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024-11-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共14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篇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_英语教学论文

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科学文化迅速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而翻译新的科技资料、参加国际会议、与各国交流文化艺术以及从事外事、外贸、旅游工作等都需要大量懂得英语的企业管理人员,新世纪对人材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21世纪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搞好外语教学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必备条件,传统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法的讲解和知识点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培养。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中学英语教学将从偏重单句理解和偏重语法知识的传授转到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上来,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听、说、读写的训练。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新教材把情感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在强调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表现为一个人渴望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说明兴趣在推动人出色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操作方式来发挥学生的智力和潜力,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起来也就轻松、无负担。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幽默、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及时给予鼓励或表扬,这样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此同时,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英语墙报、黑板报,开阔学生的视野,结合各类学生的特点进行听力、口语、阅读等方面的训练,通过开展单词拼写比赛、课文复述比赛、自编短剧表演赛、课文朗读比赛等活动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精神,促进其心智机能的发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组织、交际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

一、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双差生”学英语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双差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可见,巧妙地迁移学生的兴趣,正如“四两拨千斤”。对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大有裨益。很多“双差生”对电脑比较感兴趣,而电脑里的英语单词有很多不认识。笔者告诉他们:学好电脑将来也能找一份好工作,而学好电脑的前提是学好英语。英语学不好,电脑里常用的单词都不认识,想学好电脑是天方夜谈。因此,“双差生”上课也比以前认真多了。

二、用各种有趣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热情。

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有鉴于此,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对初一学生讲“be”的用法,记口诀:I用am,you用are;Is跟着他,她,它。要问复数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又如,DoubleO的长短音,编“三字经”如下:煮毛木,看了书,脚送[u],立后屋。除之外,读长u:。

前面7个单词是:cook,wool,word,look,good,book,foot;接着是2个动词过去式:took(take),stood(stand)并带出另两个过去式mistook,understood;然后是一些“后屋”,classroom,bedroom,meetingroom等等。教师只要常收纳,多积累,勤总结,有趣口诀就会源源不断,教学也定会趣味横生。

三、创设情境,Grouptask等手段激励学生说英语,体会成就感。

情境的创设努力再现了现实生活,实践证明学生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交流。在上JEFCBook1BLesson74我在讲台上开了一个foodshop,有bread,coffee,tea,orangejuice,applejuice,coke,Sprite,water,milk,cake,hamburger,apple等事物或卡片。这个场景,刺激了学生的感官,符合了他们的心理,学生跃跃欲试想上来露一手,当售货员的文明礼貌,扮演顾客的精心挑选喜爱的食品。这样的英语交流真实有意义。

Grouptask是我使用的最多的一种教学形式,因为它符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心理,而且能给每个学生练习的机会。同时,Grouptask鼓励学生互相合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做Grouptask时能获得独立运用语言的机会,此时他们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参与意思,他们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活动中,使内在的语言潜力得以挖掘与发展。每当学生进行Grouptask时,我穿梭于他们之间,回答学生的提问,不时给学生以鼓励和帮助,促使Grouptask得以顺利进行。主要以表演对话;编写类似的对话或讨论问题为主。为了及时、准确地得到反馈信息,在Grouptask的基础上,我还邀请一些小组上讲台来表演,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学生在表演的同时使用了英语,一种自豪感,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四、表演自编短剧,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学习要“学以致用”,而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了英语后,要会开口说英语。为此,每节课,笔者都花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具体做法如下:上课前,小组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短剧,剧情可依照上一节课的课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创设情景,但是台词必需要运用已学过的句型。之所以这样做,为了复习旧课,而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自编自演课本剧,让学生在笑声中复习,巩固旧知识,避免了让学生紧张得窒息的提问复习法,而收效却远远超过后者,这点,笔者深有体会,一些学生毕业后,仍恋恋不忘他们英语课上的五分钟表演。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五、教学中穿插多种多样的竞赛,调动学习英语的兴趣。

初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在教学中穿插单词拼写比赛;课文复述比赛;自编短剧表演赛;课文朗读比赛等多种多样的竞赛。再用积分法,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争先,乐于学习,这样最大限度的将学生潜意识和显意识协调起来,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极理解运用知识,鼓励发挥,更鼓励创造,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因地制宜,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近年来,萧山出国经商或打工的人增多。出了国的人,更是深刻地体会到懂英语的好处,由于这些申请出国的人或已经出了国的人,就是学生所熟悉的人。因此,他们觉得可信,对英语也有了兴趣,当然笔者也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告诉他们学英语并不只是为了出国经商或打工,真正的用途是为了让中国走向世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篇2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明兴趣在推动人出色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中的重要作用。因此, 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 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 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操作方式来发挥学生的智力和潜力, 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 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学起来也就轻松、无负担。因此, 教师应设计一些幽默、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 以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的成就感, 及时给予鼓励或表扬, 这样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与此同时, 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充分利用学校的英语墙报、黑板报, 开阔学生的视野, 结合各类学生的特点进行听力、口语、阅读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开展单词拼写比赛、课文复述比赛、自编短剧表演赛、课文朗读比赛等活动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精神, 促进其心智机能的发展,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组织、交际的实践能力,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那么, 怎样才能激发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

一、迁移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双差生”学英语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 而“双差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 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兴趣, 迁移到学英语中来, 则可事半功倍。很多“双差生”对电脑比较感兴趣, 而电脑里的英语单词有很多不认识。笔者告诉他们:学好电脑将来也能找一份好工作, 而学好电脑的前提是学好英语。英语学不好, 电脑里常用的单词都不认识, 想学好电脑是天方夜谭。因此, “双差生”上课也比以前认真多了。

