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议书编制方案(精选8篇)
杨工:1363268988
5http://
深圳市诚捷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工程造价(包含工程预算、工程结算、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撰写 水评估报告及工程投标文件等方面的工程咨询公司。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又称立项报告,是项目建设筹建单位或项目法人,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和地方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国内外市场、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提出的某一具体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对拟建项目提出的框架性的总体设想。往往是在项目早期,由于项目条件还不够成熟,仅有规划意见书,对项目的具体建设方案还不明晰,市政、环保、交通等专业咨询意见尚未办理。项目建议书主要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方案和投资估算也比较粗,投资误差为±30%左右。
项目建议书是由项目投资方向其主管部门上报的文件,目前广泛应用于项目的国家立项审批工作中。它要从宏观上论述项目设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把项目投资的设想变为概略的投资建议。项目建议书的呈报可以供项目审批机关作出初步决策。它可以减少项目选择的盲目性,为下一步可行性研究打下基础。
对于大中型项目和一些工艺技术复杂、涉及面广、协调量大的项目,还要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是项目发展周期的初始阶段基本情况的汇总,是国家选择和审批项目的依据,也是制作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涉及利用外资的项目,只有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才可以开展对外工作。
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
(1)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2)产品方案,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
(3)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和设备技术引进国别、厂商的初步分析;(4)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及还贷方案设想;(5)项目的进度安排;(6)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包括初步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7)环境影响的初步评价,包括治理“三废”措施、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8)结论;(9)附件。
项目建议书的编报程序
项目建议书由政府部门、全国性专业公司以及现有企事业单位或新组成的项目法人提出。其中,跨地区、跨行业的建设项目以及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国内合资建设项目,应由有关部门和地区联合提出;中外合资、合作经营项目,在中外投资者达成意向性协议书后,再根据国内有关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编制项目建议书;大中型和限额以上拟建项目上报项目建议书时,应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有资格的设计单位或工程咨询公司编制。
项目建议书的编报要求
根据现行规定,建设项目是指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由一个或几个单位工程组成,经济上统一核算,行政上实行统一管理的建设单位。因此,凡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经济上统一核算的主体工程、配套工程及附属设施,应编制统一的项目建议书;在一个总体设计范围内,经济上独立核算的各工程项目,应分别编制项目建议书;在一个总体设计范围内的分期建设工程项目,也应分别编制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的审批权限
目前,项目建议书要按现行的管理体制、隶属关系,分级审批。原则上,按隶属关系,经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再由主管部门上报,或与综合部门联合上报,或分别上报。
(一)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限额以上更新改造项目,委托有资格的工程咨询、设计单位初评后,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计委及行业归口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国家计委审批,其中特大型项目(总投资4亿元以上的交通、能源、原材料项目,2亿元以上的其他项目),由国家计委审核后报国务院审批。总投资在限额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项目建议书分别由省计委、行业主管部门初审后,报国家计委会同外经贸部等有关部门审批;超过1亿美元的重大项目,上报国务院审批。
(二)小型基本建设项目,限额以下更新改造项目由地方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
1.小型项目中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内资项目、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生产性外资项目、300万美元以上的非生产性利用外资项目,项目建议书由地方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
2.总投资1000万元以下的内资项目、总投资500万美元以下的非生产性利用外资项目,本着简化程序的原则,若项目建设内容比较简单,也可直接编报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议书批准后的主要工作
确定项目建设的机构、人员、法人代表、法定代表人。
选定建设地址,申请规划设计条件,做规划设计方案。
落实筹措资金方案。
落实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雨污水排放、电信等市政公用设施配套方案。
落实主要原材料、燃料的供应。
落实环保、劳保、卫生防疫、节能、消防措施。
外商投资企业申请企业名称预登记。
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分析。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议书编制要点
1.总论:重点说明项目概况,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内容和原则,项目建议书的主要结论。
2.项目的意义及必要性:重点阐述项目应用领域及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的基本情况。
3.市场分析:项目的市场需求情况(定量分析);发展趋势及本企业所处的地位。
4.建设内容、规模、地点和期限:项目建设内容部分重点阐述:需要新建或改造的内容和面积;项目建设地点部分请阐述:项目投资发生的地点,如果不止一处场址(门店)发生投资,请分别说明;建设期限请注意:原则上建设期在3年以内,一般不超过5年,如确需5年以上建设期,请详细说明原因。
5.项目承担单位概况:单位简介(包括主营业务、资本构成、所属行业及行业地位、上年销售额、上年销售量、利润、总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等);单位所有制性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请简介主管单位、非国有有限公司请简介绝对或相对控股股东情况);
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总投资主要包括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利息、转移原有部分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新增铺底流动资金等五个部分,铺底流动资金可以按新增全部流动资金的30%估算;资金筹措方案包括企业自有资金投入(包括部分现有资产的投入)、银行贷款(还贷的初步方案)、申请国家资本金投入及其它来源。其中企业自有资金不得低于总投资的30%。
7.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初步分析:需说明项目经济效益分析材料:一般按照10年为计算期,项目建成后每年市场占有率情况预测及依据、预计每年销售额、销售量、销售收入、利率及财务费用、税率及税收优惠计算方法等;经济效益的主要财务指标:年新增销售收入、年税后利润、年上缴税收、盈亏平衡点、投资收益率、贷款偿还期、投资回收期等。总投资超过1亿元的项目需进行动态分析并提供相应附表。
8.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
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
1、项目投资方名称,生产经营概况,法定地址,法人代表姓名、职务,主管单位名称;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项目产品的市场分析;
4、项目建设内容;
5、生产技术和主要设备。说明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靠性,以及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6、主要原材料及水、电、气,运输等需求量和解决方案;
7、员工数量、构成和来源;
8、投资估算,需要说明需要投入的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
9、投资方式和资金来源;
1 科学性思考设计深度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主要设计与编制目的是为了通过研究、分析项目建设的各方面因素对水土环境的影响, 对其进行事前优化与约束, 从而避免因为项目建设而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
1.1 设计
