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就业的感想

2024-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对大学生就业的感想(通用8篇)

对大学生就业的感想 篇1

感想:我觉得目前IT行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但是该行业的职业要求也很高,而且大学生的数量也日益剧增,这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机会也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东部地区、在高收入行业求职就业。这也是学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企业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求职时:

一要认清自我,发挥优势。俗话说“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合适的职业”,即便是大多数人都认为很好的职业或者岗位,只要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擅长,最终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年轻人的自我认知常常不是很清晰,加上盲目攀比,这些都会导致压力的产生。如果能够结合专业的心理测评,在增加自我认识的同时,做好职业规划,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仅会增加求职成功的几率进而减少就业压力,而且对于求职者的职场晋升、幸福感提升乃至终身发展等都会产生积极的长远影响。

二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冷门职业,不要轻易放弃冷门。有的职业,现在看起来属于冷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需求的变化,很可能转变为热门。学会从基层做起,到基层较苦,生活条件较差,但往往自己的自主权较强,锻炼的机会较多,成长快。正确看待收入,一个单位好,有很好的发展空间,目前收入少一些,但今后的发展机会相对多一些,收入提高也可能会快一些。人潮汹涌的招聘市场,准备拿什么去找工作? 除了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应该注重沟通能力、抗压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才能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需要在大学学到一技之长吗? 在大学学到一技之长是很重要的,如果本专业只是学的不好,然而也没有一技之长,这对于找一份好工作更是难上加难。需要准备什么专业技能? 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如C语言,JACVA语言等,还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如何看待IT行业?以后是否愿意从事IT行业? IT行业范围很广具体包括软件开发、网络技术等,是一个知识密集型行业,主要依赖人的智慧。IT行业的就业前景广阔,而且薪水也算高的,这计算机技术也是蛮有兴趣的,所以自己还是愿意从事这方面的行业的。

对大学生就业的感想 篇2

过度教育产生的原因

我国过度教育的发生率已呈上升趋势, 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1.专业设置无法适应社会需求。一是专业结构调整滞后。由于高等教育有3~4年的一个周期, 而市场在不断变化, 特别是对一些与市场经济结合较紧密的专业, 必须对市场作出科学的预测, 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而3~4年的学习周期无法赶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二是专业设置盲目跟风。许多大学都有“什么样的学生好招, 就设什么样的专业”的错误思想, 致使热门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造成一些“热门”专业的学生供过于求, “冷门”专业的学生供不应求。三是大学教育培养的技能型和创业型人才较少。

2.培养目标不能因材施教。社会亟需的是应用性、技能型的人才和基层管理营销人员, 不同的大学应有不同的培养目标, 不同的培养目标要体现在培养方案上。现在很多重点本科院校、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计划差别都不大。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 第一年的培养计划与普通本科院校相似性很高, 只是在第二年才有所区分, 第三年大部分学生又要实习, 这样使得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

3.应用知识转化率低。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岗工作后, 实际知识的应用率不足40%, 所学到的知识绝大部分不能变成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要经过1~1.5年的适应期才能独立完成工作, 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的适应期一般是2~3个月。

4.教育供给难以与时俱进。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 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三、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 三、四年后有可能变成了“滞销”专业。

5.信息不对称。高校对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了解不深, 所了解的信息与企业所需的实际情况往往大相径庭。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畅在客观上阻碍了专业的合理设置以及对人才的科学培养, 同时使高校缺乏提高专业设置合理性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约束力。

6.社会导向引起的就业误区。目前社会舆论的导向是“高薪”、“高职位”、“高技术”, 忽视了“行行出状元”。于是不管是重点大学, 还是高职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时, 都追求高职位、高收入, 从而扭曲了学生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过度宣扬的“毕业意味着失业”、“大学生贬值论”也从某种意义上误导了大学生就业。

过度教育对就业的影响

从整体上看, 我国大学毕业生并不是过量, 相反在人才总量上还存在很大的缺口, 属于教育不足。但是, 局部教育过度和结构性矛盾却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过度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是:

1.部分毕业生处于就业紧张状态。近几年,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70%~80%, 也就是说每年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在离校时落实不了工作。与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出现的是考研热, 考研人数逐年递增。通过对毕业生考研动机的调查发现, 绝大多数是为了提高将来的就业实力或避开当前就业难的局面。由此可见, 就业难问题已给大学毕业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2.部分毕业生就业后专业不对口。无论从就业的现实情况, 还是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来看, 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已成为普遍现象。虽然先就业后择业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下不失为一条权宜之计, 但是大学毕业生从事与所学知识不匹配的工作, 主因还是没有足够的对口单位接纳他们。

3.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与实际不相符。一是“学而优则仕”、“鲤鱼跳龙门”仍然蕴藏在不少大学生的潜意识中, 这种“人上人”的优越感正是他们择业时苛求地域、薪金的内在原因。然而现实是往往事与愿违, 他们的工作越来越难找, 其心态也日趋不平衡。二是大学生耗费家庭数万元、花费三、四年的时间学习知识, 毕业后工资却低得可怜, 学过的知识也无处可用, 于是他们便萌发了“新读书无用论”的思想。

4.毕业生所学知识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企业并不认为大学教育只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办事能力、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的学生。由于学校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培养计划等不合理, 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用人单位特定岗位所需要的实际专业能力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5.就业企业和就业区域过度集中。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抱有“宁做凤尾, 不做鸡头”的想法, 就业的目标仍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或大公司, 不愿去基层, 不愿去西部, 不愿去小企业, 如此一来, 使得人才高消费现象在发达地区和大公司日趋严重, 而欠发达地区和小企业却是求贤若渴。

相应的对策

为了消除过度教育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的消极影响, 国家、社会, 尤其是高校和个人必须采取适宜的对策。