二、用各种有趣口诀帮助记忆, 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热情。

英语语法规则, 词的用法区别, 发音规则等, 常让学生迷惑。有鉴于此, 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 降低学习难度, 使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对初一学生讲“be”的用法, 记口诀:I用am, you用are;is跟着他, 她, 它。要问复数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又如, Double O的长短音, 编“三字经”如下:煮毛木, 看了书, 脚送[u], 立后屋。除之外, 读长u:

前面7个单词是:cook, wool, word, look, good, book, foot;接着是2个动词过去式:took (take) , stood (stand) 并带出另两个过去式mistook, understood;然后是一些“后屋”, classroom, bedroom, meetingroom等等。教师只要常收纳, 多积累, 勤总结, 有趣口诀就会源源不断, 教学也定会趣味横生。

三、创设情境, Group task等手段激励学生说英语, 体会成就感。

情境的创设努力再现了现实生活, 实践证明学生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交流。在上JEFCBook1B Lesson74时, 我在讲台上开了一个food shop有bread, coffee, tea, orange juice, apple juice, coke, Sprite, water, milk, cake, hamburger, apple等事物或卡片。这个场景, 刺激了学生的感官, 符合了他们的心理, 学生跃跃欲试想上来露一手, 当售货员的文明礼貌, 扮演顾客的精心挑选喜爱的食品。这样的英语交流真实而有意义。

Group task是我使用的最多的一种教学形式, 因为它符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心理, 而且能给每个学生练习的机会。同时, Group task鼓励学生互相合作,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做Group task时能获得独立运用语言的机会, 此时他们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参与意识, 他们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活动中, 使内在的语言潜力得以挖掘与发展。每当学生进行Group task时, 我穿梭于他们之间, 回答学生的提问, 不时给学生以鼓励和帮助, 促使Group task得以顺利进行。主要以表演对话, 编写类似的对话或讨论问题为主。

四、表演自编短剧, 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学以致用”, 而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学生学了英语后, 要会开口说英语。为此, 每节课, 笔者都花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具体做法如下:上课前, 小组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短剧, 剧情可依照上一节课的课文的情景, 也可自己创设情景, 但是台词必需要运用已学过的句型。之所以这样做, 为了复习旧课, 而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 是一种创造, 是语言的活用, 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 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五、教学中穿插多种多样的竞赛, 调动学习英语的兴趣。

初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 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 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 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教学中穿插单词拼写比赛, 课文复述比赛, 自编短剧表演赛, 课文朗读比赛等多种多样的竞赛。再用积分法, 给予鼓励效果更佳。课堂上适当的竞赛, 学生乐于参与, 乐于争先, 乐于学习, 这样最大限度的将学生潜意识和显意识协调起来, (下转第190页) (上接第189页) 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积极理解运用知识, 鼓励发挥, 更鼓励创造, 这就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因地制宜, 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近年来, 出国经商或打工的人增多。出了国的人, 更是深刻地体会到懂英语的好处, 由于这些申请出国的人或已经出了国的人, 就是学生所熟悉的人。因此, 他们觉得可信, 对英语也有了兴趣, 当然笔者也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告诉他们学英语并不只是为了出国经商或打工, 真正的用途是为了让中国走向世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篇3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新教材把情感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在强调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表现为一个人渴望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些都说明兴趣在推动人出色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操作方式发挥学生的智力和潜力,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起来也就轻松、无负担。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幽默,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此同时,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英语墙报、黑板报开阔学生的视野,结合各类学生的特点进行听力、口语、阅读等方面的训练。通过开展单词拼写比赛,课文复述比赛,课文朗读比赛等活动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精神,促进其心智机能的发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组织、交际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怎样才能激发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我结合教学实践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很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洒脱、精神要饱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文雅、言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地道、流利、书写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五分钟会话练习,自由谈,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

有一则谚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你可设置一个悬念吸引学生,也可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从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教学中,不能课本搬家,大声念一遍,小声念一遍,就算进行了教学。要善于用教室的人和物,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设置情景。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的,没有没情景的语言,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教师的讲解忌烦琐、杂乱、重复。要精讲,长则生厌。要变讲为提问,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参与而不是旁观者,学中用,用中学。只有这样学生才感兴趣。一旦学生出了差错,不要埋怨训斥,责怪。要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

受挫折。

二、采取灵活多样、充满情趣的教学方法

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也就失去了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如:初学,巩固和复习就不能用一样的方法。在教学中,还可适当运用录音机,投影仪,电脑,融声音、画面、动作、知识于一体。

教句子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看谁最先说出所听到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进而进行单词组句比赛等,都可提高学生兴趣。比老师一遍一遍的讲,学生一遍一遍的读,效果好得多。

教课文,可根据不同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可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述大意,改变人称,变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这样就会把死教材活用,学生学得兴趣浓,用

得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三、重视教学安排,注重课内外结合

外语教学要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但学好英语不能只靠每周几次英语课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同学,进行适当地组织。比如:有目的的培养骨干,开展英语游戏,朗诵会,演讲比赛,作文比赛,听力比赛,夏令营活动,识记默写比赛等。既可各班进行,也可同年级全校进行。其目的是活跃学生的课外生活,巩固课内知识,创造英语的气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课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四、因地制宜,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近年来,出国经商或打工的人增多,出过国的人,或是学生身边的较熟悉的人,更是深刻地体会到懂英语的好处,他们觉得可信。假期随父母旅游时,遇到外宾主动问好、攀谈,这些都会使学生感受到快乐、自信。教师也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告诉他们学英语并不只为了出国经商或打工,真正的用途是为了让中国走向世界。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培养交际能力。教师要因时、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实到实处!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篇4

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而且能促进智力的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我们一定要讲究导入艺术。利用精彩的导入,激起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导语设计的方法很多,如讲述历史、引用名言、展示图片、讲述故事、设疑激趣、社会热点等等。运用这些方法时,要根据课文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并注意可操作性。导语的设计也是变化多端、不拘一格的,只要能激发兴趣、活跃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就是好的导语。

