沉入日常生活而不作超越性人生追求是她生命中的缺陷。而涓生从恋爱转入婚姻后,由于不能在浪漫中整合日常生活的现实内涵,不能对自我心灵进行扩容而不能整合性的生命逻辑,因而失去了爱情,“更新、生长、创造”的心理能力。面临生有危机时,如何处理基本“求生”的难题时,他却避免与爱人共患难,从而在不顾惜爱人或曾爱过的人的生死的情况下先保证自己的生存,涓生虽标榜男女平等,也真心希望子君能与他共同奋进,却仍摆脱不了男权意识,最后还是习惯性地以女性为牺牲,抛弃了子君,最后子君死去。而涓生在他的“悔恨和悲哀”中自责,抱着悔恨的心情迁回原住的会馆。涓生和子君这一对由浪漫转入婚姻生活的男女也由此而收场。

三、《伤逝》作为鲁迅的唯一爱情小说,却以涓生和子君他们爱情的破裂为结局,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但它的悲剧原因又是什么呢?我想,大概有以下三方面:

(一)、他们生活在那万难破坏的铁屋子里,整个的沉滞、腐朽不可能不毁灭这个爱情的绿洲。

封建礼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爱情,当然也不例外。涓生和子君只是希望获得婚姻自主和爱情上的自由,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一个小小的愿望,但那些仁义道德却容不下他们的叛逆!他们需要的是奴隶!一个忠诚的奴隶!在那些德高望重的封建卫道士和铁屋子里面的沉睡者们,他们都不允许他们的屋子里出现叛逆者!

在那间铁屋子里,人们永远地维护着他们认为是无法替代,无法逾越的礼教精神。封建伦理道德,纲常名教,诸如节烈、孝道。以不情为伦理,都是吃人的东西,最低限度也是压制人的个性的东西。涓生和子君在追求自己爱情和婚姻的自由的时候,便触动了仁义道德者们。在他们的眼中,青年男女之间是没有爱情自由可言的,有的应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旦脱离了他们的准线,那就是叛逆者,当然,他们是不会让那些叛逆者好过的。于是,涓生和子君便生活在一个众人白眼的环境里。

涓生和子君经过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们成功地同居了,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在他们自己看来,一切都是幸福的(最起码刚开始的时候是那样),但在那些封建卫道士的眼里,他们这些坏纲乱常的激进分子是不允许存在的!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人们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眼光来看他们?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破坏了人们一直以来所认同的道德。封建的伦理道德沉重地压在每一位生活在铁屋子里面的人们身上,他们一旦脱离了这些准则,在社会上就难以走动。男女之间如果没有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结合,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在社会里很难太得起头来。一不小心便要落个身败名裂,更有甚者连命都保不住。鲁迅的《离婚》中的主人公爱姑,可以说是鲁迅笔下最泼辣,最有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但回想一下,她是用什么来武装自己的呢?是因为自己家里有六个身强力壮的弟兄和家庭殷实,最重要的一点是她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反过来说,爱姑的反抗,是因为她认为自己是在仁义道德的范围内,是道德所鼓励的,所允许的。所以,她有那么大的勇气去反抗。但封建的权威也深深地伤害着她,七大人的一声:来~~兮,就把她的气势给压住了,再也不敢找小畜生老畜生的晦气了。总的来说,封建社会就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它吃掉你的思想,你的灵魂!当然涓生和子君的微不足道的爱情更加不用说了。

封建思想数千年来,都在沉重地压制着人们的思想,压制着人的个性的。它不会给你一个小小的空间,让你去发展。在那些卫道士的眼里,你一旦反抗了,那就是和他们为敌了。涓生的失业,说到底一句就是那些卫道士们在压制着涓生。那雪花膏便是局长的儿子赌友,一定要去添些谣言,设法报告的,添什么谣言?那还不是说涓生和子君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没有经过双方家长的同意便同居了,那是大大的破坏社会风气的了!和她的叔子,她早已经闹开,至于使他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子君的叔叔连自己的侄女的不认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子君是个不遵守道德的人。记得涓生和子君在找住所的时候,寻住所实在不是容易的事,大半是被托词拒绝。从这几个方面来看,人们是看不惯,也看不起那些自把自为的叛逆者的,他们的内心深处只有礼教这两个字,而没有爱情两个字!

也许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得而复失的时候,子君可以重新过上自己的生活,那也不算是太大的悲剧,最多我们只是可惜他们的爱情是那么的弱不禁风而已,也不会太大的悲伤。但是,在当时那样沉滞、腐朽的里,她只能:现在她知道,她以后所有的只是她父亲--儿女的债主--的烈日一般的严威和旁人的赛过冰霜的冷眼。此外便是空虚。负着空虚的重担,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这是怎么可怕的事呵!而况这路的尽头,又不过是--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那是什么?那是吃人的社会啊,子君走了第一步,社会就不会让她有机会改正的了,既然子君违背了他们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那子君最后只有被逼迫走向那没有墓碑的坟墓了,这些是多么的可悲啊!即使你有更强的意志与斗志,到头来也会有给它吃掉的危险,想得到真正的自由,那只有推翻这个吃人的社会,推翻一切沉滞、腐朽的制度。

可以说社会上的流言似虎吧,涓生和子君的同居引起多少人的白眼?引起多少的议论?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就连自己的朋友也是一样,我也陆续和几个自以为忠告,其实是替我胆怯,或者竟是嫉妒的朋友绝了交。其实鲁迅先生又何曾不是呢,为了和许广平同居,为了他们的爱情,他们只有离开了北京,作为一个战士的鲁迅尚且要里开,涓生和子君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社会不会给他们的爱情一个自由的空间,恋爱是自由的在他们那个社会里是不会出现的,那他们的爱情绿洲也就被破灭了。在那沉滞的社会里,他们想跨出一步是那么的困难,可以用许广平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在社会上严厉的戴着道德的眼镜,专唱高调的人们,在爱之国里四不配领略的人们,或者嫉恨于某一桩事,某一方面的,对爱的他俩,也给予一番猛烈的袭击。

(二)涓生和子君他们本身的性格弱点也注定了他们的爱情必定是一个悲剧。

他们两个人同居之后,他们的性格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生活的压迫接踵而来,生计断绝的困境中,涓生那自如的心情没有了,随即自己的自私、虚伪和卑怯的心理便膨胀起来。这样,他们的爱情也就在自己那膨胀的心理中慢慢地变质,慢慢地变淡,最后走向了破裂。

刚开始的时候,涓生是勇敢的,对爱情也是真挚的,也是令人感动的。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他们都是觉醒的知识分子,他们彼此鼓励着,彼此依偎,准备逃脱这个沉滞的社会,追求自己的爱情,他们抛弃了世俗的眼光。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他们的确找到了自己的爱情。他们的爱是甜蜜的,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但是,涓生他本身的弱点,在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下,慢慢地流露出来。

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教育儿子: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侣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他(她)缔造幸福。爱情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奉献。但是,涓生他做到了吗?我想他没有做到,„„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新的路的开辟,新的生活的再造,为的是免得一同灭亡咋一看,好象还挺有道理的,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里,我们看上去也是无可厚非的,也会赞同。但是,我们想想,他们所生活是怎样一个社会?是一个沉滞的吃人的社会。涓生那样做,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把子君往死里推的表现!一种虚伪的心态!他也知道子君一旦离开了他,回到她父母的家里,她一定会死于那无爱的世界。最后子君死于那无爱的世界里。涓生没有做到为爱侣奉献,更没有尽到对爱情应该负的责任,他想的只是他自己。说句不好听,是那种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里,他离开了子君,实际上就是把子君送向死亡的尽头!