目前在我国, 因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后续设计比较难以落实, 所以部分相关工作人员与管理负责人员总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便对其方案设计的深度进行强求。然而, 任何工程项目的设计都是要通过不同的设计阶段进行逐步推进的,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同样。其设计深度应当同主体工程的设计阶段保持相一致的规律, 如果强行超越了设计阶段的深度, 那么水土保持方案不但会难以实现, 并且有悖科学理论。
1.2 编制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及其评审应该结合不同工程项目的特性与其设计阶段, 对方案编制的深度进行区别要求, 并且还要对其后续设计的监督与管理进行强化, 从而促进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贯彻与落实。对于一些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主体编制深度并不满足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求的工程, 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其典型设计的方案、防治措施的体系、重点防治的要求以及投资方面的估算等内容有所侧重, 尤其关键的是为后续阶段如何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同时, 相关负责人可以通过审批过程的简化、监管模式的创新和管理内容的细化等多方面来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联系单制度进行探索建立。
2 指导性制定防治标准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严肃性以及指导性, 是设计与制定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与措施的重要依据。不同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能够体现出不同区域内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与水土环境保持的功能需求差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中有着明确指示, 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应当按照建设项目所处的不同区域内生态功能的需求进行确定。然而, 此规范条文对于重要的江河湖泊等防洪河段与水源保护区等受建设项目的影响程度衡量标准未做出明确规范, 这就导致了这方面的防治标准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和随意性, 从而使得相关负责人员在制定该区域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时也相对比较自由和随性。
3 客观性评价主体工程
分析评价主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与编制结果时, 应当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 对工程项目是否有涉及水土保持限制性因素等进行客观评价, 并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对其主体设计的合理性进行严谨分析。目前在我国, 只是形式化地对照规范标准中的有关条文进行逐条硬套, 而没有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分析, 得出的结论往往也毫无限制条件;更甚至, 有些方案的设计与编制纯粹是为了迎合主体工程的建设, 导致很多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根本对主体项目的设计起不到任何应有的控制以及约束作用。在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之中, 评价应该是项目的基础, 而设计是项目的主体, 两者的作用是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主体设计, 相关工作人员与管理负责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法和有关规范标准来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估, 深入勘察其是否有涉及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 分析其可能会对水土环境造成的影响, 而后做出评价, 给出明确的修改意见或替代措施等, 切实做到以保护水土环境为优先。
4 建设项目中城市水土的保持
4.1 城市水土流失的概念
城市作为一个由各种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和活动组成的综合体, 其水土流失包括人为水土流失和自然水土流失2种类型, 其中影响更加严重的是人为水土流失。人为水土流失在外营力、侵蚀强度以及影响范围等方面的外在表现上都与自然水土流失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 它给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持带来很大的不利。这其中, 最主要的人为水土流失原因就是城市的开发建设活动。
4.2 城市水土的保持
从狭义上来说, 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划分为以下4个步骤, 即法制的建设、规划与管理、预防与审批以及监督与执法, 4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且不可分割的。而从广义上来说, 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又包括设立专业的组织机构、培养专业的人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大力宣传等。总体来说, 若想保持城市的水土环境, 必须要求人们在进行城市建设时保持长期规划, 并且规划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体现出“管重于治、宣重于罚”的特点。
5 结语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与编制人员应该不断加强对基础理论的学习与实际工作的实践, 落实和贯彻以保护环境为优先的工程建设, 这也是我国施行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要求。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 建设项目的开发也愈加频繁, 然而人们在进行工程项目开发建设的同时, 亦要思考水土环境等问题, 做到保持水土、绿色开发。本文以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与编制这方面为出发点进行思考, 为其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以期促进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编制
参考文献
[1]岳庆玲, 张安邦, 吴大付.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常见问题辨析[J].节水灌溉, 2010 (07) .
[2]贾天会, 张东为, 李菲.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 2010 (04) .
关键词:项目管理 沙盘 甘特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150-04
1 引言
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促使企业培养人才的时间不断压缩,从而导致企业对于用人质量的需求不断提高,希望应聘者具备基本的理论水平的同时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希望招聘到的人可以直接投入使用。作为不断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高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去适应社会需求是发展之本。
广联达公司在全国举办的沙盘大赛通过实物化模拟现实中项目运行的实际流程,使大学生充分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自己实践应用能力。随着沙盘优势日益突出,收益效果显著,其甘特图编制过程也将走向实物化,使沙盘大赛更加激烈与精彩。
2 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大赛概述
2.1 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大赛的定义
工程项目管理大赛通过直观的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是基于施工单位视角考虑工程项目从工程中标开始直至工程竣工结束的全过程。让学生围绕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业务操作、资源合理利用等核心问题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去体会施工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认识到市场资源的有限性及风险性,从而深刻理解工程管理思想,领悟科学的施工管理规律,提升现场管理能力。大赛开展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将模拟5个不同岗位角色,组建的若干不同项目管理团队,在紧张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完成模拟的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体验施工企业对项目管理的过程,挖掘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本质,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提升学生在管理层面上的综合素质。
2.2 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大赛的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大赛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施工企业运行的全过程,从一开始施工进度计划的设计到后期的推敲演算,不但要求参赛选手有良好的模拟思维而且还要有对全局过程有精准的了解与把握,并且新颖的实践操作形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具有创新性与吸引性,在考验参赛选手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同时,更加注重考察选手思维创造与宏观掌控的能力。沙盘比赛不仅使参赛选手的专业知识技能得到锻炼与提升,在比赛中队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分工协作还能潜移默化地锻炼选手的语言沟通能力,培养了项目负责人的领导才能和对队员能力的正确评估。真正做到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改变当代社会对大学生只会纸上谈兵的刻板映像,提高当代大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了解。