1.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 使高校的供给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一是改革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高校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不仅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 而且大部分本科院校也要办成应用型院校。二是改革课程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高校要遵循“基础够用、培育素质、突出特色、注重技能、健全人格”的原则, 加强课程体系的建设, 以就业为导向, 将教学体系与就业岗位紧密结合, 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三是重视对大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我国的教育从历史上就有重学术重理论轻实践、高分低能的倾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素质教育要紧密结合起来, 比如团队精神、心理健康素质、人际沟通能力等。四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将会减少过度教育的发生率。不同类型院校的教学质量应有不同的标准, 不能“一刀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应体现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职业意识等方面, 应区别于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观的错位分层, 有利于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发挥各自的优势, 使本科毕业生不能也不必要去挤占与专科毕业生对应的劳动力市场。

2.加强职业指导, 提高职业指导水平。高校要把职业指导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使职业指导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改变以提高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唯一指标的短期行为, 确立“发展性指导”的职业指导目标。职业指导不应仅限于课堂讲授, 还要辅以丰富多样的活动。职业指导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的“认识自我”指导, 以提高应聘技巧、增强就业力为目的的“求职培训”课程, 以了解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为目的“认识职业”指导, 以增强职业适应性和恪守职业道德为目的的“素质提升”指导。

3.在教育教学中融入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创新就业教育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和创业技能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老板”,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通过有效地配置自身的各种资源, 将知识转化成生产力, 最终实现知识的最大效用。创业教育不仅是给学生讲授创业理念和创业理论,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善于利用掌握的知识, 主动自学新的知识来创造财富。

就业心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心理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碼: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199-02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空前迅速的发展阶段。据有关部门的最新统计数及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未来几年,将有更多的大学生涌入社会,大学生就业形势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和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给大学生的就业市场造成了极大地压力,从而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成了高校、社会和每个家庭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式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我国区域经济(如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发展不平衡,大学生就业的区域化特征逐步明显。不同地区在人才需求的层次上有了明显差别,而且有的地区急需大量的各种人才。其次人才市场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格局,既需要研究型、创新型人才,也需要各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而且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用人单位不仅仅看重毕业生的学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三是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迅速崛起而且发展迅猛,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在逐年增加。尤其是现在推行的新农村建设,对现代农业技术、农村公共事业、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四是我国现在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阶段,各种新兴产业如低碳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绿色经济等产业需要大量的人才,尤其是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大学生。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风云变化,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就业的心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就业难有许多综合性的因素:市场的供需失衡;腐朽的就业思维定式;大学毕业生的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片面的“人才观”;不公平的社会就业环境;高校的教育和管理模式落后等等都可能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其中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心理对能否成功就业也至关重要。

一、自身的精英意识成为就业的主要障碍

自从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使更多的学生进入高校接受教育,但据统计,中国的受教育总人口比例依然很小,这意味着,中国的很多地方仍然需要大学生。“大学生工作不是找不到,而是有工作不愿意做”其实是现在大学生就业的真实写照。专家认为,精英意识的就业心理是阻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中国家庭的教育像是一次投资,家长期待自己的子女能通过教育改变身份和命运,而对大学生自身来说,毕业后受收入的高低、工作环境、稳定感等种种因素导致他们不由自主地一窝蜂挤向少数的热门行业和企业,宁愿留在竞争非常激烈的大城市。在大学生的意识中,京沪深这样的大都市,意味着机会、高薪和前途,这些因素影响着大学生产生了一颗“都市心”。这无疑加剧了职业供给的不平衡,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却很少人问津,而大城市的大学生求职者则人满为患。

二、怕苦怕累的心理

当代大学生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过着安逸的生活,普遍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着许多不良的思想,如学工不爱工,学农不爱农,在毕业后死守北京、上海、天津;发展南京、广州、深圳,不去新疆、西藏、兰州、青海等现象。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攀高心理,理想职业的选择标准是三高,即起点高、薪水高、职位高。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注重名声好,效益高,工作轻,离家近,管理松,这是典型的贪图享受怕吃苦的表现。在怕苦心理的驱使下,使得大学生们选择职业的面很窄,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既希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心里总存着一份担忧。对未来要面对的工作和职业充满恐惧,恐怕失足,影响自己的终生。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焦虑,整天想着各种不必要的担心,造成精神上紧张、焦虑不安、意志消沉,情绪亢奋,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产生彻夜难眠现象,非常影响自己找工作的状态,造成就业难的状况。

三、盲目跟从、相互攀比的心理

首先大学生已经非常习惯了在学校的群体生活,找工作的时候也一如既往的坚持大帮哄的原则,别人找什么工作,自己也跟着去找,什么工作热门就去找什么工作,根本就不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更不去分析社会的需求,不去想是否和自己的专业有关,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是自己将来要发展的方向,往往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造成丧失更多良好的就业机会的后果。其次就是在求职择业的时候也喜欢与同学相互攀比,即使一些单位比较适合自身的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选择的就业心理,放弃原有的工作,从新加入到就业的大军中。

四、自负自大的心理

大部分大学生都有过高评价自己的情况,认为自己经过了四年的艰苦学习,已经掌握了很多的文化知识,找到好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于是就形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一毕业就想拿高工资,某好职位,出人头地,将目光都聚集在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单位和世界名企,可是大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虽然大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基本上是能够满足需求了,可是在工作中需要的是更多的实践知识,于是理想和实际之间出现了矛盾,就造成了好工作找不到,一般工作嫌不好的一个局面,从而造成就业难的问题。

五、消极等待与怀才不遇的心理

有的同学在求职的过程中总是在郁闷抱怨中度过,或者只是一味等待有好地工作自动找上门来。平时也不参加招聘会,有单位来了就看看,如果不满意就等下去,满意时也不主动争取,抱着“你不要我是你的损失”的态度,期待着有单位会主动邀请。还有些人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肯轻易低就,明明已经找到工作,但拖着不肯签约,总希望有更好的单位出现。另外有些大学生自恃条件很好,认为“满腹经纶”、“博古通今”、“学富五车”,可以大有作为,但在择业时却常常要么碰壁要么找到的工作不满意,于是抱怨“世上无伯乐”,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成天闷闷不乐、怨天尤人。在求职的道路上,没有人会主动的找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主动地进入求职市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优势展示给招聘者,积极适应形势的变化,由被动求职转为主动进攻。

