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作文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让学生爱作文(共12篇)

让学生爱作文 篇1

一次学生在小练笔中写道:“刚接触作文时,我的心情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讨厌。我讨厌那像铁索似的作文题,死死地扣住了我想一展身手的心;我讨厌那千篇一律的作文内容,像党的政策一百年不变。”的确,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为作文而作文,为分数而作文,结果把作文当作编造谎言的园地,当作涂抹文字的游戏,当作折磨心灵的苦差事,学生一听作文就头疼,一写作文就绞尽脑汁。

其实,作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不应该是痛苦的事,而应该是快乐的事。心中不快,通过作文渲泄,达到心平气和,心中欢喜,通过作文诉说,心情恢复平正。在作文里,可以上天入地,呼风唤雨,可以连接千里,审视古今;可以嬉笑怒骂,痛快淋漓„„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要以平常心对待作文,要把作文当作自己的伙伴,当作贴心的朋友,对它哭,对它笑,对它诉说心事,对它畅想前程,无话不说,无所不谈,一天不见就不舒服,一天不和它沟通就嘴痒痒的、心痒痒的,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走出作文教学的怪圈,才能彻底放松学生的手脚,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作文。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把作文当作最好的伙伴呢

1.和作文一起游戏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最正当的行为,让游戏渗入到作文训练中,或者说让学生在游戏中作文,和作文一起游戏,玩中学写,写中再现玩趣,作文也就成为最稀松平常的事了,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和作文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记得有一次教三年级的学生作文,我让学生两个一组玩“遥控机器人”的游戏,一个做遥控师,一个做机器人,机器人得用红领巾蒙住眼睛。我挂出一幅简笔画,一只小鸭子,遥控师根据图画内容,用语言指挥机器人画画。游戏一开始,整个教室炸开了窝,一个个嚷着:“画一个圈,不对,不对。”“大一点大一点。”“画到中间去。”“再在下面画一个小叉。”等等,指挥画画的同学都憋红了脸,既为自己指挥不当而后悔,又为“机器人”不听指挥而着急,恨不得自己抓住笔画,机器人则是一脸茫然,既不知道自己要画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画的是什么,只能想当然,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成了个傀儡木偶。一声停止,展示作品,课堂上一片笑声,一张张兴奋的脸,一个个笑得东倒西歪。接下来写作文,同学们眼睛都闪着喜悦的光芒,红润的脸蛋上堆满了微笑,这是以往作文课所没有发现过的现象。30分钟,学生交卷,都有三、四百字,且篇篇内容具体,情景交融,学生真正体会到作文的快乐。事后,学生一直追问我什么时候再上作文课。

2.和作文一起聊天

作文是最忠实的伙伴,天天陪伴着同学们。当你烦恼时,可以向它倾诉,当你快乐时,可以和它分享,当你痛苦时,它会给你安抚,当你愁闷时,它会悄悄地到你身边,默默地跟着你,让你不觉得孤独。当上大队委,和作文聊聊值日的情景:“早上6:30离开家门,踏上一条忙

碌之路。一到学校,就和值日生一起站岗,一打早读铃,值日生吃早餐,我得去巡视各班早读,上完第一节课,又得空着肚子独自去检查早餐的情况,望着诱人的面包,只能干吞口水,好容易检查完,催命的铃声又响了,只能打起精神和饥饿作斗争——这样的日子持续一周,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就像快要被吊死的人突然松了绑。”烦恼的时候,和作文说说自己的心理话,排解心中的烦恼。作文是最好的倾诉对象,你可以尽情地对它说,没人打搅,没人干涉。

3.和作文一起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周围的生活写出来,把我们平日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的写出来,叙述喜闻乐见的事情,刻画具体可感的人物,描写时时变化的风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房前屋后栽了竹子,乘凉时,观察一下它的各种姿态,欣赏一下它轻轻摇曳的竹影,把园中之竹变成眼中之竹,进而变成“胸中之竹”,这样,写起来,挥洒自如,得心应手。草地上,飞过一只美丽的蝴蝶,吸引了自己的注意,悄悄地跟过去观察一下它那对美丽的大翅膀,它翩翩起舞的姿态,它自由自在地陶醉大自然的情景。生活中可写的东西太多,校长的讲话,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上学路上的风景,交警指挥,餐桌上的闲聊,一次实验,一次体验,一阵风雨,一张照片,一个过客,一次电话等等,只要留意生活,只要真心去感受生活,作文就会成为你忠实的记录者,成为你最好的伙伴,让你进一步体会生活的滋味,丰富敏感的心灵。

4.和作文一起幻想

儿童的心理结构是想象和幻想,用神话般的方式来观察现实和解释世界是他们固有的心理特点。儿童一般都喜爱童话,对童话里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在现实生活,碰到什么问题、难题或者一时弄不明白的地方,他们就会充分发挥想象,借助想象中的人物和情景来解决问题。记得有一次我布置学生写一篇童话,时间是一星期,字数不限,结果第二天就有学生交上作文,写了七八页,说当天晚上一直写到11点多。我一看文章,写一个小女孩发现了一种奇异果,可以凝固灰尘。文章想象奇特,文笔流畅,很有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为此,我决定编一本童话集,学生十分踊跃,真出乎我的意料,就童话题目也可以看出学生思维的活跃,诸如:在香水瓶子里的小女孩,侦探王阿里,末日之刃,1000只警卫猫,杀毒王和病毒王,小蟑螂历险记,鲁德茜和鲁德南,七彩花,埃拉西亚的光复,魔术手枪,一篇篇童话都倾注了学生的心血,不仅篇幅长,情节曲折,表达方式多样,叙述手法有变化,拟人、夸张、比喻、排比等修饰手法都会运用。