它的主要内容有:(1)施工组织方面:依据施工项目工程量与市场条件,制定施工组织进度计划甘特图;预测市场风险包括筹资融资风险、气候条件风险、施工安全度风险等;(2)施工方案优选方面:创立两至三个施工方案;以净利润最大为目标,综合权衡,优选最佳施工方案;(3)生产管理方面:根据施工项目工程量与市场条件及制定的施工方案,合理确定工、料、机的合理选配,注意机械设备的产能、施工现场水电量的需求及库房容量等的匹配;项目实施过程中如遇到意外情况的发生,应考虑采取紧急补救措施,是项目得以继续进行;(4)财务管理方面:制定筹资融资计划,正确评估项目施工时间的现金流,力求创造高利润;预估长、短期资金需求,确定贷款方式,妥善控制成本;分析财务报表、掌握报表重点与数据含义;运用财务指标进行内部诊断,协作项目经理管理决策;(5)团队协作与沟通方面:学校如何在立场不同的各部门间沟通协调;培养不同部门人员的共同价值观与经营理念;建立以整体利益为导向的团队组织。
2.3 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大赛的目的
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大赛融入角色扮演和集中讨论于一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创设体验式学习前景,寓教于乐——“玩游戏、学知识、炼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接近施工企业的现状,在短短几天的培训过程中,会遇到工程项目管理中经常出现的各种典型的问题。团队成员要学会一起去寻找市场机会,分析规律,制定计划,实施全面管理。在对各种决策的成功和失败的体验过程中,学习工程项目管理知识,掌握工程项目管理技巧,提高工程项目管理者的素质,增强动手能力,强化团队合作意识,有利于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与提高。
其主要目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强化项目负责人制的概念,培养团队精神以及灵活的过程管理实践,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有利的基础条件;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专业课程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诚信经营的职业道德及团队协作;
(4)通过该比赛的实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熟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主要工内容,培养“争创一流”的企业管理概念。
2.4 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大赛的特色
2.4.1 团队式学习
突破传统的个人单兵式学习,将学习单元从个人转变成一个团队。有利于团队个体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运用团队智慧,针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作出快速正确的判断,从而确保项目的最大效益,这样团队成员之间会形成一种互相帮助学习的氛围,而且成员之间信息共享加强相互了解与意见交流。在这个过程中选手要有意识的运用积极的沟通技巧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使自己的建议被采纳和实施。项目负责人积极发挥领导艺术,增强团队的凝聚力,确保决策正确有效地执行,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弥补个人能力的不足,这样有利于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建立共同的承诺,处理非共识性的意见引起的冲突,消除隔阂确立标准,维护整个团队的利益。
2.4.2 竞争氛围
沙盘大赛由5个人组成一组形成一个管理团队,围绕同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展开比赛,每个小组之间形成一种竞争氛围。在演练过程中,以实物模拟沙盘,突出鲜明直观的视觉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同时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与把握项目管理过程的系统工程思想及依据“整体——分解——综合”的原理,把项目分解成多个责任单元,并体会它的合理与科学之处,进而学习如何掌握核心管理技能,其互动式的学习方式不同于以往单方面的灌输式教学,具有极强的体验性、实践性及有效性能够与时俱进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节奏。尤其是当小组内部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不同观点时,需要不断地进行沟通和协调,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加强交流,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各部门间沟通合作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放眼大局,在比赛中通力协作取得更好地成绩。
2.4.3 重视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
工程项目管理沙盘大赛以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为对象,涉及的工程项目跨度大,步骤多,计算烦。而且,由于实践是对抗性的,不能作出提前预测,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往往与预期状况有偏差。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根据自己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所以,在参加沙盘比赛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分析、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3 项目管理沙盘大赛存在的问题
项目管理沙盘大赛分为项目策划和项目执行两大部分,在项目策划阶段是以甘特图为基础去实现进度控制的,在项目执行阶段是以赢得值理论为基础的进度控制盒费用控制集成管理。所以策划阶段是关系参赛小组能否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环节,在这个阶段里,参赛选手通过综合考虑时间、成本和材料采购等各方面的相互关系,最终确定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以求达到最高利润,而甘特图的编制则是策划阶段的首要工作,它是显示项目进度和其它时间相关系统进展的内在关系随时间进展的情况,是一个项目具体实施的最主要的依据,关系整个项目的最终利润。但比赛中,甘特图的编制仍然是传统的手工绘制,其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1)为了编制最优的方案,在编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比较与尝试,然而在编制过程中想临时的改变柱子与柱子之间的施工顺序会非常的繁琐;若在过程中做出修改后发现不如修改前的方案好,想改回修改前的方案更是困难。因为修改前的方案在擦除与修改的过程中痕迹已完全的消失了,加上受修改后思路的影响,修改前方案的思路也完全被打断,这时参赛选手会思路全无,头脑一片混乱,不得不重頭开始,很是浪费时间;
(2)当甘特图大体画好后,需要进行局部调动缩短工期、寻求最佳方案时,其过程更是复杂与困难。有了新的思路想尝试,却又担心调试后不如调试前的方案好,而又无法还原调试前的方案,犹豫不决;不进行调试,又不知道到底哪个方案好,心中不甘;
协议书
甲方:
乙方:
就甲方委托乙方承担项目建议书编制事宜,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协议内容
1、甲方委托乙方为甲方编制项目建议书,并按国家项目建议书一般格式进行编写。
2、报告完成后,乙方提供甲方一式子稿。
二、完成时间
本协议生效后 30 天内完成项目建议书的编制。
三、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成立建议书编制工作小组,并指定专人负责配合乙方开展工作。
2、按照乙方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向乙方提供相关的数字、资料及有关资源。
3、按协议规定时间及时向乙方付款。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具体进行建议书编写。
2、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按本协议第一款规定的内容,编制出符合要求的项目建议书。
3、乙方对甲方承诺保守一切商业秘密。
四、协议金额及付款方式
本协议总金额为人民币整(¥元)。
本协议签字后十天内,甲方向乙方预付人民币(¥元);交付正式的项目建议书后三天内,甲方向乙方一次性付清余款计人民币整(¥元)。
五、违约责任:
如因乙方自身原因,而未按协议规定的时间和内容向甲方提交本协议的项目建议书,乙方无条件地向甲方退回全部预付款,并向甲方支付协议总金额10%的经济赔偿。
甲方如无故单方面取消合同,乙方则不退还甲方预付款;甲方如未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而影响乙方工作进展导致项目建议书没有如期交付或出现质量问题,乙方不承当责任。
六、其它事项
1、本协议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
2、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友好协商解决。
3、预付款到协议生效。
4、本协议共3页。
甲方:(盖章)代表: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E_mail:
乙方:(盖章)代表: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E_mail:
总 则