六、消极自卑的心理

有的大学生消极自卑,认为自己的学校不是985和211重点院校,所学专业不是热门专业,感觉就业前景很渺茫,所以在求职中不敢理直气壮大胆的“推销自己”;也有有一些大学生自立意识不强,缺乏主见,在进行双向选择时,不知所措,求职时总想着依靠父母,靠亲戚朋友,靠关系走后门等等这种心理也造成了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

七、刻意追求一步到位

很多同学想一下找到自己终身的理想单位和工作,要求是这样的:就业单位要工资高的、工作要体面的、上班不累的、能解决住房的等等,这些要求集中到一个单位是非常难了。有的同学开始觉得找的单位非常理想,可是去没几天就觉得和他想象差距太大了。所以“一步到位”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一般情况下,大学毕业以后,应该经过三到四次的职业调整,才能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工作、社会又能提供什么工作,做到个人的理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大学生就业是其人生发展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为了适应职业需要,大学生除了应做好就业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准备、职业道德准备,还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调整好就业心态,勇敢地迎接挑战,别死守着名企不放,其实很多小企业往往更有发展机会。找工作时考虑面一定要放宽,这是一个不断被选择和自我选择的过程。有的工作适合别人,但不一定适合自己,因此毕业生必须树立“人岗匹配”的心理。就业心理的改变对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至关重要,所以要摆正心态、客观面对现实。毕业生要进行客观自我评价,既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求职过程中,充分发挥强项和长处,挖掘和发展自身潜力,从自身的情况出发,将眼光放长远,不要只注重眼前利益。从自己最拿手的事业做起。一定会取得就业上的胜利。

作者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王宇(1982— ),男,汉族,山东德州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助教,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郭学庆,于晶.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

[2]吕建国,孟慧.职业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对大学军训的认识和感想 篇4

对大学军训的认识和感想篇一

九月,太阳炙烤着大地,和着干燥的秋风,无情地扑向我们。就是在这样的九月,我们开始了维持十天的军训生活,这也是我们大学生活伊始的第一堂必修课。

我们每天都要按时作息,集合,进行紧张,有序的训练,时间表里排得满满的。教官们认真的教给我们每一个规范而严谨的动作,我们也非常虚心认真地学习。紧张严肃的训练,常使我们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但此时的我们却也是幸福的,我们能感觉得到体内那股新生的力量正在强大,我们在不断的收获,收获人生那份坚忍不屈,团结向上的美好品德。军训生活,苦中有甜。成功,总需要付出。冰心不是说过吗,“成功的花儿,人们总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我们用汗水,浇灌成功的希望只花,教官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和教导我们,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部队顽强严谨,不怕吃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作风,我们以军人为荣,并立志要做一位勤勉,坚忍不屈,积极进取的好学生,好公民。

逝者如斯。八天,整整过去了八天,军训生活已接近尾声,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也取得了很大进步,这样有意义的一课,也将会影响到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要用心去对待,对待我们现在拥有的每一刻幸福时光,有始有终的将军训进行到底,为多姿多彩的军训生活画上完美的句号。

还是同一个九月,可是此时,却是不一样的心情,我们已经坚强的长大,我们学会了顽强,学会了吃苦,学会了团结,学会了律己......被晒得黝黑的面庞上,绽放的是丰收后喜悦而甜美的笑容!

明天的会操,我们会全力以赴,不管结果如何,最重要的是我们曾经努力过,拼搏过,所以,我们不后悔,也没有遗憾。展望未来,看:明天又是一个艳阳天!

虽然和教官们相处的时日不多,但那种亦师亦友的情感,却让我们难以割舍,我们对教官的感言无从说起,千言万语,化做一句:“亲爱的教官们,你们辛苦了,我们永远感谢您,想念您!愿你们永远健康平安!”

对大学军训的认识和感想篇二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来到了这个美丽的校园,从此迈出了我成为大学生的第一步,也标志着我独立自主生活的开始,而这一步的开始就是由一个短暂而又漫长的军训拉开了惟幕。

我们都不是第一次接触军训。我确实有些怵头,因为要训近半个月。这高强度的训练是避不可少的。虽然练习的动作都很简单,但要让一百多人行动要像一个人一样的确定是件不易的事。但我开始训练后又觉得很开心。因为训练使我的身体得到了锻炼,意志得到了磨练。当汗水从额头流下,再慢慢滴落,留下一丝痒意时,偶尔也会为自己坚持不动,坚决不打报告请示擦汗的坚定信念所感动,我是一个不太上进的人,但真正决定的事就一定要做,要做好。而这样的感动在平时的懒散生活中是无法得到的。放在平时我也许会用纸巾擦去那一小颗汗珠,任意地动一动。可是在这里,做为一名暂时的军人,我要坚持,因为这里没有个人,没有形象,有的只是集体和集体的荣誉。

对于教官的严厉,我没什么怨言,却有一份感谢,因为教官也配同我们一起在太阳下晒。而当其他连队在阴凉处训练,我们却在烈日下曝晒时,我没有难过,没有不服,我只觉得那是一种荣耀,因为我们在恶劣条件下依然可以做得最好!况且,我们的教官人很幽默,他不仅讲笑话给我们听,而且还教我们唱歌,这使军训生活变得丰富精彩。

也通过军训,我们同学之间的友情更加深厚了,尤其是在军训期间,我度过了第一个在外地的中秋节,有大家的陪伴,我没有特别想家,因为和同学们一起策划晚上联欢的内容,亲自出题目参与,这是忙碌又快乐的,但我相信,在远方的家中,亲爱的父亲却一定很想念我,也正因如此,我更要努力坚持训练,不辜负父母给我起的名字呀!借用一句教官的说话方式。我要坚强,很坚强,非常坚强,越来越坚强!

