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社会问题复习题(共8篇)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社会服务机构目标确定过程排序正确的是(B)。P44①明确机构自身的愿景与价值观②进行内外部环境与条件分析③提出总体目标方案 ④目标具体化⑤评估各个方案并确定可行满意方案
A.③④②①⑤ B.②①③⑤④ C.②①④③⑤ D.②①③④⑤
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团体决策的优点(D)。P57 A.提供完整的信息B.容易产生替代方案 C.提升方案的可接受程度D.责任明确,易于保密
3.社会服务机构计划编制的过程中,在确定最后方案之后要进行(C)P88A.方案的修订 B.预测每种可行方案的效果C.制定具体且详细的行动方案 D.评估机构的资源
4.直线参谋式组织结构中组织层级之间存在水平和垂直的关系,而(C)作为专家有责任协助直线部门的管理者。P107A.核心部门领导者 B.机构股东 C.参谋 D.员工代表
5.某中心是一个国际性的文化传播机构,小李需要与其外籍同事Daniel一起探讨项目实施计划,但每次沟通都很困难,效率很低,小李觉得他总是领会不了Daniel要表达的重点,此时小李遇到了哪种沟通障碍(D)。P130
A.个体障碍B.环境障碍 C.媒介障碍 D.语义障碍
6.以下不属于社会工作行政领导特征的是(C)。P149A.领导者较少使用职位权力 B.领导者较多运用指导、诱导的方式来影响下属 C.领导者在目标设定、价值塑造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作用不明显 D.领导者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善于“四处化缘”,开拓发展空间
7.阿尔德弗的ERG理论中的成长内容与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中哪项相对应(A)。P170A.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B.安全与尊重需要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归属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8.社会服务机构SWOT分析中的O代表(B)。P217A.优势 B.机会 C.威胁 D.劣势
9.以下哪类人员不属于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D)。P268A.新进入社会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 B.社会服务机构的非正式人员,主要是志愿者 C.社会服务机构实习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 D.服务年限长、经验丰富的资深社会工作者
10.既是社会服务评估的主体,又是评估对象的是(B)。P307、P309A.相关上级 B.社会服务机构C.服务对象D.相关利益者
11.以下哪项内容不属于社会工作行政过程中的伦理问题(C)。P12A.角色定位问题B.资源分配问题 C.专业技术问题 D.法律矛盾问题
12.建立在决策者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主要依据机构决策者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比较容易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决策是(B)。P56A.直觉决策B.判断决策 C.协商决策 D.问题解决决策
13.与机构的管理部门制定目标的职责密切相关的计划类型是(A)。P81A.长期计划 B.中期计划 C.计划 D.短期计划
14.以下关于授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P111A.授权就是要在征得被授权人同意的前提下可以指派各种任务 B.授予权力是通过授予下属或员工一定的职权来完成任务 C.对所授权力要进行明确的限制,强调所授权力仅限于从事某一特定任务 D.授权任务是指派下属或员工完成多项任务
15.沟通方式上更加依赖于个人的关系网络和互动行为的是(B)。P122A.正式沟通 B.非正式沟通 C.上行沟通 D.下行沟通
16.社会服务机构SWOT分析中的T代表(A)。P217A.威胁 B.机会C.劣势 D.优势
17.关于志愿者的身份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D)。P262A.志愿者根据自由的意愿选择服务项目 B.志愿者不计金钱财物的筹赏 C.志愿者以具体的行动参与、投入社会服务中 D.志愿者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
18.某社会服务机构与当地政府的扶贫办合作,扶贫办每年将扶贫专项基金的一部分交由中心用于农民工培训,此种筹资方式属于(A)。P279A.政府资助 B.捐赠款物 C.服务收费 D.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
19.在社会服务机构志愿者工作管理模式中,志愿者自主性最差的是()。A.自主管理模式 B.指令工作模式C.督导工作模式D.志愿人员定期报告模式
20.某救助保护流浪青少年儿童中心的标语为“努力在今天,希望在明天;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种表述反映了该机构的(B)。A.战略规划 B使命 C.运作计划 D.管理计划
21.以下关于社会工作行政的论述,表述不正确的是(D)。P8A.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间接的社会工作方法 B.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宏观的社会工作方法 C.社会工作行政是最晚被纳入社会工作方法体系中的专业方法
D.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技术性最高的社会工作方法
2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个体决策的缺陷(C)。P58A.信息欠完整、全面B.缺乏足够的替代方案C.责任模糊D.可接受程度低
23.组织由上而下分成若干层级,各层级中每一个部门地位相等或权责相符,层级间只有直线和垂直关系,这类组织类型属于(C)。P107A.单一型组织结构 B.直线参谋式组织结构 C.直线式组织结构 D.混合式组织结构
24.以下沟通方式中,能够起到“上情下达”的沟通方式是(B)。P122 A.正式沟通B.下行沟通C.上行沟通D.非正式沟通
25.社区居委会王主任将社区运动会的计划贴到了社区公告栏内,但5天过去了,却只有两三个老人前来咨询,王主任为此感到困扰,此时王主任遇到了哪种沟通障碍(C)。P130 A.个体障碍 B.环境障碍 C.媒介障碍 D.语义障碍
26.关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五级层次由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A)。P169 ①安全需要②爱与归属的需要③生理需要④自我实现的需要⑤尊重的需要A.③①②⑤④ B.③②①⑤④ C.③④②①⑤ D.③①②④⑤27.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某社会服务中心门口排起了长龙,大家手里都拿着大大小小的包裹,等待捐款,此种筹资方式属于(B)。P279 A.政府资助B.捐赠款物C.服务收费D.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
28.社会工作者小李原来从事居家养老服务,最近因工作需要被安排到某小学担任学校社会工作者。在个别督导会谈中,他的督导老陆示范了社会工作者与儿童建立关系的技巧,包括说话时内容表意清楚,避免责骂,发掘儿童优点,接纳缺点并协助纠正等,此时老陆承担的督导类型是(C)。P269A.师徒式督导 B.管理式督导 C.训练式督导 D.咨询式督导
29.以下不属于企业捐款动机的是(D)。P283 A.市场营销B.开展公共关系 C.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D.使命使然
30.某社会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发现有些员工不关心机构发展。为提高员工积极性,促进上下级的沟通下列激励措施中,机构管理者应首选的是(D)。A.轮换工作岗位B.扩展工作内容C.设计职位内容D.促进员工参与决策
31.某社会服务机构领导王主任,通过宣传、劝告、启发、诱导等手段,使员工理解、接受并贯彻自己在服务方面的意志,此种领导方式属于(B)。P151A.命令式领导方式B.说服式领导方式 C.激励式领导方式 D.示范式领导方式
32.社会工作者小天在机构的团队合作中越来越感受到作为一名社工其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并立志将社工助人自助的精神传递给更多志愿者,小天采用的激励方式属于(A)。P166A.内在过程激励 B.外在激励 C.目标内化激励 D.工具激励
33.关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说法正确的是(C)。P169A.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由高到低分成五级 B.生理层次处于最底层,自我实现需要处于最高级 C.人们只有满足了底层的需要,才会追求上一层的需要 D.人们可以同时拥有几种需要,需求的满足可以跃层
34.社会服务机构SWOT分析中的O代表(B)。P217A.威胁 B.机会C.劣势 D.优势
35.关于志愿者的身份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B)。P262A.志愿者根据自由的意愿选择服务项目 B.志愿者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 C.志愿者以具体的行动参与、投入社会服务中 D.志愿者不计金钱财物的筹赏
36.某社会服务机构在年终时邀请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举行了一场专题讲座,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原则和方法,协助员工评估自己的技术潜能和事业前程,拟定实现个人目标和机构目标的职业发展计划。机构管理者开展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C)。A.增进员工对工作的兴趣 B.掌握员工的个体差异 C.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D.降低员工的职业倦怠
37.问题解决型团队由来自同一部门的(C)员工组成,定期讨论并解决工作中的某些具体问题。A.5-7名 B.7-12名 C.5-12名 D.3-7名
38.某社会服务机构与当地政府的扶贫办合作,扶贫办每年将扶贫专项基金的一部分交由中心用于农民工培训,此种筹资方式属于(A)。A.政府资助 B.捐赠款物 C.服务收费 D.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
39.在社会服务机构中,不属于冲突控制方法的是(D)。A.强制解决 B.回避与妥协 C.加强沟通参与 D.实地考察机构的运作活动
40.计划是确定机构在未来一年时间内要实现的目标和完成的工作,其制定者通常是社会服务机构的(B)。A.基层管理者及一线员工 B.中低层管理者 C.高层和中层管理者 D.高层管理者
41.某社区的白领小江参加了某社会服务机构举办的“关爱儿童”慈善晚宴。其中机构举办慈善晚宴属于哪种筹资来源(A)。A.捐赠款物 B.服务收费 C.政府资助 D.国际资助
4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企业捐款动机的是(B)。A.市场营销 B.使命使然 C.树立社会形象 D.税法策略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团体决策的优点的是(ABCE)。P57A.提供完整的信息 B.容易产生替代方案 C.提升方案的可接受程度D.责任明确,易于保密E.有利于形成健康的机构文化
