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学习笔记

2024-1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把课堂还给学生.学习笔记(共8篇)

把课堂还给学生.学习笔记 篇1

——把课堂还给学生

1、构建融洽师生关系,是实施道德课堂的关键。道德课堂以构建“小组学习”为形态,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要求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秉承道德的标准,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在身心愉悦、人格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和幸福,获得学业的进步和身心全面发展。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师生心理相容、情感交融,课堂上教师善教、学生乐学,气氛活跃而紧张适度,不同层次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立足于学生现实学习和生活需求,着眼于学生后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以构建道德课堂,提升师生生命质量。清除课堂中一些不道德的现象,如拖堂、满堂灌、大量布置作业等。

2、正确把握教师的课堂角色,注重课堂教学的德性问题、人性问题。道德课堂认为相信学生就是师德,道德课堂的理念与新课程“育人为本,与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相一致,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纲要》提出的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相一致。我们除了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外,更要加强他们的精神境界的提高。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自己的身上,课堂上要处理好与学生、文本、环境、教学资源和经验的关系。

3、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精神层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在实际操

作中需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把他们带进学习的乐园,尽情的吮吸知识、释放活力。最终实现课堂质的飞跃: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苦于学习变成乐于学习,使“自主 探究 合作”的学习方式走进我们的课堂。

4、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寓德育于情感教育中。如果我们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适时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冲击心灵,就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同时可以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直接的。除了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在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课前教师充分准备,课堂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幽默的教学语言,既能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又能让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即让学生喜欢老师,进而爱上老师的课。

学习笔记:

——什么是“道德课堂”

第一、它是人本的。它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分”为本。它敬畏生命,尊重人,相信人,关注和促进人的发展。它把人本身当作目的,而不是工具。它关注每个人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使课堂适合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发掘每个人的潜能,促进每个人积极向上地发展。

第二、它是“尊道”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指事物运动的根本规律。课堂教学也必须尊重教育的本质规律,尊重不同年段学生身心成长和认知规律,遵循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在课堂上使用一个标准,一种模式,一样的内容和要求,是背“道”的。因此,教师必须研究教育教学的科学规律,关注和研究每一个人的不同特点,因人因材而施教。

第三、它是“贵德”的。德,首先指人的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即品德和品格。一切教育都是为了立德树人,以德为先。所以课堂教学不管教什么内容,都首先要育德。课堂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而首先是培育人的高尚道德、健全人格的主阵地。现在课堂改革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新一代的团体意识,造就领袖人才,从而整体提高中华民族的道德素养。同时中国文字中,“德”和“得”是相通的,有德的人才能真正有所得。课堂教学以德为先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把课堂还给学生.学习笔记 篇2

那么,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做法。

1. 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

长期以来,我们在工作中总是忙于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忙着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很少考虑如何让学生对我们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喜欢上我们的课,更没有想到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呕心沥血工作的结果却是疲惫不堪,事倍功半。作为一线教师,我深有体会,不是教师不敢去想,而是怕真的把课堂交给学生会浪费了时间,自己要讲的反而讲不完;怕放手后没有学生积极配合;怕放手后一发不可收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及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因此,在课堂里,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观察、实验、猜想、推测和交流等一系列的活动去获得新知。学生只有在这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中,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向师性,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共振,才会无拘无束,敢想、敢说、敢问,才能激发起探究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积极地投身于探究活动之中。

2. 提出探究问题,点燃思维之火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就应该注重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实施课堂探究性学习应遵循以问题为核心的原则。教师设置问题一定要科学,必须在充分分析和把握教材之后,做到心中有数再提出探究的问题。

(1)问题的设计要密切结合讲授内容,且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例如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一节教学中,可提出这样的探究问题:诸葛亮与三个臭皮匠进行答题擂台赛。诸葛亮单独解出题的概率为0.8;臭皮匠三兄弟单独解出题的概率分别为0.3、0.5、0.7,且三人解题相互独立,有人解出此题即认为题被解出。问诸葛先生与臭皮匠兄弟打此擂台,谁赢的可能性大?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这句话说得对吗?这样有趣的问题,学生是很乐意探索讨论得出结论的。

(2)问题的设计要变“封闭型”为“开放型”。

封闭型问题只重视正确答案的唯一性,问题情境只涉及学生学过的知识,因而没给学生的思维留下空间。开放型问题不是单凭数学知识本身就能获得合理、科学的解决,也不光只求获得一个结论,一种方法,而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并正确合理地应用已有的经验、价值与情感去获得问题的解决,这样的题目有助于学生获得认识社会的一般方法与策略。例如,在“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的教学中有这样的题目:一穷人向富人借钱,富人是出了名的吝啬,结果却爽快地答应了穷人的要求。富人的条件是这样的:按30天计算,他每天借给穷人一万元,穷人第一天还他1分钱,以后每天还的钱数是前一天的2倍,30天还完。如果你是穷人,你会向富人借这笔钱吗?像这样的题目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思维想象空间,学生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来进行探究。

3. 巧拨妙引,适时引导,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1)扣住情境点换位。

课本是学生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产物和思想轨迹,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或借用文中角色,或引入相关角色,或充当某些角色,去换位思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不仅轻松自在地参与其中的学习过程,而且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焕起激活学生跃跃欲试、共同参与的学习心态。

(2)捕捉“空白”点延伸。

课本是例子,更是艺术品,有许多“留白”之处。引导学生捕捉这些启人深思、促人挖掘的空白点,尽情发挥想象,是寻找探究之路的最好切入点。对于他们的不同见解我从来不予以否定,在培养和提高其自主探究能力的同时,又注重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这对创造精神、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抓住抽象点使之具体化。

课本中有些定义、定理、性质、公式很抽象,通过具体的、生动有趣的、活生生的例子引导学生身临其境,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可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

4. 鼓励合作交流,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用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强调团队精神,并在作业布置、问题设计等方面多出一些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题目。

5. 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欢乐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当学生通过探究,终于解决一个对他们来说新奇和富有挑战的数学问题时,他们能从中体验到一种成就感,这是一种强有力的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就会产生再次体验的愿望。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学生在探究中哪怕获得了一点点微小的成功,我都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赞赏。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满、深刻。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这里所强调的就是学以致用、勇于实践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的过程,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在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主探索是创新和实践的基础,创新和实践是自主探索的体现和结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观念,重塑角色,将来的教学,不再是单纯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索研究性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把课堂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6-0059-03

【作者简介】赵红慧,江苏省天一中学(江苏无锡,214101)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周彬博士在他的《课堂方法》一书中提到, “把课堂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对此笔者非常赞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作为教师,如果能让学生觉得课堂学习是自己的事,那么他就开始了享受课堂生活的第一步。也就是说,如果教师能通过“借学生之力”,将部分课堂还给学生,那么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和自主性,笔者通过高三下学期尝试的三节由学生主导的自主型英语课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听说阅读课——自主空间,自由交际

《牛津高中英语》的模块七(简称M7)主要是一些介绍类文章,如文学、交通、音乐、电影等题材,如果单纯地按照课本编排的教材来授课会极其枯燥,学生也往往会缺乏兴趣,于是笔者试图寻找一些突破。笔者就M7 Public Transport作了一个尝试。

授课班级中的Matt是一个酷爱旅游和地理的孩子。计划由Matt结合自己的旅行经历进行Welcome 和 Word power的授课,再由我进行Reading 部分的授课。

Matt首先设计了三个situation,即:A needs to attend a meeting in Beijing a couple of days later while A now works in Shanghai. B is going to have a dinner party with friends at Guomao(东三环)while shes now just finished some work at Zizhuyuan(西北三环). C will have a 6-day holiday.

