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学反思:音乐游戏课后的反思(精选12篇)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音乐游戏课后的反思
昨天,我们带领小班的孩子们进行了一趟音乐游戏的课程,这次课程的主题是小老鼠吃米,其中主要的人物是小老鼠和小猫,我们都知道,《小老鼠吃米》这首歌曲是音乐游戏,非常滑稽和好玩。在活动中,孩子们都会唱歌曲,但是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幼儿复习歌曲时,我采用了幼儿唱,老师绘画的方法进行,从而引导幼儿说出歌曲中唱到了谁,有什么特点,由于是小班的幼儿,孩子们对小老鼠的特征说的不是很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充分的去说,结合图片让幼儿去说出老鼠的特征和引导幼儿去模仿小老鼠走路。活动一开始的时候我引导孩子们先学习并大胆创编小老鼠的基本动作,引导孩子们大胆表现、大胆回答。接着就是一起理解学习歌曲的内容,孩子们在并游戏边学习中很快掌握了歌曲的基本内容。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们分批扮演小老鼠和小花猫来进行抢凳子的游戏,孩子们兴趣很高。在本次活动中,我觉得孩子们在游戏中兴趣还是十分的高涨的,但是在最后一个环节中,由于幼儿第一次接触角色游戏,再加上扮老猫的老师的动作幅度小,所以孩子们没有感觉到角色游戏的快乐,孩子们也没有进行尝试,这是这节游戏不出彩的一个方面;想象孩子们会更加喜欢这个音乐游戏,也可以使整个游戏更加有乐趣。反思:通过活动我知道了音乐游戏多种多样,有纯粹在歌声中活动的,还有纯粹在乐曲声中活动的,有些是有情节、有角色的音乐游戏,内容繁简不一,然而小班幼儿年龄小,一切从兴趣出发。兴趣能诱发幼儿学习的动机,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另外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音乐游戏时与同伴交流情感,孩子们在这种耳鬓厮磨的互动中还可以建立信任、了解和友谊,形成一个相互学习、开放的学习环境,因此音乐游戏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具有特殊作用。
小猫和小老鼠是幼儿非常熟悉的两个动物形象,幼儿很喜欢,尤其是出现了动画片《猫和老鼠》,孩子们更是对小老鼠的聪明、可爱形象喜欢的不得了,因此我选了这个音乐游戏《小老鼠吃米》,在这个音乐游戏中,我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出现游戏规则,使幼儿自始至终保持极高的兴趣,掌握游戏。
2013年5月份, 笔者所在学校举行第六届教学百花奖, 笔者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 上课的内容是《音乐与影视》, 课虽然上完了, 但是内心的感触很多。于是, 公开课结束后笔者写了一篇教学反思, 从教案、学案、课件上, 从课堂氛围, 学生活动, 学生展示乃至知识的建构和生成上, 对于教学优缺点加以点评和回顾, 并且对能够改进的地方提出自己的见解, 收获颇丰。对于教学反思, 刚工作时, 总听别人说要多写反思, 自己却不以为然, 后来有人说:“教学贵在反思, 反思贵在坚持, 如果连续三年写教学反思, 将来就可能成为名师。”我虽然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 但还是坚持写了, 每节课都写一点, 有时候几百字, 有时候只是一两句话, 但是, 坚持几年下来, 还真的有不小的收获, 我十分赞成撰写教学反思。下面谈谈我对坚持写教学反思的一些感悟和收获。
一、教学反思可以丰富和完善自我
作为一线音乐教师, 我们每天都要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学生打交道, 这中间肯定会有一些事、一些现象, 引发我们思考, 如果将这种思考深入下去, 就是一种教学反思, 倘若将这种反思再写出来, 就是一种教学感悟。能够引发我们思考的现象, 可能是教学中失败的地方, 也可能是教学中成功的地方, 可能是一些新发现, 可能是一个兴趣点, 也可能是一些困惑点……这些都应该值得我们深思。例如, 在《音乐与影视》一课中, 我事先准备了两个大鼓, 两面锣, 铙、钹各一个, 在欣赏影视音乐的同时,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情境表演中来, 学生的积极性马上提高了, 课堂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堂教学过程中, 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 师生之间思维不断发展, 情感不断交流。此时, 师生往往会产生瞬间灵感, 捕捉住这些智慧和思维火花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它们突然而至, 转瞬即逝, 不及时记录下来, 以后的教学也就丧失了好的素材。例如在《音乐与影视》公开课中, 提到影视剧中的打斗场景, 有个学生说到:“现在是春夏之交, 美丽的九寨沟应该是鸟语花香, 我们可不可以用集体吹口哨的方式代替鸟叫, 来营造气氛呢?”我鼓励她, 让她试一试, 结果全班同学都积极地参与其中, 活跃了课堂气氛, 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一节课下来, 静心反思, 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 教法上有哪些创新, 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方法, 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等,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 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整理, 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 写出“再教设计”, 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一定要把这些所思、所感、所悟以文字的形式及时记录下来, 留下第一手资料, 以备他时之用。
二、反思可以锻炼思维的敏捷性, 提高写作能力
教育的现代化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平时除了上交论文以外, 很少写文章, 这就使得教师的写作能力日趋下降, 教学反思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有鲜活的教学案例, 不用我们再绞尽脑汁去构思主题。例如:教学反思可以是对一个教学章节、一堂课、一个教学片段, 甚至一句话、一个教学动作等的反思, 教师就可以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 思考一下以后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如何改进, 并写出改进的策略和改进的教案。写教学反思, 贵在及时, 贵在坚持, 一有所得, 及时写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往往会发生一些偶发事件, 教师或处理不当, 或从中突发灵感产生智慧的火花。教师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 这种灵感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古人语:“吾日三省吾身”。的确,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 提高教学水平, 历练教学艺术, 形成教学特色。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反思, 是自身专业技能成长路上求真务实、趋利避害的“润滑剂”, 是理性提升、动态刷新的“净化剂”, 是不断追求成为名师的“催化剂”。
三、反思可以提高后续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写教学反思, 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缺少了这一环节, 整个教学过程就显得有始无终, 也不利于教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认真总结和反思每节课的成功与不足, 能够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从而对知识、技能、技巧等缺漏情况了如指掌, 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持之以恒地写好教学反思, 不仅能总结积累教学经验, 探索教学规律, 还能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建议每一位教师应坚持写教学反思, 从收集事实, 分析事实, 研究事实中得出概括性的结论。创造性的研究使每一位教师从教学中体验到无穷的乐趣, 感受到作为教育者的幸福。每一位教师都应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 重视写教学反思。
撰写反思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内在机制。撰写反思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而要坚持不懈地进行, 教师唯有如此才可能成为名师。我们应当具有愚公移山精神, 让“撰写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将撰写教学反思坚持到底。既为人师, 我们理应在日复一日的教学活动中, 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实践中, 用“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手, 用“留心处处皆学问”的眼, 用“吾日三省吾身”的心, 用“跳出庐山看庐山”的大胆努力做一个反思性教师, 让反思赋予我们教师正能量, 让我们在反思中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摘要:坚持撰写反思可以记录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思考、总结、评价和改进, 让零散的经验形成系统的教学思想, 以丰富和完善自我;可以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和写作能力;及时撰写教学反思还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教育案例, 改进教学策略, 积累教育智慧, 对提高后续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意义重大。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反思,专业发展,提升自我
参考文献
[1]丁红梅.中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探究[J].北方音乐, 2010 (3) .
