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热爱生命作文(精选10篇)
记得有一次,我在写作业,突然我看见花盆里有一只蚂蚁。我想抓住它,可是我没抓住,当我第二次抓它的时候,我抓住了。它在我的.手上挣扎,我感到一股无比强大生命力在我手中活跃,不忍放了它。
有一次我去外面踏青,我看的一片草地,被人们践踏过,被车辆碾压过,小草倒下了。过了一周,我和妈妈又来到了这里,惊奇的发现,那些倒下的小草已经站立起来,一片芳草萋萋的喜人景象,我忍不住蹲下来,轻轻地抚摸它。
我在想蚂蚁在险中求生,小草坚强不屈,在风雨中成长,这是因为这些小动物,小植物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关键词:热爱生活,观察,作文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教学生学会观察。使作文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言之有理, 言之有情。作文要求具体, 去掉空话、套话, 写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 激发写作欲望, 提高写作能力,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从而走出胡编乱造、无病呻吟的误区, 从枯燥无味的“硬写”中解放出来。
1 热爱生活
叶圣陶说:“作文要说真话, 说实话, 说自己的话……”
他强调的是作文要讲究“真实”。“真实”是小学生作文的基本要求。编造的作文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写起来东拼西凑, 空洞无物, 缺乏真情。久而久之, 容易养成不留心生活、胡编乱造的习惯。怎样才能做到写真人真事, 抒发真情实感呢?
1.1 热爱生活, 注重积累。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做饭要有米, 写作必须有材料, 丰富的生活是我们作文的基础。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积极主动地接触自然, 深入社会, 要尽可能拓宽自己的生活范围, 参加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项活动中去, 自由地观察、思考, 在平凡中发现非凡, 在平淡中寻找新奇, 获取写作素材, 丰富自己题材的库存。同时, 还要注意广泛地阅读、摘录、背诵精彩的句段, 增长各方面的知识。这样写作时灵活运用, 作文就不难做到内容充实, 情感真实。
1.2 记录生活, 自主练笔。
我们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无事不能入文”。我们要坚持以真实生活为题材, 以生活需要为目的, 写自己感兴趣的事, 说自己想说的话。自己选材、自已命题、自主习作, 不限时间、内容、篇幅、体裁, 自由发挥, 放手去写, 如写日记、周记、书信、读书笔记、一事一议等。可先从“我”写起, 如“我的外貌”、“我的爱好”、“我的书房”等, 再写写与“我”有关的人和事, 如“我的好伙伴”等, 把自己写像了, 才能把他人写活了, 只有“知己知彼”, 方能“百战不殆”。这种大量的持续的自主练笔, 真实地记录了生活, 为我们提供了“初级产品”。
2 学会观察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知觉过程, 是小学生认识世界, 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会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观察, 作为一名教师, 应该指导学生怎样去观察。
2.1 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观察对象
小学生的观察时间比较短, 注意力容易转移, 而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观察对象, 是保证观察活动开展的前提。所以我每次带学生观察目标都比较集中, 范围也不太大, 同时注意选择有一定新奇性的对象, 对司空见惯的事物也尽量让他们看到其中新奇的一面。
2.2 在观察活动中, 教师应该给学生及时恰当的指导
小学生常常忘记观察目的, 而且很不细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前, 首先要使小学生明确观察的任务和要求, 对小学生进行目的性的指导, 讲清观察的具体内容。孩子越小, 任务越要具体。如果问小朋友“这画片上的猫是什么样子的?”他肯定会瞪着眼睛说不出来, 因为他不知道怎么说。如果问得仔细一些:“你看看这猫的眼睛是什么形状的?眼睛下面还有什么?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的呢?”那么孩子就有可能讲得完整些。另外还得交给小学生相应的观察方法。小学生容易被特征明显、色彩鲜明的地方吸引, 其余的地方就看漏了, 这时, 教师可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小学生观察的角度, 顺序及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 孩子们便会观察得比较全面了。另外, 我认为为了把观察引向深入, 还需要调动小学生的各种感官, 让他们通过眼看、耳听、鼻嗅、手摸、品尝, 全面了解一下事物的各个方面, 以提高小学生的感官综合能力, 使他们成为主动、积极的观察者。
3 作前指导, 诱发兴趣
对学生的作前指导, 最重要的是首先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特别是起步作文, 应使学生一开始写作文便以“喜”字着笔, 从“乐”字开始。因为, 对于一个事物, 只有喜欢它, 才可能去观察它, 了解它, 钻研它。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在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上下工夫。要想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就必须教会学生热爱生活, 学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使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同时有把它表达出来描述出来的欲望。如:我组织学生郊游、登山、划船, 参观工厂、农村, 观看展览, 清明扫墓, 去街道做好事, 绿化植树, 卫生大扫除, 举办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 参加学校体育竞赛、歌咏比赛等。这些有益的活动拓宽了学生写日记的渠道, 激发了写作热情, 使学生的写作才华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启发他们谈论生活中耳闻目睹的和亲身经历的事, 然后指导他们动笔写在纸上, 并学会自拟题目。
在作前指导中, 作文题激情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效果极佳的一种方法。因为在日常作文中, 多数老师总是武断地按自己意愿强加给学生一些生硬死板的作文题, 这就使学生“望题生畏”, 还未提笔就先吓跑了信心和思路。针对这个问题, 作文教学中, 可以采用作文题激情的方法, 出一些能诱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题目。 (尽可能地出半命题形式, 因它既可给学生以提示, 又可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 如:《我喜欢的____游戏》、《那天我真____》等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 我们常常会在某一刻对某一事物特别感兴趣。据科学家研究发现, 此时, 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 思维最活跃, 观察力最强, 想象力也最丰富, 教师抓住这一时机, 对引起学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训练, 效果比平时更佳。