感谢军训给我带来了汗水与欢乐,艰辛与成长,虽然还没训完,但我坚信,军训生活一定会是大学美好时光中最重要的一个篇章。

对大学军训的认识和感想篇三

第一次遇到“迷彩”,于是生命中又多了一道“神圣”的色彩,工夫上天也给了我们许多责任,但军人的责任是神圣的,上天赋予了我们许多选择,而我们却没有选择去当一名军人,然而上天却宽恕地把一次体验的机会给了我们。

迷彩是我最喜欢的混合色,它似乎是一个天性的装扮师,平凡而略显娇弱的脸上无形中增添了一些英武,我在想,天蓝地绿的搭配是否过于单调了,如果我们能够多增加一些迷彩,是否又会多一份精彩呢?生活也是如此吧?一些迷彩生动一份光阴。

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篇5

一、家庭背景的含义

“‘家庭背景’是一个含糊而且内涵宽泛的概念,包括父母的职业、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家庭所在地、家庭和睦度等。它涵盖了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就业观是就业主体对于就业的目的、意义、怎样就业及就业空间等诸多方法的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大学生就业观包括其就业动机、就业定向、职业选择空间观念、就业途径等。”1“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表了《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该书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将中国社会阶层按由高到低的顺序划分为十个阶层: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2

作为一名大学生,所接触的社会面及社会人物十分有限,“因为大学毕业生除家庭以外的社会关系匮乏,所以其社会资本主要是其家庭背景。”3因此,本文中将家庭背景等同于社会资本进行讨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理论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前沿和焦点问题。继舒尔茨和贝克尔率先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后,‘资本’概念不断向广义扩展,成为一切可以带来价值增值的资源。在此基础上,西方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詹姆斯科尔曼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将经济学家关于忽视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纳入资本分析的范畴,提出了社会资本的观念。

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社会资本就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与对某些持久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这一网络是大家所熟悉的、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这一网络是同某团体的会员制相联系的,它从集体性拥有资本的角度为每个会员提供支持,提供为他们赢得声望的凭证。’社会资本以关系网络的形式存在。詹姆斯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向并存的,每个人生来就具有这三种资本。其中物质资本是有形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是无形的,它们三者之间可以转换。林南把资源分为个人资源和社会资源。个人资源指个人拥有的财富、器具、自然禀赋、体魄、知识、地位等可以为个人支配的资源;社会资源指那些嵌入个人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如权力、财富、声望等,这种资源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中,必须与他人发生交往才能获得。社会资源的利用是个人实现其目标的有效途径,个人资源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所能获得的社会资源。在社会资源理论的基础上林南又提出了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会资本是‘投资在社会关系中并希望在市场上得到回报的一种资源,是一种镶嵌在社会结构之中并且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行动来获得或流动的资源。’”4

“真正使社会资本的概念引起人们重视的是美国学者普特南,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它们能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使得实现某种无它就不可能实现的目的成为可能’。

社会资本具有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的特点,社会资本首先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存在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之中,是个人通过其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而获得的资源。但社会资本又不同于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社会资本虽然是一种社会网络,但这种社会关系网络必须被转化为体制性的关系,才能真正成为社会资本,而且社会资本只有在持续存在的社会关系中才能产生,而这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却是资源交换的结果。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一样,社会资本也具有生产性,但与其他资本不同的是,社会资本的生产并不总是有目的性的,有些社会关系的投资是无意识或潜意识的,而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生产却是具有明显的目的性。”5

二、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现状

中国的学生获得文凭、学位的渠道虽然是通过统考的模式同平台竞争、择优录取,文凭作为就业的一个重要依据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甚大。但就大学生就业而言,其中的影响因素除却个人资本与个人付出外,还有许许多多无形的因素在影响着个人就业的历程和发展。其中,家庭背景是不可回避的一个相关因素。“英国学者Albert 和Wayne在研究中首先提出父母所处的职业、行业和学历将对年轻人就业产生重要的影响。Linda Datcher认为利用父母的社会资源可能更直接的获得工作推荐或工作机会的信息, 他用父母的教育水平、兄弟姐妹个数、家庭收入等指标来衡量家庭背景。David 和 Robert利用巴西的调查数据,发现在工资决定方程中加入父母的教育水平因素, 会使估计的私人教育收益率下降1/ 4到 1/ 3, 他认为, 这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代际流动性较低, 家庭背景在决定个人收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Heckman 和 James的实证结果也表明父母的教育水平每提高一年能使子女的收入增长 3%-5%。与就业有关的信息和机会并不只是通过劳动力市场来流动和传递, 相反的, 它们更多的是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来传递的, 家庭社会关系有助于解决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促进信息流动, 帮助个人获得就业的信息和机会。”6“优势阶层子女在初职地位获得上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只有低教育程度的条件下, 有更多的机会避免从事最低的非技术体力的工作;二是在拥有中等教育程度的条件下, 有更多的机会进入专业技术等非体力阶层, 或者很少掉到非技术体力这一城镇职业地位最低的阶层。概括而言, 分别就是‘跳级’和‘保底’效应。第三, 在不同的时期, 家庭背景的作用大小和模式是不同的。从各时期间的比较来看, 文革时期家庭阶层背景的差异最小。但即使在这一时期, 未受良好教育的非体力阶层子女仍然比体力阶层子弟更少地从事非技术体力的工作。改革之后, 非体力家庭的优势迅速扩大。即同样处于中等教育水平的情况下, 在改革初期, 非体力阶层子女有更多的机会成为非体力的白领。这一“跳级”优势在1992年后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保底”优势, 即同处中等教育水平的非体力家庭后代,有更多的机会避免成为非技术体力, 掉到城镇社会的最底层。”7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课题组 2003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显示, 家庭背景决定子女就业。家庭背景愈好, 毕业的工作落实率与起薪点就愈高, 愈容易找到好工作。父亲为公务员的毕业生工作落实率要比农民子弟高出14 个百分点, 起薪点也要高出400多元。”8“在大学生努力程度一致的情况下,教育资本有助于农村大学生避免边缘化。但是在转型期,在社会网络随着经济关系进一步延伸以及重点高校、中产阶层、官员、公务员家庭等社会资本无限放大教育资本的功能作用下,农村大学生在就业、职位晋升等方面依然处于劣势。”9