[2]何月珍.探究“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反思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 (1) .
[3]张惠玉.谈如何提高音乐课讲评艺术[J].中小学音乐教育, 2003 (2) .
[4]刘建东.音乐课堂教学过程的审美实施[J].中国音乐教育, 2005 (10) .
关键词:反思;教师;信息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3-0021-02
教师是学校发展之本。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关键。如果一个教师只满足于经验的获得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那么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可见,课后反思对教师职业成长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
一、课后反思的切入点
一是反思成功之举。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详细得当她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二是反思“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
三是反思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四是反思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五是反思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二、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一)增强反思意识,形成反思习惯
只有对教学反思有明晰而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情感上真正接受反思思想,从而激发起反思的内在动力,进而产生具体的反思行为。个体的反思来自于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于对实践的迷茫和困惑,教师只有以自己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为前提,反思才有力量和效果。反思意识强的教师会经常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通过不断地解决问题。使自己不断完善。在长期的反思实践过程中,自己的反思习惯也就会慢慢养成,这样自然提高反思行为的自觉性。因此,正确的反思认识、强烈的反思意识、反思习惯的形成是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
(二)不断自我剖析
学校应该创设良好的氛围、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鼓励教师自我剖析。自我剖析既是教师对自己进行批判性反思的过程,更是自我提高的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人都有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来自于内在动力的激励作用要远远大于外部约束的激励作用。教师经过不断自我剖析、自我诊断、自我调整,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最终得以自我提高。这种不间断的自我剖析活动。就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随着这种活动的不断成功,教师的自信感和自尊感也就随之加强,这将成为教师进一步完善自己和提高自己工作水平的强大动力。
(二)以其他教师为镜
把其他教师作为反思自己的一面镜子。为此。一要经常性地进行学习性听课,特别是听优秀教师的授课。通过对照反思,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同时要善于吸纳他人的成功之处,并有效地溶入自己的经验中。二要虚心听取同行教师或听课专家的反馈意见。教师虽然经历了自我剖析的过程。但常常因为“身在此山中”,往往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情况。这时同行教师或听课专家的意见就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为此,应该尽量减少背对背的评课方式,而加大面对面的评课力度。因为面对面的评课能把问题分析得更清晰、更透彻。使被听课人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况。
(四)以学生为镜
教师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都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衡量教师工作的质量也必须从学生的发展上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学生的反馈意见应该成为教师反思自己的一面镜子。在反思过程中,应该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吸纳学生的有益建议。获取学生意见或建议的方法很多,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仅知道一个量化分数没有太大用处。让每个学生写综合评价是一种很好的做法。综合评价中应着重反映出自己的不足。并要求学生给出改进建议,以作为教师修正自我时的参考。
(五)养成写教学后记的习惯
教学后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它既是一种特殊的备课形式。又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全面反思过程;它不但有利于改进、优化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还有利于强化教师的教研意识。写教学后记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在内容上可以有所侧重。一般来讲,其内容包括实际教学效果与备课设想的差距;教学内容的调整、补充是否合理;教法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问题;教学理念是否出现偏差;外显行为是否有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创设等等。无论记载什么内容。必须抓住自己感受、领悟最深的东西。或是成功之处。或是失败之处;或是激情状态下创造思维的灵感火花,或是个性化的内心体验;或是教学中的困惑。或是教学中的疑难等。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认真反思。就会将真切、丰富的教学体验和冷静的教学理性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把反思提高到更高的理性层面上。另一方面。在方法上可以不拘一格。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遵守如下原则:第一,及时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感悟,往往很难长久地保持在记忆库中,特别是灵感性的东西往往转眼即逝。因此,课后应该及时做好记录。第二,真实性。教学后记贵在求真,贵在一分为二,做到所述事实真实,剖析问题一针见血,分析教学实事求是。切不可为了应付检查而自欺欺人。第三,服务性。做教学后记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全面反思。查找差距,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地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无论怎样写、写什么,都应该有利于新一轮的教学过程。因为教学后记即是上一轮教学过程的延续,又是新一轮教学过程的高质量准备。
(六)加强反思指导