写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 能力要经过艰苦的劳动才能获得, 才能提高。有位伟人曾经说过:“语言这个东西, 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 非下苦功不可。”因此, 要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重在加强训练。平时多数教师认为, 写文章多练, 会加重学生负担。实际上, 只要平时注意培养了学生观察、阅读、写作的良好习惯, 使他们提高对作文的认识, 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教师加强指导, 带领他们经常练习写片段, 不失时机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有目的地组织作文活动, 有的放矢地创设作文情境, 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能在不断的训练中有显著的提高。平时对学生的作文训练, 首先要有一定的速度要求, 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 养成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和集中精力构思的良好的作文习惯。其次, 作文要求具体, 去掉空话、套话, 写真情实感。而且要常抓不懈, 经常训练。训练的作文内容要新, 涉及面要广, 形式要多变、灵活, 以便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用武之地, 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生活之树长青。热爱生活, 细心观察, 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爱心、责任感, 激发写作欲望, 提高写作能力,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从而走出胡编乱造、无病呻吟的误区, 从枯燥无味的“硬写”中解放出来。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平庸的人只有一条命,叫性命。
优秀的人会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
卓越的人则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出自当代著名小说家、编剧麦家的名言。“性命”“生命”和“使命”分别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责任,也分别代表了人生由低到高的三种境界。同样为人,平庸的人只是为了生存而存在,他们追求一日三餐的温饱,没有高远的目标,也没有伟大的理想,每一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优秀的人在珍惜性命的同时,更加注意提高内在修养和生活质量,刻意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精彩。他们虽然不能决定性命的长度,延年益寿,但能够拓宽生命的广度。生活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性命自然就更有意义,就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生命”了。而卓越的人则比其他人多了一个“使命”。“使命”,是一定要把事情做成、做好的责任,是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一种责任。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同国家、民族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肩上有着沉甸甸的担当,这就是神圣的使命。没有使命,再优秀的生命,也难以活出人生的精彩。优秀的人可能会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精彩,可那毕竟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的事情。而卓越的人,因为心中有神圣的使命感,所以能对国家、社会和人民高度负责,忠于职守,做出贡献。使命感是前进的动力源泉,没有明确而崇高使命感的人,注定不会走得太高太远。因此,“性命”只能证明你活着,而“生命”证明你活得有意义,“使命”则证明你活得高贵,活得伟大。三者相比,“使命”无疑当为人生的至高境界,也是本题的最佳立意。
这则材料具有明显的思辨色彩,解读时要运用辩证的观点,全面、合理地进行审视,多角度、多侧面加以分析,不能肯定其一,否定其余,步入极端化误区。本题可有如下立意:
①生命诚可贵,使命价更高;②肩负神圣使命,舞出精彩人生;③铭记责任,彰显人生的价值;④从优秀走向卓越;⑤走出“小时代”,弄潮“大中国”;⑥铁肩担道义,使命铸辉煌。
【素材链接】
(一)言论类
1、生命苦短,只是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
——莎士比亚
2、生命,如果跟时代的崇高的责任联系在一起,你就会感到它永垂不朽。
——车尔尼雪夫斯基
3、我们的使命是照亮整个世界,熔化世上的黑暗。
——莎士比亚
4、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斯蒂芬·茨威格
5、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
——托尔斯泰传
6、一种未完成的使命会使整个人生默然失色。
——巴尔扎克
7、只要一个时代的使命没有完成,谁也不会认为这个时代已经结束。 ——约·胡克
8、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青年的使命。 ——鲁迅
(二)事例类
1、弗兰克经过艰苦的奋斗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一次银行遭抢劫,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妻子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不必偿还,他没有责任,但他回答说:“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还清了储户的存款,完成了他的责任,也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
2、武汉市鄱阳街有一座建于1917年的6层楼房,该楼的设计者是英国的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20世纪末,就在那座叫做“景明大楼”的楼宇在漫漫岁月中度过了80个春秋后的某一天,它的设计者远隔万里,给这家大楼的业主寄来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设计,使用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80年前盖的楼房,时至今日设计者竟然还为它的安危操心,靠的就是责任和使命。
3、出塞路上,黄沙漫道,驼铃声声,胡杨肃立,泪眼婆娑。家乡渐行渐远,边塞孤城将成为她永远的归宿。没有花香鸟语,莺歌燕舞,只有大漠孤烟。昭君,带着大汉天子赋予她的和亲使命,舍弃了中原安逸的家,在那激越千年悲愤的塞外支撑着汉朝片刻安宁的天地。没有千里垂泪的明月与她共担思念的哀伤,只有历史的使命陪她进入缱绻的梦乡。这厚重的使命,让汉匈和睦相处,谱写了纤纤女子为国奉献的千古佳话。
4、霍英东秉持“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事”这一使命,数十年来在推动各地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科学与文化艺术、山区扶贫、干部培训等方面做了难以计数的工作,仅用作慈善的捐款就超过150亿元。他说:“我的捐款,就好比大海里的一滴水,作用是很小的,说不上是贡献,这只是我的一份心意!”