让学生讨论,找出他们出行的方式,然后引出: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t means of transport in our daily life. What different means of transport have you experienced?

Matt通过展示自己旅行过程中使用的交通工具图片来介绍各种交通,形象而生动。接着让学生讨论:Can you classify the means of transport?Which means of transport would you like to choose when you go travelling?Why?

为巩固公共交通词汇,Matt还设计了两个Quiz:

Quiz A: Transport project.

Quiz B: Different means of transport.

在顺利完成了Welcome 和Word power 的教学任务之后,Matt又引入了这样的话题:

We actually face a lot of problems in busy cities, for example, more traffic jams, no parking areas, ...To relieve these problems, we think of the new method...很自然地帮助教师过渡到Reading教学:The first underground in the world.

Matt花了近20分钟时间和他的同学充分互动,主要采用了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因为是自己的切身经历,并且彼此都是同龄人,他们的交流更易于产生共鸣,更加流畅和自由。整整20分钟,我不时感觉到授课学生Matt和听课学生之间会心的笑,以及相互理解后的舒心和放松,在轻松的状态中又通过自然充分的互动,掌握了本课的内容,为后半部分教师的授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练习评讲课——同伴经验,感悟影响

高三的练习评讲往往占了课堂的大头,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产生厌倦的情绪。于是笔者大胆启用学生评讲练习,用学生自己的解题感悟来影响他的同伴。

授课班级中的William在评讲“能力训练12”时展示了自己在解题过程中的所思所想。例如,评讲“阅读理解Passage B”的第61题:

What is aging?

A.Its usually a phenomenon of dying at an old age.

B.Its a fact that people cannot live any longer.

C.Its a gradual loss of vigor and resistance.

D.Its a stage when people are easily attacked by illness.

William在讲解该题时,特别作了如下解释:“一、aging在这篇文章里不是一个phenomenon,不是一个fact, 而是一个process,所以C项中的gradual是一个切入点。二、原文段落1:... later, we shall undergo a progressive loss of our vigor and resistance...”

William接着评讲了15个选择题,在讲第31题时,原题是:

Some who lacks staying power and perserance is unlikely to _______ a good resercher.

A. make      B. turn     C. get     D. grow

William当时是这样开头的:“Here, please correct two spelling mistakes. One is perseverance, the other is researcher...”

在评讲完卷子后,我让学生来总结评价William的上课情况,他们一致得出William值得学习:William的英语能始终保持110以上的高分是有原因的。他做事的精细与精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哪怕是一个拼写错误。他做题的习惯和方法——解题的思考与思路结合所学内容,使基础知识获得了灵活和综合的应用。

Jeff在讲解“能力训练1”的10个选择题时,也充分体现了他的学习特点,如第6题:

Americans eat _________ vegetables per person today as they did in 1990. (D)

A. more than twice   B. as twice as many

C. twice as many as  D. more than twice as many

在本题中Jeff总结复习了倍数的表示方法,同样给出了典型例句,并让同学们作了相应的拓展训练。

诸如此类,Jeff在讲解每一道题目时,都有意识地进行了总结和练习,给他的同伴们展示了他作为一个高三的学生,已经形成了综合思维的能力和解题技巧。他总是能就某一个知识点进行网络体系的构建,这是语言学习的关键,也是形成高三学生英语学习语感的关键。这种“现身说法”的同伴引领比我的讲评更有吸引力,效果更好。

三、作文分析课 —— 佳作欣赏,体验得益

书面表达是整张高考卷占分最多的一个项目,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在高考中要获得高分是很不容易的,它需要方方面面的准备。笔者每次进行作文评讲,总感觉有纸上谈兵之感,于是也寻求着从学生的视野出发来获取高分作文的做法和灵感。

范例:自1978年以来,我国海外留学生回国人数逐年上升,请在Shanghai Daily上发表一篇文章,根据图表叙述海外人员归国情况,分析回流原因,希望更多的海外学者回国创业。

上海出国人员回归统计图

在学生完成作文后,笔者进行了这样的课堂活动——

1.学生讨论分析:审题(要点)和构思(段落)。

Para1.自1978年以来,我国海外留学生回国人数逐年上升(不要遗漏所给文字描述)根据图表叙述海外人员归国情况(以上海出国人员回归为例,注意和所给开头衔接)

Para2.分析回流原因(应用所给词汇:work out policy, returnee, a vast space of development)

Para3.希望更多的海外学者回国就业

2.学生互批作文。

1)存在问题:表达(正确、地道、自然)和书写(工整、漂亮、无涂改)。

① 时态错误:1978~2007,2008,2010是过去时(一般的图表作文如讲的是普遍现象,没有明显过去。时间或过去现象则用现在的各种时态)。

② 词汇与句式错误:所用词汇和句式要确定是正确的,可使用学过的、读过的优美词句,不用重复使用同一个词汇和句式,要避免中文式,尽可能地道和纯正,适当使用复合句。

③ 书写问题:不要出现多次涂改,字体大小要均匀,要工整清楚漂亮。

2)典型错句改正(略)

3)好句共享(略)

3.学生分析总结。

1)图表作文的读图(怎样读图)

① 如果图示内容太多,尽可能抓住明显特征(主要是变化之处和独特之处,不必面面俱到)。

② 如果图示内容较少,则需要逐个表述,如:上海出国人员归国情况1978~2007,2008,2010。(有些线条如是虚线,说明还没发生,是预测)。

③ 不仅要写出变化的趋势,更要有具体的数字描述,不能笼统概括。

2)图表作文的段落

Para1:总述,图表描述,注意所给文字描述,注意和所给开头衔接。

Para2:结合社会现实分析现象,或谈感想。

Para3: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提出建议、希望。

因为都是出自学生之手、学生之口,所以本次作文指导显然效果更大,学生对于图表作文的描写有了深刻而形象的理解。

把课堂还给学生 篇4

我们经常听到老师抱怨,这些学生真笨,反复强调的题还要错;我们也经常看到老师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台下的学生,睡觉、玩手机、讲话,各干各的事,玩得不亦乐乎。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老师越权了。学习是谁的事?学生的事。它需要你一个人讲吗?它需要你反复讲吗?不用。就像我们端起碗来喂孩子一样,桌上十道菜,哪一样是他最喜欢吃的,他不说你是不知道的。你夹到他不喜欢吃的菜,他不吃,你要一样一样试,一样吃一点又浪费时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筷子给他,他想吃什么就夹什么,多好啊!老师一个人讲,你知道学生哪些懂,哪些不懂吗?他不说你也不知道。把任务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你不也落得轻松吗?