反思既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技术。诚然,反思的主体是教师本人,但教师在反思过程中接受一定的指导也是必要的。这样会使教师在反思过程中少走弯路,不断加强反思能力。提高反思效率。这种指导主要应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反思策略的指导,即反思方法、途径、技巧等的指导;二是反思理论的指导,尤其是应让教师明确反思的具体过程。奥斯特曼和可特凯普的反思过程理论值得广大教师借鉴。他们认为反思过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积累经验——观察和分析——重新概括——积极验证。积累经验指教师通过对实际教育教学的感受。意识到自己教育中的问题,并明确问题的性质和结构。在此阶段,获取更多的信息很重要,他人成功的教学经验、自己的经验、各种相关理论等都会起作用。教师一旦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心理上就会感到不适,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于是开始进入反思活动;观察和分析指教师广泛地收集并分析有关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己的思想、行为、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等。获取一定的信息后。教师要对它们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重新概括是在分析和认识了问题的成因后,教师重新审视自己教育教学的思想依据。并积极寻找新的思想和新的策略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积极验证就是积极验证上阶段所形成的假设和教育方案,在验证的过程中。教师又积累了新的经验,发现新的问题,开始新的循环。
总之,教师进行教育探索。要有新的视野。要有敏锐的目光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教学中有许多被人熟视无睹的问题,只要我们愿意做,能克服浮躁,摆脱急功近利的诱迫,那么,成功必然会青睐勤奋和有灵性的人。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能用轻松、跳跃的方法唱出歌曲中小牛活泼、勤劳、可爱的形象。
2、通过歌唱,感受牛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喜欢小牛的情感。
3、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手偶、VCD、图谱。
【活动过程】
一、师生问好、发声练习。
二、教师讲故事引入主题。
动物王国里可真有趣,(出示小牛手偶)瞧,这是谁呀!这只可爱的小牛,它的年纪很小,吃草也要妈妈带着,可是它已经知道要帮爸爸干活了,有一天,它跟爸爸去耕地(理解耕地),不小心摔跤了,可是它不怕,还快乐的唱着歌呢。听听它是怎么唱的。今天我们就来学这首歌《可爱的小牛》。
三、教师范唱歌曲,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1、教师清唱一遍。
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里的小牛可爱吗?什么地方可爱?(根据幼儿的回答,着重讲解“耕田”、“包古里”表示小牛跑的时候发出好听的声音。结合幼儿的回答教师摇动小铃,表示小牛跑动发出好听的声音)
2、教师清唱第二遍。
请小朋友再仔细听,把歌里唱的内容都听出来。(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
四、幼儿学唱歌曲。
1、播放录音,幼儿随歌曲节拍拍手,拍出活泼高兴的情绪。
2、教师清唱,速度稍慢,幼儿跟唱“包古里包古里摔一跤”一句,其他内容不唱。
3、教师配伴奏演唱,幼儿跟唱全曲1~2遍。(加上简单的动作)
五、幼儿合作演唱。
将幼儿分成两部分。
第一遍:男孩唱歌曲第一段,女孩唱第二段,“包古里包古里摔一跤”一句集体唱。
第二遍:男女轮换,演唱形式同上。
六、结束活动。
幼儿随歌曲录音,教师摇动小铃,带领幼儿边唱边自由做牛跑的动作活泼的跑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突破重难点运用了各种策略,使环节层层递进,在有效的师生互动中孩子进行突破。有效的支架搭建体现了孩子的主动参与,而不是教师的简单说教,我怎么跳,你们这么跳。整个活动中非常充分体现孩子的自主学习,因为教师的图谱支架帮助理解了曲调和歌词的前后顺序。激发了师生互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以游戏的方式了解熟悉音乐的曲式结构。
2、学习用创造性的动作自由表现乐曲中不同乐段的情景和情节。
3、学习建立游戏的规则,并体验与别人合作游戏的乐趣。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音乐图形谱,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
2、音乐和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1、老师:“呜……”,听什么开来了?
“对,是火车,而且是一列奇妙的旅游列车,在旅程中,它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呐,现在老师请大家边听音乐,边看图谱,想想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听完以后告诉我好吗?”
二、看图谱欣赏音乐,帮助孩子理解音乐的结构和内容
1、安静倾听乐曲,教师根据音乐的变化,在电脑上操作图形乐谱。(欣赏后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换感受)
2、再次倾听乐曲。教师在图形谱上指示音乐的进行,幼儿坐在座位上用不妨碍他人的小动作表现来表现音乐中的情景动作。
3、提问后,老师根据孩子的讲述进行整体描述(或请一个孩子进行)
三、分段欣赏,并跟随音乐做游戏
“原来我们的列车有一个这么奇妙的旅程,我们今天就来玩这个奇妙的列车旅程好吗?”
(1)引子:重点弄清什么时候收拾行装,什么时候告别,什么时候拉汽笛,什么时候派队(起踵点头)启动。
(2)Ba段:重点弄清什么时候进山洞,什么时候出山洞,什么时候过长隧道。并且提示幼儿表情的投入。
(3)Bb段:重点指导黑子们想象奇妙的森林里有什么景物或动植物,并用身体去表现,并鼓励孩子们与别人一起合作摆造型,并提示孩子的造型要留出“铁轨”给列车通行。
(4)尾声:重点是放气和减速刹车,要求能卡准节奏做。
四、完整地进行游戏
1、教师作火车头,带领孩子完整地做游戏。把幼儿分成两组,女孩子先扮演列车,男孩子先扮演奇妙的森林。
2、玩第二遍时,男女孩子交换角色。教师在玩之前提示第一次游戏中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鼓励孩子们做出与别人不同的造型。
3、让孩子自由扮演角色,并提醒幼儿听准音乐,按音乐的变化进行游戏,并遵守游戏的规则。
4、高潮结束。
教学反思:
1、课时的量太大,幼儿在没有熟悉音乐,熟悉歌词的情况下,音乐游戏的展开很难,这也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如果能分课时设计或者采用图谱等形式帮助幼儿熟悉音乐会更好。
2、我在示范表演中,没有请其他的教师帮忙扮演不同的角色,我自己很辛苦,也影响孩子记忆表演歌曲中的第二段。
3、在教学中重难点没突出,没有攻破,在活动设计钱疏忽考虑了。
4、多设计一些形象具体的情境教学会更好,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引发孩子的表演欲望。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神奇的列车旅程》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325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胡说歌》含反思》:大班教案《胡说歌》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初步学唱的基础上,培养幼儿的表现力和想象力,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歌曲的滑稽有趣,体验幽默带来的快乐,学习接唱衬词,并初步学习创编新歌词,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胡说歌》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时间:
第三周活动名称:
音乐游戏《全家乐》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教育幼儿尊重老人。
2、引导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和节奏做动作。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全家乐》的音乐磁带,玩具照相机。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全家乐》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很有趣的歌曲,小朋友仔细听歌曲里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1)有节奏的说唱歌词。
(3)以全体幼儿学唱、分组学唱的形式学唱歌曲。
3、请幼儿根据歌词中的内容做模仿动作。
4、组织幼儿游戏
(1)教师用神秘的语气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和规则:以5个家庭成员为一组,根据歌曲的第一段内容作相应的动作,唱第二段时,孩子边唱歌边拍手找到大家。当念“快把照片拍起来”时,全家要迅速摆出拍照的姿势,不能动,摄影师来拍照,评比哪个家庭最快、最稳、最美(规则:全家摆出牌照姿势时,不能动,动者为输。)
(3)示范游戏玩法:请几名幼儿和老师一起先做一次游戏,引导幼儿记住游戏玩法和规则。
(4)播放音乐分小组做游戏。
