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美修改版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和谐美修改版(精选5篇)

和谐美修改版 篇1

高纪平

印东雷

摘要:从国学文化的儒、法、道方面理解质量文化的中国式传承,借以阐述中国式的质量管理哲学。

关键词:儒 法 道 质量管理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其中之集大成者,不外乎儒、道、法三家,对于当今的企业质量管理来讲,这三大文化的传承各有各的优势。一、三大文化的产生渊源

探究三大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发现,儒道法全部产生于先秦的大变革时代,其社会发展变化为:

(1)科学技术得到根本发展,代表表现为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从而改变传统集体耕作的生产方式;

(2)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革,从只对公地征税变为对私田征税的“初税亩”;

(3)社会意识形态发生转变,随着周朝的君权旁落,出现了“君子有勇无义而为乱,小人有勇无义而为盗”的伦理判定”和“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现实反映。

在三大文化中,“儒”和“法”代表社会大变革中的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所不同的是,儒家在制度和文化中,更强调教化的作用,更看重长远利益;法家更强调制度作用,更偏重眼前利益。换言之,在民主和权威两大关系中,儒家更偏重民主,法家更偏重权威(法家主创业,儒家主守成)。“道”家代表社会大变革中的没落阶级利益,即社会地位绝对下降,短期内无法回升的阶级利益,换言之,不得志者利益。三大文化中的共同点是全部承认人们追求富贵,并在追求富贵的过程中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从而有害于未来理想和谐社会的出现。不同点为,儒法两派欢呼社会的进步带来的人性的普遍解放,但也看到了社会进步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无序现象,为解决社会的无序现象,儒家主张通过教育的方式以义节利,强调民间自觉的力量;法家则主张以暴力消除社会的过分追逐利益的趋向,强调权威的力量;道家主张垂拱而治,主张一种的社会大同的理想状态。

二、儒家思想对质量管理影响

在儒墨道法三大文化传承中,儒家思想为三种文化的核心,其他两种文化都与儒学有关,都从不同方面发展了儒家学说,儒家思想的特点便是中庸之道。儒家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中国古代以及近现代有多位大师对中庸有过解释与评论,其中,《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朱熹注:“中者,无过尤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孔子“中庸”思想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反对过与不及,要在过与不及两端之间转折和把握一个中点或度,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并保持事物的常态不变。中国人具有的中庸特点,而这就给中国制造的质量管理添加了几分中国特色,进而在具有中国的传统文化熏陶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质量管理。

众所周知,企业是以获得利润为目的的社会组织,为了保障企业利润,企业需要进行成本控制,同时,企业需要把产品销售出去,需要保有一定 的质量水平,于是乎,成本和质量变成了一对矛盾体,过分地苛求成本,或者过分地苛求质量都会是一种灾难。产品质量的把握,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除此之外,儒家思想在质量管理上的另一影响便是对教育手段的推崇,即希望通过教育来树立道德观和价值观,从而作到自我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予之有道”、“善教得民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和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同时,儒家也重视其他管理手段的作用,如政、法的作用,主张配套使用。如“文武相济,一张一弛”、“软硬兼施”、“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等。

第三,儒家文化强调领导的作用,主张管理者要有一颗仁心,要态度决定一切,强调提升管理者能力的重要性,提出了管理成败的关键在领导,即“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和“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由此,按照儒家思想,做好质量管理工作,首推的第一件事便是按照中庸思想树立不偏不倚的质量管理方针,强调领导的作用,注重质量立法,强调质量教化,做好职工培训工作。这些观点的实践与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做法是不谋而合的。

三、法家思想对质量管理的影响

前面说了,儒家思想讲求中庸之道,讲求以和为贵,讲求人际关系的和谐。正因为这种精神,让工作在碰到阻力的时候要考虑人际关系,宁愿 在工作要求上做一点妥协,不好伤了大家和气。导致很多工作、很多要求不能完全被执行了落实,工作很难有突破,也很少会有共同挑战极限的团队合作。大家得过且过,有一点业绩就沾沾自喜,大家相互吹捧。比如我们喜欢找很多理由来说明一件事情为什么没有做好,碍于情面拉不下脸,事情就最终不能完成。

区别于儒家思想,法家思想对企业的质量立法建设有显著作用。法家思想的主要理论是“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政,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法家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按照法家思想,企业应严格质量立法工作,法家鼻祖韩非子认为,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的,因此治国离不开刑、赏。他说,“以过受罪,以功致赏,而不念慈惠之赐,此帝王之政也”。

还说,“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吾以此知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他不仅主张用刑法,而且主张严刑峻法。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外,任何的逾越都是错误的。