2.以下属于社会工作行政领导特征的是(ABCD)。P149A.领导者较少使用职位权力 B.领导者较多运用指导、诱导的方式来影响下属 C.领导者在目标设定、价值塑造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作用突出 D.领导者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善于“四处化缘”,开拓发展空间 E.领导者可以使用自身权力达成自己的愿望
3.以下哪类人员不属于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CD)。P268A.新进入社会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 B.社会服务机构的非正式人员,主要是志愿者C.经验丰富的资深社会工作者 D.服务年限长的资深社会工作者 E.社会服务机构实习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
4.以下属于社会服务评估对象的是(AC)。P309A.相关上级 B.社会服务机构 C.服务对象 D.社会服务项目E.社会工作者
5.关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说法正确的是(BC)。P169A.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由高到低分成五级 B.生理层次处于最底层,自我实现需要处于最高级 C.人们只有满足了底层的需要,才会追求上一层的需要 D.人们可以同时拥有多种需要,需要可以多重满足 E.人们各种需求的满足可以跃层获得
6.以下属于社会服务评估对象的是(BDE)。P309A.相关上级 B.社会服务机构 C.服务对象 D.社会服务项目 E.社会工作者
7.以下属于企业捐款动机的是(ABCE)。P283A.市场营销 B.开展公共关系 C.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D.使命使然 E.税法策略
8.以下关于授权的表述正确的是(BCD)。P111A.授权就是要在征得被授权人同意的前提下可以指派各种任务 B.授予权力是通过授予下属或员工一定的职权来完成任务 C.对所授权力要进行明确的限制,强调所授权力仅限于从事某一特定任务 D.授权任务是指派下属或员工完成多项任务 E.授权是上级主管将职权移交给下属的过程
9.关于志愿者的身份因素表述正确的是(ACDE)。P262A.志愿者根据自由的意愿选择服务项目 B.志愿者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 C.志愿者以具体的行动参与、投入社会服务中 D.志愿者不计金钱财物的筹赏 E.志愿者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
10.以下关于社会工作行政的论述,表述正确的是(ABCE)。P8A.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间接的社会工作方法 B.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宏观的社会工作方法 C.社会工作行政是最晚被纳入社会工作方法体系中的专业方法 D.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技术性最高的社会工作方法 E.社会工作行政是在社会服务机构开展的社会工作
11.作为爱心老年公寓的管理者小张,他在沟通方面扮演着(ABCD)等重要角色。P122A.上情下达 B.下情上达 C.与同事协调 D.向公众交代 E.对自己负责
12.某社会服务机构在选择有效解决问题的最可行方案时选用“可行性方案模型”来筛选,该模型筛选的原则主要有(BDE)P70A.综合性B.可行性C.收益性D.公平E.效率
13.影响社会服务机构使命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BCE)。P32A.督导B.利益相关者C.服务对象D.管理层E.资助者
14.在社会工作行政中,面临伦理问题时坚持的基本原则有(BCD)。P12A.促进正义B.保护生命C.最小伤害D.平等和差别平等E.保留地公开信息
16.社会服务机构中,志愿者与机构正式聘用的员工相比有较大不同,主要表现在(ABD)等方面。A.工作动机 B.管理方式 C.服务对象 D.服务时间 E.对机构的认同
17.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服务机构正式沟通方式的有(AB)。P122A.定期召开会议 B.设立机构公告栏 C.为成员庆祝生日 D.定期工作聚餐 E.成立工作小组
18.社会服务评估中,评估者在实施阶段的任务是将前一阶段制订的评估计划付诸实施,主要工作包括(ACD)。P316A.进入现场 B.明确评估问题 C.收集资料 D.分析资料 E.签订评估协议
19.在某社会服务机构中,大多数的员工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而且机构的宗旨是为服务对象谋取幸福和促进社会和谐,所以领导应具有的特征是(BCD)。P150A.利用加薪鼓励下属B.较多运用指导、诱导的方式来影响下属 C.较少使用职位权力 D.善于资源整合,开拓机构发展空间 E.经常运用合法权利领导下属
20.在北京市某社区服务中心“一刻钟服务圈”项目中,属于授权行为的是(BCDE)。P111A.中心主任向社区宣布“一刻钟服务圈”构建计划 B.中心主任指派老段负责项目志愿者管理工作 C.中心主任让小刘对项目中的某一对象进行评估 D.中心主任临时让老裴代替他负责“一刻钟服务圈”项目 E.中心主任要求小杨在一周内走访30家商户
(三)名词解释题
1.社会工作行政:指社会服务机构为达成使命,将政策转化为具体社会服务的一系列程序,它包含了从目标预设到结果实现的动态的、可持续的行政过程和管理方法。2.社会服务机构:是指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的,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为特定的、有需要的服务对象提供专门服务的非营利性社会福利组织。3.使命:使命是社会服务机构长期使用的组织目标,代表组织的社会形象,作为战略管理的一部分高于战略目标。4.社会服务机构行政计划:指社会服务机构确定行政决策目标或社会服务目标,并评估其实现目标的最佳方式的过程。5.社会工作行政领导:社会工作行政领导,就是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者依法行使社会工作行政权力,全面履行策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人员配备等主要管理职能,并积极有效地激励其下属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6.正式沟通:正是沟通是行政沟通的主要方式,一般是指组织的信息传递与交流依据组织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来进行。7.非正式沟通:非正是沟通是指正是沟通渠道之外的信息交流和传递方式,它不受组织规章制度的限制,比如同事之间的随意交谈、通过他人进行传话等。
8.横向沟通:横向沟通是指机构中具有对等地位、不具有 属关系的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的过程。9.激励:激励是一种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活动及,从而激发、指引和维持他人行为已达成某种目的的过程。10.正强化:正强化指的是符合期望的行为得到令人愉快的刺激或奖励,可以引导人们继续做出同样的行为。11.负强化:负强化是指在人们作出符合期望的行为后,去除令人不愉快的因素,从而使人们更加频繁地作出这样的行为。
12.冲突控制:冲突控制是指对机构中的不同部门,成员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进行有效控制,尽力避免和缓解冲突,防止机构资源的浪费及工作环境的恶化。13.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是战略管理等同于战略规划,它是指“对组织及其内外环境进行系统的战略思考,从而确定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积极而有步骤地推动其实施,并及时加以调整的一整套系统的方法和过程。14.SWOT分析:SWOT”分析是“把对机构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结合在一起,以便发现机构重要的战略机遇。”15.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一种将工作转化为目标,以目标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系统的管理方式。16.志愿者:志愿者是指那些不以报酬为目的、自愿提供服务、主动帮助他人的人,又可以称为义工我们通常是否追求报酬、是否收费、是否自愿来界定服务提供者是否是志愿者。17.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它是由机构内资深的工作者,对机构内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社会工作者、实习学生及志愿者,通过一种定期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与技术,以增进其专业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服务质量的活动。18.需求评估:需求评估是社会工作者或者社会服务机构对潜在的或实际的服务对象的需求进行评判,它不仅是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的出发点,也是其方案开发、计划执行和总结评估的基础。
(四)简答题
1.简述社会服务机构计划的阻力与障碍。P97-P98答:(1)缺乏计划能力(2)有违计划结构和过程(3)管理者推动计划的决心或承诺不足(4)信息使用不当(5)忽视不利的、不可控的变量(6)忽视长远目标(7)缺乏整体的协调与沟通。2.简述社会服务机构行政领导的主要功能。P148答:(1)确立和宣扬机构的价值理念,鼓舞机构成员的工作情绪;(2)把握机构发展战略,促进机构目标的达成;(3)整合各种内外资源,维持机构的完整性和适应性;(4)建章立制,形成机构的基本秩序。3.简述社会服务机构开展筹资的方法。P282-P283答:社会服务机构开展筹资的方法主要有:(1)项目申请(2)私人恳请与电话、网络劝募(3)筹资活动(4)直接收费(5)除此之外,在我国,作为社会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机构的财政拨款一般是列入政府财政计划内的,每年有固定的拨款。4.简述社会服务机构计划的价值及其作用。P79答:(1)机构成员指明方向,协调机构活动;(2)为机构的未来预测变化,减少冲击;(3)减少重复和浪费的活动;(4)有利于进行控制;(5)有助于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工作,减少迟滞和等待,从而促进机构各项工作能够均衡稳定地进行。5.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169答: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1)生理需求:即基本的生存需求,如衣食住行;(2)安全需求:即有关个人生理和心理方面安全和保障的需求,如渴求安稳、秩序、保障、避免感情伤害等;(3)归属和爱的需求:即人们希望被他人接受,拥有友谊和爱情的需求;(4)尊重的需求:即自尊和尊重他人;(5)自我实现的需求:即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独特潜能的需求。马斯洛认为,以上五种基本需求构成一种等级,生理需求居于最底层,自我实现的需求居于最顶层。人们只有满足了底层的需求,才会追求上一层的需求。当人们的需求(尤其是生理需求等低层需求)没有满足的时候,人们的行为缺乏动机,没法激励。6.简述社会服务机构服务评估的类型。P304答:社会服务机构服务评估的类型可分为需求评估、方案评估、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7.简述社会服务机构方案选择中可行方案模型的选择原则。