5、1969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了一个“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担任科技组组长。屠呦呦和同事们通过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可能对疟疾治疗有效果的中药药方,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经过191次试验,终于不辱使命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世界难题,荣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6、2015年8月中旬,在北京武警总队升旗护卫方队训练基地,几乎每天中午都能看到武警战士赵一鸣肩扛旗杆奔跑的身影。作为“9.3”阅兵护旗方队的擎旗手,他对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精益求精。擎旗手主要负责从人民英雄纪念碑一侧,肩扛国旗护送至升旗台,进行升国旗仪式,这将是整个纪念活动的开篇之作,万众瞩目。由于擎旗手位于整个队伍的前列,行进过程中,擎旗手肩上的长达3米、重15公斤的旗杆不能有丝毫晃动。为此,赵一鸣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刚练的时候右肩皮都磨破了,然后又化脓,然后再结痂成茧。”
nlc202309082243
【佳作展示一】(议论性散文)
但愿长梦不复醒
陕西商南高中高三(27)班 张印林
这是一个绵长而怪异的梦。
梦里,我穿越了飘散着翰墨幽香的悠悠历史,得见了心系江山社稷的志士文人,感悟了气壮山河的铁血使命。我的灵魂在震颤,血液在奔涌。【优美开篇,统摄全文】
我梦见了汨罗江。江上缭绕着千年未散的墨香,还有一颗灼热的赤子之心。逆行而上,我瞧见了他的模样:赤着脚,一步步走向汹涌的江水。没有犹豫,没有畏惧。我想,在强兵压境之时,在以死进谏之时,在为香草美人落泪之时,他也许早已预感到了自己的惨局。然而他百折不挠,斥奸佞,进忠言,他的胸膛里燃烧着一团熊熊火焰,那便是使命,那便是责任。看着他那赤脚披发的背影,目睹他那踉跄蹒跚的脚步,我仿佛听见了《离骚》里长长的“太息”,窥见了悲怆的“掩涕”。再看看眼前毅然的身影,我更感受到了他那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统一华夏的崇高使命。也许,不是我梦到了屈原,而是他自两千年的沉睡中觅得了我,将那未竟的使命交予后来者。【屈子身遭诽谤,心系国君,明知一死,百折不挠,使命使然。】
我梦见了中军帐。轻掀帐帘,我瞧见了他沉稳的模样,羽扇纶巾,端庄,肃然,静穆。一笑一颦都流露出运筹帷幄的机智与从容,那样谨慎,那样果断。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排八阵,演七星;东结孙吴,西和羌族,北拒曹魏,南平蛮夷。赤壁的大火温暖了东吴,赤诚的忠心照亮了西蜀。先主虽逝,他依旧尽心辅佐后主,恪守身为人臣的天职。他的灵魂里闪耀着璀璨的光芒,那是责任,更是使命。在战火硝烟的三国,他本可以隐于山林,闲看世态风云,但为了统一大业,他毅然出山,用一生诠释了责任的重量!此时,我仿佛听见了《出师表》里的肺腑良言,看到了五丈原前指点江山的万丈豪情,感受到了一代英灵的忠仁道义。也许,不是我梦见了诸葛,而是他自翠屏山小道上遇见了我,邀我至草屋前品一杯香茗,笑谈天下诸侯,将那忠诚与使命交予有缘者。【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白帝城托孤,尽心辅佐后主,不辱使命,传为千古佳话。】
我梦见了风波亭,得见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凛然正气;我梦见了橘子洲,得见毛泽东“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心壮志;我梦见了戈壁滩,得见邓稼先“君视名利如粪土,许身国威壮河山”的赤胆忠心。这正气,着壮志,这忠心,凝铸成一个神圣的名字,叫使命。【集中笔墨,展现三个梦境,言简意赅,全为“使命”而来。】
一场奇异的梦境,一份沉重的交托。古圣先贤的忠肝义胆在历史的扉页留下浓墨重彩的烙印,谱写出一篇篇使命与责任交织的醉人华章;英雄豪杰以身许国、不辱使命的壮举感天动地,留下一首首忠诚与执着凝聚的千古绝唱。
若能与圣贤在梦里相遇,相识,相知,完成神圣的交托,我愿日夜成梦,永不醒来!【紧承上文,收束全文。古圣先贤将使命交托与后人,警示着后人,主题得到升华。】
【佳作展示二】(议论文)
带着责任上路
陕西商南高中高三(27)班 刘依林
从呱呱坠地开始,上帝在每个人的肩上都压上了一个担子,这个担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愈加沉重。无论人生旅途多么遥远,背着它,我们的步伐才能更加稳健,更加有力——这个担子,我们叫它“责任”。【从人生于世肩负重担引入话题,明确提出“带着责任上路”的观点,做到有的放矢。】
责任是干好职分内的每一件小事。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各司其职,各种社会活动才得以正常有序地进行。警察的责任是维护正义,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而作为学生的我们,每天认真向学便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如果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无论是天未亮便开始清扫路面的清洁工,还是高级写字楼里的白领,一旦进入了工作状态,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专注和虔诚,这种神圣的工作态度正是源于他们心中对责任的坚守和尊重。责任无大小,唯有人人恪尽职守,社会这部大机器才能和谐、高速、正常地运转。【分论点之一:干好分内之事就是尽职尽责。运用面例,凸显议论成分,突出文体特征。】
责任是在社会中不做冷漠的路人。前段时间,人们都在网上热议路上看到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的问题,正反双方唇枪舌剑,争论不休,似乎都有道理。而在我看来,当这样一个答案显而易见的问题被摆出来放在桌面上公开讨论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可以扪心自问:我们心中的道德标尺都去哪儿了?关爱生命,人人有责。倘若每个人都像鲁迅笔下的国民那般冷漠、麻木和绝情,只顾一己之利,对弱者视若无睹,那么这个社会只能沦为冰冷的地窖,再无怜爱与温暖,再无生机与活力。长此以往,只怕真的“国将不国”了!【分论点之二:不做冷漠的路人就是尽职尽责。运用假设论证法,推出一个反面结论,反证“责任”的重要。】
责任是用铁肩担负起祖国的明天。秋瑾曾感叹说:“祖国陆沉人有责,天涯漂泊我无家。”祖国的浮沉荣辱与我们每一个国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国强则民富,国弱则民贫。我们应像周恩来一样,从小树立远大志向,背负起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重任,义无反顾,一往无前。且看“两弹一星”专家邓稼先,著名数学家钱学森,中国建筑学专家梁思成……他们无一不是在用自己的鲜血和汗水浇灌着中华崛起的种子,满怀着希望,一步步奋然前行,直至看到祖国振兴的曙光。【分论点之三:担负起祖国的明天就是尽职尽责。引言论证、举例论证并举,内容充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然而反观当下,又有多少人忘记了自己的责任而放纵自己的行为:医生只顾收红包,老师暗地里办补习班,学生每天沉迷于恋爱和网络……凡此种种,这既是责任、担当缺失的表现,更是社会公德缺失的表现,令人惊心!【“反观当下”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对比论证,揭示责任缺失的种种严峻现象,告喻人们强化责任意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份责任是一份付出,更是一份荣耀。带着责任上路,相信你的脚步一定会越来越沉稳,人生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总结全文,重申观点,首尾照应。】
有一个大学生毕业后,找到了工作,就在工作上刚刚有了一点起色,因为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被老板开除。就是这次开除引起了他心中轻生的念头。他来到楼边,准备跳楼自杀,突然,看到有一个小孩在玩耍,随时都有掉下楼的危险,这个大学生迅速地跑到小孩的身边,把他送到了安全的地方。这个小孩的亲人非常感谢他,使这个年轻人的心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明白了生命是无价的,后来,经过年轻人的努力,创造出了自己的世界。如果他放弃了生命,他就不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他从小孩身上悟出了生命的意义。
记得一粒瓜子掉进砖缝中,过了几天,这里冒出了小瓜苗,它那么绿、那么挺拔。种子那种强大,坚强的生命力,使它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泥土的情况下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如果瓜子不坚持,就可能永远的死在砖缝中了,但它没有,它冲破外壳,重新生长,得到别人的关注,让它重新活起来。就像我们人类,有一点感冒发烧就不想动弹了,更何况一个小小的种子都能做到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我们人类难道不行吗?