二、启发想象,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经常进行想象训练,对培养学习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对于故事结局留有想象空间的课文,教师要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推测故事可能产生的种种结局。如教《坐井观天》一课时,可以启发学生想象:“青蛙听了小鸟的话,鼓足勇气,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孩子们是富于想象的,对续写故事的结尾有浓重的兴趣。

三、质疑问难,激发兴趣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常有问题,常有思考,才能常有探索与创新。因此,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鸟的天堂》一课时,让学生初读课文,找出描写作者感受最深的句子,即:“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再诱导学生对此句质疑:前后两个“鸟的天堂”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思考,逐步理解,排疑解难。

四、组织表演,激发兴趣

激发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兴趣 篇5

琼山二小 徐小丽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更新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海口市课堂教学指导意见》的推出,要求我们更新观念,与改革同步。如何组织教学,怎样做才能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角色转变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怎样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为这个学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占一定的重要位置。本学期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新课标的精神,落实对儿童少年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根据《海口市课堂教学指导意见》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一年级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稳定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使小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那么,怎样才能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呢?

首先,“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新授课,练习课更加讲究方法。新授课中,我们可以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象朋友一样讨论教学内容,走进小朋友的心里,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和压力,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在练习课上,利用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完成练习。可以请小朋友当小老师来判断其他正确;或者通过比赛形式来完成。对于胜出的小组给予红花或星星等作为奖品,这样促进学生。

其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是在教学中不断提出与新内容有关的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我在教学“时间”这部分时,由于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比较难理解,所以我在三个星期前就先告诉学生,三个星期后我们要学习时间,希望同学们多去了解。然后我有意创设一些有关时间的生活中的问题情境让大家接触,结果学生来了兴趣,在学这部分知识时再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解决相关的问题就容易多了。

二、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

一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方向与位置”这部分时,我让学生通过判断学校的方向,再来判断教室的方向,最后再判断自己的位置方向,这样一次次、一层层地认识,加深对着部分知识的理解。多让他们实践,就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结合基础知识,加强各种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在重视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摆小棒计算时,先引导学生观察找规律,再小组讨论,最后小组汇报得出结论。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篇6

再谈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长沙市宁乡县白马桥滨江学校

袁正连

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早巳毋庸置疑。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那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兴趣对于学习的最大作用呢?

一、精彩开场,创设氛围。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可见,一个好的开场会对一节课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淡无味的导语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反而会起抑制作用。如果一位老师每次走进课堂第一句话都是把书拿出来,翻到第×页,尤其是在学生上了几节课之后,身心都已疲惫,正昏昏欲睡时,这样的开头无疑是最好的催眠曲。特别是语文,学生自认为看得懂,一两节课不听没关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格外重视开场的设计。它既是语文教师基本素质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每当上课之始,学生首先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他们的精神能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随之产生了。有了良好的氛围,学生定学得用心、学之有效。

有经验的老师是从不忽视开场白的,我也在这方面也努力而为。如学习《草原》一课时,我与学生展开歌唱、吟唱草原的歌唱、诗歌比赛,激起学生对草原的神往,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如学习《童年的发现》一课,我先神采飞扬地讲述我童年时候的两个自以为了不起的“发现”,引得学生哈哈大笑,也引起他们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留恋„„学习古典名著一单元时,我在布置学生充分搜集资料之后,我并不急于讲解,而是给足时间鼓励学生充分交流,并给予他们充分肯定与欣赏,激发他们对名著阅读的最大兴趣,以收获阅读的乐趣与喜悦。如此等等,精彩的开场师生一起活动,一扫压抑沉闷的气氛,既复习了学生原来学习的诗词,又极其自然地与即将学习的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这为下面的课文学习创造了良好氛围。魏书生老师在上课之始也很善于用各种方法触及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如果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在进入课堂以前,精心设计一下哪怕只有三言两语的开场白,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巧揭题旨,激发兴趣。

如何出示课题,如何引导学生审题、解题,对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关系很大,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必须仔细考虑,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例如:我在教《桥》一文时,抓住标题中的关键词语“桥”引导学生:“初看这个标题时,你如何理解这个词语的含义?”同学们都说是村民走的木桥。我没有否认同学们的回答,而是继续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从文中寻求答案,最后得出标题中的“桥”既指村民走的木桥,又指老村支书用自己的生命在洪水淹没村庄之际,为村民搭起的生命之桥,一语双关,这样,既揭示了题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紧扣文本,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的兴趣,还得从文章本身入手。(1)从字词句入手培养兴趣。

语言准确是对所有文章的要求。大师级的文章尤其讲究语言准确,以便恰如其分地反映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易为读者理解。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关键语和其有特色的用词来引导学生反复琢磨品味,以提高兴趣。

《晏子》一文开头写道:“„„楚王想乘机侮辱晏子。”其中“乘机侮辱”是全文的文眼,表现出楚王的高傲与别有用心,文章又以“从此以后,楚王不得不尊重 晏子了。”来结尾,这样的对比措辞足以引学生体会到晏子的巨大能量与高超的语言魅力。又如《金钱的魔力》中以准确的语言对比描写如:“终于等到托德把手头所有的工作都做完,他才从一堆无人问津的衣服堆里随便翻出一件大小并不合适的丢给他„„尊贵的公爵殿下„„”一针见血地讽刺了小市民的金钱至上、唯钱是论的丑态。如能通过这些比较阅读可使学生领略到遣词造句的妙处,从而产生兴趣。(2)从内容入手培养兴趣。

教材中所选的范文一般观点鲜明、思想性强。学习阅读这些课文能激发学生的各种优情感,接受正确的理论教育,使之学有榜样,从而提高觉悟增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有极大的帮助。如《趣味语文》从一则笑话故事引出交通安全之重要,所说道理学生非常容易接受;如从《杨氏之子》中领略到语言的丰富多彩、幽默、含蓄、生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四、做好范读,激发兴趣。

