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抒怀散文

2024-1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咏物抒怀散文(精选9篇)

咏物抒怀散文 篇1

最近,布置一篇习作:以“雪”“桥”“叶”“明月”“春雨”“路灯”等为题写一篇咏物抒怀的散文。孩子一听,立即惊呼起来:“写散文?”的确,在他们印象里,只写过记叙文,要么写人,要么记事;偶尔抒情,也只是建立在具体物象上的小片段而已。比如,由蜡烛的“蜡炬成灰泪始干”想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其实,这就是散文,怎样指导学生写作咏物抒怀类散文呢?

一、由虚到实,聚焦特定景物

咏物抒怀类散文少不了写景状物,因为任何感情都是来自对个体景致细节的感受,否则便是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它们往往都有一个特定的情景、画面或事物,事实上题目本身就在强调一个特定的意象。比如,雪、桥、叶、明月、春雨、路灯等。它们看上去很抽象,是虚幻的,或者不够明确,不够集中,到底是哪里的雪,哪里的桥,哪里的叶;另外,变换一个视角,这里的明月悬挂在哪些人的星空,这里的春雨滋润哪些人的心田,我们必须清楚,一旦确定一个写作对象,紧接着要做的就是聚焦该景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景物的特征清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使人能见其形,闻其声。

比如鲁迅的名篇《雪》,就写到“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指向非常明确。看,“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最快乐,最美好的事情有两个,其一,“赏雪景”,可以看到“血红的宝珠山茶”“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冷绿的杂草”;其二,塑雪罗汉,“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把母亲脂粉奁中的胭脂涂在嘴唇上,一个奇异无比的白雪大罗汉顿时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熠熠生辉。而后是“朔方的雪”,这里的雪“永远如粉,如沙,它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偶尔,晴空万里,北风呼啸,它们顿时“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着,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奇异壮观的景象令人惊叹,这无疑就是作者要高声赞美的雪,心中的雪。

二、由面到点,扣住景物特征

一旦明确要写的景物,具体到某个地区、某个时期,或某个特点场景,我们就要细致入微地刻画,由面过渡到点,紧扣其特征。原因很简单,这类景物比较普遍,不少地方都有,同时,这类文章的中心思想,往往是靠景物特征来展现的。就拿茅盾写的《白杨礼赞》来说,着重写北方白杨树的不平凡,侧重三个方面:生长环境不平凡,外部形态不平凡,内在气质不平凡。尽管土壤不肥沃,但它依旧有“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尽管环境恶劣,有北方风雪的侵袭,它却始终“保持着倔强挺立”。

这就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不被人重视”,但“力争上游”“努力向上”“不折不挠”的外部特征、内在气质无疑震撼了作者,也震撼了每一位读者。试想一下,还有谁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义无反顾、坚守阵地?还有谁不高声赞美白杨树,乃至具有白杨树精神的西北农民和守卫他们家乡的英勇哨兵?还有谁不深受感染,顽强拼搏、奋发向上?

三、由看到想,融入自身情感

咏物抒怀散文是一种主观色彩非常浓的文学样式,它主要以抒写人的生活和生命的感受与感悟为主旨,写景抒情,咏物言志,从而与叙事或其他文体区分开来。放眼世界,令我们浮想联翩、触目伤怀的景物的确不少。“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随处可见,但我们不仅仅是“传声筒”“复印机”,我们应当展开联想,在此基础上由物及人,引出赞美、讴歌的对象。常见的是在记叙、描写中插入作者的看法,或是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性议论。这些看法和议论,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的思想意义举个例子,郭沫若写的《石榴》,一方面写石榴形态美,包括枝干和叶片、花朵、果实;另一方面写石榴的精神美,面对“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在于突现石榴花敢于同骄阳做斗争、毫不示弱的崇高追求,而这恰恰是作者喜爱它的深层次原因,难怪作者惊呼“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联系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1942年,中国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年代,在严冬即将到来的日子,郭沫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火红的石榴画面,其实就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火一样的热情,乐观豪迈的气质,不甘示弱的抗争精神。有了这种精神,经过“夏天艰苦卓绝”的斗争,我们定会品尝到鲜美可口的果实,表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坚定执著的人生追求。