杏林子,一个台湾著名女作家,她曾经说过:除了爱,我一无所有。杏林子在十三岁的时候就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腿不能动,头不能扭,连胳膊也不能抬起来,虽然杏林子已经这样了,可是她没有放弃,这样坚定的信念使她为一个残而不废的人,让很多人都非常敬佩她。她就凭着这股信念完成了四十多本的著作,被评为了台湾最有影响力的作家。
还有海伦·凯勒,她非常喜欢写作,可就是这样,她没有放弃,写出了轰动世界的文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贝多芬,在耳聋的情况下创造了许多著名乐曲。还有很多像他们这样的人,他们是大漠中挺立的杨胡,风雪中绽放的雪莲花,她开得这么美、这么艳。她们自强不息的生命,激励我们在生活的海洋中不畏狂风暴雨都要勇敢地坚持下去。
要珍惜生命,不让生命白白流失。如果它是花儿,就让它绽放得更光彩,如果它是江河,就让它奔流不息,如果它是天空,就让它更湛蓝,如果它是鸟儿,就让它飞得更高更远,如果它是草地,就让它花繁叶茂,如果它是大树,就让它傲然挺立,如果生命是果园,就让它鲜果飘香,如果它是玫瑰,就让它铿锵有力。
小时候的一天夜晚,在人们都昏昏欲睡的时候,我突然从噩梦中惊醒,这个时候才发现是场梦。“爸爸……妈妈!”我喊了两声,以为他们睡得很熟没听见,又叫“爸——爸——妈——妈!”当没人回时,我脑子里一片空白:爸爸妈妈哪去了,难道不要我了?可转念又想:这不可能,这只是一场梦而已。但为了防止,我尝试着揪了自己一下“啊!”一声虎啸狮吼,房子都快被我震塌了。我的恐惧心理从40%逐渐升到80%,我的心怦怦直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下床拨打电话,“滴滴……滴滴!”“喂!谁呀?干嘛呀?”我听电话外嘈杂的声音就知道妈妈一定在街上,“妈妈快回来呀!呜——呜——快回来呀!”
“行噢!别哭了!先看会电视好不好?”妈妈劝我说。
“嗯!”我一边看电视一边听声音,害怕的我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想:有没有坏蛋?有没有小偷?有没有强盗呀?
终于,妈妈回来了,爸爸也赶回来了。
早上,因为晚上没睡好,上学差点迟到。吸取这次教训,我觉得,生活中勇气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自强才能更强,战胜自我才能战胜别人。
英国小说家高尔斯华绥说过:“生命是一去不复返的!眼前保得了的切莫要放手;一放手,你就永远找回不来了,死使你变成空人,就像那些树木落掉叶子后的空枝一样;终于愈来愈实,连你自己也凋谢了,也落了下来……生命很脆弱,但我们都一直在保卫它,只有我们活着,才能说得上让生命更精彩。”
……
古今中外,关于关爱生命的名言警句不胜枚举。的确,生命对于我们大家来说都是一样宝贵的,只有生命的存在,我们才能谈论创造、发明、爱情、友情……享受生命给予我们的所有幸福。如今的21世纪,物质文明繁华无比、琳琅满目。你看那大街上灯红酒绿、欢声笑语,马路上车水马龙,在享受到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带给我们的巨大便利的同时,许许多多的安全隐患也随之相伴而来:据统计,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中国已经是世界上车祸最多的国家,平均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超过10万人。这真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每年有那么多鲜活的生命因车祸离开我们,这难道还不能让我们警觉吗?
大街上飞驰的汽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它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出行更便利。真是一个好东西。但它同时也是对我们威胁最大的安全隐患。,其实,根据很多的事例表明:这不是汽车本身的错,更多的是我们人们自己无视生命的结果。比如:有很多的人明明知道“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句话的意思,可就是不管它,在喝醉酒后,还跟没事似的开车回家,后来酒劲发作了,开车的人昏昏欲睡,油门踩着越来越快,车在大街上像头出笼的猛兽一样,眼看着前面的红绿灯已经转红了,但这位开车的毫不察觉,“嗖”的一下冲出了白线,这时,他猛然发现,自己前面刚好有一位行人,他想猛踩刹车,可就是来不及了……就这样,一个宝贵的生命离我们而去了,一个人的死,让一个不两个曾经美好而温馨的家庭就此破裂……这样的一幕时至今日还不断地在中国各地上演,这难道是汽车之过吗?我看不是,这是人祸!可喜的是,我们终于认识到了这个酒驾的祸害,现在全国各地在严查酒驾,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还是有那么一群人还在酒后开车,这分明是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开玩笑!让我们愤怒地申讨他们!