P70 答:在可行方案模型中,有六个选择原则:(1)效率――指资源的投入和服务的产出比率,就方案的选择而言,主要看花费的成本能够提供服务数量的多少;(2)效能――指方案达至目标的程度;(3)可行性――指实施这一方案达至成功的程度。(4)重要性――指方案是否是唯一达至目标的方案而必须推行的程度;(5)公平――指方案能否公平地提供给有需要的个人或团体的程度;(6)次生结果――指社会将会获得或损失范围的程度,而这范围并未在方案要达至的目标上列明。8.简述社会服务机构资金的主要来源。P279答:社会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资助、捐赠款物、服务收费、国际资助、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1)政府资助。通常政府以直接的财政拨款、购买服务合约付款、政府津贴、免税待遇和官办民营由政府提供办公场所。(2)捐赠款物。指民间和社会公众的捐款和现金收入,包括直接的慈善捐款和间接捐款。(3)服务收费。指社会服务机构要求服务对象直接支付的费用。(4)国际资助。国际资助是社会服务机构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许多机构受国际资助运行。国际资助的方式通常有项目支持、资金援助、低息或无息贷款、技术援助、能力建设服务、志愿者援助和国际交流等。(5)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是机构的存款所得的利息。投资收益是机构对外投资、交予专业机构运作保值增值等金融活动所取得的收入。9.简述社会服务机构计划的编制过程。P86 答:根据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机构的特点,斯基德尔莫提出了计划编制的七个步骤及其相关活动,并认为这七个步骤及其相关活动对于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机构是特别重要的。具体是指:①目标选择;②评估机构资源;③列出所有可行方案;④预测每种可行方案的结果;⑤确定最优方案;⑥制订具体详细的行动方案;⑦方案的修正。10.简述社会服务机构督导的主要模式。P268答:社会工作的督导模式有:(1)师徒式督导。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形成一种类似师徒的教与学的互动关系。(2)训练式督导。被督导者是受训者,接受督导者的训练和教育。(3)
管理式督导。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形成一种明确的上下级关系。督导者是上级主管,具有权威性。(4)咨询式督导。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并不具有明确的指导与被指导的责任关系,督导关注的是特殊议题,被督导者自身担负更多的责任。11.简述社会服务机构领导与管理有哪些区别? P144答:社会服务机构领导与管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不同。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解决具体问题,领导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组织目标、塑造价值理念、制定宏观决策等;(2)工作关注的角度不同。管理应对的是复杂的具体任务,而领导应对的是则是变化,是从战略层面发展有关未来的愿景来激励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奋斗;(3)产生的途径不同。管理是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的权力基础之上,管理的影响力来自其在科层制结构中的正式职位;而领导者则可能建立在合法的、有报酬的和强制性的权力基础上,也可能是从一个群体中通过非正式途径产生,影响力不一定来自正式的科层式职位,也可能建立在个人影响力、专长以及模范作用的基础上。12.简述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P269答:督导具有行政功能、教育功能和支持功能。(1)行政功能是指督导者在被督导者的招募、工作安排、培训、工作监督、工作绩效评估、授权以及协调等管理工作中担负指导责任,确保机构的服务目标得到完成。(2)教育功能是指督导者帮助被督导者提高完成工作任务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开展实务工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专业上获得发展,进而有效完成工作。(3)支持功能是督导者通过自己丰富的经验和人格魅力,对被督导者在工作中出现的负面情绪、心理压力、认知困惑等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心理、情感以及人际关系的支持,使其正确地认识自我,面对工作。13.简述决策的不同类型。P56答:依据不同的分类角度,决策的类型会有不同。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下列几种:(1)依据理性的程度,可以把决策分为直觉决策、判断决策和问题解决式的决策;(2)依据问题的性质,可以把决策分为例行式决策与非例行式决策;(3)依据决策参与的人数,可以把决策分为个人决策与团体决策;(4)依据社会服务机构工作者的角色,可分为咨询式决策、协商式决策、协助性决策和权威式决策。
14.简述职位权力和人格权力的区别。P146答:(1)职位权力,是指从组织体系中特定职位中衍生出来的权力,会随职务的变动而变化。人格权力,是指一个领导者因其自身的特殊禀赋而不是其特定职位而获得的影响力。(2)从来源上看:职位权力来源于法定职位,而人格权力来源于个人魅力。(3)从范围上看:职位权力有时空限制,而人格权力无时空限制。(4)从方式上看:职位权力主要是通过行政命令来实现,而人格权力是通过人格感召。(5)从基础上看:职位权力是必须服从的,而人格权力是自愿接受的。(6)从效果上看:职位权力主要是慑服,而人格权力是信服。(7)从性质上看:职位权力主要是强制性的影响力,而人格权力是凝聚性的影响力。15.简述社会服务评估中常见的评估问题。P314 答:一般来说,评估问题与评估目的和评估焦点紧密相连。常见的评估问题包括:(1)服务对象的需求是什么?(2)服务或项目能否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3)服务或项目的目标是什么?是否已经实现?(4)服务或项目的实际过程如何?是否按计划进行?(5)服务或项目的结果或效果如何?(6)服务或项目的效率或投入—产出比如何?(7)服务或项目还需要延续或者改善吗?
(五)案例材料分析题案例一(第十二章P268-P269)社会工作者小慧在某青少年社会服务机构工作了一年,主要负责青少年个案工作,在一次督导面谈中,她表示近期工作并不顺利,遇上了蛮不讲理的非自愿服务对象,而且个案服务成效也不明显,因此感到压力很大,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个人能力。督导张主任与小慧关系不错,小慧常常以学生的身份在专业问题上请教张主任,并亲切的称呼其为“张老师”。张主任在督导面谈中安慰小慧,让其明确刚工作一年的社会工作者大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并且同时指导小慧进行压力处理,教授其尝试新的个案工作模式和方法。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社会工作行政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材料中,督导张主任对社会工作者小慧的督导模式属于哪类督导模式?并说明其主要特征。答:师徒式督导。其主要特征: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形成一种类似师徒的教与学的互动关系,督导者扮演导师的角色,指导被督导者对一般议题的学习,并对其进行教育训练,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主要的责任在于被督导者自身。
2.除上述督导模式之外,社会服务机构中的督导模式还有哪些?请阐述。答:(1)训练式督导。被督导者是受训者,接受督导者的训练和教育。(2)管理式督导。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形成一种明确的上下级关系。督导者是上级主管,具有权威性。(3)咨询式督导。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并不具有明确的指导与被指导的责任关系,督导关注的是特殊议题,被督导者自身担负更多的责任。
3.社会工作督导在社会服务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请阐述社会工作督导的主要功能。答:督导具有行政功能、教育功能和支持功能。(1)行政功能是指督导者在被督导者的招募、工作安排、培训、工作监督、工作绩效评估、授权以及协调等管理工作中担负指导责任,确保机构的服务目标得到完成。(2)教育功能是指督导者帮助被督导者提高完成工作任务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开展实务工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专业上获得发展,进而有效完成工作。(3)支持功能是督导者通过自己丰富的经验和人格魅力,对被督导者在工作中出现的负面情绪、心理压力、认知困惑等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心理、情感以及人际关系的支持,使其正确地认识自我,面对工作。
案例二(第三章决策P57-P58;第六章沟通P127)社会工作者小李毕业后在一老旧社区担任社区工作者,他发现其服务的社区基础设施老化陈旧,居民楼经常发生下水道堵塞、水压不足等问题。为了帮助居民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小李将这些问题一一列出,并将其反映给自己的主管领导—社区居委会主任老王,老王是一名老社区干部,其实在小李工作之前就曾经计划制定一个服务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经过居委会内部人员的多次讨论之后未果。
老王告诉小李在之前的讨论中,居委会成员给出了很多好建议,比如说居委会副主任认为这个问题跟基础设施有关系,应该向有关部门申请更新设备;计生干部认为这个问题跟居民自身素质有关系,应该加强宣传提升居民素质等等。但是最后究竟采取哪个建议时大家相持不下,所以事情就一直拖了下来。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社会工作行政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材料中,居委会主任老王在组织讨论服务方案时采取了哪种决策方式?这种方法有哪些优缺点? P57-P58答:团体决策。优点:①提供较为完整的信息;②易于产生较多的替代方案;③提升方案的接受程度;④有利于形成民主、开放、尊重、富有凝聚力折机构文化。缺点:①费时;②可能会出现强势个体或派别斗争;③从众;④责任模糊。
2.有效沟通在社会服务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请阐述斯基德莫尔有效沟通的五个元素。P127答:斯基德莫尔把有效沟通的元素和注意事项归纳为事实和情感、沟通时间的长短、倾听、重复和5C原则。(1)事实和情感。社会工作中的沟通通常包含了事实和情感两个元素。有关机构的事实和情感要清楚地表达出来,这样才会使员工意识到机构的改革、问题、计划、决议和活动。(2)沟通时间的长短。任何一种会议对于交流思想和情感的时间至少有一个限定,这样沟通的效果比较好。(3)倾听。倾听表示的含义是主动倾听。倾听一种综合运用身体、情绪、智力寻求意义和理解的过程。(4)重复。重复强化理解和记忆,这对于有效沟通是必要的。(5)5C原则。5C原则分别是清楚、完整、简洁、具体和正确。