读《敬畏生命》学咏物抒怀 篇2

敬畏生命

那是一个夏天的长得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那州的一个湖边。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大团大团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我当时没有十分注意,只当是偶然风起所带来的。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情况简直令人吃惊。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都是那种东西。第二天情形完全一样,我感到诧异和震撼。

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道测验题的答案而已。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我至今仍然在沉思之际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群种子中有哪一颗种子成了小树,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成长。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张晓风)

这是一篇咏物抒怀的文章。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学到些什么写作技巧呢?

首先,这篇文章体现了这类文章的基本结构形式:两段式,由实到虚,由描述事物、现象到表达感受、感悟。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是第一、二两个自然段,写作者看到的物:几棵树正在飘散种子,重在描述;第二部分,是第三、四、五自然段,写因那飘散的植物种子引起的内心感慨和感动,重在抒情议论。写物—抒怀,这种两段式,是写这类文章最简单、最好掌握的结构方式。咏物抒怀类的文章,写物、抒怀两部分可各有侧重,有的侧重前一部分,有的侧重后一部分。

其次,这篇文章体现了“写物”的基本技巧和“抒怀”的基本技巧。作者在写物时,对植物飘散的种子这个对象,笔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进行描写,强烈地突出它的最大特点:数量多。作者一方面写了植物纤维的规模大:“大团大团的”、“好像是一座无限的云库”、“漫天都是”,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它飘散的时间长,“几个小时”、“整个下午”、“整个晚上”、“第二天”,这些表示时间的语词都突出了植物纤维的数量之多。作者在写眼所见的同时,还时时不忘写心所感。

写抒怀,也是笔力集中在一个点上,紧紧围绕植物纤维数量之多这个特点在内心引起的震撼感,生发出对生命的敬畏和赞叹,非常集中凝练,主旨突出,显得顺理成章,有感染力也有说服力。

这篇文章最重要、最值得学习的是:全文自始至终有着作者情感的流露,自始至终袒露着作者的心情:第一段:先是“不经意”,再是“没有十分注意”。第二段:先写“情况简直令人吃惊”,第二天又“感到诧异和震撼”——“震撼”比“吃惊”表达的感情和感动更加强烈。第三段:“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与“吃惊”、“震撼”相照应,连续地写心中的感触与震动;“敬畏”又照应着文题。“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直接写生命现象给自己心灵的巨大震撼,这里包含着“吃惊、诧异、震撼、折服、敬畏”等各种心理活动与情感表达。第四段,“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写震撼力之大。“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运用双重否定句式表达强烈的情感,再一次写心理感受,这是全文的关键句。“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高度赞美,再写心灵上的震动。第五段,又一次掀起抒情的波澜:“我至今仍然在沉思之际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事情过去了许久,还在“沉思”与“想起”。“不知湖畔那群种子中有哪一颗种子成了小树,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成长”——由实到虚,写自己心中对生命、对生命力的感悟。“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生动美好的比喻,写“我”深深地“敬畏生命”,点出全文主旨。整篇文章用密集的、感情色彩很浓的词语和成段饱含哲理的语句抒情。

把上面的分析概括一下,写咏物抒怀类文章的基本方法是:

1.写物、抒怀两段式;2.写物,笔力集中描特点,既写眼所见,也写心所感;3.抒怀,笔力集中围绕事物特点抒情怀,顺势延伸,自然鲜明;4.文章自始至终贯穿作者的内心感受和感情。

咏物抒怀作文 篇3

也许你要说他不美,它没有梅柳那么婆娑妩媚,没有牡丹那么绚丽,但是它有所有花都比不上的顽强生命力!