当然,我们不可以认为涓生就是一个坏人,他也沉痛地说出了自己悔恨: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哀。也是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

在最初反抗家庭专制的斗争中,子君同样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决,她喊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响亮的个性解放呼声,但她以为争得同居的权利,就获得了一切,从此安于平庸的生活,将别的人生的要义都忘却了。旧思想的束缚使子君心甘情愿地成为捶着衣角生活的家庭主妇,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的思想牢牢地禁锢着她。一旦失去了涓生的爱,便无可奈何地退回父亲那里,独自负荷着虚空的爱的重担,走完人生的长途。

(三)、上的困顿,使他们失去了轻松自如的心态,他们的爱情也就一步一步地走向灭亡。

美国心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级,生理的需要排在首位,也是最基础的位置。一个人想在有一番建树,首先应该是解决生存,生存的问题解决不了,还谈什么其他奋斗?在涓生和子君生活的社会里,他们要生存,最起码的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他们必须解决经济这个问题才有机会令爱情更加牢固。涓生和子君的爱情虽然都有很深的感情(刚开始的时候)。但是,到最后他们那朵美丽的爱情花朵也是悄然凋落。在除了社会压逼和他们个人性格特点的缺陷之外,生活的困顿,使他们失去了斗志!我虽然不敢说没有面包就没有爱情,但是没有面包的爱情是难以维持的,难道真的是:有情可以饮水饱吗?美满的爱情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就像一朵美丽的花朵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在经济困顿上,涓生和子君那轻松自如的心境没有了,当涓生被局里开除了的时候,子君的第一反映是:无畏的子君也变了颜色,涓生也只有忙碌在于那求生的道路上,以前的那些轻松心情没有了,他忙碌在那抄抄写写的工作中,由此也和子君产生了矛盾。涓生要一个安静环境去工作,而子君也为了生活上的一点琐碎的事情和生活上的拮据而同邻居争论不休,致使涓生有了那么的一种感觉:天气的冷和神情的冷,逼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这样的生活,爱情会长久吗?答案是肯定的。一个人要想战斗,首先你得不饿着肚子,不至于饿着肚子战斗,减了锐气,涓生和子君都具有很强的反抗精神,但是由于经济陷入了困境,涓生无法在家里静静地做他的事情,子君也得去为了生计而忙碌着,他们再也没有时间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就少了一份理解与交流了。也许他们都忘却了经济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重要,记得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里面说道: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办法。所以,涓生和子君想得到美满的爱情,得去解决一下自己的经济问题才行啊。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就这样说了出来,也可以说是对青年的一种告诫吧。他和许广平离开北京正是经济困顿的时候,他们相约分头苦干两年,挣得足可以维持半年生活费的积累,以便不至于社会压迫来了,饿着肚子战斗,减了锐气。他告诉我们,不要让爱情麻木了自己的思想,不要以为有了爱情就可以得到了一切,肚子问题同样要解决,否则,脚下的路便难走了很多。

总的来说,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失败,是因为他们生活在那沉滞的铁屋子里面,同时他们自身的性格所表现出来的弱点和经济的困顿也是他们爱情失败的重要原因。要想得到真正的爱情自由,必须打破那沉滞的铁屋子,做一个真正的觉醒者,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要饿着肚子战斗,减了锐气。

四、《伤逝》对爱情的解读,对于我们这,我以为至少有两个方面值得深思。

(一)、爱情是否需要理性。毋庸置疑,爱需要激情,需要无畏的付出。人生享受爱情的过程也是一个激动与被激动的过程。涓生与子君的爱情同样是在激情里,在激动与被激动中开始的,对于子君,她以爱情的全身心的拥抱来面对人生,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不能干涉我,在这里,子君一方面已经完成了自我的觉醒,另一方面也把自己推向了非此即彼的非理性的生命归宿。但是当他们义无反顾地把拥抱了爱情之后,生活开始逼迫着他们向理性回归。随着涓生的失业,生活的物质基础丧失了,在同居之前所有思考所未完成的部分,这个时候都需要他们去理性地打量。对于涓生,在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之前,他是否有能力为爱情准备一切?没有!子君可以为爱情牺牲一切,但对于涓生,他不能为爱情牺牲事业,一句话物质是爱情的基础,在生活的物质基础丧失之后,爱情也失去了依存之所。由此看来,涓生的变心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不负责任,更多的是对爱情理性思考的不足。

(二)、完成了婚姻之后,爱情如何?有一句话不无道理,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对于爱情中的双方来说,爱情是一种心心相印,是两情相悦,是快乐的男欢女爱。在没有同居之前,涓生和子君是心心相吸的一对,是精神的绝对互动。同居以后,生活变得越来越具体,具体的生活把爱情中的女性彻底地改造了。子君和涓生已经没有太多的精神上的交流,子君不再与涓生如婚前一样热烈地讨论人生、文学,子君感兴趣的是如何打理好这个家,今天做什么吃什么。在涓生看来子君变得越来越俗。爱情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在各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涓生开始从这个围城里逃离。完成了婚姻之后,爱情如何发展?鲁迅没有回答,但他给了我们思考的课题。

其实,爱情和生活一样,平平淡淡才是它的真实内核。当我们把爱情看得不再平淡,给爱情付与了太多的的时候,一旦爱情演变成婚姻,危险便会随之而来。

所以,天地之间这个爱字,并非如我们年轻所想像的那样只要两情相悦就行了,也不是如我们的有些前卫主义者那样,爱情是一种游戏。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许她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思考去演绎,当我们在不懂爱情的年龄任我行,生命会给你开一个要你用一生去承受的玩笑。

参考文献:

1、《鲁迅短篇小说欣赏》,主编:卢今,广西出版社,1987年版,第130页。

2、《鲁迅》第十一期,主编:赵晓笛,出版社。

3、《论〈伤逝〉个性解放》第348页,主编:冯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鲁迅作品论集》第109页,1984年版,主编:王瑶。

鲁迅研究扫描

鲁迅早已被国外学者称为“鲁迅的被接受”,而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现象。按 照鲁迅“先行,文艺后变”的观点对此加以考察,很容易发现国外鲁迅研究始终受 到国际风云变幻的推动与制约。在冷战时期,国内鲁迅研究中的泛政治化倾向,在国外 鲁迅研究中同样存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学者夏志清与捷克学者普实克之间关于中 国文学研究和鲁迅研究的那些著名的论争,就十分典型地反映了当时国外鲁迅研究 中完全对立的意识形态特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鲁迅研究中政治性解读和二元对立的 思维格局被打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现代人文精神不断充实着鲁迅研究的,从而导 致了鲁迅研究从思维方式到研究,从概念范畴到话语系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国 外,由于缓和代替了冷战,对话代替了对抗,鲁迅研究中的泛政治化倾向因此消解。此 后国外的鲁迅研究,虽然没有像国内那样,出现对鲁迅本文的“重读”、“深读”、“ 细读”和对鲁迅的“重估”、“重构”、“重塑”,却也的的确确翻开了新的一页:世 界性文化比较研究,文本的文化解读,文化的史实辨正,以及阅读接受研究,构成 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鲁迅研究的主流。

文化比较

一位日本著名鲁迅研究学者在谈到对鲁迅研究施加重大的“思想史”时说:“战 后思想的主题是„政治‟,现在却是„文化‟”。在这一背景下,世界性的文化比较研 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外鲁迅研究中占有突出位置。

由鲁迅的思想特征所决定,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的关系,始终是中外研究者关注的课题。可是,、日本、欧美的研究史状况却完全不同。由于进化论是纯粹的理 论,将它运用于人类领域,曾经受到恩格斯等大思想家的批判,加之社会达尔文主 义也确实导致了人类的灾难性影响,因此我国此前有关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的研究,一方 面重在剥离鲁迅接受进化论的负面成分,另一方面则突出鲁迅由于进化论的局限性而最 终扬弃的必然。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于在西方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中,日本一度起到 了中转站的作用,日本有关进化论与鲁迅思想关系的研究,一般注重进化论向东方传播 的具体途径以及鲁迅接受内容的研究。由于欧洲在进化论的施加影响和接受影响中处于 肇端地位,进化论及其流变与影响的异同,常常是欧美学者所关注的,在以上背景下,也是在中日学者渐渐失去了对进化论与鲁迅思想关系这一课题的热情的情况下,美国纽 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鲁迅与进化论》一书,重要性就非同一般。

《鲁迅与进化论》的作者詹姆斯·里夫·普塞,十分熟悉进化论及其流变,从达尔文 到赫胥黎再到斯宾塞,源流清楚明晰。其次,普塞在哈佛大学教授本杰明·施瓦茨 的《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等论著基础上,对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具有深入了 解。再次,普塞详细梳理过我国学者的有关论著,具有深厚的学术史积累。但是,对于 我国学者大部分观点,普塞持否定态度。因此,反驳与辩证我国学者有关进化论与鲁迅 思想关系的研究,便构成了《进化论与鲁迅》一书的主要内容。美国籍学者寇志明在评 论此书时说:“鲁迅本人并非该著作研究的中心,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鲁迅研究学 派的探讨才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所在。”

普塞的《进化论与鲁迅》所以重要,基于两个原因:

一、该书将19世纪后期西方 著作,同此后与此有关的中文论著,进行了十分详尽的比较。这恰恰是我国的有关论著 最缺乏的。

二、普塞对我国有关进化论与鲁迅思想关系论著的颠覆,的确有他的合理性。这取决于研究者的思想前提正确与否。十分可惜的是,普塞为了反驳的效果竟不惜伤 及自己论著的科学性,对此寇志明指出,“普塞犯了与他指责的共产主义史学家所犯的 同样错误”。这恐怕是思维惯性所致。可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消除冷战思维,应该 是东西方学者共同的任务。