5、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家中邀请自己的家人一起做游戏,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1 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指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 作为对象来进行考和总结, 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如果说备课, 上课是元研究的话, 那么教学反思就是次研究。对教学过程后的研究是提高教学的重要途径, 又是教师积累经验的有效方法, 也是成为专家型教师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2 教学反思思什么
2.1 思“得”
将教学过程中预设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的做法;课堂中临时应变的措施;条理分明的板书;教学思想的渗透与应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等, 详细得当地记下来, 供以后教学参考,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如:讲解《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七单元“Thanksgiving Day and Christmas”前, 考虑到刚好要过圣诞节了, 课程设计为:让学生说出中西方的一些节日, 在这一过程中简单介绍学生感兴趣的节日来历。然后问学生:“Which is your favorite festival of these western holidays?”和“How will you spend your Christmas Eve, go out, stay at home or at school?”, 然后给学生听文章中提到的歌曲“I'll be home for Christmas”和“Silent night, Holy night”, 使学生在音乐中体会伤感和思乡的情绪, 以此引出“Christmas is a family holiday”。再以西方人在家做什么引出歌曲“Merry Christmas”, 并教会学生。这样的话, 整节课都处在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 学生很喜欢, 也增强了师生间的感情。
2.2 思“失”
教学反思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学情况, 而是要发现问题, 针对问题调整方案, 使教学更合理。再者即成功的课堂也难免有失误之处, 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 并作出反思和剖析, 使之成为以后的教训。所以教学反思应追求更多更好的方法, 提高课堂实效性。如:在第一次上六单元“The Triathlon's Great Attraction”时, 自我感觉挺好, 而学生却情绪低落, 几乎没有互动的可能。课后, 我静下心来认真反思:如何让学生对枯燥的文章感兴趣, 乐于参与和拓展呢?而后, 我大胆地作了如下处理:给学生两个问题进行讨论“which kind of sports do you like best in this Olympic Game?”和“Do you think which kind of sports the hardest is?。在第二个问题时有人就提到了“铁人三项”。然后再让学生讨论“if you are athletes, which kind of sports wil you choose as your training items?”, 这次就几乎没人提到“铁人三项”, 这时教师马上提问“why don't you choose the triathlon?”等学生说完原因后老师以故事形式引入文章“But a gir who is attractive 17-year-old, with excellent academic results is crazy about it, she is----Melanie Sears.”经过后来的实践, 我的课堂“活”了, 反思令课堂再现了生机, 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得到很好地体现。
2.3 思“学生的困惑”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 如教师能及时甚至提前了解, 并改进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解惑, 也就突破了教学难点。例如, 讲“定语从句”前预想学生会一听就懂, 结果大多学生却是一脸茫然。课后, 我经过了解才明白, 学生对句子结构分不清, 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定语。这就是自己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英语实际水平了解不准。因此, 在那次的反思中我写到: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 做到“低起点, 小步走”。
2.4 思“再次教学”
一节课下来, 静心沉思, 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等等。对这些得失, 进行归类与取舍, 考虑再教时应如何做, 写出“再次教学设计”, 这样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3 教学反思的方式
3.1 教案点评式
教案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依据, 是进行课堂教学和管理的计划, 所以待教学完毕后, 教师可在教案后对教学过程中感受、认识和问题等作出评点分析。这种点评式的小结, 将理论实践与分析结合在一起, 使教案更充实丰满, 因此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有较大的作用, 也一直是我所采用的形式。
3.2 重点记载式
结合自己的实践对教学中的热点, 难点或易忘的知识点, 进行专门记载。这对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知识的增加是一个巨大的储备库。
3.3 前后对比式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会碰到这种情况:辛辛苦苦备好的一节课, 效果却不如人意;认为很容易的问题, 反而卡壳;而备课中认为的难点, 效果却出乎意外的好。类似这样的问题和情况, 如能及时把课前、课后的思路及实施方法, 如:任务的确定, 重难点的把握, 教学方法的选择加以比较并进行记录和思考, 对减少教学中的失误, 提高课堂授课能力和水平, 是有重要意义的。
4 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行动分为备课-教学-观察-反思四个环节, 其中, 计划与反思最为重要, 因为教学实践是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 而反思是在计划及实践基础上的再学习活动。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反思。因此教学反思应先从教案入手解决问题, 它要求我们从教学中观察, 弄清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方式改进。
除此之外, 还要避免“闭门造车”的误区, 应跳出自我, 通过听课, 专家讲座等形式学习他人长处。在观察、对比、反思、修正的过程中通过学习比较, 找出理念上的差距, 方法上的差异, 使自己的教学更合理。
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 如果教师经验欠佳, 又想尽快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 那么课后结合自己的实施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加以反思、回顾是很有意义的。
摘要:讲完一节课, 把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及一些意外问题思考一下, 做个简单小结, 对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是很有益的。因此学会反思, 不断反思, 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更新教育理念不可或缺的一剂良方。
关键词:教学活动,教学反思,方式
参考文献
[1]吕洪波.教师的反思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21-120.
[2]王录梅, 冷泽兵.教学反思的概念、价值及其途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
[3]洪明.西方“反思性教学”的兴起与成因[J].上海教育科研, 2002 (6) :32.
[4]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47.