良好的范读胜过讲解,不仅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因此在备课时,我反复阅读课文,领会作者意图,理解中心意思,然后大声朗读,自我鉴定,努力做到使自己满意为止。这样,教学时就可以在适当时机,用表情朗读,激发学生感情,唤起思想共鸣。如教学儿童诗《我想》时,我以未泯的童心、轻柔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朗诵,使全班同学沉浸在充满幻想、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听后不少学生抢着交流自己童年的趣事、奇特事,范读起到了很好的感染效果。由于我重视范读,大大提高了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在课堂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产生满足感,并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对于后进生更为需要,后进生在上课时 比较被动,视上课为“煎熬”、“受罪”,由于这种情感障碍,还何谈上课产生兴趣?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撤擅于把握设计一些较为容易的问题,把机会给予他们,并给以适当的表扬与鼓励,“你挺棒的!”“你回答得真不错!”“你的进步真不小!”„„心理学认为效果可以激发兴趣,当学生发现自己有了进步,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肯定后,就会体会到一种快乐,从而产生了兴趣。

六、多种形式,引唱主角。

大胆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尽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与学生变换位置,让学生唱主角,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又一重要方法。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主要手段是两支粉笔一张嘴;形式是教师高高站在台上,学生正襟危坐于台下;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有了许多新途径。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语文课比其他学科更适合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录音机、投影仪、电视机、电脑应当充分利用起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搜集相关资料与信息,这样学生投身参与的学习效果大大胜于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真可谓“事半功倍”。

另外鼓励学生将课本改编成课本剧、表演,演后再讨论评析,全过程都由学生完成。老师只有幕后作指导。还可以改变学生“排排坐”的形式,采取“圆桌式”,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平起平坐”地进行讨论,留出空间,学生随时可以走出来发言、表演。还有像诗歌、散文采取配乐欣赏的形式,不是简单找一段音乐边放边朗读,或者直接播放事先配乐的朗读带,而是让学生在理解文章意境和所表达感情的基础上自己挑选音乐来配,看谁的配乐与诗文的内容、意境、感情、主旨最吻合。音乐是学生喜爱的,诗文的意境美是学生不太容易掌握的,利用艺术相通的特点,把二者结合起来,既是语文课又是美学欣赏课。既学语文知识,又受到美的熏陶。学生能不有兴趣吗?

采取新鲜活泼的教学形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 的兴趣。教师退居“第二线”让学生唱主角,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相反还会学得更主动,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篇7

1 诱发学习动机, 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 是激励学生学好机械制图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学习动机强, 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制图学习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制图的地位、重要性等, 并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 使他们懂得制图是工科专业重要的课程, 学好机械制图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可能有重要影响, 不能掉以轻心。所以, 我们每接一个新班, 第一节课先不急着讲新课, 而是在绪论课中重点说明这一点。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任何机械设计人员, 如果缺乏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 就不能从事技术工作, 任何机械制造人员, 如果看不懂图, 就不能从事生产。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对于每一个未来的技术工人, 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

2) 让学生体验成功感, 形成“我也行”的心理优势。大多数中职生素质比较差, 空间想象力缺乏, 是制图学习困难者, 经常经历失败, 早已形成了心理障碍——失败定势。让他们听懂老师的讲课, 能看懂视图, 能完成一些练习, 每节课都有一点收获, 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使他们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

2 加强直观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所谓直观教学, 就是利用一些模型、教具和实际零件来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 能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构思机械零件空间形状的能力。中职的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普遍不足,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运用实物、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化抽象的投影关系为直观的视觉印象, 让学生具有足够的形象储备, 降低问题难度, 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 在讲“直线的投影”时, 让学生把课本打开成直角立在桌面上, 制作一个空间三投影面体系, 然后把铅笔看成直线放在三投影面体系中间, 分析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位置及每一种位置直线的投影情况。最后, 再动手画图, 总结投影规律。这样学生边观察边分析, 头脑中形成一条清晰的解题思路, 感到学有所得。

3 适时布疑设问, 激发学习兴趣

“布疑设问”是吸引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 能推动学生在活跃、兴奋的情趣中回忆与设问有关的知识, 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 积极参与到对知识的探究中, 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例如, 学生在学过视图、全剖视图后, 在讲授半剖视图这一内容时, 教师先展示实物模型, 在黑板上画出视图, 让学生观察, 然后布疑设问, 对称机件既要表达内部结构, 又要保留外部形状, 那么应如何表达呢?因势利导引出半剖视图课题后继续设问, 未剖部分如何画视图?剖开部分如何画剖视图?指导学生去画, 画好后再启发学生分析、比较、讨论, 得出半剖视图的画法和特点, 教学效果很好。

布疑设问时,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大胆设想, 设计多种解题方案, 让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例如, 在讲到零件图和装配图时, 对某些工艺结构可以做出一些与原来不同的假设, 比较原来的设计方案是否最佳?能否进行改进?然后鼓励学生大胆设想, 制定出多种设计方案, 最后经过讨论确定出一种最先进、最合理的答案, 学生学习兴趣很高。

4 运用语言艺术, 激发学习兴趣

制图是一门“工程语言”, 制图课的讲授过程就是用形象语言来表达“工程语言”。我们教师主要是靠语言来工作的, 掌握运用形象的语言艺术十分重要。教师运用语言艺术可以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生动地体现教材的内容, 可以使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 加深印象, 加强记忆, 寓教于乐。而语言艺术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比喻性, 另一个是总结性。