5.和作文一起学习

当学生用心去学习,认识大自然的规律,把握教学的奥秘,体会语言的玄妙,深入旋律的世界,参与体育运动,解读形与色的世界,实际就是积累信息,这些信息都可以转化为文字。

(1)和作文一起学习语文。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即是学生学习的范文,通过它领悟作者的写作技巧,又提供了练习材料,在学习中写作文,在作文中提高阅读的能力。学了《放风筝》,学生可以练习一下扎风筝,再写《扎风筝》,借鉴书中关于风筝的外形描写,降低了难度,学生在学中动手,动中练写,以课文为基础,又强化了对课文的练习。学了《凡卡》,续写一篇,想象一下凡卡的结局,或者给凡卡写一封信,告诉他怎么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学了《长城》,想一想劳动人民是怎么修筑长城的,描写一下当时修筑长城的场面。

(2)和作文一起学习自然。

自然课一般都要求学生动手做实验,并观察实验情况,总结观察结果,有时在课堂制作一样东西,这些都是很好的作文材料。观察实验,可及时作好观察记录,并通过一定的分析得出结论,这就是作文。做了一个小物品,用什么做的,怎么做的,采取了哪些步骤,做成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作用,一一写清楚,又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3)和作文一起听音乐。

音乐课训练的是学生的听觉,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练就灵敏的耳朵,拓宽观察的手段,会在生活体验中用音乐的耳朵去聆听去感受。听了《北京喜讯到边寨》,想一想哪一段旋律最优美,哪段旋律最强劲,音乐运用哪种乐器来表现,有几个层次,各层次又是怎么变化,对自己产生怎样的影响包括其他同学是怎样反应的,老师是如何引导的,一一想清楚,也就可以有条理地写清楚,再一次清晰体验到音乐的美。

(4)和作文一起画画。

让学生爱作文 篇2

有一段时间, 在我的周围, 屡屡发生钱包失窃事件。受害的不仅是学生, 还有有多老师, 而且钱一少就是几十、几百元, 能拿的钱就一分不剩, 情况非常严重, 很多家长叫苦不迭。后来我的钱包也在众目睽睽之下失窃了, 到底是谁在哪一个时间段里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屡屡得手呢?然而却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让我逮到了这只“黑手”。

学校早上8:15是全校学生下操场做操时间, 平时都要跟班到操场的我由于上公开课就转到教室拿小黑板, 却看见空空的教室里只有QQ在翻别人的书包。“你在干什么?!”“我……我想上厕所, 到同学这儿找几张卫生纸”, 她顿时面红耳赤。说得虽然合情合理但她慌乱的眼神提醒我, 事情并非她说的那么简单。“老师什么都看见了, 什么都知道, 给你一次机会老实说, 否则, 等把你送到派出所谁也保不了你那就迟了!”在我一再的追问之下, QQ终于承认自己一年来不下十次拿了同学和老师的钱。我震惊于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 处心积虑地适机对周围同学和老师的钱“下手”, 而且在长达一年的时间竟神不知鬼不觉。如不及时教育, 等以后到了中学, 甚至长大成人以后, 后果会怎么样, 简直不堪设想, 一定要制止事情的再发生。

事发后, 我立刻与其家长取得联系, 一下班, 我就直奔QQ家。她父母早已在家久候。一进屋, 看见的是宽敞的客厅, 考究的装潢。QQ的父亲坐在沙发上闷声不响地抽烟, QQ的母亲请我坐下。我们一阵客套之后, 就谈到正题。QQ的母亲抹着眼泪喃喃自语:“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呢?”QQ的父亲还是一声不吭, 脸色却极难看。我马上提醒家长, 应该把小学生中的这种现象和成人中的偷窃行为严格地区分开来, 应该耐心地对她进行启发教育给她认错的勇气, 使她不仅能认识自己的过错, 而且能看到错误发展下去的危害性。同时在交谈中我发现学生QQ家十分富有,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QQ去偷同学的钱呢?

为了查明根由我决定深入了解, 发现家长平时对孩子花钱十分的苛刻, 限制学生购买欲望, 怕她花惯了钱, 不给她买这买那, 不给她零花钱。而该生的占有欲强, 一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要, 但又不能通过正当途径得到它, 所以她只能拿、偷。其次家长与老师缺乏沟通, 如:该生用偷来的钱买的一些新玩具、新用品家长以为她是借同学的, 老师以为是家长买的, 以致未及早发现纵容她一错再错。其三, 学生对家长的恐惧, 家长的打骂教育使学生产生恐惧感, 家庭教育很难和学校教育配一致。正是这一系列的原因造成孩子长期的偷盗行为。知道原因后我首先告诉家长希望他们对待这件事要循循善诱地教育她, 不要采取打骂等极端的教育方法。最后我表示自己会及时对QQ进行有效的教育, 希望家长相信老师、配合老师的工作一起把QQ拉回“正途”。

几天后, 我就在她班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这件事说开了。 (但是我没有公开该生的姓名) 让大家都参与讨论。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处理方法。有的同学观点相当尖锐, 采取的方法也相当严厉。当我目光扫过QQ时, 她低头了, 我想她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至少她已经开始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脸红。课后, 我找了她谈心, 在严厉批评错误的同时, 也诚恳地向她提出希望。她直愣愣地看着我, 充满了后悔、不安和忧虑。最后, 我拉着她的手用平静的语气对他说:“这件事到此为止, 好吗?老师相信你, 这一定是最后一次。以后你还是老师的好学生!”看到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我回以她支持的微笑, 紧紧握着她的手, 走进了教室。

通过这件事的处理, 不仅让及其QQ父母受到了一次难忘的教育, 也提醒着家长, 现在人们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独生子女更是泡在糖水里长大, 他们对生活及各方面的要求也渐渐地高了, 在欲望得不到满足时, 他们中的极个别人会忽然冲动去拿别人的东西 (据我解, 在其他班级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种现象) 。所以作为家长要多花一份心思在孩子身上关心孩各方面的需求和变化, 对于孩子物质上的需要固然不能宠惯, 但也不能盲目限制, 极端化的做法只会弄巧成拙, 甚至扭曲孩子的心灵。让我们老师、家长乃至全社会都来重视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 使他们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健康成长!.