【关键词】 教师音乐教学;学生伤害;音乐教育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J69 [文献标识码]A
最近的中国社会,学生被伤害事件频发:海南小学校长带学生开房(1)、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林森浩投毒、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互殴(2)等。如何还学生一片蓝天,呵护学生的生命,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职责所在,也是教育者的良知所在。我们从学生作业中、从校园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学生受伤害的蛛丝马迹,与那些焦点、热点事件相比,发生在身边的这些小事虽然性质不同、伤害程度不同,但毕竟都是伤害,而且从事情的性质而言,这些小事与热点事件相比并不是截然不同、毫无关联的。教育教学如果不能避免对学生的伤害,还遑论什么教学成绩、学生的成长?避免伤害是教师职业职责与道德的底线。因此,笔者拟从音乐教育社会学角度就教师音乐教学行为中的伤害问题,加以系统地分析讨论。
笔者在开展“规避音乐教学再度伤害学生策略研究”过程中,调查收集了相关材料,以下是学生的自述:
学生甲:“上午十点,我像往常一样怀着忐忑的心情敲开了老师琴房的门,进去后在老师的允许下开始弹上周布置的作业曲目,像每次回课时一样,第一遍我弹得十分拘谨,而声音效果也十分僵硬,特别是拉威尔的一首小步舞曲被我弹得如进行曲一般沉重呆板。”
学生乙:“有一位老师,几乎从没夸奖过我,没给予过我肯定,即使有,我的闪光点也是跟在我的诸多问题后的,所以我每次见到他都觉得很沮丧、很有挫败感,虽然我内心知道他说得其实都对,他是为我好,但是每次面对他,我心里都有很大的压力,会没有信心。”
学生丙:“我来北京求学住了四年的地下室。住地下室的日子真的是与世隔绝,没有白天,没有人管你做什么。我常常想,如果我死在这里,多久会有人发现我?自己坐在屋里,周围是漫无边际的寂静。……后来,我上了大学,不再一个人住,开始的日子是热闹的,然而,渐渐地我意识到,我仍是孤独的。我的上铺也许能看到我生活的一切,甚至脱衣服的时候都没有避讳,然而,他们不会想了解也没办法了解你的内心。”
这些真实的文字撞击着作为研究音乐教育学的我的内心,把我带入深深的沉思和反省之中。我一遍遍问自己,在自己音乐学习经历中有没有受到伤害?在自己以往的教学经历中我有没有不经意地在学生身上划过这样的伤痕?我有没有以爱的名义伤害过学生?我有没有以教师的强势故意跟学生过不去?回想起来,答案是不容乐观的。
一、警惕以音乐之名对学生的伤害
从理论上讲,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充满爱的、帮助学生不受伤而成长的良好行为。但在实际上,若追问教师音乐教学行为有没有可能伤害学生?有没有已经造成了对学生的伤害?事实是,有学生不同程度地受了伤害。也就是说,如何真正规避音乐教师在自己的专业教育教学行为中,有意或无意地对学生不公平、不友爱、不真诚、不民主、不宽容造成的伤害,这是当下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一个不容回避的、亟待阐明的问题。
在大家普遍的认识中,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一样,都是作为陶冶情操、涵养性情、净化灵魂、愉悦心灵的手段和工具,这种观点在教育界不断地得到普及和推广:音乐教育与其他艺术教育一样,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精神佳酿,饮的人越多越好,饮的量越多越好。与此同时,一个现实问题也必须要清醒地认识,那就是音乐教学中的伤害历来有之。一种是看得见的肉体或生理上的伤害,也叫硬伤害。比如有意的、惩罚性的身体伤害,戳脑袋、打脸、打手。比如无意的、过失性伤害:出生于德国汉诺威的钢琴家、中央音乐学院终身教授周广仁(1928-)搬琴不慎砸断了手;一位钢琴专业同学因练琴方法不对,引起腕关节腱鞘炎;一位手风琴专业的同学,因长时间练琴,经常大汗淋漓、浑身湿漉漉,得了风湿病;某大学一位吴姓学生声乐练习方法不对,造成肺泡破裂[1]32。
与此相对的是更严重的另一种看不见的伤害。那就是音乐教师的不当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心理或精神的伤害,这种具有持久性毒素效果的伤害,也称软伤害。其方式多种多样,或是歇斯底里的语言攻击,或是冷漠无视、停止交流,或是教育不公平、另眼相看、好恶性歧视等等。比如,让唱跑调的学生闭嘴不出声、按成绩高低给学生排序、以不练琴为由不给或少给学生上课、当众斥责辱骂学生、把学生当作奴隶般对待、让学生没有人格尊严,等等。还有一种伤害是内隐伤害,即音乐教育行业中的潜规则。在招生、录取、教学、升学、就业中的不公平经历,会导致学生社会生活的无力、无助感,有些甚至会留给学生终生的伤害。比如:花钱上学、非平等的师生性关系、非常规渠道的获奖、就业,等等。
造成这些伤害的原因有社会、家庭、学校管理、教师职业素养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从音乐学科角度而言,音乐教学的技艺性、情感性、经验性特征,却可能遮蔽了音乐专业的不当教学行为造成伤害的事实。这是需要研究者和管理者关注、鉴别、讨论和解决的教学现实。
首先,音乐教学是需要亲身实践、具体操作的技能训练活动,是需要通过千百遍重复练习,日复一日循序渐进,假以时日才能有所成效的艺术实践。如果练习过度,方法不当,揠苗助长、急功近利式的音乐教学,都是违背人的生理规律的,极易造成学生演唱、演奏肌能的伤害。音乐伤害“一般都是过度使用,超过组织所能耐受程度,而引起的发炎状况”(3)针对音乐专业学生在技巧训练中可能受到的伤害,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大学为学生开设了选修课程《身体伤害预防》。除了防范日常训练的伤害之外,还就个别病状严重的学生,如小提琴演奏者左肩胛抽搐、大提琴演奏者腰椎酸疼、大管演奏者颈椎不适、双簧管演奏着牙关脱臼等,进行专门诊治。
nlc202309041606
其次,音乐教学是情感愉悦的精神创造活动。不论演唱、演奏、欣赏、创作,如果没有兴趣,缺乏热情,勉为其难,兴味索然,都可能造成学生的厌倦、排斥心理,长此以往可能导致他们精神扭曲,形成心理障碍。恰如文章开头的学生甲所述:“我像往常一样怀着忐忑的心情敲开了老师琴房的门,……拉威尔的一首小步舞曲被我弹得如进行曲一般沉重呆板。”这种心灵戕害短时间难以察觉。笔者的一位朋友,在小时候学习二胡时,被教师不当的教育而导致心灵留下了创伤,以至于成年后多年见到二胡就生讨厌之心。除此之外,音乐教学内容、音乐教学时机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不当,也都存在伤害的可能。比如,要求沉浸于失恋中的学生演奏欢快的乐曲,要求活泼好动的少年做长时间慢速曲目的练习等等教学行为,都会直接伤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音乐教学尤其要注意和关照学生现实生活情绪与音乐作品情绪的同步一致性,避免发生练习音乐作品与学生心灵状态之间的硬冲突。