1.0.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是国家基本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将作为列入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和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为明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的原则、基本内容和深度要求,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1.0.2本规定适用于需报送国家计委审批的中央和地方(包括中央参与投资)新建、扩建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不同类型的工程,应根据任务特点对本规定的条文内容进行取舍。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可适当简化。对影响立项的关键问题和利用外资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单位可根据需要向项目业主提出补充要求,适当增加工作内容和深度。按国家基建程序规定应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审批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其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可参照执行。
1.0.3项目建议书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总要求,在经批准(审查)的江河流域(区域)综合利用规划或专业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开发目标和任务,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和必要的勘测工作,并在对资金筹措进行分析后,择优选定建设项目和项目的建设规模、地点和建设时间,论证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初步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1.0.4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应贯彻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水利行业及相关行业的法规,并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
1.0.5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由项目业主或主管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部门编制。项目业主应承担所需编制费用,并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
1.0.6 项目建议书应按本暂行规定第2~12章的要求进行编制,并将“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列为第1章,依次编排。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任务
2.1 项目建设的依据
2.1.1概述项目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资源情况,社会经济现状以及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对水利水电建设的要求。
2.1.2概述项目所在地区水利水电建设现状及其近、远期发展规划对项目建设的要求。
2.1.3说明项目所依据的流域(区域)综合利用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
2.1.4概述规划阶段方案、比选结果和规划成果审批意见。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阐明项目在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区域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防洪治涝。应阐明本地区历史上发生的重大洪涝灾害情况及对地区经济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地区防洪治涝工程设施现状及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提高防洪治涝能力的要求。
(2)河道整治。应阐明本地区河道(河口)演变情况及地区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对河道的影响,河道整治工程设施现状,河道、河口水网区现有主要问题,根据地区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和河流水沙特性,分析治理河道、河口的条件与要求。
(3)灌溉。应阐明供、受水区水资源平衡状况,受水地区农业生产现状,发生的主要旱灾和渍、碱害情况及特点,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灌溉用水、节水、排水工程设施现状,农业节水目标及中长期供水需求预测,灌区地下水状况,并分析地区农牧业发展对灌溉及排水的要求。
(4)城镇和工业供水。应阐明供、受水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水质状况,受水地区工业和城镇用水、节水和供水设施现状。根据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长期供水需求预测和节水目标,分析受水地区对供水工程的要求。
(5)跨流域调水。应按城市供水、灌溉、水力发电、通航等一项或多项任务,逐项分别阐明兴建工程的要求。
(6)水力发电。应阐明本地区动力资源情况。根据电力工业现状、地区电力系统发展规划和供电需求情况,分析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电项目的需求。
(7)垦殖。应阐明本地区滩涂淤变情况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利用和垦殖现状。分析滩涂淤变趋势,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和垦殖总体规划,分析研究地区对垦殖的要求。
(8)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有通航过木要求时,应阐明本地区已有航运和漂木设施的能力及工程现状,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对客货运量和漂木量增长的预测,分析研究发展通航过木工程的条件和要求。
2.2.2根据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任务要达到的目标,在流域(区域)综合利用规划和专业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研究工作,对所在地区功能基本相同的项目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阐明各项目方案的优缺点,论述推荐本项目的理由。
2.3 项目建设的任务
2.3.1阐述本项目的建设任务,对于多目标开发利用的项目,要按照国家政策和总体效益优化原则,分析研究各部门对本项目综合利用方面的要求,结合工程条件,考虑本项目在流域和地区规划中的作用,提出项目的开发目标和任务的主次顺序。
2.3.2对分期开发的项目分别拟定近期和远期的开发目标与任务。
2.4 附图
(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比例尺:1:500000~1∶XX000)。
(2)工程项目所在河流(河段)开发现状及规划示意图(比例尺:1∶10000~1∶1000000)。
建设条件
3.1 水 文
3.1.1简述工程所在流域(或区域)自然地理、水系及现有水利工程概况。
3.1.2简述工程地点的气候特性和主要气象要素的统计特征值。
3.1.3简述工程地点及其附近河段的水文站网和基本资料情况。
3.1.4 径流:
(1)简述工程区域内的地表、地下径流的来源、范围和补给方式。
(2)提出天然年、月径流系列,并作系列代表性初步分析,必要时进行系列的插补、延长。
(3)初步确定径流统计特征值,简述本流域径流的时空分布特征。
(4)对灌溉和供水工程应简述地下水补给量、可开采量、水质状况及其分布情况。
(5)对供水和水电工程应提出枯水径流初步分析计算成果。
3.1.5 洪水:
(1)简述工程区域的暴雨和洪水的成因、特性及其时空分布情况。
(2)简述对工程设计有影响的历史特大暴雨和洪水的范围、量级及重现期。
(3)简述洪峰、洪量的还原及插补延长方法,系统的统计原则和代表性分析,并进行频率分析。
(4)简述工程设计洪水的推求方法。对下游有防洪要求的工程应进行地区洪水组成分析,初步确定设计洪水成果。
(5)简述施工设计洪水系列的统计原则,初步确定施工设计洪水成果。
(6)无实测洪水资料时,可用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流量,提出初步成果。
(7)平原排水工程,可用实测流量资料或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排涝流量。
3.1.6对多泥沙河流需简述工程地点泥沙的主要来源,统计(或估算)多年平均输沙量和特征值。
3.1.7提出工程设计代表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
3.1.8 其他水文要素:
(1)简述工程地点河流的水质状况及其特征。
(2)有冰凌危害的河段,应简述本河段冰凌特性。
(3)有潮汐影响的河段,应初步确定潮汐水位统计特征值、潮汐流向、流量及影响时间。
(4)对裸露水面较大的输、蓄水工程,应考虑水体蒸发影响,初步统计(或估算)工程地点的水面蒸发值。
3.1.9对跨流域调水工程,应按调出区(水源区)和调入区(受水区)分别简述与本工程有关的水文气象概况。
3.2 地质
3.2.1简述工程已完成的地质勘察工作项目与工作量。
3.2.2简述工程区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构造稳定性,并初步确定工程场区地震基本烈度。
3.2.3简述水库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溶发育特征、物理地质现象和水文地质等基本地质环境,初步分析库区可能存在的渗漏、库岸稳定、浸没、固体径流来源、诱发地震等工程地质问题。说明水库工程区内有无重要矿产及古文化遗址。
3.2.4简述闸坝工程枢纽地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物理地质现象、岩溶规律、水文地质和岩土工程特性等。
初步分析可能存在并影响岩基承载能力、抗滑稳定、渗透稳定、渗透流量以及边坡稳定等主要地质问题,应着重说明岩体风化卸荷、软岩、软弱结构面、大断层等工程地质特性。
初步分析可能存在并影响土基承载能力与稳定性、渗透稳定、振动液化、胀缩性、湿陷性、冻胀性等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应着重说明软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粉细砂土等工程地质特性。
3.2.5简述输(排)水和引水发电工程线路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物理地质现象和水文地质等情况,初步分析可能存在并影响输(排)水和引水发电工程(包括明渠、隧洞和其他地下洞室)的成洞条件和边坡稳定性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2.6简述堤防河道整治(滩涂围垦)工程沿线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情况和岩土工程特性,初步分析可能存在的堤基稳定性、砂层液化及堤内浸没等工程地质问题。