在春天来临之前,是小草第一个从泥土里破土而出的,他才是春天的象征,当人们赞叹着其他花的姹紫嫣红时,小草却默默的生长着,用自己碧绿的身躯来衬托花朵的娇艳。当夏天炙热的阳光照射在大地时,那些绚丽的花早已垂下了脑袋,唯独小草傲然挺立。

我认为一些美丽的东西是不永久的,一场大雨就把它们娇弱的花瓣打了下来,但小草在雨水的冲洗后却越发的碧绿。他无处不长,荒芜的沙漠上有它,干旱的西北地区也有它的身影,它会把根深深的扎下,越扎越深,直至找到水源。相比之下那些温室里的花朵呢?半点不适应的环境就可能让它们一命呜呼了!

小草真的很渺小吗?不,它并不渺小,无数的小草在一起就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它比任何的话都有气魄。

我爱小草,它就像一个园丁一样抚育这祖国的花朵,它更像一个朴实的农民一样默默奉献不济于回报。

咏物抒怀初二作文 篇4

草,没有绚丽的色彩,在大放光彩时也只有单纯的绿;它没有高大的身躯,但也挺直身躯,在微风中轻轻拂动……

小草在夏日也许是最美的吧!但也是最常见的,刚刚从泥土中生长出来,像个器宇轩昂的青年,一簇簇地挺拔着它看似渺小却又不平凡的`身躯,像是在彼此拥挤着,想要成为那个最耀眼、最特别的一株。微微小雨过后,走入一片草地,被雨水打湿的泥土,散发出一股自然的清香,让你想要在这里停留片刻。夏天的一片草地必然少不了在此休息的游人,一步步踏入将它压弯,但它没有就此倒下,而是再次站起,向上生长。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使一切事物凋零而小草也是不例外的,小小的身躯从尖到底慢慢变黄,身体也微微向下弯曲。时而被秋风轻轻吹拂,小草颤抖着自己弱小的身躯。但它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为的是不会让自己倒下,它不愿成为那株最渺小的。但万物必然地更新,它深知这一点,它却也不因此悲伤,因为它知道,它坚信,自己会再次破土而出,它的倒下是为了再次傲然挺立。

白雪皑皑的冬,将泥土覆盖,当然小草也随之被盖在了雪白之下,只是隐约地露出泛黄的尖儿。雪水渗入泥土,滋润了它的根,它在蓄势待发,等待春的来临。

春终于来了,它将自己几个月的储蓄一并发出,为了从春的泥土中钻出,再次挺拔在一簇簇的草中,成为最高傲的。渐渐地,露出细小的尖,努力地,坚强地向上。终于,它在这一片片竞争对手中,成为了那株最高大、最坚强的。

草就是如此,在渺小中竞争着不平凡,它的一生质朴而又坚强。让生命完全地付出。而我们不正是需要这种积极向上,不被挫折打倒的意志吗?初二的下半学期走进了新的班级,让我更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习的竞争压力。未来,面对着更加强大的“对手”我们更是要像小草的那种意志,勇于去击败它、超过它。

小草咏物抒怀作文 篇5

小草没有树木的高大,没有花朵的芳香,没用柳树的婀娜多姿,可它却遍布在大地上,它的身影无处不在。春天来了,你悄悄的拱破土层,享受春雨的沐浴,努力向上生长。他不畏惧夏天的烈日,冬天的严寒,他把这一切都当做是考验,他相信度过寒冬后,他会变得更加的顽强,更加的勇敢。春天它将会更坚强的生长。

它的根会紧紧的扎进泥土里,它不像花朵那样需要人细心照料,不需要肥料,它在石缝中也能顽强的生存。它不会嫌弃土地的贫瘠,不会畏惧环境的恶劣。

千千万万的小草组成了草坪,让老人在那里散步,下棋。让孩子有了玩耍的地方,让他们在那可以踢足球,玩游戏。他们从没有注意过脚下的小草,没有想到矮小的小草也会如此顽强。它不在意人们的践踏,不在意人们对他的漠不关心,一直在默默地付出。