案例三(第十二章社会工作人员管理P262、P265、P263-P264)北京市某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扩大服务范围,从社区中招募了30位居民志愿者,开展面向社区独居老人的“电话问候”服务。为了保证志愿服务的顺利进行,社会工作者小林对志愿者进行了培训。培训过程中,小林发现大部分志愿者都有满腔热情,但对志愿服务的基本知识了解较少,且并不清楚志愿者的主要管理模式。针对此种情况,小林运用社会工作行政中志愿者管理的知识对其进行培训,帮助志愿者进一步认识志愿服务的意义,了解独居老人的特点,掌握与老人沟通的技巧。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社会工作行政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材料中,社区服务中心招募的志愿者对志愿者的基本知识了解甚少,请阐述志愿者的身份要素有哪些?(P262)答:志愿者的身份要素有:①根据自由的意愿选择;②不计金钱财物的酬赏;③以具体的行动参与、投入;④所作所为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社会服务机构中志愿者管理的工作模式有哪些?(P265)答:志愿者管理的工作模式主要有四种:①赋予志愿者完全自主权的自主管理模式;②志愿人员定期报告模式;③对志愿者提供建议的监督工作模式;④不赋予志愿者自主权的指令工作模式。3.志愿者管理在社会服务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请阐述志愿者管理的主要步骤。(P263-P264)
案例四(第十章战略管理P227,第十四章社会服务评估P313-P321)某青少年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小胡从事青少年服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她的主要服务对象是贫困家庭的青少年。在工作中,小胡发现贫困家庭的青少年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心理问题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自卑、胆怯、情绪低沉等。为帮助这些贫困家庭青少年更科学合理地进行情绪管理,建立自信心,小胡策划了一个题为“快乐游戏”的活动项目,希望通过游戏的方式达成以上目标。小胡将活动项目提交给中心主管后,得到了主管的高度认可,并积极协助其实施该项目。
“快乐游戏”的活动项目实施到现在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按照中心规定,青少年服务中心要对该项目进行评估,以确定该项目的实施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该项目是否继续进行。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社会工作行政的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材料中,社会工作者小胡进行了题为“快乐游戏”的活动项目策划,请帮助小胡理清社会服务机构中服务项目方案策划的主要阶段。P227答:
1、一般来讲服务项目的方案策划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①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服务机构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服务需求进行评估,这是社会服务方案策划的首要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有:了解社会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急迫程度确定优先解决的问题;寻找解决这些问题问题的资源;开展方案策划,提供相关服务。②目标制定阶段。界定总目标和影响性目标;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③方案安排阶段。制订各种可以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选择理想的行动方案;评估资源需求和获取资源支持;制定行动计划。④考虑服务的评估。这一阶段主要是在策划时设计有效的评估方法,用来检验服务项目的实施情况。
2.如果你是该青少年服务中心的一位主管,请阐述你对“快乐游戏”活动项目进行评估的一般过程。P313-P321答:“快乐游戏”活动项目进行评估的一般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准备评估、实施评估、撰写评估报告、应用评估结果。(1)准备评估。在准备阶段,要明确谁来评估、为什么评估、评估什么以及如何评估等一系列问题。此阶段的重要任务是明确评估目的,提出评估问题,制定评估计划,并签订评估协议。(2)实施评估。评估者在实施阶段的任务是将前一阶段制订的评估计划付诸实施,主要工作包括进入现场,收集和分析评估所需资料。(3)撰写评估报告。评估者完成评估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之后,就可以进入撰写评估报告阶段。在撰写评估报告时,不仅需要明确评估报告的结构,还需要了解评估报告的评估标准。(4)应用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目的,评估报告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通过评估来改善社会服务或项目,提升服务对象的福利;二是通过评估对社会服务或项目进行总结判断,并以此决定服务或项目的存废及发展方向。评估结束后,社会服务机构应该制订一个行动计划,以辅助跟进评估发现和建议。
案例五北京市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注册的专业化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组织架构上服务中心设有理事会、理事长、顾问团、总干事以及下设的办公室、策划部等九个部门。2010年服务中心为某社区开展了一项独居老人的项目,在整个项目中,机构领导者采用了团队式结构,并运用团体决策使机构成员能够积极为项目开展及顺利进行献计献策,项目不仅为独居老人提供了应有服务,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而且增强了机构员工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结合上述案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中,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架构采用了哪种类型的组织结构? 答:材料中的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架构采用了直线参谋式组织架构。
2、在服务机构解决实际问题时最常采用的团队结构有哪几种?答:①问题解决型团队;②跨专业团队。
3、独居老人的项目中机构领导者运用了团体决策,试比较团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的优缺点。答:优点:对于团体决策来讲:①可以提供较完整的信息,如材料中运用团体决策使机构成员能够积极为项目开展献计献策;②有较多的替代方案;③方案的可接受程度高;④有利于形成健康、积极的机构文化,如材料中团体决策增强了机构员工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对于个人决策来讲:①可以快速、省时;②责任明确、易于保密。缺点:对于团体决策来讲:①它会费时、缺乏效率;②少数支配多数、派别斗争;③从众、假民主;④责任模糊。
对于个人决策来讲:①其信息会欠完整、全面;②缺乏足够的替代方案;③可接受程度低;④易有专制独裁之嫌,不利于形成健康、积极的机构文化。
案例六(第十章P227)小林是刚进入社工中心工作的一名应届毕业生,现在机构领导要求小林交一份促进某一社区邻里和谐的项目策划,现在小林来请你帮忙。请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小林了解服务项目的方案策划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以及每一阶段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P227
答:
1、一般来讲服务项目的方案策划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①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阶段。在这一阶段,社会服务机构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服务需求进行评估,这是社会服务方案策划的首要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有:了解社会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急迫程度确定优先解决的问题;寻找解决这些问题问题的资源;开展方案策划,提供相关服务。②目标制定阶段。界定总目标和影响性目标;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③方案安排阶段。制订各种可以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选择理想的行动方案;评估资源需求和获取资源支持;制定行动计划。④考虑服务的评估。这一阶段主要是在策划时设计有效的评估方法,用来检验服务项目的实施情况。
1 出现的问题
1月10日水泥磨开始带负荷调试, 从投料开始一直出现饱磨现象, 在不间断使用助磨剂的情况下, 产量大约维持在50t/h左右 (P·C32.5水泥) , 而比表面积非常高 (大约在380~450m2/kg) 。多次进磨检查发现, 隔仓板和出料篦板篦缝完全被细小颗粒和水泥细粉糊住, 甚至出现糊球现象。水泥粉磨系统工艺流程见图1, 主机配置见表1。
2 分析原因
1) 隔仓板和出料篦板加工比较粗糙, 部分篦缝加工没有达到设计要求。
该磨机设计为两个仓, 按照原设计要求隔仓板篦缝为 (6~12) ±1mm, 出磨篦板篦缝为 (5~8) ±0.5mm (见图2) , 但实际中发现部分隔仓板篦缝为5~12mm, 出磨篦板篦缝为4~8mm, 甚至有的篦缝毛刺比较大, 缝隙周围有些加工留下的杂质, 并且没有割透。
2) 玄武岩小颗粒及破碎钢球堵塞篦缝。
(1) 混合材用的是石灰石和玄武岩, 由于玄武岩全是鳞片状, 经过辊压机后, 部分颗粒未经完全挤压而进入磨内, 将部分篦缝堵塞 (见图3) ; (2) 由于操作员一旦发现饱磨, 就停止喂料, 长期甩磨使得钢球破碎而卡进篦缝当中; (3) 前期磨机经常饱磨; (4) 现场对篦板用气割进行了修整, 改变了原设计“喇叭口”的形状, 使得玄武岩刚好卡在篦缝里, 最终造成磨内物料无法正常通过, 出现饱磨现象。
3) 打散分级机效率低。
打散分级机的筛网缝隙原设计是8mm, 部分小颗粒直接通过筛网进入磨内, 造成磨机研磨效率降低和篦缝堵塞;另外极少数大颗粒 (>8mm) 直接被打散盘甩出而进磨内, 降低了粉磨效率。
4) 磨机用风不大合理。
起初操作员认为是磨内通风过小造成经常饱磨, 于是将排风机拉风增加 (出磨压力-1 500Pa) , 同时将O-Sepa选粉机一次风风阀开度降低至20%, 但这样喂料没过多久, 篦板又一次被堵塞。
3 采取措施
1) 按照原设计要求, 对隔仓篦板和出磨篦板进行了更换, 见图3。
2) 对原材料进行了调整, 取消了玄武岩, 新增加了煤渣和粉煤灰作为辅助材料。
3) 将打散分级机筛网更换为6mm;为了防止大颗粒直接入磨, 在内锥体上增加了一圈高度为1m的筛网, 网孔 (10×10) mm (见图4) 。
4) 对整个操作进行了优化和改进 (包括辊压机、打散机和选粉机) , 对磨机用风做了调整, 将出磨压力控制在-700Pa左右, O-Sepa选粉机一次风阀开度增加到了70%。
4 改后效果与体会
【关键词】 成人斯蒂尔病;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糖皮质激素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6.01.009
成人斯蒂尔病(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AOSD)