3.2.7 简述灌(排)工程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以及水文地质情况,初步分析和预测工程区可能存在的土地盐渍化、黄土湿陷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3.2.8简述天然建筑材料的产地、储量、质量和开采条件。
3.2.9对各工程比较方案的工程地质环境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初步评价意见。
3.3 其他外部条件
3.3.1 分析项目所在地区和附近有关地区的生态、社会、人文环境等外部条件及其对本项目的相互影响。
3.3.2分析其他行业对本项目的要求,收集有关报告和技术文件。
3.3.3说明有关部门和地区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协作关系以及有关协议。
3.3.4说明本工程项目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利基本建设在建规模简要情况。
3.3.5说明在本地区水利发展五年计划和中、长期规划中,该工程项目所处的开发次序。
3.3.6说明有关其他部门、地区影响该工程立项的因素。
3.3.7说明有关部门对水价、电价确定的意见。
3.4 附图
(1)水系图。
(2)区域地质图或略图(比例尺:1∶50000~1∶XX00)。
(3)水库工程地质图或略图(比例尺:1∶10000~1∶50000)。
(4)主要建筑物工程地质平面图和地质剖面图或略图(比例尺:1∶XX~1∶10000)。
(5)天然建筑材料产地分布范围图(比例尺:1∶10000~1∶50000)。
建设规模
4.1 通则
4.1.1对规划阶段拟定的工程规模进行复核。
4.1.2在确定单项任务的工程规模时,应分析对其他综合利用任务的影响。必要时,应为以后的综合利用开发留有余地。
4.1.3对多泥沙河流应分析泥沙特点及对工程的影响,初拟工程运行方式。有冰凌问题的工程,应分析冰凌特性和特殊冰情对工程的影响,初拟相应的措施。
4.1.4说明有关分期建设的要求及其原因。
4.1.5通过初步技术经济分析,初选工程规模指标。
4.2 防洪工程
4.2.1分析防洪保护对象近、远期防洪要求,初步确定不同时期的防洪标准,初选防洪工程总体方案以及工程项目规模。
4.2.2 河道与堤防工程:
(1)初步确定各河段安全泄量和控制断面设计水位。
(2)研究洪水特性及排涝要求,初选河道治导线、堤线、堤距、行洪断面型式,以及重要的河控节点。
(3)对感潮河段,应考虑潮位对行洪的影响。
4.2.3 水库工程:
(1)根据防洪工程总体方案,初拟水库工程的防洪运用方式和泄量。
(2)初选水库防洪库容、防洪高水位、总库容和汛期限制水位。
4.2.4 行、蓄、滞洪区:
(1)初拟行、蓄、滞洪区的控制运用原则,初选分洪口门位置、分洪水位和流量以及隔堤布置。
(2)初步确定行、蓄、滞洪区的范围,初选行、蓄、滞洪区设计水位与相应库容,提出行、蓄、滞洪区生产、安全建设安排的总体设想。
4.3 治涝工程
4.3.1初步确定治涝区范围、治涝标准和治涝措施,初选治涝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大型涝区应初拟治涝分区。
4.3.2初选治涝骨干沟道(渠道)的排水流量和水位。
4.3.3分析洪水期向外河排水时受外河水位及潮位顶托的影响,初拟相应的措施。
4.3.4采用抽排方式时,初选泵站装机容量、设计流量及扬程。
4.4 河道整治工程
4.4.1初步确定河道的治理河段。
4.4.2初步确定治理河段的治理标准,对河道洪水流量进行断面复核,初选治理河段的设计水(潮)位、设计流量和设计河宽。
4.4.3研究河流、潮流水文特性和河床、河口演变规律及河势发展趋势,结合考虑岸线利用问题,初选治导线和河道整治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初选重要河控节点的位置。
4.4.4 初拟治理工程分期实施方案。
4.5 灌溉工程
4.5.1分析灌溉水源可供水量,初步确定灌区范围和总灌溉面积,初拟灌区开发方式、设计水平年和灌溉保证率。
4.5.2初拟灌区作物种植结构、灌溉制度,分析灌溉定额,初步确定灌溉需水量和年内分配过程。
4.5.3初选灌区灌溉系统整体规划和工程总体布置方案。
4.5.4初选骨干渠道的渠首设计水位和设计引水流量。
4.5.5初选引水枢纽及泵站等水源工程的设计引水流量、扬程及装机容量。
4.5.6以水库为水源工程时,初选水库正常蓄水位、最低引水水位、灌溉调节库容和总库容,初拟引水方式。
4.5.7分析灌区排水条件和排水方式,对有排渍、改良盐碱要求的灌区,初拟排渍、改碱标准及排水工程措施和规模。
4.6城镇和工业供水工程
4.6.1初步确定工程供水范围、主要供水用户,初拟设计水平年和供水保证率。
4.6.2分析水源可供水量和水质状况,初选供水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初步确定引水工程设计引水流量、年引水总量。
4.6.3以水库为水源工程时,初选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最低引水水位、调节库容和总库容,初拟引水方式。
4.6.4初选主要输水、扬水、交叉建筑物的规模。
4.7 跨流域调水工程
4.7.1初步确定工程总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分期实施顺序。
4.7.2分析水源条件,初步确定适宜的调水量、相应的水源工程以及补偿工程措施和规模。
4.7.3初步确定调水量在地区和部门间的分配,初拟输水工程、调蓄工程布置及规模。
4.8 水力发电工程
4.8.1分析供电范围和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任务、作用,初拟设计水平年和设计保证率。
4.8.2初选水库正常蓄水位、死水位、调节库容和总库容,初拟其他特征水位。
4.8.3初选装机容量,提出电站的保证出力和多年平均发电量指标。
4.9 垦殖工程
4.9.1初步确定垦殖区范围和垦殖面积,初拟开发利用方式。
4.9.2分析可利用的供水水源条件、水量及其保证程度。
4.9.3初步确定防洪、防潮设计标准,初选工程总体布置方案,初拟垦殖区灌溉、排水体系。
4.9.4初选挡水堤、围堤、涵闸等工程位置和规模。
4.10 综合利用工程
4.10.1综合利用水库按各综合利用任务的主次顺序,分析不同任务对水库水位、库容的要求,初拟水库运用方式,初选水库的正常蓄水位、防洪高水位和总库容,初拟其他特征水位。
4.10.2对具有综合利用和综合治理任务的其他枢纽工程,应按各项任务的主次顺序,协调各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初拟整个枢纽工程的运用方式,初选各建筑物的设计流量和水位。
4.10.3有通航、过木要求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应根据设计水平年通航、漂木发展需求及过坝(闸)运量,初选通航、过木建筑物规模。
4.11 附图
(1)工程项目总体布置图(比例尺:1∶1000~1∶XX00)。
(2)有分期建设要求的分期建设布置图(比例尺:1∶1000~1∶XX00)。
(3)供电范围电力系统地理接线图(现状及远景)(比例尺:1∶1000~1∶XX00)。
主要建筑物布置
5.1 工程等别和标准
5.1.1根据初选的建设规模及有关规定,初步确定工程等级及主要建筑物级别、相应的设计洪水标准和地震设防烈度。
5.2工程选址(选线)、选型及布置
5.2.1根据规划阶段初拟的工程场址(坝址、闸址、厂址、洞线、河线、堤线、渠线等)的建筑条件、工程布置要求、施工和投资等因素以及必要的补充勘探工作,初选工程场址。
7.1.1通过查勘和对地形图、工程布置图的分析,初定水库淹没(包括塌岸、浸没等)、工程占地处理范围。
7.1.2简述受淹没和工程影响的农村部分实物指标,包括人口、房屋、耕地、果园、林地、牧草地等。
7.1.3简述受淹没和工程影响的城镇、集镇的规模(人口、占地)、受淹没影响程度,并说明迁建规模及实物指标。
7.1.4简述受淹没和工程影响的铁路、公路、工矿企业、电力、通信等专项设施及矿藏、文物古迹的等级、规模、淹没影响程序。其等级、规模可向各行业部门调查。
7.2移民安置、专项迁建
7.2.1以县、乡为单位,在初步分析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征求有关地方政府意见,初拟移民安置去向及生产恢复措施。
7.2.2征求地方政府意见和进行查勘选点,初选城镇、集镇的迁建方案。
7.2.3说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于重大专项迁建设施的意见,提出初步处理方案。
7.2.4说明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淹没、占地处理和补偿标准的初步意见。
7.3 补偿投资初估
7.3.1以主要实物指标为基础,结合安置去向,参照有关法规文件、类似工程补偿标准及专业项目单位工程造价扩大指标,初估补偿投资费用。
环境影响
8.0.1说明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环境功能等环境特征。
8.0.2根据工程影响区的环境状况,结合工程开发的规模、运用方式、移民安置、施工组织方式等特性,简要分析工程建设对环境的有利与不利影响。有流域(或区域)水资源保护规划或环境保护规划的,应说明工程开发是否与这些规划的目标相协调。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是否存在工程开发的重大制约因素。
8.0.3对环境的主要不利影响,应初步提出减免的对策和措施。
工程管理
9.0.1初步提出项目建设管理机构的设置与隶属关系以及资产权属关系。
9.0.2初步提出维持项目正常运用所需管理维护费用及其负担原则、来源和应采取的措施。
9.0.3根据工程管理有关规定,初步框算工程管理占地规模。
9.0.4根据项目主管部门(业主)及有关部门意见,初步提出工程管理运用原则及要求。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0.1 投资估算
10.1.1简述投资估算的编制原则、依据及采用的价格水平年。初拟主要基础单价及主要工程单价。
10.1.2提出投资主要指标,包括主要单项工程投资、工程静态总投资及动态总投资。估算分投资。
10.1.3对主体建筑工程、导流工程应进行单价分析,按工程量估算投资。其他建筑工程、临时工程投资,可按类比法估算。交通、房屋、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可采用扩大指标估算。其他费用可根据不同工程类别、不同工程规模逐项分别估算或综合估算。
10.1.4引进外资的投资估算,要结合利用外资特点考虑单价变化和可能发生的其他费用进行投资估算。
10.2 资金筹措设想
10.2.1提出项目投资主体的组成以及对投资承诺的初步意见和资金来源的设想。
10.2.2利用国内外贷款的项目,应初拟资本金和贷款额度及来源,贷款年利率以及借款偿还措施。对利用外资的项目,还应说明外资用途及汇率。
10.3 附表
(1)工程投资总估算表。
(2)分投资表。
(3)主要材料价格汇总表。
经济评价
11.1 经济评价依据
11.1.1说明经济评价的基本依据。
11.2国民经济初步评价
11.2.1说明采用的价格水平、主要参数及评价准则。
11.2.2 费用估算:
(1)说明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资金流量。简述流动资金及年运行费的计算方法及成果。
(2)简述综合利用工程费用,分摊原则、方法及成果。
11.2.3 效益估算:
(1)概述项目的主要效益,对不能量化的效益进行初步分析。
(2)说明经济效益的估算方法及成果。
(3)对综合利用工程的效益进行初步分摊。
11.2.4 国民经济评价:
(1)提出项目经济初步评价指标。必要时,提出综合利用工程各动能经济评价指标。
(2)对项目国民经济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价及敏感性分析。
11.3 财务初步评价
11.3.1说明财务评价的价格水平、主要参数及评价准则。
11.3.2 财务费用估算:
(1)说明项目总投资、资金来源和条件。
(2)说明各项财务支出。
(3)说明构成项目成本的各项费用。
11.3.3 财务收入估算:
(1)初估项目收入。
(2)简述项目利润分配原则。
11.3.4 财务评价:
(1)提出财务初步评价指标。
(2)简述还贷资金来源,预测满足贷款偿还条件的产品价格。
(3)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进行初步评价。
11.4 综合评价
11.4.1综述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财务效益以及国民经济和财务初步评价结果,提出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11.5 附 表
(1)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2)财务评价成果表。
结论与建议
12.0.1综述工程项目隶属关系、建设的必要性、任务、规模、建设条件、工程总布置、淹没、占地处理、环境影响、建设工期、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等主要成果。
12.0.2 简述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
12.0.3简述地方政府以及各部门、有关方面的意见和要求。
12.0.4 提出综合评价结论。
工
作
方
案
土地整治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提高农村土地质量和效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灌溉保证率,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农业生产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项目区内田,水,路,林进行全域规划,全面设计,将直接改善项目区内灌溉不力,交通不畅,土地产出低下的问题。结合当地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提出要有序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了规划期内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近年来,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积极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整治,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在坚守耕地红线和节约集约用地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由点到面深入推进,特别是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补充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基本农田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转变,保障土地整治有序、规范、有效实施。
土地整治规划通过对项目区内田,水,路,林进行全域规划,有利于整治资源、引导资金、整体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有效补充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切实落实耕地保护目标任务;有利于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农村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原则
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应当遵循以下指导原则:
(一)依法依规科学规划
项目区规划设计要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农业、水利、林业、交通、城镇等部门的专项规划相协调,综合考虑土地整治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树立“大破大立”的主导思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坚决打破
过去由于权属界、承包界、个人自发开垦等原因形成的地块零乱、渠系、道路弯曲,不符合自然规律、不利于机械化耕作的生产现状,坚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逐步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二)因地制宜
项目区建设要因地制宜,针对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关键性障碍因素,通过水利、农业等措施,对项目区田、水﹙渠、沟﹚、路、林、村等综合配套治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使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和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达到田成方、林成网、路通畅、渠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标准化农田。
(三)专家领衔公众参与
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加强重大问题研究,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加强规划的咨询论证。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公众参与,认真听取土地整治范围内的群众意见,坚持尊重民意、量力而行,编制规划,增强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三、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工作目标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集中资金统筹开展标准农田建设、建设用地整理、废弃地复垦、未利用地开发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确保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结合项目区实际,开展农村地质灾害防治和村屯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更新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在项目区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通过整治,增加耕地面积,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工作任务
1、加强标准化优质农田建设,促进农田集中规模经营。采取适宜的工程措施,平整土地,归并分割细碎的地块,形成土地的规模经营。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改良土壤质地、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农田地力等级和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单产能力。
2、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建设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和小型水库、山塘、陂坝、灌排泵站等水源工程,改善农用地灌溉条件,提高农田灌溉保证率。构建田村路网、提高道路通达度和建设标准、方便农产品输送,降低农产品输送成本。因地制宜开展农田防护和水土保持设施建设,提高农田防灾抗灾能力。
3、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对农村宅基地进行统筹规划安排,引导农民住宅相对集中建设,促进自然村落适度撤并、对腾退宅基地、村内废弃地、闲置地进行整治、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合理利用,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4、开展村庄基础设施更新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结合项目区实际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开展项目区内村屯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更新建设,促进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开展项目区内地质灾害防治、消除灾害隐患,保护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工作步骤
1、加大宣传力度,配合国土局搞好土地整治宣传工作,为项目踏勘及规划设计夯实基础。
2、进行现场踏勘,做深、做细项目区的各项基础工作。现场踏勘需当地村组的负责人陪同,踏勘人员可现场咨询了解项目区内的水源及走向,交通设施情况及村民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下一步的规划施工图设计提供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3、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按照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要求,结合《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标准》及《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标准》以及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项目区内的田、水、路、林、村进行统一工程布局,拟定初步布局方案。
4、初步布局方案拟定后,邀请当地的相关技术人员和村民代表进行充分讨论,提出相关的具体意见,规划设计人员针对相关意见和要求结合土地整治标准,对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形成最终规划成果上报省国土厅。