这学期,我就尝试着把课堂还给学生,演绎课堂四步曲,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减负增效。下面就与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步,交流自学情况,相互补充。

开学我就发给每个学生一本预习手册,有预习的总体要求,有每课的预习提示,预习前还有复习回顾。学生根据提示,自觉学习。填写的内容比较简单,但一定要认真看课文。第二天课堂上,大家就交流自学情况,相互补充。比如,学《三峡》,课堂上,组长就组织大家读课文,齐读可以,一人一段也可以,目的就是要解决字音。然后,相互翻译,你一句我一句,你不会的我跟你说,我不会的你告诉我,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哪个字不认识,哪个词不理解,在这时都能得到解决。大家都不会的,就问老师,老师马上进行小组辅导,这才叫因材施教。

第二步,交流学习疑问,相互讨论。

预习中有一项内容就是提出自学中未解决的三个问题。课堂上,大家就重点讨论各自的问题,有的问题小组内可以相互解答,大家就解决了;有的问题本小组解决不了的,就打热线请教其他小组,如果帮助解决了,就要送一份礼物给对方。这一个环节相当热闹,问的人积极,因为可以借机考考他人;答的人也很积极,因为答对了可以得到礼物。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里,学生们忘却了这是课堂,没有了老师抽问的紧张,也没有了做不起题的烦躁。大家都回答不了的问题,就写在黑板上,交全班讨论。

第三步,师生合作,完成学习。

到最后留下来的问题并不多,但相当有难度。比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是如何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的?《三峡》中写景的句子语言有何特点等等。这些问题多是写作手法上的问题,学生感到不好理解,实际上也是需要老师认真指导的问题,教学的难点也就体现在这里。所以,这些问题老师要讲,而且不惜时间的把它讲清讲透。

第四步,我当考官,考考大家。

作业的设置,多数交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置考题,然后交给对口小组的同学完成。学生自己设计的题,难度适中,要求不能参考其他书籍出题,只能是个人的原创。做完后,相互批改了,老师再收起来检查,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如果多数重点都没涉及到的,老师就要补充相应的作业。

课堂四步曲,步步都以学生为主体,小组合作,集思广益,让每个学生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有同学陪伴学习,学生不再感到孤独,不再感到无助。学习的信心增强了,尤其是一些差的学生,上课违纪的现象都少多了。

我们说,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学生在自己的阵地上都不采取行动,那肯定是有原因的。我们的老师不能硬逼,不能强灌,即使硬逼着勉强应战,那肯定也是要吃败仗的。学生的不行动原因通常有三种情况:

一、学习内容难易不适中。太简单,学生觉得没味;太难,学生又觉得理解不了。把课堂还给他们,组长组织大家学习,什么题不懂就讨论什么题,谁会的谁就来当老师,这样人人都有事可做了,耍的人就少了。一些偷懒的同学,老师在巡视时还可时时提醒他们。

二、老师讲得过多,提问抽问答问,形式单一,学生感觉无趣。老师站在讲台上从头到尾的讲,始终带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学生最怕抽问,总担心答错了会让同学见笑,老师会批评。把课堂还给他们,随便他们怎么问都没人笑了,心里压力消除了,学习起来就轻松多了。

三、一人学习,孤独无助。很多学生不完成作业的原因都是不会。家长没法指导,又不方便请教老师和同学,长此以往,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我们经常喊教书难,难教书,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好的教学方法;我们经常喊教书累,教累书那是因为我们占据了课堂,包办了教学。只要我们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并施以恰当的引导,什么素质教育,高效课堂,减负增效,一切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郭燕

如何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 篇5

博白县龙潭镇第一初级中学 黄海东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实行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铺开阶段,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也课程标准等的讨论转向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相比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学生参与程度,新课程标准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这关系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重要一环。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如果不能使课堂教学发生本质上的变化,不能给学生、教师带来新内容,新变化,也就没有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课改也就只是一种形式了。

从我校新课程实施的情况看,“如何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这一问题引起学校领导、教师的重视。学校教学、教研活动都围绕如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教为主,教师一统课堂天下”的局面,注重启发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些教师的实验是成功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但是,我们同时还必须承认,成功者不是很多。即使是成功的教师也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还不能达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程度。归结起来,在“如何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这个问题上,我们认为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从课堂的时间分配上看,仍存在着教师占用的时间过多,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过少,甚至有个别教师还存在着满堂灌或者满堂问的现象。

二、从课堂的活动空间看,教师活动仍局限在讲台上还没有真正从讲台走到学生里,学生仍局限在自己的座位上听,很难有表现自我的活动空间。

三、从课堂的教学效果看,全班学生是否大多数都已理解、掌握?有多少人还没有真正了解,把握?是否体现面向大多数?教师心中无数。课堂里只满足于对学生的集体发问“是不是”?“是”,“能不能这样”?“能”,“或是”“不能”,这种机械回答,或是少数个别的学生回答代表全体的回答,课堂教学仍未能照顾全面。

四、让学生围绕教材的重点,发散式的思维与发问,还没有落到实处,一堂课中学生发言的机会极少,甚至根本没有机会,还是教师全堂讲授多,甚至有的教师认为“问了也等于白问”,对学生的回答不加理会,就喊坐下。

五、把课堂还给学生,流于形式,只做表现文章。一进入课堂,看到的只是学生课桌椅排列形式的变化。授课的形式“江山依旧”,体现不了这种变化对课改有何意义,甚至影响到学生对老师正常讲课,板书视线。