最后,音乐教学离不开口传心授的直接经验教学。音乐艺术不是借助逻辑推理就能认识掌握的,直接经验教学不可或缺。在教师口耳相传、耳提面命、手把手的音乐教学中,音乐焕发出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从而实现直观、形象、有效的教学。与此同时,口耳相传也容易形成师生不平等的依附关系。有的教师言行简单粗暴,行事专横跋扈,他们不顾学生的意愿需求而独断专行,甚至体罚歧视学生,扼杀了他们的个性、妨碍了他们的健康人格的塑造,使他们的性格变形,造成学生身心伤害。比如:习琴多年的学生讲:“多次因为弹钢琴而挨打,也因为被迫做一些不愿做的事情而与母亲发生争执。”
如果要警惕、避免和杜绝“以音乐之名对学生的伤害”,那么,音乐教育者就需要加强对音乐生理基础的科学研究,做到遵循演唱演奏生理规律,避免因音乐教学技能训练不当而造成的对学生的伤害。完全避免“以音乐之名的伤害”,还需要加强对音乐神经心理、音乐医学、音乐心理学的科学研究,遵循音乐神经学与心理学规律而实施教学,避免音乐审美过程造成的心灵创伤。总之,只有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避免“以音乐之名对学生伤害”的事件的出现。
二、避免以音乐教学之名对学生的伤害
如何避免师生之间不平等、杜绝生成非善意的音乐师生人际关系呢?这是需要进一步讨论解决的问题和议题。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为了表达对学生练好琴的愿望,就把乐谱劈头盖脸地甩到学生身上,让学生心生恐惧,这样的行为是过失的,还是主观故意的伤害呢?教师明知自己发火会令学生难堪,还是颐指气使、一意孤行,这是主观故意的,还是过失的?这些实在的、也许还是司空见惯的日常音乐教学行为,是有必要在音乐教育社会学视野进行认真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因为,教师音乐教学活动的教育性、主体性、精神性,[2]5-11使得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呈现出丰富复杂的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些复杂性特征,使得音乐教学导致的伤害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并导致人们认知上的麻木性。因此,应辩证地分析和认识教师音乐教学活动的教育性、主体性、精神性特征。
(一)辩证认识教师音乐教学行为的教育性功能显现
现代教育是一种由国家举办、管理和监督的公共事业。教师根据法律规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标准实施教育活动,执行的是国家的教育公务,教师是国家意志和社会愿望的代言人,拥有令全社会尊敬的公共身份和形象。教师职业具有公务性质。[3]10学生是需要通过教育教学逐步社会化的个体。教师通过音乐教学帮助与引导学生成长,使他们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教师教学工作既有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行为,也有一定的强制性行为。师生是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信任、服从、听信教师,是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条件。
必须看到,教师职业的这种正当性、权威性,让音乐教师教学行为具有了表面的正当性。似乎有一个这样的逻辑,那就是无论教师如何实施教学都是“对”的,包括适当的与不当的行为。比如,不停地打断学生的演奏或演唱,对学生的演奏演唱作业很少完整地聆听;上课从头到尾只有教师自己一个人说话,从不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意图;不断批评学生,把学生说得一无是处等等。如前文的学生乙所述“老师几乎从来没夸奖过我,没给予过我肯定”,但学生“内心知道他说得其实都对,他是为我好”。可见,不当的音乐教学行为也可能被披上了正当的外衣。其实这是一个十分错误的教学前提,也是一个严重的教学误识。
对音乐教学的强制性,一定要认真分析、谨慎运用。音乐教学的强制性,也可能让教师的惩戒行为失去分寸。“练!继续练!不练好不要吃饭睡觉!”“迟到了站到教室外面去!”“考试没考好不要来见我!”等等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似乎习以为常的不当或有害的专业教学行为,是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研究解决的问题。因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惩戒成为教学的家常便饭,惩戒的力度不断加码,以此加强教师对学生的约束和控制,这样的专业教学行为的后果,是让学习变成了学生为家长学、为老师学的精神负担,学生越学越无兴致,越学越不堪重负。另一方面,音乐教学的强制性也会给教师的过失惩戒行为以借口。“老师骂得好”,“老师打得对”,“老师发火都是为我好”,等等如此颠倒是非的认识结论与价值观,给了音乐教师行使不当行为的正当理由,反而使音乐教师在伤害学生的时候变得更肆无忌惮、更加变本加厉,也令受伤害的学生失去抗拒与谴责教师的理由,有的甚至产生自责内疚、自我作践的自卑心理与自我毁灭行为。
未成年人被性侵、校园软伤害等恶性事件发生,与教师职业形象的这种外表正当性有着密切的关联。学生在被伤害之前缺少应有的警惕、防范心理,甚至把教师的另眼相待视为格外关注和关心,甚至将师生性关系视为学生的荣耀。还记得上高中时,一位大学刚毕业分配到中学的男青年教师对发育比较成熟的一位女学生态度暧昧时,其他女学生其实内心是既妒嫉又羡慕的。也就是说,校园内教师对学生的伤害设计更容易得逞。因此,高校音乐教育的校园性侵案时有发生,这足以令人心寒。
nlc202309041606
(二)辩证认识教师音乐教学行为的主体性功能释放
教育是人的生产行为。教师通过音乐教学帮助学生从不知道到知道,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弱小变得强大,从单薄变得丰富,将具有可塑性的学生变为现实的、成熟的社会人。教师作为教学主体,既是传道授业的实施者,也是传道授业的工具,他以自身品行人格、行为能力言传身教促进学生成长。学生需要通过自我愿望和意志的参与、知识能力的自我建构才能达成教学的目的。因此,教学既要发挥教师主体性,也要发挥学生主体性,是师生双方知情意同步协调的互动活动。但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相较于学生的不成熟、弱势,教师在生活经验、知识能力、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具有强势、成熟的地位。师生信息资源不对等,使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其情态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态,学生的个性性格也会反映出音乐教师的教学情态。
首先,音乐教学具有很大的弹性和自由空间。音乐教师既可以高密度、真情传授,促使学生学识能力更快进步,进而升学就业,获得更多社会资源,以致改变命运;也可以懒散懈怠,走过场走形式,敷衍塞责,听任学生自生自灭。比如,有一位音乐学院“大二”学生就反映,考学前专业老师如何想方设法追加上课时数,入学后这位教师如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应付专业课。对此情形,学生除了抱怨运气不佳,几乎无能为力。