三、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的原因

“从资本的角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人力资本,即通过自身的禀赋加上后天教育和个人努力获得,一种是社会资本,主要是通过家庭、家族和亲戚等社会关系的调动来获取社会资源通过对大学生初次就业的情况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就业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资本的竞争。”10因此,摸清社会资本(在此仅简单考虑家庭背景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机制如何运行有很大的价值。综合笔者所读的文献,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家庭背景对科教方面的影响

“2011年高考录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报道发现:“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而且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2级农村生源仅占17%。教育学者杨东平发现: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与专科院校,而在重点高校,中产阶层、官员、公务员子女人数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人数的17倍。越来越多的农村大学生被边缘化,被排

斥在上升通道之外。”11

“世界范围内已有大量的研究证实, 个体受教育程度或年限的差异与社会分层体系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 这种对应关系在垂直的社会流动当中尤其明显。不同层级的教育文凭被看作是进入不同社会层级的许可证, 为了实现垂直的社会流动就必须先完成教育系统里的垂直流动。另一个衡量教育获得的指标是在受教育水平或年限相同的情况下, 教育质量的差异。父母亲的受教育情况尤其是母亲的受教育情况对于子女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的获得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即使只考虑高等教育阶段本身, 社会分层导致的教育差异依然存在, 具体有两个方面的表现。其一, 父母的受教育年限越高, 子女越有可能跨越专科层次而获得接受本科教育的机会;其二, 母亲的受教育年限越高, 子女越有可能在重点大学接受本科教育。另外, 在控制了父母亲的情况后, 来自城镇的学生较之来自乡村的学生, 前者接受更高层次高等教育的概率显著更高;对于同为本科层次的学生而言,也是前者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的概率显著更高。这一现象进一步说明, 在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上, 由于城乡差异带来的社会分层同样显著存在。这表明高等教育尽管在录取上坚持/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但这可能仅是表象上的平等。实际上有关家庭背景和城乡的社会分层导致的教育分层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已经逐步显现, 并且通过高考成绩加以强化, 因此种种社会分层在高等教育教育阶段依然延续。”12

“一般而言,父母的受教育水平高,其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也高,在支持子女受教育方面具有更高的积极性。而未受过教育或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对教育与个体发展的关系缺乏认识,对子女接受教育体现出较少的积极性,因此对子女学习提供的支持很少甚至不支持。另外,在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中,父母所能为子女提供的学习指导也有所不同。相比之下,文化水平较高的父母在子女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给予更多的帮助指导。他们在子女面对学习困难时能够提供更多的帮助。”13

“一旦教育机会的公正性被阶层门槛所限制, 则就业的公正性会更为严重地被阶层门槛所扰动”14

2、家庭背景对个人择业观的影响

“父母给予高度关注的大学生与父母从不关注的大学生之间,在进行职业规划方面出现了两极分化。”15另外,“农村父母仅仅从生存的角度来考虑子女的职业选择,即从职业的经济收益来考虑。在他们的眼中,职业的经济收益是判断这一职业好坏的最大标准。城市父母除了从生存角度来考虑子女的职业外,还会考虑职业对个体生活质量的影响。”16而在独生子女政策的执行下,大多数子女没有自我选择的自由,更多的是以父母的选择为必选项,因此父母的考虑与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择业方向。

3、家庭背景对大学生获得就业机会的影响

“中国一直以来强调以家庭为核心,注重发挥‘关系’的重要作用。费孝通在‘差序格局’理论汇总描述的传统社会关系是在亲属与地缘基础上形成的,它以家庭为中心逐渐向外推移,体现了关系的亲疏远近,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和不同的人际关系。差序格局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关系’、‘后门’、‘人情’等。杨光飞更是认为在中国‘社会资本’已经不是西方初始的定义,而是一种‘关系资本’。而 Bian 则指出,在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网络不再是信息桥,而是人情网,人情关系越强,得到照顾的可能性越大。家庭背景较好的学生在素质和能力方面并不明显地优于背景较差的学生。原因可能是在我国这种高选择性和高度一致性的教育体制下,对于都能上同一所大学的学生来说,其基本素质差别不是很大。”17

拥有同样的人力资本,家庭背景较优越者往往获得更多的机会,他们拥有的选择在质和量上都是高人一等的。这不仅择业、就业时才有所体现,而是贯穿于入学之始与工作全程之中。

除了上述的三点,我认为家庭背景对于大学生发展自我的社会资本也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经济上,家庭经济好的大学生往往有更广的人脉,他们所结交的群体也常常是一些家庭经济同等优良的,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正正效应。家庭经济条件优良的大学生集群后,对群体成员以后的发展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另外,家庭赋予了一个人的相貌、爱好和其固有的气质,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人若是拥有良好的样貌、气质和较为广泛的兴趣爱好,对于他更好地发展社会资源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四、浅析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的利弊

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有所影响,我觉得弊大于利。

综合一些文献和个人的观点,它的益处在于以下几点:

一、使得职业供求市场双方的信息得到有效的沟通,使得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有所缓解;

二、有利于特定群体获得就业机会;

三、降低了平均的就业成本;