1) 机械制图教学的比喻性就是把教材上抽象的理论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把所要讲的内容表达出来, 降低知识难度,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 在介绍空间三投影面体系时, 把黑板比喻为V面, 地面为H面, 右墙壁为W面。这样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在讲授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时, 俯、左视图宽相等是个难点, 我们让学生在俯、左两个视图之间用圆弧连接起来, 并将其比喻为学生们都熟悉的跑道, 因为跑道的道宽都是一致的, 而俯、左两图的宽度方向恰好会沿着这“跑道”的转弯处互动。难题很容易化解。

2) 机械制图教学的总结性就是抓住一些概念的主要特征, 总结概括为口诀或顺口溜, 这样, 同学们边读边记, 轻松掌握所学内容,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 在讲直线的投影时, 其投影特性可归纳为以下的口诀:两垂斜线, 投影面平行线。两垂一点线, 投影面垂赢线。三斜三短线, 一般位置线。在讲螺纹规定画法时, 可编成如下顺口溜:表示螺纹两种线, 用手摸着来分辨。摸得着画粗实线, 摸不着画细实线。

5 采用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发展, 给教学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少新技术广泛用于课堂教学中, 其中多媒体教学以其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直观等特点, 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形象化教学, 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和现象, 生动而形象地展示出来。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在直观感、立体感等方面的不足, 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例如, 投影变换、截交线相贯线的求解等知识是教材中的难点, 如果用模型直接演示, 效果欠佳, 但是如果采用AUTOCAD及3DMAX等软件制成三维动画, 在多媒体教室中播讲, 就能使学生在任意角度观察到所求问题的投影变化, 从而大大降低了相应知识点的难度,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篇8

一、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与教师的启发、诱导有很大关系,教师的教学艺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要善于“寓教于乐”,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注意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久的注意力。

1.巧妙创设活动情境。在教学中,单纯的知识传授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觉得,上课就是在情境中参加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学到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而且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了。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数学是源自于生活的,如果脱离了实际生活,内容就会显得空洞而乏味。因此应在教学中尽量缩短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让他们觉得数学并不抽象,相反它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

3.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电教把媒体引入数学教学,既能耳闻,又能目睹,它以其独特的方式使学生多种感观同时受到刺激,促进情感思维信息在传递与反馈方面形成快速交互,从而激发学生联想,促进学生全面、均衡、主动的发展。

4.适时开展游戏竞赛活动。①利用游戏激发兴趣 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对游戏有很大的兴趣。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有意注意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在教学中,如果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而且课堂气氛妙趣横生,师生感情融为一体。②利用竞赛激发兴趣 现代生理学和医学研究认为,当前人脑的功能只有10%左右被利用,还有90%的潜力有待发挥。通过竞争可以引起大脑某些部位紧张,使处于“休息”状态的部位进入工作状态。竞赛为学生积极参与创造了条件。竞赛中,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表现尤为强烈。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引导学生适当开展一些新颖别致的数学竞赛,让他们在比赛中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必将唤起学生的内驱力,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可采用“夺红旗”、“接力赛”、“争冠军”等方法。对疑难问题采用“打开智慧锁,摘取智慧果”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组织“计算接力赛”、“争当数学小博士”等多种竞赛活动。通过竞赛,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可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注重动手操作实践。人们首先是利用感觉的材料进行思维的。学生在接受知识时,也要充分运用感觉器官,直接形象地感知学习材料。然后,由感知到表象,再逐步内化成自己的认识。由于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更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

6.注意设计趣味性与开放性练习。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教师就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设计适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灵活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教学大纲指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又特别感兴趣,充满着好奇。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份好奇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小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

三、乐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情感交流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教学要亲切自然。教师应把微笑与鼓励带进课堂,和蔼可亲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对学生的爱融于教学之中去。通过用亲切的语言、娴熟的动作、欢乐的表情、庄重的姿态把爱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体验到亲切、温馨、愉快、幸福,并由此产生良好的心境、积极的情绪、愿学爱学能学好的心愿,并产生爱师亲师的行动。

2.对学困生采取“优先”的方法。教师不但要爱“孔雀”,更要爱“丑小鸭”,要注意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因为教学活动是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活动,要有共同的情感交流,要充分体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3.评价以表扬为主。“顺木之天性,激情启疑使之乐学”,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每一次微笑、每一个信任的眼神、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增进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感到莫大的欣慰和鼓舞。

四、合理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互补互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篇9

——听《走进英国》一课有感

通州区张家湾镇张辛庄小学

刘志洪

有位哲人说过,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兴趣是人们的向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凡富有兴趣的东西,学生都学得好、记得牢。社会课的教学也不例外。趣味性是小学社会课一个明显的特点。把握趣味性特点对社会课教学有着指导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采用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习主体作用,强化他们的参与意识。在这方面我认为一师附小社会教师讲的《走进英国》一课做得好。

一、精心设计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著名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堂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可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好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走进英国》一课,课前,教师播放了自制的英国风光片;课始导入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国际教育创新联盟组织情况,而这些内容与一师附小与学生的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牵动了学生们的心灵,从而使学生们产生了要认识英国的好奇心,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对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全体学生的思维状态集中教学活动中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位教师为了更好地 激发学生兴趣,课下做了大量的调查,并将学生最想知道的情况制成统计图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了积极探究,主动参与的学习的热情。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创设了“我们一起过圣诞节”,“吃西式大餐”的情境,学生在模拟和游戏中,兴趣盎然,了解了英国节日、饮食文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兴趣。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教学中,形象、真实、直观的投影、录像、录音、图片、模型等多种教学媒体的运用,不仅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兴趣,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走进英国》一课,教师运用了大量的图片、音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了英国的学校、城市、风俗、著名人物等方面的情况,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大量的信息,掌握大量的知识,学生学习的情绪非常高涨,有效地调动了兴趣。