课堂教学存在着上述的等等问题,说明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人翁精神还远没有到位。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如何进行角色的转化?实实在在把课堂让位于学生,让学生在课堂的天地里,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成为要学,会学的主人?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大家都在探究之中,没有完整、成熟的可操作的经验,以下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为什么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学校办学目的是什么?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为其学生成长打下基础。是因为有学生的存在与需要,才有学校,教师存在的必要。这就是揭示课堂中主体与客体,外因和内因的相互关系。过去的教学,学生学习的好坏,教师承担大部分的责任。学生学得好,是教师会教,功劳归教师;学生学不好,责任全在老师身上,是老师不会教,学生完全受控于老师。这种倒置的师生位置,严重压制了学生智能的开发,堵塞许多学生成才的道路。新课程提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成为追求知识的主人。课堂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领导和教师的认识必须真正到位,绝不能含糊,这样把课堂还给学生才有牢固的思想基础,实际教学过程中才能高度自觉。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对每位参加课改的老师来说,确实是一门硬功夫。学生之所以是学生,就在于他无与成年人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他们年纪小,知识对他们日后的作用是什么?许多学生没有亲身的体会。因此,自觉追求知识的欲望不强。在课改过程中,许多老师课前布置的预习,学生当耳边风。这耳进,那耳出,不当一回事。不认真按教师布置进行预习,有的学生根本没有预习。第二天上课,教师围绕预习的内容,要让学生自答、自释,则无法进行。教师只好重复旧的教学法,以教师的讲为主。有的学生因长期受到传统的教学法,对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不习惯,不适应。有的学生爱面子、胆子小,在老师鼓励发散思维过程中,不敢辩论,不敢发言,不敢交流,不敢实践,致使课堂冷冷清清即是冷场,这使老师只好回到传统的教学法,自导、自演,独讲独释。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作为一名课改的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生理、心理,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对策,方能达到预定的课改的目的。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进行的主导作用不能否定,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我觉得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吃透教材,牢牢抓住教材中重点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

些重要的知识点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有明确的知识追求目标,学会弹知识钢琴,而不是面面俱到,主次不分。让学生自学了半天,还不知道应该学什么?学到了什么?丧失了学习信心。

第二,要提高自学的兴趣,特别要注重知识点与现实的社会现象和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我现在学的这些知识将来是有用的。避免学生为学而学,学无目标,枯燥无味。比如学习弦的概念时,可以设置这样的一些问题:①出示一张圆形的纸片,让学生任意折叠好几次;②观察:每次折叠都留下一些折痕,提问:这些折痕有什么共同点?相当几何里讲的什么概念?(是线段)③是线段,它的端点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在圆上)④在以后学习经常要用到它,又为了区别于线段给它一个什么名字好?(点明弦)⑤进一步提问:这样弦在圆中有多少条?在这些弦中有没有特殊的弦,找找看,有没有,它是什么?(直径)接下来认识介绍它的表示方法。如果照本宣科,学生的记忆,不会太深。让学生在这些发生在身边,摸得着,看得见的实例,觉察到探究的重要性、实用性,而产生学习的极大兴趣。

第三,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里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与空间。这样,要求每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科学地安排时间,教师的授课与解释,与学生自学、讨论、发言、实践、操作的比例要适当,要尽量把有限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解惑,实际操作。严防教师包办代替,满堂灌。

第四,课堂是学生共有的学习场所。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教育,获得知识提高的权利。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者,应面对全班全体学生,分别进行知识点的讲座,以优秀的学生带动一般的学生,教材的要点通过小组讨论、实验,学生相互启发,得到大面积的普及与提高。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改革,是值得各位教师长期坚持与实践的好办法。当然也不是每一堂课教师非这样做不可,这就得根据教学过程的需要而定。

第五,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在驾驭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按自己的爱好,对学生实行有偏向性的教学。比如课堂里总是提问那几个自己认为较好的学生,而应该面向全班学生。重点是要关注那些学习较差的后进生,要让他们也有发言的机会。

第六,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成为学生求获知识的最佳场所,一定要努力改革过去那种刻板式的,你教我听的教学模式,做到老师讲,学生动脑相结合,静与动相结合,知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灵活课堂教学形式,最在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成为学生拼搏知识的大舞台。

把课堂还给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度相当大,还有许多的问题一直困惑着我们第一线的教师,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究,做好这篇新课改的大文章。通过实践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学校应该是学生学习、求知、交友的自我发展殿堂;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充满兴趣、充满智慧、“充满生命活力”的场所。学生应该是学习、研究的主体,他应该得到的是“鱼渔”的方法而不仅仅是捕到的鱼。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学生群体的智慧和创造力应大于单个的老师。教师要放开手脚让学生去表现,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真真正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读后感 篇6

与一本好书的相遇,是偶然,更是机缘,有幸拜读了徐洁老师的新书――《把课堂还给学生》。

读完之后,我心潮澎湃,幡然醒悟:课堂成全生命,是一种预设,更是一种精彩的生成。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就要向课堂要质量,在课堂上成全生命,用精美的故事情节包装40分钟,善于及时捕捉学生信息,并进行精心引导。

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就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活跃在课堂上,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美好时光,如此,理想的课堂,才能成全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

当然,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语言: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真有成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更要关注学生的人生;课堂是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要道法自然,要大道至简,要大道归一……一句句,一字字,都荡涤着我的心灵,洁净着我的心灵。

一、真诚,发自内心

这应该是教师课堂评价的出发点,也应该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虚情假意,数行应付,这样的评价不但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弱化教育功能,矮化教师形象,淡化师生关系,一时应付却后患无穷,以诚相待,以心交人,真诚地评价学生,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眼中有自己,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激情。

二、始终抱有期望

众人皆知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让我们对期望有了绝对善意的期待,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一切尚未定论,教师的.积极期望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催化剂,课堂评价将老师的期望信息传递给学生,引起学生共鸣,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期望,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

三,紧扣教材不脱离文本的价值取向

新课程提倡多元化解读和个性化阅读,这必然导致学生的多元反映,但学生多元反应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教师在价值观的导向上无所作为是不可取的,教师既要给学生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又要对学生的学习反应进行点评引导。

把课堂还给学生.学习笔记 篇7

教学改革是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也是全国上下非常关注和重视的课题。传统教学中教师所理解的课程目标是从教师角度出发的教学目标,而非学生视角的学习目标。如果学生不清楚他们为什么这样学习,不知道学业成功的标准,他们就很难成功地完成任务。此外,依赖教师参考使用书的习惯束缚了教师对学习目标呈现的认识和传达。

2011年12月,北京大学温思涵博士对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以下简称“七一小学”)的语文课堂进行观察,发现了如下问题。

课堂教学风景——师问生答和生生读诵。观察的四节语文课上,问答式问题教学和生生课文读诵贯穿整个课堂,其中以记忆性问题居多。师问生答的课堂教学呈现的是被动性的学习和单一性的教学互动。

课堂互动——学生几乎没有主动提问。资料分析发现,教师不断地主动提问题,而学生是被动引导回答。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上没有一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在这种教师“一言堂”的课堂上,所有问题都是由教师提出来,学生并没有表现出个人的疑问。

一成不变的发言方式——轮流型的师问生答单向交往模式。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交往模式决定了课堂气氛与师生人际关系。以教师为中心不断地对学生提问,并由不同学生回答的课堂,缺乏生生交流的机会。

要解决以上课堂教学硬伤性问题,教师就要认真思考新课标中对语文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开展合作学习对于习惯传统教学的教师来说非常困难,教师需要在实践共同体中学习,改变自身思维方式和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多元化的课程知识水平与技巧。因此,七一小学决定以合作学习作为教学变革手段,搭建专家和教师学习共同体,采取以实践为导向的行动研究,以合作学习教学为研究目的,以期通过合作学习理论指导实践,以课堂实际问题来推动研究。[1]因此,从2012年3月开始,在北京市海淀区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七一小学聘请温思涵博士为业务指导,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索,通过合作学习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同时提高教师专业发展。