2001年德国彼特·朗格出版公司出版的《鲁迅:中国“温和”的尼采》同样是世界性 文化比较研究著作,作者张钊贻。同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研究一样,尼采与鲁迅研究也是 中外学者始终关注的课题,而且难度更大。《鲁迅:中国“温和”的尼采》一书,书名 就较为费解。所谓“温和的尼采”是针对“严厉的尼采”而言的。原因是纳粹德国的扩 张理论不仅与尼采有着密切的关联,“严厉的尼采”形象当时也被恶意地过分强调。有 鉴于此,克莱思·布林顿于1941年以“温和的尼采”这一说法加以校正。张钊贻借用了 这一说法。《鲁迅:中国“温和”的尼采》一书共分五章:

一、尼采到东方的旅程;二、奴隶价值的重估;

三、尼采的反政治性和精神激进主义;

四、尼采的永恒的“民族性 ”改革;

五、鲁迅文学创作中的尼采影响。在鲁迅研究的历史上,该书不仅是最新的成 果,而且在全面和深入方面处于执牛耳的地位。

在课题的拓展和研究进展上,《鲁迅:中国“温和”的尼采》至少有两个方面作出了 新贡献:第一是在鲁迅对尼采美学的中心主题的吸收方面;第二是在鲁迅与尼采哲学的 政治因素方面。尼采美学思想对中国的影响研究,在王国维研究中产生过很好的成果,鲁迅研究则相对薄弱。《鲁迅:中国“温和”的尼采》一书,投入了大量篇幅全面论述 了这一,对此,瑞士学者冯铁评价说:“应该说是一种全面的重新估价”。而鲁迅 与尼采哲学的政治因素,历来都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王富仁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 题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尼采是在中国社会上名声最臭的一个思想家,……另一方面,这个名字又和我们民族最响亮的一个名字鲁迅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要说明这样一 个极端矛盾的现象,将会涉及许多重要的根本问题”。张钊贻对这一问题的论述非常全 面,例如,他通过论述浪漫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个人主义、精英主义、激进主义和 偶像破坏,进而在尼采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行关系,并且认为鲁迅对共 产主义思想的迷恋同样来自尼采的影响。

文本解读

在新的国际形势的思想背景下,国外的鲁迅研究中有关文本解读的变化,远没有国内 巨大,在“重读”和“细读”方面,国外学者更偏重于后者。

1993年日本岩波书店出版了丸尾长喜《鲁迅:“人”与“鬼”的纠葛》一书,两年后 秦弓翻译的中文译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书在日本获得很高的评价,著名学者伊 藤虎丸在2001年发表的文章中评价说:“1989年后,只有丸尾的这本书能够代表我国的 鲁迅研究。”不过,对于此书,同是日本学者,着眼点却各有不同。伊藤虎丸看重的是 鲁迅研究进程从政治向文化的过渡,而该书恰恰是有关鲁迅在乡土文化层面上的研究成 果。丸尾长喜自己更强调此书在文本解读上的特征。在他看来,把鲁迅文本中“关键词 汇和意象的前后段落抽取出来”,并加以系统化,由此归纳出鲁迅的“单位意象、单位 观念”,进而把握鲁迅的思想内涵,是此书最重要的方法特征。以上两种着眼点,正是 对此书在宏观上的主线与微观上文本解读两个重要方面的概括。

丸尾长喜注重解读由来已久。早在1957年他就发表了《“难见真的人考!”——<狂人 日记>第十二节末尾的解读札记》,他的观点曾引起丸山升等著名学者的关注,并且在 翻译鲁迅作品时加以采纳。20世纪30年代对这一过程丸尾长喜曾回顾说:“我的研 究的主要关键词汇原来有两个,一个是„耻辱‟,一个是„鬼‟。换句话说,„耻辱‟ 和„鬼‟是我鲁迅研究的„两根主干‟。”《鲁迅:“人”与“鬼”的纠葛》一书,副 题是《鲁迅小说论析》,这无疑指明了此书的最终落脚点,但作者并不是简单地始自解 读,终于论析。如果将该书分解,不难发现,该书还隐含着从鲁迅生活的思想文化背景,到他的精神产品的创造,再直逼他的精神世界的结构和系统。丸尾长喜对鲁迅作品的 解读不仅仅出新,也因此具有了一般的解读所不具备的丰富性和深刻性。

由于完全可以理解的原因,国外鲁迅研究中很少涉及鲁迅的旧体诗。上世纪80年代以 前,有关的研究似乎只有两例,一是美国华裔学者李欧梵的《铁屋子里的呐喊》一书列 有专章,一是意大利学者安娜·布雅蒂为《鲁迅的诗作和诗论》所作的长序。1996年美 国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寇志明的《诗人鲁迅:鲁迅的旧体诗研究》,是国外鲁迅研 究中少见的专著性成果。该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第二部分是主要部分,对 鲁迅现存的旧体诗逐一进行阐释和讨论。也就是说,解读是全书的重点所在。寇志明对 鲁迅旧体诗的解读,采用了主义,他把每首诗都放到背景中,广泛征引诸 如鲁迅日记的记载、鲁迅与友人通信中的讨论、作品集的序言、亲友的回忆录等等。在 此基础上,寇志明把每首诗都译成,然后详加注释。在讨论文字中,作者尽可能让 诗歌自身说话,也特别强调鲁迅的个性和个人风格。而作者本人个人感情色彩也分外浓 重。该书值得我国学者注意的部分应该在导言部分。这正如捷克学者奥加尔·洛莫娃所 说:“它在许多方面对最近广泛讨论的20世纪文学中的性也有启发作用。”“这本书将给鲁迅研究,乃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都带来新的启示。”

国外学者对鲁迅作品的解读,在国内引起关注的,倒是类似英国学者卜立德的《为豆 腐西施翻案》(载《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5期)等文章。事实上,这类解读在日本由 来已久,与我国学者的分歧也决不囿于具体的阐释,也许正因为这样,国外鲁迅研究成 果才更具参照价值。

史料实证

在各国的鲁迅研究中,日本的史料实证研究一直堪称独步、经久不衰,并且不受思潮 与世风的。这固然基于鲁迅在日本的留学经历,以及与日本文化的密切关系,但更 主要的还是日本的学风使然。在史料实证研究中一直持之以恒,并取得卓越成果的日本 学者有两位,一位是关西大学的北冈正子,另一位是东北大学的阿部兼也。近年,他们 又分别出版了新的著作。

北冈正子的《鲁迅:在日本的异文化中——从弘文学院入学到“退学”事件》一书,2 001年由关西大学出版部出版。此书虽非专著,却是计划周密分工明确的系列论文的结 集。在结集之前,其中的大部分论文均以《留学时期鲁迅关联史料探索》为副题,发表 于《中国文艺研究会会报》。完全可以说,北冈正子的这些论文是实证研究的典型范例,集中体现了日本学者认真、执着的治学态度。其具体作法是,首先对似成定论,其实 是以讹传讹的观点提出置疑,进而查阅历史档案等各种第一手资料获得证据,在此基础 上进行严谨、精细的考评,然后提出新的观点。例如,许多鲁迅传记都记载鲁迅是乘坐 “大贞丸”赴日留学的,北冈正子经过对有关邮船公司历史档案和相关报刊记载的调查,最后确认鲁迅是乘“大贞丸从南京到上海,乘神户丸从上海到横滨”的。如果这类调 查和考评尚属细枝末节的话,那么推翻鲁迅不日将入成城学校就读的自述,就既非末节,也非易事。这需要明治时期的日本外务省大量公文等资料作支撑。由诸如此类的研究 形成的《鲁迅弘文学院的入学》一文,终使鲁迅生平中这一阶段的面貌,变得确凿而清 晰。不仅如此,北冈正子在《另一国民性讨论——促使鲁迅和许寿裳讨论国民性的波动 》一文中,调查出杨度与弘文学院院长嘉纳治五郎,曾就国民性和问题发生过一场 辩论,而杨度恰恰与鲁迅几乎同时入学,还在一个宿舍生活六个多月。因此认为,杨度 与嘉纳的辩论,无疑对鲁迅与许寿裳讨论和思考国民性问题具有启发和推动作用。这种 史料实证研究,不仅是对史料的丰富,更是对研究视野的拓展。

阿部兼也曾主持过有关鲁迅在仙台的史实调查,1978年出版了《鲁迅在仙台的记录》 一书。1999年,东北大学出版会又出版了他的《鲁迅的仙台时代——鲁迅的日本留学研 究》。此书是近年日本实证研究的另一重要成果,对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提出了新的见 解。阿部兼也认为,鲁迅在藤野先生指导下,在钻研近代的过程中,终于明白为“ 人种强化”立志学医在认识上的错误,学术是大于国家的存在,认识的深化和民族使命 感,使鲁迅由医学转向文学。为写作此书,作者依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但多限于鲁迅 在仙台留学时的背景材料。

接受研究

接受研究,或称研究之研究,亦即学术史研究。在国外的鲁迅研究中,对这一类型的 研究,重视程度较高,日本的丸山升、山田敬三,美国的艾伯,前苏联的热洛夫采夫,以色列的伊琳·艾勃等,都有这方面的成果,但是专著的出现却是近年的事。