让学生从“爱作文”到“会作文” 篇3

语文活动课上,我和学生围绕“作文话题”展开了一次对话:

“同学们愿意吃饭吗?”我问。“愿意”,“不太愿意”,同学们回答着。“那为什么每个人都要吃饭呢?”学生不约而同地回答:“不吃饭会挨饿。”“对了,吃饭有吃饭的理由,那你们说说,学生为什么要写作文呢?”“为了完成书上的作业”;“为了长大后当作家”;“为了发表,赚稿费”;“为了考试考出好成绩,最后能考上大学”……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着。我说:“同学们的道理很充分,但还不完全正确。写作文一是为了记录生活,表达感情;二是为了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三是为了培养出口成章的才能。”同学们似懂非懂地看着我,听我陈述理由。

“写作文”是记录生活的快捷方式。作文是有字的生活,生活是无字的作文。人生有太多的欢乐和趣味,有无数的挫折和后悔……怎样留下五彩纷呈的生活,记录成长中的喜怒哀乐,让生活在记忆中永存?用绘画记录吧,太单调!用照相、摄像记录吧,太奢华!最好而又最简便的记录方式其实就是写作文。

在课文中,我们找到了最好的答案:《鸡毛信》、《小英雄雨来》的作者,让我们认识了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小英雄海娃和雨来,还让我们了解了抗日战争这段历史;读了《春蚕》、《荔枝》、《秋天的怀念》这类文章,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厚重的母爱之情;读《桂林山水》、《西湖的“绿”》、《迷人的张家界》、《绿色千岛湖》,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笔下的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读《黄河象》、《2030年的一天》这类课文,我们感受到了科学的奇妙,想象到过去和未来的新奇有趣……

诚然,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的思维轨迹;每一段文字都是作者心灵的感动;每一个句子都是作者生活的浪花。为了记下我们的快乐,留住我们的精彩和感动,更为了让我们的教训能警醒别人,我们要好好的学习写作文。

“写作文”是提高阅读水平的原动力。阅读促进作文已经不容置疑,其实,阅读和作文是“互利互惠”的关系,“写作文”对阅读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写作文”好比建房子,“阅读”好比欣赏别人建好了的房子。不会建房的人“欣赏房子”,只会从房子所处地段、房子面积、房间布局、装修样式等外在因素去评价房子,而会建房子的人“欣赏房子”除考虑以上因素外,还会从房子的设计理念、内部结构、材料性能等因素去深入探究。同样的道理,当我们有了较强的作文能力之后,阅读文章时,就能从写作背景、写作意图、文章的结构思路、语言特点等多方面去解读。

“写作文”是成就梦想的阶梯。人们熟知曹雪芹,是因为他的《红楼梦》,李白、杜甫、白居易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是因为他们脍炙人口的诗篇。中国古代,“一篇文章定终生”的史实举不胜举。当今,考公务员要能写作;学经商要会订计划;企业挑人要有令人信服的职场演说;当导游要有入情入景的解说能力;即便当宇航员,也必须会做报告,能出口成章……因此,无论每个人的梦想和追求是什么,无论我们今天斑斓多姿的梦想能否在明天实现,但是,梦想是属于每一个人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我们做教师工作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火,用我们多彩的课堂激励同学们朝着梦想的方向努力,向着梦想的天空飞翔。所以,同学们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不会“写作文”行吗?

二、探寻三个途径,“会作文”不用商量

明白了“写作文”的理由,还得引导学生探寻“会作文”的途径。其实,写作文不难,会说话就应该会写作文。不过,说话也有技巧,只说出内心真实的感受,不一定算得上会说话。写作文时,只把原始真实的文字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好文章。写作文不是纯粹的“我手书我心”的自娱自乐,好作文既要内容真实,又要语言生动、结构精巧,还要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写作文”与“做饭”、“建房子”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通过比较,能降低同学们对作文认识的难度,还能帮助同学们探寻“会写作文”的途径。

途径之一:积累丰富方能成“巧妇”

积累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我们每天都体会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也会由此产生各种感受,要留心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多积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坚持下去,就能成为“有米之炊的巧妇”。

积累语言。语言好像房子,词句好像砖和木头,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学生多记一些课内外读到的精彩段落和句子,多记一些名言警句,力争在每次习作中,尝试着应用,便能使习作生动感人。

积累写法。模仿是学生走向自我创作的一种捷径。在学生积累了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着模仿别人的写法进行习作。在学完《芦沟桥的狮子》一课后,让学生模仿“有的……有的……有的……”描写片断;读过《露珠赞》,让学生仿写《粉笔赞》,学过《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让学生学习“运用想象写细节”。董存瑞炸暗堡时,作者根本不可能靠近董存瑞,体察他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为了服务中心,作者通过想象,写出了“董存瑞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等细节,让董存瑞这个英雄形象高大真实。