五、人员及时间安排
项目区建设规模较大,根据项目工作量的情况,在具体的工作中全程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和组织,技术负责人协调具体项目操作过程。
1、项目踏勘阶段
在项目踏勘阶段,由技术负责人牵头规划设计人员白天踏勘,晚上上图,边踏勘边上图,一是可以充分节约时间,二是对白天现场踏勘的回顾,加深印象。
2、初步拟定方案阶段
踏勘完成后,进入内业制图,拟定初步布局方案。根据踏勘上图的结果,调整和新增规划,全盘布局。
3、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布局方案拟定后,根据项目初步拟定方案,进行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投资预算等。进行项目区内重要水工建筑物(桥、涵、闸、泵站等)单体图的设计,设计人员开始统计项目区内的工程量,编制项目区的投资预算,编写施工图设计报告,形成初步成果。
4、意见征询阶段
初步成果形成后,所有项目技术人员参与,根据初步设计成果到项目区征求当地有关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的专家、及村民的意见,然后根据专家及村民们的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5、内部审核及上报阶段
关键词:城市水土保持,房地产,水土保持方案
1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在1998年后,国家启动了房地产业拉动内需,并逐步确立了房地产业支柱产业的地位,房地产开始进入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目前已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1]。在一些大中城市,房地产项目已经成为最为广泛、扰动地表面积最大的开发建设项目[2]。
由于土地资源的紧缺,房地产项目通常楼层高且地下室深,房地产项目的实施往往伴随着大量土石方的挖填。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一般地处城镇市区,对脆弱的城镇区生态环境影响和危害也被扩大[3],因此若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房地产类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危害将非常严重。为保护环境,减轻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项目需在开工之前编报水土保持方案。
2 房地产类生产建设项目特点
2.1 建设区域
房地产业的建设区域通常主要有以下几类。
(1)城镇房地产业[4]。一般位于城镇区域,大到城区,小到社区。其受城镇规划制约性较大,其水土流失危害通常主要影响城市公共设施(如市政排水设施等)、水系、空气和景观等。
(2)旅游区房地产业。一般位于风景名胜区,尤其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山区、自然保护区等。受生态环境制约大,其水土流失危害主要是破坏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破坏景观协调性和区域连续性等。
(3)休闲房地产业。通常位于较为安静和偏僻的湖区、林区或农村庄园,主要为高端人群提供养生场所,相关配套设施齐全,水土流失危害类似旅游区房地产业。
2.2 项目建设特点
(1)项目选址及用地情况。城镇房地产业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是旧址改造类,含大量拆迁工作;另一类是新址新建类,土地扰动强度通常较大。旅游和休闲型房地产通常依山傍水,对水系、植被、地形等破坏严重。
(2)项目组成。通常项目构成相对简单、集中,主要由建构筑物、道路广场、雨污排水和景观绿化四大部分组成。
(3)土石方工程。项目景观绿化填土用土要求高,一般存在土石方临时堆放、建筑垃圾处理、土方运输和综合利用等问题。
3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
根据水土保持防治分区的原则,房地产类项目在占地类型和方式上通常没有复杂性,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基本相同,防治分区可以简化,甚至无需分区只列一个主体工程区。
直接影响区主要根据地形地貌、工程平面布置情况、实地调查来确定。房地产项目通常会实施施工围闭措施,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位于施工出入口以及排水出口的位置,其直接影响区通常在施工出入口以及排水出口外扩一定的距离划定。
3.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由于房地产项目的特殊性,其建成后的永久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通常在主体工程中已有完整的设计,且其建设标准高,水土保持方案中需进行设计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为项目施工期间的临时防护措施。
3.2.1 工程措施
房地产类项目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通常为主体工程已列的雨水排水工程、边坡挡护工程、土地整治工程等。需要在水土保持方案中新增的工程措施设计不多,通常对主体工程已列进行复核、分析评价即可。
3.2.2 植物措施
房地产项目通常都会有配套的园林景观工程,其建设标准高,主要以舒适、美化为主,由专门的园林景观设计师设计。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主要需要分析其水土保持功能,并且对其提出植物种类的建议,尽量乔灌草结合、针阔混交,强调园林景观工程的水土保持功能。
3.2.3 临时措施
由于房地产项目自身的特殊性,通常其永久的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建设标准高,水土流失防治功效好,水土保持方案中需要新增的设计内容不多。但是其施工期间土壤扰动剧烈且集中,其施工期间的临时防护措施的设计是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过程中的重点。
对于临时措施是布设,建议:(1)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求对施工场地进行全封闭,减轻项目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对场地内布设临时排水设施时,尽量考虑主体工程设置的永久排水设施,做好永临结合;(3)对项目区内土地闲置裸露的时间做出规定,在已“三通一平”而不能及时硬化处理的,要限期进行临时覆盖或者临时绿化,防治水土流失,临时绿化采用临时植草即可,草种可选择野牛草、狗牙根等[5]。
3.3 水土保持监测
3.3.1 监测内容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程(试行)》的要求,结合房地产类项目施工的特点,确定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如下。
(1)水土流失因子监测:主要包括影响土壤侵蚀的降雨、地形、地貌、土壤、林草覆盖率等自然因子及工程建设对这些自然因子的影响;工程建设引起土地扰动及面积、弃渣量、挖方、填方量及占地面积等[6]。
(2)水土流失状况监测:主要包括工程建设期的扰动地表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水土流失面积、分布、强度、流失量及其变化情况以及对下游和周边地区造成的危害等。
(3)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主要是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的监测;以及林草成活率、保存率、覆盖率及生长状况的监测。
3.3.2 监测方法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程(试行)》规定的监测方法,结合房地产类项目特点具体监测方法如下。
(1)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主要用于施工建设期的扰动地表面积、破坏林草植被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情况以及施工期水土保持临时措施的运行情况,自然恢复期水土保持措施的保存、运行情况以及水土流失危害监测。
(2)沉沙池法:结合项目区内新布设的沉沙池,在每次降雨结束后(主要是雨季),观测场地排水口径流量和泥沙量,采用标准取样器取出混水水样,经过滤烘干后,求得水量和泥量。通过沉沙池法获得系列侵蚀产沙量数据用以反映施工场地水土流失变化情况。
(3)现场巡查法:针对本项目建设过程施工场地的施工特点,定位观测比较困难,采取巡查法以监测其扰动地表面积及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情况。
(4)综合分析法:通过对本项目试运行期水土保持设施效益的监测,在对各项水土流失监测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评定各类防治措施的效果以及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7]。
4 结语
房地产类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城镇水土资源、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确保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在后续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议做好以下几点。
(1)建设单位根据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内容,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实施各类水土保持措施,满足工程各阶段防治水土流失的需要;
(2)水土保持监理可列为主体工程监理内容的一部分,由于水土保持方案新增的措施主要为临时措施,时效性很强,监理单位应严格按进度要求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好临时防护措施;
(3)建设单位应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的水土保持工作,确保其方案落到实处。同时,应尽快委托具有相应水土保持监测能力的监测机构开展水土流失监测工作,为工程的竣工验收提供技术依据和技术支持;
(4)合理安排后续的工期,尽量避开雨季施工。雨季施工时要加强施工管理,采取相应的临时防护措施,尽量减少本项目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参考文献
[1]陈忠群.J住宅项目可行性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2]王海燕.城市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预测与水土保持措施研究[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3,35(3):41~45.