1997年11月,日本创文社出版的藤井省三著《鲁迅<故乡>阅读史》,开创了一个接受 研究的先例:作者以一本书的篇幅,揭示了中日两国对鲁迅的一篇小说的接受史。该书 除《引言》和《结语》,中心共分四章:

一、知识阶级的《故乡》,二、科教书中 的《故乡》,三、作为思想教育教材的《故乡》,四、改革开放时期的《故乡》。显而易见,作者的这一研究中日两国的鲁迅研究历史是独辟蹊径别开生面的。以往的接 受研究,即使是针对某一国家的,面对的也是整个的介绍和研究的进程,仅仅面对一部 作品的接受研究绝无仅有。但是,藤井省三在研究态势和方法上却是宏观的,这正如这 本书的中文本译者董炳月所评价的,“就研究对象而言,„阅读史‟仅仅是研究一个短 篇小说七十余年间被阅读的历史。与那些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艺运动为论述对象 的综合性大文学史相比,……它都太小太小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将其称之为最小的 中国文学史。而恰恰是这部最小的文学史,以20世纪中国的文学空间为背景涉及了许多 大文学史未曾涉及或较少涉及的领域。在叙述《故乡》的孕育与创作过程的时候,它运 用比较文学方法,论及文本与俄国作家契里珂夫《省会》的关系。在探讨《故乡》与中 国国文(语文)教科书之关系的时候,它涉及本世纪的中国教育史。在论及《故乡》与读 者关系的时候,它又运用了传播学、接受美学的方法。在这个意义上,又可以称为最大 的文学史。”

1999年12月24日至26日,在日本东京大学召开了“1999东亚鲁迅学术会议”。这次会 议以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的“鲁迅研究经验与影响”为主题,所提交的论 文多与接受研究有关,其中属于国外的有代表性的论文是,清水贤一郎的《日本“名人 ”访鲁迅——关于战前日本报刊传媒中的鲁迅形象》、松浦恒雄的《关于战后日本对鲁 迅<野草>的接受和研究》、朴宰雨的《七八十年代韩国的变革运动与鲁迅——以李泳喜、任轩永等几位运动家为中心》、金河林的《鲁迅与他的文学在韩国的影响》等。

两位日本学者的论文,因国内已有相同内容的介绍文章,故此处从略。韩国的朴宰雨 在文章中介绍说,受到鲁迅影响的韩国变革运动家有四个类型:

一、作为韩国变革运动 的思想方面的导师的一群先进知识分子。

二、70—80年代地下变革运动的先驱者。

三、70—80年代参加学生运动的或者后来研究中国文学并且参与进步学生活动的一群人。四、后来揭出变革倾向的农民田右义等人物。李永喜、任轩永属于第一、第二类人物的代 表。文章认为,他们主要在两个方面受到鲁迅的影响。

一、在探索精神与思想的出路方 面,鲁迅的许多著作给他们以指南。

二、在写作方面,鲁迅的杂文给他们以示范。韩国 的金河林在文章中列举了六位韩国作家和诗人,并具体论述了鲁迅对他们的影响,这六 位作家和诗人是:现代派诗人金光均、小说家李光洙、小说家韩雪野、作家李炳注、小 说家兼教授柳养善、女作家朴景利。在国外的鲁迅研究中,类似上述韩国学者的研究,已属凤毛麟角。

谈接受研究,日本的一本新书和一篇文章也必须提到。书是藤井省三的《鲁迅事典》,2002年三省堂出版;文章是尾崎文昭的《21世纪里鲁迅是否还值得继续读?》,收入2 002年5月韩国中语中文学第一回国际学术发表会论文集《两岸中国语文学五十年研究之 成就与方向》。

事实上《鲁迅事典》大部分内容并不属于接受研究范围,所以在这里介绍,一是该书 的出发点和目的均在于读者对鲁迅的接受,二是该书第五编是《鲁迅是怎样被阅读的》,三是该书涉及了迄今为止作者对鲁迅的被接受观点。作者在《前言》中对第五编介绍 说:“首先介绍中国从中华民国时期到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直到鲁迅被阅读的 历史、有关评论的变迁。在进行这种介绍的时候,不仅仅是介绍文艺界,研究者的批评,同时注意到将鲁迅作为国民作家乃至共产党的圣人推向前台的各种、政治力量之 间的关系。同时把出版社、书店、国语教科书、国语教室等等读者市场和具体的阅读环 境作为考虑对象。事典还注意到同为汉语圈的台湾、香港、新加坡以及韩国接受鲁迅时 各自的特异性,同时介绍欧美的鲁迅研究状况。此外,还概述了从鲁迅留日至20世纪70 年代日本对鲁迅的接受、研究状况,在资料编„鲁迅阅读资料索引‟部分,还介绍了80 年代之后的鲁迅研究。”在国外的鲁迅研究中,如此跨越时空的综合全面的接受研究,尚属首次。该书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作者对鲁迅被接受的历史与现状的估价。他指出,“现在,全译本的日文版《鲁迅全集》已经出版,鲁迅的作品也被日本的中学国语教科 书收录。可以说,日本人几乎是把鲁迅作为„国民作家‟来接受的。在韩国、台湾、香 港、新加坡,鲁迅文学被广泛而持续地阅读着。鲁迅是东亚共有的文化遗产,是现代的 古典。在欧美,鲁迅也成为众多研究者的研究对象。这本《鲁迅事典》,就是用多种眼 光,从多种角度对这种作为东亚之„文化英雄‟的鲁迅进行阅读的事典”。

对于鲁迅的被接受,在尾崎文昭看来则是另一番面貌,至少在日本是这样:“中学课 本里的鲁迅作品慢慢消失,学生们连鲁迅的名字都有感到陌生。过去随时都能买到的鲁 迅作品的译本,现在市上几乎不卖了。”“这反映出近十年来日本文化界对待鲁迅比过 去非常冷淡,鲁迅的名字几乎被忘掉。”对这些现象,尾崎文昭说:“鲁迅基本上 是存在于„现代性‟当中的。在这个层次上说,在21世纪的日本,甚至中国和韩国,以 社会的规模来说恐怕再也没有接受鲁迅的条件了。就是说,想让一般青年人感兴趣已经 做不到。文化全球化促进了这条件。”

鲁迅似乎说过,“世界决不和我同死”,希望是在于将来的”。

爱情失败的原因 提要:《伤逝》所讲述的是两个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之间的爱情故事。他们从积极争取婚姻自主和爱情上的自由的斗争到爱情走向失败,究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他们生活在那沉滞的里,那沉滞的社会很地毁去了他们爱情的绿洲;他们自身的性格的弱点;上的困顿。要想得到真正的爱情自由,只有彻底地解决这些!但无可否认,涓生和子君都是当时觉醒的知识分子!

关键词:爱情失败的原因 社会的沉滞 涓生和子君的性格弱点 经济困顿 《伤逝》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说,也可以说是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它所讲述的是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作为鲁迅的唯一爱情小说,却以涓生和子君他们爱情的破裂为结局,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但它的悲剧原因又是什么呢?我想,大概有以下的几方面: 首先,他们生活在那“万难破坏的铁屋子里”,整个社会的沉滞、腐朽不可能不毁灭这个爱情的绿洲。

封建礼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爱情,当然也不例外。涓生和子君只是希望获得婚姻自主和爱情上的自由,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一个小小的愿望,但那些“仁义道德”却容不下他们的叛逆!他们需要的是奴隶!一个“忠诚”的奴隶!在那些“德高望重”的封建卫道士和“铁屋子”里面的“沉睡者”们,他们都不允许他们的“屋子”里出现叛逆者!