其实呢,也有许多的悲剧是我们行人自己造成的。你看那大街上,有的人为了赶时间,在机动车快车道上过马路横穿,结果不幸被车辆撞死,其实斑马线就在不远处;还有就是行人闯红灯,就这么短短的一分钟左右时间你也等不及吗?“中国式过马路”——有时甚至只要再等3、4秒钟的时间了,但还是有人无视这交通信号灯,铤而走险,而悲剧往往就这样发生……大家说,这是不是自己把自己往枪口上撞啊!可悲啊,可叹啊,这都是无知惹的祸!
影响安全出行的隐患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例举了。我们少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作为21世纪的好少年我们更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做一个遵守交通法规的人,还要当好宣传交通法规,文明出行的义务宣传员。
“价值”是事物向主体呈现的意义。它的存在有两种形态,静态的价值(即使某一个体的主观需要与客观事物没有现实的联系,该事物的客观价值仍然存在)和动态价值(主体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没有动态的价值,就没有静态的价值,没有价值追求,整个价值系统就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就不能成其为价值。[1]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实践活动,是极富价值的活动。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根据价值的定义,教育的动态价值也就体现在个体对生活意义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对自身生命的提升。因此从动态的角度看,教育的价值应该面向人的生命的可持续发展,面向人的精神的需要,教育应该成为生命存在的形式,成为生命的一种内在品性,成为生命自身的需要。这是因为“①教育是生命的需要,教育是儿童成长甚至生存的一种形式;②教育保护儿童的天性,遵循生命的内在逻辑;③教育的目的就在于生命的不断成长。”[2]
二、生命价值
人的生命价值也就不仅仅体现在人的自然生命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的价值生命上,也就是人为了满足个体生命发展需要和社会存在和发展需要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追求。生命是完整的,是富有个性的;生命是自由的,也是具有创造性的。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关注生命,关注生命价值。
1.认识和欣赏生命。认识生命是关注生命价值的基础,正确认识生命应该首先要意识到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对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并充分利用;其次毕竟生命不仅在于个体的“活着”,更在于必须活出意义和价值,应该充分体悟人生意义、追求人生理想;最后生命还是极具个性、富于诗意的存在,为次要屏弃功利主义的影响,打破思维定势,让生命找到诗意的栖息地。
在深刻认识生命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引导学生欣赏生命的美好,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面对高山流水,繁星浩月,去感受到自然之美;让他们遨游知识海洋,探索奥妙无穷的世界,体味科学之美;让他们深入生活,接触善良、诚实、和友爱,感悟人性之美等等。
2.尊重和敬畏生命。生命是人的一种存在、活着的状态,没有生命的存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尊重生命强调的是“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用生命去灿烂生命”[3]。它要求学生热爱生命,这种爱包括关怀、责任、尊重,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关怀、责任和尊重,也包括对他人生命以及自然界一切生命的关怀、责任和尊重。
人对生命的敬畏感是另一个重要的生命情感与态度。要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生命的尊严和神圣,敬畏生命。每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关注生命。在这个躁动不安的世界里,有些人为了追逐名利、财富、权力,而淡忘了对生命的敬畏,甚至随意轻待生命。比如我们习惯了教师和家长在“爱”的名义下对学生的批评和斥责,这种对生命的亵渎被美其名曰为“爱之深、责之切”、“严师出高徒”等等;我们习惯于学习“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临危不惧”的英雄壮举,于是中小学生见义勇为的事件层出不穷。于是就出现了某校一学生在上学的途中用竹竿,将落水人救起。学校特地在采访前叮嘱该生:要改口为“自己虽然不会游泳,却仍然跳入水中,奋力抢救……”的咄咄怪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学校对类似事件的态度。一次美国某小学发生火灾,许多学生从火海中逃离出来,但老师发现少了两个学生,于是命令所有的学生到火场外去寻找他们。但一位来自中国的同学却认为,他们两个一定在火海中没有出来,于是没有向老师汇报,就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我们的小英雄不幸遇难,而他要救的那两个美国小朋友早就顺利逃生。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在我们看来是“英雄”的孩子并没有得到美国学校的“表扬”或“追认”,相反,校方因为没有教好中国学生如何逃生而受到地方当局的处罚。美国人的这一做法值得我们深思:“见义勇为”、“英雄之举”不应以舍己为标准,它也应该以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为前提。
3.提升和发展生命。“生命不仅是个体身心发展状况的静态表征,而且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变化。身心发展没有变化,生命行将是行尸走肉,也意味着生命的终结”。[4]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的发展、在于生命价值的提升。
生命的发展和提升首先应该区别于传统的把人当作认知的工具而非完整的有生命的人,并忽视人的生命特点,强制向学生灌输大量有关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等方面的知识的价值观。使学生心中形成的价值观与现实状况形成极大的反差,以致学生不但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来珍惜生命,反而在许多时候为了“生命的尊严而含恨离世。“2000年1月浙江金华高中学生徐力因忍受不了家长的压力,在家里杀害亲生母亲”、“2001年11月新疆石河子市4名初中女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相约服毒自杀”等等例子中无不显示出传统生命价值观的阴魂。提升生命价值是以生命为基础的,而不再是通过贬抑“肉体”式的“头悬梁,锥刺股”的价值来提高“精神”的价值。我们应利用一切可能的资源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用爱心经营生命及思考生命的方向。
提升生命还需要我们解放学生,让学生真正融入生活。生命意义的生成说是一个认识、实践和体验的过程。“人为什么活着”和“怎么活着”等问题,不是通过一两篇课文就可以很好的传授清楚的,它只能在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中逐步形成。
三、作文教学生命价值
价值追求是人的本性,价值需求是人的生命本质所规定的东西。有了生命才有了目的性和意义,也才有了价值问题。
写作是一种生命活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作文教学除了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以便应付考试和今后的生活需要之外,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造能力,以适应学生表达生命和张扬生命的需要。