咏物抒怀作文初二800字 篇6

曾经为白雪皑皑的朔方冷艳过一个冬季,那味同嚼蜡一如雨滴般的霏霏雨雪,亦如棉,亦如絮,柔嫩患上想伸手去触碰,把那股柔嫩握正在手心,就像握住了冬季的微光,而惊喜没有已经。但是,比没有患上朔方,北国就仅仅只是北国。不柔嫩患上直叩心扉又纷繁扬扬的“絮”,也不那样一个银装素裹的童话天下。只是恰如红豆,艳丽而亮堂,圆润丰满地像个小娃娃似的,以及雨粒儿般年夜,却也能够这般吸收皎皎眼光。

也只是恰如红豆生北国所描述的那样,这儿,老是热忱满溢,老是干冷亦或者湿热患上绝不粉饰,便是北风当时,仍然草木没有枯,容华没有凋,绚烂患上假如不北风的提示,还觉着是东风花卉喷鼻的季节。正在漫冗长冬中,尽情潇洒,任其年夜地昌盛,也任其北风过处不断保存着色彩不愿褪去。正在这儿升起的朝霞与旭日,都是那末永世而火热仿佛没有会为了甚么而遮挡这般炙热的光,认真如梵高的笔触那般勾画出的仿佛远没有止于冬的颜色。

这儿,老是美丽患上使人爱慕,不管何等盼望一场年夜雪的起舞,却也会被满眼灿艳患上像花园普通的年夜地所服气。是啊,蹲上身,即是一抹绿;一抬眼,是一点树枝上猖獗的开着的粉红。

如许盎然的模样,就让曾经被北风吹冷的双手轻新温热,又有何不顺畅快的呢?如许的北国天然是比没有患上别处。如许尽情盎然的北国天然是很好的。如许由“红豆生北国”的诗意而来之处,又怎样能没有唤起心中柔嫩的那儿那边,单单属于咱们的,北国。

咏物抒怀的初二下册语文作文 篇7

儿时的我,曾经最好奇的问题是爬山虎为何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还能生长得如此旺盛?我时常趴在墙根处,轻轻拨开杂草,看一根根绿得发紫的丝带从泥土中钻出来,长啊长,紧贴着她赖以生存的墙,肆无忌惮的覆盖了整堵墙,又小心翼翼地绕过每一扇窗,像结了一张大网,包裹住了红色的砖墙。

向上,向上,向上!她卯足了劲,伸展着全身上下每一处枝叶,吮吸着空气中的养分。她气势庞大,却一点没有张牙舞爪的粗鲁,一点一点,扩大着自己的领地。红墙绿丝,总能给人最大的视觉冲击,正如爬山虎的热情与坚韧,在一整个夏日招摇着煞是好看。我抚摸着她的叶片,似乎都能感受到生命在她的叶脉中跳动,小小的叶子也在喊着:“让我长吧!”我松开手,她便冲着云霄,直直挺上去。

秋日里的爬山虎也不示弱。她的颜色变成了暗红色,最靠上的叶片变成了黑色,她蜷缩着,虽然没有力气再向上长,但也绝不退缩。她的根仍深深地扎在泥土里,牢牢的抓住每一寸空隙,像一只小兽,时刻警惕着周围的一切。

而她最终难逃被耙除的命运。当冰冷的铁耙来临时,她毫不畏惧,她死死抓住墙面,做着最后的抗争,但最终被无情地扯断,她与墙面分离了!她没有哭喊,从高处重重地摔到了地上,满心悲愤却无口说出。

我眼看着她离开,心痛惋惜却无能为力。光秃秃的墙面总是提醒着我,那位美丽、坚强的她离开了。

可她又怎么会轻易放弃?真正坚韧的生命不会死亡。一次次痛苦的磨砺只会让她愈发勇敢,也一定会在无尽的死亡黑暗中挣扎而出,寻找属于自己的光明!