[3]朱丽.房地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水土保持,2009(7):49~51.
[4]孙礼.试谈如何突出房地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特色[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1,23(1):58~63.
[5]朱晓琳.浅谈城市居民小区绿化设计与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2011(21):117.
[6]水利部办公厅.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程(试行)[S].北京:水利部办公厅,2015.
【关键词】公共建筑;节能评估;工作指南
引言
随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2010年6号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施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和审查作为加强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项目审批、核准或开工建设的前置性条件,从源头上杜绝能源浪费,避免用能不合理项目的审批,提高项目能源利用效率,从而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将对国家“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的节能减排工作起到强有力的推动和保障作用。加强对建筑业的节能审查和管理能够从源头上实现节能降耗,并且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将建筑划分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民用建筑又包括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种类繁多,其能耗情况复杂多样,目前尚未有专门针对公共建筑的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大纲发布,致使社会上的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报告编制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很好地起到作用。针对公共建筑的节能评估报告,笔者结合该类报告编制的工作程序,谈谈在报告编制过程中的一些经验积累和思考。
一、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报告编制
公共建筑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应以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与国家节能中心联合编制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4年本)(以下简称“工作指南”)为纲进行编制,工作指南中针对各类型项目能耗特点的不同,分项目类型列出了4大类编写指南,公共建筑项目应以编写指南(总纲·2014年本)为依据,进行编制。
(1)评估内容及依据
以项目投资建设内容为依据明确评估范围和用能系统边界,据此对项目能源消费情况、建设方案、主要用能系统、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水平、节能措施等方面开展评估工作,并确定评估重点、评估原则、评估方法等。
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报告的评估依据既包含政策性依据,如与建筑节能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规划、行业准入条件、产业政策,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等目录;也包括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国家及项目所在省(市或自治区)建筑节能标准、绿色建筑标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标准等,建筑、电气、暖通、给排水等相关专业设计规范,电气、暖通、给排水等相关建筑耗能设备的能效标准、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等技术标准;同时,项目支撑性文件也是必不可少的依据,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能源供应等相关文件或协议。
(2)项目概况
在项目概况章节中,既要全面概括介绍,把项目的整体情况加以详细说明,如项目建设单位概况,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背景、建设规模、建设内容、总投资、资金来源、总体经济技术指标及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工作进度计划等,改扩建项目还应介绍既有项目的相关情况;又要突出能源消费这个侧重点,强调说明项目能源消费方面的情况,如项目用能情况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叙述项目能源供应条件。
(3)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公共建筑项目建设方案的节能评估,要有别于一般工业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的步骤和思路,在工作指南总纲中,只针对一般工业项目,给出了评估步骤和评估侧重点,其并不能很好的反映出公共建筑项目的能耗特点。所以,在此章,要针对项目自身特点,做出相应的调整。笔者建议此章分为建筑、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等4个专业,分专业对建设方案进行评估。针对每一个专业,分别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有层次、有逻辑的论证:首先,将能评前已有的设计方案进行叙述;其次,对前述设计方案从节能角度进行评估论证,并给出评估结论;再次,对项目设计方案提出优化建议,说明项目采纳了哪些建议并分析其节能效果。
列出项目采用的暖通设备表、给排水设备表、电气设备表,并对设备的能效水平进行对标分析,评估其能效水平,提出评估结论和建议。
(4)节能措施评估
节能措施评估分为能评前节能措施和能评阶段节能措施,从建筑、暖通、给排水、电气等4个专业角度,将能评前已经采取的节能措施进行一个全面细致的梳理,对各条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估,计算节能量。能评阶段结合项目设计方案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说明节能评估提出且项目采纳了的建筑、暖通、给排水、電气方面的节能措施;对各条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估,测算节能量并折标煤,对各条节能措施进行经济性评估。
(5)项目综合能耗及节能水平评估
根据项目节能评估后最终采取的设计方案、节能措施、设备的能效,进行供暖、空调、通风系统,给水、排水、生活热水、饮水系统,供配电系统能耗计算,并附具体计算过程。对于暖通系统、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之外的其他用能,如餐饮用气用电、数据机房设备耗电、医疗设备耗能、试验工艺耗能、科研设备耗能等,根据项目节能评估后最终采取的设计方案、节能措施、设备的能效,单独进行能耗计算。
根据项目所有用能系统的能耗计算,合计得出项目年综合能耗量,并计算出项目单位面积综合能耗指标。
结合项目节能评估后最终采取的设计方案、节能措施、设备能效,根据国家现行《节能建筑评价标准》(GB/T50668)规定的节能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来确定项目所能达到的节能等级目标(A、AA、AAA级);根据国家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来确定项目所能达到的绿色建筑星级目标(★、★★、★★★级),并结合项目达到的节能等级目标或绿色建筑星级目标,对项目总体节能水平进行评估。
(6)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影响评估
介绍项目所在地的电力、热力、天然气、水等供应及消费需求情况。根据项目所在地节能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地区生产总值、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能源发展规划等资料,测算项目所在地省、市两级能源消费增量。计算项目综合能源消费量占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比重,分析判断项目综合能源消费量对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7)结论与建议
根据对项目的节能评估情况,说明项目评估后在节能方面还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二、报告编制注意事项
公共建筑节能评估报告内容相对比较复杂,在评估时需要逻辑思路清晰,下面就该类项目节能评估报告需要注意的方面说明如下:
(1)资料内容一致性
在编制节能评估报告时需要参考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各项前期资料,在这些文件中可能存在数据前后不一致,内容不齐全,数据随时更新等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和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充分的沟通,确保报告内容在最大程度上符合项目的实际情况。
(2)计算项目能耗时不重复计算,并分项说明
在计算具有不同功能的建筑能耗时要分别加以说明,不能笼统地全部归纳在一起,要将不同功能用途的能耗数据分别列表,做到一目了然,因为不同功能用途对应的是不同的参考标准。
(3)说明节能措施和效果的明确性
在说明项目所采取的节能措施和取得的节能效果时要清晰明确,不能只作原则性和大致性的描述,尽量做到量化说明,另外要根据项目特点提出科学合理的节能措施和技术方案,该措施和方案要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佟立志.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一)[J]. 中国工程咨询,2011,(1):75- 76
[2]佟立志.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五)[J]. 中国工程咨询,2011,(5):73-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