1.直面生命,欣赏生命,让作文展示生命的原生态。生命是多姿多彩的,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命,用欣赏的态度去对待生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作文中展示出生命的原生态。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物、景,做到说真话、表真情实感,不说假话套话。作文应当是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生命活动的,因为孩子们对自己的生命活动是最熟悉,也是最珍爱的。如果学生在作文时能以自我为中心,以熟悉的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生命活动为半径画圆,那么,他们的作文自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从“真”字入手,让学生作文表达生命的原生态,回归本真的作文,乃是作文的最高境界。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世界,作文中要引导学生打开自己的心灵世界,捕捉心情的瞬息变化,宣泄喜怒哀乐的情绪。比如有位学生在《放飞的风筝》里写双休日被家长关在家里,做那永远也做不完的习题,望着窗外放飞的风筝,羡慕之情油然而生:“什么时候我能像放飞的风筝那样在大自然自由飞翔呢?”这才真正是生命的宣泄,写出了真我风采,从而实现了“我手写我心”。
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的活动。活动是生命活动的轨迹,它无时无刻不伴随着每个学生的生活,少年儿童朝气蓬勃,最具生命活力,也最喜好活动。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作文时去展现各自的活动,从而让学生能直面生命,在作文中展示出生命活动的轨迹和原生态。
作文走进学生心灵,走向学生生活,让作文展示他们生命活动的轨迹、展示生命的精彩、欣赏生命的律动,学生作文才会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歌唱,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作文教学才会鲜活生动起来。
2.尊重和敬畏生命,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的需求。21世纪是生命的世纪。在自然科学领域,将以生命科学为研究重点,在社会科学领域也更注重以生命哲学为基本的研究视点。传统教育观认为教学是人类特殊的认知活动,所以学生作文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和生活。事实上,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认知活动,而且是师生的一种生命活动。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载《教育研究》1997年第7期)一文中指出:“必须突破(但不是完全否定)‘特殊认知活动论’的框架,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点,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便是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所以从生命活动层面关照作文教学,作文应是学生生命的独白、心灵的对话,天性、灵气的展示,认识、情感的宣泄,是最富个体创新性的作业,也是语文应用能力最重要的体现。
“情动于衷而言于外”,作文这种直抒胸臆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是与真心相通和真情相牵的一种心灵的自我感受,它是以学生个体情感体验为核心的一种审美活动,也是情感主体那种关心自我存在的显示。要使学生作文充满蓬勃的生命活力,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敬畏生命,以尊重学生的生命为前提,尊重他们的情绪、意愿和来自生活的各种体验。要让学生喜欢自己、乐于与同学交往;懂得关心家人、尊敬老人;亲近大自然,爱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让学生了解友谊的意义;懂得同情、关心和力所能及地帮助弱者;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悦纳、与人为善,学会理解、尊重父母、老师和同学,理解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帮助学生掌握尊重、理解和友爱他人的技能,关心人类危机和全球伦理等。通过与学生真诚的生命互动以及良好的激励措施,让学生真正成为习作的主人,真诚地袒露心迹、热诚地拥抱人生。从而让学生爱写乐写,使作文成为学生生命自发的需求。
3.呵护和发展生命,让作文提高生命的质量。学生在学习母语,提高理解和运用母语能力时,也是一个丰富自我精神体验、培育自我精神、形成自我个性的生命过程。作文本来就是用书面语言表现自我精神、抒发心灵体验的行为,是学生生命原生态的展示。它的本质应是人文精神的张扬与升华。也就是要通过作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鲜明的个性、美好的心灵。作为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从关爱并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角度出发,去尊重与呵护、去引导和发展,让作文与做人一起成长。
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唤醒。作文教学尤为如此,作文是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思想认识的反映。作为教师,应该努力使学生的作文过程成为学生到生活中求真、养善、立美的过程。引领学生用自由之笔书写体恤、善良、仁慈、同情、友爱、互助、和谐、共处等等这些人格中最为重要而美好的因素,让作文成为构建学生人格大厦的砖石。
教育是培植生命的事业。教育的价值,在于真诚地关爱每一个生命的发展。所以作为作文教学,其价值取向也应该是指向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呵护,指向学生生命的张扬和发展的。因此作文教学的生命价值观指的是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树立生命意识的学科价值取向,还作文以生命活动的本来面目,使之与主体的生命存在本身合一,重视生命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教学目标要追求自然的“种生命”的健康发展,更要追求价值生命的张扬和生命意义的彰显;教学方法选择要以发展学生生命为宗旨,以生命的独特性为依据,并充分考虑学生生命的完整性。而作文教学的生命价值核心是:直面生命的原生态,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
摘要:本文通过对价值、教育价值、生命价值的透析,提出了作文教学的生命价值取向。作文教学应该直面生命的原生态,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檀传宝.教育是人类价值生命——论价值与教育中的价值问题[J].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第163-168页
[3]肖川.教育的信念与理想[M].长沙:岳麓书社,2002. 253页
一、善于观察,敢于创新
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学生的作文往往空洞无物,这不是他们没有观察,而是观察时没有得到正确的指点,观察的深度和广度没有到位所致。因此,要指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去观察,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地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捕捉到事物的中心和问题的关键所在,学生才能用自己的笔描绘出这个色彩绚丽的世界。
1.用心观察