冬去春来。再一次路过那面墙时,我竟看到几根嫩绿嫩绿的细丝从墙根生处,如同婴儿般娇嫩可爱。她的触须吸附着墙壁,她的根深扎进泥土,她还是那样勇敢、肆意地生长,像没有受过伤害一样。阳光倾洒在她身上,她尽情呼吸着、生长着、向上着,展示着生命的力量。冷冰的铁耙赶不走她,她生命不息,战斗又怎么能结束呢!

我赞美爬山虎,赞美她生命的坚韧,赞美她重头再来的勇气,再创辉煌的决心!

初春抒怀散文 篇8

窗外一阵的朦朦胧胧……

一份对春的憧憬在这烟云里突然变得如此的麻木,不知道怎么样去描述自己的心情,只觉得一片黯然,似乎在心口堵着!

这份心情可能与沉闷的天气有关,坐在屋子里,我望着窗外深邃的云儿,任由时间的沙漏滴响了钟表的脚步,滴答、滴答……

日子静下来,春节的喧闹又一次被元夕的烟火裹挟着渐渐褪去,随之而来的就是心里对春到来的一份憧憬与渴望!

凄凄霪雨总无常,扫尽枝头点点黄。岁月就像是一张网,将我们的生命一次次地掩埋,我们看不到其中的色彩,我们找不到其中的出口,我们只是这网里的一个玩物,我们就像宇宙里的一只小虫,在卑微地生命里轮回着,纵然我们绽放多少色彩,都是无为的挣扎!

和生命相比,一个人就是一场战争,每一次面临岁月当头,我都会在这个时刻纠结,一年又一年,年复一年,走进人生的不惑之年,我依然像往日那样,不停地在这一刻思索、徘徊与纠结!我不知道这春天绿能将自己的心田染绿多长,但是那份远远的期待,在这一刻似乎变得很近!人的一生不是每份愿望都能实现,若有一份期待真的足够!

春天来啦,看看残留在空气里的寒意,望着压在头顶上的乌云,我突然感到这春天的脚步似乎有些遥远!

也许是这个缘故,心里的期待便无数次在对这春天的渴望中沉没,有人说这是最冷的春天,可我要说,这是最艰难的春天,没有人不渴望春天里的绿,没有人不被春天的华丽而沉醉,可有人想到这春来的那一刻,绿在那一抹的疼吗?想到这些,我便觉得自己理解了自己,心里的纠结就像湖面上被风掀起的涟漪,渐渐地绽开……

人生的美丽在哪里?就是在求得对别人理解时,渐渐地宽容自己!

窗外一阵的宁静,就连那些奔驰在街上的车辆,也显得像一个老人沉默寡言,我望着往返的车辆,想起与车辆一样奔走的人生。平静的心渐渐地蠕动起来,麻木的神经再也不那样的冷漠,这是一份难得的心情,有的时候我们刻意去找,都无法找到,我为这份心动而庆幸!

春天已至,一份蠢蠢欲动的心也随之而来……

昨晚,不经意地随着梦走进我高中的时代,熟悉的面孔,斑斓的记忆就像是春天家乡山后盛开的鲜花,红的、黄的、白的、嫩的,日起日落我们一起在操场上晨跑,一起在蓝天下追梦,一起排着长长如蛇的队伍在饭厅前等待,一起在谈笑着那个穿着短裙的女生!

多么的年华,尽管有着巨大的考试压力,可是那一份释放的青春活力却在我们的生命深处划过一道道长长的记忆,怀念着这个遥远的记忆,我的`心情突然变得有些悲伤,错乱,真想将这份美好的人生留住!

而就在我沉醉其中不能自拔的那一刻,突然被早起的儿子摇醒,窗外早已是天亮,麻雀在苦干的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此刻,想起这个梦,我不知道与本文有什么联系,但是,这是一份对春的渴望与迷恋,我想,也不舍是为一份心情的追忆吧?