在那间“铁屋子”里,人们永远地维护着他们认为是无法替代,无法逾越的礼教精神。封建伦理道德,纲常名教,诸如节烈、孝道。“以不情为伦理,都是吃人”的东西,最低限度也是压制人的个性的东西。涓生和子君在追求自己爱情和婚姻的自由的时候,便触动了“仁义道德”者们。在他们的眼中,青年男女之间是没有爱情自由可言的,有的应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旦脱离了他们的准线,那就是“叛逆者”,当然,他们是不会让那些“叛逆者”好过的。于是,涓生和子君便生活在一个众人白眼的环境里。

涓生和子君经过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们成功地同居了,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在他们自己看来,一切都是幸福的(最起码刚开始的时候是那样),但在那些封建卫道士的眼里,他们这些坏纲乱常的“激进分子”是不允许存在的!“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人们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眼光来看他们?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破坏了人们一直以来所认同的“道德”。封建的伦理道德沉重地压在每一位生活在“铁屋子”里面的人们身上,他们一旦脱离了这些准则,在社会上就难以走动。男女之间如果没有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结合,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在社会里很难太得起头来。一不小心便要落个身败名裂,更有甚者连命都保不住。鲁迅的《离婚》中的主人公爱姑,可以说是鲁迅笔下最泼辣,最有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但回想一下,她是用什么来武装自己的呢?是因为自己家里有六个身强力壮的弟兄和家庭殷实,最重要的一点是她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1反过来说,爱姑的反抗,是因为她认为自己是在“仁义道德”的范围内,是道德所鼓励的,所允许的。所以,她有那么大的勇气去反抗。但封建的权威也深深地伤害着她,七大人的一声:“来~~兮”,就把她的气势给压住了,再也不敢找“小畜生”“老畜生”的晦气了。再看看祥林嫂,她有反抗,“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但是,同样,她也是为了维护封建传统的“守节”,虽然她第二次结婚得到了幸福,但她还是怕人家说起,为啥?因为她不“守节”了啊!祥林嫂因为没有守节而受苦,在祝福的声中默默地死去。与其说祥林嫂死于无爱的人间,倒不如说她是死于封建的礼教下,死于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毒害下!《明天》里的单四嫂子受苦于守节,她的唯一愿望就是好好地养活她的宝儿。就是退一步来说,假如单四嫂子没有守节,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又可以照顾自己两母子的男人,也许,她的宝儿就不要死掉,就不会那么盲目地相信何小仙的那“长长的指甲”。总的来说,封建社会就是一个吃人的社会,它吃掉你的思想,你的灵魂!当然涓生和子君的“微不足道”的爱情更加不用说了。

封建思想数千年来,都在沉重地压制着人们的思想,压制着人的个性的。它不会给你一个小小的空间,让你去发展。在那些“卫道士”的眼里,你一旦反抗了,那就是和他们为敌了。涓生的失业,说到底一句就是那些“卫道士”们在压制着涓生。“那雪花膏便是局长的儿子赌友,一定要去添些谣言,设法报告的”,添什么谣言?那还不是说涓生和子君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没有经过双方家长的同意便同居了,那是大大的破坏风气的了!“和她的叔子,她早已经闹开,至于使他气愤到不再认她做侄女”,子君的叔叔连自己的侄女的不认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子君是个不遵守“道德”的人。记得涓生和子君在找住所的时候,“寻住所实在不是容易的事,大半是被托词拒绝”。从这几个方面来看,人们是看不惯,也看不起那些自把自为的“叛逆者”的,他们的内心深处只有礼教这两个字,而没有爱情两个字!

也许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得而复失的时候,子君可以重新过上自己的生活,那也不算是太大的悲剧,最多我们只是可惜他们的爱情是那么的弱不禁风而已,也不会太大的悲伤。但是,在当时那样沉滞、腐朽的社会里,她只能:“现在她知道,她以后所有的只是她父亲——儿女的债主——的烈日一般的严威和旁人的赛过冰霜的冷眼。此外便是空虚。负着空虚的重担,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这是怎么可怕的事呵!而况这路的尽头,又不过是——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那是什么?那是吃人的社会啊,子君走了第一步,社会就不会让她有机会“改正”的了,既然子君违背了他们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那子君最后只有被逼迫走向那“没有墓碑的坟墓”了,这些是多么的可悲啊!即使你有更强的意志与斗志,到头来也会有给它吃掉的危险,想得到真正的自由,那只有推翻这个吃人的社会,推翻一切沉滞、腐朽的制度。

回顾鲁迅先生的爱情,可以说,也是深受封建思想的伤害。他在1906年奉了母亲的命,和朱安结婚,可以说,朱安是母亲送给鲁迅的一份礼物,一份他绝对不愿意收的礼物,因为他对朱安一点都不了解,一点感情都没有。但他为了不要伤害母亲,同时,也可以说为了保护朱安女士的性命吧,因为在那样的社会里,“嫁出的女,泼出的水”,一旦嫁了出去,也就没有了退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果被休了回来,那就是一件天大的侮辱,也可以说生不如死了。鲁迅也想到了这点,所以只有苦苦地维持着这段不是爱情的婚姻。

可以说社会上的“流言似虎”吧,涓生和子君的同居引起多少人的白眼?引起多少的议论?“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就连自己的朋友也是一样,“我也陆续和几个自以为忠告,其实是替我胆怯,或者竟是嫉妒的朋友绝了交”。其实鲁迅先生又何曾不是呢,为了和许广平同居,为了他们的爱情,他们只有离开了北京,作为一个战士的鲁迅尚且要里开,涓生和子君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社会不会给他们的爱情一个自由的空间,“恋爱是自由的”在他们那个社会里是不会出现的,那他们的爱情绿洲也就被破灭了。

在那沉滞的社会里,他们想跨出一步是那么的困难,可以用许广平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在社会上严厉的戴着道德的眼镜,专唱高调的人们,在爱之国里四不配领略的人们,或者嫉恨于某一桩事,某一方面的,对爱的他俩,也给予一番猛烈的袭击。”2 其次,涓生和子君他们本身的性格弱点也注定了他们的爱情必定是一个悲剧。他们两个人同居之后,他们的性格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生活的压迫接踵而来,生计断绝的困境中,涓生那自如的心情没有了,随即自己的自私、虚伪和卑怯的心理便膨胀起来。这样,他们的爱情也就在自己那膨胀的心理中慢慢地变质,慢慢地变淡,最后走向了破裂。

刚开始的时候,涓生是勇敢的,对爱情也是真挚的,也是令人感动的。“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他们都是觉醒的知识分子,他们彼此鼓励着,彼此依偎,准备逃脱这个沉滞的社会,追求自己的爱情,他们抛弃了世俗的眼光。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他们的确找到了自己的爱情。他们的爱是甜蜜的,“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但是,涓生他本身的弱点,在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下,慢慢地流露出来。

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教育儿子:“要记住,爱情首先意味着对你的爱侣的命运、前途承担责任……爱,首先意味着献给,把自己精神力量献给爱侣,为他(她)缔造幸福”3。爱情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奉献。但是,涓生他做到了吗?我想他没有做到,“……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虽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新的路的开辟,新的生活的再造,为的是免得一同灭亡”咋一看,好象还挺有道理的,在我们现在这个里,我们看上去也是无可厚非的,也会赞同。但是,我们想想,他们所生活是怎样一个社会?是一个沉滞的“吃人”的社会。涓生那样做,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把子君往死里推的表现!一种虚伪的心态!他也知道子君一旦离开了他,回到她父母的家里,她一定会死于那“无爱的世界”。最后子君死于那无爱的世界里。涓生没有做到为爱侣奉献,更没有尽到对爱情应该负的责任,他想的只是他自己。说句不好听,是那种“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里,他离开了子君,实际上就是把子君送向死亡的尽头!

《伤逝》中,涓生他自己明明两次想到过,他离弃子君的结果,是子君的死。第一次,是他打算离开子君的时候,“我也突然想到她的死”,并且立即忏悔、自责。第二次,是他决定说出他不再爱子君之前,“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她应该决然舍去,——我也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责,忏悔了。”然而,他仍然用了十分的决心,说了下面的一段话:

“……况且你已经可以无须顾虑,勇往直前了。你要我老实说: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但这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

也许在他说:“人是不应该虚伪的”的时候,就是他最虚伪,最卑怯的时候。他所讲的一切,真的像他所说的一样吗?子君真的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了”吗?其实他是知道的,“我也突然想到了她的死”,只是他不敢去面对而已!

当然,我们不可以认为涓生就是一个坏人,他也沉痛地说出了自己悔恨:“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哀”。也是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

在最初反抗家庭专制的斗争中,子君同样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决,她喊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样响亮的个性解放呼声,但她以为争得“同居”的权利,就获得了一切,从此安于平庸的生活,将“别的人生的要义”都忘却了。旧思想的束缚使子君心甘情愿地成为捶着衣角生活的家庭主妇,“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4的思想牢牢地禁锢着她。一旦失去了涓生的爱,便无可奈何地退回父亲那里,独自负荷着虚空的爱的重担,走完人生的长途。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与“我真不料这样微细的小事情,竟会给坚决的、无畏的子君以这么显著的变化。”深刻地反映出子君的转变,从原来那个勇敢和坚强的子君变得如此的软弱。一切都是因为她自身性格弱点和传统的思想在她的心中打下的深深的烙印。在她的眼中除了喂她的小油鸡和阿随之外,就是忙碌自己的家务,其他的事情都已经不再记得。随后渐渐陷入了小市民的争斗中,为了那小油鸡而和邻居吵开了,为了一些并不重要的事情而耿耿于怀,“她说,阿随实在瘦得太可怜,房东太太还因此嗤笑我们了,她受不住这样的奚落。”这样的生活和传统的那些小市民有什么差别?人是会变的,如果停下自己的脚步,不再前进的话,那就变得消沉了很多,记得路遥说过这么一句话:“人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才可以活得更充实”,那的确不错,一个人要想活得充实,就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把自己的精力用在有用的地方——不要像子君那样把自己的精力放在无谓的小市民争斗中,那样只会磨灭自己的意志。