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以长期间歇性发热、一过性多形性皮疹、关节炎或关节痛、咽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周围血白细胞总数、肝功能受损、转铁蛋白升高等系统受累的临床综合征。自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风湿科先后收治AOSD患者13例,经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总结经验,现结合文献,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男3例,女10例;年龄18~58岁,平均(32.77±12.39)岁,其中35岁以下者7位,占53.8%;病程最短11 d,最长8年,中位数6个月。
1.2 诊断标准 13例患者均符合1992年日本AOSD研究委员会制订的诊断标准。
1.2.1 主要指标 ①发热 > 39 ℃,并持续1周以上;②关节痛持续2周以上;③典型皮疹;④白细胞 > 10×109·L-1(中性粒细胞 > 80%)。
1.2.2 次要指标 ①咽痛;②淋巴结肿大和/或脾大,肝功能异常;③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阴性。
以上7项诊断指标符合5项或以上,其中主要指标必须在2项或以上,并排除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和其他风湿性疾病[1]。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预后情况。
2 结 果
2.1 临床表现 ①发热:1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波动在37.3 ℃~40 ℃之间,入院时体温在38.5 ℃者8例,占61.54%,多为不规则热,热退后情况良好。②皮疹:13例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均有皮疹出现,多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斑丘疹,伴或不伴瘙痒,多分布于颈前、背部、面部、腹部、四肢,发热时明显,热退后一般疹消。③关节痛:11例患者入院时有关节痛,以膝关节、腕关节多见,关节疼痛时伴有肌肉酸痛无力。④咽痛:8例患者合并有咽痛,查体见咽部充血,未见明显合并扁桃体肿大。⑤脾、淋巴结肿大:6例患者B超见有脾大,5例合并有淋巴结肿大,多位于颈部,无明显触痛,热退后消失。
2.2 实验室检查 ①红细胞沉降率(ESR):12例患者ESR增快,1例正常(主因带状疱疹入院);ESR 16~130 mm·h-1,平均(64.38±36.33) mm·h-1。
②C-反应蛋白(CRP):所有患者CRP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10 mg·L-1者12例;CRP 8.35~
238.7 mg·L-1,平均(82.56±67.85)mg·L-1。
③白细胞:7例白细胞升高,其中3例> 15×109·L-1。
④贫血:合并贫血者9例,多为轻中度贫血,主要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⑤肝功能异常者6例。⑥类风湿因子均为阴性。⑦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10倍以上患者5例,5倍以上者3例,
3倍以上者5例,平均(1375.25±757.42) ng·mL-1。
⑧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免疫球蛋白IgG的升高,其中 > 16 g·L-1者6例。
2.3 中医辨证分型 发病过程中主要为热炽气营证者7例,热入少阳、寒热往来证者2例,风湿热痹证者1例,阴虚内热证者3例;应用糖皮质激素后考虑主要转为阴虚内热证。
2.4 治疗及预后 13例患者中,5例为初发,在本院明确诊断,予足量(0.5~1 mg·kg-1)糖皮质激素治疗;8例为外院诊断明确,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复发,在本院风湿科住院,1例因带状疱疹入院,6例足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甲氨蝶呤治疗,1例足量糖皮质激素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1例治疗3个月后加用硫酸羟氯喹治疗,在体温控制平稳后逐渐将糖皮质激素减量。随访1年,1例因服用糖皮质激素出现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例逐渐将糖皮质激素减至2.5~5 mg·d-1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未见明显复发,尚未观察到转化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根据具体证候中药处方辅助治疗,其中热炽气营证选用白虎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热入少阳、寒热往来选用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加减,阴虚内热证选用青蒿鳖甲汤加减;对于应用糖皮质激素后出现盗汗、心悸等阴虚内热明显者选用地黄汤类加减。
3 讨 论
AOS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炎症性疾病,发病率较低,有报道其低于1/10万[2]。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趋于年轻化,约3/4发生于16~35岁的青壮年[3]。本研究中发病情况与报道一致,年龄最大者58岁,故其合并疾病较少,仅1例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规范降压治疗,对本研究治疗无明显影响。对于发病季节性及地域性尚未见明确的研究报道,本研究中来自北京本地的患者居多,未发现有明显的季节性。
目前,本病病因病机尚未明确,综合临床症状进行诊断比较重要,虽然AOSD的诊断标准较多,但国内外比较公认的是1992年日本的Yamaguchi标准,即本研究中采用的诊断标准,其准确率达到87.1%,敏感度达到78.6%[4]。由上述标准可以看出,AOSD主要表现为高热、皮疹、关节痛、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脾大、肝功异常等,其中高热、皮疹、关节痛是AOSD典型的三联征,是诊断本病的要点,要严格掌握这3项主证,防止误诊。初诊发热一般为高热,因本研究中部分患者为治疗后病情复发入院,故也存在低热情况,热型不规则。发热时伴有皮疹,皮疹多分布于颈前、背部、面部、腹部、四肢,热退后一般疹消,这也与既往研究相符合[5]。关节痛也是其主要表现,发病率在90%左右,累及膝关节居多[6]。
nlc202309031447
实验室检查方面,类风湿因子阴性、白细胞升高、抗核抗体阴性对诊断有参考价值。近年来,SF升高对AOSD的诊断价值逐渐得到重视。SF是细胞用来抵抗应激和炎症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OSD急性发作时SF水平显著增高。当SF高于正常值5倍以上时,对AOSD具有诊断价值,且其可以作为治疗后观察疗效及预防复发的监测指标[7]。本研究中SF大于正常值5倍以上者占61.54%,对于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参考。研究中还发现免疫球蛋白IgG升高,IgG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主力抗体,主要由脾脏和淋巴结中浆细胞产生,AOSD为免疫的异常应答,且部分患者合并脾脏及淋巴结的肿大,这可能是其升高的部分原因,具体有待进一步研究。
肝功能异常在本病较为常见,本研究中有6例出现,约占50%,部分明显升高,说明其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目前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治疗病情累及肝脏或者长期服用解热镇痛等药物损伤肝功能有关,治疗时需要辅助应用护肝药物。
因本病临床病例少,尚无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目前治疗尚处于经验性阶段,一般认为,糖皮质激素是首选的药物[8]。据报道,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率可达76%~95%[9],本研究中患者均应用了糖皮质激素治疗,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糖皮质激素应用过程中,极期一般要用足量(0.5~
1 mg·kg-1·d-1),病情控制稳定后则需要逐渐减量,具体减量过程因人而异,但一般需要监测免疫球蛋白、SF等的变化,根据其升高、降低情况调整,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一般不作为病情监测指标,因为在应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白细胞计数常随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而升高。糖皮质激素的用量早期减量要快,一般2周左右根据指标调整,待减至15 mg·d-1时,则需要减慢速度,减量过程中要随时注意病情复发。既往文献显示,非甾体类抗炎药仅能控制约7%~15%患者的病情[3],但在糖皮质激素减量过程中可以加用以预防复发。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的应用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及协同增加疗效,环磷酰胺、雷公藤多甙片、甲氨蝶呤等药物均可选择。本研究中6例选用甲氨蝶呤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效果尚可,对于生物制剂治疗AOSD,有待于进一步发掘研究。
中医学并无“成人斯蒂尔病”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归为“温病”“湿热痹”“虚劳”“内伤发热”等范畴。根据其高热、皮疹首以“温病”考虑,发病极期乃气分与营分同病,为温邪化热,传入阳明气分,气分炽热,波及营分,营热外窜,伤及肌肤血脉及经络关节而出现皮疹、关节痛。治疗上首选白虎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临床上犀角可用水牛角代替)。房定亚[10]认为,该方有独特的控制出血及炎症作用,用此方加减治疗“热入营血”,常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AOSD、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病等出现的血管炎。也有以六经辨证,认为邪入少阳,邪在半表半里,不能透达,正邪交争出现往来寒热,此型多治疗后病情反复,患者皮疹不明显,方选小柴胡汤或者柴胡桂枝汤,和解少阳,透邪外出。对于病程后期,邪热未尽,深伏阴分,营阴亏耗,不能濡养筋脉、肌肉、骨节,出现盗汗、五心烦热、消瘦等,可选青蒿鳖甲汤加减养阴清热。中医学认为,糖皮质激素属于阳热性药物,应用后会消耗人体阴液,出现阴虚内热之象,如心悸、汗出、面红、手足心热等,这时可加用地黄汤类补肾阴,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总之,从临床治疗中发现,单纯使用中医或西医治疗AOSD都各有特色和弊端,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则能达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作用。但本研究属于小样本回顾性研究,缺乏大样本设计、前瞻性的临床资料来进一步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益处,且大部分患者常在单纯西医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求助中医治疗,耽误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良机,因此临床中要早期诊断,早期结合治疗,协同发挥疗效,以期取得良好效果。
4 参考文献
[1]张奉春.风湿免疫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4-33.