反复模仿,学生就有了能力迁移,继而能够想象创新。有个学生模仿老舍的《荷花》,写《校园后面的桃花》,把三月的桃花园比作人间仙境,把单个的桃花比作显美的小姑娘,把一丛丛的桃花比作挤挤挨挨的小朋友在说悄悄话……

写作文的灵感怎样得来?不是等来的,不是盼来的,它是日积月累的情感火花迸发的表现。当火花闪现时,应赶快记录下来,积累丰富了,写作文就自然信手拈来,习作也就自然生动、完美。

途径之二:勤练会改成“写手”

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游泳、开车、杂技表演等,都是训练到一定程度后才能技术娴熟。写作也是一种技能,也需要多次反复的训练。我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经常进行片段练习,几乎堂堂课有口语训练,每周除“即兴作文”(因活动而作文)外有一次周记,两周一次大作文,一次师生共同参与的习作评讲活动。凡是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鼓励他们记下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记下对人、事、物的见解和点滴思考。学生反复练习,稚嫩的笔就会越练越熟练,充满童真的思路就会越来越舒坦,作文技巧就自然越来越高。

建房之后要装潢,房子美观的装修让人赏心悦目。作文写好之后要修改。习作中写错了,写漏了,重复了,词序颠倒了,词不达意了……都需要反复琢磨,适当调整。让学生养成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这样,他们才会不断去推敲,怎样写才会表达得更好些。古人贾岛的“僧敲月下门”,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我们写作时用心遣词造句的典范。

叶圣陶先生指出:“改与作的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的能力……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学生做错的数学题可以让学生自己订正,那么作文中的差错,为何非得教师越俎代庖呢?学生写,教师改,似乎是天经地义,那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写了文章,谁来帮助他改呢?所以说只有让学生自己掌握了修改本领,养成修改的好习惯,今后才无需愁恼,才能“丰衣足食”。不过,教师要教给学生自改或者互改的方法,教学生按照“读(原作)——想(要求)——改(增、删、调、换)——评(写评语)”的程序反复训练。待学生修改之后,教师再次修改,并进行评讲、评议,让作文教学呈现序列递进的状态。

途径之三:搭建展示平台,激励学生保持兴趣

兴趣是作文的内在动力,是一种长效的兴奋剂。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成就感,增加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是提高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每个同学从内心都渴望展示自己,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表扬。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体验作文成功的喜悦,增强写作的自信心,老师应该充分利用班内交流、评赏的机会。比如让学生到台前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同学听;把学生的优秀习作打在屏幕上让同学们读;把优秀的习作张贴在班级的“小作家习作”栏里,供大家欣赏……此外,老师还必须为学生搭建更大的舞台,在校园开辟“展示橱窗”,鼓励学生向网站、报刊社投稿发表,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习作大赛等,以此激发孩子们的长效写作兴趣和创作热情!

总之,爱作文能让我们的言行充满睿智,让我们的梦想不断超越;会作文能让我们的思维更富条理,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激情。就让我们的学生和我们一起永远徜徉在“爱作文·会作文”的云彩里吧!

(作者单位:湖北省巴东县民族实验小学)

如何让学生爱读书 篇4

我们应该创设以下几个方面情境来激发儿童爱读书的兴趣

(一)在好奇中读书

一个人求知欲望应该是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的合金,因此儿童生来就富有好奇心,教育者就可以利用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来引发他们爱读书的需求。例如,你可以提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当孩子急需知道答案时,你引导他读有关科普的书籍,这时候读书的需求是来自孩子的需要,在这样的读书活动中不仅能培养他爱读书的良好习惯,而且还可以对科普知识产生兴趣。又如,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当你给他讲故事时可以把很关键的内容不讲,这时候他特别需要知道,你让他自己在读书中找答案。总之,我们可以从儿童的好奇心理出发来引导他读书的兴趣。

(二)在挑战中读书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胜好强富有挑战性,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儿童这一心理特点在读书过程中给他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例如,格林童话中“灰姑娘”的故事,可以对儿童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个世界有名的童话故事,你能找到故事中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吗?这种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会让他更认真地读书,一旦他能找到不合理之处(夜12点钟声一响,什么都变回去了,为什么水晶鞋没有变回去?)他的好胜之心,喜悦之情可以说是促使他想读书的最好支力。

(三)在需要中读书

当儿童在学校或家中碰到了一些问题,如需要对人对事了解更广的知识,家长和老师可以不急于告诉他答案,而是告诉他可以找哪些书,指导他从书中如何查找等,这样儿童带着需要而去读书,通过读书又帮助他解决了问题,这个过程本身已孕伏和增强了他对读书的自我需要。

(四)在奖励中读书

读书是一种行为,我们能把儿童的这种行为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又从主动转化为自动,即形成习惯那是终身受益。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必要的强化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儿童对外部的强化是很在意的,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代币法。如规定读5本书可以得到一张读书小学士的奖状,有5张读书小学士可以换取一张读书小硕士的奖状,有5张读书小硕士可以换取一张读书小博士奖状,这种奖励对小学生来讲非常起作用。儿童开始是为了获取奖状而读书,而在一本又一本读的过程中,他知道了许多故事,懂得了许多知识,逐步对读书本身也产生了兴趣,这就从被动读书转化为主动读书,最后会转化为自动,即形成了爱读书的习惯。父母也可以用奖励他图书的方法,让他自己到图书大厦挑选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帮助他建立自己的小小图书角,这些措施均可以促使儿童自小爱读书的行为习惯的形成。