四、使得家族的地位和资源得以延续。

但它有一个十分棘手的弊端盖过了它的好处,那就是造成了就业的严重不平等现象。“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社会已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伴随这一转变的发生与继续深化, 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也得以重新型塑。在市场机制日益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某些新产生的阶层, 不仅在市场化过程中取得了其应有的经济地位, 而且也日渐固化了其在社会等级中的序列。虽然市场化、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或后工业化过程, 曾经一度为全社会—— 亦即为各个社会阶层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机遇, 但中国社会的阶层再生产模式, 却通过人力资本或教育资本的传承竞争, 增加了阶层封闭性特征, 并在初职就业地位获得和现职地位获得中强化了家庭背景的影响。这既与现代化社会所要求的以后致性因素为主获得职业地位的要求相背离,而且也增加了社会的不平等, 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稳定。”18

此外,家庭背景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还导致了不良的示范效应产生,使得不公平的现象得到不断的恶性循环。社会的正向风气被破坏,拼爹拼背景的现象愈加风靡,学生群体专心治学、发奋治学的动力被不断缩减,弱势群体的自信心不断受挫进而导致他们的心理受到创伤,上进方式被扭曲。1 钟慧琴、郑娇、邵亚、王建洲,《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影响的分析》[G],《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 年 1 月第 10 卷 第 1 期

2 张丽玉,《大学生就业与家庭背景关系研究——基于一个毕业生群体样本的调查分析》[G],《理论前沿》2013年第04期

3 邓淑娟、戴家武、辛 贤,《家庭背景对大学生毕业去向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29 卷 第 3 期,2012.09

4 李楠,《转型期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实现中的理论解释——基于农村大学生边缘化的现象》

[F],《中国劳动经济学》2011年第七卷第1期

5 谭永生,《中国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及其治理》[D],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6 谢周亮,《家庭背景、人力资本与个人收入差异》 [F],《财经科学》2010/ 5 总 266期 7 李 煜,《家庭背景在初职地位获得中的作用及变迁》,《江苏社会科学 》,2007 年第 53期

8 杨婷婷,《由“家庭背景决定子女就业”引发的思考》[G],《高教发展与评估》第23卷第6期,2007.11

9 李楠,《转型期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实现中的理论解释——基于农村大学生边缘化的现象》

[F],《中国劳动经济学》2011年第七卷第1期,同4

10 张丽玉,《大学生就业与家庭背景关系研究——基于一个毕业生群体样本的调查分析》

[G],《理论前沿》2013年第04期,同2

11 李楠,《转型期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实现中的理论解释——基于农村大学生边缘化的现象》[F],《中国劳动经济学》2011年第七卷第1期,同

412 侯龙龙、李锋亮、郑勤华,《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数量和质量获得的影响——社会分层的视角》[G],《高等教育研究》 第29卷第10期,2008.10

13 梁美瑜,《社会转型期家庭背景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基于个案研究》,福州师范大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12.05

14 张 翼,《家庭背景影响了人们教育和社会阶层地位的获得》[C],《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 4 期(总 178 期),2010.07

15钟慧琴、郑娇、邵亚、王建洲,《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影响的分析》[G],《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 年 1 月第 10 卷 第 1 期,同1

16 梁美瑜,《社会转型期家庭背景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基于个案研究》,福州师范大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12.05,同13

17 邓淑娟、戴家武、辛 贤,《家庭背景对大学生毕业去向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29 卷 第 3 期,2012.09,同3

对大学生就业的感想 篇6

放暑假了,妈妈安排一个让我们难以想像的活动,妈妈还特地订了会馆,第二天我们到了那里已经天黑了,我们到了房间后,一进去,让我们吃惊的是打开水龙头竟是温泉,隔天一早,太阳像个大火球一样,可是我们还是泡起温泉,之后吃了烤鸡当早餐,爸爸又去买蜂蜜,玩了一天后就回家了,这次泡温泉是暑假最特别的享受了。

放暑假时,我们一家还搭船去海边玩,晚上的时候,我钓到一条鱿鱼,在沙滩上还抓到一只螃蟹,还到小岛玩水上活动,我还看到绿海龟,真稀奇。在海边的第三天晚上,星星很多,我们穿上救生衣,搭着快艇来到海中间,在开船时候,因为没有位子坐,我们只好坐船尾,我回头一看,看到海浪在替我们跳舞,往上看,星星在跟我眨眼睛。到了海中间,我坐在船头钓小管,第一次,哥哥钓到一只非常小的小管,接下来,越来越多人钓到了,倒数第二次的时候,有人钓到长一米的小管像是大海龟一样大。不久服务员就开始煮小管面线了,服务员先放下面线,再切好小管放下去,加了很多的水煮好后,一下船,每个人都在吃面线,真是香味四溢,整条街都闻得到,真好吃!这是一趟难忘的海边之旅。

暑假时,我的太婆生病期间,我们常常去陪她说说话,摸摸她的手,她时常会牵着我的手,让我想起以前在太婆家的美好时光,以前过年过节,都可以到她家吃到她做的狮子头,可是现在她的双手,无法做狮子头了。不久后她去世了,我很伤心,晚上会偷偷哭泣,因为她信教,所以我会在手上画十字架,表示我想念她,她为我们做狮子头的心意,我永远感激。

对大学生“就业恐慌”现象的思考 篇7

一、大学生“就业恐慌”面面观

(一) “郁闷”成为如今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寝室同学关系处不好郁闷, 考试不及格郁闷, 毕业了工作找不到更郁闷……毕业生面临就业, 他们要做出各种选择, 有选择就有压力;当理想目标与现实产生差距时自然也会产生郁闷。更何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大学教育已从精英化转变成大众化, 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 心理落差太大, 再加上毕业时工作难找, 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深深的失落感, 由此产生强烈的郁闷情绪。

(二) 工作或者学习上的事情排在“令人焦虑”之首。

有调查表明, 相比五年前47.8%的人更焦虑了。[2]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 会为不知该把自己的简历投向哪些用人单位而焦虑, 会为去参加招聘会简历投不出去而焦虑, 会为用人单位收了简历却不知能否获得面试机会而焦虑, 更会为了如何参加面试、面试后能否被用人单位录用而焦虑, 等等。在现实生活中, “焦虑”似乎真的成了当前大学生们工作学习生活的一种常态。