其次,音乐教学效果依赖教师身体力行的示范作用。音乐教师玩忽职守,向学生吼叫,学生就会心生恐惧;教师耐心克制,控制情绪,学生就会安静平和;热情洋溢的教师,会把学生引向开朗真诚;细腻严谨的教师教会学生专注克制;师生相互尊重,则会潜移默化地形成师生和谐平等的对话交流生态。学生就像教师的一面镜子,教师对学生笑,学生就会对教师笑,教师对学生哭,学生就会对教师哭。严格地说,带入到音乐教学中的教师个人生活、个人情绪、个人态度、个人喜好,如果对学生成长无益,都可能造成教学的不利或无效,造成对学生的伤害。
(三)辩证认识教师音乐教学的精神性特质
教学是教师通过传递观念意识、改变和塑造学生精神世界而达到促进学生成长的理想社会行为。教学是用灵魂塑造灵魂的过程。因此,音乐教师的教学效应大小,体现为对学生精神影响力的大小。
首先,音乐教学的精神性体现教学质量与教学形式的内在统一,尤其表现为学生内在精神品质的增长。有的音乐教师言行一致地示范,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指引学生;有的教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要求学生一套自己另外一套。美国“Shakeshaft and Cohan (1995)发现那些对学生性虐待的老师,常常是家长和学生最受欢迎的老师,也是学校里某一领域最好的老师,这些老师经常带着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并且和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4]305。可见,同是教学不仅存在质与量的差异,而且存在履行职责与侵害学生的边界模糊性问题。
其次,教师音乐教学的精神影响力体现为学生观念意识的变化。当音乐教师施以正确的观念意识时,学生就会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当教师施以邪恶错误观念时,学生可能形成邪恶错误观念。如果怀有不良企图的音乐教师利用教学封闭空间,释放有利于自我罪行的语言措词、言语表白,对学生进行洗脑,那么学生不仅深受其害而不自知,而且可能协助教师实施共同犯罪。McCormack研究发现,女生受教育程度越高,遭到教师性骚扰的几率越大。[4]305受过教育的青年学生往往被理想观念冲昏了头脑,以至于对那些自称无私实则贪婪、貌似关心他人实则冷漠无情的教师服服帖帖,无法分辨其中的凶险。也就是说,由于音乐教学的精神内在性,教学与教唆的边界模糊,教学存在极大风险性。表现在校园性侵现象上:教师可能将性侵行为解释为恋爱,一方面可以主导学生对性侵的认识,模糊学生对性侵与恋爱的区分辨识度,逃脱学生对性侵的可能追查、追究;另一方面可以自欺欺人,逃避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对自我的谴责。其他宗教信仰、政治立场、学术原则等等方面,莫不存在以教唆误导学生而造成精神伤害的可能。
综上所述,以音乐教学之名的伤害具有不为人察的隐蔽性、严重性。换而言之,一名音乐教师如果对自己的教学缺乏清醒的职业道德认识,缺乏严格的专业道德自律,学生伤害事件可能随时发生。
从以上分析,“警惕以音乐之名对学生的伤害”、“避免以音乐教学之名对学生的伤害”都说明: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学校音乐教育教学都存在学生伤害的可能。这个结论对于任何一个热爱着和从事着音乐教育教学的工作者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音乐艺术之善美如此,何以成为伤害之器?
三、辩证认识音乐教学伤害的学科历史背景
自先秦孔子倡导音乐尽善尽美的审美观念以来,“善”“美”一直不离中国音乐教育教学左右。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音乐教育片面强调音乐的教化功能,音乐课程及其教学的德育意味较浓。在改革开放之后二三十年间,音乐教育一度成为开发智力的辅助手段,音乐的认知功能得到强化。然而,无论是教化还是认知功能,音乐教育都是作为实现另一个目的的工具——政治的或智力的,音乐学科自身的本质属性和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难以体现。在整个国民教育中音乐教育更像一个可有可无的花瓶,难以确立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和独一无二的作用。
在这种学科危机的背景下,关于音乐学科的本质属性的学术讨论不断深化,并逐渐达成共识。1970年美国音乐教育理论家贝内特·雷默的《音乐教育哲学》出版,他指出:“对音乐本身的体验——声音如何影响人类生活——是有生存力的音乐教育哲学的基石,也是卓有成效而且堂堂正正的音乐教育课程的基石。”[5]3他的理论“不仅左右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音乐教育的观念,而且通过他两次来华访问、讲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音乐教育”[6]156。随之,我国的《21世纪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出台,明确提出了“音乐审美”的音乐课程理念,确立了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念。审美是聆听、感受、体验音响而获得愉悦,并改造音响以表现自我的高级精神活动。当确立音乐审美的核心价值观时,也确立了以音乐要素及其表现为中心的课程内容,和围绕音乐要素及其表现而展开的感受与鉴赏、表演、创作等教学过程与方法,从而真正展开了一场围绕音乐本体、揭示音响之于人的感受体验、宣告音乐学科独立的教育教学活动。音乐教育有了根基,音乐教学有了着力点。教师们纷纷从注重音高节奏听觉训练、关注作品要素和结构分析、强调歌唱演奏轻重缓急对比、加强音乐知识概念的准确记忆与运用等方面拓展开发教学内容和方法。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了解蒲公英种子随风飘动到处为家的特性。
2、通过游戏感知乐句,体验蒲公英种子飞时自由、舒展、愉悦的情感。
3、体验以游戏开展歌唱活动的乐趣。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彩色吸管、电子琴伴奏、PPT
一、图片导入
提问:认识图片上的花吗?它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
师:慢慢地黄色的蒲公英花上长出了小小种子,风儿一吹,小小种子飘啊飘啊,它的家在哪,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初步感知歌曲
1、回忆歌曲内容
提问1:听到了什么?
提问2:想象一下小小种子飘啊飘啊找新家,它的心情怎样?可以怎么唱?
2、幼儿跟唱
提问:小小种子的家在哪里?小小种子最后落到了哪里?
三、感知乐句、熟悉旋律
1、观看动画再次倾听歌曲
提问:小小种子是怎么找家的?
2、教师演唱歌曲变出小小种子
提问:蒲公英的种子是怎么打开的?
3、幼儿倾听歌曲随动画提示变出小小种子
师:在你们的帮助下小伞都打开了,看看它是怎么飘起来的。
四、传递种子,感知乐句
1、教师示范传递方法
提问1:大风吹来,看我的种子是怎么飘起来的?
提问2:一个乐句飘起一个种子,落到哪里?
2、师幼一起传递种子
师:让我们的小小种子也飘起来去找新家吧!