在生活中如果不去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许多有用的材料就会从自己鼻子尖下溜走,写起文章必然笔重千斤。因而,要指导学生处处留心校园里、家庭中、社会上的人和事。教师应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设法通过诱导,让学生充分体验学校生活的快乐。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关爱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并想方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各种感觉器官,用眼看一看,用耳听一听,用鼻嗅一嗅,动口尝一尝,动手做一做,用心想一想……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细致深入的观察,提高观察质量。如写一个熟悉的人,首先就要确定观察的对象,然后认真观察人物的外貌衣着、举止言谈、内心活动等,以防“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教师要灵活机智地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特征,洞察事物的内外在联系,并及时敏锐地体验生活。
2.开拓思维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又是瞬间即逝的,善于捕捉生活中“精彩镜头”的同学,作文立意新颖,富有创意,使人百读不厌。鲁迅先生笔下的少年闰土、杨二嫂、孔乙己等人物形象让我们过目不忘,是因为他善于捕捉生活,使描绘的人物生活化、大众化。对已经观察到的人物或事物,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元化的思维,引导学生对同一个活动或事情,能采取不同的视察视角,多方位、多层面地深入探讨所观察到的现象,并且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多样化的阐释,提倡“同一事件,不同眼光”的写法。
二、加深体验,悦中激趣
1.加深体验,鼓励想象
生活的点点滴滴就在我们中间,要让学生加深生活体验,积累写作素材,使学生有想象创作之源。比如,一次去江边秋游时,我利用数码相机有意识地拍下:出发路上,学生的神情、才艺表演、探险活动、满载而归等镜头。在习作指导时,出示这些镜头,学生便很轻松地高质量地完成这次习作。看时圆时缺的月亮,东升西落的太阳,电闪雷鸣的夏夜,白雪皑皑的大地……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加深感官体验,触动儿童内心情感,从而产生习作欲望。另外,想象作文训练的途径多种多样,“续写课文”、“改写和扩写”、“听音响作文”、“写童话”等等都是教师们常用的训练方法。在学生想象作文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想象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具体指导想象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在自由的作文中得到独特的个性体验,乐于作文。
2.培养兴趣,养成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学生对写作训练有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最大成功。要学生对作文有兴趣,要让学生玩得有趣,课上得有趣。比如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玩玩吹鸡毛,打气球,贴鼻子的游戏;做做烧不破的手帕、摆动物玩具编童话故事等,在这个快乐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从而激发出更强的学习动力。当然也不能一味讲“乐”,还要予以良好的写作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有赖于长时间的培养,但一旦习惯养成就会影响一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学生才会勤于动笔,才会把写作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来做。
三、激励评优,乐于作文
据心理学家分析,缺乏肯定与鼓励的批评,会使人的情绪低落,所投注到所要从事的事情上的注意力就越少,任务也就完成得越糟糕,进而陷入更为低落的情绪中。如果这时有一句鼓励的话,情绪状态就会提升,从而促进自己更好地完成任务,这就是常说的“评优法”。它的实质就是激励,就作文教学而言,教师采用赏识评价,能为各类不同学生创设成功的快乐。在作文评价时,作文不仅与同学比,更注重与本人以往的习作比。只要学生在原有起点上有进步,就应在评语里充分肯定,哪怕是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要帮助学生树立“我能写”、“写得好”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喜乐和提高写作积极性。以下是可实行的方法:
1.在教室里布置专栏或墙报,选择所选较好的学生的日记或是习作,请他们在班上朗读后在墙报上展览,每周定时更换。所选文章内容不限,有独到见解的,文字优美的,只要有可取之处就可以入选。这样,学生乐于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感兴趣的题材作为材料写出来。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日记或习作上了墙报,特别有成就感,下一篇就更认真地去写了。
2.踊跃参加比赛,积极投稿。作文比赛,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胆识,增强学生自信心,更可以让学生在比赛中找到自身的差距,从而可以更好地进步。对于各类征文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有条件的还可以参加网上征文,或是向学生刊物网站上传习作。如果学生的习作一经刊登出版,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就更浓了,努力写作的劲头就更猛了。
3.设立个人作品成果袋或个人作文集。给每位学生准备一只档案袋,由学生自行设计封面,并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如“成长起步”、“闪亮的水晶心”、“苗苗圃”、“进步天使”、“未来作家”等。让学生把在报刊上发表的和自己满意的习作放入成果袋内。或是将学生自己满意和已发表的习作,装订成一本精美的小文集。这样,只要一打开它们,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事实证明,作文教学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习作指导中,激发学生乐于作文的兴趣,唤醒学生作文的强烈欲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作生活的主人。作文教学必将迎来一个焕发勃勃生机的春天!学生热爱作文,轻松作文将不再是梦想!
人生就如一场赛跑,在奔向终点的过程中会有一马平川的`开阔,也会有坎坷的磕绊。自信者沉着看云起云落,坚定迈步,勇往直前。我从小就在外婆的熏陶下对京剧有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她的讲解,我也能参透国粹的美。“京剧社团招新了”社团日在操场上热热闹闹地举行,远远的,我就看见了京剧社三个瞩目的大字。同时我也深知,要成为一名在舞台上发光的戏曲演员,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要有一种自信不放弃的精神,就这样,我自以为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兴致勃勃的报了名,过五关,斩六将的进入了京剧社团。
可排练了两次,我才发现,自己实在是低估了国粹的深度。压舌练噪,学唱、念、做、。在舞台上唱曲目之前,枯燥的基本功,比我想象中要艰苦许多。我多次在唱戏的时候唱不上去,因为调太高了,很难完成,马上就要比赛了,日子总在一天一天流逝,在才艺展式时我也经常走错步伐,我很害怕,万一比赛失败了会怎么办。这时,刘老师走了过来,对我说:“自信,是一个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常说一个在生活中不怕被人击倒,就怕自已把自己击倒,它就再也没有希望了,可见自信有多么重要,你不要放弃,你非常出色,祝你比赛拿一个优秀的成绩!