(三) 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后悔上大学”。

一项有8, 777人参与的调查显示, 34.7%的受访者后悔上大学。后悔的要素依次是:“没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念了4年, 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学费太高, 得不偿失”。[3]对于这些要素, 其实我们并不陌生。问题在于, 教固难辞其咎, 难道学就可言无辜了吗?再说, 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劳动力市场整体而言是个伪问题, 只是对于劳动力市场中的大学生市场这个“圈内”才成为真问题。

二、“就业恐慌”反映出当前部分大学生的就业状态

(一) 缺乏明确的择业目标。

职业适合性是指职业需求和从业人员的个性之间是否具备基本的匹配关系。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关理论认为, 了解自己的职业适合性不仅对求职的成功率具有重要影响, 而且对今后的发展前景及工作成就的取得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目前的情况看, 大学生在职业适应性的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多数学生并不了解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和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专长, 部分学生的择业意识形成也太晚, 大多是到高年级大三、大四的时候才开始建立。这样的状况对他们今后的职业选择与职业适应必然会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

(二) 职业理想化倾向比较明显。

对理想的职业预期过高, 包括工作性质、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一开始就希望自己能找到带有自主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工作, 这在相当程度上显示出了当代大学生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时代特征, 但毕竟这样一种择业标准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还是过于理想化, 往往会带来就业机会的丧失, 也更容易导致挫折与失败。同时, 大学生求职中存在的面子就业、圈子就业、舒适就业三大问题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在人才市场上准确定位、积极开展自己的就业活动, 并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4]

(三) 求职中对学校的过多依赖。

这在计划分配时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在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今天, 计划配置的部分越来越少, 人才市场已逐渐成为当前大学生资源配置的主渠道, 是给毕业生提供“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服务的机构和场所之一, 是大学生就业必须接触的社会机构, 也是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充分了解和认识人才市场, 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最大可能地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然而, 多数大学生对高校工作职能与人才市场的职能分不清楚, 往往会过分依赖学校。大学生普遍认为学校才是自己就业的主要渠道, 从信息的收集、发布、落实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都特别依赖学校。

(四) 缺乏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

这种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普遍表现得过分焦虑和急躁。据《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有七成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焦虑和担忧。这种焦虑, 使大学生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 心情抑郁, 意志消沉, 对任何事情都失去兴趣。同时它还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就是急躁, 遇事不能冷静, 心理容易不平衡, 少数大学生甚至会出现过激行为, 如在校损坏公物、报复学校、放任自流、过度消费、嗜烟、酗酒等等。二是表现出过分依赖的心理。部分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显得无所适从, 犹豫不决, 缺乏自信心, 缺乏判断力。对一个单位一个岗位是否适合自己, 往往不是凭自身思考来决断, 而是依靠听取长辈之意, 朋友之言, 进行取舍, 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心理。三是强烈的经济理性导致的心理失衡。有统计显示, 以现有的物价水平计算, 抚养一个孩子到大学毕业需要29万元人民币。一般大学生花费占家庭收入的80%, 有的贫困生全家一年的收入都不够孩子一年的生活费。[5]成本意味着对于产出的期许, 在高额教育费用投入情况下, 大学生及其家长自然会产生一种期待, 希望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得到一份高的回报。然而就业难的现状, 却出现了教育投入低回报甚至零回报的残酷现实。教育投入与就业回报严重脱节导致部分学生和家长产生了“上大学究竟合不合算”的质疑, 一种“新读书无用论”正在重新抬头。

三、有效消除当前大学生“就业恐慌”的对策与建议

(一) 指导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缩小校园和社会差距, 帮助大学生实现学校和社会提前连接的有效手段。在双向选择的市场机制下,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不仅可能影响大学生今后的人生, 也是高等教育人性化的一种体现。面对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激烈竞争形势以及面临的就业“疲软”状态, 大学生如果缺乏职业规划, 有的则是找工作的时候自己完全没有方向, 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工作, 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样的工作, 于是难免就会出现毕业前迷茫、就业后骑驴找马的情况。职业规划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尽早树立危机意识, 引导大学生如何以科学的态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化“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同时, 有专家建议大学生在制订职业规划时需要与周围的朋友、家人和专家多点沟通, 充分清晰地了解自己, 并且听取他们的建议去反复修正自己的职业规划。

(二) 及时帮助大学生和家长调整就业心态和定位。

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 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已有所降低, 到中小企业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和毕业生逐年增加, 学生的择业观念和心态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但是, 由于受传统观念、社会舆论、经济理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仍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就业有着很高的期许, 把就业的底线定得很高, 这样到最后往往容易导致挫折和失败。因此, 在指导中, 我们要及时教育引导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就业心态, 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以一名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当然, 这尤其需要家长进一步更新就业观念, 调整就业期望, 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 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子女广泛就业。

(三) 采取多种措施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是一种“以能为本”的综合素质, 这种综合素质取决于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的知识、技能的积累和精心进行的就业准备, 而不是短期的、临时的求职技巧和求职心理辅导。因此, 大学生的就业准备和学校的就业工作应该从关注就业机会及相应的求职技巧转向关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这既包括大学生作为一个普通人为适应社会生活而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如正确的认知和判断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掌握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协作的能力等;也包括作为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如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等。”[6]学校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从教学内容、实践技能等方面更加突出针对性, 在求职过程中应给予学生重点指导、重点服务、重点培训、重点推荐等。就业工作的开展, 不能仅靠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应该通过学校各部门齐心协力, 统筹安排, 形成合力, 做到早入手、早培养、早出成效。

(四) 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展针对性的创业教育。

随着政府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将走向自主创业的路子。广东省学联一项调查显示, 有87%的大学生对创业感兴趣。[7]这对于学校来说, 意味着新的挑战:必须开展创业教育, 帮助学生为今后创业做点准备。学校要围绕创业这一主题开展更多的教育活动, 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要通过教育教学改革, 让更多的学生具备更高的创业能力和素质。