二、研究问题和方法

教师行动研究被认为是非常符合教学实践工作者的研究方法。澳大利亚学者卡尔(W.Carr)和凯米斯(S.Kemmis)认为:“行动研究是由实践工作者在社会情境下开展的自我反思的探究,目的是提高他们自己的实践、对这些实践得以开展的背景的合理和公正的理解。”[2]

(一)教师行动研究

教师即是研究者,行动研究能帮助教师在研究实践过程中对个性化教育理论、方案、思想、计划产生检验作用,同时容纳各种对解决问题可能产生的设想、理论、技术和方法,这些内容并非是在预设中的先前假设,而是教师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再次修正调整,因此,实践中的研究可表现出其有效性。尤其是当前各种新教育理论和方法不仅需要验证,同时也需要符合中国本土文化环境下的证伪和突破,需要在本土化的教学情境中补充修正,否则很难形成本土化的实践理论。

(二)研究模式

行动研究为教育理论和教师实践搭上一座桥,为教育实践者参与教育研究提供一个舞台。本研究主要借鉴凯米斯的行动模式,以问题为核心开展研究。

任何研究都是从问题的发现开始,没有问题就不会有研究行动;没有研究行动,教学就是一种机械呆版的生活。因此,提出问题是研究的起点,而解决问题是研究的主要目的。笔者认为,教师从事合作学习教学研究的主要目标,除了改进教学实践,最重要的是发展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研究问题是一种动态性生成过程,本研究要求教师以合作学习理论作为思想指导,围绕自己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其问题主要来源有:从学情中寻找问题;从过去教学经验中发现自身教学问题;从深挖课本教材文本来确定问题。

按照研究时间的发展,本行动研究包含了四个基本环节(参见图1)。[3]第一,制定计划。教师在制订计划时,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并收集大量的事实数据进行学情调查,以这些材料作为计划的前提。第二,采取行动。教师在获得了相关背景的信息,经过思考和一定程度的理解后,有目的地按计划实施。行动本身是机智的、能动的,包含教师对行动的认识和决策。第三,实施观察。为了使观察更系统、全面和客观,课题组采用教学录像、教师同伴观课、教师同伴课堂观课记录与反思、教师访谈和教师讨论等方式收集实施观察的资料。第四,教师的反思。反思是一个螺旋圈的结束,也是过渡到另一个新的螺旋圈的中介。

“问题——策略——结果”的循环主要是围绕合作学习活动来设计,教师的研究选题从认真审视自身课堂,发现实施合作学习教学中的问题开始,通过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研究目的

研究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入手,改善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采用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有利条件,让每节课的40分钟成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宝贵时间,让语文课成为提高学生与人交往技能的天地,让语文教师成为学生的解惑者,切实达成七一小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

(四)研究意义

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目标,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人际交往的社会技能,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和应变能力。

三、实践研究发现

合作学习开展伊始,首先是开展教师学习活动,内容包括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向明教授组织的参与式培训、北京大学温思涵博士的合作学习理论培训以及七一小学组织的合作学习读书会。经过培训和学习,教师们即开展合作学习教学,但问题却接踵而来,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四人小组座位使得课堂秩序乱了阵脚

首先,为了便于开展课堂活动,以四人一小组形式,教室座位需重新安排。研究从中年级开始,选择年级中半数班级作为试验班级。首先把六竖排座位变成面对面坐的四人小组,每个教室共有9~10个小组。在组建小组过程中,小组成员为自己的小组取名字,制订奋斗目标、口号和组内规则,明确职责分工和奖惩制度,设计组牌和标志,每人每天要佩戴职责胸牌。在开展讨论中,因为学生缺乏社交技能,所以课堂讨论容易无效,学生不懂得如何聚焦讨论,课堂无法形成有效讨论,任务完成、思维训练等都无从谈起。

经过讨论,研究小组认为,开展合作学习首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建立小组文化。多次实践发现,可采用以下策略培养学生互动中的社交技巧。

1. 学生发言的技巧

第一种,感谢的话,要说“谢谢”。当得到他人的解惑答疑时,要真诚地表达感谢之情。第二种,引读课文,要说清楚哪段哪句,针对课文内容,到课文中找相关的词、句,引领大家看书,如“请大家跟我看……”“请大家记在书上……”第三种,“过门儿”的话,用来呼应对方,如“你懂了吗?”“你可以坚持你的想法,我……”。第四种,表达看法的话。要清晰地表达小组和自己的看法时,可以这么说:“我们组认为……”“我给你补充……”“我赞成你的看法,因为……”第五种,表扬的话。“***说得太棒了,我们给他鼓鼓掌……”第六种,质疑的话,如“你能再讲一遍吗?”“你能解释一下吗?”

学生的发言能力是一点一点提高的,通过每天课堂合作学习的交流讨论,需要给学生以大量的时间,让他练习,容他成长。成长是一个过程,只要坚持下来,学生的发言水平就会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学生以上述这些发言技巧为基本交流方式,能有效促进表达和互动。

2. 常给手势是发言的动力

手势是课堂讨论中很有用的沟通方式:同意用对勾,赞成就竖大拇指,不同意就举手……这样的做法是要求每一名学生时时刻刻都要听讲。教师也要用手势,特别是称赞时的大拇指,要举得特别高,同时配以微笑的表情。

3. 有效倾听是发言的基础

在学生集体交流的时候,同学的眼睛得看着发言人,转身看、扭头看都可以。但教师的眼睛不看发言人,发言人也就不看教师,自然地转向同学,师生交流也就自然变成生生交流。

发言技巧是合作学习的核心模块,有效的发言可以促进生生之间的互动,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为对话提供平台。在课堂权力关系中“谁讲谁答”对课堂生态有重要影响力,只有把课堂话语权力抛给学生时,学生才成为真正的知识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通过讨论达成对知识的认知,使交流对话的过程取代传统教授式的认知过程。因此,学生对事物的概念、体验与理解是通过对话、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其中既有个性理解也有共性理解,这样,学生所习得学习内容的价值就会超越知识本身。

社交技巧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明白了如何说、如何听、如何交流,课堂互动也显得有序、高质、有效。

(二)如何面对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随着合作教学的开展,在培养社交技能过程中,学生之间的认同感不足,导致生生互动中经常有矛盾和冲突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小组,分任务分不下去,为争同一个任务就耗尽了给定的时间;交流讨论无法进行,一个同学提出什么想法,另一个同学就要反对,进而引起全组争论,其他内容还没涉及,规定时间就已经到了;分来了任务,因为不高兴而不完成,全组的意见没办法集中……这种种不合作状态,最终占用的都是课堂时间,影响的都是学习效果。表面看是时间不够用,但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合作技能不强。团结协作的小组合作过程是紧张而愉快的,团队有凝聚力,成员之间能做到相互宽容和忍让,最后人人都为小组荣誉而努力。