同时,法家思想主张因地制宜,如果说儒家特点是考虑长远利益,更强调社会成员利益之间的统一性;在文武(软硬、奖罚、荤素、表扬和批评)之间更偏重文;对人性的看法更偏重用“善”来遏制“恶”。那么法家强调运用国家力量、以暴力推动封建生产方式,在文武(软硬、奖罚、荤素、表扬和批评)之间更偏重武;更强调社会成员之间利益的对立性; 更强调眼前利益,讲究的是以事实为决策依据。

四、道家学说对质量管理的影响

道家文化强调变化,强调顺应变化的规律办事,又为积极有为的政府管理打下了科学的基础,这与国人强调教育、强调通过教育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奥秘是一致的。

对企业质量管理的积极意义表现在弱用论上,主张企业要建立高度的命运共同体,采取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要时刻扎实基本功,做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垒台,起于细土;合抱之木,起于毫末”和“慎终如始”,从而坚持过程的方法去系统地看待解决问题;同时,看清问题本质,做好扬长避短工作,把握“疾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同时,道家指出,“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强调了领导者的诚信,没有诚信则得不到部属的信任与效忠。最好的领导者的态度是悠闲自然的,他不轻易发号施令,对部属多鼓励、少责难,如此而为,则事事顺遂、功成业就,大家就会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还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强调了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具备“上善若水”的文化内涵,因为企业管理的极至就是员工自己管理自己,最终取消管理。

再比如:“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说明了优秀的管理者与卓越的管理者,遇事只要谦退无争,反而在众人面前,在组织面前领先,管理者们只有把自己臵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以大公无私的心态与行为,使其能从平庸过渡为优秀,从优秀升华为卓越。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五、儒法道思想的现实质量管理意义

探究三大文化对质量管理的影响,儒家思想立足于文化建设,高屋建瓴,强调适应时代的变化,对企业质量理念的确立和企业质量文化建设很有帮助;法家思想根植于制度建设,偏重人和人之间利益的对立性,主张人性自为,坚持君民异利的观点,从最坏的角度思考问题,对克服人性之弱点,建立完善的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很有帮助;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提倡弱用论,有助于形成一个企业员工的自我改善良好氛围。

为此,在进行企业的质量管理过程中,管理员工更多点法家,管理中层干部更多点儒家;管理高层干部应更多点道家。

和谐美修改版 篇2

【关键词】物理实验 质疑 商榷 错误 修改建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111-02

广西作为参加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最后一个地方,从2012年9月至去年完成全国高考,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3月或4月第3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此轮本地区新课改实施的具体教学、集体备课和研究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些该套教材实验内容编写存在的令人质疑、欠妥甚至错误的不利于教学之处。现针对不同实验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并且分别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供大家在后续的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或教材改版时加以参考和借鉴。限于篇幅和本人水平局限,在本文后面提供的相关“参考文献”中有同行已经先后提出了正确的观点并进行详细论述,在此文中将加以采用而不再过多展开,敬请原作者谅解,有意者可查阅所列原文。此文意在抛砖引玉,以得到大家的关注。

一、对一处建立物理概念的实验内容的质疑

必修2的23页至24页“实验: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该实验在实际操作时对于学生来说有两方面的困难:一是用秒表测周期及线速度,用天平测钢球的质量,利用轨迹圆半径和悬点的竖直高度(用刻度尺)测定tanθ,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测量工具及待测物理量较多,已经超出“粗略验证”的本意;二是由水平面内的轨迹圆确认所需要的向心力,再由竖直面至圆锥面分析实际的力如何提供向心力,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这些对于刚开始认识向心力的学生来说,台阶过高。而大多数学校仍然保留有“向心力演示器”,其主要是通过皮带将两个变速塔轮连接起来操作,用它来进行实验是因为有前两节的“问题与练习”和“思考与讨论”作为基础,相当于其内容的延伸,所以在课堂上操作比较容易,表现比较直观,理解比较容易,也能较完整和较快地体现控制变量的探究方法,用来“粗略验证”的台阶较低。因此建议将“演示(或做一做):用向心力演示器粗略验证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或者作为实验方案一)及相关内容编排在“实验: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或者作为实验方案二)之前。

另外,必修2的23页“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和“向心力的表达式”,均应分别修改为“向心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和“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这样既与前一节的表述保持一致,又使得向心力的矢量性更加凸显,为后面向心力实例分析和矢量处理奠定好基础。

二、对有关物理规律的实验内容的一些质疑

1.在必修1的56页“胡克定律”相关内容中,虽然有“实验表明”的叙述,但没有相应实验设计、探究过程等的设置。一方面在初中教材中原来就没有这类实验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不符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的内容标准,何况《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中一直有“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明确要求,并且在近几年全国高考新课标试卷中对此实验已做了重点考查。