(五) 提高大学生对就业机制的再认识。

社会经济的转型导致大学生就业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工作中, 我们要教育引导学生清楚地知道, 当前大学生就业的逻辑起点是市场需求, 按照市场经济的逻辑, 就业必须是有需求才会刺激供给,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就业的机会、年薪和岗位特性等。市场才是人才资源配置的有效中介, 必须按照市场的供求规律进行人才的有效配置, 并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董伟.大学校园为何弥漫“就业恐慌”[N].中国青年报, 2006, 12, 4

[2].谢小亮.相比五年前48.7%的人“更焦虑”了[N].中国青年报, 2006, 12, 4

[3].祝俊初.后悔上大学:与其怨天尤人不如主动调适[N].中国青年报, 2006, 8, 18

[4].熊丙奇.大学生求职的三大问题[M].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3

[5].杨耕身.以普通方式培养普通劳动者[N].青年时报, 2006, 5, 23

[6].董碧水.大学生求职难在就业能力差[N].中国青年报, 2006, 4, 30

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资本 就业

【中图分类号】C912;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9-0252-01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与影响

社会资本的概念最早是经济术语,随后社会资本概念发展到了政治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结合各种观点,本文认为社会资本是有助于获取稀缺资源的各种社会联系及运用这些联系的能力。

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虚拟资本,只有在某些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发挥其价值。其一是就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存在就业不充分的情况。当大学生在学历、经验等方面差别不大的情形下,社会资本的优势就突显出来了。其二是社会信息不对称。就业信息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资源,而社会资本能帮助大学生高效率、低成本的搜到优于竞争者的信息,从而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具体来看,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资本可以弥补大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的现象。由于现阶段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不对称性严重影响了就业成功率。用人单位不能全面的了解求职者,而大学生又错失了许多适合自己的岗位。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招募者在招聘过程中会考量求职者本身具有的社会资本,因为某些岗位对社会资本的要求远远大于人力资本。

2.有利于降低就业成本。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花费很大的成本。而拥有社会资本的大学生可以更快捷的获得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从而节约了大量的信息传递成本。

3.对于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社会资本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般毕业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都拥有较强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同时也为创业成功提供了可能。

二、就业中社会资本的利用现状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供需双方“双向选择、择优推荐”。从2003年起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飞速增长,并且逐年突破历史新高。2010年高校毕业人数630万人,2011年高校毕业人数660万,2012年高校毕业人数680万,2013年高校毕业人数699万。大学生就业受经济发展周期和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国内经济动荡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

(二)就业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利用情况

关于就业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利用情况,结合相关调查我们发现了以下几点:

1.多数大学生意识到了社会资本对就业的作用。大多数学生已经意识到了人情社会中关系网络的重要意义,并且通过血缘、地缘、业缘等复杂关系落实自己的工作。很多大学生不仅仅被动的接受已有的社会资源,而且积极主动的去挖掘潜在的社会资源。

2.大学生在社会资本的利用上存在着不平衡性。大学生过分依赖公共就业社会资本,基本不会去利用其他形式,造成社会资本的闲置与浪费。

3.大学生的就业社会资本范围小、数量少。大学生社会资源主要来源于集中于学校和家庭。其他诸多社会资源利用率很低,因此在实践运用中会遇到障碍。

三、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

如何高效利用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利用高校的社会资本以及拓展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资本是需要被关注的一个问题。大多数大学生获取就业社会资本的渠道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亲缘关系、学校资源和社会网络,所以我们主要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两个大方面来讨论社会资本的开发与利用。

(一)拓展高校就业社会资本

1.树立高校品牌,提高知名度。

创建品牌的目的是为了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从而体现出自己的优势。高校创建属于自己特色的品牌以及因此获得良好口碑,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高校良好的品牌能帮助求职者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印象,还会形成新的社会资本。因此高校要提高教学以及科研水平,提高软硬件设施建设,从而提高综合实力。另一个不可忽略事实是高校要积极保持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能够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高校培养出更多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生。

2.收集高校教师就业社会资本。

高校教师由于专业优势对专业就业的前沿趋势以及最新动态比较了解,有些教师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和专家,通过参加各种活动会议以及为其他组织进行咨询服务,积累了很多本领域的人脉关系。另外,教师是连接与往届毕业生关系的纽带,因为学校的往届毕业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社会资本库。为了更好的利用教师的社会资本,学校应该进行制度设计激励更多的教师运用社会资本给大学生就业给予一定帮助。

3.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

就业指导中心是一所学校与外界交流的窗口,是高校与用人单位交流的媒介,也是毕业生获取就业资源的重要途径,成为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代言人。要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中心的作用,拓宽就业范围,增加就业成本。

(二)拓展大学生自身的社会资本

1.开发亲属关系中的社会资本。

基于血缘关系的社会资本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尤为重要,亲戚朋友的力量也不可忽略。

2.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拓展自己的社会资本。

大学生在学校期间要努力拓展自己的关系网络,建立属于自己的关系网。通过参加各种社团、学生会等组织以及各种校园活动,认识更多的老师和同学,这些关系网络在今后就业的过程中都会成为提供信息的重要来源,更好的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形成良性循环。

(三)消除社会资本的负面影响

社会资本分布不均使人们可能通过非竞争行为获得关系收益,而且目前在就业市场中,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竞争强于素质竞争,这不利于培养大学生自强自立、勤奋好学的精神,容易形成一种不正之风。所以社会资本利用不当或者过分滥用都会造成不良影响。一些就业机构区别对待的就业政策助长了这种不正之风,这在无形之中剥夺了一些毕业生的就业权益。

要避免社会资本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要打破用人单位的各种求职壁垒,消除就业歧视,为所有求职者提供公平的就业平台。

参考文献:

[1]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2]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3]白玉芳.大学峨就皿社套资冲的利用与开发[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6,(6)

上一篇:别人帮助我的作文300字下一篇:消防灭火疏散演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