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研究小组开发了“学生职责评价表”(见表1),使用评价表格来促进学生对自身职责的认识和反思,促进小组共同体建立认同感。

另外,“金牌发言组”“最佳小组长”“CEO制度”等奖项评比制度被用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监督和协作。评价系统和学生反思互评等机制促进了小组成员的合作意向和能力,使课堂交流方向多渠道转变,方式更为顺利。

(三)活动要怎么设计,以什么为载体

合作学习形式的问题解决后,接下来面对的是语文课该怎么上的问题,如对于各种文体、不同内容意义的理解,以及年段的学习方法培养等教学目标和要求是什么,最好的语文活动载体是什么等。于是,研究小组开始研发不同类型学习单的内容、设计与使用方法。

维果茨基所提倡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即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研究小组据此提出“学习单的大空间”——有挑战的、丰富的学习路径。

学习应该是发生在面临挑战与个人所能表现出的能力正好平衡的时候,学生学习就是要从现有的水平跳到更高的水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完成高水平的任务有困难时,教师就要适当把握难度,让学生能够突破这困难,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能力。这个过程除了需要学生思考自主学习外,也有赖于合作学习的共同探究,更需要教师给予及时的帮助。

评价等级:☆☆☆(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基本完成本职工作)互评要求:1.小组长对其他成员进行评价,其他成员对小组长进行评价,每人负责1~2天;2.评价要公正、真实,不掺杂个人情感等因素。升级要求:1.每天获得5颗星,即可登上一级台阶,写上自己的姓名;2.每登上5级台阶,即可获得一枚“学习标志”。

设计“语文学习单的大空间”要考虑以下3个重要因素:从学生整体上看,满足“差异性”的需要;从学生个体来看,给予学生选择,满足其自由发展的需要;从学习过程来看,设计有梯度的学习内容。研究小组围绕着语文课的“课眼”来设计,让学生真正体验文学,因此这些设计有6个特征:可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问题能引发另一个问题;能突出和说明文本核心知识和文学概念基础;自然体现学生的个性化理解;点燃学生的兴趣;教学设计问题的核心知识能带来持续性的个性化理解。

研究小组以学习单为载体,以学习目标为教学目标的依据,以学生操作方便性为原则,开发设计了以下十种学习单:表格式;思维导图式;读写结合式;体会情感式;问卷调查式;人物对比式;事情发展顺序式;课文重点突出式;单元导读式;专项练习式。

用好学习单是发言的关键。学习单上有学生发言的内容,大家围绕着一个话题来发表自己的看法,由于学生独立学习时有思考,小组讨论后内心有依靠,所以他们在全班交流时就有底气表达。学习单的内容是一项接一项、与课堂流程同步、能引领学生完成课堂学习的任务。

合作学习教学设计确定了可以个性化的内容。研究发现,高质量的课程提供了多种方式来获取知识和探索概念,这些方式主要依据学生独特的认知风格和学习风格。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允许学生用不同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因此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个性化的,它需要以学生已有知识、新知识内容、学习风格、认知风格、学习兴趣为基础来开展个性化教育。通过学习单和活动设计来建构适合学生的课堂。

因此,传统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原来我们强调学生听讲时要跟上教师的思路,教师要把认为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巧妙地告诉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后,通过学习单的设计和使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内容、讨论程度灵活介入,把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拆散了融入学生的理解中。教师得跟在学生后面见缝插针、适时适度地干预,这些都极大地考验教师的机智。机智的教学行动是无法事先计划的,它总是在具体的、出人意料的、无法遇见的情境中自然发生,在这情境中,教师必须有意识为学生提供服务,主动帮助他。[4]

学习单的使用,提高了小组讨论与学习的质量,解放了教师的讲,但随之而来的是教师群的声音——教师课上“没教”。

(四)如何认识教师“教”与“没教”

首先,克服“没教”的心理负担是教师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实际上,学生的收获不是以教师教了多少来衡量的,而要以学生学了多少来考量,教师的教永远不能替代学生自己的学。

[案例1]语文课《美丽的小兴安岭》

学习任务:抓特点描写景物。

教材分析:

文章结构是“总——分——总”,除首尾段外,中间部分是春、夏、秋、冬四段并列。

课堂任务设计一:

用合作学习的拼图法,用专家组的活动方式了解全文内容作为任务一。

在学生读熟课文的基础上,第一遍,在书上标画;第二遍,写在预习单上;第三遍,专家组交流,提炼段意;第四遍,和小组同学交流的时候说、修改一遍;第五遍,全班讨论交流一遍。

任务二:

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第一遍,看课文标画;第二遍,抄在学习单上;第三遍,小组交流;第四遍,全班交流。

任务三:

学生汇报写作思路。高老师从多种汇报中选两组读全文(这样又是两遍)。

整节课下来,学生学习、研究课文至少五遍,分别是个人学习、和专家组成员交流、自己组内和全班交流。用传统的讲授法,通常是教师讲开头和结尾,重点讲第一个季节“春”,学生用学到的方法自己学习其他三段或学习自己喜欢的一段,再和同学交流,这样基本上就是两遍。

两种学习方式相比,首先,合作学习的容量多了。其次,在学习质量方面,用任务引领、和同伴一起学习的方式以及学生课后的反思都表明,学生课堂十分投入,任务引领的合作学习方式比听教师讲授更受学生欢迎。

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学生教别人的记忆率是95%,而只靠教师讲授,记忆率才5%。[5]由此可见,合作学习的方式除了知识上比讲授法学得多以外,同时收获的还有和同伴的交往,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主动学习的精神与习惯。由此,教师角色不再是单一教授者,要视教学情境需求调整为参与者、提炼者或支持者。教师要改变心态,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成长,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课堂讨论时,教师要真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发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其中,画思维导图就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成果,学生的很多思路是教师想不到的。

(五)活动引入使得课上不完

合作学习教学开展一个多月后,教师又遇上了新问题,课堂总是拖课,上不完。为此,课题教师采取预习单导入、培养学生成熟的合作技能、开展教师研究和设计个性化作业等四个策略来解决。

第一,导入预习单。研究发现,预习单可以提高个人学习和小组讨论的质量。合作学习的精华是大家在一起交流各自准备好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产生共鸣或碰撞,在这个过程中修正、启发、提升自己。如果学生没有做好预学准备,直接进入小组讨论,只是听别人的想法,自己的思维锻炼和提升就很少,长此以往,进步就很慢。所以,学生个人完成预习单任务是一件重要的工作,并由学生之间互相督促,通过评比竞赛等方法,相互促进、相互监督、相互学习。