四、补充生动、新鲜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学生喜欢了解一些有关地理、历史以及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可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走进英国》一课,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失时机的给学生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如,了解英国著名人物时提出:为什么英国有女王?然后教师补充介绍了有关女王的内容。再如了解英国著名城市,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英国著名城市、景点、街景时,提出:LOOKRLGHT是什么意思?然后介绍了英国交通特色及发达的轨道交通情况。教师通过补充这些新鲜的学习内容,使学生们不但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而且还提高了学习兴趣,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五、注意学科间的联系,整合中凸现特色,学习饶有兴趣。

小学社会课教学内容、知识范围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涉及到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史地等各学科知识领域,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学科间的整合显得尤为重要。英语作为英国的本土语,也是国际交往语言,更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教师在进行《走进英国》教学时,学生们无论是对英国学校生活的介绍,还是介绍中国的情况,都使用英语来交流互动,在社会常识的学习中锻炼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自觉中实现了社会与英语等学科间的整合,使学生的学习饶有兴趣。作为一名来自远郊区县的最基层的教师,我想,我们在社会课,乃至在其他学科教学时,也能注意做到如此恰如其分地整合,那还何愁学生的英语水平上不去吗?

总之,《走进英国》一课,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了教学目的,是一节成功的好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篇10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一巧妙设疑,讲述故事,运用多媒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设置课堂结尾,这五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作 者:张芬 作者单位:榆林林校 陕西 榆林 7190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009“”(5)分类号:G642关键词:创设 情境 激发 兴趣 提高 质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篇11

记得,刚刚教英语的第一年,我当时是在农村小学任教,那里的孩子不要谈学英语了,就连听过英语的孩子都很少,而我又不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如何才能教好?还记得第一次走上讲台之前,我的老师对我说:“要想教好你的学科,一定要让你的学生喜欢你,只有喜欢你,才能对你的课有兴趣。”带着对英语的喜爱和满腔热情,我勇敢地站在了英语课堂上。当看到一张张渴望知识的小脸时,我就暗下决心:我一定要让这里的学生能像城区的孩子一样,熟练地说出英语。

教师要与学生合作学习,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制的手段——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来强迫学生服从于教师的意志。强制性的教育,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甚至恐惧,也容易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合作就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使儿童乐于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

在教授外研版Book 7 Unit 2 Lesson 3时,首先要让学生复习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而如何让学生对复习环节也感兴趣呢?我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教师板书句型,由师与生对话操练句型,过渡到学生之间操练句型,学生两两一组,用食物卡片互问互答。

方案二:创设restaurant情境,教师扮演服务员,和学生交流操练句型,并请学生担任服务员的角色,每组学生用食物卡片操练句型。

我将两种方案分别在不同的班级进行了实施,通过上课,我感到方案二学生更容易接受。实施方案一班级的学生虽然也能很好地说出句型,但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只是机械地操练句型;实施方案二班级的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感知句型,很轻松地复习了句型,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师生互动交流句型。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已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了,而是形成了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都变得轻松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成效也得到了提高。

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教师要对学生倾注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爱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我”与“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获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朱小蔓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甚至与学生建立起母女般、父子般或姐妹兄弟般的融洽的关系,让学生觉得教师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教师无话不说、无事不谈,达到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

我们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从小失去父母关爱的小兰同学,长期跟在爷爷奶奶身边,心理上极度缺乏安全感,自卑的心理常常让她又想表现,又怕出丑。因此,她书面作业完成得很好,却一句英语也说不出口。看到这样的现象,我回到家准备了一些我儿时的衣服和学习用品,把她叫到办公室,中英文夹杂着对她说:“There are老师小时候用过的东西,我希望you把me当成sister, you能接受sister给you的东西吗?”小兰好奇地对我说:“老师,英语可以这样说吗?”我充满自信地说:“当然可以,想说就说。相信your sister。”她微笑着对我说:“明白了,老师,no, sister。”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

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由一定的观念(诸如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支配其教学行为,对学生施加影响;而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需要,理解、接受教师的影响,并在行动上做出反应;学生的反应又进一步强化或者修正教师原有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所以,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通过反馈可以加强正效应,也可以加剧负效应。例如:“教师教学有热情、有方法→学生学习主动、学习成绩提高→教师受到鼓舞与鞭策,教学上精益求精。”这就是师生互动的正效应。

另外,每学期结束时,绝不能以一张试卷的分数来总结学生这一学期的学习成果,而是要从说、唱、读、写四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

“说”是指学生与他人的口语交际。在本学期或以前所学过的句型中,任意选择,编成对话,对话不限句数,只要语句通畅即可。根据学生能力高低进行打分,既充分给了学生交流的机会,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的潜质。

“唱”是指让学生将本学期在课内外所学会的歌曲用自己的方式唱出来。学生对此最感兴趣。每次上课前,我都会安排一小段唱歌时间,学生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在七年级时,我带着我的学生参加我镇“学英语”歌曲演唱会,他们的表演得到了县、镇教研员极高的赞誉,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读”是指让学生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对话或短文。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权的同时,教师也能掌握学生的强、弱点。

“写”很自然就是期末的那一张考试卷.虽然不是最重要的,但也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很难想象若失去了兴趣,怎样让学生学习。所以,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兴趣,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参与各种英语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也能让教师真正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篇12

一、明确兴趣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系统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和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 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保证,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担负着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的重任。然而,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 一般都具有概念性、抽象性等特点, 如果教师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就会使学生感到抽象难懂、枯燥无味、不感兴趣, 甚至产生厌烦情绪, 失去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结果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要改变这种现状, 首先要从激发兴趣入手, 使学生尝到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无穷乐趣, 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达到我们教学的预期目的。兴趣是入门的先导, 要使学生产生“我要学”、“我要学好思想政治”这样从思想到行为的有序变化, 就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产生是以学生需要为基础, 对学习对象和情境为诱因, 而学习兴趣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外部诱因”。因此, 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目的就在于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动机, 从而主动、积极地学习思想政治课。