五)在交流中读书

孩子读书,如果父母也和孩子一起读,在读书之后,在家里可以进行读书的交流。在学校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内进行读书交流会。在交流过程中互相能受到启发,并能促使孩子去读更多的书,交流过程互相讲述读书的体会,彼此能得到教育,促进每个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六)在展示中读书

让“爱”永驻学生心灵深处 篇5

在教授新课之前,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小时候睡觉时的情景。大部分学生都说自己小时候睡觉都是妈妈边唱摇篮曲边拍自己入睡,而妈妈为了使自己的小宝宝能睡得好,就自己在旁边守护着……从他们的言语中,我知道:妈妈是他们最爱的人,也是最爱他们的人。而这,恰恰是我这节课的教学主线。

接着从学唱歌曲时就带入感情。我是这样对孩子们说的:“你对爱是很深很长的,所以我们在唱这首歌曲时,就要用一种稍慢、轻柔的声音深情的演唱。”在这样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们常得都非常好,可见,是感情起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再以小组形式来表现,我能看出,每一位学生都是饱含深情的演唱的,把自己对爱很好的表现出来了。

在这节课中,正是抓住了学生心灵深处最真挚、最纯洁的爱,抓住了学生的动情之处,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之上,使演唱和歌曲达到情感共鸣,将歌曲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我认为这样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学生沐浴爱的阳光 篇6

了解了他的基本情况后, 笔者觉得, 对这样的“头疼生”应该严加管教, 多批评他, 对他犯下的错误从严从重处理, 这样才能震慑他, 让他听话。

从高一开始, 笔者就对他非常的严厉。曾经, 因为他迟到次数多, 笔者把他叫到办公室批评了整整一个小时;因为他没穿校服, 笔者就罚他做值日;因为他早上到校后不交作业, 笔者怒气冲冲地抓过他的作业本, 一把摔在地上;因为他上课不注意听讲回答不上问题, 笔者就久久不让他坐下……后来, 他渐渐不和笔者说话, 对笔者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强烈。到了高一的第二个学期, 在他犯错误以后笔者批评他时, 他表面上很听话, 其实笔者说的话他根本没听进去。有一次笔者还发现, 他在贴吧上评价笔者冷酷无情。最后, 笔者对他的教育工作陷入了僵局。

冷静的思考后, 笔者发现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自己更多的是居高临下的批评和斥责, 因为怒火遮住了眼睛, 所以没有注意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责任感。利用课余时间, 笔者及时从同学、其他老师、张军的爷爷奶奶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 知道了其实他是因为缺少关爱, 所以没有兴趣学习, 而且他想利用不穿校服等不遵守纪律的方式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但是, 他越这样做, 就越受人歧视, 遭人嫌弃, 慢慢地就进入了恶性循环。

笔者发现, 自己的这种“批评+批评”的教育方式不能再持续下去了, 应该用真情和爱去感化他。笔者想, 既然他很聪明, 也想引起大家的注意, 应该让他当班干部, 把他的亮点释放出来, 这样既能满足他的愿望, 还能很好地约束他。因为笔者带物理课, 于是就让他当了物理课代表, 有了更多和他交流的机会。在他工作中, 笔者时常表扬、鼓励他, 并督促他学习。当他犯错误时, 笔者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批评他了, 而是给他讲道理, 和他平等地交流, 让他把他的想法说出来。有时候还主动找他聊天, 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和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工夫不负有心人, 过了一段时间, 他渐渐地找到了自信, 学习态度也端正多了, 虽然上课偶尔还会开小差, 但绝大部分时间能认真听讲, 发言较以往积极, 而且作业也能及时完成, 学习成绩在稳步提高。看到他的进步, 老师、同学、家长都很欣慰, 对他的看法也在不断改变。高二、高三两年的学习中, 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尊敬师长, 团结同学, 遵守校纪校规, 努力学习, 不断进步, 最终考上了一所他理想中的大学。

这件事情使笔者认识到:没有差的学生, 只有不当的教育方式。最初在教育张军的时候, 笔者除了批评还是批评, 而且每次批评都是笔者说话, 一句话都不让他说, 因为笔者当时觉得这样的“头疼生”说不出什么有意义的话来。笔者反省自己的时候还发现, 平时和他在一起的时候都是满脸的严肃, 竟然都没对他笑过一次!难怪他会评价笔者“冷酷无情”!现在想想, 当时的教育方式真的太不当了!笔者应该学会热爱学生, 对每一个学生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的激励, 做到因材施教。

张军的转化让笔者认识到, 不应该平时什么都不管, 仅仅在学生犯错的时候狠狠地批评一顿, 而应该把教育贯穿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用更多的爱来关心学生, 挖掘学生的优点, 使学生感觉到他也是受人重视的。

“教育的核心是情感, 情感的核心是关爱。”只有带着爱心去播种, 教育的春天才可能到来。

罗曼·罗兰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 先得自己有阳光。”教师心中的阳光无疑就是那颗爱学生的心。有了爱心, 面对学生才会多赞扬、多鼓励、少训斥、无讽刺, 才能使学生陶冶情操, 发展智力, 提高觉悟, 健全人格, 从而达到塑造灵魂的目的。