五、游戏“大风吹”
1、交代要求:我做大风,歌曲唱完后,我说“大风吹”,你们就问“吹哪里”,我说“吹××颜色的小小种子”,××颜色的小小种子就赶紧找一张不是自己的椅子坐下来。
2、师幼互动游戏
师:大风仔细听,谁唱的好就吹谁。
教学反思
幼儿对种子发芽的实验很感兴趣,本节课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在上课的过程中师幼配合的比较好,幼儿在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很专注,能每天到教室就到自然角观察种子发芽,当发现在黑盒子里、在没水的瓶子里和在放入很多水的瓶子里的种子不发芽时有的幼儿能主动问老师。但大多数小朋友不是很主动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
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小小种子》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575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啄木鸟》含反思》:大班教案《啄木鸟》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感知乐曲的三段体结构,辨别音乐的不同性质,通过欣赏乐曲,激发幼儿爱护啄木鸟的情感,在理解乐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简单的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啄木鸟》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跟着音乐较合拍地做动作。
2、能听、看信号,在音乐结束后迅速找到相应的颜色场地。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能跟着音乐较合拍地做动作。
难点:能听、看信号,在音乐结束后迅速找到相应的颜色场地。
活动准备:
1、在场地上画红、黄、蓝、绿等大圈。
2、准备红、黄、蓝的图标。
3、配套音乐CD或磁带。
教师行为:、教师随音乐做动作,幼儿欣赏。
2、熟悉音乐,学习律动。
(1)听音乐合拍的拍手。
(2)听音乐做小碎步并加上拍手。
(3)更换动作听音乐做小碎步再分别做拍手、跺脚动作。
(4)跟着老师完整的做律动,重点练习最后一句在头上拍两下手。
教学反思:
教师的感情对于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因此活动一开始我就运用肢体动作和亲切自然的表情帮助幼儿以最短的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快思.教案网!我鼓励幼儿在音乐播放时随意的跟着老师做一些动作,为活动的开展创设了宽松自由的环境,整个活动进行的都很有序,孩子们得小碎步、跺脚等动作都做得很到位,看上去很快活的样子。
活动的第二部分,用语言鼓励幼儿用拍手动作模仿,这时部分幼儿的表现可能还不是很能跟上音乐的节奏,但对于这些幼儿来说能听着音乐模仿节奏也是有意义的。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游戏,我强调了游戏的规则后,就进行游戏,当我发出指令说:“红颜色”,可是好多幼儿都呆呆的站在原地,还有几个幼儿随便找了个圈站到圈圈里,我想是幼儿生活经验的缘故,孩子刚来幼儿园不久,平时这种游戏又做得不多,后来我们又经过了几次游戏后,孩子们越做越有趣,我们还把幼儿的活动拍下来,放到网上,孩子们看到了,都哈哈大笑起来,说:“下次我们还要来玩这个游戏”。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五彩圈》这篇文章共2229字。
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5以内数物结合》含反思》:小班教案《5以内数物结合》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游戏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感知数与量的结合,能从多个物体中取出5以内的相应数量的物品,初步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5以内数物结合》含反思教案吧。
怎样进行教学反思?何时进行教学反思?笔者认为,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生涯,而不是某一阶段的特殊任务。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就一节课而言,教学反思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而不应只是课后才做的事。
课前反思,明确目标加强自觉实践
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上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新课的教学前,必须充分了解关注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反思就是要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入点,使教学在可预见性的前提下向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向发展。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其实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教学实践表明,经过课前反思后的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课中反思,调控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尤其是进入新课程以后,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常常会有意外的场面突现,这就需要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引导他们走上自主探究的道路。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适时地调整、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课后反思,变过程终结为教学生成
教学后的反思是目前最广泛的反思形式,我们平时所说的反思通常指的就是课后反思。随着教学过程的终结,教师淡出了课堂教学,学生得到了成长和发展。但教师发展并没有终结,而是由课内走向课外,学生是发展的,教师也应是发展的。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课后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教学后的反思使教学经验理论化。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中小学音乐教师实施“反思性教学”是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 对音乐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 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 为不断优化后续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反思性教学”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 改变了原来从教师主观感受出发进行教学的弊端, 使教师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教学工作。使自己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从而促进音乐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
一、反思性教学的类型
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反思性教学, 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从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心理出发, 通过对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多角度、多形式进行科学的反思。在中小学音乐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1. 教学前反思
教学前的反思是指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的反思, 包括对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的设计、教学方案的编制等进行反思。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课程目标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 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丰富情感体验, 陶冶高尚情操。”所以音乐教师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 应从“学生需要什么”出发, 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主, 教学内容不仅应具有音乐性、审美性, 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 并根据学生的学识水平重组教材, 把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 让音乐课堂教学真正使学生感兴趣。
2. 教学中反思
教学中反思是指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及时的、主动的反思, 根据音乐课堂中的实际情况, 有效地调节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 对教学前的教学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
中小学音乐课堂不是车间的流水线, 同样的教学方法, 六十名学生可能有六十种不同的反应。音乐教师应从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 平等地融入学生,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时时关注学生的表现, 在不同的教学阶段,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心理、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等, 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策略, 尽可能地使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感知并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因此, 在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音乐教师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 不断验证在备课时设计的反思。
3. 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反思是指教学后音乐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行为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 包括对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
教学后的反思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从成功的课例中音乐教师们应该反思:“为什么成功?”“成功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教学的设计与过程有什么特色?”“哪些设计特别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等等, 从中总结经验, 指导实践。从失败的课例中音乐教师们应该反思:“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目标的设定不准确还是教学内容的失当?是教学设计不妥还是教学方法的应用?”等等, 从中吸取教训, 提出改进意见, 切实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能。
二、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反思性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来实现, 中小学音乐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1. 教育日志
教育日志是指音乐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记录下来, 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 以理清思路、提高认识、改进教学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2. 录像反思
录像反思是指通过录像再现自己的教学实践, 音乐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 通过反思挖掘自己的优点和弱点, 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能力。
3. 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这是指教师对他们在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寻求解决方案。这不仅在改善音乐教学实践上有重要作用, 而且有助于在学校音乐教师中间形成一种调查研究的氛围, 提高音乐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案例研究
教学案例研究音乐教师以某一教学事件或现象为研究样本, 通过观察、反思等反复地进行分析和研究, 以案例的形式来解释和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
5. 交流对话
交流对话这是指音乐教师通过与其他音乐教师的交流研讨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论, 进而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三、反思性教学是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
1. 反思性教学为中小学音乐教师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这个公式说明了教师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总结经验, 捕捉问题, 反思实践的过程。一个音乐教师能否成长为专家型音乐教师, 奥妙就在能否对自己的音乐教育实践进行不断地反思, 能否敏锐地发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并在反思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2. 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反思性教学赋予音乐教师新的角色定位, 改变了音乐教师被动接受教育理论、被动适应专家教授指导的地位, 促使音乐教师成为既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 又是自身教学行动的研究者。在整个科研中, 教师的反思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在反思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要不断地追问“为什么”, 这样将会增进音乐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促进了音乐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发展。
3. 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
反思性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思维再活化、再碰撞的过程, 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的审视与研究的过程。 (邹尚智:《教育科研与教师自主专业发展》, 开明出版社, 2008年第196页) 它帮助教师及时捕捉、分析、思考各种教学现象, 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 能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 从而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
四、结语
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的特征决定了音乐教师本身应是一个研究者, 教师越能反思, 在某种意义上讲越是好的教师。“反思性教学”是有实效、有价值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是促进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应该在教学中主动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 不断进行反思与提炼。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创新, 不断地完善自己, 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 走专业自主发展之路, 成为科研型、反思型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音乐游戏课后的反思】推荐阅读:
幼儿园音乐课课后反思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