(二) 兴趣能使学习取得成效

无数事实证明, 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有了浓厚的兴趣, 才会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有了浓厚的兴趣, 才能联系社会和个人思想实际, 积极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 努力改进学习方法, 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有了浓厚的兴趣, 才能有真切的情绪感受, 受到美的陶冶, 受到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

二、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尝试

(一) 深入钻研教材, 发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 但是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 把书教死了, 学生会感到乏味。教学是一门艺术, 需要教师的再创造。思想政治课教材具有可读性的特点, 坚持了以美、以理引真的原则, 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方便, 教师只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 认真备课, 深钻细研教材, 一定能挖掘出教材中的趣味因素,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哲理和情趣相统一, 以“趣”启思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创造一种情境或意境, 使学生犹如身临, 触景生情, 并配以形象生动的语言, 使其在心灵深处形成强烈的共鸣和震撼, 促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用故事、谚语、格言、小品等激趣启思。

(三) 培养感情, 打开学生接受教育的心理之门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感情联系着的。学生如果对学习缺乏感情, 就无法有好的学习成绩。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老师必须从感情入手和学生心理相容。“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爱学生, 才能敞开学生接受教育的心理之门。同时, 思想政治课老师还要以自己的榜样行动影响学生, 要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有兴趣, 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浓厚而深刻的兴趣,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感染作用, 教师的兴趣常常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兴趣。

(四) 把趣味性贯彻到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 离不开读、议、讲、练几个环节, 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把趣味性贯穿到这几个环节中去。读, 要带着问题激起动机;议, 要新颖含蓄, 耐人琢磨;讲, 要生动形象, 妙趣横生;练, 要灵活多样, 津津有味。同时要做到讲练结合, 难易交错, 深入浅出。

(五) 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思想政治课堂上, 要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要多让学生回答问题, 让学生自己来进行补充、纠正和评价, 这样, 才能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之中, 开发积极心理。特别是对中下等学生, 更不要放过能使他们得以表现的机会, 并及时给以恰当的鼓励, 增强他们的进取心。只有在必要的时候, 教师才进行讲解、示范和指导。

(六)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化组合, 即遵循媒体的选择与组合最优化原则, 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使之眼观其形, 耳闻其声, 产生多元效应, 使课堂教学得到整体优化, 既可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 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传递知识的无声媒介, 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能产生良好的情感和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气氛中, 他们心情愉快, 思维灵活, 记忆迅速, 头脑清醒。因而,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需要,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是提高学习效率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的需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篇13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中,我大胆打破传统的单

一、机械的准备活动方式,用学生喜爱的游戏取而代之。学生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人,课堂展示的大舞台,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同时赞赏别人。竞技回归到游戏,健身习惯在自由的玩乐中养成。课堂真正是师生自主自由活动与情感交流的生活世界。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建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松的课堂氛围,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教师的教学行为由知识技能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化。体育教学中应把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使课堂教学呈现一种活泼的开放局面。本次课的教学开放局面就是老师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平等、充满活力的教学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我,向自我挑战。本课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体育资源,是对新课标的一个重要堂试,也是学生主体的一种彰显。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去想、去看、去练、去比。本次课学生的运动兴趣来源于比赛的刺激性,来源于新奇的盖章形式、来源于伙伴的协调作战……这么多的兴趣,学生怎能不向往?不去积极参与练习?同学们游戏活动玩得热火朝天……此时,我审时适度地向同学们提出:玩耍中同学们能发现什么呢?自由跳绳我最棒这一环节。新的学习内容,点燃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新火种。同学们跃跃欲试,情绪高昂。游戏开始,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同学搭另一同学正面搭绳跳,有的反摇绳搭人跳,有的两人边摇边向前跳,有的交错双人摇双绳跳……整个教学活动开展得多姿多彩,跳绳技能在无限的情趣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延伸……合作性跳绳学练激发了学生的全新思维活动能力;合作性跳绳教学体现了当代教学的一大特点即不是教教材,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潜能,实现体验体育活动中与他人合作教学目标,体现师生创造性地发展。五月炎热的下午,同学们都没有显露出疲惫的样子,个个精神饱满,尽情分享着合作性跳绳的快感,也不知是学生感染了我,还是我感染了学生,师生都被浓浓的激情包围着,这哪是在上课,分明是我与学生间的一种情感交流。同学们真聪明,能想出许多不同的合作性跳绳花样。同学们跳出了水平,跳出了特色,跳出了团结。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篇14

中牟县黄店镇第二初级中学

吴志国

邮编:451476

电话:12783433895 由于近几年中考,地理不再纳入考试之列,大多数学校领导对于地理这门课程不十分重视,往往不再安排专任教师,而是由主课教师兼任,于是导致老师不认真教,学生不认真学,并使大多数同学失去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对于此种现状,出身于地理专业的我深为地理课的前途担忧。下面我本人就为如何在教学过程当中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重视直观教具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中学地理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我在几年来的教学工作中充分认识到直观教具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总结出一些直观教学方法,以达到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一)、充分利用地图。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阅读、运用各种图表,把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因为地图是地理语言的浓缩,是学生获得直观地理知识的源泉,是教师进行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只有利用地图,才能形象、直观地反映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挂图,配合学生的地图册及课本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把课本上的地理知识迁移到地图上,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记忆在地图上。这样,既便于学生理解、便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储存和捉取,又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记忆持久。

(二)、充分利用课本上的地理略图或自己设计地理略图,边讲边画,进行直观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把课本上的略图或自己设计的略图,一边讲一边重新画出来,学生一边听一边记笔记,也可在笔记本上或纸上随着教师把图画出来,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画图和语言而自然转移,做到手脑并用,视听结合,思维集中,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树立地理空间概念,把抽象的概念和原理从直观的地理略图中衬托出来,使学生获得生动而深刻的地理知识。