但是,子君毕竟是那个沉滞的中的一个觉醒者,她喊出了数千年来女性不敢喊出的声音:“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一点令所有的人都很受鼓舞。虽然涓生和子君他们的性格都被传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但他们到底是当时极少数觉醒的知识分子成员。最后,上的困顿,使他们失去了轻松自如的心态,他们的爱情也就一步一步地走向灭亡。

美国心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级,生理的需要排在首位,也是最基础的位置。一个人想在社会有一番建树,首先应该是解决生存,生存的问题解决不了,还谈什么其他奋斗?在涓生和子君生活的社会里,他们要生存,最起码的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他们必须解决经济这个问题才有机会令爱情更加牢固。涓生和子君的爱情虽然都有很深的感情(刚开始的时候)。但是,到最后他们那朵美丽的爱情花朵也是悄然凋落。在除了社会压逼和他们个人性格特点的缺陷之外,生活的困顿,使他们失去了斗志!我虽然不敢说没有面包就没有爱情,但是没有面包的爱情是难以维持的,难道真的是:“有情可以饮水饱”吗?美满的爱情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就像一朵美丽的花朵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在经济困顿上,涓生和子君那轻松自如的心境没有了,当涓生被局里开除了的时候,子君的第一反映是:“无畏的子君也变了颜色”,涓生也只有忙碌在于那求生的道路上,以前的那些轻松心情没有了,他忙碌在那抄抄写写的工作中,由此也和子君产生了矛盾。涓生要一个安静环境去工作,而子君也为了生活上的一点琐碎的事情和生活上的拮据而同邻居争论不休,致使涓生有了那么的一种感觉:“天气的冷和神情的冷,逼迫我不能在家庭中安身”,这样的生活,爱情会长久吗?答案是肯定的。

一个人要想战斗,首先你得不饿着肚子,“不至于饿着肚子战斗,减了锐气”5,涓生和子君都具有很强的反抗精神,但是由于经济陷入了困境,涓生无法在家里静静地做他的事情,子君也得去为了生计而忙碌着,他们再也没有时间“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就少了一份理解与交流了。也许他们都忘却了经济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重要,记得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里面说道:“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涸辙之鲋,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办法”。所以,涓生和子君想得到美满的爱情,得去解决一下自己的经济问题才行啊。

“梦是好的,否则,钱是要紧的”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就这样说了出来,也可以说是对青年的一种告诫吧。他和许广平离开北京正是经济困顿的时候,他们相约“分头苦干两年,挣得足可以维持半年生活费的积累,以便不至于社会压迫来了,饿着肚子战斗,减了锐气”6。他告诉我们,不要让爱情麻木了自己的思想,不要以为有了爱情就可以得到了一切,“肚子问题”同样要解决,否则,脚下的路便难走了很多。总的来说,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失败,是因为他们生活在那沉滞的“铁屋子”里面,同时他们自身的性格所表现出来的弱点和经济的困顿也是他们爱情失败的重要原因。要想得到真正的爱情自由,必须打破那沉滞的“铁屋子”,做一个真正的觉醒者,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要“饿着肚子战斗,减了锐气”。

如何撰写毕业论文

本科专业(含本科段、独立本科段)自考生在各专业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都要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工科类专业一般为毕业设计、医科类一般为临床实习)及其答辩考核。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文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自考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相同专业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对本科专业自考生这一特定群体,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就如何撰写毕业论文作简要论述,供参考。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

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第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认真全面记录。

第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阅读、选读、研读。

通读即对全文进行阅读,选读即对有用部分、有用内容进行阅读,研读即对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认真、细致、深入、反复的阅读。在研读过程中要积极思考。要以书或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与研究方法来触发自己的思考,要眼、手、脑并用,发挥想象力,进行新的创造。

在研究资料时,还要做好资料的记录。

第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不能只是重复前人或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根据已确立的基本论点和分论点选定材料,这些材料是自己在对所搜集的资料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注意前后材料的逻辑关系和主次关系。

第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考生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

拟定提纲包括题目、基本论点、内容纲要。内容纲要包括大项目即大段段旨、中项目即段旨、小项目即段中材料或小段段旨。拟定提纲有助于安排好全文的逻辑结构,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

基本格式:一般毕业论文由标题、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4方面内容构成。标题要求直接、具体、醒目、简明扼要。摘要即摘出论文中的要点放在论文的正文之前,以方便读者阅读,所以要简洁、概括。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要写得简洁。要明确、具体地提出所论述课题,有时要写些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本人将有哪些补充、纠正或发展,还要简单介绍论证方法。本论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即表达作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及其论据。这部分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观点,要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层次、大小段落间的内在联系。篇幅较长的论文常用推论式(即由此论点到彼论点逐层展开、步步深入的写法)和分论式(即把从属于基本论点的几个分论点并列起来,一个个分别加以论述)两者结合的方法。结论部分是论文的归结收束部分,要写论证的结果,做到首尾一贯,同时要写对课题研究的展望,提及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或可能解决的途径等。参考文献即撰写论文过程中研读的一些文章或资料,要选择主要的列在文后。

第五、研究课题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过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明确,材料用得是否恰当、有说服力,材料的安排与论证是否有逻辑效果,大小段落的结构是否完整、衔接自然,句子词语是否正确妥当,文章是否合乎规范。

总之,撰写毕业论文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对于缺乏写作经验的自考生来说,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考生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虚心向指导教师求教。

文/林文广

论鲁迅对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 篇6

摘要:妇女问题是关系全社会的主要问题。妇女在社会生活中获得自由、民主、平等的权利是衡量社会真正解放与否的标志。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由始至终都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以炯炯有力的目光注视妇女问题,同情她们的命运,关心她们的生活,并为妇女解放道路做了深层次的思索:妇女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追求个性解放,大胆地“走出去”,争取人格独立。争取经济上的独立权。必须推翻封建制度,解放社会。

关键词:

鲁迅 妇女解放 探索

孔子有云:"女子者,顺男子之教而长其礼教也。自此,女子的悲剧命运开始起航。在长达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里,尤其在中国封建的“伦常”关系中,妇女的地位是最低的,她们处于被压迫,没有自立的地位,对公婆毕恭毕敬,对丈夫逆来顺受,对儿女关心爱护,而封建社会不把妇女当人看,对妇女诸多的“桎梏”,肉体上遭受的痛苦,如中国妇女的“缠足”,女人自五六岁开始用布帛紧裹双脚,弄的足骨变形,步履艰难。可是人们偏偏以脚小为美,女子不缠足不但被看成是粗人,甚至还有同情长毛的嫌疑,而女人也心甘情愿忍受着折磨,一代一代的沿袭下去,妇女的人性往往得不到尊重,她们受到神权、族权、夫权、父权的压制,成为男人的附属品。

“五四”运动前后,伴随着先进思想的不断深入,青年学者们呼吁“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所谓妇女解放,就是推翻妇女身上、心理上的压迫,使女性在社会上与男性享有同样的地位、同样的自由、同样的尊严。而且,这也是人性解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体现了人道主义的思想。作为一名伟大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家鲁迅,一生的主要追求就是实现人的觉醒和解放,从“五四”始至整个人生中,他一直深切地关注妇女问题,思考女性的身份、地位、生命价值、生存意义,探索女性解放的出路,他关于妇女问题的思考一次次吸引了读者的目标,启迪人们对妇女问题的积极思索。

一、鲁迅揭示了形成妇女生存状态的缘由

(一)封建制度形成的“奴性”

鲁迅常为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妇女的生存状态感到悲凉。对于“裹足”,鲁迅对此很是痛恨,他指出:女士们之对于脚,尖还不够,而且勒令她“小”起来了,最高模范,还竟至于以三寸为度。这么一来,可以不必兼卖利履和方头履两种,从经济的观点来看,是不算坏的,可是从卫生的观点来看,却未免有些“过火”,换句话说,就是“走了 极端”了。鲁迅的这句话给予了莫大的讽刺,同时也揭露了缠足对女子的摧残。有句谚语叫“ 裹小脚一双,流眼泪一缸”。可见缠足的痛苦,深深刺痛妇女的心骨。

婚姻没有自由。由于中国家庭的父系原则,封建社会是包办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煤约之言,当两个处在不同社会地位的男女青年相爱了,一些道貌岸然的封建卫士(包括这对青年男女的亲人)就群起而攻之。若这对男女软弱时,他们最多以泪洗面,然后在“圣贤礼教”卫士们的安排下各就其位。若这对青年男女坚持“私奔”,结局往往是被抓回来,不是遭受毒打就是禁闭起来,不许与外界接触,她们像失去自由的鸟儿被关在笼子里,精神委缩,失去了青春的本来面目。要不就是男女双方并不了解对方,不喜欢对方,没有共同语言,在父母的安排下结婚了,成了婚姻的牺牲品,鲁迅本人就是其中的例子,他和朱安的婚姻就是个悲剧。鲁迅是痛苦的,朱安也是痛苦的,谁之罪?似乎找不到罪人,但痛苦却是明明白白的。封建社会的女人没有选择婚姻的自由。