为了落实新课程标准,使正常教学与高考实现无缝衔接和统一,教材在此处应该增加比较完整的“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内容,并在实验后留出拓展性作业:(1)调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用弹簧的形状及使用目的(如获得弹力或减缓振动等);(2)制作一个简易弹簧秤,用胡克定律解释其工作原理。

2.牛顿第一定律不应涉及“质量”,而本节教材69页至70页“惯性与质量”内容所涉及的力、质量和加速度三个物理量,正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核心内容。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建议将“惯性与质量”包括“思考与讨论”的内容向后编排到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开始部分。

3.必修2的第七章第六节《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动能定理)》中的参考案例二,当橡皮筋、小车等器材选择不妥当时,会使得实验的探究过程和效果不够理想。建议在70页“操作与作图的技巧”下方的“在第二个方案中”之后,增加“可以选用如下器材:小车(前端带小钩,有带轮缘的轮子);100~200g的砝码;用铝合金轨道制成的斜轨道(并在斜轨道一端的两侧适当位置对称地固定两个用于固定橡皮筋的铁夹子);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及纸带;6根等长的约为62cm的同规格、两端分别系有两个小钩的橡皮筋(横断面为圆形、单根半径约为0.7mm的橡皮筋,或用去掉外层包裹纱线的圆柱状的松紧带,也可用已仔细剪成单股的带状松紧带)”。

4.选修3-5的第2页至第4页,即第一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的基本思路”中“现在的问题是(猜想和假设)”之后的内容和“需要考虑的问题”下方表格中的表达式,以及第4页第一段“举例来说”之后的说明,有多处既不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又没有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现提出以下三种层次的猜想与假设,建议将教材中相应内容进行修改:“猜测1:,即碰撞前后系统速度的平均值保持不变。猜测2:即碰撞前后系统总的动能保持不变。猜测3:,即碰撞前后两个物体各自的质量与自己的速度的乘积之和保持不变。”

三、教材中应该修改的几处错误或值得商榷的说法

1.必修2的第4页“做一做(实验)”中的飞镖本意是要“显示曲线运动速度方向的”,但是“飞镖的指向根本不可能是它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或者说“飞镖的实际速度方向并不是飞镖指示的方向”。既然如文中制作的飞镖及其现象的描述与实际不符合,目前还没有其它正确、恰当的器材和操作方法,建议将该“做一做”整体删除掉,以防止影响前后内容及引起错误地应用。

2.必修2的13页“图5.3-1某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左侧内容中有“例如M3的坐标为x=2.8mm,y=1.9mm”。经过对比学生实际实验测得的数据,发现可能是编排“单位”时出现了疏忽,应当修改为“例如M3的坐标为x=2.8cm,y=1.9cm”。

3.选修3-4的34页至35页“波的干涉”传承了旧教材的内容,作为多年以来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通过教材内容让学生理解了两列相干波相遇的某点为什么是加强点或减弱点,但是在后续拓展时虽然有34页“图12.4-5波的干涉的示意图”可以帮助识别和记忆,若要让学生去确定加强点(加强区域)或减弱点(减弱区域)分布的规律并加以应用,在新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不得要领、手足无措,即使把“满足波程差等于波长整数倍的点为加强点,处于加强区域”的结论经过简单引导告诉学生,学生往往仍一头雾水或一知半解。尤其近几年高考已经多次考查两相干波源连线上、连线的中垂线上或相应坐标轴上、周围封闭路径上加强点分布的位置及数目等实际问题。出现这些疑难问题的症结主要是教学中没有及时将“干涉图样”及分布规律与数学的双曲线知识和方法有机联系和融合起来,让学生失去了数形结合、数理逻辑统一的极好素材和发展潜能的有利时机。

综上所述,建议在35页“做一做(实验):操场上声音的干涉”之后,增加“思考与讨论:同学们可以回忆、查阅数学的双曲线及其图象知识和方法,并且联系图12.4-5波的干涉的示意图,尝试推理、得出两相干波源周围哪些位置是加强点?哪些位置又是减弱点?然后进一步总结、确定出加强点(加强区域)或减弱点(减弱区域)分布的规律”。

4.选修3-4的54页小标题“决定条纹间距的条件”应该修改为:“出现明暗干涉条纹的条件”。这样才能与其后面的内容相符合,也与56页小标题“实验原理”后面的内容不再造成误解和冲突。

为了维护人教版物理教材实验内容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普及性,更加充分地贯彻落实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上进行了不同实验内容的梳理和归纳,逐项提出了针对教材中有关实验内容的一些质疑、错误、值得商榷之处和相应的修改建议,望在教材再版时专家们能借鉴或采纳,以修去原有的瑕疵或不足。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若有不妥或仍然存在未提出的类似问题,请专家和同仁们在进一步教学实践中继续发掘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陈心焕.例谈《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新课教学[J].中学物理,2015(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第1版)