让学生真正爱学习 篇7

一、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克服自私心理

自私心理,指的是言行举止只考虑自己本人的利益,只以自己的喜好为出发点,而没有从社会大局和集体利益着想。

对于这类学生,既要发挥其学习上的积极性,更要抓住尊师守纪听从教导的特点,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能以其优秀的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去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成为关心集体和关心他人的带头人,达到既帮助别人又改造自己的目的。为此,我常常在班级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结合课程特点,恰当进行教育,使得他们明白,具有良好集体主义精神的学生,一切言行应以广大群众的最大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然后我根据他们的特长和意愿,分配适当的工作,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同时受人管理,让他们去处理集体中的人际关系,以逐步培养社会主义责任感,把“自我”融入集体的“大我”之中。曹天晴是班团支部书记,学习成绩优良,处事公道,在同学中有影响,班干部愿意倾听他的意见,但他的思想顾虑较多,不敢与不良现象作斗争,对一些违纪事件未能大胆制止,事后亦不敢如实反映。对他我便注意引导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布置任务,及时检查;有了点滴成绩,表扬他,出了问题,我为他承担责任。于是他主动大胆工作,不仅惜时、刻苦拼搏、成绩优秀,而且处处关心集体,为建设“友爱、求实、进取、创新”的班集体出点子;还组织全体同学开展活动,积极协助班主任做后进生的思想工作,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与班集体荣誉联系在一起。

二、不断激发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克服保守心理

保守心理,指的是希望维持现状,不求上进的心理状态,这类学生仍能尊师守纪,学习成绩较好,但缺乏竞争心理,满足于现状,学习不肯花大力气,抱有“完成任务”的观点,只求“学业过关”。

对这类学生,应以鼓励和激发教育为主,要坚持以转变观念为主的正面教育,尤其是要依据形成其观念的心理因素,扬长避短,做细致的启迪工作。学习上不降低要求,在要求他们同尖子生完成同样的综合题的同时,也尽量为他们创造显露自己才华的机会;课堂上提问时注意照顾他们,将问题设计得稍浅些,使这类学生尝到“跳一跳,摘到了桃子”的“甜头”。另外,注意及时表扬。心理学表明,每个人都愿意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去年我的班上有位男同学,头脑灵活,但成绩一般,进入后半学期学习,劲头仍不足,一心只求合格就可以了。在考前模拟时,这位同学英语得了75分,虽然在全班同学中属于中等的成绩,但比过去已有了进步。因此,我抓住这一机会,表扬了他,并在个别谈心时对他的进步、近期的投入给予充分的肯定,从此他学习的热情高了,经常钻研数学题,不懂的主动去找老师弄个明白。于是我又特意赠他一本《中学生学习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钻研,结果成绩大有提高,期末考试跃上85分,并且成绩一直维持至今,处于尖子生的行列。可见,教师能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表扬肯定学生作出的努力,将对学生的进步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一旦当他们看到自身的能力,就必然会增强竞争意识,使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引导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这里所指的,并不是性格的一般特点,而是过度的怯懦和自卑。

对于这类学生绝不应抛弃他们,而是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心。这种爱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摆脱自卑的阴影,找回自信。记得有人曾经讲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若一个人丧失了自信,缺乏内在的动力是不可能积极进取的,要发掘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向爱迪生、陈景润、张海迪等人物的事迹学习,排除心理障碍,放下精神包袱,抬起头来向前走。二是要在学习中“拉”他们一把,耐心为他们补习基础知识,指导他们解题,给他们布置最基本要求的作业;另外,利用小组学习形式,引导他们学会主动参与学习,号召学习好的同学与他们结对子。然后把基础差的同学分配给成绩好的同学同桌,以方便帮助基础差的同学。再者,教学中注意分层施教,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使他们从“不懂”转变为“开始懂”,然后再逐步提高要求,并有意识地选一些较高难度的题挑战他们,或巡视堂上练习时发现他们做对,就让他们在黑板上演示,使他们也有表现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消除了他们的焦虑和自卑的心理障碍,增强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总之,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从源头上根治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以达到增强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让学生从爱老师开始吧 篇8

李 明

不少老师在“课”余饭后都发牢骚:现在的孩子怎么一个个都不爱学习?其实,老师们想一想:难道我们天生就爱学习吗?贪玩、调皮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连这点天性、童趣都没了,他还叫孩子吗?如果孩子天生就能刻苦学习、奋发读书,还要我们老师教育引导干什么?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往往罪魁祸首就是我们老师自己。老师们,学生都爱你们吗?

“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大家可能都很熟悉,出自汉朝伏胜《尚书大传•大战》一书中的“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意思是:因为爱一个人,也就连带喜爱他的房顶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与他有关的人或物。我国自古流传一种迷信习俗,认为乌鸦是“不祥之鸟”。它落到谁家的屋上,谁家就要遭遇不幸。可是,有人因为爱那房子就连那不祥之物也爱上了。这种“爱”虽说有些滑稽可笑和盲目,但也给予我们这些为人师者一个深刻的启迪:如果学生爱老师,他就能爱我们所教的学科,聆听我们的教诲,真正爱上学习。

我就有这样的体会和经历。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个叫孙兆喜的老师。上三年级时,他先是教我们数学、音乐、美术、体育,并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后来学校扩充,增设了初中部,他又教我们初中数学、物理和化学。他上课有个特点,从不翻看教案和课本,随口就能说出教科书第几页第几行是啥内容,时常让我们瞠目结舌。数学课上,他会用动听的故事和实际生活情境把我们引入数学知识的海洋;音乐课上,他会用动听的音乐(手风琴、笛子、脚风琴演奏)和我们打招呼,对我们实施课堂评价;美术课上,他会用实物模型、示范画与我们交流绘画手法,带我们到广阔的田野上去郊游、写生。还有体育课上的跳绳(自己家里干农活用的麻绳)、红黄接力棒(是他自己用木棍油漆而成的),物理课上的瓷盆、茶杯、自制弹簧秤(橡皮筋制作的),等等。这一切,如今都历历在目。那时,我本是一个调皮捣蛋、旷课逃学、“不务正业”的“坏小子”。自从孙老师成了我的老师,我忽然间脱胎换骨,萌发了学习冲动,从心底里泛起“长大要做孙老师那样的教师”的念想,后来还成了同学们羡慕的“三好生”。长大后,我毫无悬念地成了教师。所有的这一切,都归功于我对孙老师的爱。

如何让学生爱学语文 篇9

——家长叮咛孩子:“要听话,上课要认真听讲,回答老师的问题。”

——老师要求学生:“要听话,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踊跃发言。”

然而,孩子是怎么做的呢?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是孩子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呢?