(三)、认真设计直观教学模型,进行直观教学。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很强,许多地理知识看不见摸不着,抽象、空洞,如果只是教师

凭口讲,学生头脑中就无法想象,但设计一些直观形象的简易模型,就易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易于理解所学知识。总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图、挂图、地理略图、直观模型等直观 教具,不仅易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教与学往往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二、巧设提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是指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师生的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了解其学习状态,使学生获得发展的教学行为。学问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孔子把“疑思问”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可见,人们用提问的方法展开教学,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能力,已经由来以久。实践证明,提问作为一种教育行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的陶冶。特别是在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探讨如何设计问题、用怎样的形式提出问题才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尤为重要的。地理课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教学中应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地理教学方法的一大改善,尤其是在农村中学教学当中,缺乏相应的教学用具及多媒体教学,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课堂中的提问设置尤为关键,经过几年教学,我认为在教学过程,问题的设置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难度

提问的目的是通过设疑、解惑,最终使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因此,设置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使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水平处于“邻近发展区内”,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当然,要使学生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教师本身要熟悉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对学生知识、思维品德、技能、能力、的具体目标确定提问的难度。这样既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难度的设置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难度呈梯度增加,环环相扣;解决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把思维逐步引向深化,且使学生在克服重重困难中获得成功与喜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能培养学生持久、稳定的学习兴趣。

设置问题应变换问题的深度,从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决策等不同的认识层次上提问,可以调节问题的难度。例如,在分别学习了各部分知识后,提出综合性问题,让学生认识整体特征。我在讲述我国《气候特征》一节时,就根据已学的我国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学。

(二)、问题的设置要新颖

学习情境是指新颖的学习任务,新奇才能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形成学习期待。问题的设置应注意新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怎样设计问题才能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呢?一方面是从学习的内容上选择哪些使学生感到新颖的知识设问。这样会激发学生思维的波澜,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完成知识的固化和深化。

(三)、问题的设置应有广度

课堂教学中设置的问题一般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因此,在设置问题时既要考虑到难度和跨度,同时还应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的认识水平,所设的问题应能让大部分学生经过思考后可以回答得出来,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因材施教。如在学习《影响气候的因素》一节中,了解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观察《地形雨示意图》。在学习条件一般的班级中,我设置的问题是:暖湿气流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地形的阻挡被迫抬升,会产生什么现象?为什么?背风坡少雨是什么原因?这样通过问题让学生观察《地形雨示意图》,了解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而在学习条件好的班级,我直接提问:根据地形雨示意图分析地形对降水的影响?这样的提问可让学生注重对地图的观察,培养学生通过读图来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问题的设置应注意准确度

课堂提问一定要有严密的逻辑性,精确发问,答案明确。如在《地球的运动》教学中,若提问:地球公转产生什么现象?这个问题答案可以是季节变化,也可以是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或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出现答案的多样性,学生就难以答出精确的答案。其次,提问要有思考价值,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尽量避免出现答案为“是”或“不是”、“对”或“不对”的提问。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具体对象,进行精心设计,使问题具有“若隐若现、可望可 3

及”的特点,设法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各地理要素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从而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五)、问题的设置应有密度

问题的设置应有疏有密,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时间。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犹如蜻蜓点水,学生不能进行冷静而有效的思考,反而破坏了课堂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也不能没有提问,不启不发。每一个提问后,要有一定的时间停顿,以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对问题考虑得全面。总之,无论是讲授、谈话,还是讨论和指导学生独立阅读,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解决疑难,使学生思维活动不断处于积极状态。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并要依据学生知识与能力情况,使这些问题明确具体、难易适度,以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好课堂提问,就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做到事半功倍。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中,主要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生。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才是素质教育的成功。那么,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主体地位能否得到体现,关键在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得到培养。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创设带有创造性的问题教学情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关键性作用。心理学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当思维者直接获得想要的结果后,思维的惰性就会逐渐增强,创新能力就无从谈起。所以,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无法从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且学生能接受的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讲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这一知识点时提出:假如黄赤交角变为零时,那么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范围、昼夜长短、温度带的范围、气候等将有何变化?再如,讲《天气与气候》一节时,可以设计如下导言:在天气预报中,我们常常看到沙尘暴、台风、寒潮等天气现象,你能说明它们的成因吗?这些天气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生活有哪些影响呢?诸如此类的带有悬念的问题,引导着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然后主动通过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教师可以利用电化教育的直观、形象、逼真等特点,结合学科内容,有效地运用电教手段,对于激活创新思维比较有利。因为传统的教学很难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系统的图像。只有通过电化教学,才能更加充分地把事物或现象展现出来。4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借助于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并把学生有意识地带到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去。如在“地形的变化”一节中对火山喷发的讲解,单凭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肢体语言很难把“火山喷发”这一现象解释清楚,而学生也较难理解,如果教师利用下载的资源整合制作成课件,把发生在一瞬间的火山喷发的景象通过电脑播放出来,再结合课本知识,加入教师的讲解,学生很容易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也就很快地进入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情境中来。

教师依据教学内容,适时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问题提出后,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教师要及时调节气氛和节奏。教师还要以鼓励和理解的态度引导讨论双方达成共识。比如,学生对全球化问题的认识存在悲观和乐观两种态度,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当前的地理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结合书本知识,通过社会实践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讲环境时,可以让学生从周围的环境调查做起,如调查黄河水污染的根源,然后让学生进行论证,并提交如何治理污染的可行性方案。通过调查,同学们从各个方面查找原因,上网查资料,翻阅报刊杂志,一个个都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面对交上来的一份份论证充分的报告,教师能不欣慰吗?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思考,把理论与乡土地理、时事、重大事件联系起来,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究性。比如,在讨论城市交通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本市交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布局,让学生讨论城市交通发展的原则,以及本市交通布局的优缺点,促进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养成。

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上一篇:浅析班主任工作下一篇:追求真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