[3]李会,晏保文.对《牛顿第一定律》教材内容的修改建议[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4(12)

[4]刘升,李志强.“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改进[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3(10)

[5]吴健.对人教版教材“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编写的一点质疑[J].中学物理,2015(7)

[6]田家娟.关于“飞镖指向”叙述的商榷[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3(6)

[7]付正光.人教版教材中几处值得商榷的说法[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3(7)

【作者简介】周 喆(1967— ),男,汉族,籍贯甘肃省天水市,现就职于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学高级教师,中学市级骨干教师,已有十二部教育教学辅导用书出版和二十多篇专业论文在国家级杂志发表或获各类奖项,一直从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和奥林匹克物理竞赛的组织、辅导等教练工作,因所带学生多次荣获全国一、二、三等奖,有十三人次代表广西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或冬令营,先后十次荣获中国物理学会等颁发的优秀指导教师奖。曾被聘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专家,被桂林市教育局聘为中小学教师资格评审专家。

和谐美修改版 篇3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

一脉相传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

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它要求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能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中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要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做到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于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从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要求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者具有共性:

1.从资源配置方式来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

2.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3.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

4.从经济运行看,法制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们体现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离开了这些特征就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则不具有这样的特征。

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依据是:

第一,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

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

服务。

为何要实行按劳分配?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

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种类:

社会的生产要素是多种多样的,归结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料等;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方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如何认识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主要是:

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不同。

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如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覆盖范围窄、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就业化方式多样化的要求。要从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统筹公平和效率、统筹政府作用与市场效率的高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人民民主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关系:

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

1、性质相同。

2、作用、职能相同。

3、历史使命相同。

中国政党制度的特征:

1、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

反对党。

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

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3、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保护,先有宪法规定范

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呢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久治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们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久治安的重要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1、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出文化创新。

4、坚持立足当代有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2、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4、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1、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2、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

系。

和谐美作文 篇4

每年,都有一个亿万中小学生关注的节目——《开学第一课》。每年,他都有一个主题,今年的主题是——美就在身边。 美,你可能说是牺牲自我拯救大家,把自己打扮漂亮上班等等。都是美。《开学第一课》主要讲了四种美:探索美、创造美、传递美、和谐美。其中我最喜欢和谐美。和谐美就是互相信任、团结友爱、一起共度难关。中国体操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互相信任,没有责怪队友做的不好的地方,每当队友表演完一个动作时,都击掌喝彩。互相鼓励。这就是和谐美。

一个来自内蒙古各个地区的人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组成了一个合唱团,每天不练别的,就练如何共同整齐地发出一个声音。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他们必须尽量学习和别人的声音,渐渐的,他们变唱的非常信任。这就是和谐美。 我觉得和谐美真的非常重要,如果所有人都不互相合作,礼尚往来,乱哄哄地我行我素,那社会将不复存在:想象一下上学推开门,就有人向你丢一个啤酒瓶,马路上,人们把喇叭声开到最大,随手乱丢香蕉皮小孩……社会就会变成“河蟹丑。” 如果人人都做到了呢?那请你再想象一下推开门就有陌生人向你问好,人们在也不按汽车喇叭,医院鲜血的人越来越多。 所以,我认为和谐美很重要。让我们期盼变成一个和谐,人均素质高的时代吧!

共建和谐美好的明天 篇5

——读《走进和谐的春天》有感

寒假里,我读了《走进和谐的春天》,书中记载着许多的英雄事迹。从这本书中,我已懂得了和谐是什么?和谐就是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去热心的帮助他;和谐就是平等对待世界上的一切生物;和谐就是大家团结一致共度难关……

在《走进和谐的》的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则是《平民英雄》、《一个人感动一个城》这两则故事。两则故事都讲了人们互相帮助,舍己为人的美好品质。

平民英雄——李学生。在火车疾驰而来的情况下,他奋一顾身的冲上铁轨,救两名正在铁轨中央的孩子,他勇敢的将男孩救出了铁轨,但是正当他竭尽所能想要去救女孩时,火车便无情的夺走了他36岁的生命。从熟人口中,我们了解到李学生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都乐于助人,言必行,行必果,答应别人的事,他一定会用自己一切力量来完成,哪怕是让他献出自己的生命。

一个人感动一个城——孟祥斌为了救助一名轻生的女子,将自己28生命谱成了一个曲英勇、壮义的歌曲。在寒风凛凛的冬日,为了抢救一名女子,毫不犹豫地跳下大江中。他用尽全身力气将女子托出水面,挽救了女子的生命,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而沉入水底,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奏响了生命之歌。

【和谐美修改版】推荐阅读:

和谐美作文800字05-25

上一篇:描写生活需要欣赏九年级作文下一篇:公司如何为员工缴纳社保?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