[2]Ishaq M,Nazir L,Riaz A,et al.The eyes see what the mind knows.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a case series and review in a south Asian population[J].Int J Rheum Dis,2012,15(5):e96-100.
[3]Efthimiou P,Paik PK,Bielory L.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dult onset Still's disease[J].Ann Rheum Dis,2006,65(5):564-572.
[4]王臻,姜林娣.4种成人still病诊断标准的临床验
证[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0,37(5):552-554.
[5]Kontzias A,Efthimiou P.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pathogenesis,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herapeutic advances[J].Drugs,2008,68(3):319-337.
[6]刘梦茹,陈琳洁,王涛,等.73例成人斯蒂尔病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4):514-516.
[7]Evensen KJ,Nossent HC.Epidemiology and outcome of 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 in Northern Norway[J].Scand J Rheumatol,2006,35(1):48-51.
[8]Novak S,Anic F,Luke-Vrbani? TS.Extremely high serum ferritin levels as a main diagnostic tool of 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J].Rheumatol Int,2012,32(4):1091-1094.
[9]马跃,赵立.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Still病的疗效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5):399-400.
[10]张颖,曹玉璋,房定亚.房定亚教授对风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特色(续2)[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52-56.
收稿日期:2015-09-15;修回日期:2015-10-26
一、选择题:(4分*5=20分)
1、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A)A、用力点B、阻力点C、支点D、动力臂
2、当用力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B)A、省力B、不省力也不费力C、费力D、无法确定
3、旗杆顶部的滑轮属于(C)A、滑轮组B、动滑轮C、定滑轮D、无法确定
4、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的能量叫做(D)A、电能B、光能C、热能D、化学能
5、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多少种(C)A、10多万种B、20多万种C、30多万种D、100多万种
二、将下列植物和种类用线连接起来:(3分*6=18分)葫芦藓凤仙花不开花植物 海带 杨树
苔藓开花植物 茶花
三、简答题:(12分)
多种多样的植物中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分为哪些器官? 答: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初一科学(上)复习题
一、选择题:(4分*5=20分)
1、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A、用力点B、阻力点C、支点D、动力臂
2、当用力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的距离时,杠杆()A、省力B、不省力也不费力C、费力D、无法确定
3、旗杆顶部的滑轮属于()A、滑轮组B、动滑轮C、定滑轮D、无法确定
4、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的能量叫做()A、电能B、光能C、热能D、化学能
5、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多少种()A、10多万种B、20多万种C、30多万种D、100多万种
二、将下列植物和种类用线连接起来:(3分*6=18分)葫芦藓
凤仙花不开花植物 海带 杨树
苔藓开花植物 茶花
三、简答题:(10分)
C.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也越剧烈
D.物体的温度越高,表明它内部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例2:关于物体的内能,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B.物体举得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C.温度为-40℃的冰块没有内能 D.火箭升空过程中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 物体的温度升高了,这表明()A.物体内分子运动加剧,内能增大了
B.物体内部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了,内能增大了 C.物体内部每个分子的内能增大了,所以总内能增大了 D.物体内部分子的距离增大了,物体的机械能增大了 4: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具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 B.热的物体具有内能,冷的物体没有内能
C.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 5:一个物体的内能减小了,则()
A.物体的温度一定降低
B.物体一定对外做了功 C.物体一定放出了热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具有
能和
能,还具有
能。子弹落地静止时,以上三种能中不为零的是
能。
2、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 能和分子
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3、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激烈,具有的内能
。温度降低,它的内能。
4、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
。内能的单位是。
5、摩擦生热的过程实质上是
能转化为
能的过程。
6、锯木头时,锯条会变热。这是由锯条被做功,使锯条的内能
,温度。
8、在一段金属丝的某处反复弯折数次,弯折的地方温度会
,这是因为。
9、摩擦生热说明了克服摩擦做功时,物体的内能
,温度。
10、用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一会儿筒壁变热。这主要是由于迅速压缩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空气
,使空气的内能
,温度
,并传热给筒壁的缘故。
11、冬天,手冷时可以捂热水袋取暖,也可以两手搓搓取暖.前者是用
的方法改变内能的,后者是用
的方法改变内能的。巩固提高
1、关于内能和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有内能的物体一定具有机械能 B.内能大的物体具有的机械能也一定大
C.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而它的内能不可能为零 D.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2、下列各实例中,属于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大的是()A.用铁锤敲打石块,石块发热
B.钻木取火 C.爆竹点燃后腾空而起
D.火药的燃气把子弹从枪膛中推出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一定多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C.热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到内能少的物体 D.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
4、下列各图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C.B.水沸腾时蒸汽冲开壶盖 D.压缩空气引火
5、下列事列中,用做功的方法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A、热水淋浴后全身感到暖和 B、冬天,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 C、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手感到暖和 D、冬天,在房间内用暖气取暖,全身感到暖和
6、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大气压比舱内气压低.要使舱内获得新鲜空气,必须使用压缩机把空气从舱外压进舱内.在这个过程中,压缩机对空气做功,空气的()
A.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B.温度降低 内能减少
C.温度升高 内能减少 D.温度降低 内能增加
7、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菜刀在砂轮上磨得发烫 B.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 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 D.在炉子上烧开水
8、物体的内能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物体运动的速度
B.物体的温度 C.物体所处的高度 D.物体的运动速度和高度
9、当物体的温度降到0℃时,物体中()
A.所有分子全部停止运动 B.所有分子仍然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有一部分分子停止运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0、烧红的铁块在冷却过程中,它具有的内能()
A.减小
B.不变
C.增大
D.无法确定
11、一杯水温度从10℃升高到20℃的过程中,水的内能()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温度越高的物体中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快 B.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一定越大 C.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 D.温度越高的液体蒸发越快
13、给自行车轮胎打气,当用力将活塞向下压时()A.筒内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B.筒内空气对外做功,内能增大
C.外界对筒内空气做功,筒内空气内能减小 D.外界对筒内空气做功,筒内空气内能增大
14、下面各实例中,不属于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用锉锉铁块,铁块变热
B.酒精涂在手背上,会觉得凉快 C.钻木取火
D.两手相互搓搓,会觉得暖和
15、在试管中装一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把软木塞冲开。在软木塞被冲开的过程中()
A.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小 B.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增大 C.水蒸气膨胀对外做功,内能不变
D.外界对水蒸气做功,水蒸气内能增大
16、小马从斜面顶端匀速滑到斜面底端,在此过程中,小马的()A.动能减小 B.动能增大 C.机械能不变
D 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
17、锯条在锯木头时温度会升高。对此,下列说法中确切的是()
A.人手的拉力对锯条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大 B.木头对锯条的摩擦力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大
C.锯木头时,锯条对木头有压力,压力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大
D.锯条对木头有压力,木头对锯条有支持力,支持力做功使锯条内能增大
18、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其原因是()A.一定是物体对外做了功 B.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C.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D.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19、两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A.它们具有的内能不等
B.它们的温度不等 C.它们必须相互接触
D.它们具有的热量不等 20、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大了,那么()A.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B.物体一定对外做了功,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C.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且温度一定升高了 D.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21、当一个物体的温度降低时()
A.物体一定放出了热量
B.物体一定对外做了功 C.以上两种都有可能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2、一杯热水放在空气中,慢慢变凉了,这是因为()A.热水的温度传到空气中去了 B.热水对外做功,内能减小了 C.热水的内能传给了空气,本身的内能减小了 D.热水放出了热量,它的热量减少了
23、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拿到酒精灯上加热使水沸腾起来,水蒸气会把木塞冲出去。从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角度可用下边三句话来概括:(甲)水和水蒸气吸热,内能增加;(乙)酒精燃烧,酒精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传给水和水蒸气;(丙)水蒸气对木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以上三句话正确的顺序是()A.(甲)、(乙)、(丙)
B.(乙)、(丙)、(甲)C.(乙)、(甲)、(丙)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3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课中思考题】
1、课文87页,想一想,这些话反映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怎样的改革思想?