第一、冲破束缚放飞心灵

冲破束缚放飞心灵 ,就是要允许答案的多元化,允许不同意见的产生和存在,不再以教参为唯一标准,而是,你有理,你就是正确的。允许“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让课堂精彩纷呈。

比如:画苹果。美国教师上了一节美术课,指导学生画苹果。学生在画完苹果后,将画纷纷贴在黑板上,而有一个同学的方苹果显得特别扎眼。于是,老师请他说明一下,为什么画的苹果是方的。该生说,家里买的圆苹果特别容易从桌子上、茶几上滚下来,而他不得不钻到桌子底下、茶几底下去捡,所以,他希望苹果是方的,这样,不但不容易滚落,也便于装箱。结果,他的方苹果得到了老师的大力表扬。一个方苹果使课堂精彩起来。

苹果在我们的眼里都是圆的,而在孩子的心里,它可以是方的,珍爱学生的思维,保护他的想象力,才能使学生有更好的思想,才可以使他们更爱语文课。

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表现,及时调节情绪

孩子的喜怒哀乐常表露无遗,刚才还是郁郁寡欢甚至哭泣流泪,可转而却早已与同学一起玩耍嬉戏,转悲为喜,破涕为笑的情况屡见不鲜。针对不同的表现,教师都应预以高度的关注与调节,让孩子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学会坦诚,更学会交往。班中的朋伟性格倔强,脾气暴躁,与同学相处不好。这学期,这样的情况时有所见

师:你打别人对不对?

生:是他先骂我,然后我才打的!是他先错!

师:他骂你已经不对,你打他对吗,岂不是错上加错!

这样的方法屡试不见效。于是有一次我换成这样说:“老师觉得很难过,如果是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先静下心想一想他为什么骂我?有没有误解?除了打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吗?”“这就叫‘三思而后行’!”……没想到朋伟居然没有像以前那样急切地辩解,而是咽下想说的话看着我,我不失时机表扬道:“你看,多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三思,相信你以后的行动会更精彩!”

从那以后,他很少与别人脸红脖子粗,回家后连父母都欣喜于他的改变。我想,小小年纪原来又很执拗的他真学会了一点点“三思而后行”吧!更令人高兴的是上语文课他都积极回答问题,我想这就是走进孩子的心灵的魅力。

第三、重朗读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全国小语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先生说过:“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新课标在目标定位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实践经验也告诉我们,朗读是学生领略课文蕴涵情感的最佳途径,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第一段,我是这样处理的:第一句:天/灰蒙蒙,又阴/又冷。指导学生用低沉、悲伤的语调朗读,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了人民对总理的哀悼之情。第二句: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挤满”、“长”、“多”三个词读重音,使学生在朗读中也和人们一样沉浸在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中。如此引导,学生品出了言中意,言中理,言中情,既丰富了语言库存,又陶冶了情操。学生也更喜欢了朗读。

第 四、重视阅读

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俗话说:“学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书读得多了,不仅有助于提高赏析能力,写作能力,还能陶冶情操。我坚持让学生每日阅读、读范文、记笔记。这个活动坚持了两年,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现在学生作文的语言有了很大的变化,作文中的词汇丰富了,文章也显得流畅了,重要的是学生从此更喜欢上语文课了。

第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教师讲解激情满怀,生动传神,学生学习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反之,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必然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教师教学也不能得心应手,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呆板。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

浅淡如何让学生爱说英语 篇10

一、存在的问题

1.缺语境。很多人在国内学了多年的英语, 却总是学不好, 而到国外一年, 就能说一口流利的标准英语, 这充分说明语言环境对英语口语学习的重要性。国内学生在汉语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 接触真实英语交际情景的机会非常局限, 仅在课堂上偶尔接受一点听说训练, 难以在课外得到巩固。

2.难开口。在英语课堂上, 对老师的提问, 很多学生知道答案, 却选择沉默, 不敢开口, 使学生丧失了许多练习的机会。平时的训练又极少, 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甚有限, 开口时诚惶诚恐, 怕出错, 怕受老师责备, 怕被同学耻笑。进而导致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显得焦虑和紧张, 难张口, 最后宁愿选择沉默也不愿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出丑”。

3.搏分数。在升学压力下, 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升学考试, 认为口语训练是浪费时间。多数的家长们只盯着孩子的分数看, 因口语考试往往不在应试之列而容易被家长们抛弃。

二、有效对策

1.改变教学模式。传统的英语教学多以灌输为主, 教师照本宣科, 死记硬背, 这种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丧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所以在英语教学中, 应“寓教于娱乐中”。如教学“ruler”、”pencil”这些单词时, 可让学生说说自己都有哪些文具, 写在黑板上, 再标上英语, 运用“I have a……”。说一说, 这样既能够使学生很快记住这个单词, 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2.培养跨域文化意识。奇特的异域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比如“dog”这个词在汉语里狗经常是用来表达不好的、令人憎恶的情感,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 狗却是忠诚的象征, 例如“a lucky dog”应该译为“幸运儿”非“幸运狗”, “love me, love my dog”则译为“爱屋及乌”。又比如“白色”这一颜色在中国象征了凶兆、失败、等不祥之思, 而在西方文化语境中它却象征着高雅纯洁、纯真无邪, 如“a white soul”就译为“纯洁的心灵”等。