第二,教师通过共同研究和反思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史老师在展示《李时珍》第二课示范课前,和专家、教师共同体共同备课的互动过程中,一周内修改五次学习单,并写下5000字的反思笔记。合作学习、学生个人学习、小组和全班的交流,这一切都不能替代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深入钻研教法。灵活的合作学习课堂,“逼”着教师做充分的课前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智慧地随机应变,包括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予以修正,针对学生的漏洞给予补充,针对学生的难题引导解答,针对学生不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升华学生的思想认识。

第三,培养学生成熟的合作技能是完成学习任务的保证。组内同学交往的技能成为完成学习任务至关重要的一环。除了讨论,倾听也很重要,倾听是每个小组成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认真倾听时除了眼神、表情、集中注意力,知道别人说的是什么,听后会复述,不打断别人发言外,对倾听过程中有些做法也要给予更加规范的要求。特别是在倾听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想法,如“他的观点对吗?”“全面吗?”“我需要补充或反驳吗”。

另外,小组讨论时,需要建立一套讨论规则。例如,有序轮流发言、控制音量(小蜜蜂似的)、控制时间、全体参与;对别人发言赞同时可以重复重点表示认可、进一步解释说明表示认可、用其他方式,认同结论;对别人发言不赞同或有疑惑时,可以“追问寻求解释”,可以“表示不同意,提出对方的问题或错误,说明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规则建立可以培养学生成熟的合作社交技能。

第四,个性化作业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保证。我们认为上一堂课总是为下一堂课服务的。因此,学习活动结束后的复习任务很重要,要采用个性化作业来增强学生复习的自主性和群体性,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体现个人想法和小组合作力量。例如,可采用作品式的字词类作业,让学生设计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体现个人思想的思维导图,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想法按思维导图的要求画出来;课外阅读的交流与评价等。

通过以上策略解决课程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效能。有时课程教学进度不一定能达成教师预期的设定,但是教师已意识到,课堂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已发生,进度完成不了是正常的,并且自然而然地将未完成的部分整合到下一堂课的设计中。

四、研究结论

合作学习实施后,课堂上会产生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作为传统教学和创新教学之间差异的冲突而存在。我们在行动中调整,在行动中进行决策,以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案。这一系列的“问题——策略一结果”给课堂、学生、教师带来的变化是显著的。

(一)课堂交流方向的变化

课堂一改教师主讲、全班同学的眼睛都看着教师和黑板的状态,变成学生之间目光、语言、手势等的交流。学生的信息来源从原来的单一化变为现在的多元化。交流的机会也远远多于传统课堂,原来上课可以一言不发,现在有小组讨论,每个人必须发言;原来胆小不敢发言的同学,现在可以不用直接面对全班同学和教师,先在小组内对着组员练习说话,练习好了得到组员认可后再和大家交流,增加了交流的底气;原来听教师“一言堂”的学生现在必须安静倾听同伴的想法。小组间的互动更能体现出学生的头脑风暴,其中的质疑、解答、补充等都体现出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思维机智水平。从解答问题的过程上看,这样的交流过程就是学生品词品句的过程,就是向最准确精当的答案逐步靠近的过程。

(二)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

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因为关注自己的人从教师变成了小组成员,学生更看重同伴之间的评价,同伴之间的宽容促使学生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特别是课上积极参与讨论,课下完成作业的积极性、独特性、创新意识越来越强。

学习困难的学生减轻了恐惧感,把力量集中在个人努力上。因为有小组的关系,当后进生个人力量不足时可以得到小组帮助,3个组员可以对他进行随时随地的一对一辅导,使其心情愉快,习惯越来越好,成绩稳步提高。

学生在课堂上贴近自己思想的声音越来越多。原来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候,总会有学生考虑教师要什么答案,而现在不用顾忌教师的想法,只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体会到“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变化

通过实践,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有以下四个新认识:教师学生观的转变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基础;教师教学观的转变是合作学习的条件;成熟的社交技能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保障;教师在合作学习课堂的角色除了教授知识外,还有5项新职责:平等对话的引导者、课堂活动的平等参与者、学生开放对话的提炼者和总结者、站在学生背后的支持者和点拨者、小组活动的直接监督者。面对课堂不同的学习任务,教师将有多元角色变化,会因教学情境需要而进行调整。

(四)学校的变化

教师和学生的变化带来学校的整体变化,得到社会、家长和同行的认可。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后,学生之间的联系多了,需要沟通的内容多了,学生越来越宽容,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角度多了、比原来灵活了。同时,校际之间的交流也多了。清华大学附属小学等本市学校以及四川、山东、内蒙等外地学校纷纷来到七一小学学习和交流。交流活动影响了学校的整体面貌,对学校工作也是全方位的促进。

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占领”语文课,是学生喜欢的事情。这样,每堂语文课都能让师生在喜悦中度过,大大减轻学生学语文、教师教语文的负担。

五、研究建议

教育科研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有了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本研究中教师用自己的实践实现了教育教学业务的发展,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教师勇于创新教学改革,使得课堂发生变革。基于实践研究经验,笔者提出以下两个建议。

(一)教学变革要成功,必须更新教师教育观念

教学变革不仅仅是行为变化,它更多来自教师观念转变。教师进入实践领域,往往关注如何做,即使是同样的行为,但由于理念不同会得出不同的培养成果。观念主导着人们的行为与能力,同时,也推动了教师自我身份角色的转变。合作学习教学变革,不只是合作学习中小组学习形式的变化,它背后隐含着更深刻的意义与价值。

(二)更新教研模式,共建教师协作共同体

随着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从研修活动中体会到合作学习方方面面的经验和问题,分享、学习与交流的互动关系自然而然产生,教师之间在思想、观念、态度方面相互影响和促进,进而发展了有建设性的学习共同体模式,形成了教师文化。教师文化是指学校教师群体内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用和行为准则、规范等。教师协作的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立,通过群体力量,促进教师合作与学习,教师才得以通过它自我解放。如果教师自身都不懂如何与他人合作,那他怎么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呢?如果教师自身不能与他人互动学习,成为一位主动学习者,那么他怎么知道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揭示了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提供优质、公平、丰富的高质量学校教育作为教育战略方针之一,成为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这代表着我国教育发展已经从“规模做大”逐渐完成了向“品质内涵”的战略转变,现有粗放式的教育模式已不足适应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要求,未来的教育改革——合作学习,需要有效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质量、动手实践、合作探究与创新能力。

摘要:为了解语文合作学习教学现况,研究小组通过教师行动研究,采取“问题——策略——结果”策略。研究发现,语文合作学习课堂有如下五个问题:一是四人小组座位使得课堂秩序乱了阵脚;二是如何应对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三是活动如何设计;四是如何认识教师“教”与“没教”;五是活动引入使得课上不完,怎么办?研究过程中,通过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来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问题总是不断发生,问题对教师而言是一种积极作用,使教师不断地完善教学,以交流、互动、合作为教学设计核心,教师在共同体中分享实践与反思,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关键词:语文教师,合作学习,行动研究

参考文献

[1]W·理查德·斯柯特,杰拉尔德·F·戴维斯.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M].高俊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CARR W.,KEMMIS S.Becoming critical:education,knowledge and action research[M].Routledge Falmer,1986:164-165.