男尊女卑,由于中国家庭中不重视夫妇间的感情,婚后的妇女社会地位、家庭地位都比较低下,从孔孟的“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妇人从人者也”开始,男尊女卑的信条就变成了自古如此的圣训。从人类文化转向以父权为中心的文化起,女性就成了男性的奴隶,并被视为“第二性”。男性为了维护他们奴役女性的权利与地位,给女子制造了种种无理的清规戒律,而女性在父权文化的奴役下也就渐渐适应了这种不平等,当将这当作天经地义之事,心理上也就心安理得的接受了。男女不平等的文化观念便成为一种制度,便产生了顺从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和女奴们,鲁迅在《关于女人》一文中,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社会制度把女人挤成了各式各样的奴隶,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头上。”

妇女在人生态度上、人生方式上盲目趋从或认同于封建制度或社会习俗而缺乏自主独立,从而导致广大妇女人格的缺陷和灵魂的自虐。她们做惯了奴隶,暂时做稳了奴隶,而这正是鲁迅对中国封建社会妇女所发出的“怒其不争”之深深感慨和无奈叹息。

(二)圣贤礼教逼成的“节烈性”

妇女在封建社会中是男人的附属品,不管这男人在不在世,妇女都要从一而终,成为男人永久的终身的活财产,否则就是不忠不贞。封建社会男人妻妾成群被视为一种天经地义的现象,若是遇到一个丑女子时,男方可以立刻休妻再取,可以在外沾花惹草,可以将妻子冷落一边让她活活守寡,而女人呢,不管男子漂亮或丑陋,是温柔还是暴躁,都得一味遵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哪怕被折磨死也认为是在情理之中,看到丈夫纳妾也不敢吭声,还做他们的帮凶,女子若跟男人说笑就被认为是不守妇道,更别说有非分之想,干不轨之事,否则结果将会遭到悲惨的下场。封建社会的女子死也不愿背上这个罪名。

中国封建社会的妇女,丈夫活着要守寡,丈夫死后还要讲节烈,在强加于妇女身上的诸多“桎梏”中,最野蛮,最不人道的就是要求女子单方面“守贞操”,讲“节烈”,节是丈夫死了,决不改嫁,也不私奔,丈夫死的愈早,家里愈穷,他便节的愈好。烈是无论已嫁未嫁,只要丈夫死了,他也跟着自尽。男人把女人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来对待,失去丈夫的寡妇要处处小心,不仅要在内心时时压抑自己,在举手投足上也要防止可能遭到的非议,遵守着圣贤的礼教。可男人一方面要对她们的胡作非为,另一方面又要她们守住节操,“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女性在精神上的惨苦可想而知,“失节一事,必须是男女两性,才能实现,专职女性,只有破人节操的男子,以及造成不烈的暴徒,便都含糊过去”中国的伦理道德太卑鄙了。由此我们想到鲁迅笔下的单四嫂,她勤劳善良,丧失丈夫后,遵循着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观念不敢改嫁。她没什么非分之想,因为“寡妇门前是非多”,她要守节,不能和别的男人有什么牵连。她礼遵“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观念,只想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儿子,然而厄运向她袭来。宝儿生病,求签、许愿、吃单方,宝儿的病依旧不见好转。

她只好把希望押在医生小仙身上。但宝儿最终还是死了,这个寡妇的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试想,假如单四嫂不遵守圣贤礼教而重组家庭,也许宝儿不会过早夭折,也许她的命运会有所改变,也许她的明天有所依托。可在那个时候太难了。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毒害的单四嫂,养成了逆来顺受、愚昧麻木、毫无抗争意识的奴隶性格。她对封建道德教条的一味遵从,对自己的命运心甘情愿任人摆布。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对妇女的奴役和压迫,导致中国女性几千年来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承受着肉体到精神的无尽痛苦和自我麻痹。

“守节”令妇女心酸,而“失节”更给妇女无尽的痛苦。“饿死是小,失节是大”在此我们不得不提一下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第一个丈夫死后被迫嫁到山里,为的是换钱给小叔子娶亲。可见妇女在封建社会被当作物品卖来卖去,而依照礼教,死了丈夫,不得再嫁,祥林嫂不守节就是大逆不道,罪孽深重,会遭到惩罚。可过了两年第二个丈夫也死了,儿子遭遇狼叼而死,祥林嫂被赶出来,再次回到鲁镇已被认为是个不祥的人,任人践踏,她遭受了从肉体到精神的无尽折磨,精神失常,丧失了劳动力,最后在寒冷的黑夜中死去。在封建社会里,“女子死了丈夫,便守着,或者死掉;遭了强暴,便死掉。”这样人们便称其为节女烈女,甚至为她们立贞节牌坊;否则就会遭到人们的唾骂,祥林嫂二嫁就是不贞,就是伤风败俗,就是有罪,就应该受到社会唾骂。祥林嫂的悲剧令我们心酸,1918年鲁迅发表的《我的节烈观》一文中,就对封建统治阶级鼓吹的节烈观,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指出“表彰节烈”其实是强加给妇女的“畸形道德”。针对畸形的女性道德,鲁迅提出了“完全的平等”、“相互的关怀”、“深切的爱”的新道德,也实践了这一道德,他在逝世前,想到的也是许广平的幸福,“忘了我,管自己的生活。--------尚不,就是糊涂虫”。这既是对圣贤礼教的反抗,也是自己思想的彻底解放。

(三)反对改革的“惰性”

妇女们在长时间的男权主义统治下,人性受到了扭曲,遵守社会加强于自己的所谓清规戒律,坚守贞节,固守物化。她们安于命运,安于现状、自认为没有什么不妥,不能清醒的认识现实,抗拒改革,这种无视于人性

要求的思想的文化沉积,已经成为“多数国民”的意思,成为一种社会问题,这种封建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沉积在人们的脑海里已形成习惯,在国民脑海里已根深蒂固,养成的反对改革的惰性。鲁迅清楚地看到实行改革的艰巨性,要根除它谈何容易!“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他向人们发出一个信号:妇女解放已迫在眉睫。

二、鲁迅指明的妇女解放的出路

鲁迅先生不但从人性方面出发,指出封建社会里妇女悲惨命运,更是从现实出发,阐明了妇女解放的途径。鲁迅先生是不赞同用流血的方式去争取妇女解放的。他向来反对无谓的牺牲,而是提倡一种韧性的战斗精神。因为“战斗不算好事情,我们也不能责成人人都是战士,那么平和的方法也就见得可贵了„„世间有一种无赖精神,那要义就是韧性„„”他的许多作品都在唤醒妇女们起来自觉反抗,推翻封建社会,把妇女解放运动融入社会革命大潮中,使妇女获得彻底的解放。

(一)妇女解放必须大胆地“走出去”,争取人格独立

追求个性解放就是妇女本身要觉醒,要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争取爱情自由与婚姻自主,争取做人的权利,摆脱任人摆布的命运。如果妇女自身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处在一种不合理的悲惨命运中,那么就根本不会感到自己被压迫,反抗就更不用说了,《伤逝》中的子君正是意识到自身的命运受到别人的摆布,于是起来反抗,并大胆地“走出去”,“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10]在那个封建统治极为严酷的时代,子君鸣出了这样的呼声无疑是破石天惊的,这是女性争取婚姻自主行为的人性觉醒的标志,是妇女寻求解放迈出的第一步。子君虽然是追求个性解放的牺牲品,然而,她毕竟从封建桎梏吕冲了出来,她与封建道德礼教毅然决裂的呼声将会成为时代的强音,尽管结局是失败的,但她确实是走出去过。只有妇女自身觉醒,妇女解放才有可能实现。