提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工业,训练新式军队,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埃及独立。
2、课文88页,试比较埃及与同时代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谈谈你自己的看法。提示:穆罕默德•阿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他仿效欧洲国家,改革了行政制度。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领导政府各部工作。同时简化地方行政区划,把原来的16个区并为7个省,各省又分成若干县和乡、村。这样,中央到地方就建立起一套完备的行政机构,埃及出现了数百年来未有的统一局面。
看法: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治改革促进了埃及的统一,有利于埃及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维护民族独立。但他效仿欧洲国家进行的政治改革,并没有采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而是集权力于自身,成为一名封建独裁者。【阅读与思考】 提示:有道理。
穆罕默德•阿里希望通过向西方学习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他主要在军事和建立近代工厂即军事工业为主这方面积极仿效西方,而在推进民主制度、鼓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做的很少(没有从政治制度层面进行根本性变革)。这种片面的改革无法使埃及成为真正的近代国家。
【解析与探究】 提示:(1)穆罕默德•阿里具有远见卓识,认识到要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埃及独立,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兴办近代工业,训练心事军队。
(2)他的改革措施推动了埃及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有助于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进入埃及,因而在客观上又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成长。(3)使埃及得以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维护了自身的独立和主权,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而且大大推迟了欧洲殖民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4)虽然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存在许多缺陷,最终因若干错综复杂的内外因素而遭致失败,但其历史攻击和深远意义却是不容抹杀的。【自我测评】
1、提示:(1)经济方面 ,建立了兵工厂、造船厂和火药厂;大力培养本国技师,开办技校,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采取行政手段命令各部门尽可能使用本国产品,减少进口,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2)政治方面 :阿里仿效欧美国家,改革了行政制度。在中央设立高级国务会议,领导政府各部工作。同时简化地方行政区划,把原来的16个区归并为7个省,各省又分成若干个县和乡、村。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整套严密而完备的行政网络,保证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的贯彻实施。还大力压制马木路克势力,采取严厉手段整顿社会治安,消灭盗匪。
(3)军事方面: 创办步兵学校,从国外聘请教官,培养军官;招募士兵,加强训练;不断扩建军营,加紧征兵,使军队数量迅速增加;大力发展海军。
(4)教育方面: 大力推行教育改革,新建许多专科学校,培养各种专门人才。创办了世俗小学和中学,实行免费教育;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帮助管理学校,同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开办语言学校,培养埃及本国的翻译人员,把大批的军事和科技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
2、提示:(1)进步性: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使埃及发生了数百年来未有的变化。
①政治上:他用极端的手段消灭了中世纪最 反动、在埃及肆虐数百年的马木路克实力,结束了埃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实现了国家家的统一和安宁。
②经济上:由于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起第一批近代机器工业,发展了棉花等商品经济,培养和造就了第一批知识分子,因而长期停滞发展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人口有所增加。这些都为埃及的经济独立、制止西方资本的大规模参透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③军事上:穆罕默德•阿里依靠本国的人力、物力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在维护国家主权、争取民族独立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它使西方殖民国家不敢轻举忘动,使它的宗主国土耳其望而生畏,接连败退。
④教育上: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所有这些都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在各观上是符合自己人民利益的,因而是进步的。(2)局限性:穆罕默德•阿里为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不断对外扩张,几十年的战争耗尽了全国的人力和物力,把广大人民推向苦难的深渊。因此,在埃及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着一句话:“他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
第14 日本近代化的起程——明治维新
【课中思考题】
1、课文92页,幕府实行锁国政策和中国清朝锁国有何不同?
提示:清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对地方控制严密,不存在地方势力强大一说,其闭关锁国旨在切断内地百姓与海外的联系,防止“异端”思想的传入。
2、课文93页,看一看,出岛设臵了几条对外通路?为什么要这样做?
提示:(1)设臵了一条通路。
(2)原因:幕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禁止日本人出海,严格限制日本人民于海外各国接触和贸易,仅保留于荷兰、中国、朝鲜等国的有限贸易,将长崎定为惟一的贸易港口,通路也只设臵一条,以便于幕府控制贸易量及严格检查。
3、课文95页,想一想,倒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19世纪以后,日本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
(2)欧美列强的扩张使日本面临民族危机,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动摇幕府的统治基础;
(3)倒幕派确定了武装倒幕的方针,采取割据富强的策略,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依靠下层人民壮大倒幕力量,为推翻幕府统治奠定了基础;
(4)1868年,倒幕力量凭借以明治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掌握了政治优势,通过武装斗争彻底消灭了幕府的势力。
4、课文95页,日本人的姓氏反映了什么历史变迁?
提示: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宣布“四民平等”,取消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级的特权。从此,普通百姓才开始有姓。反映了社会变革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5、课文97页,国营企业富冈缫丝厂和江户时代的手工工场有何不同?
提示:富冈缫丝厂采用近代机器生产,手工工场采用手工劳动。较之手工工场,富冈缫丝厂规模大,生产效率高。富冈缫丝厂为政府投资,手工工场是民间投资。富冈缫丝厂对日本近代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6、课文98页,有人认为开设国会为时尚早,因为日本人尚未完全开化,不学无智,由民选议会讨论决定国家大事无异于缘木求鱼。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提示:(1)明治维新期间,来自长州、萨摩等藩的下级武士长期垄断国家政权,形成藩阀专制局面;
(2)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影响,日本出现了自由民权运动,对藩阀专制造成冲击;(3)提纲所列观点借口日本民众缺乏民主政治意识,拒绝实行民主政治,实质是维护藩阀专制统治。
(4)这一观点不符合近代以来民主政治的发展潮流,不利于日本社会近代化的全面发展。
7、课文100页,你认为近代化取得成功的国家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和对待邻国?
提示:一方面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局限性和民族主义膨胀导致的军国主义倾向;
另一方面即日本为本民族利益进行对外侵略,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也给日本人民自身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注意借鉴邻国近代化的经验教训,注意不要把民族利益臵于其他民族主权之上应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发展睦邻友好关系。【阅读与思考】提示:(1)交通方面:使用近代交通工具;
(2)衣着方面:穿着西式服装;
(3)建筑方面:出现西式建筑;(4)文化方面:西方的基督教得到传播。【解析与探究】提示:材料中反映出的态度有:(1)积极学习、吸收西方近代文化;(2)盲目排斥外来文明;(3)彻底否定民族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明;(4)为了政治需要而做出西方文化的姿态,迎合外国人习惯
正确态度:
(1)积极学习外来先进文明,改革自身文化中的落后因素,跟上时代潮流;
(2)在接受外来文化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文化的民族特性,善于学习和利用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促进民族的富强发展。【自我测评】
1、提示:(1)废除藩国制度和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取消登记身份制度和武士特权,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2)经济上推行殖民兴业政策,大力促进工业化,为日本奠定工业化的物质基础;
(3)文化教育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大力引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改造落后习俗,发展近代教育;
(4)政治上,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近代天皇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2、提示:(1)明治维新前,日本幕府的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新兴社会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为明治维新提供了社会基础;
(2)武装倒幕后,改革派实际上控制了国家政权,为改革的全面推行提供了政治保障;(3)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全面学习西方国家的近代文明成果,对日本社会的落后因素进行改造,加快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
(4)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集中力量侵略中国等亚洲国家,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3、提示:(1)明治理维新开启了日本近代化的历程,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①经济方面: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②政治方面: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确立了近代宪政体制; ③文化方面:近代文明的传播改变了日本文化落后的面貌,为日本社会的进步创造了条件;(2)增强了日本的国力,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第15 戊戌变法
【课中思考题】
1、课文104页,联系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想一想,他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提示:(1)其目的是利用古代圣贤、经典著作的影响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寻求救国道理;
(2)在顽固派旧势力还很强大,封建传统观念在许多人的思想中还根深蒂固的情况下,借用儒家学说和孔子的偶像低外进行宣传可以减少阻力和压力,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斗争策略;(3)康有为的维新活动一开始就抱住孔子的理论权威和皇帝的政治权威,也表明他所代表的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2、课文105页,尝试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提示:大意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是无法抗拒的社会变化规律。棉队恶劣的生存环境,“任天为治”、无所作为的态度是不足取的。只有发愤图强、“以人持天”、“与天争胜”,才能在竞争的世界上生存发展。
3、课文106页,想一想,强学会有哪些作用?
提示:联络官员中赞同变法或主张革新的人,介绍西学,宣传维新变法,刷新了一时社会风气;但另一方面,强学会成员来源不一,逐渐出现了派系各异、主观不一的情况,内部矛盾越来越大,影响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4、课文106页,想一想,支持变法的都有那些人?为什么慈禧太后起初同意光绪帝变法?
提示:(1)爱国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
(2)一种说法:是光绪帝当时陈述的新政方案对她刺激不大,且面临内忧外患,她也有心革新政治、加强国力,故同意变法。
另一种说法:富有政治斗争经验的慈禧虽对光绪的夺权欲望、变法要求暴跳如雷,但她最终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先放手让光绪帝变法,在变法激起顽固派势力更大更普遍仇恨的时候,再下手解决。这种让权,也是慈禧被迫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是给光绪帝设下一个新圈套。同时也说明光绪帝收回权利是有限的。当然光绪帝毕竟从慈禧口中得到可独自办事的承诺,并有第三者为证,又不能不对慈禧产生一种约束。
5、课文109页,这些问题说明什么?
提示:说明顽固派势力的强大,且有总后台慈禧撑腰,光绪帝的权力有限,变法与反变法斗争异常激烈;也反映维新派急于求成,在变法进程上缺乏通盘考虑,应循序渐进。
6、课文110页,“六君子”被杀后,时人评论“谭嗣同待死,杨深秀寻死”,你怎么看待谭、杨二人的献身精神?