[3]郑金洲.行动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63.

[5]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81.

把学习还给学生 篇8

关键词 学习 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001-02

叶澜教授曾在“新基础教育”中指出:“新的教学过程的形成,首先必须让学生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从原有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缺乏重建过程的资源。而学生能不能‘活起来,在改革的初期则取决于教师愿不愿、敢不敢‘放和‘还,变不变自己习惯的教学方式。”“把学习还给学生”,就是打破“空间”的限制,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会”,在课下也能“会学”,走出校门后还能坚持学习,这也是终身教育所坚持的理念。

一、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知识不能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的无用的观点”。在这里,“旁观者”是相对于“参与者”而言的。在杜威看来,知识取决于个体不同的体验和解释,是个体在亲历和体悟中动态生成的,这种“参与式”的知识强调理解、对话、创造。“把学习还给学生”就是要求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建构中。知识的学习不是机械地接受人类的认识结果,而是要充分调动头脑中已有的经验,通过对已有经验的重组或改造,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主动解释,生成自己的理解,这是一个主动参与和自主建构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已有经验获得生长,个体知识得以生成。

由于人的存在关键是自己,所以每一个人在根本上都是与任何他人不同的。在教育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具有向着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因此在培养人上没有一劳永逸的规律可言。我们教育的失误就在于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性,把学生看成是无差别的,然后用相同的课程、相同的教学方法、相同的评价标准打造一个模式。“把学习还给学生”,就是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去塑造心中的自我。

二、“把学习还给学生”的主要内容

1.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

对于学习者而言,时间是重要的资源。合理高效地运用时间,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我效能感。教师有效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学生无限的潜能,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作为教师,应该慎重考虑学生所花的学习时间和所需要的学习时间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在课堂上“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并不是说教师不要讲了,而是要教师提纲挈领,重在“点拨”。“点”要收到“画龙点睛”“点石成金”的效果;“拨”要达到“拨云见日”“拨乱反正”的目的。一堂45分钟的课,教师的“讲”不应该多于30分钟,或者更少。余下的时间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学习效果并及时检测,以达到对所学内容的巩固、深化。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时间,课外的学习时间也应该“还给”学生。正所谓“不兴其艺,不能乐学也”。所以,学生在课外就要大量吸取精华,更新知识。但是,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会布置一大堆课外作业,学生就没有了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和精力。“把学习还给学生”就要求教师能够大胆的突破传统,少留作业,或不留作业,留足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真正做到立足课堂,辐射课外;既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

2.把“质疑权”和“置疑权”还给学生

“质疑”的“质”有“询问、质正”之义,所以“质疑”就是指提出疑问,获得解答。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就说明他们正在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应该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思考,让他们提出问题。有疑而思,有疑而问,思而有疑,思而发问,这才是正确的学习过程。

“置疑”的“置”有“设立、设置”之义,“置疑”就是对答案加以怀疑。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们的答案就是学生不会“置疑”,缺乏创新精神。在学校的教育中,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是既定的知识,即使提出问题,也是已经有了预设的答案,学生不敢提出疑问。“置疑”就是换个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3.把学习的对话权还给学生

“从对话的视角看,人类的学习现象是学习者不断与客观世界对话,获得知识,建构客观世界意义的活动;是学习者不断与他人对话,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的活动;也是学习者不断与自我对话,探索与塑造自我的活动。”在传统课堂上,对话是教师为一方,学生为一方,知识传播与情感交往分属两个世界,这两方面就好像是两条永远都不可能相交的平行线。另外,在交谈中,主体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学生,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对话,这就实际上剥夺了学生之间的对话权。同时,学生作为学习的“个体”,也丧失了直接与知识对话的权利。

在课堂对话中,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话题”。而在课堂上,教师成为了“话题”的“掌控者”,控制着“话题”的设置、重组、转移等权利。在学习对话中,教师处于强势地位,学生处于弱势,最后就演变为我们常说的“独白式”教学。把学习的“对话权”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能够自由地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新的自我对话。在对话中,不断捕捉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提问与应答的能力、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发现与反思的能力等等。

4.把真实的评价还给学生

学习评价是教育评价的核心领域。传统教育把学科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错误地估计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评价观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把真实的评价还给学生,就是要从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行评价。评价应包括学生的学习观、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自我监控能力、学业求助能力、学习反思能力等等。还应该在不同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评价,确实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创新的能力等。教师应该从多方面观察和分析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从“关心学习的评价”走向“促进学习的评价”。

把评价权还给学生,就是说学生的评价是自主自发的。李雁冰认为,“主体性教育评价应是‘自我接受评价。它是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中心,结合教师等他人的评价,引导学生在积极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发展现实的主体性的评价”。学生的主体性评价是一个自我建构、完善的过程,学生通过对自己的横向、纵向评价,形成对自我的立体性认识。另外,学生可以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形成更加客观、真实的自我认识。

三、“把学习还给学生”的主要措施

(一)更新教育理念,转换教师角色

1.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都有还未开发的潜能。教育应该是赏识的教育,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应该为不同潜能的人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细节,从细节中寻找教育的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

2.教师由表演转化为导演。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是表演者,一个人在舞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由“表演”变为“导演”,就是要由课堂上滔滔不绝地满堂灌转为策划、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课堂”变为“学堂”。教师发挥“导演”的作用,也是把学习还给学生的主要途径。魏书生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教师能够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供学习方法,创造学习的机会,启发学生思考。总而言之,教师要完全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有着紧密联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这句话揭示了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学习效果的关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爱学、肯学,他们就会发挥自主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

1.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很多学生不愿学习,是因为学习的内容单调乏味。人们都喜欢新鲜事物,新颖的东西更能吸引人的眼球。因此,增加学习内容的新颖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重视学习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并不是一味的去迎合学生,甚至哗众取宠,而是应该与所学的内容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2.挖掘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主要途径,但是对学生来说,这两个世界并不是统一的,所以他们往往只热衷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昆虫、植物,却不知道其生物原理,教师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加以引导,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到生物的学习上。这样不仅维护了学生的兴趣,又发展了他们的学习动机。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将学生的兴趣和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学生就有可能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会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会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机,那么学习就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活动了。

3.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随着网络的普及,多媒体教学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色彩鲜明、生动形象、声像同步,把静止的东西变成活的东西,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刺激学生的视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新奇的快感,唤起求知欲。在教学中,也可以把游戏活动引进课堂,寓知识于游戏中,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得主动,玩得开心,从而增强了学习兴趣,又激发了学习动机。

上一篇: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下一篇:借物抒情的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