3.和谐的师生关系。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兴趣产生的催化剂。聪明的的教师会将教学中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 变成了“我们”的关系, 在相互依存中取得的心灵沟通, 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 分担挫折的烦恼。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 使得学生不怕出错, 敢于开口说英语。当你面对那些胆小、基础差的学生时, 不要吝啬你的微笑和鼓励性的语言。因为这些会给他们莫大的鼓励与支持, 会让他们感觉到亲切, 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4.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英语教师应当重视语言环境的创设, 坚持用英语教学, 配以丰富的面部表情和灵活的肢体语言, 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英语语言状态, 让课堂成为学生们的表演舞台, 再通过图片、动画、音乐和对话创设情境, 让学生置身于英语世界, 进入角色, 迸发表达欲望。另外还可以通过装饰教室来营造英语语言氛围, 在课程表、宣传栏、黑板报、名言警句等方面采用中英文对照的版本。还可利用课外活动课播放经典外国电影、歌曲等, 让学生耳濡目染, 逐渐形成英语语感, 轻松进行英语对话。

5.克服心理障碍。刚学会英语就要跟别人对话, 难免会有心理障碍, 怕说不好, 那么我们我们可以先跟自己说英语或跟好友练习说英语入手, 第一、和自己说英语。一般是自言自语说英语或听完某条英语新闻后我们自己复述一遍, 或者看完某篇文章后用英语复述一下故事的大概意思。第二、与好友对练。当我们有了一些基础, 但还不是很好意思去跟别人说的时候, 我们可以选择跟自己的好友进行对练。聊的时候要先听对方说自己的话题, 再表达自己的观点, 表达不了的就双方相互讨论, 查词典, 纠正口语错误, 一举多得!

三、总结

学生英语口语能力薄弱, 是每一个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的问题。教师要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转变教学观念, 重视英语口语训练, 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 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促动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艳梅.浅谈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 2008.

[2]于华.对于中国学生英语口语习得的心理障碍分析[J].学科教育研究, 2010.

小学生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 篇11

视频里演讲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事,确实如此,现在想想我都觉得惭愧。比如奶奶天天给我洗衣服,烧好了热腾腾的饭菜等我放学回家吃。我生病的时候,还喂我吃、喝,总怕我饿着、冻着。而我呢?时不时会冲她发脾气,有吃的也没想过先给奶奶吃。

妈妈平时爱唠叨,我就巴不得她白天晚上都上班,这样就管不着我了。每次和爸爸出去,他自己总舍不得买,而对我的要求不管是吃的、喝的、还是穿的,总会满足我。

让学生感受到爱班主任培训体会 篇12

20xx年12月9月下午,由德育校长对我们班主任进行了培训,经过1个多小时的学习,再加上这几天我对培训材料的进一步研读,使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现将我的学习心得体总结如下:

的确,爱是第一块基石,爱也是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不经意的表扬,都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时常都听到家长或同行在诉苦:我不是不教,而且还很努力地去教,讲了不少的道理,牙齿都快要磨光了,他(她)听的时候,什么都懂,甚至比我还懂,头头是道,可真正做的时候,又完全是两码事了。

这问题出现在哪里呢?仔细认真地想一想,我们就会发现,这根本的问题就在于,这些“言行不一”的孩子所接受的是“教” 而不是“感”。“感”是一种心灵的碰撞,“感”是一种情感的交融。用充满智慧的爱,让学生感受到“爱”,心灵受“触动”、受“震撼”,让其教育语言、教育行动震撼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才能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目的。

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误,而教师需要做的是如何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引导、教育。班上有个我一直认为非常优秀的女孩子,有一天,却把一个同样是老师认为很棒的学生的试卷改为自己的名字了。当我来到她跟前时,说:“你是我们班上学习最棒,行为最佳的孩子,能告诉老师,今天你们组有个同学的.作业的名字是谁改的吗?”稍作停顿后,她低声说:“是我改的”。“她的卷子做得比我的好,我把她的卷子拿了,她就没有‘星星’加分了…老师,现在我知道错了,我不应该这样做,我应该努力学习与她比赛。”说完,她惭愧地低下了头。我摸了摸她的头,给了她一个宽容与信任的微笑。是呀,每个学生都在努力尝试成功,渴望成功,一次小小的错误与成功所产生的冲击波,可能影响其一生。因此,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我们对学生要做到宽容,好好地去爱护幼小的童心。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关爱的微笑,一个有力的手势...都会让学生感受到你是否喜欢他,是否爱她,从而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勇敢地去面对,去改正。

班主任是学校最辛苦的群体之一,班主任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班主任的工作是事无巨细、千头万绪的,大到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小到关心学生在校期间的衣、食、居、行、学习及心理状态。所以说“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一个班学生整体思想品德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习风气好坏,学习成绩的高低等关键在于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比如说,最近的H1N1的防范工作,作为班主任,无论是从查体温还是报人数等每项细小的工作,哪一项能离不开我们班主任老师双眼。虽然辛苦,但看到我们班没有一个因H1N1的传染而生病的学生时,我的心里感到很高兴。

上一篇:风景优美的南屏山300字作文下一篇:年终优秀施工班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