跨年演出将在1500人汇报厅举行,我将代表京剧团演出霸王别姬。自信是我实现梦想的助手,是坚不可摧的,我相信我一定可以成功的!刺眼的灯光向我照来,我看向台下的观众,暗影中他们的脸看不分明,但我长舒一口气,开噪表演。这里面凝聚着每天的汗水,和泪水,凝聚着我湿透了的衣襟。但从开始到现在,我从未放弃,逃避。如雷的掌声响起,我接过妈妈递给我的花,笑得比花都灿烂。
一、奠定作文语言的基础——读
写作离不开读。杜甫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阅读是丰富精神世界的源泉,阅读的意义不仅仅归结为掌握阅读能力而应使之成为借助书本来观察,认识世界和自我的一种手段”。在阅读中可以领悟文章的真谛,开拓视野,以自身的体念去感悟人生的经历,接触社会生活,从而吸收各方面的知识及养料并在写作中得以运用。可以说,阅读是写作的翅膀,毫无疑问能促使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
如何阅读呢?首先,要多读。如果只是让学生抱着那几本语文书苦读,要想培养较好的写作本领并为将来打下牢固厚实的写作基础是不现实的。几本语文书和汇聚了几千年中外文化的课外书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2009年起用的初中语文新教材就规定了七年级至九年级学生必读书,并且附有推荐书目。因此,必须重视课外阅读,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古今中外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探索,积累广博的知识,拓展生活、心灵空间,培养联想、想象的思维,才可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发生质的飞跃。也只有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能文思泉涌,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为此,我每周挤出一堂课作为阅读课,或在教室,或在学生阅览室。阅读的材料主要是从近期的报刊杂志、学生作品、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中挑选出来的作品。为了便于学生模仿学习,这些作品首先要求语言准确,规范、生动;其次要求具有较强的个性、思想性、时代性、创新性、启迪性,且贴近学生生活。当然,不仅要引导学生在课上读,更要引导学生在课外读。
其次,要精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篇好的文章,要真正领悟其意蕴,必须反复读,读出文章的主题,学会文章的写作技巧,吸收文章的优美生动的语言。不管在阅读课上阅读还是课外自读,都要求学生必须做读书笔记:或摘抄阅读文章中精彩的句子和段落,或发表对文章语言方面的见解或评价,或谈阅读后的感想。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评选优秀,给予表扬或奖励。
二、训练学生作文语言的办法——说
在现代信息社会,通讯设备现代化,口语交际频率高,因此了解别人,介绍自己,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新课程综合性学习、写作与口语交际紧密结合,正说明语言表达能力本身就是写作内容。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开展“口语”训练,把有计划的口语训练作为作文训练的一部分。初中三年我曾做过如下口语训练的尝试。第一,每人向全班介绍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不少学生把书带到了课堂,并用投影仪展示作者照片和书中插图,边放映边讲述,生动形象;第二,每人向全班介绍自己喜爱的一项运动或一件物品。有的同学讲起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头头是道,听的人津津有味;第三,每人向全班介绍一位感动过自己的人或事。有位女同学讲述了一个母亲历尽艰辛独自抚养儿女最后疾病缠身的故事,讲到最后,她声音哽咽着说:“她不是别人,正是我敬爱的妈妈……”讲者动情,听者动容;第四,每人向全班评述一种社会现象或某部文艺作品(包括影片)。有的批判了腐败现象,有的评价了某部作品的人物塑造,彼此都受启发。通过训练,不仅使学生感到生活的多彩,生命的鲜活,从而对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产生了兴趣,而且也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提高作文语言的关键——写
关于写文章,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说过:“无它求,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写的多了,自然驾轻就熟,水到渠成。只有多写,才能真正地把自己的理论和观点准确地转化为生动、形象的书面文字。所以,除了作文课外,我还让学生坚持每周写片段训练、读后感、周记等,其目的重在训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篇幅、体裁、立意、构思先不做严格要求,但要求语言准确、规范,符合以下训练条件。
1.适当地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可使语言精彩纷呈,从而增强表达效果,特别是排比、比喻、拟人、对偶、双关、反复等修辞手法,例如 “溪水从小夹缝里奔窜出来,在原野里写着没有人了解的行书,它是一首小令,曲折而明快,用以描绘纯净的秋光”,这段文字灵活运用拟人,比喻手法,使语言鲜活有力,给人留下无穷的韵味。
2.运用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包孕丰富意蕴,闪烁着思想的火花。在作文中采用一些含义深刻的名言警旬,能使文章文采飞扬。高考优秀作文《赤兔之死》中大量引用名言警句,成为作文的一大亮点。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玉可碎而不可损其自,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等,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使行文从容洒脱,令人回味无穷。
3.巧用动词、形容词
叙事写人的文章,一般都有细节描写,细节描写要准确生动,必然要用好动词、形容词,如鲁迅在《故乡》一文中“雪地捕鸟”的一段描述: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一幅生趣盎然的捕鸟图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4.善于运用变化的句式
句子可以根据内部的特点分成许多类型:如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主动句和被动旬、肯定句和否定句等。行文中,要学会根据具体的语境灵活地选择句式,做到行文摇曳多姿,语言活泼流畅。例如:“夜晚,大都市总是繁华,外面的世界无法不精彩,但无论刮风下雨,夜校的第一排坐着的总是他。”中“外面的世界无法不精彩”本来写成“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就可以了,偏写成否定句“无法不精彩”。“无法不”三个字使我们体味到了奔涌的潮流,紧迫的时光,体味到了这位坚持上夜校的“他”执著的精神,表达效果更好了。
只要我们进行切实有效的训练,就能让学生学会运用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材料恰当地表达思想。既不生搬硬套范文中的语言,也不流于所谓的时髦语言,而是大胆吸收当代语言中的有用成分,真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热爱生命作文】推荐阅读:
热爱生命善待生命优秀作文11-20
高中作文热爱生命10-20
初三作文:热爱生命12-31
关于热爱生命话题作文09-13
热爱生命300字作文11-09
七年级作文:热爱生命12-26
热爱生命的作文450字06-06
热爱生命的作文800字06-10
热爱生命优秀作文高二09-23
六年级作文热爱生命读后感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