提示:二人的献身精神边县了维新志士为国家强盛不惜牺牲生命的爱国精神,这种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阅读与思考】 提示:不同意。
过快、过激的改革,超出了社会的承受力,维新派犯了激进主义的错误,他们急于求成,缺乏通盘考虑,“除旧布新”与循序渐进、抓重点、分主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改革并不矛盾。
同意:
(1)面对当时中国的内忧外患,维新派以追求完美至善的精神指定出纲领性的改革规划,但在种种现实条件的约束下归于失败。
(2)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更不能以变法的失败结局来指责变法纲领,因为纲领本就是一个高于现实的远景计划,循序渐进、抓重点、分主次等都是为现实纲领规划而采取的现实策略,不能把变法纲领的力度、强度、广度与现实策略的激进与否等而同之。【解析与探究】 提示:差异:(1)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义务教育,在全国建立起完善的大中小学教育体制,国民受教育的比例很高;
(2)清政府自洋务运动以来功利性地兴办了一些专业技术教育,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教育体制;
(3)维新运动期间兴建了一些新式学堂,但规模数量均严重不足,政府投入微乎其微。推行近代教育体制的时间比日本晚30年。
一.系统简介
主机选型见表(一)
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来自矿渣配料站的湿矿渣与辊压机挤压过的料饼一起通过循环提升机喂入V型选粉机,燃煤热风炉提供的热风通过风管至V型选粉机进口。物料与V型选粉机至XR选粉机出口管道中进行热交换,烘干。设计时考虑充足的停留时间,保证换热充分。粗物料由V型选粉机分选卸出后再次进入辊压机进行挤压,细物料则随气流进入XR旋风分离器,再次分选。粗粉回辊压机系统再次挤压,成品则输送至磨机进行粉磨。成品由磨尾排出,经斗提,斜槽输送至矿渣微粉库。
二.生产时存在的问题
业主方在投产本车间后存在如下问题:
1.系统能力不够,若满足细度要求,只能维持在85~90tph。
2.磨机轴瓦温度过高
3.循环斗提容易堵料
作者应业主要求至现场考察情况。为真实了解系统情况,业主方特意开启系统,以供问题分析。系统运行后,结合在现场的巡查及中控画面。发现如下几个问题:
(a)热风炉鼓风机开度20%
(b)热风炉管道冷风阀开度14%。V型选粉机进口冷风阀开度0%
(c)辊压机进口溜子出有大量水蒸气冒出
(d) V型选粉机出口温度54℃,进口温度330℃
(e)物料实际水分约20%
(f)收尘器出口温度48℃
三.问题分析
其中问题2存在一定的设备原因,可能磨机安装存在一定的精度问题等。后由设备供货方联系解决。本文不再赘述。本文着重分析业主反映问题1, 3。
沸腾炉出口处的冷风阀14%开,V型选粉机进口处冷风阀未开。沸腾炉下鼓风机风门20%。由此可见,实际系统风量远远不(上接第203页)足。本系统设计初期的热平衡要求:V型选粉机入口工况风量328066m³/h,温度280℃,收尘器出口工况风量254367m³/h,温度90℃。此风量不但是系统烘干热焓的保证,也是V型选粉机,XR选粉机选粉所必须的风量。业主方在操作过程中仅保证了V型选粉机入口风温330℃,却并未能保证一定风通量。实际烘干热焓不足,水分无法烘干,物料潮湿,在通过辊压机时无法保证最够的挤压力。辊压机做功不好。
风量不足,不但影响烘干效果,且无法保证选分效率。会造成过粉磨,循环负荷过大,系统易堵料。也正是印证了(业主反映问题3循环斗提易堵料,业主怀疑我方设计时溜子角度偏小。实际我方设计溜角45°,足够保证物料正常卸出。
收尘器出口温度仅48℃。系统中水分应该经过烘干形成水蒸气全部从烟囱排出,此温度显然无法保证所有水分顺利蒸发排出。低温下,即使在V型选粉机中烘出的水分经过低温段时仍会冷凝成液态水附着在物料中回到系统中。正好验证了(现场问题c)辊压机进口溜子出有大量水蒸气冒出。后经交流,业主方曾经有过一次误操作,入收尘器风温过高,烧坏了滤袋。顾后续运行一直有所顾虑。
关键词:初中物理;复习课;问题;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前言:及时有效的复习往往能够使学生对已经学习的知识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并对原有的认知体系和技能进一步巩固和内化。系统化的复习更能够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及时纠正错误的认识,弥补学生的短板,从而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对技能操作更为熟练。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复习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做,适当提高复习课所占的课时量。尤其是对于初中物理这种理论和实践技能要求都很高的学科,教师应当积极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注重物理复习课,正确认识初中物理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实际教学中探索更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初中物理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1.照本宣科情况严重
现阶段,初中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尽信书不如无书,教科书是帮助教师教学的一种有效的工具,但是目前很多初中教师将教科书视为“圣经”,完全按照书本知识一字不落地念给学生。尤其是在复习过程中,教师没有科学有效的复习方式,对于某些教师来说,复习就是按照教材将内容重新讲给学生听,或者将课本的课后题再做一遍,不能够合理区分重点和难点,这种“复习”就只是单纯的回忆内容,对以往知识的重新教学,而不是对知识的系统化的梳理。
2.对于知识内在联系关注较少
初中教师在进行复习课时,只是简单地将知识点罗列出来,这样的知识是孤立的、生硬的。相当于“温故知新”只做到了“温故”,而且是没有效率的、错误方式的“温故”。主要表现为将之前的知识重新讲给学生听,学生只能孤立的认识知识,而没有深入的思考和联系,这就难以保证知识之间内在关系,单纯重复性地“温故”,却不能够有效地将原有知识进行分析、内化、归纳和总结,没有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不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和知识网络化的构件。
3.题海战术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在复习时,讲练结合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过分沉浸于“题海”中难以达到有效的复习目的。很多教师认为学生通过大量做题可以取得好成绩,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掌握知识体系,不利于学生深刻认识知识难点和重点。而且,教师不能根据学生自身知识水平和技能情况以及学生发展规律进行复习,完完全全依靠大量解题,无异于“拔苗助长”。
4.试卷讲解无法引起学生重视
在复习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对学生进行一些测试和检验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一定要注意试卷讲解的方式方法。有的教师不能正确分析学生“共性”和“个性”的问题,眉毛胡子一把抓,在试卷完成后,从头讲到尾,一题不落,这样既降低了教学效率,又不能引起学生们对试卷讲解试题足够的认识。教师应当对试卷中学生们爱犯的共性的错误或者是试卷的难点、易错点进行较为详细的讲解,对于个别学生的个性问题可以再进行个别指导,这样才能提高复习效率。
二、初中物理复习课复习策略
1.创新复习课模式
传统的复习模式往往会让学生们感觉了无新意,让学生们对复习的兴趣逐渐降低,难以产生有效的复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对复习模式进行创新,通过更加新颖的复习模式提升学生的复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比如,笔者在进行《光和眼睛》复习的时候,一改往常的单纯让学生对知识点简单记忆的方式,而是采用仪器做辅助的方法,让学生们对其知识点进行记忆。笔者使用筷子插入到盛水的杯子里面,让同学们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复习折射定律;通过镜子将光进行反射让学生们复习反射定律;以及运用自制的小设备让学生们复习成像的作图等等。这种有趣的复习模式,让学生们感觉到非常生动,也让学生们在快乐中进行了知识点的复习,让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记忆更加深刻。
2.开展三轮复习策略
就初中物理学科特性而言,尤其是九年级的物理,学生们知识已经较为繁杂,声、光、电、热、磁、力等内容较多,而且考试命题方式多种多样,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可能是考点,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学生知识出现混乱,避免“揠苗助长”的出现,因此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三轮复习的策略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能力。比如,笔者在进行《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复习的时候,便是采用了三轮复习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复习。第一轮笔者只是让学生们记忆其中的概念、定义、公式、定律、实验探究等基本的内容,并对其进行细化,保证每一个细节部分都能够囊括其中。因此,此部分使用时间较长。第二轮对此部分内容进行复习的时候,则针对其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重点复习,如其中的分子动理论,物态变化等等。第三轮复习时候已经临近中考,因此,笔者主要是营造出地模拟考试环境,对学生进行限时训练,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进一步提高复习效果。
3.复习课堂及内容多样化
复习课堂要避免过于单一,教师在进行课堂复习的时候,应当在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实现多样化。在进行多样化丰富的过程中要注重做好重点和难点的区分,针对大多数学生薄弱部分进行深入专题化的复习。比如,笔者在进行《我们周围的物质》复习的时候,并没有简单地给学生们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而是让学生们组成小组,让学生们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自我总结。之后,笔者还组织了物理竞答的方式,让学生们对于其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抢答,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答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活跃复习课堂的气氛。通过此种方式,既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竞争意识,又让学生们对知识点进行了复习,最为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们进行自我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们主动投入到物理的复习中来,提高物理复习质量。
结語:
初中物理的复习课程对于中学生来说极其重要,优质的复习效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考试成绩,能够让学生建立起物理学习思维,帮助学生寻找到物理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因此,教师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在复习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不断研究新的策略,让学生的复习之路越来越平坦。
参考文献:
[1]刘世华. 初中物理复习模式初探[J]. 科技视界,2015,04:307.
[2]吴柏年.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复习课效果[J]. 科教导刊(下旬),2015,09:122-123.
【13社会问题复习题】推荐阅读:
社会敏感问题看法09-23
社会组织管理问题11-27
中国社会问题透视03-27
当代社会问题透析04-23
社会实践安全问题09-20
社会救助问题研究12-03
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建议02-16
最近社会热点问题02-22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心理问题的社会调查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