(二)妇女解放必须争取经济独立权

没有经济独立,妇女解放就如同空中楼阁,迟早要倒塌,个人反抗式的出走并非妇女解放的真正出路。“五四运动”以后,有很多妇女为追求男

女平等,个性解放,纷纷走出家庭在社会上服务,到了社会上又成为给大家开玩笑,发议论的新资料。这是因为她们虽然到了社会上,还是靠着别人的“养”,就得听别人的唠叨,甚而至于侮辱。殊不知在家庭外还有一个更可怕的社会。这也正是鲁迅先生所问的:娜拉走后怎样?“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妇女要怎样才能摆脱困境呢?直白地说:“就是要有钱。”道理其实很简单,娜拉如果没有经济支柱,出走之后又将如何生活呢?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地说吧,就是经济,是最紧要的了。”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有了经济,妇女才摆脱靠人养的窘态,有了经济,妇女才能解决基本生存问题,有了经济,妇女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我们不妨参照一下鲁迅的小说《伤逝》。《伤逝》中的主人公子君为追求修改解放,婚姻自由,从旧家庭出走,走进了小家庭,她不管小家庭以外的广大的社会生活,她的勇气和义无反顾完全是因为对涓生的爱,她追求爱并不了解爱,这样的爱能长久吗?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意义,没有经济基础,爱情只是美丽的泡沫。个性解放的思想是无法抵抗社会压迫的,只有个性独立,经济独立才有珍爱的权利。因此子君最终不得不回到封建家庭,最后无声的死去。盲目出走,终究会失败。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深刻地指出:脱离现实的经济斗争,妇女的个性解放,只能是说狂和做梦。鲁迅先生认为经济权的获得对妇女解放来说最紧要的了。“饿着肚子战斗,减了锐气”正所谓只有经济上的独立才是真正的独立。如何获得经济权呢?恩格斯说:“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社会为她们提供就业的机会,让她们参加到社会公共劳动中,让她们在家获得男女平均的分配,在社会上获得男女相等的势力。但是鲁迅先生也知道,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的文化沉积,社会上男权主义盛行,妇女想一下子获得经济权是不可能的,所以鲁迅先生说到:可惜我不知道这权柄如何取得,单知道仍然要战斗;或者也许比要求参政权要用更剧烈的战斗。”

(三)妇女解放必须将个人解放与社会解放结合起来。

妇女解放是与整个社会的解放紧紧结合在一起而不可分割的,是整个社会解放、人性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妇女解放最根本的是社会

必须解放,制度必须改革,必须将个人解放与社会解放结合起来,而这恰恰也是妇女取得经济权、提高社会地位的前提。社会制度不改革,不给妇女提供就业创业的机会,妇女又从何获得钱呢?又怎么独立呢?最终还是要依赖男人,鲁迅先生曾经就一针见血地说过:“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如果社会解放了,祥林嫂会在寒冷的黑夜中死去吗?《明天》中的单四嫂用得着在痛苦中叹息吗?《离婚》中的爱姑娘会妥协吗?如果社会解放了,人们就不会对涓生和子君的婚姻加以指责和打击,那么子君的悲剧也就不会发生了。怎么将社会解放与个人解放结合起来呢?首先妇女要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要把自己当作人存在于社会上,要摆脱种种伤害,改变悲惨的命运,起来反抗,其次集中无数的妇女起来战斗,一个人的能力是微妙的,但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必须唤醒千千万万的祥林嫂、爱姑和子君们一起反抗,才能推翻旧社会,在争取社会解放中,解放妇女本身,恢复女性的被扭曲的天性,大胆“走出去”争取经济权,从而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而这些都必须以社会解放为前提,这才是根本,可见,社会解放是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根本。要获得真正的修改解放必须解放社会。

三、鲁迅妇女解放观的历史价值及其当代影响。

鲁迅积极探索的妇女观在当时启示和鼓舞了无数的妇女姐妹,对五四时代妇女争取解放具有重要意义,最终取得了胜利,自1949年以来,中国妇女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改变了妇女在封建社会中被奴役的地位,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建立。她们享有与男子平等的一切权利。参政,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她们投身于火热的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生活中,妇女能顶半边天,成为广大妇女扬眉吐气的口号,妇女参加社会工作,妇女与男子同工同酬,妇女与男性一样享有民主权利,从而出现了很多的女科学家,女企业家,女教育家„„正是由于像鲁迅这样的文学家们才使妇女认识了自己,正是由于他们不断地战斗,妇女才为自己努力寻找出路,正是由于他们不断的战斗,妇女才为自己努力寻找出路,正是由于她们自身言行,妇女才起而革命获得解放,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生活在农村的一些少数中老年妇女的封建思想还未完全改变,她

们还抱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女授受不清”的思想教育着年轻一代,对年轻人的婚姻还有所干涉,在有些家庭女子地位还未提高,男子喝醉酒或遇不顺心的事暴烈打女人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工作权力方面,下岗名额总是以女性为首选,各类招聘广告,女性从业人员的年龄总是压在30岁以下„„妇女解放任重道远,因此鲁迅的妇女解放观在当今仍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鲁迅 《鲁迅全集》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1年11月出版

2、鲁迅 《娜拉走后怎样》 《文艺会刊》 第六期 1924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3、朱晓进 唐纪如 《鲁迅概论》 苏州大学出版社

1987年8月

4、周慧 《论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思想历程》

陕西教育报刊社 第五期

5、邹海燕 《妇女解放要从自身做起》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02期

6、吴宏聪 / 范伯群 《中国现代文学史 》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年 7、赵畅 《从鲁迅笔下女性形象的分类分析看其妇女解放思想》 《教研教改》

2007年11月

论鲁迅“五四”时期的政治思想 篇7

五四运动前后,鲁迅由早期革命主义者迈开转向历史唯物主义的步子,成为彻底的革命民主主義者。鲁迅五四时期的思想,在其整个思想发展的长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鲁迅五四时期的思想也是他由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起点。

五四时代的精神:大胆反叛,追求自由民主科学,追求个性解放。鲁迅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五四时期的思想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反映了中国乃至当时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二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这就是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任命大众彻底反对帝国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具有社会主义因素,它是在无产阶级思想影响下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五四文化革命运动和政治运动的发生,鲁迅的彻底反帝反封建思想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半个多世纪的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的英勇反抗斗争,为新的革命、新的人物、新的思想产生提供了土壤,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这是五四运动之所以具有前所未有的性质,鲁迅思想之所以能从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下的反帝反封建发展到无产阶级思想影响下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关键。

鲁迅并不是五四文化革命的最早倡导者和宣传者。但是在五四时期,鲁迅的思想就具有独到的见解极深刻性。鲁迅亲身经历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他是为了民族独立、人民的解放并且带着丰富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宝贵经验教训,参加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来的。他目击了同盟会的成立、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他具有可贵的革命经验、极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对社会现状和人民的甚深了解,敏锐深邃的观察力、坚持韧战的毅力,再加上那只犀利、幽默、泼辣、隽永的笔,使他在一九一八年一上阵便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富斗争性、战斗力最深沉有力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坚定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以中华民族获得彻底独立,人民群众特别是“下等人”“穷人”的彻底解放为奋斗目标,是五四时期鲁迅反帝反封建富有彻底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鲁迅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有着清醒的认识。到五四时期,他进一步对他们进行了猛烈的、深刻的、彻底的批判。鲁迅这时的反封建彻底性,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他不是只否定封建主义的某些方面或某一部分,而是从整体上从根本上予以摧毁。他经过长期的考察,从人民大众——主要是农民的痛苦遭遇中,从封建礼教吃人的血淋淋的事实中,特别是从袁世凯、张勋以及段祺瑞等北洋军阀对外奴颜婢膝卖国求荣,充当帝国主义的走狗,对内实行最反动的最腐朽的专制统治中,深刻认识到中国旧有的腐朽的东西,无论如何定必崩溃。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在“仁义道德”掩盖下吃人的本质,发出了从封建压迫下解放下一代的“救救孩子”的呼声。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这是第一篇彻底反封建的宣言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阿Q正传》通过落后雇农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遭遇,有力的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提出了从思想上、政治上、经济上、彻底解放农民的重大问题。

鲁迅五四时期反封建的彻底性还表现在他对封建主义危害性的深刻揭露上。鲁迅五四时期既看到了封建势力不肯自行退出历史舞台的顽固一面,也看到了它必然灭亡的腐朽的一面。鲁迅对封建势力是鄙视和蔑视的,对反封建斗争的彻底胜利有着坚定的信念。

鲁迅在五四时期对帝国主义认识非常深刻。鲁迅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除了表现在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封建军阀的斗争外。在对帝国主义不抱任何幻想,彻底的批判帝国主义所贩卖的用以从精神上统治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奴化思想。鲁迅对帝国主义散步的奴化思想给予了深刻的解剖和有力的批判。他指出帝国主义者的做法实际上是侵略统治中国的一种政治上的手段。鲁迅对待帝国主义的这种政治态度既表现了他反帝的坚决性和彻底性,同时也显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实际上是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问题。鲁迅对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的向往自觉听从革命前驱者的将令,不仅使他在五四时期的反帝反封建思想具有坚定性,彻底性而且是他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开端。鲁迅正是从五四起开始转向无产阶级,转向马克思主义。在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后鲁迅实现了政治思想和整个世界观的根本转变。

鲁迅五四时期的政治思想在一系列重大政治问题上和无产阶级的政治思想是相通或相近的,是符合我们党所制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要求的:为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解放,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但是鲁迅这时的政治思想从思想体系来看还不是无产阶级的。他还不能从社会发展的规律中认识社会;还不了解中国无产阶级必须领导人民大众通过武装斗争争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条革命的道路。也不知道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社会。当时鲁迅心目中的理想新社会还是很朦胧的。

上一篇:1.业务述职报告下一篇:川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