毕竟这是一个春天的时日了,即使寒意多么的强劲,都不会阻止我们在心里对春的渴望与期待!

暖阳明媚,种子、小草、鲜花、爱情,就像是这春天里的期待,一霎时便会开放在春光四溢里!我相信,这个季节的力量!

——时光敛花瘦,清风弄水愁,又踏陌尘路,风霜满衣袖,他乡宿怅灯,梦醒客不留,别去无回路,逝水向前流!

这是一个朋友在QQ上的签名,面对时光的离去,我只想用这段文字来沐浴我的心情,因为有的时候,文字就像是阳光,给人温馨!

春天的绿意还埋在我们的心里,可是,对春天的给予在这个季节的深处却愈来愈强烈,愈来愈迫切!

春天,我想起了乡下的老屋,老屋前面那一片片绿意;我想起了乡下儿时玩耍过的小溪,小溪两旁湿润了的春潮;我想起了屋后小山脚下浅绿的小草,你挤着我,我挤着你,散发出撩人的芬芳;我想起了沉落在自己记忆深处那篇写春的文字,染绿的不是墨,而是心;我想起,与春天一样清零的爱情,纯洁舞动着双辫,等着春的沐浴……

诗歌散文:端午抒怀 篇9

在汩罗河摇动的水波里,早汩罗河吐蕾的睡莲里,在汩罗河一桨一桨的渔歌声里。

那是你吗?

带长狭陆斋,冠切云崔巍,被着明月佩着长剑,离开浑浊的朝堂,放逐在祖国的山水件,一人独醒。

那是你吗?

朝饮栏坠露,夕餐秋菊落黄,自顾高驰在黑白的世道,是非的人世间,只因为心之所善,而虽九死其犹未悔。

那是你吗?

质问天地万象只理,寻觅存之兴废之端,不屑贤凶善恶之报,不惜假借神奇鬼怪之说,用沙哑 的喉咙,追求一个人神共知的真理。

那是你吗?

问天,黑了吗?涉讲,累了吗?你宽大的衣衫可沾满了荆棘,你高抬的双脚可泥泞难提,你犹豫了吗?你退缩了吗?

不!

虽然你曾长太息以掩涕,但你是哀民生之多艰,虽然你曾叹日月忽淹惜草木零落,但你操吴戈,被犀甲,带长剑携秦弓,虽然你也曾恐惧美人迟暮,呐喊无人旁听,但你依然在车 交错中奋勇争先,即使身首相离,也要让魂魄为鬼雄。

这就是你,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执著的你,一个愤怨的你,一个上下求索的你,一个坚贞不屈的你,正是这样的你,是支离破碎的祖国,是饥寒交错的百姓所必须的你啊!

屈大夫!

然而,你终于没有机会在 旗蔽日的战场,在枪林矢雨的搏斗中完成你热血最后的喷溅,当国

被践踏,当生灵被涂炭,无助的你无奈地选择的纵身一跃。

是的!

就是这样震撼世人,撼动朝纲的纵身一跃,就这样被定格成所有中国人两万五百年前的最揪心的一次感动,而你也把自己定格成为了历史长册最孤独的一带风景。

两千多年了,棕香飘遍了大江南北,两千多年了,龙舟的蒿子也震彻了五湖四海,屈大夫,我想扶一扶你高峨的冠带,在这伟大复兴的号角声里,屈大夫,我想解下你的长剑,凌空一指,让剑峰刺透黑夜,光耀出一道眩目的闪电,屈大夫,让你的真诚和执著给龙舟上的鼓点增添力量吧。让你的爱国和爱民给糯米上增添粘度吧。让你的激愤和无奈门头的苦艾增添灵光吧。同为我们曾同你而疼痛,更重要的是,我们同为你而满腔豪气。

是的,屈大夫,我们记住了你。

是的,屈大夫,我们记住了你,我们也记住了端午。

上一篇:山东省高校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流程下一篇:福师10秋学期《计算机应用基础》在线作业一